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优秀教案

2024-09-24

饮酒陶渊明优秀教案(精选10篇)

1.饮酒陶渊明优秀教案 篇一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为大家分享了饮酒的教案,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赏析本诗的重要意象和炼字;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诵读涵咏法;批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远离世俗名利,回归自然、田园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赏析本诗的重要意象和炼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称一位诗人为“古今隐逸是人之宗”,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陶渊明)

请结合书上注释1和课外阅读材料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陶渊明。

名潜,子元亮。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性嗜酒,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东晋朝纲混乱,世人向往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高风亮节,愤然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他的《饮酒》。请人来黑板写一下酒字。

二、读诗韵

自由朗读本诗。从句数、押韵、对仗思考本诗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

为古体诗: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找出本诗的韵脚(an),自由读一读。

请男、女两位同学各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在书本划分本诗节奏。然后一位同学上台划分。

有可能有疑问的地方:1.何。则进行释义:怎么,为什么,突出疑问语气,故单独划分。并指导疑问语气的朗读,学生读,师范读,全体读。2.相与。释义:一起。故划分时不能分开。

展示全诗节奏:齐读感韵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品味悠然

本诗的感情基调可以用诗中哪一个词来概括?(悠然)

自由读全诗,找出蕴含“悠然”之意的词、句或意象,思考你从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仿照示例进行批注。可以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示例:我发现“庐”和“篱”中蕴含着作者的悠然之意。“庐”是简陋的房屋,“篱”是田园农家常见的篱笆。从中我感受到了安于田园简朴生活的陶渊明。

答案预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一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远离尘世的喧嚣,所以即使身处闹市,也觉得是置身在幽静偏僻之所。从中我感受到了内心安宁,自得与田园隐居生活的陶渊明。请同学再读这种自得之意。

菊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的诗句,可以看出菊的品性暗合了陶渊明的心性,是他的精神寄托之一。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与世无争,自然朴素,坚贞高洁”的陶渊明。

同样运用象征手法的意象在本诗中还有吗?(飞鸟)读一下描写飞鸟的句子,你能生动地描述这幅美妙的画面吗?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与我结伴而还。飞鸟象征着在官场闯荡多年的,终回归田园的陶渊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远离名利纷争,心灵如飞鸟自由自在的陶渊明。

“悠然见南山”。引导分析炼字:悠然望南山好还是见南山好。见是看见的意思,望是远眺,前者是无意间看见,后者是主动寻求、刻意去看,体现的心境不同。前者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是似真似幻的酒后之境,别有一番潇洒。后者显得刻板拘谨。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寄情田园、寄情诗酒,获得心灵解脱的陶渊明。

教师总结“炼字”题答题方法:1.字义不同 2.作者情感、情绪的不同

四、读真意

再分组读全诗,读出悠然,并说说你读懂陶渊明心中的真意了吗?

生轮流说。

师总结:·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远离世俗名利,回归自然。

五、课外名句欣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伤,不匆忙追求富贵。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勇猛的斗志始终存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年少时就没有随俗的气韵,天性是热爱自然。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身体托付给大自然罢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欣赏,遇到不同观点一起讨论分析。

板书设计:

远离官场 回归田园

远离世俗名利 回归自然

悠然 真意

(象征,炼字)

《饮酒》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教学一篇文章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我觉得《饮酒》以陶渊明为什么能成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作突破口,有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也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饮酒》也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另外,学生对陶渊明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如果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2.饮酒陶渊明优秀教案 篇二

1 儒家思想

陶渊明出身在传统仕宦世家, 书香门第, 虽然家道中途败落, 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的人格与德行奠下了深厚的基础。在学识方面, 他和其它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一样, 接受儒家经典教育, 正如《饮酒》其十六所云:“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 可见他从小便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而儒家对于做官的态度是“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要求知识分子在学识上、德行上不断充实完备自己, 以便积极出仕, 干预世事。在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下, 使得少年时期的陶渊明心中充满了积极豪放的气象, 面对纷繁复杂的时局, 陶渊明也希望能大显身手, 大展宏图。这种早年的远大理想, 即使在他中年以后回忆往事的作品中也可找到踪迹:“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3]年少时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可惜陶渊明面临的是魏晋这个黑暗混乱的时代, 政治上充满血腥斗争, 社会上尽是欺诈虚伪, 再加上豪门大族把持权柄, 寒门素士倍受压抑, 怀抱志道者, 很难有发展的机会。依据儒家思想的教训, 既然无法“兼善天下”, 便要退而求其次, 来“独善其身”了。因此在他归隐之后, 他时刻遵循着孔子“君子固穷”的遗训来鞭策自己, 我们可以在他的诗中看到他有多次提及固穷守节的志道:

