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2024-09-07

教师专业职业培训(共12篇)

1.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篇一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

姜堰市第二中学 唐杨 蔡伟 姜堰市淮海东路268号 *** 内容摘要:《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师职业应体验成长快乐,即在成长中体验幸福。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就教师个人本身而言,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专业成长。本文着重论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幸福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供大家商讨、探究。

关键词:职业幸福、专业发展、学习、反思、互助

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尽心章句上》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三乐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赞美,也透露出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界定,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然而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背负着学生升学率和职称评定等压力的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感受到多少的快乐和幸福。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教师的幸福感深深地关系着学生的快乐成长。

幸福的人生需要什么?一是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最美妙的东西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二是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三是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作为教师,最持久的幸福是工作的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培养人的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教师这一职业不是“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普通职业,其特殊性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职业道德要求、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以及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制度;还体现在教师要不断应对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因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不断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石

当代名师吴正宪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你和别人一样,别人睡觉你睡觉,别人逛商店你逛商店,你的知识、智能、才干、成就肯定与别人没什么差别。你要想做出成绩,就要把别人消耗在享受上的时间用到学习上,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教师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而不厌”体现教师不断进取。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保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能厚积而薄发,达到“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的效果。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成社会及个人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数学是浩瀚的大海,永远也游不到底。我们应该在大海中遨游,吸取精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思路。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越来越广,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喜欢问这问那,这更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不断扩大知识面,不仅仅在数学这方面,而且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包罗万象。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杜威认为“教师对于教学应该提出适当的怀疑而不是毫无批判的从一种教学方法跳到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对实践进行反思”,他批判教育只是简单的教学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的成长=教学过程+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不单单是一种面向学生时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也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指教师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讲不等式重要性质求最值时,我们很容易忽略均值不等式与利用单调性求最值的区别;讲圆锥曲线时,应指导学生联系圆锥曲线的统一性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专业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是一个研究者,还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实践者;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和技能,而且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数学知识系统、背景因素进行反思,从而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样,在反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就发生了两个变化,由单纯的教育工作者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或发展型)”教师,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学校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观摩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直接与教师对话、沟通交流、组织教学反思与个案交流、观看课例等,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反思教学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向身边的同行多学习,加强同伴互助,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只对学生,同样对我们广大教师也是一个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同伴互助,共同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和集体的这智慧让我们老师无论在教学方式上、或教材处理上、或是学生学习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专业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交流不会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你愿意交流,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你的声音.网络会增强教与学的交互性和时效性,实现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学习会更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网络也会避免人与人之间交谈的尴尬性,使你具有平等和畅所欲言的交谈情景,尤其适合教师治疗学生心理和精神障碍等问题,同样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良好渠道.像E—mail、QQ、BBS、Weblog(博客)等,都是网络交流的很好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和自己亲近的朋友,学生,全国各地的同行,教育专家、学者,甚至国外的一些朋友去交流和来往,可以探讨任何你想知道的问题,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加速器.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幸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教育的目标是在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如果失去了幸福感,怎么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更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的体验,提升幸福的意识,发展创造幸福的能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

1. 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这是因为,一个生活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意味着低焦虑感、低倦怠感、高成就动机和高自尊需要;也就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比较接受现实,悦纳自我,愿意追求卓越。这样的人会更重视专业的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又可以促进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如果一个老师教学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如履薄冰,就常常会有那种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被领导、同事和学生看不起的老师,不可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在工作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愉快胜任,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他就有着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在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从容攻克一个个教学难题,及时准确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使教师得到“学生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体会到幸福。所以,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是教师的幸福之源。2.

3、专业成长是职业幸福感的一个因素,而职业幸福感是专业成长的一个动力。有些教师,他是上课,但他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验课堂,他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他就是课、课就是他,他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什么?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所以,“全然进入、彻底敞开、高峰体验、享受过程、率性而为”等等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是我们进入职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只有当更多的教师感受到职业的自豪感、成就感并进而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时,优质的教育才有可能。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感到生活不幸的人,很难去创造一个积极、温暖、充满生命情怀的课堂,也很难用真诚的爱心与学生进行广泛交往。只有当一个教师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内心中蕴积着对生活的爱与柔情时,才可能自发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才能够自然、真诚地带给学生细腻的关怀、用心的呵护和正直、光明的期待。

(三)结束语 人只有在快乐幸福的时候工作的效率才是最高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感受问题,它也是教育事业的大事。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核心部分,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整个人生的幸福又在何处?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又如何能教育出有幸福感、身心健康的学生呢?一支没有幸福感的教师队伍,如何能肩负起教育这个社会大厦的基础呢?

教育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教师特有的幸福感,来自于教师职业的特有价值。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得到教师职业的特有价值感,那么所产生的幸福是无可比拟的。那些有幸福感的教师也多是把教育当事业的教师,也多是优秀的教师,这也说明只有做一行爱一行才能把工作做好。从事其他工作也一样。

做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既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更是教育事业的必需。让教师持续发展,享受今天的幸福;让学生健康成长,追求明天的幸福。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良好的教育成就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我们的梦寐以求的阳光普照开满鲜花的未来。

参考文献:(1)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报告

(2)洪金坚《数学教师新课改下的专业成长略谈》中学学科网

(3)马小林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秘籍——学习、研究、反思和合作》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08年1期 >

