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2024-10-18

财务造假本科论文(共10篇)

1.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一

一、为何制定(修订)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一)解决合并报表准则现实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IFRS10发布之前,规范合并财务报表的国际准则主要有IAS27和SIC12,其中又以IAS27为主。IAS27要求以“控制”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企业在运用IAS27提出的“控制”概念时,可能会因为会计准则本身没有特别说清楚等原因,而导致实务判断相左的问题。比如,对于某企业(投资方)持有另外企业(被投资方)超过50%有表决权股票的情形,人们不会否认投资方“控制”被投资方,从而投资方应编制包括被投资方的财务报表在内的合并财务报表。然而,如果某企业(投资方)不持有被投资方超过50%有表决权股票,人们或许会对投资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再如,在隐含委托或代理关系的某些复杂架构下,投资方或决策方本身是否是“控制”方,人们也会因为会计准则相关指南不充分而存在不同判断。制定(修订)发布IFRS10则较好地澄清了这些问题。

(二)解决IAS27与SIC12之间存在的“控制”概念冲突问题。

按照IAS27,除特殊情况外,报告企业(通常表现为企业集团)对其所控制的主体(通常表现为子公司)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中“控制”被界定为“统驭一个企业(或主体,以下这两个概念混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权利”。显然,IAS27主要针对一般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牢牢扣住了“能够决定对被投资方财务和经营决策”这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依据,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是,IAS27本身没有特别涉及“非一般企业”,即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还层出不穷出现。为此,原IASC试图对IAS27如何运用于结构化主体或特殊目的实体作出解释。这也是SIC12出台的主要背景。按SIC12的解释:

(1)特殊目的实体创设的目的,可能系为了实现界定清楚的某个具体目标(如进行租赁,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或者实现金融资产证券化)”;

(2)特殊目的实体可能采取企业、信托、合伙或非企业实体的形式;

(3)特殊目的实体通常根据法律程序创立,而这些法律程序对管理机构、受托人或管理人员就特殊目的实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施加严格的限制,有时甚至是永久性限制。由此可以推断,主导特殊目的实体持续经营活动的政策通常不由除创立者或发起者以外的其他方而改变,也就是说,特殊目的实体系根据所谓的“自动驾驶原则”开展经营活动。关于是否存在对特殊目的实体控制从而将其纳入投资方或决策方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SIC12提供了两方面的指南:一是按IAS27有关“即使一个企业拥有另一个企业表决权的一半或少于一半,也可能存在控制”的结论,类推出的“即使一个企业不拥有特殊目的实体权益或只拥有很少部分,也可能存在控制”;二是针对特殊目的实体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提供的“专门“指南。这些“专门”指南,可以概括如下:

(1)特殊目的实体的经营活动在实质上是由主体根据其特定经济业务的需要实施的,以便从特殊目的实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主体在实质上具有获取特殊目的实体以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决策权,或者按自动驾驶原则,主体已经委托了这些决策权;

(3)主体在实质上具有获取特殊目的实体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大部分经济利益的权力,因而承受着特殊目的实体经营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

(4)出于从特殊目的实体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主体在实质上保留了与特殊目的实休或其资产相关的大部分剩余风险或所有权风险。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SIC12虽属对IAS27所作的解释,但它只针对特殊目的实体;而且在对“控制”进行解释时,更强调“风险和报酬”。由于两者对控制内涵解释的不同,必然导致控制概念运用的不一致;此外,由于缺乏清晰的指南明确在何种情况下运用IAS27或SIC12,进一步加重了控制概念运用的不一致。也正因为如此,实务中人们在评估、判断投资方是否对特殊目的实体存在控制时,就自然而然地简单地将“存在控制”等同于“对投资方承担了多数风险”,而这种基于明显数量界线区分的测试为实现主体特定会计结果提供了构造交易(即为取得预定的会计结果而构造业务交易——“操纵”)的机会。

(三)回应有关各方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的质疑。

自美国暴发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广大投资者的目光引向“表外工具”(如金融资产证券化工具)所面临风险的透明度问题的质疑。如前所述,IAS27和SIC12本身的缺陷及相互间的概念冲突,致使有些主体设立或发起的“表外工具”涉及的风险,未能在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得到较好地反映,而待风险成为现实灾难并对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时已为时过晚。以G20、金融稳定理事会等为主要代表,强烈要求IASB重新审视“表外工具”有关的会计处理和披露问题,这就直接助推了对IAS27和SIC12的修订项目的进程,结果就是IFRS10的面世。

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新”在哪些方面

(一)提出了“统一”的“控制”模式。

IFRS10明确提出“控制”应成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对“控制”进行界定时,不再局限于能够“统驭一个主体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权利”,而是基于更一般、更基础从而更具适应性的视角。按照IFRS10,当投资方暴露于(或面临)因涉入被投资方(而产生)的回报的风险,或对该回报享有权利,且(投资方)凭借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有能力影响该回报时,投资方控制了被投资方。据此,投资方仅在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时,表明其控制了被投资方:(1)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2)暴露于因涉入投资方(而产生)的回报的风险,或对该回报享有权利;(3)能够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投资方回报额。此即为“控制三要素”。换句话说,如果投资方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或三要素),就不能或无须合并被投资方财务报表,而应转而评估其与被投资方的关系(如,是否对被投资方有重大影响,是否与其他方共同控制被投资方等),并相应按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二)明确了投资性主体问题。

IFRS10经过12月修订后,对一直处在争议中的投资性主体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早在讨论修改IAS27时就有意见认为,投资性主体应豁免于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提出这种意见的理由主要在于,创新投资机构(基金)、私募股权机构以及类似组织对子公司的管理有别于非投资性主体,要求投资性主体提供涵括其子公司在内的合并财务报表意义不大。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没有接受这种观点,认为不应对主体类型或投资类型加以区分,从而提供编报合并报表的例外豁免。事实上,从提供有用财务会计信息来考察,对投资性主体合并报表“网开一面”不无道理。美国等资本和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的会计准则,对此类投资性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历来就“开有口子”。IFRS10在这方面已迈出了较大的一步。根据IFRS10,投资性主体指具备以下“三要素”的主体:

(1)为提供投资方投资管理服务而自一个或多个投资方取得资金;

(2)向投资方承诺其投入资金进行经营的目的,仅为获得源自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回报;

(3)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及评价其几乎所有投资的绩效。按此“三要素”,在判断某主体是否为投资性主体时,应着重考虑该主体是否具有以下(投资性主体)特征:

(1)其拥有超过一项以上的对外投资;

(2)其拥有超过一个以上的投资方;

(3)其有不属于该主体的关联方的投资方;

(4)其有表现为股权或其他类似权益的所有权权益。以下就是投资性主体的例子。A有限合伙企业于成立,经营期限;公司章程明确A有限合伙企业设立的目的是投资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主体(企业),以获得资本增值收益;B作为A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提供1%的资本给A有限合伙企业,并负责为A企业确定合适的投资目标;约占3/4与B普通合伙人没有关联方关系的有限合伙人提供99%的资本给A有限合伙企业。假定A有限合伙企业20开始其投资活动,但直到年底还没有确定好投资目标。20,A有限合伙企业取得对C公司的控制权。A有限合伙企业在之前完成其他投资交易,但于20取得对额外5家公司的权益投资。A有限合伙企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和评价其对外投资,且对B合伙人和其他外部投资方提供以上方面的信息。A有限合伙企业计划于10年经营存续期内,通过卖断等方式,陆续处置以上各项投资。对照IFRS10提出的投资性主体定义和特征,A有限合伙企业属于投资性主体。在已认定某个主体为投资性主体的前提下,除特殊情况外,该投资性主体不应将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而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为基础计量对子公司的投资。其中所指特殊情况是:投资性主体拥有一个提供与其投资活动有关的服务子公司。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投资性主体应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否则,可能让投资性主体存有明显的操控机会。

(三)对较难进行控制概念运用的方面提供了较多的指南。

IFRS10区分于IAS27和SIC12,提出统一的控制概念和应用指南。这些指南的“新”,主要体现在一些较难进行职业判断的方面。

1、缺乏多数投票权的情形。

不像IAS27,IFRS10对这种情况下的控制概念运用提供了相对多的指南。按IFRS10,当投资方拥有不超过50%的表决权股份但拥有较多少数股权时,应当单独或与其他权利综合起来考虑,看是否能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具体评价时,投资方通常应考虑以下所有事实和情况:一是相对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股份数量和分散程序,投资方持有的数量;二是投资方本人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潜在投票权;三是其他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四是其他表明投资方拥有(或不拥有)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的事实和情况。有时,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事实和情况。比如,以前股东大会上的投票方式、是否投资方拥有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如两者的核心高管人员相同)、投资方与被投资方是否存在特殊的关系(如被投资方的经营资金大部分通过投资方融入)、投资方是否较大地暴露于来自被投资方回报的变动风险,等等。以下是这方面的例子。某投资方获得被投资方48%的投票权。剩余投票权被成千个股东持有,其中没有股东单独持有超过1%的投票权。没有任何股东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或能够做出集体决策。在评估获得的投票权比例时,基于其他股权的相对规模,投资方认为48%的权益足以使其拥有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持有股权的绝对规模及其他股东持有股权的相对规模,投资方可以推断,自身拥有充分决定性的投票权益以满足“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标准,并不需要考虑其他权力证据。

