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制作课堂反思(共19篇)
1.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一
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境为主线, 以开放式的任务设计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第一个任务是学生运用教材,自主学习,第二个任务是小组探讨,组内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个任务是我故意制作了一个有问题的网页,让学生挑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争先恐后的出谋划策,在争强好胜中,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最后的作品设计阶段,我给学生事先准备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小图片、小动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创作,自己的作品完成后,让学生大胆的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如果谁的作品做得比自己的好,可以虚心向他讨教讨教。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憾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学生作品评价这个环节,我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激励略显不足;尤其是在我的学生李冬晓演示完她的个人网页后,我的鼓励语言太少,课后想想她的网页真是太出色了,她把她自己的照片用U盘拷到学校,插到了自己的网页里,还说她长大了想当一名演员,我当时就应该用最煽情语言鼓励她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而我当时却没成这样做,而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再如,由于我担心教学时间不够,而使个别学生的作品没能得到机会充分的展示,学生展示完作品之后,我因为时间已经不够,没能对小组的作品给予最后的评价,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和改进的。
2.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二
1 合理采用课程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用Photoshop制作个性签名图片》这一课时, 笔者首先由学生常听到的PS技术以及常见的写真照片导入课题, 在这里列举了很多实例, 包括“Photoshop给人物的眼部专业化妆”、“PS给人物减肥大变身”、“Photoshop给中老年人磨皮及修复头发”、“另类美容大法让人物瞬间变老”、“Photoshop把室内人物图片转为梦幻卡通手绘效果”、“Photoshop一步修复偏灰暗的风景照片”、“Photoshop制作味道鲜美的食品海报”、“Photoshop把手机照片处理成泛黄的签名图片”等;然后通过展示利用Photoshop美化及设计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Photoshop强大的功能, 引发学生学习及创作的兴趣;接着进一步引入Photoshop操作界面的介绍, 学习使用Photoshop中的菜单及工具, 这个过程主要采取了教师讲授及演示的方法, 学生重点观察学习菜单命令及工具的使用;最后演示制作“个性签名图片”实例的过程, 并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亲身体验, 制作自己的个性签名图片,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最后的展示环节中, 学生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在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时培养了自身欣赏美的能力, 并引发有关处理图片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2 课程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好的导入使教学效果更好, 失败的导入会成为本堂课讲授时的阻碍, 甚至影响整堂课的讲授。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2.1 导入的内容要恰当
导入的内容不仅要求质量好、要生动, 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态, 导入学生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 如在本课的实例选取中, 如果讲解“广告的设计”, 虽然也实用, 但不符合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需要, 相对的“制作个性签名图片”就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学生觉得亲切、熟悉、有兴趣。
2.2 导入的数量要适度
生动的实例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过多会导致物极必反, 使学生出现审美疲劳, 注意力也会被分散。在本节课的导入过程中我列举了很多实例, 虽然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但是实例有些过多, 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内容丰富的图片所吸引了, 在导入完成进入课程的讲解时, 学生一下子就觉得落差很大。
2.3 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
教师在导入时花费过长的时间, 学生的练习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课堂教学就不能称之为高效了。在本节课中, 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也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4 导入过程需引导
在导入的时候应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明确导入内容的含义, 才能体会到导入内容的作用, 避免了仅是在导入时热闹了几分钟, 然后就是枯燥无味的课堂知识讲授了。
3 结语
做好导入, 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取得更高的成效, 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 更多的导入技巧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实践。看到在课堂中因为精彩的导入而被所讲内容牢牢吸引住的学生, 无论对于他们, 还是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 所有的认真思索, 所有的努力, 都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3.论中职课堂网页制作课程现状 篇三
1 中职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当前计算机逐渐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工作和学习方式。由于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他们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1)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长“学习的脑子”,将来的工作也就是在生产线上做操做工,因此混到毕业就行,缺乏学习积极性。
2)中职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中基本操作熟练、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存在听腻了的现象,而影响课堂秩序;而有些基础差、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因为经常跟不上教师的进度,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
3)一些中职学生自制能力很差,对于新鲜刺激的网络十分着迷,上网聊天、玩游戏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学生还偷偷用手机上网。这个现象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传染很快,从而影响教学进程。
4)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硬件资源。许多网络设施只能是让学生观摩老师进行设置,而不能亲自动手实践。
5)中职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是实践教育,而许多教师都没有亲自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只接受过学校的模拟生产。这种经验满足不了中职学生的需求,对于教师的讲解不信服,从而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2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学习评价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普遍采取的学习评价方式依旧是“期末考试”方式,很多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在考试前对考点死记硬背,不能牢固掌握知识。即使平时成绩能够占考试成绩的一定比重,也只是完成几个作业就能达到及格的标准,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的激发和对探索信息技术新知识能力的考查。
一些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通常采用笔试或者上机或者兼而有之的形式,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考试的要求。这种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要求教师经过出卷、考试、评卷、分析试卷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才能做出评价,而且许多学校的专业课程都只设置一个学期的课时,所以学习评价的反馈功能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上机考试多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将上机试题传给学生,学生按照要求操作完成后提交给教师,再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去评判,而评阅上机试题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操作过程,还会出现计算机房硬件或软件的原因,造成考试中断的问题。
某些学校开始采用电子作品评价法,即对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全班学生的作品收集上来,一人来评价,因而费时费力,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且难以保证客观公正性。
3 网页制作课程的特点
网页制作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今后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影响。网页制作课程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综合实践性,它涉及文字版面处理、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像处理、Flash动画、数据库等相关知识,需要对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只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理论知识、操作步骤,做典型范例是不够的。
对网页的编程、网页的版面构图、网页的栏目与板块编排等几个方面,网页制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的作用不够明显,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的机会过少,弱化了学生亲自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
网页制作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综合性强,一个网站从确立主题到最终实现网站设计和制作要经历不同阶段的制作,在这些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广,要掌握不同的软件操作和应用,还要掌握一定的设计方面的知识,比如前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网页的布局设计及美工、网站后台的管理和维护等。
