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共10篇)
1.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 篇一
心理沙盘游戏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龄前的儿童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以促使幼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来说,必须要使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而心理沙盘游戏则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作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所发展创立出的运用象征性的游戏形式来进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近几年的研究已表明,心理沙盘游戏不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本文就将着重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一番论述。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大部分都集中在身体健康与学习成绩这两个方面,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却不够。经研究发现,处于3-6岁的幼儿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将会直接的影响到他们的个性发展、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帮助。因此,加强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箱庭疗法研究应用推广中心技术总监兰老师今天主要介绍幼儿园孩子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沙盘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以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问题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惶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燥。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
4、不良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幼儿与父母、教师及同伴间的关系。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总是表现为相互排斥、猜疑、攀比、攻击或独处,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粗暴妄为、任性霸道或不合群、怯懦孤独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
二、心理沙盘游戏
心理沙盘游戏,又称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
心理沙盘游戏最先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于1998年引入中国,张日昇教授致力于心理沙盘游戏在中国的推广,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箱庭疗法研究应用推广中心在国内已经开设近30期心理沙盘游戏培训课程。目前,心理沙盘游戏广泛应用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它对很多心理问题,如多动症、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障碍等心理问题都有明显的帮助。心理箱庭(沙盘)已经成为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室必备心理应用设备。
心理沙盘设备的构成包括:沙箱、沙子和沙具等必备的设备。
沙盘游戏指的是在一个具有一定的比例的沙盘中所进行的游戏。在备置盒中装有干沙或湿沙,通过随意的使用许多微型的模具,例如:树、宝石、植物、苔藓、石头、动物、从事各种活动和职业的男女、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宗教形象以及房子、车辆、轮船、桥梁、喷泉等。这些可以使用的模具要尽可能地将所有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存在物的代表,让幼儿利用这些模具,在沙盘中表现出其内心的世界。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给幼儿营造出一种安全、自由的氛围,这种安全的氛围能够有利于儿童体验他们内在的、未经意识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能用一种“欣赏”的方式来面对幼儿的作为。
三、心理沙盘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入园焦虑
入园焦虑已成为了幼儿园中较常见与棘手的一个问题。通过沙盘游戏,可以为这些幼儿提供一个有效的释放和表达情绪的途径。幼儿不仅可以通过游戏宣泄焦虑,还可以通过沙盘对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认知进行重构,进而激活自身的治愈与康复因素,从而促进其心性的修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2、适应困难
许多幼儿在新开学的时候,对于一个新的环境,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沙盘游戏能让幼儿模拟真实的世界中的各种人际交往,让幼儿学会协商、分享、谦让、轮流、公平竞争等等的交往原则;在虚拟的时空中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 进而对自身的观察与处理事情的能力起到锻炼与发展的作用。
3、品行障碍
矫正幼儿品行障碍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宣泄,通过沙盘游戏能够让幼儿在虚拟空间中将他们的愤怒与攻击性行为物化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其攻击性的心理能量得以耗散,最终起到控制和治疗的作用。
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4、注意力集中困难
沙具有的可触与移动的特性,能够通过触觉和运动觉作用于幼儿的大脑神经, 进而有效的集中幼儿对于具体物件与活动的注意力,从而来促进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同时由于沙盘是一个有边界的空间,将幼儿的注意集中在这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可以有效的帮助训练幼儿的注意力。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强调对其心理问题的辅导与治疗,而应该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心智、人格及创造力。沙盘游戏中,儿童是整个游戏的主体,当众多的模型与沙盘摆在幼儿面前,任其随意使用的时候,儿童的身心会沉溺其中,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及象征性的表达,赋予原本的模型以生命,这不仅是一个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治疗与康复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潜意识的发挥及创造力的培养的过程。通过沙盘游戏,老师与幼儿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促进幼儿的内在积极性与健康的心理因素的唤醒和触动,从而实现幼儿的自我自愈与成长的目的。沙盘游戏强调的是对儿童内在“积极品质”的发现和培养,而不仅仅是对“问题”的简单矫正与治疗,体现出了积极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2.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 篇二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愿进行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假装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 是儿童根据实际感知在非真实的游戏情境, 公开的有意识的不含欺骗目的的按照假装的属性做出的假装行为。[1]目前,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但是关于该游戏的聋童教育价值的研究文献却很少。从聋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看, 他们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 同样适用于聋童, 并且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 以期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假装游戏的特点
假装游戏依赖于第一手或第二手的经验, 用一个现实的物体代表另一物体, 或者赋予一个物体新的特征是模仿性的。[2]假装游戏一般至少有两个人参与, 通常需要语言描述、肢体表示, 并且这些语言行为要与情境一致, 此外还需要真实物体的材料和玩具作为替代物。在这一游戏过程中, 参与者通过想象和交流达成的共识也极为重要。相关研究发现, 假装游戏涉及几个重要的认知技能, 如社会参照、解读意图、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3]由于想象成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假装游戏一般也是从相似物的简单替代发展到复杂的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既有独立自主性, 又有合作性, 整个过程操纵权掌握在儿童自己手中并且受儿童个体自身的经验影响。
三、聋童的心理特点
首先, 聋童认知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他们听力丧失, 无法感知到需要通过听力而获得的东西, 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统一性, 于是其信息加工的理解性与整体性便受到制约, 使其感性知识贫乏、凌乱。聋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记得慢忘得快, 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思维发展水平缓慢, 思维内容具体, 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 对概念的理解不完整, 思维发展的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
其次, 聋童的听力丧失使得他们语言发展迟缓,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聋童的想法和需要只能通过外部表现来表达, 他人收到的信息并不完整, 因而给予的反馈也就不充分, 从而造成交流困难, 与主流社会互动方面严重受阻。就是因为与人交流的缺乏, 聋童的交流经验极为贫乏, 交流起来不自然、不流畅。同时, 由于生理缺陷, 聋童对社会认知有偏差, 对接触社会心灵上有畏惧心理, 有明显的社会回避现象, 缺乏安全感、归属感, 使其容易感到害怕与焦虑。一些专家学者通过聋童的实际表现, 总结出他们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孤僻、自高自大或自卑、急躁、主观片面、猜疑心强、自我中心等。[4]他们的情绪无法通过语言等方式宣泄, 所以聋童多易发怒好冲动, 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聋童自身社会常识的缺乏, 使得聋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欠缺。
四、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 假装游戏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 而将其用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研究却很少。笔者通过对假装游戏的研究以及对聋童在实际活动中游戏能力的考察发现, 假装游戏同样适用于聋童的教育, 并且对聋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假装游戏对聋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ergen等人指出, 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元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等相关能力, 以及诸如读写、数学和科学的学术能力的发展。[5]但是对于聋童的认知发展该游戏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在假装游戏中, 聋童可以通过对材料与所需要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概括, 获得某种相似性, 最后选择代替物, 这使得他们的分析概括水平逐步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假装游戏以物代物的象征过程需要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成分的参与, 而聋童恰好在这方面较弱,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和发展聋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假装游戏对聋童情感及个性发展的作用
