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2024-10-09

两个体系培训总结(精选10篇)

1.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篇一

辛醇车间两个体系培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2.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3.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及《设备设施清单》。

4.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5.化工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方法。

6.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检测结果和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进行的分级。7.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

8.用人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9.用人单位应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评审或更新。10.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应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时空分布、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进行分析。11.化工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12.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1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4.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15.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16.职业病隐患治理指消除或控制职业病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7.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体系 18.用人单位应跟据风险点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基础管理要求,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19.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职业病隐患,应由用人单位各级责任部门负责人或者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20.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验收完成后应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二、简答题

1.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哪些内容?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④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⑤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⑥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⑦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⑧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⑨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有哪些?

基础资料准备。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接触时间、检测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④分级管控。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管理。3.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④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⑥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4.通过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用人单位应至少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 职业病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职业病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时准确;⑤工作场所作业环境不断改善;⑥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明显减少;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⑧职业卫生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

2.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总结 篇二

感谢公司领导的培养和信任,我有幸参加为期三天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首先针对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讲解;其次讲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论,包括审核的重要性和审核准则、内容及技巧。经过学习体会到下述内容:

一、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目的应该是通过它的运行,致力于“使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里所说的“与公司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体现在公司的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等方面。

二、只要我们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了真正满足或达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就能够向外界证实,我们公司有能力可以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三、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理解、识别、管理过程,对我们有效运行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有很大益处。

1)过程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一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和计划。

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对企业内各种过程或部门内各种过程的管理,当然是采用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应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可能会遇着两类情况。一是过程已经存在,则仅是过程的识别;二是过程尚未存在,那么此时的识别即为对该项过程的策划。

2)理出关键过程

企业的过程网络非常错综复杂,不管是对于哪一级管理者来说,理出关键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对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3)简化过程

过程越复杂,过程的结果、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失控可能性等各个方面就越容易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过程进行简化,我认为是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功。所谓简化,一是将过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小过程,二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取消或者合并。

4)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由于过程的重要程度不同,管理中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资源尽量用于重要过程。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次要过程可以放弃管理,可以不给予资源保障。

5)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要使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制定并执行程序。没有程序保障过程就会混乱,结果是过程要不未能完成,要不输出达不到要求。我认为程序的类型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已形成文件的书面程序,一种是以工作习惯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不能太多,应受到控制,有所节制。

6)严格职责

任何过程都需要人去控制才能完成。因此,必须严格职责,确保人力资源的介入。

7)关注过程接口

所谓接口,是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如果接口不相容或不协调,过程的运作就会出问题,而这可不是影响一个过程那么简单。

8)过程的监控

过程一旦建立、运转,就应对其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异常。控制可通过了解过程的信息,当信息反映有异常倾向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9)过程的改进

任何过程都存在着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效率或效益。我们所谈的持续改进,其对象主要就是过程。

四、体系试运行

1)体系文件全员培训

2)继续配置必要的资源

3)全员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运行

4)做好记录,留下证据

5)磨合调整,及时改进

6)建立三级监控系统

日常监控、定期监控、外部监控

五、内审、管理评审

重点落实“写我应做的,做我所写的,记我做完的,改我做错的”

六、内审程序及方法

QMS内部审核基本概念

1)审核范围

同体系复盖范围,由复盖的产品范围决定,涉及对产品、过程、部门和场所的范围界定。

2)审核准则

(1)GB/T 19001-2008标准。

(2)组织编制的QMS文件。

(3)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3)审核方法

(1)提问交谈。(2)查阅文件和记录。(3)现场观察。

4)审核方式(编制现场检查表的思路)

(1)按部门审核:适合大多数中型以上企业。

· 以部门为线索实施审核:该部门的负责过程必查、深入查;配合过程选

查、一般查。

(2)按过程(条款)审核:适合特小型或小型企业。

· 以过程(条款)为线索实施审核:该过程的责任部门必查、深入查;

相关部门选查、一般查。

七、如何实施质量控制

通过控制过程监控控制产品质量(过程方法),全员参与采用自检、互检、专职检控制方法来实现过程控制的预期结果。

各个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去做,真正做到“写我应作的,做我所写的,记我做完的,改我做错的”。

识别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划分质量控制点A、B、C实施多级监控,过程监控发现不合格立即纠正方式有返工、让步、返修、降级等做到“人人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传递不合格品、不接收不合格品。”

八、个人心得

通过三天紧张培训,使我认识到: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质量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顾客对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保障的要求和期望日益高涨起来,促使企业必须关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带领全体人员参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通过PDCA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才能创造出一流的的产品,提升企业价值。

经过此次学习明确了内部审核的目的: 是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综合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内部审核是按照准则收集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编制审核结论,提出改进建议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的。作为每个内审员更需做好的是体系的建设者。如果每个内审员都能把本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那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健全和发展。

作为企业的员工,要想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唯有不断学习,做一个 “学习型”的员工,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张晓旭

3.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篇三

一.培训的总体情况

这2天培训整体情况感觉挺好的。讲师陆宏杰有丰富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团队管理经验。并且在自动化测试技术和测试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际项目的经验。对于各种测试方法的重点,难点和实施技巧有深入的研究。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讲师是提前收集了大家的问题,然后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

