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

2024-09-02

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精选3篇)

1.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 篇一

中考语文检测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11分)

我爱读书

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领略齐天大圣( )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我读笛福的(《 》),品尝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我读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书引领我与古人对话:?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孔子告诉我时间的珍贵;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这跨越千年时空的诗句,让我体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爱情的纯真;?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令我体验到曹操老当益壮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使我感受到游子思乡的惆怅;我在心目中描摹王维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图景;我在写作时揣摩苏辙?文者气之所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为文主张。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作品中的人物名或作品名。

(2)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2.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共和国外交风云》节目中引证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的

洪学智将军的一段话:

“我们志愿军战士非常勇敢善战,一入朝鲜就打了个大胜仗,歼灭美国精锐部队一万多人。我曾和被俘美国军官中一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在诺曼底登陆的军官谈过话。

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来打仗?’他们说:‘不知道,是上级命令来的。’我问:‘你们打得怎样?’他们抱怨说:‘这个仗和我们过去打的完全不一样。过去我们的条令规定,先是飞机炸,然后是大炮轰,最后才是坦克带着步兵冲锋。哪有你们这种打法?打着打着从屁股后面冒了出来,从侧面打。不仅白天打,晚上还打。白天打仗,晚上应该休息嘛,我们最讨厌夜晚打仗了。’”

洪将军的一席话引得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哈哈大笑起来。

(1)你认为观众为什么会大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将军的一番话表达了他说话时怎样的心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后面的题 (1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不以物喜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山水之乐 ..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D.或异二者之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2.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翻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

来比喻 。(4分)

3.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为主,乙文以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

者 的政治思想。(4分)

4.想一想,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4分)

5.用现代汉语说说:“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的意思。(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15分)

太空上能看到长城吗?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顺利返回地面后,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了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人想问的。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据说是得到了众多宇航员的亲口核实,并有照片为证。那么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

因此__ __,在20公里高度就很难将它分辨出来,长城完全从人的视野里消失的高度也只有60公里。这相对于航天器平均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来说,相差实在太大。如果在月球上也能看到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一根头发丝一样。如果说太空上能看到长城,显然不真实。

从实际来看,自从这一说法流传以来,不少亲临太空的宇航员就在纠正,表示绝无此事。第一批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之一――奥尔德林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就强调:那是人们的误解,是由于人们对事实不了解所造成的。而第一位太空游客、富翁蒂托也否定了这一说法。更有专家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但至今,仍有不少媒体不但不对传言进行纠正,而且还在津津乐道地宣扬“太空中 能看到长城”。道理很简单,但多年来,人们对此说法却深信不疑。这多少说明了我们对过去老祖宗的辉煌始终抱有依赖感,总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巨大骄傲和无上光荣,因此情愿相信错误的说法也不愿承认科学。

不科学的赞誉其实是谬误。如果用谬误来渲染民族情结只会误导百姓,令世人不屑。我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荷兰有围海大堤,都是气势雄伟的人工建筑,都是各自国家的骄傲,但这种骄傲不必上升至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长城并不会因为在太空上看不到它而变得不伟大。而“长城是在太空上能见到的惟一的人工建筑”的宣传,只会使爱国情结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基础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科学观念。

在不少媒体向青少年征集最想向杨利伟提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都填写了“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 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长城是伟大的,但你不会在太空看到它。

1. 文中说“在太空中真能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请找出文中的三个理论依据:(3分)

依据一: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二: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依据三: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 _和_______,说明了__ ___ __ 。(3分)

3.下面说法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2分)

A.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并不会使长城变得不伟大。

B.“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说法是谬误,宣传这种谬误会对人们的科学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C.人们对于“太空中能看到长城”的错误传言深信不疑,可见在科学上不能有爱国精

神。

D.对于“在太空中能看到长城吗?”的问题,杨利伟作出了否定回答,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4.请为本文第二段中的空缺处选择一个恰当的短语是:___。

A.普通人 B.仅凭肉眼 C.不管如何

选择的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本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后,引起了一场讨论。许多人对本文的内容提出了疑问或

