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精选8篇)
1.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篇一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结(高中14篇)
一、《劝学》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12、,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4、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1.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3、学不可以已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二、《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7.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
1、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对自身“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
1、唐韩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四、《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4、《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5、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______”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秦爱纷奢
五、《赤壁赋》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9、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六、《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7.反映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七、《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8、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____,____。
11、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2、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13、写诗人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4、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_____,_____。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6、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8、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4、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八、《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_____,_____”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______,____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九、《登高》
1、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
2、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十、《琵琶行》
1、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4. 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5.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6.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8.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_____,_________。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10.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___________。”1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_。门前冷落鞍马稀,________”,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1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13.《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______,______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14.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15.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16.《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侧面描写。1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19.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5.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6.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7.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8.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9.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10.梦啼妆泪红阑干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暮去朝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1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6.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秋月春风等闲度 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17.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18.此时无声胜有声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十一、《锦瑟》
1、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用典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二、《虞美人》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反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5、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十三、《念奴娇 赤壁怀古》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___,____,____。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____,____,____。4.《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3.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十四、《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__,____。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2.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篇二
一、文本解读的“抵抗性”现象
语文教学文本从来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也不是一个静止、单一的意义形态。然而,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假理解、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的不理解、教师分析代替阅读的被理解和逆反心理文本误读的反理解等等抵抗性现象普遍存在。
1. 假理解,意识形态扭曲变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使阅读理解扭曲变形,学生没有对文本文意的本质形成一种认识,一味地接受所谓的权威所传达的知识。如《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义被认为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其实虚荣心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个阶级所独有。她的虚荣心已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为什么要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呢?孙犁的黄鹂被染上战争的硝烟;《荷塘月色》加上大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沁园春·长沙》里的万里红叶却成了革命火种的象征,勃勃的生机也成了人民受压迫的反喻。
这种假解读的严重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沉湎于一种宏伟而神圣的政治性话语体系,而把第一次母语习得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系统隐藏起来,千方百计地扮演一名哪怕是蹩脚的时代代言人或年轻英雄。[2]他们看到秋风扫落叶就会想到雷锋,看到一条黄牛辛苦地劳作就会想到人民的公仆。这样的文本解读方式,是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话语体现。
2. 不理解,标准答案死记硬背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让学生从什么角度读,读出什么结论都有预先的设定。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在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在这种表面的热闹下却有不少弊端: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活动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真正动起来,教师也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追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仍是以自己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教学目标,这其实仍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被动的学习。在这种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教学文本完全不理解,只有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为一句空话。
3. 被理解,教师分析代替阅读
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弊端之一是语文课堂几乎成了教师施展身手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舞台”下的“看客”与“听客”。语文课堂话语权分配极不协调:一方面是教师的话语权无限膨胀,教师对文本做出“权威”解读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对参考书中“公共理解”的传授与阐释不容质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被无情剥夺了课堂话语权的学生基本处于失语或人微言轻的状态,他们的个体解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有着淡淡的失落和怅惘。一代代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诠释让人如鲠在喉,有的说是“批判腐朽的封建礼教,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檄文”,有的解释是“回忆童年美好生活,表达自己对三味书屋那种教学方式的厌恶和摒弃”,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