讲课的内容很紧凑,讲课比较有技巧,容易理解。特别是针对有管理经验的测试人员。

培训第一天主要围绕如何对缺陷进行预防展开,提出开发,测试可以并行进行的想法,后又讲解了缺陷的统计(性能,安全的柱形图)大家一起分析,来体现缺陷统计对实际工作的推进作用。接着又讲到站在测试的角度如何对项目产生影响和起到引导作用。需要测试推进,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使得项目按照既定的方向和标准前进。后面提到测试计划,需要跟需求和设计严重相关,所以对于需求和设计的评审尤为重要。提到发布指标,是对开发和测试共同有效,2个角色应该站在项目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提到测试用例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公共素材库,提炼并自动化),提到白盒测试(需要有用程序读程序的方式,前提是高质量的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等开发代码写完的同时,测试也完成了case的编写(自动化程序),开发来执行case。培训第二天主要围绕测试度量体系的建立和测试方法和技巧,最后将了测试管理。测试度量体系构成要素,目前大部分企业缺的是高效的工作流程,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缺陷追踪体系,科学的测试管理。高效的工作流程需要工具来支撑。对测试用例的评判,可以通过需求覆盖率,代码覆盖率来分析。测试用例执行率是项目执行情况的一个指标。他们有个bug driver的角色,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共同关注缺陷。对缺陷的等级,分类,和解决优先级进行评审和安排。测试人员验证的详细程度也是代表一个测试人员的功力。手动测试和自动测试的区别,手工测试需要精妙的测试思想,行业和领域专家,自动测试需要比较高的coding水平。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相辅相成,手工测试的人员的思想沉淀,和指导作用,自动化测试人员把这些想法工具化。性能测试的重点,测试人员如何进行分析和定位。好的环境文化滋生出好的创新,但是也要让员工保持积极的态度。需要员工去挖掘,创造,驱动一些可以改进效率事情。测试人员对多元的测试,测试是否存在hard code。并讲了具体的实例来启发大家。关于团队的管理,提出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应该是协助员工进行发展,协助员工思考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给自己一个目标,想成为哪一方面的第一,例如性能测试第一,缺陷数第一,行业专家,安全专家,工具专家等。主要看个人的兴趣。后又讲了一个bug bash的竞赛。测试的手段,内容不限,看哪个团队能找出最多的缺陷,并评选出最严重bug,最酷bug,最有力度bug等。二.培训对目前个人的影响 1.管理的认识

A.对团队建设和员工管理的认识

目前自己对团队建设的管理比较薄弱,后续将不断改进工作。例如对于缺陷数每个月小于10个的员工进行谈话。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做协助,协助组员分析目前的兴趣和想做哪方面的第一,也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思想。对团队氛围的创造,希望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关键自己也要实时抱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对表现不佳的人员及时提出意见。同时对于沟通方式进行改进。

B.对流程管理的认识

目前的流程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缺陷的管理,无法真正起到缺陷跟踪体系的作用。2.测试发展方向的认识

测试发展方向之前的认识也比较模糊,现在是认为只要能一起协助开发或需求来共同提高项目的效率,在这过程中对于每个出现的问题,大家觉得繁琐的地方多进行思考,并用工具来改进效率,应该就是好的工作。关键是要做个有思想的执行者,而不管是做测试或者其他岗位。

3.对测试技术的扩充

理论知识并不完全可靠,但是理论知识要拿来灵活应用于实际的测试,例如可以用单元测试的思想来进行系统测试。所谓的黑盒,白盒,也都是纯理论,针对工作应该是结合理论来形成一套自己的测试标准,而不管他应该叫什么。4.对测试管理的激情被激发

现在觉得测试管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希望后续慢慢的改进,并提高整体测试人员的水平,通过给开发定位问题,甚至协助开发解决问题(虽然不是测试人员的职责,但是如果有能力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或者在需求评审和设计评审的时候能够提供有效的意见等等。

三.通过培训并根据项目组的具体情况,对目前的流程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1.可以把性能指标的收集进行推广,实现常态化的进行。后续将陆续安排收集测试环境bssp请求脚本的编写,和发起工具的编写。并定期进行性能指标的收集分析。

2.开发在修改报告中需要体现各个分支的情况,循环的情况,条件的情况,有效路径的情况。以便测试人员进行各个分支的测试用例的编写。

3.目前项目组在需求分析和架构建设(新业务部分,大部分都是为了临时满足需求而在原先的代码上改动的程序)这块,还是比较弱。测试人员应该站在可测试和可维护性方面对需求和架构提出自己的建议。

4.对缺陷跟踪系统的优化

A.对缺陷分类的改变,功能问题,性能问题,架构问题,扩展问题,可测性问题,安全问题。这样可以对测试人员的测试方向做引导,而不仅仅是站在功能测试的角度进行。B.对缺陷流程的增加,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定期对缺陷的等级,解决优先级,缺陷类型进行评审。以便后序工作的安排和数据的有效性。对于未按期关闭的缺陷进行自动统计,并邮件通知。

5.后续考虑搭建一个独立的build的环境,测试人员需要研究代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加入调试语句,以便进行分析和定位。这些代码不入库。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测试人员定位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安排相关的培训。不需要完全懂得怎么写,只要知道调试信息怎么加,如何关联查看代码。

4.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篇四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全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确保完成2017年“两个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分工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分析存在的风险,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两个体系”建设落实工作。具体包括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处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定期组织风险分析,依据上报风险点,落实分级管控并统一组织编制一企一册。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或参与风险点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负责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实施整改,并根据职责分工,按要求定期向副组长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到9月底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2.确定风险等级。3.明确管控措施。4.风险公告警示。5.排查消除隐患。6.深化体系建设。

