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作文

2024-10-06

浙江省高考作文(精选12篇)

1.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一

让他人为我鼓掌,是勇气,是执著,是我存在的证明,是我对自己心灵的允诺。

我为人鼓掌或人为我鼓掌实质上便只是一个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若为人鼓掌是值得称道的,那敢于让他人为我鼓掌的勇气不更令人赞赏吗?

“人生如路,须从荒芜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而我们的荒芜指的是什么?不是疾病,不是苦难,而是一份甘于平庸,不思进取之心,若我们没有冲破荒芜的勇气,没有让世人为我鼓掌的魄力,又哪来繁华的风景呢?

人说青春就是华丽的奔跑,跌倒后站起来,再跑。这何尝不是我们青少年该有的激情和勇气呢?面对如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报考公务员的现象,我感触颇多,诚然,这是他们所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但其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当今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我却不敢苟同,他们甘于为人鼓掌,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忙忙碌碌,却不知自己为了什么,有人称之为“羊性”,不是说“羊性”不好,只是若无点“狼性”,那我们的青春与一潭死水有何差别。

“狼性”在此处实在是值得人敬佩的。一匹狼,天生便是要让他们为自己鼓掌的!

毕淑敏曾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指加上手掌的力量。”这句话是一种方式,一种奋斗、进取的方式,也是每一个人都该懂得取得他们鼓掌的方式。我们向前奔跑,却不可直冲乱撞。我们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我们有勇气作支撑,也要有智慧作工具,否则,得来的便不是掌声,而是嘲笑声。

著名的电台主持人梁继章在一封家书中对自己的儿子写道:“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高中三年,或之前的九年,都是我们在打造我们自己的“铁”,假若我们仅仅是在生命的这么多日子中打造武器、工具,却不令其发挥功效,哪不太可惜了吗?

我要让他人为我鼓掌,这过程漫长、艰辛,但工具在,勇气在,明灯在,一切就绪,我将开步走,我和一样有点小“狼性”的人们,我们一起向前,让掌声雷动,让生命不凡。

2.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 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 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 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 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 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 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 选取一种看法, 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 抒发情感, 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1)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不得少于800字。 (5) 不得抄袭、套作。

【题解】

本命题添加了三位网民观点和提示语, 不但使命题指向非常明确, 而且写作限制性也大大增强。这样就可以避免新材料作文考查中经常出现的立意过窄或过宽等失误, 能够让更多的考生实现有效写作。“网民的议论”既是写作的角度, 也是写作的范围和边界;而“一种看法”则要求不能面面俱到, 四平八稳。材料出现了“奔跑”“鼓掌”“路上”“路边”等要素, 准确把握这些概念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 显得非常关键。“奔跑”“鼓掌”具有可以比喻、引申的不确定性, 在有利于多样多向发挥的同时, 要避免偏离或严重偏离题意的比喻或引申, 如“主角与配角”“台上与台下”“选择与放弃”“精彩与平淡”“伟大与平凡”“快乐与满足”等等。

【范文】

矮纸斜行闲作草

我爱北国那烈烈狂风, 揭起历史的尘埃, 傲骨铮铮;我爱那万绿丛中一蕊殷红, 一枝独秀, 留万世之芳。我更爱如水的江南, 淡静的溪泉浣出的秀雅女子, 梆梆的摇橹小调中, 婉转的细润歌喉。

总说在奔腾的江流中, 不息向前的生命力, 使万物不由得向更远处拼搏, 追求。诚然, 生命于世人而言, 是一场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拥挤的浪拍打在岸上, 就必须鼓足力气, 争高争劲, 直至终于看到尽头, 溶溶而入那无垠的蔚蓝。然而, 若看到的尽头便是尽头, 那么一番搏斗之后, 终究也是成了波澜不惊的大海, 一如瓦尔登湖般平静的洋面, 竟不如湖水那样澄澈透明地能映出一颗纯真的心。

在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 作为一个奔跑者, 是否, 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

并非每一个都拥有一双媲美豹子的健腿, 并非每一个梦都在遥不可及中等待追寻, 亦非每次尽力狂奔的尽头, 都是甘美的琼池。

遥望一位诗人, 立于山之高处, 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淡一笑, 拂去功名, 静立江头, 看江流而东, 饮一樽清酒。与其说, 他是失意之士, 我更原因相信, 他是一个鼓掌者。

徘徊于江头, 见明月之升, 他慨然鼓掌。“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不见伤情的思恋, 除却仕途的苦闷。只因苏子有一颗立于世外的心, 无畏于奔腾的洪流将身带去何方, 只求清风明月常存于心。观万物之变, 邀飞仙同游, 极宇宙之无穷。

这是苏子的旁观, 以无欲心, 体察万物, 纵然世界瞬息间面目皆变, 他依旧可以鼓起掌来, 以鱼虾为友, 以麋鹿为朋, 飘飘而去, 羽化若仙。

当你不适合奔跑时, 何不立于一旁, 欢欣鼓掌呢?

古人云:无欲则刚。当时间凝滞, 便可见追求的沿途, 只顾挥洒汗水的人儿, 错过了日落星辰的奇幻绮丽, 遗失了雁鸟南飞的恋恋深情, 更丧失了初生赤子那纯净的心。而渴求的繁华, 较于失去, 仅仅是毫末之乐。无欲者却往往在赞叹中采撷人生的瑰丽拼图, 完成了那绝美的画卷。

我打江南走过, 是一蓑烟雨的沉静浸润了这画一般宁静的流水潺潺。

我自平凡中成长, 不追求那远远闪烁的荣光。

3.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三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俄]加里宁

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 (1) 角度自选,观点自定,题目自拟。(2)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 不得少于800字。(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这个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态度,对人生做出自己的个性选择,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写作时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命题指向,准确地审题立意。

【写作立意】

材料中两句话分别指向不同的人生选择、生活态度。加里宁的话告诉我们,人要有点伟大的目标,并且要为这个目标奋斗。仓央嘉措的话告诉我们,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有时候可以对自己放低一点要求,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觉得坦然安心就可以。

因为题目要求角度自选,所以写作时,可以以一则材料的含义为主、兼顾另一则,也可以单独对其中一则材料进行议论、分析。当然相对来说,两则兼顾的立意会更辩证些。比如,有伟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普通人只要心遂所愿也可以;或者反之谈平凡人为自己的小小目标而努力是幸福的,但如果所有人都如此,社会的进步就会变缓,所以还是需要有人为伟大的目标而奋斗。

【评分标准】

兼顾两则材料,主题清晰,层次清楚,语言有特色,得分在54分以上。

从单个角度出发立意,文章材料新颖,层次清楚,阐释具体,见解深刻,得49—54分。

从单个角度出发立意,主题清晰,层次清楚,但材料不够新颖,或见解不够深刻,语言较平淡,得42—48分。

只抓住材料的个别字句,如“平凡”“伟大”“幸福”“选择”等写作,不能结合对人生的选择、不同的人生态度组织材料;或转换材料含义,如写“平凡和伟大”的辩证关系的,得36—41分。

4.201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篇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

2013年浙江省高考零分作文

三句的青春怎么搞

花开落无声,岁月不留痕。常言踏遍青山人不老,风景这边独好。

窗外人头攒动,屋内学子悄悄。

少男少女挑灯烛,看来大学吸引真不少。

三句话,刚写完,突觉作文题目是山炮。

明明需要八百字,三句可怎么搞?

