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教学讲解计划(5篇)
1.荷塘月色的教学讲解计划 篇一
一、背景音乐:
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清新悠扬, 给学生情景氛围。
二、教学目标: (幻灯片放映)
(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 揣摩语言,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4)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语言美, 画面美、音乐美。本课时着重语言美。
(5) 能力拓展:比喻修辞。
三、教学过程:
听着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 我们仿佛进入朦胧又美丽的荷塘世界, 想象一下这唯美的画面, 我们开始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1、作者简介。 (学生简单介绍)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2、再次通读全文, 品味语言, 之后思考。 (幻灯片)
(1) 比较下面几组句子, 看看哪一句的语言更好?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曲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叶子。
(2)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如流水一般, 安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3)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微风过处, 送来一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回答:恰当地运用叠词, 创造了独特的语言美。
(2)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看看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1)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静静地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表现手法, 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 (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境)
(2)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薄薄的轻雾升起在荷塘里。
学生回答: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 赋予月光以动感。
雾的轻柔, 月光映照, 朦胧恬静, 表现了叶与花的飘渺姿容。
3、请找出下面两句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通感)
(1)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有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小结语言特点。
通感;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 创造出一种意境美;叠词的使用———语言美。
以动写静、以虚写实的手法———艺术美;用博喻、通感等修辞———意境美。
四、知识拓展:
比喻修辞
1、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 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处情况, 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1) 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 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节。
(4)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 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 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
(1)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中间没有比喻词, 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 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 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4)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 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 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小试身手:
请以“青春”为中心写一个片段。
2.荷塘月色的教学讲解计划 篇二
参看《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和教参, 我们发现本文的重点有三个:即荷塘月下的美景、美景中蕴含的情思和语言的巧妙运用。文章第4、5、6段紧扣标题, 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四、五、六段是写景非常优美的段落, 是全文的重点段落, 一般来说都是必讲的内容, 但如果都这样讲, 势必落入窠臼。而且反思我们自己过去的教学, 我们大都注重了对三个写景段落的学习, 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于是学习之后, 仅仅给学生留下了“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表现了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的印象, 而文章后面所引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作用却不甚明了, 陷入了“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尴尬境地。作为赛课教案设计, 我们既不能人云亦云, 又要走出传统误区, 该怎么办呢?
我想, 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和作者对话, 学会诗意的生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告诉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1)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 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 在应试教育中, 这往往被忽视。
经过查阅, 我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就一般文学爱好者而言, 欣赏《荷》文最重要的不是探求‘不宁静’的原因。《荷》文大部篇幅写的是平复‘不宁静’的经过和方式, 以及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荷塘月色那宁静、淡雅、朦胧之美, 暂时独处的超脱之妙和欲超然物外而不可得的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这些才是《荷》文真正的审美价值所在。因此,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 而在于其消解方式, 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欣赏者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 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 (2) 于是, 我想《荷》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可以设为“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探求和学习他平复‘不宁静’的经过和方式”。
结合所确定的重难点, 我们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朗诵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片段导入。”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伸出手遮挽时,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 我躺在床上,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解题:短语“荷塘月色”的结构, 并列短语, 明确本文在4、5、6段写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3、引导学生感知4、5、6段朦胧、轻柔、静谧的意境美。
4、作者为什么要夜游荷塘, 把荷塘写得如此美?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为了排遣心里的不宁静, 于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里荷塘就是朱自清的好朋友, 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让学生认识到:当我们遇到“不宁静” (痛苦、挫折、失意等) 的时候, 我们常常去找亲人、朋友诉说排解;朱自清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 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 就想起了好朋友荷塘, 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 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 对自己苦闷心境的一种排解。
5、朱自清欣赏荷塘美景, 彻底排遣了心中的不宁静吗?他又做了什么?
