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2024-10-01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共16篇)

1.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一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本文对1900年以来全球逐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图像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历史上地震活动与本年度地震活动分布相类似的年份,对这些年份之后的1~2年内发生在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中强震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得到较为合理的结论,为下年度的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分析得知:震后次年对中国大陆(主要是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大华北地区的.影响;然后是对华东地区(主要是海域)的影响;对安徽地区的影响较小.

作 者:李发 沈小七 Li Fa Shen Xiaoqi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安徽,合肥,230031刊 名:防灾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11(3)分类号:P315.5关键词:环太平洋 地震带 频度 最大震级

2.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二

本文通过运用PKPM软件,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下的两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通过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研究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

1 工程背景

某商业办公楼,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高度10.8m,每层层高均为3.6m,框架横向6跨,每跨6.5m,纵向3跨,从北至南每跨依次为5,6.2,6.6m。两个楼梯分别设置在第一跨及第六跨北侧,梯段方向均为Y向。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mm×6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00mm×600mm;楼板厚100mm,屋面板厚120 mm。模型基本参数输入如下:设防烈度为7度,设防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特征周期0.45s,周期折减系数为0.7,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模型1为不考虑楼梯的框架模型,将楼梯构件换算成荷载加在所传递的结构构件上(图1);模型2为考虑楼梯的框架模型,将楼梯构件对应输入在结构模型中(图2)。

2 内力分析结果及分析

2.1 楼梯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由表1可得,模型1、2前两阶振型均为水平向平动,第3阶振型为扭转,表明楼梯参与计算后,结构基本运动形式未发生改变。模型1的自振周期大于模型2的自振周期,表明当考虑楼梯的作用,结构的整体计算刚度增大,相对应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

2.2 楼梯对结构水平位移的影响

X,Y方向地震作用下楼层位移情况见表2,3。

由表2,3可得,模型二的绝大多数位移指标要小于模型一,因其考虑了楼梯的刚度,使得整体结构刚度增加,进而位移减小。且平行梯跑方向(Y方向)位移减少幅度大于垂直梯跑方向(X方向),表明楼梯对楼层位移的影响平行梯跑方向要大于垂直梯跑方向。

2.3 楼梯对结构整体内力的影响

模型在X/Y向地震作用下受力情况见表4,5。

由表4,5可得,模型二与模型一相比,在X/Y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力、楼层剪力以及弯矩在数值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明楼梯参与整体模型计算与否对结构内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3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得,在地震作用下,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建议将楼梯构件建入到整体结构模型中一起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更切合实际的计算框架结构各构件的内力大小,为结构设计人员对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朱炳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孟凡林,孟祥瑞,张维学.考虑楼梯影响的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1):14-19.

[4]杨小钰.现浇楼梯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影响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5]胡晓亮.楼梯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3.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框架结构;场地土类别;地震烈度;整体刚度

中图分类号TU37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62-01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使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地震力是最主要的水平力。地震力小,位移小,局部刚度的大小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小,在满足承载的条件下,某些局部梁、柱过大的问题就可能不会体现出来;地震力大,位移大,地震力越大,越要注意整体刚度的均衡,如果局部刚度过大或过小,会在应随整体偏移时而偏移幅度不够或过大,产生对整体偏移的抵抗力或拉力,从而局部出现不利的约束,导致整体振动不协调。例如局部梁过大会显得柱过于薄弱,对梁的约束不足,从而使框架整体刚度出现薄弱点,地震时,薄弱位置就会出现比整体位移过大的偏移;如果柱过大,又会产生对梁过强的约束,地震时,约束过强的位置就会出现比整体位移过小的偏移。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框架整体不满足要求。框架的抗震能力就如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短板决定。

1场地土的分类

下面了解一下场地土的分类:

1)I类——坚硬土,包括岩石,密实的碎石类土,坚硬的老粘性土。

2)Ⅱ类——中等土,除I、Ⅲ类以外的一般稳定土。

3)Ⅲ类——软弱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轻亚粘土(粉土),可液化土,静基本容许承载力小于130kPa的填土。

注:场地土一般可按基础底面(或端承桩支承面以下)10m范围内或摩擦桩桩长范围内土的类别划分;当上述范围内的土为多层土时,可按厚度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土的类别。

2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下面为中国石油成品油库综合办公楼的典型平面:

该楼为三层框架结构,框架计算一层高度需从基础顶算起,一层层高为4.7m,二层层高为3.9m,三层层高为3.6m。以B和5轴交点处柱(截面尺寸600x600)的一层配筋为例,通过PKPM软件的计算结果来分析不同的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别对框架的影响。目前我们遇到的项目一般为二、三类场地土,地震烈度一般为6度-8度。

下面分别为设置三排柱时的一层柱配筋计算结果:

7度Ⅲ类场地土(三排柱):柱子截面由600x600改为550x550

8度Ⅱ类场地土(三排柱)

8度Ⅲ类场地土(三排柱)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场地土类别的情况下,柱配筋量8度比7度约增加130%;在相同地震烈度的情况下,柱配筋量Ⅲ类场地土比Ⅱ类场地土约增加40%。以上表明场地土类别和地震烈度对框架柱的配筋均有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看出8度Ⅲ类场地土时柱的配筋较密。

根据成品油库综合办公楼房间的布置特点,可适当在C轴增加一排柱,提高框架的整体刚度,调节柱的配筋。下面为四排柱时的计算结果:

8度Ⅱ类场地土:柱子截面可由600x600改为550x550,再改小柱子刚度不能满足要求。

8度Ⅲ类场地土:柱子截面可由600x600改为550x550,再改小柱子刚度不能满足要求。

3结论

针对成品油库综合办公楼的框架计算,考虑柱截面尽量不影响使用,框架柱网布置建议在不劣于7度Ⅲ类场地土的情况下,纵深方向可采用三排框架柱,劣于7度Ⅲ类场地土的情况下,纵深方向可采用四排框架柱。另外,从结构的整体着眼,针对抗震薄弱环节如楼梯间优先考虑布置框架柱。

4.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四

检波器与地表耦合处于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最前端,考虑到其位置和功能的重要性,探讨了检波器-地表耦合对地震记录的影响问题.为了提高野外地震资料的`品质,在调查了地表物性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检波器-地表耦合装置.先后在吉林油田、大庆油田和新疆塔河附近等地区,在可比条件下与常规耦合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特殊耦合方式与常规耦合方式相比,无论从比较接收能力的实验中取得的单次记录,以及按生产要求所获得多次叠加剖面,其地震信号的能量、频带宽度和信号保真的程度都有明显改善.

作 者:董世学 韩立国 王建民 傅朝奎  作者单位:董世学,韩立国(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球物理系,长春,130026)

王建民,傅朝奎(大庆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大庆,163357)

刊 名:地球物理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年,卷(期):2001 44(z1) 分类号:P631 关键词:常规耦合   特殊耦合   耦合特性   数据采集  

★ 基于WebGIS的卫星观测计划编制系统

★ 论文:电源系统中多个子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

★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全文

★ 沉降观测周期及期限是什么?