复习大半年,吃不饱,睡不好,只为一锤子买卖来高考。

谁知这儿还有个坑,骗骗那些没头没脑。

不管,不管。

看老衲奋笔疾书,长篇大论我的青春和年少。

青春是什么?不好说,说不好,一辈子的欢乐岛。

突然天空一声巨响要下雨,惊醒我觉得,任时光匆匆流逝算个鸟。

听我细细回顾那些前辈说的好。

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追,四年级的美女没人陪。五年级的情

书满天飞,六年级的色狼一大堆。嘿,一大堆呀一大堆。

不好,不好,要把话题跑。

回归主题,笔写青春,客观你看好。标题就叫,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出题老师没吃药,真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不知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抬头一看,不得了,帘外已是雨潺潺,我却不知这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监考老师怒视我,真想拍案而起,问他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我是新时代的好少年,不在这里发牢骚。

既然选择来高考,注定态度端正好。

听说大学才是真青春,大学才是真岁月,大学女孩儿穿的少!!

心中的虫儿在鸣叫,思绪要乱跑。强行压制它,要不显得我轻佻。

我想家里此时必定已是炊烟袅袅,待我回家吃他个酒足饭饱。

批卷老师你别恼,三句话的青春真不好搞。

写到此处,字数已是八百缺一角。待我努力努力,再来搞一搞。

唉,费尽笔墨,突然觉得黔驴技穷,不如来首小词收尾,下午还有数学考。

天晓、雾漫,云飘渺。

帘开处,霞光射入囚笼早。

中山桥,逆水漂。

巨浪激石起雪向天淘。

心潮忽涌闲困愁,风景好,也曾踏遍青山人未老。

看斜阳,啸西风。

怎奈具成梦美随风消。

细数一遍,还差几个字就完稿。耐心看完,老师你别跑。

先说我的文采好不好?再说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多少学生不容易,走进考场要高考,你们出题不思索,三句话的青春怎么搞?

时间马上到,字数刚刚好。文采斐然于纸上,注定要把满分考。

还想看?没有了。唉,都说你们看得会没完没了。

交卷!老师辛苦!

徐雷熙(357606071)10:30:00

请方老师点评一下

徐雷熙(357606071)10:31:04

2013年四川省高考零分作文

中国式平衡

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我突然感觉很想笑,是的,没错我想笑。我仿佛能透过这张试卷看到阅卷老师铁青铁青的脸。

据媒体报道近十年来房价涨幅为20倍当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被房价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平衡在哪里?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0.5个平方的房子,而“表哥”的一块表就是好几万块,表哥说他还有好几十块这样的表。表哥还说他在北京还有好几套房。于是,我的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

幸好,接下来又有了“房姐”,“房姐”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表哥”:你娃太嫩了!据媒体报道房姐在北京有几十套房,有四个户口本。户口本是真的,连身份证号码都有四个。这次,我的眼珠子才真的掉下来了,摸了半天才镶回去。据此,有关部门默不作声,无人承担责任,无人受此事牵连。突然,我平衡了。

当富二代开着跑车拿着鲜花在校园里泡妞的时候,当跑车的轰鸣与强劲的尾气喷在我脸上的时候我在想,我爹怎么就不是李刚?这种消极的思想在我身体里肆意蔓延,让我萎靡不振。此时郭美美同学的事迹又及时的点醒了我。亲爹靠不住的时候其实还有一种人叫干爹。遗憾的是干爹都不收干儿子。

当救死扶伤的中国红十字会账目说不清楚的时候,当郭美美展示身上奢侈品的时候,当有人要问责郭美美的时候。美美告诉他们,姐手里有17.4G的视频。于是,红会领导赶紧表态:谁也没有这么说过!郭美美同学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身的利益,展示了新一代青年的高贵品质。她用她雪白的大腿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了红会至高无上的领奖台上。

平衡?我一直都想过一种平衡的生活。那里人人平等,那里高度法制,那里的城管不会

打人,那里的校长不会开房,那里的医生专心治病。可是我身在这样的社会,呼吸着高度污染的空气,吃着随时要人命的食品,看着烟草公司局长的公积金一百多万。我想问问,您平衡了吗?您信不信中国梦会实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当黄浦江上一万多头猪集体跳江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再不平衡,我的下场也会像它们一样。我一直期待着过一种平衡的生活,那里的官员廉洁务实,那里的商人用良心经商,那里的房价高的不那么夸张,那里的人民幸福美满。

还有几分钟就该交卷了,我知道我的作文戳痛了阅卷老师那颗小小心脏。零分吧,我给您一个建议。反正我不怕,三鹿奶粉都没有弄死我,零分又能奈我何?不要犹豫,赶紧打分,完了打麻将去„„

徐雷熙(357606071)10:32:37

2013年重庆市高考零分作文

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一个酒吧当伙计。掌柜是一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是被暴踩了吗!”他不回答,对柜里说,“两打啤酒,一袋榨菜。”便掏出信用卡。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惹城管临时工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放了城管局长越野车的气,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那车是下属单位借给局长的„„„„临时的车,能算他的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领导干部大多是贪官吗?”,什么“国际局势”,什么“正能量”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处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家里也阔过,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但成天玩DOTA,毕业没找到工作;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不怕吃苦,便四处闯荡,换一碗饭吃:在河北卖过奶粉,在北京练过长跑,在上海捞过死猪,在海南当过校长,在长沙偷过井盖,在中储粮的粮库当过保管员。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买房了么?”我略略摇一摇头。他说,“呵呵„„我以前也有房,你相信么?”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买房?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乙己等了许久,便恳切的说道,“我以前在北京的五道口有一套房„„后来卖掉炒股了。”

然后我就笑醒了。

徐雷熙(357606071)10:34:19

2013年安徽省高考零分作文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

题记: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1、我骑着自行车,蹭了一宝马,对方下车后,给我一耳光,叫我赔偿一万块,否则皮扒光。我问,为什么会这样?李启铭,校园当成赛车场,两名女生被撞死,他口出狂言太嚣张。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他爸是李刚,官拜副局长;我爸是黎民,家住陈大庄。

2、我,19岁,对着语文卷,死着脑细胞,汗流浃背在考场。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郭美美,19岁,开着天价车,拎着名牌包,搔首弄姿傲群芳。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她干爹是红会会长,我亲爹在打扫操场!

3、中国小姐相貌平平,实在无法欣赏。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韩国小姐赏心悦目,堪称国色天香。我问,中国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韩国整容技术过硬,中国评委水平够呛!

4、小日本,觊觎我天朝钓鱼岛,欺人太甚很猖狂;我天朝,和为贵,大肚能容对友邦。我问,为什么会这样?菲律宾,枪杀我台湾老百姓,态度恶劣不赔偿;我台湾,严制裁,吓得菲方尿裤裆。我问,天朝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台湾地小物稀,不能退让;天朝精锐部队,城管没上!

5、我吃着转基因,喝着假豆浆。我问,为什么会这样?他吃着特供粮,喝着王八汤。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他是高富帅,家有十套房;我是穷屌丝,租房八平方。

6、陈巨飞,七尺大汉写作强,勤写苦练,一投书稿两茫茫。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郭敬明,三寸洋钉抄袭王,扭捏作态,拥有粉丝千万筐。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我不识时务,文字太阳刚; 他紧随潮流,成了娘娘腔。

7、我想出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至今仍是草莽。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干露露者,挤尽乳汁,惹人遐想,贱名传遍四方。我问,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尼玛,我就算脱光也没人看,她就算没人看也脱光!