在假装游戏中的聋童可以相互选择玩伴和游戏内容, 准备游戏材料, 制定游戏规则, 任意摆弄物体, 表演人物形象,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如果成功了, 他们会感到自豪, 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失败了, 他们也不会有负担和压力, 还会重新游戏。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 他们经历着各种情感历程, 由于平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他们可以通过此方式把喜怒哀乐宣泄出来。[6]这样, 他们可以体验到快乐成功的情感, 可以去宣泄压抑、悲伤的情感, 还可以学会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情境中, 聋童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去完成游戏的任务, 还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 大胆地去表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信、责任感、积极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品质, 这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活动起到动力维持、引导、定向、强化等作用。
3. 假装游戏对聋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聋童也需要融入社会, 也要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生活, 他们的社会化进程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 聋童在社会交往的经历就大大减少, 因此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显得木讷、被动、交往能力差、交往水平低、交往经验贫乏、交往技巧缺乏。而假装游戏对聋童的社会性、道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有利于聋童社会常识的积累、社会情感的体验, 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Rakoczy从集体意识的哲学角度对儿童假装游戏进行了分析, 认为假装游戏是儿童参与合作的模仿活动。[7]在此基础上, Rakoczy又指出, 幼儿早期假装游戏的出现体现了个体对社会规则的模仿[8], 他认为假装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 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协商主题选择、角色分配、场景布置、道具选择, 并克制自己服从游戏规则, 以角色的身份在想象中进行表演。这既为聋童提供了表达交流的环境, 促进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能力, 又让他们通过该游戏加强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并在该游戏中模仿生活中必要的社会技能。
五、假装游戏在聋童教育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 假装游戏可以促进聋童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 因此, 教师对假装游戏在聋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适宜的环境
由于聋童的认知水平发展滞后, 认知经验贫乏, 理解的不完整性, 教师需要根据聋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游戏内容创设物质环境, 如创设较为形象的“娃娃家”, 有家具、炊具、餐具;“超市”有形象包、衣服等, 还有用于替代的物品。此外, 教师还要营造一个让聋童大胆按照自己的认识进行活动的心理环境。
2. 改编创编游戏内容
由于聋童的表达具有需要大量的非言语手段等特点, 他们对动作非常感兴趣, 多以自我为中心, 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假装游戏的内容要根据聋童的特殊需要进行创编。聋童非常强调直觉性和情境性, 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所以在游戏前先欣赏他人的表演, 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教师应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此外, 教师还要多创造使其获得成功的机会, 以增强聋童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愉悦的情绪体验, 充分挖掘游戏中的情感因素。
3. 观察了解, 适当参与
在聋童假装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细致观察, 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 包括对游戏的兴趣、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 掌握他们的游戏动机、选用代替品的目的及其创造性行为。对于聋童的特殊情况, 教师在必要时需要使用玩具、扮演角色或者选择材料, 以物代物地平行介入。
4. 启发思考, 分享快乐
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并有启发性的语言向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聋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情绪体验不同, 因此在游戏结束时, 教师应通过组织分享快乐, 促进游戏伙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5. 对聋童假装游戏的指导原则
(1) 激发聋童的兴趣与愿望。由于聋童注意力稳定性差、不自信等特点, 教师要积极地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愿望和自信心。对于那些不敢参与游戏的孩子, 教师应该先做示范, 把游戏内容和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他们, 让他们对内容更加熟悉, 对角色感到亲切, 创设使他们成功的机会, 激发其兴趣和愿望, 增强自信心。
(2) 让聋童掌握主动权。假装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的游戏, 参与者应掌握游戏的操纵权, 得到充分的自由。大部分人认为聋童很脆弱, 以及受教师中心观念的影响, 聋童不会掌握游戏的主动权, 实际上聋童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他们完全有能力行使自己的主体权利。教师对游戏的指导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切合孩子的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培养他们主体性的发展。
(3) 加强聋童间的互助合作。假装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 每个参与者都有一定的角色, 各角色需要相互交往、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游戏。教师应让聋童在创设游戏环境、提供物质材料时就参与进来, 师生共同布置场景, 交流情感, 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 体现假装游戏的教育意义。教师应保证游戏的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适合聋童表演;教师对游戏的评价应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地观察了解聋童, 并在更高的层面灵活处理游戏中的偶发事件, 积极抓住任何一个教育时机对聋童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倪伟, 熊哲宏.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J].心理科学, 2007 (4) .[
[2]郭力平, 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02 (2) .
[3]陈光辉.儿童假扮游戏中的认知技能发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6 (12) .[
[4]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 2000, 28 (4) .[
[5]BERGEN D, COSCIA J.Brain research and childhood education: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M].Olney: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001.
[6]PIAGET P.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1962.
[7]RAKOCAY H, TOMASELLO M.Tow-year-olds grasp the intentional structure of pretense acts[J].Developmentla Science, 2006, 9 (6) .
3.教学互动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关键词:以“爱”促学;以“激”促思;以“导”促行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全面铺开,正向纵深发展,但不少教师反而认为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育的作用充分显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身心健康教育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教师的工作不止“传道、授业、解惑”了。二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大,学生自身素质显著提高,自然对学校、对教师“挑剔”起来。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教育规律和教学内容,因势利导,科学引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当然,这也与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健康地自我发展分不开,这种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通过主观能动的感知、接受、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的过程。
教学互动作为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在形成和发展良好心理素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既是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互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以“爱”促学,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热爱学生,这是对学生最起码的态度和要求。《师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得到爱心滋润,是自我培养和发展个性心理素质的原动力,是积极求知、主动上进、完善人格的内在保障。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被动、消极起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极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一个心中有学生的老师,如果真正懂得以“爱”促学,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个性心理、个人气质、情感意志等,都能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老师对学生的爱,哪怕一句赏识的話,一个鼓励的眼神,学生都会感到温暖,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爱”,学生也会自信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和缺点。总之,为学生付出了,哪怕细微之处,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二、以“激”促思,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参与活动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观条件,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能够改正学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笔者常采用下列三种方法,效果十分理想。一是以问激思。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好奇质疑,激起探究欲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兴趣。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功不可没的。二是以情激思。通过创设氛围,体验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让学生主动接受锻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以境激思。通过模拟情景、师生互动、学生示范等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思维活动,在获得心理发展动力的基础上自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心理内化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通过举止,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拥有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其实,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死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互动中,抓住时机,因材施“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锻炼心理品质的目的。