★ 观测天气教学反思

★ 地物化遥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图库管理系统

★ 地震作文

★ 日语范文地震

★ 关于地震简报范文

5.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五

一、引言四川是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省份之一。在我国列进世界遗产名录的35处遗产地中,四川有5处,居全国第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居全国第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进“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省等各级自然保护区163个;世界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历史文化名镇(村)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凭借得天独厚的遗产资源上风,四川跻身于旅游大省之列,2007年全省旅游收进达1217.31亿元,是全国第9个旅游总收进突破千亿的省市。遗产旅游始终是四川旅游最抢眼亮点。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级汶川地震,其惨烈程度几十年不遇。灾情最为严重的四川省职员伤亡惨重,诸多遗产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该省的旅游已全面停止。2007年四川的旅游总收进占到全省GDP的11.6%,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灾难发生之初即着手启动应急措施,制定和实施旅游恢复策略,这对于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国际上对于旅游危机治理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可能对四川遗产地旅游带来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就灾后旅游恢复提出建议。

二、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带来的直接影响1.旅游业务的全面暂停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就发出通知,提示游客近期暂不要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第二天下发《关于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报》,要求各省市区旅游部分迅速通知所辖地区旅行社立即停止组织赴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这对正步进旅游旺季的四川省旅游业无疑是迎头一击。2.旅游基础设施的损毁其中高速公路受影响稍微,5月14日已全部恢复畅通,但以汶川为中心的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隧道塌方、大桥移位等较严重情况,通往九寨沟等重点遗产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灾区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3.自然文化遗产的损毁四川地震灾区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保单位225处。目前所知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鱼嘴裂缝,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截至16日,全省共有5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79处省级文保单位遭受损失,馆躲文物损失758件。4.旅游业的人财物损失包括旅游治理部分及景区、旅行社、饭店餐饮娱乐业等在内的旅***业的职员伤亡、应急投进(包括搜救、疏散游客、取消预订团队等)、宾馆等接待设施损毁等。截至5月20日18时,全省旅***业共遭受经济损失331.47亿元。

三、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近二三十年,世界范围内旅游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难,有关旅游危机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表明,灾难地旅游市场恢复受以下因素影响:灾难的性质:受单

一、随机危机事件影响、后果可清楚预见的旅游市场易于恢复,后果不确定的危机事件(如美国9.11事件)将延缓恢复过程;旅游目的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处于成熟期的旅游目的地比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旅游目的地市场更难恢复;灾难地区地理范围的大小。据此分析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的预期影响如下:1.汶川地震灾难的性质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汶川地震破坏力强,影响面大,但其性质仍属单

一、随机的灾难事件,后果清楚。据现有报道,灾情最严重的都江堰遗产地固然二王庙等古建筑垮塌,但堰体本身经受住了大震的考验,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几处重要设施无大碍,其遗产魅力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由于度过此次地震灾难而更添传奇色彩。省内其他世界遗产地除青城山道观受损严重、九寨沟交通暂时阻断外,大熊猫栖息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黄龙等处均无大碍,不可再生的遗产损失有限,灾后重建完全可以恢复各遗产景区的旅游。从心理因素上来讲,汶川地震非但没有像9.11事件那样撼动社会核心价值,相反震后中国政府积极作为的出色表现和全国人民、海外同胞万众一心共度难关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灾后遗产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6.建筑管理对建筑质量的影响论文 篇六

1、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要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强化:施工企业要大力监控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施工单位要大力进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工作,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落实各项质量管理责任,保证出现事故可以向责任人追究,这样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施工之前,质量技术交底工作要科学进行,向施工班组发放作业指导书,施工团队要对其仔细了解,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级别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正确划分,保证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职责权限,认真施工。其次,要控制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质量控制不能只在事后进行,需要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前控制指的是在施工之前,整体规划项目的施工现场;事中控制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工程质量。

最后,还需要对工程施工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时,严格依照相关的施工工艺来进行,通常情况下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样才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积极的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程成本高低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首先,成本预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施工单位要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科学的预测和计算招标工程成本,结合市场行情,制定科学的报价,要认真的书写标书,保证没有出现遗漏问题,这样就可以方便以后工作的进行。其次,要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大力监督施工现场,避免出现一些材料浪费现象,同时,偷工减料问题也是被严令禁止的。要指派那些有着较高思想觉悟以及清正廉洁作风的人员去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对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科学合理的保护以及维修施工机械,使机械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实现机械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进而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对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体系等进行大力健全和完善,施工人员在操作的时候,要严格依据相关的安全制度来进行,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定期经常的检查项目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如果出现了违规作业情况,就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处理。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大力宣传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了解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必要的话,项目组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小组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对项目安全施工进行负责,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后,相关负责人也需要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定期抽查部分工程,如果出现了问题,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找出发生原因,以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施工人员素质低下也是工程质量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改善。比如大力培训施工人员,将工程施工作业中的难点作为培训的重点,以此来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结语

7.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七

实际的建筑结构都是建于地基之上的,结构部分和地基土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影响,协调变形,共同承受重力荷载以及各种动力荷载。而结构设计人员往往忽视这种作用,仅仅考虑结构本身的受力特性。这种做法有时候是不经济的,而另外一些时候可能导致设计偏于不安全。对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反应分析时,设计人员通常直接在结构模型底部施加地震波。这有两点和实际情况不符:1)没有考虑地基变形导致的上部结构内力重分布;2)地震波的能量只能通过结构内部耗散而不能通过反射传播到地基深处。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模型,分别对比了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和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结果差异。

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 几何模型

为了反映结构刚度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高矮两组框架结构模型,每组中又包含两个模型,分别为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和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第一组框架为5层结构,首层层高5.5 m,其余层高为4.1 m,用以模拟普通多层框架,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组框架其他参数同第一组框架,只是层数由5层变为15层,用以模拟高、柔框架。

在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里只建立了纯框架,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里除了框架,还在框架底部建立了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土层。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梁、柱均采用B21单元,地基土采用CPS4R单元,梁、柱及地基土的网格尺寸均为1 m。在各段梁上分别施加4 500 kg/m的非结构质量,用来模拟楼面的恒荷载和活荷载。

1.2 材料参数

梁、柱均采用C30混凝土,根据规范[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3.0×104 N/mm2。梁截面为400×900,柱截面为1 000×1 000。结构阻尼比取5%,并根据换算关系计算出瑞利阻尼系数[2]。地基土选用中硬土,按照规范[3]剪切波速可取为260 m/s。

1.3 边界条件

假想在7度0.1g地区进行大震弹性时程分析。在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中,按照常规方法直接在柱底端输入峰值为220gal的水平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模型中,在地基土侧面施加自由场边界,在地基土底部施加粘性吸收边界[4],再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转化为力时程施加在土层底部。调整输入力时程的峰值,使得地面点的加速度峰值为220gal。输入地震波采用El-Centro波,其时程曲线如图3所示。

粘性边界可以模拟地基土半无限空间,吸收来自结构以及土体表面的反射能量。其效果验证如下:在图4a)所示的一块土层底部施加幅值为1的加速度脉冲。当底部采用普通的加速度边界时,得到地表点的加速度时程如图4c)所示,将产生多个峰值,这是由于地震波不能被土层底面吸收而多次反射造成的;当底部采用粘性边界时,得到地表点的加速度时程如图4d)所示,其波形与输入波形完全一致,可见采用粘性边界更符合地基土的实际受力情况。

2结果分析

首先对模型进行了频率提取分析,得到5层框架模型的一阶周期T15=1.05 s,15层框架模型的一阶周期T115=2.57 s。从周期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两个模型能够分别代表多层普通框架和高、柔框架。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基底剪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本文提取了各模型的基底剪力时程进行分析。5层框架模型基底剪力时程如图5所示,15层框架模型基底剪力时程如图6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常见的多层框架结构,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剪力比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剪力大一些,但是差别非常微小。在实际结构设计中完全可以忽略这点差别,而且忽略这种差别是偏于安全的。

由图6可以看出,对于比较高、柔的框架结构,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剪力几乎比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剪力放大了40%。众所周知,基底剪力的增加对结构构件的受剪和受弯设计有很大影响,如果此时仍然按照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会使得构件截面的选择和配筋不够经济。这也说明,如果按照同样的设计方法,高、柔框架的安全度要比普通多层框架高很多。

当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时,结构本身是一个封闭系统,地震能量通过地震波源源不断的输入,而能量的耗散只有通过结构本身的阻尼作用完成,这就造成结构的地震反应往往大于实际值;当考虑土结相互作用时,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与结构相连的地基土是一个半无限空间,地震作用时,输入到结构系统的能量可以通过反射进入地基土中,增加了能量消耗的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还说明,普通多层框架和高柔框架对是否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高柔框架更适合进行土结相互作用分析。

