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2024-10-16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精选7篇)

1.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篇一

蒙古族饮食文化

时间:2011-07-23 14:21 来源:虾米饭 点击:

175次 【打印】 查看评论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传统饮品

奶茶

亦称蒙古茶。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熬法,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抓一把茶装在小布袋里(也可不装袋),放入开水锅里煮,茶在锅里翻滚时,要不断用勺子搅拌,三四分钟后,即把新鲜牛奶徐徐加入。鲜奶与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奶茶开锅后,又以勺频频翻搅,待茶乳交融、香气扑鼻时,即成。一般为浅咖啡色。有的地方加点盐,有的在喝茶时随用随加。此外,有的地方把炒米或小米先用牛油或黄油炒一下,再放进茶里煮。这样既有茶香味,又有米香味。

奶酒

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故称马奶酒。烈性奶酒的做法是,将新鲜生奶倒在木桶或瓮里,置向阳处,用木杆来回搅动,待发酵脱脂后,把剩余的奶浆倒入铁锅内蒸煮。蒸锅上罩一个80厘米高的形如蒸笼的木桶,靠桶的上端放一个双耳瓦罐,瓦罐上方把装有冷水的铁锅坐在木桶上,桶的周围和上下用布或毛观点、麻袋等物紧紧围住。蒸锅下用猛火烧,水蒸气随筒散出,酒精凝在冷水锅里,滴在瓦罐里,即成奶酒。做工精细的酒,无色透明。其工艺流程为六蒸六酿,即头次酿的奶酒称“阿尔乞如”,酒力不大,度数不高,再将“阿尔乞如”倒入锅内,加上一定数量的酸奶子酿出来的酒,称为“阿尔占”(回锅酒。三酿的称“和尔吉”(二次回锅酒),四酿的称“德善舒尔”。其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30度。也为达斡尔族饮料,由高度发酵的酸奶分解出油后蒸馏而成。一般在夏天奶多时制作。头锅酒有少许白酒及酸奶味。度数不高。

传统食品

白食 奶豆腐也称奶干。做法一:把熬奶皮子剩下的奶,或制黄油后余下的奶渣,待其发酵后,用麻布滤去水分,放进锅里慢火煮,边煮边搅,待其稠糊时,装入布袋压榨,挤出黄水后,倒入木模,便成方块,再切成长条或小方块,晒、晾干即成。做法二: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油,再倒入锅里煮熬。等奶子呈老豆腐,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

奶皮子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黄金季节,原奶质量好,奶皮子就凝结得厚。

红食

蒙古族全羊席 全羊席是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庆祝重大节日和婚娶等喜庆之日款待尊贵客人的传统食品。“全羊”必须是绵羊,以二三岁的羯羊为上品。“全羊”只用不带蹄子的四肢(两条前腿各带四条肋骨)、腰背部和尾巴、胸腔骨和去掉下颌的头。用文火烧煮,不放作料,出锅前只放少量盐。所以煮“全羊”,也叫“清水煮全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出锅时,把四肢按原来的部位放在大托盘里,背部放上,胸腔骨放左,最上面放羊头,头朝前尾向后,羊头上放奶酪,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盘子边上放蒙古刀,以备使用。羊头朝主宾,羊尾向外。放好后,开始敬酒,后由主宾拉下羊背部两边的肉,表示客人先享用了。然后来人将连着的肉切开,但肉的位置不能动。这时宾主可以尽情地吃了。最后上用肉汤煮的大米粥。

蒙古族烤全羊 蒙古族宴席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人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奠供献时食用。吃时,通常要配几盘热菜、牛羊肉内脏做的冷盘和奶食品。当吃、喝到了一定的兴味时,由两位厨师把一只前腿趴下、后退弯曲、蹲卧在大木盘里的完整烤羊抬上来。羊呈棕红色,油亮并不断吱吱作响香气扑鼻。在客人们赞誉声中,主人向客人介绍“烤全羊”的由来和做法,之后厨师将全羊撤回厨房。先用片刀把皮层肉切成半寸宽、二寸长的长方块,放在大盘内;再把贴骨肉切好,一同上桌,请客吃食。有的地区把刚从烤炉中抬出来的全羊,由厨师直接在客人面前切成若干大小块,放在大盘中供客人食用。一般上“烤全羊”后,还要上蒙古包子和米饭、羊肉汤等。