三、以“导”促行,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心理品质,一般可通过具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心理品质的外在反映,教师亦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适宜环境、发挥示范作用、端正心理倾向等方式来加以指导和调节。引导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措施。只有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以“导”为先,因人、因事、因势施导,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正面引导,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中、进而在生活中锻炼出积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比如:老师敢于认错,坦诚面对学生,其教育意义非常大。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既不能孤立地去操作,也没有包打天下的捷径,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需要教师“打铁先从本身硬”,在教学互动中,因时制宜,灵活把握,决不能和其他的素质培养分割开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土壤里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4.游戏使孩子心理健康 篇四
日本着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在自己的作品中曾描述自己小时候非常淘气,让她很感兴趣的游戏是钻铁丝,抬起带刺的铁丝,从围着铁丝网篱笆院子的一头钻过去,再钻回来。尽管她的裙子被卷起来了,短裤也被铁丝勾破了,却还依旧乐此不疲。
黑柳彻子一年级时,就因为严重干扰全班同学而被迫退学。照我们的理解,她可是一位典型的“问题儿童”啊!可贵的`是,她的蚂妈没有尝试建议孩子换个游戏,也许我们会问,这样被大人“放纵”的孩子,长大会怎样呢?这位特别“淘”的孩子,就是现在日本着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
什么样的孩子心理才算健康呢?最简单的回答是“让孩子像孩子!”我们既不要强求孩子做“超人”,钢琴、珠算、英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不要指望孩子做“成人”,承担维持家庭团结的使命,更不要把孩子养成“小小孩,只会乖乖地做个”小宠物“,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的概念。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父母的第一个功课就是等待,等待孩子慢慢长大,要知道,慢慢长成的果子最甜。孩子小时候玩够了,长大了才能安安心心地做大人,小时候未曾体验的东西,长大后有时会以冲动般的行为,去尝试那些未做过的”事“。
5.27个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 篇五
1、捆绑过关——(适用:团队协作)简述:藉着被绑在一起来完成数件任务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绳子或其他可以绑的东西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二人以上。2.每一组组员围成一个圈圈,面对对方。老师帮忙把每个人的手臂与隔壁的人绑在一起。3.绑好以后,现在每一组的组员都是绑在一起的,老师想些任务要每组去完成。题目例子:吃午餐;包礼物;完成个美术作品;帮每个组员倒水等。
2、合力吹气球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人数:每组限六人场地:不限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老师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3、记忆考验简述:随着越来越多要记的东西,试试自已可不可以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合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今天我吃了一个AA”(AA为随意食物名!)2.接着第二个接着说,吃了一个AA,二个BB„(BB不同的食物名!)3.像这样一直传下去,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个新的食物名。4.一直到有人中途讲错出局!题目例子:可选一些较难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贝牛肉汤。
4、比一比简述:藉着组员的动作,来猜题目是什么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最好五人以上。2.轮留每组派出一个人出来,老师给他看题目。他只能以动作来告知组员题目。3.视题目的难度来计时。看那组的得分高低来算输赢。
5、比长短简述: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二组。每组五人以上。2.老师宣布要比的小组,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赢此小组的人。3.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4.计算每次比完的输赢即可。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要想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比长:比手臂;比上衣;比头发„比短:比手指头;比裤子或裙子„比高: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比大:比眼睛;比手掌„比多:比身上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6、超级大头贴简述:用不同的是非问题猜出头顶上的答案人数:最少十人场地:室内适用范围:适合熟悉团体中人物的朋友们游戏方法:1.分组,每组人数不限2.每组派出一人面对面坐在中央(中间可放一张椅子)3.老师在宣布题目后,分别把二张答案放在出来的两人头上。这两人只能看到对方头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头上的。4.当老师说开始时,二人可以开始问问题猜自已头上的答案,但必须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来做抢“问”。
问的问题也只能问是非题。5.队员可在旁边帮忙回答,但不能问问题或讲答案出来。6.每队有三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来问问题(看题目难度而订),有三次(看题目难度而订)的机
会猜答案。7.每一轮派不同的人上来猜不同的题目,直到所有的题目被猜完。8.可看每组
猜对的数目来算分数,输的队必须接受处罚。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
可适团体中的熟悉度来出题目。每个题目必须要有二个答案。比如:团体中最爱唱卡拉ok的人?;孔子学生的名字?
7、谁在布后?简述:藉着游戏来记他们的名字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块大布适用
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1.先大家围成一个大圈逐一念出自己的名字2.分成两组,各坐在场所的一边3.老师和帮手把布拿着隔开两组人4.每组在布拿起时各派出一人
坐在布两边的中间5.老师看二边都坐好人后,数到三跟帮手一起把布给放开。两边被派出的人必须很快的叫出对方的名字。叫的比较慢的就输了。一直持续下去。
8、猜猜是谁? 简述:藉着猜背后的名字认识对方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道具:一些名片贴
纸,或是任何纸加胶带;笔适用范围: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 1.给每个人一张名
片贴纸,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 2.老师收集所有的名片贴纸,然后把每一张贴
纸贴在每个人背后(不能是同一个名字贴在同个人背后),不能让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人的名字; 3.游戏开始,每个人必须去问别的人任何是或不是的问题来猜他们背后名片上的名
字。(人数多的话,只限问个人一个问题)
9、虎克船长 简述:藉着游戏来多认识旁边人的名字人数:不限场地:不限适用范围:刚认
识或不认识的人游戏方法: 1.全部的人围成圈圈,先搞清楚坐在两旁人的名字。2.由其
中一人开始,说自已的名字二次,然后再叫另一人的名字。3.被叫到的人两边的朋友必须
马上说:“嘿咻!嘿休!”和做出划船的动作。4.接着再由被叫到的人接着叫别人的名字(如
2),直到有人做错或做错三次(随意!)题目例子:可以先全部的人自我介绍再开始这
个游戏。
10、如何建立信任:(适用:团队建设)游戏方法:带眼罩行走,两人一组第一阶段:一个
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第二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第三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
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游戏说明:1.领导行为、观点的连续性、一致性,保持沟通,是信任建立的根本保障。2.手把手教—引导—建立信任,授权,同时不断给予指导。
11、头 脑 风 暴 形式: 4-6人一组为最佳 类型: 讨论类 时间: 10分钟 材料: 回形针,可移动的桌椅 场地: 教室 活动目的: 给学员练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操作程序: 调
查研究表明,创造性可以通过简单实际的练习培养出来。然而,大多的时候,革新想法往往
被一些诸如“这个我们去年就已经试过了”或“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的话所扼杀。为了给
参与者发挥先天的创造性大开绿灯,我们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的演练。头脑风暴的基本准则应
当是: 1.不允许有任何批评意见 2.欢迎异想天开(想法越离奇越好)3.我们所要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4.我们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 有了这些基本概念后,将全体人员
分成每组4-6人的若干小组。他们的任务是在60秒内尽可能多地想出回形针的用途(也可
以采用其它任何物品或题目)。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想法的数量,而不是想法本身。在一
分钟之后,请各组汇报他们所想到的主意的数量,然后举出其中“疯狂的”或“激进的”主意。
有时,一些“傻”念头往往会被证实为很有意义的。有关讨论: *当你在进行头脑风暴时还存
在一些什么样的顾虑? *你认为头脑风暴最适合于解决哪些问题? *你现在能想到的在工
作中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地方?
12、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
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
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下面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情绪在问题
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你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这个游戏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
同做,而且要求你偏离你一贯的社会行为。游戏的内容是要你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
下面一表决定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你姓氏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 动物名称A--
F狮子G--L海豹M--R猩猩S--Z热带鸟现在选择一个伙伴(最好在这些朋友
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为伙伴)。彼此盯着看,目光不能转移,同时用嘴大声学动物叫,至少10秒钟。点评: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
又有些尴尬?这个游戏尽管开始时会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结束时已是笑声满堂。也许不管你
模仿的动物是什么,最后你的表现都是“傻驴”一头。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绪
会有助于你在这个游戏中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会使你灵机一动,模仿出种种出人意外的叫声,获得满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戏中,感到尴尬的心理却会使你羞于开口?
