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

2024-07-10

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精选12篇)

1.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 篇一

陶炳辉

戏梦人生

——评电影《霸王别姬》

影片以雄浑史诗的气魄和辉煌的银幕形象的铺陈,淋漓尽致的书写了一对京剧艺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沉浮;描写了他们成长,发展,衰败,破灭的过程。在这半个世纪中,他们经历了关乎20世纪中华民族命运变迁和时代转折的几乎所有事件。这种个人与时代的联系被影片表现的如此形象、真切、富有戏剧性;加上主人公命运的、京剧艺术的灿烂纷繁;共同营造了影片浓烈的类似于绘画中印象主义的电影艺术风格。

影片时间横跨半个多世纪,涉及了三代京剧艺人。紧紧抓住了结构的关键:“一人一事”。一人即程蝶衣,一事即以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情感冲突为情节主线。并将历史动荡对传统京剧艺术的波及,具体落实到环境与人物的冲突,人物与人物的冲突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关师傅,太监张公公,袁四爷,青木,法官和伤兵,小四和红卫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势力。

故事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构成:结义,恩怨,背叛,形成一种史诗性的散点与线性相结合效果。作为一种史诗性戏剧结构,剧情有不断引入的人物,也有不断推出的人物。第一部,引入张公公,退出小赖子,第二部引入菊仙,袁四爷,青木,退出关爷,张公公,第三部引入小四,退出袁四爷,菊仙。每一部分引入的历史色彩性人物,造成外部坏境的改变,由外到内改变人物内心,深化人物间的矛盾,造成戏剧动作的持续发展,将冲突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程蝶衣,段小楼还是菊仙和小四,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完整的动作线。段小楼,一生扮演了三种身份,成全者小石头,拯救者霸王,背叛者段小楼,从一个拯救者蜕变成为了一个背叛者。程蝶衣也经历了三次艰难的人生抉择:小豆子——确立人生信念。从苦难中找到戏剧理想和人生位置。程蝶衣——唯美主义的人生观。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虞姬——反抗现实社会,拒绝现实人生。从戏剧人生中惊醒后,毅然在戏剧中结束自己的人生。这里边的每一次变化,都有一次全新的定位和命名。

影片用光既不是那种单

一、冷冷的暗沉,又不是绝对的暖色调。它介于两者之间,一面尽可能表现了旧中国时代的衰败,另一方面对人物摄像时达到了足够的暖色调,使人物看上去不单一,很具有血色。在色调处理上,尽量照顾到人物在该场景中的情绪。譬如:当文革时期来临前夕,菊仙和段小楼的家对比他们俩刚结婚时洞房,这点对比在对观众关于时间环境的交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声音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和磨合的。片子有两段主题音乐:一段是低沉的弦乐,另一段则是京剧中很常见的敲击乐。也有两段音乐叠化在一起的时候。一般主题音乐出现时,都是主人公命运发生转变的时候。低沉的弦乐暗示主人公命运的未知数;而京剧选段则是提醒着观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主题。比如:当小豆子被母亲切去第六指强行留在戏班时,两段音乐是交织在一起的,强调小豆子入戏行,铺垫了“戏子”这个身份对他命运以后的影响。再如:当小豆子和小癞子逃跑时在戏院看到“当一个角儿的风采”时,弦乐再次响起,这一次音乐传达了一个信息——小豆子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霸王别姬》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也极为丰富深广,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更具历史深度。它把戏剧小舞台与人生大舞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剧中演员的艺术声涯和现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又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音画的综合表现效果,是一部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的佳作。

2.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 篇二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有着清晰的时间脉络和规整的叙事结构, 细细看来不难发现自程蝶衣与段小楼成年之后, 电影以大约二十分钟为一个单位推进不同的社会背景。刚成年时的二人已经走过了清朝最后的浮华繁荣, 一个古老的帝国正在土崩瓦解, 种种思潮的涌起, 年轻人被煽起的冲动, 没有目的, 没有方向, 有的只是满腔怒火, 此时还处于蜚声在外的二人并没有被真正的卷入这样的思想动乱之中, 依旧享受着盛名下的荣华。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影片第二个时间段里, 北平沦陷, 在日军的占领之下, 段小楼的莽撞与冲动为其埋下了危机。程蝶衣为日军演唱牡丹亭, 无他只为救人。而此时, 观众已经隐约可以看出在程蝶衣的生命中只, 重要的只有他的师兄, 和他的戏。所以在为日军表演的过程中, 程蝶衣没有显示愤慨与犹疑。影片的第三个二时间阶段, 民国政府上台, 程蝶衣被捕, 但又因为一曲贵妃醉酒被国民党高层释放, 对比前一幕的牡丹亭, 导演通过对摄影语言的把握, 逐渐的揭示了程蝶衣是如何的入戏, 在两段戏剧中, 没有着力刻画程蝶衣内心的特写镜头, 而是通常用一个固定的机位完成一场戏的表现。两端同样牵涉生命与自由的表演, 在演出开场的一刻, 一切又都平静了下来, 回归到了戏的本身, 每一个程式化的身段, 唱腔, 所传递的更多是对于戏本身专注, 融入到戏剧当中, 便可以与环境, 社会逆向生存。第四个时间段落里, 共产党刚刚执政, 在面对社会万物革新的趋势时, 段小楼选择了对于潮流的顺应, 而程蝶衣却无法隐藏自己对于艺术的坚持, 这种坚持来源与他的单纯, 也来自于虞姬的忠贞。

影片最后二十分钟的文革时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 程蝶衣甘心陪师兄一起挨斗, 就如同虞姬可以为项羽赴死, 然而现实的疯癫让人再无法追求人生如戏。程蝶衣得到的是跪下的段小楼, 这一刻的程蝶衣终于发现自己所学, 所知, 所爱的到头来不过是“你们都骗我”。伴随着段小楼最后的一句不爱, 菊仙在这里的故事也就迎来了终点。“并不是小人算计, 是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这般的田地”, 说尽了个人命运的种种无奈。还剑的情节里, 菊仙的笑是她的梦醒, 明白了她爱的也是段小楼的霸王, 明白了她与程蝶衣的相似。程蝶衣从儿时建立起对戏, 对霸王, 对师兄在心灵和精神上的从一而终的信念, 并没有随着身体的错置有过丝毫的改编, 而菊仙则代替蝶衣完成虞姬在身体上中对霸王的陪伴。蝶衣的身份让他没有作为爱人的资格, 就如同从身体中分离出的精神与欲望无关, 而菊仙的世故也让她无法拥有虞姬灵魂的纯粹。一个作为虞姬的体, 一个作为虞姬的灵, 最终都要虞姬的命运。在霸王别姬这出戏剧中宝剑作为至关重要的道具便随着情节发展结束了虞姬的生命, 而电影中这柄宝剑也在程蝶衣, 段小楼, 菊仙手中来回辗转, 袁四爷一直夸赞蝶衣的至甄化境, 说到小楼不过是个假霸王, 而段小楼一句“又不上台, 用剑干什么。”也应证着这句话, 在他眼里蝶衣是魔怔了, 而他, 还正常着。