四、工作任务

1.做好宣传引导。各部门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黑板报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2.强化工作推动。各部门和专业人员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推动各部门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部门和专业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发挥专家作用。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向高层次、高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咨询、请教两个体系的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等,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5.严格考核问责。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对推广价值高的经验或做法予以重奖;对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予以重罚。

五、进度安排

1.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开展全员培训。(9月1日至9月7日)2.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制度,开展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实施有效风险管控。(9月8日至9月14日)

3.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有效运行,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9月15日至9月21日)

4.实现“两个体系”运行信息化支撑。(9月22日至9月27日)

*****公司

5.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篇五

尊敬的兵团残联检查考核组:

首先我代表师市残工委成员部门向检查组领导一行来一师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根据兵团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近年来,师市残联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工作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最近收到《关于对落实兵团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的通知》(兵残联发〔2013〕50号)的通知后,师市残联高度重视,就落实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师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自查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第一师**市概况:

第一师**市位于南疆塔里木**头,总面积6930平方公里,下辖1镇、1乡、16个团场(农场)和多家企事业单位,总人口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4万人。前身为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120师359旅、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野一兵团步兵五师,1949年挺进**,1953年6月,整编为**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一师塔里木垦区设立自治区直辖**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王震将军的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算是其发展历程的高度慨括。

60年来,几代军垦战士始终发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实干、特别能创业、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内涵的359旅精神,在南疆反分裂斗争第一线和生态建设第一线,忠实履行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光荣使命,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师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4亿元,职均收入达40375元。

二、在构建两个体系建设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近年来,师市党委对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把涉及全师市1.5万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纳入了师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总体部署,统筹兼顾,分类实施,逐步推进,全面落实。师市先后出台了《一师**市党委 一师**市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兵团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师市党发〔2010〕11号),《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师市发〔2010〕46号)并在全兵团转发。

在贯彻中央〔2008〕7号文件以及《转发关于加快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兵办发〔2012〕172号)文件精神,一师残联认识到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 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残联协调的工作思路。2009年师市残工委下发了《关于印发师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师市残工委发〔2009〕3号),明确了残工委职责,多年来,师市残工委密切合作,在履行各自职责中共同搭建了师市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框架,在两个体系具体内涵中如: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补贴、社会福利、托养保障、康复服务、就业、扶贫、文化宣传住房保障等方面各司其职、规范操作、狠抓落实,使师市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全面执行师市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同时,全面完成了2011-2013年兵团残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初见成效

----社会救助功能凸显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据民政、残联历年数据统计,师市2011-2013残疾人稳定吃低保人数1083人,占总低保人数的38.2%。根据分类施保政策,为574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额外增发15元生活补贴,并为每人发放医疗救助门诊费500元。

突出把残疾人专项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全师各企业对企业内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开展临时救助,三年全师累计发放救助补助243万元,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

对师市残疾人实行 大病救助,去年全师共有38名残疾人接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5万元。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扩大受益残疾人的覆盖面,保障了师市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根据《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师市残联规定每三年对全师范围内的残疾人进行体检,师市残联于2011年对1655人残疾人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2010-2012),每人300元的体检标准,体检总资金达496500元。2013年,师市残联对全师范围内的残疾人进行了第二次健康体检(2013-2015),体检标准提高到在团场医院体检每人330元标准,在师医院和**医院体检每人390元标准,全师残疾人体检总人数1721人,体检总资金58万余元。两次总费用118万余元。

对三无残疾人员的医疗、康复等费用,除政策外资金,企业都全额负担。

----教育保障扎实推进

为落实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相关规定,师出台2010年出台《关于印发农一师**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暂行规定》,对进入高中、大学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助学补贴,除上级下拨的助学金外,师每年对考上大专的高考新生一次性补助2500元,对考上本科的高考新生一次性补助3500元,3年高考新生共计10人,师累计补助资金33000元。

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学龄前残疾儿童保缴费用全免。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师市残疾儿童有能力入学率达到100%。

由于兵团目前没有特教学校,一师残联长期以来一直与**启明聋哑学校合作,目前对一师的13名聋哑儿童在其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教育、住宿、生活等费用上实行全免。

----社会保障补贴趋于完善

师市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根据《**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新政办发〔2013〕1号)和《贯彻国务院残工委和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加快**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3〕2号),为了让师市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2013年师市征求了《关于第一师**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试行)》,为提高残疾人缴费的积极性和退休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基数,师市残联采用补助200元和300元两种标准的养老金,个人缴纳的金额不得低于200元。个人缴纳200元的,师市残联补助200元,个人缴纳300元以上的(含300元),师市残联补助300元。对于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师市残联按照300元的标准补助。医疗保险补助实行全额覆盖补贴。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出。

----社会福利工作稳步推进

师市残联和师市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师市残联发〔2012〕5号),为了使此项扶贫工程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持续帮扶的效果,师市残联将任务时间扩大为十二五期间,任务数扩大到90名,任务数按照各单位残疾人比例进行了分配,具体帮扶措施和目标做了明确要求,对于有能力从事种植并且自愿种植的,团场按照每个残疾人5亩地的标准给予扶持,5年内免收承包费。通过采取帮、包、带、扶及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90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已基本脱贫。

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精神病防治工作有了新突破,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实行全覆盖,建立了一师**市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吃药一卡通管理系统,使患者从被动领药转为主动选药,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3年共为15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了免费吃药救助卡,为3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每人每年4000元的住院补贴,总下拨资金达194200元。2013年对全师范围内0-17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全面筛查,把15名残疾儿童送兵团康复中心进行了免费救助。并为马如飞等10名残疾儿童免费发放了1-3件辅助器具。

