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12篇)
1.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一
社区医院信息管理需求:依托远程医疗和网络技术,设计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活动为主线,依据医院各项业务流程,患者诊疗各个环节、临床工作内容及各层面管理要求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用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切实提高社区医院的工作效益和管理水平,改进医疗质量。具体功能需求:(1)挂号收费系统;(2)门诊医生工作站;(3)门诊药房管理系统;(4)药库管理系统;(5)医疗服务系统:居民健康档案及病人基本信息与数据中心实时同步需求、上门服务、双向转诊;(6)系统管理维护。
社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门诊管理子系统、医生工作站子系统、门诊药房子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医疗服务子系统、系统管理维护子系统六部分组成。
1挂号收费子系统
门诊管理子系统主要完成门诊病人基本信息的登记、修改和维护,门诊病人收费、退费,系统可以自动接收门诊划价系统和医生站医生录入的处方,对收费员的收费发票进行跟踪管理,收费员可以随时结账;财务按收费员结账单做账,按结账单做门诊财务收入报表。(1)门诊挂号:既支持复诊病人持IC卡、磁卡、病历号取得各类病人的信息,又支持初诊病人信息的实时录入。对每个病人生成一个唯一的病历号和当天的门诊号,并根据病人的收费标识和是否初诊自动计算出病人挂号费用明细,打印病历和处方头。同时,支持退号和改号操作,支持挂号类别、票据、账户维护等,提供数据统计查询。(2)门诊收费:根据门诊编号计算患者应缴纳的费用,同时产生收据编号,还可增加收费项目、减少收费项目并进行优惠处理。收费完成后生成已收费标志。(3)门诊退费:门诊退费包括退药品费、退检查单、退治疗费、无纸化检查项目退费,一般由开单医生手工退款申请,并由主管和经办人共同签字负责,患者凭单据到门诊收费处办理。收费员注销原收费单据中退费项目,退费。(4)结账处理:收费人员查询本人当班收费情况,以及以往的收费情况,并产生报表。
2医生工作站子系统
医生工作站是医生给病人记录病历和开处方的系统,主要是记录电子病历和开电子处方。该系统与门诊挂号、收费、医生工作站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支持电子处方、电子检查单录入、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和医疗保险接口。(1)就诊处理:在电子处方中录入患者的姓名等信息,产生门诊编号,处方编号,并由医生输入各种药品、检查项目的明细,同时医生可以对已经开具的处方和检查项目进行修改,还可对药品的使用方式进行编辑。(2)工作报表:可以某时间内该医生的处方收入情况,并打印。(3)处方查询:医生可按日期查询自己所开具的所有处方的详细内容,并了解这些处方的资费情况和取药情况,并可进行打印。
3门诊药房子系统
门诊药房管理子系统根据门诊和医生的处方,经划价收费后,自动在药房已生成可领用的药方单子,以供药房工作人员将各病人所需药开始打包,实现对门诊药房所有药品的流通进行全过程控制,有效地杜绝药品流失。(1)处方取药:根据处方编号和收费标志给患者取药,该处方的所有信息都可以显示出来,药品可以进行条形码的扫描。取药完成后,生成取药确认标志。(2)药品出库统计表:可以对某个时间段内所有取走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形成报表或打印。(3)药品库存查询:可以查询全部药品或某种药品的库存情况,以及入库日期、剂型等所有属性。
4药库管理子系统
药品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整个医院的一个药品信息管理和入出库管理的功能。药库和各个药房全面联网,通过网络自动完成药品的出库、入库、药品信息变更,药品调价等业务。(1)药品入库:对采购的药品进行入库操作,根据发票输入药品名称、入库日期、金额、数量、供应商、产品批号等信息,并生成药品账目机内编号和药品入库机内编号。(2)药品出库:就是将入库后的药品逐次发到各个药房、科室为患者使用。药房用信息管理系统录入请领单,保存后,药库系统可以直接调出药房的请领单,生成出库单。(3)药品信息维护:对药品的各种属性进行编辑,如药品名称、类型、生产厂商、剂型等。
5医疗服务子系统
医疗服务子系统是根据社区医院的职能新增的一块内容,主要实现上门服务、健康咨询、双向转诊的功能,与指定市立医院共享医疗资源。(1)上门服务提醒:由医院为需要上门服务的病患创建提醒表,内容包括:姓名、住址、服务医生姓名、服务内容,服务频率、备注等,系统定期通知相应医生上门服务时间。(2)电子健康档案:可以根据医疗保险号查询。(3)双向转诊管理:依托远程医疗和网络技术,实现与市立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医生工作站部分数据交换。双向转诊包括:申请上转和接受下转。申请上转指社区医院向市立医院预约检查、会诊、住院等。
6系统管理维护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用来管理全院职工人事信息、科室信息、药品信息、收费信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初始化等。(1)人事信息管理:编辑医院员工信息,统计员工工作量。(2)药品信息管理:编辑药品的各种信息,包括药品分类、药品厂商、药品剂型等信息。(3)收费信息管理:编辑系统的所有收费项目和医疗项目。(4)科室信息管理:编辑医院的各个科室信息。(5)医疗服务管理:编辑每位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或者是医疗保险号)、联系地址、电话、血型、药物过敏史、身高、体重、诊断时间、病史、诊断结果等。(6)系统初始化:删除系统内所有处方等信息,重新整理系统环境,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彻底改变了这类医院的传统服务模式,为各医疗服务机构开辟了一种新的服务窗口和服务渠道,提高了医院的营运效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包旭梅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卜弋卫生院)
2.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二
关键词:机器人,软件设计,驱动程序,函数
0 引言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机器人技术以来,机器人技术从最初的可编程、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后来机器人发展为带有一定的传感功能,具有一定适应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机器人技术必会发展为具有一定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的智能。
文章开发设计了机器人服务系统的三个重要的运动程序:(1)行走驱动程序并进行了优级化;(2)发声驱动程序。这两个程序能使机器人在按要求进行服务时更加灵活自如。
1 软件设计方案
开发平台:VJC语言系统[4,5,6]。
1.1 行走驱动程序
使机器人行走由两个电机驱动使得轮子的转动的,主要是控制电机的旋转速度和放置方向。电机的驱动程序设计如下:
1.2 机器人的行走驱动程序的优化
drive函数同时控制两个轮子的转动使机器人行走,但是却不能使机器人在行走更灵活加自如。用motor函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分别控制机器人的左右两个轮子的转动,使机器人的服务更加完善。
1.2.1 电机控制函数:格式:motor(X,Y)
X是控制左右电机工作,Y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方向。Y的取值是从-100到100,当(前向最大)到-100(向向最大)。
1.2.2 矫正机器人的电机
两个电机的转速的误差可以使得机器人走出弯曲或者是偏斜,使机器人行走的路线不是直线。在程序中调用误差电机矫正函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程序如下:
1.3 发声驱动设计
机器人发出声音是通过调用喇叭的驱动函数。喇叭发声的驱动:
函数:tone(float h,float t)
说明:函数中用实型变量h表示音调和t表示时间。
程序为音阶程序。程序名:音阶c.
