公共音乐教育(10篇)
1.公共音乐教育 篇一
关于我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据总校布置的安全教育具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对我校的安全教育进行自检自查,报告如下:
一、落实工作
首先对此项工作做到了大力宣传,利用学校晨会和间操时间向学生广泛宣传。使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但从校内要做好宣传,校外也同样做好宣传,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确
保学生在学校的安全。
检自查情况
1、成立了领导小组,有专人抓,并且明确自己身上的职责,工作目标明确。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全体教师
2、根据上级精神每班每学期由班主任上两节公共安全教育课 教师有教案和上课记录,课程分布能在每班课程表上体现出来,到2016年10月20日止,每班已上一节。
3、根据上级精神,我校于2016年10月10日上午第三节课成功进行了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演练。
4、我校建立了安全工作例会制度,每月例会一次,每次例会并备有详细的记录,要求教师同样也备有详细的记录。
5、时时对学生进行饮食安全教育校内外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我校本月的安全主题定为消防安全教育。
6、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为了做好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晨会时间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学生知道什么活动是安全的,让学生自身树立起安全意识,除些之外,我们还利用广播与宣传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最先知道、了解、排除隐患。
三、存在的不足
我校从这一年来看,并没有重大事故与案件发生,师生共同在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学习,但也存在着不足:
1、家校联系力度不够,有个别学生无法保证放学回家路途中的安全。
2、宣传力度不广泛,尽管学校高度重视,大力宣传,但社会上引起的重视还不够。我们也会在短时间内弥补自己的不足,保证师生无重大事故发生。
xxx小学
2016.10.21
2.公共音乐教育 篇二
一、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两个维度:多元中心治理和择校制
所谓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是相对于传统教育公共管理而言的,它包括两个维度:从治理结构上看,其主要改革框架是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突破教育官僚制结构,实现多元中心的治理;从机制上看,它在公共教育系统内注入市场因素,引入竞争机制,比如采取凭单制的形式为学生择校提供自由。
教育官僚制包括学校内部官僚制与外部官僚制。学校内部官僚制虽然也侵入了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但学校教育还是在科学训练与艺术性之间求得相对自治的空间,因为学校毕竟在教学上具有自己独有的专业领域。外部官僚制主要是指学校外部力量对学校治理形成的官僚制结构形态,它具有垄断性经营与生产的特点。教育外部官僚制结构的缺点在于,学校一旦“失败”,官僚系统内的治理力量很难实行自救;而且这样一种垄断性特点使得公立教育系统过于笨重,缺乏灵活性,不能回应学生的教育需求。
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引入社会与市场的力量,突破教育外部官僚制,改进教育的公共治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各自在公共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限度问题,实际上是个如何在相互合作与相互监督的关系中加强政府的主导、控制与监管的问题。特许学校就涉及到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与生产者相互分离的问题,政府如何与学校经营者处理好关系是特许学校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此外,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兴建职业技术类或特色实用类的学校,关键也是要处理好各自的权限与职责,在此基础上谋求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公共教育多元中心治理的结果存在两种可能性,它既可能导致公共性的衰退,也可能保障教育公共性。拥护与反对的声音都有。从公共行政理论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拓展“公共”和“治理”的内涵,认为“公共”不是政府的同义词,[1]它既不属于公共权力领域也不是市民社会领域,而属于一个超越私人领域之外的空间;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2]同时,学者们认为,公共行政的范式也需要转换。欧文·休斯认为,公共行政是与官僚范式、技术路线、服从、政治与行政二分、过程等范畴紧密相联,公共管理是与非正规组织、市场范式、技艺、责任、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结果等范畴紧密相联的。[3]治理理论想要突破的正是官僚制结构,寻求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治理主体不限于政府,还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市民社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各组织形成相互协作机制,最终形成一个有别于官僚系统的自组织网络。教育公共治理也需要形成政府、市场与市民社会三种力量之间的合作治理,它强调的是三种力量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成的框架或模式。倡导者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学校间竞争,可以改善效率;反对者认为,市场的力量会损害教育的公共性。后者包括,个人利益超越公共利益之上;[4]个体价值超越于教育的公共目的之上;[5]公共教育对培养公民精神与德性的公共责任的放弃;[6]强化种族分离。[7]
同样,对于公立教育系统内部的凭单制式的择校改革也有不同的声音。倡导者的出发点是在公立学校之间实行竞争,可以提高学校质量,也为学生提供择校自由,特别是为那些“失败”的学生或得不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的学生提供择校机会。反对者认为,自由择校的结果必然是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利益受损:普遍的凭单制方案只会加剧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隐蔽与阻碍对平等的追求;[8]学校教育中的择校制,包括凭单制、特许学校和磁石学校使富裕的、白人家长和学生享有更大的特权。[9]
显然,改革教育外部官僚制,并非是要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完全推行多元中心治理。以查布(John Chubb)和莫伊(Terry Moe)为代表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倡导者认为,公共教育可以由政府供给,但不一定由政府生产;市场化的教育生产更能提高学校的学术成就。这样的说辞有它的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如果市场化的教育生产完全被证明更能提高学校的学术成就,那么,多元中心治理就完全有理由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外全部推行,它就获得了政治上的正确性。事实上,教育多元中心治理的合理性在于:官僚制系统内的学校失败使得外部力量治理的尝试可以推行,所以它主要是充当传统公共教育的外围竞争物,改善了一些“失败”的学校,也满足了“失败”学生的教育选择需求。
同样,择校也并非是完全的择校。个体择校虽然来自于个人自由的理念,但这样的改革首先还是政治上的考虑。全面地推行凭单制必定因损害低收入者的教育公平而造成公共性的衰退,这是哲学上的考虑而不是政治上的考虑。
二、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性转型的可能:政治的考虑与家长的需求
教育公共治理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还没有成为一种理论话语,[10]在实践上也还不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换句话说,当教育公共治理成为重大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时,改革开始进行。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公共治理成为政治与社会的问题,即“失败”的学生和学校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当然这是一种政治的考虑。
通常认为,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与福利国家的失败有关。应当说,20世纪80年代后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是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势和新保守主义学说抬头的背景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福利国家的失败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把教育公共治理改革放到公共服务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总体上说是对的,但是,它与其他公共服务改革的原因与动机还是有重大差别,虽然采取的形式基本类同。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异,可以看出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关涉到公共教育利益和个体教育利益。
公共服务改革主要是从经济效率上考虑的,着眼于缩减公共开支,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则不同。其一,国家希望提高公共教育质量,增强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经济竞争的需要。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把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归结为公立学校的平庸和失败,一些公司也把注意力引向学校失败和经济衰退。于是,教育市场化取得了政治因素的支持。其二,个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财富的向上转移,大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大量解雇,信贷市场化加深出现了大量的个人债务,制造业转向工作时间长而报酬低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导致美国中产阶级的急剧萎缩。身份危机中的中产阶级放弃了对教育公平政策的支持,优质的公共教育成为首要资源。[11]
一般公共服务的改革主要着眼于缩减公共开支,提高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的“善治”。教育服务改革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被期望是国家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手段,同时也与个体的教育需求密切相关,不过这种需求并非完全基于学业考虑。作为教育市场化的主要形式———公共投资凭单制,最初目标是瞄准低收入者,特别是黑人低收入者,其后扩展到在公立学校失败的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最后扩展为所有家长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凭单计划。从凭单制的参与学校来说,起初是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其后扩展到私营学校,后甚至扩展到宗教学校。凭单制的推行从所有人到所有学校,表明教育公共治理改革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考虑外,即实现教育的公共性,解决教育公平,提升劳动力的经济竞争力,它还表明教育服务改革与个体的教育需求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择校制,尤其是跨学区的择校,对学校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预定的影响,即学校教育模式并没有产生改变,学校的行为表现也没有得到改进,[12]对部分学校而言倒是减少了问题学生,降低了入学率。择校制的存在与家长的需求密切相关,然而,家长的择校需求并非完全基于学生的学业失败,学校的安全和种族歧视问题对家长的择校有很重要的影响。拉波斯基(Thomas Rabovsky)认为,家长的择校在低年级阶段主要基于学校的安全与种族歧视的考虑,而在高年级阶段才是基于学生学业失败的考虑。[13]所以,就择校制而言,政治的考虑与学校和家长的考虑是不相吻合的:政治上的考虑是基于学校与学生“失败”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但学校没有改进教育效率的愿望,家长则是基于学校安全、种族因素与学业因素的多种考虑。应当说,政治的考虑与家长的需求共同推进了教育公共治理公共性的转型。
三、在教育均衡政策与官僚制失败下的个体择校需求应对中实现公共性的转型
教育外部官僚制比较好地保障了教育公共性,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公平,但是公平永远是动态的。教育外部官僚制的问题就在于,它可能存在学校教育的失败问题,其自身系统内难以迅速调整,缺乏回应性和灵活性。其在系统内的可能解救办法就是寻求外部力量,改革教育官僚制型态,实现多元中心治理。
同样,公共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即教育均衡和相对优质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按学区就近入学政策如何应对学生“失败”就成为一个问题。可能的解救办法是在公立学校系统内外推行择校制。
这两个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问题,即教育官僚制系统如何应对学校“失败”与学生“失败”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它的政治性使美国教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使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教育市场化或私营化会冲击政府垄断性生产教育下的公共性问题,因为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工具在形式上是中性的,而教育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也是中性的,缺乏对“公共性”的价值追求。因此,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在教育的政治性与哲学性之间存在冲突。公共教育关切公共利益,而教育哲学则关切个体幸福。教育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要保卫公共性,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呆板的教育均衡政策与公共性对个体教育需求的忽略。均衡化的教育政策与“失败”学生的择校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矛盾。这就是美国教育公共治理在现代性社会中的境遇。
