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材料

2024-12-08

创新成果材料(共10篇)

1.创新成果材料 篇一

河北电力大力推广班组建设创新成果

来源:华北电监局 日期:2010-10-14打印 关闭本网讯记者 焦军利 报道河北省电力公司为确保秋季检修试验各项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深入开展了推广应用“五小”创新成果活动,使班组生产精益化管理得到深化。

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河北省电力公司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秋季检修试验“两推一化”三项行动的通知》,在电网输变电设备秋季检修试验工作中,公司系统深入开展以推广应用“五小”创新成果、推进现场标准化流程作业、深化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为核心内容的秋季检修试验“两推一化”三项行动。其中,从2010年上半年获奖成果中挑选出应用范围广、效果较突出的19项“五小”成果,在今年秋季检修试验中进行统一推广和应用。据了解,2009年以来,河北省电力公司支持、尊重、鼓励员工创新,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评选出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创新成果共计591项。“这些围绕标准化建设开展的实践创新,既有小改进、小发明、小革新,也有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标准完善,覆盖公司业务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亮点‟。”

河北省电力公司认为,“五小”创新成果凝聚着广大一线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通过广泛的推广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省公司大力推广“五小”创新成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省公司各专业部门共计推广“五小”创新成果将近50项,极大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风采:[衡水]衡水供电秋检现场“两推一化”新看点

发布日期:[10-10-19 10:22:13] 新闻来源:河工新闻网衡水频道 本网讯(特约通讯员 董艳芳)“本现场工作中推广应用的‘五小’成果”、“本次检修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本次检修将收集的设备状态信息”、“本次检修现场使用的‘一书两卡’”,10月14日,衡水苏村220千伏变电站秋检预试现场整齐摆放的四块展板格外醒目。这是该公司按照上级部署,全面推进秋检预试“两推一化”(推广应用“五小”创新成果、推进现场标准化流程作业、深化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三项行动的扎实举措。

为了确保“两推一化”三项行动取得实效,该公司将预试中推广的“五小”成果、应用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检修中所要取得的设备状态参数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做成展板在现场摆放,使员工能够“看展板,明晰责任;看展板,熟知流程;看展板,执行标准”。据悉,仅苏村220千伏变电站预试工作现场就推广应用“五小”成果16项,收集设备状态检修信息39项,在工作中规范使用“一书两卡”26项。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两推一化”定期汇报制度,生产、营销、农电、基建等各专业每周对“两推一化”三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公司实时掌控工作进度,检验活动成效,并坚

持每周在网站活动专栏通报各专业工作进展情况,为秋检预试的安全、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创新成果材料 篇二

关键词:日用陶瓷,设计观念,综合材料

一、日用陶瓷功能和作用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还是在人类文明的悠远历史中, 日用陶瓷都占有其一定的地位。就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而言, 已经不再局限于食器的单一功能, 它也是一个信息载体并且富有时代特征。日用陶瓷是经人们劳动所创造出的产物, 它首先必须具备实用功能, 满足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需求。同时, 它还需上升到美化人们生存环境和增加使用情趣, 愉悦人们的心情, 以此满足人们的审美和精神多方面的需求。总而言之, 现代日用陶瓷产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求, 还要满足精神生活需求, 它们不仅是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还给人以情感的寄托和心灵上的享受。

日用陶瓷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多看作为使用功能。如果从陶瓷材料特性和文化内涵来研究, 我们可以更加整体、多方位的角度对日用陶瓷的物质功能和文化功能进行探讨和理解。

日用陶瓷的物质功能是由陶瓷自身的材料特性所决定, 它主要是指区别于其他材料制品, 所呈现出优秀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便利和改善的作用。

日用陶瓷的物质功能属性及作用:

1. 生物化学功能的耐蚀性——日用陶瓷制品这方面的功能要优于铜、铁、铝和其他金属, 一定程度上能承受酸、碱、盐等的侵蚀, 不会有生锈、变质和老化现象。

2. 耐热、保温隔热功能——日用陶瓷传热较慢, 用来盛放热水和食物, 短时间内外部温度不会特别高而导致烫手。

3. 耐磨性的力学功能——器具与硬物摩擦时, 不易受损。如西餐中, 可以在碟盘上直接使用刀叉切割取用食物。

4. 耐急冷、急热的性能——如在微波炉和冰箱中使用时, 陶瓷器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日用陶瓷的文化功能, 又称文化价值, 它是指日用陶瓷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

日用陶瓷的文化功能属性和意义:

1.人文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都经历了早期的陶器时代, 陶器的历史, 就是人类关爱本身、大众及社会的历史。

2.象征性——日用陶瓷制品通过其形态、色彩、装饰和标志等形式反映出象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审美的倾向, 象征或代表某一阶层或个人的价值观、社会地位等。

3.美学性——通过对材料、结构、形态、色泽、肌理和装饰等多方面因素特定的使用, 尽显日用陶瓷传达给人的美感。

通过对日用陶瓷功能的全面了解, 我们可以知道, 正是因为日用陶瓷优越的物质功能和文化功能, 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二、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的演变与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 器物造型是随着人对物的需求而产生的, 最早的原始陶器设计便是如此。远古时的中华先民, 为了满足简单的生存需要, 根据自己朴素的审美意识制造出实用美观的陶器, 日用陶瓷的雏形便是如此诞生 (图1) 。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 陶器从最初的存贮器皿, 发展到不同样式的餐饮器具、祭祀物品等, 材质也由原始素陶发展为精陶。现在很难去评判陶器最早出现于哪个文明古国, 但是中国最早进入瓷器时代是无可厚非的。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便出现了原始青瓷, 到东汉晚期瓷制品趋向成熟, 至宋代, 瓷业更是得到空前发展, 瓷质器皿取代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图2) 。现代社会, 日用陶瓷设计呈现出多样性, 材料的开发与运用方面也受此影响。正如丹麦设计师克林特所说:“运用适当的技艺去处理适当的材料, 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 并获得率直和美的效果”。

材料的运用在日用陶瓷设计中, 不管是陶瓷材料自身还是非陶瓷材料的应用都不断的在创新, 从早期传统陶瓷到特殊陶瓷材料的应用。特殊陶瓷材料拥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材料特性以及其应用范围都远远超越了传统陶瓷。诸如纳米陶瓷、金属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的创新增加了陶瓷材料的延展性并极大地提高了日用陶瓷的性能 (图3) 。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单一的材料应用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已经不能满足产品的多样化设计风格和内容。日用陶瓷设计也不例外, 综合材料的运用带来了更为广阔的日用陶瓷的设计空间, 同时也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和趋势。随着人们对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非陶瓷材料越来越多地被用在日用陶瓷设计中。金属、竹材、玻璃等非陶瓷材料在日用陶瓷产品中的应用, 完善了日用陶瓷产品中所缺乏的视觉感受, 使其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得到优化和提升。Sputnik设计工作室设计的陶瓷器皿 (图4) , 结合了陶瓷与木材两种不同质感的材料, 给日常用品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