历览千载书, 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 谬得固穷节。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不赖固穷节, 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二)

竟抱固穷节, 饥寒饱所更。 (《饮酒》其十六)

陶渊明隐居后饱受饥寒之苦, 但仍然能坚守固穷, 不复出仕, 背后必定有伟大的信念支持着他, 他曾说:“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而这个信念就是他所推崇的儒家之道。他同时在诗中歌咏了大量古代贫士, 比如《咏贫士》七首, 他便是想从先贤那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使自己获得一种内在的坚定力量。而历代执守固穷节操之圣贤, 确实给予了陶渊明无穷的信心。他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借着饮酒诗文说出了自己内心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同时也体现了他渴慕圣道的真切。

从陶渊明的诗文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儒家思想的执着。儒家思想, 使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 几次出仕, 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 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使他虽处于乱世, 却始终能固守峻洁傲霜的气节, 没有随波逐流, 并把儒家思想之精神内化成为自己高洁的人格。陶渊明面对人生种种的无奈, 虽然寄情于酒, 但却不沉湎于酒, 与魏晋名士放诞任性的行为, 或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志向绝然不同, 他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不可谓不深。

2 道家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代, 儒家经学渐衰, 道家思想兴起, 使得道家思想普遍弥漫在文人学士之中, 当时政治动荡、社会黑暗的形势下, 文人学士无辜被杀者比比皆是, 为此, 他们纷纷避祸, 隐逸之风盛行, 处在此时代思想下的陶渊明, 虽自幼有儒学奠其根基, 但同时也深受道家之思想的影响, 从而使他最终走上了一条归隐的路。道家的返还自然, 追求精神自由等思想成为他反抗现实、蔑视权贵与功名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

陶渊明尊崇“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辞官归隐后, 又说自己是“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可见他的本性就倾向于自然, 不喜欢受到约束。于是乎在与现实官场不合以后, 他便转而追求本性的发挥, 转向自然, 因此诗文中处处可见浓厚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特点就是注重道法自然。《老子》云:“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老子以“道”为宇宙之本体, 而道的运行则遵循着自然的法则, 也是人所依循的法则。《庄子·大宗师》亦云﹕“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 命也夫!”[5]也就是说人的一切遭遇, 都是命中注定, 既然所有的都是天命注定的, 那我们就应顺其自然, 才能知天命, 才能破除人世间的一切。因此“自然”便成为陶渊明道家哲学理念的核心。以人生观而论, 他便认为人的生死、贫富、穷达, 一切均当顺其自然, 委运化迁, 故他的诗文中经常提到“化”、“大化”等字词, 如: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聊且凭化迁, 终反班生庐。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有天命注定, 自然不将生死祸福得失, 置于内心, 因此在《自祭文》中他自述生平:

自余为人, 逢运之贫;箪瓢屡罄, 絺绤冬陈。含欢谷汲, 行歌负薪, 翳翳柴门, 事我宵晨。春秋代谢, 有务中园, 载耘载耔, 乃育乃繁。欣以素牍, 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 夏濯其泉。勤靡余劳, 心有常闲。乐天委分, 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 夫人爱之;惧彼无成, 愒日惜时。存为世珍, 没亦见思;嗟我独迈, 曾是异兹。宠非己荣, 涅岂吾缁;捽兀穷庐, 酣饮赋诗。识运知命, 畴能罔眷, 余今斯化, 可以无恨。

即便过着清贫的生活, 陶渊明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情绪, 心有常闲, 泰然处之。而对于一般世人所重视的建功立业, 追取声名, 陶渊明则是“宠非己荣, 涅岂吾缁”, 宠辱皆忘, 漠然置之。甚至是对于生死大事, 他也视死如归, 平静豁达。一切听其自然, 委运化迁, 由此可见陶渊明对于老庄哲理感悟非常深刻。

尽管陶渊明归隐后遵循道家思想, 努力追求回归自然, 希望能摆脱世俗的影响, 然而生活中太多的压力和苦闷, 却让他无法如愿以偿, 此时, 转而寻求酒的帮助, 借着畅怀饮酒, 以求精神的超越和解脱, 进入玄妙境界。酒对陶渊明而言, 是返朴归真的窗口, 陶渊明饮酒, 并非是他为了纵酒狂饮的感官享受, 而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情趣, 是陶渊明藉以达到老庄道家所谓的“自然”境界的途径。如《连雨独饮》一诗所述:

故老赠余酒, 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 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 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 八表须臾还;自我抱兹独, 僶俛四十年。形骸久已化, 心在复何言。

陶渊明从醉酒中感悟到了酒能使人远离世情、忘记万物、心任自然的理趣。人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都可以忘掉, 达到“任真”的境界。而自己几十年来独自追求的惟有“任真”二字, 甚至“形化”了也不改初衷。诗文的末尾两句“形骸久已化, 心在复何言”, 意思就是说形骸虽然早已变化, 可是只要那颗纯洁的心仍在, 形体要变化就让他变化好了, 又何需顾虑呢, 生死之事顺其自然便是, 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 也正是道家思想的体现。也是他超凡脱俗心灵的最高境界。

归隐的田园生活在陶渊明的生命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他的隐居生活, 很明显受儒道两家思想双重影响, 但在政治不得一展抱负而隐居时, 道家思想便成为陶渊明思想核心所在。道家思想是引领陶渊明归隐的动力, 也是求得自然的本性———真。也是陶渊明心灵的归向, 因此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必然有道家思想的倾向。

摘要:纵观陶渊明的饮酒诗文, 我们可以看出, 他的诗文非真要歌咏饮酒一事, 而是另有寓意的, 借酒抒发的用意十分明显。饮酒对于陶渊明来说, 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更重要的是能帮陶渊明减轻人生重负, 保持心态的平衡。他的饮酒诗文里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 也反应出他所受到的儒道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参考文献

[1]萧统.陶渊明传[M].中华书局, 1962.

[2]萧统.陶渊明集序[M].中华书局, 1979.

[3]逯钦立.陶渊明集[M].中华书局, 1979.

[4]朱谦之.老子校释[M].中华书局, 1984.

3.陶渊明“饮酒”的大性情 篇三

其实,《饮酒》诗总共有20首,大约作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前后,当时作者已53岁。以《饮酒》作为整组诗的题目,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诗人虽然爱酒,但酒量并不高,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授人以柄,转移话题,逃脱当权者对他的打击和报复——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太多对当朝权贵的不满睛绪。

南朝文学家萧统曾在《陶渊明集序》中说“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

彭泽小县令,惩治大权贵

陶渊明刚任彭泽县令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人口隐匿情况,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而官府直接将负担转嫁到普通农民身上。陶渊明一上任,就面临着户口清查的准备工作。

在此之前,彭泽县已有十几年没开展过户口清查了。前几任的官员,有的整日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管政事:有的则官官相护,对社会弊病熟视无睹:也有部分官员发现了问题,认真处理过,但由于阻力太大,被迫放弃。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两种人:一是财大势大的大地主,他们用钱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二是地方豪强,他们或胡搅蛮缠,对清查工作横加阻挠,或因家族中有人在朝做官,以势压人。典型人物就有当时城北的何泰,家中有良田数百顷,奴仆数百人。就是因为他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浔阳郡丞,历任县令便对何家格外优待,只登记在籍男丁20名,与实际^数相去甚远。

陶渊明上任后,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做法,首先从何家开刀。一天,他带领衙役突然拜会何泰,当场责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册,逐一核对,共查出何泰家隐瞒成年男丁200余名。这一下子震动全县,其他权贵家族或地方土豪纷纷主动交代,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清查出被隐瞒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

初战告捷之后,陶渊明又发布布告,告知各地从次年开始,成年男丁纳税米由原来的五石减少为三石。县民齐声欢呼,一时好评如潮,大家纷纷赞扬新县令的英明和爱民如子的美德。

陶渊明这种绝不向权贵低头的行为一时被传为美谈,向我们展示了他做事果敢、刚正不阿的形象。

不为五斗米,失却真性情

陶渊明惩治了何泰后,何泰的弟弟何隆一直谋划报复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派一个叫刘云的督邮到彭泽视察——督邮是郡中属官,负责具体监察和考核各县官员的政绩,对官员的升降任免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督邮以凶狠、贪婪闻名,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视各县,而他每次巡视,绝不会空手而归。

