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精选6篇)
1.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 篇一
新会计准则科目名称中英文对照 A/C Code科目代码 A/C Name 科目名称 1001 Cash 库存现金 1002 Bank Deposit 银行存款
1012 Other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其他货币资金 1101 Transaction Monetary Assets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21 Note Receivable 应收票据 1122 Account Receivable 应收账款 1123 Advance Payment 预付账款 1131 Dividend Receivable 应收股利 1132 Interest Receivable 应收利息 1221 Other Receivables 其他应收款 1231 Bad Debt Provision 坏账准备 1321 Agency Assets 代理业务资产 1401 Materials Purchasing 材料采购 1402 Material in Transit 在途物资 1403 Raw Material 原材料
1404 Material Cost Variance 材料成本差异 1405 Goods on Hand 库存商品 1406 Merchandise Shipped 发出商品
1407 Differences Between Purchasing and Selling Price 商品进销差价 1408 Material on Consignment for Further Processing 委托加工物资 1471 Allowance for Inventory Devaluation 存货跌价准备 1501 Investment from Holding till Maturity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02 Allowance for Investment Devaluation from Holding till Maturity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503 Monetary Assets Available for Selling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11 Long Term Equity Interest Investment 长期股权投资 1512 Long Term Equity Investment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521 Investment Real Estate 投资性房地产 1531 Long Term Receivable 长期应收款
1532 Unrealized Financing Income 未实现融资收益 1601 Fixed Asset 固定资产
1602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累计折旧
1603 Fixed Asset Depreciation Reserves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04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在建工程 1605 Project Material 工程物资
1606 Disposal of Fixed Asset 固定资产清理 1701 Intangible Property 无形资产 1702 Accumulated Amortisation 累计摊销
1703 Allowance for Intangible Property Devaluation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711 Goodwill 商誉
1801 Long Term Unamortised Expenditure 长期待摊费用 1811 Deferred Income Tax Asset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01 Property in Suspense Loss or Surplus 待处理财产损溢 2001 Short Term borrowing 短期借款
2101 Transactional Financial Liabilities 交易性金融负债 2201 Notes Payable 应付票据 2202 Account Payable 应付账款 2203 Advances from Customer 预收账款 2211 Accrued Wages 应付职工薪酬 2221 Tax Payable 应交税费 2231 Accrued Interest 应付利息 2232 Dividends Payable 应付股利 2241 Other Payables 其他应付款
2314 Liability for Agency Business 代理业务负债 2401 Deferred Income 递延收益 2501 Long Term Loan 长期借款 2502 Long Term Bond 长期债券
2701 Long Term Account Payable 长期应付款
2702 Unacknowledged Financial Charges 未确认融资费用 2711 Special Payable 专项应付款 2801 Anticipation Liabilities 预计负债
2901 Deferred Income Tax Liability 递延所得税负债 3101 Derivative Instruments 衍生工具 3201 Hedging Instrument 套期工具 3202 Hedged Item 被套期项目 4001 Paid-up Capital 实收资本 4002 Capital Reserve 资本公积 4101 Surplus from Profits 盈余公积 4103 YTD Profit 本年利润
4104 Profit appropriation 利润分配 4201 Treasury Stock 库存股 5001 Production Cost 生产成本 5101 Manufacturing Overhead 制造费用 5201 Service Costs 劳务成本
530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 研发支出 6001 Principal Business Revenue 主营业务收入 6051 Revenue from Other Sales 其他业务收入
6101 Fair Value Variable Loss and Profit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111 Investment Income 投资收益 6301 Non-operating Revenue 营业外收入 6401 Principal Business Cost 主营业务成本 6402 Cost for Other Sales 其他业务支出
6405 Tax and Associate Charge on Principal Business 营业税金及附加 6601 Selling Expense 销售费用
6602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管理费用 6603 Financial Expense 财务费用 6604 Exploration Expense 勘探费用
6701 Loss on Devaluation of Assets 资产减值损失 6711 Non-operating Expenditure 营业外支出 6801 Income Tax 所得税
6901 Prior Year Adjustment 以前损益调整
2.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 篇二
一、差异分类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2. 新准则
新准则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1) 新准则中虽未再提及永久性差异, 并不是否认了其存在。对于永久性差异, 在实际核算当中会计上不设置账户, 不会导致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税额产生差异。
(2) 新准则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不全是时间性差异。例如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属于暂时性差异但不属于时间性差异, 因此, 暂时性差异涵盖的范围更广, 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
(3) 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如下表:
二、核算方法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下, 本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付所得税金额,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应用广泛, 缺点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费用与根据税法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 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 纳税影响法根据对税率变动的反应不同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税率发生变动时, 递延法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转销纳税影响额, 因此递延法的处理较债务法有明显的不足。
2. 新准则
新准则明确指出, 企业所得税会计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有关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旧准则中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都有其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 此处只比较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 基础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的基础点是时间性差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础点是暂时性差异, 前者无法处理暂时性差异中非时间性差异的部分, 因此后者更为全面、合理。
(2) 立场不同。顾名思义, 损益表债务法是站在损益表的立场上, 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因此“递延税款”虽在资产负债上列示, 但实际是来源于损益表, 且仅反应本期的影响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站在资产负债表的立场上, 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并将这些差异的未来纳税影响额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 其揭示的是暂时性差异对某个时点上资产、负债的影响, 是累计影响额。