这种境遇实际上是现代性自身矛盾的体现。集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始终跟随着现代性自身。社群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此有过激烈的争议,除了各持自身的理论观点之外,至今没有也不会有同一化。现代政治哲学就是这样,“诸善共舞”,既要公平,又要自由。但正如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ille)的深刻洞察,自由与平等往往是矛盾的。事实上,集体与个体的矛盾问题在卢梭那里就有了最为深刻的探讨。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是最为自由的,而人的社会化因为使人活在他人的认同中,从而使人失去了内心的快乐和真正的自由。当然,卢梭知道,人是无法逃避政治社会的,也不可能重返自然状态;卢梭的政治哲学也不是主张回到自然状态,而是要为政治社会的联结的正当性找到合适的方式,[14]为在人道的范围内朝向自然状态寻求最大可能性。对择校制的探索实际上在一个层面上保持了这种卢梭式的追问。
从终极上看,教育公共性与择校自由之间一定是矛盾的。作为问题的实际解决,教育政策必定是调和的产物,必定是在两种政治哲学———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和以家庭选择为中心———之内寻求平衡。有些学者试图调和这种冲突,[15]还有一些学者,如帕奎特(Paquette.Jerry)、[16]库克森(Cookson.Peter)、[17]库恩斯(Coons.John E)[18]等从治理结构上对择校制、凭单制、特许学校等提出了很多改进策略。比如,帕奎特主张在某些领域实施政府管制,为公立学校择校制提供平等框架;库恩斯主张实行有目标的凭单制(针对穷人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与普遍的凭单制。这些策略都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治理结构以解决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矛盾,解决公共教育系统的低效率状况,既想保持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功能,又想有限地满足个体的择校自由。
教育公共治理正是在这种价值冲突中、哲学的追问中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仅表现为治理结构上的转型,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公共性内涵的转型:既持守教育均衡,又尝试满足个体择校自由。在转型中对教育公共性丧失的担忧是对的。但是,从终极上看,多元中心治理与有限的择校是方向性的策略是必然的趋势,这是由教育官僚制的缺点所限定的。只要操作方法得当,它不但不是教育公共性的衰退或丧失,反而是教育公共性的提升。当然,多元中心治理与择校,只可能是某种限度内的突破,或者说它是教育官僚制的外围存在物,旨在给传统的教育官僚制解放出某些活力,弥补均衡教育政策下的对个体教育需求的反应迟钝。从根本上说,它并不想突破教育官僚制系统,也不会以个体的教育需求作为最高的指向。它的基本的政治逻辑是,始终要体现教育的公共性。
作为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政策成果,特许学校通过实现多元中心治理,为学校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外部力量的保障,弥补了教育官僚制的缺陷,既保卫了教育公共性,又在均衡教育政策下通过择校制回应了个体教育需求。它是对教育公共性内涵的重要拓展和提升。这种内涵的拓展与提升,可以解除我们对义务教育治理与政策的保守的认识:即认为教育的公共性意味着教育的政府生产与治理,意味着统一的就近入学。
四、对中国教育公共治理的反思
中国当下的教育公共管理改革(指义务教育阶段,下同)并不处在美国教育改革的阶段,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对中国有多大的借鉴意义是值得反思的。多元中心治理与有限的择校制对中国并没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可能的借鉴在于,实行多元评价,推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当下中国的教育官僚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美国教育官僚制的问题并没有相似性,我们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灵活性和回应性的问题,而在于我们教育官僚制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表现为教育质量普遍还不高、教育还不够均衡,自身该承担的职责还没有履行好。我们现在还不是引入外部力量实现多元治理的问题,外部力量无法改变教育官僚制普遍的效率不高(教育质量不高和不均)的问题;也不是推行择校制的问题,相反还需要杜绝择校制,因为教育不均衡的条件下更应禁止择校。
中国与美国的教育官僚制系统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义务教育的政府统一提供与生产;而差别主要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教育行政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育教学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有自身相对自治的空间。美国虽然也有官僚制侵入日常教学领域的问题,但总体上对于行政与教学有一套区分的系统。教育官僚制有自身的优势,政府统一指挥、统一生产、强有力的教育质量监管,但统一指挥是指教育理念、教育大纲、教育监管的统一,而不是教育公共权力的高度统一。因此,教育的质量改进与均衡发展有赖于教育官僚制系统自身的改革,而不是靠引进外部力量。美国教育的多元中心治理,改变的是教育生产的主体结构,而不是改变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最需要改变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谁来治理的问题。多元中心治理对我们当前教育问题于事无补。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主要策略,即教育多元中心治理和教育择校的有限尝试,是在学生学业“失败”上升为一个公共问题的条件下,因教育官僚制自身缺陷而必然采取的策略。它并不想整体突破教育官僚制和实现完全的择校自由,而是在持守教育公共性的前提下对教育官僚制缺陷的自我调整和弥补;它不仅仅体现为治理结构的改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卢梭式的追问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共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公共治理实现了公共性的转型。对教育公共性的内涵我们需要重新理解。
3.民办教育应充分发挥公共教育职能 篇三
具体来说,由于对民办教育的思想认识不够,有些地方存在着歧视民办学校的现象,个别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对民办教育实行“封杀”政策,大大限制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从民办学校外部监管来看,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还不够大。以湖北省为例,除黄石市、黄冈市以及赤壁市等少数市、县、区有专门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外,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其次是管理不到位,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的设立、变更、终止、招生、教育教学、财务运作等诸多办学环节的管理上不到位甚至缺位。
《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应作为社会上的个人、组织和社会团体回馈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来发展。但从民办学校内部来看,目前仍有部分民办学校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他们对举办者投入的资产、国家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没有分别建帐,混淆了学校资产不同来源的产权性质。有些举办者趁机肆意支配学校资产、抽逃办学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民办教育的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职能,成为当前及今后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解决民办高校党组织隶属关系不顺畅的问题。要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工作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维护民办高校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发展民办教育的工作力度,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例如,在信贷、建设规划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合理的优惠政策,让其能享有同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建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互通机制,实现校际教师人才资源共享,使民办教育成为真正的优质教育;加强对民办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的监管,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运行安全;建立民办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评估机制,督促民办学校依法办学,提高教育水平等。
发展民办教育是为了完善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与教育的差异性需求。为此,民办教育要力争办成优质教育,不能走低标准、低水平的办学道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落实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全方位管理。例如,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政府可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由省级教育部门向民办高校派督导专员。督导专员除了要监督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外,还要监督、引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参加学校发展规划、人事安排、财产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
此外,由于发展优质的民办教育需要优势的资金支持,所以应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对投入的办学经费施行优惠政策,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公共教育职能。
4.中桥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总结 篇四
刘 刚
通过本期来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防范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这些安全问题的防范、处理方法;另外,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包括爱家乡)、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注重法律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而且本书力求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力求吸收国家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理念,以通俗、生动、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三字经、儿歌、故事等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形式,让孩子们易懂乐看。
学生人身安全是关系稳定社会、稳定家庭,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学生的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国家教育部就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下达文件,指导安全教育的实施。那么,在教育岗位上的我,如何先做好对身边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对此作了以下关于安全教育的总结:
一、校内的安全教育1.在学校里不能进入绿化带,不能攀爬树木、栏杆、围墙;上下楼梯、走廊通道不能追逐打闹及奔跑;雷雨天不要触摸防雷引线;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门窗是否完好,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墙体是否有裂缝、倾斜的现象。2.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门卫的管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闹,有同学摔倒要立即停止脚步,不惊慌、不尖叫;不要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同学人身安全的活动,特别是上体育课和课间活动,不能做危险游戏,不得擅自离开校园,严格执行点名制度,有事确需外出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方可离校。3.不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不触摸教室里走廊上的电线、网线、电话线、开关、用电器;不砸不敲走廊上的消防器材。4.在体育器械场活动时要有老师的指导,不能独自在场内做危险运动。5.明确学生紧急撤离教室的要求。
二、校外的安全教育1.上放学路上不要把路边的公共设施、人文景观当玩具玩或当马骑;不要靠近建筑工地,更不要在工地下行走;注意预防周边树木的倒下;等候汽车时不要追着汽车跑。2.放学回家时,要排队离开学校,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上学放学直接到校或回家,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不到工地玩耍,不在路边摊点滞留玩耍、不攀爬路上建筑物、围墙等,以免摔伤。不要在学校门口或者宾馆门口等路面平滑的地方做溜冰动作;不要在专业溜冰场所以外的地方溜冰或穿溜冰鞋到学校;下雨天,不能到有积水的地方、水流湍急的道路河道去玩耍嬉戏。3.学校严禁同学们私自或结伴去溪、潭、池塘、蓄水池戏水。4.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不能骑车上学。5.注意个人防范安全,教育学生遇到恐吓和抢劫事件要镇定自救,不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触陌生人,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吃不拿陌生人的物品。
三、其他要求1.教育学生自觉阅读关于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用电用火安全等方面的书籍,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2.加强游泳安全教育,严格做到“五个不”、“八个避免”的游泳纪律。3.拒绝乘坐报废车、无证车辆、超载车辆以及货运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
四、爱家乡、爱祖国、保护地球。
五、认真学习各项知识,特别是各项法规法律知识。
5.公共安全教育 说课教案 篇五
贵溪市实验中学 罗小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关爱生命,预防溺水》。