炒米

又称“蒙古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做法:把干净糜子浸泡,温火煮到一定程度,停火焖。炒法分为炒脆米与炒硬米两种。炒脆米时待铁锅里的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却后碾去糠皮。其吃法有:用肉汤或肉丁煮沙米粥;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方便、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2.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篇二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 并再次强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任务。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疆, 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 边境线长达4 221公里, 处于文化边际地带, 尤其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一、深度审视:内蒙古自治区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所谓国家文化安全, 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维护自身文化特性, 有效消除和化解文化风险, 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 最终目的是保护自身文化特质的存在与文化模式的延续。抵御外来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在于增强文化软实力, 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在发展和壮大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民族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交融、互相促进, 共同造就出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其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此, 只有保护、发展和弘扬各民族的文化才能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营造出中华民族多样性、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只有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 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 才能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更具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完成这一使命, 要从发展和弘扬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 维护本地区民族文化安全作为基础。从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构成看, 蒙古族文化是其核心, 蒙古族文化既包含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 也包含精神文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 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 最能反映蒙古民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因此, 维护内蒙古地区文化安全, 关键是继承和发扬能深刻反映蒙古民族内在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内在品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蒙古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是非物质文化系统相对发达, 文化的表现、传承经常借助于非物质文化形态, 特别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下来。比如工艺美术, 传统手工艺技能, 《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等说唱文学, 长调、呼麦、好力宝、马头琴演奏等传统表演艺术, 那达慕等民俗、节庆活动, 成吉思汗礼仪祭祀等, 此外还包括草原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精神价值乃至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般而言,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文化具有复合性, 文化遗产的品种和类型也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混同一体的。它们以不同方式相互依存、相互浸透, 构成一种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作为产生于民间, 凝聚着群众智慧的宝贵财富,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混同性等特点。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音乐舞蹈、宗教祭祀、结婚礼俗、体育盛会既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也闪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因为根植于人民的基层生活,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已经不经意间包孕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观念言行中。如八百年的守陵人土尔扈特部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祭祀仪式;民间诗歌对蓝天、碧草、大地、母亲的歌颂, 对羊群、骏马———蒙古族人民的“衣食父母”的赞美;各式各样、美伦美奂的蒙古族服饰, 充满着独特的民族蕴味和草原风情。就连看似简单的各种自制奶食, 也涵盖了饮食习俗、工艺美术、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信息。因为这是人民的创造, 必将会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 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在。

2.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言传身教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1]。因此,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而言, 具有民族个性的个体———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也因其自身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性、原生态性等特征而对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 无疑是最富代表性和最为经典的形式, 集中地反映蒙古族文化的本质追求和个性化的表达模式。换言之, “蒙古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在长调民歌中有着充分和具体的完美反映与表达。”[2]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 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长调民歌为当代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资源—宏大的形式、悠长高远的旋律、自由抒情式的拖腔体等形态特征, 为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呼麦艺术, 蒙古族人形象地称之为“人声马头琴”, 音乐界人士则形容其为“天籁之声”。呼麦又名“浩林·潮尔”, 是一种神奇的喉音演唱艺术, 纯粹用人体的发声器官, 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这在人类歌唱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神奇美妙的大地自然之音, 呼麦“低如瀑布怒吼, 直冲而下, 高如苍鹰飞鸣, 悠扬致远, 透彻邈邈用心聆听古老而神妙的蒙古族呼麦, 它的旋律和韵味让人仿佛融入了大自然的美境中。”[3]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

3.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性与生态性

蒙古民族有崇拜自然, 探索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保护环境的深厚传统。无论是物质生产、生活方式, 还是思想观念、精神内涵,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都体现出浓厚的自然性和生态性特点。

从生产、生活方式看,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是其千百年来选择的生活方式。游牧经济是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地理环境、季节变化和草原承载力等一系列自然因素而做出的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合理选择。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生态化的表现。古代蒙古先民结合季节气候变化规律和草场分布状况进行游牧, 使家畜在最佳季节处于最佳草场, 有效实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最佳结合。这一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既能够顺应自然、保护环境, 又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并成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物质基础。蒙古族的游牧经济, 极其准确地把握了“人畜草”这三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将三者科学有机地协调起来;这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使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 维护着良好的草原生态平衡。游牧经济有效解决了牧场与牲畜之间的矛盾, 形成特色鲜明的蒙古族游牧文化;游牧文化不仅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 还使蒙古草原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蒙古民族世世代代在草原生息繁衍、源远流长。