假如你有幽默感,学动物叫就更容易开口。正性乐观的情绪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忘记幽默可以使你保持乐观。
13、串名字游戏 游戏方法: 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单位、姓名,第二名学员轮流介绍,但是要说:我是***后面的***,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单位复述一
遍。分析:活跃气氛,打破僵局,加速学员之间的了解。
14、扮时钟 游戏规则:
1、在白板或墙壁上画一个大的时钟模型,分别将时钟的刻度标识
出来;
2、找三个人分别扮演时钟的秒针、分针和时针,手上拿着三种长度不一的棍子或其
他道具(代表时钟的指针)在时钟前面站成一纵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墙壁,扮演者看不到
时钟模型);
3、主持人任意说出一个时刻,比如现在是3小时45分15秒,要三个分别扮
演的人迅速的将代表指针的道具指向正确的位置,指示错误或指示慢的人受罚
4、可重复玩
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时扮演时钟的分针和时针,训练表演者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点评:
1、该游戏非常适合在晚会上或培训课程的休息时间进行,可以活跃气氛
2、亦可在《时间管理》
课程上引用这个游戏,同时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
15、衔纸杯传水 目的:增进亲近感,考验成员配合、协作能力。要求:人员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共选十六名员工,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员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至的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16、踏板运水接力(共48人)
1、队员:每队男女各6人共计12人,分三个小组进行接力,每小组须配置2男2女;
2、比赛流程: 1)预备:每组第一位队员踏板一对放第一小组队员右侧;每组4位协作队员各端水一盆; 2)裁判宣布”开始”,各队第一组队员迅速将双脚分别伸入踏板脚套中,右手端协作队员递过来的水盆,左手搭前一位队员的左肩(最前面一位队员除外)前行; 3)到达终点,将水盆中的水倒入本队的水桶后,按原方式原路返回;
4)返回起点,队员双脚离开踏板,水盆交协作队员打水; 5)下一组开始; 6)最后十秒,裁判开始读秒:十、九、八。。。。
一、停(鸣锣)!
3、规则: 1)比赛时间10分钟,以运送水的多少决出名次; 2)打水可以由协作队员进行,但协作队员必须是队员,非队员不能提供任何协助; 3)终点倒水除本人或本小组其它队员协助外,其它人员不能提供任何协助; 4)倒水时可以双脚离开踏板; 5)终点踏板掉头时,可以用手协助掉头,但位置应与掉头前大体相当; 6)2男2女一组,男女队员前后踏板位置不作限制; 7)中途倒地可以重新套上踏板端起水继续前进; 8)某队如果第三组完成后仍有时间,可由12个队员中的任意四位队员(仍需2男2女)继续,直至10分钟时间结束裁判鸣锣收兵;
4、奖励:奖励第一名,其它队获鼓励奖
5、道具:踏板4副;大塑料桶9个(其中4个空桶放终点,4个装满水的放起点,1个装满水的在起点处备用);小塑料盆16个;中塑料桶一个(加水备用);秒表一个,鼓一个;锣一面。
17、猜五官 游戏说明:
1、两人面对面
2、先随机由一人先开始,指着自己的五官任何一处,问对方:“这是哪里?”
3、对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来回答提问方的问题,例如如果对方指着自己的鼻子问这是哪里的话,同伴就必须说:这是鼻子。同时同伴的手必须指着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4、如果过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错,就要受罚;3个问题之后,双方互换。
18、瞎子背瘸子 目的:沟通配合能力,活跃气氛 游戏规则:当场选六名员工,三男三女,男生背女生,男生当“瞎子”,用纱巾蒙住眼睛,女生扮“瘸子”,为“瞎子”指引路,绕过路障,达到终点,最早到达者,为赢。其中路障设置可摆放椅子,须绕行;汽球,须踩破;鲜花,须拾起,递给女生。
19、挑水接力(共16人)
1、队员:每队男女各2人共计4人;
2、比赛流程: 1)预备:扁担一根放置第一位队员身旁;二位协作队员各提起一桶水(此时不能挂上扁担);一位协作队员拿红绸一根准备; 2)裁判宣布”开始”,各队拿红绸的协作队员迅速将红绸绕在第一位队员的腰上并扎紧后(要求挑水队员原地转若干圈将红绸绕到尽头后扎紧),拿起扁担挑起水出发; 3)过桥;; 4)到达终点,将水倒入本队的水桶中后,按原方式原路返回(返回时可以不上桥,但需挑起水桶); 5)返回起点,解开捆在腰上的红绸后,交下一位队员继续,直至第四位队员; 6)最后十秒,裁判开始读秒:十、九、八。。。。
一、停(鸣锣)!
3、规则: 1)时间10分钟,以运送水的多少决出名次; 2)队员顺序为:第一位队
员男性,第二位队员女性,第三位队员男性,第四位队员女性,如第一轮完成后仍有时间,须按第一轮的男女顺序继续接力,直至10分钟时间结束裁判鸣锣收兵; 3)打水及捆绸可以由协作队员进行,但协作队员必须是本队队员,非队员不能提供任何协助; 4)队员过桥时不许掉下,否则需从桥头重新上桥; 5)中途倒地,可以爬起后继续;若倒地后水已倒掉,可以返回起点盛水后重来;
4、奖励:奖励第一名,其它队获鼓励奖
5、道具:小桥一座(预先安装);扁担4根;挑水小塑料桶8个;大塑料桶9个(其中4个空桶放终点,4个装满水的放起点,1个装满水的在起点处备用);中塑料桶一个(加水备用);秒表一个,鼓一个;锣一面;红绸4根(每根长5米)。
20、踩汽球 目的:活跃气氛,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要求:人数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共五组。步骤:当场选出十名员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21、扯龙尾人数:40人以下用具:色带或绳或报纸条或类似之条状物体玩法:1)将玩者分成若干组(如5组),每组若干人(如6人)2)每组皆排成一直行,手放在前面那人的肩上,在最尾的那人背上挂上色带。3)游戏开始时,每组最前的那人要去捉住其它组组尾的色带,而组尾那位亦要闪避不让人捉到其尾巴。4)若捉到别人的尾巴,两组便会合成一组,变成一条较长的“龙”。5)游戏继续进行,直至所有组成为一条龙为止。6)排在这条长龙的最尾的一组,是赢家。
22、大风吹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野外可划地固定各人的位置,主持人没有位置,立于中央。2.主持人开始说:「大风吹!」大家问:「吹什么?」主持人说:「吹.有穿鞋子的人。」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主持人,再吹。备注:可「吹」之资料:有耳朵的人、带表的人、两只鼻子的人、没有指甲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带戒指的人、打领带、擦口红的人、有太太的人....。PS : 小风吹则吹相反的23、可怜的小猫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24、顶球竞走器材:汽球十余个吹饱,橡皮筋十余根。(不用汽球用郊游所带的蕃茄、柳橙、橘子亦可)。方法: 1.全体分成数组,各组分由二人为一小组。2.设定竞走的距离与目标。3.开始时,各组由二人用额头互顶汽球或水果向目标前进,绕一周回来,由另一小组继续,最先结束者为优胜。
25、认识朋友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由某人开始循顺时针方向起立,自我介绍说:「各
位朋友好,我姓张XX。」第二人起立说:「张XX您好,我姓杨XX。」第三人起立则说:「张XX、杨XX你们好,我姓刘XX。」以后的人照样说下去,强迫大家把每人的姓名记住。备注: 1.人多时,可以分组举行。2.改成由一人起立介绍左右邻居的朋友也可以.26、青蛙跳水: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2.由主持人开始说:「一只青蛙」,第二人:「一张嘴」,第三人:「两只眼睛」,第四人:「四条腿」,第五人:「扑通!」第六人:「跳下水」。