从结局回到开头, 从时间结构上看, 只有电影的第一部分完全不同于后面的每二十分钟一个段落的时间铺排, 从电影开始, 描写在戏班的学习占了远远大于后面每个部分的比重。在戏班这一方天地中, 时代背景被弱化处理, 戏班子里学戏唱戏, 似乎脱出了整个时代。戏班师父说, 只要是人, 就要听戏, 语言中的狂妄, 也道出了艺术, 并不为迎合, 而总有簇拥。在这里, 活儿好, 才能成全自己。

程母为了能使儿子能够有傍身的技能存活于世, 将蝶衣送到戏班, “男孩大了留不住”一句话就已点出, 程蝶衣的性别对于其所处的环境来说是个错误, 被母亲剁去的左手的第六根指头, 也象征了程蝶衣身上某种与生俱来的, 与其所处环境产生矛盾的特征, 也就是程蝶衣的男性身份, 而割掉的小指也在身体上的寓意着程蝶衣需要对男性身份做出放弃。在第一次见到戏班的表演时, 段小楼身上的就展现着不可名状的生命力, 随着相处的深入, 段小楼一直以来对于程蝶衣的照料和帮助, 都让这个无法融入群体中的个体找到了依赖, 但这种依赖对于蝶衣来说是模糊不清的, 直到在逃出戏班后, 偶然间看到名角演出的一段楚霸王项羽的戏。在程蝶衣的眼中, 这两个形象, 自己的师兄, 和眼前的霸王, 重叠在了一起, 他被霸王所‘吸引’也因‘霸王’再回戏班, 正如和他一起逃出去的小兄弟所说, 他是为段小楼回到了戏班。戏班老师随后讲的一出霸王别姬, 字字都刻进程蝶衣的心里。此时的程蝶衣已经无意识的将自己放置在了虞姬的角度, 他能够体会霸王陌路的绝望与无力, 也就可以理解虞姬为霸王自刎时的决绝心甘。

二、人物的命运隐喻

戏曲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分析过虞姬对于项羽的作用, 一方面虞姬时项羽的爱妃, 另一方面也是项羽的谋臣, 随着电影霸王别姬的情节推进, 我们可以看到, 承担着谋臣职责的人其实是菊仙, 并不是说段小楼不爱菊仙, 段小楼爱菊仙,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 分割开情欲, 段小楼也爱程蝶衣, 但是程蝶衣精神上的纯粹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死板, 却让他除了唱戏无法为小楼谋划什么。之前提到过的这部电影中两个虞姬的角色, 这时就清晰的浮现了出来, 菊仙作为虞姬的表象承担着霸王对虞姬的爱与欲, 也处处想要保护和独占自己的男人, 想要将程蝶衣拦在段小楼的世界之外, 但随着与程蝶衣接触的深入, 菊仙开始体会到, 自己和程蝶衣的某种一致性, 对于段小楼的情感。经历过失去孩子的痛苦, 菊仙将自己残缺的这部分情感投射在了程蝶衣身上, 程蝶衣戒毒时, 迷蒙间对菊仙说出的那句“妈妈, 我冷”, 正如电影开始时程蝶衣对自己母亲说出的那句话。程蝶衣的认知里, 菊仙对自己的特别之处还在于, 她的身份与自己的母亲如此相似, 此时的程蝶衣并没有意识到, 霸王和虞姬, 自己的段小楼的这出戏, 菊仙其实是另一个自己。菊仙应了程蝶衣的呢喃, 紧紧的抱着怀中的人, 将自己对未见的孩子的感情投射到了蝶衣身上。而从角色的象征性来讲, 菊仙抱紧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 而是虞姬缺失的另一半, 纯粹的精神, 虽然它现在是病弱的, 但也是至关重要的, 是虞姬这个人物所不能够失去的。对于菊仙来说, 似乎从相遇到结合, 她爱的始终是段小楼本身, 但是在文革的震动过后, 在他说出那句划清界限的时候, 段小楼彻彻底底的失去人格中属于霸王的那一个部分, 菊仙便觉悟了, 了解了自己生命, 了解了自己与程蝶衣的相似, 自己爱的这个男人, 是那个拥有着楚霸王的生命力的男人。而霸王, 已经死了, 所以将剑还给了程蝶衣的菊仙, 也已经到了完成自己命运的时候。

作为整出戏的核心的程蝶衣, 就其本身而言, 并没有性别错位这个概念, 但将程蝶衣置于其出身和社会赋予的选择之中, 他不得不放下男儿郎的这个身份, 因为他的母亲因此无法再养活他, 而在他所要讨生活的梨园行中, 所要扮演的角色也生生的讲他扭向了与自己相反的方向。戏班的老师说, 人, 要自己成全自己, 这里的成全, 是成角儿吗, 只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更是指套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刚进入戏班一段时间当中, 程蝶衣是被动的, 因为无论是关于性别的选择, 还是关于人生的选择, 对于这时的他来说都太早了, 只有在面对自己的师兄段小楼时, 小豆子才是主动的, 在段小楼在雪地里受罚后, 为其取暖, 在逃离戏园子时留给对方的三个大子儿, 这份最初的热忱, 便是程蝶衣一生中种种选择的根源。出逃后看戏的过程中, 小豆子泪眼中看到的西楚霸王项羽, 正是在自己心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段小楼, 更是自己对于未来生命的选择, 一次次唱错的思凡是小豆子对于自我的坚持和提醒, 可以耐受毒打与惩罚, 但在面对段小楼的了保护时, 小豆子做出了选择, 放下自我。嘴角的血, 既代表了曾经的小豆子的死, 也代表着程蝶衣的另一段新生。一个人如何在完全否定自我情况下活着?程蝶衣把自己活成了虞姬, 虞姬是霸王的虞姬, 也是戏中的虞姬。

