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2024-10-11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精选10篇)

1.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一

作者:乞建勋张丽英刘严杨尚东

[论文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实践经验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进行梳理,归纳 主流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引言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大型企业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 环境所做出的现实选择。美国世通公司与安然公司丑闻事件、日本住友巨亏事 件、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中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相继发生后,美国、中

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日益重视企业的全面风险控制。COSO 企业风

险管理整合框架、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 引》的出台,表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对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与防范体系提出了

更高的耍求。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重视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据普华永道 2004年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的CEO 进行的调查结果看, 接近四分之三的

企业已经建成或部分建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国际企

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航油巨亏事件发生后,我国中央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得到各方重视。国资委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全而风险管理指引》,并拟将风险管理纳入中央企

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2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主流理论框架

国际上主流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美国C0S0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 架》,我国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澳大利亚一新西兰的澳新标

准等。

2.1 C0S0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C0S0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它于2004年9月发布《企业 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是目前美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参照性标准。该框架的

本质是建立一个各方通用的共同语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南。它通过风险组合观点,要求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风险与风险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并从业务单元层面和公司内部各个实体层而决定风险组合。该框架包含四个目 标(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 和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并考虑了一 个组织内部所有层面的活动(公司层面、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公司等业务单元 和子公司)。

2.2澳新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澳新标准是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合标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发布,澳新 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逻辑和系统的方法, 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基础、风 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与协商、沟通与评价等,穿插于 公司各个业务活动、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使得公司能够达到损失最小化和机遇 最大化。

2.3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 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借鉴了美国C0S0内控框架、C0S0全 面风险管理框架、萨班斯法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发表的国家风险管理标 准(AS/NZS 4360、英国风险管理标准、英国公司治理法典、新加坡上市公司治 理法规等,又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法规等现有规定和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归纳起来,《指引》包括了三大部分和八个方面具体内容。三大部分是:风 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文化。其中,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管 理初始信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 与改进;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 化包括风险管理文化的目标、内涵和培育方法。这三大部分及其具体内容,共同 构成了国资委风险管理指引。

3国际一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和经验

风险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能否落实到位是关系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实 现的关键。“中航油事件”、“世通事件”充分体现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的 重要性。总结国际企业风险管理经验,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经验:

(1 建立完整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贯彻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 重要保障。许多成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大企业都在董事会下成立了风险管理 委员会,由董事长兼任委员会主席。此外,这些公司大多还设立了首席风险官,对 风险管理进行集权管理,以增强风险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实践表明,建立完整、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利于充分整合和调配企业资源,确保既定的全面风 险管理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 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国际上成功企业在保障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的时候,大都注重风险管理委 员会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都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接工作,不受公司执行层的影响。这样就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整个公司全面风险 管理体系中的独立性,以确保能够客观、公正地审视公司的风险。同样,这些公 司还注重对全而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审计, 成立了独立的、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 审计委员会进行负责,保证了对风险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证其能向董事会 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供独立客观的风险控制改进建议,如意大利的爱迪森集团公 司。此外, 在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中,明确要求引入一定数

量的独立董事或外部的风险管理专家和审计专家,以确保对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 控制的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

(3 注重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充分发挥全面 风险管理作用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企业,非常重视 对企业面临风险的量化评估, 注重借鉴和吸收金融、保险领域对于企业风险量化 描述的方法和手段。这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了全面风险 管理体系执行科学性。要做到风险相对精准的量化描述,就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 人才。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对于在全而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关键的风险管理 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特别注重专业审计人才和风险精算人才的培养、引进和 任用,从而为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管理风险奠定了人才基础。

(4 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以美国花 旗银行为例, 行长可以通过“集中风险监控系统”显示出来的风险分布图、当前 热点风险事件等来及时、直观地掌握企业目前所处的风险状态。这样的工具对 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的感知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还 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 这一特点在国外一些能源供应企业和公共

产品提供商的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平台中已经得到体现。

(5 坚持风险管理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确保风险管理发挥实效的一项 重要原则。风险管理独立性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权威性的根本

保证,要求有独立的机构、人员,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独立客观的识别、度量和控制。同时,国际上成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大企业,大都在保证独立性 的前提下,注重保持风险管理的适度开放性。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通过风险管

理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努力做到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整合,实现风险管理独立

性和开放性的统一, 企业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客户和同业竞争。(6 坚持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是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效果的现实要求。国 际上大型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大型企业管理的理念、战略应当是统一的,企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多大的风险、追求什么样的风 险收益配比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任何部门和业务都应贯彻这个原则。但 经营领域的广泛性、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做到风险管理的统一性和差别化的统一。

2.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二

一、顾客体验概念的研究

归纳西方学者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顾客体验的定义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界定,即经济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和管理学角度。

(一)从经济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的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定义的西方学者有:Toffler(1970)、PineⅡ和James H·Gilmore(1998)等。Toffler(1970)最早提出“体验”这一经济术语,认为体验是商品和服务心理化的可交换物。之后,PineⅡ和James H·Gilmore(1998)将体验定义为企业有意识地提供的、使消费者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同时还根据价格定位和竞争地位,提出了经济价值的递进的四个阶段,即提取产品——制造商品——提交服务——展示体验,并进一步指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向顾客展示具有吸引力的、令人信服的体验产品和独特的体验环境。而我国学者由于对体验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作者收集的资料来看,由于研究目的、研究重点的不同,还未曾出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定义。

(二)从管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的界定

从管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定义的西方学者主要有:Schmitt(1999)将体验定义为消费者的一种感受,客户对于商业活动中的“体验”是由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同时他还认为体验涉及人的感官、直觉、情绪、情感等感性因素及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Crabone(1994)等人认为顾客体验是指顾客在学习、拥有、使用和维护甚至抛弃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时所产生的累积的顾客感知;Lasalle,D.&Britton,Terry A.(2003)认为顾客体验是顾客与公司之间的互动;斯科特·罗比特(2001)认为顾客体验是公司与顾客交流互动所产生的要点的集合;Christopher Meryer,Andre Schwager(2007)认为顾客体验是顾客从与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中产生的内部和个人的反应,其中直接接触包括购买过程、使用过程和服务过程,主要是由顾客引发的,间接的接触主要涉及一些没有计划地与公司的一个产品代表、服务或品牌代表接触,主要源自口头推荐或批评,广告、新闻报导,周刊等等。

从管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定义的我国学者主要有:朱世平(2003)认为,顾客体验是“为满足消费者内在体验需要而发生在消费者和公司间的一种互动行为过程”;汪涛、崔国华(2003)体验是在企业提供的消费情境中,由于参与设计、协助推动和浸入感受整个消费过程所产生的美妙而深刻的感觉;郭红丽(2006)将体验定义为客户与企业在交互过程中企业对企业客户心理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温韬(2007)提出顾客体验是指在企业提供的消费情景下,顾客在企业的产品、服务、其他事物等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知和情感的反应。

(三)从心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的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进行定义的学者主要有Csikszentmihalyi(1977,1988,1997)、Lofman(1991)等。Csikszentmihalyi(1977)最早提出流体验的概念,认为流体验是最优体验的过程,是个体完全投入某种活动的整体感觉,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流体验的九个要素,即: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个体技能与任务挑战相匹配、行动与知觉的融合、专注于所做的事情、潜在的控制感、失去自我意识、时间感的变化、自身有目的的体验;Lofman(1991)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研究,认为顾客体验是感觉、想象和情感的综合反映。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顾客体验的国内学者及其观点如下:陈英毅、范秀成(2003)认为体验就是当一个人达到心理、情绪或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和感受;张亦梅(2004)从心理学的角度将顾客体验界定为:“顾客对某些刺激产生个别化的感受,通常是由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并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陈建勋(2005)认为顾客体验是一种包含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的综合感受;王龙,钱旭潮(2007)认为体验是一种以个体化方式获得的,并在满足过程中不断被深化的一种精神需求,强调个人价值的现实感知。

