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2024-06-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共14篇)(共14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1844年4—8月于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写的著作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现在的名称是后人加的。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现部分原稿已轶失。1927年,俄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达·梁赞诺夫将《手稿》第3部分整理后,发表在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卷上,后重印于192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3版上,标题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1929年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法文杂志上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为标题发表了一些片断。1932年,德国社会党人S·朗兹胡特和J·P·迈耶尔对手稿进行整理后,用原文发表在《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第1卷中,标题是《政治经济学和哲学》,这个版本略去了《手稿》的第一部分。同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第1部分第3卷首次用原文全文发表了《手稿》,标题是《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中译文编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现在出版的《手稿》的结构是编者加工整理而成的。《手稿》中的有些篇章(《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等)的标题是马克思原稿就有的,另一些篇章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手稿》是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工作的记录。它主要由马克思在阅读过程中对原书的摘录、概括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手稿》共27页。在这27页稿纸上,马克思每页都分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纵栏。前16页,马克思在这三个标题下主要摘录了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从第17页开始,马克思只写“地租”一部分。从22页到27页是马克思自己的批判研究,编者给这部分手稿加了“异化劳动”的标题。“第二手稿”的前39页轶失,只剩下第40—43页。“第三手稿”的内容包括:对“第二手稿”第36页和39页的补充、全部手稿的序言(现在被放到全书的前面)、对黑格尔的批判和论述货币的一个片断。《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一个大纲,也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首次较全面的深刻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在巴黎时期把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批判,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马克思初步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学说,把正在形成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结合了起来。由于《手稿》是马克思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的著作,它在对一些基本原理的论述中还带有明显的旧哲学的痕迹,经济学思想也不够成熟,所以,马克思把它看作马克思主义的“胚胎发展的一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一个开端。《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吸收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第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经济学的理解。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但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从中看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资本、地产、劳动三者的分离,从而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人工资的增长看作社会的繁荣的结果,从而必然要把工人 1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从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的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第三,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 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也就是说,资本不仅仅是物或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异化劳动是《手稿》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中取得了建立异化劳动理论的哲学成果。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出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雇佣劳动,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马克思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即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劳动异化问题,发现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具体的方面: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了开来。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它是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因为,劳动者生产出因而它是私有制下的一种特有的劳动形式;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却包含着对象化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只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联系在一起,即对象化在私有制度下发生异化。

《手稿》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作了初步探索。他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来解决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问题。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过程,从而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物质生产支配。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但私有财产一经产生

之后,又反作用于异化功动,成为异化劳动进一步恶化的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是以往全部生产发展的结果,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又必然导致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人和农民区别的消失,从而最终使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有产的资本家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又由于其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工人阶级要使自己获得解放,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

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手稿》的中心内容。在这里,马克思把历史上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作历史的考察,正确地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当时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这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种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1)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运动发展的结果;(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是私有财产 的积极扬弃;(3)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手稿》中,马克思探讨了工业和科学对于人的全面解放的伟大意义。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人的本质和力量应该在劳动、生产、工业以及它的历史中得到理解,尽管劳动、生产、工业以及它的历史是在异化中发展起来的,但它毕竟是人的历史和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最易感知和理解的成果。共产主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全面发展和全面解放,绝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而科学,只要它想成为真正的科学,也绝不能脱离它的这一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是自然科学巨大发展的现实基础,反之,自然科学又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但是,在私有财产下,由于自然界与人的分离,它又具有另一性质: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只能是私有财产力量的增强,对人的异己统治的加强。真正的科学必须从自然界和人的统一这个现实的基础出发,所以,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人的科 学必将成为一门科学。

《手稿》中,马克思制定了新世界观的基础,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由于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抓住了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生产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确证自己之为人,不是靠单纯的意识活动,而主要是靠人改造无机自然界的生产劳动。这种生产劳动既是创造生命活动,又是人的类生活。马克思探索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条件;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共产主义理论只有从现实的共产 主义运动中诞生,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说来,又是它的被理解到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马克思认为,理论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费尔巴哈在批判了唯心主义之后,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较之先前的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更为优越的“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费尔巴哈揭露了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并用唯物主义原则同它相对立。但是,费尔巴哈在揭露、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因而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

《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对象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把它看成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既揭露了其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又肯定了他的积极成果,开始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既指出了黑格尔的根本颠倒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把现实事物的异化归结为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的双重错误,也指出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从而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于马克思在其中开始把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雏形。《手稿》是马克思的学说同其思想来源的批判与继承关系的首次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在这里都取得了初步成就。马克思依据自己正在形成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形成了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最初阶段。而这种批判和研究反过来又对唯物史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马克思的经济研究和形成中的唯物史观帮助马克思正确认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加以批判和继承,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虽然从整体上看,马克思这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随处可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之后,掀起了一场国际范围的讨论、研究它的热潮。研究者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释《手稿》,或褒或贬,不一而足。资产阶级学者无限度地抬高《手稿》的地位,称它是“新的福音书”,“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的唯一文献”,“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隐秘的含义”,对论证“新马克思主义具有决定的意义”,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把《手稿》同后来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同恩格斯以及同以后全部的马克思主义都根本对立起来,并且用他们所理解的《手稿》的精神来修改或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把它打扮成一个适应资产阶 级意识形态要求的所谓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些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自居的学者则对《手稿》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著作才代表真正的马克思的著作;认为《手稿》是不成熟的,其中使用的异化概念,不过是对资本主义“表示道德上的愤概情绪”,而“不是为了分析真正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的关系”;说《手稿》不过是一种道德的而非科学的作品,是从五花八门的思想理论中拼凑而成的、没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没有马克思本人的明确观点的一盘大杂烩。从而抹煞了《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这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前者是从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解释《手稿》,而后者由于割断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联系,最终也必将背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二