在思想观念方面, 蒙古族文化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性思想, 这种思想, 在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族宗教中可见一斑。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生宗教, 萨满教相信自然有灵, 对天与地、水火山、日月风、一切动植物的神灵, 都充满着膜拜和敬畏;在自然中人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特殊性, 人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这种生态学思想是简单、质朴的, 并与我们今天生态哲学界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有其内在价值, 要求摈弃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 尊重、保护和建设自然,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在这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以哪个为中心, 或一个对另一个的主宰和统治, 而是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客观标志。”[4]“萨满教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生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观念和生态伦理思想。”[5]藏传佛教是佛教与藏族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宗教, 带有浓郁藏族文化特色。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以后, 与蒙古族文化碰撞并结合, 也呈现出蒙古族文化的一些特点。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人崇尚自然, 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生命, 草原中的大小生命都应受到人的保护和尊重。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蒙古族人形成了诸多禁忌:为了避免损伤草原的肌肤, 严禁在草原上动土挖掘, 更不能乱扔或踩踏山石;夏季忌大规模移牧搬迁, 因夏季是牧草生长的季节, 移牧会带来牲畜对牧草的大面积践踏, 影响牧草生长和其他动植物的生育繁衍;不得随意在草原上挖渠引水, 因为这样会影响草原的自然生态, 造成草原的水土流失;严禁砍伐草原上的树木、践踏花草、折取树木细枝嫩叶, 家用燃料只可取自牛羊粪和捡拾枯枝落叶;夏秋季节进行植物药材采集, 只需叶茎入药的, 禁止连根挖除, 同时注意保护种籽, 使草原不因人的无度索取而受到损害[6]。生活中形成的禁忌, 固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但更多的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 它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积淀为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因世代相袭而得以延续。表面看来, 这是内在宗教精神的外在表现, 是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感激、畏惧和顺从之情;但实质上, 这是草原民族适应环境、与外在自然和睦相处的具体体现, 是其自发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根本要求, 是其维护自然环境和谐以促进自身发展的终极理想。

三、优势拓展:文化产业是弘扬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有效途径

今天,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丰富的文化内容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经济收入、营造民族地区和谐氛围的根本要求, 也是民族文化就弘扬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与有效途径。换言之, 途径要求, 也就是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地区和谐氛围关键设备什么。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可以通过产业化形式来焕发时代生机和展现民族精神内涵。因此, 产业化可视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可通过产业化形态辐射、扩散, 其内在品质与精神实质也可在产业发展中得以延续与传承。

1.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传播战略

“文化产业具有穿越制度框架和文化界限的‘无国界’的形式和能力。”[7]文化渗透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实现意识形态侵略的重要方式, 文化产业则是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物质载体。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北疆的文化前沿, 担负着抵御外来文化威胁与侵略、打造本国文化防线的重要使命。但是, 抵御外来文化, 靠的不是文化上的严防死守, 而是要靠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 发展壮大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现代传媒有力地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 拓展了文化传播渠道, 内蒙古应充分发挥本地区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 不断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 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份额, 这不仅可以传递自身的文化价值, 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还可以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因此,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和传播网络的投入力度, 尽快建立覆盖全面、传播迅捷、双向交融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 实施文化传播战略, 既是内蒙古自治区维护边疆文化安全的客观需要, 也是保护、发展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要求。

2.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其生产和消费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通过不断扩大的市场体系和商品逻辑而压倒其他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 从而直接服务于共同价值观的构建。”[8]因此, 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内蒙古文化产业将成为对中国北方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新引擎。打造内蒙古文化产业, 我们应以其精神实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为内核, 彰显民族特色, 全面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在充分挖掘和整合内蒙古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传统与现代的传播手段和多渠道的营销方式, 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使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市场优势。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与北方周边国家共同价值观的构建, 创造有利于建设面向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最终实现中国北方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总之,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伟大的蒙古族先民留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只有全面把握其典型特征, 深刻领会其内在精神, 并以此为核心大力发展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 才能真正发展和弘扬蒙古族文化, 维护内蒙地区的文化安全, 进而完成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0.htm, 2010-05-28.

[2]乔玉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当代价值与意义[J].草原文化研究, 2007, (8) :46-47.

[3]贺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呼麦向前冲[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09-03-17 (007) .

[4]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7) :8-14.

[5]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6:32.

[6]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的原始崇拜及生态价值观[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 (10) :86-91.

[7]丁智才.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J].广西民族研究, 2012, (4) .