明确:没有真正排遣。“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于是他“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6、试赏析《采莲赋》和《西洲曲》中蕴含的情感, 并明确它们与朱自清排遣“不宁静”心情的关系。
两首诗歌表现的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自由、幸福、快乐、纯真的生活。这正是朱自清所向往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没法实现的, 于是他把自己暂时融入中国古典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7、总结作者的心理轨迹, 想一想这种排遣“不宁静”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能找到影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朱自清的这种处世态度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在不得志的时候, 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寄情诗文, 在山水、诗文中排遣苦闷, 寻求暂时的快乐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朱自清夜游荷塘, 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 就是要寻找精神的避难所, 寻找心中的桃花源。人生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 会有挫折, 会有失意, 会有伤心, 会有痛苦, 会有不得志的时候, 当我们遇到了该怎么办?古人和朱自清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由此可见, 读书不仅是为了考试, 更是为了学会诗意地生活。
3.浅谈《荷塘月色》中的引用 篇三
在完成了对月下荷塘、荷塘月色以及荷塘周边的无限美景的精致描写之后, 作者对眼前一方狭小空间产生了些许怨怅:“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于是, 作者的心灵自然要力争摆脱现实束缚, 通过看似随意, 实则匠心独运的联想, 引领作者从沉闷、孤寂的现实, 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
梁元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因卓越的文学才能而名垂千秋的风流皇帝之一, 他的《采莲赋》是一千多年前创作的经典作品, 何以能令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如此垂青呢?只要看一看文中展现的一幅幅充满浪漫、自由和爱情气息的画面, 就不难找到答案。
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 一群青春烂漫、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 结伴来到一方叶嫩花初的荷塘, 划着蚱蜢小舟, 穿梭其间, 欢歌笑语, 眉目传情。尽管船划得笨手笨脚, 他们照样喝得酩酊大醉, 浑然忘归。这里的世界有的是歌声、醇酒、美女, 有的是太平盛世中人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有的是心灵的纤尘不染、逍遥自在。这怎不令人怦然心动, 心向往之?
落魄书生做梦多为黄粱美梦;苦命的放牛娃牵挂的常常是财主家的妙龄少女;乱离之中的游子吟唱的往往是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那么, 一生追求光明、向往和平、心系黎明百姓的朱自清先生, 魂牵梦绕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一个太平盛世, 一个诗意世界, 一个乌托邦, 一个桃花源……这些组合起来就是梁元帝笔下虚设出来的那方天地。可是, 那方天地离朱自清所处的现实世界又是无限遥远, 有千山万水相阻隔。两个世界的对比观照, 个中苦涩与无奈, 有心人自然能心领神会。北伐战争刚刚胜利, 蒋介石和国民党立即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纱, 露出了狰狞血腥的嘴脸, 挥起屠刀, 大肆杀戮曾经的盟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一介书生朱自清每天生活在白色恐怖的阴霾中, 苦闷、失落、愤怒皆无人可诉、无处可诉, 只能蜷身书斋, 神游于古人所营建的或有或无的乐土之中, 以求抚慰心灵, 治疗精神创痛。这方乐土在现实中、在不久的将来, 能不能寻觅到呢?朱自清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也给出了明确的结论——“无福消受”。
想象是散文的生命。因为想象是时空穿越的唯一通道, 又是象征和隐喻的唯一外壳。而象征、隐喻运用的微妙之处又在于能折射出作家的人格追求, 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梁元帝的《采莲赋》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恰恰与朱自清的某些艺术风格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暗合, 朱先生信手拈来, 自然是天衣无缝了。某些自作聪明的教材编者曾经将这一段引用的文字删去, 这实在是有些颟顸武断了。
梁元帝的《采莲赋》整体风格是写实的吗?结合时代背景、作品内容分析, 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个结论。标题名曰“采莲”, 文章中所出现的季节却是初夏, 那一群贵族男女的欢聚, 既神秘, 又放纵, 也危险, 梁元帝本人亲见亲历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另外, 从历史上看, 梁朝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短命的偏安政府, 殊无太平盛世之说。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 梁元帝写《采莲赋》, 无非是要炫耀其文治武功而已。朱自清先生对此当然心知肚明, 但他另有所图, 移植《采莲赋》, 自出机杼, 赋予其独特的隐喻、象征色彩, 令人眼界一开, 有柳暗花明之感。且看那一群风姿绰约、天真无邪的贵族青年, 不正是春风得意、激情燃烧的青年朱自清的跨时代写照吗?他们走出深宅大院, 摆脱家人管束, 尽情呼吸野外芬芳的气息, 不正象征着朱自清离开讲台与书斋, 放弃眼下衣食无忧却忧心忡忡、苟延残喘的生活, 寻找自由净土的强烈愿望吗?他们纵情狂欢、芳心暗许的那片郊游之地, 那一个荷花初开的季节, 不正是朱自清一辈子都在思念着的童年扬州, 琼花吐蕊的烟花三月吗?