(3) 计算公式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下, 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 然后根据二者之差倒挤出本期递延税款, 其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递延税款=应交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和应交所得税, 然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三、相关信息披露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中只设置“递延税款”一个科目, 并在“递延税款”下设“递延税款借项”或“递延税款贷项”, 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列示在资产类和负债类;损益类设置“所得税”科目, 列示于损益表中, 其包括的仅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报表附注中只要求披露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2. 新准则
新准则中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损益类的“所得税费用”科目列示时, 不仅包括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 还包括递延所得税费用;报表附注要求披露所得税费用 (收益) 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 (收益) 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等等。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3.浅析新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所得税会计
新准则首次引进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又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旧制度中,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的角度考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但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时间性差异。如企业重估资产增值,会计上调整相关账户,增值部分以后可以计提折旧,但是税法不允许该部分折旧在税前列支。这是暂时性差异但不是时间性差异,原因在于资产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权益类,而不是计入损益表。
一、所得税会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列报和披露的变化
(1)所得税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区别于其他资产和负债单独列示,新准则新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新科目;旧制度是“递延税项”,并在“递延税项”下设“递延税款借项”和“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或贷方余额。新准则这样做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了旧制度下资产和负债数值上直接抵消后反映的缺陷,更有利于企业的正确决策。
(2) 企业在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新准则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旧制度仅包括企业本期所得税费用。
(3)新准则对所得税会计信息披露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诸如“所得税费用(收益) 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收益) 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对每一类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在列报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等内容。尽管详细的信息披露会增加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这些信息将为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决策资料。
二、对新准则的分析与建议
虽然新准则能较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新准则在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计税差异上。虽然暂时性差异不但包括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还包括了其他原因导致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如:资产被重估;企业合并时产生的商誉或负商誉;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和联营企业的投资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但其并不能全面反映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有些差异是其无法反映的,如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计算口径不同而存在的一些差异(业务招待费、公益救济性捐赠等)。此外,企业债务重组而获得的收益,会计准则要求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法要求列入收入总额缴纳所得税;税法中规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的鼓励政策,新准则对此未做出规定。本文认为,应仔细寻找暂时性差异可能造成的缺漏,并专门在新准则中做出详细规定。
(2)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上。较之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可以完全克服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容易造成企业每期税后净利润的波动,因而不能满足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要求的缺点;较之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递延税款”的定义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标准,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能更好地表示企业未来应付(应收)的债务或资产,从而使资产负债表能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虽然与现行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相比较,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但如果直接过渡,并且在各类企业直接推行,本文认为条件尚不成熟。
(3)作为国家会计准则,新准则应当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相结合以提高其可操作性。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新准则与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并不一致。如新准则中“应税利润”的概念在税法中并不存在,而且税法上有一些征税的情况(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债务重组所获得的收益、对预收款项的征税等),是“应税利润”无法涵盖的;新准则第二条“所得税包括企业各种以应税利润为基础的境内和境外税额,也包括由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配给企业的利润的征税”可能没有考虑到税法的选择性规定,因为如果税法规定无需补税(例如定期减免部分或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低于联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时),则不会引起纳税义务。本文认为,可对新准则做出适当调整。如将“应税利润”根据税法改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条中考虑到企业适用所得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的情况,应加注“如税法规定需补税”这一选择性条件。
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运用所得税会计的对策
会计规则是为了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保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出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会计规则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并不断充实会计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的内涵。而税法出于保证国家的税收收益和便于管理的需要,更加强调真实、合法。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运用所得税会计需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的所得税会计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就需要确定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虽然税法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相对简单,但是由于企业资产、负债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企业在运用所得税会计时,要在各会计期间持续地做好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为所得税会计提供信息基础。
(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多样化、复杂化,所得税会计中的暂时性差异与纳税调整不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各种暂时性差异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方式都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及税法的规定做出职业判断,使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权责发生制,使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收入相配比。所以,为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更好地运用所得税会计,使所得税会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就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税法及会计准则的培训,提高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作者单位:祥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1]庄恩岳.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M] .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12.