2.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篇二

一、目前我国教师职业者所面临的压力

在我们最初的认知里, 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只有优秀的学生将来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但就目前教育发展的普及程度而言, 教育的意义其实并不能只停留在这一表面层次。在一个繁荣的国度里, 教育资源是共享的, 应该达到物尽所用, 教育者应该尽其所能, 让尽可能多的有意愿接受教育的人, 在适当的时间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 学校陈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中国的学校一般而言都秉承着一路走来的传统管理模式, 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更对从业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过于严格和苛刻的管理细则, 并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现的教育问题。因为教师本身是具有怀疑、独立、批判意识和自由精神的, 他们依靠自身独有的特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 可以将他们的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继而传播给学生。过于细致严格的管理制度, 只会让教师感到从业无力、未来渺茫, 倦怠的职业热情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这将产生教育资源的又一种浪费现象。

(二) 教师的权益无法得到可靠的保障, 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师因为处于特殊的社会地位, 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比别人更大的人际交往压力。包括与学校各科室领导之间如何相处, 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 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等。哪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都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另外, 一些学校“以分数论学生, 以升学率论教师”的做法, 在岗位间竞聘、学校职称评优的活动中, 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师们之间的竞争, 让原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 这样一来, 就很容易加重教师的自我不良情绪和心理上的疲劳感。

(三) 教育改革、专业发展构成教师新的压力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也要求其教育在原有的水平上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教育行政部门曾出台实施的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职业的压力。机构的调整必定会以新的组织方式出现, 在一些方面改变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角色, 这就出现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人偏离原有熟悉的人生规划及自我认知, 让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心理准备的那些教师很难适应, 这所导致的冲突虽无形却又让教师不得不面对,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

(四) 个人生活因素也是教师产生压力的来源

教师是特殊的从业人群, 除了面对在学校的种种压力, 也要面对生活的琐碎烦恼。每个人的生活变化喜怒无常, 无论这些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解决, 消极的接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教师的工作特性, 决定了其时间长、任务繁重的工作状态。久而久之, 他们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 感情生活匮乏, 工作的压力无人诉说, 心理自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 教师专业的发展

从目前的多种研究数据看来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成长与动态循环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特制的专业成长培养方案、计划内的在职进修等等予以改进, 进而得到提升空间的机会。目前而止, 我们实施过的措施更偏向于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计划等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凡通过在职进修的活动与专业成长培养的方案要求, 都可在一定层次上促使教师经历再成长、再学习的历练过程, 进而有效改善教师所面临的职业挫折感、衰退心理等的特征, 达到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潜能目标。

(二) 教师专业发展重点。

教师从一个不成熟的择业者到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学习是一个必经的发展历程。无数的实践证明, 教师的发展存在无限的空间, 只要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努力, 获得职业发展就是绝对存在的。教师无时无刻都需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变化着的教学环境, 不断地增长专业能力, 使其从胜任本职工作, 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对于已经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 虽然经过了职前的教育训练并获得了教师的任职资格, 但这距离他成为成熟的教学专业人员还有一段距离。一名新教师到专家级别的教师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还需要无限的耐力和责任感。教师只有深切明白这一特点并努力付诸实践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 教师发展的阶段性。

像万物生长变化一样,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在一定的时间段显现出阶段性, 教师发展的中心是专业成长。教师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 除了做好本质的教学工作外, 还需要长期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 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从步入学校的初到者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甚至于教育教学专家, 都需要实现逐步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系列不同的专业发展经验。

目前,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 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专业的发展存在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得到逐步的改善, 教育乃一国的发展之本, 振兴之源, 在我国经济日益兴盛的今天, 教育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提高教育水平的事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上日程, 而要完成这个目标, 缓解教师职业的压力的问题就势必会得到最适当处理, 教师专业的发展空间会呈现出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玉萍.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成因对策[J].教育探索, 2005, (8) .

3.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篇三

【关键词】教师培训 方式反思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05-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师资培训已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也才有学生的成长。面对新课程在培育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以及近年来教师培训层次的提高、培训机会的增多,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培训质量,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注重拓宽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

“学习是每个教师的终身工程”。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

校,必须把教师的培训学习与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积极创设一个人人能学,人人爱学的环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关门学,自我学习提素质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必须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许多理论成果都已成形,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选购一些国内外理论书籍、媒体资料,制订切实的学习计划,出台相应的措施,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理论自学,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养。

(二)出去学,开阔眼界长见识

学校要注重不同层次教师的业务进修,积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外地先进教育信息的捕捉,并与之加强交流和协作,避免教师坐井观天,夜郎自大。通过出外听课、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请来学,传经送宝长经验

教育主管部门、有条件的学校或者多校可以联合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教育理论专题讲座,释疑解惑;邀请学者、教研员来校深入课堂指导、听课、诊断教学教研问题,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育教学顾问,确保培训工作高起点、高质量。

(四)互助学,共同学习促提高

学校要通过系列讲座、组织研讨、集体办公积极为教师搭建名师成长平台。比如利用教法创新讲座、优秀教师讲座、班级管理讲座等,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改革动态,及时改变观念;组织有针对性的课题研讨、集体备课和听评课,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使之互动互补,进而达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五)用媒体,丰富载体学经典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 “云教育”理念的提出,“云教育”平台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兴起,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热炒,使教师培训的方式、载体更加丰富,学校要有计划的引导广大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大师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录课教室,充分利用微课原理,观摩已有的微课案例或录制自己的微课教学案例,从中学习细节、学习经典,以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注重培训经验总结,促进教师反思,内化专业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从经验型和研究型、向专家型转变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师培训经验的总结和培训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要针对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做法,总结培训体会,反思培训学习的得失。特别是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后“仿课”和反思总结,把学到的精品课和经验“搬回家”,让全体教师共同分享、提高。

三、注重培训考核评价,突现培训实效

学校要建立教师培训成长档案,将教师的学习计划、培训学习反思总结、培训成果等资料及时存档,采取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导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除此外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考核评价。