4.从结构重心看《荷塘月色》的主题 篇四
语文界对《荷》文主题长期争论、莫衷一是。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参中是这样概括的:“对文章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有人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情, 有人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 等等。”这种状况的形成归因于《荷》文借景抒情、含蓄达意的写法, 因为这些景物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 另一方又面显出个别事物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更早的教参对其主题的概括是:《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 以及他的苦闷彷徨, 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这大抵是“阶级论”派评论家的看法吧。作者在出静后对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不满的, 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愁苦心境。联系《荷》文写作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作者去荷塘的小煤屑路上的内心独白, 得到这样政治性很强的“机械反映”式主题是不足为怪的。不着眼总体结构, 只从局部甚至某个角落去提炼文章主题, 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认为, 着眼于总体结构, 准确地把握其重心部分, 是准确理解散文主题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
关于《荷塘月色》的结构, 金志华先生的“圆型”说是被广泛接受的认识。金先生把《荷》文的外结构 (指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 和内结构 (指作者夜游荷塘时的情感脉络) 都理解为圆型。他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 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部结构看, 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 也呈一个圆型。内外结构的一致性, 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灵历程的需要。”那本篇文章的哪一部分又是全文结构的重心呢?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很自然的把集中描绘荷塘月色图的第四至六段当作集中传达主题的重心部分, 说其中渗透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人更看重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白, 因为这是全文直抒胸臆的部分。但我以为这两处都不是, 其结构重心应该在它的后半部, 即作者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和对《采莲赋》《西洲曲》的引述, 表达作者借感今怀古追求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理想社会生活以逃脱严苛现实的愿望。
为什么这样抓文章的结构重心和主题呢?
首先, 从全文的情感脉络看。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出了作者夜行荷塘的起因, 在通往荷塘的小路上的内心独白具体展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接下来的写自己沉浸在朦胧静谧的荷塘月色是为了获得暂时的心灵减压。片刻的逍遥并不是作者全部的情感, 蝉鸣蛙噪将作者从小睡中惊醒也就很正常了, 但美丽的荷塘月色为作者展开对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提供了联想的基点。作者灌注其中的欣喜颂扬之情也远过于“荷塘月色”。用古代江南采莲盛景寄托自己超脱现实的理想生活是顺理成章的。
其次, 从知人论世的分析逻辑看。思想的熏陶, 青少年时代又深受西方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也就是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中节谓之和”, 他对当时国民党右派背叛大革命屠杀共产党和工农大众所形成的社会阶级大对抗, 既不能理解, 也不能适应。可是“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掌故来得细致传神, 他可以把梅雨潭的绿写出七八个以上的感受, 却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 (刘勇明《模糊的背影》) 在这种模糊中他只好采取暂时逃避一法, 试图调和他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但是作者毕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深受自由、民主、进步思想的洗礼, 并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 因此, 即使是在暂时逃避选择参加“革命或反革命”的时候, 作者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只不过在当时特定的写作背景中, 他内心深处所追求的自由、和谐、美好、安宁的生活图景, 只能借助于对古代江南采莲盛景的怀想或幻想来展现。由此可见, 古代江南采莲盛景的描绘和引述, 正是他在《荷》文中所表达的各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的统一体, 是集中传达全文主题的部分。
5.小议《荷塘月色》中不和谐的音符 篇五
为什么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呢?首先让我们看文章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却又不言其因。我们从朱自清夫人陈竹隐的有关回忆可推知一二:“大革命失败了, 蒋介石统治了全国, 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 四顾茫然, ‘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远在南方的政变已使朱自清愁云满腹;近在眼前的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更令他忧心忡忡。大军阀张作霖盘踞在北京, 反革命气焰甚嚣张, 杀害了李大钊后, 又成立了反动军阀政府, 进行赤裸裸的军事独裁统治。之后, 又取消北大, 改名为京师大学, 干涉校政, 对学界的压迫日深。
国难当头, 学界受控, 朱自清作为一个正直的公民和头脑清醒的学者, 怎能漠然处之?