2、存在潜在投票权的情形。

按IAS27,潜在投票权可以在判断控制是否存在时考虑,但必须是现在就可执行或实施。即,需要在主导相关活动时是可行使的。与之不同,IFRS10则认为,只要潜在投票具有实质性就应予以考虑。潜在投票权通常涉及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工具(如可转换债券)、远期合同。按IFRS10,投资方在评估自身是否拥有权力时,只考虑与被投资方有关的实质性权利;而对于具有实质性的权利,持有者必须有行使权利的现实能力。确定权利是否为实质性权利,需要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后进行判断,通常要考虑的因素(不限于)包括:一是是否存在(经济或其他性质的)障碍,阻止权利持有者行使权利;二是当行使权利需要多于一方达成协议,或者此权利被多方持有时,是否存在有效机制,使各方在愿意时能够共同行使他们的权利;如各方选择集体行使权利,提供各方实际集体行使权利的机制是否恰当;三是权利持有者或权利持有者们是否可从行使权利中获益(如,持有被投资方潜在投票权的主体应考虑该潜在投票权的行使或转换成本;当该工具是价内工具或投资方因为其他原因可从工具的行使或转换中获益时,潜在投票权有关的协议条款更可能是实质性的)。

3、涉及代理关系的情形。

IAS27和SIC12没有提供任何指南用于指导实务中如何评估投资方是否是委托方或代理方。但现实中,工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在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时,常常会遇到这个难题。IFRS10对此特别提出,具有决策权的某投资方要获得控制权,必须是委托方而非代理方,并提供了相应的实务指南。代理方主要是代表其他方(委托方)行事并服务于其他方,因而在行使决策权时,它不控制被投资方。投资方可以将特定事务或所有相关活动的决策权授予给代理方。在评估自身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投资方应将授予给代理方的决策权,视作为自己直接持有。IFRS10指出,作为决策方(投资方),在确定自己是否为代理方时,应全面考虑其本身、管理的被投资方与涉入的其他方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一是对被投资方决策权的范围;二是其他方持有的权利;三是根据薪酬协议取得的薪酬;四是决策方承担的因其在被投资方中持有的其他利益产生的可变回报的风险。主体应根据特定事实和情况,给予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权重。

4、被投资方被预先“设定”以致于在确定哪方对其控制时投票权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SIC12虽然对何时应将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提供了指南,但因受当时情况的制约,其所提供的这些指南在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IFRS10在SIC12的基础上,对这方面有较大改进。一方面,IFRS10不再专门为特殊目的实体提供控制模式,而是对不同类主体构建一致的合并财务报表基础(即统一的控制模式);另一方面,以外延可能更大的“结构化主体”替代“特殊目的实体”,且将“结构化主体”界定为“其(特别的)设计使得投票权或类似权利在决定哪一方能对其控制时不是决定性因素的主体,比如投票权仅与行政事务相关,相关活动通过合同协议主导”。实务中,这样的实体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受限的主体、目标单一且界定清晰的主体(如专门进行技术研发)、没有足够的权益为基础对外融资的主体、为进行金融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信托等。按IFRS10,面对结构化主体,投资方应对“控制三要素”为基础,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以确定是否应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五个方面包括:一是结构化主体的目的和设计。这个要素尤其重要,投资方应考虑结构化主体设计时期望面临(暴露于)哪方面的风险以及如何将这些风险传递给相关的其他方,而投资方本身面临的是全部还是部分风险。其中,这些风险既有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也有权益价格风险等;这些风险既有下行也有下行的可能性。二是结构化主体的活动有哪些,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决策如何作出。三是投资方拥有的权利是否赋予其主导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四是投资方是否承担源自涉入结构化主体的相关活动有关的回报的变动性风险,或有权利获得这些回报。五是投资方是否有能力运用自身对结构化主体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如果按照上述因素来考量,投资方以前根据SIC12可能需要将某些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其投资方面临源于结构化主体的大多数风险和报酬;但根据IFRS10却可能不需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投资方缺乏决策权,从而缺乏权力主导重大影响结构化主体回报的相关活动。反之,投资方如通过其在结构化主体中的决策权和某些重大财务权益拥有对结构化主体的权力(假定此时投资方面临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达到“大多数”的程度),那么按IFRS10需要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但根据SIC12下却无须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因为没有达到前述“风险和报酬大多数”程度。

三、在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确定“归属”。

合并财务报表指母公司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像单一经济主体列报的集团财务报表;而“子公司”指的是“被另一个主体的控制的主体”。“控制”产生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理解和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有必要先弄清各类“不同”的投资关系的会计处理对应须遵循的会计准则。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均有与其实质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应在上图涉及的IFRSs。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财会10号)对应IFRS10“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财会[2014]11号)对应IFRS“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财会[2014]10号)对应IFRS12“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

(二)理解新规。

准确理解IFRS10提出的要求是运用好新合并财务报表的准则的基础。面对IFRS10“庞杂”而全面的要求,可以有多种视角去理解。以下从偏向“运用”的视角概括地予以审视。

1、辨认被投资方。

对控制的评估是在各个被投资方的层面进行的。这就涉及:可能被控制的被投资方,是一般工商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决策通常以占表决权多寡为基础作出)还是结构化主体;可能被控制的是某个主体整体还是该主体的一部分(通常是该主体的特定资产)。如果被投资方是某个主体的一部分(IFRS10将其视作“silo”,可形象地对应中文的“筒仓”或“地窖”之意),在评估控制时,可能涉及相对复杂的职业判断。虽然现实中Silo普遍存在(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证券、银行和保险等行业),但IAS27和SIC12没有对其界定或提供更多指南。IFRS10对此作了补正。按IFRS10,当且仅当符合下列条件时,投资方应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视作认定的单独主体:被投资方的特定资产(有时涉及相关的信用增级)是偿付被投资方特定负债或特定其他利益的唯一来源;除特定负债方以外的其他方对于特定资产或特定资产的剩余现金流不拥有权利或义务。也就是说,来自特定资产的回报都不得用于被投资方的其他方面,且认定的单独主体的负债也都不需要由被投资方的其他资产进行偿付。本质上,认定的单独主体的所有资产、负债与权益系从被投资方中整体剥离开来。在辨认出被投资方是Silo的情况下,投资方应识别显著影响其回报的活动,及这些活动如何主导,以评估投资方是否对被投资方的认定部分是否拥有权力。在对Silo进行控制评估时,投资方还应考虑自身是否通过涉入Silo获得可变回报,以及是否有能力运用其对被投资方认定部分的权力以影响其回报。

2、明确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及涉及相关活动的决策方式。

“控制三要素”中第一要素就是投资方要“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而确定投资方是否拥有权力取决于相关活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的方式,及与投资方和其他主体拥有的与被投资方有关的权利。按IFRS10,“相关活动”指显著影响被投资方回报的活动;通常包括:

(1)商品或服务的买卖;

(2)管理在寿命期内的金融资产(包括在违约的情况下);

(3)选择、购买或处置资产;

(4)研发新产品或新流程;

(5)确定融资结构或获得融资等。而有关相关活动决策的情况,通常包括:

(1)被投资方的经营与资本决策,包括制定预算;

(2)指派和给予报酬给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服务提供商,以及终止其服务提供或雇用关系。在实务中,确定哪些方面构成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需要职业判断。在某些情况下,两个或多个投资方中的每一方各自有权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的相关活动。此时,需要判断哪些活动最显著影响被投资方的回报,又是哪个投资方有现时能力,主导这些显著影响被投资方回报的活动。这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比如,A、B两个投资方成立某公司以开发和销售某种医药产品。A投资方负责研发并获取药品监管部门的许可(此项责任包括对有关产品研发及获取许可的所有事项的独立决策权)。一俟监管部门批准该药品,B将生产并销售该产品(该投资方对有关生产与销售此产品的所有事项具有独立决策权)。如药品研发和获得许可、生产销售等活动都是相关活动,A、B均需决定自己是否能够主导对于被投资方的回报最有显著影响的活外,投资方在确定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还应分析自身和其他主体拥有的与被投资方有关的权利。图3从“投票权”出发概括了判断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利的分析思路。从该图可以看出,在投资方拥有大多数投票动。相应地,A、B均需考虑研发产品与获得许可或者生产销售产品是否是对被投资方回报具有最显著影响的活动,以及自己是否有有能力主导这些活动。在确定哪个投资方拥有权力的时候,A、B两个投资方应考虑:

(1)被投资方的目的及设计;

(2)决定被投资方利润率、收入和价值以及医药产品价值的因素;

(3)每个投资方就上述有关因素的决策权所形成的对被投资方回报的影响;

(4)投资方面临回报的变动风险;

(5)获得监管机构许可的不确定性及所需的努力(考虑投资方之前成功研发医药产品并获得监管机构许可的记录);

(6)研发阶段成功后,哪一个投资方能够控制该医药产品。

3、分析赋予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权力的权利。

除相关活动及其对相关活动的决策方式时,分析时应关注可能“夺走(投资方)权力”的权利(即考虑可能动摇支配权的其他权利);在投资方拥有少数投票权时,分析时应关注可能赋予投资方权力的所有权利;在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不由投票权来主导时,分析时宜将重心放在被投资方的目的和设计,以及决定权力存在的其他因素等方面。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确定投资方的权利是否以赋予其对被投资方的权力相对有难度,需要较多的分析判断,比如实质性权利和保护性权利等问题。仅有实质性权利是投资方判断是否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利时应考虑的权利。某项权利若要是实质性的,则持有方必须要有实际行使它的能力。