5.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五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但失去这个王国,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省于800字的文章。

①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及含义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由材料、要求和提示语组成。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对材料的阅读和思考是关键。材料由三句话组成,这三句话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同一个话题——“童心”。①作家丰子凯的话“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会转弯”,是用一种形象的语言来阐释“童心”。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的眼光”实际上就是“孩子的内心”。“直线”实指“纯真、天真、直率、单纯”,“不会转弯”是比喻孩子童言无忌,不会遮掩,不会拐弯抹角。②英国作家赫胥黎的话“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在延长,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在提前硬化?”,是对现实社会的现象提出质问,对“童心”泯灭的一种思考。在他眼里,童年与童心不成正比,而成反比,“童心的硬化”实指“童心”的丧失,人类童年的那颗柔软而敏感的心灵正变得冷漠,变成铁石心肠。作家赫胥黎对此感到吃惊和无奈。这也给我们带来思考:是什么让“童心”丧失?③美国作家菲尔丁的话“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但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显然是站在一个更大的视野去论述童心的价值意义。我们可以延着他的论述作一番推论:一个失去童心的人,是真正沉沦的人;一个失去童心的社会,是真正沉沦的社会,一个失去童心的世界,是真正沉沦的世界。

经过此番分析,我们知道这三句材料共同阐述了“童心”的可贵,丧失“童心”的可怕。由此,我们可以确立作文的立意: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这个世界,都需要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

作文虽然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规范,但从提示语“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中可知,这篇作文以写议论文较为适宜。

如果考生没对材料作认真的思考分析,在审题上就容易出问题。如谈论“保护孩子”“珍惜童年”“面对青春”,或议论“正直”“诚实”等,可以说都是没抓住作文的关键,有偏题、离题的现象。

虽然,解决了审题和立意问题,然而,我们有东西可写吗?尤其是我们这些乡镇学校的学生?除了课本几乎不看其他任何和文化和思想沾边的书的学生?他们有东西可写吗?

这几年整体的作文题都越来越倾向于现实社会和精神状态的思考,不看点文章还真没东西可写。

平时热衷阅读的人就可能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来自于2012年《读者》第15期的《童心百说》(刘再复)

加强阅读吧,读有思想更有内涵的书,关注社会的热点,思考热点背后的问题。

要写好这篇作文,主要还是决定于学生的思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或思想肤浅的人是定然写不出好文章的。而思想只能来自于阅读,所以语文学习一定要

培养学生多读多思的习惯。

6.2012浙江高考作文 篇六

恍然如梦,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是梦境,可不会有人去打扰它,只是静静的坐在路边,看着事情发展的经过,一边鼓掌,一边思索——这就是一个成功者的经历。

人生如戏,但更如棋局,每一个都是棋手,即使你不慎沦为棋子也不需自暴自弃,你可以退出成为看客。为你真正“旁观者清”而重返棋局大杀四方时,你已初窥成功。

一元钱每个人都拥有,但当你拥有一万.十万甚至一千万时,你还会以五元钱为标准吗?不是每个人都能将俗事看轻,难得糊涂,所以孔子在世时提出中庸,老子在世时提出无为。

当你看见一个杯子中装满牛奶时,你会大声说“这是牛奶”,当杯子中装满水时,你会说“这是一杯水”只有将杯子中的东西倒了,放在你面前,你才会说“这是一个杯子”。所以第一个人心中具有想法.偏见时,是很难改变的。但成功者又不一样,他们又跳跃了一个境界。正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已经拥有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财富,为什么不是买一幢海景别墅,几十辆豪车,隔三差五的开派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为什么还穿着几百美元的短衬衣,泡在一群大老爷们中开发什么操作系统!

也正如埃里森,甲骨文软件公司总裁,一个中年创业,老年成功的又一个“美国梦”他们的成功激励着所有人。但你不可否认他们曾经都失败过,但他们都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分开,坐在路边,圆梦曾经的过往,从中反思到明白问题的关键才会鼓掌起身。最后将自己的人生推向另一个高峰。

7.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以“虚拟与现实”为中心话题,顺应了时代浪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考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图景。但小问题,大道理,又让考生难以从理性思辨的高度和社会批判视野去进行一番哲学反思。依笔者拙见,此话题的内核无疑是对全球视野下现代性问题的理性沉思,也是对时代语境下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试题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激发考生的理性批判思维能力,激发大众对人文情怀和人本价值诉求的共鸣。话题的甄选昭示着未来语文教学的价值聚焦,引领教育对学生理性批判精神培养的方向。一言以蔽之,无论从话题本身还是从命题旨趣而言,试题的定位都是值得称道的。

一、试题体现了命题者的时代关切,彰显了全球视野

试题选取人类生存“悖论”问题要求考生展开理性思辨。我们知道,当理性的光芒驱逐了黑夜的幽灵,人类开始逃离被神权奴役的厄运,当理性以其魔法般的威力锻造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史无前例的盛景,人类再度面临对自身命运的深层考量。科技日新月异,技术理性大行其道,人类自身却似乎暂时无法逃离这种被现代文明所宰制的卑悯境遇,现实的人沦为一种缺失批判性、自觉性和主体性的“单向度”个体存在。诚然,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但在这个工业技术时代,在这个微时代,原本属于人的最高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却正在被技术理性所统摄,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规制人类自身。当我们置身于分秒必争地刷着“朋友圈”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沉静片刻去理性反思一下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显然,试题选择的话题是对现实的一种叩问。

二、试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激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情感共鸣

毫无疑问,在这个科技兴盛的时代,我们既是“剧作人”又是“剧中人”。当代青年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生力军,各种虚拟化的生活、娱乐消遣方式是当代青年的宠儿。诚然,科技革命让人们置身于虚拟现实的画卷,虚拟化的生活、生产、消费及娱乐方式已经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试题以鲜活的感性现象直接介入考生的生活视线,能够使考生迅速回归现实,与生活对接。正是对这种具有公共性问题的感性再现和思索,凸显了话题的现实性和生命力。然而问题来了,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时候,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抑或与其保持适当距离?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显性到隐性的叩问,这是对考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挑战。而这恰恰是当下的教育应该理性反思的问题。

三、试题通过对现实的反思激发考生对科技时代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透射着浓烈的人文色彩

任何有共性的问题一般都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无论是关于人生哲学,或是关乎社会百态,若只能激起少数人的情感互动和共振,则可能会招来诟病。高考作文话题的选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话题的甄选务必以整体视域做到统筹兼顾,其中就包括话题是否具有公共性,这也关乎教育的公平正义问题,也是在命题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的体现。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关于“虚拟与现实”的话题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省情、贴近广大考生生活实际,那种斥之为“虚拟:农村考生的鸡肋”的责难不免有些形而上学的怪调。

纵观浙江省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迁,其对人文性的彰显是越来越鲜明的,“虚拟与现实”话题以现实的生活图景为蓝本,让我们透过现象去揭示现象背后的关乎人的本质的问题。面对越来越虚拟化的未来世界,我们是激情拥抱还是理性审视?是甘愿被技术奴役还是积极复归主体性价值?显然贯穿其中的最高基调便是人的解放问题、人的终极关怀问题。然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要义。通过理性审视后的辩证批判,凸显了人这一主体性的存在。此外,“虚拟与现实”这一话题的选取似乎超越了以往话题的文艺范式,命题视角似乎也有向人类社会纵深领域探寻的倾向,希望通过公共参与和理性批判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愿景。青年学生理应对这一愿景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四、试题不仅为教学实践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而且对教育的终极旨归提出了重大课题

8.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八

一、文体意识弱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并且对“论述类”三字还特意加了着重号。但考生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要求。

所谓论述类文章,针对高中生而言,它一般是指议论文。因此,只要按照议论文的要求来写就行了。但在高考作文中还是大量出现了其他文体。有的考生提出观点后,就通篇叙事,写成了记叙文。有的考生则写成了对话体。有的考生甚至写成了报告体。更多的则是散文体,如《拥抱现实》一文的片段:

我享受那些真实可感的岁月,那种可以触摸到长城砖石的肌理,可以听到鸟鸣,闻到花香的空气。我钟情于那种翻过千山万水,说一句“原来你在这里”的感动瞬间。那种穿过人潮汪洋,亲眼看到一片异国土地的兴奋与激动。

所以,放下那些曾经令我们沉醉的世界,拥抱现实生活。

那些虚拟生活中的美妙抵不过坐在树下共赏那席曾经照耀过万千古人的温柔月光。那些虚拟生活中的刺激敌不过驾一叶扁舟遨游在广阔无垠的海洋。那些虚拟生活中的浪漫比不上如海子一般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感受真实生命鲜活而律动。