程序:
2 结束语
文章研究设计了机器人的行走功能并进行了优化、和研究设计了机器人的发声功能,使机器人进行服务工作时能更加灵活自如。对于机器人其它一些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将在后期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Farinelli A,Locchi L,Nardi D.Multirobot systems:A classi ficationfocused on coordin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Cybernetics,2004,34(5):2015-2018.
[2]Bonaventura C S,Jablokow K W.A Modular approach to the dynamicsof compex multirobot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s,2005,21(1):26-37.
[3]白剑等.用JAVA开发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J].机器人,2003,25(2):113-1156.
[4]E.Balagurusamy著,金名,张长富等译.标准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5]林锐,韩永泉著.高质量程序设计指南———C++/C语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
3.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三
在Win 2000中启用兼容性功能服务器教程
。在同为NT内核的Windows 2000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在Windows 2000下如何实现“兼容性”功能。
方法一:安装补丁
首先安装Windows 2000的SP2,然后在“开始→运行”中输入“regsvr32 c:winntapppatchslayerui.dll”,随后可以看到系统提示注册成功。现在你就可以右击要运行的程序,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属性”,然后就会在“属性”窗口中发现一个新的选项卡“Compatibility”,进入该选项卡,勾选“在兼容模式下运行”项,就可以选择要模拟的操作系统了(图1)。
图 1
方法二:从安装光盘上提取程序
使用Windows 2000安装光盘提供的Apcompat.exe程序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的使用非常简单,运行程序(图2),单击“Browse”按钮,选择想要运行的程序,然后在“Operating System”栏中选择想要模拟的操作系统,单击“OK”即可,
如果还是无法运行,那可以再试试下面的三个复选框:
图 2
Disable Heap Manager on Windows 2000:
防止程序与Windows 2000的内存管理模式发生冲突。
Use pre-Windows 2000 Temp path:
禁用Windows 2000的临时目录。
Correct disk space detection for 2-GB+ drives:
防止程序与Windows 2000磁盘空间检测发生冲突。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程序在Windows 2000中得以正常运行,那可以接着选中“Make the above check box settings permanent”项,就可以将解决方案写入注册表,这样以后就不需要每次运行“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Tool”了。
4.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四
一、多功能家具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1.多功能家具的概念
多功能家具是一种基于具备传统家具初始功能,实现新型设计功能的现代家具类产品,是对家具的再设计。
2.多功能家具的特征
多功能家具区别于传统家具的四个显著特征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应用、精巧的可调式构造。只有具备其中一个特征才可称为多功能家具。家具的功能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与家具有关的“人”的需求,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这是物质方面的要求;二是满足人们对家具在美化环境、创造优美空间的审美需求,这是精神方面要求。此外,多功能家具在使用上还具有注重方便性、节省空间的特点。
3.多功能家具的种类
参照家具行业标准,可以将多功能家具按其初始功能分为六类:床榻类、椅凳类、箱柜类、桌案类、框架类和门屏类。
二、多功能家具的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家具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产生的,纵观国内外的现代家具设计,其意义是实用性和装饰性,都是依存于人的存在的。实用性反映了人们对于家具需求的根本,亦可说是符合人的生理需求。而生理需求简要说就是包括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体温、体表压力分布以及肌肉疲劳程度等因素,人自身在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下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人生存的改造。当这种改造完成时又产生了心理需求,也可以说是对于家具的装饰性需求,结合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周围环境进行再优化。根据各个人群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及心理需求,居住空间也就各不相同。多功能家具可充分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灵活运用整个空间。
2.“从需求到科学”的设计理念
(1)对多功能需求的原因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城市人口的比例也相应的急促升高,使得城市的房屋价格一直稳高不下。人们的住房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住房的空间面积也就不断减少。在这种条件下,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就促使家具的多功能化。对家具进行合理的设计,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2)多功能家具的科学设计走向
随着近年来设计意识的不断发展,家具已从单纯的实用性转变为美观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家具也不再是一个单一功能的形态,而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功能上的相互结合,结构上的灵活易变,外型上的丰富多彩,使人们更有新鲜感。各个部件的任意结合也是的房屋空间层次更为丰富。
三、多功能家具对人与空间的影响和改变
多功能家具对于室内设计的有着三种主要作用,即组织空间、分隔空间和装饰空间。合理的家具设计不仅仅可以室内空间,还可以重新规划整个室内的布局。多功能家具是布置空间的主要手段,这不仅能改变设计者对于房屋户型的设计,也可以优化设计者对于房屋结构的设计。
1.多功能家具组织空间的能力
把不同功能的空间利用家具来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丰富空间层次,使得功能空间不断转化。在一个固定的小空间内蕴藏了多种功能,需要时再展现出来,而现在的中小型住房恰恰就是需要这样一种功能。重新组合各个功能空间并使得各个空间的布置更加合理和高效,也产生了更多的剩余空间可以再次利用。住户的的储存空间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2.多功能家具分隔空间的能力
把不同功能的空间分隔开来达到隔断各个功能区域,如果住房的面积较小,则可设计为开敞式的空间布局,在这样的开敞空间里又能够合理划分各个空间的功能,使得住户的活动流线达到最短。这就是多功能家具的分隔空间能力的最大体现。
3.多功能家具装饰空间的能力
室内的设计即要求具有装饰性也应当具有功能性,多功能家具的布置使得整个空间拥有了相应的特色与个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纯粹的艺术效果,忽略其实用价值。
四、多功能家具未来发展趋势
多功能家具可以广泛运用在未来的中小型户型住宅中。淡化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扩大视野,广阔室内有限的空间体验。多功能家具在国外已成为一种室内设计布置的主流,价格便宜且极具个性,所以不论是个性张扬的年轻人,还是十分娴静的老年人,都可以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款式和功能组合。这种家具的流行也顺应了绿色环保的倡议,居家空间的高效节省也是一种绿色生活的方式。在节约室内空间的同时,把室内的多功能家具应用到室外的更大空间里。户外也需要这样既美观又具有使用性的公共区域,让设计进入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从设计中体验生活。
五、结论
5.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五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档案局及中兴路街道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社区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要求,认真做好社区档案工作。
一、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社区专门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配备7名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为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社区的档案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社区档案的管理网络,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作人员职责,同时将社区档案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在每日晨会上听取并安排档案的具体工作,确保社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落实档案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为推进我社区档案工作实现数字化、现代化、专业化,档案局和街道档案办拿出专门经费,给我社区配备了档案柜、打印机、电脑、照相机等档案装具和用具,有效推动了社区档案工作。我社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居委会二楼设立了档案室,面积为17平方米,设立标准档案柜2组共10个,为档案室配备“八防”设备,充分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安全存放,使社区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做到综合管理。
三、规范档案管理,保障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社区档案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档案制度,如社区档案管理员工作职责、档案工作质量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阅览室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档案收集工作制度、档案鉴定销毁等制度,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熟知这些档案制度,并不定期对档案制度践行情况进行检查,初步达到了以制度促管理的目的,保障了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提高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运用档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我社区每年都安排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区档案局、街道档案办组织的档案员培训。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区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区声像、电子、实物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克拉玛依市设备档案归档范围及其规范》等文件要求,对社区文书档案、声像档案、设备档案等进行规范化整理,社区档案所有目录机检率达到100%。