4、评估投资方是否面临回报的变动风险。

由于IAS27将控制定义为一种权力,投资方籍此可从被投资方的活动中获益;SIC12由此推断,投资方能否控制特殊目的实体,关键的一点是看能否基于其决策权而从特殊目的实体“获得大多数利益”。但是,投资方获得的“益”是什么,无论IAS27还是SIC12都没有给出解释。IFRS10则引入并明确了“可变回报”概念,外延较宽泛。在运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不能忽视这一点。此外,IFRS10还给出了一些涉及判断可变回报的重要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1)可变回报不固定,且会因被投资方的业绩而变动;

(2)可变回报可以只是正的、也可以只是负的,或者有正有负;

(3)投资方需要评估来自被投资方的回报是否是变动的,并基于回报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评估这些回报是如何变动的。比如,投资方可以持有固定利率的债券,其固定利率或利息是可变回报,因为固定利率或利息取决于违约风险和并使投资方承担债券发行者的信用风险;变动金额依赖于债券的信用风险。类似地,管理被投资方资产的固定业绩费用也是可变回报,因为它们使投资方承担被投资方的业绩风险;变动金额取决于被投资方产生足够收入以支付费用的能力。

5、评估投资方的权力与其回报之间的关联性。

权力与回报之间的关联度直接指向“控制三要素”的第三要素。围绕这个问题,核心要分析判断投资方(决策方)“手中”的权力是否是替其他方拥有,从而引向对委托方和代理方的辨识。依据IFRS10,可以简单地给出辨识思路:权力+面临回报变动风险+利用该权力为自身谋取回报=投资方(决策方)是委托方;权力+面临回报变动风险+利用接受委托来的权力为其他方谋取回报=投资方(决策方)是代理方。

(三)搜集数据。

初始执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时,值得做的一项基础工作便是搜集相关数据或信息,并加以分析整整。通常来说,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与被投资方或第三方之间的相关协议和合同;

(2)以前按原合并财务财务报表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

(3)截止执行新合并报表准则时仍存续的投资中,哪些是以股权为基础的,哪些不是以股权为基础的,哪些对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拥有主导权(其中又可区分是拥有大多数投票权,还是拥有少数投票权);哪些对应的被投资方是结构化主体;哪些表明投资方(决策方)是代理方;而这些投资现在又分别遵循哪项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或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等。

(四)做好评估。

在搜集、分析和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IFRS10提出的新的、统一的合并财务报表控制模式(核心是“控制三要素”),对各项投资逐一进行审视。其结果可能是,投资方可能原先认为能够控制被投资方的,按IFRS10的要求判断,控制关系不再存在;相反,原先认定为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不存在控制关系的,按IFRS10的要求判断,控制关系确实存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须按IFRS10提供的过渡指南进行顺利转换。当然,除控制关系从而合并财务报表等事项外,还要在新旧准则转换时,评估对其他相关准则(比如所得税准则、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准则、资产减值准则、金融工具准则等)的影响。

(五)做好披露。

IFRS10没有涉及披露问题,但无论是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转换,还是理解和执行IFRS10本身,都不能忽视相关披露问题。就后者而言,因为投资方在确定是否对被投资方存在控制权时涉及较多的分析和判断,如不将这方面的信息予以披露,财务信息使用者很可能无从理解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按IFRS12,至少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披露:

(1)披露投资方在不同事实和情况下确定控制被投资方时运用的重要判断和假设;

(2)披露拥有重大非控制权益的子公司相关的信息;

(3)披露所有子公司相关的信息;

(4)披露已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有关的信息;

(5)披露在未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中的权益。总之,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较现行相关准则有很大改进,而只有准确理解其指南和要求,并辅之以充足的基础准备,才有可能将其“扎根”实处。

2.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二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一) 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 教与学紧密配合, 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观念的互动交流。学生必须积极参与, 从企业管理者角度, 思考企业在特定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 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倡导发散型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既可强化与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方法, 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又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来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增强与提高本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此同时, 利用财务管理案例可以改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条块分割的状态, 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讲到项目投资时, 假想一个案例:假设你要开设一家网吧, 请对网吧投资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内容应包括:投资对象 (如租金、电脑、桌椅、管理人员、注册费用等) 、具体金额、预计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量, 并运用本章的投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1. 分析要点。

投资对象分析;投资金额分析;预计

5年内的营业收入、成本及利润情况;预计5年内的现金流量情况;评价投资效果, 作出投资决策;

2. 讲课形式分组、分工进行讨论。

每5个人一组, 最后要提交设计方案并作出分析报告。这样使学生把相关理论就应用到身临其境的现实的环境中, 有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 并进行课堂辩论, 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而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必须按要求写出发言提纲和案例分析报告,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五)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为满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对案例的需要, 教师要深入财务管理实践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大量真实案例, 并根据案例案情及教学要求筛选、改编和包装案例, 使之典型化, 同时在讨论中要当好指挥,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认识不足

大部分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自身所接受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 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 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虽然形式比较好, 但就知识传递而言, 只要教师卖力, 学生努力, 采用传统教学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 把案例教学当作了任务、流于形式, 要么专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 要么就案例而谈案例, 未能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此外, 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涵盖的知识量大, 而安排的课时有限, 同时案例教学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许多老师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

(二) 教学案例内容的选择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内容应依据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来选择。财务管理案例素材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情况自己编写或与学生一起编写, 也可以直接选用现有的教材和报告。考虑到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应该以现有的教材和报告为主, 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少量案例。现有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的内容基本上能做到典型性, 即涉及某一问题的案例, 能够选用真实的企业案例, 能提供相关问题的背景、法规和知识, 通过学生的阅读, 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积累实际的经验。但有些教材描述性案例居多, 分析性案例偏少, 不利于学生以报告者或决策者的角度, 收集相关资料,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作出有效的决策方案, 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有些教材有许多公司治理、资产重组的方面的案例居多, 而本科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较少, 而且从本科毕业生从事的非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更多的是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有可能让学生觉得案例并不“实际”, 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专题的选择方面, 也要结合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比如讲到财务分析时, 结合五粮液集团公司上年财务报告资料, 通过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简述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对企业有何重要意义。这样就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及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 课前的准备状况、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及课后报告的认真态度都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现实存在的情况是,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主动思考, 不敢或不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 已习惯于教师在课上当主角, 学生当听众, 总是寄希望于老师给出现成的答案, 发言不积极, 讨论不活跃, 造成案例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

(四) 案例教学手段落后

从调查的情况看, 有很少一部分学校设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 其教学手段比较先进外, 大多数学校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据我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现状评估与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显示, 偶尔使用或基本不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占23.47%和27.79%。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比, 无论是在信息的传播量上还是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上以及学习效率, 学生有无直观感受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改进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 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

建立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案例教学的工作量较大, 但效果不一定理想。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 愿意尝试的教师肯定不会太多。因此有必要建立并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 对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调研、编写的案例计入科研工作量:对效果良好的案例教学组织观摩和总结推广;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大赛, 对优胜教师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在教学组织上, 完全有必要实行教师“挂牌上课”, 由学生自主择师, 给教师以案例教学的压力和动力, 促动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 案例选择或编写要符合财务管理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是内容要全面, 应覆盖筹资、投资、运用、分配等财务管理内容;二是案例内容深浅要适中, 符合本科学生层次;三是案例的安排要与课程教学进程相一致, 按照先简单案例到复杂案例, 先专题案例到综合案例循序渐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并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四是案例的思考题设计要有科学性、启发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学生是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因材施教。一方面任课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异, 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案例进行教学。另外, 教师要根据课堂气氛给不同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 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其次, 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一般分组讨论, 要求学生分工合作, 相互配合, 让学生树立与人沟通、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最后, 建立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 把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计入学期总成绩, 例如将学生课前对案例讨论内容的准备、案例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课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质量、态度按照不同权重计入期末总成绩。值得注意的是, 案例分析一般是分组进行, 对于组内同学评分的高低应与实际相符, 作出客观评价。

(四)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案例教学效率

3.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三

众所周知,案例教学在国外高等教育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中运用已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案例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案例教学实践理论体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案例教学,主要用于临床医学、法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尚未广泛开展案例教学。

一、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

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1.认为受计划课时的限制,没有时间安排案例教学,许多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占用大量的时间,无法在计划课时内有效实施;2.认为受教师个人时间、精力限制,无法保证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备课时间和精力,其教学效果难以预料,课堂秩序难以驾驭,教师不想承担案例教学的成本和风险;3.认为案例教学虽然好,但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毕业后照样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并发挥所长。

(二)教学案例的客体资源贫乏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国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主要问题是:1.案例总量不足,真实性差。我国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中的大多数是用于MBA的案例,有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案例很少。由于财务管理案例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商业秘密等许多内部资料和敏感问题,出于市场竞争利益的考虑,多数企业不愿提供实际数据和具体运作过程,造成财务管理案例的极端匮乏。2.案例缺乏引导性。现有的教学案例通常采用“案例——分析要点——点评”模式,面对案例, 学生无从下手,缺乏引导性。3.案例本土化率低。目前使用的财务案例中有70%源于国外,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较少。4.教学案例库建设滞后。我国成型的财务管理案例书籍极少,财务管理教学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难以指导实践。