不同看法。有人认为:

我们通常说的“太空”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太空中看得见”也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对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说,“长城在太空中是否被观测到”,取决于观测者所处的轨道(与地球的距离,角度等)平台、观测手段、天气状况、季节、背景地物及反射状况,甚至观测者的主观意愿等等因素。因而一直以来关于“太空中看长城“这个笼统命题存在许多证实或证伪的说法与争论,甚至在有亲身经历的宇航员之间也说法不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理论上,在“太空”中长城是可以被“看见”的(可能的前提:相对低轨道,最佳观测条件等),而且也的确曾经被“看见”过。杨利伟没看到,是因为杨利伟虽然环绕地球14周,但只有在起飞不久和接近降落的时间里他才在中国处在阳面(白天)时飞越中国上空,另外的两次飞越中国上空都是在中国的夜晚时间(阴面)。杨利伟自然没有机会去观测到长城,他当然没有看到长城,但这并不等于说在飞船上看不见长城。

请你也对本文的内容请提出一个疑问或不同看法,并简要谈谈产生疑问的原因或

不同看法的理由。(4分)

疑问或不同看法: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或理由: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后面的题(17分)

下三叠泉

张抗抗

①多奇怪,竟然是―直往下走。

②参差不齐的石阶,夹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之中,朝望不见底的深谷延伸,两边时而钻出一株已被无数路人摸得 (A光亮 B油滑 C光滑)了的树杆。飘忽不定的雾气,在密密的`林间回荡,只听得那一路召唤我们的山泉,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的哗响,却总也走不到头,总也不见这座名山中最最吸引人的所在――三叠泉。

③过了观瀑亭,石级便几乎是垂直朝下。它们险峻陡峭,不时变换方向,形成重叠的?之?字形,铺向谷底。无论远来的游客怎样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途,气喘吁吁地抱怨这艰难的旅程,咒骂那不肯轻易露面的庐山水神,石阶总是默然无语,执拗地要把人带到四面是万丈悬崖的深涧中去。

④我知道,退路是绝没有的。

⑤回到观瀑亭去,便只能远远地欣赏三叠泉的雄姿,没有银河飞泻的快感,没有水珠进溅的凉意,就像欣赏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庐山呢? ⑥庐山人说:?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

⑦既然已经出征,又干嘛找退路呢?

⑧可我仍然觉得奇怪,我到过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无一不是先向上攀援、攀登,向上走,才有蓝天、白云、山峰、雄鹰……

⑨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只有冉冉云雾, (A弥散 B弥漫 C笼罩)在我脚下,将我轻轻包围、淹没……

⑩?人们不大容易相信,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是吗??我问同行的一位年轻的旅伴。

(11)?三年前我们曾去三叠泉,就是从石壁上爬下去的。?他指着对面的绝壁说。

(12)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他们也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

(13)我们终于走进那幅凝固的画中来了。沐浴在霏霏雨雾之中,顿觉清凉。默默倾......

听那奔腾不息的山泉无穷尽的喧嚣,细细体味这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似又寻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庐山的真面目。

(14)这罕见的三级瀑布,必是集几千年日月之精华,才蕴含了如此巨大的力量和魄力从高山之巅一跃而下,完成这等雄伟的壮举。我仰望这百丈银练,觉得自己变渺小了……而这种感受,也只有走了那么险陡的一段?下坡路?,站在峡谷涧底才会得到的。

(15)如果按原路回去,便一直是朝上走。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略有改动)

1.根据文意从第②段和第⑨段的括号中为空白处选填恰当的词。(2分)

2.第(13)段中加点的“那幅凝固的画”有什么特点?(限用文中词语回答,不超过12......