4 网页制作课程采用的学习评价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网页制作课程一直沿袭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得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上,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与能力、智力等的培养是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但能够做到的只是皮毛。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把力气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出差错。
本文对于当前的中职学校网页制作课程使用评价方法进行了一次调查。
1)调查对象:天津市及周边地区5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网页制作课程。
2)调查方式。
①课堂观察法:采用自然观察,通过参加具体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地考察评价过程和教师的上课情况,记录评价结果。
②访谈法:对5所学校中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访谈,记录结果。
③问卷调查法:制表200份,主要对5所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3)调查工具:自编课堂教学评价情况调查表(见表1)。
①课堂观察法:采用自然观察,通过参加具体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地考察评价过程和教师的上课情况,了解师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记录评价结果。
②访谈法:对5所学校中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将结果记录下来。
③问卷调查法:制表200份,主要对5所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4)通过以上问卷调查、访谈、课堂听课观察等实证方式进行了解,综合分析得到材料和数据,可以清楚地发现当前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为下列几种方式。
①闭卷笔试:考核网页制作课程的客观性考试和主观性考试。命题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有利于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应用情况等,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但对于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这种操作性强的计算机课程,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
②开卷笔试。适用于主观性考题,多用于综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方法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也不是很适合,因为开卷笔试网页制作课程需要考核学生很多HTML代码和ASP语句,但是中职学生能够熟识代码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编写代码。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考核中职学生的网页制作课程难度过高。
③半开放性考试。学生可以在一张统一规格的纸上,记录自己认为与考试有关的基本公式、基础数据等内容,考试时参考,也称为“一纸开卷”考试。在当今中职学校中,中职学生没有这种自觉性,大部分学生会采用抄袭的方法获得参考资料,而这就失去总结复习的意义,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④大作业与项目设计。在学生学完课程主要内容后,对一些应用性较强,需要大量查阅资料的问题,甚至是教师的某些研究课题,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交給学生课下完成。但是很多学校的普遍现状是会有很多不学习的学生,与学习的学生进行小组的组合,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评价的公正性是无法保证的。而这些浑水摸鱼的学生,也严重影响了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为防止有的学生抄袭,可以补充以答辩、考查等形式。
⑤以证代考。当前中职学校的毕业要求中都有本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必须具有某种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职业资格证书有初、中、高三个不同的等级,可以根据学生获得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格证书的等级,给予学生70、85、95等不同的课程学习评价分数。
5 总结
通过对于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情况和评价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中职网页制作课程的评价方法的调查,做出当今网页制作课程存在的评价方式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针对于中职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状态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偏重于操作能力培养的网页制作课程的评价方法比较落后,多数还是延续了比较早的学校评价方法,很少用到网络等当今的重要资源。
先进的评价方法要适应于当前要求较高的计算机人才需求,而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专业水平是毕业生走向社会、走进企业的不二法宝。中职学校就是面向于就业培养人才的,需要改进自身的评价方法,以促进网页制作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沈雅飞.多元学习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课:小学版,2003(9):32-34.
[3]李风华.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3(2):36-37.
[4]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63.
4.《制作贺卡》教学反思 篇四
本课教学始终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在做中学,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地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而教师始终保持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基于以上教学思路,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引入、主体探究、合作探究、评价拓展”等四大教学环节位主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实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教学,我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更好的诠释了新课程新理念。
一、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法,受到了明显的效率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精神。例如:在学生熟练掌握了运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的基础上,运用尝试操作、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插入图片方法后,教师又提出新的“任务”,如何插入艺术字,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这一目标,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地学习环境,倡导她们大胆质疑,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乐于探究。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
“爱生”作为教师的天职,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氛围是本课的特色之一。通过让学生讲发生在身边的贺卡故事,谈谈自己设计贺卡的创意,把贺卡送给同学和亲人等活动,体现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良好品质。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人间最美好地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从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设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我始终保持微笑教学,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和手势中感受激励,感受振奋。其次,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建立一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探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三、创设探究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人们思想的产物,也是思想的原动力,在问题面前能够孜孜以求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前提。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学习插入剪贴画、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显然是不能完成的。例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可前收集了各种类型的生活中的贺卡,并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贺卡、讲述贺卡、找出贺卡的共同点(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创设探究环境,并让学生猜猜看的形式谈贺卡的步骤。学生马上联系已有的知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产生了亲身体验的强烈愿望。学生通过一系列地主动探究、主动质疑、自主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生自己选择操作。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的同学动手能力比较好、有的同学表达信息能力比较清楚。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在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时,由于D盘的素材库有许多漂亮的背景图片,学生可根据自己个性不同的选择图同的图片进行操作,制作出来的贺卡也各不相同,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写祝福语,莱表达他们的祝福,使信息技术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机的整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拓展应用,共同巩固学习成效。
5.制作年历教学反思 篇五
一、提问启发、产生制作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喜羊羊入手,创设情境“青青草原上的喜羊羊每年6月16日都要举行生日派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他想知道今年的生日是星期几,你有什么好办法?”“还想知道明年的生日是星期几,需要什么?”,引出需要20的年历,但是年的年历还没有产生,产生制作2013年的年历的需要性,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这节课的课题——制作年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制作年历,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不是为了制作而制作。以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并积极探索帮助喜羊羊解决问题,启发了引导学生打开智慧这扇大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给方法,主动建构。