[2]盖地. 所得税会计[M]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编委会编著.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
4.新准则英文会计报表 篇四
6011 利息收入 金融共用 interest income financial sharing135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other business income
6061 汇兑损益 金融专用 exchange gain or loss exclusively for finance137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sound value flexible loss and profit138 6111 投资收益 income on investment
6301 营业外收入 nonrevenue receipt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main business cost
6402 其他业务支出 other business expense145 6405 营业税金及附加 business tariff and annex
6411 利息支出 金融共用 interest expense financial sharing155 6601 销售费用 marketing cost
156 6602 管理费用 managing cost
157 6603 财务费用 financial cost
158 6604 勘探费用 exploration expense
159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loss from asset devaluation160 6711 营业外支出 nonoperating expense
161 6801 所得税 income tax
5.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 篇五
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基本上沿用了以前的规定, 即企业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以利润表为基础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则要求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于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收益是期末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 只要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 就应当作为收益确认。按资产负债观确认的收益属于经济收益, 既考虑交易因素的影响, 也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它要求企业根据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流出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等进行确认与计量, 在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 增加了有关所得税的预测信息。因而比按照收入费用观确认的收益更为全面, 对使用者也更为有用。
因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出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也即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且以本期产生的应纳所得税加上期初、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余额的变化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是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基本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 一项资产的确认意味着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形式收回, 如果该经济利益是应税的, 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税法上允许抵扣该经济利益的金额。如果在未来期间允许抵扣的金额小于应纳税经济利益的金额, 即计税基础小于账面价值, 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反之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项负债的确认意味着该负债的账面价值在未来期间将通过体现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来清偿。如果它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可以在未来期间作为应纳税收益的抵减项, 则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 其金额就是该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抵扣的金额, 因而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账面价值与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差额。
若存在暂时性差异就表明资产或负债将在未来期间导致所得税流入或流出企业,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将这一影响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即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发展, 企业关于合并、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的核算业务将会大量增加, 由此会产生许多不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而资产负债表法注重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和披露, 能充分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缴纳过程, 所以能提供更为全面所得税会计信息。同时,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由于暂时性差异是资产和负债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累计的差额, 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可以揭示报告日存在的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因所得税导致现金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情况,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的评价, 提高预测价值。另外,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全面收益概念, 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为着眼点, 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因为暂时性差异反映的是累计的差额, 在每一会计期末, 只需将期末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差额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因此, 这一核算方法在程序上相对简单, 并且其确认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克服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在确定收入和费用时适用标准不统一的缺陷, 提高了所得税费用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程序
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时,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确认, 对利润表项目则间接确认。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观”来定义, 因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应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上出发来加以倒挤推算,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所得税会计具体核算程序如下:
(一) 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费用核算时, 首先要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即指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二) 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企业应根据所得税准则和适用的税收法规, 确定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三) 确定暂时性差异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 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 若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即为暂时性差异。对于暂时性差异应根据其性质, 分别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四) 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额或转回额
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税率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将其与期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相比, 其差额则为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或应予转回的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的可抵减性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士调整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已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调整金额。
(五) 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一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应纳所得税税额+期初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净资产。
(六)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在分别计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后, 将两者之和或之差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特殊情形和后续计量
上述核算程序只是一般情况下, 企业进行所得税费用核算时的一般程序, 若发生下列特殊情况, 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 适用税率变更
如果税法变动, 适用税率发生变化时, 应对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将期初所得税资产 (负债) 余额除以原适用税率得出期初暂时性差异, 然后乘以新适用税率。因重新计量对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余额产生的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二) 直接计入权益
与直接计入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应纳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不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 直接计入权益。如对固定资产重估增值, 当期计税基础不变, 会产生一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根据相关准则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直接计入权益, 相应地, 由此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期末余额的变化也直接计入权益, 不影响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三) 企业合并及合并商誉
新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要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在购买法下企业合并的成本, 将通过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来分配。当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不受企业合并影响或所受影响各不相同, 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至公允价值, 但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保持为被合并方企业以前的成本时, 就会导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并形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是合并成本超过购买方在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中的权益份额的部分。根据税法规定, 不允许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对商誉的摊销作为抵扣的费用。而且, 当一家子公司在终止经营、处置资产时, 取得商誉的成本经常不能在税前抵扣, 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在商誉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就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是, 所得税准则规定, 不允许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原因在于商誉是一项剩余值,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