四、拓宽档案应用,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作用
随着档案工作的扎实开展,我社区档案资源不断丰富、规范,已建文书档案1219卷,实物档案30卷,照片档案114张,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价值,为各项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资料基础,充分体现了档案工作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功能。
一是为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再就业提供服务。我们建立了大中专毕业生未就业、国有企业失业人员档案,其中包括人员登记、求职登记、信息登记、培训登记、办证登记、上岗登记,为和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有效服务。仅2010年,登记各类失业人员42名,就业36名,就业率达到92%。社区档案的建立,大大拓宽了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就业渠道,为做好再就业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服务。为弱势群体建立专门档案,摸清他们的真实情况,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目前,我社区为17户低保户34人建立了低保档案,这些档案包括低保人员申请表、家庭成员和收入证明、单位解除合同书、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等,这些档案的建立,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基础保证。
三是为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提供服务。社区党组织是社区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作用,我们对社区居住党员进行了逐户登记,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1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展与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建活动,很好地调动了社区单位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模范作用。
四是为繁荣社区文化提供服务。我们建立的社区档案为社区开展科普教育、群众娱乐等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社区档案,我们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居民注重民族团结、尊重科学、反对邪教,促进社区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将每次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科普讲座等活动中拍摄的精彩照片编成《**社区文化活动汇编》,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五是社区档案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服务。建立社区综合档案,对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实行群防群治,加强“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社区建立了“两劳”释放人员档案,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帮助他们走上了正常的生活道路,我社区共有“两劳”人员9名,今年将全部实现就业。在流动人口工作方面,我们建立健全了家庭住户情况档案和暂住的、寄住的、租房、流动人口情况、重点人口等档案,为维护社区稳定、社会稳定和社会综合治理走上良好的轨道做出了贡献。我社区荣获***区颁发的2007“零案社区”称号,连续五年被***区评为安全文明小区。
社区档案工作的不断规范,为我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重视社区档案工作,不断优化管理、规范操作,为我社区的档案
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自己的努力。
**社区居委会
6.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六
一、构建管理体系, 需要社区教育中心的培训
业余学校的建设和办学效益的彰显, 关键取决于各校负责人及班子成员的重视程度。因此,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首先要指导负责人切实转变观念, 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形成鲜明的办学方向和清晰的办学目标, 并能紧扣目标合理制定办学规划, 有效进行适度超前的办学思考。要能结合社情民意, 提出“富了口袋, 要富脑袋”等一系列口号, 指导负责人把握准社区教育的内涵, 以及前瞻意识强, 规划起点高, 现代气息浓, 绿色先行、低碳环保、自我进修等办学要求, 而且不论是学历层次还是素养提升, 均对学校内部人员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真正营造领着居民学习, 亲自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帮助基层业余学校的负责人明晰管理脉络, 明确对应的人员分工, 要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并不断健全从校长到教务再到教师直至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体系, 形成“一条龙”的管理脉络。与此同时, 还要指导他们制定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 形成具体的工作职责且能在相关场所予以张挂、公布, 努力形成“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二、保障体系的落实, 需要社区教育中心的支撑
基层三类业余学校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环境的营造、师资人员的配备甚至教育经费的投入, 均离不开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智慧及物质支撑。首先, 要在硬件上指导业余学校按照整合、共享的原则, 予以配齐、配足。要将村民、居民、企业中原本具备的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等有机融合, 确保教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相关设施一应俱全, 多媒体、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设备配置到位, 同时要指导他们将诸如防震等其他条件的建设标准与业余学校的配备标准相融合, 力求书画室、妇婴活动室、防震抗灾室等主题教育馆设计新颖、功能完备, 有条件的甚至要达到超一流标准, 进而满足居民、员工的学习、活动需求。其次, 要指导并支撑基层业余学校的师资队伍。要有效将社区、企业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与学校师资有机整合, 建设一支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为龙头, 以返聘的退休教师、兼聘的相关技术人员等为骨干, 以社区 (企业) 内的其他积极分子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师资队伍。在全面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的开展与推进的同时, 让这些师资保障其他中心或核心工作的推进。第三, 要借助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行政等领导的力量, 督促基层业余学校能按照要求, 确保正常的经费投入, 维持常态的办学行为。与此同时, 还可以创新性地指导业余学校的负责人以公益活动等名义, 广辟经费渠道, 调动其他部门给予物质支持。
三、教育培训的推进, 需要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
社区教育中心应指导基层三类业余学校依托本土资源, 紧扣学员内需, 开展富有成效、具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 要严密组织, 确保有序培训。如企业业余学校, 社区教育中心要以问卷员工内需为要素, 精心设计培训项目, 高薪聘请高端师资, 严格培训过程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参训者的薪酬挂钩。每类培训项目结束后还要针对整个培训的组织过程、内容设计、师资素养等, 邀请参训者予以多元评价;要从企业发展、队伍稳定的角度出发, 设计培训流程, 切实制订培训计划, 努力形成学校内部的二级培训机构, 严把教学效果环节, 教学过程管理相对规范, 进而要让企业的业余学校与“现代化企业的标杆”相匹配。其次, 要指导业余学校围绕本土资源设计培训内容。如村民业余学校, 可以指导他们围绕农民的致富需求, 结合“一村一品”的拳头产品, 紧扣紫砂雕塑、种植养殖、水产服务等设计培训内容;也可以指导他们充分挖掘、整合本土的人文资源, 如围绕芳桥后村的家乡名人周培源、万石村的家乡名人闵惠芬等去开发、设计培训内容, 修建文化长廊, 营造育人氛围, 打造文化品牌;对于居民业余学校, 要指导他们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各类资源, 开展切合社区实情、切准居民胃口的诸如免费的古筝培训、戏剧欣赏、广场活动、技能提升、再就业培训等教育活动, 真正实现“居 (村) 民培训, 政府埋单”;而针对城乡结合部社区所特有的诸如外来人口众多、居民素养相对偏低等特征, 可以指导业余学校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的同时, 着力就提升居民素养开展培训活动, 甚至还可以举办“假期免费学生托管班”, 针对家长开设“新市民学校”等。这些举措不仅有效解除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提升了家长的自身素养, 而且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对已经形成且具备一定文化活动特色的基层业余学校, 要指导他们继续围绕这些传统与特色项目, 紧扣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文化开展培训, 努力确保这些文化特色的传承。
四、办学内涵的积淀, 需要社区教育中心的协助
首先, 基层三类业余学校在常态化的办学、培训过程中, 必定能或多或少地留下办学的痕迹, 而这些痕迹若不予以重视, 最终只能散落成废纸。这需要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协助予以整理、归类, 方能留下翔实的过程资料, 积淀必要的培训痕迹。其次,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要结合基层业余学校的办学痕迹与办学特色, 组织专门的力量, 为他们编写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可以紧扣业余学校的办学主打项目进行, 也可以结合业余学校的常规培训内容进行, 如《卫生知识》、《防震减灾》等读本或手册, 《香椿的种植与栽培》、《宜兴百合的栽培》等培训教材,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协助他们开发相关视频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此外, 还要引领基层业余学校注重教育培训的宣传, 将农民、居民、职工等生活所必需的常识、安全防范的知识等编写成固定期限的社区报纸, 免费发放给他们学习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业余学校在本区域内的知名度。
7.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教学设计 篇七
1、知道绿色社区的概念,绿色社区建设的硬件和软件,绿色社区的标志。
过程与方法
1、猜想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形象。
2、联系生活,确定适合自己调查研究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立社区是我家的概念,激发对绿色社区的建立的责任和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针对绿色社区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难点:确定适合自己调查研究的主题。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社区概念。
1、谈话导入:简单调查学生居住情况。
师:家住在学校周围农村的同学请举手,家住在学校周围小区的请举手。
师:不管是住在农村的,还是住在小区的,现在都叫社区。那么,我非常想知道,你们居住的社区环境美么?