作为虞姬的程蝶衣, 对于段小楼, 从精神上始终保持着虞姬对于霸王的忠贞, 而身体在特定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下, 甚至不是程蝶衣所能自己支配的, 更何况对于对师兄来说自己“错误的性别”, 所以程蝶衣的虞姬也是不完整的, 需要另一半的虞姬补全霸王别姬的故事, 完成虞姬的命运。程蝶衣对菊仙的排斥一方面来自于这个人的出现抢走了他的霸王, 另一方面, 菊仙妓女的身份也是程蝶衣最初的隐痛, 儿时最后喊出的那声娘, 却只有门外的大雪, 似是在覆盖一切母亲的痕迹。程蝶衣始终都瞧不起菊仙, 而就如同段小楼的霸王最后的幻灭一样, 虞姬的灵与肉也始终在挣扎, 在斗争, 也都有着各自无法祛除的缺陷, 文革时深深绝望的程蝶衣, 把这一切说成一场骗局, 一句这楚霸王都跪下来求饶了, 这京剧能不亡吗, 生生的打碎了程蝶衣作为虞姬的梦境, 楚霸王下跪, 京剧末路, 不是小人做乱, 这一步步的灭亡, 都是命运, 是报应, 楚霸王要得天下还要老天成全, 而这段小楼早就不是当年在一池清荷边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 是不利兮, 骓不逝的那个人了, 都错了, 命运错了, 活下来错了。“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在民国政府审判前, 面对段小楼的信, 程蝶衣已然看到了虞姬的命运, 所以公堂至上没有为自己辩护, 更像是一心求死, 死前之言句句肺腑, 这样死了, 他就死成了虞姬, 死别于霸王, 但命运并没有成全这场梦境, 文革的批斗, 让程蝶衣精神生生剥离出了虞姬的坚强, 抹杀了所有记忆中的霸王, 菊仙将剑还给程蝶衣时, 蝶衣已经放弃了对这把剑的执着。儿时的段小楼所说的项羽如果有了这把剑早就杀掉刘邦, 当上皇上, 而你就是正宫娘娘。从一开始, 就是一个伪命题, 程蝶衣甚至都没有去看那把剑, 二人最后的对望, 更像是这两个人同自己的告别, 同另一半的虞姬告别, 虞姬, 早就该谢幕了。

十一年没有相见, 十一载也就空白一笔带过, 唱着“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 又不是女娇娥……”的程蝶衣身体中的那个小豆子又被段小楼唤醒, 过去种种, 程蝶衣已经将自己困了太久, 是时候给自己一个解脱, 电影结尾段小楼最后的一句“小豆子。”更像是命运种种轮回过后, 一切回到原点, 生于斯, 死亦于斯。

摘要:电影霸王别姬通过讲述程蝶衣从孩提时被母亲送进戏班学戏, 经历角色和人生的抉择后成长为一名京剧名伶及之后的种种经历, 带出了中国最动荡的一段历史, 王朝更迭, 社会动荡, 小人物的处境风雨飘摇。戏班老师在电影开始时就说过, 一个人能耐再大终究抵不过一个天命, 种种的变革之中, 程蝶衣, 段小楼, 菊仙这三个剧中的主要人物也都在不停的更换着处境与心境。

3.电影《霸王别姬》人物形象浅析 篇三

关键词:霸王;虞姬;人性;命运;悲剧

《霸王别姬》作为华语影片的巅峰之作,透过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展现出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之中对理想的坚持以及人性的转变。陈凯歌对于人物刻画格外细腻,赋予每一个角色鲜活的灵魂,以人性转变反思历史,引人深思。

小豆子自幼生长在妓院,天生的“六指儿”、拉下围巾后倔强的眼神,无不显示出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母亲的妓女身份注定了小豆子儿时“男性形象”的缺失,加之母亲从小就把他当女孩养,这从小豆子登场的女孩打扮可以看出,为其身份与形象误认埋下种子。为让他进入科班,母亲狠心切下多余的那根手指,与此同时,也让他潜意识里产生了“被阉割”的暗示,成为程蝶衣日后性别错位的开端。进入科班后,严苛痛苦的学戏生涯中,师兄对小豆子的关心与照顾俨然填补了小豆子心中缺席的“父亲形象”。当小石头用烟锅捣破小豆子的嘴之后,小豆子被迫念出《思凡》里的道白“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他对自我身份与形象的主观误认便开始了,而张公公的侵害无疑使这一错误认知完成了心理到生理的转变。从张公公府回戏班的路上,他不顾师傅反对执意收养弃婴小四,于是颇具深意的一幕出现了:小豆子披着凤褂充满母性的怀抱小四,小石头如父亲一般在一旁抚摸着婴儿的脸蛋,走进了巷子……成角儿后的蝶衣举手投足千娇百媚,将戏剧与人生完全融为一体。他谨记师傅的教诲:从一而终,一心想和小楼唱一辈子,然而小楼与蝶衣最大的区别在于唱戏对于小楼仅仅是个糊口的营生,蝶衣仅仅是他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很要好的师弟;而对于蝶衣来说唱戏是他人生的全部,小楼是他一个人的霸王。所以,与小楼决裂之后,他唱《贵妃醉酒》、《牡丹亭》、《拾玉镯》却不曾唱过《霸王别姬》,在他心目中霸王只有小楼一个,是不可替代的。蝶衣有着对母亲深厚的俄狄浦斯情结,然而母亲卑贱的妓女身份和狠心抛弃使他产生了对母亲的恨意,这种恨意延续到了同样是妓女的菊仙身上,加之对其女性身份的妒忌,抢走师兄的醋意,使其对菊仙火药味由第一次见面蝶衣扔给菊仙一双破鞋展露无疑。然而人物的复杂关系并未止步于此,童年亲情的缺失使成角儿后的蝶衣无比寂寞,给母亲的家书写了烧,烧了写。菊仙泼辣的性格,妓女的身份,娇媚的外表与母亲无比相似,因此,蝶衣对于菊仙,除了恨意,还处处表露出依赖和留恋,特别是当蝶衣毒瘾发作,痛苦不能自持。他被小楼捆起,陷入昏迷状态。此时,他身体一阵阵发冷,触动了童年的记忆,面对菊仙,他出现幻觉,仿佛又回到了幼年,一声声,哀哀地说:“娘,水都冻冰了”。这也激起菊仙的母性情结,她将他用衣服一件又一件裹上,抱在怀中,仿佛他是自己曾经失去的那个孩子。蝶衣的偏执、纯粹与不妥协自幼年时便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个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注定是个悲剧,而他的那个自小圆滑世俗的“霸王”为了自保,疯狂揭发着他的“虞姬”的种种罪行。尽管文革中小楼伤透了他的心,但对于他的“霸王”,蝶衣终究还是恨不起来,文革结束后,阔别十一年的蝶衣和小楼再次同台,师兄忘却了分别的年头,失掉了往日的王者之气,甚至连拿手戏《霸王别姬》也唱不全了。蝶衣仍是那个气闲神定的“虞姬”,小楼却始终成不了真正的“霸王”。台上一句戏言“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蝶衣愣住了,时光斗转,原来一辈子的痴迷与癫狂不过是一场梦,一场空,于是惨然一笑,拔剑自刎。性别归位,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那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仿佛从未来过。小楼回身看见自刎的蝶衣劈声喊出“蝶衣!”,同时眼里满是惊异与疑惑。紧接着,默默叨念了一句“小豆子”,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却是深情与释然。