----落实资金做好托养: 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给予补贴,2011-2013,全师共为980户次重度残疾人家庭,下拨补助资金共计153.8万元,其中上级拨款60.8万元,师市配套98万元,给广大重度残疾人家庭的减轻了负担。

2013年,师市残联积极与民政局协商,依托五团养老院、十团养老院、建立团场残疾人托养中心。

根据企业现实管理需要和精神病患者家庭诉求,2013年依托**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患者全托服务,目前**精神病院全托一师精神患者30人,全部按照居家托养资金进行补助,总补助资金达48000元。

(二)残疾人服务体逐步完善

----积极开展康复服务:

建成第一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总投资145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860万,师市配套590万元。2013年中心建成后,师市残联又为康复中心配置了价值108.2万元的基本康复设备,中心于2012年11月已进入运行阶段。

整合团场医院、社区卫生资源,结合兵团四化建设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全师已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14个,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健康档案,配发团场残疾人康复站康复器材总金额达94.2万元。

扎实落实残疾人康复人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2011-2013年共举办师级残联干部培训5次,其中康复培训30课时。参加兵团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3次,培训37人次。

----教育服务方面:

以普通幼儿园为基础,落实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两免一补直补到学校,对高中和高等级教育的残疾学生给予补贴。

3年间,举办兵师两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期,共有375人次残疾人接受了十字绣、美甲、计算机等技能培训。

----就业服务工作方面: 师市机关主动带头,目前师市机关现有在职残疾人5人。

解决有就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是残疾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师市残联始终把抓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扶贫帮困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按比例就业为主,灵活就业为辅。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就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谋职业。师市残联积极与团场和企业领导、法人代表讲解法律政策,稳定和发展残疾人就业人数,通过政策宣传,残疾人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与师市劳动局就业科联系,做好用工单位岗位需求登记,介绍有就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就业。

2011-2013年对师市法人单位进行了就业保障金审核征缴。征收总额1472.9万元,其中师属单位367.5万元,**属单位1105.4 万元。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加快并促进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重新认识和重视,改变了安置残疾人就业观念,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平台。为师市残联各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保证了师市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工作。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自征收以来,由师市残联组织协调,其举办单位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站(以下简称残服站)实施审核,残保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由师财务局设专户统一管理。征收时全额交师财务局,支出时由单位根据年初预算提出申请,师财务局审核拨付,根据项目内容由农一师财务局执行,支出严格按预算操作。一师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全程由第一师财务局监管,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属单位残保金,由师市残联组织,残服站审核,**市地税局代征,统一缴入国库,按相关文件要求解缴。

同时加强就业网络建设,建立全师残疾人的失业登记和职业需求的电子录入和动态管理工作,共完成残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实名制补录774份,残疾人失业和职业需求270份,新增70份。力求使统计登记工作完整、准确,为残疾人求职提供第一手资料。

----狠抓了扶贫帮困:

积极开展残疾人贴息贷款项目,2011-2013,共争取残疾人小额到户贷款430万元,争取贴息资金30.3万元。

2011年,二团建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从事红枣加工,带动扶持残疾人33人就业。

----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师市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对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申请开通绿色通道,残疾人持残疾人证在不审查其家庭经济状况条件下给予法律援助。同时师司法局对辖区持证律师规定了义务服务任务指标,以此提高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积极性。日常工作中,师市残联对残疾人的来访和咨询及时处理,信访上访渠道通畅,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和积访事件。2013年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6件,没有发生一起残疾人重案要案。

----托养服务体系方面:

托养机构的建设是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一个主要方向,十二五后期,市政府及师市发改委计划依托团场社会资源,拟新建立2个团级残疾人托养机构和1个师级残疾人托养机构。

师市政府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规定,对民营资本落地**市的社会公益性项目,给予土地、政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无障碍建设方面:

一师**市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小城镇规划建设,在建设过程当中,要求无障碍设施三同步,对残疾人入住的楼房,要求必须对卫浴环境进行辅助设备配套。

----宣传文化体育方面:

一师残联每年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文化周,肢残人日,特奥日等活动期间,在机关门前张贴宣传横幅,在人流密集的地方组织师医院的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并发放预防残疾宣传单。2011-2013年连续三年举办了残疾人趣味运动会,2013年在师市残疾人运动会中,邀请兵团体育老师来一师选拔体育运动员,筛选出5名体育运动员参加兵团的选拔。今年4月9日--15日在福建省**市举办的全国25岁以下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中,一师获女子肢体F40级铁饼、铅球两枚金牌。

师市三五九旅纪念馆、团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都免费为残疾人开放。

2011-2013协调社会个体为残疾人放映公益电影50场次,近600人次残疾人前去观看。组织残疾人参观师市三五九旅纪念馆3次,并带领残疾人参观自强自立残疾成功人士典型3次,经师团两级积极推荐,八团残疾人自强自立代表韩志伟被评为感动师市十大人物之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成功宣传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励志精神,有效地带动基层开展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扶贫长效机制还不完善。帮助残疾人实现脱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因残返贫现象仍有发生。残疾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观念有待提高。

(二)残疾人康复设施利用率低。团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只有个别站点配有专职管理人员,造成大多数康复站点的开放没有固定时间,康复设施利用率偏低。