马克思在著作中从多重含义上使用人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得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这段论述中, 马克思使用了“人类”、“人们”、“个人”不同概念表述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马克思同样从整体的人、集体的人、个体的人几个不同层次使用人的概念。

二、《手稿》的写作背景

《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 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 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之于世。

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 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手稿》是由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第一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等, 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对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了考察, 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第二手稿应该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手稿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 《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尤其是与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较, 《手稿》的思想观点是不完整的。

三、手稿中的人学理论内容

1, 在《手稿》的第一手稿异化劳动章节中有讨论人学的部分。

“首先, 对劳动者来说, 劳动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这句话意在说劳动应该成为人的本质的东西。

“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 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 劳动不是需要满足, 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 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者其他强制一消失, 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此处马克思批判劳动的外化来说明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

“结果, 人 (劳动者) 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动物机能时, 亦即在饮食男女时, 至多还在居家打扮等等时, 才觉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动的;而在执行自己的人类机能时, 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 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此处意在说明动物的本质东西反而成为人的东西。

“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的自然界, 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 (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来对待) 的自我确证。诚然, 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 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想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 人也按照美的律来塑造物体。”意在说明全面的生产关系绝不是个人所能实现的, 而只有同别人合作才能进行, 所以人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即类的存在物。

2. 在第三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中关于人学的内容。

“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 他的生活表现——即使它不直接采取集体的, 同其他人共同完成的生活表现这种形式——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说明人在社会中之中, 并非对立存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死似乎是类对特定的个人的冷酷无情的胜利, 并且似乎是同二者的统一相矛盾的;但是特定的个人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的存在物, 并且作为这样的存在物是必死的。”这里说明每个个体的结束并不能代表是类的结束。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 正像那些在形式上直接作为社会的器官而存在的器官一样, 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 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 而对对象的占有。对属人的现实的占有, 属人的现实同对象的关系, 是属人的现实的实际上的现实;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 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 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这一段意在批判私有财产, 理解人的受动即是被动。

“我们知道,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属人的对象, 或者说成为对象化了的人, 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而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 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 而社会对人说来成为这个对象的本质, 这种情况菜市可能的。”这说明社会是人的本质属性。

“因为不仅是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总之,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人的物质需要, 而且受费尔巴哈的影响, 借用了很多概念。这段提到了“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是说我们对现象界的研究揭示了世界的历史, 对世界的认知是感官提供的, 历史赋予人的感官某些特性。

3. 在第三手稿《货币》部分中, 有关人学的内容。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 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 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等等。”说明在未来社会, 人的本质力量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们从物得统治下真正解放出来, 到那时每个人将获得全面发展而成为完全的人, 真正的人。

四、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对于我们的当代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看, 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实现。不论对象性活动的形式如何多样,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质的实现。为此,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充分调到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激活人的潜力, 努力建立创新型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论述显示了人道主义是个开放的体系, 因此, 我们在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时候,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指导, 一方面, 我们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有利条件, 看到人道主义得以实现的成绩, 不能搞人道主义的泛化和政治化;另一方面, 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不利条件和不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国情, 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情况, 积极吸收我国固有的人道主义思想, 密切联系我国人民对人道主义的理解;另一方面, 在人道主义的实行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 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我们要放眼世界, 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 努力提高我国人民工作、生活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胡潇.马克思的解释[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王浩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学构建逻辑[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郑剑, 贾晓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三

关键词:异化;人的本质;人类解放;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在学术界有三种理解: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因此, 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归的一个现实的, 对历史发展现阶段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的社会形式”P95可见,《手稿》中强调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境界,是人的本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我们常常所理解的终极发展目标。

一、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象化、异化向人的本质复归这样的逻辑推理,推论出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手稿》中,马克思描述了共产主义的四个阶段: 一是粗陋的共产主义。社会出现私有财产的普遍化和平均化, 但劳资对立和劳动异化没改变,粗陋共产主义虽然要求否定私有财产,但它没有认识私有财产的本质,其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用普遍的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企图使个人都成为私有者,把对物质的占有看作是生活和存在的目标;二是政治上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异化劳动或人的本质异化,这种共产主义把对私有财产的占有当作目标,并没有解决人本质的异化,人还没有达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归根结底还受私有制的统治; 三是作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 解决了劳动与资本、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对立,实现了人的解放,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只作为一种实现人的解放而存在,无法实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四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即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的人类理想境界。下面从主客体两方面认识共产主义。

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由以上共产主义四个阶段不难看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依赖于人本质回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P56~57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但又不仅仅拘泥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而是在自然界中从事有意识的人的自由的活动。同时,人不仅仅活动着,而且可以实现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并且在对象化活动中通过制造工具来改造对象世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还可以认为是人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相比较,“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更富有人的特征。在“完成的自然主义”中人与动物一样的是都进行着自己的生产,而与动物不同的是人在生产自己的同时也生产着整个自然界;动物生产的产品和对象只直接是它们自己,而人则是可以能动地面对自己的产品。这样,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则在人与自然同一的理论前提下凸显出人类本质的存在。

但是,在非公产主义的社会中,人似动物般只能展现自己的生物属性,而人的真正的类本质则被埋没在异化劳动之中,所以只有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异化劳动的结束才能实现公产主义,也只有在实现公产主义时,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类本质,才能真正进行属于人本身 的对象化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生存境界。