制作年历这一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是现代数学教学观内涵的具体展现。通过“设疑、交流、操作、应用”的过程,教给学生思考数学的方法,促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亲身体验、理解和建构制作年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了解年历的特点,突破如何确定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这一难点,为下面制作年历做好准备。在制作过程中,先一起来探讨2013年1月份是怎么制作的,要注意的地方,归结出两个要点:确定每月的第一天,想这个月有几天。然后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制作2月份的日历。巩固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2013年年历的制作。由“扶”到“放”,教给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会制作年历了。但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第一、把学生的思维都定在了老师的教学步子里,让学生遵循着老师,一步一步地观察、交流、发现,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制作年历的方法。第二、考虑到多种因素,未能尝试着让学生完整地来制作一份年历,减少了学生收获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感。第三、缺少针对性的评价语言,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今天这节课是由于借班上课,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以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引入话题,与学生进行了谈话,成功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评课老师的建议是课前谈话要短、平、快,在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的时候,就进入主题,开始上课。在教学设计方面,评课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步子可以放大一些,在引出课题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一轮讨论:制作年历一定要知道哪些?学生能联系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轮的讨论:每个月的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6.制作电子板报教学反思 篇六
学生通过之前的实践任务,已经掌握了页面设置、背景设置、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设置格式等技能,具备了制作电子板报的技能基础。同时,在之前的实践任务中,学生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利用技能进行电子作品的创作,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因此,本次实践任务的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包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综合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设计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本次任务从组建小组、确定板报主题、收集素材到作品制作、作品评价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按照制作电子报刊的基本流程“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作品”为线索,在教学设计上,我设置五个课时开展实践活动: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理论知识,包括介绍制作电子报刊的一般流程,结合电子板报范例,介绍电子板报的版面结构和设计要点。接着介绍本次实践任务的内容要求、具体安排,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确定板报主题。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学生收集与整理素材。由于计算机室没有网络,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素材,课堂上的任务是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与整理。考虑到教学条件所限,这一课时中,我提供一些背景图片、学校图片和装饰图片让没有准备好素材的学生进行筛选,最后每个小组创建自己的素材资源包,为制作电子板报提供素材准备。第三、四课时的任务是各小组按照《制作电子板报操作指南》进行自主创作。第五课时进行作品分享与评价。各小组欣赏其他小组的电子板报作品,根据评价量表对所有的作品进行评价。
经过五个课时的实践,学生经历了制作电子板报的流程,制作出了完整的电子板报作品,并完成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评价,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但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回顾这几节课的课堂情况,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1)在确定主题时,部分小组感到迷茫,不知道选择什么主题,进而影响完成任务的进度;(2)学生收集素材的途径有限,收集到的素材(特别是文字素材)较少,导致很多作品的文字内容不够丰富,版面空白的地方较多;(3)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尽管要求每个小组每节课填写任务分工表,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少小组变成一个人负责制作作品,另外的成员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没有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尽管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但学生在遇到操作上的问题时,还是习惯性举手提问,不懂得通过操作指南寻找答案。(4)由于课时限制,最后的作品评价课仅进行作品的评分,缺少交流与点评的环节。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重新认真回顾这次实践任务的教学过程,查找原因,在反思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些启示,指导我以后更好地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
启示一:在让学生自主确定板报主题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主题供学生进行参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本次实践任务从确定主题、选择素材到制作、评价作品都由各小组自主完成。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大部分小组通过讨论,能够确定合适的板报主题。而部分小组感动迷茫,不知道选择什么主题,课堂上也没有及时反馈情况,导致到“收集素材”阶段,还没有确定板报的主题,影响完成任务的进度。鉴于此,在让学生自主确定板报主题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强选题的`指导,引导学生确定恰当、具体的主题,并提供一些主题让感到迷茫的小组有所参考,以免落后于其他小组的进度。
启示二:考虑到学生收集素材的途径较少,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选择素材。
文字和图片是构成电子板报的主要内容,一份好的电子板报首先体现在充实的内容上,通过内容向读者传达板报的主题思想。但大部分小组的作品中包含的文字内容太少(一个版面只有一两篇简短的文章),达不到充分表现主题思想的意图。通过了解发现,学生能够收集素材的途径非常有限(局限于从书籍上摘抄、利用周末回家上网搜索),因此收集到的文字素材较少。为了提高素材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进行如下考虑:(1)在选择主题时,指导各小组充分考虑所需素材的来源,确定容易获得素材的主题。(2)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学习资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等)中获取素材,鼓励学生自己撰写文字素材,提倡素材的原创性。(3)提供大量与主题相关性不大的素材资源(如背景图片、装饰图片),让学生进行筛选,确定所需的素材。
启示三: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各小组的所有成员以合作形式完成任务。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合理的现象:(1)任务由小组中的一两个人负责完成,其他人完全没有参与其中,而最后的成绩却属于整个小组的所有成员;(2)“合作学习”变成“分工学习”,小组内的每位成员负责一部分的内容,各成员完成所负责的内容之后就不再参与任务,整个过程缺乏交流与讨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内涵。为了让学生真正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首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进行分组时,必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各小组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能力确定为某一阶段任务的主要负责人,但在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时,每位成员都必须参与其中,通过讨论、交流最终确定每个阶段(如确定主题、选取素材、版面设计等)的内容。其次,加强教师的监督作用,要求各小组填写各阶段的任务分工表,详细记录每位成员在该阶段完成的内容。课堂上加强巡视,提醒正在进行与任务无关的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没有参与任务的学生进行惩罚。最后,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情况开展小组内部的成员互评,促使学生参与到小组任务中。
启示四:在开展作品评价时,注重小组之间的点评和交流活动。
7.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七
一、课堂简述
(一) 生活问题引入, 感知年历基本要素
1. 谈话:今天是××年×月×日星期×?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 板书: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2. 交流:平时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信息的?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 随机出示电脑、日历、年历上的日期图片)
3. 讨论:如果要制作一份最简单、最朴素的年历, 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讨论, 板书:年份数、月份数、星期数、日期)
(二) 进入问题思考, 关注年历关键信息
1. 不提供任何信息, 要求6人小组为单位, 合作完成2013年年历。
合作要求: (1) 6人小组合作完成12个月月历。 (2) 把完成的月历粘贴在卡纸上制作出年历。 (3) 限时10分钟。
2. 一两分钟后, 学生提出问题:没有2013年的信息, 无法制作年历。
3. 组织讨论交流:需要提供什么信息?你有什么用?
有学生提出“想知道2012年的12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的问题, 认为知道了这条信息就可以知道2013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有学生提出“想知道2013年任意一个月的1日是星期几”的问题, 认为知道这条信息就可以推算出每个月的星期数。
4. 教师提供2013年每月1日的星期数信息, 学生制作年历, 教师巡视指导。
5. 作品展示互动点评。
6. 讨论:在制作每个月的月历时, 除了知道1日是星期几, 你还要知道什么信息? (结合学生回答, 板书:每月天数, 组织回忆各月的天数)
7. 根据“1日是星期几”“每月天数”等信息, 小组校对检查。
8. 交流:生活中年历有什么用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教师补充说明:老师今天来这里上课就提前在年历的4月26日上标注记号, 年历还可以记事。
(三) 制造问题冲突, 强化推算策略
1. 月历排序问题。
(1) 谈话呈现:小明一组的同学制作了2016年的年历, 当他们做好12个月的月历后, 发现忘记标上月份数了。你能帮他们排一排月份数吗?
(2) 系列讨论:
(1) 应该先找哪个月?为什么?