(三)缺乏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残疾人的残疾类别不同,即使类别相同,残疾程度也不尽相同,造成残疾人服务需求不同,很多服务需要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造成很多工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6.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篇六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力度更是逐年加大。2008年中央7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的举措,对于残疾人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状况的分析,尝试提出一些在建设“两个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残疾人事业“两个体系”

《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明确指出“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的思想。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的平等,作为残疾人,其生理缺憾限制了一部分能力,但是其应有的权利和尊严是必须受到保护的。同时,残疾人群体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人才库”,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如果有均等的机会顺利融入社会,他们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并且直接影响到2.6亿家庭成员。作为如此庞大的群体,解决好残疾人问题不但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中国残疾人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对于他们的关注和扶持再多也不为过,更何况中国现阶段残疾人事业建设仍有待加强。中国近些年对于残疾人的帮扶力度逐年加大,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部门也越来越多,但在制度方面指导性的规划更多而具体实施的环节却有待细化;同时各项政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亟待完善;另外,营造对残疾人没有歧视社会环境也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加以关注。

一、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概况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便开始发展残疾人事业,使得过去不受重视甚至是备受歧视的残疾人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展和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残疾人事业真正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以1988年成立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标志,中国的残疾人的利益诉求能够得以表达、残疾人的利益受到了社会的重视。

1990年国家颁布的第一部维护残疾人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到了有法可依,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法于2008年进行了最新的修订,使其更加完备和据可操作性。

中国在1987年和2006年调动多个部门分别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两次调查对掌握我国残疾人情况和发展形势有了具体的了解,有利于指定残疾人事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也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关怀。

近来,国家更是密集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残疾人的扶植和保障。2006年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其中提出“不断为残疾人创造‘平

1等·参与·共享’的条件”。伴随着国家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各省市也分别依据具体情况相应的出台了当地的发展纲要,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下,各地的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200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其中明确要求,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1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

国务院的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继而,在2010年颁布《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两个体系”进行详细阐释并加大执行力度。其中提出了分阶段目标,即到2015年,建立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基本框架,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残疾人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普遍达到小康水平。

“两个体系”的提出意味着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深入,我国的残疾人政策更加务实、更加系统。在建设“两个体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得到重视。

二、对“两个体系”建设的分析建议

(一)社会保障方面

残疾人在救助或扶持方面的需求和实际得到的帮助之间存在着差距。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上看,有67.78%的残疾人有这方面需求,而实际得到过救助或扶持的只有12.53%,这说明国家在救助或扶持的覆盖面上依然不够广。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一项调查中,多数残疾人反映已经得到的救助或扶持的力度也有待加大。

在给残疾人提供救助时应该更实际,并且要有重点,对残疾人的帮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其暂时的或某一方面的困难,否则无异于隔靴搔痒。

另外,对于受身体限制影响就业的残疾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有待加强,城镇和乡村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比率分别是13.28%和5.12%,城镇和农村残疾人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的比率分别为9.75%和11.68%。从数据可见,大多数残疾人并未能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救助,这一方面说明在残疾人方面资金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具体操作环节应该更合理的使用资金以及完善审核和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二次分配的机制的不断完善,应该让更多的残疾人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所以在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方面都需要加大普及的范围和程度。

(二)服务体系建设

1.教育问题。我国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多达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这个数字可谓触目惊心。残疾人由于身体状况所限,就业非常困难,而受教育程度却如此之低,无异于雪上加霜。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成人文盲率为9.08%,通过两个数字的比较不难发现,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可谓形势严峻。

对于残疾人接受教育情况的分析:

首先是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少并且分布不均。残疾人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特殊教育机构,但是此类机构数量难以满足全部残疾人接受教育,并且多分布在城镇,农村残疾人难以等到相应的学习机会。

其次是资金补贴不足。残疾人的家庭贫困比例较高,这影响到残疾人的受教育机会,各级财政部门在对义务教育经费补助的同时应该兼顾残疾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费的补贴,以使残疾人能有同样的机会接受教育。农村已经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对与残疾学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对于城市残疾学生的生活寄宿费补助也应该有所深化。

第三是缺乏灵活的入学办法。很多残疾学生无法入学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教育相关部门制定灵活的政策,使残疾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入学,并加强监管力度。已经实行的“三残儿童少年跟班就读”解决了很多残疾学生的入学问题,但是其普及并不尽如人意,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好对残疾学生的调查和帮扶,以避免学生流失。

2.就业问题。

第一,鼓励企事业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以往的政策并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企事业单位虽然会招收残疾职工,但是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人数过少,相对于残疾人总体数量,企事业单位解决的残疾人就业可谓杯水车薪,对解决残疾人就业起的作用很小;二是在招收残疾职工过程中缺乏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占有社会资本多的人能进入企事业单位,而大多数残疾人只能望洋兴叹。促进企事业单位招收残疾职工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强有力的监管,明确企事业单位义务、指定目标责任,同时对于执行得力的部门实行奖励,在不影响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上使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第二,技术培训难以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以往对于残疾人就业的培训偏重技术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其掌握一门技术从而解决就业。但是现在就业压力普遍加大,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解决残疾人的就业培训问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增加能发挥残疾人优势的行业科目;二是要增加新兴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如盲人除了学习按摩以外还可以发挥听力优势学习调音等,肢残人可以学习软件、速录等。

第三,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在建立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着力发展旨在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机构及出台相关政策,使残疾人创业更方便并减少其后顾之忧。各级政府为残疾人创业创造便利条件并给予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开发扶助残疾人的融资业务。