中学,正是青春张扬、理想起帆的重要阶段,可令人遗憾的是,每天我国中小学生有近四十位同学死于意外,一年下来就有近14600名,数据令人震撼。意外溺水已成为全世界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因溺水死亡的人数占学生意外死亡总人数的43.59%。事实上,这些意外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由于学生缺乏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意外演变成了悲剧。
来这之前,我对我校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会游泳的学生占42%,暑假会去游泳的占28%,即使家长不同意也会去游泳的占17%,了解预防溺水知识的占53%,懂得施救溺水者的占14%,会做人工呼吸的学生为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立人之道,生命优先。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让理论演变成具体的求生技能。暑期来临,天气炎热,学生外出嬉水增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这节课我就以游泳溺水为例,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溺水急救常识,以保证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出自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安全我知道》(高中适用)第十三章《意外伤害》篇中的第1、2、3小节。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的内容:①预防游泳溺水;②正确施救溺水者;③学会做人工呼吸。本节课贯穿了《意外伤害》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掉进冰窟窿》《野营要注意安全》《煤气中毒》等专题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中会重点讲到“怎样做人工呼吸”,这个知识点对意外伤害都是通用的。可以说,本节课的内容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溺水救助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当意外来临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救,甚至救助他人; 【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2、教学重难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依据以上要求,我设计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通过演习让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本领; 【教学难点】:学会自救,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去救助他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1、教法
①讲授法(学生自读为主);②多媒体演示法;③讨论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2、选择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依据:
①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一般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由感性过渡到理性,教师应有目的地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便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
②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把不易理解的难点(比如怎样做人工呼吸)展示出来,这样就能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③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教师讲授知识前,不如先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养成自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⑵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知识。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归纳能力。高中生的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策略。⑶通过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有多媒体。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①多媒体导入;②传授新知,形成技能;③课堂小结。⑴导入。为了让学生能加以重视,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这部分包括话题引入、案例警示及播放《溺水事故接连发生,学生暑期安全再敲警钟》视频,让活生生的现实引起学生的警觉。
⑵传授新知,形成技能。用约37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游泳溺水,正确施救溺水者及学会做人工呼吸。重点放在施救溺水者上,难点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工呼吸。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步,我先讲“预防游泳溺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小段视频并结合课本上罗列的要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安全游泳”。第二步,告诉学生,做好了第一步,万一还是溺水了,我们该如何自救,遇到了其他人溺水,我们该怎么救助他人。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的两个教学视频(《自救》《救助溺水者》)都非常好,有针对性,画面美观、讲解清楚,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第三步,讲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何紧急急救。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们通过观看视频,然后由学生亲自演示来突破难点。此环节包括控水、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法。控水(“肩背倒立倒水法”“伏膝倒水法”)比较容易掌握。因为时间关系,也考虑到学生不可能什么都学会,就挑了两个简单有效的做人工呼吸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法。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属于简单的,但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要反复操作,直到救助动作熟练无误为止。
⑶课堂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写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将用约3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结,还是想提醒学生“夏季游泳,注意安全”,告诉学生遇到意外不要慌张,要冷静对待,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救及救助他人,避免意外伤害,共创和谐社会!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6.公共音乐教育 篇六
关键词: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重要性;创新;探讨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音乐一直都是人类知识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音乐对于人类而言,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更可以对人类的文化结构进行科学的优化处理。因此,音乐教育就存在其自身重要的内在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音乐院校,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想对所有人的知识结构及音乐素养等进行完善,就需要相关院校重视音乐教育在公共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重视公共课中音乐教育相关课程的优化改革处理,这样才能实现音乐教育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体现。
一、高校公共课中音乐教育自身的重要价值
1、培养学生的人格
高校公共课中的音乐教育课程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并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自身存在极为明显的互通性,将其与任何事物相结合都可以带来一种净化效果,可以直击人们内心深处,而这对于高校开展相应的人文教育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电影、话剧等观赏性艺术不同的是,音乐的重点就是“听”,以此感染学生的每一处神经,让学生理解创作者等的真实想法。高校公共课中的音乐教育课程基础性很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加速完善型人格的形成。
2、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这是民族发展中最为珍贵的无形资产,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音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若想将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需要高校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利用公共课中的音乐教育课程,对音乐艺术进行传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教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更会掌握中国音乐的相关发展历史,并且会在此基础上掌握世界音乐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我国音乐就可以得到有效传承,并发挥其自身价值。
3、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及创新能力
在民族发展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而创新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具有相应的灵感。因此,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应当在公共课中利用音乐教育课程的相关价值。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鉴赏能力,更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自身素质。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相关学习,可以使自己的灵感得到更好地培养及迸发。目前,社会对于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十分看重学生个人的综合实力及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当认识到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价值,利用音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如何对高校公共课中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创新
1、重视音乐教育
高校在掌握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之后,就一定要更为重视这门课程。高校应当参照我国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指导方案等,全面贯彻具体的教育方针计划,有效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并加强相应的音乐教育课程建设。高校应当在每一个学年的教学计划中,针对公共课音乐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具体形式及相关设施等进行更为清楚的规定,还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关曲目等。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课程的开展中,未能形成系统化理论,这一点需要高校注意,以免给音乐教育课程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2、举办实践活动
高校应当在音乐教育课程开展的同时,多在校园内部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等,吸引学生参加,这样也可以使院校内部公共课中音乐教育课程更为丰富。某高校在认识到音乐教育课的自身价值之后,在公共课中开设了相关教学科目,并且在院系和学校的内部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包括歌唱比赛、歌舞剧的编排及演出、音乐知识竞赛等,并积极邀请广大师生共同参加。该院校的师生在参加上述活动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教育课程的相关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公共课音乐教育的学习中,不仅陶冶了个人情操,也培养了学生更为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的实际价值。
3、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若想实现音乐教育的自身创新发展,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音乐教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之外,多学习一些新的音乐知识,包括我国各类型音乐的发展变化、世界范围内音乐的类型编排等。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在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中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音乐教师定期参与各类培训,丰富音乐教师的个人观点等,在进行培训之后,高校还应当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考核。只有考核情况达标的教师,才能被安排进行实际教学,不达标教师需要接受深层培训。
三、结语
在高校公共课中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切实完善高校教育中相关科目的学科建设,并不断提高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完善学生的全方面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之下,高校公共课中的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相应的问题,其自身重要价值也未能得到较好的重视,导致教育质量出现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之下,就需要相关院校及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对其内在价值进行把握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确保音乐教育课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7.公共音乐教育 篇七