个字,标点不计字数)(4分)

3.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2.离散数学三、四章检测题及答案 篇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若集合A的基数为n,则AP(A)。n2n

2.设A={{,{}}},则A×P(P())=。其中P(A)表示集合A的幂集.{{,{}},,{,{}},{}}

3.设A{{a,{b,c}}},则P(A)=。其中

P(A)表示集合A的幂集.{,{{a,{b,c}}}}

4.设A={1,2,3},A上的二元关系R={1,1,1,2,1,3,3,3},则关系R具有性。反对称,传递。

5.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则S(R)=,t(R)=。RR1;

i1R i

6.设R是集合A上的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的二元关系,则

10(IA,R=,R的关系矩阵是。001000或单位矩阵)1

7. 在偏序集A,中,其中A={1,2,3,4,6,8,12,14},≤是A中的整除关系,则集合B={2,3,4,6}的极大元是 4,6,极小元是2,3,最大元是无,最小元是无,上确界是12,下确界是1。

8.设A{{},},}1{0,B, 所有从A到B的双射函数是f

1{,0,{},1,f2{,1,{},0。

9.设f是A到B的函数,如果对x1,x2A,x1x2,都有f(x1)f(x2),则称f为,如果ran(f)B,则称f为 f,则称f为双射。当f为双射时,f

f11是B到A的函数,且ff1f=。(单射,满射;既是单射又是满射; IB; I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设R1和R2是集合A上的任意两个关系,则下列命题为真的是().(1)

(1).若R1和R2是自反的,则R1R2也是自反的;(2).若R1和R2是非自反的,则R1R2也是非自反的;(3).若R1和R2是对称的,则R1R2也是对称的;(4).若R1和R2是传递的,则R1R2也是传递的.

2.集合A上的关系R为一个偏序关系,当且仅当R具有()。(2)(1).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2).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3).反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4).反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 3.集合A上的关系R为一个等价关系,当且仅当R具有()。(1)(1).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2).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3).反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4).反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

4.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R,其等价类的集合{aRaA}称为().(3)

(1).A与R的并集,记为A∪R;(2).A与R的交集,记为A∩R;(3).A与R的商集,记为A/R;(4).A与R的差集,记为A-R.

5.设集合A{0,1,2,3},R={<0,0>,<0,2>,<1,2>,<1,3>,<2,0>,<2,1>,<3,3,>}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R的关系矩阵MR是()。(2)

11(1).00

0100

1001

0100(2).11

10

0010

1100

00

11(3).00

11

0011

0101

11

00(4).01

01

1000

1101

0

110

6.设A{1,2,3,4,5,6},B{a,b,c,d,e},以下哪一个关系是从A到B的满射(2)。

(1).R{a,2,b,3,c,4,d,5,e;(2).R{e,2,d

3,c,4,b,5,a,6,e;

(3).R{a,2,b,3,c,4,a,5,b,6,c ;(4).R{a,2,b,3,c,4,d,5,e,b .

7.设A{a,b,c},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R所确定的A的划分的是{{a},{ b, c }},则

R=(1)

(1). {< a, a>,,,,}(2).{< a ,b>,,,}

(3).{< a ,b>,,}(4).{< a, a>,< a ,b>,,,,} 8.设Z为整数集,f:ZZ,f(i)i(mod3),则f是().(3)

(1).是入射不是满射;(2).是满射不是入射;(3).既非入射也非满射;(4).是双射. 9.设f,g,h是集合A上的任意函数,下列哪个命题是真命题().(3)

(1). fggf ;(2).fff;(3).f(gh)(fg)h;(4).fgh.10.设A{1,2,3},B{a,b},下列二元关系R为A到B的函数的是(1)

(1).R{a,2,a,3,a ;(2).R{a,2,b;

(3).R{a,b,2,a,3,a ;(4).R{a,1,b,2,a,3,b .