根据学生“因为只有2月才会有29天, 所以先找2月那张月历”的回答, 呈现并标注2月。
(2) 接下来找哪个月?你是怎样想的?
根据2月1日是星期一, 推算出1月31日是星期日, 找到最后一天是星期日并且是大月的月份数;
根据2月29日是星期一, 推算出3月1日是星期二, 找到第一天是星期二并且是大月的月份数。
(3) 同桌合作完成月历排序, 集体校正。
2. 补充月历问题。
(1) 谈话呈现:小红一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份精美的2012年的年历, 可惜有一天被墨水染黑了。你能帮他们恢复4月份的月历吗?
(2) 同桌讨论。
(3) 交流方法。
(1) 根据3月31日是星期六, 推算出4月1日是星期日, 然后往后推算4月份其他日期星期数。
(2) 根据5月1日是星期二, 推算出4月30日是星期一, 然后往前推算4月份其他日期星期数。
(4) 教师点拨:可以根据今天的日子来想吗?
学生发现, 根据“今天是4月26日星期四”的信息推算其他日期星期数。
(5) 小结:要制作出每个月的月历, 只需要知道其中任何一天是星期几就可以了。
(四) 总结梳理问题, 安排课外作业
1. 讨论交流:今天我们一起做年历、排年历、补年历, 你有什么收获吗?
2. 课外作业:课后选择你喜欢的年份, 找到需要的信息, 制作一份更加精美的年历。
二、课后反思
与其他“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相比, “制作年历”知识点略为单一, 主要是应用“年、月、日”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为了防止单纯的实践操作或单纯的知识回忆,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基于问题, 将问题思考贯穿于整个实践操作过程, 力求凸显“以问题为载体”的内涵。
(一) 实践操作思考并行, 感受数学生活内联
“年、月、日”的知识虽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对两者之间内联性的感知, 学生还是缺乏自觉性的。如何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 唤醒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体验, 就需要对承载“年、月、日”知识的年历设计问题进行关注, 引发学生了解其现实意义。在课始, 教师提出“今天是××年×月×日星期×”“平时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信息的”等拉家常式的问题, 亲切自然地引入年历这一主题。紧接着, 组织学生讨论“如果要制作一份最简单、最朴素的年历, 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这既是对学生年历生活经验的一次探底, 又是对年历基本要素的一次点拨, 为后续制作年历做好学习准备。在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年历完成后, 又一次组织讨论“生活中年历有什么用呢”, 与课始的问题形成回应, 使学生对制作年历的现实意义、年历的广泛应用得以充分感知与体验。
面对一项实践性任务, 学生往往会因急于操作而缺乏思考的自觉性与灵敏性。在小组合作制作2013年年历时, 教师不露声色地只呈现了合作要求, 没有提示制作年历方面的任何信息。刚开始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对年历制作的重要性, 一两分钟后学生自主发现缺乏信息无法制作2013年年历。这种陷阱式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实践操作是需要思考的, 年历的制作是需要年、月、日的知识信息来支撑的。在“需要提供什么信息?你有什么用?”的讨论中, 学生体会到制作年历需要的信息不在于多, 而在于关键信息的截取和知识之间的推断。在这种“操作—思考—操作”略带曲折的体验进程中, 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和相关的条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萌生和形成。
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另一要素的“自主参与”, 在第一学段中主要表现为“实践操作”。为此, 在教学中必须提供给学生较为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 保证一定的活动性。在制作简易年历活动中, 安排了10分钟的小组活动, 各组都能顺利完成简易年历的制作, 从中体验了动手操作的乐趣, 并在作品展示互动点评中分享了实践的成果。
(二) 问题解决策略探讨, 加深所学知识理解
“以问题为载体的内涵”, 第一学段要求表现为“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完成年历作品的制作, 是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的重要一环, 但不足以构成挑战性数学问题。如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就需要对设定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作出追求。
为此, 教学中特意设计了“排月历”“补月历”活动。在延续制作年历的情境基础上,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算, 从动手实践操作递升到推算策略探讨。在“排月历”推算中, 通过“先找哪个月”“再找哪个月”等问题, 帮助学生调取2月份、大月、小月等知识, 这里的调取不仅仅是记忆性巩固, 更多的是一种理解性运用。在“补月历”推算中, 在学生根据相邻日期进行推算的基础上, 教师有意识地提出“可以根据今天的日子来想吗”的引导性问题, 完成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点拨小结。因为较为成功地设置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学生面临这些推算活动, 兴趣盎然并乐此不疲。
8.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八
关键词:专业课 教学模式 准企业化课堂
一、引言
在职业院校中我校的准企业化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但学生在班级中除了要用企业人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如何在《网页制作》这门课中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我做了许多尝试,通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学生即能掌握网页制作的技能,职业素养方面也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二、准企业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网页制作》课和教学模式
1.准企业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网页制作》课的操作模式
在准企业化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上课铃声响起后,由各部门经理清点人数和检查工作准备情况上报给执行经理(执行经理定为课代表),执行经理再向总经理(科任老师)汇报。总经理对上一次工作做总结,对表现好的员工提出表扬。总经理先将本次上课的任务向大家做简要说明,现场操作演示给学生看,边操作边讲解。再由总经理布置任务和说明一些注意事项,下发本次课的任务书。
2.准企业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网页制作》课的实现条件
教学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
在课堂中要彻底打破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或是模拟的企业环境,尽可能的将企业的布置、设施等复制到学生的课堂上,让学生每天到学校来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班主任已将全班分成五个部门,我便将这五个部门作为相互竞争的对象,个人的表现会影响部门的业绩,部门的业绩会影响最终的考核成绩。
3.准企业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网页制作》课的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包含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和企业的相关人士,评价方式可采用综合实践。如:学生在《网页制作》课结业时,通过创建小型网站(分小组进行)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含学生综合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工作态度、学生和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着装与仪表、学生用语是否礼貌等方面。对于评价结果较好的学生,可采用在推荐就业、评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时优先考虑等激励机制;对于评价结果较差的学生,一般采用重修方式来改进。
三、结束语
9.动画的制作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建议与反思:
1、教学对象是当前的高二学生,他们基本上绝大多数没有学习过Flash动画的制作,教学基础必须从零起点考虑,若按照现行教材教条地处理只能是失败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调整对教材的教学设计。
2、二维动画必须至少设计有三节课,而且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学时间很有限,必须调整教学方式,利用课外时间消化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第一课时打基础,让学生熟悉Flash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建立正确的动画概念。第二课时通过基础的变形动画与运动动画的制作,掌握基本的动画设计技能。第三课时进一步深化学习引导线动画与遮罩动画,从而达到对二维动画有一定的`理解和技能掌握的目标。