在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有百草园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天里捕鸟的乐趣,也有离开百草园的失落和疑惑,三味书屋里新奇的追问,单调的学习和课余时偷乐的兴奋。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而这些才是此文的终极目的,那就是一个年已不惑的男人对自己童年最甜蜜、最温暖的回忆。
4. 反理解,逆反心理文本误读
语文的开放性很强,容易产生歧义,并不存在单一、确定的解读。语文有不同的诠释,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更加复杂,语文教学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可是往往由于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对文本的反理解。
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有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老师所始料不及的。[3]有教师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分析白骨精形象时,有学生说“不过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很明显,学生是仅凭“请母亲共享唐僧肉”这一个孤立的举动得出的结论,却没有关注到这一举动的背后是血淋淋的屠杀。[4]
二、文本解读抵抗性原因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假理解、不理解、被理解和反理解,从而产生抵抗性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的霸权式教学理念,灌输式教学方法,解剖式教学模式以及班级授课制等原因造成的。
1. 霸权式教学理念,学生的话语权缺失
由于“教师中心”而造成教师为语文教学中的权威定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巩固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霸权地位。学生主体性丧失,学生被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差异、接受状况和反映,忽视他们的认知建构和主体的发展,一厢情愿地强制性地一灌到底。学生不是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而是完全由教师越俎代庖,强行灌输。教师就是真理,教材就是金科玉律,容不得半点怀疑。权力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唯命是从。考试和分数就是这种权威的保障。学生的话语权缺失,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个性化理解被扼杀殆尽。
2. 灌输式教学方法,三维教学目标缺位
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课文分析照本宣科,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盘托出,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认为阅读就是听取教师的分析讲解,阅读只是一种知识的接受。这样,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缺位,特别是扭曲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解读《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只理解她的虚荣心而忽略了她的勤劳、诚实、坚贞品质。诸如此类的文本解读,在教师的认可下,学生对这种女性形象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的、格式化的或者是范本式的理解上,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反思与批评精神。
3. 解剖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语文教育是一种能够指向人心、人情、人性的特殊的渗透。发现生活中的美,关注人们的尊严,这又促使教育者从情感的角度让学生去感悟美、体验美。语文教学的解剖式分析,脱离文本,为教而教的成分极重。对课文作“肢解式”的分析和讲解,阅读教学被分段、概括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等解剖式阅读所取代。如此一来就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变成了知识的讲解,出现了对文本生吞活剥的错误导向。忽视了生活中的领悟与感受的环节,未能充分结合相关的生活实例去感受文本。学生与作者的感性交流完全被切断,学生失去了阅读的自由,没有思考的过程,没有独自的见解,更谈不上有创新的精神。这种“讲析性阅读”的最大弊端是扼杀了个性的张扬、忽视了思维的发散和阻隔了师生的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
4. 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泯灭
班级授课制,同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甚至同一标准答案。一个班级由于学生较多,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也必然多,而教师要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得生动形象的确很难。这样一来,对同样的授课内容,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不认真听讲。孩子的心是敏感的,有时候教师无意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使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听课的效果。教学的内容对于一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那么他们在听课时会由于觉得太容易而产生暂时性的骄傲心理,常常打断教师的言语,一副傲慢的神态。有的虽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但他的注意力会发生转移。这种大一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个性化阅读泯灭。
三、文本解读“抵抗性”现象的对策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抵抗性的危害不可忽视,我们必须还原生命性课堂,还原对话性课堂,还原实践性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1. 还原生命性课堂———自主学习
还原生命性的课堂,就是复归语文教学主体性。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体验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生是阅读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因此,我们要改变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与积累。[5]解放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真正打破“教师一言堂,学生听话郎”的陈旧局面,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顺应自己的阅读期待,去读书,去解决问题,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去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 还原对话性课堂———视域融合
还原对话性课堂,就是复归语文教学对话性。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之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因此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对文本形成初步感知,形成与文本的张力,促成了文本新的意义的创造,最后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6]“在对话过程中,由于视界的融合、精神的际遇和理性的碰撞,双方都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创造,有理解,也有存疑”[7]。每一轮视界的融合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轮视界融合的开始,回环往复,实现提升学生人格、师生共进的最终教学目的。
3. 还原实践性课堂———体验探究
还原实践性课堂就是复归语文教学体验性。所谓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体验是一种学习的领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起联想和思考,从而有所认识,有所发现。体验是一种主动探求的体会,在字里行间神游遐想,移情忘怀,从而读出心得。体验是学生自己体验、自己学习、自己阅读的结果。“如水在口,冷暖自知”,绝非他人可以代替,因此,教师应当与学生一起探索,体验语文文本,而不是最终判断这个文本。
综上所述,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文本解读“抵抗性”现象普遍存在,我们不可忽视此类问题,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民主教学思想,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提倡多元化解读,实现语文教学生命性、实践性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屈.霍尔传播模式与接受美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6) .
[2]刘海红.对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 2009 (6) .
[3]石中英.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经验的地位和作用[J].今日教育, 2008 (3) .
[4]佚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误读”现象课堂实例[N].中国教育报, 2008-04-10.
[5]徐芳.现代对话理论浸润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 (10) .
[6]李维鼎.编一套这样的语文教材如何[J].语文学习, 2001 (10) .
3.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篇三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高考;阅读理解题
一、引言
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大语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宽广的文本世界里开阔眼界、提高素养。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究竟应该如何解答,一直是长期困扰考生的重要问题。事实上,想提高语文高考阅读理解成绩,最好的路子也可谓说是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扩大课外阅读量,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就所阅读的文本展开分析,全面提高阅读水平。
二、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
根据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及《考试大纲》指导思想,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组织行之有效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提升阅读水平,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弄清楚:学生应该读哪些书?学生应该如何读这些书?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需要做什么?