除了基底剪力,倾覆弯矩也是抗震设计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也提取了各个模型的基底倾覆弯矩进行分析。5层框架模型基底倾覆弯矩时程如图7所示,15层框架模型基底倾覆弯矩时程如图8所示。

由图7可以看出,对于常见的多层框架结构,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倾覆弯矩明显大于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倾覆弯矩,高出值约为30%。倾覆弯矩对于柱子的轴力设计值有很大影响,这说明如果此时仍采用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设计方法,柱子的设计将偏于不安全。

由图8可以看出,对于比较高、柔的框架结构,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倾覆弯矩同样大于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倾覆弯矩,高出值有所降低,约为10%~20%。按照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设计方法,柱子的设计同样偏于不安全。

地震发生时,结构将会作用于地基上很大的不均衡压力,压力使得地基土发生不均匀变形,这种变形将会加重结构的重力二阶效应,进而增加倾覆弯矩。因此,如果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可能会严重低估柱子的轴力设计值。

3结语

本文进行了不同框架模型的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对比了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和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基底剪力和倾覆弯矩,得到了以下结论:对于普通多层框架结构,在计算基底剪力时可不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倾覆弯矩时,可在常规设计方法基础上根据结构的整体刚度乘以不小于1.3的增大系数;对于高、柔框架结构,在计算基底剪力时考虑土结相互作用可显著降低基底剪力数值,为了达到经济适用的目标,可在常规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整体刚度乘以一个大于0.6小于1的系数。而在计算倾覆弯矩时,要乘以一个不小于1.2的增大系数以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孟宪春.多层地铁车站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

[3]GB500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S].

8.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汶川地震 概念设计 构造 未成年人保护 楼梯间

0 引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

在这次地震中,“89规范”之前的建筑物多数遭受严重破坏,直至倒塌;90年以后建造的建筑大部分作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在极震区,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了,可相邻的砌体结构却“裂而不倒”。本文依据《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1 抗震设计应重概念、轻精度

地震作用计算是依据当地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对应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的设计取值来计算的,原本就是一种数学上的精似计算,想得到精确准确的计算结果是非常困难的。

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设计时只靠提高地震作用来提高抗震能力,结构的各构件将需全面增加材料,增加投资,不符和我国国情;而提高抗震措施,着眼于把财力、物力用在增加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上,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1.1 结构体系合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5.2条3.5.3条规定,不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砌体结构,均要求结构体系完整,传力路径明确,但在设计中,为满足建筑师的创新突破,结构设计以拆柱子、开大洞、砌体结构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转角开门窗、楼梯间凹凸于建筑转角等作为代价,结果破坏了结构整体性及传力路径,在地震中率先破坏导至结构失稳坍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包括轻质隔墙)不合理布置,可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上下楼层的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墙不到柱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

目前的学校建筑因建筑构造要求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多采用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结构抗震计算时,此体系结构对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高烈度区的横向层间位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而倒塌,

1.2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此次地震发现,在高烈度区理论上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倒塌的,而抗震相对较差的的砌体却也有裂而不倒的;甚至个别私人建造的砖木结构的住宅都完好无损;同一地点,同是砌体教学楼,有的损坏严重,甚至倒塌,有的却表现良好。这就是多道抗震防线起了作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5.3条对结构体系提出了多道抗震防线的要求,对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抗倒塌具有重要意义。

砌体结构的构造柱、圈梁虽然不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承载力,但作为砌体的约束构件,可以提高墙体的延性。在大震作用下,作为“第二防线”延长建筑物变形时间,约束紧箍建筑物裂而不倒,保证居住者有足够的逃生时间。

框架结构,尤其是教学楼这种大空间结构,如果合理设置柱间支撑或柱子翼墙(不影响空间采光和美观),增加结构纵向刚度;剪力墙结构合理设置连梁,让其作为结构的“第一道防线”在大震来临时,率先破坏,消耗地震能量并改变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降低地震力,来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

多层框架设计时可考虑将楼梯间墙体设置成剪力墙,大跨度的公共建筑适当在墙体位置处增设剪力墙,形成抗震的多道防线。

1.3 有意识作到“强柱弱梁” 《规范》第6.2条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计算应遵循“强柱弱梁”的原则。但在这次地震中,应该要求的“梁铰机制”在毁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大量的“柱铰”。

在实际设计中,考虑到部分楼板作用形成T形梁,将框架梁的抗弯刚度放大到1.5-2.0后,梁的实际承载力大于梁端弯矩;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即使增大了柱端弯矩设计值,计算结果只能按构造要求配筋;只有当构件抗震等级为9度一级时,规范才要求按照梁的实配钢筋反算柱端弯矩。因此对于占建筑大比重的抗震等级为二、三级的构件,实际的结构设计再精确,形成的还是“强梁弱柱”。

因此,设计时要意识的减小框架梁的断面和配筋,尤其是层数低跨度大的框架结构,有必要加大框架柱截面和配筋。合理确定梁的放大系数,计算后切记不要人为再放大框架梁的配筋。

2 抗震构造的合理设置是提高抗震能力的有效途径

汶川地震中,有许多建筑因构造的不规范、不合理,甚至是因为构造缺失造成整体的跨塌:预制楼板不拉结,砌体结构不设构造柱、圈梁,地震时墙体外闪而楼板瘫塌、楼梯板施工缝留在最大弯矩处;楼梯与主体结构连接薄弱,地震时先于主体破坏,堵塞逃生通道;抗震缝宽度不够,或因施工堵塞,不同结构的相邻建筑物在地震中碰撞而相互挤坏;框架结构节点钢筋锚固不足,箍筋不加密或不够长度,造成节点先行破坏;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时没有全高加密,造成柱剪切破坏。

《规范》提到的构造都是根据以往的地震灾难和工程经验积累出来的有效且必要措施,提高抗震措施,着眼于把财力、物力用在增加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上,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砌体结构应严格按《规范》设构造柱、圈梁。尤其是楼梯、电梯间的四角,楼梯段上下端对应墙体;错层部位、不规则部位纵横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较小墙垛处;外墙四角均设构造柱

砌体结构受力集中部位应构造可靠,加强混凝土大梁与墙体的连接,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大跨度梁应采用组合砌体,即在支撑部位仅设置构造柱是不够的,是需要进行沿楼面大梁平面内、平面外的静力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框架结构节点钢筋须满足锚固要求,梁柱箍筋按规范加密,注意箍筋与纵筋的比例;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时,框架柱应全高加密,从构造上保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保证大震来临时,梁的塑性铰能发挥作用,避免柱及节点破坏形成几何可变体系而倒塌。

女儿墙等非结构构件应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且应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尤其是建筑物出入口上部的挑檐、女儿墙、玻璃幕,吊顶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严禁采用无锚固的预制混凝土挑檐。

当设计必须采用预制装配式楼板时,则应做好预制板间拉接锚固,设置板边圈梁,板缝现浇配筋带,并设置板端现浇配筋腱鞘,可有效提高楼盖的整体性。

3 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

根据震害,国家再次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密集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规定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与大型体育场管(人口密集)同类设置。

4 生命通道——楼梯间的安全

由于楼梯段侧向刚度较大、山墙较高、休息平台与楼层存在错层,地震是最容易破坏。作为逃生通道,楼梯间的抗震设计应予以充分重视。

4.1 楼梯间的混凝土梯段、梁、板应参与计算,并考虑对楼梯间山墙造成的不利影响。

4.2 在教学楼、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建筑有必要在室外另设疏散楼梯,以便室内楼梯间破坏时有第二个逃生通道。