(四)对国内外顾客体验概念研究的评述

综合以上相关学者对顾客体验概念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虽然表述不同,但是从同一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进行界定的观点,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从经济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界定的观点,本质上均是将顾客体验视为一种经济“物品”;从管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界定的观点,其实质是将顾客体验理解为顾客对企业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反应;从心理学角度对顾客体验概念界定的观点,其实质是将顾客体验理解为顾客个体的感知、感受。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对顾客体验的定义普遍借鉴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二、对顾客体验维度的界定

相关学者在对顾客体验概念进行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地对顾客体验的维度进行界定,以便为相关的应用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西方学者对顾客体验维度进行界定,由于各自所采用划分标准不同,对顾客体验的维度的界定也有所不同。Lofman(1991)通过分析顾客的消费体验,发现体验共有6个层面,分别为场景、感觉、思维、情感、行动和评价。PineⅡJ和Gilmore J H.(1999)通过根据消费者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顾客融入情景还是接受信息,将其划分为4种维度,即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Schmitt(1999)根据大脑由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的概念,将体验区分为5种维度,分别是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行动体验和关系体验。Josko Brakus(2001)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顾客体验理论包括五种类型的模块体验:感觉、情感、智力、身体和社交,并且有两个独立的反应水平———最初的(自动的)和第二个(已经获得的)层次。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顾客体验的维度划分。周兆晴(2004)结合Schmitt(1999)观点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体验划分为3个维度,即:娱乐体验、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陈建勋(2005)提出顾客体验包括消极体验、无体验、低度体验、中度体验和高度体验等五个维度层次;邱晓文(2005)提出了顾客体验的五个层次,即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郭红丽和袁道唯(2005)认为目前顾客体验可以从尊重、信任、便利、兑现承诺、掌控、选择、知识、认知、有益、身份与荣耀等若干维度来体现;随后,郭红丽(2006)又提出了客户体验维度层次金字塔模型,位于金字塔最底部的是尊重、信任、便利和承诺4个维度,位于金子塔中部的是掌控、选择和知识3个维度,位于金子塔顶部的是认知、有益、身份和荣耀3个维度。

可见,国内外学者对顾客体验维度的界定目前还无一致的看法。但是,Schmitt(1999)所做的顾客体验维度的划分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学者虽然对顾客体验理论的研究时间较短,但也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三、顾客体验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除了顾客体验概念和顾客体验维度界定的研究外,国内外学者对顾客体验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顾客体验理论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顾客体验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一种是研究体验营销面临的问题、如何开展、相关模型的构建问题;第二是对顾客体验管理的研究;第三种是顾客体验理论在各行业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企业如何利用顾客体验理论开展体验营销

Robort B.Woddruff,Ernest R.Cadotte,and Roger L.Jenkins(1983)研究了顾客体验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并且重新定义了顾客认知过程和情感的联系,确定了由于品牌所引起的顾客体验的性质和数量是顾客满意过程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些体验将产生三类结果:一是对焦点品牌的期望;二是基于体验的表现标准;三是品牌态度。Schmitt(1999)经过研究提出了体验营销的战略框架,并就如何为顾客提供全面的体验提出了建议。Jillian Dawes和Jennifer Rowley(1998)回顾了相关对服务体验性质的评论,提出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的概念均从根本上受信息技术在服务体验中使用的影响,并通过实例来证明了IT技术在提升服务体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朝辉(2006)、高英(2007)、张江波(2006)、王晓非(2007)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分析了顾客体验理论的作用及对企业的影响,对国内企业如何应用体验营销开展了探讨;姚旭辉(2006)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组织市场开展体验营销;张楚书(2007)、张萍(2007)、孙瑜(2007)和严莉、辜敏(2007)等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变化,提出了开展体验营销的策略;朱世平(2003)、韩炜(2007)依据顾客体验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构建了体验营销模型和模式。

(二)顾客体验管理研究

Lewis P.Carbone and Stephan H.Haeckel(1994)提出了企业如何识别顾客体验线索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来提高顾客体验的有效性。Josko Brakus(2001)在认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了顾客体验理论。Christopher Meryer和Andre Schwager(2007)在研究中对比了顾客体验管理与顾客关系管理的不同在于目标事物、时间、监控、观众和目的,并且提出顾客体验管理的内容是获取和散布一个顾客对公司的想法。顾客体验管理的时机是在顾客交互作用的接触点,如何进行监控是通过调查,有目标的学习、观察学习以及对“顾客心声”的研究,通过确定使用的信息的对象是企业还是部门领导,确定是利用产品还是利用服务来创造可履行的期望和更好的顾客体验;通过引导定位特点来减少期望与体验之间的差距和空白来对未来表现的中肯。

陈建勋(2005)提出了顾客体验生命周期的概念,并提出了如何延长顾客体验的生命周期,即体验创新战略、体验升级战略和顾客自我服务战略。郭红丽(2006)提出顾客体验管理的概念,并提出顾客体验管理的实施框架与策略。王溯、傅贤治(2006)在Woodruff提出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划分了不同的体验介入和价值层次,构建了顾客体验价值分析模型。刘建新、孙明贵(2006)通过构建顾客体验的形成机理模型,深入考察了顾客体验的形成机理,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实施策略。侯家麟(2007)提出了在体验营销下顾客忠诚度不仅受消费情感、转换成本、关系信任和替代者等因素影响,还与企业体验需求的准确识别、顾客的参与程度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有关。范秀成,陈英毅(2002、2003)、廖以臣(2005)等通过相关体验研究的总结和归类,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方征(2007)对已有的顾客体验价值理论的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顾客体验价值的框架。

(三)体验在各行业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行业:Hoffman、Novak和Yung(2000)首次将流体验运用于实践——运用与研究网络导航行为,并论述了流体验在浏览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同时他们还依据流体验产生的过程,将流体验的九个要素归纳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流体验的条件,第二是流体验的特点,第三是流体验的结果。Pilke(2004)通过实证验证了流体验理论对个体使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图书馆:Jennifer Rowley(1994)研究了图书馆中顾客体验纬度,并且区别出图书馆中影响顾客体验的因素。

零售行业:陈章旺(2007)、钱正(2007)通过研究为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应用体验营销提出建议;祝合良(2003)从零售行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企业要重视体验的必要性,并提出实施顾客体验和顾客体验管理的措施;董妍(2007)分析如何在零售终端开展体验营销。

汽车行业:宋文燕(2006)、郭建平(2007)、李英(2007)研究了在汽车行业如何应用体验营销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沈婷(2007)分析了基于手机无线网络的体验营销在汽车行业的运用;杨晓东、金晓彤(2005)结合相关体验营销理论,提出了轿车销售不同阶段中不同顾客体验类型的目标,并提出了整合我国轿车销售全流程顾客体验的思路。

旅游业:Julie E Otto和J R Brend Ritchie(1996)以旅行业为对象,研究顾客体验,提出了一个衡量的方式,认为衡量服务体验质量的维度(享乐,交互,新颖,舒适,刺激,挑战);何晓徽(2008)分析了在旅游行业如何应用体验营销;李建州、范秀成(2006)对旅游业中的顾客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徐正林,邹丽君(2007)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入体验营销的新思路,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此外,林海平(2007)等研究了如何在房地产行业开展体验营销;李建州、范秀成(2005)等对餐饮业中顾客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