且不说文中的逻辑是否恰当、推论是否合理,光是这种抒情散文的笔调,一般在议论文中就不被允许。所以,采用这种笔调的考生往往就会吃亏。

二、拟题能力弱

高考作文一般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而拟题能力也反映了考生写作水平的高低。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是好题目呢?我以为至少要符合以下两点。一、题目要能够把意思说清楚、讲明白,如“与虚拟保持适当距离”“主动拥抱虚拟世界”等,题目就清清楚楚地传达了文章所要阐述的思想内涵。二、题目要符合作文的题意,即考生所拟的题目要符合考试作文题的内容,或者在作文题的意义范围之内。有的题目,尽管也能做到“说清楚、讲明白”,却把意思讲错了,偏离了作文题的思想内容,造成了离题作文。如“适者生存”“不做生活的盲人”“花自飘零水自流”“坚守土地,仰望天空”“虚实结合,大放异彩”“距离产生美”“从细微中释放天性”“世界如此多娇”“勿庄生梦蝶”等。这些题目的意思是明确的,如果不是这次高考作文,放在另一个语境里,它们或许都是对的,但用在这次高考作文上就不对了。

有的题目则不知所云,如“黄金距离”“合理位置”“制形而变,执心以往”“一步之遥”“金色力量”“近而不染”“半面妆”“左手传统,右手新潮”“尺度”“高度”“假做真时假亦假”等。这些题目,让人费解。尽管题目并非决定性因素,但一个恰当的题目,却能给你加分,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三、审题错误

这里的“审题”主要是讲对作文题思想内涵的理解。与往年一样,考生在审题时照样出现错误,即无法准确把握文题的内涵,导致文章偏离题意。文题中已经列出了三种基本态度:“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也就是说,考生只要从这三种态度中选择一种来论述就可以了。但是,仍然有许多考生出错。有的讲高度,有的讲适者生存,有的讲一步之遥,有的讲不做生活的盲人;有的说虚实结合,有的则说合理位置,有的说勿失自我才是真,有的则说距离产生美,有的讲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有的则大谈要有一颗纯正的本心,或回归初心,有的讲别让影子住进心房,等等。

审题错误的原因还在于混淆相关概念。文题中“这个新世界”,是指虚拟世界,有很多考生则忽略了“这个”,把文题理解为拥抱新世界,或远离新世界。有的考生把“虚拟”理解为“虚幻”“虚假”“虚构”,因而在文中引用了文学作品的例子;也有不少考生把“虚拟”等同于网络,因而大谈如何对待网络,等等。

如《悦纳自己,接受世界》,题目即为观点。接着,文章分别从“悦纳自己,接受世界,需要我们把握当下”“悦纳自己,接受世界,需要我们相信未来”“悦纳自己,接受世界,需要我们精神独立”三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总结:“悦纳自己,接受世界,是浮生恰逢其会地兼济天下,是始终质洁如一的玉人风华。如此,足矣。”此文可谓离题万里。此类文章,今年高考不在少数。

四、开头问题

文章开头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入题缓慢,一是散文化开头,一是罗列现象,一是引用名言(包括歌词)。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 入题缓慢

所谓“入题缓慢”,就是文章的开头未能开门见山,而是东拉西扯、拖沓冗长,说什么也不肯直截了当地亮出观点,绕来绕去绕很久,才慢慢吞吞、羞羞答答地说出观点, 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有的文章东拉西扯得甚至超过了一半的篇幅,才提出观点。因而行文就显得格外仓促,“刚开头却又煞了尾”。

一般而言,文章开头就要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地把观点亮出来。这叫开门见山,是比较受欢迎的。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更是不二法门。但是,许多考生还是未能“开门见山”,如《持距虚拟,现实方美》的开头:

纵观人类演变史,从蠢如鹿豕进化为食物链的最顶点,聪明的人们在演进中逐渐打开虚拟世界的大门。更有人士指出在不远的将来,虚拟现实设备便可让我们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进步。但是,面对虚拟世界中的“虚拟”逐渐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我选择和虚拟保持一定距离。在我看来,唯有持距虚拟,在适当的范畴内感受虚拟世界的千姿百态,方可真切体味现实中蕴含的真善美,现实方美。

此文为高分作文,但开头仍然值得商榷。我在班上让学生修改,经过讨论后,多数学生认为只要保留第三句即可。开头只是表明观点,其余均可在下文论述。

2. 散文化开头

今年高考作文之所以出现散文化开头,与考生文体意识弱有关,也与考生没有掌握如何“开门见山”有关。尤其是与观点毫无关联的散文化开头,更要避免,如《虚拟应当属于现实》的开头:

nlc202309081628

风,悄悄地抚摸着你的肌肤,让你备感亲切;树,默默地为你遮挡炎热的日光,让你备感阴凉;花,静静地拍打着你的鼻梁,让你身心舒畅;鸟,轻轻地……

物质社会飞速发展,精神世界不断完整,此时的你是否该停下脚步,聆听新时代的声音呢?

这种散文化的排比式的语句,与观点毫无关联,既无助于观点的提出,也不是铺垫和比兴,唯一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3. 罗列现象

文章开头罗列现象、堆砌现象,这是作者思维浅表化的体现,如《距离产生美》的开头:

尼采曾说:“在世人中间不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用脏水也可以洗身。”现在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要想做到不接触、不使用电子设备,几乎是不可能的。偏远的山区因通了网,生活大大地改善了,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快乐。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利。外国有一女学生声称自己对无线设备等过敏,鉴于学校实行了全校覆盖无线后,她提出意见,要求停止使用,但校方认为其不可取,没有采纳意见。最终,这名女学生选择了自杀。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弊。

这段文字罗列了虚拟世界中利和弊的一些现象,这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并不少见。尽管看起来与古代诗文中的“赋”有点相似,极力铺排,仿佛要造成某种气势,但在高考作文中显然是太奢侈。此其一。其二,这段文字完全可以放在文章展开论述的部分。其三,语言夹叙夹议,不精练,逻辑性也有问题。

4. 引用名言

作文开头引用名言,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是否恰当。今年高考作文此类情形也非常突出,甚至比2015年还要普遍。这是否与今年明确提出写“论述类文章”有关?或者说,写“论述类文章”,其开头就非要引用不可吗?而且,引用名言开头就一定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文章逻辑思辨的力量吗?这同样要看引用是否恰当。遗憾的是,多数引用是不恰当的。如《距离产生美》的开头:

川端康成说:“美的极致是死亡。”盛极必衰,艳极则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凡是极致的东西必定不恒久。虚拟现实可以让人们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体味丰富多彩的人生,它极致的技术让人游弋于各种场景。但是虚拟终究是虚拟,它既可以让人享受人生,也同样可以毁灭人生,这就需要我们和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

引用川端康成的话以及《红楼梦》中的句子作为文章开头,目的何在?引用之后即予阐释:“凡是极致的东西必定不恒久。”那么,引用就是为了说明“极致必不恒久”吗?这与文章“保持距离”的观点有何联系?如此引用,大可不必。

五、观点不明确

今年高考,仍有相当多的作文观点不明确。有的自始至终含糊其词,不知所云,不肯明确表述自己的观点;更多的则是把原本两个不搭界的观点混为一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一是考生理解能力弱,不知道两者的区别,表达能力也不强,无法把两者分开表达;二是审题能力差,无法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切题,只好把文题所提供的态度拿来放在观点前面,以求保险;三是套作。如《保留一点“私心”》开头一段(显示文章的观点):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这“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的世界,我们不仅要适应这样的新世界,更要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保留一点“私心”,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很明显,这里的观点是混乱的。到底是“要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保留一点‘私心’”,还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呢?彼此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意思也不同。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不等于就要“保留一点‘私心’”,更不意味着就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什么是“弄潮儿”?《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结合今年高考,就是说,尽管虚拟世界有风险,但还是敢于去接近它、拥抱它。这与“保持距离说”不就相矛盾了吗?