3.继续下个人开始:「两只青蛙」,第二人:「两张嘴」,第三人:「四只眼睛」,第四人:「八条腿」,第五人:「扑通!扑通!」第六人:「跳下水」....。备注: 这本是喝酒时候,用筷击碗的游戏。看似单纯,但玩的时候,要越说越快,往往是说成「二条嘴」、「四张腿」的笑话。
27、奇数偶数 人数队形:没有限制,人越多越好;围成一个圆圈。游戏方法:
1、将全队人分成红白两对。
2、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内侧坐下。
3、然后依圆中央的主持人的口令逐次报数。但是和普通报数不同,以只报奇数或只报偶数的不按规则的形态进行。
4、如果主持人说:“报奇数”,就是1,3,5,7,主持人换成说:“报偶数”,则接在刚才的数字报8,10,12,14。。。
5、如果说错了,就被判出局,必须离开圆圈。
6、玩到最后人越来越少,就可以结束游戏。
7、由主持人计算人剩下较多的那一组优。
41、人椅 形式:全体学员一起参加类型:破冰时间:5分钟材料:无需材料场地:空地适用对象:所有学员操作程序:
1、全体学员围成一圈。
2、每位学员将双手放在前面一位学员的双肩上;
3、听从培训师的指令,缓缓地坐在身后学员的大腿上。
4、坐下后,培训师再给予指令,让学员叫出相应的口号:“例如“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5、最好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看看哪个小组可以坚持最长时间不松垮。有关讨论:
1、在游戏过程中,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身体和声音是否也相继出现变化?
2、在发现自己出现以上变化时,是否及时加以调整?
3、是否有依赖思想,认为自己的松懈对团队影响不大?最后出现什么情况?
6.团体心理游戏综述 篇六
一、撕纸
游戏规则:请所有同学按我的口令做,大家不可以向我提问。
1、把纸张水平对折折叠、2、把纸张垂直对折折叠、3、撕下折叠过纸张的一个或多个角后继续下一个指令、4、把经过多次折叠和撕角处理的纸张展开,与临近的参与者做对比,看最终展开来的纸张平面的几何形态是否相同或相似并把结果报知主持人以便统计结果来阐述问题。
点评:大家觉的很奇怪,相同或相似的怎么这么少,怎么是五花八门的啊,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首先我的指令肯定不会错吧,我们听的很清楚所以不会听错,然后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按指令执行的,但同样的前提下结果怎会不一样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每个人对指令的理解上了,听到同样的指令,但每个人对同样的指令理解不一样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结果。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即便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的也没有;
(2)每个人社会背景不同;(3)每个人文化背景也不同;(4)每个人观念不一样;(5)每个人习惯不同。
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指令畸变事故,引申大一点就是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个物,亦或是众所公认的真理和公理,不同的人对其的理解和评价都不会是一样的。启示:
A 与人沟通或交往时,如果能换位思考问题,能站到对方立场上想问题,则你很容易和对方达成共识;
B 如果双方的感受能使彼此感同身受的话,则沟通是成功的; C 当一件事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话,让事实说话吧; D最重要的启示,一个完美的团队,其灵魂应该是所有成员彼此产生的“默契”感。而默契应该是长期通力合作培养出来的。
二、数字传递 游戏前的准备,讲师:
来,各位轻松一下,各组排成一列,后面向前面的捏下肩膀,1234,2234,3234,4234停。再换个动作敲一敲,双手合掌,要专业一点啊1234,2234,3234,4234好停。向后转!手搭上去,现在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啊!好,来捏一捏,来,1234,2234,3234,4234,停;换个姿势,敲一敲1234,2234,3234,4234。好,停!转过来,看着我。游戏规则:
(1)这个游戏纪律非常严格也非常重要,我现在宣布纪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不可以讲话。一有人讲话,所在组游戏即告失败。等我把游戏规则说完以后会给大家讨论及提问时间。
2(2)先每组选派每组一名组员出来担任监督员,监督员出列;你们的任务是监督其他小组游戏时是否违规,游戏中一旦有人违规要立即大声向我汇报,如不举报被我发现,将扣除你所在小组分数。(讲师分派监督员到非自己小组的任一组)游戏内容:
(1)我给队列最后一位同学一个数字,通过按摩中的仅有两个动作“捏”与“敲”传递给前一个人,从而传递到队列的第一个人,传递中不可发出任何声音,不可以回头,否则视为游戏失失败。观察员注意:各组数字传到哪,你必须跟到哪。各组传递结束后,举手示意,观察员3秒内递上纸如笔,答案写在观察员的纸上。观察员得到答案后站在原地不动。游戏时间3分钟。时间到后,我会宣布立即停止。注意此时仍不可讲话,我会请观察员向大家报告你们各组的答案。(2)好,现在给4分钟给各个小组准备讨论如何传递到位。(3)讨论时间,请各就各位,观察员带好纸笔到位。游戏开始了,请严格遵守纪律,不可以再讲话。
讲师:请各组队列最后一位上讲台来看数字,第1次数字“0”;(成功的组计5分)
等队列最后一位回位后,讲师宣布计时开始。第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大家总结没有成功的原因(代表发言),下一次游戏前给2分钟再讨论如何完成游戏。
第2次的数字是“900”。游戏结束后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下一次游戏前给1分钟时间讨论如何完成下一次游戏.(成功的组计8分)第3次的数字是:0.03.(成功的组计10分)点评:
3(1)“0”,不成功,说明大家考虑得还不够周全,事先没想到有0,说明计划的周密性不够;
(2)“900”控制力不够。控制力,你如果发现前面的人传错了,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纠正措施。如果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传错了,则赶紧捏一下。说明出现了紧急情况。所以,需要一个纠错机制。在制定计划时,常常会忽略纠错机制。事中控制,后面的人发现前面的传错了,则要发出紧急控制措施。
(3)计划力,执行力和控制力其实是紧密相关的。事前的防范机制,活动开始的时候,计划时就已经设计好了。事前和事中的控制都很重要。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工作建立在运气之上,如果你手下有悟性很高的员工,那是你的福气,如果没有,那也是很正常的。
(4)计划力四个特性:①周密性,不但有阿拉伯数字1——9,而且还要考虑到0的情况。②预见性,事先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控制需要预见性。如果在传的过程中出错了,在纠正的时候,则应该直接从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而不是从最后面的第一人那里开始重新传。③简单性,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要太过于复杂。④可行性。要考虑到在实际的执行中,怎么样才能避免一些困扰。在这个活动中,头尾两个人最重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各组在讨论时是否有人来领导你这个小组?执行的标准是否一致。为什么别人可以领导,而你却不行?