(一)注重教师培训与课题研究结合考核

教师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树立“教科研促训”“教科研促教”的意识,将课题研究作为检验教师培训实效的突破口,让培训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在教学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使之习惯于带着研究的目光来发现和思考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二)注重培训与教师传班带相结合考核

4.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总结 篇四

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把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给了我,让我有了学习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天我都是用心在学,认真在思考,在总结反思,希望自己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并且希望这次培训经历能发挥实效,助我成长。

这次培训有以下几种方式:知名专家讲座学习、观摩课学习和评课研讨、教研员与学员互动研讨等。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怎样走专业成长之路。二是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设计和怎样实施有效课堂。

其实,无论是在北师大的国培还是在网上的国培,提得最多的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有位在网上国培的专家说过,一名专业素养较低的教师,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所以,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搞好教学的根本。在这次北师大的培训中。华应龙老师临时将他讲座的内容“教学设计金点子的由来”改为了“我是数学”。“我是数学”这个内容主要讲述了他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他说他给我们讲这个内容是因为他经常到贵州,了解到贵州的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很多教师都是在没有评到高级职称前还有点追求,等到拿到高级职称了,下一个职称高高的够不着,所也就不再有任何追求了,由于没有追求,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甚至讨厌教书这个工作。他听说是给贵州的教师讲课,就临时

改课给我们讲了他的专业成长历程。我想他这样做也是想鼓舞我们走专

业成长之路吧!另外一位专家吴忠宪老师也给我们介绍她的专业成长过程。正是吴正宪老师、华应龙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这两位专家都是来自一线教师,都在乡村小学任过教,可是他们却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不懈努力的追求着,最终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喜欢的知名专家,教育家,并且还带动着周围的教师共同进步。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他们酷爱教育事业,把教育事业当成了自己的生命。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总结,不断地研讨提升。这种不懈追求专业素养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和敬佩。正是他们的专业成长经历让我有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打算。

在另一位专家鲍传友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及其生涯规划”所涉及的内容中,又让我们明白了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什么?要做一个标准的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是良好的师德,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健全的人格,有良好 的品德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其次,一个专业的教师,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其他相关的通性知识、学生发展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综合起来才能构成教师的专业知识。另外,一名专业教师还应该具备与人沟通与合作,反思与总结、研讨与改进的发展能力,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专业水准才会越来越高。网上国培中有位专家就讲到,你要想搞好教学,让学生学好你所教的科目,你就必须让学生先喜欢你自己,很多学生会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所以,一个专业的

教师还应该具备合作、民主、仁慈,宽容、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默感、言行一致、对学生问题有研究兴趣、衣着得体等受学生欢迎的个性品质。

当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是一

朝一夕的事,仅仅有了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知道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有终生学习及勤奋务实地工作的态度,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补充学习各类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通过大家共同研讨改进方法才有可能让自己向更高的专业水准靠近。

其次,各位专家教授们也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有效课堂教学的讲座,同时我们也观摩了六节北京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现,感受了他们的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课堂调控能力。也观摩了两位勇敢的贵州教师在北京课堂上的展现,让我们找到了贵州教师与北京教师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与北京教师相比,相对与素质教育而言,我们的教学理念落后、对教材的目标要求理解不够通透、对学生了解不够或是上课前根本不去了解学生、对一节课中的预设和生成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对现代化教学手

段使用比较陌生,教学艺术及语言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都相差较远。这些差距都让我有了有立足现实,改变自我的意识和愿望。专家们相应的讲座恰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一堂好的课,包括很多显性和隐性的东西,显性的东西就是你对教材的解读是否通透,对学生的学情以及心理特征是否了解透彻,是否能根据你所掌握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程序。能否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产生的问

题。隐性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语言组织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和对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及对课堂的有效掌控。综上所述,其实又回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上,只有有了较高的教学专业水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隐忍而解,否则,将会一切都是空谈。

短短的十天培训虽然不能说让我 的教学能力会有多大的进步,但是这十天快乐而紧张的培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找到了方法,明确了方向。同时激活了自己的思想,有了愿意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冲动和欲望。

珍贵的培训结束了,我认为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才刚刚起航,感谢专家们给我们引领了起航后要走的方向和路线,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 不懈努力地走下去。

5.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心得 篇五

这“三力”是独立的,但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内驱力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最重要的能力。企业家马斯克曾指出,他自己成功的关键就是内驱力。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没有内驱力。当我们内心存有疑问,想要探求究竟时,内驱力便会激发我们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反之,被别人强迫去做某件事,有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张文娟老师,正因为她有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所以她能主动地去阅读和研究《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设计》《爱上课》《做最好的老师》等诸多教学杂志、教育理论书籍。而我就是缺少这种内驱力,我也曾订了教学杂志、买了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每一次都是因为内驱力不足,而像张文娟老师说的那样“我好像又错过了一个亿”,后悔之余,更多的是惭愧,都是“懒惰”惹得祸。我想:这也许就是普通人与优秀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吧!如果我也能像她们一样,以强大的内驱力去工作,自然也能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第二是学习力。所谓学习力也就是学习的动力。张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她的学习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就像她讲座里说得那样,每天都很忙碌,时间都觉得不够用。她不仅向书本学、向名师学,还向网站等平台学习,很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一次网络学习,她竟然能记下厚厚的笔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看她呈现的一个个笔记本记录得那么认真,就知道她对待学习的态度。与之相比,我真是汗颜。每一次的网络学习,我只是一听而过,很少记笔记,难怪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今后,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与书为伴,与书为友,让书香充盈我每天的生活!