一、当前独立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音乐课认识的偏差。我国的音乐教育本身起步就很晚,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与其他一本二本的高校相比,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所教授的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将来考研和就业所需的知识,对于“可有可无”的音乐课普遍不重视,学生也认为音乐课没有多大用处,可上可不上,一些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明确,以为音乐课就是听流行歌曲。
(二)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没有足够重视。从开设公共音乐课的目的来看,主要是适应教育部出台的素质教育政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质上,在独立学院音乐教育课是作为“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学生选不选都可以,忽视了音乐对大学生美育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设置的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规范。从目前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的现状来看,课程虽然能开,但是教学质量却难以有所保证。这门课没有标准的教材,上课内容比较随意,课程设置的单一化,缺乏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学生很难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别提提升音乐素质甚至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了。
二、独立学院公共音乐教育的课堂构建
(一)课时、学分的构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课程应该设定为必修课或限定性选修课,并在学分上作一定的强制性要求 , 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2学分、36课时的音乐课学分,以保证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化。”按照《方案》的要求,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音乐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音乐基础类,如《基本乐理》等;艺术欣赏类,如《交响音乐赏析》等;音乐史论类,如《中国音乐史》等。如果独立学院能严格按照此项规定执行,把相应的考核方式和学分相挂钩,将大大提高教师、学生对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另外,为了更好地践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可以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课规定为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一个艺术类社团和一次艺术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考核的重点方面之一,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构想。首先,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开设普及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五线谱、简谱、节奏、音色、音高等最基本的知识,构建音乐基础知识体系,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和初步的艺术思维能力。其次,音乐欣赏。欣赏类学习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点内容。音乐欣赏可以分为:中国音乐、欧洲音乐、世界音乐三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加入戏曲、声乐、器乐、舞蹈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最后,加入音乐实践课。音乐实践是学习音乐的最佳方式,在音乐实践中学会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使人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使人获得和谐的全面发展。音乐实践课可以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音乐第一课堂上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歌曲,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乐器;在音乐第二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投身艺术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庆祝活动、联欢活动、比赛活动等等。
(三)上课形式的构想。公共音乐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上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08年教育部26号令颁布施行以来,肩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独立学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尽快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大学公共音乐教育课对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升我国高校文化建设水平,提高我国高校文化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为使音乐教育在独立学院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多样性的课堂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国家发展的实用性人才。
摘要:目前独立学院公共音乐教育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导致公共音乐教育效果不理想,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寻求实施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去开展公共音乐教学。把公共音乐课的内容设置和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纳入研究范畴,真正实现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
8.刍议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高校公共课 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 重要意义
一、引言
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尤其是统治阶层的价值观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对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在我国先秦的教育理念中,孔子率先提出了“六艺”的思想,并将“乐”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音乐观,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核心。即使在自认为自由开放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将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作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中坚力量,音乐教师在从事音乐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因为面对的对象是思想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音乐观,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此时,应当从自己入手,让自己具备正确的音乐观和价值观,才能将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工作开展好。大学生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对于祖国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这些角度来看,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都是积极重要的。
二、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如果人没有正确的音乐观,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也很难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加强高校公共课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从而将来成才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拥有独立自主的竞争意识,也拥有勇于开拓的精神,更有正确的音乐观,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创出事业。高校有一些音乐工作者缺乏对企业生产一线的认知,其音乐教育的开展更多的偏向于理论宣讲,忽视学生的看法和要求,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不重视。导致音乐教育课堂上理论教育多,联系实践少,课堂教育变得十分枯燥和呆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开放性,让人们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从而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更加紧密。加强高校公共课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音乐观念,锻炼出学生开放的思维和坚韧的品质,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在大是大非之前的辨别能力。
三、加强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策略
1.采取科学的音乐教育方法
第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育设备。多媒体辅助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相对传统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语言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材料。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要符合学习者音乐、认知、习得等方面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轻松活跃的语言学习环境。第三,注重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音乐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这种模式强化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式,对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3.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环境
高校公共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的环境和外部的学习环境。音乐学习的外部环境是指硬件设施而言。课堂外部环境是指教室的墙壁颜色、光线、温度,以及教室内部装饰、桌椅安排等因素。这些因素很大一部分在学校建设初始已经固定,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美化音乐课堂教室环境。在教室墙壁上粘贴音乐名人名言,在板报上开设音乐专区,介绍外国的历史发展、自然风景和风俗习惯等。教师要学会适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育设备,为教与学提供和谐生动的环境。
4.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评价
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因此,考评也应当有别于传统的考评方式。传统的考评标准单一,而对于音乐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应当采用过程以及结果评价两种,综合两种考评因素,确立最终的考评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对教育优劣进行评定。过程评价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发展潜能,不仅注重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情感行为能力的评价,更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对来说,结果考评比过程考评要重要些,但也并不意味着过程考评不重要,因此,过程评价法与结果评价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经验,包容的心态和积极负责的态度以及做好充分地前期的備课工作,才能保证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课堂上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音乐水平,促进我国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淦,周游.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谈公共高校公共课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09,(12).
[2]倪宏伟.高职院校公共课音乐教育的途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9.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篇九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贯彻落实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县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付的习惯。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二、成立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领导小组
组长:郑孝启
副组长:韩恐强
成员:邱华敏 史文体杨虹林青郑贺文陈晗张洪娟
三、主要内容
组织初一级部的学生学习《纲要》内容
1、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事故。