小石头自小仗义,善良,尊敬师傅,处事圆滑,爱护师弟,是个铁骨铮铮男儿汉,壮怀凛凛大丈夫。他为救师傅,救菊仙,数次板砖砸头,尽显豪情。而其在文革中被逼再以砖块击头,头部流血而砖块完好,一个完美的暗喻: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字骨头软了。我们痛心的看到:那个为给日本人唱戏而啐泣蝶衣的没有丝毫奴颜媚骨的段小楼,那个在爱国游行中怒斥盲目的学生正气凛然的小楼,那个为保护蝶衣与国民党士兵台上拼命的小楼,到文革时期却对蝶衣说出“你吃一回软儿,那还不是我的霸王你的虞姬”,原来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原来为求苟活,他是可以放弃一切的。揭发蝶衣的那一场戏有一个细节充满深意:小楼起初在揭发时避重就轻,被红卫兵呵斥,于是开始断断续续,磕磕绊绊揭发蝶衣,后来越说越顺,越说越起劲,像极了小豆子被烟锅捣嘴之后那段“我本是女娇娥”的念白,前者完成了人性的沦丧,后者则完成了性别的转换。蝶衣与菊仙无疑是小楼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是他宁愿牺牲性命去保护的人,而此刻却要去“揭发”,要去彼此伤害,在对方筋肉的跳动中发出饱含血泪的颤抖地狂叫,那种痛彻心扉之感,比死更叫人痛苦。

无论从性格还是命运,我们不得不把蝶衣与菊仙放在一起来谈。菊仙出场跳楼的那一场戏,注定了这个女人不一般,泼辣,刚烈,果敢,自赎逼婚却又谎称被“撵出来的”,使小楼不得不收留了他,又表现出了她的聪明和心机。婚后她一心一意想和小楼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无处不如同母亲一样的保护照顾着小楼,她如同“霸王”留在世俗中的一根线,每当恍惚中“霸王”想同“虞姬”疯魔时,这根线便将“霸王”拉回现实中来。有一幕令我无比心痛的,文革时期,蝶衣被临场换角儿,落寞的离去,小楼一气之下罢演,蝶衣满心欢喜和骄傲的被“霸王”揽在怀里准备走出剧场,菊仙的一声“小楼!”叫醒了“霸王”,头盔兜兜转转,最后塞进了蝶衣手里,蝶衣怔怔的将头饰给小楼戴上,亲手将“霸王”拱手送人。京剧改革会上,小楼刚要附和蝶衣,她一声“小楼!”,并扔了一把雨伞给他,暗示“变天了”,要保护自己……但无论多精明的女人,面对爱情也总有失去理智的时候,菊仙将小楼视作生命的全部,当这个男人负她,弃她之时,她势必选择殉情。

有人将袁四爷与张公公相提并论,我个人并不赞同。袁四爷首次出场便目的明确,却又高明正大,打赏的礼物体面而又深得戏痴蝶衣的欢心,对于“霸王回营走几步”这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也看得一清二楚,足见其也是懂戏之人,面对小楼的反感并不焦躁,依旧淡定从容,仿佛料定了这场博弈的结局。再次出场,是蝶衣内心最脆弱和痛苦之时,他的霸王正与别的女人新婚承欢,蝶衣披散着头发,仰卧在椅子上,镜中袁四爷手持一对斜插入镜的翎子出现,暗示着袁四爷强势进入了蝶衣的生活和内心。翎子要选活雉鸡生取的,餐具要银质水晶的,爱的是纯粹绝美的京戏,连信奉的神明都是他口中“阴阳集于一身欢喜无量”的观音,无处不显示出袁四爷的追求极致和完美。个人认为他对于蝶衣并不是爱,而且认为蝶衣“完美”,院中蝶衣想起师兄的离弃黯然落泪,袁四爷并未如同爱人般心疼安慰,而是感叹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此貌非你莫有”。日据时期,蝶衣唱《贵妃醉酒》,空中忽降传单,剧场中顿时四下纷乱,蝶衣仍在台上旁若霓虹羽衣,风华绝代的旋转,台下唯有袁四爷气定神闲的鼓掌,袁四爷是真正懂戏,懂蝶衣的那个人。蝶衣被控给日本人唱堂会,小楼求四爷出手救人,说出一句“只要就出蝶衣,我们哥俩包银归您”的承诺,此时的袁四爷亦是没落了,但却依然眼皮都不抬一下的答道“没你哥俩的包银,我还喂不起这几只鸟了”,富贵之时不张狂,贫贱之时不苟且,所谓“守得贫,耐得富”,淡眉静目之间,便是气度。而言语间仍不忘的“七步之争”,挑眉问上一句“霸王回营到底应该走几步啊”,这份自信与笃定仿佛多年前的淡然不争亦是早已料定了这场博弈的结局。法庭上,袁四爷一番“辱我民族精神,灭我国家尊严”的辩述字字铿锵,慷慨激昂,于蝶衣危难之间挺身而出;赴刑场之时昂首挺胸如霸王回营般亮相,如英雄落幕,与小楼的苟且形成鲜明对比,袁四爷才是真霸王。可惜世间情分哪段不是落花无意,流水无情,剧中几个人兜兜转转,却都离不了同样的命运。

陈凯歌的此作有别于后期作品--并不急功近利的直白强势的阐明道理,而是仿佛一个超脱于世的老者娓娓讲述着剧中人物的故事,以“程蝶衣”这一形象,悼念“失落的文明”--日渐落寞的京剧艺术,寄托个人理想;以“段小楼”的形象拷问着时代熔炉下丑恶的人性,以其对历史的重新审视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精神赋予每一个人物鲜活而又饱满的灵魂,发人深省的沉重悲剧感也扣响了每一个观众的心。

【参考文献】

[1]周星.电影学概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2]梅朵.名家看电影[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 篇四

大家都知道霸王别姬的故事,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在走入无路之际写下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一个多麽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呀!

而93年陈凯歌拍的哪一部《霸王别姬》讲述的却又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求而不得的爱情是最让人感动的,即使这是同性恋。

这部电影长达三个多小时,但是看着却不让人疲倦或者觉得累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心酸。电影的主线便是讲着一个妓女求着同为下九流的戏班收养她的儿子小豆子,小豆子和小石头长大后成了“角儿”,顿时身价百倍,小石头改名段小楼,小豆子改名程蝶衣,共同出演《霸王别姬》这部戏,程蝶衣假戏真做,认为段小楼就像虞姬的霸王一样爱着程蝶衣,但是段小楼却知道戏终究是戏,娶了妓女菊仙,最后在文革中把这段孽缘了解。

主角程蝶衣在小时候被母亲剁下第六指从而卖给走江湖的戏班班主,而在戏班的孩子们嘲笑她是妓女的孩子的时候果断把她母亲留下的衣服丢入火中,可见是一个多麽自尊的孩子。在戏班里班主对孩子们特别的严厉,所以很多孩子都渴望外面的生活,想着怎样逃跑,而在那个时候戏班的孩子都属于班主的私人财产,逃跑被抓回来后惩罚措施特别的严厉,可是向往着自由的小赖子不断的逃跑,一次机会让小豆子和小赖子逃出了戏班的大门,当看到成名的“角儿”时,人山人海为一个名角疯狂的时候,小豆子知道了自己的未来,就是成为“角儿”。

