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2024-10-25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精选13篇)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一

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较少,正规融资渠道中银行、信用社金融机构仍然是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还包括其他融资渠道,如民间借贷,自有资金融资等渠道。

1.1 内源融资的不规范

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资产不规范从而导致内源融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身企业规模就很小,基金很少,能够用来融资的折旧和利润较少。企业内部发展缓慢,大多数企业没有高科技高技术,生产落后,内源融资也很有限。

1.2 间接融资渠道减少,融资阻力重重

农村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大多都是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坏账呆账造成了许多金融融资机构亏空,许多商业贷款银行如商业银行等不敢把资金贷给农村中小企业,高额的抵押贷款给本就弱小的企业造成压力,信用担保缺乏使企业很难贷款到大额资金,复杂的贷款程序给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阻力重重。

1.3 直接融资门槛高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相对落后,《证券法》和《公司法》中严格规定着企业公开发行证券上市融资的条件。

2 造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2.1 农村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农村中小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不合理,债务承担和利润分配无据可循,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了资金低效运行,企业风险也因此转嫁给银行和投资者承担。

2.2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1)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绝大多数农村中小企业不具备公开上市的资格,财务制度不建全,财务信息不对外公布。商业银行信贷方面的部门相关制度未完善,信贷员对信息收集不全,监管力度不够。(2)缺乏专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银行贷款管理成本高。(3)信用体系方面的问题。我国信用担保机制的担保基金规模过小,资金来源单一,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3 国家政策法律方面的原因

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在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金融贷款方面等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加剧了农村企业的融资困难。

2.4 融资渠道不完善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农村中小企业缺乏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认识,企业债券发行缺乏利率弹性,债券品种单一,偿还方式过于简单,中介机构不健全,信用评级质量差等方面原因导致了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

3 解决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水平

提高农村中小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农村中小企业中积极推广人机工程学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方法。鼓励农村中小企业生产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吸引外资,进行外贸合作,拓宽经营范围。

3.2 改善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

(1)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农村中小企业内在信用建设的动力系统,并促使银行构建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记录积累和信用评价分析、一系列有利于银企之间良好沟通的融资体系平台。(2)建立一个专门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加大信贷支持。(3)加快银行的改革,改进和完善间接融资。转变商业银行理念,加强商业银行管理,加大商业银行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程度;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银行;同时,适当成立政策性信贷机构。(4)建立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该由政府,农村中小企业与社会共同积极参与。政府应该为建立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村中小企业通过社会公众,集资组建互助合作的担保基金或者商业性担保公司。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建立有限责任形式信用担保公司,促进公司的积累发展。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引导农村中小企业依法开展多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

3.3 拓宽和完善融资渠道,建设专业的法律法规

推出针对农村中小企业最优免税政策,鼓励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我国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改革可以学习温州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股份制村镇银行,开展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在利率方面实现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

3.4 构建辅助融资体系

一般而言,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辅助体系主要由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构成。构建农村中小企业辅助融资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进管理模式,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服务设施,进行物业管理、商业服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营造适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提供融资帮助。(2)培育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中介机构。1)发展农村融资性租赁中介机构。农村中小企业通过租赁厂房、设备可以降低成本、节约固定资产购置资金,加快企业经营周期。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政策和法规等措施积极鼓励融资租赁中介组织发展。2)发展融通代理公司。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农村中小企业资本的流动性,降低管理费用,而且可以使得农村中小企业跨出农村地域,建立良好的信用,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上,拓宽经营范围。

4 结论

解决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各级政府从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和政策法规上进行一系列努力,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促进我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的体制。在间接融资体系上,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化贷款步骤,建立政策性中小银行,加快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在直接融资体系上,改革财税制度,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证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上市的标准。要构建辅助融资体系加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确保农村中小企业能顺利安全融资。

参考文献

[1]程慧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时代,2010(,18).

[2]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江苏农村经济,2010,(307).