①指导学生了解社会安全类的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会低年级学生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指导学生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其次教会低年级学生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2、预防和应付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
①指导学生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学会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让学生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和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教会学生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各种设备的安全意识。现场模拟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现场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②通过课堂,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以及它们的危害性。现场模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3、预防和应付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教育同学之间、和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中、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组织初二级部的学生学习《纲要》内容
1、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事故
①认识社会安全类的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学会应付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认识社会上出现的敲诈、恐吓、性侵害的属于犯罪行为,并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②教会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张贴宣传画,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通过课堂教育,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预防和应付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
①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教会学生现场模拟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行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②通过课堂,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以及它们的危害性。现场模拟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③通过讲座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3、预防和应付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其他事件 ①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教会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并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②通过课堂,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教会学生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初三级部的学生学习《纲要》内容:
1、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2、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3、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5、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6、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四、活动安排
(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1、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2、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比如班队会,全校大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广播、墙报等,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
3、要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开展安全教育。
4、要与各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纲要》中规定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1、邀请法治副校长作遵纪守法报告会。
2、召开家长会,请家长配合学校认真落实“安全责任状”的内容,签定安全责任书
(三)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活动。
1、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2、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优秀班级;争当全面发展标兵、文明学生活动。
10.《公共教育学》教案(y) 篇十
任课教师:冯江英
2008年8月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独有的特质课程之一,是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主要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分析研究教育现象,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坚定从教的信心,掌握从教的基本理论,获得从教的教育智慧。
二、本课程的体系
前五章属于教育基本理论部分,共16学时; 第六、七章属于课程与教学理论部分,共18学时; 第八、九章属于德育理论部分,14学时; 复习考试2学时。
重点是教育基本理论及教学理论,难点是德育理论。
三、授课内容课时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4 第二章
教育功能 2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 第四章
教育制度 1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8 第六章
课程 4 第七章
教学(上)12 第八章
教学(下)第九章
学校德育 8 第十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6 复习考试 2 第18周考试
四、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及案例教学法。
2、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题从题库中选取,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型有单项选择、辨析、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60%,作业占15%,考勤占10%,课堂发言、提问占15%。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学习目标 : 1.理解教育的本质 2.掌握教育的构成要素 3.明了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4.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5.明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名言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第一节 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个象形字,意指儿童在成人执棒监督之下学习。
“育”字见于小篆,也是个象形字,表示妇女孕育儿童。
学的甲骨文
《说文解字》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以善先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从词源上看,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意是指培养人,旨在使人作善。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 “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西方:
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捷克夸美纽斯说:“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性。”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最大秘决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二)“教育”的定义
一般来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定义的:社会的角度和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这两种定义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单纯地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可以这样给出“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这个定义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教育”的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广义上说,任何能够引起某种学习行为的人都是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老猫教小猫捉老鼠(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老鼠学习取食物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劳动。
三、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非独立性。2.贫乏性。3.无阶级性。(二)农业社会的教育
农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三)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一些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四)信息社会的教育 1.学校进一步发生变革 2.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3.教育发展趋向民主化。4.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的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其次,教育观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第三,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第四,教育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第五,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
西方的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中国如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孟子》、《老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还大量停留在经验概括或直觉式的结论状态,缺乏严密的论证与内在的逻辑结构,对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所以这是“前教育学时期”。
二、教育学的创立
近代教育学的创立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教师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各国普遍开设了师范学校。
当然教育学的独立也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 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632年,《大教学论》问世,这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 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是又一位享誉全球的对教育思想的丰富发展和教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人物。
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尔》(1762)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他对中世纪的教育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都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将教育理论提高到学科水平的是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三、教育学的发展
进入20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多元化时期,是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育理论竞相争鸣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进行介绍。
(一)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凯洛夫、杨贤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一)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二)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
一、科学解释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回答或者说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例如:在教育中阶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有效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不仅应能从理性上告诉人们教育是什么,而且亦能返回到实践中指导人们怎样去做。
能这样处理课间睡觉的同学?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促进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以魏书生为例 2.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四块糖的故事”