想要成“角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中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人们看到的只是角儿的光鲜亮丽,为了这个付出的东西简直难以想象。都说不疯魔不成佛,而长得如此秀气可爱的小豆子便为戏而疯魔了。师傅让他背诵: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美娇娥,到底是美娇娥还是男儿郎,不管怎么打小豆子都背成了男儿郎,当敬爱的师兄小石头把烟斗塞到经常背错的嘴里剿出血来的时候,小豆子成魔了,由男儿郎变成了美娇娥。

第一次在《霸王别姬》的演出在一个公公的府上,师兄看上了一把剑,小石头记了一辈子,他们的出名却是小豆子被心理变态的公公亵玩,在有权有势的人家眼里戏子不过是一个玩物,即使是再出名的角儿,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段小楼和妓女菊仙结婚,程蝶衣和段小楼说:你还记得说过要和我演一辈子的戏吗?一个人要一辈子忠于一部戏一个人。这时的蝶衣是心痛的,曾经以为的一辈子,霸王和虞姬的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现实呢!

文革时期互相揭发,这是人民的灾难,在这个时候父子不亲,朋友不信,夫妻不爱。曾经被蝶衣收养的小四儿狼子野心,为了一套头面处处针对他的师父。在这样的背景下段小楼的心理防线被一步一步攻破,最终出卖了蝶衣,而失望的蝶衣 同样被逼疯,揭发菊仙,致使菊仙自杀,这样的揭发把每个人都逼到疯狂。在这个时期毁了的不止是人,还有一种传统,一种文化。《霸王别姬》引起的人山人海又去了哪里?

5.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 篇五

一个人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戏中人、但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出生便相当于登上了生命的舞台,死亡,便是一出戏剧的落幕。如何过自己的人生是一种选择,程蝶衣选择了与角色合二为一。

中国人似乎从古至今追求者成功与顶峰。做达官贵人,做马云和任正非。人们总是一味的向上爬,永无止境。但许多人却在追求顶峰的同时忘记了生命的精彩之处更在于它沿途的风景和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程蝶衣在我眼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他对自己的生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了京剧。这种爱如此地纯粹不掺杂质。甚至超越了国籍、ZZ、伦理,仅仅只剩下了艺术。他崇尚的是一种美,京剧自古以来传递出的美。他不在意名与利,不害怕___,甚至不害怕失去自己。人世间有几人能活得如此纯粹!

段小楼则是世俗意义上活得现实的人。既能当爷也甘做牛马被人骑。“时运来时我上天,时运不济低下头”。他在历史的潮流中随波逐流,避开风浪与礁石,从不会被撞的头破血流。他确实活得高明。

在___时段小楼被人群围着___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不断地内心挣扎。但周围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他脑中的神经也随之一松一紧,在最后一刻终于断了。一栋道德伦理的大楼仿佛在他说出菊仙是妓女的那一刻轰然倒塌。一旦溃坝,便万物皆灭。心中的恶魔在被放出的那一瞬间感到了无限的自由,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飘飘然促使着他继续向外倾倒着跳动火苗的话语:“菊仙和我结婚前做过妓女,她才罪该万死!你们快去___她!去!去!”眼睛开始冒出红光,他是如此地兴奋,看到了别的灵魂有着无法抹灭的丑陋。啊!那罪恶的污点!那比他更丑陋的灵魂和过往!

与其说___致命的影响是破坏了经济、传统文化,不如将它看做一场对人性底线的全面测试。只不过,代价是活生生的人,是污浊的鲜血如愿以偿地涌了出来,人们一个个在“罪恶”中死去,人间在此刻变成了地狱。

人性经不得测试,也无需测试。就像那钓鱼执法,硬生生地将人们心中潜在的罪恶勾了出来,人间便会失去美好与秩序。

6.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 篇六

作为国家“拍摄京剧经典大戏电影工程”首批试点剧目之一,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是中国第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一经上映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霸王别姬》在北京获第三届中国立体(3D)影视作品最高奖——“3D电影故事片最佳奖”,并受美国杜比剧院邀请成功举行海外首映,这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杜比剧院首映;,《霸王别姬》在美国洛杉矶获由国际3D与先进影像协会颁发的3D电影最权威奖项“金·卢米埃尔奖”。

当天首发的《传承与创新——3D全景声京剧电影评论集》(以下简称“评论集”)一书,由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汇集了68位专家学者、影评人、媒体人、戏迷、导演与主创人员等各界人士对3D全景声京剧电影的观感、品鉴与阐述,分长篇评论、短篇观感、导演手记、主演回顾、电影剧照和经典唱腔6个部分,从戏曲艺术、美学隐喻、电影技术和现实意义等多个角度对《霸王别姬》展开了全面的评述和剖析。

7.霸王别姬国语电影观后感作文 篇七

“我本是什么?啊?”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错了,我本是什么?”

“我本是男儿郎……”说罢,一个大烟杆子直捅入他嘴里。“不成器的东西!词儿都记不住!”只见他哭得那是梨花带雨。罢了,只缓缓来:“小尼姑我年方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就是《霸王别姬》。

都说__无情戏子无义,然而李碧华笔下的都是有情有义却无不悲惨的人儿。如蝶衣,如菊仙,亦如段小楼。

那时的他叫小豆子。正是该无拘无束,玩耍嬉戏的时候,却被娘亲送进了戏班子。大雪纷飞,随着那只沾满鲜血的六指断落,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

那一年,他被师兄弟欺负,他为了他,眉梢上多了一道伤疤。从此,小豆子的心里就只有小石头了。他是他的星星,最大,最亮,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他的目光只为他而停留,他的虞姬,也只为他一人而扮。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十年一晃而过,他们都成了角儿。当年的小豆子成了程蝶衣,当年的小石头成了段小楼。戏台上,他们是霸王和虞姬,戏台下,他们是师兄弟。不错,他们是师兄弟,只是师兄弟……

小楼娶亲了,新娘子叫菊仙,是个破鞋。菊仙待小楼,一如他待小楼。不过她能光明正大地摆在面子上,而他只能埋在心里。

抗日,内战。菊仙死了,是自个儿上吊死的。又只剩下他们俩了。他对他,一如既往地情深意重。而他对他,亦是一如既往地当做兄弟,只是兄弟罢了。其实他知道的,他对他的情意,他一直都知道。只是他们不一样。程蝶衣就是个戏痴,戏迷,戏疯子,他一辈子都活在戏里了,他是他的虞姬啊!可是,他是真虞姬,他却是个假霸王。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这句话,许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深情最好的诠释了吧。

8.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 篇八

中国首部3D戏曲电影《霸王别姬》30日在美国奥斯卡奖颁奖地—洛杉矶杜比剧院举办海外首映式,这在中国京剧史上尚属首次,数千名中美观众参加首映活动并观看了影片。

据悉,该片使用3D实拍和杜比全景声技术,旨在用当今最先进的电影技术手段保留京剧经典剧目,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有益尝试。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等5所美国高校图书馆将收藏《霸王别姬》电影拷贝。