(三)案例教学的主体资源贫乏

由于我国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时间较短,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培训模式和理论体系,缺乏一批既有丰富案例教学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师资队伍。据2001年对全国100位高校会计教师素质调查显示:“实务能力差”、“教育方法呆板”和“专业知识不足”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35.10%、28.48%和13.25%。1.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案例教学的程序难以驾驭,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案例教学流于形式;2.教师的知识面狭窄,案例教学分析不全面、力度不够;3.总结评价不切题,结论难以令学生信服,效果很差。

(四)案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落后

目前除个别学校的案例教学手段比较先进以外,大多数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所谓的案例教学只是课堂讲授而已。教师授课仍以旧式的“教材+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为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例较低。据我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现状评估与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显示,偶尔使用或基本不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大学占23.47%和27.79%。落后的案例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五)部分学生不适应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及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由于长期采用单向“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习惯于教师在课上唱主角、自己当听众。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消极被动的姿态,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不活跃。部分学生习惯于将问题严格地划分为对与错,总是希望教师能够为每个案例提供绝对准确的答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无法理解,表现为无所适从,致使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六)教学管理机制滞后

1.缺乏教学激励机制。案例教学投入和报酬不对等,例如案例的收集、编写、整理、修改不算科研成果,不计入科研工作量,而且案例教学的课时费与一般教学的课时费相同,这种管理机制既不利于教学案例的补充、修改、拓展,又不利于调动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积极性,难以形成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2.案例教学课时安排不当。偏重于理论教学而挤占案例教学课时,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3.考试制度不合理。案例教学中仍沿用原有的考试模式,规定考试题型和考试方式,并要求附有标准答案,违背了案例教学的原则。

二、实施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财务管理学科的实践性考虑

财务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的理财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历史地看,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伴随着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案例教学作为增强财务管理教学实践性的重要途径,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就是将企业理财实践带入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复杂多变的理财现场,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考虑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佳地控制资金运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学科,由于理财目标的多样化、理财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理财方式和理财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和获利。而传统教学往往采取“理论讲授+例子或例证+复习题”的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远离理财“现场”,缺乏实践经验,对教学内容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消化,很难理解理财方式和理财策略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的、动态的理财“现场”,学生在其中可以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从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克服了传统教学脱离实际的局限性。

(三)基于财务管理学的培养目标考虑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化和知识化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日益凸现,同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美国1989年成立“会计教育委员会”时就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沟通能力、智力能力、人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要使其终身能从事学习。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教学实践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构建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体系

(一)案例库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案例库对案例教学的推动作用在美国等管理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充分的印证,如哈佛案例库、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和欧洲案例交流中心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案例库对于美国以及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案例教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案例库建设应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教学案例应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脱离实际主观臆造;二是典型性,教学案例应反映出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普遍规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三是针对性,教学案例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便于学生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四是综合性,教学案例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五是动态性,教学案例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更新内容,增强案例的时效性;六是本土化,建设中国自己的财务管理案例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如选用我国上市公司理财案例,学生既感到亲切,又能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了解和熟悉我国的经济政策、法规,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案例的收集途径有: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企业一线收集案例材料;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学校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搞好案例教学,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高校应有计划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方面有所作为。二是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大对教师理论水平和案例教学能力培训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直接获取案例素材,充实案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提高教师驾驭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评价,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四是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五是教师要加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科研工作,实现案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硬件建设是案例教学的物资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意见》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加强硬件建设,首先是积极筹建或完善仿真型、多功能型、网络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分析,建立财务管理模型,提高案例教学效率。其次是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办学, 学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企业是学校的实习基地, 学生走进企业, 企业家走进课堂。

(四)规范教学流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课前备“案例”。作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精心选择、设计和熟悉案例。将准备好的案例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作为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撰写发言提纲,为案例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堂引导讨论。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引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争辩,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学生应珍惜难得的发言机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相互辩论,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善于听取他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课后总结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讨论结束后,作为教师,应归纳本案例所运用的知识点、讨论的难点及重点,指出学生讨论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学生,应总结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根据案例分析报告的规范要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从而为经济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4.提高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思考 篇四

财务管理课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已经趋于完善。该课程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迅速。作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财务管理活动本质上是价值管理活动,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知识点多,内容较为复杂,计算推导过程多,侧重定量分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大批适应企业用人要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尚不明确

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了现在的大众化教育,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许多高校制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在具体落实这一目标时,却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到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去,还是一个很多高校都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体现应用性,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大量引入一些新兴的应用性学科,这些学科很多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而且变化很快,使得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应接不暇,同时这些课程也占用了大量的课时,使得财务管理的课时相对变少,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

1.2教学内容与我国经济实践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照搬的国外的相关内容,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属于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而我国则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而且建立的时间短,政府在其中还扮演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本质的区别使得国外的一些理论在我国并不适用。

现在的财务管理教材主要针对的是上市公司,很多定量分析所需的数据只有上市公司才便于获取。在我国中小企业是主体的存在,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是在非上市公司工作,而针对这样一些公司的实用理论相对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将企业行为的外部影响纳入企业的决策评价体系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所涉及到的决策评价体系主要围绕企业自身价值展开,根本没有考虑外部性问题,这对于引导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不利的。

1.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多,而该门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非财管专业一般36课时,财管专业一般54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里,教师往往只能将理论知识讲完,而没有时

间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讨论或者引入情景式教学。这就使得课堂成为一言堂,老师不停的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在座位上听,虽然老师讲授的内容比较全面,但是由于教授方式单一,没有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太好。

1.4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的部分,有一些高校虽然开设的有财务管理的实践课,但是课时数普遍不多,还存在财务管理的实践软件配备的不够全面,更新速度慢等问题。现在的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没有企业的工作经验,让他们给学生讲实践的部分,很多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另外,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是比较重视的,对于这方面的鼓励措施也比较多,而教学上的相关激励相对较少,如果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没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的他们来说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但与此相对应的回报却要少很多,这也影响了教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1.5考核手段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一般卷面成绩占80%,而平时成绩占20%,这就凸显了卷面成绩的重要性而学生平时的表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快到考试的时候突击背一背重点内容就可以顺利过关,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另外,该体系只是强调了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的部分则根本没有体现,在这一考核体系的指导下,不利于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提高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观念并贯彻于日常的教学活动

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应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安排上着重于知识点的宽度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量多涉及一些知识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实践教学的安排,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财经类学生,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的安排方面,财务管理学作为基础课程应在课时上予以保证,新兴的应用性学科适当涉猎,但数量上不应太多,盲目的引入过多的课程只会舍本逐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编制适合我国国情财务管理教材

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很多高校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推广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中文译制版的财务管理教材则会受翻译人员的英文及财管理论水平的影响而使得质量参差不齐且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好的办法是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形成一本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财务管理教学用书。这本教材应该适应我国特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提供更多的关于中小企业的财管理论和模型,引入考虑了企业行为外部性的决策理论,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顺利的进入企业,运用所学成功的开展各种活动。2.3适当增加财管课程的课时数,鼓励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结合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多的特点,可以适当延长该课程的课时数,以给教师充裕的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现在,高校基本上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虽然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但也会使教师的授课速度无形中加快,有一些模型的推导过程可能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就会比较大了。所以,建议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部分,可以用板书推演。另外,在教学时,可以尝试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中心,采用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2.4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实践教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增

加实践课的课时数,加大实践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比重。引入多种财务管理实验软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定期开展沙盘模拟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做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与奖励。邀请知名企业的财务主管到学校来举办讲座,与学生进行近距离沟通。进行校企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和好结合。

改革高校的绩效奖励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到企业中兼职,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人才需求,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加深教师对于企业实际活动的认识,将理论前沿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双赢。

2.5建立全面的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考核体系应尽可能的全面具体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适当压低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重要性,增加课上回答问题、案例讨论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的比重。例如,学生的最终成绩构成可包括五个部分,考试成绩占50%,参与案例讨论的程度占20%,课上回答问题占10%,出勤率占10%,作业的完成情况占10%。考试成绩的比重大幅压缩以后,学生就无法通过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来轻松过关,激励学生认真对待平时的学习过程,积极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5.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 篇五

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

时间转眼就飞逝了,还来不及回味而离校的钟声就要敲响。看看手中的毕业论文也随之进入到了尾声,想起选题时的焦灼,以及后来论文框架的渐渐清晰,最后到现在论文的完成,而这一切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给我的热情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教导,谢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审阅和批改我们的论文,并一一进行指导。其次,还要感谢××××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最后,感谢身边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

6.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 篇六

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专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对人才培养目标把握不准确,过分偏重于理论方面,忽视了动手能力、应用性、创新性能力等实践方面的提升。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微观层面的实际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方式方法,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直接上岗,才具有竞争力,基于此本科财务管理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

2.2财务管理的师资力量薄弱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即毕业后能够独当一面的从事财务工作,现在环境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业务素质。然而目前高校的教师仍然是理论型的教师为主,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从抽象的理论到抽象的理论,没有从事过财务实务工作,实践经验严重缺乏,阻碍了应用能力的培养。