三、人的本质的复归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P8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建立在他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批判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可见共产主义不是空穴来风,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人类发展的既定目标, 而是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趋势, 是合乎人类本质发展趋势的理想境界。

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就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复归,这样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统一,这是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的本质复归运动的必然体现,也是将来的必然形式和有效原则,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然环节。而这一切都是马克思告诉我们,只有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

四、实现人类解放

通過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以及此二者与工人解放关系的阐发,马克思明确指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扬弃与其产生一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随着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工人解放行动必会掀起一场共产主义运动,其根本目标在于人类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两个范畴可以在相同的内涵上使用。因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为了人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生命、对象性的人以及人的产品的感性占有,而不是片面的享受。也就是说,人以一种全面总体的人占有自己本质的丰富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综上,马克思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扬弃的现实道路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发了实现人本质的复归与全面占有、全人类的解放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四

8.“人怎样成为生产基金的所有者?他怎样成为用这些生产基金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所有者?根据实在法。”(第21页)

评述:实在法保护私有产权的原因,在于如此行事有利于商品使用价值的充分实现。尽管这也可以描述为是法制保护的“作用”,即历史的非理性的结果,但我认为历史在这里展现的是一种“共相”,也即规律性的存在。科斯定理所指,即在交易成本假设为零的情形,产权赋予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同样的、使商品边际效用达致最优状态的结果。而产权界定不明,则使均衡游离于自然水平以外,即租值耗散。因此给产权明确的界定是促进经济效益的基础。科斯定理也提出,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故实际上产权给予某些人使交易费用暨社会成本更低,另一些则代价高昂。实在法将所有权与劳动分离开来,当然会有正义的问题,因为所有权附着其上的客体是劳动累积产生的。即使援引科斯定理为此辩护,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实在法的这种处置,使得劳资矛盾剧烈起来,最终只能以罢工和饥饿为代价获得商业效益。根据交易费用的观点,科斯定理反对这种徒增壁垒的做法。当然,即使这种状态也比产权不明好的多,会有人期望交易产生的效益可以弥补初始的不正义。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继续探讨,但罗尔斯的正义已然不能适用此处了。

9.“因此,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利。”(第21页)

评述:不宜认为购买的权力是资本危害性的本质。实际上,如果资本不能用来支付,它化身为货币或不动产就是没意义的。而如果它继续保持商品的状态,则一定会不断折旧而损耗殆尽。资本的本质威胁,在于通过某些“利润”机制挣脱人的束缚,反而统治人的思想和生活。这是它的天性之一。

10.“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基金,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作资本。”(第22页)

评述:从历史抑或逻辑的视角看待资本,会得到关于其本质的不同结论。资本的历史生存形态无疑是“积累”,而其逻辑本质是对利润的垄断,尤其相对劳动而言。这很正常,但二者意义是不同的。历史可以用来“描述”有关资本的命运,只有逻辑对于利润概念的提炼,才为资本命题实证话的发展有益。

11.“资本家是双重获利:第一,通过分工;第二一般的通过对自然产品加工时人的劳动的增加。人加进商品的份额越大,死资本的利润就越大。不言而喻,资本利润还由于流通手段的简便或低廉而增长。”(第24页)

评述:“人加进商品的份额”,也即人创造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人的劳动,并且以发现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形式。在这里,系指劳动的积累,而不是工人作为主体的相加。一些机器的作用也包含于此,一方面因为机器与异化的人都被当成提供商品价值的工具,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机器是人的劳动的积累和体现。

12.“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来源于掠夺。土地所有者也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喜欢在他们未曾播种的地方有所收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成果也索取地租。”(第35页)

评述:是对8的一个说明。可以认为历史的倾向就是抹去初始的正义之幕,但相关联的更有趣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产权学派总试图用效率的好处弥补自己在正义上的缺陷?正义属于每一个人。

13.“对原产品的较大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原产品价值的提高,可能部分地是人口及其需要增长的结果。但是,每一项新的发明,工业对于过去从未利用或很少利用的原料的每一次新的采用,都提高地租。例如,随着铁路、轮船等等的出现,煤矿的地租大大提高了……但是,斯密从土地所有者榨取社会的一切利益这一事实得出结论说,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始终同社会的利益一致,这就荒谬了。”(第40页)

评析:土地是资本的活化石,一般的,土地价格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资本积累水平。当然租金是决定土地价格的最优形式,但资本积累水平决定租金。土地价格一味上涨,只会导致其自身价值与其记载的价值相背离,那就是被理解为泡沫的东西。

14.从而,中世纪的俗语“没有无领主的土地”被现代俗语“金钱没有主人”所代替后一俗语清楚的表明了死的物质对人的完全统治。(第46页)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主体性的确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异化理论出发,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中,揭露劳动主体的异化本质并通过对象化、外化和物化的.论述,来确证主体性,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复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提供了一条主体真正占有其本质的现实途径.