另外,在残联以及各专门协会之外鼓励成立残疾人就业互助组织,使残疾人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并且创业成功的残疾人能与有创业打算或创业初期的残疾人分享成功经验、互通有无。

3.医疗卫生事业

中国残疾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预防不及时或康复治疗不充分从而致残,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是可以避免致残的,比如脑血栓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进行严格的康复治疗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后遗症危害的。

首先是要加大对康复治疗的投入力度。康复医院、中心以及社区活动室的建立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场地、器材的添置还是指导人员的聘请,都需要资金保障才能完成。资金的来源首先是政府的投入,其次是各种基金的合理分配(如彩票基金),同时也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这需要相关部门在指定政策和工作中因地制宜的处理好各种关系,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第二是加强残疾儿童三级预防建设。残疾儿童三级预防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特殊部分,一级预防为防患于未然,直接避免或降低致残;二级预防为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早期的医疗干预使患病儿童避免致残;三级预防为康复治疗,能最大程度降低危害。在儿童时期预防残疾发生优势明显,最主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残疾的发生几率或严重程度,其次是能为国家和儿童的家庭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4.整合资源建立长效机制

《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分两个阶段实现整体目标,表达了建立长效机制的愿景,在残疾人工作中应避免政策的频繁变化,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订立长远目标、指定长效机制。

另外,在建设“两个体系”的过程中要动员各个相关部门整体协作并整合社会力量,真正做到“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残联协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财政拨款逐步增加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彩票公益金、合理吸纳社会力量,也要加强与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联系。

发展残疾人事业、解决残疾人关心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两个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积累经验,综合发挥各部门力量使残疾人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正如《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所说“人类大家庭所

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和价值以及平等和不可剥夺的权利,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2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综合分析报告——黑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朱宇 王爱丽2007.10.25

2.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

7.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篇七

2003年12月31日中发17号文件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我党建立以来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挥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当前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内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以来,在历次党的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出过监督问题并做了一些党内监督的规定,但是与这次党内监督条例相比,显得层次低、不系统、不规范、操作困难。实践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加强党内监督,没有制度就难以监督。单靠以往提倡怎样做,很显然,已造成了一种软弱的监督局面。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就是要加强党内监督,就要有一套监督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比较完备的互相配套、互相制约、互相提高、有章可依、便于操作的党内监督体系。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建党83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为确保党的先进性这一显著特点,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条例第三章是重点,用了十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十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填补了过去党内监督方面的缺陷,形成了相互配套、科学、严密的党内监督体系,使党内监督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可以说,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给我们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只要我们认真学好条例,重在落实,就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本色,心得体会《参加党校《两法》、《两个条例》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因此,党内监督条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

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对党组一班人的监督,特别是对班长的监督。一级党组织,一把手尤为重要。按他所处的位置,他的所作所为,对全局工作影响重大。记得山东省贪官、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反省其犯罪的原因时说过:到我们这一级别的干部就没人管了。广西省贪官、原玉林市委书记李成龙也坦言:我的权力太大,稍不注意,权力就会转化成金钱,监督机制对我来说形同虚设。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往往导致腐败。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像胡建学、李成龙这样的人走向犯罪是不可避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往往都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如果权力使用不当,必然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败坏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腐败变质,特别是对一些有权管人、管钱、管市场的重要岗位、敏感部位以及关键人员,实行有效监督,防微杜渐,这是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党内监督条例以党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即一把手,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遏制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富有胆识的重大决策。党内监督条例针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强调主要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并规定了一系列的监督和制约措施。为把党内监督落到实处,党内监督条例还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有权监督一把手。党内监督条例第二章规定,各级党委、党委委员、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和党代会的代表,都有权按照条例的规定对领导班子的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第四章的监督保障中又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打击报复监督者,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这些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党内监督的有序进行,对于接受党内监督,减少权力腐败,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落实,以求真务实、公开公正的态度,自觉接受党内外的监督,使监督不流于形式。

三、发扬党内民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监督的基础,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早在延安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就历朝历代跳不出“建立—兴盛—衰亡”这个周期率问题同毛泽东同志探讨。毛泽东同志肯定地回答:我们共产党人找到了解决周期率的最好办法,就是民主。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无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党的传统作风。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发扬党内民主的制度保证。实践证明:没有广泛的民主,就不会有正确的集中;没有高度的民主,就没有高度的集中。事实上,发扬民主的过程,也就是实行党内监督的过程。只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增强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而这个透明度正是我们需要的监督过程。党内监督条例的核心章节第三章监督制度一章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并根据党性、国情,规定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第三章第四节单列了民主生活会,规定:党组织应当坚持和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要按照规定开好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要切实保证质量。民主生活会的主题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上反映的情况和整改措施要及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党员有权了解本人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上级组织认为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可以责令重新召开。为了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推荐、任免和奖励,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这些规定,对于增强主要责任人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8.两个体系培训总结 篇八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装置,加快推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到2017年年初,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小组及工作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检查、推进和实施工作。(小组另文发布)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李松涛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和依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2.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潍安办字(2016)16号)

3.《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5.《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寿安办字(2016)22号

6.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二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侯政(2016)51号

四、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6月15日-7月30日)。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车间。部门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积极进行宣传。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各单位员工要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危化品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确定风险等级(7月1日-8月15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别(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坍塌、坠落等危险因素和高温、粉尘、有毒物质等有害因素),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5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3.明确管控措施(8月16日-9月30日)。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管控手册”。