怎么改变以教师权威为中心的观念? 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4.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教育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功能的分类。
2.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理解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掌握青少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3.了解教育个体功能的含义,掌握教育的个体功能的具体体现,重点掌握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了解教育社会功能的含义,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及教育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5.掌握正确认识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个体功能;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作用 1.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案例:狼孩(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 案例:双生子爬梯实验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的不幸经历 3.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学校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这种能动性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
(2)人们是按照自己的认识、经验以及需要、兴趣等来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并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向,自觉地、有目的地开展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活动。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教材向生活回归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可变性与教育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社会政治制度的巩固服务,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性的,这是由社会需要规定的。
将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创造与自主精神的人当作教育的最高价值,并将此与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对立起来的观点,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实践中占主要地位的依然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问题。与柏拉图不同的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非没有意识到教育还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而是认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个体发展不应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为教育两种功能关系的认识奠定科学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对人的培养,目的是试图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通过教育,加速实现人的社会化,实现由生物个体向社会实体的转变。
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 第二,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第三,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 第四,学会认同身份及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温州大学 “大学生创业园”的讨论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指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意即教育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功用和效能。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即教育要受到社会强有力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但同时教育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之路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
如古代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古代社会 工业革命后 现代社会(二)教育经济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2)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单位招不上人,求职者求不上人
(3)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4)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5)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科学知识再生产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是政治、经济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之消极面对中国现今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为例 :(1)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2)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3)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4)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体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客观需要进行的,这种客观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和教育需要两个方面。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的 再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通过多途径实现的。
3.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首先,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其次,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正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
(一)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2.人口的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二)教育的人口调节功能的体现 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教育程度与人口的出生率成反比
印度的调查表明:小学毕业或无文化妇女平均生6.6个,不完全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5个,中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4.6个,高等教育的妇女平均生2个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促使人口性别结构趋向合理化的基本手段 4.教育是促进人口迁移的基本手段 最后还需说明两点:
一是教育之所以重要,归根到底还在于人重要。
二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教育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教育不仅被社会所规定和制约,也改变、教化和导引社会。
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学习目标
1、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
2、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认识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教育的目标
教育名言 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
——(俄)乌申斯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邓小平
在学校中求学的真正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如何制造新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 杜 威 教育现实:增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
据1997年国定有关部门进行的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群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总是与体质问题却日趋严重,营养水平有所下降。在一所小学举行的升旗仪式上,短短10分钟,一个班竟有3位女同学晕倒在地。
在一所中学举行的18岁成人仪式上,40分钟之后,几个孩子接连倒下,而一些高龄的老师和离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却能坚持一直站立着,形成强烈的反差。
清明节在许多学校组织的扫墓活动中,步行仅一两公里的路程,一些学生便吃不消,一天中竟有十几名学生晕倒。为此,烈士林园只好在清明节期间,设立临时医务处,平均每天收治十多名这样的学生。
在许多学校组织军训活动中,多数孩子都感到体力不佳,难以完成军训指标,最后教师只好改变计划,降低要求。
1996年,昆明陆军学院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情况不如人意,令人感到心情沉重。
据了解在广西招生的15家军事院校,除外语技术类等对视力要求较低的院校外,大部分军校的提档和录取的比例在8:1以上,此外,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军校在中学招生的遭遇大体相似,所以尽管报考军校的考生较多,但如此大的淘汰率使各军校都感到生源紧张,不得不采取降分提档,从未报军校志愿的考生中调剂提档等手段来完成招生任务,所录考生无论个人气质和考分都不太令人满意,影响了部队的建设。
据调查,中学生普遍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的睡眠不能少于10小时,中学生应该达到十小时,这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现在的孩子大都没达到这个标准的睡眠时间。而且,由于学习压力大,相当多的一部分孩子睡眠质量也不高,对于学生的身体都是不利的。
2001年12月30日,青海省乐都县甘沟滩村村民陈邦顺接到大儿子小良的班主任——西安某学院郭老师的来信。郭老师要家长马上到学校去一趟。为了供儿子上大学,陈邦顺夫妇开始四处卖血。陈邦顺告诉笔者,大学四年,小良一共向家里要了6.35万元,这6.35万元之中有70%是他们夫妇卖血得来的,另外,还借了1.7万元外债。
开始小良向别人说,他的父亲是包工头,家里很有钱,而事实他的父母八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小良的每封信都是他父母卖血通知书,这些年其父其母卖的血能装满两个汽 17 油桶。而被退学的小良5月4日离开北京去西宁了,却始终没有与父亲联系,并且声称他父亲是个残酷无情的人。而此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乡盼儿归。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解
一般来说,“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教育目的就是通过一定教育手段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人。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古代,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就认为教育目是培养国家的公民,并帮助个人追求自由的思考。
近代社会后,许多教育家对这一问题仍然在思考。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认为教育是外部的塑造.如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期望中的人所应达到的质量规格或标准。
(二)教育目的上两种主要观点的争论
教育到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社会。在历史上就有关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 观和“社会本位” 观的争论。
“个人本位” 观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和本性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案例:自然惩罚原则儿童天生好学
讨论:你对自然主义教育的看法及其可利用性
“社会本位” 观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这一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功能来衡量。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
(三)对“人和社会关系”及“社会需要”的分析
人必须组成社会,如果人没有组成社会,就无法生存;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获得我们所谓的“人性”。因此,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组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生存,即人组成社会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
那么如何看待“社会需要”呢?
应该说,人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要的反映。
(四)教育是“为了人”的理论依据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这样几个:
一是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思想。二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思想。三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四是教育发展应当以儿童为本的思想。
(五)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剖析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观?