接下来,文章以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享受宁静的生活为例,论述“在这斗转星移地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保留一点超脱,在接受时代的变化的同时,沉着,不浮躁,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又以苏轼和当代创作型歌手许嵩为例,论述“我们应如苏轼、许嵩一般,在时代的剧变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从文章的结构来说,“保留一点超脱”“保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是文章的分论点。但是它们与文章开头的观点并没有构成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不论是从开头来看,还是从全文来看,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混乱的,不明确的。而此类文章今年并不少见。

六、论证脱节

所谓“论证脱节”,就是文章的逻辑思路不连贯,思路脱节。如《与虚拟保持距离》一文,文章表达了“应当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的观点。按恰当的逻辑思路,文章应主要论述虚拟世界的诸多伤害,如此才是“保持适当距离”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却大谈“保持适当距离”的意义和作用。请看:

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成功的要素。新中国的发展起初并不如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都给中国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邓小平爷爷及时认识到了这点,并带领新中国走向发展的道路。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违背了新中国是共产主义这一点。可邓小平爷爷以适当调整市场、开发沿海和按劳分配等措施使中国富了起来,并以先富带动后富让每个人都能分到“蛋糕”。邓小平爷爷在共产主义的基础上适当接受资本主义的市场优点。对于“虚拟”,我们也应如此,要以现实为本、虚拟为辅的原则,共创美好、幸福的未来生活。

考生以为只要把“保持适当距离”的意义和作用讲清楚就行了(实际也并未讲清楚),殊不知却脱离了文章论证的起点和逻辑思路。此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如《随事而制,独立于林》,观点是“不妨伸出双手拥抱虚拟世界”,接下来却论述“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必需”“找准方向就尤为重要”,全文前后脱节。

七、主观臆断

nlc202309081628

主观臆断,即说话不合情理和逻辑,甚为离谱,以致荒唐。也许是为了体现思辨能力,也许是为了强调观点的正确,不知不觉中说了过头的话或出格的话。如《勿庄生梦蝶》一文,考生论述:

虚拟现实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如果活在虚拟生活中,人还是人吗?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他便因不跟外面人进行交流沟通,而体味不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感。

或许在虚拟世界中,你就是宠儿,无人与你竞争,可你却永远不知道林则徐的“大肚能容,容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可笑之人”。只有在别人的竞争中、反对中、漠视中,方能造就“海纳百川”的气概。其实,在虚拟世界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人生,他的一生只是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因而也无人会对他感兴趣。而经历过大风大雨的人称“内圣外王”的曾国藩却被后人景仰,面对自己手下的将士全体阵亡,也打算了却此生的他,在好友的规劝下,又重整旗鼓,为王朝立下汗马之功。他的“百端拂逆之时,唯有逆来顺受之法”,让后人细细品味,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后人也对他感慨万千。

这段文字真是漏洞百出,充满了主观臆断。活在虚拟中的人,就不是人了?就不能体味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就永远不知道林则徐的“大肚能容”了(且不说是不是林则徐的)?难道说“只有在别人的竞争中、反对中、漠视中,方能造就‘海纳百川’的气概”?活在虚拟世界中的人就一定是可怜的?就一定不知道人生?他们的一生就必然平淡无奇?就必然“无人会对他感兴趣”?

主观臆断者,其思维往往扁平、浅薄,把原本复杂的事情看得单一,只抓住一点而不顾及其他,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辨能力。

八、自相矛盾

前后矛盾,指的是文章的观点前后不一致。前面提出的观点,到了文章的后面却又自行加以否定,或者后面的思想与前面相反。这反映了思想认识上的混乱,或者说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思想立场。

如《觅得炊烟与柳芽》一文,开头提出观点:“虚拟世界是时代带给我们的福音。时代赐予我们的福利,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收下。”文章主体部分却这样论述:“虚拟世界是充满便利与诱惑的,但同时它也有许多弊端。人心浮躁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我们不能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也不必刻意远离它,而是让它成为社会中的一部分,发挥它的好处,拒绝它的坏处。”这就否定了前面的观点。既然说“应该怀着感恩之心收下(虚拟世界)”,那当然就要论述虚拟世界给人类的诸多便利。可是作者却主要论述虚拟世界的弊端。这显然就自相矛盾了。而结尾又说“不会因现实的真实淳朴而拒绝虚拟的流光溢彩,也不会因虚拟的诱惑多姿背离现实的拳拳之初心”。表面上各不得罪,好像很辩证,实际上却是缺乏自信和勇气,懦弱退缩,不敢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鲜明的思想立场。

九、主次不分

主次不分,就是在作文中本该重点论述的内容却一笔带过,本该一笔带过的内容却反复论述,主次颠倒,轻重失衡。如《别被虚拟蒙蔽双眼》一文,阐述的观点是:“我们要擦亮眼睛,坚守底线,与之保持适当距离。”据此,论述的重点应该是虚拟世界的弊端、隐患。弊端、隐患揭示得越充分,观点也就越具有说服力。这篇文章却刚好颠倒,请看:

我们不能否认虚拟世界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利,网络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线上娱乐,微信聊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难免会丧失几分情趣和灵性。但是,虚拟世界亦存在不少的隐患,不少人将自己的私生活毫无保留地呈现于网络,公之于众,并对他人的隐私永远呈刚性需求,永不满足。网络又成了谣言散布的阵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按理说,文章论述的重点就应该是“但是”以后的内容。可全文论述虚拟世界隐患的就只有这短短的数十字,蜻蜓点水。而论述虚拟世界之便捷的文字却多得多,甚至拉扯到一些毫无关联的内容上,不得要领。

十、思辨能力弱

思辨能力,近年高考作文尤为强调。但考生作文仍普遍是思辨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一、不能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思维混乱,缺乏条理性;二、浮光掠影,不能深入分析。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文,作者阐述了对待虚拟世界要保持适当距离的观点,在论述过程中,尽管逻辑思路正确,但思辨能力不够。请看:

若一切变成虚拟,一开始也许我们会觉得畅快,仿佛一切以我们为中心,我们享受到了“唯我独尊”的痛快。但生活是长久的,当虚拟与现实交织,当你发现医生只会为你开药却无丝毫关心之意,当你发现售货员脸上的笑容似乎一成不变,当你发现你似乎生活在一个只有你自己的孤寂星球里,你会不会觉得生命似乎是那么无趣,那么虚假得令人厌恶?