2.3学校经费投入不足

7.对高校本科财务管理教学的再思考 篇七

一、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 国内外关于财务管理的教科书品种繁多, 名称不一, 如公司理财、公司金融、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公司财务等等。相当一部分本科类院校都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使用标准。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学》等等。无论是规划教材还是一般教材, 除了名称各异以外, 国内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特点是:以定义、特点、概述、计算等为主要内容, 缺乏案例导入, 内容虽然比较完整, 但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传统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脱节较为严重。基于此, 如何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 并提高本科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做相应的思考。

二、国内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 国内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内的学科设置, 管理学科是一级学科, 会计学是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而财务管理则隶属于会计学。而这门课在西方以英美为主是金融 (Finance) 学科下的分支。国内的财务管理教材基本上以2007《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为基础, 相当于财务通则的细化和具体化。以人大版的财务管理为例, 国内财务管理课程一般分为13章:第1章总论是对财务管理的概述, 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概念、目标、环境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第2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是传统财务管理的核心, 阐述了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等等。第3章财务分析和整个财务管理活动显得相对独立, 主要是对不同的报表项目进行比率、比较、及综合分析。第4-11章分别针对财务活动的内容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的日常运营、资金的分配等过程进行分析, 提出资金最优化的策略。12-13章是公司并购和重组管理等特殊财务管理活动。

(二) 国内财务管理的课程安排

目前的课时安排非财务专业的一般为36-54课时, 财务专业大都是72课时。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 即使是对财务专业的学生要想完全讲授13章的内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授课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较为单一的传授基本知识与理论, 由于时间安排很紧凑, 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案例教学和实验课教学, 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几个课时, 很难对教学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互动, 教学氛围较差, 不少学生甚至认为这门课自己自学就可以了, 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 财务管理教材设置存在的缺陷

现有教材完全是传统公司金融理论的简单复制, 由于传统金融的核心思想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人假设, 使得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和企业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尤其是传统投资决策中的投资原理和实务等等;资本结构决策的最优资本结构的测算等;短期资产管理中的现金管理存货规划等;以及股利政策和理论等相关理论没有考虑到财务关系以及管理者水平等因素, 过分强调理性因素, 且对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计算和要求也过于简单, 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现有财务管理教材忽视对财务关系的探讨, 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不同的财权配置问题;忽视了对行为金融理论的介绍, 传统财务管理的理性人假设与管理学的社会人等假设严重脱节, 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 而行为金融理论的有限理性比较符合实际;现有财务管理是基于传统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来展开的, 没有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做差别性的介绍, 容易让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内容产生误导, 以某个行业的财务管理替代其对不同行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理解。

三、对高校本科财务管理教学的再思考

(一) 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

教师仅仅采用多媒体教学, 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 很难满足学生需求。只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产生浓厚兴趣, 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教学水平。然而, 由于课程安排时间具有一定的刚性, 因此, 在既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就存在相当的困难。因此, 本文首先建议, 适当延长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安排。非财务专业的可以安排54-72课时, 财务专业的学生安排108课时以上, 这样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加入其他的教学手段。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首先是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这就要求教师所在的高校必须配备多媒体设备。其次,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就要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然而, 国内的教材缺乏案例导入。因此, 首先必须要求各种规划和非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向国内的管理学和公司理财相关教材学习, 以案例导入为前提。通过案例来说明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例如, 财务管理的目标分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等等, 教师简单的介绍其内容并比较差异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案例的形式, 以现实当中的公司为背景, 并让学生作为公司的管理者, 切实思考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教室的座位安排通常是一个小教室最少能有40-50人, 不像现在很多的培训机构所采用的环形的小课堂。由于学生众多, 采用传统的教室授课效果不好。财务管理和企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课程安排中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第一, 必须配合实验室教学方法, 如在实验室里通过模拟投资活动过程, 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第二, 要让学生走出去, 参观现实当中的不同企业, 在课时中应当至少安排4-6课时, 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譬如企业的组织结构,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配置和安排, 即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风力发电企业的影响分析

◎文/饶玉

摘要:2012年国家在上海等11个省市对交通运输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工作, 此次改革给风力发电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笔者在阐述“营改增”方案的相关背景及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具体的影响并给出了适当建议。

关键词:风力发电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税率;税负

一、“营改增”政策的相关背景

众所周知,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种, 它们构成了国家财政来源的主要部分。1979年我国开始试行税收政策, 中途在1984和1993年分别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奠定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基础。但是,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 现行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两大税种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第一, 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无法同征收增值税的企业一样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又相对比较狭窄, 故而增值税的作用发挥就会受到影响, 要充分实现增值税的作用就要尽可能放宽增值税的税基, 包括所有的商品劳务。第二, 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政策不利于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第三产业都是营业税的纳税企业, 但营业税的征税依据为全部营业额, 这样在征收营业税时成本不能抵扣, 很容易产生重复征税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被重复征税, 很多企业开始抵制外购服务而更倾向于选择自身服务模式, 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外包

度等等。

(三) 教材体系要适时更新

首先, 我国目前的教材体系缺乏对财务关系内容的阐述。国外也称之为财务治理问题, 它涉及到各单位的财权配置。如何合理的配置财权对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系统性的介绍财权配置问题。

其次, 现有的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财务管理内容可以进行整合和精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由于传统财务管理的内容思路都完全相同, 我们只要讲述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是第2章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等。其他内容只要简要介绍即可, 给学生推荐相应的参考书, 让他们自己阅读和深入。另外, 财务分析和整个财务管理的内容几乎没有相关性, 这门课程已经被很多财经类院校作为核心课程安排, 因此可以删去这部分内容。

再次, 现有教材体系仅考虑理性人假设下的传统财务管理内容有失偏颇。行为财务 (金融) 理论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有必要向本科学生介绍一些行为财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譬如前景理论、管理层的心理特征、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等等。让学生具备行为财务的思维,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第四, 必须考虑不同行业财务管理的差异问题, 要用一服务的发展。第三, 实行增值税、营业税两套税制并行的政策不利于我国的税收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开始趋于多样化混合化, 兼营和混合经营的行为越来越常见, 形式也一天比一天复杂, 服务和商品之间的界限愈来愈难以明确界定, 如何选择税种的问题也因此日益突显, 长此以往, 对我国现有税制的发展必然会产生阻碍。

在以上背景下, 经国务院批准, 2011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该方案中声明:对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活动。货物劳务税制改革开始拉开了序幕。2012年8月至年底,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扩大至10个省市。现行税制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在原有17%的标准税率和13%的低税率基础上, 增加了11%和6%这两档低税率。17%的标准税率适用于租赁有形动产等活动, 11%的低税率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 6%的税率则适用于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

风能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新能源,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 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及与有利于环保的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产业也因此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发展势头迅猛, “十二五”期间,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仍将以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以推测风力发电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快速发展, 盈利会稳步提升, 营改增的改革对风力发电企业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章的内容来介绍不同行业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并结合具体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财务管理的现实作用, 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工业企业这个极小的范畴。譬如, 金融行业、非盈利组织、事业单位 (高校) 等等, 由于经营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它们的财务管理活动差异极大。现有的教材可以对几个典型行业做简单介绍, 并向学生推荐不同行业财务管理的专用教材。以利于对有明确的就业导向和就业需求的学生, 了解某个具体行业的财务管理特点。

最后,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因此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问题也是教材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必要用一章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沙盘演练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ERP等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并组织和引导有兴趣的同学去上市公司等单位深入学习信息化软件, 并撰写调研报告等等。

8.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八

2016年8月5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金鹏,在网上举报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赵井春发表在2013年第3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上的《论刘震云官场小说的批判性》一文,是抄袭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贵州遵义师范学院经调查核对,发现举报情况属实。8月12日,该副教授因学术态度严重不端被解聘。此事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后,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论文数量不能等同于创新实力,而且极端追求论文数量对科学精神的损伤值得重视。除了个人品德的提升外,破除“论文崇拜”,更加科学地开展学术考核,也迫在眉睫。

素材聚焦1 3000元买论文

赵井春被解聘前任职于遵义师范学院教务处,在人文与传媒学院做兼职教师。2013年2月以前,赵井春已本科毕业12年,其职称是讲师。2013年,当时一周需要上20多节课的他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论文。他曾对外投过七八篇论文,但都石沉大海。2013年1月,他抱着侥幸心理,花了3000元从中介机构处购买了《论刘震云官场小说的批判性》一文,并直接转投《遵义师范学院学报》。该论文发表后,他被聘为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

素材聚焦2 优化评价体系

在国外高校,评价教师学术研究成果的指标,也主要是论文和专著,但他们强调的是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是否发表、发表在什么期刊,并不是第一位的指标。对于论文和著作的评价权由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来决定,而且教学成果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考场仿真试题】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一位知识分子能够成为大学讲师,已经有进一步广阔发展的美好前景,但却因为评职称而做出了恶劣的违规行为,不仅受到了严厉处罚,还丧失了许多科研机会,教训是深刻的。尽管那篇论文的原作者金鹏评论他这是“一念之差”,但有个成语叫防微杜渐,所以我们要牢记我国明朝诞生的“世界第一位启蒙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绝假纯真”思想,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时刻警醒自己,不被贪欲蒙蔽了双眼,不去做任何有損诚信的事。

其他适用话题 学术与品德;学风;评价体系

9.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九

没有本科文凭,怎么样?