三、日用陶瓷设计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一般来说“设计观念即设计观, 是人类进行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在人类悠久的历史进程中, 日用陶瓷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设计观念直接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它的引导下, 留下了大量经过历史洗涤散发出璀璨光芒的日用陶瓷作品。陶瓷产品的设计活动可以追溯至原始石器时代, 在水、火、土的交融之中, 它引发人类无穷的想象与灵感。随着时间的淘洗, 日用陶瓷产品呈现出的形式以及文化内涵, 真切地反映出日用陶瓷的文化史也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从人类最原始的设计观念——为了满足汲水、贮物、烹饪和其他不同的生存需要, 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相应的功能的陶器器皿, 到如今形式和功能多样化的工业制成品, 都是人类设计观念直观的反映。当然, 人类的设计观念是从初级到高级, 单纯到繁复, 不断创造与发展过程的综合。

设计观念的变更与发展对日用陶瓷有着深刻的影响。日用陶瓷产品每一种新形式的出现都是其设计观念改变、发展的呈现。19世纪末期, “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师承自然, 追求自然清新的装饰风格深刻影响着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观念, 这一时期的设计重点在于创作出精美、典雅的日用陶瓷。Paul Revere陶瓷花瓶、陶瓷碗 (图5) , 是美国20世纪早期的陶瓷器皿, 具有典型的工艺美术运动特征。

20世纪20年代, 包豪斯学院成立, 它注重产品功能与理性的设计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功能至上的设计观念, 经过大量的实践, 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对各类设计及设计理念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日用陶瓷的设计观念也深受其影响, 过去日用陶瓷设计所注重的精致装饰的设计观念受到质疑与批判, 设计观念走上了功能大于形式的轨道。Marguerite Friedlaender所设计的茶壶正是这时期日用陶瓷的代表作品之一 (图6) 。

富足的物质生活, 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 日用陶瓷产品千篇一律简单的几何形态已经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人们对日用陶瓷的要求不仅是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而且还具有新颖优雅的外观形式。如此境况下, 衍生出日用陶瓷产品功能与形式并重的设计观念。科拉尼1974年为罗森塔尔公司设计的茶具 (图7) , 突破了先前单一的几何形态, 通过顺畅的流线形态增加产品的趣味性, 而且此套茶具具有明显的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特点。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 受此影响, 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观念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美观实用之外对日用陶瓷产品的诉求还蕴含了多元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需求。因此形成功能与形式人性化的设计观念。特雷西.威尔金森设计的陶瓷花盆 (图8) , 陶瓷与藤的结合, 满足实用与审美的同时, 还散发出淡淡的自然气息, 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的情感需求, 增加了产品和人之间的互动。总之, 从满足生存需求的原始陶器到现在赏用结合的人性化日用陶瓷产品可以看出, 日用陶瓷的设计观念经历了由最先的功能到形式再到人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或是层次的界限, 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递进的过程。

四、新的设计观念对日用陶瓷材料的重新审视

设计观念是人类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有了更多的要求, 除实用功能之外还有心理的、精神的需求。日用陶瓷设计观念由实用美观原则演变为人性化设计。日用陶瓷设计观念的发展, 使设计形式趋于多样化, 设计创作中单一材料的运用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多样化的现代日用陶瓷产品的表现方式及内容。在日用陶瓷设计中, 设计师应该了解和掌握材料特性, 时刻关注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使用适当的技术处理相应的材料, 使材料各自的特性得到最大发挥, 将所应用的材料呈现出最完美的结合, 让人们体会到一种自然、亲切的全新感受。比利时Fou de Feu设计工作室设计的一系列陶瓷器皿 (图9) , 灵感来源于旧式的工业化工厂, 并将陶瓷与枫木两种材料完美结合, 丰富产品表现力的同时, 也使得产品与人更为亲近。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生活品质的提升, 单纯的功能主义或形式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日用陶瓷产品的需求, 日用陶瓷产品需要达到人性化的功能与艺术化的形式以及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完美结合。Pia Wustenberg设计的“Stacking Vessel”系列花瓶 (图10) , 木质、玻璃、陶瓷三种不同材料的结合运用, 呈现出有别于以往花瓶的视觉感受, 更是功能与形式、技术与情感完美融合的直观表达。人们需求内涵的不断拓展, 单一的陶瓷材料很难满足日趋复合化的日用陶瓷产品的表现内容, 综合材料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突破现有框架的设计方式。日用陶瓷产品中虽然陶瓷材料在占主导地位, 但是仍然有结合其他材料进一步拓展的创作空间, 使得日用陶瓷产品富有时代气息的同时, 更加符合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 大量新型材料被开发出来, 如有机玻璃、复合金属材料等, 为日用陶瓷设计中材料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材料的综合运用, 衬托了陶瓷材料的自然特性, 形成不同的质感, 使日用陶瓷产品打破单一的形式, 带来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享受。

参考文献

[1]朱铭.设计—科学与艺术的结晶[M].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9.

[2]汤重熹.新设计对传统陶瓷设计观念的冲击[J].中国陶瓷工业, 2002 (2) .

[3]王建梅.日用陶瓷设计中材质的创新运用与感觉特性[J].佛山陶瓷, 2009 (7) .

3.材料行业艰难创新 篇三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材料创新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开辟新的材料来源、开发和利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那么简单,每个行业的创新都对材料的改进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便携电子产品需要轻薄的材料,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需要阻隔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冲锋衣的里料需要保暖又透气,跑鞋的底胶为了符合人体工学对材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随着企业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一方面需要研发人员加快产品的创新速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材料上进行持续创新。在帝斯曼工程塑料业务部总裁Roelof Westerbeek看来,行业中最容易操作的创新前人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事情一定更复杂、更难,对于材料供应商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C:材料行业的新趋势是什么?

W:材料行业的一个趋势是生物基可再生材料。现在已经有一些新产品,包括可呼吸材料、可呼吸薄膜,还有汽车上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都是环保产品,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性能。另一个趋势是,随着电子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小,材料生产商要为之生产微型部件。这就需要很特别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物理结构和性能都是我们不太熟悉的。还有一个趋势是塑料和电子产品的融合。这需要特别的技术,现在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是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以后许多部件都可以集成在塑料材料上面,拆卸安装都很方便。

C:对于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如何才能保证技术的领先性,并同时确保推出新产品的速度?

W:每一年,为了产品更新换代,我们都准备好丢失15%至20%的业务量。我们会在全球市场挑选十几个创新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汽车、运动器材、医疗器材、食品包装等,然后开发新的解决方案。这些领域可以归入两大范畴,一个范畴我们称为“蓝盒子”,指现有市场,另一个我们称为“红盒子”,指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客户、全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在现有市场注入创新成果,同时,我们将10%至20%的创新资源投入到全新的领域,为5到10年后的创新做准备。我们不仅在“蓝盒子”领域投入资金和人员,也关注“红盒子”领域。我们专门分配了资金和人员,还任命了创新经理,负责面向未来的创 新。

C:作为一个B2B的材料供应商,帝斯曼和下游客户的合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W:我们一般会和客户共同开发,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如果和客户共同开发引擎,我们就要理解所有相关应用,而不只是关心我们的材料。例如,汽车里有动力传输系统,不管是手动档还是自动档汽车,都有复杂的变速箱,我们开发塑料材料替换变速箱里的金属件,包括变速箱里的传感器,这些部件都很复杂,要求很高。为了说服客户,让他们用我们的塑料替换变速箱里的金属件,我们就要懂得变速箱的原理,不仅要懂得材料,还要懂得变速箱的其他要求。所以,我们不仅提供材料,还提供与材料相关的知识和应用。例如,我们为手机厂商提供材料,不仅要了解塑料,还要了解整个手机。所以,我们的工程师通常不仅仅是材料工程师,他们大多数来自应用产业,包括一些塑料专家,也有一些电子专家、机械工程专家等。

C:现在遇到的挑战来自什么方面?