四、顾客体验理论研究的展望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对顾客体验的相关研究中,当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的概念、顾客体验维度的划分、顾客体验的需求识别与设计,体验营销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结合我国情况,未来对顾客体验理论的研究方向,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1.基于我国消费者新特征的顾客体验研究。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这些消费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较强个性、喜欢竞争、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网络一族等等。这些消费者的特征促使顾客体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国外的顾客体验理论是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人口等环境下产生的,根据我国消费者的特征研究顾客体验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2.顾客体验的测量研究。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同时,我国当前处在经济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跨国企业、我国本国企业之间围绕争夺顾客上演了一幕幕生死战。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很多企业着力为顾客创造更好的体验。如何测量顾客体验、寻找提高顾客体验的满意度的途径是所有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相对不足,确定顾客体验的测量方法、为企业提供提高顾客体验满意度的对策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3.以顾客体验作为企业品牌资产提升和竞争力提高的切入点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同时物质产品空前丰富,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量和质都不是主要的竞争手段,关键在于消费者感性的满足。而品牌本身就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通过明确利益诉求,告诉消费者可以获得的实际利益。而这种利益,需要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后才能感知。而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就是一种体验过程。因此,顾客的体验是品牌形成的关键,它能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一定认知并进一步固化下来,构成产品的品牌概念,并进一步影响品牌资产的评估。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以顾客体验作为企业品牌资产提升和竞争力提高的切入点的应用研究,必将会得到更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摘要: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顾客体验受到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较多,但是比较零散。通过对相关文献收集、回顾、梳理,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顾客体验概念、维度和应用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指出顾客体验研究的未来方向:一是基于我国消费者新特征的顾客体验研究,二是顾客体验的测量研究;三是以顾客体验作为企业品牌资产提升和竞争力提高的切入点的应用研究。

3.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三

[关键词] 符号学;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76-1

一、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符号学。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自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为智慧,由于他自知自己对概念语义之确定性的无知,这种自知自己无知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类对永恒意义不断思索的动机,从而为研究意指关系欠明确现象的符号学分析提供了必要性。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扩展为探讨人类生存意义问题的辩证法,该扩展引出对一般概念的探寻,标志理性化的增强,也标志了体现理性化的话语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逻各斯观念的出现。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逻辑的探讨胜过语义的探寻,该方式虽具不明显的符号学性质。他在《解释篇》中涉及了语言的符号性质: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首次较为明确的提出符号理论和语义学,从而使得符号和意义问题成为专门研究课题。斯多葛学派对语义学的研究比亚里士多德的语义问题研究更趋精密,他们对符号之意义问题的探讨也比前人更为深入。与斯多葛学派同时期的伊壁鸿鲁学派的符号思想具有认识论特点,该派在符号思想史上由于广泛运用符号和符号推论概念而成为狭义符号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腊时代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均开启了罗马时代的符号思想。

(二)实用化的罗马时期符号思想。与希腊时代相比,罗马时期的符号思想趋于实用化。该时代对符号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修辞学方面,并在此范围内关涉语言、逻辑和哲学。西塞罗提出必然符号和或然符号以及事实符号和神意符号等问题,并对符号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奥古斯丁不仅将人的内在精神和神的世界作为符号思考的主要所指者范围,而且在其内向思考中还对心理对象和价值对象意义关系、直接与间接的意义、思维内界的符号、所指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符号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说: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由此可知,符号既是物质对象,也表现为一种心理效应。奥古斯丁的符号之思直接影响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三)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末期以前的符号学发展。在经院哲学时代,学者们围绕唯名论和唯实论展开了争论,语词符号问题便成为两派关注的焦点之一。经院哲学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奥卡姆被认为是经院哲学家中最富于符号思想者。他将有意义的言语分为三大类:书写言语、口头言语和心理言语。前两类以视听途径被世俗接收,具有约定性,后者富于自然性,不可直接传达。奥卡姆倡导的唯名论与托马斯等倡导的共相实在之争,标志着经院哲学时期向近代科学时期的过渡。

中世纪末期以前,符号学思想主要依附于哲学活动。到了近代,符号学思想主要由近代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中诸符号理论综合而成,符号学获得实质性进展。培根、洛克、霍布斯、贝克莱、莱布尼兹等人都曾论及符号,其中洛克和莱布尼兹的符号理论较为突出。洛克在霍布斯符号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其近代心理学符号学。他在《人类理解论》中将知识分为以下几类,即自然学、伦理学和符号学,提出以符号学取代过时的形而上学主张,并强调符号与观念之联系,认为观念是事物的符号,正如词是观念的符号。继洛克之后,莱布尼兹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对洛克的符号理论进行反驳,并试图构建一种比自然语言更精确的通论语词,进而促使语言符号与实在的存在对应,该通用语言符号被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直接继承并运用于人类文化领域,建立其独特的人类文化符号体系。

二、符号学发展现状

现代符号学主要来自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和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意指与交流,认知与思维使他们对于人类符号活动所涵盖的两个方面,这位符号写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曾说道: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

总之现代符号学的来源,深受现代哲学和现代语言学地影响,然后在20世纪在对语言学的深化研究以后渐渐渗透到现代人文科学之中。它不仅是一门专门学问也是一个解决皆是文化现象的方法论。

三、符号学与社会象征

黑格尔曾经指出:象征首先是一张符号。借助于符号与象征人类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化,文化必然是象征文化,语言、哲学、宗教、艺术皆由此而来。皮尔斯认为借助某种规约与自身的对象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定义为符号,尤其卡希尔认为人是符号象征的动物。在现代生活中是符号活动使人与文化可以紧密相连,把文化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所有物,而你是人成为文化人,成为文化的主人,人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司文会.符号学·文学·文化——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2011,(09):185-192.

[2]张德禄.适用性社会符号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5):5-10.

[3]赵小波.广告符号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D].成都:四川大学,2003.

[4]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5):9-12.

4.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四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学校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我爱我的学校。

2、(画图)是介绍学校环境的方法之一。

3、一所学校的俯视图,是从学校的(上)方往(下)看的情景。

4、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方向)、(比例)、(路线)、(图例)等,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5、在图上确定方向的基本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把实景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容易看清楚了。要想会看、会画平面图,首先得学会(辨别方向)。

7、白天看(太阳)的位置,晚上看(北斗星)能确定方向。

8、古代人根据(磁石)的指极性原理,发明了(“司南”)。

9、“司南”就是最早的(指南针),他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0、假如现在是上午10点,10除以2是5,把手表上的5的刻度对着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正北)。

11、校园的实景可以用(平面图)的形式画下来。

12、画路线图时要注意:(方向)、(标志)、(图例)等。

13、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二、简答题

1、怎样让别人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

答:做个学校模型,寄张照片,把学校画下来,用摄像机录下来,刻几张光盘寄给她。

2、怎样将画好的图拼在一起?

答:首先要对所画的内容的整体环境做一个全面的回忆,然后确定方位,其次要弄清每个单幅图所处的方位。

3说说画教室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答:(1)确定教室的方向,画上指向标;(2)观察教室内的主要物品,如门窗、黑板等,用什么样的图例来表示;(3)确定课桌椅的摆放方向、行数、和排数;(4)确定所画事物的位置

4、说说平时你是如何辨别方向的,至少说出三种方法。

答:用指南针是最准确方便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白天看太阳,夜晚看北斗星之向。向日葵早上向东、中午向南、傍晚向西。苔藓北坡多,南坡少等。

5、为了维护学校的优美环境,你是怎么样做的?(或者是“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学校的绿色?”)答: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各种学习设施,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积极参加清洁校园活动。

6、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是那些?