当今社会,没有本科文凭就相当于一个“半文盲”了,就连海归硕士都只能选择当城管,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并且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如今98%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并且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700万,可见中专毕业很难达到如今职业岗位的需要。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60%左右。就业前景严峻,想要在人才济济的市场脱颖而出,本科文凭必不可少。如果中专毕业就工作,社会阅历、自身能力都还比较稚嫩,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并且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体力的劳动。所以必须继续深造,拿到本科文凭。

除了高考,取得本科文凭还有别的方式吗?

自然,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也逐渐增多,自考、函授、电大、成考、远程教育等都是国家电子注册认可的,以高考为代表的统招不再决定学生命运,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同样也能获得同等级的本科学历证书,其中自考的含金量最高。

自考的学历国家认可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所以自考的学历是国家认可的,并且经过国家电子注册。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等国在内的23个国家承认中国的自考学历,自考本科生深受外企和知名企业(特别是日资企业)的青睐。所以学生完全不必担心自考的学历将来找不到工作。

学历 中专生 本科生

工资 1000~3000 ≧3000

工作岗位 低 高

10.财务造假本科论文 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

H

1.横向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要动因是C.谋取规模优势

R

1.如果集团下属公司属于集团总部的(),则总部有权直接下达预算目标。D.全资子公司

A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评价”不涉及的内容是项目市场预测().A项目市场预测

J

Q

B

1.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中实际使用的是目标公司的()

B.股权价值

1.企业集团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会随环境因素的重大改变而进

行战略调整,表明其具有()的特点。C.动态性 1.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特别强调母公司的()。A.财务功能

2.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含义,不包括下列()项内容。2.将拟出售的资产或子公司出售给同行业的其它公司的投资战

B.企业日常财务工作 略属于().C收缩型投资战略

3.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一年,按规3.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

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资产总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净面理解。下列内容从导向层面理解的是().A企业集团增长速度

资产率不低于()B.30% 4.净利润是利润总额扣减按所得税法计算的()后的利润净额。

2..并购支付方式中,()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的方式,且最为那些

现金拮据的目标公司所欢迎C.现金支付方式

3.并购支付方式中,()可能会稀释企业集团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

与每股收益水平。A.股票对价方式

4.并购支付方式中,()通常用于目标公司获利不佳,急于脱手的情

况下。D.卖方融资方式

5.并购支付方式中,()可以使企业集团获得税收递延支付的好

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未来债务的承诺,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资本结构和风险承荷能力。D.卖方融资方式

C.1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主要适合于处于初创期且规模相对较小或者业务单一型企业集团.A.U型组织结构 2.()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B.财务风险 3.财务上假定,满足资金缺口的筹资方式依次是()

A.内部留存、借款和增资

4.财务业绩是指以()所表达的业绩,涉及对包括偿债能力、资产周转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财务指标的评价

D.财务数据

5.从业绩计量范围上可分为()和非财务业绩。C.财务业绩 6..从业绩可控性程度可分为()与管理业绩。D.经营业绩

D

1.当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地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资本时,会计意义的控制权为C.重大影响 2.对于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母公司选择何种企业进入企业集团,投资的根本是潜在成员企业的()C.财务业绩表现

3.低杠杆化、杠杆结构长期化的融资战略属于().A.保守型融资战略

4.短期融资券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天。发行融资券的企业可在上

述最长期限内自主确定每期融资券的期限。D.365

F

1.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有()的优点。

D.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与重大财务决策

D.所得税费用

5.,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净资产(账面值)的比率,反映了

()的收益能力。B.股东

6.基于战略管理过程的集团管理报告体系,应在报告内容体现:

战略及预算目标;();差异分析;未来管理举措等四项内容。

A.实际业绩

7.集团整体的非财务业绩主要涉及()、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

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

方面。B.战略管理

8.集团层面的业绩评价包括:母公司自身业绩评价和()。

D.集团整体业绩评价

9.集监督权、执行权和决策权于一身的财务总监委派制是().D混合型财务总监制

10.()经常被用于项目初选及财务评价。B.回收期法

K

1.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

A.编制集团合并报表

L

1.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时期内()基本报表A.经营成果

2.利润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时期内经营成果的基本报表。利润表的编制逻辑是()。A.利润=营业收入-费用

3.流动比率是()与流动负债的比率。A.流动资产

M

1.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不良业绩及风险能被其他行业(或企业)的良好业绩所抵消,使得企业集团总体业绩处于平稳状态,从而规避风险。这一属性符合企业集团产生理论解释的()D.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P

1.评价标准设定一般考虑以下因素:集团股东对盈利目标的预

期或要求;企业集团发展规划与经营状况;()国际、国内

先进水平等。B.同行业

4.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连续两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营业收入总额每年不低于人民币()亿元。C.405.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母公司成立()年以上并且具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经验。B.2 6.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应当具备条件之一,申请前一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亿元 D.507 7企业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做强”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D.利润总额5 8.企业集团预算考核原则中的()原则,是指对下属成员单位的预算考核,不仅要考核其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视其对集团总体预算目标甚至于集团战略的“贡献”程度,进行综合考核。B.总体化优化原则 9.企业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做大”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B.营业收入 10.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业绩,主要以财务指标方式来反映企业集团盈利能力、资产运营与周转、()和经营增长等方面业绩。A.债务风险S

1.()是强化事业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门,具有双重身份。

B.事业部财务机构

2.()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B。财务风险 3.设立财务公司的注册资芬金最低为()亿元人民币。A.14.()属于预算监控指标中的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

D.资产周转率

5.()属于预算监控指标中的非财务性关键业绩。B.产品产量

T

1.通过预算指标,明确集团内部各责任主体的财务责任;通过有效激励,促使各责任主体努力履行其责任,这些均表明预算管理具有()特征C.机制性 2..投入资本报酬率是指在不考虑子公司负债融资情况下(或者假定为全权益融资),()与其投入资本总额(账面值)的比率关系。A.子公司利润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财务评价”不涉及的内容是()。A项目市场预测

X

9.在日型组织结构中,集团总部作为母公司,利用()以出资者身份4.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风险大体来自于()。

行使对子公司的管理权。B.股权关系A.战略风险B.信用风险D.市场风险E.操作风险 1.下列体系不属于企业集团应构建体系的是()

10在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5.从价值驱动因素角度,通过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主要关注C.财务人员培训体系

().A.子公司或事业部的问题有()。2.相对单一组织内各部门间的职能管理,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最大

11.在分析企业集团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设定企业集团发展A.现有资产效率B.是否存在闲/置资产或产能剩余资产 特点就是强调().B.整合管理

目标并规划其实现路径的总称是()。A.企业集团战略 C.总资产结构是否合理E.现有设备、生产线的产出质3.下列战略,不包括在企业集团战略所分级次中的是()

12.在下列融资方式中,资本成本高,对公司控制权及经营权产生量是否符合生产要求B.生产战略

影响,有用途限制的是()B.股票发行 6.偿债能力可以分为()等大类。4.下列内容中,()是银行贷款融资所具有的特性。

13.在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过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B.短期偿债能力C.长期偿债能力D.资本成本低

节之一就是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是指().5.下列内容,()不属于预算管理的环节。C.预算控制

6.下列属于内源融资方式的是()D.计提折旧

7.下列不属于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

D.应收账款周转率

8.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流入与流出的报表

C.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W

1.外部评价标准,它是指从企业外部取得的标准,包括()、同行业

领先企业或排名前5家企业的平均标准、资本市场标准

(如资本市场期望收益率)等。C.行业平均标准

Y

1.依照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的定位,()功能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

D.财务控制与管理

2.预算管理强调过程控制,同时重视结果考核,这就是预算管理的()A.全程性 3.预算控制边界和控制力度上的差异化,:体现了集团预算管理()的特征。A.战略性4..盈利能力,它是指企业通过经营管理活动取得()的能力。D.收益 5.()也称为积极型投资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投资拉动式增长策

略。C.扩张型投资战略

Z

1.在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中,母公司首先是一个()。

D.金融决策中心

2.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

B.资本优势

3.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A.资源优势4.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D.管理优势

5.在集团治理框架中,最高权力机关是 D.集团股东大会

6.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组织中,()是维系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运行的组织保障。A.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7.在企业集团股利分配决策权限的界定中,()负有拟定集团整体

股利政策的职责。C.母公司董事会

8在企业集团股利分配决策权限的界定中,()负责审批股利政策

D.母公司股东大会

D.增量现金流量 14.在H型组织结构中,集团总部作为母公司,利用()以出资者身份行驶对子公司的管理权。B股权关系15.资产负债表一般由左(资产)右(负债和股东权益)两方构成,其逻辑关系是B.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16.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它是企业()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A.负债总额

二、多项选择题 B 1.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模式中的非现金流量折现模式包括().。A.市盈率法B.市场比较法D.账面资产净值法E.清算价值法 2..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模式中市场比较法的第一步是选择可比公司。可比公司一般要求满足()等条件。A.行业相同B.规模相近C.财务杠杆相当D.经营风险类似E.具有活跃交易3.3.不管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以集权为主还是以分权为主,在具体到集团融资这一重大决策事项时,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统一规划D.重点决策E.授权管理C 1.从母公司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B.资本控制资源能力的放大C.收益相对较高E风险分散 2.从投资方向及集团增长速度角度,企业集团投资战略大体包括的类型()。A.扩张型投资战略 B.收缩型投资战略E.稳固发展型投资战略 3.财务风险是审慎性调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风险。财务风险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包括()A.资产质量风险B.资产的权属风险C.债务风险D.净资产的权益风险E.财务收支虚假风险 4..财务状况主要体现在()等方面。C.资产使用效率(营运能力)D.偿债能力(杠杆分析)