4.3 楼梯间构造合理,形成应急疏散的安全岛。

严格按规范设置构造柱,拉结钢筋,钢筋混凝土带,可靠连接或锚固。

4.4 不应采用墙中悬挑是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4.5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端部或转角处,更不宜设置突出建筑物的转角圆形楼梯间,这都是宜引起地震时集中变形破坏的地方。

5 结语

汶川地震表明,只要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和保证施工质量,以及震前经过抗震加固的建筑都能达到“三水准”的抗震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9.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九

1.融资

自我国公开的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国有企业上市就一直受到照顾。到底,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就达到1088家,境外上市公司52家,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近年来,结合扭亏脱困的进程,国有企业上市进一步加快了。为了迎接国际竞争,为了加快同国际接轨,近年一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还在境外实现了上市。上市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时间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累计筹资近10000亿元,其中仅20境内境外筹资金额就达到3249亿元。

2.股权结构的变动

国有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还是国有控股公司,境内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平均占总股本60%以上,但是频繁发生的股权转让和正在推行的国有股减持将有利于股权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事实上,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都在逐年下降。无论如何,上市公司股权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比非上市公司要高得多,因而股权结构的调整也要容易得多。可以肯定的是,上市公司将会比非上市的国有企业更快地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化,这将会为企业经营机制的真正转换奠定必要的基础。

3.治理结构的新问题:虚假陈述、利益转移、内幕交易

国有企业上市既为治理结构带来了新问题,同时也为治理结构的改善带来了强大压力。对于非上市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谈论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对于上市的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大量小股东的出现,由于融资行为和证券交易行为的发生,上市时的虚假陈述、上市后的自我交易和内幕交易就成为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问题。

国有企业上市时的虚假陈述在我国屡见不鲜。许多国有企业的资产质量、业务前景并不很好,但是为了实现上市和从证券市场融资,在股票发行和上市的时候就存在着包装、虚假陈述的现象,发起人和中介机构对重大事实进行有意隐瞒,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蓄意欺诈,使证券投资者承受了重大风险。

国有企业上市后的自我交易非常普遍。自我交易一般发生在上市公司同国有的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之间,上市公司通过自我交易向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实现利益转移。如上市公司以高价从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购买产品、劳务或承租资产;上市公司以高价从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购买资产、回购股权及收购企业;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从上市公司以低息拆借资金,甚至根本借而不还,最后以高价向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等方法抵消债务;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与上市公司设立合股企业,母公司高估人股资产从而多占股份或以此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为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作贷款担保,但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不还贷从而将责任转嫁给上市公司,等等,都是自我交易的形式。

我国上市公司向控股母公司转移利益的动因,主要是国有的控股母公司在上市公司中的“一股独大”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优质资产和赢利性强的业务都被集中起来上市,而学校、医院等庞大的非经营性资产,赢利能力很差的业务以及退休职工和在职冗员都放在国有的控股母公司,一旦上市融资的目的实现,上市公司向控股母公司转移利益就成了一种“赡养义务”;另一方面,国有控股母公司的经营机制比上市公司更僵化、经营行为更加缺乏约束,使控股母公司像一个资金漏斗和无底洞,而上市公司就是当然的资金源。自我交易和利益转移“赡养”了国有控股母公司,但严重损害了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小股东和债权人而言,它们无力阻止这种自我交易和利益转移,它们只能看着资金和利润的流失,看着上市公司逐步在自我交易和利益转移中变成空壳,而他们的投资回报和债务偿还却失去了应有的保障。通过自我交易向控股母公司转移利益已经引起了十分严重的后果,一些上市公司因此而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中。为了解决自我交易和利益转移的问题,加快国有股的减持、尽快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现象也很常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从内幕交易中牟利,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同外部机构勾结起来“做庄”,操纵证券市场,使证券市场被严重扭曲。

4.小股东利益与国企发展

国有企业上市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新问题:即使上市有利于国有企业融资、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甚至也有利于国有股的溢价升值,但如果这些“有利于”是建立在对小股东掠夺的基础上,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股的溢价升值也是不值得肯定的。如果国有企业上市后的生存、发展对小股东的利益构成损害并且得不到制止,证券市场将会失败,最终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捷克等不少东欧国家都见证了证券市场失败,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5.证券市场对治理结构的压力

但是,不能不肯定上市后证券市场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机制彻底转换带来的巨大压力。上市后,企业的决策、监督都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企业的业绩必须要经过独立的会计师的审核,企业财务必须要有基本的透明度,特别是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这方面的法律和监管更严,这对于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改善业绩,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乃至中介机构在业绩报告、财务报表等方面都有很多的造假行为,但小股东的呼声和“用脚投票”行为必将给上市公司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上市公司也将越来越难以忽视这种压力。

10.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篇十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教育的影响

自人类拥有文明历史以来,人口和教育就互相影响和作用着,在当今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口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更是制约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变动及其一系列后果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使得国家或地区在制定教育规划时必须准确地判断其趋势并做出适宜的决策.

作 者:侯萌萌 姜弘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刊 名:统计与咨询英文刊名:TONGJI YU ZIXUN年,卷(期):“”(2)分类号:C92关键词:

11.日本地震对我国外包产业影响分析 篇十一

1.影响表现

通讯中断。海底通信光缆受损,国内多家对日外包企业出现了网络不畅甚至中断的问题,对在线开发业务影响很大。特别是服务器设在日本的企业,因无法登陆服务器影响更为严重。

电力短缺。灾难发生后,日本电力供应紧张。其中东京实行轮流限电,日本东部地区将面临较长时间电力短缺。不定期停电和限电措施造成外包企业员工不能正常上班,业务交付时间难以保障。尽管日本积极寻求对策,包括增加替代核电的火力发电、扩大企业自行发电、扩大使用天然气等,但短期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短缺的问题。

人员撤离。核泄漏事故及其引发的恐慌,还导致外籍员工开始撤离日本。韩国多家游戏公司、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法国政府均要求员工撤离。

2.具体影响

从业务类型来看,不同类型的外包业务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比如研发外包订单)受到的影响较小,特别是在国内离岸执行的订单,基本能够按计划继续实施。而业务流程外包(BPO)特别是在线业务,执行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此部分业务占比不大。

从影响的传导看,因日本总包商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在于日本总包商的上游客户受损的影响传导。比如本次地震中影响较大的汽车行业、电子行业、保险行业等,有可能在未来发包量上有所减少。

从时间上看,短期内已有订单取消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订单执行问题,这一问题预计会较快得到解决。中期来看,受损上游行业的订单发包量可能会下降,但灾后重建的重点行业如建筑、交通等发包量可能会上升。长期来看,日本经济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下滑,整体发包量预计会下降。

3.应对措施

确保员工安全。国内外包企业积极与驻日员工联系,确保员工安全。根据目前来自各家企业的反馈,在日员工均人身安全。多数企业将根据具体事态的进展来决定员工的撤留,大灾之下,外包企业表示以员工安全为首要原则。

保障业务运行。外包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尽量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比如针对网络通讯不畅问题,启用备用线路和专线进行通讯;针对交通堵塞和办公地点电力短缺的问题,建议员工在家办公。

分散市场布局。目前一些企业来自日本的软件外包业务比重很高,如东软80%,华信93%,海隆77.82%。这些企业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开拓欧美市场,来自欧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业务比例明显增长。日本地震发生后,预计相关企业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场分散化进程。

4.潜在机遇

在此次灾难的救援过程中,国内外包企业积极配合日本客户,帮助修复和重建相关系统。通过合作救灾和无偿援助,进一步紧密了中日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这将有利于灾后巩固我国外包企业在日本的市场地位。

在建筑、交通、钢铁、保险等基础设施方面,灾后重建将带来巨大的行业机会。我国外包企业如果能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将可以获得相关行业的大量外包业务订单。同时也能为这些垂直市场日后的持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出于风险分散的考虑,很多日本企业地震前已经开始在本土之外建立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等。此次灾难发生后,这一进程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快。中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拥有广阔的安全地域,抓住机遇将可以成为最重要的承接地。