4.如何撰写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材料 篇四

一、管理创新成果的要求

“管理创新成果”是指根据企业运营管理的客观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理念、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所作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改革和改造,并经实际应用证明,对企业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价值的办法和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营机制转换、战略管理、集团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管理、资金资产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网络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风险管理、知识管理、信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国际化经营等方面。管理创新成果主要把握三个要素:

1、前提是必须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对于不属于企业管理范畴的创新,如技术革新、技术进步、技术发明创造等应通过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进行申报。

2、核心是创新,必须是有创新的办法和措施,有明显作用和效果。

3、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实施的成果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变化,对同行业有启示、借鉴和典型示范作用,具有导向和推广价值。

二、管理创新成果的标准

管理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创新性、效益性和推广性,这是创新成果的三条主要标准,而且必须同时俱备,缺一不可。

(一)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符合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在管理理念、模式以及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创新后的管理功能和效果明显优于原管理模式;或者引入已有的先进成果,在实践中进行二次创新应用,存在改进和发展的创新因素。总之,成果能反映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内涵和功能明显优于原来采用的方法。

一般来说,创新性主要看成果是否首创,如不是首创,在别人首创成果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改进和创新因素,达到了领先水平。创新性在三条主要标准条件中最为重要,是首要必备条件。如果成果不具有创新性,也就不具备申报条件。以下六种情况,属于缺乏创新性,不宜申报:

1、非首创或在本企业不具有领先水平。

2、既不是首创,在应用借鉴别人成果中又没有比较突出的改进和创新因素。

3、在通信行业内已经普遍实施和采用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4、与通信行业内已发布的管理创新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做法比较相似,没有新的更突出的创新因素,属于重复申报。

5、属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创新点不突出,其措施和办法一般,很多企业已采用,没有与众不同、高人一筹的创新亮点。

6、未经实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软课题报告、咨询公司提交的咨询报告或方案等。

7、不符合管理科学原理和企业管理客观规律,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办法和措施。

(二)效益性

成果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经过科学测定与评估,证明成果实施后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明显,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企业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效益性是三条标准条件中的基础条件,如果成果虽具有创新性,但不能为企 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不具备申报条件。下列成果属于缺乏效益性,不宜申报:

1、项目实施时间不到一年。

2、项目实施后直接经济效益下降,项目投入产出率小于零,也没有资料表明具有较明显社会效益。

3、整个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出现明显下降,且没有事实证明此结果与项目无关联的。

(三)推广性

推广性是指成果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体现企业管理提升工作的需要,具有较强的成熟度和推广潜力,在全省、全集团甚至行业内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其理念和做法能够给同行以启示,学习借鉴或示范带头作用。一句话,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可复制性。

推广性是三条标准中的基础条件,如果成果虽具有创新性,但不具备推广价值,同样不能申报管理创新成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缺乏推广价值,成果不宜申报:

1、项目还没有实施的。

2、项目虽已实施,但实施的范围仅在较小范围内试点,试点工作尚未总结和全面展开。

3、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或者不符合行业或集团指导企业的客观实际。

4、不具有导向性和推广价值。

5、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6、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不便于公开发布的成果。

三、如何撰写申报材料

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和PPT两部分,两个材料内容相同,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申报材料主要说明该成果采用什么办法,解决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效。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申报材料是对成果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提炼与升华,要紧紧围绕主题,突出创新点,不要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不要写成论文、工作总结或领导讲话;文字表述要科学、准确、严谨、朴实,对于过于专业的术语要作必要解释。

(一)题目

题目是非常重要的,要求精确简练,能鲜明概括反映成果的核心内容及主要特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看题目就知道成果的核心创新点。在题目选取方面,一是避免用大会发言式、口号式的空泛标题题目。二是题目不宜过长,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创新人姓名以及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或某某管理创新的标题。三是题目与申报材料中核心创新点紧密联系,也就是如何把成果的核心内容和特色提炼升华,把最核心创新亮点反映出来,最后反映到题目上,如果提炼归纳不准确,也就很可能达不到要求。如某省级企业针对80%以上基础员工素质管理缺失的状况,工会工作从过去停留在竞赛、合理化建议、读书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拓展到基础员工的基础素质管理中,得到了总工会肯定并倡导推广,相关办法已获得国家专利申请。但是原来的题目是“打造双基定位的员工素质工程弹奏企业发展的和蔼之音”,没有把握住核心创新点和创新主体,题目也不够准确,在申报前经过推敲后改为“以建设基础员工素质工程为重点的工会职能拓展”,题目及申报材料准确把握了核心创新点,获得了行业成果评选并推选至国家成果评选。

(二)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是对管理创新成果情况的简要概述,内容包括实施背景、成果的性质、采用的理论依据、成果的主要内容、成果应用情况以及推广价值等等,各部分内容在申报书中还有详细的描述,所以简介部分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三)成果详细内容

1、成果形成背景

成果形成背景主要描述企业为什么实施本项管理创新,该项成果是针对企业面临的哪些具体问题而创造的,并将企业在实施管理创新之前所存在的问题(内部自身问题、外部环境变化等)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纳。

2、成果内容

成果内容主要描述管理创新成果的理论根据和基本内容,要围绕主题、内涵、主要创新点展开具体做法,对成果所采用的现代理论、理念或具体实践进行高度概括总结,突出反应成果的创新特色,切勿将各种做法简单罗列。成果内容的描述,一是描述成果的主要构架与功能、操作步骤、具体做法、实施的关键点、难点及解决过程和主要措施,创新中的主要体会和注意的问题。二是要有必要的数据、实例、图表、公式等,做法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比如对于申报信息系统的项目,要避免写成系统硬件如何配置以及技术方案和软件的主要功能介绍,而应着重写信息化建设中创新了哪些理念、方法,进行了哪些管理创新和改革,软件开发的主要思路、具体做法和相应措施以及功能目标和特点等。

3、成果主要创新点

高度概括管理创新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主要创新点的归纳非常重要,是成果的核心要点。创新点要简明扼要、鲜明突出、一让人目了然,既要切合实际,又不能随意拔高,否则将弄巧成拙。如某省级企业申报“基于ERP的投资全流程整合管理及可视化应用”材料归纳有五个主要创新点,围绕题目中的三个方面,一是进行投资全流程优化整合,打通了部门间的流程壁垒,解决了项目、合同、订单、发票不同步的疑难问题;二是推动了外围管理流程信息化与ERP系统的对接与互动以及系统刚性约束与管理软约束的对接与互动;三是实现了投资全过程可视化应用。

4、成果效益

成果效益主要突出实施效果,即实施本项管理创新后企业所发生的突出变化,要能反映出形成背景中所提到问题的解决程度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成果实施前后的对比效果,文字内容要提纲挈领,并用必要的数据表述。比如优化作业流程,比原来减少了多少流程,哪方面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减了多少工作量,减了多少人,成本节约了多少,哪些具体的通信服务质量指标提高了多少,年创造的经济效益是多少等等。

测算新增经济效益有以下两种方法:

1、直接法。也就是根据项目直接产生的年经济效益进行测算。测算时,不能把新增业务收入作为新增效益额计算,而应把新增业务收入扣除该收入相应的各项成本税金,再扣除本项目的实施成本后计算。比如实施该成果新增年业务收入为1亿元,该收入的相应收入成本(含税)率为70%,项目实施费用500万元,那么该项目新增效益额为10000万元*(1-70%)-500万元=2500万元。

2、间接法。对于无法计算出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可以把企业新增的总效益额再剥离(剔除)以下五项数据后取得:

(1)正常年景下自然增长的企业利润(以前三年企业利润平均增加额计算);(2)当年新增投资而相应新增的利润;

(3)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效益,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损益等;(4)非本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5)项目实施费用。

四、成果评审和报送

每各单位报送管理创新成果原则上不超过3个,报送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选拔优秀成果,完善申报材料相关内容,加强和省公司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省公司的试点项目应优先考虑申报。

战略管理部

5.特色成果汇报材料 篇五

走真实教育常态化之路,建素质教育特色化之校

孝义市第十二中学 武维茂

(2015年5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更渴望专家对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先对各位真诚的指导,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走真实教育常态化之路,建素质教育特色化之校》。汇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一、准确把握校情、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方向

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创建于1973年,至今建校已有42年的历史。2013年暑期,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对我校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全面改造,拓展了教育场所、更新了教学设施、优化了教育环境,学校由原南阳初中、杜村初中、下堡初中三校合并而成,更名为孝义市第十二中学。现占地约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楼、学生餐厅、教师餐厅各一幢,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目前学校教学相关设施设备基本齐全,拥有标准教室18间,都安装有标准化电子白板,计算机教室一间,装机45台,教师电子备课室与教师办公室网线相连,接有城域网;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间,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体育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一应俱全,学生不论是课堂学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还是体育锻炼、艺术鉴赏,都有充足的活动场所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图书室藏书27350册,生均54册,能满足师生的课外阅读。

我校现有12教学班,在校学生530余人,住宿生295人,全校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达95%以上。获各级省地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模范称号、各类竞赛能手15人。

2、秉承“育人”理念,确立“孝”“真”主题

我校地处县城西20公里的下堡镇,2008年前,丰富的煤炭资源,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淡化了精神文明的延续,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感恩、孝亲、求真的意识淡薄,虚荣、浮躁心理日益加深,学生与家长不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我们学校教育提出了警示和思考。我校顺应需求,在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理念,以“行孝”、“求真”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题,秉承“崇德善美、求真务实”的校训,强调学校教育以“德”为首,倡导师生“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掌握规律;时时处处重实际、说真话、务实事、求实效。注重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目标责任制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立足于学校发展,积极建设进取、和谐、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突出模范引领的人文内涵,促进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求真教育”特色内涵】“求真”是努力求获真理。它的含义,一是指探寻本原,即探求真理,按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这是科学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求真实、真诚,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就教育来说,“求真”既反映智育的要求,又反映德育的要求乃至整个人身体和心灵世界的发展与升华的要求。“求真”是“求善”、“求美”的基础。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没有真就没有善,也没有美。教育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教育应在引导学生“求真”的过程中“求善”、“求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求真教育” 是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本真,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真知识、真才能、真道德的“真人”的教育。简言之,求真教育是尊重客观,适应规律,育人为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求真知、传真情、唤真心、育真人的教育。求真教育就是主张让教育返回原点、回归本真,不作秀、不功利、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虚假浮夸的事,真心真情办真教育,静心潜心育真人。

我校开展以“孝文化”为载体的“求真教育”,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人生观,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养成做事求实,做人求真的良好习惯。

二、德育、智育、美育齐头并进,扎实推进“求真”教育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扎实推进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各学科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充分认识到其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特色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办公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设计和布置,由政教处负责学生“行孝”主题课外各项活动的实施,由教导处负责“求真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评价,全校教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学校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以班主任老师及艺体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组织编写《孝衍春秋》——对话名人名作校本教材,开设围绕特色主题的活动室,运用自编的校本教材,创建综合素质活动组,如器乐葫芦丝活动组、书法组、纸浆画、版刻组、工笔画、小合唱组等艺术组等,同时开辟邓小平陋居革命教育基地。二是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鼓励学生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成立卫生检查和纪律检查小组、板报专栏艺术小组,主体参与管理,为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做保证。

2、加强培训与学习,“真实”提高教师素养

培训方面,我们主要针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向与定位问题,以及北师大项目组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尽的学习培训,不断科学规范我们的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北师大骨干教师研修学习,返校后进行交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三年来共有 名教师参加了北师大高级研修、有 名教师参加了“国培”、“网上教育培训”,同时学校根据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校本培训,如“电子白板的使用”、“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班主任主题交流”、“怎样减负增效”。

学习方面,我校组织教师开展《弟子规》、《高效课堂1333课改模式》,《如何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名四有教师》,同时与时俱进,每学期初认真学习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教育形势和要求,综合提升教师素养。

3、做好环境建设,优化“真”“孝”育人环境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环境氛围的营造对师生积极参与特色学校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将常规制度和养成教育要求装裱上墙,以此规范师生行为。活动以来对校园文化版面进行了进一步改进,(1)校园内进行整体设计,扩大绿化面积,种植草坪及各种观赏树木,修建文化墙,设计符合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国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文化橱窗,创建优美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2)在教学楼的每层增设了近五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版面;在教学楼梯增设了“二十四孝”图文解说及现实意义评价版面,让学生在学习古代“孝”行的同时,体会现代的现实意义与做法,让“孝”“真”的含义在学生心中得到拓展和升华;连续2年学生评选“最喜欢的老师”并撰写评语,在校园中宣传优秀教师;(3)教师办公室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激励规范教师从教行为;(4)在学生宿舍楼设计“弟子规”、“三字经”等符合学生生活的内容,净化学生心灵;各寝室同学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动脑设计寝室名和文化标语,布置自己的“小家”。“快乐屋”、“清闲居”等各具特色的寝室名,体现了同学们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心态;(5)综合楼每层设计符合主题的展板,规范学生操作,拓展学生视野;工会和政教处联合提出“师生践行孝真的倡议活动”,班级、宿舍、办公室围绕特色主题进行文化建设,教师、学生立足生活小事,从小事做起,在“行孝”“求真”的特色方向上进行践行。

4、树立师生楷模,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教学楼开辟专栏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期优秀教师展板”;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特色校园。三年的努力,我校涌现出一批“孝亲敬老”道德模范学生,我校“王爱”同学带着两个弟弟上学,照顾弟弟的生活学习,被评为“孝亲敬老”孝义好人,入选中国文明网;家境贫寒的“魏星”同学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上学,在市电视台“民生零距离”栏目多次报道,多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帮助。

5、丰富课外活动,拓展“求真”教育空间

三学年中,我校围绕主题,开展了“行孝道,知感恩”主题演讲比赛、“感恩奋进,展我风采”元旦文艺汇演、“探秘绿军营,激发爱国情”“家风家训大家谈”等社会实践活动。校园主题教育,我校摒弃以往教育形式,努力争取创设真实情景,营造真实氛围,如“交通安全教育”、教师“消防知识讲座”、师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科技知识讲座”等,我们聘请职能机构,以身边真实的事例描绘真实的情景,触动学生内心真情实感,增强了学生认识。

“探秘绿军营,激发爱国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身对老红军、老战士、退伍军人的采访,真实了解他们所在部队的日常纪律、做出的贡献、赢得的荣誉及对当代学生的期望,以实现学校对学生的“真”教育,让学生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纪律是成功的保障,感恩老一辈是我们的责任;同时学校也拓展了教育资源。