D 1.多元化投资战略的优点主要有()A.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C.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D.有利于企业集团内部协作,提高效率E.有利于构建内部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2..当企业集团步入成长或成熟期时,任何战略投资项目,都需要借助于是否具有“价值增值”性来进行财务评价。()将成为财务评价的根本方法。A.净现值法C.内含报酬率法 3..短期融资券筹资的优点有()A.节省财务成本B.筹资金额较大E.融资成本较低4短期融资券筹资的缺点是()C.发行期限短D.筹资风险大F

1.反映资产使用效率的财务指标()。B.周转率C.资产周转率D.应收账款周转率

G

1.根据集团战略及相应组织架构,企业集团管控主要有()基本模

式。A.战略规划型B.战略控制型D.财务控制型J 1..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内众多企业之一,常被称为()B.集团总部C.控股公司D.母公司 2.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面理解。下列内容从导向层面理解的是()。D.企业集团投资方向E企业集团增长速度 3.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的内容包括()A.业务经营预算B.资本支出预算D.现金流预算E财务报表预算 4.集团多级法人制要求建立多级预算管理组织包括()A.股东大会B.董事会C.预算委员会D.预算工作组E各责任中心5..集团股东对企业集团整体业绩评价主要包括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两方面。下列指标属于财务业绩的有()。A.偿债风险指标B.经营与增长指标C.盈利能力指标 E.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6.集团战略与分部财务业绩评价指标(B.一体化战略、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E.经营活动E.多元化战略、分部业绩与评价指标

14.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多种,主要包括()

A.总部财务统收统支模式B.总部结算中心模式C.内部银行模式 D.总部财务备用金拨付模式 E.财务公司模式 15.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包括()N

A.资产负债率控制B.担保控制型组织也称网络型组织,它是继U型、H型、M型之后的一种新

C.表外融资控制E.财务公司风险控 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其主要特点有()。

A.组织原则分散化B.密集的横向交往和沟通16.企业集团预算中的经营预算包括()等内容。

6.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概括性指标有()。

B.员工满意度C.人均产出效率 D.员工人均培训时间

Y

1.与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相比,产业型企业集团母公司不仅关注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股权投资及其收益实现,而且更为关注()以谋求产业竞争优势

C.较大的灵活性D.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E.良

好的创新环境和独特的创新过程

Q

1.企业集团的存在与发展主流的解释性理论有()

B.交易成本理论E.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

2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A.税负较重B.高杠杆性E.“金字塔”风险

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包括()

A.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导向B.多级理财主体及

财务职能的分化与拓展C.财务管理理念的战略化D.总部管理模式的集中化倾向

E.集团财务的管理关系“超越”法律关系

4..企业集团H型组织结构,有()等优点。

A.总部管理费用较低B.可弥补亏损子公司损失C.总部风险分散D.总部可自由运营子公司E.便于实施分权管理

5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在()。

A.资源整合D.管理协同

6.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不足之处有()。

B.存在决策风险D.降低应变能力E.不利于发挥下属成员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7.企业集团分权式财务管理的优点主要有()。A.有利于调动下属

成员单位的管理权极性C.使总部财务集中精力于战略规划

与重大财务决策D.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和管理弹性

8.企业集团总会计师作为企业集团经营团队的重要成员,受国资

委或集团董事会的直接聘任,履行()等职责。

B.财务管理与监督C.财会内控机制建设D.企业会计基础管理E.重大财务事项监管 9.企业集团战略是实现企业集团目标的根本,它有助于()。A.明确未来发展方向B.明确战略目标及实现路径 C.强化沟通D.资源整合E.规避经营风险 10.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等阶段。B.战略分析D.战略选择与评价E.战略实施与控制11.企业集团战略可分的级次包括有()。A.集团整体战略B.经营单位级战略D.职能战略 12.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主要包括()等方面。A.投资战略D.融资战略13..企业集团收缩型投资战略通常以()等为主要实现形式。A.资产剥离B.股份回购D.子公司出售 C.业务收支预算D.费用预算E利润预算 17.全面预算中的财务预算包括()等内容。B.现金预算C.资产负债表预算E利润表预算 18.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至少包括()等大类。B.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分析 D.集团分部财务管理分析

R1.任何财务管理分析都是对信息的剖析与再利用,信息归纳起来主要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大类。下列信息属于内部信息的有()。A.集团战略B.财务报表及附注 D.公司预算E.管理报告S 1..审慎性调查可以发现并购交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如()等。

A.税务风险B.财务方面的风险C.法律风险D.人力资本风险E.劳资关系风险 2.授权管理是指总部对成员企业融资决策与具体融资过程等,根据三权分离的风险控制原则,明确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其中的“三权”指的是()B.决策权 D.执行权E.监督权T 1.通过公司价值计量模式可以看出,导致公司价值增加的核心变量主要有()。A.自由现金流量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E.时间上的可持续性 X 1.下列企业(或公司)中,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属于企业集团成员单

位的有()

C.集团参股公司D.集团协作企业 2.下列比例是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持股比例。如果在任何成员企业里,拥有30%的股权即可成为第一大股东,那么,与集团公

司可以母子关系相称的有()C35%D51% E100%

3.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相关性”是谋求这类集团竞争优势的根本,主要表现为()等方面。

B.优势转换C.降低成本D.共享品牌

4..相对单一组织内各部门间的职能管理,企业集团战略管理最

大特点就是强调整合管理,它具有()特征。

A.全局性C.高层导向D.动态 5.下列指标中,属于反映盈利能力指标的有()。

C.利润总额D.净资产收益率E.经济增加值

A.企业集团整体战略 C.产业布局及整合D.内部运营与管理协调

2.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企业集团业绩评价具有()等特点。

A.多层级性B.复杂性D.战略导向性

3..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包括有()等类型。

A.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B.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D.合一式财务管理体制

4一般认为,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维度主要包括()等方面。

B.营运能力C.盈利能力 D.成长能力E.偿债能力 5..一般而言,资产负债率水平的高低除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和金

融环境因素外,更取决于()等各方面A.集团所属的行业特征B.集团成长速度C.集团盈利水平

D.资产负债间的结构匹配程度E.集团经营风险

6.预算管理的环节一般包括()

B.预算执行C.预算编制D.预算调整E.预算考

7.预算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战略性 C.机制性D.全程性 E.全员性 8预算监控指标中的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有()

A.收入C.产品单位成本D.资产周转率

9预算监控指标中的非财务性关键业绩指标有()

B.产品产量C.产品质量E市场份额

10.盈利能力分析可以从()等维度进行

C.权益投资与利润的关系D.资产利用与利润的关系 E.规模增长及其与利润的关系

11.影响企业集团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C.公司环境E.公司战略 12.业绩评价工具主要有()等。

B.360度评价D.多棱角业绩评价 E,平衡计分卡(BSC〉

Z

1.专业化投资战略的优点主要有()。

A.有利于在集中的专业做精做细C.有利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新D.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2..在会计上,现金流量表要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 C.筹资活动E。经营活动

三、判断题 B

1.并购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购投资方向及产业领域。(√)2..并购的第一步就是搜寻合适的并购对象(x)

3.并购中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中的市盈率法,一般适合于主并或目标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情况。(√)

4.并购支付方式各有优劣,可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在支付

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审慎地考虑并购价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对未来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影响。(√)

5.不同方法,甚至同一方法由不同人使用时,对目标公司的估值都

会存在差异。(√)

6.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目的都是实现资本在社会上

合理流动和配置。(√)

C

1.从母公司的角度,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的优势之一是具有高杠

杆性。(x)

2.从财务管控角度,集团总部与集团下属单位之间不存在“上一

下”级间的财务管理互动关系(x)。

3从企业集团发展历程看,U型组织结构主要适合于处于初创期、规模较大或业务繁多的企业集团(x)。

4从企业集团战略管理角度,任何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权都集中

于集团总部。(x)

5.从集团管理角度,母公司自身业绩评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集团总部作为战略管理中心、管理控制中心等,接受集团股东对其集团整体业绩的全面评价。(√)

6.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之间存在“天然”互补性,经营上的高风险

性也要求财务上的高杠杆化。(x)

7.财务报表分析是单纯的财务数据分析,它不应被当作一种“数字游戏”。(x)

8.财务业绩指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

与成长。(x)

9.财务业绩指标是指除财务业绩以外的、反映企业运营、管理效

果及财务业绩形成过程的指标。(x)

10.测算目标公司的增量现金流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倒挤法,二是

相加法。一般来说,在收购的情况下宜采用倒挤法。(x)11持续改善法所确定的预算目标是过去式的,在考虑环境变化

和管理要求等多种因素的条件下,具有可实现性和挑战性。(√)

12.产业型企业集团在选择成员企业时,主要依据母公司战略定

位、产业布局等因素。(√)

13.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股本及债务规模、构成变化的项活动,如吸收投资和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偿还债务本息等支出现金、分配股利等。(√)

14.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务总额。(x)