【延伸阅读】

中国第一部全程3D实拍,并用全球最先进全景声技术制作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完成拍摄后,于洛杉矶杜比剧院进行了首映,众多美国电影人和在美华人参加了首映式。

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标志性的星光大道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地杜比剧院永远都是人流如织。这几天,剧院外墙高挂了一幅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海报,更成为世界各地游客驻足的景观。当地时间5月30日晚,在这个对于全世界电影都意义非凡的剧场,这一晚成为了中国京剧之夜。在当地媒体长短枪炮的簇拥和闪光灯的聚焦下,京剧名家尚长荣、史依弘和导演滕俊杰等影片主创走上了专属于好莱坞明星们的红毯,开启了这部影片的海外首映仪式。

这是杜比剧院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电影首映礼。此前,杜比剧院仅在全球挑选过12部影片举办类似活动,而挑选中国影片则是首次。当晚,包括美国金球奖评委、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等在内的众多美国电影人都来观看了首映。当影片最后字幕出现,剧场里爆发了持续的掌声。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最先进的3D电影技术手段推广中国最传统文化,是一次极具意义的尝试。

用3D技术“电击”传统

在中国电影史上,京剧似乎总能占据“第一”的历史地位。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京剧电影;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生死恨》诞生,又是一部京剧电影,主演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2014年,中国第一部全程3D实拍并用全球最先进全景声技术制作的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拍摄完成,这是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首次与3D技术相结合。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部以ATMOS方式进行声音制作的艺术电影。《霸王别姬》拍摄缘起中国京剧历史上首次开展的最大规模“京剧经典传统大戏”排演拍摄工程,项目于去年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拍摄,《霸王别姬》正是其中第一部。

该片拍摄之初其实并没有3D计划,导演滕俊杰虽有丰富的重大活动经验,但在做关于京剧艺术“原汁原味”的拍摄准备时,他说:“传统是不能颠覆的,但,传统是可以被电击的。要让传统激活,与今天的审美节奏产生联。”在滕俊杰看来,京剧历史发展至今有“三缺”:最初缺剧本、缺导演;30年前缺钱、缺剧场;而现在缺的是观众,是热爱京剧的“粉丝”。“这次用大银幕展示京剧,我要做的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雪是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流失;炭就是能吸引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少年儿童进入影院看京剧的手段。”在拍2D版电影时,剧组同时套拍了3D版,并用两年前刚诞生的全景声制作技术进行了声音“革命”。

在好莱坞杜比剧院首映,其实也是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首次公开亮相。影片放映中,原来舞台的视觉感受被完全打破,片中增加了很多“扑面而来”的画面。项羽扔榜文、扔酒杯,风云突变的道道闪电,项羽武戏中的刺枪,虞姬舞剑中的出剑等等细节被进行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处理。武打场面中的刀枪剑戟瞬间“刺”向银幕外,京剧武生的腾跃、空翻仿佛就发生在观众席中“触手可及”。视觉效果之外,影片尝试运用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全景声技术,使影片在听觉层面上丰富了传统京剧曲牌旋律与锣鼓点,且更多了一重声音空间,还原出剧场感的同时也比剧场更为饱满。

也正是因为采用了当今电影的最新技术,《霸王别姬》才引起了杜比剧院关注。杜比集团执行副总裁安迪告诉早报记者,中国和亚洲电影一直都是他们关注的领域,这次中国传统艺术尝试与国际电影技术接轨让他们兴趣浓厚,在他们看来,这也有利于中国电影走向国际。今年3月,他们正式邀请了影片出品方在杜比剧院举办海外首映。

84年后京剧再走向世界

历史像一个圆。京剧走向美国,早有辉煌。1929年底,梅兰芳一行20余人乘“加拿大皇后”号轮船由上海前往美国。1930年2月16日到达赴美演出第一站——纽约42街剧院,在长达半年的巡演过程中,梅兰芳带着他的看家剧目,由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至檀香山,用他的京剧表演艺术征服了整个西方艺术界。

梅兰芳访美期间,美国电影界认为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对美国电影具有宝贵参考价值,好莱坞派拉蒙影业公司因此将他表演的《刺虎》搬上银幕,这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梅兰芳京剧艺术影像资料。5年后,电影大师爱森斯坦也为梅兰芳拍摄了有声版京剧《虹霓关》片段。

没人想到,相隔84年,梅兰芳当年让美国观众击节赞叹的《霸王别姬》会以3D方式登上杜比剧院,中美文化交流的佳话也用现代方式得到延续。在滕俊杰看来,梅兰芳访美前曾对美国观众的审美、西方戏剧的节奏进行了研究,也对自己的剧目做了精心调整。今天,国人要将京剧介绍至美国,同样需要研究和调整,把中国京剧送上3D大银幕,就是希望美国观众能够感受最新电影技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事实上,现场很多美国观众确实是第一次有机会接触京剧艺术。美国大洛杉矶郡郡长麦克·安东诺维奇说自己以前没看过京剧,这部电影让他印象深刻,“京剧和西方歌剧很不一样,演员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段唱词音乐都值得慢慢品味。”南加州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院长马德琳是美国电影业界权威,他看完该片之后发来短信,表示这部电影令他印象深刻,演员们的表演让他很享受,片中的布景和服装也非常漂亮。影片的3D效果是他所看过的电影中运用地最好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教授麦克·派森也是一位好莱坞电影制片人,他坦言自己以前看京剧会睡着,但这部电影让他感受到了京剧演员的表演能量:“3D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能让你不仅观看,还能参与其中,很容易让不了解京剧的观众进入。” 首映活动上,还有很多常年以一己之力推动中美文化交流的名人。好莱坞电影人卢燕本身是个京剧行家,她请了很多好莱坞朋友一起看首映,表示自己“感觉太骄傲了”:“以前我们没有这个条件让美国人能够走进剧场来看京剧,但现在我们能通过电影来介绍我们的国粹,把它推介到世界各地去。我们的戏曲艺术其实是最了不起的,是最高级的,比西方的歌剧、芭蕾要综合性很多,我想他们看了以后,会发现我们的艺术了不起。” 京剧麒派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儿子周英华旅居美国多年,是洛杉矶社会名人。这位美国餐饮大亨几十年来致力于通过餐饮推广中国文化。他在参加首映时表示,“这个活动对中国文化是一个重要契机,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宝,我们应致力于中国京剧在世界的推广,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首映结束后的交流活动中,在《霸王别姬》中主演项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虽然我参与了好几次京剧电影拍摄,3D却是第一次。这是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展示我们京剧艺术最美妙的瞬间,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也更加细腻,期盼将来中国京剧能用最现代化的方式走向世界。” 全美6所高校收藏影片 南加州大学是美国电影教学研究排名第一的高校,80多年前,这所大学曾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的荣誉。《霸王别姬》首映式前一天,这所学校的洛杉矶校区图书馆还举行了一场小型的《霸王别姬》影片收藏仪式,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图书馆等6所美国高校表示将收藏这部影片。这几所高校是全美研究亚洲文化和中国问题最重要的几所学术机构,在他们看来,收藏3D版《霸王别姬》有助于美国了解中国电影的最新发展,为他们研究中国戏曲艺术提供了新范例,也有助于美国人民熟悉中国文化、中国历史。