三、画图游戏 规则:
(1)由一个学员代表教大家如果完成图示。
(2)第1次描述时,台下学员只允许听,不许提问。——单向沟通
4(3)第2次描述时,学员可以发问。——双向沟通
(4)其他同学按描述完成画图,第1次描述结束后,请自认为画对的人数举手。第2次描述结束后,再请自认为画对的人举手。游戏说明的道理:
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更有效,双向沟通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对听者而言:
1)自认为自己来做会做的更好——单向沟通时,听的比说的着急。2)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做对了的人,比实际做对了的人多 3)想当然——没有提问,就认为是(可根据学员出现的问题举例)4)仅对对方提要求,不反求诸己——同样情况下,为什么有人做对了,有人做错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作对了的人?!5)不善于从别人的提问中接收信息 ——对说者而言: 1)要注意听众的兴趣所在
2)要对所表达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与了解 3)存在信息遗漏现象,要有很强的沟通表达技巧 4)要先描述整体概念,然后逻辑清晰地讲解
为了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健康人生,提高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为配合我校第八节心理文化节DV大赛的开展,我院组织部分同学参加心理营地的培训活动,并将活动全程拍摄下来刻制成DV,以便作为以后培训的借鉴材料。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是开展团体心理活动,现今开展以下团体心理励志游戏项目:
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游戏规则:7或8个人一组(通过分发扑克牌随机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出自己的组长,然后顺时针依次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家乡、性格、爱好),最后由组长来总结发言并介绍自己小组所有成员的基本情况。(看哪个小组组长介绍得生动有特色,能让大家都记住他们的组员)
游戏意义:让大家对彼此有一份最基本的了解。
二、“找零钱”
游戏规则:男生代表1元钱,女生代表5毛钱。由主持人说出具体价格数目,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完毕的即为获胜者,落单或者组合错误的则视为失败。
游戏意义:让大家都了解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
三、“大风吹,吹大风”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内开始喊口令:“大风吹,吹大风,吹穿白色衣服的……”,其他同学围着主持人转动,一旦听到吹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就得立马反应过来,然后进行位置互换。(重复或者站错的都将受到惩罚,要当场表演节目)游戏意义:一是考验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二是考查换位双方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四、“情有千千结”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 6 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
五、“传递呼啦圈”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圈内放入一个呼啦圈,由主持人宣布开始计时,看两个小组顺时针传递速度的快慢,一般记为三圈一轮且中途不允许把手放开。(快的一组即为胜者,落后的依旧要给予惩罚)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六、“有错你就说”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并排站成两列,用手搭前者的后肩。用数字代替方向(如1代表向左,2代表向右,3代表向前,4代表向后),由主持人喊口令并监督队伍行进情况,犯错的同学需主动举手示意,并大声对组员说声:“对不起,我错了!”
游戏意义:考察大家的方位辨别能力,与此同时让大家敢于面对错误并及时承认错误。
七、“生死与共”
游戏规则:主持人挑选6对选手(1男1女为1对,男强壮,女瘦小),助手在每对选手面前的地上铺开1大张报纸。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最后从报纸上站不住的一对选手即为第一,并与助手示范一次。各对选手站到报纸上,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助 7 手把进入第二轮的各对选手面前的报纸对折一半,选手站上去,主持人计时,数10下,坚持不住者淘汰,如此循环,知道胜者决出。游戏意义:让大家知道,在困难面前要懂得互相支持、互帮互助的道理。
八、“寻找支点”
游戏规则:现场所有同学分为若干队小组(两个人互相手搭着肩),由两个人出来互相追赶,逃跑的一方需迅速地找到一组组合,并迅速用双手搭在对方肩上,然后该小组另外一名成员需要迅速离开以躲避追捕人的抓捕,同样需要找到另外一个栖身之所。(被抓者视为失败者,需要受到一定的惩罚,需要表演节目)
游戏意义:人是需要帮助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一个单独地生存下去。
九、“信任之旅”
游戏规则: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游戏意义: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十、压轴大戏——“信任背摔”
游戏规则:需要一定高度的桌子和椅子,以及一条尼龙绳。由10名男生负责两两对接,形成一张手网。一名学生要绑住自己的双手,然后站到高处,背向手网。主持人和组成手网的同学开始为其呐喊助威,准备好后由高处的同学往后倾倒。身体在倾倒过程中出现弯曲的则视为失败,笔直者视为成功。考虑到该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为主 8 持人需多次并重点强调一些细节。
游戏意义:人与人要相互信任,要互相理解和支持对方。
十一、游戏总结:
7.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 篇七
1 概念的理解
1.1体育游戏
我国体育词典对游戏的解释为:游戏是指体育手段的一种。亦为文化娱乐之一。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 有发展智力的游戏和发展体力的游戏两类。高校体育专业体育游戏教科书对体育游戏的理解为: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 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 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1.2健康
20世纪30年代, 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 (WW.Bauer) 指出:“健康就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 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1989年,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nation) 给予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全, 才是健康的人。也有人提出健康分为五要素的定义即:个体只有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等五个方面都健康, 才是真正的健康。
2 体育游戏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2.1体育游戏对促进中学生躯体健康的作用
躯体健康一般是指人体生理的健康。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也是评价体质的基本条件。躯体健康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 即先天的遗传和后天营养, 两者可在较大程度上确定躯体健康的基础, 但生命过程中的科学生活方式, 合理的运动及环境因素都将对躯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游戏由于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特有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一定的观赏性, 能够调动学生们积极地从事身体锻炼,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通过体育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体育课教学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强健了身躯;又愉悦了精神, 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 改变了以往素质练习内容单调枯燥, 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状态。游戏中的各种跑、跳、翻转、平衡等又可起到增加身体的平衡力以及上下肢的肌肉力量, 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躯体健康的目的。
2.2体育游戏对促进中学生个性心理健康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中学生们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竞争, 加上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使得中学生精神压力日趋增大;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学习和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 表现出对学习、生活、恋爱、人际关系, 校园和社会环境的不适应, 出现了心理障碍。大量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根据凯恩 (kyan) 1983年的调查, 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 有6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对治疗抑郁症非常有效。因为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 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的, 在游戏过程中, 能使学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 缓解心理压力, 调节精神, 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 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而体育游戏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 使人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心身健康。
2.3体育游戏对培养中学生健康道德品质的作用
在现代改革开放过程中,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思想滋长, 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泛滥, 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及假冒伪劣现象的出现, 必将对学生道德形成产生影响, 给中学生德育教育带来冲击。因此, 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 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从时代发展来看, 现代社会对人的道德健康标准要求是:不以损伤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 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行为, 能为人们的幸福作贡献。早在1926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在其专论《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 体育可以批评错误, 鼓励高尚, 陶冶情操, 激励品质。”因而在中学的健康教育中, 采用有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的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教育, 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动地转化角色, 规范自己的行为模式, 判断诚实与欺骗, 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 将自己融进集体中, 培养集体主义和健康的道德观念。
2.4体育游戏对培养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生命所需要的非常宝贵的滋补剂, 善于与人相处是一个人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因此, 在中学的健康教育中为了使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会生存, 学会竞争, 学会与人相处, 提高生活质量, 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 使之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 消除紧张, 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 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 这种需要可以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 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 克服孤独感,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游戏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接触, 因为体育游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接触,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 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与社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4) :13-14.