4.风险公告警示(10月1日-10月31日)。公布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通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周边企业。

5.排查消除隐患(11月1日-12月31日)。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6.深化体系建设(2017年-2018年)

2017年-2018年,公司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公司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完成。

五、职责分工

1.安环设备部负责“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基础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公司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工艺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负责组织设备设施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负责消防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负责应急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2.技术研发部负责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3.维修车间组织电气、仪表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负责组织公用工程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4.仓库保管组织储运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5财务部负责统计事故隐患治理、风险管控专项预算资金;划拨公司事故隐患治理、风险管控专项费用,监督落实费用的闭环管理。6.各车间是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风险点的确定、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负责对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实施整改,并根据职责分工,按要求向相关单位报送“双体系建设”工作信息;车间员工负责进行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管控措施统计、隐患排查工作。

六、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引导。各车间、部门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2.强化工作推动。各车间、部门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推动各单位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向安环部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车间、部门两个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发挥专家作用。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邀请高层次、高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的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

9.两个常规检查总结 篇九

本学期我中心小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坚持抓教师的业务培训学习和质量检测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实践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路子,为全面提高我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现就本学期来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狠抓教师培训学习,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本学期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比较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1、要求各校认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和《小学语文教学与设计》等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杂志刊物,提高了教研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的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解决教学一线的困惑,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教育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教师有黎春梅、余雯斐、吴小月、余巧玲、刘秋宇、叶玉芬、刘小红等老师。

2、为加强业务研究学习,提高素质。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学习业务,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学习各年段的教材特点,了解教研课改信息,一个学期下来坚持“研教合一”,半学期来我中心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一共组织了12节研究课。如:六年级语文黎春梅老师主讲的《鲁宾孙漂流记》研究了如何激发学生感悟、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五小月老师主讲的《用比例解决问题》研究了如何落实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服务于生活等。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其授课的方法受全体同事的肯定。同时,我们鼓励教师认真撰写论文。参加 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监测工作

1、落实领导和教师随堂听课制度和月业务检查制度及时了解教师们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存档为教师的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服务。

2、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开齐、开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研工作做细、做实。

3、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教师的教案编写。开学以来,我们对教师对学生作业布批

情况进行了两次的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检查一次。对做得较好的教师给予表扬鼓励,对马虎应付的老师及时给予反馈,从而达到做好下阶段的工作的目的。

4、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在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中提到,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继续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学工作。且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来,老师都根据期初制定教研计划,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集中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通过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本学期,研究课的内容有:黎春梅老师的《鲁宾孙漂流记》,研究了如何激发学生感悟、体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余巧玲老师主讲的《再见了,亲人》,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多读、多感悟,谈感受、谈联想;陈金成老师主讲的《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研究了如何培养学生说说数理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集体备课与听课、评课,有效结合使教师教学理论和课堂调控能力得以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抓好常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1、注重教师业务能力培养。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及时地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课改论文。如上学期,我校根据教师的论文择优 上报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参加评比、交流,如:吴小月老师的论文

获县级一等奖;陈妮妮、魏晓红、余雯斐黎春梅的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2、组织教师备课评比,要求教师们上完课后要求教师认真写“授后记”。这样即能提高教师编写教案的质量,又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备课。

3、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成立毕业班的优生辅导班和学困生辅导班,学校通过对毕业班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树立正确人才观、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的同时,抓好教学质量。毕业班工作重点通过培优补差,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常规教学目标管理。加强质量监测,抓落实目标管理 让教师们通过考试监测比较分析,了解教学之间的差距,鼓起奋进精神,努力去创新工作,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办好人们满意的学校。

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读书方面,充分发挥各班级的图书角、和班里的读书兴趣小组的展示平台,本学期以“传承文化,诵读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老师和同学们通过了大量查找资料,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提高了阅读量和合作能力。在学校里大力营造爱读书的气氛,这一项由各班的语文教师负责落实。音乐兴趣小组由陈素芬、魏晓红老师负责;体育兴趣小组由陈贤亮老师负责;美术兴趣小组由蔡常青老师负责。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走进新课程,驾驭新教材,最关键的是教师的素质要提高,但由于教师知识的更新、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也有一个过程,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待时间,所以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个不适应的时间差。因些,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学条件的准备上,教学评价标准的掌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不断学习。

2、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规范化训练,比如:语文科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训练非常重要;数学科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验算等学习习惯。

3、关注“学困生”,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去转化学困生,面向全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4、要努力创造电教条件,如使用多媒体、教具的演示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联安镇中心小学

10.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十

1.目的

通过对发生的事故,事件及不符合进行调研、排查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现实的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2.适用范围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33000t-200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省政府令177号发布,省政府298号令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冶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4.职责

4.1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冶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隐患冶理的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分管负责人。4.2副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情况,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4.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拟定公司安全检查计划;负责公司级综合安全检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的组织实施,整改情况的监督及复查。

4.4车间、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负责组织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例如: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转动部位护罩缺失、地面湿滑有积雪等。5.1.2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冶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1)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例如超过3个月)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危害的,(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4)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有效整改的。(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6)涉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

(7)设区的市级以上负责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5.2隐患分类

5.2.1基础管理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情况;(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3)安全生产责任制(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安全生产投入;

(7)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8)作业管理(9)应急管理

(10)职业卫生基础管理(11)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

(1)设备设施,例如防护罩、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失效,设备有异响。

(2)场所环境、例如现场卫生不整洁,有积水、工作场所照明度不符合要求,设备噪音大等;