3、课堂内时间有限,学生操作时间很有限,必须借助课外时间练习。教学教程尽可能设计成在线网络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家里或在校园内可自由安排时间补充和拓展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课堂内的教学效果。
4、课堂内教师教学应尽可能少讲少占用时间,操作演示与讲解设计成在线动画或视频教程,学生可便于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反复观摩操作,达到完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
5、网络在线教学方式值得提倡,本市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可开通自己的空间,教师可根据自己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对象,在自己的空间建立相应的学习群组,教学网页与教学资源均可组织在相应的网络教学空间内,学生在课堂内可以方便的学习与交流,在课外同样可以方便地学习与互动,学生的作品可以很方便地提交至自己的空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评价,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分层教学,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自主地选择时间学习,可自主地选择内容学习或再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10.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十
伊春区铁林小学
张 敬
我所施教的班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我采用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等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伊始我通过复习word的基本知识,然后课件展示几件精美的小报作品引出本课的课题,在明确了任务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能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都跃跃欲试。在让学生认识了电子小报后我提供给学生几个主题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自选主题制作一份电子小报,而且可以自定主题。这样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确定任务,适合他们自身的水平,他们更感兴趣。由各组的同学们各自提出多元化的任务,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同时发挥小组间的关系,让他们利用伙伴的力量,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同时在完成任务中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在巡视指导的同时引导他们用探索的方式,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引导他们利用小组的资源,多向其他小组学习。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学会共享学习资源的习惯。
11.邹议翻转课堂与微视频制作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
·【中图分类号】G633.55
目前,我国资源充沛的一些学校提倡先进理念,把教学中的优质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进而热衷于教学内容的微视频制作,学校也提倡微课,其中教学微视频如何应用和实施的呢?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应用和实施拍摄微视频过程中,涉及的问题有哪些,我们根据现有流行的翻转课堂进行交流,探讨它们的教学制作。
一、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據教师提前给的材料进行自学,然后把一些难懂和释疑等问题在课堂上与师生互动,并在互动中把教学布置的练习完成。翻转课堂主要构成部分有两个:一是教学中微视频的创建,也叫拍摄微课;二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互动活动,活动包括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教学微视频简称为微课,制作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教学要求,在结合教师的实践经验把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等做成相关的演示文件,这个教学视频录制5到15分钟,录制过程中在加入讲解。翻转课堂中的重要资源就是教学微视频,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影响整个学生学习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传统教学流程完全相反,它是建构主义的体现。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后学生自主练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后学习问题;翻转课堂是颠倒顺序,学生在课前通过看书和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生活掌握学习实践,控制学习进度。一部分学生理解和自学的能力强,通过看书以后就能学会知识,不再需要看视频,有些学生不仅需要看教材,还需要通过视频来掌握知识,而且在看过视频教学以后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就可以解决因接受能力而产生的教学问题,进而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视频制作后还可以保留,方便学生复习,以及为新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料。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微视频的有效制作
1.视频内容的选择
微课在制作过程方面,它的准备工作难度比较大,教师从准备到录制要把课程备足,一个学期所需要的教学重点、难点都要研讨完成,并且要编写制作脚本,通过PPT或者是视频等来演示。由于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在的翻转课堂还没有普遍开展,全社会还没有认同这样的自主学习观念,因而,在制作中不能把录制点制作太细,不然,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会被准备工作占用,会产生教学中心偏移的现象,进而会阻碍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微课的备课考验着备课组的水平,也是标志着教学的水平高低。
例如,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有很多,但是,从内容难点的角度看,自然地理要比人文地理的难点内容多,而且这些内容的难点都分布在高中一年级的头两个单元,部分知识内容难的原因是其他学科没有开展,有数学、物理等内容,如在理解经纬度和黄赤交角过程中,就涉及高二几何学内容,还有地球的公转和自传角度概念用到的开普勒定律,地转偏向力已经不再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而自然地理内容中的河流偏向、大洋环流、三圈环流等这些核心的地理知识,在理解过程中都要用到地转偏向力知识,没有获得这些知识就很难理解这些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微课中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使学生顺其自然的获取知识,突破难点。
2.视频制作技巧
制作的微课PPT是为了展示教学核心内容,因此制作过程中要有别于平时的PPT。
(1)字体要偏大,达到30磅以上的黑体,这样显示的字体就比较醒目,字数不宜过多,50个以内;字体和背景的颜色最好采用黑白两色,辅助采用的线和字体用鲜艳颜色;在播放PPT过程中不能过快,主要为了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2)图片、文字和动画相结合,使学生容易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地理内容在微课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地理科学采用的特殊语言,如地理图标,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图标,并且做成动画和视频效果,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知识难点。在太阳直射这部分内容,能够用动画很好的进行模拟演示,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听讲解,能够很轻松的掌握知识点,如果仅仅用文字来机械的讲解,不但学习枯燥,还不能有效的掌握知识。
(3)利用轻音乐来衬托PPT演示,可以提升教师的讲课效果,尤其是在微课中涉及的人文科学和一些独特语言,通过优美的伴奏更加显得完美。背景音乐要和教学情景相匹配,在微课中可以自由插入,尽量不要使用重低音和嘈杂的配音,曲目也不宜过多。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微课已经逐渐打破原始的传统教学,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传统教育观念逐渐转变成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在翻转课堂的使用过程中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剑平.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101-105.