1.紧跟高考趋势,开展有效阅读
在探究高中生课外阅读活动对于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积极意义这一话题时,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一个问题:扩大课外阅读量固然正确,那我们究竟应该读哪些书籍呢?现在的高中生不读书吗?他们当然不是不读书,只不过有些时候没有读到点子上。现今的高中学生,每人手上几乎都有一部手机,有的学生上课时也离不开手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大汗淋漓,他们却沉迷于手机里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学生不再需要在书包里背上沉重的纸质书籍,只需要借助手机,即可实现轻松下载书籍。就学生平时都在手机上下载哪些书籍这一问题展开调查,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地回答:最近某某电视剧改编的那本书特别好看,大家都在看。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言情小说成为高中生阅读的主要书籍,学生对经典名著不太感兴趣。教师一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学生马上就想到以言情小说充数。大肆阅读言情小说,课外阅读量好像也提上来了,但这样真的能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在激烈的高考中取得一席之地吗?
回顾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要求,我们发现:在阅读理解素养方面,《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将阅读能力的考查划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指一般论述类文章,古代诗文阅读主要指浅易的文言文。在选考内容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进一步提出了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要求,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中外文学作品,实用类文本包括人物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中外实用类文本。
根据《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教師应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划定具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论语》《诗经》《史记》《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在内的中外文学作品以及实用类科普文章。近几年高考语文加大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但是学生在平时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很少关注这一部分文章的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新闻类、科普类文章阅读网站、APP,例如《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新华社》手机客户端、果壳网等,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阅读教学。
2.组织分类训练,有的放矢阅读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的确完成了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但是似乎在考试时没有发挥一点作用,考试成绩依然得不到提高,导致很多学生心生怨念,觉得读不读书的结果都一样,考试分数提高不了多少,还不如不读。毫无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活动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无益于阅读自信心的建立。在組织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开展分类训练,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使学生始终能在阅读活动中享受到成就感。
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不同考查要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以提高阅读理解解题水平。例如,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要求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提出: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形象,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做出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要求。当学生阅读《红楼梦》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里面组织一次“红楼会”,组织学生就《红楼梦》主题、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曹雪芹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如何看待高鹗续写《红楼梦》等问题展开探讨分析,鼓励学生就所阅读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深化阅读水平,在满足语文高考考试要求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当前的高中生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存在阅读书籍内容不合适的问题,同样存在阅读浅显、缺乏深度的问题。尤其是在阅读一些小说类作品的时候,很多学生只是贪图故事情节的新奇好玩,没有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创作意图等进行深入思考,这并不符合高考语文考试要求,也无益于阅读素养的真正提高。组织学生就不同类文章展开讨论、思考,旨在检查学生文本阅读质量,同时进一步升华阅读水平,全面提高解题技巧。《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有不同的具体考查要求,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不尽相同的考查要求,有的放矢地展开训练。
3.掌握阅读技巧,明确阅读目的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纵观高考中这几类文章的考查形式,我们大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理解题、赏析题和探究题。理解题包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赏析题包括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作用、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段落等;探究题包括联系生活实践对文中主旨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不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等。这三类考查都有其相应的答题技巧,结构赏析题中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总括全文、引出下文、铺垫情节、营造气氛等,结尾段落的作用一般是照应题目、暗示主题、首尾呼应、表现情感、言在意外、深化中心等。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所阅读的书籍,就相应的考查要求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三、结束语
大语文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越来越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的同时,使得他们的阅读理解答题水平稳步提高。高考语文考试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训练,但语文学习不是何种投机活动,不应该存有侥幸心理和投资心理,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依旧需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提升应试水平的同时发展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4.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篇四
禁止翻印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高中部分(1)《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2)《逍遥游》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3)《师说》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6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禁止翻印
4、表明诗人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诗句:
5、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6、用了设问修辞,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的诗句:(27)《春望》(杜甫)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写出了早春的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写出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的诗句: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连赞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这可以用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来表示,他们是: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4、用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想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5、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6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禁止翻印
是:
7、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2)《观刈麦》
诗中侧面描写农民繁忙辛苦,写丰收全家齐动员的句子是: 直接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描绘贫妇人凄惨景象的句子是: 揭示农民凄惨生活原因的句子是:
。《观刈麦》中表达出诗人愧疚之情的句子是(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34)《雁门太守行》
1、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2、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
3、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4、表明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的诗句:(35)《赤壁》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36)《泊秦淮》