D

1.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资产剥离或子公司出售的动机与集

团战略、产业布局等的调整无关。(x)

2.对于巨额并购的交易,现金支付的比率一般都比较高。(x)3.对企业集团来说,获得商业银行的集团统一授信有利于成员企

业借助集团资信取得银行授信支持,提高融资能力。(√)4.短期偿债能力通常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结构相关。(√)

F

1.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下,集团大部分的财务决策权下沉在子公

司或事业部。(√)

2.“负债”是公司将在履行的责任与权利。(x)

G

1.管理激励,即通过管理业绩评价,将业绩评价结果与薪酬计划挂

钩,从而激励管理者。(√)

2.管理层收购中多采用杠杆收购方式。(√)

3.固定资产折旧,一般认为属于外源性融资。(x)

4.股利政策属于集团重大财务决策,因此,股利类型、分配比率、支付方式等财务决策权都应高度集中于集团总部(√)

5.公司战略是预算管理的前提、依据,预算管理是落实公司战略的工具、手段。(√)

6..贡献毛益是销售成本减去所有变动费用后的净额,也称边际贡

献。(√)

7.根据国资委相关规则,国有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统一为6.5%。

(x)

H

1.混合型财务总监制的核心定位在决策、管理,而不在于代表总

部对子公司进行监督(x)

J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它是指由于管理活动而产生的现金

流量变化净额。(x)

2.经济增加值的核心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

者承担的风险”。(√)

3.经营业绩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与管理活动产生结果的客观、综合反映(√)

4.“集团内部纵向财务组织体系,是为落实集团内部各级组织的财务管理责任,而对其各级次财务组织或机构的一种细划与设计。(x)

5.集团的经营者(含总会计师)可以在股东大会授权之下行使决

策权。(x)

6.集团扩张速度可分为超常增长、适度平衡增长、低速增长等三

种不同类型。(√)

7.集团的业务经营环境属于集团财务战略制定依据的内部因素。

(x)

8.集团投资战略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导向层面理解,二是从操作层

面理解。投资项目财务决策标准是从导向层面理解的内容。(x)

9.集团融资决策权限的界定取决于集团财务管理体制。(√)10.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及需求

者。在这里,有剩余现金流但是没有投资机会或资源使用效率较低者就成为了内部资源的需求者。(x)

11.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的总部财务统收统支模式,有利于

调动成员企业开源节流的积极性。(x)

12.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互保业务必须由总部统一审批。(√)13.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目的在于为集团资金管理、内部资本市

场运作提供有效平台,因此,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只能从成员单位中募集。(x)

14.集团选择”做大“、”做强“路径时,会直接影响预算指标的选择。

”做大“导向下,预算指标会侧重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及其增长率等指标。(x)

15集团预算工作组成员一般由总部经营团队、集团总部相关职

能机构负责人及下属主要子公司总经理等组成。作为常设机构,工作组应该单独设立。(x)

16.集团总部在集团预算管理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拥有集团预

算决策权。(√)

17.集团整体的非财务业绩主要涉及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

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方面。(√)

18.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与”企业“是相同并可相互替代或互

补的机制(x)

19.节约交易成本是横向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要动因(x)

K

1.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任何企业的发展速度都不是任意而定。集

团发展速度受制于现有资产的周转能力(√)

L

1.利润留存资本成本情况有显性的支付成本,但无有机会成本

(x)

2.利用贡献毛益法对分部及非独立法人单位进行财务业绩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x)

3.利用EVA进行评价,其核心是确定∆EVA是否小于零,也就是”

当年EVA-上年EVA“是否小于零,小于零则表明公司在创造价值,反之则相反。(x)

N

1.内、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对接与互补交易,不属于内部资本市

场交易。(x)

Q

1.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及其企业间并购重组等做大企业

属于内源性发展。(x)2.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等法人组成的企

业群体。所以,”企业集团“本身也具有法人资格。(X)3.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U型结构、H型结

构和M型结构(√)

4.企业集团最大优势体现在涉及领域繁多、复杂。(x)5.企业集团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6.企业集团战略是实现企业集团目标的根本。(√)

7.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以企业集团全局为管理对象,追求集团整体

效益。这符合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的高层导向的特点。(x)8.企业集团财务能力越强,财务战略导向就可能越激进;财务能

力弱,财务战略就越可能稳健保守。(√)

9.企业集团投资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合理分配投资决策权。(√)10.企业集团外部融资需要量完全等同于集团下属各单一企业外

部融资需要量的简单加总(x)。

11.企业集团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主要是融资决策权配置。(√)12.企业集团成立的财务公司,其服务对象既可以为企业集团内

部成员企业服务,也可以向社会提供金融服务(x)

13.企业集团融资战略的核心是要在追求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下,明确企业融资可以容忍的负债规模,以避免因过度使用杠杆而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偿债能力下降。(√)

14.企业集团预算不包括集团下属成员单位预算。(x)

15.企业集团总部有权对母公司绝对控股的子公司下达预算目

标。(x)

16.企业集团预算考核只考评预算目标执行质量。(x)

17.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分析是集团整体分析与分部分析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18.企业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部分构成。(x)

19.确定并下发集团预算编制大纲是集团预算编制的起点与核

心。(√)

R

1.融资方式大体分为”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两类。(x)

2融资是为了投资,没有投资需求也就无须融资。因此,企业集团

融资规划应与集团总体投资需求相匹配。(√)

3.任何一个集团的投资战略及业务方向选择,都是企业集团战略

规划的核心。(√)

4.如果集团下属子公司属于集团总部全资控股,则总部有权直接

下达预算目标。(√)

5.人们可以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定义为营业

毛利额,而将”营业毛利额-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差额定义为息税前利润。(√)

S

1.事业部财务机构是强化事业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门,具有双

重身份。(√)

2.所谓分权是指集团管理中将决策权授予给分部,如财务上的投

融资决策权、分红决策权等。(√)T

1.提高母公司的未来融资能力,既是母公司成立集团初衷,也是母

公司有能力吸引其他企业并入集团的前提,这两者互为因果。(√)

2.通常意义上,投资方向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业务方向,二是地

域方向。但从集团战略看投资方向主要针对地域方向选择而言。(x)

3.通过审慎性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风险,但并不能消

除风险。(√)

4..”投入资本总额“是指某一时点对企业资产具有利益索取权的各类投资者(如债权人和股东)为企业所提供的资本总额。(√)

5.投入资本总额,它是指投资者(包括有息负债的债权人和股东)

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计算上它与”投入资本报酬率“所确定的口径不一样。(x)

X

1.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单一企业组织向企业集团化演进,既是内源性发展的产物,但更是并购性增长的结果。(√)4 2.西方企业集团管理中一般认为出售资产或子公司的动因是相

同的。(√)3.”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是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产生的主要特

征。(√)

Y

1.以目前对企业集团的认识,”产权“应成为维系企业集团的纽

带。(√)

2.一般认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按其集权化的程度可分为集

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分权制式财务管理体制和混合制式财务管理体制(√)。

3..一般情况下,集团内部各级财务组织的细划或设置主要受集团

公司规模大小、财务管理活动或事项的多少、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尤其指权力划分)的影响。(√)

4.与单一企业组织相比,集团预算管理的构成更为复杂、战略导

向与总部主导更为明显。(√)

5.预算执行要强调预算的刚性控制以维护预算权威。没有刚性约

束,预算管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但预算刚性并不等于预算固化。(√)

6.盈利水平反映公司管理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满足利益相关

者(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利益诉求的程度。(√)

7.营业利润反映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间的经营性收益,它是企

业利润的根本来源。(√)

8.营业利润它反映了企业在一个时点上的经营性收益,它是企业

利润的根本来源。(x)

9..业绩评价是财务业绩评价与非财务业绩评价两者的结合(√)

10.依据”会计意义的控制权“的定义标准,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

拥有控制权,即称两者关系为母子公司(√)

Z

1.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具有资本、资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网络、品牌等各方面优势。(√)

2.在企业集团的组建中,资源优势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x)3.在企业集团的组建中,管理优势则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

障。(√)

4..在企业集团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

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5..在集团治理框架中,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x)

6.在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中,最集权、组织与管理成本最昂贵的是

战略规划型。(√)

7.在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过程中, 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

节之一就是评估项目的现金流量。(√)

8.在兼并活动中,被兼并企业不再具有法人资格,兼并企业成为其

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承担着(√)

9.”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追随战略“,也就是说影响集团组织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环境与公司战略。(√)

10.总部财务组织是代表母公司管理集团某一产业或某一市场区

域业务的中间组织。(x)

11.折旧将成为企业集团内部集中融资的唯一来源。(x)

12.”自上而下“预算编制模式是被预算管理实务界所普遍接受的模式。(x)

13.”自下而上“预算编制模式不利于下属成员单位的预算参与、预算沟通与预算认同。(x)

14.资本预算分配方法中的直接分配资本额度方法,集团总部(母

公司)扮演资本直接提供者的角色,直接拨付资本进行项目直接投资。(x)

15.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段的财务状况,如资产

总额及其资本来源(负债和股东权益),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等。(x)

16.”资产“是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所拥有、控制的完整资产,具

有不可分割性。(√)

17.”资本结构"是负债与资产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大体反映了

企业财务风险(√)

上一篇:工程施工完工的承诺书下一篇:促销活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