(四)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 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所产生的影响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但在以后期间交易条件发生变化, 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四、小结
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经历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以利润表为基础的债务法, 再到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已经日臻成熟和完善。
就目前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情况看, 由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影响越来越大, 应付税款法已受到严峻挑战, 很多企业已经或正试图从应付税款法过渡到纳税影响会计法。而采用纳税影响法的企业, 则对递延法和债务法 (以利润表为基础) 均有使用, 从而造成了不一致, 使许多企业的报表在一些项目上缺乏可比性。因而, 选择一种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造, 企业重组、合并现象大量出现, 资产重估越来越频繁, 从而必将对所得税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上文, 我们对新准则所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分析来看,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反映和处理这些方面的暂时性差异, 弥补了递延法或损益表负债法的不足, 可以说正是我国当前所需要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然, 因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采用时间还很短, 采用的范围也还很窄, 因此, 大力普及这一核算方法, 并同时加强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建设, 则是与之相配套的另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0)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10) .
6.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 篇六
关键词:主要差异对比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新旧准则衔接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150-02
一、新准则与原制度所得税会计差异
1.原制度“所得税会计”: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 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比较的是会计利润与应税收 益间差异。
2.新准则“所得税会计”: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 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 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比较的是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 础间差异。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 金额,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A、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
例:某项设备原价10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会计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允许加速折旧, 企业在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0。计提2年的折旧后,期末企业对该项 设备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1000-100-100-80=720万元
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
B、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 摊销。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
例:某项无形资产成本160万元,因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 无形资产,未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
账面价值=160万元
计税基础=144万元
C、交易性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计税基础:取得时成本
例:企业以8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市价为86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860万元
计税基础:8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持有期间的利得或损失不计税)
(2)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 予抵扣的金额,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因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
A、预计负债
例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 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 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
例2:假如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 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
税收: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账面价值=10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0万元
2.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1)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期 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形成递延所得税 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减少,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3.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A、基本原则: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 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 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二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
B、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 扣该部分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企业在2001年至2004年间每年应税上缴收益分别为:-10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5 00万元,适用税率始终为25%,假设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会计处理:2001年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所得税—补亏减税 250
2002年
借:所得税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2003年
借:所得税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2004年
借:所得税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
C、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不属于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交易中产生的 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的递延所得 税资产不予确认。
例:如融资租赁中承租方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账面价值: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以及相关的初始 直接费用;
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租赁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等。
对于两者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确认其所得税影响,将直接影响至融资租入资产的入账 价值,按准则规定,该种情况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A、基本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企业于2004年1月1日购入某项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 速折旧。取得成本2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为0,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列折旧。 2004年末,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为20万元,计税时允许扣除的折旧额为40万元, 则该时点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8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0万元的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如所得税税率为33%,则应确认6.6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某些特殊情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初始确认:假定A企业发行6000万元的股份购入B企业1000%的净资产,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改组条件,购买日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 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本例中:商誉的初始确认金额为1365万元,但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确认商誉,即商誉的计税 基础为0,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果确认由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1365×30%),则会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1365×30%),准则中规定对于该部分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不确认其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4.确定利润中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个部分,其中:
当期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减少)
三、新旧会计准则衔接
1.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首次执行日,应首先调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 值,然后计算确定计税基础,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同时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2.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比较,确定应予确认的递 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冲减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同时调整留存收 益。
(作者单位: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贵州分所 贵州贵阳 550002)
【我国所得税会计新准则的中英文对照】推荐阅读:
新会计准则 企业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07-25
关于我国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思考06-26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改革探讨10-12
对外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核算09-05
所得税会计论文提纲12-31
新所得税分析10-08
企业所得税会计习题01-01
新个人所得税涉税10-28
新个人所得税法解读07-31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