作 者:丁峰 DING Fe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723(6)分类号:B0-0关键词:异化 异化劳动 主体 主体性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六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作 者: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7(6)分类号:B83-05关键词:本质力量 异化 马克思 目的 人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七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 因而这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 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一) 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

说:人是“类存在物”, “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 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 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 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 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 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 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 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 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 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 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 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 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 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 人之所以为人, 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 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二) 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

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 或者说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 那么生产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生产也就是劳动, 这应当是无疑义的。劳动的现实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 这一形式就是 (劳动的) 对象化。马克思说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此, 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 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 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 劳动的人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 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这样, 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 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 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就前一方面而言, 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就后一方面而言, 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由此可知, 如果说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 那么生产、劳动和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 劳动是人的本质, 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是异化劳动, 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固定的本质, 承认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 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 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 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 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 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 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 是劳动本身。

其次, 在《手稿》中, 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 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 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 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 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 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 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 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 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以往人们过分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把它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 而忽视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甚至把关于类本质的理论当作不成熟的思想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对立起来而加以否定。其实, 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内容, 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劳动去揭示人的

类本质及其特点, 体现了一种把握人的本性的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欧洲哲学史上, 历来有人道主义的传统, 在许多哲学家那里都表现出了对人的问题的关注。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 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 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存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 力图把人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看作是类存在, 但是他却把人的类本质看作是友谊、爱情、意志和心。在自然性上是具体的, 在社会性上仍然是抽象的。尽管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不同, 但如果从哲学思维方式上来说,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倒是一致的:都是思维与存在二元立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是用劳动来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改造的。他认为, 劳动生活是人的类生活、类特征, 正是由于劳动, 人成为现实的存在物, 成为自由的、普遍的、社会的和实践的类存在物。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发现了人的历史本质的运动和现实社会历史的运动。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

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 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 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 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 也不在外部自然界, 而是存在于人自身, 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 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所以, 无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 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把握。

(三)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也为理

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 人与自然既非两极对立的关系, 也非直接同一的关系, 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既否定自然, 又重新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关系。人的诞生, 是以自然为基础的, 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否则, 不突破自然的界限, 人也无法从自然界提升为人。不仅人在历史中生成, 自然界也在历史中生成,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 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 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 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 虽然此篇文章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却是实现伟大哲学变革打造的第一块坚固的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本质思想

参考文献

[1]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26.6.

[2]曹国圣.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4.21.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八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自然;社会化;异化

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原始社会的人类为自然所束缚、恐惧一切自然现象到后来的工业社会人类肆意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逐渐掌握主动权,看似权威地操控着自然界。就马克思的《手稿》而言,每一个章节都流露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笔记中的表述相对较多,而且与马克思的生态观较为接近。以下是对上述两个部分中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梳理。

一、异化劳动笔记中的“人与自然”

“异化劳动”是《手稿》中画龙点睛的一部分。异化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非正常的劳动形式,表现为:“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的奴隶。”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即: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其他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一种异化社会环境下的异化现象,在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也是异化的、对立的。

回到问题的根本,人与自然是如何发生关系的呢?人要实现自己的类本质就要把自己对象化到对象中去,人的类本质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正是在改造对象的世界中,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马克思最初发现“人与自然”的问题:在私有财产关系普遍化的社会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敌对的关系,是异化后的社会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私有制使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基础劳动异化了。要想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作为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只有在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后才能实现彻底的扬弃。

二、共产主义笔记中的“人与自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单纯的人道主义或自然主义作为基础,都是难以胜任的。未来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里的“社会”指的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三、马克思的自然观

从《手稿》可见,马克思理论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统一基础上的,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也是基于资本主义异化导致的人与自然的分离,使人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其基本手段就是要推翻现行的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代之以合理、人道的新社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1.马克思是否是人类中心主义者。20世纪以来,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很多人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因为在他的著作中,充满了“支配”“统治”自然等字眼。但是仔细研读马克思的思想就会发现,马克思既主张人道的自然主义,也主张自然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两者的统一看成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2.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生态问题的显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加深使生态哲学成为当代哲学新的焦点。“生态哲学的内在精神不在于对生态科学的知识性反思,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理论主题的理念创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关注的是资本对自然的掠夺,虽然当时的生态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危机的程度,但是已经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历史性的批判,以及他创立的研究生态哲学的一般理论原则为建构当代生态哲学的人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生态哲学也是时代精神的结晶,只有关注现实,结合实际,生态学才回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够从本质上得到改善。

总之,经过几个不同阶段的发展,人类在不断尝试、改善着和自然的相处方式。我们最终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的整体。对于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我们不该将之视为任意宰割的对象,而应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3,81,83.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九

“对象性活动”原则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哲学原则,而且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契机.正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既科学地理解了人和自然,又揭示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现实统一性.

作 者:牛菲 陈爱萍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2) 分类号:B0-0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   人与自然   统一  