第三是执行力。执行力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它也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的能力。张老师能坚持撰写很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篇发表,为班级学生坚持写日志,带领学生阅读等。正如她所说:一次行动胜过千万遍心动。她是县里的.教研员、带团队、带班级,可见她有多忙,但依然能做到坚持写作,真是了不起!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会有一些想法,该是付诸行动的时候,总是会因为种种原因,却选择了放弃行动。我总会认为自己很忙,现在想想,与她们相比,其实也没那么忙。此时,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似乎在我的耳畔回荡……

有人说,你如果能把一件小事做好,那就是不平凡。这两位老师是普通的,但更是不平凡的人。从她们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坚持就能创造奇迹”这句话的含义。正是因为她们有内驱力、学习力与执行力,成就了如此美好的人生。

我很喜欢《菜根谭》中这样一句话: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是啊,岁月悠悠,但整天忙碌的人却觉得时间十分短促。浑浑噩噩是一天,忙忙碌碌充实的也是一天。与其如此,倒不如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起来。

6.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篇六

经学校推荐,2014年7月6日至2014年7月16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省级教育部组织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及教学模式改革研训实施方案》的教师培训。全省共有30多位汽修专业的教师参加学习,历经近10天的培训,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遵守学校的纪律,认真对待课堂理论教学。通过学习、交流,对于我这个年轻的教师对行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及今后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改革方向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本专业的技术运用及发展趋势和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学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来自全省的兄弟学校同仁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期10天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省专业的精英们在一起学习和交流,能得到名师的谆谆教诲,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专家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次参加的学员来自全省二十多个职业技术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多数同志都有二十年左右的教学经验,有些还是汽修行业中的能手,具有非常突出的专业能力。因此,相互聚在一起,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比如,李东江老师讲到的“四微职业教育”,即微专业、微课堂、微技能、微人才,以及教育产业化,观念都非常得新颖,是我这个平凡人都没有听过的新知识,使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新未来,对职业教育充满了信心。

二、优质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这次培训学习,学校安排了“汽车故障诊断”、“汽车使用与维护“、“《发动机机械与维修》多媒体制作”、“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维修”、“两课评比”、“中职技能大赛”等内容,其中“《发动机机械与维修》多媒体制作”和“中职技能大赛”技术是过去很少接触到的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学员间的研讨,我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受益匪浅。

在此次学习中,我觉得值得借鉴的方面可归纳以下几点:

1、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利用摄像机拍摄拆装等实践操作的录像。

2、在拆装和工具的使用中严格按照修理厂的规范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作风。

3、鼓励教师制作教学用实验台,既可提高教师能力,又能节约成本。

四、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争取更大进步。

在不算很长的培训班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人的长处,也发现了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特别是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还有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面都有待加强,如部分教师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能从表象看到实质,一些知识原本他们也是初次接触,但他们的思路很灵活,能在较短的时间就把知识弄透,在汽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尤其重要!所谓“学无止境”,我将为之不懈努力!

五、与生产第一线零距离接触,使我们更深刻体会到目前“中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加深了对“双元制教学法”的理解,也坚定了“专业教学改革”的信心。

在学习期间,我体会到现代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现代汽车业对人才的需求概况,同时也见识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感受到我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南交院的差距,明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双元制教学”改革,工厂要的是胜任某一个岗位的熟练技术工人,职业教育要顺应这种需求!因此,“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中职教育所能努力的方向,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学校的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招生能力以及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衡量,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办学真正成为有源之水,长流不止,永不枯竭。

7.教师专业化培训特点初探 篇七

一、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

如何适应以成人学习者为基本特点的专业发展, 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教师是一种经过系统训练达到相应水平, 并且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胜任的专门职业, 教师必须进行专业发展和专业化建设。

教师已经成为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业。要适应这一职业特点, 教师首先必须经过一定期限的系统训练过程, 达到国家规定的资格才能胜任。同时, 专业化性质还要求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必须不断学习所教学科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技能, 不断精益求精, 才能保持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专门职业, 需要有特殊的资格和专业发展条件, 教师应当自觉地不断追求专业发展, 一个教师只要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力求向上, 就会有所创造。

二、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需求特点

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 必须从成人学习特点及规律入手, 主动适应成人学习理论的要求。

第一, 教师群体是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并承担专业性的社会责任的学习者。他们参与专业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提高自身专业, 提高教学效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有助于解决或者缓解自身发展所面临的特定问题。

第二, 从学习过程来看, 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都应将通过现场观察、交流研讨、或亲身实践进行反思、分析并加以理性化, 才能有效地将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而, 教师专业培训就成为基于学习体验的, 对原有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干预过程。

第三, 针对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努力能够实现的学习目标, 设计并组织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

第四, 教师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一种平等、宽松的人际氛围。因此, 教师培训活动除了十分必要的讲授之外, 更多的则应是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由富有专业知识、经验的教师充分表达各自的体验、分享他人的有益经验、并引导学习者形成新的共识。

第五, 教师培训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最终成为学习者的态度和行为。因此, 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还必须借助学习者自觉的、持续的后续实践活动才能完成。

第六, 教师的自觉意识和努力程度最终决定他们的专业发展状况。外部培训所提供的学习过程对于成人从事学习活动来说, 只是一种推动。他们的专业成长状况主要还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

三、培训实践及对于教师学习方式的再认识

教师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并肩负重要社会责任的成人学习者, 他们的专业学习需求及其专业学习方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 教师必须是自觉的终生学习者。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课程内容更新、尤其是儿童学习方式的不断变化, 都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 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在另一方面, 从事学习也应是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他们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了相对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技能, 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因此, 开展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教师保持自身专业化的内在需要。

第二, 教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由于他们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 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脱产集体学习的机会) 很少, 能用于学习的时间也有限, 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因此, 只有当学习活动能带来某种可以预期的积极结果, 例如获得新的观念、知识, 或者掌握一项新的技能或方法, 或者是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 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参与。因而,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及学习条件进行设计, 才具有适应性。