讨论交流,深化理解绿色社区的概念
1、出示课件:绿色社区标志,认识绿色社区标志。
师: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所以,在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21cnjy.com
师:观察这个标志,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猜猜它的寓意是什么?
这个标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中。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环境美的小区是不是就是绿色小区呢2?1·cn·j(板书课题: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小组讨论:理解绿色社区的概念。
师:同学们,绿色社区是什么意思呢?你对此有多少了解。
3、汇报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绿色社区的理解,其实,绿色社区就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板书:环保、环境管理、公众参与、文明)
强调四个条件
小组合作,大胆猜想。
1、了解创建绿色社区的标准。
师:为了使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好,我们国家每年都评选出一批绿色社区,绿色社区的建设都包括哪些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绿色社区的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板书:硬件:社区绿化、垃圾、污水、节水、节能、新能源;软件:管理体制、习惯、行为等)
2、猜想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猜想一下,你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是什么样的?
请每个小组讨论后,把大家的各种猜想汇集到一起,制订出你们心中的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
3、汇报交流。
请学生展示交流猜想结果,教师实时评价反馈。
师:同学们的猜想比较合理、也比较全面,我们的评价标准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
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1、师:我们怎样才能把我们居住的社区建设成绿色社区呢?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然后填在问题银行存折里。·j·y2、讨论。
师:如果要把我们居住的社区建设成绿色社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内容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小组汇报。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1、师:绿色社区要具备哪四个条件?
2、师:怎样一个美好的绿色社区,希望大家根据你们选择的问题,积极地调查,提出可行性建议,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美。
8.试论社区功能定位 篇八
社区是容纳社会人、聚焦社会矛盾的载体,同时社区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众性基础机构。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个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的,任何一个社区就是一个规模不等的具体的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不同程度的缩影。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社区是研究整个社会的起点。无论是对于一个社区本身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研究社区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理清社区的基本功能和运行功能:从基本职责看,它包括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功能;从运作过程看,它又包括社区党建、民主自治、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区治安促进文明等一系列运行功能。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功能定位;服务
一、社区功能定位的必要性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
(一)社区的定义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共同体。我们国家在特定的国情下,社会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区管理是指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社区功能定位是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如何定位还在探索中,我们应该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与群众需求更相适应的社区理念,构建社区管理及职能的新型模式。
(二)形成社区的要素
社区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 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聚落的承载体,所以构成社区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
1.人口
人是社区形成的第一要素,社区是由人组成的,人们长期聚居在同一个地方而逐渐形成了多层次、成系统的内部交往关系,群体成员因共居一地而拥有共同的归属感。在社区中,社区居民由于交往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活动的保障。
2.区域
社区是地域性社会,也就是说,社区具有一定的边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脱离一定地域的社区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地域要素是社区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决定社区变迁的重要条件。
3.组织机构
社区既然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地域社会,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区实体。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事纠纷等等需要处理。所以社区的组织管理机构成为社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社区,就有组织管理机构。
4.认同感
所谓的认同感,是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也就是社区居民对自己所住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认同感。人们在特定的社区 里,过着长期的共同生活,从而会产生认同的心理,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尤其是在传统社会里,这种“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观念就更显著。甚至人们还会逐步形成其他某些共同的意识,包括共同的荣辱感、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伦理观念,以及某些共同的习俗。
(三)社区的特征
社区既然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也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那么它必然有自己的特征。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
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2.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
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有序改革,逐步推进的原则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4.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 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5.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
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6.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的原则
民主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获得权力,第二个目标是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但中国的民主不同于西方式的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下和法制的范围逐步向前推进,任何把民主同政府、同法治、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区的功能分类
社区功能是指社区工作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和特征可通过社区反映出来。多年来,理论界对社区功能问题研究甚少。在《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书中,曾经把社区自治的功能概括为管理社区事务、协助政府工作和社区自治的外溢功能。在《社区概论》一书中,则把社 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卫生功能、福利和服务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功能)和本质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互助)两个方面。这是迄今为止关于社区功能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论述。社区功能有基本功能和运行功能之分。从基本职责看,它包括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功能;从运作过程看,它又包括民主自治、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党建等一系列运行功能。
(一)社区的基本功能
1.自治功能
主要体现在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加强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服务。通过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
2.整合功能
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社会利益的调整和社区资源的整合,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融洽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和力和归属感。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
3.服务功能
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为社区居民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提供服务和资源,包括生活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等。4.保障功能
救助和保护社区内质弱势群体,也称稳定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挖掘社区资源和实行社会互助,协助政府承担社会保障的具体事务。
5.监督功能
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对社区自身日常工作的监督和对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社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力,促进政府部门工作的务实、规范、廉洁、高效,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社区的运行功能
1.民主自治功能
这一功能是由社区的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决定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它通过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工作,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还要加强社区自治建设,主要是自治组织建设、自治制度建设、运作机制建设、保障体系建设。
2.社会服务功能
它要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程序规范,质量优良,服务形成体系和网络。其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社区便民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就业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老人服务、家政服务等。二是社区福利服务,主要包括贫困户和孤老病残人员的生活救助(含最低生活保障);部分特殊人员的生活救济;灾民的生活救济,主要解决因自然 灾害或人为灾害(如人为的火灾)造成的受灾居民的吃、穿、住和防疫、治病问题;社区优抚工作;社区助残服务。三是社区物流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商业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两个重点发展领域。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属于物流服务,且是经营性服务,因而是中国城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3.教育文化功能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加强社区居民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加强社区居民的“八荣八耻”教育,宣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两劳”人员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思想文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社区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理想信念;突出阵地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分工负责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是社区文化建设。这就是加快社区居民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健全旨在满足不同阶层需要的社区文化设施;开展职业培训、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突出居民的主体作用,设立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创造条件;注重文化设施的投入,形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4.卫生环境功能
这就是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责任制,做好市容管理工作;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搞好社区环境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美化、绿化、净化社区环境控制污染;培养和强化人们生态消费的观念意识;健全环境管理机制,规范居民环保行为;路、街、巷等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出行无障碍。
5.社区治安功能
社区治安的内容,从管理对象角度划分,包括协助政府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防范灾害事故发生,重视民事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从管理业务角度划分,包括社区秩序管理,治安事件管理,民用危险物品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户口管理,单位内部安全管理等;从工作目的角度划分,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防控网络和发展壮大治安队伍,强化社区治安责任制度,拓宽社区治安领域,加强重点部位和特殊人员的管理等;从管理主体职责角度划分,包括社区治保组织的治安管理,社区单位内部治保工作,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让社区帮教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6.社区党建功能