12.网页制作课堂反思 篇十二
关键词:微课,教学改革,分层教学
一、目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 高职生源类型和层次的不同, 导致生源之间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普通高中, 另一种是中职学校。中职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部分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 而普通高中来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基础。这就造成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2. 课堂教学时间利用不充分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采取的是分解任务的教学方法。将一个任务分解成更小的任务, 虽然解决了前面的课堂矛盾, 但是每个任务之间为学生留出多少时间来完成练习又成了新的课堂问题。
3. 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设计制作商务网页不仅需要掌握技术, 也需要学生有创新思维, 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消化知识进行再创作。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决定老师没有时间来指导学生作品再创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电子商务网页制作”课堂教学微课化的可行性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1. 网络课堂建设有利于微课化的实施
经过三年的网络课堂建设, 目前本课程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下载课程单元PPT、每堂课的作业素材, 可以用自己的账号向老师提交作业;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批改作业并评论。经过3年的实施, 学生普遍反映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2. 任课教师有技术上的优势
要将课堂教学微课化, 每堂课可能需要拍摄2~3部微课, 整个课程所需要拍摄的微课数量将相当多。这种情况下, 如果像参加比赛那样录制微课, 肯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课堂教学里使用的微课可以用电脑屏幕录制软件, 将老师的屏幕演示和讲解录制下来, 再经过后期编辑剪辑突出重点。本课程的任课老师基本具有计算机基础, 能够完成视频软件的录制或者是后期制作, 在技术上几乎没有障碍。
3. 课堂教学微课化可以减轻老师的重复劳动负担
将课堂教学微课化必定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老师来完成, 但是一旦实行了微课化, 就能将老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目前“电子商务网页制作”课程每个学期有两个班级要上, 同样的内容任课老师每学期都要重复讲解两次。如果将操作技能部分的课程制作成微课, 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从整个网站的角度去安排这些技能的插入点, 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协调者, 同时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三、微课化课堂教学的实施
以“制作表格布局网页”这一任务来举例, 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有: (1) 表格的设置方法及表格的HTML语言。 (2) 用表格制作各种不同布局类型的网页。 (3) 利用表格布局基本网页。 (4) 利用表格布局综合网页。微课化就是将这几个任务的演示部分用屏幕制作软件, 全程录制教师的屏幕操作与讲解, 自动生成适合各种要求的视频文件格式。录屏软件还能制作后期效果, 如添加关键字幕、鼠标高亮、重点标注等。录屏式的微课能高效再现操作细节。
微课化的上课模式就是, 教师将任务分解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微课视频来观看并练习。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 可以选择任务一的微课视频, 从表格的基本操作开始练习, 一步一步观看练习, 完成任务。对于有网页基础的同学, 可以直接从任务三的表格布局开始, 直接来练习表格布局的方法。学生在观看录屏的时候,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快进、暂停、重复观看, 也可以边看录屏边操作, 把原来上课时用来记忆老师操作步骤的精力, 用在去理解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者去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达成同样的效果。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13.《制作生字卡片》科学教学反思 篇十三
关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与探究,我一边加强了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并不断向有经验的的教师请教,和他们探讨,一边在自身教学中实践总结。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应对识字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尝试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
(1)编字谜识字。比如,我教“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小朋友听后热情高涨的猜,猜对后,兴趣就来了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2)玩游戏识字。如在教学形声字时把偏旁和独体字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请某个学生举着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讲台上来,问下面的学生谁来和我做朋友?轮流上来凑字。
(3)编儿歌识字。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
(4)加减法识字。如:门+口=?,立+日=?等等,于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考老师,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此外,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还有开火车、接龙、摘苹果、猜字等。多种多样的游戏会给学生带来乐趣,使他们记住了生字。
二、生活化识字。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义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出现率,从而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过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的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为此,常有同学把新认识的商标,包装袋等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新认识的字。此外,我还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问爸妈、老师、同学。这样,识字的机会就增多了。让学生在发作业本的过程中认识同学的姓名也是识字的好方法。另外,我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如简短的童话、寓言故事等,以巩固识字,多认字。
虽然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持久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过程中的纪律问题,识字后的巩固率等等,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有句俗话说得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反思与实践中,会让学生快快乐乐识汉字,轻轻松松学语文,迈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农村学生随文识字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识字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而通过阅读和表达等练习又巩固了识字。明确了这一点,就能使我们在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贯彻识字为重点,把课文的阅读练习服从于识字,又不忘识字目的,使学生所学的字词在阅读练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从而为阅读和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14.《制作课程表》的教学反思 篇十四
《制作课程表》这课是学生已经学会了在WORD文档中一些菜单操作与常用工具使用。学生对表格的作用及其制作有一定学习欲望,所以我选取了学校图书节活动为切入点,出示了一种以文字显示图书借阅率,另一种用表格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表达形式更好,好在案哪里?学生自然得出表格清楚、更明的优点,进而让学生回忆再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见过哪些表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表格的制作,学生有着强烈的动手创作欲望,而对于制作的具体步骤,也比较浅显易懂,所以我就进行了简单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学,自己置身学生当中。
在学生能掌握表格制作的步骤后,教师提出以课程表为例进行实际制作。学生对课程表非常熟悉,也非常有感情,与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大家都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份课程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程表的设计制作,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这一实际生活中去,不仅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做到学以致用。使帮助学生学“有用的知识”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可以说这个课程表的设计制作,不仅是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这必将对以后知识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新内容的浓厚兴趣。
15.初中美术课堂手工制作教学的探索 篇十五
一、趣味导入,激活好奇
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年纪的他们头脑活跃、精神饱满,但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也不强。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美术就成了开展美术教学的关键。初中美术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应当增强导课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去听课、学习。
比如,笔者在讲解初中美术教材中《霓裳之舞》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系列的服装,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不同服装之美的把握。相比于直接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直观观赏到不同风格的服装特点,从而调动起学生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欣赏完服装之后,笔者又为学生介绍了服装的具体分类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在逐步了解和熟悉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理解服装制作的具体含义,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增强课程导入的趣味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此外,学生带着好奇去学习,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十分活跃,这也提升了教师的讲课积极性。