此段文字中用一“但”字表示意思与思路的转折,从虚拟世界带给人们的快意转到了虚拟世界所造成的伤害上,以此来论证文章的观点,思路正确,但文章思辨性不足也显而易见。首先,语言感性化。辨析思维是理性思维,要求能够客观冷静地看待具体事物,因而就要用理性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篇文章显然没有做到。其次,缺乏条理性。所谓条理性,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条分缕析。文章论述虚拟世界所造成的伤害,只是用一个排比句式来表达,内容单一,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的论述。

十一、方法错误

议论文总要运用具体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论证方法运用恰当,无疑能够强化文章的逻辑力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方法错误,即论证方法错误。今年高考这种情况很普遍,具体表现在牵强附会、引用不当、以叙事代替说理等几个方面。

1.牵强附会

牵强附会,就是把原本毫无联系的材料或事例强行拉扯在一起,进行所谓的逻辑推理。这在今年高考作文中尤为明显。今年高考作文题,本与古人没多大关系,但不少考生还是把古人拉进来,给观点撑腰。如《于虚拟中亲吻现实》一文,作者提出观点:“于现实中拥抱虚拟,于虚拟中亲吻现实,平衡两者。”接着论述:

nlc202309081628

平衡好现实与虚拟,需要我们像陶渊明一般,于穷困潦倒中活出自己的一份“悠然见南山”。他虽归隐于田园乡间,却并没有与世俗脱节,他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正是现实中的虚拟。虚拟也并非意味着剥离了肉体,只剩下了空落落的魂灵,也不是那些沉迷于电子科技的无聊之辈,真正的虚拟要像鱼玄机一般,虽出家为尼,却仍以笔为马,以词为肴,一生过得诗意又潇洒,恍惚又真实。

举例的目的在于论证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作者试图以陶渊明和鱼玄机的例子来论证“在现实与虚拟中保持平衡”,说陶渊明“超然物外的心境,正是现实中的虚拟”,说“真正的虚拟要像鱼玄机一般”“以笔为马,以词为肴,一生过得诗意又潇洒,恍惚又真实”。如此论述,只能说明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浮浅,逻辑推理上的牵强和错误。

2.引用不当

恰当的引用能起到强化思想内涵的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今年高考作文引用相当普遍,不仅开头有引用,论证过程中的引用更是比比皆是。但恰当的引用却不多。如《虚拟与现实》一文,作者如此论述:

当“虚拟”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时,我们应选择接受现实。盲人歌手萧煌奇说过:“不管是快乐不管是悲伤,今天明天会怎样,我都会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状况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可以立足的舞台。”空军歌舞团创作员阎肃曾说:“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事情,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你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怎么办?化被动为主动,化要我做为我要做。你放心,准有结果。”当虚拟一天天走进现实,它或好或坏,它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抑或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你都应该选择去接受它。

盲人歌手萧煌奇的话是说要勇敢面对自己,实现理想,找到人生舞台。阎肃的话是说要化被动为主动。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接受现实”,根本就没有逻辑联系。引用那些毫无关联的名言,弄巧成拙,对论证效果不起任何作用。

3.以叙事代替说理

无法说理,即以叙事代替,因而文章显得不伦不类。如《拥抱现实》一文,要论述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虚拟世界中,我们需要和它保持距离,摆好关系。”接下来却是一段叙述的文字:

表弟也是如此,一旦放假回到家中,便把自己锁在房中,专心致志地玩游戏,也因这事情与他爸妈意见不小。每次我到他家,都会看到他在电脑面前“勤奋工作”的身影,以至于我走到他身边也没有发现。每当他发现我的时候,便是他玩完一局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说:“哥,刚来啊?”这时我就会苦笑,说:“对啊,刚来。”每到吃饭的时候,又是矛盾激化的时候。到吃饭前半小时,因无事可做,表弟便会再开一局,因为游戏不能停下,往往还要一点时间,才可以吃饭了。

此段文字内部的问题暂且不论,仅是以叙事代替说理这一点,就违背了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又如《幻化》一文叙述了卢小姐在店里试新衣的镜头被暴露在网络,以此来证明网络的伤害。《莫让人心失聪》则叙述了一则笑话,以此证明只有现实世界才能够有“心贴心的交流”。以叙事代替说理,说明考生论述能力有待提高。

9.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篇九

人们谈到长城,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战国编钟,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

但是能否将这些文化传播给世界呢?中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如天人合一、和谐文化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显然,语言的贫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

很多学生研究了莎士比亚的著作,却遗忘了巴金,这是母语文化的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传统的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由古至今历代国人总结出的文化晶体,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根本。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文化竞争正成为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最根本和最后的竞争。

正如习j近平所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我们如果丢掉了根本,就会单薄的同海上漂泊流浪的纸船,根基不牢,方向不定,只能随风漂流,狂风巨浪袭来之时,必定是纸船湮灭之日。

一个国家如果不顾民族自身特点,只一味模仿“别人的文化”,不但不会有好的发展,势必走上灭亡的道路。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至圣先师孔子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

“王无罪岁”“民贵君轻”这是主张法先王,行仁政的大思想家孟子教给我们的民本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教我们要有责任有担当……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有所启迪,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素养,陶冶情操,教会我们治国齐家为人处世之道。

不仅如此,培根也曾这样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态……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也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我认为,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看,中国文化包括中国道德的精华,在21世纪的将来,会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我所期望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因为走得太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10.浙江高考作文 篇十

随网络的不断扩大与发展,游戏人物几乎可以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结婚,生子,换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台VR设备供我们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然而这个“虚拟世界”能够完全融入现实世界,让人们所拥抱吗?

答案无疑是“不能”。虚拟“拟”不了现实,我们只能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白落梅曾说:“时光越老,人心越淡。”在这虚拟世界不断膨大的21世纪,“时间渐长,虚拟过多,人心会远。”

寒假时因为微信红包引起的杀人事件让人心痛;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网瘾少年令人惋惜;在虚拟世界中因一言不合而爆粗的现象锥人心口。而之前一名网游少年误将现实当成虚拟,手持凶器,学游戏中的特技,将暴力搬入现实,伤人,杀人。此事引起一阵阵社会恐慌。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越走越远了。

但“虚拟”本身是无罪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了“我们”,让我们在远距离条件下“近距离”接触。网校、网上就医、网上答疑、网络放松„„呈现不穷。我们不可否认咱的圈儿大了,很多事方便了。

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深受人们喜爱;中国虚拟歌姬洛天依也享有一定盛名;“虚拟网”让我们手机通话更方便,更省钱。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得到了更大限度的自由与满足。但这其中有一适当距离。这就像是豪猪效应。远了,我们的生活变得“吃力”、“鸭梨大”;近了,人心会渐远,人与人现实的接触会被挤压,甚至会让我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现实与虚拟的细枝末节相互交错,但现实还是现实,虚拟还是虚拟。虚拟拟不了现实中我们的喜怒哀乐,拟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拟不了一颗真诚炽热的心。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愿我们在这七分现实三分虚拟的世界平衡现实与虚拟。

我,不要虚拟现实!

不远的将来,当我们随手抓起那小巧玲珑的虚拟眼镜,便能随意地穿行在那广阔的亚马逊丛林中,便能自由地俯瞰那缓缓流淌的泰晤士河,便能足不出户也能领略世界的美好风光。 可是试想,若是人人都带上了这虚拟眼镜,真正的泰晤士河旁却没有嬉戏打闹的游人,本是繁忙的商场中却只留下了空荡荡的过道,人与人轻松便捷地交流,却摸不着,听到的也却是经过机器转换而来的声音,那该是怎样一幅景象啊!

我,不要虚拟现实!不要让它改变我们的生活。

政治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方能捕捉那随息万变的世界中最精彩最真实的一瞬,我的老师前些年的一本作品就获得了大奖,他告诉我们他为了写好这一本小说,历时几个月亲身深入西北荒壁,跟着艰苦跋涉的商团,记录下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自己也活脱脱地成了大漠人,这才有了成功。他还告诉我写作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亲身之所践,写笔上之字,这样的文章才最真。

是啊,倘若人人拿着虚拟设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观察到他人的真实生活,不经过时间的耗费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对呕心沥血而创造文字的作家的亵渎,更是对用双手双脚走遍天下人的不尊重。 虚拟现实是现代科技革新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环节。可是同样,科技能造福社会,却也避免不了它的负面影响,就拿手机做个例子,没有智能触屏手机之前,人们在春节聚会时畅所欲言,一会儿说说时政,一会儿说说娱乐、八卦,尽管也会有一段的沉默,大家的脸上却还是洋溢着满足与欢笑,可自从有了手机,大家的欢笑却变了味——婶婶笑着把手机拿给叔叔看,我抢到了红包!妈妈也笑着念出了某明星的八卦,只有奶奶笑着坐在边上,有些无奈。手机是拿于掌上的几寸玻璃屏,手机尚且如此,那么何如套在头上的,让你的周遭大为改变的虚拟设备呢?