3.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区域特征 篇三

关键词:蒙古族 首饰 文化 区域特征

蒙古族是草原民族,其首饰文化比较特殊,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独特的蒙古族首饰文化带有本民族的思想意识、文化形态、审美情趣、民族风俗等多种价值,体现出了草原人民的经济、区域、社会、思想、种群、历史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区域特征。

一、蒙古族历史概况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的东岸一带,望建河就是今天的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源头。古代蒙古族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沿河而居,历经漫长岁月,慢慢形成统一的部族。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①

蒙古族是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亚等地区,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②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1月5日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如今蒙古族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

二、蒙古族首饰文化

蒙古游牧民族及其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其中以黄金、白银贵金属以及其他原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手段,经过勤劳的蒙古族手艺人的创作,制成了独具民族文化区域特征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金银首饰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是财富地位的标志,是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的外在呈现。扬之水曾在《奢华之色》中,大加称赞,称其“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来形容蒙古族的首饰。蒙古族首饰制品种类繁多,主要有银簪、银钗、冠饰、银镯、银耳饰、银项饰、银指环等。

1.金银簪钗

内蒙古出土的元代金银簪钗,大多数金银簪钗的前端或柄部都装饰有牡丹纹、荔枝纹、石榴花纹等,植物类花纹较多,还有一部分装饰的是龙凤纹等动物题材的纹样,种类丰富,其中又以牡丹纹、龙纹较为常见。典型的有敖汉旗南大城出土的双龙纹金钗,在柄上雕刻两朵盛开的牡丹,其间双龙相对盘绕,立体感极强。此类作品制作的工艺一般会采用铸造、锻打、錾刻、镂雕等,辅助以抛光制作表面的效果,工艺精湛,技术高超。③其中蒙古族首饰大量采用龙纹、双龙纹、云龙纹、龙凤纹等汉族图腾纹样,大概与元朝统治者制定的倾向性国策有关。錾刻的兽头、鸟头、花卉、云纹等纹样,造型别致,形制细巧,富有特征。

2.镯子

蒙古族的金银镯子,从出土的文物上看,均为开口式。多为银制品,以锤锻、錾刻工艺为主制成,多素面,少数为联珠式,并在两端錾刻有双龙戏珠纹样或不衔珠龙头纹饰。如图1(蒙古族龙头錾花银手镯)、图2(龙头錾刻工艺局部)这两幅图,笔者拍摄于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图中的蒙古族龙头錾花银手镯是云南通海县的,此处聚居或散居着少数的蒙古族,此外,除了云南省,还有四川省、河南省等地区也聚居有少数的蒙古族。这类作品的镯身呈开口式设计,便于佩戴,也适合于各类人的手腕。银手镯因为是镂空的设计,虽然看起来很宽大厚重,但实际上总重量合适,佩戴舒服,没有沉重感。银手镯通体外围锤錾有双龙纹等装饰纹样,内侧素面,既美观大方,又不失精彩的细节,符合蒙古人的审美情趣。但凡银制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会发生氧化反应变黑。虽然此类银手镯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看起来镯身乌黑,但其形体古朴、浑厚,錾花纹样细腻精美。既有美妙的高低起伏的龙头浮雕锻造层次,又不失十分到位的龙须等的精美錾刻纹样,浑然天成的感觉,透露出草原蒙古人的豪迈、宽广的襟怀。

3.项饰

蒙古族的金银项饰主要有项圈,形状多为弯月形或链形。项饰具有装饰、美化、彰显地位身份的功能,同时也有保平安、吉祥的寓意。其装饰纹样及样式品种又能凸显文化、民族、地域特征。

4.冠饰

蒙古族金翅鸟金帽顶(如图3所示)的制作工艺难度相当大,造型复杂,装饰丰富精美。金帽顶的顶部由背后有双翅的人面鹰头组成,造型之间以力士像相隔,两类各有4个造型,布局对称完整。中间装饰有镂空的花草、伎乐等造型纹样,底座配以莲瓣构成,④这件布局协调,图案华丽大方的金帽顶,展现出草原蒙古族,对鹰的图腾崇拜的历史依据,也间接的反映出马上民族的生活场景。其冠饰上联珠纹、莲纹等图案的采用,又体现出蒙古族对佛教的崇拜与信仰。

蒙古族嵌宝石金冠饰(如图4所示),是由中间的佛像、周边的龙纹、叶状纹饰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各种装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作品。金佛像蓄有胡须,头戴五叶冠,形象逼真,可能是藏传佛教的僧人,从这类作品中的装饰纹样、造型及风格特征,侧面佐证了元代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存在。⑦其制作工艺之高超复杂、材料之丰富珍贵、风格之瑰丽,可见一斑。