二、结合范作,类比学习
美术课堂中的手工制作不能只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和想象,还应当借助一些好的作品,使学生仔细体悟这些手工制作范作的优秀之处,学习其色彩的搭配、形体的表现等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当多借用一些优秀的范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范作中优秀的表达手法,来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比如,《清明上河图》一课,教学目标为认识、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实际教学中,笔者先与学生共同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中以形写神的特点,进而整体感知中国古代风俗画中通过人物的冲突来解决画幅与内容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风俗画的认知。与此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对比学习这幅图中的创作手法,并选择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优秀范作对主题内容的诠释方式进行类比学习,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优秀范作进行手工制作的学习,打破了学生心中对于手工制品范围的桎梏,帮助学生拓宽了自身对于手工制品的认知。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范作,也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收集废品,充实材料
开展手工制作中材料准备的好坏以及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成品的效果。而手工制作所需要的材料也不一定非得是买来的或者是专门用于手工制作的,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用剩的一些材料也可以充当手工制作材料。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品并将之应用于手工制作的实践课程之中。
比如,笔者在讲解初中美术课程中《装点生活》的内容时,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来装点生活。笔者要求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的废品材料,并将其拿到课堂中制作身边的物品。于是,学生积极地寻找生活中可以充当手工制作材料的废品。课堂教学开始后,笔者发现学生准备的材料十分丰富,如用过的易拉罐、塑料瓶子,家里不用的五颜六色的扣子和布料等。手工制作课程开始后,学生纷纷利用自己收集的废品进行手工制作。准备易拉罐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了创意笔筒;准备塑料瓶子的学生则是用几个瓶子搭配组合制作出了烟灰缸;准备扣子的学生则是根据扣子的不同颜色进行了色彩搭配后,制作出了一条条美丽的手链;准备了布料的学生则是自己裁剪制作了沙包。
让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废品来充当手工制作的材料,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跳出固有手工制作材料的桎梏,创造出更加精美的手工制作。
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上开展手工制作,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美术、钻研美术的兴趣,还能够加强学生对动静态美感的把握,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高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摘要:当代素质教育下要求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学生应当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开展多种活动,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可从趣味导入、结合范作、收集废品三方面着手。
16.手工制作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六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39-01
作为新课程改革氛围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更多地倾向与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以及学习思维能力的巩固与发展。而手工制作教具,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么下面我就关于手工制作教学道具的几点想法做一个归纳:
首先,手工制作教具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双受精作用是一个相当难于理解的教学难点,但是课后的知识考查我发现,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比其他相应要好的多。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学生要理解双受精的过程及结果,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就理解并记忆了这个知识点。就像制作细胞模型一个样,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先了解细胞个部分的结构及功能。并且在模型完成之后,学生心中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对今天的课堂内容记忆深刻!
二、手工制作道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应该说手工制作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第一步骤。从教室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野外实践;从学校到家庭,再从家庭到社会,这是学生将知识应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必经途径。所以从课堂讲解做小实验,到课后制作教学道具,直至进行社会实践,比如说后一节课《植物的无性繁殖》中要求的练习植物的嫁接等,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知识延伸能力的一个初步尝试。
三、手工制作教具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自然课堂的延伸。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的自然课堂上,有手工制作的板块要求,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初中的生物课堂恰恰是小学自然课进一步延伸的一部分(包括物理和化学也是)。在现阶段我们依旧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不会对学科产生陌生的恐惧感。让他们认识到初中的科目只是小学科目的进一步深入,在心里上的认同程度将大大提高,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四、手工制作教具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处于现阶段的学生,在虚荣心和表现欲上比其他阶段的孩子要强得多。针对学生这样的心里特征,多利用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又能够通过分组协作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增进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用这样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变现能力是比较科学的,避免因造成学生的过度自信引起的骄傲自满的不良性情,同时更加强调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五、手工制作教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同为制作相同的道具,难免会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无形将学生和老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真正意义所在,拉近了师生距离。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生物本校选择的教材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在这本教材里主要包括第六单元到第八单元的内容,在第六单元《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繁殖》第一节讲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根据教材要求,在讲授本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能反映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活动图片。出于对课堂时间的考虑,我事先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模型用于课堂教学,并说明了个部分的组成及作用。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把这个模型的制作任务布置给了学生,希望他们能在制作的过程中理解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在第二节课上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喜悦。学生对模型制作的热情以及制作的模型的效果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以下是我收集的几张制作比较好的模型照片:
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对这些模型进行评比,整个课堂气氛高涨又不失有秩序!学生学习的热情再一次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想象能力让我很是佩服,同时也感到很欣慰!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特别是最后一幅作品,那是所有同学公认的冠军作品!这几个同学把花粉管卷上去后放在背后,再用两条细绳牵拉,使得整个模型既有静态的示意效果,又有动态的受精过程!通过这次的手工制作教具的联系,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学生通过制作这个教具模型,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里关于双受精作用的知识点,同时也调动了他们集体参与课堂的热情与信心。这让我想起七年级时和学生一起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场景,也是同样的激动人心。
17.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 篇十七
本站有更多关于化学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方面的作文。
在过去的人教版《全一册》初中化学教科书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只提供两种: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②单独加热高锰酸钾。而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版)第二单元课题《制取氧气》中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提供了3种: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③单独加热高锰酸钾。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多数学校都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虽然高锰酸钾稍热就能产生氧气,但由于其受热,高锰酸钾粉末易随氧气流喷出而污染器材、或导气管被堵塞、或水槽中的水被污染,且其中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比率只有1/4,其价格较高,所以并不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选择。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微热,可迅速产生大量氧气,且氯酸钾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的比率可达到100%,故二者混合共热一直是实验室制氧气的重要方法,是许多化学老师认同的方法。