2.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二

【关键词】融资租赁  中小企业  传统融资渠道

一、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强大作用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灵活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和丰富的创新能力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在我国,全国工商登记企业中,按现行中小企业的标准划分,有超过99%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这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为我国贡献了超过六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五成以上的税收。并且,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新产品开发,也是由这些中小企业完成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存在,并且困扰着企业主、政府和整个社会。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有数据显示,99%的中小企业仅能获得大约40%左右的贷款授信。许多企业不得不被迫转而求助民间资本。但民间借贷高额的利率又让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无力承担。

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一般有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包括外源直接融资、外源间接融资等渠道。一般在出现资金需求时,企业往往最先选择的是利用自有资金,即内源融资,然后再考虑外源融资的方式。外源融资中,间接融资是较多采用的方式,利用银行贷款融资占比超过70%。

二、融资租赁与传统融资方式的比较

传统融资方式虽仍然较多为中小企业采用,但是在中小企业利用其融资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直接融资是直接向相关资金富裕者提出融资需求,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也不充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许多投资者对中小企业信任度较低,不愿进行融资。

第二,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进行融资。此类金融机构凭借其专业性可以对中小企业进行更详尽的信用和资产调查,但是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同时,银行贷款需要中小企业进行抵押或者质押,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

融资租赁是新型的融资方式,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融资租赁有着手续简便、租约灵活的特点,适应现代经济方式,而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从融资租赁企业的角度来看,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时,投资方较为担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一种灵活、有效地营销方式。相比于直接借款,融资租赁企业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因为租赁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征,出租人毋庸担心设备无法收回导致损失。出租人更加关注的是承租人能否按时支付租金,一旦租金出现问题,也可以随时收回设备,不用负担较大的风险。

第二,从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比普通贷款更容易获得,二是企业融资的成本也更低。首先,融资租赁手续简便,租期灵活,对于中小企业这样规模较小、容易被银行贷款忽视的企业来说,获得该方式的融资是较为方便的;其次“融资”和“融物”相分离,承租人为取得租赁物品的使用权负担相应的租金,但并不获得该设备的所有权。因此出租人无需像银行贷款一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担保物做详尽的调查,只需对承租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给予适当的关注。因此企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融资,虽然租金率比银行贷款利率略高,但是如果考虑到节省下来的相关调查和交易成本,总体来说,是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主要问题

融资租赁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之后,凭借先进的思想和灵活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融资租赁行业的。从最初成立的仅两家国有融资租赁公司,到如今整个行业都呈现出庞大的企业数量和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World leasing Report 2013》的统计,我国2012年融资租赁业年产值达到886.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位,且2012年产值比2011年增长约41.67%。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融资租赁企业1026家,2013年实现业务总量约2.1万亿元。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起步较晚,进入新世纪后融资租赁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

第一,我国有关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不健全。西方一些融资租赁业起步较早、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国家都有融资租赁相关的专门法律。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一部有关融资租赁的正式法律出台。但是目前,我国《合同法》中已经有关于融资租赁的相关章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已于2006年推出,并逐渐成熟。我国融资租赁相关专门法律的出台指日可待。

第二,融资租赁业监管混乱。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是多头管理,根据融资租赁企业类型的不同,由不同机构实施监管。例如金融类的融资租赁企业由银监会进行监管,而非金融类融资租赁企业由商务部实施监管。这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和相关行业条例、准则、监管标准等的统一。

第三,虽然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规模也相当可观,但是我国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相比较其他国家仍然偏低,在排名前20的国家里,几乎可以说是市场渗透率最低的国家。市场渗透率是指融资租赁交易量占各国GDP的百分比,它衡量了融资租赁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程度。显然,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对GDP贡献较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就中小企业来说,尽管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占有很大优势,但是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尚且没有相关认知,仍然倾向于以购买的方式引进设备。此外,中小企业也缺乏对融资租赁具备一定知识的相关人才,即使认识到了融资租赁独特的优势,也无法很好地开展相关业务,无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丽芹,郭焕书,叶陈毅.利用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企业经济,2011(11).

[2]曾玉玲.融资租赁功能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5).

[3]岳彩申.融资租赁监管模式的转型[J].法学,2012(7).