12.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十二

关键词:地震作用,钢楼梯,钢框架,抗震性能

0前言

在地震作用下, 钢结构楼梯及钢框架结构的变形较大, 而变形过大会导致钢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降低, 最后整个结构会因结构节点破坏而无法使用, 因此, 将楼梯作为“安全岛”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1,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中明确指出:结构计算模型在建立时可以进行必要的简化与处理, 在计算时应考虑楼梯构件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必须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计算与分析。因此, 本文以3层钢结构框架为计算模型, 建立有无钢楼梯计算模型, 分别探讨在地震作用下钢楼梯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

1 模型建立

1) 模型基本概况。工程概况:工程位于西安市灞桥区, 3层钢框架结构, 层高为4.2 m, 总高为12.6 m, 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 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特征周期Tg=0.40s, 钢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为0.85。所采用钢材为Q345B。结构阻尼比ξ=0.04。钢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为0.85。钢框架结构构件及钢楼梯构件截面尺寸见表1。

2) 三维计算模型建立。在有限元分析中, 钢梁、钢柱:杆单元;水平钢板:膜单元;钢楼梯斜板:壳单元, 计算模型在空间的自由度均加以约束固定。钢框架结构模型建筑平面图见图1, 3层无楼梯钢框架模型图见图2;3层有楼梯的钢框架模型见图3。

2 计算条件的基本设定

根据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中的相关参数进行选取。基本风压w0=0.35 k N/m2。基本雪压w0=0.25 k N/m2。对各计算模型采用地震作用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 钢框架结构与楼梯钢框架结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本次对体型较规则的钢框架结构, 仅考虑弹性分析计算, 由于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内容较多, 选择主要的控制参数结构周期、位移角、底层剪力和楼梯受力作为研究对象。

1) 反应谱工况下, 各模型结构周期和位移角汇总对比见表2。

从表2对比数据分析可得:无钢楼梯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钢楼梯的模型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结构前三周期分别缩短大约13.6%、11.8%、19.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钢结构体系中楼梯的设置对钢框架主体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显著的影响;无钢楼梯模型前二阶振型主要以平动为主, 第三阶振型以扭转为主, 但有钢楼梯模型扭转参与系数比较明显, 说明由于有钢楼梯模型中楼梯构件的参与, 导致了框架结构振动模态发生了改变。楼梯的存在提高了结构的抗扭刚度;计算模型中出现两个方向最大位移角差异, X方向减小约6.5%, Y方向减小约23%, 可以得出:楼梯对顺跑方向的最大位移角有明显的影响, 考虑楼梯后结构模型的阵型方向也有所改变;有钢楼梯计算模型的层间侧移小于无钢楼梯计算模型, 且两个计算模型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250。

2) 楼梯参与整体计算时对钢框架结构底层剪力的影响对比分析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出:地震作用下底层剪力双向分别增大4.8%及12.6%, 由此得出, 对于钢楼梯布置方向对整体钢框架结构的影响显著, 均不能忽略, 楼梯的对称布置及分布合理对地震作用下整体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是有利的。

3) 在反应谱工况下, 取各模型楼梯间2层梯间框架柱沿Y方向截面剪力对比分析。

从各模型楼梯间2层梯间框架柱沿Y方向截面剪力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有钢楼梯的模型与无钢楼梯的模型相比, 剪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钢楼梯模型的剪力相应地增大了4倍多;有钢楼梯的模型的梯间框架柱沿Y方向截面剪力增大了约1.75倍, 且柱上下两段截面的剪力变化大约达50%左右, 可以认为楼梯斜梁具有斜向支撑作用, 有效支撑效应的楼梯间组成了局部支撑结构, 形成较大刚度集中现象。楼梯间钢柱和楼梯斜板受到冲击作用产生了极大附加应力, 从而更加说明了支撑梯段板的梯柱是双向压弯、双向剪切的构件, 因此在大震作用下, 钢框架结构梯柱上端节点极易破坏。

4 结论

钢结构楼梯对整体钢框架结构刚度有一定的贡献, 由于楼梯构件对整体结构有刚度的贡献,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将吸收更大的地震作用力, 在以后的结构设计时, 需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钢框架的楼梯斜梁和梯柱在地震时产生的内力 (轴力、剪力) 较大, 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 楼梯间的构件处于复杂应力 (拉弯、压弯) 交替状态下, 因此, 在地震作用下, 应将钢楼梯的“释放效应”理念应用到未来钢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中, 以此达到抗震性能设计要求。

[ID:003181]

参考文献

[1]尹保江, 黄世敏, 程绍革, 等.汶川地震中建筑楼梯震害原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王威, 薛建阳, 章红梅, 等.框架结构在汶川“5.12”大地震中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启示[J].世界地震工程, 2009, 25 (4) :133-137.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5]GB50007-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S].

13.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分析 篇十三

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分析

世界各地建筑景观、形式和艺术风格多姿多彩.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伦理观念在建筑上的反映,它体现了建筑的意识性.另外,建筑是依靠建筑材料建造起来的,所以建筑还具有很强的物质性.本文分析了太阳辐射、自然资源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建筑景观、形式、艺术风格的影响,说明建筑的物质性主要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

科学研究与观测事实表明,大地震海啸的发生必须要具备构造条件、动力条件和海水水深条件,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北部湾)是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的。海南的地震与华南的地震活动有共同的动力成因,也是整体相关的,1994-1995年有个地震活动高潮,发生台湾海峡7.3级和北部湾6.1、6.2级等地震,这个高潮已经过去了。从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上看,我国台湾地区和西部地区最高,其次是华北地区,再次是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强震孕育时间较慢,大地震能量积累需要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尤其是短临预报还不能实现,但对地震活动的区带特点、大的起伏趋势等还是有规律可以把握的,这也符合地球动力的科学理论。目前华南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前兆异常数量均远低于1994年之前的情况,说海南将发生9.1级大地震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观测事实。此外,气候反常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海水温度的变化。

14.地域环境对民居建筑设计的影响 篇十四

气候与地域对建筑的形式影响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的地域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地域建筑形式。

为顺应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则产生了不同特征的建筑形式,为与自然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地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模式和文化。

【关键词】地域;环境;窑洞

自然地域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是影响某个地域民居形成的一个方面。

不同自然环境决定民居形态和生存方式,地域性特征越明显,具有地域特性的民居自发应对自然的能力就越强。

河南传统建筑形式丰富,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

河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物产资源,由此产生的社会制度、生活模式、行为模式、技术方法,以及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都对其建筑地域特征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建筑群的选址、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和结构,建筑的择地、平面布局、造型和空间组织及建筑构件的构造特征等,均反映着环境特征的影响和作用。

1 河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东经110。

21’~116。

39’,北纬31。

23’~36。

22’之间。

河南与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省界范围东西宽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境遇辽阔,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和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海拔高而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且平坦。

古人云:“当取天下之,河南在所必争”、“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与河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

河南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西向东由山地丘陵向平原气候过渡的特征,伏牛山南北分别属北亚热带湿润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我国划分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正好穿过境内、贯穿境内的豫西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

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系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

河南省的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太平原。

山区丘陵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

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沿太行山东麓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有大型“地下水库”之称。

此外,河南地理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西部和南部地丘陵,关隘较多,为两进南下之咽喉。

2 河南地区的窑洞分布

古代史的豫西地区降水充沛,土地富庶。

《史记索隐》中记载“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

黄帝就是生息劳作在黄土地上的黎民百姓的共同祖先。

《礼记・礼运》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

也就是说窑洞就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

正是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该地区民居的典型特征――窑洞以及窑洞与四合院的结合形式。