三、简答题(共30分)

1.(6分)设A={1,2,3,5,6,10,15,30},“/” 为集合A上的整除关系。〈A,/〉是否为偏序集?若是,画出其哈斯图;

解:〈A,/〉是偏序集。其哈斯图为:

2.(12分)对下图所给的偏序集A,,求下表所列集合的上(下)界,上(下)确界,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3.(6分)设 A

={1,2,3,4,5,6},集合A上的关系

R={〈1,3〉,〈1,5〉,〈2,5〉,〈4,4〉,〈4,5〉,〈5,4〉,〈6,3〉,〈6,6〉}。(1)画出R的关系图,并求它的关系矩阵;(2)求r(R),S(R)及 解:(1)R的关系图为

t(R)。

R的关系矩阵为

M

R

0

00000

000000

10000

1000110

110100

0

00

0(2分)01

(2)r(R)R{1,1,2,2,3,3,5,5,(1分)

S(R)R3,51, ,(31,分)6 }t(R)R1,4 5}2分),5(4.设Z是整数集,R是Z上的模3同余关系,即R{x,yx,yZ,xy(mod3)},试根据等价关系R决定Z的一个划分。答案:由R决定的Z的划分为:{

0R,1R,2R},其中:

0R{,9,6,3,0,3,6,9,}1R{,8,5,2,1,4,7,}

2R{,7,4,1,2,5,8,}

四.证明题(共10分)

1.设a,bR,ab, 定义f:[a,b][0,1]为 f(x)

其逆映射。

证:1)先证明f是入射(2分)

xaba,证明:f是双射,并求出

对任意的x1,x2a,b,若f(x1)f(x2),则有

x1aba

x2aba,从而有

x1x2,故

f是入射。

2)再证明f是满射(2分)

对任意的y0,1,都存在x(ba)yaa,b,使得f(x)y,从而f是满射。

综合(1)、(2)知f是双射。f

1

:[0,1][a,b]为 f

1

(x)(ba)xa,对任意

3.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 篇三

(一)参考答案: 姓名 成绩(第1--3章)2016、3、18(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40分)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方针和教育经验 B.教育问题和教育方针 C.教育经验和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3.标志着现代教育思想问世的著作是()。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卢梭《爱弥儿》 5.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梅伊曼 6.夸美纽斯一生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泛智教育 B.自然教育思想 C.要素教育思想 D.心理学化思想 7.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8.“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学记》 B.《师说》 C.《论语》 《春秋》 10.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11.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A.教师系统传授知识 B.学生从活动中学习C.问题的解决 D.学生自学

1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1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 D.教育的政治属性 1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映的是教育的()A、历史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15.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几乎不具有的功能是()。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个体发展功能 16.()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1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7.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是一种()A.非形式化教育 B.形式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大众化教育 18.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的时代是()。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19.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A.文化教育 B.商人教育 C.骑士教育 D.武士教育 20.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2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希腊 C.埃及 D.罗马 2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2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的教育思想是()。A.民众教育 B.信息教育 C.全民教育 D.终身教育 24.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理念是()。A.教育终身化和教育全民化 B.教育全民化和教育民主化 C.教育终身化和教育民主化 D.教育全民化和教育整合化 25.实现教育平等的基础是()的平等。A.教育过程 B.教育结果 C.教育机会 D.教育内容 26.从教育功能作用和性质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A.筛选功能和协调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27.全民教育主要倾力于()。A.普及教育 B.全民教育 C.继续教育 D.民主教育 28.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29.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状态称为()A.发展 B.成熟 C.成长 D.生长 30.小学阶段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31.维果茨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A.教育应与儿童发展同步 B.教育应适应儿童发展C.教育应超前于儿童发展 D.教育应跟随儿童发展。32.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B.思维成熟在先,情感成熟在后,感知成熟更后 2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C.情感成熟在先,感知成熟在后,思维成熟更后; D.思维成熟在先,感知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 33.个体人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规律,心理的发展总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是指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34.心理学家提出的人的发展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概念,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35.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36.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7.就目前整体而言,儿童身心发展呈现()的特点。A.生理成熟超前、心理成熟滞后 B.生理成熟滞后、心理成熟超前 C.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同步发展 D.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各自发展 38.墨子在教育学生时注意“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体现的教育原则是()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全面发展 D.自主探究 39.少年期学生表现出“成人的身体,儿童的心理”的特征,说明了其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40.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A.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 C.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 D.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1.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综合论的观点 D.多因素说的观点 42.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的试验说明了()。A.遗传的重要性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D.教育的重要性 4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4.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45.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自由发展 B.自愿发展 C.自主发展 D.自动发展 46.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当()A.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B.与学生发展同步 C.跟在学生发展的后面 D.不受学生发展制约。3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47.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学校的级别而变化的是教育目的中的()。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课程目标 48.教育目的的功能在于()。