★ 马克思的经典哲学名言

★ 论马克思《手稿》中的人的平等性

★ 探讨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

★ 读《读书经验漫谈》有感作文

★ 以人与自然的话题作文 风雨

★ 人与自然观后感

★ 人与自然作文

★ 人与自然优秀精选

★ 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中的地位分析论文

10.马克思1844手稿读书笔记 篇十

——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

魏振凯21225096机械设计研究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主要分析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产品的异化,生产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在对此的方法论解读上,国内的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偏向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一是偏向于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还有一种认为它是前两者的复杂结合体。而在《1844年经济学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理论时,其人本主义思想倾向又体现得尤其明显。下面就我自身的阅读和理解为基础,来阐述一下对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面对着的情况是“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的东西同他相对立”,即工人生产的产品的异化特征。他从国民经济学的话语系统中提出这一问题,同时又提出了疑问和批判,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做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把理解劳动和资本分离的钥匙。”为了解释劳动和资本是如何分离的,马克思从经济事实出发,阐释了为何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却越贫穷。从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角度来看,工人生产的财富是和自身的价值成反比的,所谓“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而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其本质的挖掘,即可得出劳动产品异化的结论。马克思认为,劳动的现实化在工人这里表现为了非现实化,成为了一种异己的产物,同劳动本身相对立,而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了对象的丧失,以及劳动生产者被这对象所奴役。马克思的论述出发点是与异化相对应的统一和本质存在状态,他认为工人的劳动成果应该是与它们的生产者相统一,属于它们的制造者的,而非论述中所提到的与生产者处于异化状态下的分离与对抗情势。“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马克思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对于工人的这种劳动和收获不平等的状态给予了同情,并以宗教的影响为类比来描述这种状态,“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类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马克思批评国民经济学家的论述逻辑,“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即两个事物——例如分工和交换——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假定为事实、事件。神学家也是这样用原罪来说明罪恶的起源,也就是说,他把他应当加以说明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历史事实。”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将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颠倒了,将需要论证的结果假定为了前提,因此他从事实出发,从他所认为的正确逻辑中来分析现状并进行对未来情况的推测,以弄清“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接下来,马克思探讨了工人生产过程的异化,如他所说,“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国民经济学虽然阐释了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方面,即他们所创造的产品越是丰富、有价值、完美,工人本身就会变得越贫穷、低贱和畸形,同时在创造更新文明的过程中,工人会越来越野蛮、无力和愚钝,但是,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并没有触及到劳动本质的异化,而是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的本质关系被定义为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它所对应的是劳动同它的产品的直接关系。马克思在前文中论述了工人所生产的产品同制造者之间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基础上,他推导出生产本身就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认为“在劳动对象中的异化不过总结了劳动本身的异化、外化”,因为“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生产的产品像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对立呢?”在对劳动外化的表现方面阐述上,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认为工人们“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这过度地否定了工人在劳动中的自我价值实现,并且将比较对象建立在了一个不是基于现实,而是理想化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这是劳动的异化性质,从自愿转而为被迫和强制。此种理论成长于人本主义的框架下,然而缺乏历史实践证明,在进行异化的界定以及人本复归的道路上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然后,马克思提到了人的类本质存在,以及类本质的异化。“人是类存在物”,这是马克思吸取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所得到的结论。对此,马克思认为“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做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马克思认为异化活动由于使自然界和人本身,人的活动机能和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所以类也同人相异化了,而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类生活和个人相异化,另一方面把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变成同样是抽象形式和异化形式的类生活的目的。马克思将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认定为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并以之为理想的生产状态,因此将社会矛盾归结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丧失和复归过程,这也是其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活的手段”,因此,人的类本质在这样的偏离中丧失了原本的自由自主活动的意义,“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而人类社会以来的所有阶段的生产方式都在此异化劳动的范畴中,马克思所认可的无异化的劳动形式只存在于意识中的真空环境,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存在历史。

最后,马克思就个人的异化扩展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中。劳动产品的异化使它们不属于生产者工人,而它们的拥有者便是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另一对象。“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工人的劳动生产出生产者与生产成果之间的分离,同样地生产出不生产者对生产和产品的支配。这是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上,对于已有社会关系的分析和阐释,即“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或者不管人们给雇主起个什么别的名字)同这个劳动的关系”。而“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的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所以“随着一方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但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起源,一方面又认为私有财产“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发展的。

1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伦理;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22—0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该如何生产、生活,人类将如何发展?引发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反思环境问题和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等内容时,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的科学体系,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奠定了生态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科学的发展观的基础。如何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丰富的理论养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文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相关内容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启示作一些探讨。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和目标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在《手稿》中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不论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还是从人类的本质来看,人都必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只是作为属人的自然界,才能获得它的全部意义。

人是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具有意识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不仅仅是有生物学意义,尤其具有社会意义。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性质”。自然是“社会范畴”,反过来,社会也是“自然范畴”,自然和人、人和历史是“不可分离的”。马克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一方面他认为自然是社会的、历史的自然即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马克思把历史看作自然的历史,将人看作自然的人。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影响,人在“人化”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人化著自己的感情、意识和语言。”“社会是人同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那些与他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关系上”。人要依赖自然,自然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中要满足人的需要,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在远古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以人归属、服从自然为特征。在农业社会,在人类的生活更有保障,更为稳定的前提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仍以自然的主导地位为特征。在工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空前发达,社会物质财富空前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典型特征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追求的是以“高消费、高浪费”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处于傲视一切的最高位置,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中心,是自然的征服者,人的物质欲望应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但是,正当人类陶醉在战胜自然的喜悦中时,突然惊醒:人类已过度消耗了自然资源,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破环了生态平衡,损害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20世纪以来,人类正在把自己逐步推到自然的对立面;而遭受创伤的自然也开始默默而有力地反击人类,洪涝、干旱、沙尘暴、泥石流、地震……人类把自己推到生命的被告席上,接受大自然的审判。这就如《手稿》所讲,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必须和谐发展。否则会出现“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自然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对抗与不和谐”的危险局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人的活动而遭受破坏,亦可由人的活动来协调。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确立我们的生活方式理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因为地球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自然永远是人类的母亲。 “人再生产了自然界”,而“人有尺度”,因此,人类可以控制自己的需要和行为。人类只有努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自觉同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谈得上真正走向繁荣和昌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也是需努力达到的目标。

二、人是有尺度的,可以利用规律把握自然,但自然也会以它的方式制约人——“知止”是现代社会适宜的生活消费观

在自然界,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适合的,即人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改造自然。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尺度的,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把握改造自然的尺度。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动物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存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是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但是“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当人的尺度未能把握好时,自然会以它的发展规律制约人。归根到底,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劳动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在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界才会造福人类,否则,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激化人和自然的对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处罚。