正好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云深也赶来参与了收藏仪式,他说,这些学校都是全美东亚研究的重镇,其原来的收藏都是文献式,这次却拓宽了收藏类型和方式。在收藏仪式上,滕俊杰说:“文化因差异而美丽,文化因交流而充满魅力。《霸王别姬》只是一个开始,是当代中国渴望和世界交流的尝试。我有个预言,随着3D拍摄术和全景声技术等现代影像呈现技术的运用,会有越来越多京剧乃至其他传统艺术装上新电影翅膀,来到我们身边。” 据悉,《霸王别姬》在海外率先亮相之后,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公映。

9.《霸王别姬》的读书笔记 篇九

终于静下心来看完了《霸王别姬》,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以前也曾听过别人对《霸王别姬》的赞叹,但多是“程蝶衣如何模糊了自己的性别恋上了段小楼”的问题,于是我将此片误判为爱情片,也没想多去浪费时间欣赏。今日看来,这其实是一部讲京戏传承的故事,程蝶衣也没有恋过段小楼。

最出彩的自然是程蝶衣。从断指到入戏娇娥,他先是将自己变成了平凡人,然后又变回了不平凡,而他自始不变的就是他的专注与执著,也就是师父跟他说的那四个字——从一而终。蝶衣在唱“我本是男儿郎”的时候,他入不了戏,演不了虞姬;当他接受了自己是娇娥,用心去体会虞姬之情之境,也便将虞姬的风采展现到最大,将京戏的风采唱入人心。他不是模糊了性别,只是专心演好了虞姬。最后念出“我本是男儿郎”时,蝶衣演虞姬的.纯粹之心没有了。演不好虞姬的他,选择从一而终的他,只能选择陪虞姬一起走。

影片中的很多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但从“成角儿”这一角度来说,自是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成为别人成不了的人。说到这里想起来《百鸟朝凤》这部影片,现在怕是真能夯实基础沉心于一项事业的人不多了。

天赋也是吃人的。最后,愿自己待钟爱之事也能如蝶衣。

★ 霸王别姬观后感

★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作文

★ 张国荣霸王别姬的经典台词摘抄

★ 霸王别姬的读后感作文500字

★ 读书笔记是什么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网

★ 读书笔记 范文

★ 读书笔记范文摘抄

10.心中的虞姬——霸王别姬读后感 篇十

说到“霸王别姬”时,大家的目光都是集中在那咤吒风云的楚霸王项羽身上,却往往忽视了他身后的那个女人——虞姬,心中的虞姬——霸王别姬读后感。

正如张爱玲所描写的“她是他的影子”一样,她,是光芒的折射,她,是他“高吭呼啸”的一个回声。的确,她,是微不足道的。可她做了爱情的奴隶,心甘情愿,无微不至。她就像项羽的一层保护膜,虽然她是那么的弱小,可她努力地让那外界的力在自己体内扩散,只有当她再也承受不起时,就如那悲伤的楚歌在四面环绕时,她才肯吝啬地向她的守护者透露那一点可怕的讯息,她无论如何都是不愿让他受到伤害,只是再也无力支撑了而已,读后感《心中的虞姬——霸王别姬读后感》。

她的爱就是如此的固执。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们无法从虞姬口中得知,那刀深深利进她胸膛时,她做何感想。但我们知道,她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她宁可死,也不愿做项羽的拖累。其实无论项羽的败与胜,她都得不到什么的。败了,只能沦为刘邦的俘虏,成为永远阶下囚。胜了,她也只能穿上宫妆,得一个封号,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老了,便只能“成为一个被蚀的明月”,失去仅剩的他的爱,忧郁地死去。

这真是个悲惨的结局,令人不禁为她扼腕叹息。她也许也是想过的,伤感过的。可无奈,丘比特与她的恶作剧还未结束,她就只得如此固执地跟着项羽,十余年的转战,最后,自杀。

这也许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虞姬,这个项王身后的女人,用这样离奇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心中的虞姬却用那颤抖的声音向我絮语:

“大王,你听——

那《哭长城》的声音。。。

颜琦 六年

11.浅析霸王别姬 篇十一

荣获一九九三年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的电影《霸王别姬》场面精致华丽,人物刻画细腻丰满,故事荡气回肠。故事的氛围营造可以说非常成功,人物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满是那个年代的风情,精致的戏服之下缓缓流淌的是惆怅与感伤。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懂戏的陈凯歌,多次巧妙地用戏曲完美的勾勒出影片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氛围。

电影讲述了戏子程蝶衣从20年代开始学习唱戏到70年代最后一次在舞台上练唱并最终自刎于他所饰演的“虞姬”最爱的人——楚霸王面前的戏梦人生。程蝶衣与师兄,即楚霸王的饰演者段小楼,共同经历了20年代到70年代这段风雨历程。师兄段小楼跟他感情甚佳,段唱花脸,程唱青衣。两人因合演《霸王别姬》而成为名角,在京城红极一时。蝶衣自小便被灌输“我本是女娇娥”的论断,渐渐长大的他也慢慢接受了这个观点,与师哥产生了雾里看花般的暧昧情愫。很快,这种局面被一个叫菊仙的女子打破……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戏可以重演,人生不能哪怕一次的重来。戏几多生动,人生就有几多沉重。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个动荡时代的小人物,千千万万历史殉道士中的三个,在电影中为我们倾心勾勒出滚滚红尘中无人能逃避的爱恨情仇、人性的复杂、人生的几多无奈以及人类想要改变自身苦难命运的艰难。

寂寞的戏梦已伤千年。影片最后,舞台上的蝶衣表情决绝,一把抽出“霸王”段小楼腰际中的宝剑。程蝶衣在戏中完成了最美的轮回,而霸王,一如千年之前的错愕。

开头对于“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声音和寒冷的冬天北京城的极力描画,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营造了冷冽而略带悲怆,惆怅而略带苍凉的氛围。画面共三次出现了这充满了京味的叫卖。第一次是在北京灰暗的天空下,风尘女子抱着儿子走进戏班子之前。叫卖被拉得很长,像是画面出现的逼仄胡同。画面以冷色为主,营造了淡淡哀愁的氛围。第二次,在寒气逼人的戏班子外面,女子亲手将儿子怪异的第六指生生的砍去了。暗色的背景,深色的棉袄,与画面上鲜红的血迹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此时的全景镜头缓缓移动,像是一把刀钝钝的,一下一下将人带入刻意营造的带着一丝丝绝望的氛围。画面突然又转向了那逼仄的胡同,京味的叫卖,不得不佩服导演的神来之笔,原本不相关的情节被紧密联系,仿佛“磨剪子嘞…锵菜刀……”的叫卖就是小蝶衣的痛苦叫喊,灰暗的天气就是他内心的阴霾。第三次,是蝶衣挥舞着鲜血淋漓的手,一路跑向师傅的厅堂,摁下了学戏的契约。镜头在交待完拜师之后,又移向了胡同。背景音乐适时出现,舒缓了绝望的氛围。冰冷的冬日在有了音乐的镜头下变得有些暖意,之前情节的跌宕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氛围在傍晚的微醺灯光下变得抒情、夹杂挥之不去的怅然。