A.导向规范和权威功能 B.激励评价和规定功能 C.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D.规范引导和评价功能 49.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和任务是()。

A.培养劳动者 B.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机器大生产 50.在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家长的愿望与国家的教育目的()。

A.完全一致 B.完全不一致 C.有时不一致 D.都不是 51.《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52.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政策

D.教育方针 53.下列表述中,属于教育目的特性的是()。

A.行政命令性 B.政策指向性 C.实践操作性 D.核心指导性 54.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的人。

A.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结合 B.德智体等方面均衡发展

C.智力和体力和谐、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D.语文、数学、音乐等各科成绩都优秀 5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是()。

A.“全面教育”与“全面发展” B.“全面发展”与“面向全体” C.“全面教育”与“面向全体” D.“全面教育”与“全面落实” 56.美育又称()。

A.美术教育

B.音乐教育 C.文学艺术教育

D.审美教育

57.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队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的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的运动员 58.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9.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培养目标的()更加受到关注。

A.个别化 B.全面化 C.全民化 D.个性化 60.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 4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度

61.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62.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

A.普遍性 B.基础性 C.强制性 D.公共性 63.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学校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64.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制约;二是()。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教育与人口发展相互制约 65.教育在发展中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具有()的表现。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66.“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7.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68.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民族文化传统 C.政治经济制度 D.生产力发展水平69.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70.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深刻地说明着()。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71.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72.报刊、书籍、影视对教育的影响属于()。

A.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B.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D.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73.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教书育人 B.以人为本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社会主义 74.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现出教育的()。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交流功能 C.文化选择功能 D.文化创新功能 75.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规范文化 76.人口质量的量化指标一般是以()来表示的。

A.受教育程度 B.职业素质 C.劳动能力 D.身体素质 77.教育的优先发展,首先应是()的优先发展

A.高中阶段教育 B.义务阶段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78.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79、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80、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B、教育常常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C、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2.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3.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5.下列属于洛克教育思想的是()A.白板说 B.自然与自由 C.绅士教育 D.“泛智”思想 E.发现法 6.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A.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7.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教育家有()。A.夸美纽斯 B.杜威 C.柏拉图 D.卢梭 E.赫尔巴特 8.以下与杜威有关的是()。A.五步教学法 B.教育即经验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E.教学做合一 9.广义教育的构成有()。6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A.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我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A.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的联系 B.教育活动的主客体之间联系 C.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1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12.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C.国家的出现 D.文字的产生 E.私学的出现 13.义务教育中,以下各方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的是()。A.国家 B.社会 C.家庭 D.学校 E.儿童 14.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A.面向现代化 B.面向学生 C.面向未来 D.面向21世纪 E.面向世界 15.现代教育所独有的功能是()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E.科技功能 16.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指教育具有()。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E.综合性 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的发挥的主要条件是()A.教育者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状况 E.地理环境 18.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财富 E.能力 19.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分为下列三个层次()。A.文士学校 B.僧院学校 C.教区学校 D.大主教学校 E.社区学校 20.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才能实现。A.个体的主观努力 B.教育 C.遗传 D.社会实践活动 E.个体发展 21.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洛克 E,华生 22.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指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E.综合性 23.近代社会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变化包括()。

A.教育的世俗化 B.教育的国家化 C.教育的终身化 D.教育法制化 E.教育整合化 2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再生产劳动力 B.再生产科学技术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 D.构成文化本体 E.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25.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