[4]路旸.融资租赁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比较优势[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5]吕利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6]朱建波.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三

摘要:×××××

关键词:利率;企业;融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它们不仅在创造财富、增加税收、繁荣城乡经济、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吸纳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方面,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已占全国的60%和40%,而在出口方面,中小企业也已达到全国出口总额的60%。这足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纵观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在积累发展资金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着更多的困难,融资壁垒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在我国进行的调查,有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小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 23%,中型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22.13%,而大型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12%。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是其融资最主要的方式。面对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瓶颈,我国在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缓解融资难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采取内部融资方式,由创办人自筹资金,外部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仅依靠内部融资是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而在外部融资中,以银行贷款为主,但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通常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单一的资金获取方式,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据中国银行统计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总融资的1.3%。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制发育不完善,证劵市场准入条件过高,创业投资体制以及公司债券市场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外,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也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趋于狭窄。

2、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在借款时,不仅无法享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大型企业借款高的多的浮动利率。商业银行从自身控制经营风险的角度,一般都会要求中小企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进行融资。中小企业还要支付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些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分散、孤立、寿命短、行为不确定的现象,而且多以家族企业管理为主,固定资产少,抵押品不足,流动资产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因此,更加需要第三方提供银行申请贷款信用担保。但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才开始建立,能提供担保的金融机构较少,且担保基金不足等问题都表明我国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体系作用有限,运作机制不健全。目前各类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有几百家,但分布分散且很不平衡。而且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自负盈亏的担保机构为了减少风险,只能提高担保条件并严把担保业务办理关。这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管理水平低,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低,许多中小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达不到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条件和要求。中小企业还存在另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愿公开太多的内部信息,并且存在做假账的问题。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等较难取得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的认可,这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便紧缩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使中小企业难以筹集到资金。

(2)中小企业信用较低,抵押品或担保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利润回报率也比较低,从而使得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差,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容易受到削弱,中小企业出现倒闭的几率较高。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一般较小,很难向银行提供其所要求的抵押物或担保机构要求的担保物。这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致使银行和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一方面,银行找不到一个标准来评价企业信用情况,不敢贸然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社会信用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的信用情况,使自己在向银行贷款中处于不利地位。

2、金融体系的原因

(1)我国金融体系业务效率低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还是以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业务的多数份额。从所有制结构看,尽管我国银行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但根据2009年4月份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52%以上为国有银行。这样的所有制形式实质是国家对银行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连带责任,导致银行业内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竞争,金融业务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业务。

(2)我国金融机构的融资程序和融资条件阻碍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金融机构针对资金使用的原则是“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在实际操作中的金融机构以有效担保作为向客户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但是中小企业却因为自身资本的限制无法提供足额担保。此外,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简捷迅速的融资服务。然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其自身融资安全度,推行严格完整的融资程序和融资企业资格条件,这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业务简捷迅速的要求,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

(3)我国金融机构高息贷款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从银行的贷款业务来看,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把经营战略定位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导致贷款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银行一般会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动态方式来制定,即使某一时期制定上浮或下降一定比例的标准,具体执行起来,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尤其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普遍实行了授权授信制度,客观上使贷款条件更加严格,环节更加复杂,增加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

由于中国大中型银行的体制改革滞后,小型银行的数量太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远未根本解决。目前,国家成立的一些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费比较高,小额贷款公司利息更高。

三、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定价——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述评

(一)成本加成模式

该模式的公式为:预定利差水平=[目标利差收益/贷款总额—(贷款收入—借入资金成本)/贷款总额]*100%。该模式在计算贷款的最低利率时,全面考虑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风险补偿水平和目标收益率。银行以最低利率为底线,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相对于客户的谈判地位确定贷款利率,以保证每一笔贷款都能获取目标收益。

(二)基准利率加点模式

该模式公式为:贷款利率=优惠利率(或基准利率)*[1+系数(即风险加点)]。该模式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贷款定价方式。主要是把对资信最好的客户发放的短期营运资金贷款的最低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三)客户盈利分析模式