人的温情在于交流,在于面对面传递着内心流露的情感,人的一颦一笑,一拘一束都在体现着“人”这一神奇的物种区别于他物的方式。

倘若让我和其他人都戴上虚拟设备,世界会渐渐陷入虚拟化,数字化,美丽的古文明,绵延的山川,遥不可及的云朵都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或喜?或悲呢?

我们会不会与迷恋手机一样,将自己交给了虚拟现实了呢?醒醒吧!亦幻亦真的表面并不能掩饰内心,让我们脱离虚拟,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便如孔子的“安贫乐道”一样,我们的生活中温情和美,不应值得我们去乐,去珍惜,去发现吗?

真实永远是最美。

11.2012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导写 篇十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引]

2012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比较多的立意角度。材料中,网民多个角度的评价,有利于同学审题立意和对话题的切入。这次作文命题来自微博中走红的文章以及加上网民的议论,体现了微博、网络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引导同学对生命定位进行冷静思考和人生价值准确定位。

在这则作文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的定位:第一个是“跑步者”,可以理解为英雄人物、学业出众者和公众人物等;第二个是“路边鼓掌者”,可以是中等生,善良的普通人。甲、乙、丙三人的评论实际上属于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平凡的人,也会有人生的幸福;人生就是要在不断追求与奋进中获得价值;不同的人要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针对这三种观点,我们可以理解,“路上奔跑”者值得我们肯定。“坐在路边鼓掌”,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奔跑”者能够引领时代发展,带给我们希望。同样,历史的发展也不可缺少“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因此,同学可以在“想当英雄”和“甘当鼓掌人”中选择其一或二者兼有,写作时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

好的作文往往是在捕捉生活细节和质感中融入文化反思,使文章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思辨性。在审好文题、确定角度的前提下,选材内容上要尽可能用新鲜一些的材料来表情达意,同学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来写,融入“自我”的探究思考,这样的文章既有内容又有深度,更能为阅卷老师所青睐。

[满分作文一]

矮纸斜行闲作草

浙江一考生

我自爱北国那烈烈狂风,揭起历史的尘埃,傲骨铮铮;我自爱那万绿丛中一蕊殷红,一枝独秀,留万世之芳。只是更爱如水的江南,淡静的溪流浣出的香雅女子,梆梆的摇橹小调中,婉转的细润歌喉。

总说在奔腾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万物不由得向更远处拼搏、追求。诚然,生命于世人而言,是一场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拥挤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须鼓足力气,争高争劲,直至终于看到尽头,溶溶而入,那无垠的蔚蓝。然而,若看到的尽头便是尽头,那么一番搏斗之后,终究也是成了波澜不惊的大海,一如瓦尔登般平静的洋面,竟不如湖水那样澄澈透明地能映出一颗纯真的心。

在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作为一个奔跑者,是否,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

并非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双媲美豹子的健腿,并非每一个梦都在遥不可及中等待追寻,亦非每次尽力狂奔的尽头,都是甘美的琼池。

遥望一位诗人,立于山之高处,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淡一笑,拂去功名,静立江头,看江流而东,饮一樽清酒。与其说,他是失意之士,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位鼓掌者。

徘徊于江头,见明月之升,他慨然鼓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不见伤情的思恋,除却仕途的苦闷,只因苏子一有颗立于世外的心,无畏于奔腾的洪流将身带去何方,只求清风明月常存于心。观万物之变,立于不变之处,方能无羡于天地,邀飞仙同游,极宇宙之无穷。

这是苏子的旁观,以无欲心,体察万物,纵然世界瞬息间面目皆变,他依旧可以鼓起掌来,以鱼虾为友,以麋鹿为朋,飘飘而去,羽化若仙。

当你不适去奔跑时,何不立于一旁,欢欣鼓掌呢?

古人云:无欲则刚。当时间凝滞,便可见追求、沿途只顾挥洒汗水的人儿,错过了,日落星辰的奇幻绮丽,遗失了雁鸟南飞的恋恋深情,更丧失了初生赤子那纯净的心。而渴求的繁华,较于失去,仅仅是毫末之乐,无欲者却往往在赞叹中寻求人生的瑰丽拼图,完成了那绝美的画卷。

我打江南走过,是一蓑烟雨的深静浸润了这画一般宁静的流水潺潺,我自平凡中成长,不追求那远远闪烁的荣光。

但求闲作碧池边的一席矮草,匐匍于大地之上,聆听鱼鸟的欢歌,为花儿的容颜,欢欣鼓掌。

[点评]

此文开头连用三个排比,层层深入,将奔跑者与鼓掌者的姿态作对比,一个转折,点出“作为一个奔跑者,是否,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高考命题者的意图。文中以苏子为例,写出他作为路边鼓掌之人,却亦能从众体察世间万物,飘飘而去,羽化若仙的逍遥情态,也从侧面点出了“当你不去奔跑,何不立于一旁,欢欣鼓舞”的主题。文章最后化用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和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驾驭能力,为全文锦上添花之笔。整篇文章措辞优美,意境高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洒脱,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

[满分作文二]

光荣的荆棘路

浙江一考生

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然而,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

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那么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只有鼓掌。那么,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还有谁在奔跑,有谁来开辟一条新道,有谁来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

社会像一个大舞台,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而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却是占了多数。人们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来体会快乐。殊不知,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我也同样能够,让别人见证我的美丽。也惟有这样的共同创造,才能推动时代更加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了这样一群人。他们那一代人,多诞生于晚清的日落与新世纪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国迎来了新生的阵痛,他们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灼、鼓惑与希望。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或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引领民众,描写未来。他们都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奔跑,不做路边鼓掌的人。他们都勇挑社会的大梁,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诗情礼赞,有巴金对旧式礼教的深切控诉,有茅盾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对凤凰涅槃的呐喊……他们都勇敢参与了这场战斗,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倘若人人只是鼓掌,那么何谈民族进步与复兴?我们都该勇敢地踏上这一条荆棘路。

况且这样的参与对别人也可以是一种鼓励。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让穿枝拂叶的人,踏过荆棘,也不感痛苦,有泪可落,亦不觉悲凉。”我也许不是鼓掌的那个人,但我踏过的每一步,洒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俨然都是为我身后的人群添了一点温暖,一点鼓励。谁能否认我在这样奔跑的同时也为他人留下了掌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这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哪怕一个人,哪怕孤单到想落泪,我都愿做一个先行者。

我不能否认刘继荣女儿的话有一定的可取性,为别人唱彩的确重要。但我更坚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种信仰,一种期待,一种追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亲自参与努力奔跑的过程。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那么多世纪,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我只愿随历史的洪流一路奔跑,时代推我前进,我为时代领航!

[点评]

12.浙江省高考作文 篇十二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原因

要探究高考改革的原因,就要先看英语考试的发展史,从而找到对于高考英语的看法,挖掘改革的原因。

1977年 ,我国恢复高考 ,英语考试随之恢复 ;1983年 ,英语首次纳入中考科目;1984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7年,大学英语四级出台;1989年,大学英语六级出台;1992年,英语成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2007年, 英语考试加大对读写的考查;2013年,多地高考英语开始酝酿改革。其实早在清朝时期,英语就已经开始成为各学府的招生指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英语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应的等级考核制度陆续出台,后期英语在高考中已经和语文、数学并列成为三大主科目。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英语在中国的地位。那么既然英语看起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什么要对其进行改革呢?现在的英语改革原因无非在于两点。

第一,为了增强国人学习汉文化的热情。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不重视书写中文汉字,更多使用高科技的产品,从而大大削弱了国人对于母语的热爱。随着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使人们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像语言等)失去了主动性。2013年8月2日开始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播,引燃人们对国语“久违”的热情,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之忧,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汉语教育的反思,为何母语如此“低落”?