(3)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例如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遵守劳动纪律,未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4)消防及应急设施,例如灭火器、消火栓未按照要求配置,数量不足,未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疏散通道堵塞;

(5)供配电设施,例如配电室未封堵孔洞,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变配电室出入品未设置调度不低于400MM的挡板。

(6)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例如防尘口罩,通风风机、劳动防护用品等配置,使用不符合要求。

(7)辅助动力系统,例如企业供水水源、循环水系统的能力不满足企业需求。(8)现场其他方面 6.工作程度和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确定和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的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排除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包括5.2的内容。6.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车间、部门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1)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

(2)排查内容,即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劳动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排查内容应详细、具体、有可执行性:(3)排查标准,即管控措施对应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结合的方法进行。

(5)排查周期,可根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

6.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1)基础管理名称,例如机构和人员同,培训教育、安全投入、应急管理、事故管理。(2)排查内容,即该基础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3)排查标准,即是否达到排查内容的要求:

(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相结合的方法。

(5)排查周期,可根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6.2制定排查计划

安全生产小组根据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制定的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隐患排查名称、排查时间、责任单位等;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应满足如下要求:

6.2.1根据季节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 6.2.2根据风险点等级及管控内容确定排查频次,原则上重在风险点均应开展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的隐患排查,较大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一般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低风险点应开展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

6.2.3当发生火灾爆炸封等工艺安全事故时,如果公司本身涉及到事故中上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施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6.2.4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专业,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间隔,但应确保实际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6.2.5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事故隐患排查:

(1)适应性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实施或原有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后颁布实施:

(2)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3)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4)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预期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6.3隐患排查 6.3.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换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6.3.2 排查要求

(1)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

(2)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3)应根据风险点的管控等级确定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及排查频次,应对“风险点管控措施”进行可执行性、有效性的排查确认。6.3.3组织级别

(1)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小组组织,(2)部门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排查,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 a)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安全装置、特殊作业安全检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消防应急管理的隐患排查。

b)技术部负责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工艺安全的隐患排查;

c)综合部负责交通安全、劳动纪律的隐患排查。

(3)车间级隐患排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各专业职能人员参与。(4)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人员参与。6.3.4 排查周期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1)综合及季节排查原则为每季度1次、车间 综合隐患排查每月1次;

(2)部门专业专项排查原则上每年1-2次,车间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每月1-2次。

(3)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日常检查每周1-2次,车间主任日常检查周期每周1-2次,车间专业人员日常隐患排查每天1次。

(4)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次,并按照工艺操作要求及时填写生产记录。6.3.5确定排查项目

(1)公司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基础管理项目: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管理、作业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承包商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季节特点检查项目 重大风险以上风险源的管控措施

(2)车间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常规排查项目:包括人、机、物、法、环、管理制度、作业管理、两纪(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防尘、防火、机械伤害、安全设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较大风险以上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专业管理的隐患排查项目

(3)班组、岗位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应急物品是否定置存放,可靠好用; 物料储存、使用运输以及加出料是否正常

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安全附件、安全照明、安全设施是否运行良好:备用设备是否良好 班组所有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6.3.6排查结果记录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级人员在参加隐患排查时,应按照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排查,并将基础管理不管合项填写到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括

(1)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2)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整改建议措施采取“工程优先、管理其次、防护为辅”原则。

(3)依据隐患冶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6.4.2隐患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被告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冶理、部门冶理、公司冶理等,重大隐患由公司级负责组织整改:一般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组织整改。

(1)隐患治理应遵循“四不推”、“五定”原则。“四不推”即凡岗位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凡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上级部门;“五定”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

(2)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至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督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事故。6.4.3隐患冶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冶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冶理期限及冶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6.4.4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6.4.3隐患冶理流程,进行隐患冶理;各由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6.4.5重大隐患冶理(1)隐患评估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公司安全生产小组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冶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2)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冶方案应当包括; a)事故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b)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冶理的目标和任务 d)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e)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f)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g)冶理的时限和要求 h)防止隐患进一步发展有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冶理台账

重大隐患应由该所在单位组织人员按照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进行实施 a)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提出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b)总经理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冶理方案,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应当自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之日起15日内,将《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报邹平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c)上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企业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冶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的冶理情况进行评估。d)经冶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恢复生产书面申请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整改情况和相应的评估或评价报告。6.4.6隐患冶理验收

公司级文件下达整改的隐患,由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登记,组织专业人员跟踪、复查、负责整改的单位要在规定的期限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报告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文件复印机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

企业专业部门下达整改的隐患,由各部门负责登记,并复查整改情况,负责整改的单位要按专业部门的要求完成整改,并填写隐患整改实施情况报告书,应将整改后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文件复印件等)报安全生产小组备查,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形成报企业安全生产小组备案。

车间下达整改隐患:由各车间负责登记,长复查验收整改情况。7.文件管理

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安全生产小组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7.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7.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7.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7.4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8.1风险措施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8.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8.3隐患排查冶理制定进一步完善 8.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8.5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8.6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估、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8.7安全生产事故显减少

8.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9.持续改进

9.1评审

安全生产小组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冶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活动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抗旱组织评审,应保存预估审记录。

9.2更新

安全生产小组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9.2.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9.2.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9.2.3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9.2.4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9.2.5自身提出更新要求;

9.2.6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9.2.7风险点管控级别及管控措施发生变化; 9.2.8其他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10.记录

10.1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0.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0.3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上一篇:企业机关的管理创新下一篇:单位员工竞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