程蝶衣为日本人唱堂会中杜丽娘的华美唱腔和堂会安静到诡异的气氛,营造了和谐安宁甚至是美好的氛围,在这层表面之下,是巨大的苦楚与压抑。导演用一个移镜头将程蝶衣映在窗前唱戏的身影慢慢呈现,使得巧妙出现了一格一格的移动画面,表情木然的日本士兵把守在门外,这样的画面呈现了流畅的精致之美。画面又回到了堂内。蝶衣的扇若翩跹的蝶纷飞,他的表情是杜丽娘的寂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壁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伤心乐事谁家院!”眼神早已化为千年一曲戏梦中的伤情,也怪不得捧角儿的袁四爷赐与他“出神入化”的匾额。他的戏梦人生全是为爱伤透了心的女子。所以,他也成了女子,成了虞姬,为情所伤。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可下面竟是一群想体验“生活”的日本兵,他们礼貌的用白手套鼓掌,“啪、啪”,沉闷的声音使屋内的氛围变得古怪而沉闷,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梨园文化与日本只会欺凌别国、根本不了解京剧的士兵所碰撞的必然结果。导演苦心安排了一个叫青木的官员,他懂戏。程蝶衣这样的戏痴,将他看成是上宾。以致几乎忘了他的初衷——他是为了救师哥段小楼而被迫唱的戏。在堂会中,青木第一个鼓掌,表现了对于蝶衣的首肯,后来鼓掌的近景镜头让画面呈现略微繁复之感。蝶衣的痛苦,蝶衣对于青木也懂戏的兴奋,在大堂沉闷鼓掌声中交织在一起,巨大的苦楚与压抑在整个空间化成无形的网,压向程蝶衣。

12.霸王别姬电影的含义 篇十二

哥哥的妩媚婉柔已无力再评,美艳如他,一笑一颦都是千转百回的心事。蝶衣自幼孤苦,为了将他卖至京剧班,母亲竟在严寒冬日举刀砍断他多余的手指。柔弱的孩子握着满是鲜血的手,口口声声喊着母亲的时候,门外除了纷飞大雪,早已空无一人。每每看到这个场景,心里便会阵痛。想起后来蝶衣一度消沉,吸食鸦片,身心俱痛时失声哭喊的依然是母亲,生之痛楚,人之脆弱可见一斑。也许上苍总会怜惜娇柔灵秀之人,所以多劫多难的童年里遇见了大气刚强的他。戏里他是霸王,他是虞姬,生活里他是他唯一的依靠,唯一痛惜他,弥补他心灵缺陷的人,所以他的心早已跟定了他,要跟他唱一辈子戏,从一而终。

熬过冰天雪地的童年,他们终于名扬京城,他的美丽,他的骄傲,他小小的开心都沉醉在师哥坚强的庇护里。蝶衣为小楼画眉,他的心里眼里都是疼惜和爱慕,那是他最喜欢的时刻,只要小楼愿意,他就是他的虞姬。然而,“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这句他常说错的台词成了他一生无法弥补的悲哀。小楼遇见了他生活里的虞姬,他要和菊仙开始属于他们的幸福。而蝶衣望着他心里的霸王,固执地说道“不行!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这是谁给谁的承诺?谁又许了他一辈子?他只是他戏里的虞姬,他可以照顾他,怜惜他,但他不是他生命里最重的那个人。这个总是轻笑沉默的蝶衣却固执地相信生命里唯一的东西,那是他从小刻在心里的“从一而终”,他心里沉积的似火真情被小楼一言否定,在旁人眼里他只是疯魔之人。他的眼神从娇媚变为无边的落寞和孤寂。曾经以为只要小楼要他,他可以如虞姬一般与霸王生死与共,为他快乐,为他悲伤,为他度过人生每一次磨难。然而如今,他只是落寞,他的款款深情落入俗世的污流里,没有归宿,没有回声。他的追随只是一个人的独自沉醉。

然而,蝶衣并不曾说恨,一如他从未说出口的爱,他只是本能的厌恶菊仙,他以为是她偷走了他的霸王。其实都是这样善感痴情的人,谁对谁错,谁赢谁输,又有谁说得清楚。他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爱,倾其一切去维护他,帮助他,即便小楼一次次辜负他的深情,一次次令他心如刀割。直至最后,虞姬的角色被小四夺走,当小楼拉着他决意弃之不演的时候,他是那么骄傲而甘愿地随他而去。他要的就是他的霸王至死不降的傲气,他可以跟他同生共死,管他山崩地裂。然而,小楼终究是妥协,蝶衣寂寂地离开舞台,听着他的霸王那句一如往日的:“来也!”他的心早已破碎成灰。

他依然没想到最后疯狂地揭发他,批判他的是他心中一辈子追随的霸王,他变得茫然,是他疯狂还是这世界疯狂?心不再是心,爱不再是爱,他不再是他。他一生坚持相信的东西变得如此荒谬可笑,连霸王都脆弱不堪了,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结局如此悲戚沉重,所有人眉目之间都是现实的痛苦和疯狂。小楼说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他没有他的执著和狂热,他只想获取凡世中一点点的幸福,如他所说“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而蝶衣,他心心念念只说“我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他宁愿玉石俱焚,天崩地裂,都不愿放弃对艺术,对心,对爱的坚持。这样的痴迷,这样的深情终究只能落得沉痛的寂寞。他们的情感是不对等的,没有心智上的契合点,所以他们抓不住彼此,只能看着另一个人沉沦。电影的最后,蝶衣选择华丽地死在舞台上,死在他的霸王身边。他望着他,依然是恍惚,依然是痴迷,然而这样绝美的离去足以让他的霸王一辈子去怀念和追忆。他选择以虞姬的方式死去,以此来告诉世人,他生生死死,今生今世都只想做霸王的虞姬。

是世界太清醒,还是痴人太疯魔?想这茫茫情海,如此痴傻之人再哪里去寻。一部红楼,洋洋洒洒,出现频率最高的也不过是“情”、“痴”二字。古时元好问著诗,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连雁都懂得从一而终,生死与共,而今人今事又是何等凄凉。“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这样的诗词如今读来却只能是无边的怀念。

上一篇:异分母分数观课报告下一篇:会计学原理复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