河南省窑洞村落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展地区之一。

分布区域主要在郑州以西、伏牛山以北的黄河两岸,河南约有800万人住窑洞式民居。

三门峡市、灵宝市属高原地区,新安县、洛阳市、偃师市、巩义市是丘陵和河谷平原,窑洞最多分布于此。

据地质资料显示,在这一地区黄土阶地、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广泛分布,黄土的厚度自西向东递减,厚度大部分在30~100m之间。

其中,三门峡地区大于100m,洛阳地区在50~100m,荥阳、巩义一带的黄土层厚度在50m,再往东到郑州仅20m左右。

豫西地区的黄土的孔状结构发育适中,积层土质均匀,有垂直节理,湿陷性较小且土层厚,是最适合挖掘窑洞的黄土类型。

到目前为止从黄土高原到黄土丘陵地带的地质条件多年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窑洞仍是这一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3 河南地区的窑洞类型

在豫西地区的洛阳、巩义一带,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覆盖层较厚,土质结构密实,称压力较大,适合挖掘黄土窑洞”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特点,而得以营造豫西地区的窑洞民居特点。

豫西窑洞冬暖夏凉的秘密所在,就豫西窑洞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来说,建筑能耗以热工能耗为主。

豫西窑洞民居的类型可分为:

(1)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靠崖式窑洞出现在山坡,原土边缘地区,是在天然形成的黄土峁、黄土梁立壁上或是自然岗地形成的天然截头处直接由横向纵深方向掏挖的洞穴,窑顶至少留3m以上土层。

在上坡面面积的大小来决定窑洞的层数。

为避免要懂得荷载影响底层窑洞,台梯的布置是层层后退的,形成了上层窑洞的前厅是下层窑洞的窑定,很少上下层完全重叠。

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靠崖式窑洞,在河南地区现存的已经没有了,无从考察。

靠崖窑经过发展形成以下几种类型:窑间窑、间墙窑、天窑(也叫板架窑、悬窑)、房洞结合窑等;靠崖窑院分为自然式的窑院,后窑前屋式的窑院、带后窑的窑院、组合式的窑院。

如巩义康百万庄园的主宅院建筑群就是正房为窑,厢房等次要房屋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多进四合院建筑群。

康百万庄园坐落于郑州市西公里处巩义市的邙山脚下、伊洛河畔。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17、18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清代庄园建筑群。

这里山水优美、地势险要、水陆交通便利, 自然环境十分丰厚。

康百万庄园的主人自明、清四百多年来都是河南巨商,后因慈禧太后的赐封而名扬天下。

庄园建筑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向寨下其他区域以扇面形式展开,建成功能不同、形式各异的群体院落。

占地240亩,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庄园主体依山傍水而建,用青砖石条砌成城堡式的寨墙,蜿蜒在邙山之腰,厅堂楼阁错落有致,辉映于洛河之滨。

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

传统堡寨式聚落是一种融居住和防御为一体的聚落,含有“居”的成份,但更重要的是强调“防”。

清代后期的社会动荡,促进聚落和民居防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15.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篇十五

为了深入理解土与结构相互影响的作用过程,本文根据连体结构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及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分别建立了两个工况,并通过有限元程序ANSYS对这两个工况进行计算对比,以期得出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1 工程算例ÂÂÂ

某双塔连ÅÆÇ体结构的塔楼结构形式均为现浇框架结构,左右塔楼对称布置,建筑高度31.5m,底层层高4.5m,2层~10层层高3m,塔楼顶部2层用连接体相连,基础类型为ÃÄÂÂ平板式片筏基础。梁、柱截面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600mm×600mm。梁、柱混凝土强度C40,筏基混凝土强度C30。上部结构的框架梁、柱采用beam188单元模拟,梁柱的配筋通过增大混凝土弹性模量来修正(弹性模量取3.8×104MPa),泊松比为0.2,密度为25kN/m3;楼板和筏基选用shell63单元模拟,分析时假设框架梁、柱与筏板的材料均为弹性;土体采用D-P弹塑性模型,假定为均质黏土,弹性模量为E=4.0MPa,泊松比为0.3,密度为18kN/m3,采用solid45单元模拟。整体计算模型见图1,结构简图见图2。

选取地震波时应考虑地震波的振幅、频谱特性和地震动持续时间,本文输入的地震波选用EL Centro波(N-S分量),在结构的X方向上单向施加,地震加速度最大峰值调整为110g,持时为10s,时间间隔0.02s。

2 地震反应计算分析

2.1 自振周期计算分析

两种工况下结构各自的前6阶周期见表1。通过表1分析可知:当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后,由于土层的相对柔软,使得土-结构系统的周期加长,说明将土与结构作为一个系统考虑时,整个系统的刚度下降。并且振型越高周期加长越明显,因此要注意随着高阶振型的周期变长,其周期接近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时将会产生共振效应而带来的高阶振型破坏问题。

2.2 结构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角

由于本文双塔连体结构为对称分布,左右塔楼的地震反应均相等,图中仅给出左塔楼的位移及地震剪力的计算结果。从表2及图3可知:当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后,楼层侧移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所增加,其中顶点位移的增幅达到26.3%,达到39.4mm。而与不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相比,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也由1/647增加到1/506,未能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变形验算的要求。这均说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使整个系统的刚度下降,将使得上部结构的楼层侧移及位移角增大成为必然。

2.3 楼层剪力

EL Centro波激励下的楼层层间剪力反应的对比如图4所示,从图4及表2可知:当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后,系统阻尼增加,能量有所耗散,各楼层剪力均有减少,反应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的基底剪力由不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计算出的2 966.3kN减少到2 541.5kN,减幅达14.3%,这也同样反映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后,整个系统的结构总刚度降低这一关键特征,且水平地震作用是按抗侧刚度分配,从而使得结构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有所降低。

3 结语

通过在ELCentro波激励下对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的连体结构以及不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的连体结构进行的对比分析,可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能使系统结构的整体刚度降低,结构动力特性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结论如下:

1)当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时,结构各阶自振周期均较传统的地基按刚性假定考虑的结构各阶自振周期要有所加长,并且顶点位移及层间位移角也产生明显放大,但由于土参与作用后系统刚度的下降也使得结构的地震剪力有所减少,因而在进行连体结构等高层建筑的工程设计中应对结构的变形控制加以重视,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2)进行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构分析时要充分考虑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土的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注意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摘要:利用ANSYS程序建立了考虑和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双塔连体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这两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结构的地震反应如自振周期、位移、地震剪力都受到明显的影响,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连体结构,地震反应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房营光.岩土介质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李玉环,熊峰.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土共同作用的地震时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2):98-102.

16.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 篇十六

摘要:房价是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变量。文章从人口结构视角对房价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以2001—2014年的分省面板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婚姻登记人数这一人口变量对房价的影响,接着又对京、沪、津三个直辖市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探索了外来人口和婚姻登记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变量,文章最后基于人口结构现状对未来房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人口结构;住宅价格;婚姻登记人口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5-0022-007

一、引 言

过去的十多年,房价的大幅度攀升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牵动着无数人敏感的神经。根据统计年鉴数据,从2000年到2014年,14年间全国住宅平均价格从2092元/平方米上升到5933元/平方米,上涨了近两倍。尤其是2016年春节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飙升,再次引发居民的强烈关注。房价大幅度上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多人节衣缩食购房供房,为此减少了其他支出,冲击了消费增长,直接导致内需不振。

对房价的上涨,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部分学者从供给冲击角度给出了解释,如土地价格的上升、建筑成本的增加等带来了房价的刚性上升;还有的学者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多年的经济增长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进而增加住宅消费引起房价上涨。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全面。

从现实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与上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3个,上涨的城市有46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4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63.4%,最低为下降3.2%,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显然房价的大幅度增长很难用供求解读:在同一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成本变化不大,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是居民收入增长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仍然用供给、需求因素对房价进行解读显得苍白无力,隐藏在中国房价高增长率背后的显然还有其他因素。