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 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家恨的郁闷的诗句是: 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诗句: 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37)《夜雨寄北》
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
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38)《无题》
1、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的句子:
2、是诗中的千古名句,又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的诗句: 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的诗句: 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39)《相见欢》
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的句子: 表现了李煜由君主变为囚徒的特殊滋味的句子: 以景喻人,写出了词人失去自由的囚禁生活的孤独凄凉的句子:(40)《渔家傲 秋思》 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41)《浣溪沙》
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
2.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遇的词句是:
3.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的词句:(42)《登飞来峰》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6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禁止翻印
1、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4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 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抒写人到中年,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45)《游山西村》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的诗句:
诗中蕴含深刻哲理,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会有新的天地的诗句: 表现农村民俗风琴的诗句是: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47)《过零丁洋》(文天祥)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4.该曲的主旨句是: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
阿楠整理 内训教材 禁止翻印 三年6班内训教材《新题型之理解性背诵默写》—阿楠整理
禁止翻印
句子是:(50)《己亥杂诗》(龚自珍)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2.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印
5.中三语文上下册理解性默写 篇五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语义相仿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出师表》中,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亲贤臣,远小人。
6.《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涉号召士卒起义时,鼓动性极强的句子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8.《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述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古诗文中有许多文人墨客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精神,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志向,请从九上语文课文《词五首》中写出二条:(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自己隐居隆中的志趣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一个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任用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12.《沁园春 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静为动,表现群山生机的句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想象雪后天晴,红日与大地白雪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3.《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 家田输税尽。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4.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
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7.《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8.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9.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浊酒一杯家万里_,_燕然未勒归无计_。
20.“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
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肠断白蘋洲。
2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4.《渔家傲》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5.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6.鲁迅先生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来赞美司马迁的历史名著《史记》。
27.对《出师表》这篇情辞恳切的名篇,陆游称赞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8.人的一生中如何做人?作家长的该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刘备教育刘禅的话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9.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0.《望江南》中“肠断”一词,写出了词中好一次次失望后内心痛苦和哀伤,《武陵春》中同样表现词人愁苦心情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1.“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表现出的诗句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2.《武陵春》中表达“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意思的句子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曹刿论战》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2、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在文中指:。
3、体现曹刿军事思想句子是:。
4、曹刿陈述关于“勇气”的句子是:。
5、曹刿认为最有利的攻击时机是:。
6、在齐军逃跑曹刿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是:
7、曹刿认为最有利的追击时机是:。《出师表》
1、诸葛亮分析对蜀汉不利的形势有:,;有利的条件有。
2、诸葛亮劝勉刘禅“开张圣听”目的是:。
3、诸葛亮认为对宫中府中赏罚应该统一标准,该句是:。
4、诸葛亮认为“偏私”的后果是:。
5、诸葛亮向后主推荐郭攸之、董允等人,认为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6、诸葛亮向后主推荐向宠,认为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7、“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8、诸葛亮自述身世的句子是:。
9、表明诸葛亮淡薄名利志趣的句子是:。
10、诸葛亮“许先帝以驱驰” 的原因是:,。
11、表明诸葛亮与先帝共患难的句子是:。
12、诸葛亮自述为兴复汉室所做的事是:。
13、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1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
15、文中诸葛亮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唐雎不辱使命》
1、唐雎用以拒绝秦王欺诈、拒绝交换土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对“天子之怒”的描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针锋 相对的提出“士之怒”,其特征为“怀怒未发”时_______________,发怒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雎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暗示自己将效仿古人,行刺秦王。
3、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终于击溃了秦王的嚣张气焰,使之屈服。秦王
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的神态变化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4、秦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意在强加罪名、震慑安陵,进而达到侵占安陵的目的;而唐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问,表现了他对秦王的轻蔑,也表现了他不畏强暴的精神。
5、经过唐雎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屈服了,表现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从心理、身体、生活、行动方面阐述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句子是:,。
2、上天让担当大任的人经受艰难困苦磨练的目的是:。
3、作者从反面阐述“国恒亡”的原因是:。
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
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
是:。
2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
是:。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
是:。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
“。”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 义”这个中心论点。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