一是任何人的行为和个性都是在某种人类社会中形成的。
二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由于后者通常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三是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制度,社会为教育提供了内容,规定了发展的方向,并且赋予了意义,教育是受社会制约的。
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观?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社会的存在而否定人的存在;过分强调社会的价值而否定个人的价值。结果当人的地位开始提高以后,特别是进入近代后,就很自然地把社会看成是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使二者对立起来。范进中举
二、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
(一)什么是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或具体的标准;教育目的是一种意图,是一个总的原则。教育目标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去完成的一系列具体任务。
(二)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关系 教育手段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的行动或途径。
(三)对一些混淆教育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概念分析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平等和公正
“平等”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二是泛指地位相等,如男女之间。
“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正”指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如何对待公平,如何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举例:如何在“学校环校跑” 中做到公正 一是不分男女老少,凡是参与者,人人都有奖; 二是不论男女老少,只按达到终点的先后名次颁奖;
三是先让60岁的女性先跑一段时间,然后让60岁的男性跑,依此类推,男青年最后跑,然后按照到达终点的先后名次发奖。
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育目的的实现要通过一系列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的实施加以保证,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目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片面发展束缚了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 现代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并准备了物质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1.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3.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促进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 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2年,新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些教育条目进行了修改。其中对义务教育目的的修改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
教育还必须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由德、智、体、美诸方面组成的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区别:它们各自之间的任务、过程不同。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总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人才奠定基础。
五、新疆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及任务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中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重点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趋势
3、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它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制度。
学制,首先是一种制度,是国家规范教育行为的一种基本制度。其次,学制是国家调整教育关系的一种基本制度。
第三,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并由国家颁布保证实施。在学制中隐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是外部制约层面,即国家教育权的问题。
其二是内部自主的层面,即学校教育权与公民受教育权以及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学制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学校教育制度构成的因素
(一)学校的类型 即学校是实施哪一种性质的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还是专门教育,(二)学校的级别 即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三)学校结构 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三)学校的结构 即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关系。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
一个完整学制的产生要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是国家教育权的出现。
其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模。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
学校教育制度首先出现的形态是双轨制,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朔到欧洲中世纪。12世纪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便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传授神学、法学和医学为宗旨的高等学术机构,15世纪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带动下,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相继建立了许多新的中等教育机构。
16世纪 伴随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为了传播教义,扩大影响,一些新教派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并陆续建立了一批初等教育机构。
初等教育随着年限不断向上延伸,逐渐与职业学校衔接起来,由此建立“自下而上”的学校系统。这类学校系统主要满足普通民众的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上两类学校系统分别承担着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职责,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20世纪以后,民主化思潮的兴起,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建立。人们普遍要求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双轨制是阻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障碍。
统治阶级为了减少社会矛盾、同时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为此,欧洲各国在“民主化”和“现代化”理念的引领下,由过去的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发展,发展成为中间型学制。
中间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或者说是在双轨制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结合单轨制做出的一种改革。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多样化
(二)弹性化
(三)终身化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不过那时的学校与现代意义上不同,是养老、习武兼教育的场所。到了西周时期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的雏形,分为国学与乡学两大系统。我国古代基本上一直沿用此学制,学制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是到了清朝末年。
(一)近代学制的诞生和发展
1862年开始兴起的洋务运动,一时间西学之风大盛,日本和西方各国的学制为我国的学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清政府已经意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决心推行教育制度,这样就有了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2年,即光绪壬寅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诞生了,称“壬寅学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该学制以求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在我国现行学制中,从纵向来看,划分了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二、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一)义务教育的涵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年轻一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作为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作为公民受到法律保障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
三、新疆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学习目标: 1.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发展现状 2.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掌握教师职业素养及其形成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教 师
教育名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国将兴,必尊师重傅;国将衰,比贱师轻傅。——荀 子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爱因斯坦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教师的话是感化受教育者心灵的工具,它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对待人的心灵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颂扬篇 我是教师, 不是蜡烛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定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大致经历了教师职业的兼顾阶段、职业化阶段和专业化阶段。
1、长(能)者为师:教师职业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
2、官师合一:独立只能教师的产生(奴隶社会
3、士为师:职业教师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4、官(私)学教师:教师职业的发展
5、师范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出现
我国教师资格的申请认定流程我国教师的从业现状
(三)教师职业社会地位及作用国外教师地位花絮1.继承和传播人类文化 2.促成社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3.培育新生一代
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一)教师权利
(二)教师的义务
(三)教师权利的保障 教师权利保障至少有以下三个机制组成: 完善教师申诉制度——教师自我保护机制;健全《教师法》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监督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点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讲)教师劳动的繁重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素养(详讲)
(一)积极的专业精神
1.崇高的敬业精神 2.高尚的职业道德;3.健康积极的工作个性 朗诵篇案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人次%)
(二)专业知识
1、普通文化知识2.任教学科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
(三)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 二是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 三是反思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四)教师心理
第二节
学 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重点讲)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人,这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终极,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
发展性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一方面它决定了学生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
孩子犯错误以后故事一: 故事二:
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28(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要确保学生的社会地位,关键是看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对这两种观点该怎么认识呢?(讨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因为学生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来自于教师的机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略讲)
(一)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二)学生权利与义务的维护在学校中的所有人员及学校都有保护学生权利的责任与义务。
四、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
(一)生理特征
(二)心理特征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功能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
1.教育功能2.激励功能3.社会功能
二、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讨论:这图反映了怎 样的师生关系?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小人”与老师
第六章
课 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程的定义、类型、目标、结构、实施及评价2.了解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3.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代。“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用“课程”一词指 “寝庙”及其喻义“伟业”.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与我们现在研究的课程概念有相似之处,只是这里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还很少出现,只是将课程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等看待。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
其名词形式意为“跑道”(race course),即“学程”(course of study),由此引申,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
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即“跑的过程与经历”,由此理解课程,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学者斯宾塞(Spencer.H.,1859)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
(二)课程概念的分析与理解
1.课程是学科内容或教材。2.课程是目标。
3.课程是经验。课程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教师也不再是被动接纳的容器,而是拥有创造的自由与空间的课程发展者。4.课程是计划。
“课程是计划”的观念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受到重视。这种观点认为应当对学生的经验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学校对学生经验中可计划部分的规划与责任。
(三)课程的不同层面按照古德莱得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面: 1.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2.文件课程(formal curriculum)。3.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4.实施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5.经验课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30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这一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永恒主义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cursion)和严密性(Rigor)。
三、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活动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
这场教育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提出了挑战,指责学科课程以学科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科分得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又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 从目的上 从编排方式上 从教学方式上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是教材的编写。是师资问题。
在国外,通常采取两种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2.核心课程
学者们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核心课程的研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暴露出渚多脱节现象 : 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
校本课程具有诸多优势 :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足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帅、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
校本课程也存在几个方面的负面效应: 课程编制的权力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通常由全体教师参与,涉及的范围较入,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四、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一)课程目标的功能
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课程目标应分为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
行为目标表达的是预期的学生的行为,而不是表述教师的行为。问题解决目标着重问题的解决.表现性目标或者说表意目标、表意成果,其目的是注重个人经验的培养。
五、课程的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内涵
课程结构是指所有教育内容的组织和配合。
(二)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六、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包括:
使用者本身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交流与合作。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七、课程的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就是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过程。
(二)课程评价的形式
终结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价形式。
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它比较注重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节 我国课程的表现形式
我国普通学校的课程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二)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要求,系统而简要地叙述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亦称课本。一般由目录、课文、作业、图表、注释、附录等组成。
(三)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课程自身因素 知识本位、学科本位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状况
校长与教师对教材所选内容量的意见
57%的教师和46%的校长认为教材内容偏多。中小学相比,小学人士持内容偏多意见的人更多。小学校长认为内容偏多的也超过50%。
课程计划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目标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
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北京公布最新要求:中小学实践课要达140学时
北京青年报9月21日报道:从这个学期开始,一向被认为是“课外活动”的综合实践课,被正式排进本市中小学生的课表中。按照市教委昨天公布的最新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年级都要开综合实践课,而高中生必须至少做10天义工才能毕业。
据市教委德育处处长关国贞介绍,综合实践课分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部分,在小学3至6年级、初中7至9年级均为140学时。综合实践课的考察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学生可提供考查结果,或用DV形式、展板、网页形式表现,可自评、也可互评,学校对学生提供的所有材料都将予以认定。关国贞处长表示,小学生每学年应至少走进一座博物馆或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一次社会考察、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访谈;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各108学时,高三第一学期研究性学习54学时。关国贞处长特别指出,高中阶段学生每学年应参加不少于一周的社会实践,高中三年累计参加不少于10天的社区服务
目标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初二《语文》第三册(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36 用箭头标出说明顺序。
北京高中语文:金庸文章替掉鲁迅引网友激辩 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
昨日,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掉《孔雀东南飞》,《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古文名篇通通撤下。消息传出,各大网站论坛一片哗然,并很快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支持的网友们认为北京的编委“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多数网友却在哀叹:“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认为“这预示着教育娱乐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同时许多网友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在中学教材中的分量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
目标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
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目标六
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制定全新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 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与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
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实施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 酝酿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从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到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有两年时间。
试点实验阶段
2001年上半年,在各省教育厅(局)组织,各地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教育部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全面推广阶段
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验,对实验区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的工作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是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1年9月进入课程改革。
随着课改实验区的不断扩大,地方课程的研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也逐步开展。
(二)促进新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提高认识,形成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保证课改的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双语教学,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形成。改革考试制度, 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第七章
教
学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几个概念的关系:教学与教育、教学中的自学、智育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在学校基本是通过教学这条途径实现的。如德育、智育、体育都要使学生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学校和社会其他部门根本区别之点。否认这种根本区别,就是否认学校。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基本工作,它占的时间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学生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
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曲阜师大
讨论:你眼中好的教学是什么样的? 好课能否这样描述?