当发达国家社会内部所蕴含的高消费、高浪费一次性、方便性的生活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并被人们所认识的时候,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正在这些国家蔓延。人们的物质消费已成为一种追求不由自主的欲望的无限满足,人们在眼花缭乱的物质欲望中迷失了自己,随波逐流,掉进物质的陷阱。在生活大潮的涌动下,有些人沉湎于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的追求中,但却始终无法获得满足感。一方面,浪费的生活方式致使人类频频伸手,索取超量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即使索取的东西越来越多,却仍不能满足人的欲望。因此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物质少,而在于欲望多。正如美国生态科学家比尔·麦克基本所说:“一种自愿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不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而是不符合我们的欲求。”既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难以满足的,人类就必须正视自己的物质欲望,清醒地、自觉地把自己的欲望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物质上提倡自愿简单化但并非单调、贫穷的生活方式,遵循“知止”原则,主张更节约、更自然、更和谐、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讲究节约型的、更具科学合理性的、更注重消费质量的生活消费观。

三、劳动与人的异化——寻回人类的精神家园,现代社会科学的生活态度

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工人的劳动时多次阐述了异化问题。“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则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民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人就越是会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的乐趣和对产品的享受”。马克思的天才论述,虽然指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但其中包含的哲学蕴含仍适用于今天。

在商品可供人们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人们对物品毫不爱惜的观念造成一种浪费的生活方式。对人本身讲,为了满足没有底线的物质欲望,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减少休闲时间,跌进“挣钱——消费——挣钱”的怪圈不能自拔,妨碍人的全面发展。显然这种生活方式与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违背的。有的学者提出,在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一系列全球问题,最严重的是浪费式的生活方式所致的深刻的生态危机。因此,我们所能做的,首先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现代科学的生活方式,在物质生活方面,要抛弃“多些,再多些”的消费观念。在精神生活方面,人们从过去那种过分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转为对科学、艺术、信仰等精神层面东西的追求。在减少物质欲望和物质追求的情况下,增加闲暇时间,建立更加融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健全的心理、信仰、审美和道德追求达到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满足,这是人同自然和谐与进步的生活。正如《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一书的作者艾伦·杜宁所倡导的:消费主义是浅薄的,接受和过着充裕的生活而不是过度地消费,将使人类重返家园,即重返充满了悠闲、情趣、创造性活动并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家园。

现代社会的生活是多角化的,人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和空间,但在目前环境、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有必要引导人们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汲取《手稿》的哲学精华,结合现实,为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獻: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2]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2.

[3]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华夏出版社,2002,6.

[3]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地球村”工程[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1.

[4]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5).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十二

1 人的本质是劳动

马克思对人的劳动本质的揭示是以劳动的否定形式——异化劳动开始分析的。他在文章中充分展现了当时的经济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P51)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 他自身的,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 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P53)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日益贫穷, 工人与自身生产出的产品对立的根源。如果劳动产品是外化的, 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 活动的外化。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经过这一番分析, 马克思不仅揭示出工人贫困的原因是异化劳动, 而且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不是人的真正本质。

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异化劳动, 那就是劳动, 就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和改造无机界”。通过人和动物的对比, 马克思认为这种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P56) 。显然, 这种劳动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对工人说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 工人在自身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在这种条件下, 人的本质被扭曲, 而只有扬弃异化劳动, 人才能重新获得自己的类本质。劳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本质的或作为某种现实东西的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 对人来说的真实的实现。” (P113)

2 人的本质的特性

马克思的《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异化劳动, 而是劳动, 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属性及其结构关系的阐述, 自然是在融汇前人思想基础上所实现的超越, 是与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同步进行的新的创造。

第一, 人的类属性。马克思吸收和利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 明确提出“人是类存在物”。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个人通过他人意识到自己, 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同属于人类, 意识到“类”的共同性。类意识、关系的共通性和自由自觉的生产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类属性的基本内容。人的类属性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人性, 是舍去了人的个别特征的共性, 是人学研究的人类学基础。马克思说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人 (作为物种的一个类) 的本质的主体性规定。

第二, 人的对象性。马克思说:“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 (P105) 人的劳动就是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在劳动中, 主体是人, 客体是劳动对象。他的对象性表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有目的地对客体进行能动的改造, 并使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变化。”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第三, 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是与其受动性分不开的。人的受动性取决于他处在怎样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和怎样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现实状况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的人。这是人的被制约的、被规定的客观性方面, 而且不管他本人是否认识到这一点, 都不能改变这种受动性地位。而人的能动性, 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在主动地争取生活得更好一些, 为了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需要而采取新的手段以达到新的目标, 这就必须努力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 通过对现状的超越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人的本质结构中的主体性规定, 即人的价值因素, 是指主体性、目的性、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方面。人的本质意味着诸多社会关系规定和制约着人的存在, 其中也必然集中了社会诸多矛盾所形成的张力, 规定着他所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但人通过创造性实践可以改变环境、重塑自己的本质规定。

第四, 人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18) 人的生产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的生产。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异化的扬弃和人与物的颠倒关系的复位, 并不是导致一种新的人对自然和对象的支配和奴役, 而是人与自然 (对象) 关系的真正解决 (P13) 。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 人也生产社会。人的活动和享受, 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 都是社会的, 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身存在的基础,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 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