三、蒙古族首饰区域特征

蒙古游牧民族有着天然的崇尚自然的情怀,与生俱来的具有自然的价值取向。蒙古族的首饰作品大量采用鹿、鹰、鱼、天鹅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动物纹饰,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装饰纹样的采用,深刻的体现出游牧民族的崇拜自然力量、歌颂自然万物的审美意识。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的双鹅交颈银花饰等,都带有虎、鹰、鹿、鱼、天鹅等草原动物形象,展示出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区域特征,极具草原游牧民族的风格。⑧

蒙元统治时期,北方民族辽金一直以来尚金的习俗得以沿袭。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家族被称为“黄金家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但蒙古族的首饰制品中,银制品多于金制品,这种情况可能又与蒙古族尚白的风俗有关。

蒙古族的首饰艺术是高度艺术化的各类贵重材料的结合体。包括锤錾、编织、镶嵌等繁杂工艺的处理技巧,蒙镶艺术的盛名由此而来。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虽然崇奉的是藏传佛教,但对其他教派并不排斥。这有可能是蒙古人的性格和态度决定的,这种兼容并蓄的做法,使着蒙古族的首饰作品中表现出有包括藏传佛教、道教、萨满教等各种宗教信仰的影子。各种宗教文化及其工艺之间的影响与融合,使蒙古族的首饰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具有异域特色。

蒙古族首饰上传达出的带有藏传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息的纹样、符号,也充分反映了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蒙古族的博大宽厚的民族性格和主动吸收多元文化的文明成果有关。

一件件蒙古族的首饰作品展现出了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区域特征。蒙古族的首饰文化是民族财富和文化精神的象征,在游牧文明的演进中传承着游牧民族的精神血脉。研究、学习、考察蒙古族的首饰及其文化区域特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继往开来,让蒙古族首饰艺术在当代语境下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具有现实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四、蒙古族首饰纹样的区域文化特征

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是广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并展现了本民族的精神风貌、生活习尚、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特征。蒙古族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畜牧业发达,传统的游牧生活,对民族审美情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崇尚动物纹样,所表现的动物种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活中的动物纹样,二是想象的动物纹样。动物的表现形态有直立式、蹲跪式、卷曲式等。单独的人物纹则少有出现,多数是连同动物纹一起出现在首饰造型中。

在传统蒙古首饰造型中,经常用到錾刻工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錾刻工艺所表现的植物纹样以卷草纹为主,卷草纹并不是生活中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具体植物的形态,而是多种植物形态的组合,多以S形曲线呈现,枝蔓婉转缠绕,连绵不断,形成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的图案形式。

几何装饰纹样是最早出现于人类装饰艺术中的艺术形式之一,蒙古族首饰造型上的几何装饰纹样源于种族标记,这种标记最早出现于洞穴岩画,随着阶级的出现,人们利用这种几何纹样区分彼此的家畜。当单纯的几何形状不能足以区分彼此的家畜时,几何图案的组合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源于劳动生产的符号逐渐演化成一种审美形式。总之,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是蒙古民族首饰纹样产生的文化根源。

注释:

①56民族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aboutchina/mgz/node_7074188.htm

②新华网内蒙古频道http://www.nmg.xinhuanet.com/

③④⑦⑧曹雅惠.《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金银器》[D].内蒙古大学.2013年.p14

⑤图片来源于www.zgguwan.cn

⑥图片来源于http://www.zhongguolishiwang.cn/c/p/bcdis.html

参考文献:

[1]曹雅惠.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金银器[D].内蒙古大学,2013.

[2]尚刚.元代工艺美术史[M].辽宁万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1999.

[3]敖汉旗博物馆.敖汉旗发现的元代金银器窖藏[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1).

[4]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工作站.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的元代墓葬[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2).