答: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7、路线图有什么用处?

答:路线图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行动路线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8、画路线图要注意什么? 答:(1)注意方向;(2)注意标志,不要画过多得建筑物;(3)注意路线图的图例;(4)合作;(5)按比例画出适当的大小;(6)搜集整理路边的提示语;(7)能完成路线图后在右下角写上制作者姓名。

第二单元

一、填空

1、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人们,彼此联系,共同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一地域就可以成为(社区)。“(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是这家新开商店的口号。公用电话是方便(大家)的,我们要(保护好)它!我爷爷在社区办的“(老年大学)”学习电脑。我觉得信用社跟城里的(银行)是一样的。

6、(无障碍)设施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人设置的,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8、良好的公共秩序靠(大家)共同维护,建设文明的社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9、学校有学校生活的(规则),社区也有(公共秩序)。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10、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制定了(文明公约),让我们共同(遵守)吧。

11、宁可一人脏,(换得万家净)。

12、过去,乡村的生活(简单朴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充实)了。

13、我们呼吁大家都来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社区环境),坚决制止(乱贴小广告)的行为,把我们的社区建成文明、绿色的家园。

14、我们为社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简答

1、社区的变化和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社区的变化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舒适、安全、文明、进步,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日子越过越幸福。

2、你可以说说你所在的社区有哪些生活设施吗?

答:城市社区里有银行、邮电局、商店、理发店、洗衣店、饭馆等;农村社区里有兽医站、农机站、供销社等。

3、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和照顾有残疾的人? 答:如成立一个“关爱小分队”,到残疾人家里做家务,为残疾人表演节目,为盲人读报纸,帮助有残疾的同学上学等。

4、我们能为社区做些什么?

答:主动打扫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治安秩序,保持楼道整洁等。

5、你知道废品有什么用处吗?

答:将垃圾分类回收后,将其中可利用的资源重新利用,既可节省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6、如何做个文明小公民?

答:遵纪守法、爱劳动、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要以大家利益为中心,不能贪图自己一时的方便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时常记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7、从《悯农》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答:我懂得了这些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8、请你制定一个文明公约。答:(1)举止文明,礼貌谦让,家庭和睦,邻里互助。(2)搞好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3)保持楼道整洁,不乱堆杂物,不乱扔废弃物。(4)保持社区环境整齐,不乱停车辆,不乱晾晒衣服。

9、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答:我们要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和公共秩序,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还要让家里人自觉遵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第三单元

一、填空

1、(大自然)养育了我们,它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广袤的(土地),温暖的(阳光),茂密的(森林)。

2、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灾害)。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以及1998年的特大(洪水),都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3、种树的益处是:能保持(水土不流失),净化(空气),阻挡(风沙)的侵害。

4、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用火不慎)、(电器使用不当)和(吸烟)。

5、一般地区冬季是(火)灾的多发季节。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月(9)日是全国的消防宣传活动日。6、119是(火警)电话。112是(急救)电话。110是(报警)电话。

7、火灾发生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迅速离开)火场。衣服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服),也可以(就地打滚)。

8、楼房发生火灾时,要采取科学的(自救、互救)措施,迅速逃离火场,不能及时逃离的,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乱)。

9、平时多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10、如果遇到强烈地震,先找地方(躲避),等强震过后,在(转移)到安全地方。

11、在灾难中要(团结互助),(共渡难关)。

12、游泳是一项(生存)本领。

二、简答

1、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答: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例如参加植树、举办爱护人类益虫,消灭害虫的资料、绘画展;保护蜻蜓、青蛙、消灭老鼠,不污染大自然的空气、土壤等。

2、你知道那些自然灾害及自然灾害的危害。

答:如洪水、地震、台风、寒潮、海啸、滑坡、泥石流、冰雹、沙尘暴、旱灾、蝗灾等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3、拨打119火警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说明失火地点,说清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使用简称;(2)要说清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3)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号码;(4)任何人不能假报火警。

4、发生火灾是有哪些逃生的方法呢?

答: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窒息;身上着火是赶紧脱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滚;外面着火是要紧闭门窗,用湿棉被封住入火口并到处泼水;住在楼上时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顺着排水管道撤到地面。

5、水灾中得逃生方法有哪些?

答:大水来时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结实的屋顶、有树的山坡上,大家要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紧紧抱住水中的树木;落入水中时,要抓住水中的漂浮物,不要轻易放开,要充满信心,等待救助。

6、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发生地震,我们不要慌乱,要从容镇定,就近躲避。躲避的同时,头脑要清醒,动作要快,争分夺秒求的生存。如果在室内,尽可能赶快撤到室外开阔的地方,如来不及撤走,床下、厕所和墙角都是可以暂时藏身的地方。住在较高楼层的居民,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

5.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五

2017云南省考面试考场上如何应对即兴演讲题

在公务员面试中,经常会考到即兴演讲的题目。很多考生望而生畏,在面试中讲几句便草草收尾,没有达到演讲应有的效果,即引起考官的共鸣。客观地说,即兴演讲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紧张的面试氛围中更是难以把控。总的来说,考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素材,感觉无话可说,内容很苍白空洞;二是缺乏情感,整个演讲的过程很死板僵硬,无法真正触动考官的内心;三是很紧张,没有做到收放自如。那么,该如何备考,才能答好演讲题目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指点。

一、平时多积累素材

演讲首先要言之有物。三分钟的演讲,仅仅靠讲道理是难以撑起来的,所以需要有“故事”。故事讲起来相对而言容易一些,而且更容易触动人心。故事从何而来?关键是平时的积累。一是多看一些时政新闻,将社会热点事件转化为演讲的素材;二是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将名人事迹转化为演讲的素材;三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生活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演讲的素材。当然,也可以根据一些常见的演讲主题比如诚信、奉献、放弃、欣赏等,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素材。

二、平时多练习在公共场合的说话

演讲需要把握好自我情绪,不能慌张。有些考生性格比较内向,害怕在人多前说话,一遇到演讲的题目就紧张起来了。因此,要在生活中主动创造演讲的机会。比如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多主动发言;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尝试着娓娓道来;在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尝试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着破解坚冰。如此一来,演讲的胆量就会更大,就能更好地把控场面。

三、注意情感的表达

一个好的演讲,一定是可以打动人心的,是要把考官带入到演讲的氛围中来。在面试中,一些考生演讲时缺乏和考官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将演讲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答题”,演变成了一个综合分析题目。在面试中应该传达怎样的情感?这取决于考生的性格以及演讲的主题。建议考生欣赏两段演讲,一段是柴静《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情感非常细腻,娓娓道来,引人深思;一段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毕业答辩上的演讲《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语气非常坚定,气场非常强大,声音也很洪亮。两种不同的风格,考生都可以参考。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平时可以多看一些演讲的视频,学习一些演说家的演讲技巧,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运用,在面试中真正将演讲题答好。

更多云南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6.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六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白淑梅高三有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体现在“邓选”三卷的许多篇目中,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证明它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今天我们认真学习、细心体会研究这一理论,可以明确其至少在四个方面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增添了新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二是科学地阐述了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统一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四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仿效苏联模式,把计划经济体制移植到中国来,使建国初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计划经济的缺陷也逐步表现出来。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初步成果。但是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坚持。随着57年的整风之后,使阶级斗争不断扩大化,特别是57年9月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的路线。从此经济工作中的“左”倾指导思想开始形成。由于片面强调高速度,脱离了中国实际,导致了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中的失误。58年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发生严