那天,当刘云到彭泽县衙时,陶渊明正和几个幕僚喝酒闲聊。听说刘云驾到,赶紧出迎,不料刘云怒气冲天,呵斥道:“本官巡视来到你县,你等衣冠不整,形态懒散,是何道理?目前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国恩,反而白日聚众豪饮,不理政事,朝廷要你等滥官污吏何用?”说罢扬长而去。这种局面让不谙官场事务的陶渊明一时不知所以然。刘云走后,陶渊明问旁众:“督邮今日发怒,不知究竟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邮一向贪婪,照卑职看来,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索要贿赂罢了。”陶渊明听后愤然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索要贿赂,他是找错人了。”说着,解下印绶交给旁边小吏,立马辞职不干了。

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陶渊明为何说“五斗米”?五斗米就是晋朝一个县令的俸禄。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情率真、绝不丢失自己高贵人格的诗人形象。

堂堂大诗人,曾作讨饭客

辞官后,任凭陶渊明如何早出晚归,怎么提高耕种技术,在天灾人祸面前,他的田园里总是“草盛豆苗稀”,收成越来越差。但难能可贵的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诗人并没有放弃他所钟爱的诗歌创作。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他家里发生了火灾,这让本就家徒四壁的他更是雪上加霜。有一天,陶渊明饿得实在不行了,就硬着头皮去讨饭吃。“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他犹豫了好久才敲开人家的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幸好主人一下明白了他的来意,热情地款待了他。他为此专门作了一首《乞食》诗,其中“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两句表达了诗人当时由衷的感激。

没想到堂堂一代大诗人,竟然也曾沦落到这步田地,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委曲求全。陶渊明这种在人格和信仰上的坚守实在可贵!

援引身边事,劝醒少年人

相传,曾有个少年前来向陶渊明请教读书的妙法,问如何才能做到像他那样博学。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可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陶渊明便拉着少年来到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观察它,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少年注视了很久,并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长?那么,它是如何变得这么高的呢?”

这下,少年就更不知如何回答了。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长,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同样道理,学问是点滴积累的,有时并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他:“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了呢?”“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又摇摇头。

陶渊明说:“其实这是因为天天在上面磨刀,日积月累,就成为这样了。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连忙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4.饮酒陶渊明 篇四

结庐在人境,(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无车马喧。(却没有感觉到世俗的纷扰)问君何能尔,(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就自然 偏僻安静了)采菊东篱下,(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见南山。(无意间看到了庐山)山气日夕佳,(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相与还。(众飞鸟一起结伴回巢)此中有真意,(这里边有隐居的真正乐趣)

欲辩已忘言。(想说出来却早已忘记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本篇是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深山。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5.陶渊明《饮酒》翻译 篇五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这里不能作“望”,是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忧,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

6.饮酒陶渊明主旨 篇六

《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7.饮酒陶渊明其五 篇七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通过对“菊”“南山”“山气”“夕阳”“飞鸟”等意象的体味和对“喧”“远”“见”等词语的玩味欣赏,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并初步感受本诗平淡自然却韵味醇厚的语言。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和天人合一(艺术化)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辞官归隐,“带月荷锄归”,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他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要弹拨一遍寄托心意。造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他就款待他们。他若先醉,就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不难得见。

8.陶渊明饮酒其八 篇八

陶渊明的饮酒一共有二十首,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陶渊明饮酒其八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吧!

陶渊明饮酒其八

饮酒(二十首)(其八)

东晋 陶渊明

青松1在东园2,众草没其姿。

凝霜3殄4异类5,卓然6见高枝。

连林7人不觉,独树众乃8奇。

提壶9抚寒柯10,远望时复为11。

吾生梦幻12间,何事绁尘13羁14。

注释译文

1、青松:青松:青翠的松树,因松树四季常青,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2、东园:陶渊明居所之东的园圃,陶渊明《停云》:“东园之树,枝条载荣。”亦泛指园圃。

3、凝霜:凝结成霜。南朝 齐 谢朓《校猎曲》:“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飇开。”

4、殄(tiān):尽,绝。如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武殄暴逆。”

5、异类:本意是指不同种类,有时也可作杰出的才能。同时,它也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松树之外的其他草木。

6、卓然:卓越貌,汉 刘向 《说苑·建本》:“尘埃之外,卓然独立,超然绝世,此上圣之所游神也。”

7、连林:连着的林子,意树木相连。

8、乃:文言虚词,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9、提壶:壶:指酒壶。提壶,提壶芦,提葫芦挂。此谓提来酒壶。 欧阳修《啼鸟》诗:“独有花上提壶芦,劝我沽酒花前醉。”

10、寒柯:树枝。寒柯,指冬天树木或树干。《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

11、远望时复为:此句倒装,谓时复为远望,即时时向远处眺望。

12、梦幻:梦中幻境,多喻空妄。唐 黄滔《祭宋员外文》:“人生梦幻,夫复何言!”