3 人的本质异化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分析是从异化劳动开始的, 马克思揭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本质特点: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这种异化, 一方面是“物的异化”即劳动的现实化或实践的对象化完全表现为他的反面;工人的实践对象化活动却使他失去了对象。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 即在异化劳动中, 能动的活动变为受动的活动, 人的本质力量变为反对他自己的外在力量。这两方面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 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 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 使他的精神本质, 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P58) 。

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源就在于私有财产。由于私有财产这一社会关系产物的出现, 才形成了工人与资本家的雇佣劳动的社会关系, 使得人的劳动对象性活动发生了异化。

4 人的本质复归

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必然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阶段是人的发展的否定阶段, 异化劳动使工人从劳动的主体变成了客体, 使劳动丧失了人的自主性, 使人沦为机器。正因为异化劳动是对人本质的摧残和否定, 所以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实现从非人到人的复归。其次, 只有消除异化劳动, 才能将人从异化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而异化劳动又是私有财产这一社会关系造成的, 所以要达到人的本质的复归, 就必须扬弃私有财产。扬弃私有财产就是使人重新占有已经失去的生命活动。这样, 在扬弃了一切异化之后, 人的生命活动得到肯定和尊重, 人获得了本质的复归。

综上所述, 《手稿》中既包含着人的本质探索也包含着人的价值因素, 从自觉的劳动, 到异化的劳动, 再到劳动的复归。只有改变劳动的异化性质, 才能使人的本质得到真正的复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张长征.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 2005, (6) .

[3]曹国圣.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 (4) .

1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十三

关键词:人与自然,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归根到底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求得人和自然共同、持续、和谐发展。虽然环境伦理发展至今已演变出多种学说派别,包括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对中国环境建设也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多是西方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环境伦理的研究更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从他的作品中寻根探源,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适合中国本土的环境伦理依据。因此深入结合时代主题,重新挖掘《手稿》的当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为环境伦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涉及不是很多,但相比于前期作品则更为清晰、完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观。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已经从资本主义的社会实践中看出人和自然其实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必然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手稿》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阐发,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十三五”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

《手稿》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主客体角度来看,马克思明确表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同时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人也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步文明的前进都脱离不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从生产到生活,甚至精神活动都离不开自然。除此以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人和自然到底是何种关系的思考,他说:“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从根本上来看,这段话意味着:一是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肯定具有一些先天性特征,像天赋和才能一样存在于人的身上;二是这也表明其实人和动植物又是一样的,像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的制约,不能脱离和摒弃自然,要依赖于自然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否定了旧唯物主义自然界与人的分裂为二的观点,而把自然看成人的“无机躯体”,说明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独自存活。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物质生活,连人的精神生活也同样被自然界所限定。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先在的自然逐步纳入后来的人的领域,成为人的对象,从自在的、无拘束的自然逐渐演变成为受人控制的、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经过人类改造后而形成的人化自然,这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马克思在《手稿》中这样论述:“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离开社会和劳动,就不会有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属性是在社会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才体现出来的,因而社会产生人的活动,人通过劳动这个改造自然的社会性活动来促进人化自然的产生。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类所面对的自然,即面对的是自己创作的产物,那么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其实就可以解读为如何面对人类自己生产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综合来看,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人的本质、自然的本质,自然和人如何产生的关系,之后即可挖掘出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本质上是如何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异化劳动

基于以上人和自然关系本质的论述之后,可以明晰马克思所期望的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其实应该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至于如何达至这一理想状态,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说,必须铲除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是造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异化的根源。

《手稿》中提出来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实际现状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即是指劳动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它是异己的不依赖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并且与劳动相互对立。结合异化劳动产生背景、原因以及导致的后果,现从工人同自己劳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因异化劳动而产生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的原因。

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状况,二是人逐渐沦为资本家掠夺财富的劳动工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这即意味着自然为工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料,当然也为工人提供了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从中应该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在生活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其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背景,工人越是想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物质世界的肯定,就越会失去更多。劳动变成一种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无法肯定和明确自己生存的意义,只能在资本的压榨下不断否定自己。因此,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的肉体、精神遭受摧残。工人失去了人的属性,为了获得生活资料以此维持自身日常生活,从而沦为纯粹为资本家谋利的劳动工具。马克思从中已然认识到了当时人和自然的对立的状态,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本质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并进的关系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第二,《手稿》中人同人的异化应该明确的是人与人相异化中的“人”,不仅包括工人,也包括资产阶级,虽然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异化状态和工人异化状态完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说他们同属于异化的人。马克思在《手稿》中说过,人除了拥有本身的有机的身体之外,还存在一个无机的身体,就是自然界。因此,劳动者同人相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即人同人相异化和人同自然界相异化。第一,人同人异化,就是这个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类本质处于对立,这些辛苦的劳动所得却由“他人”获得。就工人而言,这个“他人”就是有产者、资产阶级。这部分人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剥夺工人劳动价值的依托,从而导致为他们所利用的工人的异化。人同自然界相异化反映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的无情压榨的关系上,就是对工人生产生活的无情剥削所发生的关系,工人因此与自然界发生间接的关系对立。由此可见,人同自然相异化可归结为人和人关系相异化。第二,人同自然界的异化则是导致二者对立的关键。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人和自然界相异化就是人和人相异化的一种结果表现。私有制社会中人的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物的争夺,于是自然界就成为人与人相异化的媒介。不仅如此,资本家们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界,使自然不能彻底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把自然界推向了异化,因而人又是导致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人和自然都不能以自身本质力量显现出来,因为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中介———资本。人和自然在价值规律支配下为资本增殖而劳动,资本使人和自然都被资本化和商品化,从而扭曲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当人受到资本的要求而索取自然的价值时,自然就会按有利于资本增值的方式牺牲自己的价值,而当这种索要变成无限制的时候,人和自然的关系就逐渐对立起来。因而要逐步消除人和自然的异化现象,逐步消除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同自然的“对抗”关系,他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带来的异化劳动,使人和自然能够真正按照和谐方式进行交往,即达到共产主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观是《手稿》一书的另一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达到矛盾的真正解决。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以及对人的本质的实现。在以劳动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维构架的支配下,共产主义不仅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即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还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即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的实现。从本质上说,这跟劳动异化的消除是同一个意思。