社区党建的内容,主要是社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社区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社区党建一方面要消灭党建盲区和空白点;另一方面 要突出“为民”为宗旨,“富民”为中心,“安民”为保证,“乐民”为动力,“便民”为重点的工作重心;再一方面要转变领导方式、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影响力、渗透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明确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不断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的工作协调机制。
三、当前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社区的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了街道、居委会联网。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各社区都配备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到一万册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动站、心理咨询室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市民文明学校、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阵地。同时有80%以上社区建有卫生服务中心。加大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宣传,为失业人员、残疾人提供再就业,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了应保尽保,制定有地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的管理,社区有专门的清扫保洁及家政服务队伍,95%以上的居民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功不可没,首先表现为社区建设运动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政府还通过制定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社区建设、规范社区行为,对社区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其次,政府均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具体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为社区提供管理和服务;第三政府为社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运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硬件建设水平,在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社区改造,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在短期内得到推进和改善;最后,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协调者和控制者。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过程中渐渐让渡出部分权力,其改革目标是扮演规划者角色。这里说的协调者,是指政府对于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引导和监管,逐渐由过去的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向总体规划协调的间接调控方式过渡。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有楼栋党组织并能认真开展活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社区内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党组织达到70%以上,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二)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社区管理的实际来看,政府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行使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 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和权限,是超职责、超权限的行政过程。政府越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行政因素向社区弥漫式渗透,使自组织力量和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包揽社区事务必然导致政府承担所有的成本;社区行政化,政府成为社区的惟一资源来源,社区居民没有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政府的无限责任诱发了社区的道德风险,不利于社区自组织的培育、本地社区内资源的聚集。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对非政府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部门社会组织培育不到位,对社区内的非政府专业性社团资金投入不够,导致这些非盈利的服务性机构发展比较缓慢;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少。有些地方也出现了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出现一些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屡禁不止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地域发展不平衡,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不高。政府行为的“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特别是把社区的社会建设当做经济建设来抓,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政府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管理、轻服务”现象相当普遍;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我国现行社区组织中除了政府机构、居委会以外,还包括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组织,他们往往隶属于各自不同的上级单位,社区内的许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单位办社会”现象十分严重。
1、行政事务服务重于便民服务
我国的城镇社区基本上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街道居委会和 村委会演变而成,许多城镇社区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城镇社区仅仅在原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换上一块新牌子,其功能仍带有浓厚的行政机构色彩,主要忙于应对上级政府各部门所布置的任务,忙于准备各种汇报材料,社区工作趋于行政化。地方各级政府仍把社区当作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所有上级机关的各种统计数据和各项检查,统统汇集到社区,使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应付繁重的行政事务工作,从而削弱了社区的便民服务工作。
2、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服务仍大都停留在传统、单项服务上
由于目前我国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人手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加上经费缺乏,对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性服务大都停留在代发救济物、款等传统、单项服务上,尚未拓展到新型、系列服务上来,如兴建老年公寓、组建助残助困志愿队等。
3、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型期,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及时建立健全,职工还未真正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单位福利仍构成职工实际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部分人对单位的各种福利仍有强烈的依赖感,许多单位不仅是职工工资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福利保障的提供者。因此,绝大多数下岗人员不愿意选择公开失业,因为目前在我国,下岗虽然离开了其就业岗位,但就业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 一系列其他关系不离开其工作岗位,即原单位仍然保留其劳动人事关系,并仍然负责提供其基本的社会保障,有些单位甚至还向下岗者发放一定数量的“下岗工资”。、至于离岗和待岗人员,虽然他们的就业状态和工作处境与下岗人员是一样的,但却不能享受下岗人员的待遇。事实上,在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无论下岗、离岗还是待岗,回原单位就业或得到象原单位较好待遇的机会已十分渺茫,实质上他们都已经失业。可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没有《失业保险法》作法律保障,同样的失业却是不同的待遇,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在单位,社区无法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4、对居民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家政服务比较零星,尚未形成实体化、产业化,对卫生环境、治安环境的服务尚未形成社会化
我国目前各种制度尚未规范,对社区哪些是有偿服务哪些是无偿服务未能明确界定,因此社区的各种有偿服务如家政服务等仍处于零星状态,尚未形成产业化,而大量的公益性服务如卫生环境服务、治安环境服务也尚未形成社会化,更缺乏经费支撑。
5、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特殊服务基本处于空白,有的甚至处于失控状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市流动,据报道,我国目前约有2亿农民进城经商务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目前涌入城镇各个社区,他们大都生活在城乡接合部、旧城区。一方面,这些流动人口在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增加家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大量涌入,又给城镇的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建设等方面带来压力。最初,对这些流动人口,公安机关曾通过办理“暂住证”的办法来进行管理,但后来终因警力、财力等原因限制而放任不管。因为这一群体流动性太大、人数太多,目前各城镇社区对他们的一些特殊服务诸如计划生育服务、卫生预防服务等仍无法完全真正到位。
五、加强社区服务功能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各个社区的现状。我认为新形势下推进社区服务,必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加强队伍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制定社区服务制度,建立各种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努力打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实现社区建设向规范化、服务型发展。同时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做好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社区工作社区功能定位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着力于服务机制的健全,改革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一是要理顺关系。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负责,街道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下放权力,还权于民。改变权力倒置状态,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使社区服务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要规范社区服务。统一社区服务机构设置,明确社区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服务岗位和职责,推行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三是要推行社区准入制度,为服务进社区设立门槛,杜绝打着“服务”的旗号,实质是谋取行业或个人私利的项目进入社区,改变社区服务质量不高的状况。
(二)着力于服务功能的完善,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社区服务的物质基础,社区基础设施匮乏,财力投入不足,始终是社区建设的“瓶颈”。因此,要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改变目前社区设置过大的局限,科学规划社区布点,包括服务设施规划、办公场地选址。二要加大政府投入,及早规划,逐步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问题。三要整合资源,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社区是城市的一个小社会,辖区内行业门类齐全,单位涵盖政府的各个系统,有着丰富的公共资源。社区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这一有利条件,加强社区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基础服务建设;要结合卫生、综治、计生等服务进社区,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点、集约管理;要吸纳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进入社区,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原则,积极引导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协作和竞争,从而使社区的部分服务项目转向市场化运作。初步建立包括社区公共就业、卫生、文化、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会综合救助在内的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着力于服务理念的提升,切实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经常化,增强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促使社区党员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要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参观考察、学校进修、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社区服务理念。其次要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继续实行社区干部公开招聘,面向社会广纳人才,逐步实现社区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在实践中,还要对选人标准、方式渠道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