第三, 教师更适合于亲身参与问题解决式学习。无论参加专题讲座、示范课、课题研讨、自学还是其他方式的学习, 其学习成效的高低, 都取决于这种学习与他们已有经验及面临问题的相关程度。有意义的学习应该能够彰显他们成功实践的原则, 帮助他们重新深刻认识自身面临的难题或困惑的症结, 并从中明确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第四, 教师通过与同伴开展平等的互动交流学习, 会获益更多。他们各自丰富的教育经验本身就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共同资源。继续教育活动组织者的作用关键在于为他们参与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分享成功经验创设有利的条件。为此, 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就应努力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人际氛围, 激励人人都能无所顾忌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并从中尽可能多地受益。

第五, 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能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少, 而且十分零碎。因此, 各种学习活动就应具有专题性、快节奏的特点, 不仅注重过程的参与, 还应注重学习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双方事先都应有充分的准备, 全身心地参与集体学习过程, 事后能及时地形成可以用来促进自身学习, 改进教学的成果。

第六, 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组织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是上述终身学习思想的积极实践者, 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 愿意平等地与他们一起探究共同面临的问题, 并且保持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学习与概括能力, 能够建设性地引导学习进程, 并能将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新信息、新观点概括提升为富有理性高度的知识, 使之成为可供全体学习者共同享有的教育资源。

第七,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教师获得自身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学习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转变, 增强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

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目标, 需要借助包括体验式方法在内的多种学习渠道并辅以相应的后续活动和实践环节才能奏效。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 应更多地介入教师的直接体验, 组织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改进的具体问题开展集体分析、探究, 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前提, 以问题解决为过程, 综合采取一系列支持性的组织手段, 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能无拘束地参与其中, 并运用教师已有经验积极干预他们的实践行为, 通过共同研究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 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8.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八

校本培训是整合各种进修培训效果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各种进修培训所学知识内化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桥梁和纽带。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专业人才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个重要目标,即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其中实践是指教师对学生状况、教育目标、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丰富的教育情境的驾驭;对具体问题的灵活处理;对教育方法手段的有效运用。研究是指植根于教育过程中的,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的探究与思考。反思是指对自身教育实践过程的自我审视、追问和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必须是立足于现实的教育问题,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依托。它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从实际出发,以学校为基础,以教育问题为出发点,正是“校本”的要义所在。因此,高质量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学生加班加点,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学生的学习强度,用这种办法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自主发展。这样不仅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会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还将会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

时间。两种不同的途径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校本培训能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二、校本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为基本目标

教育科研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尝试、探索、反思、创新的过程,既需要教师采取行动,付诸实践,也需要教师经常反省思考。因而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思考、行动、创新的过程,成了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高素质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而这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个人自觉努力地学习反思、群体的帮助和学校的培养。开展校本培训,就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较好的环境和条件。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地追求与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行动与认识。教师应具有的科研意识包括:(1)思想意识,即树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的意识,把教育科研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并努力探索;(2)学习意识,即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向,使自己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3)反思意识,即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付诸教学实践;(4)总结意识,即时总结、不断提高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使教育教学实践科学化。

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推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基础,也是校本培训的直接目的。学校要创设良好科研氛围,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开展校本培训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校本培训要从学校实际和教师个人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学校的规划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使校本培训稳步发展。校本培训既要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对广大中小学校来说,更应强调校本培训过程,有了过程才有科学的结论,才有切合实际的经验。校本培训最直接的结果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培训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也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要实现两个结合:(1)将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中小学校选择校本培训应联系实际,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使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2)校本培训与教师个人的经验总结相结合,与教师个人的学习相结合。只有做到两者结合,才能使教师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乐于探索。

四、几种初见成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案例分析式

案例分析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引导教师们对自己教育教学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与现象,赋予理性的思考,从中探寻教育规律,从而培养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高教师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和教育科研能力。如提出一个热点问题或一个案例,发动大家寻求解决的方案。可以分小组研究,也可个人独立研究,以此推动学员去学习、探究,然后大家交流评议,相互启发。不追求是否有“惟一正确”的答案,只求通过活动打开思路,广泛吸收大家的认识以充实自己的思想。

(二)课堂教学式培训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一节课是教师技能的综合表现。可以把技能培训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研究课”、“小组教研课”、“过关升级课”、“创优课”、“拜师带徒展示课”等,给每位教师都创设展现和锻炼提高的机会,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以此促进技能的提高,使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

(三)问题探究式

培训者首先深入教师之中,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然后逐一进行探究教学。问题探究教学要引导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四)专题讲座式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共性的需求,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讲座、“怎样写案例”的讲座、“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的讲座以及“教育叙事研究”的讲座,等等。

(五)反思自学式

教师根据自己需求,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去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并在教学设计中形成书面文字。使教师形成一种危机和紧迫感。这样教师就会在实践中随着所遇到的问题去主动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所以这种方式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六)研训互动式

学校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立项和向上级申报立项,确定集体和教师个人承担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课题的实验中,紧紧抓住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在培训教学中,培训内容又以课题项目为骨干支撑,给学习者以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专业知识,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七)网络信息交流式

学校可开办信息园地定期发布教育教学改革信息供教师学习,信息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学校对教师制定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要求指标,促使教师上网、看报、读书,搜集整理信息,传播信息,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与时俱进。

9.教师专业技术培训心得 篇九

在评一级教师职称之际,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师专业技术培训。2013年10月26日早上我来到子洲县三中报到并培训,首先给我第一印象是三中校园景观美丽,硬件设施标准高。这次培训时间短暂,讲课老师也是三中的教师,他们所讲的内容都是工作中的实质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使我受益非浅。