是:。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是:。
39.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40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任选其中的两项,各写一句
1.《望江南》中写出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句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望江南》中充分体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诗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
6.鲁教版语文九上理解性默写答案 篇六
1、王绩子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3、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的句子是:
,4、《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
5、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现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6、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7、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8、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9、《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
。
10、《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1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描写山水之貌,暗示离别之怀的诗句是:
。
。
12、《别云间》中描写山河破碎,泪眼朦胧,满腔悲愤的诗句是:
。
13、《别云间》中表明诗人国破家亡的悲愤,誓死不屈的决心(或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14、《沁园春·雪》中诗人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表现大雪覆盖下的群山和高原的景象的句子是:
。
15、《沁园春·雪》中采用虚写的方法描写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
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18、《陌上桑》中描写罗敷采桑工具美的句子是:
。
19、《陌上桑》中描写罗敷衣着服饰美的句子是:
;
。20、《陌上桑》中通过写别人的行动来衬托罗敷美的句子是:
。
,;
。
21、《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盛夸丈夫官高位显的句子是:
。
22、《陌上桑》中描写罗敷夸丈夫的形态之美的句子是:
,;
。
2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
。
25、《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26、《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27、《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3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4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7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8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9、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8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9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色
10、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12 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13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寂看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15须晴日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18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19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24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25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6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27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7.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 篇七
一、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现状以及创新重要性分析
(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阅读教学缺少着灵活性
针对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人员仅重视对学生固定阅读技巧进行传授,甚至是一些教师人员采取类似于数学公式的形式让学生生搬硬套到一些不同的文章之中。对于这种方式已经是对学生的思想的忽视,同时也将其阅读教学看成了数学教学,并没有对其知识的出现过程给予重点介绍。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根据一些固定的方式对文章的大意解析,从而去达到一个阅读效果。然而对学生是否对文章进行理解并没有重视,所以便导致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性能力较差,对于一些学习过的文章还可以勉强接受理解,然而陌生的文章则是不知如何进行了解。
(二)阅读形式自主性和探究性是传统教学中缺少的内容
对阅读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需要根据学生是主体,同时也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好阅读及理解,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一般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并且是让学生站在教师角度去对文章进行看待,教师人员则是带着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对于这种做法虽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认识,但是却没有办法使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进行培养。
二、拓展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一)对教学活动进行提高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一是必须要对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主要地位给予确定,同时教师人员也需要对学生自身的个性见解给予重视,不可为学生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可以让学生能够自行主动的进行思考及领悟,并且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探究性以及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教师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对其文章做出全面的分析,因此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积累,并且在日后进行阅读学习中可以做出灵活的使用。除此之外教师人员在课堂进行教学中也需要改变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的形式,教师需要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从而做出有目的性的对文章做出分析,这样学生在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可以让自身的注意力能够更加的集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
(二)丰富教学方式,使其教学内容及模式多样化
对于学生来说,缺少语文的阅读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阅读方式相对较为枯燥,同时在课堂之中的学习氛围也是死气沉沉,无法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阅读氛围,所以教师人员在教学中不可以生搬硬套教学指南中内容,需要对教学大纲和学生所阅读的文章等做出一个合理的筛选,从而使其文章能够满足需要的阅读兴趣,此外对于教学内容设计来说,必须要能够满足学生以及教育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学生的理解性阅读能力培养给予重视。针对教学方法来说,其多元化也要求了教师人员在对阅读任务进行布置中需要能够避免文章的重复,并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而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疲劳,使其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从而全面的对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提高,同时也可以对语文知识具有较为重要的积累作用。
三、总结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现如今教育的改革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是没有办法可以满足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人员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对教学的内容不断完善,在教学中需要做出创新性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将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全面的拓展,在教学中坚持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相互结合,对学生自身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为了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初中教师人员在面对教育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创新,并且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理解性阅读创新在教育改革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的方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杰.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24).
[2]霍欣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24).