[2]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 (1) :533.
[3]刘福林等编.体育游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7, (5) :3.
[4]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1.
[5]唐有祺, 王夔.化学与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282.
[6]《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编写组.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10.
[7]李跃进.高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面临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45-47.
8.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 篇八
小型团体游戏主要是指,依据辅导内容的不同,让学生组成小组团队,分给相应的团体任务,依靠团体成员协作完成任务,通过任务协作来帮助成员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促进成员间的沟通,增进合作默契,增强成员间信任,以达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目的。
一、设计步骤
通常而言,小型团体游戏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开展通常包括五个步骤。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设计具体的游戏方案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对游戏方案进行设计时,应注意选择难度适中且须切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游戏。
(二)确定游戏的主题
一方面游戏的主题要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相符,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游戏的趣味性、启发性、适宜性,使游戏能发挥其作用。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应当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从而能够增强活动本身的乐趣,提高儿童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三)确定游戏辅导的目标
辅导目标作为整个游戏开展的指导,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细则要明确、具体,包括每次游戏的目标、阶段性目标及学期目标。操作难度较大、细则不明确都有可能给游戏活动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活动失败。
(四)设计游戏方案,选择游戏开展的时间、地点
根据游戏辅导目标,教师要设计出游戏开展的方案,并根据方案选择适宜的场所和开展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游戏。
(五)对游戏的开展进行评估与反馈
该步骤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整个活动的核心。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总结,并且针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师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从而完成最终的活动目标。
二、操作要领
从具体操作的实践过程看,小型团体游戏在健康教育中的开展需要关注五个要领。
(一)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
小型团体游戏开展之初,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降低学生在游戏前的紧张感与不信任感,这样教师才能在游戏中更好地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二)与学生构建尊重、平等的关系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扮演起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安全感与信任感,放松地参与到游戏中来,放下防御,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在游戏中加强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在进行游戏时,教师要注重在游戏中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分组形式,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团体,在团体游戏中与队员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中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四)把握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学生偏离游戏主题,确保游戏按照设计的主题与方案开展。同时,教师还要适时把握机会,针对学生认知与行为方面的不足,对学生进行辅导,将其引向积极方向。
(五)学会观察与倾听
学生在游戏时,往往会将心中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流露出来,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感表达,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操练学生的辅导重点,从而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三、游戏类型及举例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的小型团体游戏,应是以游戏为媒介,通过不同种类的游戏内容,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冲突以及情绪变化,并且能通过游戏促进学生的沟通、表达和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和锻炼。具体而言,适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小型团体游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环境适应类游戏
此类游戏主要针对环境适应不良的学生,用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变化。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适应新的环境,由于刚步入新的学习环境,容易让一些学生在情绪、行为方面存在不适应,出现了适应不良的表现。此时,环境适应类游戏就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作用,下面以“五彩缤纷的名片”游戏举例。
表1 环境适应类游戏举例
游戏名称五彩缤纷的名片
游戏目的1.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做成名片的形式
2.同学间相互交流名片,学会推荐自己,增加相互间的了解
游戏时间20~25分钟
游戏道具卡纸、彩色笔若干
游戏场地室内、室外均可
活动程序1.辅导老师发给每位同学卡纸和彩色笔
2.学生用10分钟左右时间为自己设计一张个性名片,在名片中要将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爱好等写上去,再画上一些画
3.拿着自己的名片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让同学认识自己
注意事项1.名片设计要求体现个性,不用整齐划一
2.对制作名片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老师应提供适当帮助
(二)交往沟通类游戏
愉快、广泛和深刻的心理交往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因此,交往沟通类游戏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开展交往沟通类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人际交往中理解、合作、认同的重要性,懂得换位思考,学会扬长避短,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正确方法。下面以“最佳配图”游戏举例。
表2 交往沟通类游戏举例
游戏名称最佳配图
游戏目的1.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在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完善自己
2.通过游戏知道许多事情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游戏时间约20分钟
游戏道具“最佳配图”图片,每人一张(10幅图,两行,上下两两相对)
游戏场地以室内为宜
活动程序1.辅导老师将“最佳配图”资料发给学生,每人一张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2分钟内把10个图案作两两配对
3.学生间交流自己的“最佳配图”,说出自己这样配对的原因
4.对学生不同的配图进行点评
注意事项1.学生在作“最佳配图”时,不能讨论,独立完成
2.在全班交流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并将所有不同答案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汇总在一张图上,点评时一目了然
(三)合作类游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到合作学习。合作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业成绩、发展学生非智力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合作类游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此类游戏旨在让每个学生明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还要顾全大局,以集体为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下面以“同心协力”游戏举例。
表3 合作类游戏举例
游戏名称同心协力
游戏目的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游戏时间20~25分钟
游戏道具无
游戏场地室外
活动程序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2人,背对背坐在地上,手臂相扣
2.两人同心协力,一起站起来,朝终点走去
3.最快到终点的组为获胜组
注意事项1.若2人一组合作成功,则可尝试3人、4人、5人一组
2.人数愈多,难度愈大,亦需要更多默契,各人所使出的气力与方向必须一致
(四)意志责任类游戏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责任的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意志责任类游戏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此类游戏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相关的责任游戏,让学生体验到面对任务时要尽心尽责,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想办法解决,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从而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在团队中的责任感。下面以“接受现实”游戏举例。
表4 意志责任类游戏举例
游戏名称接受现实
游戏目的1.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承认错误,体会到承认错误是需要勇气的
2.让学生意识到承认错误是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游戏时间大约20分钟
游戏道具无
游戏场地室外室内皆可
活动程序1.学生在比较空的场地围成一圈,让他们意识到大家是一个整体
2.辅导老师发出口令:喊一时,举左手;喊二时,举右手;喊三时,抬左脚;喊四时,抬右脚;喊五时,不动。学生按要求做
3.如果有同学出错,出错的同学就要走出来,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然后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因为我让集体少了一名成员。”同时,出错的同学退出
4.游戏重新开始,以此循环,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终止,也可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同学
5.集体分享感受
注意事项在游戏过程中,出错的同学要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因为我让集体少了一名成员。”做游戏之前,辅导老师一定要事先和学生沟通,向学生解释清楚,取得他们的认同,一定要大声地说出来,然后自觉退出游戏
(五)自我成长类游戏
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起始于小学阶段,因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可采用自我成长类游戏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此类游戏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促进自我成长。下面以“自我称赞”游戏举例。
表5 自我成长类游戏
游戏名称自我称赞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游戏时间约10分钟
游戏道具无
游戏场地室内
活动程序1.将学生分为2~3人一组
2.学生在组内与组员进行交流,向对方提问:
(1)你最喜欢自己身体或相貌的哪个部分?