(四)尽快制定全国统一、规范的失业下岗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以登记失业率为失业人口统计的标准口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登记失业率为4.5%,近年来在不断上升,尽管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但有专家估计目前已经超过7%的国际预警线。事实上,我们的下岗、待岗人员、失地无业农民都不在失业登记范围,由此统计出的失业人口数量当然低于依照国际惯例计算和反映出的数据,当以这种失业率判断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时,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度往往都被低估。而且,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对象仅限于企、事业单位在编职 工,街道失业者及失地无业农民不在其范围。这支庞大的下岗人员、失业人员及失地无业农民汇集在各城镇社区,他们当中部分人无业可就,整天无所事事,长此以往,他们的基本生活无保障时,无疑给城镇社区的治安和稳定带来隐患。为真实反映我国现实的失业率和城镇社区的贫困问题,中央政府应考虑尽快颁布实施《失业保险法》,尽快废除下岗制度,凡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岗人员,都应尽快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转为失业者并尽快进入失业保障体系。同时,在政策上、经费上给城镇社区大力支持,在挖掘城镇社区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扶持城镇社区组建家政服务公司、清洁卫生服务公司、治安联防服务公司等,让城镇社区既可以作为一个中介组织,连接着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又可以作为一个直接的吸纳机构,承载着各种具体的服务项目,吸纳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失业者就业,大批量解决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使城镇社区服务与城镇社区建设的双向效益得到体现。
(五)出台相关政策,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今后几年,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预计每年新增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不少于600万人,加上原有的进城农民工的庞大基数,使城市的就业压力越来越突出。而农民工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没能享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同样因无业所导致的贫困,在农民工身上体现得要比城市居民严重得多。在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工中,他们的贫困发生率比城市居民高出2倍以上。可以肯定地说,随 着城市各社区中农民工的增加,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央政府有必要考虑出台相关政策,为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应本着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统筹解决的原则,以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壁垒为目标,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六)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培训
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市)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助城镇社区居委会做好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工作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尽量减少他们就业的盲目性。对于在城市固定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公安机关要通过让其办理“暂住证”等办法来加以管理,对于有固定住所并居住在城镇五年以上的农民工,可考虑尽快给他们落户。这样既可使外来流动人口对城镇社区产生归属感,也便于城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对他们实施管理及进行诸如计划生育等特殊服务工作,有利于维护城镇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七)完善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
地方政府各职能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政社不分地方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明确认识社区居委会是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首脑机构而不是政府一级行政组织,属于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的事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去完成,虽然可以要求城镇社区居委会适当协助但不宜让其承担太多,尽量减少城镇社区居委会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压力,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便民服务工 作。
(八)加强社区共驻共建活动
社区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与社区共驻共建驻社区内各单位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做到资源共享,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社区支持,让社区有足够的能力强化对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的社会救助服务和福利服务,并使这些服务尽快向新型服务拓展,让老年公寓、助残助困志愿队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救助服务在各社区活跃开展起来。总而言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镇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不完善原因造成的,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各级政府、各街道、社区及各物业公司和各业主委员会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去逐步解决,我国城镇社区的服务就能在保障城市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满足居民的多方服务需求、大批量解决失业人员就业以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再就业等诸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我国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
总之,社区的基本功能首先是服务功能。服务居民是社区的宗旨。社区服务体系包括福利和公益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等。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 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二是管理功能。管理有序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主要体现在对与社区居民有关的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包括把松散的个人和单位组织成为关系相对紧密的群体或团体,形成具有共同利益的诉求主体;处理社区关系(社区之间、社区组织之间、住户之间、驻区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团、利益共同体、家庭与外部的关系),维护社区利益;培养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和对社区的认同感,提高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消除社区内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的安定团结;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居住社区内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人员的监督和帮教工作;加强社区管理主体的组织建设、功能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管理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财产。
【参考文献】
[1] 岳峰.《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手册》.2007.01 [2] 孟华.《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2003.1 [3]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2000.1
[4] 窦泽秀.《社区行政——社区发展的公共行政学视点》2003.1 [5] 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20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7] 于显洋.社区概论.2006
致 辞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作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首两年半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马俊林教授,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马俊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倾注了马俊林教授大量的心血,马俊林教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马俊林教授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二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马俊林教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此谨向马俊林教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其次我也要感谢内蒙古党校鄂尔多斯分校,为我提供了如此之好的学习的平台。尤其感谢公共管理系的各位老师们,你们为人师表的风范令我敬仰,严谨治学的态度令我敬佩。
9.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九
通过到吉林市龙潭山社区、吉化社区和化院社区的实地调查, 吉林市的部分社区组织还是比较完善的。如吉林市龙潭山社区“容心服务站”功能较为突出, 继它之后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社区民间组织。此次调查, 主要针对吉林市的这三个社区。经调查得知, 民间组织成立起因无外乎三点:一是自发形成, 二是政府安排, 三是主要负责人倡议。社区民间组织多是自发成立以及在政府的安排下成立的。换句话说, 社区民众的参与热情推动着社区民间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以下便是笔者归结吉林市社区民间组织的特征:
(一) 组织活动多元化
吉林市社区民间组织的日常活动更多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容心服务站就是专门为一些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的, 建立规范的信息渠道, 进行职业介绍等, 为需要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化院社区则会在传统节日里组织文体活动, 包括秧歌队、老年迪斯科, 给居民日常的生活增添一份乐趣。还有针对邻里矛盾设立的专门维权的队伍等。组织活动内容样式丰富多彩。吉林市的这三个社区民间组织均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
(二) 组织专业结构有所提升
从专业结构来看, 吉林市社区民间组织“容心服务站”拥有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两支队伍, 他们的服务活动都是通过低偿或者无偿的方式实现的。因为民间组织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志愿性。组织的员工大部分由下岗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形成的专业队伍。在访谈中, 我们发现其主要的常驻工作人员年龄基于40岁以上, 女性居多, 多属于下岗再就业人员。年轻人很少, 只有在社区组织活动时会有附近的大学学生志愿参加。近期国家实行这样一个政策, 即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 设立多个社区公益性岗位, 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招聘岗位人员, 一般薪资在850-950元之间。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民间组织的专业性。
二、影响社区民间组织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结合吉林市的社区情况我们发现, 其民间组织虽有一定发展, 补救了政府覆盖不到的细节问题, 也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但随着社区功能、地位的提高, 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发挥依然存在一些障碍和因素。
(一) 经费不足
经费短缺是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社区民间组织若想生存发展, 就必须自力更生, 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和经费来源是不行的。如场地租赁、人员开支、活动经费等都严重阻碍社区民间组织发挥作用。在调查中, 吉林市社区内的各业务经费相当有限, 其工作人员的开支要么是政府有限投入, 要么是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的个体会费进行活动, 活动选址尽量在公开免费的场所, 做到能省就省。长此以往, 必定影响到民间组织的环境改善, 打消群众参与热情, 受益面狭窄, 即便再好的活动项目也会因资金限制而难以实行。
(二) 专业素质不强
对于社区民间组织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30-40岁的人员很少, 更不用提30岁以下的, 而且多属于离退休人员, 或是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 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另外, 社区民间组织吸收不到专业人才不仅因为其经济条件有限, 还由于当前市场经济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人们的经济意识逐渐加强, 使得本来就是经济条件缺失的社区民间组织满足不了年轻人的这种需求。而且,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加之现在的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 社区民间组织招揽年轻专业的人才以及志愿者就更加困难。人员素质的低下限制了组织的发展。所以, 就现在这种状态的分析, 社区民间组织的专业结构还有待改善, 迫切需要相关专业的管理人才来注入新鲜血液。
三、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就以上吉林市社区民间组织得出的功能分析结果, 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加大政府的支持是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社区民间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扮演政府不能扮演的角色, 分担了政府的诸多事宜, 政府理应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颁发一些政策法规, 按项目的实际情况支出相应额度的款数。当然, 涉及到金钱的问题, 其中环节必然复杂, 由于篇幅有限, 在这里不做赘述。然后, 是社区民间组织的自我规划管理。不仅仅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更要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 自我提高, 来增强自身内部力量, 以实现科学制度与自我管理相互促进的高效形式。同时广纳人才,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现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从而全方位地提高社区组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宝孙.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以上海松江区为例[J].上海交通大学.