[5]萌芳.蒙古族服饰首饰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4.蒙古族文化 篇四

13世纪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展趋于平衡。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统一和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自蒙元王朝之后,蒙古高原在其后的封建时期内,没有再次出现完全的分裂,民族成份没有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3世纪所形成蒙古族文化吸纳整合了以往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积淀和精华并给草原文化未来的发展以明确的昭示,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正是因为蒙古族在草原历史文化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地位,13世纪之后的“蒙古”一词,已经成为国际上表述草原人及其生活方式、地理空间、动植物种属和草原文化的基本概念,蒙古马、蒙古包、蒙古高原、蒙古草原、蒙古人种以及数百种“用蒙古文拉丁化命名的”植物名称等等,表明蒙古族在世人的观念中已成为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代名词。

制度文化是检验一个地区或民族文明化程度的最重要尺度之一,草原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根据自身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结构的情况,创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形成了极具特色且完整的制度文化。

众所周知,具有游牧特色的草原社会制度的基本形态是由匈奴民族奠定的。从草原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民族对国家的建构模式做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从公元四世纪开始,由草原向周边的扩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另一点,一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游牧王朝以氏族、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构建体制从未改变,征服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每一个草原帝国,往往成为其崩溃的重要原因。匈奴等民族虽借一时之强盛,曾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但未能妥善解决内部的民族、部族之间的矛盾,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君主的更替,貌似强大的政权便会瞬间分崩离析.归根结底,从匈奴帝国到辽王朝,绝大多数草原政权都是以氏族、民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王朝,国家形态未能完成从血缘型向地域型的历史跨越。

“因俗而治”制度是草原民族在制度文化方面的一大创举,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之一。受游牧经济的单一性的制约,在手工业品和农业产品方面,草原民族对定居民族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处理好与定居民族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磨合,一些的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针对中国多民族并存的社会格局,采取了入主中原、统而分治的政策。13世纪崛起的蒙古人秉承并发展了草原文化的这一制度。随着版图的扩张,被征服区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更加复杂。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因其俗,柔其人”的分治政策,一是沿用被征服民族传统的社会结构;二是维持各民族文化,利用其传统观念羁縻其思想。如在中原地区实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策略,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云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在蒙古地区则沿用传统制度,等等。然其建树的顽强生命力直接与现代社会相连接,能够超越民族,能够超越国界,能够超越信仰,能够超越时间,实属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种非凡贡献”。毫无疑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建立在历代草原民族历史经验基础之上,他们的智慧浓缩了草原文化的精华,是草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草原制度文化已经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范畴,已经具备了世界性品质,具有进步意义。

由于人们不能将草原文化看作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自然会对13世纪蒙古族所创造的历史产生很多困惑,一个欧洲人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从未建过一座城市的蒙古部落,建立了统治一半世界的帝国;以狩猎、放牧为生的人打垮了三个文明古国的军队;而不会写字的野蛮人居然为50个民族制定了法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数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的话,类似的感慨就不应当出现。

5.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篇五

2011-4-13

一、活动目的:感受蒙古文化,体味名族风情。

二、活动性质:展览性质

三、活动前期准备:

1、借音响(用于播放蒙古族音乐 可以全过程播放)

2、购买三套弓和箭(小型的玩具)

4、租服装八套(其中4套用来表演,2套用来摔跤,1套供观众穿着留影)

6、准备2块宣传板(用于介绍蒙古族风情

找宣传部借 实在借不到就出海报)

7、借一台相机(负责拍照)

8、购买小的一次性杯子4套和一箱营养快线(营养快线在这里是充当蒙古族接待客人时用的奶茶)

9、奖品:记事本(奖励射箭特别优秀者)

10、准备一个扩音器(可以向老师借 用于主持人主持 主持完可以后交给宣传介绍人员)

11、有两个人专门负责学习蒙古族摔跤

12、有三个人专门负责学习蒙古族接待客人时的喝茶礼

13、有专门的人搜集蒙古族风情文化并负责出在宣传板上

四、经费预算:

1、音响可以找熟人借(不用钱)

2、弓箭3套(1套20元)3套共60元

3、蒙古族服装

如果条件允许找院艺术团借

如果借不到到外面借 1套30元 8套240元

4、杯子一套6元 共24元

一箱营养快线50元

5、记事本30元

费用总计:60+240+50+30=380(注:价格只是预计及格,具体价格以实物为准)

四、活动安排:

1、活动地点:二食堂宣传栏后的草坪

除了射箭区域专门围起来,其他区域都不设栏。

2、活动布置:把音响装好,把射箭的靶子安好(可以安在宣传栏背面),准备一个桌子(在草坪一侧的某个位置)放营养快线和杯子,把宣传板放好(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3、活动时间:待通知…

五、具体流程:

1、主持人(配戴扩音器)开场,介绍这次的活动安排…

2、当主持人就位时一旁负责展示蒙古族接待礼的人也要就位,当有人向展示人员走来时,展示人员把自己当成蒙古族人,把对方当成客人,用营养快线充当接待奶茶,(量自己要控制好)向观众展示蒙古族的热情好客。当营养快线没有时这个展示可以结束。