重困难,人民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1960年9月国民经济不得不实行调整。经过三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战胜了暂时困难。由于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错误的论断,导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走了许多坎坷弯路,文化革命十年浩劫,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但是各项工作仍在曲折徘徊中艰难前进。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史才发生了伟大的转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才初步开创。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已觉察到经济改革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982年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沿海建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格局全面铺开。1985年邓小平同志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在《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等文章中,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是邓小平同志对传统的经济理论以重大突破并给之以创新,使中国经济建设走上正轨,不断的取得重大成就。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自诞生也有八十多年了。但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到底是什么?历来解释不一。在以往的经济学著作中,通常是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三者并列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些人也往往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述中摘引一些语录来证实这种观点。虽然这些摘引不一定与伟人们的原意相符,但至少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直缺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简明而科学的概括

和界定。以至造成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上的混乱。在《邓选》(三卷)中,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简明概括和科学界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抓住了本质,而把非本质的东西排除在社会主义定义之外了。

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概括中,我们首先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三点:

第一、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灭剥削,消除贫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富民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绝不能放弃。从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只是实现社会主义这一目标的保证,而计划经济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在《邓选》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企业的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他还说,“三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他深刻批评了有些同志“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说“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这就是共同富裕论。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富起来,而不是两极分化。让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起来后,带动其他贫穷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邓小平同志以为它们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坚持市场经济手段论。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资本主义不等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是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突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创新。

第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敢于触及前人不曾论述或不曾考虑的这一关键问题,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从而使其他问题自然而然地得到解答。比如说,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长期发展缓慢?因为传统的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解放生产力。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解放思想?因为旧的思想模式和习惯势力阻挠了政策开放,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深刻地理解了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中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论述才能懂得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伟大实践意义。他在《邓选》(三卷)中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力根本论,是我们党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依据。因为“生产力不断发展才能达到共产主义”。

第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界定是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标准。邓小平同志认为对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中的是与非,要联系社会主义的本质来判断,判断的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他明确指出,姓“社”还是姓“资”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充分突出了生产力标准。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社会上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恰恰忽略了社会主义这一本质,把非本质的东西当作本质而坚持不放,结果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名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则削弱了社会主义。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的论述 根据马、恩、列、毛的论述,革命是指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革命以后怎么办?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怎么办?社会主义经济如何发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他们的著作中并未作过详细论述。这是不全面的。在一段时期内,包括原苏联和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错误地把阶段斗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以至于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遭到了不少的损失。邓小平同志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具体表现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解放生产力问题,即,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他反复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邓小平的“改革是必由之路论”。

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社会主义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一定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上层建筑,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假定忽视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一切墨守成规,那就不仅会使社会主义难以继续前进,难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而且会使社会主义失去活力,失去吸引力,最终丧失了社会主义。

在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之后,我们对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上这一创新的意义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要抓住时机进行改革,不能错过改革的时机,如果不改革或者不抓紧时机进行改革,那么最后将丢掉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致力于改革,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下不断发挥出来,人民生活越过越好,他们才会接受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维护,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进。因此可以把这个道理作以下表述:不改体制,失去制度,改革体制,就维护了制度。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经说:“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现代化建设可以搞得较快较好。这就是说,只要抓住时机,改革体制不仅可以保住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成效,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从这里还可以体会到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左”和“右”都会葬送社会主义的道理。什么是“右”,“右”不只是改体制,要害是要改掉制度。“左”,连体制都不愿改,或者不愿意真正改,而是照计划经济的老路走下去,最终

只能是连制度也保不住。为什么“左”是主要干扰,就是因为多年来在理论上所灌输的就是旧体制的那一套东西,使人们在“左”的言辞的迷惑下不去抓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把精力集中在阶级斗争上,把劲用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上而贻误建设大计。因此“左”的迷惑性是不可低估的。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求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完全证明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是必由之路”的论断是正确的。

三、关于经济增长理论——速度与效益统一

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的论述,在前人的经济著作中已多次提到过。然而与前人不同有是小平同志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从而把速度与效益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是把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同国际形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就为中国加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就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如果一再错过机会,那就会继续拉大我们同世界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同其它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速度问题时,把发展速度同社会稳定,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联系在一起。他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销,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又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些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五,百分之四,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正因为邓小平同志把发展速度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所以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又有什么优越性呢?”。

三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速度与效益问题时,是把速度、效益、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仍然束缚着生产力,就不会有速度和效益;没有开放,不去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吸收外国的先进设备也不会有更高的速度和良好的效益。特别重要的是,要把速度和效益统一起来,就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生产力。小平同志一再提醒,不能象1958年那样搞“大跃进”搞“人民公社”一哄而起,什么效益也没有,即使速度上去了,但很快又掉下来。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不改革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旧体制,各级政府只抓产值,不注意销路,只抓速度,不注意效益,只抓高指标的完成,不管成本多大,代价多高,那么必然出现产业结构失调,瓶颈制约严重,效益下降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计划经济体制下,速度不能真正上去,无论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都会下降。可见,只有通过经济改革,速度和效益才能统一起来。小平同志曾经多次以农村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指出一旦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产品就丰富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速度和效益也就同时增长了。小平同志还在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企业联合、理顺价格、发展金融,“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举办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建立保障体系等方面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这些论述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真正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在效益增长的同时提高发展速度。

四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这也是一个新问题。以前人们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会有波动,或者认为经济波动只是由于政策不当或工作失误造成的;更重要的,把波动看得过重,总想求稳,哪怕以低发展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小平同志在考察速度与效益统一问题时指出:不要单纯求稳而忽视发展速度。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总是有起有落在波浪中前进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历史上留下了产业结构不协调,市场不发育等诸多问题,要把经济搞上去,怎么可能四平八稳?只要宏观上大体控制住,不是大起大落,有点波动算不了什么。许多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单纯求稳而忽视发展,现实存在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

总之,结合新的国际形势来说明抓机遇的必要性,把速度问题同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对速度、效益同改革开放之间关系的充分论述,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的科学分析,都是小平同志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统一问题上的创见,这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物质精神一起抓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保证。邓小平同志在这方面的论述和创新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整,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关系的分析:

1、关于社会主义稳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小平同志总结了多年来国际国内的经验,指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社会不稳定,什么经济建设也无法进行,人民生活水平只会下降,不可能提高。因此,社会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当然经济发展是需要资源的,例如资金、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等。但关键不在于有没有这些资源,而在于有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便组织这些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发掘潜在的资源,引进外面的资源。假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已有的资源也会流失或者遭到破坏,而无法被利用,资源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正是以往在研究经济发展时很容易被忽视之处。

2、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小平同志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两种文明一起抓,既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这是因为一个缺少精神文明的社会,不管经济发展程度多么高,物质产品多么丰富,那只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病态的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达到的境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应当体现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生活质量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包括物质产品的丰裕,社会风气的良好,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环境的舒适,犯罪率的降低,人们文化教育程度的增长等等。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物质与精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关于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过去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通常是在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加快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认识不足。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国内的教训,尤其是中国在“文革”期间的教训,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抓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那么计划经济很容易转变为“权力经济”、“审批经济”,经济建设项目也很容易转变为“长官意志项目”,结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资源被流失浪费,效益下降,使生产力不能迅速发展,甚至滋生腐败现象。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注重法制的经济体制,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的发扬不仅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且有利于加强经济工作的监督,使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得更好。法制的健全与完善,不仅促进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市场秩序的正常化,而且也把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宏观调控纳入法制的轨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这就可以避免出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上那种凭长官意志作决策,违背科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造成的大起大落、大浪费、大折腾等现象。