这次培训总共80学时,五大内容。第一讲是呼延云老师讲的《运用诱思探索理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这节呼老师首先分析了子洲县教育的现况,并深刻讲了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并讲了差生是哪里来的?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给我在课程改革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了解到子洲县的教育现状,心痛万分,那么由谁来拯救子洲的教育呢?这就要靠我们一线教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提高子洲县的教育质量。后面又先后学了《心理学》,《校本研究》,《校园安全》,《低碳经济》。这些课的老师讲得都非常好,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健康的老师,给我增进了十足的信心,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好教师。

还有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教好学生,更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小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近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学校学生的安全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低碳经济》这节课中,我认识到了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从我做起。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转变理念,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观念,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参加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专业技术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师德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师德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网上互相交流,一起研讨,我对在线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二、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教学科研方面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学到了一些好的方法。能自觉地参与课堂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课改研究,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撰写教育论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使我意识到教学课程的改变我们必须跟上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在下工夫熟悉新教材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很快跟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提高了自己课堂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交流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影响自己取得更多的进步。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四、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要做出科学的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

总而言之,这次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3年10月30日

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10.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培训心得 篇十

一、幸福与快乐(民族师范大学:勾晓铭)

首先理解幸福的内涵,创造美丽的人生。从几千年的汉字就能看出古人的智慧:“人”撇代表男人,男人要顶天立地,捺代表女人,女人要学会支撑。“家”上面的宝字盖代表房子,底下的豕原意是小猪的意思,也就是说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群小猪,大家亲亲热热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亲人之间一定要学会表扬,学会彼此欣赏。“命”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好好的活着。

其次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包括:喜、怒、哀、忧、思、悲、恐、惊,情绪的变化影响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恐伤肾等等。

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情绪调整到适度,这里总结了10条健康情绪的特点:

1、开朗、豁达,遇事不斤斤计较,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肝火或郁结于心。

2、情绪正常、稳定,很少大起大落或喜怒无常,能承受欢乐与忧愁的考验。

3、能给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等人热情,乐于助人,有同情心。

4、谈吐风情、文雅。

5、自信、乐观、有主见、能独立的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工作。

6、明智、少偏见、能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长处、短处。

7、对前途有信心,勇于上进。

8、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承认现实,并按社会要求行动。

9、对平凡事物保持兴趣,能不断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感受,快乐的享受生活工作,也会消谴。

10、尊重他人,能与人为善,和睦相处。

二、做心灵健康的幼儿教师。(民族师范大学:张彦云)

张教授重点强调:“身心健康永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一)心里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正常)

2、有安全感,不会惶惶不可终日;

3、情绪相对稳定,乐观向上;

4、对自己有充分了解,并能作出恰当评价;

5、要有适应能力;

6、人际关系和谐;

7、睡眠正常;

8、心理行为表现与年龄、性别相等。

(二)幼儿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心理健康的主渠道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2、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

4、创设良好的环境(人文环境、物理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5、了解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6、充分发挥幼儿园活动课的作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7、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发生师源性心理问题;

8、建立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三、以先进的幼儿教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北京德利幼儿园园长 陈立君)

陈园长讲了一天的课,中心只有5点,但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1、如何健全幼儿的体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节活动课前都应该动动小肢体、锻炼幼儿身体,发展幼儿创设思维。

2、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从小入手、从小事入手,德的教育是根本。

3、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态。教别人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喜欢,所谓“教人先教己,身先示范”,孩子就是一台24小时开着的录像机,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成人对任何事有一个快乐的心态,孩子才能对任何事有一个快乐的心态。

4、灵活孩子的思维。

5、培养幼儿感恩的品德。

四、面向儿童全面发展和早期教育(北大教授、硕士生导师:钱志亮)

钱教授说孩子要多听则聪;多看则明;多动则灵;多抚则通;并给家庭教育提了几点建议:

1、增加家庭教育的人数;

2、增加语言学习的机会;

3、多些家庭交流的机会;

4、家居环境别太安静;

5、多听故事少看电视;

6、家长鼓励伙伴交往;

7、背节奏感强的古诗。

五、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承德第三幼儿园园长 赵安东)

幼儿园老师要经常面对家长,和家长沟通要遵循两个原则: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对待,而产生抵制情绪。

2、和家长谈话要有节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1.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形式改良 篇十一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这三种形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个人实践反思往往缺少理论依据;同伴互助缺少整体把握;专家引领缺少实践指向。基于此,寻找身边的专家即同伴专家进行引领成了目前比较时兴的一种形式,校级或区域的专家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为同伴专家指导搭建了具体有形的舞台。这种工作室是介于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间的一种校本培训形式,担负着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功能,同时指导教师个人反思。由于专家教师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师研究和教育实践群体,缺少理论支撑,主要借鉴教研组的运行方式进行活动,但和教研组担负的功能又有明显的差别,运行的形式应和教研组这样的行政指定组织有一定差别。基于多年对多层级多个专家教师工作室运行的观察和思考,我对专家教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形式提出了以下改良办法,目的是希望能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专家教师工作室的作用。

一、共同体组建形式改良

专家教师工作室不是指专家教师一个人,而是一个教师群体。现有专家教师工作室组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行政指令,指定行政层面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成员;另一种是教师自由报名。前一种形式未尊重教师个人发展意愿,教师被动参与其中;后一种形式是成员对工作室专家了解不够,对自身发展也缺少系统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清晰。