A.规模 B.领导权 C.受教育权 D.结构 E.方法 26.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A.素质教育 B.“科教兴国”C.实施全民教育 D.“人才强国”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的 C.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D.教师教学目标 E.社会价值取向 28.下列选项中,以日本学制为蓝本的学制有()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E.六三三学制

29.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30.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

A.身体素质 B.创新能力 C.心理素质 D.社会素质 E.实践能力

31.下列表述中,属于教育方针的特性的是()。

A.政策指向性 B.核心指导性 C.行政命令性 D.概括统一性 E.具体多样性 32.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

三、判断题(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判断出对与错得0.5分,说明理由得0.5,共6分。)

1、《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错。《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可将教育分为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错。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可将教育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3、一个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伸到火苗上,被灼伤,并由此获得火的有关知识,这一过程就是教育。()错。这个孩子所获得的是自我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不是教育。

4、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对。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因材施教,不是让所有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

5、小明在学校里经常受到个别同学的欺负,父母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小明受到的就是教育。()错。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积极向善的精神影响。父母对小明的训练不是现在社会所提倡的积极向善的精神影响,因而不是教育。

6、陶行知师承杜威,其教育思想与杜威完全相同。()错。陶行知师承杜威,但其教育思想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正好翻了个个。

四、问答题(共13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8分)8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必须贯穿于人的一生,同时教育要满足人各个层面的学习需求。教师的专业化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教师个体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二是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发展提高的进程。(1分)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分)首先,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获得了新的诠释。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贯穿于人一生的各个年龄阶段,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概念。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教师个体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对教师职业整体来说,就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提高进步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只有永远。其次,它开辟了一条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终身教育思想将教育扩展到人类社会的整个空间,要求构建一个无人不学、无处不学、无时不学的学习型社会;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这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专业化,不是在学校中就能实现的,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做到教学相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再次,它引发了教师专业化内容的革新。终身教育主张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来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现代教育理念,更要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在本专业领域,要具有权威性的发言权和行动权,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性内容。最后,它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终身教育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提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过程,没有最后的标准,只有不断的追求。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和人格价值。——选自《学记》(5分)(1)解释上文中“豫、时、逊、摩”的含义 豫:预防;时:及时;逊:顺序;摩:研讨。(1分)(2)解释这段文字的含义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2分)(3)联系当前教育现实,谈谈你对上文的理解。《学记》一文中,提出了取得教学成功的四条经验:对学生的错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抓住适当的关键期进行教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学习中,提倡合作探究,取长补短,更是现代学习的优秀品质。这些教育教学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2分)9

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

五、论述分析题(24分)

1、试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哪些不同?(12分)(1)指导思想不同:

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反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2)教育目的不同:

素质教育是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应试教育是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3)教育对象不同: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英才教育”。(4)教育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是从学生身心发展出发,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全面教育;应试教育是围绕考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畸形的教育。(5)教育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应试教育是被动学习、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6)评价标准不同:

素质教育是确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尺度,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应试教育是以分为导向,以考为法宝,以此来评价学生、老师和学校。

2、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如下观点或说法(12分)(1)、“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长”。(3分)上述说法,体现的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因问题中的内发论的观点,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人的身心发展也像小树的长大一样,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内发论的关注点是人的“自然生长”以及成长的规律和成熟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看到了人的内在需要,成熟机制对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其理论的合理成分。但内发论忽视了社会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对人的发展的重大影响,否定了后天学习和教育的作用,这是其理论的缺陷。(2)、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却“大器晚成”。(3分)答题思路:(1)体现的规律;(2)内涵解释;(3)具体分析。上述现象,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表现在人在同一方面发展上,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上也是不均衡的;并且不同的人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突出表现了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10 智圣教育 细心审题 认真答卷(3)、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而在优良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成了“纨绔子弟”(3分)。上述现象,突出表现了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中的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人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对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限制。上述现象说明,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在动力,但不能决定人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发展的根本内因和决定性因素是人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4)、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试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3分)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因此,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晏阳初等仁人志士的“教育救国论”,出于良好的愿望,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入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通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材料下一篇:用友u8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