4、关于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小平同志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就。在这里,特别应该认识到,党的领导既体现于党的基本路线或为一切经济工作的指导,又体现于党的各级机构,全体党员都应该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而努力。国内国外某些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有各种各样的揣测。其中一个最普遍的揣测是: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必定会在政治领域内引起重大的变化,于是中国社会的性质会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将取代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势。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从小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把各族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领导他们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保险箱中的,不要以为只要发展经济就万事大吉,从此高枕无忧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党不注重自身的建设,党的战斗力削弱了,人民对党的信任消失了,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是没有可能出现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种局面的。这是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苏联东欧的剧变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迫切问题。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形势对经济建设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使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通过以上四种关系的分析,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要稳定大局,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四个现代化。

综上所述,四个方面的创新,是邓小平同志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依据。这一科学理论体现在《邓选》三卷中,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细心体会、钻研就一定会理解它。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对邓小平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证明它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理论是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的理论将正确指导社会实践,改变现实世界,推动历史前进。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经并且必将不断被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实。

7.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七

(一) 形式主义受传统哲学的质疑

在孔德和斯宾塞持有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观点时, 他们受到了唯心主义传统哲学的质疑, 即人的自由意志导致了社会 (文化) 与自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而齐美尔反对以上的两种观点, 他认为社会是由相互间有多重关系的单个人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 这些单个的人处于经常的相互作用之中。“社会不过就是因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一群人的称呼。” (《齐美尔的社会学》) 因此, 人们相互作用和联系起来的特定方式应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二) 一般性抽象

互动形式作为研究社会的对象和概念, 本身的产生过程是哲学化的, 用抽象的方法去判断社会。这一点主要是他对历史学派和其他一些人文科学的学者做出的明确回答。与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由于认识材料的复杂和无限性, 由于历史的独特性, 学者们是不可能做一个完整的描述性工作的。所以用抽象的去思考具体的、用一般的解释特殊的是一种理性和科学的做法。

(三) 社会学中的辩证法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贯穿了齐美尔全部的社会学思想。以“社会人”的概念为例, 他认为“社会人”的形成是由一个基本的统一体决定的。人既是社会的环节, 又是他自己本身;既是社会的产物, 又是自主生活的产物。当一个人做出决定时, 他已经被社会所决定;当他准备采取行动时, 他只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行动。

二、对于齐美尔学说的认识

齐美尔很多零散的大量作品中, 有两篇是尤其值得注意和称道的:第一, 《群体的量的确定性》;第二, 《货币哲学》。笔者选择《货币哲学》中第一章中的第二三节关于“交换”的内容进行理解。

(一) 群体与数量

这篇文章中包括了齐美尔理论中关于“二人群体和三人群体”这个命题的著名论述, 也体现了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他认为群体成员的数目是群体成员最抽象的特征之一。在这部分的论述中, 一直困扰笔者的一些思维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得出了一种辩证式的结论:一个个体要比二人群体自由程度大, 二人结构的互相依赖性决定了这种结构的紧张关系, 并随着人数的增多得到缓和, 最后得出一个社会人的常规自由还是存在在社会中的, 这种论述也说明了齐美尔没有把自己困顿于唯名论或者唯实论的二元框架下。

(二) 货币与交换

1. 经济交换对于文化的影响。

齐美尔说:交换是克服对象纯主观价值意义的起因。假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 资源总体是可延续的, 环境中有两族语言不同的人群, 他们每个人得到的资源都是不足以完全发展自身而且有差异和盈余的, 那么最终两个族群的人们的语言会不会互通?形成贸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目前地球上很多国家的大量国际贸易的存在就给出了答案, 而社会要研究的就是第二个问题, 这种贸易是如何可能的。正因为经济交换的可能才促进了文化的交换, 这种文化的交换存在于经济交换的手段层面, 从语言交换开始。

齐美尔说:在交换中, 事物彼此互相表现其价值。价值只能在对比中得到肯定, 而交换是对比的前提。在所有的经济交换中, 凝聚在交换物 (包括货币) 或者交换过程中的, 正是不同价值的相互融合。

2. 交换价值与经济价值。

经济关系是社会中最为一般化和主体化的关系。而货币作为经济关系的实现手段之一, 在它身上体现了交换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们的所有交往都可以归结成经济交往或者以经济形式为基础的交往, 在交往的过程中, 因为事物的交换价值赋予了事物的经济价值, 并且把货币抽象成为一般的交换媒介, 这对于社会的整合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人们关系突然从紧密、封闭性的群组关系、家庭关系迈向了经济关系, 有利于社会团结的实现, 当然这是在充分的社会分工的前提下的结论。

三、总结

因为齐美尔没有成为他所处时代的主流, 所以他是自由的, 没有受到主流思潮的影响而让他更有独立性。他的哲学观点与宏观的社会学观点有助于摧毁支配19世纪的社会思想模式, 传播一种新的互动的与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齐美尔的纯粹社会学对一些社会学家有较大的影响。一种形式主义的社会学, 将社会理论转变为术语及分类体系, 后者将普遍适用于对社会事实的描述。

摘要:如果“个体行为受到社会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作为社会学的基本假设, 那么,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可以说是具有现代性和可本土化特征的, 他所提出的“形式社会学”跳出了有机理论和历史现象的具体性两个范畴, 成为了一个可普遍认知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虽然这个学说带有哲学的色彩, 但是抽象社会形式这种普适的思维方式对于社会学的本土化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齐美尔,形式主义,社会学假设,哲学化

参考文献

[1]杨森.思想的冒险与精神的忧郁——论齐美尔对现代性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2]周建国.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齐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J].社会, 2003 (4) .

[3]赵修义.货币哲学何以可能?——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第3版) [M].2010 (1) .

8.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八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x004)

[作者简介]马东景(1969—),男,安徽省宿州市人,安徽大学副教授,安徽新华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章编号]1009-3729(2014)04-0018-05

[摘 要]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这种批判与构建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确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揭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实质以及克服该分离的途径,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帮其提高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B0-0;C9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4.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各类社会问题丛生,这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对社会治理思想及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1]。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之后,理论界开始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角来探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但仍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认真梳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真正做到忠实于客观史实与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本真涵义,以期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市民社会理论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为我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建构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批判与建构过程,这种批判与建构既有哲学批判与建构,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研究始于其为《莱茵报》工作的后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政论性文章,觉察到物质利益与国家和法的尖锐对立和冲突,也就是所谓遇到的“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而黑格尔唯心主义理性原则又无力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这使得马克思对其原来所信仰的黑格尔的抽象理性主义国家观和法哲学产生了怀疑,对黑格尔产生了“信仰危机”,决定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清算,而这首先就要对集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是市民社会问题,其重点内容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因此,马克思要想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首先就要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由此,马克思开始了其市民社会问题的理论探索过程。