扬弃劳动异化,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互为实现条件的,它们不可能单独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当且仅当人和自然和解之后,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才会最终走向和解。所以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和自然的对立,就必须实现两个和解,即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一)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蓬勃发展,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疯狂掠夺,最大程度地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由此产生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工人劳动异化,造成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二是自然界遭到掠夺和破坏,引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因此,马克思尖锐指出其中的矛盾,并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解决这一危机。所以,从根本上说,如果要实现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就必须彻底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工人的劳动异化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因,社会财富被资本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所占有,工人即无产者只能通过劳动获得微薄收入,并使自己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工人不仅丧失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人与自然这个无机身体分离,而且还要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人与人关系的改变是由人类改造自然而开始的,是不合理地占有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而产生的,所以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使人类可以公平地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的有机和无机身体的统一。马克思说“人的普遍性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因此,当社会实现财产的公平占有,人类才会真正做到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

(二)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和解。

人类想要实现共产主义,达到这一理想社会状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解决好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和人的关系基本包含两方面,一是男女关系,二是利益关系。他在《手稿》中提到“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的关系”。在女人依附于男人,被当做淫乐的牺牲品这个角度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男女平等有助于人和人关系的和解。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主要包括的是资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利益以及资本家相互之间的平行利益,工人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之间因为利益冲突而衍生出各种矛盾难以解决。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不再受支配,按需生产,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所有人关系的和谐。

四、人和自然关系的生发———关于环境伦理的启示

马克思的《手稿》中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当今世界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独一无二的启示作用,并与环境伦理的相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手稿》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把握好马克思其中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精华,仍然适用于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

(一)从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上来看,应该要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

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类利益为核心,将人和自然关系分裂开来,只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牺牲自然环境,不顾及自然的承载能力,也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其代价就是生态破坏。与之相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排斥任何形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人作为自然人就应该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尊重、顺应自然,但这种思想导致人和自然没有差别,失去人之为人的意义。由此可见,两者都是片面的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时就提出人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所以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劳动来进行改造自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应该改变现在主流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价值取向,既不能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考量而大肆地破坏和掠夺大自然,也不能光为了保护自然而彻底地否定人类的实践活动。人在进行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促进着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形成稳定、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二)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对立来看,应该要实现人和自然有机和无机的统一。

马克思在《手稿》中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将其引申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几种异化上来,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导致了这一异化从而产生了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无机和有机的身体统一,这与环境伦理学中所强调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见诸于利奥波德、奥德姆、罗尔斯顿等著名生态学、环境伦理思想家的论著中,主要是借助现代生态学,依靠整体主义方法论来解释自然的存在和评价自然的作用,并且树立新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人在自然中处于何种地位,有何种作用。生态整体主义认为自然界和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进化发展的生态系统,一切价值之源。因此,生态整体主义肯定人类的生存权利,但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物质欲望的获取等行为应该保证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其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有序发展,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状态。所以,生态整体主义同样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当代环境伦理建设。

(三)从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的要求来看,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须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两个和解。

现实角度看,共产主义的实现还很漫长,但是两个关系的和解对于当今环境伦理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环境伦理学中,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解、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可以看做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明确实际生活中用何种环境道德规范指导实践。人和自然和解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破坏导致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因此从这一角度看,保护环境就是环境伦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普世道德要求,从根本上达到从掠夺自然到善待自然的转变。除此以外还要坚持生态公正,人类应当在享受环境权利的时候坚持保护环境的环境义务,真正做到对生物和自然界的公正,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关系的和解就是要求减少矛盾利益冲突,从生态环境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考虑,就应该减少人为的破坏,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并坚持适度消费,同时能肩负起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马克思在《手稿》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在理论意义上可以生发出许多相关环境伦理思想。面对全球环境治理难题,我们需要创造性地解读马克思环境伦理的具体含义,探索其当代价值,这不仅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阐发,也有助于理论到具体实践过程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具体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105、75、53、79、80~83、80

[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95

[3]辛学敏.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4]牛瑞凤.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D].辽宁大学,2012

[5]林坚文.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代解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6]张莉,陈爱华.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篇十四

通过对马克思写于1844年5月底到8月间的<手稿>与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进程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的一个涵贯始终的信念是每个”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都应赢得与他的”个体性“相称的”自由",这是马克思思想中最富生机的精神性状,它使马克思最初的思想端倪在一个确定的生长点上生发为愈益圆融的理致,也是马克思在其思域愈益拓展和其灵思之触角愈益伸向纵深时一直不曾稍改运思的初衷.

作 者:吴萍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4(11) 分类号:B01 关键词:马克思   手稿   提纲   比较  

★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综述

★ 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论文

★ 早期的近义词

★ 情报综述范文

★ 红花 综述范文

★ 医学综述范文

★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 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 钢琴综述范文

上一篇:老师你好我的好老师征文400字下一篇:加工资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