我们注意到,与近年来房价高增长相伴随的是,中国正在经历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的人口结构变动。首先是时间维度的人口结构变动,在过去十多年,1981—1990年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居民相继进入初婚期,与此同时35—59岁中年人在总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新婚买房和改善居住质量买房需求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全国范围内的房价普涨;其次就是空间维度的人口结构变动,过去数十年由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中西部人口大量流向东部地区,造成了人口分布的区域不平衡,北上广等东部地区人口呈现净流入状态,而中西部地区人口净流出,人口流动带来了住宅购买力的流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惊人。

事实上,很多文献也关注到了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查阅已有文献后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在实证分析时使用的表征人口特征的变量为人口抚养比,在回归中通常使用人口抚养比和当期房价的数据进行实证。我们认为,以抚养比作为人口结构的代理变量,在分析研判人口因素对房价影响时可能有偏差,因为人口抚养比通常表明既定时点的人口结构特征,当期人口抚养比对当期房价的影响通常是间接的。以幼儿抚养比为例,该比例为幼儿人口占总人口或者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而现在的幼儿人口是不可能有直接住宅需求的,只有等其成年后才会有购房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更合适的表示人口结构因素的变量,这一变量既能够描述人口数量、结构特征,而且能够对当期房价产生直接影响。成家需买房的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启示,因为大多数在城镇结婚的人都会购买商品住宅,因此当年登记结婚人数既能够代表人口数量结构特征(当期登记结婚人数由若干年前的出生人口决定),又能够对房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中我们将使用结婚登记人数来反映人口结构,分析其对房价带来的影响,我们相信这能更加客观、准确地研究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而且中国各省市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为面板计量分析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也提供了便利。

二、人口结构与房价的理论分析

(一)人口数量结构决定了住宅需求数量结构

人口结构对房价产生影响的逻辑在于:购买住宅的行为本质上是居住消费,人是消费主体,因而有居住需求的人口数量决定了住宅的有效需求量。一个符合实际的假设是,居民只有在成年或者更准确地说结婚建立家庭之后才会有独立住宅需求。由于种种原因,各年度人口出生数量并不相同,到这些居民长大成人时,相应的住宅需求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口出生数量决定了滞后期的住宅需求数量;而人口出生数量的波动会影响多年以后的住宅需求数量和结构。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从1966—2010年间,中国共经历了两次人口出生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从1966到1975年,十年间出生人口近2.4亿人;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是从1981到1990年,十年出生人口约2.3亿人;其后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不断下降。我们认为,在过去的十多年,两次人口出生高峰的人们相继进入婚育期和中年期,由此带来了婚姻购房需求和中年改善住房需求的迸发,驱动了中国房价的上升。

(二)生育高峰带来的婚育购房需求上升

首先来看结婚购房需求,传统文化强调“有房才有家和归属感”,因此多数城市居民结婚时都会新购住房。表1是内地居民结婚登记人数和成套住宅竣工数量描述性统计,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对数既包括初婚,也包括再婚,因为离婚时通常会对原有住房分割,再婚时往往会重新购房,因此使用总的结婚登记对数表示结婚购房需求是合理的。我们发现,从2001年开始,国内居民结婚登记人数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797.11万对上升到2014年的1302.04万对,增长了约63%,其中初婚人数从2001年的1481.74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2286.81万人,占据了绝大部分。与此同时,城镇化在加速推进,14年间,城镇人口比重从37.66%上升到54.77%。假设所有在城镇生活的居民结婚时都要新购房屋,那么城镇化叠加婚育人口上升带来了大量购房需求。经计算可知,从2001年到2014年,结婚购房需求从300.19万套上升到2014年的713.13万套,14年间需求共计7016万套,而同期全国开发商成套住宅竣工数量共计7071万套,竣工成套房屋数量仅略多于结婚购房需求。显然,在过去的14年间,住宅市场供求矛盾是相当突出的,因为新竣工房屋不但要供应结婚购房者,还要满足其他需求如改善性住房需求。

(三)中年人群数量增加带来的改善性购房需求上升

所谓住宅改善性需求,是指居民在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后,为增加居住面积或者获得更近的通勤距离而派生的住房需求。由于统计购房行为并不区分初次买房和改善购房,在此我们仅从人口数量结构视角对住宅改善性需求进行推算。我们认为,35—59岁的中年人家庭稳定、收入相对较高,是改善性需求的主要目标人群。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我们对不同时点的中年人口数量进行推测并绘制为图1。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5年,中年人口数量在急剧增加,从2000年的3.6亿增加到2015年的5.2亿,其原因如前文所述:7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的人大量进入中年。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进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随之增加。

(四)人口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带来的房价增长差异

经过多年普涨后,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日益明显。目前已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局面,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仍然需求旺盛,而大部分地区房地产仍然是供过于求,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我们认为这种房价的区域差异是由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带来的。目前国内人口出现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的趋势,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会选择在流入地定居买房,住宅购买力由此随着人口流动发生了空间转移,需求的增加引起房价上涨。以北京、上海两直辖市为例,从2001年到2014年,房价分别上涨了305%和393%,而同期全国住宅平均价格增长率为204%。其快速增长的原因与两地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有关:两市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比重(常住非户籍人口除以户籍人口比重)分别从2001年的23.4%、25.7%增长到2013年的61.4%、68.6%。

因此,综合以上时空维度的人口结构变化,可以得到过去十多年房价迅猛上涨的一种基于人口结构视角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居民进入初婚高峰,加上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居民进入改善性住宅需求高峰,两种高峰放大了住宅需求,推动了住宅价格较大幅度上涨,而较高的房价涨幅催生了投资性需求,很多人将住宅视作只涨不跌的投资品。三种需求叠加形成了住宅需求螺旋上升效应,支撑了房价的持续增长。在人口流入较多的中心城市,由于人口流入,婚育购房、改善性住宅需求、投资需求又叠加了外地住宅购买力的流入,房价增长速度更快。

三、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实证分析

根据经济学理论,商品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因此我们以供求为基础对房价进行实证研究,在计量时我们侧重于分析需求因素,需求因素包括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包括人口结构因素,即结婚购房需求和改善性住宅需求。中国各地发展水平、所处阶段不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基于本文研究目的,最终我们设定的计量模型如下式:

RPit=?琢+?茁1MRit+?茁2UW+?茁3DIit+?茁4URit

其中,被解释变量RP是各省市区的房价,以住宅平均价格表示,单位为元/平方米,回归方程中我们使用其对数形式的数据;MR是各地区结婚登记人数,我们以该数据表示结婚购房需求,将每年结婚登记人数乘以该年城镇化率表示结婚买房人数,回归中我们将这一数字除以该地区年末人数以千分比形式呈现;改善性需求我们很难查到有关数据,我们考虑用城镇就业人员数量增长情况(UW)来代表改善性需求,因为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数量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不断增大,改善居住需求亦随之不断上升,其中2000—2010年的数据直接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按城乡分的年底从业人员数城镇部分,而2011年后由于统计口径改变,无法获得这一数据,我们采用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计算增长速度,这两个变量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变量;其他变量包括:DI,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年鉴中单位为元/年,在回归方程中我们按照与房价一样的方式对数化进行处理;UR,城镇化率,我们用百分比的方式呈现。

(一)数据说明

Stata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基本描述,我们共搜集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01到2014年的数据,共计434组数据,每组数据共有5个变量。其中住宅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为元;结婚登记变量为该年结婚登记人数占该地区年末总人口的千分比,我们将其放大1000倍呈现;城镇化率、城市就业人口增长率为百分比数据,为计量的量纲统一,我们将其放大100倍在表2中呈现。