该模式公式为:贷款额*利率*期限*(1—营业税及附加税率)+其他服务收入 *(1—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该客户提供服务发生的总成本+银行的目标利润。该模式强调银行确定贷款利率时,以客户为中心,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试图从银企全部关系往来中寻找最优,得出具有竞争力的利率水平。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成本加成模式可以保证银行每笔贷款有利可图,但这种内向型的定价模式可能影响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基准利率加点模式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导向,但作为“外向型” 的贷款定价模型,它由于对资金成本重视不够,有时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成本收益分析模式较为全面,使银行在贷款得到合理回报的同时,又保有银行贷款对高质量客户的吸引力,但该模型更适用于银行大客户,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适用性一般。在实践中,银行必须根据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身的定价模式。

四、对策及建议

1、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提高信用水平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其自身素质。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企业内部资金充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改变其保守落后的管理观念,满足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其次,需要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正确的经营战略,积极创新培育名牌特色产品,突破自身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局限性。

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要注重健全规范财务制度,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增强信誉,创造良好的贷款条件,以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及时、完整、准确提供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

加强银行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企业规模、存续时间以及企业拥有可抵押资产等信息反馈给银行,降低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

商业银行也应充分重视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项目,不断完善现行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2、强化政府部门的支持保障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资金筹措能力低,在市场竞争中一般处于劣势地位。政府应当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确保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缓解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辅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实施力度,积极设立落实中小企业贷款奖励

专项基金,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渠道与选择。

3、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具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有利于解决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使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应做好以下工作:

(1)调整中小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管理模式。

(2)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控制市场风险。

(3)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的弹性利率调整机制。

(4)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根据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等,综合评出其信用等级,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4、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趋势,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决策权力,在合理判断中小企业类型和实际调研其贷款用途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贷款定价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的应用,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5、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较少,而国外直接融资方式要成熟很多,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1)制定多套标准大力发展二板、三板市场,加快创业板市场发展,对不同的企业设定不同标准。(2)降低债券市场在企业规模、发行额度等方面的标准,为中小企业发展风险提供担保,鼓励经营情况良好、偿债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4.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受的影响应当说是首当其冲的,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短缺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应该说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我国看,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

(1)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信息观念淡漠,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不少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意识不强,财务治理水平低下,信息缺乏客观和透明。此外,个别中小企业还恶意抽逃资金,拖欠帐款、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椐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治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治理知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治理非常混乱。同时,企业为了应付监督部门的检查,还要预备两套帐,甚至多套帐,这样,企业很难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资料,银行也无法摸清企业的真实面目,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二)从银行方面来看,我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商业银行,它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自身的利润,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1)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2)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通常,中小企业在经营治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治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融资机构贷款融资为主,而且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有银行,其贷款来源过于集中,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将近增长了5倍,而金融机构数量却只增长了一倍,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局面。 从贷款条件来看,大多数贷款利率在5%--8%之间,贷款期限在6—12个月,总贷款额不超过500万元。贷款数额的限制和成本的过高不利于中小企业从事回报期长、收益高的项目,从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5.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五

专业论文

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融资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面临着即将倒闭的的困境,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融资困境的解决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1.1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较少。由于中国中小企业采用低折旧计算方法,在生产经营中只计算有形折旧,而忽视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无形损失,所以造成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时缺乏足够的资金,而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会导致自有资金更少,负债过重。中小企业自身积累少,很难为融资作出贡献。

1.2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新成立的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担保费用过高,担保业务发展换缓慢。

1.3中小企业的银行抵押贷款受限。许多银行发放贷款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抵押,银行对企业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使用权,厂房以及机械设备,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抵押物数量少,质量差,抵押贷款受到了限制,其次,抵押贷款登记和评估的费用过高,环节多手续繁杂,也成为制约抵押贷款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抵押率较低,中小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额度小,抵押贷款这种融资方式给在中小企业提供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4中小企业有价证劵融资比例小。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虽然有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主要还是针对国有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自身难以达到上市标准,(目前上市企业数量较之中小企业的庞大数量,比例太低。)所以,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1.5中小企业经常采用非正式融资方式。比如:在职工内部集资、企业领导人向亲友借贷以及各种民间借贷行为。但是这些非正式融资活动由于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等诸多原因,虽然能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却不能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实行。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带来的影响