3、我们准备的宣传栏边上要有解说人候场(当主持人主持完后可以把扩音器给解说人员)

4、有两个人负责管理蒙古族服装向观众说明我们提供服装给观众合影留恋。

5、拍照人员同时做好准备。

6、主持人介绍完开场后,第一个节目是蒙古族舞蹈展示 表演人员在草坪正中央表演 表演完后可以拉观众一起来跳(音响声音要大点)

7、舞蹈完后,进行蒙古族摔跤展示 展示完后也可以请观众来试试…

8、摔跤展示完后,就开始射箭比赛,有三个射箭板,一次可以有三个人同时进行射箭,人人都可以参加,(但这个环节需要很多人维持秩序和安全 可以在箭头用布绑个小球,在小球上擦粉笔灰 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

又能留下明显印记)当观众射中中心或离中心较近位置时,奖励本子一个。

六、后期安排:

6.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篇六

著名学者格尔茨在《人类学的趋势》一文中指出:“文化并不是禁锢在人们头脑中的东西, 而是体现在公众符号之中。社会成员通过这些符号交流思想、维系世代。”经济的转型, 社会的变迁使得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 我们的民族民间无形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民族文化就像生物的多样性一样, 应是多元并存、多姿多彩的。令人惋惜的是, 伴随着电视电影文化的普及、现代化浪潮的冲击, 民族民间传统民族文化迅速消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命线。由此看来, 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很好地延续了原生态的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界激烈斗争和与外来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模式逐渐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被他们察觉, 而且他们还会不知不觉地将这种行为模式传袭给他们的后代, 就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从民族文化学的角度看, 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有民族文化记忆的, 这种民族文化记忆链把各个民族成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并意识到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正因为这样, 每个民族, 就连是处在文明发展最早期而且没有文字记载的原始社会, 都对该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非常重视。换一个角度, 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看, 作为个体独立的人, 其自我存在是有记忆的, 记忆链把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固定的、坚不可摧的自我。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口耳相传

在蒙古族传统文化发展前期, 民族文化是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 通过口传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各种庆典礼仪和祭祀活动等延续下来的。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英雄史诗、诗歌、谚语、寓言、故事等。其中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故事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比如说, 蒙古族的神话传说在古代典籍记载得就非常少, 《蒙古秘史》《史集》中仅仅保留了一些片段。最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开来。例如天地星辰的产生, 民族、氏族的起源, 以及人与自然的斗争、社会习俗的形成等等都是其主要内容。流传较广泛的有关于蒙古族起源的古老传说《熔铁出山》和关于杜尔伯特部落祖先的古老神话《天女之惠》。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中的英雄史诗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它主要带有浪漫主义幻想的色彩, 描绘的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同自然界或邪恶社会势力的代表蟒古思的斗争。主要的代表作有《江格尔》《三岁勇士谷诺干》《喜热图蔑尔干》等。其中《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史诗。

要说到故事, 蒙古族的民间故事数量多、内容广。其中有神话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讽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代表作有《孤儿传》《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牧童和骏马》等。

三、从具体例子中看神话传说是怎样对蒙古族文化传播的

传说, 马头琴是由察哈尔草原的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从小是奶奶抚养长大的, 他们就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 苏和每天出去放羊。一天, 苏和抱着一匹毛茸茸的小马驹走进蒙古包来。对奶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 碰上了这个小家伙, 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 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 就把它抱回来啦。”

小白马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长大了, 它浑身雪白雪白的, 健壮如牛, 大家看了都非常喜欢。一天晚上, 苏和听见一声急促的马叫声。他突然想起了小白马, 于是冲过去看, 小白马把一只大灰狼挡在羊圈外面。苏和见机赶走了大灰狼, 只见小白马累得够呛, 浑身汗淋淋的, 多亏了小白马保护了这么多的羊。

有一年的春天, 听说王爷要举行赛马大会, 想为自己的女儿挑一个优秀的骑手做丈夫, 谁要是得了第一名, 王爷就把女儿许配给他。邻近的朋友都鼓励苏和去参加赛马大会。苏和也是信心百倍, 牵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了。赛马开始的时候, 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纵马狂奔。快到终点的时候, 苏和的小白马很是争气, 跑到最前面。按理说公主应该会嫁给苏和, 可是王爷看他是个穷牧民就很不高兴, 便只字不提招亲的事, 之前对百姓的承诺都抛到脑后, 还很霸道很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 把马给我留下, 赶快回去吧!”