[2]王名.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4.
10.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十
——陈邑村启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
近些年,陈邑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又加之陈邑加州鲈鱼主导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投入,陈邑村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同时伴随着各类支农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趋强烈。但陈邑村以前没有银行网点,村民取钱往往要到镇上,花时间又花路费,很不方便,对于老人更是不便。为了解决村民取钱不便这一问题,使村民取钱用钱省时省力省心,我村与南浔银行合作,在本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 “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点相当于一个银行网点,村民既可以取钱用于日常开支,也可以直接刷卡消费,实现了农民取款足不出村。这项合作——“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有效地落实了中央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金融部门拓展农村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利契机;并有效促进了城乡公共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陈邑村嵇琴琴
11.社区功能室解说词 篇十一
地点:领导下车处(东苑路翠竹院门前)各位领导:
下午好!欢迎莅临焦东街道**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社区成立于2000年9月,它东起古城路西至东苑路,南起建设东路北至解放东路,有6个居民楼院,居民1218户,3816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104名。“**社区”这个名字是社区成立的时候,为了能让社区焕发新气象、新面貌,展示新形象,经过居民群众和街道共同商议命名的。
这是社区网格管理公示牌,社区每个居民楼院都有相对应的社区网格管理公示牌,公布有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以方便居民办事。
我们现在将要走进是**社区的服务中心,面积为800平米,是2013年社区建设工作启动之后,由街道投资40余万元建造而成。目前,社区有12名工作人员,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在服务居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地点:(进入社区服务中心院内,停下,手指社区服务中心)
新东苑属于老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57人,其中党员有75人,占居民总数的近10%;未成年人有757人,比例占20%。结合这样的人口结构,我们在做好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把为老为少服务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我们的特色发展方向。各位领导里面请。
(地点:楼内门厅)这是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体系构架图,为了把服务居民的工作做细、做实,我们将社区划分为3 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网格管理员、多名网格协管员,在社区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在党小组成员的协助下,力求把管理和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网格区域。同时,我们明确了网格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做了网格管理员便民服务卡,建立了“爱在社区”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随时通过网格工作队伍和网络及时了解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我们还以党员为主体,以楼院为单位建立了6个邻里互助服务团,吸收居民参与进来,大家事大家议,大家事大家管,让居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增强主体意识。
(地点:服务大厅内)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便民服务大厅。服务是社区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民、务实、便捷、高效”是我们的服务理念,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开设了“平安建设、民政保障、城建卫生、劳动保障、计生服务、党员服务”6个窗口,向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我们设立了便民设施服务区,放置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居民如有需要,做个登记,随时可以取用。LED滚动屏每天播放最新用工信息以及办事指南,方便群众办事。这是我们山阳区统一配备的社区科普大屏,它不仅可以实现与计算机相同的功能,居民还可以在此查阅相关政策、各个窗口的办事流程及社区功能室举办活动的情况。
安全无小事,居家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灭火器、防爆灯这些和我们生活安全息息相关的器材,许多居民看着认识,用起来却不一定得心应手,我们把这些实物在这里进行展示,并附有功能介绍和使用方法,以方便居民学习。我们还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居家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演练、地震逃生演练,把安全送到每个居民身边。
各位领导这边请。
(地点:一楼东边计生康乐园)
这里是人口计生服务阵地,摆放有各种计生药具,育龄妇女可以随时免费领取药具和宣传资料。我们还根据育龄妇女需求,开展亲情化服务,即:药具发放上门、术后随访上门、办证服务上门。同时,这里还是健康自测小屋,配备有血压计、身高体重秤、血糖仪等常用的健康设备,每周一、三、五我们专门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到这里为辖区居民现场讲解、现场服务。阵地虽小,但是迎合了居民需求,很受居民欢迎。
这里社区的健身苑。面向社区居民全天侯开放,“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是我们的健身理念。这是我们有针对“残疾人”购置的一批健身器材,周二、周四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日,由社区专干指导、看护他们训练。社区每年还会组织几次老年健身运动比赛项目,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鼓励带动更多老年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读书开启智慧,智慧点亮人生,这里是我们为了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而设置的图书阅览室。这里既有经典著作也有科普读本,既有漫画故事也有报刊杂志,充分满足了不同居民阅读需求。周一至周五社区有图书管理员为居民提供免费借阅服务。
幸福书画里,和谐翰墨中。我们在这里为社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练习交流的平台。茶余饭后居民可以来这里信手涂鸦,也可以临帖练字,这些是我们社区青少年的书画作品。
各位领导请跟我来,注意脚下台阶。(引导领导上二楼)
(楼梯行进中)文体活动也是我们社区的服务品牌,我们每年都要举办多次文体活动节目,把文体活动做成了凝聚民心、增强归属感的桥梁和纽带。
这里是我们为了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文体活动需求设立的特色文体阵地。社区联合辖区跆拳道陈教练组织开展“跆拳道教学进社区”活动,通过跆拳道的学习,不但使孩子们对跆拳道运动有所了解,也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同时增强了青少年的体质。此外,我们社区还组织有“夕阳红合唱团”、“红领巾合唱团”、“雏鹰舞蹈团”,都可以在这里定期接受专业的培训。
这里是休闲娱乐区,有围棋、象棋、扑克牌,供居民闲暇来此博弈交流。
现在每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主阵地,社区则成了孩子们生活实践的大课堂。这是我们专门为辖区的青少年开辟的服务场所——成长驿站,同时也是手工科普室。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爱好手工制作的青少年儿童,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精巧工艺品和模型,利用动植物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以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孩子们愿意来喜欢来。在科普工作方面,为了把科普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打造社区科普特色品牌,今年,社区正在努力争创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目前,已经河南省科协推荐,完成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网上申报相关工作。
这是我们社区正在运作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项目。由街道拨款,针对辖区孤寡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这里是老年休息室,我们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分为男、女休息室,老年人午餐后可以在这里午休。这里是老年餐厅,每周一至周五为他们提供午餐,老年人在这里可以得到日间生活照料,同时还可以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了解养生保健常识,既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又使老年人的夕阳生活更加精彩、美好!