(2)你最喜欢自己性格的哪一方面?
(3)你最擅长什么?(你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3.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
注意事项1.向同学提问时要认真倾听同学的答案,并作出赞扬
2.回答问题的同学要没有保留地回答
小型团体活动开展的形式灵活,内容也相对开放。实施载体可以根据内容作适当调整。综合而言,作为开展学校团体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小型团体游戏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有着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这种游戏活动契合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并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开发新的班级团队游戏活动,发挥好它的心理辅导优势,必将能够推动学校思想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9.心理游戏指导语 篇九
在游戏中你越真实,越不设防,你敞开自己,你的收获越大!
当然也和每个人的悟性有关!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广益,特别适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团体心理辅导结合一定的心理训练和辅导,对于提升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0.健康游戏教案 篇十
1、感知各种抵御寒冷的办法,知道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
2、乐意说说讲讲,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1、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2、宝宝与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保暖用品。
3、请一位老师扮演怕冷的小花狗。
4、创设活动情境。活动过程:
一、集体讨论:
——冬天到了,宝宝怕不怕冷呀?
——当宝宝感到冷的时候,会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暖和呢?
二、给怕冷的小花狗取暖(送礼物)
——哎!小花狗怕不怕冷呢?观看场景:小花狗从小房子里探出身体说:“冬天来到了,外面的天气真冷呀!还是呆在家里吧!”说完又躲进了小房子里,并在小房子里自言自语:一个人在家里好寂寞呀,没有朋友,真孤单。
——怕冷的小花狗一个人在家里,没有朋友,好孤单呀!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让它快乐起来,好吗?(引出去看望怕冷的小花狗)
——引导幼儿给怕冷的小花狗挑选一件暖和的礼物。
——带上暖和的礼物去看望怕冷的小花狗,并向小花狗介绍礼物。
——老师送礼物:送给怕冷的小花狗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起来。
三、带着怕冷的小花狗去户外运动,感受运动使身体暖和起来。
——鼓励孩子们做出一些运动方面的动作,让怕冷的小花狗学学做做。——怕冷的小花狗再也不怕冷了。
——小花狗感谢宝宝们的帮助。(从中让孩子们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操作建议: 在本次活动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握“预设”和“生成”这两者的关系。在这次对“预设”和“生成”的把握中,使我深深地认识到:“预设”和“生成”都处于一个动态地变化中,不管在设计活动前对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有多了解,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幼儿的动态发展,预设只能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要多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使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在动态中不断地调整。教师不应太固守自己预设的东西,而应该多关注自己的预设活动是否能激活幼儿的思维,能否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能否在“最近发展区”中给幼儿提供新的发展台阶。
【活动要求】
先动手利用一次性纸杯等材料制作一个小企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然后据此写一篇小作文。
【制作方法】
一、准备材料:
纸杯、卡纸、白纸、颜料、双面胶、剪刀、画笔。
二、制作步骤:
1、将纸杯倒扣在卡纸上,然后用笔沿着纸杯画圈,然后在画到一边的时候往外延伸,画出企鹅脚的样子。将其剪下来,作为企鹅的底座。
2、用双面胶将底座粘牢在纸杯口的边沿上。
3、在卡纸上画出企鹅的翅膀(黑色或蓝色))和嘴巴(黄色或红色),然后将其剪下来,再用双面胶粘到纸杯的合适位置。
4、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半圆形的企鹅肚子,然后裁剪出来,将其粘贴到合适的位置。
5、用画笔和调好的颜料,往纸杯上除肚子以外的地方涂颜料(也可是蓝色,与翅膀一致),将其涂抹均匀后等待晾干。
6、最后就是“画龙点睛”了,剪下白大黑小各两个小圆片粘贴成两只眼睛,把它们粘贴在合适的位置。
这样一个精美、可爱的小企鹅就制作完成了。
冬季取暖
【活动目标】
1.认识我们常用的取暖用具,了解冬季的取暖方式。
2.知道取暖用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安全取暖。
【活动准备】取暖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冬天,天气很冷)我们的活动室内暖和吗?(暖和)我们是怎样取暖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二、认知取暖方式
1.和幼儿一起讨论取暖方式。
取暖方式很多,有:火炉取暖、衣物取暖、运动取暖、电器取暖(如电热毯、空调)等。
2.感知多种取暖方式。
火炉取暖:我们北方家庭、学校等最常用的取暖方式,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提高温度取暖,我们的活动室就是烤火炉取暖。(教师指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火炉取暖设备)
衣物取暖:冬天,人们都穿上了棉袄、棉裤、棉鞋等棉衣,你们大家都穿着吗?(穿着)小朋友们都穿得很暖和。(幼儿交流自己穿的衣服)
运动取暖:通过跑步、跳绳或者做其他运动的方式可以增加体内热量取暖。
3.观察各种取暖图,了解取暖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朋友们,在使用取暖工具取暖时,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注意安全。
如:火炉取暖,我们不能随便生火、添加煤炭,要注意空气的流通,预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使用电器(如电热毯)取暖时,不能时间太长,要及时关闭电源。
小结:小朋友们,冬季取暖保证了我们正常的活动、生活,我们在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确保安全。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在前期已经学习了单脚跳、双脚跳,本次活动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夹物跳,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跳跃能力。本活动主要以兔妈妈和孩子们玩游戏的形式进行,通过幼儿平时经常接触到的呼啦圈、球、哑铃等材料,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学习夹物跳,并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夹物跳的方法,训练幼儿的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从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双脚夹物跳。
活动准备
呼啦圈、球、哑铃、矿泉水瓶、录音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师:“宝宝,今天妈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玩游戏,想不想去呀?”“想。”“那我们出发吧”。放《快乐兔子舞》出发。
2、基本活动 学习双脚夹物跳
师:“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哇这里的东西真多,休息一会后,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东西不用手也可以运到对面去。”
1)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哑铃、矿泉水瓶运到对面去。
2)教师讲解示范双脚夹物跳“我是这样的。”
3)请若干幼儿练习双脚夹物跳,“你会想我这样做吗?”
4)整体练习。“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像我。”
5)再请幼儿尝试球夹在脚那个部位更稳,然后总结方法。
6)再次请幼儿练习双脚夹球跳。
3、游戏:运蔬菜
1)把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三组。
2)每组幼儿双脚跳过用呼啦圈搭成的小桥,然后把一颗蔬菜拿起夹在两脚间,跳回来放在竹筐里,时间到,运得最多的组为胜。
4、放松活动:音乐《我爱你》
绕腿、压腿、踢腿、弯弯腰等。
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游戏】推荐阅读:
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论文09-14
游戏与幼儿心理健康08-16
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06-22
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10-19
体会心理健康教育08-20
心理健康教育作业09-04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11-28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06-11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06-18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感悟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