1.前期调查,充分准备

调查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专家教师的主要成果、擅长领域、对工作室的愿景、工作室的初步方案、对工作室成员的具体要求等,亦即专家工作室能给出什么;另一方面是潜在成员的基本情况、教学困惑、发展愿景、发展瓶颈、对工作室的期待等,亦即潜在成员需要什么。调查的目的是明确专家教师工作室能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条件,申报对象存在什么发展困难或困惑,需要得到何种发展支持,以便在工作室活动设计时能有较为明确的指向。

2.条件配对,成立共同体

根据调查表进行条件配对。对基本满足条件的申请人员进行条件比对,确定工作室成员。鉴于个性化指导需要耗费专家教师的大量精力,工作室成员以8~10人为宜。建议对申报对象调查时有一定的指向,对条件不满足的申报对象做好说明工作,以免挫伤申报教师的积极性。

3.目标合同,行有导向

专家教师工作室总的目标就是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学校或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成员大目标的分解往往不够清晰,工作室活动具有随意性,学校或区域对工作室每次活动都要审批,工作室目标性、计划性、自主性缺乏保障。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订立两个层级的目标。

一是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订立目标合同。由工作室成员提出,从个人专业发展达成目标和需要工作室提供的条件两方面确定初步目标合同,专家教师根据成员个人特点和工作室实际情况与成员充分协商酝酿订立工作室成员的目标合同。

二是工作室与主管部门订立目标合同。由专家教师提出,从工作室和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工作室阶段活动计划、需要主管部门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主管部门根据实际,考虑各工作室支持的平衡角度确定工作室目标合同。

订立目标合同后,工作室活动有机制和经费的保障,工作室活动有一定的依据,工作室在设计活动时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目标合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工作室或成员阶段性专业活动或预期成果,这对工作室或成员的专业提升活动指导更为明确。

二、备课、磨课(观课)形式改良

调查中发现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专业发展最迫切的要求,至少被调查教师是这样认为的。但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的重要阵地。目前,专家教师工作室利用课堂进行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备课、磨课(观课)和议课,议课的方向和效能取决于备课、磨课(观课)的指向和要求。

1.整体把握,个性发展

专家教师工作室有两个特别显现的特点:一是有课程和课堂的专家指引,二是成员发展需要个性化指导。专家既可以整体把握课程,又可以具体而微地指导课堂。而现有备课一般按照以下形式和流程进行:

根据教学计划的某一次课题进行备课缺少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在集体研讨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案忽视了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和课堂主导人员(教师)的个性。

专家教师工作室可以由专家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学期进度和学期计划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或指导工作室成员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学期课程指导意见要基于课程标准,要分解落实课程标准,要对课程进行整体架构,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的过程就是对课程进行研讨的过程。它既可以提高编写者的课程意识和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可以指导使用者在编制教学案时在整体课程框架内进行,使具体的课堂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案具有一般性和通用性,但显然忽视了不同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学实施者的个性。专家教师工作室应要求成员在集体研讨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甚至在磨课后根据改进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重新实施。二次备课是体现个性的重要形式,可以使课堂上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和重新实践。

2.指向明确,诊断聚焦

一般教学共同体的磨课要求是:一个时间段磨几位成员的课,一位成员磨几节课,一节课在几个平行班级中磨几遍。这样的磨课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前置诊断不足,所磨课型随机;磨课指向宽泛,展课、观课、议课指向不足;被磨课教师和参与磨课教师收获不够明显等缺陷。磨课一定要有针对性,能指向明确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磨课的指向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提出:一是工作室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多位教师参与一个主题磨课,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解决模式。二是教师个体课堂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提高的方面,由“问题”教师磨课,专家教师进行指点,同伴教师研讨解决。三是结合工作室研究的主题,由不同教师参与主题磨课,既为研究提供样本,还可促使教师获得提高。

根据磨课主题和方向设计,课堂观察表应该是动态的、指向明确的。教师在观课的时候也应在关注整体课堂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和记录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为有指向的议课提供依据,为课堂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

三、对外交流形式改良

现在的专家教师工作室都有对外交流活动,一般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目的是听名家教育理念、与校外专家对话、看外界教育生态。教育不能“闭门造车”,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没有主题的外出参观,缺少目的的名家请进,没有任务的交流活动势必造成交流时满心激动、交流后一动不动的状况。

1.带着问题走出去,给以主题请进来

交流的目的是提高,要指向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走出去”还是“请进来”要看交流的目的,要核算成本。如果是听经验或理论介绍最好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如果是要看装备,感受教学生态现场只能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但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要指向问题,我们交流的本意是把“萝卜烧萝卜”换成“萝卜烧肉”以增加营养,但一不小心选了“青菜”,“萝卜烧青菜”味道是变了,但营养没有改善多少,至少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营养改善。没有主题、没有问题的交流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帮助是很小的,甚至是没有的。

2.交流时带着问题,交流后完成任务

交流前我们就应该给各成员具体的任务,例如,结合工作实际的观察报告、听课感悟等。这样成员在交流时能带有目的,在交流时、交流后能结合工作进行思考,能将所看、所听、所想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

专家教师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形式,实践和研究专家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能在制度上保障专家教师工作室正常、有序、有效运行,能使专家教师工作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12.教师专业职业培训 篇十二

我们学校根据教师意愿与校本资源,多管齐下,组建团队,网状建构,立体联结,为教师间同伴互助创设了条件。

一、培养苗子,打造骨干,立足常态,分层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终级指向应是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若能先组建一支主力军,打造一批教师骨干,由骨干引领,梯队行进,则能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滚动推进。为此,学校着力培养三支骨干队伍:新教师、校级骨干、市级骨干,并分层制定培养方案。