三、教学的任务
教育史上存在两种观点:形式教育:每一种官能都可以经过训练。片面性:误地把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内容割裂开,忽视系统知识。
实质教育:学习有实际用处,适合生活要求的知识。片面性: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而不重视智力的发展,破坏知识的系统性。现代许多教育家:主张融合二者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时代的需求:生产劳动不是以体力劳动,而是知识和智力为基础
(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科学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计划能力。
案例:数学提问的技巧
(四)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形成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技能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最基本的四个方面: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中介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教学过程是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过程的特点 2.学习间接经验不能离开直接经验
3.在掌握人类已知的成果中,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
4.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让学生参与实际活动 ;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
(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发展智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充分体现在启发式教学中。(假期写作文)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学中只抓知识教育、忽视智力发展 ;另搞—套去发展智力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客观必然
2.社会主义学校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教学的教育性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德育)
4.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注重知识的教学;教育内容没有教育性,另搞一套去进行思想教育。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1.教与学互相依存
2.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字说起)3.教与学互相促进
4.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 ;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直接动机、间接动机,兴趣错位)
(二)领会知识
(三)巩固知识
(四)应用知识
(五)检查学习效果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二、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书本知识和理论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理论,而且,要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读书与实践、思想行动统一起来。
(三)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科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牢固地、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久地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需要时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以便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或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内容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以及文化科学基础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案例1:生命是美丽的案例
2:魏书生老师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案例 3:力矩 4:现在完成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八章
教学
第四节
教学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2.了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3.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掌握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容
一、教学方法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总称。(学的方法?)
2、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原始教育:口耳相传古代教育:呆读死记
现代教育:演示、观察、实验等引进 当代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启发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统一,它不仅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世界上最早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是我国的孔子。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启发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案例1:苏格拉底的启发性教学注入式教学方法体系则是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它无视人类认识的规律和教学过 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锻炼)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能力。与前两类教学方法相比,运用这类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活动的成份更
大,教学的程序性更强。这类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四)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一)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2.依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依据教育内容的性质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6.依据客观教育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新疆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1、把握双语切换的时机
2、营造双语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的汉语口语表达 案例2:教师在教学中的的语言艺术案例3:生 物 案例4:体育课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历史上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一)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小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修正和补充 1.小组教学 2.复式教学
(三)个别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更强调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出发。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多样化
贝尔—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
四、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一)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二)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采用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四)探索现代化个别教学
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工作的角度看,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教师为上课做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备课的内容
教师的备课包括:做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写三种计划:编制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写出课时计划(教案)等。教案设计处于核心。
(二)教案设计
教案有图表式和文字式,常常包括课题、导入、呈现、运用和总结几个部分。教案是预设的,应该尽可能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境。1.涵义:
所谓教案设计,以教学设计的理念为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2.教学设计理念下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美国学者马杰 :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
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
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哪里?”即教学的评价。就是说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
45(如何评价?)其中,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要依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选择达到目标的合适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回答“教得怎样”,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教学的反馈调控提供详实的信息。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内容与步骤:①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③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④列出综合性目标 ⑤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
(3)教学时间的设计
学校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
①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整体、学生、单元课时、专注时间)②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③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④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4)教学措施的设计
首先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再者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单一课、综合课);最后是板书设计。
(5)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国学者叶澜认为,一堂好课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
三、课外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考查(二)考试
(三)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分析
第八章 教学
第六节
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内涵和意义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插入案例)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所谓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纪律问题)。
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是指教师为保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以及教师在课堂内的整个行为和相关的课堂活动,包括课堂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处理以及指导学生的学习等等。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意义1.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3.课堂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提高4.课堂教学管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注意要点
(一)管理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管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
(三)管理应体现师生间民主合作
(四)管理应体现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包括课前管理(准备),课堂教学管理(过程)和课后管理(完善)工作三个环节,每一环节有不同的任务,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要求。
(一)课前管理工作
(二)课堂管理工作
(三)课后教学管理工作
四、国外课堂教学管理模型介绍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人本主义模型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民主模型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主义模型
第九章
德育学习目标1.了解德育的内涵与功能
2.了解德育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3.掌握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案例: 教育部长周济表示,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作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自我教育能力。品德是指表现在个体身上的那些符合定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法纪观念要求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二、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功能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第二节 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德育实践预先设定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二)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1.社会对人的要求2.受教育者的品德特点及其需要 3.教育目的的理论4.法律的依据
(三)我国的德育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3月颁发)规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
(一)初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阶段德育的主要内容
(三)新疆中学德育的特色内容 第一、国家观念教育——强化对祖国的认同 第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三、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第五、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第六、国防教育 第七、国际主义教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手段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但他们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联系、彼此孤立的存在物,而是按照一定规律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三、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德育过程中的矛盾 德育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德育过程的本质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民族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内化”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多方面接受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概述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淆。德育原则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知行统一的原则
(三)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五)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公共音乐教育】推荐阅读:
公共艺术音乐教学计划07-10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09-04
公共安全教育教案10-07
公共安全教育论文06-12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10-25
公共教育学试题十07-19
四年级下册公共安全教育教案09-26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11-17
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讲座计划08-11
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自编儿歌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