为了解决所遇到的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马克思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该书中,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关系的正确论断,但对黑格尔论证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主谓颠倒”的逻辑,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家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需要一提的是费尔巴哈于1839年所写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和1841年6月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在前文中,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公开宣布自己与黑格尔抽象理性主义哲学彻底决裂;在后一部著作中,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指出“上帝的概念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异化”[3]。费尔巴哈在上述文章和著作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要理解现实的人和世界,应从现实的存在出发,不应从抽象的思维出发。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唯物主义为武器,对被黑格尔所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重新论证。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第261节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对私人和私人福利,即对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来说,一方面,国家是外在必然性和它们(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最高权力,它们的法律和利益都从属并依存于这种权力的本性;但是,另一方面,国家又是它们的内在目的。”[4](P263)黑格尔这里所要表达的是,由于家庭和市民社会相对于国家来说缺少独立性,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而家庭和市民社会是把国家作为自己追求的目的。黑格尔于是得出结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针对黑格尔的这一观点,马克思论证说,“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5](P252)。针对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第262节的一段表述,“现实的理念,即精神,把自己分成自己概念的两个理想型的领域,分成家庭和市民社会,即分成自为自己的有限性的两个领域,目的是要超出这两个领域的理想性而成为自为的无限的现实精神”[4](P263),马克思指出这是黑格尔在国家问题上的逻辑泛神秘主义,黑格尔把“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5](P250),而真正的情况应该是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是真正有活力的存在,而这一切在黑格尔的思辨理性思维中却被倒置了。这样,马克思就以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对黑格尔的国家与市民社会之关系的学说进行了颠覆,构建了自己的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则。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对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的观点加以肯定,但同时对黑格尔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的做法提出质疑和批判,指出黑格尔只“满足于这种解决办法的表面现象”[5](P338),因为他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想象为理念的必然环节,并把市民社会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普遍利益对立起来,且黑格尔解决该冲突的方式是国家把市民社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也就是用国家来泯灭市民社会。马克思以历史发展的视角来探究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问题,即“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5](P283),对市民社会本身进行改造从而使市民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特殊本质得以消灭,并把克服政治国家的使命交由市民社会来完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异化”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也初露端倪。马克思指出,“我们的时代即文明时代,却犯了一个相反的错误。它使对象性的本质作为某种仅仅是外在、物质的东西同人分离,它不认为人的内容是人的真正现实”[5](P345),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人的本质与人自身相异化的思想。

2.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从整体来说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性质的批判与建构,对市民社会的深层矛盾还缺少研究和揭示。为了解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继续研究和揭示这一矛盾的本质,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总结道:“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6],由此,马克思开始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建构体现在其《德法年鉴》时期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概念出发,揭示了国民经济学二律背反的虚伪本质、异化劳动是工人异化的深层秘密以及私有财产是市民社会的前提等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对私有制扬弃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在随后的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为搞清市民社会的运行规律做出了卓绝贡献,其代表作包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已经不再用原来的抽象哲学等来批判市民社会了,他以唯物主义为武器,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市民社会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同时建构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为写作巨著《资本论》而准备的手稿,被称为是《资本论》的前奏,贯穿于前者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为后者的完成作了方法论的铺垫。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物化”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所谓的“物化”是指人们在货币、资本、生产等领域,以物为中介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并指出了“物化”在给社会进步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所产生的弊端,即“物化”过程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人们的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它所造成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酷无情,使社会发生异化,从而滋生了腐化、堕落等丑恶的东西。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才完成的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鸿篇巨著,其价值非此前任何一部经济学著作所能比拟。《资本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彻底揭露和批判了市民社会“物化”关系的根源。首先,马克思论证了资本是市民社会的生产关系,第一次对资本的本质进行了界定,指出资本本质上不是物,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从而揭示了掩盖在物的外壳下的社会关系,指出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及其矛盾存在,通过对资本运行规律的揭示,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其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市民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并不会只让工人的工作时间局限在工人工资的限度内,而实际情况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从事远远超过他工资水平的劳动时间的劳动,这样剩余价值就被生产出来了;工资的实质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就像给机器不断加油一样,是为了连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式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种。第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了市民社会的资本积累过程就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同步过程,这一过程也同时造就了资本家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上述问题的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这是其科学性的充分体现,也是构建其“两个必然”结论的合规律性的基础。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之涵义及其市民社会理论之要点

为避免发生歧义,我们必须依据马克思经典著作,对其市民社会概念的涵义进行解读,以便准确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范畴的含义随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明朗,这一过程体现于马克思一系列著作中,历经了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再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的整个思想发展过程,总之,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不能断然以一个含义概括。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起,马克思开始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马克思说:“如果在考察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等时把人的存在的这些社会形式看作人的本质的实现,看作人的本质的客体化,那么家庭等等就是主体内部所固有的质”[7],可以看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形式。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人在其最直接的现实中,在市民社会中,人是尘世存在物”[5](P428),“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规则”[5](P448),马克思这里要论述的是“人类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关系问题,从全文的论证逻辑我们可以得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是特指资产阶级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部分的纯政治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市民社会的一部分解放自己,取得普遍统治,就是一定的阶级从自己的特殊地位出发,从事整个社会的解放”[5](P12),马克思指出政治革命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其结果只是个别阶级的解放,该阶级既有钱又有教育,其只可能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此时的“市民社会”指的就是资产阶级社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市民社会也是在资产阶级社会这一涵义上使用的,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深刻批判,用异化理论揭露出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自相矛盾的本质。在随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涵义的表达虽不是很明确,但从“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8](P19),联系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这里的“市民社会”指的还是资产阶级社会。《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成熟的一篇论著,在该书中,马克思在继续使用资产阶级社会来指称市民社会的同时,还赋予了市民社会其他更新的涵义。马克思说,“在过去的一切历史阶段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它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5](P40)。这里的“市民社会”等同于交往形式,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的概念雏形开始形成。接下来市民社会概念完全跳出了“资产阶级社会”这一特定涵义,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资产阶级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5](P40)。可以看出,此时的“市民社会”概念被社会组织所替代,且这种社会组织是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并与生产力构成辩证运动的交往形式,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概念由生产关系来定义的任务是由《哲学的贫困》来完成的,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不再使用“交往形式”等模糊表达,明确把市民社会定义为生产关系,这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涵丰富,其中的核心观点有:

第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学说的扬弃,形成了自己全新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哲学原则。马克思认为,国家形成后,整个社会就分裂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两部分,且它们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绝不是黑格尔所说的政治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构成了国家及其他上层建筑的基础。恩格斯也指出,是市民社会决定和制约国家,而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该原则的确立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创立了自己的唯物史观。

第二,市民社会是物质交往关系。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包括整个工业和商业生活。这里的物质交往的总和其实也就是马克思后来所阐述的生产关系,这当然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诸种关系,如友爱等。

第三,市民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社会组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市民社会是指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它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8](P40)各市民的生活条件被马克思定义为市民阶级中的“阶级”,这些条件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规则、共同的对立面等,社会组织就是上述三者的有机结合。社会组织是由市民社会的内部分工而创造出来的,是保护市民社会、对抗统治阶级的有效手段,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政府的行政权力因有市民社会及其生活而终结。

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创新社会治理的启示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当前创新社会治理有重要启示。市民社会的基础是市场经济,1978年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同一性的特征,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客观基础。对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我们应面对中国现实,发挥其作为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活动中,无论对加强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还是对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以及对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即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方面做一简要论述。

马克思在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对社会组织问题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社会组织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组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马克思把社会组织设计为“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的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则是“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的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不仅生产组织,社会主义社会其他组织都将成为每个成员存在和自由发展的团体形式。目前的中国社会组织得以发展并获得相对独立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能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限制和约束其负面影响,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可以起到“轴承”和“润滑剂”的作用。社会组织就是群众组织,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这也是现代管理理论中“权力平衡”理论的体现。社会组织既可以把群众的诉求及时反映给政府,也能把政府的思想宣传解释给群众,有了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社会管理会变得更加顺畅。

第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有效强化社会服务。当前,社会事务由政府包揽显然已不现实,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社会组织自身的责任意识及存在感。

第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将一大部分事务交由社会组织处理,就可以集中精力履行其宏观调控、监管等职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这将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另外,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社会事务,有利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消除腐败现象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但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公众对其认知度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地位等认知不够,对其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不够信任,缺乏认同感,导致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不够,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大打折扣。二是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差,对政府的依赖性大。我国一些社会组织无论在组织机构,还是在人员安排方面,都有政府的影子,所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自主性较差,或者根本就无权对社会事务做出独立的管理。三是社会组织内部机制不健全,缺少长效稳定的机制。这些问题导致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松散,对外形象不佳。四是我国社会组织本身治理的法律法规滞后,造成了社会组织运行不畅。

诸多专家和学者尝试着对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我国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出有价值的设想,笔者认为,为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我们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优化管理体制,按照马克思“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政府应大胆放权于社会组织,同时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外部环境,解决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二是社会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三是激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社会认同度。对于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处理的事项,就应交予社会组织自主处理,且对其所作出的贡献要加以肯定与支持,这样,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就会自然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规模就会逐步扩大,从而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治理良性互动的共治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06-10-12)[2014-05-20]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lzqh/toutiao/200610240193.htm.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18)[2014-05-20].http://phycjy.pinghu.gov.cn/readnews.asp?id=3121.