青蓝工程方案是为新教师专门定制,新教师进校就建档,由教科室物色与牵线,与中老年教师实行“青蓝结对”,按“一年上路,两年胜任,三年挑大梁”为培养目标,通过“目标—培养—辅导—感悟—实践—提高—发展”的方式进行带培。

校级骨干教师有专门的定向发展方案, 以“目标—培训—研究—反思—指导—发展”为培训模式, 用心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月一文、一学期一课、一人一子课题、一人一专著。

市级骨干教师以“目标—研究—专家引领—成果考评”为培训发展模式,一方面要根据市级相关文件加强练功,创设再发展平台,另一方面要凸显“高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骨干力量的阶梯式发展。

三支队伍有机结对,携手共进,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为重点,始终坚持常态培训的主旋律,以集体备课为抓手,以开放课堂为载体,以教师论坛为窗口,以教学展示为舞台,以专题培训为阶梯,形式丰富,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活动,确保认识上提高,操作上到位,过程上见效,研究上发展。

二、加强集体备课,聚焦高效,同心合力,打造精品

教导处每学期都会提出集体备课要求,实现备课组价值引领。备课组集体备课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预先指定一个主备人,主备人在研读教材基础上生成的“个体教案—集体研讨—改进教案—修改定稿—每位教师根据需要再进行修改,制作出自己的个性化教案—课堂教学—教后反思—即时研讨—再改教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通过参与集体备课,教师们能够了解或熟悉一个知识点或一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掌握一些教学技能,明晰教学的重难点,从整体上驾驭教材。通过集备,教师们拓宽了专业知识,增强了驾驭教材的能力。

每次活动时,我们都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都要提前作出规划,确定内容、主讲人,并传达给组内教师。主备人经过对教材的钻研,备好初稿,其余每位教师也要认真钻研教材,在集体讨论时充分发表意见。根据教研组内集备意见,汇聚大家智慧结晶的修改稿出炉,这是我们的第二级备课。然后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赋予其个性化的东西,可以是个性化的预设环节,也可以是在使用教案时,个性化地生成新的东西,即时调整教学,然后在课后整理、修改教案,形成第三级备课。这样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交流中,在个性化光芒的闪耀中,我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实际操作,使集备这一环节成为弥补教学缺陷、营造教学亮点、改变教学策略、打造精品课堂的关键环节。通过集备,教师们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增强了驾驭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拓宽了专业知识,厚实了专业功底。

三、教研创新,人人参与,团队作战,提升教师能力

学校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以沙龙形式开展,每次活动分为“头脑风暴”“话题传递”“课堂风景”“讯息传递”四个板块交替进行,强调教师的参与性、反思的深刻性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努力通过提升研讨活动的内涵和张力,提高教师的创新、反思能力。

“话题传递”是我校教研创新的一个亮点。所谓“话题传递”,是指由学科组开课教师发起,全组教师均参与的一种主题研讨活动形式。先由每学期第一位开课教师根据开课情况,精心提炼一个话题,话题内容可以是教学中的困惑,也可以是相关的教育热点理论,然后大家围绕此话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发表见解,必须有实际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老师们的观点及案例上交后,打破学科、年级的界限在教师中相互传阅,人人打分,最后由教研组长评出各年级参与者中的最高分,最高分得主将有权利提出下一轮话题……这是教师聚会、交流的平台,更是铸造研究团体、切磋研究方法、探讨研究疑惑、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

四、开放课堂,能者为师,见智见仁,携手共进

学校将课堂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草根基地,“推门课”“抽签上课”“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都以“开放式课堂”的形式进行。如“同课异构”教学比赛,要求相同年级组先通过组内竞赛选出执教者,然后集年级组合力进行集体备课,最后通过同段PK,选出优课。而听课时,将会打破年级、学段、学科的界限,邀请教师听课研讨,开放课堂,促进了教学的进一步优化。听课前,由执教者发邀请函给听课老师。收到邀请函的老师要在上面留下真诚宝贵的意见。如本课教学策略的成功之处、想提出商量的地方、如果我来上会怎样处理……而听课老师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或课题组活动时间对开放式课堂的执教情况进行评议,评议时要求人人发言。这一版块主要将镜头对准课堂这一主阵地,检验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应用是否有效。此活动要求教师坚持实话实说原则,畅谈个人见解,切中要害,给出中肯意见。鼓励针对焦点热点问题,现场争鸣。

开放课堂就是要让每一堂课,都有公开课的气氛,让每一节课都经得起听,每个教研组须将议课内容整理成文,交教导处存档,同时将电子稿上传到学校网站相关栏目,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达到教研组内“骨干引领,团体共进”的专业发展目的。

五、用活网络,坦诚交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学校网站应老师们的要求开设了“丁小博客”,设立了“教学笔记”“三尺讲台”“教学沙龙”“教学科研”等栏目,为教师创设了新型的交流平台,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平台,老师们不受时空限制,推荐优秀文章,撰写教学心得,推敲教学细节,商讨教学重难点,倾听各方意见,充分开展共同阅读,相互鼓励,互助支招的活动。网络,为每位教师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专业成长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教师的专业生命也因此更显生机。

更可喜的是,网络还实现了教师间的跨学科研讨。例如,去年12月,学校开展了市级“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现场推进会活动,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语、数、英、信息四节研讨课。课上完后,除了现场的研讨,执教老师还把教学设计和反思及时上传到了网站的“教学沙龙”栏目,由教导处号召,众多教师通过校园网各个端口,汇聚一处,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沙龙活动。

网络为教师们提供了便捷的教研新方式,每位教师都敞开心扉,彼此接纳,将网络作为一个共同研修的平台,或借鉴,或建议,或商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研讨,深入反思,协同成长。

上一篇:上海金融学院宿舍下一篇: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