近年来偶见媒体报道氯酸钾制氧气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些人员伤害,主要原因是误把木炭粉等可燃性物质当作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引发爆炸,可能是为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版前教科书都删除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氧气的方法介绍,取二代之是用稀的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常温制取氧气。
回顾新教材20版前的教科书,我们看到的是用5%的双氧水制氧气。书上设计了三个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本,并分析原因。然而,其实验现象的可靠性和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却值得商榷和反思。
【教材叙述】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发现:带火星木条不复燃,这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教学反思:我们知道,双氧水在常温下可缓慢分解,该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并非因为没有氧气,而是氧气量太少、浓度太低所致。
【教材叙述】实验(2):微微加热(1)中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木条伸入复燃,说氧化氢溶液受热后能分解出氧气。
教学反思:在实验室多次进行预做实验或是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均不能出现带火星木条复燃现象。教科书提供的步骤和示意图给教学带来了困扰。
【教材叙述】实验(3):往另一只装有5ml%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能分解出氧气。
教学反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可迅猛反应冒出大量气体和大量热,由于水蒸气的大量产生而干扰对“氧气使带火星木条持续复燃”的观察,不易达到最佳效果。
在开展“活动与观察”时,若使用双氧水制氧气,不仅仪器成本高昂,而且双氧水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安全可靠,其危险性或许比氯酸钾更大,双氧水作为产氧剂存在隐患甚多。进行学生实验时,我们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作为反应物,只要教师高度负责,不把木炭粉误作成二氧化锰;只要学生操作规范,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为有效方法。
18.《制作电子小报》教学反思 篇十八
在学习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中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片等技能的运用,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就艺术字的插入;文字的字体、字号,还有颜色的设置;图片的插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图片版式、大小的调整、图片的移动等操作。虽然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但是学生已经接触过这些知识点都比较熟悉,相对来说也就不是新授课,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以学生自己的尝试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在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应该编一份怎样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讨论后,要求学生根据主题构想对下载下来的相关资料,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编排成介绍新年的小报。
在教学中由于考虑到学生初次尝试,因此给了他们一些小报模板,要求他们根据模板填充内容。因为有了框架,学生对小报有了大体的认识,尝试起来就没那么难了……从课堂反应的效果来看,这一铺垫基本达到了我所希望的效果。
19.颅内硬膜外血肿微课堂的制作 篇十九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微课堂,制作单位
微课堂因其教学内容精练、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资源丰富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形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鉴于此,为提高基层部队官兵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水平,为服务部队提供崭新途径,我校近年来启动了远程教育网视频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根据总部颁发的 《部队卫生机构平时收治范围》,组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基层部队的专家制作相关视频,我科室参与了 “脑震荡”“颅内硬膜外血肿”等系列脑外伤微课堂的建设,在基层官兵中反响良好,视频的点击率极高,切实解决了基层部队官兵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我们制作 “颅内硬膜外血肿”微课堂的切身体会,简要回顾制作微课堂的基本过程。
1 微课堂建设的要求
微课堂包含片头、片尾、解说和字幕四部分。视频格式为MP4,视频尺寸为:640×480,画幅比为4∶3,内容、文字、图片、声音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语言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画面清晰。微课堂要体现 “微”,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操作环节等展开教学演示,做到一事一课,将学习内容碎片化,力求短而精。有教学设计,选择最佳教育技术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制作时,严禁出现 “课堂搬家”的现象,杜绝纯PPT录屏制作。视频课堂要打破学科壁垒,以某一问题、疾病、器官或系统等为主线,进行知识重新组合,强调实践技能、展示操作细节、解读关键步骤,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建设背景
颅内硬膜外血肿(intracranial extradural hematoma)是脑外伤中比较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约占基层部队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手术量的半数以上;但其起病急、发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因此基层卫生单位和基层官兵十分迫切的需要加强有关颅内硬膜外血肿医学知识的普及。本视频教材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便捷的学习模式,十分适合基层卫生单位进行继续教育。
3 设计应用
本课题组由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专家共同组成,大家共同协作,各自发挥所长,联合制作本视频教材。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神经外科专家把颅内硬膜外血肿的概述、受伤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知识点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其贴近基层、通俗易懂、便于推广;信息科专家利用其丰富的制作教学视频的经验,把知识点和视频画面有机结合,做到画面形象生动,字幕简洁清晰,解说通俗易懂,内容准确无误,打造出一部面向全军、服务基层的 “精短实用型”教学视频。
4 制作单位及教学资源储备
本制作单位是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和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国重点学科,上海市颅脑创伤领先专业,长期从事脑肿瘤和颅脑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学科长期担任学校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等不同专业神经外科的教学任务,尤其在 “脑肿瘤”“颅脑损伤”“颅内高压”等章节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本制作单位利用教科书、专业书籍、期刊和网络积累了大量有关颅内硬膜外血肿的教学资源,既往参与多部视频教材的制作。
5 制作过程
5.1 教学设计
本项目总时长约10分钟,主讲人员:张晨冉。
5.2 项目教学内容
(1)片头(25秒)。
(2)颅内硬膜外血肿的概述(1分)。
颅内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病率很低,这与老年人硬膜和颅骨粘连紧密、婴幼儿脑膜血管细、颅骨脑膜血管沟尚未形成有关。血肿以颞部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性少见。出血多为急性,有的甚至可在伤后3~24小时内发生脑疝。
(3)颅内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制(2分25秒)。
多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血肿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出血主要来源于脑膜血管、静脉窦和颅骨板障静脉。
(4)颅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2分)。
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和颅高压症状。
(5)颅内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3分)。
(1)病史:脑外伤或其他头部暴力伤,可以有典型 “中间清醒期”的意识改变。
(2)头颅CT怀疑有硬膜外血肿者,必须以CT扫描明确。血肿表现为高密度、双凸面状的、存在于颅骨和硬膜之间(插入头颅CT片)。
(3)手术:诊断明确,原则上应立即手术清除血肿。沿骨折线打开骨瓣,彻底清除血肿,尽可能的寻找出破损血管,若是动脉,彻底止血;若是静脉,予以彻底压迫止血,同时沿骨窗缘悬吊硬膜一周,为防止再出血,将术区中央硬膜与颅骨紧密悬吊。术毕,若脑组织张力不高,绝大部分将骨瓣还纳。术后予以常规止血等治疗(插入手术录像)。
(6)颅内硬膜外血肿的预后(1分)。
(7)片尾(10秒)。
6 视频最终效果
(1)本视频教材时长约10 分钟,视频尺寸为:640×480,画幅比为4∶3,内容准确无误,画面形象生动,字幕简洁清晰,解说通俗易懂,涵盖颅内硬膜外血肿的所有知识要点,易学易用。
(2)本视频教材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可以辐射带动基层部队卫生人员提升岗位任职能力,极大提高了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部队战斗力。
(3)本视频教材可以作为部队基层医院和官兵医学知识的普及教材,提高部队基层医院官兵对硬膜外血肿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掌握处置要点,提升部队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梁宏,陈艳,廉阳秧,等.关于妇产科理论教学中引入微课堂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5):156-157.
[2]Lindsay KW.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Illustrated,Churchill Livingstone,Third Edition.
[3]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网页制作课堂反思】推荐阅读:
网页设计网页制作期末01-19
网页制作合同(样式)10-07
个人网页制作小结01-02
网页的设计与制作12-15
网页制作基础知识 教案06-08
电脑维护/网页制作、其它简历07-11
网页制作教案电子版08-21
个人网站网页制作论文11-22
网页制作教学大纲(专业课)06-18
ASP制作网页的实训报告总结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