与此同时, 我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宁波某一高中高一学生进行采访, 了解并比较学生花在英语和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整理得到数据:有38%的学生每天要花一个半小时及以上时间在英语这门学科上, 而只有12%的学生每天花在语文的时间上到了一个半小时。由此,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对于高中生而言,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远远多于语文。为了拾起对汉语的热情和信心,相对降低了英语所处的地位,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重视对汉文化的学习。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霸主地位具有历史原因,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出现了汉语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面向大中小学、社区和企业教授汉语,推介中华文化[1]。这样就更有必要推进中国人对于自己母语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强,以及在这样的英语考试制度下学生们能否真正学好英语,这有待考验。英语在我国并非官方语言,使用频率不高,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不会英语是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许多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与英语关联不大,例如会计、工程师、语文老师,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非必须学。因此,减弱对于英语的学习即以英语作为试点科目,存在其合理性。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5%。的确,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语法、阅读为主的“哑巴”英语,却很少开口大声说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很少有纯正英语的出现,这种无环境熏陶的语言学习方式必然会使学习效率低下。因此,现在英语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中考)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上海师大附中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 近80%的孩子在3到6岁就开始学习英语,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为何英语会有这样的状况? 这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所以高考英语改革势在必行。从高中英语的考试形式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 然后从传统的重视成绩、重视刻板的分数向重视技能、重视英语的运用转变,培养与经济形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及综合型人才,这或许就是改革的真正原因。

二、高考英语改革可能造成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改变全民对待英语的盲目和被动态度 。

高考英语改革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于英语的功利、盲目和被动思想,可以减少为了某个目的而学习英语的现象,从而推动英语从单纯的考试、升职的敲门砖回归到对外交流工具。因此可以净化整个英语学习环境。

浙江英语高考改革后,英语可以进行两次,选分数高的一次作为高考成绩,这相对来说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以试卷为载体的考试,评价英语学习效果,这从根本上就把语言学习的评价标准弄错, 这样的标准让学生过度追求英语知识的学习掌握, 力图将每一个语法点都弄清吃透,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本质,也加重了学习负担。

(1)削弱英语作为学科的功利性 ,增强国人对英语作为工具的运用和操作能力。

改变国人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的盲目态度, 改变人们把英语学习看成是时髦、高品位的象征,以及追求升学、升职的功利性工具, 使人们认识到英语的本质不是一项学些枯燥语法知识和需要背大量单词的学科, 不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考试,而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和与外国友人交流的工具。交流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很少出现或者受到重视。

(2)提高学生对其他科目的重视度 ,减少学习压力。

在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整理和处理后发现,65.8%的学生认为这次英语高考改革可以减轻英语学习压力, 他们会把部分时间转移到其他学科上,22.2%的学生认为不会减轻英语学习压力,12%的学生认为会加重英语学习负担。从此可以看出:高考英语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的重视度,尤其是语文学科,强化学生对母语的学习,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第二,会使学生减少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 从而将精力与时间放在其他薄弱的科目及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 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免不是一种压力的释放。第三,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齐步走的教育安排,鼓励并支持每一位同学基于自我,自定步调,“能飞则飞”。例如对资优学生来说,新的高考方案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前完成高中学业, 提早进行大学先修课程学习的时空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时空保障,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更多的自主时空。

2.有 利于把教育重心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全面的素质教育。

将英语改革为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 客观上有助于突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重视语文学习,从而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改革,突出基础能力,淡化一次性选拔功能,改善以往的一次考试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减小偶然性,加大综合素质的权重,实现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接轨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成高考改革的目标任务。

(1)有利于在职教师采取更开放的教学模式。

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宁波某高中高一年段的英语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7名,针对此次的英语改革,他们表达了不同看法。5名教师一致认为此次改革能给他们的教学方式带来契机, 有利于他们采取更为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他们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非以往的应试技能。

改革后,英语作为社会化考试,学生、教师和社会不会再用应试的眼光与刻板的试卷来看待它。之前的教学模式对英语有着很强的不公平性,英语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作为知识来学习的,更多的是一门技能,与同是语言类的语文相比,英语是一门外语,从一开始就不是理解和深入,而是反复强调、记忆和运用。现在的英语教学并没有与其他科目进行区别, 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了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改革变为一年两次的社会化考试后,这必然导致学校不会进行过多的英语试卷测试, 学生不用进行题海战术来巩固知识,这给英语教学打开了另一扇门。教师此时便可灵活地使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摒弃哑巴英语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英语会话、听说练习。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这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方式、学生的水平、社会上的考试情况来进行随堂测验。可以说,如果高考英语改革真的能够进行下去,那么英语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将会大大提高。在未来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强调语言学习的多输入、多接触和多练习。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活动化,将活动交际化,让课堂活动既丰富又有序。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注重语言的运用,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合作活动,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让英语课堂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2)有利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定位自己 ,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

不管高考英语怎样改革, 国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都不会弱化,我们还需要在越来越国际化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社会仍然需要大量英语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英语还是要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名教师对英语国家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不了解,那么怎样进行跨文化交际呢,怎样传授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呢? 因此,针对此次英语改革,让英语专业学生再一次清楚地全面了解现状,看清整个社会对英语的所持态度,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学习对策,有利于他们更加注重英语专业基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全方位提高英语能力。

三、高考英语改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采访了宁波某高中高一学生,了解到23%的人认为此次高考英语改革后, 相对减少了英语尖子生的优势,加重了他们在薄弱学科上的学习压力,从整体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并且有10.8%偏科的理科生表示,他们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度下降了,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不利的, 因为如果想要在学科领域学有所成或有所成就,就必须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故步自封永远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涉及英语的从业者、大学生等。在2011~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英语专业连续三年被列入本科“红牌警告专业”,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公办学校英语教师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所以,高考英语改革后,社会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不容置疑地会下降,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

四、对高考英语改革的建议

1.要强调素质教育 ,培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

此次改革的一大目的就是给广大英语学习者减负,但是如果仅从考试次数的增加实现这一目标,就无法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素质教育强调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只有鼓励学生多“说”、多“练”,才能达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正常交流的水准 ,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问好阶段,真正将英语融入生活。

2.采 用多向 、多维度的测评方式 。

如果采用多维度的测评,如学生的翻译习作、作文习作、文艺表演等, 不再局限于以一套完整英语试卷上的分数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或许外语教育效率就会有改观。当前中国英语教育效率的低下原因并不在于对英语的学科定位过高, 而在于英语教育理念、方法和评价制度之间严重脱节[1]。当前一些地方陆续出台高考英语改革方案,据了解,2016年北京高考英语将从150分下调至100分, 并逐步向一年两考的社会化考试过渡; 浙江从2009年起对英语听力实行“平时考试、多次考试”,并从2014年起实施英语学科一年两考的政策。以上措施很大程度上对英语的考试形式做出了较大的变动, 但其评价方式仍未有所改动。

3.培养与其他技能结合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

在高考英语改革的大环境下, 英语课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中小学对于英语教师等的需求量或呈下降趋势。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尝试将英语这门基本语言技能,与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拓宽今后的就业道路。

五、结语

此次高考英语改革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但更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目的是让所学的英语更实用, 贴近生活工作需要,促进个人发展,但是仅仅在考试形式上做出了变化,并未对今后的考试内容、难度及评价方式做出清晰的说明。英语作为一种学习工具,作为与世界交往的媒介,在高考英语改革中利弊并存的大环境下,我们应理性看待高考英语,主动关心与了解,对改革有着全面正确的认识,积极提出意见并参与其中。

摘要:作为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英语长期以来在各中小学处于重要位置。随着各地高考英语改革方向逐渐明朗,浙江省的英语考试改革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学习英语却不常使用和对母语即中文不够重视两个方面探索英语改革背后的原因,以及由此可能对社会各界造成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高考英语改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上一篇: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国有企业2011年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