8.高考古诗文默写备考攻略 篇八
关键词:古诗文默写;考情和学情;复习备考;考场技巧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15小题“古诗默写”因题小分少、技术含量低(只需要记诵即可)而被广大师生忽视,以至于多年来得分都不高,满分8分,均分却普遍在5分左右。其实,这道题的考试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层面。本来是个很好的得分点,却因为忽视,不仅在每分必争的高考中丢失了好几分,而且这个考点是考生内心最清楚的得、失分点,一旦有一两个不会写,当场就会让考生耿耿于怀,进而影响整个考试。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考点,尽可能地多得分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高三教学经验,谈谈这个问题。
一、考情分析
該考点考查的内容不会超出考纲规定的必修教材26首古诗词文,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篇及《先秦诸子选读》6篇,总计45篇。从年代上看,汉、魏、南北朝、唐、宋等几个朝代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对近三年来的试卷研究,可以看出:先秦诸子、魏晋、唐、宋各一,其中《先秦诸子选读》必有其一。从考查形式上看,基本上以嵌入式填空题为主,即给出上下文填空,而且大多是以“五选四”的形式出现。
二、学情分析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匀速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放慢。人体大脑在刚刚记忆完成时的记忆量是100%,1小时后为44.2%,1天后为33.7%。古诗文默写不仅依靠当时的记忆,而且还需要后期的保持和再认。一首诗学生可能刚开始只需要3~5分钟就记住了,但是过了一天之后,就会忘记得差不多,要想把学生的这种瞬间记忆变成长时间记忆,就需要不断地复习。也就是说,古诗默写的复习,要贯穿整个高考的多轮复习当中去。
三、备考策略
1.循环背诵
即在整个高考复习中,要求学生不断地把考纲中所要求背诵的45篇古诗文一遍又一遍地循环背诵。当然,这个过程是枯燥且漫长的,很容易令人生厌。所以笔者把所有篇目按照教材的编排,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以一个星期为一单元),一个周期基本上是两个月,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同时也更容易看到成效,有信心进行下一单元的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如学生自己背诵、同桌之间抽背、教师设计竞赛形式抢答背诵等。在整个记诵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格按照教材要求,完整地记诵,因为高考所考查的内容完全是随机抽测的,不局限于名篇或者名句;二是要认真仔细地诵读,特别是一些难写和容易混淆的字词,如:“鸡鸣桑树颠”中的“颠”与“可以横绝峨嵋巅”中的“巅”,“又闻子规啼月夜”中的“月夜”与“环佩空归夜月魂”中的“夜月”等,需要格外小心,着重记诵。而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因为在初学时就已背熟,因此复习时就随随便便、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经常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从而导致出现打开教材都知道,合上课本却写不出来的情形。因此,要求学生态度认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做到手口并用。
2.多样默写
诵读的目的就是为了默写,所以在诵读的基础上,笔者每两天都会利用早读时间抽出十来分钟用于默写最近所诵读的内容。一般是全班统一默写,同时请几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默,这样就能及时检验学生最新的诵读效果。在默写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准确、清楚,不写连笔字,不乱简化。
3.交叉评改
在默写完成后,立即要求学生组与组之间交换默写本,对照教材用红笔进行评改,同时也要求学生上台给黑板上所默写的诗文进行订正。学生在评改、订证过程中能及时找出学生的错误,同时也会很快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在订正完后,笔者一般都会针对学生的错误情况进行统计,找出一些高频率易错字词,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对这些字词都会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考试能带来不小的帮助。
四、考场技巧
在考场上,学生要注意一些小技巧,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
1.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
要看清“五选四”还是“四填四”,如若是“四填四”则需要全部填上;如若是“五选四”,请一定记住,在试卷上可全部答好,再挑选最有把握的四题八空誊抄在答题卡上。根据评卷规则,如果全部填满,则只看前八个空,后两空不看:如前八空有一个错误,后两空全对也会相应地扣一分。
2.书写一定要规范清楚
因为默写考的就是记忆字形。因此,一笔一画一定要准确到位,不得写连笔字;如有通假字,请按照教材上的写,切不可写本字;千万不可写得似是而非,潦草难辨,这样企图蒙混过关是不可取的。
3.答卷一定要干净整洁
干净整洁的答题卷能让阅卷教师赏心悦目。因此该题应先在试卷上答好,再有选择性地誊抄到答题卷上,而不应涂涂改改,最后影响教师阅卷,引起误判,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推荐阅读:
高考理解性默写试题07-08
九上语文理解性默写11-01
内训教材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09-16
最新2018部编版七下语文理解性默写汇总07-21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复习专项练习10-03
语文选修理解名句默写11-09
2022高考名篇名句默写10-16
福建高考语文12-03
高考古诗文默写练习08-18
河南高考语文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