《知恩·感恩·报恩》的励志演讲会,以真实情境的创设、深层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明白一定要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学校顺势而为,设计了“感恩要行动·青春共圆梦”的系列活动,为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搭建连心桥,扎实推进“求真”教育。

《家风家训大家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调查,与家长的交流,促进家校合作,继承传统文化,树立做人准则,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准则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行孝”观念。

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参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在校尊师守纪、在家孝亲敬老、在社会诚信文明的良好习惯,学生各类不文明行为逐步减少,学习兴趣进一步浓厚,三、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强化“真实”课堂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态度是“求真”。打造“求真”课堂,是我校特色建设的主阵地。所谓“求真”课堂是指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课堂。扎实是指学生的学习是有目标有意义的,标准是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否有了变化,有多大变化;充实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看多少学生有效,效率有多高;丰实是指课堂是生成互动的过程,课堂中有师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平实是指课堂的常态性,低耗高效,一课一得;真实是指不做作、非表演、能抓住课堂生成问题而以学定教有待完善的课。

在“五实”理念引领下,我校实行“1333”的学校课改模式。“1333”课堂教学流程:即一份学案三步骤三环节三课型。一份学案是指教师与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资料。三步骤是指每一堂课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三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三个环节。三课型是指每个学科根据学科自身特点,设计出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个基本课型。“学、展、点、练”是每种课型坚持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学: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案提前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主体上对教材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即以导学案为线路图,对小组成员之间、组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次是:自学解决——小组成员解决——组际之间解决——教师解决。

展:即展示交流分享共赢

展示以学生的“说、写、讲、演”等形式进行。一是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个人自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教师,便于教师掌握学情。二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班范围内的展示。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点:即精讲点拨解决困惑提升能力

精讲主要体现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课堂的精彩。原则上教师一节课最多讲15分钟。

练:即有效训练知识落实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查、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所学知识,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形成能力,实现堂堂清。

“学、展、点、练”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转变了知识呈现方式、教学服务方式、经验积累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营造“问题探究、自主质疑”“多元互动、大胆创新”、“理解沟通、共同成长”的“求真”课堂环境。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一模式的运用体现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导向,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真正走一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之路。全体教师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改革迈出了扎实的步伐,通过了市局“课堂教学改革合格校”验收。

在“聚焦课堂”中,提出打造“真实有效课堂”,狠抓“五实”,强化“求真”,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全员教师“求真有效课堂”的评比;二是依托市局千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契机,开展青年教师“求真有效课堂”大比武;三是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学五环节检查评比工作。此外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承担教研课题,总结教研成果,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扩大,巩固学生校园学习成果,我们利用周末双休时间,各学科根据每周学习内容设计周强化训练,由学生家长督促完成,并把学生完成情况和在家表现加以说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现问题,及早与家长沟通,拓宽家校共育渠道,这样,多渠道、多空间跟踪学生的行为,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向“自律”,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上有了很大改善。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教育“求真“的思想

健全各项制度。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委员会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章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等标志着我校已进入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新时代。

五、创建实绩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获得“课堂教学改革合格校”“十二五国家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基地”等光荣称号,入选“中国名校成功之路”期刊;各种兴趣小组有序开展,在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各类奖项,合唱组的《卢沟谣》《小杜鹃》获三等奖、葫芦丝组的《婚誓》获二等奖、田巧梅的剪纸作品获二等奖;“张世彪”等同学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张佳丽”等同学在全国英语口语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张福礼”等老师的课件制作获省级“三等奖”。

六、特色建设展望

创建特色学校至今,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辛酸,我们有信心一直走下去。下一步我们以“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学生价值观教育、‘孝’心教育”为基准点,在师生的“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让教育者本着“务实”的工作作风,把“真实”课堂、“真实”生活带给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进步中体现价值,让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享受“求真”带来的快乐。学校将整合有效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用,使学校制度达到最优化,为提升教育水平,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求真”是一种态度,“求真”也是一种心境,“求真”更是一种工作作风,“求真”还是一种财富和享受。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做事,真心行孝,培育健康心态,践行务实作风。在社会日益浮躁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求真、务实”,因为有教师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使千万名学生感受到求真务实的实效,感受到求真务实中带来的快乐与平和,只有让更多的人做到求真务实,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快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谢谢大家!

6.建筑装饰材料的艺术创新 篇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于建筑装饰中。我们要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装饰材料上进行艺术创造, 就要加强对装饰材料的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这些材料表现艺术的形式。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着室内装饰这一主题, 结合实际操作, 通过客观的描述和大胆的推想, 来研究新型装饰材料的艺术发展。

1 装饰材料的选用应注意的问题

装饰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室外的装饰材料一个是室内装饰材料。而室外装饰材料通常都是施工单位在房屋的建设之前就已经选定的, 当然排除了那些用于商业经营的门市房等。而室内部分的材料, 则才是被人们主要注意的地方。所以, 对这一部分的装饰选用进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我们进行室内装饰的主要目的, 就是为了使室内的环境更美观, 更环保, 生活和工作起来更加的舒适。所以, 要想建造出一个舒适而且美观环保的室内环境, 我们就要仔细的选择好室内的装修材料, 不能一成不变, 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房屋用途, 进行具体的设计。所以, 在选择室内装饰用的材料时我们应该对一下几点进行分析。

1.1 地域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不完全相同。建筑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让人们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能够舒适的生存, 使人们免受环境的伤害。所以在选择材料上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问题。比如在北方比较寒冷的地区, 就适合选用热导性比较低的材料, 例如木制的底板、纤维地毯等等。而这一地区在选用色彩上, 可以选择那些冷色调, 可以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比如说绿色、蓝色还有紫色等等。也可以选择暖色调, 那样会让人觉得温暖, 比如说黄色、红色还有橙色等。颜色的选择对室内装饰有很重要的影响。

1.2 不同的装饰场地还有空间大小以及建筑类别的因素

由于建筑的场地各不相同, 所以对于不同的建筑, 要采用不同的室内装饰。各种用途的建筑的装饰要有区别, 比如居民的住宅要和酒店、礼堂、KTV等地方的室内装修有区别。对于不同面积的住房, 在装饰上也应该有区别。

1.3 建筑装饰的部位因素

不同的场地空间, 还有建筑的装饰的各个部位, 都要有区别。比如说居民的住房装修中, 厨房的用材和浴室的用材是有区别的。不同功能的地区, 选择的材料要有区别不能全部相同。

1.4 装饰标准和要求

不同的建筑物, 其财力、物力的使用是不同的, 级别也不同。如宾馆和大酒店等, 分为很多星级。不同的星级装饰用材不同。要求越高的, 要用更好地材料。不能全部采用一样的材料。

2 装饰材料的艺术创新

建筑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生活“必需品”, 我们从山洞里走出来的那一刻, 就已经离不开建筑。而在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支催化剂, 催发着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建筑装饰虽然只是其中一支分支, 但是进步速度与发展前景却是不可小觑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环保低碳生活的提出, 建筑装饰行业向着环保化, 智能化, 功能全面化, 高强轻质化, 出品成品化以及安装标准化发展的道路前进着。能响应时代的要求, 从而能做到引领潮流, 在创新中夺得一片天地。