5个变量中,房价的平均值为3666.65元/平方米,标准差较大,显示了各地房价差异很大,最高值18499元,最低值仅为864元;城镇化率的平均值为47.95%,但标准差也较大,反映出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mr是按城镇化率乘以该年总结婚登记人数占年末总人口的千分比,平均值为3.77507,各地近年来结婚登记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与房价上涨趋势一致;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5200元,标准差较大,显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镇就业人员数据增加数为百分比数据,其方差较大,事实上其差异应该没有这么大,其原因可能是个别省份不同年度统计误差所致,不过总体上看,城镇就业人口数量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每年增长幅度为5.537%。

(二)回归结果

1.总体数据回归

根据研究目的,依照回归使用变量的不同,我们对样本进行了两种回归,其中方程1是包括4个因变量的回归,我们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方程2是将不显著的uw变量和ur变量去除后的回归结果,同样也是固定效应回归。两种回归总的R平方都在0.85以上,说明我们选择的变量能很好地解释房价的变动。两个回归结果都显示出结婚人口数量比对房价有一个正且在统计上显著的系数,这说明控制住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结婚登记人口的上升确实带来了房价的上升,平均来看,结婚登记人口占总人口每增加1个千分点,住宅价格要上升2.5~2.6个百分点,正如所预期的那样。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上升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房价增长率随之上升0.9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在我们的回归方程中不显著,可能是城镇化的作用已经体现在结婚登记人口因素中;uw变量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该变量对房价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可能意味着改善性需求对房价并未有太大的影响,事实上改善性需求通常是卖旧房买新房,在创造需求的同时往往也会提供供给。

2.京、沪、津区域回归结果

我们接着分析空间维度上的人口流动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外来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国内房价上涨幅度较大的地区为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房价的绝对值相对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很高,同时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比重也比较高。我们以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上文中的计量模型进行改进,以考察空间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这也是对前文全国面板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实证使用的模型如下所示,其他变量与上文相同,所不同的是将UW变量换为FI(外来人口比重,即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除以户籍人口比重):

RPit=?琢+?茁1MRit+?茁2FI+?茁3DIit+?茁4URit

表4是对京、沪、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这三个市的房价平均值、城镇化率、平均结婚登记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的房价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而三个城市的城镇化率都很高,平均达到82.89%,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数量占户籍人口比重平均达到37%左右。

表5是对三个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城市进行普通回归计量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结婚登记人数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对房价比较显著的变量。但是结婚登记人数变量的系数在总体回归和地区回归间存在明显差异,结婚登记人数占总人口千分比每增加1个千分点,三市住宅价格平均要上升约7.4个百分点,这是因为这三个城市城镇化率高,大部分结婚登记人口都需要在城市买房;正如理论分析的那样,外来人口数量增加对房价上涨有正的影响,外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住宅价格平均水平上涨1.38个百分点,显示出人口流入对流入地房价的显著推升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价的影响系数要小于全国面板回归得出的系数;城镇化水平在回归方程中不显著。

总体回归结果和分区域回归结果得出系数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从侧面证明我们的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从人口时点结构比来看,上海、北京、天津三市结婚人数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更大,因为三市城镇化水平高,大部分人口都位于城市,因此新婚人口都需要在城市买房;这证明我们之前的假设,即人口数量结构会对房价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通常是滞后的,对现在房价产生影响的人口结构因素体现在结婚登记人口数量上,而现期结婚登记人口数量是由多年前出生人口数量决定;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居民进入婚育期,近年来的结婚登记人数迅速增长,房价也迅速上涨。另外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流入人口较多的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更快,我们从三个人口流入较多的直辖市回归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说明人口流动带来了住宅购买力的流动。

(三)未来人口趋势与房价波动情况

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过去十多年中国房价高增长的很大动因是结婚购房人口的上升,即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居民集中成家置业形成了买房的高峰,房价增长是需求推动型增长。2014年中国结婚登记率为19.03%,中国住宅平均价格为5933元/平方米;200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3.28%和1948元/平方米,房价的攀升与结婚登记率的上升具有共同的趋势,实证也说明了两者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同样的道理,在出生高峰期的居民逐渐完成结婚买房的任务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如前文理论分析所预期的,随着人口出生低谷期居民进入婚育期,结婚登记人数会逐步下降,买房需求会随之下降,未来整体房价增长难以得到需求支撑。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过去数十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很大,1991—2000年出生人口有1.748亿人,此前1981—1990年出生人口2.28亿人,减少了5300多万人;而2001—2010年出生人口14641万人,较上一个十年减少2839万人。虽然人口政策已经放宽,但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生育率的提升并不乐观,未来人口出生率的提升相当有限。以2010年人口普查时估计的居民平均结婚年龄25岁计算,结婚登记人数从2016年起会逐渐下降,这会直接减少结婚住宅需求,加之城镇化推进空间的逐步缩小,全国范围内整体房价上涨趋势会放缓;而随着房价增速放缓,买房投资也将不再有利可图,对住宅的投资性需求也会显著降低,需求下降会从根本上缓解未来房价上涨的压力。

四、启示和政策建议

从全国整体来看,房价上涨压力不大,房地产业面临的更多是去库存的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地域空间上失衡的人口结构同样会影响房地产市场均衡发展,不同区域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那些人口流出的省市,房地产市场将承受较大压力。而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市及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外来人口安家落户的需求不断增长,未来房地产市场需求仍将比较旺盛。基于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预测人口数量、结构趋势,因地制宜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当前,供给侧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场。与普通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基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并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因此也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建立健全精准、科学的分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是政策难点。幸运的是,过去数十年的房地产结构、趋势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人口数量、结构来测算;将过去的经验推演到未来,我们可以根据区域人口数量、结构特征科学把握该区域未来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特征,进而制定“一城一策”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多数地方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去库存的问题,这些地方应该采取措施提升居民住宅需求满意度,如鼓励流动人口落户、鼓励开发商让利、探索公积金全国统筹使用政策等。在人口流动较多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人口源源流入,未来住宅需求仍然会比较旺盛,这些地方应该实施增加住宅供给、抑制投资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应地,对人口净流出城市,应立足于存量住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改革原有住宅居住质量,同时建立房地产市场危机预警机制,给予开发商必要的风险警示,防止新建住宅供给过剩,形成新的资源浪费。

(二)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合理规划政府收支预算

过去十多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的税费收入,如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42606亿元。这些收入其实是人口红利带来的,这些收入在地方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未来房地产市场会进入低速增长状态,根据统计,2015年土地出让收入已大幅度下滑至33657.73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也会减少。在地方政府债务不断累积的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减少有可能对地方建设带来压力。特别是在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未来房地产市场景气指数可能会持续下降,这些地方要未雨绸缪,开展前瞻性研究,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三)关注房价波动引发的金融风险

过去十多年,房地产价格呈现普遍上涨趋势,很多购房者在银行信贷的支持下以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当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价格不再上升时,如果购房者不是为了自住而是为了投资,房地产价格不再上升,购房者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往往会将房屋出售,需求本就不足,供给又大量增加,房地产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当房地产价格跌落到低于购房者的按揭贷款余额时,购房者有可能违约。大量违约者的同时出现会给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很多贷款成为坏账,金融机构利润减少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因此,金融机构应关注人口结构变化,把握房价波动趋势,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徐建炜,徐奇渊,何帆. 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J]. 世界经济,2012,(1):24-42.

[2]陈国进,李威,周洁.人口结构与房价关系研究——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我国省际面板的分析[J]. 经济学家,2013,(10):40-47.

[3]邹瑾.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4,(7):48-52.

[4]郭娜,吴敬.老龄化、城镇化与我国房地产价格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5,(3):11-17.

[5]周豫,程放.人口结构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11):78-81.

[6]王立平, 李艳萍.城镇化水平、FDI与房价——基于泛长三角的空间计量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4,(7):42-47

[7]王元华, 张永岳.房价收入比函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13,(8):6-11.

[8]郑基超,倪泽强,刘晴. 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 上海金融,2015,(3):20-25.

[9]郑基超.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

上一篇:《月夜忆舍弟》唐诗鉴赏下一篇:国有企业廉洁从业-个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