苏和一听王爷的话, 觉得自己很是委屈, 立刻也生起气来, 说:“我是来赛马的, 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辛辛苦苦喂大的小白马怎么能随便就卖了呢?再说他和小白马感情深厚, 一点都舍不得。可惜还不等他回过神来, 王爷那群狗腿子就狠狠地朝他踢了几脚。苏和被打得不省人事, 还被随手扔在看台底下。可怜的小白马失去了主人, 被恶毒蛮横的王爷带走了。

亲友们把苏和救回家去了, 休养了几天, 身体渐渐好了起来。有一天夜晚, 苏和正准备躺下, 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但就是没有人回答, 苏和觉得很是纳闷, 门怎么还是老砰砰响。于是推门一看, 天哪, 竟然是小白马。苏和和奶奶高兴坏了, 急忙迎上前去。用手抚摸着小白马的背, 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 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心痛不已, 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一样。苏和咬紧牙, 忍住内心的痛楚, 将小白马身上的箭使劲地拔出来。血像喷泉一样哗哗地流出来, 由于失血过多, 很不幸的是, 小白马去世了。

原来, 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 心里非常高兴, 便选了吉日良辰, 摆了酒席, 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 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 想表演一番。王爷刚跨上马背, 还没有坐稳, 那白马猛地一踹, 便把他一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 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 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 但还是跑回了家, 死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苏和根本接受不了心爱的小白马的死, 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几天几夜都不能入睡。突然有一天夜里, 苏和梦见小白马活了。他轻轻地抚摸它, 它也走近他的身旁, 托了几句话给他:“主人, 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 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 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很在乎小白马, 于是醒来之后, 就按照小白马在梦中托的话, 用它的骨头、筋和尾做了一只琴。每当他想起可爱的小白马时, 就去拉拉琴, 琴声可以化解苏和的相思之苦;每当他回忆起骑上小白马的兴奋心情时, 琴声就会变得更加悠扬动听。从此, 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们的安慰, 大家只要一听见这美妙的琴声, 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 久久不愿离去。这个美丽的传说便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大家的心中根深蒂固。口耳相传便成为了内蒙古传统民族文化传袭下去的很好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卢明辉.清代蒙古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3]周竞红.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风险规避与和谐社会构建[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

7.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篇七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动律特点;民俗;重要性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它继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一种复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创作天赋。蒙古族人崇尚图腾,他们把对民族的感情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入到了图腾独特的舞蹈形象中,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情质朴豪放,心胸开阔坦荡。他们逐水而居,在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并在欢聚的喜悦里尽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饰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很繁复。他们大多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布条缠头,盛妆时还会戴金银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这些生活习俗也融入舞蹈语言当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从古至今,大草原给予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气质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来表现游牧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美好的情感。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舞蹈表现形式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发展为双手执筷。“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随着蒙古族舞蹈不断改革发展,现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现形式为舞者双手握筷,不时交替击打手、肩、腿等身体各部位,还可击打地面。这样不但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语汇,也借筷子的运用来抒发蒙古族人民热情、开朗、彪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2.2 蒙古族草原习俗形成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发扬和传承了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现出疾驰如风,松弛舒缓的形态,也表现出骏马狂奔,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以策马的不同形态为基础,塑造了蒙古族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而它优美的身法和韵律,使牧民们豪迈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体现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民淳樸、热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律特点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耸肩、双肩、绕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训练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肩部动作或连绵柔韧,或干脆弹性,能够准确传达各种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动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与腕的动律特点

臂的线条体现出“圆”的美感,从躯干至指尖,是一个整体弧线。手臂不同力度的运用,既可表现溪流的细腻,又可模仿图腾的形态。蒙古族女性舞蹈讲究端庄典雅,肢体具有细致、韧性、稳重、明朗的美感,表现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稳、内敛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而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的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手臂的形态,与臂的运动路线交相辉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脚步的动作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点步位、大点步位、踏步位、摇篮马步位等,每一个脚位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欢快敏捷、跳跃性强,体现出蒙古族民风的厚重、淳朴,感情热烈豪放。

4 结语

提及蒙古,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总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牛和羊,唱着悠扬民歌的牧羊人,当然也少不了或欢快热烈或舒缓优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历史符号,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草原人的心上,流动在每一个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更好地领会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刻地运用它、表现它、发展它,使它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3]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4]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5] 孙景堔.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上一篇:有一种爱叫感恩作文1600字下一篇:我家的小白兔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