2.1 艺术环保化创新

艺术环保化创新。随着人们环保低碳意识的增强, 对于装饰材料的使用便越发的倾向于环保低碳型材, 从而来获得一个更舒适, 更健康, 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在已经具有无污染无危害的建筑材料中, 加入艺术环保元素, 便是本文将要阐述的。

在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中。凸显其原始化, 绿色化, 令装饰效果有返璞归真之感。例如, 使用田园风格的墙纸。又比如, 在墙面装饰上, 可以突出其原始的石质, 粗犷中却透露着一种自然气息。而对于应用材料本身的环保性能, 我觉得环保的设计理念更应该实现其简约风格。在少中见繁复, 在低调中见奢华。材料的节约使用, 从而利用边角料进行室内装饰设计, 也是艺术创新在环保方面的一大要素。

2.2 艺术智能化创新

科技的发展一直在向人工只能的方向迈进。而智能化的装饰材料, 不仅仅是可续的成品, 更因该饱含艺术元素。在僵直的科学线条中加入流动的圆润, 定会让智能化建筑装饰更加深入人心。轻轨的流线型设计, 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 更是科学的设计, 因此, 科学的装饰材料突破传统的方圆, 糅合进艺术的元素, 才能彰显其高品质的意味。

2.3 艺术功能化创新

艺术的价值仅仅限于欣赏, 那么装饰品在欣赏价值之外, 便成了累赘。在装饰材料的功能化上进行艺术创新。不仅使得艺术的观赏价值得到延伸, 突破局限。更是使得功能性装饰材料更具美感。如卫浴设计, 使用多种马赛克进行墙面装饰。原始的马赛克种类单一。而艺术的创新促使着马赛克的变革。镜面马赛克, 多色马赛克, 金属马赛克等等。使用适宜的马赛克对卫浴进行装饰, 设计出朦胧感, 正是配合卫浴的优良材料。而对于厨房来说, 厨房油烟较大, 适合使用大块的瓷砖等墙面装饰。而陶瓷的艺术设计更是源远流长, 无需多述了。

2.4 艺术成品化创新

建筑材料应满足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分别是颜色, 光泽度, 表面组织和形状尺寸以及立体造型。这五个方面在都是装饰材料的成品反应出来的。因而, 在成品形成之前, 对成品的着五个方面进行艺术创新, 才是正确的方法。人对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里状态, 基于对舒适健康的设计需要, 满足人们心灵的需求, 颜色的艺术设计在与颜色的协调性, 颜色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光泽度方面, 他得重要性虽然仅仅次于颜色, 但是它的应用从物理学上将, 也有着对人体健康及其精神影响的作用。太过光滑, 则会造成散射过多, 影响视力。太过幽暗, 降低采光度。明暗搭配得当, 才是艺术于成品化创新的立足点。而表面组织和形状尺寸以及立体造型, 更多的是基于设计师对材料本身的了解, 进行大胆的创新。

结语

通过本文我们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艺术创新有了一定的了解, 装饰材料的艺术创新正在催化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大力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学习和掌握装饰材料的艺术设计, 推行装饰材料的艺术创新, 使得新兴的材料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建筑的装饰中, 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水平, 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要, 这样必将使得建筑行业攀上一个崭新的高峰。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 出现很多新型的建筑装饰材料, 这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然而如何使用这些新的材料, 增加他们的可塑性, 创造更有艺术品味的装饰品,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接下来我们就对此, 进行简单地介绍。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艺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彭璐.浅谈建筑装饰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J].科技信息, 2009, (36) , 121-123.

[2]张睿丰.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及手法研究[J].山西建筑, 2008, (19) , 237-238.

[3]周慧.浅谈极简主义建筑装饰[J].河南建材, 2009, (04) , 257-258.

7.创新成果材料 篇七

关键词:材料成型创新能力实验平台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3016)

TB30-4

一、引言

实践性教学是工程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由原来的铸造、锻压、焊接三个老专业发展而来,具有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的内涵,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现代装备制造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行实验教学体系,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学习者的实践参与度低,实验室硬件环境落后,不论从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来看,都落后于现行教育理念的,迫切需要改革。

材料成型专业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应当以探索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需求、适应人才成长规律、切合实际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为目的,从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点出发,在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基础上,逐步构建并完善。

二、实践教学平台的现状分析

1.实验室建设重视度不足

多年以来,高等教育积累了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实验教学多为每门课程配置4~8学时的“课夹”实验。这种侧重,不仅体现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上,还体现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以本实验室为例,近10年来新增设备数量仅5台,大部分为使用10年以上的传统铸造、锻压、焊接设备。实验设备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实践教学环节提升的基础障碍。

2.实验手段和方法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课夹”实验多选用经典的工艺方法、模具、易于产生实验效果的材料用于教学,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实验室设备的老化,越来越多的课程核心内容和知识点,难以通过现有条件完成教学,成为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和瓶颈。

可视化虚拟实验手段、柔性制造技术平台等高新技术,引入工程实验教学环节,通过电脑三维实体的运动演示,能直观的观察模具的动作关系和制品成型的全过程、模拟熔液的流动充型和冷却凝固过程等等,完成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的过程,不仅解决现有实验教学的难题和瓶颈,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实验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设备配置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由传统专业合并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工艺设备逐渐老化、落后,新兴材料成型技术及其发展前沿动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后期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材料成型创新实验平台,以贴合新的实验教学方案,增加先进成型设备的比例,提高设备利用率为要求,制定了教学实验设备配置方案,如表1所示,支撑实验教学改革和提升。

1.材料成型CAD/CAE/CAM软件系统

随着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将材料成型技术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更广,并能在解决技术问题时,将两者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和分析问题。例如通过数值模拟建立铸件凝固过程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对铸造结果和缺陷基本可以做到“未铸先知”,从而优化铸造工艺;采用模具虚拟拆装系统,通过旋转、缩放、透视、剖面等观察功能,对模具结构进行拆装演示、运动仿真、装备考评和知识索引。

这类通过计算机虚拟的教学模式,可以加速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加强对模具结构、工艺参数认知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2.前沿制造技术应用

3D打印是一种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方法截然相反,基于三维 CAD模型数据,通过增加材料逐层制造的方式,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自2013年以来,3D打印技术受到国内学术界、传媒界的关注热潮,被认为是一项影响人类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制造方法。

将图1、2所示的桌面型3D打印和扫描设备应用于实验教学,亲身体验这些广受关注的前沿制造技术,可以激发学生DIY的兴趣,开发想象力,将构思转变为真实的立体模型,全程参与从设计、制作、展示等各环节实践操作,将自己的创造变成实物,获得一种难忘而有益的学习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和提高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推动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3.设备小型化与高可用性

材料成型属于制造业领域,实验设备一般选择机械制造工厂使用的设备,这些设备更接近生产实际,但具有投入大、占地面积大、通用性差等突出缺点。经调研发现,随着民生工业的升级,应用在佩饰、工艺纪念品、小五金行业的铸造、压力加工、焊接设备,如精密台式冲床(图3)、小型龙门液压机(图4)、真空注蜡机(图5)、小型激光焊机(图6)等已完全成熟,多为小型设备,甚至可桌面化使用,既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又能弥补机械制造工业化设备的不足。

这类材料成型设备用于支撑专业通识实验和专业模块特色实验,分布在实验流程中的各个工艺环节,承担相应的工艺任务,小而亲切,操作简单,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获得真正亲手创造出产品的体验。