[3]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册)[C].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68.

9.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九

该院乡镇检察室深入农村,在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对辖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调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海棠湾、崖城检察室自2010年12月至今,共形成有价值的专题调研报告15篇,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检察建议4篇。2011年4月,海棠湾检察室对辖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赌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向海棠湾工委、管委会提出对策建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4月13日,三亚市委常委、海棠湾工委书记岳进阅读调研报告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调查报告很好!要坚决打击、取缔。近几天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属地管理,村(居)委会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委要打击保护伞,公安部门要抓设赌老板。要形成合力,坚持长效打击。检察院要依法监督。”根据海棠湾检察室的工作调研,海棠湾工委研究制定了《海棠湾组织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5月5日,海棠湾工委、镇委组织召开“2011年度海棠湾开展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议”,打开了海棠湾集中打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序幕。

全力维护农民和村集体利益,有效开展民事督促起诉工作

对于辖区内涉及国有资产不当流失或者集体财产受到非法侵蚀,而国有资产的实际占有者、使用者或者集体财产的管理者疏于管理设置放任不管,怠于行使诉权的,该院派驻乡镇检察室充分发挥民事督促起诉职能作用,按照市院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线索的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收集调取土地承包合同、与镇村两级干部及承包人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当事人谈判、监督乡镇政府加强管理、提起民事督促起诉等方式有效开展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共协助院民行科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7宗。崖城检察室发现崖城镇北岭村委会有三件长年拖欠村集体土地承包款的民事督促起诉案件线索后,及时将线索移送给本院民行科,并协助民行科通过查阅合同、收款票据文书等方式多次走访,深入北岭村进行全面调查。崖城检察室也针对相关类似问题,向村委会干部以及村小组长详细的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多次指导其整理合同等相关证据材料,并及时将村委会提交的情况说明、合同书等材料移送本院民行检察科处理,解决了2067亩土地承包中的租金拖欠问题,维护了村集体利益。

加强农村职务犯罪预防教育,为大学生村官注射“防腐剂”,夯实廉洁上岗的基础

该院乡镇检察室注重结合农村基层实际,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因势利导,以案释法,结合近两年查办的“村官”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海棠湾、崖城检察室分别组织辖区干部及各村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现场旁听辖区内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的庭审过程,使他们感同身受,深切感受到侵农、害农、坑农事件的严重危害性以及犯罪行为给个人、家庭带来的悲剧性后果。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强核心工程”建设,该院海棠湾、崖城检察室抓住年轻人“白纸一张”的有利时机,分别会同两镇政府、纪委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给走向社会的新聘大学生村官注射了一支“防腐剂”。检察官们结合新上任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有活力、有激情,但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的特点,以涉农职务犯罪为主线,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从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村官职务犯罪的主体、种类、手段、特点、危害、发案原因、犯罪成本以及犯罪预防等多个方面,旁征博引,深入

浅出地阐述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相关知识、该市当前村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以及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必要性,教育他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加强自律意识,慎独慎微慎交友,远离贪腐,真正做好农民群众的带头人、领路人。丰富的知识、生动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些大学生村官们,也赢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这个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警示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村官职务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加强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大学生村官们纷纷表态,检察官就是他们成长路上“敲警钟的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保持清醒、不迷失,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中把握住自己,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廉洁行事,做到让组织信任,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一位大学生村官说:“检察官讲的一个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村的前任班子身上,我觉得非常震撼,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自己成为以后的案例。”

该院乡镇检察室还积极配合市院在全市两区六镇开展预防涉农职务犯罪巡回讲座,采取座谈会和巡回警示教育讲座等方式先后深入辖区乡镇、农场进行法制宣传。特别是及时对辖区内涉农职务犯罪案例进行有的放矢的警示、宣传,达到办理一案、宣传一片、教育一片、治理一片的效果。2010年12月以来,两个检察室共开展法制宣传26次,发放有关宣传材料1994份,受教育群众1056人。

以维护农村治安和谐稳定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走访崖城冬季瓜菜市场。2010年12月,针对崖城冬季瓜菜交易繁忙的时节,崖城检察室对崖城镇瓜菜市场的农户和收购商们开展了冬季瓜菜市场交易安全感及对检察工作满意度的走访调查。崖城检察室干警们通过与瓜菜种植农户及收购商交谈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崖城今冬瓜菜的行情、是否存在菜霸欺行霸市的现象,向他们宣传了三亚市派驻乡镇检察室的工作职能及瓜菜交易相关法律知识,广泛征求群众对崖城瓜菜市场交易安全感、检察工作满意度的意见和建议,询问了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公正执法的情况,告知了群众在瓜菜交易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护了崖城镇冬季瓜菜市场的稳定。

10.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梳理 篇十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力又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是最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宣言》在第一节“资产者和无产者”和第二节“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论述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势力的统治。在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之后,仍要把发展生产力当作一项根本任务来对待。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有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也不可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所以马克思在《宣言》中接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些观点并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以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高度,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使之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邓小平反复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邓小平不仅强调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经典作家关于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观点。在中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存在不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但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作为第一代社会主义实践者都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革命胜利后,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甚至严重束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主要是指经济体制而言。我们进行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但讲了发展生产力,而且讲了解放生产力,认为解放生产力像发展生产力一样也是体现社会过程的本质要求,这就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了不断进行改革的自觉性。

(二)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联系起来,并把它当作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条件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备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存在的现实根据。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说:“劳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往往脱离生产力,而只注重政治方面的宣传。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生产

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现代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开始的,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更加突出,“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主要之点,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这就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指明了方向。

(三)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尺度,进而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标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源所在。因而我们在判断,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的时候,关键是看这个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关系却成了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生产力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是非标准。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姓“资”姓“社”问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纠缠不清,影响改革开放进程的现象。邓小平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解除了人们在姓“资”姓“社”问题上产生的困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把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标准到把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从把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创新精神。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宣言》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则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这种专制制度愈是公开地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愈是可鄙、可恨和可恶”。工人在这种制度下,变成了赤贫者,且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还要快。工人阶级极想在这种残酷的资本剥削制度下获得彻底解放,那“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宣言》中体现的这些思想,至今仍闪闪发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产党人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也有的同志提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里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是否这个问题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呢?这决不是邓小平的疏忽绒遗漏,而是在邓小平的思想里,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作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暗含前提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里不直接提出公有指和按劳分配,这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作过多次论述,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些论述辩证地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

上一篇:物理教案-第七节 超重和失重下一篇:设计院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