1926 年3 月18 日, 北京各界群众到执政府门前请愿,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 打死打伤二百余人, 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3.18”惨案。鲁迅先生写文纪念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就在这里遇难。为此, 朱自清满怀悲愤的写下《执政府大屠杀记》, 直斥其暴行:“……这回的屠杀, 死伤之多, 过于五卅事件, 而且是‘同胞的枪弹’, 我们将何以问执别人之口!而且在首都的堂堂执政府之前, 光天化日之下, 屠杀之不足, 继之以抢劫、剥尸, 这种种兽行, 段祺瑞等固可行之而不恤, 但我们国民有此无脸的政府, 有何以自容于世界!———这正是世界的屈辱呀!”
对反动统治的痛心疾首, 对受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 这一切都使朱自清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难以平静!
因心无宁日, 而赏月观荷, 以借清华园内月夜荷塘的宁静和温馨来排遣自己内心浓的化不开的愁绪。
荷塘月色赏心悦目, 蝉鸣蛙叫引人回归自然。但朱自清并没有沉湎于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祥和气氛。他迷离的眼前, 晃动着李大钊、刘和珍等革命志士倒于血泊的惨象;滴血的心中, 回响着在军阀铁蹄践踏下的贫苦百姓的痛苦呻吟……于是, 那鼓噪的蝉鸣蛙叫已不再声声入耳:“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句, 正是《荷塘月色》这篇优美乐章中最不和谐的音符。
融情于景, 自古有之。然大都水乳交融, 含而不露。朱自清是散文高手, 何尝不知, 但他忧国忧民之情, 身心压抑之绪郁结于心, 不吐不快。
“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一个知识分子在风云多变的时代于茫茫夜色之中久久徘徊的孤独和苦闷。他们周围没有畅舒己见的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眼前没有报效祖国的正确出路;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友人…… 而这一切, 作者几年前在江南时, 都曾拥有。“江南时期的朱自清,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江南有他在1919 年写的 《送韩伯画往俄国》里所歌颂的那样‘赤裸裸的从大路上向红云跑去’的革命先驱;江南有他在1922 年写的《曾A.S》中的那样‘手像火把’、‘眼像波涛’、‘言语如石头’、‘飞渡洞庭湖’、‘飞度扬子江’、‘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的革命志士;江南更有他在1921 年写的《人间》中的许多‘见了荒路中彷徨的我, 他亲亲热热地招呼’的革命人民。在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 这些革命的先驱、革命志士和革命人民, 正在水深火热之中苦斗。”
于是, 文中又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为何惦着江南?惦着江南的什么?这些引人沉思的悬念深化了主题。介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我们不难得出《荷塘月色》一文的写作目的: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明揭之不足, 却美以衬之;借月下荷塘宁静和谐的自然美, 反衬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下, 时局动荡, 百姓遭殃的社会丑态。
如此写作目的, 自然要在优美的写景旋律中回荡着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不然就难以抒发其内心压抑太久的郁闷, 所以《荷塘月色》这篇美文,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不和谐的音符, 才更能打动人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力度, 显示了作者面对白色恐怖, 不向反动势力屈服、勇于泄愤懑于诗文的斗争精神。
摘要:《荷塘月色》作为散文的经典, 虽历久而不衰, 文中淡淡的愁绪是难以掩饰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热闹的是他们, 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几句犹如文章中不和谐的音符, 跃然纸上。本文深刻剖析了这几个不和谐音符的产生之因, 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和朱自清先生当时所处环境, 从而更深刻理解朱自清先生的人格之美。
【荷塘月色的教学讲解计划】推荐阅读:
《荷塘月色》新解06-13
荷塘月色中的画面美08-22
人教版荷塘月色09-18
有关荷塘月色的读后感600字06-22
荷塘月色高一作文600字08-16
关于《荷塘月色》读后感08-25
荷塘月色500字_五年级作文_小学作文06-18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07-19
《荷塘月色》高中生600字读后感作文10-13
月色迷人的简短句子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