五、结语

本材料成型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紧紧围绕材料成型专业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培養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改变了实验室的旧友面貌,实现了面向实践教学的设备硬件能力的全面提升,保障了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正连,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殊性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2]邓文婷,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功效再造[J].高教探索,2016

[3]张光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杨晓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创新年材料 篇八

根据国际著名认知科学专家的研究和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探索的惯例以及第一流学者们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历程,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连续不多于十年,间断多于十年)可走到学术前沿,少数佼佼者还可走到学术最前端。换句话说,这十年三个台阶是成为大师级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除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还有机遇(与人和、地利、天时等有关)和天赋(与个人的经历、阅历、爱好、特长、个性等有关)乃至灵感等。

从科学前沿探索者们的成长历程来看,到第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或得到第一流大师的耳濡目染甚至必要的提携扶持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这毕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有的条件。如今我国暂时还没有一所大学称得上是国际第一流,在此情况之下,虽然外籍第一流科学家被请到国内来交流或帮扶,但这样做只是一种过渡,也有许多不足或遗憾,一则时过境迁(多数年岁过高),二则缺乏氛围(脱离创新团队),三则国情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差异),即使有这些第一流科学家帮助,短期内国内仍然“„冒‟不出杰出人才”。

由此可见,内因是关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让我想到了斯坦福高级咨询专家给朱镕基主持的技术引进课题作报告时所指出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中的国家引进技术为什么会大部分失败的原因有三个,1、双方的创新人才未能对接,2、引进方缺乏支持双方创新人才对接的环境或配套机制,致使稀缺的创新人才如同处于沙漠中的水滴,3、在引进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时引进方过于注重前者——就是过于注重物质载体而忽视信息本体,不理解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也普遍存在。

无怪乎,钱老说“这是很大的问题”,温总理说“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很好的惯例,这就是学术前沿的独立探索者,时常会到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去访问或交流。这也就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种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即使没有这种直接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通过科学论文和有关事迹的报道或转述等方式接受相应的前沿科学信息。随着自己学术水平的提高,便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直接与前沿领域的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有条件的也可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作短暂的访问或交流。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工具,如:订做的双语工具和多科知识平台以及搭建或加入适合自己的创新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不断提升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和同学们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2.1新旧两种育人模式如何兼容?

当今国际学术前沿的发明创造和发现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即使是最优秀的杰出人才也应接不暇,对此,务必首先完成好大学课程和学业的大学生又如何才能做到应对自如呢?

这无疑是要求大学生在漫长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一方面,既要熟悉并掌握旧的科学范式,另一方面,又要探索乃至必要时创立新的科学范式。

可以说,大学前期主要学习已有的学科知识,其特点是遵循既有的科学范式(即:旧范式);大学后期才较多关注科学前沿(新范式还未建立起来,旧范式仍在起作用)的新知识。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与创新有一个显著区别:继承有固定模式而创造却没有,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难。一方面,大学生必须继承以往知识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做练习的过程可掌握的旧的科学范式[考试可检验大学生是否掌握的牢固(所谓“基础牢不牢固”)];

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必须开拓进取,尤其是走到科学前沿之后,通过发现创新和发明创造的途径可建立新的科学范式[产生(学术的或市场的)影响可检验大学生是否能够创新或创造(所谓“是不是真正作出了创新或创造”)]。

两方面的中间过渡地带有多大呢?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实例可间接说明这种新旧转换不

易。

例1,1977-1979,当时有个1976年高中毕业的优等生,在经历了一年多无拘无束自由探索和广泛阅读之后,一天忽然得知我国恢复了高考,过去不能想的好事竟从天而降。沉浸在发现“信息基本定律(假说)”的喜悦和忙碌于探寻其充要条件(为此读了“三论”和“未来学”等西方新技术浪潮初期的许多论著)的他,此时,才刚刚展开其发散性思维,要立即转到(高考必须的)收敛性思维上来,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表面上,他虽然也卷入到了当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为高考而忙碌的人群之中,但是,实际上他那种(自己有了重大新发现的)“浪漫心绪”与(当时正面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高考的)“严峻现实”之间是冲突的。也就是说,在其社会人生旅程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关头,仅靠他个人那时的初浅阅历或不成熟的经验还不具备制定出万全之策或周密应对方案以及确保这一关键期的一项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如一贯彻到底的双重能力。加之年轻气盛或好高骛远(订了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所谓“非清华北大不上”,而又没想到可直接去找老师指点、提携和帮扶),其结果是累败累战。实际上当时只要能适当注意一下高考的有关情况,再去找老师请教一下如何应对高考的策略,然后,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地复习(把自由探索的多个头绪暂时放下——高考成功之后再继续嘛),也许真就把当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如这样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曲径通幽)。因此,话说回来,正是那时连续三次应对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的激烈冲突,才练就了他如今收放自如地驾驭复杂系统工程的统辖能力(还能保持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形成了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坚毅个性。要么不做,要做就会谦虚谨慎、全心全意、切合实际地去做。

例2,2004上半年,当时有两个高中毕业班的在校优等生,双双都通过了市一级奥林匹克物理初赛预选,其中,陈某排名虽比许某高一个等级,但都有资格到省城参加决赛。两人都认识且在思想创新方面曾请教过笔者(或接受过笔者的部分创新思想),同时也都面临决赛前夜在心理上的不平静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不过那时,只有许某给笔者挂了电话,而且,直接了当地谈自己当时心情非常烦,于是作为长辈的笔者本能似地迅速调动了自己多年指导学生考试应变的经验和技能技巧的积累,告诉许某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清理思路,最后,还明确地强调三个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做法:

1、不要烦,没什么大不了的,2、考试都是有规范有标准的,只要自己平时已按照这些规范和标准作了大量的习题和试题——而这(笔者认为)许某平时做得相当不错,就可应对自如,3、既然你(许某)说自己现在怎么也无法入睡,干脆就把以往奥林匹克物理决赛题解有条理地过一遍(没想到:他果真这样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是一夜都没有睡!”)。结果:珠海去的三名同学中只有许某考取了一等奖。这之后,许某又就是否继续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事征询笔者的意见,根据许某的情况笔者提供了建议或意见。结果许某又得了个一等奖!。这样,许某圆了清华梦,而(考上华工的)陈某却没有。

例1-2说明,新旧两种模式在一个人的心理上是不太容易兼容的,但并非不能兼容。对考试而言,平时做习题是掌握旧范式,临场应变需要适当地突破旧范式的一些约束——融入一些新范式的创造性思维,如许某考前心态本来非常不好,导入了新范式,改变了邻近考前的心态进而临场发挥得更好。反之就受挫折(例1练习不够;例2陈某临场发挥欠佳)。

例3,1996年珠海市三中刚从职业中学转为普通高中不久,高考成绩上不去。于是,市政府彭家柱常务副秘书长推介笔者作为教育系统的八个科技顾问之一去三中传授创造创新经验,为此,三中教务处余宪泽副主任(物理老师兼毕业班的班主任)特邀请笔者给他带的毕业班上两堂示范课,即站在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的立场,谈如何做好各门功课的总复习,不仅讲清楚各门功课自身和相互之间的知识结构关系,而且,举出每门功课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的典型示例。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睛都亮了,不仅思想都活了,而且,个个反映都非常好。就连余副主任这位很有教学经验的高中老师也很激动地对笔者说“你