这里是社区的居民大学,把小阵地拓展为大平台。我们在社区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同时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作为居民大学,这里承接了26家区直单位向社区延伸的宣传教育服务功能,这里还是我们的夕阳红放映厅,红领巾放映厅,定期放映一些影片,让社区居民老有所乐,少有所学。这里还经常性举办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如:邀请辖区身残志坚、拼搏创业的残疾人党员毕林走进道德讲堂,为居民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邀请辖区职防所家属院老党员专家为居民开展预防职业病的宣传和培训。
12.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 篇十二
关键词:基层法庭,社区治理,功能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任务, 我们认为,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只要有顶层设计, 还需要着眼于微观需求并着力于微观治理体系的创新。随着基层社会结构的逐渐演变, 城乡社区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结构的新模式, 聚集社会成员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矛盾的产生及激化, 因此构建以城乡社区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显得日趋重要。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 众多纠纷比如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这些问题, 势必将激发更严重的社会矛盾, 这将严重阻碍社区建设全速前进的步伐。基层法庭作为专门面向社区的司法机构, 应以服务社区建设工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能动司法的工作理念, 努力做到为社区治理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司法支撑。
一、社区治理定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区治理, 是指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和组织, 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 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1]。
美国的社区治理被全世界公认为最典型的公民自治形态。在美国城市化进程中, 各州及地方法律都针对公民自治的权限及适用范围给出了更为完整、详尽的表述, 这对于美国20世纪中后期大都市地区治理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根据美国政府法律法规, 社区在政府制定的社区治理规划的大方针下, 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 完全自主自治社区内的事务。
英国被誉为“地方自治之家”, 其治理模式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模式, 为维护社区安全, 降低社区犯罪率, 英国推出了一整套的社区治理项目, 例如睦邻警察服务、邻里守望项目以及社区矫正制度等[2]。这些政策的大力推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普遍减轻了居民对犯罪的恐惧, 还利于警察与公众的联系与合作, 大幅度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社区建设不仅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更是社会结构重新整合的伟大实践。1986年民政部首次提出开展社区服务建设, “社区”概念被引入到城市基层管理工作中, “社区建设”也慢慢兴起;1991年首次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到1998年国务院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 推动社区建设”的特殊职能, 次年民政部选择了26个城区作为社区建设的第一批实验区;到了2001年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纲要中, 专门将“推进社区建设”单列一节, 认为“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自此中国社区建设开启了全速前进的新时代[3]。
二、我国社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社区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猛, 一些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地方各级人大、行政机关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法规和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对于推动全国各地社区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纵然我国社区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 但是至今仍尚无专门的社区法, 这导致社区建设在体制与制度上的变革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法律与制度的保障, 以致于很难从根本上取得预期的效果。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尤其是涉农社区的兴起, 社区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新问题, 这些新问题普遍折射出法规滞后的现状[4]。
(二) 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不佳。
为了确切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司法部、普法办联合举办了“法律进社区”的专场推进会, 旨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为了贯彻落实“法律进社区”的活动精神, 全国各地制定了一系列宣传政策, 例如分时间、分对象、分区域开展与之对应的活动, 但似乎社区法制宣传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究其原因, 社区法制建设的人力保障和资金投入不足正是这些问题的导火索。目前政府管理工作大批量下放社区, 但这种“下放”仅仅只是任务下放, 与之相对应的人员、经费、工作指导却并没配套下放, 以致于开展了众多宣传活动却并没达到预想的效果。再加上社区名目繁多的工作内容, 不仅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更缺乏必要培训或实用性不强的培训, 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绵阳市青义法庭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012年五月到2014年七月, 青义法庭总共受理570例案件, 其中已结案449例, 未结案121例;在总共受理的案件数中, 婚姻案件与民间借贷占据了受理案件总数的绝大部分, 分别为:100例、91例。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 婚姻案件之所以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外出打工, 导致夫妻长年累月异地分居, 感情淡薄;2.由于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存在外遇 (或疑似外遇) ;3.少部分是受占地赔房的影响, 男女双方达成协议以期能获得更多赔偿的契约结婚;4.妇联、居委会诉前调解弱, 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查阅青义法庭审理案件的卷宗时发现, 青义法庭主要以调解为主, 判决为辅。例如该院2012年受理的“张某和李某的民间借贷”一案中, 法官了解到纠纷原因后, 通过摆事实、论证据、讲诚信、述法律耐心调解, 促使双方消除误会并相互致歉, 最终案件以庭外和解而告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调解不仅能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 还能处理好当事人双方的关系, 这是司法也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
四、法庭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从司法层面来讲, 基层法庭是社区治理建立的长效司法为民机制。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可在最前沿为社区提供司法保障, 多层面解决社区纠纷;充分发挥“法官进农家巡回法庭”等便民措施的作用, 力争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促进社区司法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当将基层法庭的审判工作与社区治理视作一个融合的整体, 借由基层法庭的审判工作参与社区治理, 以达到维护社区稳定的目的。
从社会公共管理角度来讲, 基层法庭是法院针对社区治理做出的积极调整, 运用能动司法的理念, 认真落实司法为民宗旨。以青义法庭为例, 法官不仅只做好本职工作, 还分配出一部分时间投入到青义镇管理工作中, 与镇上妇联、人民调解组织等建立互动合作关系, 熟练掌握群众语言, 深入群众并努力争取群众信任, 扮演好基层群众法制教导员的角色。
从社会效果来看, 法庭通过调解来缓和民众要求与国家法律的紧张关系, 从而缩小国家与民众间的隔阂。例如青义法庭在受理案件时, 为了达到案件审理的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调解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不仅了结了案件, 还可以让纠纷双方当事人消除彼此内心深处的矛盾, 且调解避免了法官严格遵循裁判规范进行裁判的困难, 同时兼具法律效力。通过调解, 不仅使群众认识到法律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更主要是能缓解国家与民众的分歧。
五、结论
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一项伟大而长久的战略任务, 人民法庭参与社区治理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的治理必须有司法的共同参与才能不断优化和完善, 基层法庭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保障社区“好、快、稳”发展, 为社区治理创建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刘秀玲.社区管理行为审视[J].社区, 2009 (19) :45-45.
[2]曾映明, 查竞春, 何少东.英国的社区治理[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2.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社区服务中心功能设计】推荐阅读:
社区优化服务,增强社区功能浅谈08-13
社区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11-03
社区服务方案设计08-07
社区最基本的功能07-09
京卡.互助服务卡功能简介09-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汇报07-07
社区服务标语版07-20
社区管理与服务论文08-02
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08-08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