13、绁(xiè)尘:绳索,系牲口的缰绳。如,大绁(粗大的.绳索),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羁绁(马辔,喻束缚)。绁尘,束缚,犹言尘网。

14、羁:束缚,拘束。如,羁押,羁绊,放荡不羁。

白话译文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作品鉴赏

《饮酒》一诗通过对东园青松在“凝霜”前后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某种认识和感悟。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在东园里的青松,被各种各样的繁茂的杂草淹没,使其挺拔的姿态完全不能展现出来。这本来是极为普通的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一个“没”字,将青松与杂草的关系及鲜明表现出来。原本俊秀的青松,由于身在东园的杂草之中,杂草出尽了风头,人们爱这柔嫩可人的杂草甚至还胜过爱青松。

直到有一天,“凝霜殄异类”之时,原本生长得千娇百媚的各种藤蔓杂草,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了,这些原本趾高气扬地盖过青松之姿的杂草,一瞬间就倒在青松脚下了,于是青松便“卓然见高枝”了。在众草被“殄”之后,青松卓尔不群的形象便展露出来了。

诗人久居官场,深谙官场的黑暗与倾轧斗争,并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东园青松”为喻,表明真正的英雄人才,在严峻的考验中才会显现出来。平日里,英才与庸才一样,庸才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之举有时甚至还会盖过英才的光辉,只有经过一场“凝霜殄异类”般的严峻考验后,英才才会“卓然见高枝”,而庸才则只能被淘汰掉。诗人以独特的表现手法,传神地描写了青松的两种不同境遇,景中有情,情中含理。全诗以“凝霜殄异类”作为转折,因而该诗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9.饮酒陶渊明创造情境 篇九

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

本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作者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10.《饮酒》陶渊明课件 篇十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

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采菊”“见”等表示动作的词,理解诗人的生活志趣。

教学设想:

从我校学生的实情考虑,语文基础较薄弱,知识面较窄。在初中阶段学习诗歌仅仅停留于记诵层面。因此,首先需要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在理解的层面之上再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层面慢慢地去感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探讨式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

请问1:“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

(展示多媒体课件)

问2: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

(名句展示)

问3: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

教师归纳:(课件展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 学生抢答:松、竹、梅

梅、兰、竹、菊

预设:

1、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

学生回答:

竹:正直……

松:坚强……

菊:清高……

梅:顽强…… 扣住“花草树木”单元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背得出的同学有成就感。

顺藤摸瓜,增强学生的记忆。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分节奏朗读。

(二)解读诗句。

1、研习第一层:

2、研习第二层

结庐/在/人境,             采菊/东篱/下,

而无/车马/喧。             悠然/见/南山。

问君/何能/尔,             山气/日夕/佳,

心远/地/自偏。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提问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明确:常言道:“心境自然凉”,作者能做到这点正是因为“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呢?作者的心已经远离了世俗名利、内心非常平静,所以觉得自己的住处很僻静了。

提问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追问:你们还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作什么吗?

明确:很好。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提问3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提问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提问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很境界呢?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学生参照注释:尔:这样

学生答 1: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学生答2: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学生答3:“花之君子”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有感情的朗读诗句,为下面感悟文本蓄势。

理解诗句,解决重难点。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进一步理清思路,快速成诵。

(三)反复品读,加强记诵。

(四)拓展思考:

(五)作业布置:

陶渊明身在官场,完全可以洁身自好,做一个为民谋福的清官,可他却选择隐居。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赞同他的做法吗?在今天他的思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1、查阅相关资料,摘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咏荆轲》、《读〈山海经〉》三首诗,试比较它们的不同风格。

2、课外积累一些古代隐士的材料,如林逋、李愿、严光等。储备一些写作素材。 学生活动联系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增加学生的一些积淀。

板书设计:

第一 层

(((1—4) 闹中得静之况 心远地偏 思想清高

憎恶官场

心情恬适

田园可爱

闹中得静之理

第二层

(5—10) 景美情悦 赏景获趣

上一篇:最新预备党员优秀思想汇报 2010下一篇:应届生优秀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