提到的许多东西老师和同学们似乎都知道,但就是没有像你这样把它们融会贯通,尤其是在临近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确很有必要按你讲的这个思路帮助大家把学过的东西既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拉一遍。很好!先休息一下,下节课继续这么讲。”后来听说,这个班的同学几乎个个都考上了。几年后,再见到余老师的时候,他已升任重点中学校长了。例4,类似的课(省略),笔者还在其他学校讲过。效果也都很好。

小结:两种育人模式各有利弊。如例1-2是个例,那例3-4则是群例。以上事例说明,师生们平常熟悉旧范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新范式带给他们的启示至少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因为,高考的成败,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平时训练方面,而不在起“点缀作用”的创新方面。

2.2双语思维及表达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大学生的母语主要是汉语或中文。英语或英文作为外语总是不如母语来得流利或顺畅。由于追赶国际学术前沿新科技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学生也就逐步被培养成了一个双语者。这样有弊(增加了外语和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任务)有利(随着双语能力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协同思维能力)。如果我国大学生都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个必然结果,那么,就可主动地在双语工具的帮助下加速这种进程并确保其(双语能力)良序发展。

2.2.1 实施例1(培养双语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

2004夏某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会议室,大学英语教研室三十几位教师,外加英语教研室主任孙怀庆教授和院长王源良教授,六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好、中、差”各两人),示范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精读)的一段课文。教学要求: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组织,让每一位同学做到流利地听说读写译——达到可教会其他同学的熟练程度(即:当堂消化)。(当时的具体)教学方法:首先,让大家听该段课文的朗读(标准而地道的语音语调)。接着,安排每位同学各自借助工具书独立笔译很小的一部分(整段课文的1/6)。然后,安排两人一组互教互学齐练(任务完成即换组进行),当每一位同学都掌握教师(笔者)所要求的授课内容后,教师当堂检查每位同学听说读译的熟练程度并点评各自的优缺点(此时余留的问题几乎都是学生自身不易发觉或具有普遍性或个性很突出的问题)。由于这次完全是人际接触方式(没动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手段),因此,各个大学生独立翻译的双语句子没有同步输入电脑进行自动比对,因此,同学们相互比对的书面记录(写)就留待课后整理入库——要求区分不可接受的病句和可接受的同义句(这样日积月累就可制作该课程的双语工具)——既便于自己复习又便于其他同学借鉴。(当时)教学结果:每位同学的成绩都比以往消耗式教学的效果好许多。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教学,不仅学到的东西更牢固——学会了如何应用所学的东西,而且,整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既富有情趣,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真过瘾!最重要的是更见实效,收获大。

9.科技创新材料 篇九

下午好!(敬队礼)我是上杭泮境中心小学学生何丽理。

我制作的项目名称是能量转化演示装置,我个人认为此项目创新点有三个:第一.作品结构紧凑合理,外形美观大方;第二.实验效果形象逼真,易操作性能好;第三,作品容科学、娱乐、实用性于一体。

接下来让我来说说选题的缘由:我在上“电能和能量”科学课学到课本后面看到一幅有趣的图,题目是“说说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老师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我想要是能做个类似图中的器具该多好啊!用实验来研究就知道怎样转化了!我去咨询相关人员,知道发电机、电动机及各种材料价格很贵,要做类似大的人力机器很难;于是我向科学老师提出假设帮助,老师说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能解决吗?大的不行可以用小的来代替比如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装饰品什么的?经上网查新与老师交流,选定了此项目。

能量转化演示装置解决了小学科学课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及其应用;太阳能自动钟摆还可用来研究单摆的等时性。是小学科学课“能量”单元教学非常适用的良好实验仪器。

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我针对于能量转化演示装置进行了各种实验改进,从轮带动发电机使二极管发光,由光(太阳能)转化自动钟摆摆动(机械能);电能使发声器(声能)、小风扇(风能)、电热丝(热能)工作。经过反复思考,多次实验;才得到一定的实验效果。

项目制作过程中,我体验了科学的奥秘,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同时也认识到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坚持不懈,克服许多困难后,应用自己掌握的许多科学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次有幸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和骄傲的事情。项目制作过程让我收获许多课外知识,也锻炼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10.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工艺教学创新 篇十

当今时代人们对装饰设计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全面准确掌握市场材料动态,掌握材料施工工艺,合理搭配材料的人才。

教学中应该强化职业素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场所“双管齐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校内实训方面,建设需要更进一步完善设施,增加材料种类,注重新材料的补充和新工艺的介绍说明,加强实训开出方案、计划的完善和合理性。第二,校外实训方面,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企业加强合作,深化实训内容,邀请行家里手指导学生实习,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方式。拓展实训基地,增加实训场所,加长学生实训时间,增加实训人数,为专业设计课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材料与工艺基础保证。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合理的课程内容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了解市场最新人才需求,才能适时调整,制定良好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的内容。第一,完善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密切联系市场,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施工管理、装饰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要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可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根本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打造成操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方案设计、项目施工一线人才。第二,了解市场材料运用基本情况与材料基本特性。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有所认识,才能在设计工作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同时,创新的室内装饰材料又以其自身的影响力,促进现代室内审美变化和室内设计观念的变化,这一点在现代室内设计过程中反映得尤为突出。第三,教学构成中要让学生明确材料应用的重要性。室内装饰材料作为室内设计、装修的基本载体和最基础元素,是传达思想、观念与艺术形式的物质媒介。它们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触觉,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体验,同时承载着设计者的设计理想与观念的表达。第四,强化学生室内装饰材料实践运用能力。从实践设计中掌握材料运用情况,加强室内设计水平从装饰材料运用做起,室内设计水平的优劣,固然要从材料的合理运用、创新与审美的角度去评价,然而实现成空间的各种功能机制、构造形态与审美需求最终是由各种材料的选择、配置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实现的,要掌握这些本领,就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深入装饰装修公司,加强实际方案设计运用训练。

在目前装饰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应该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市场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强行业有影响力的装饰公司工地的考察工作,深入校企合作单位,加强合作,拓宽学生在企业一线的实践岗位,在公司体验设计施工与材料搭配使用原则。从前期进行的市场调研,分析学生就业对口单位,促使用人单位与学院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本着互利互惠变得原则,积极合作,争取双赢。

顶岗实习是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是学生与市场行业接轨的重要一环。加强与市场用人单位的合作,加强实际装饰公司工地的考察工作,深入校企合作单位,加强合作,拓宽学生在企业一线的实践岗位,在公司体验设计施工与材料搭配使用原则。与学生就业对口单位合作,本着互利互惠变得原则,积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适应公司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扎实系统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顶岗实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树立团队意识,大局观也是加强工作能力的重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是顶岗实习的重中之重,因此,职业教育一定要注意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方面的因素。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思维。应该在《装饰材料与构造》的课堂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在相关行业、领域完成自身的创新、创业项目。首先,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注重装饰材料的创新研究,在现有装饰材料的更新换代过程中,如何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的优势,在相关材料的构造、使用功能、绿色环保方面提出新理念,研究新材料。其次,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分析,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方面着手,开拓市场,深入创业项目的研究,进一步完成大学生装饰材料与构造相关行业的创业项目,进一步服务社会,提高本学院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装饰材料与构造工艺》课程应该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提高学生比较全面的素质与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资源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能力全面人才。

上一篇:初中古诗词名句鉴赏下一篇:浏览器保护色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