2.1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延缓经济的整体增长。目前,各国经济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技术进步、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融资困难,缺乏资金,周转不良,致使中小企业效益低,发展缓慢,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应有的动力与支持,延缓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2中小企业融资难,滋长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由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筹集到资金,致使一些中小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非正规的地下金融机构。这些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分险、提高效益,设置了很高的借贷利率。这样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益,又由于非正规机构的高利率而增加了成本,这些都对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及产业政策发展不利。

2.3中小企业融资难,使资金利用率降低。对中国企业来说,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而这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且大部分滞留在流通领域,利用及不合理。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不能进行技术改革和顺利经营管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3.1政府层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金融系统中的劣势地位越加明确,这就决定了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给予积极扶持。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进行金融支持。

(3)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设立中小企业办互助会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4)为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制定《担保基金法》、《风险投资法》等法规,使中小企业可与国有大企业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取消上市公司的指标分配办法和上市额度等限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

3.2金融系统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具备条件的银行在进行改造时,要允许民间资本以建设投资基金方式参股。其次,国有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进一步扩大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并在贷款审批、结算、汇兑、转账、资本运营等方面提供给中小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可适当考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如可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中小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通过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和提高。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3)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管理水平和发展前景,从而可以客观而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提高信贷成功的几率。同时,银行还能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监督,防止错误投资,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3.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新军: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2):10-12。

2.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黄泰岩:中小企业研究热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探究 篇六

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一个积极的推动力量。其盛行与发展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 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与关系到微型企业发展出路与前景的决定性的信贷资产融资中所存在的问题, 必须加强研究, 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才足以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信, 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完成其在转型期的历史使命, 实现真正的社会经济转型, 实现企业化的现代发展。

二、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根据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微型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中小型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微型企业为: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建筑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

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融资难问题来看, 问题主要出现在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上, 特别是那些时间较短的微型和小型企业, 在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问题更加难。相对来讲那些建立时间较长, 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型企业在我国目前的信贷融资中困难并不大, 有时这些企业恰恰是一些商业银行在信贷营销的稳定客户。

三、我们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分析

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 既有其内部的因素, 也存在着外部的原因:

(一) 内部因素

1. 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状况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与经营状况有着许多不利于其扩大融资的因素,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的成立时间较短、自有资本偏少、规模普遍较小、发展后劲不足、整体效益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很弱, 这些因素, 在客观上不仅加大了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 也当然地给银行贷款带来了较高的风险。这就必然地导致了各个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2. 认知的偏差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一般都是民营企业,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简单的家族式管理机制, 因而, 这些中小企业普遍地存在着管理者素质比较低下, 企业缺少人才的窘境, 这就势必进一步导致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着认知的偏差, 从而又进一步地导致了企业行为的偏差。而这些一旦涉及到融资问题, 也就自然而然地势必影响到融资效果。

(二) 外部因素

1. 间接融资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还会在近期较长时段内以较大的影响力控制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流通。而银行业原来的组织结构模式和运营机制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显然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建立在原有的行政职能的基础上, 是作为国家行政保障的重要手段来行使其职能的, 这就决定了原有的行政式的结构模式和运营模式。在其结构组织上的特点突出的表现为行政式的层级划分和管理运营机制, 是从中央到地方的逐层级“委托——代理”型的运营机制。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的金融业务的便利过程中, 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当然, 这种逐层管理的方式对于金融的资金融通和较大规模的投融资业务是有其优势的, 不过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来说, 其不适应性的弊端还是明显而突出的。

2. 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的变化

微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不足, 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更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提升的国家发展战略。就目前的情形来看, 由于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了结构性的产品过剩, 有利于微小型企业发展的卖方市场不断地向不利于微小型企业发展的买方市场转化, 整个国家也不断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调整了经济发展方式, 一大批产能过剩的企业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或者转产, 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给微小型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直接造成了一部分微型企业因为不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经营困难, 导致了产品积压, 利润水平降低, 严重影响了“内源性融资”。

四、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信贷融资良好运营机制的应对策略

(一) 加强相应的信贷组织体系构建

1. 要改变原有的国有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模式和运营机制

我国金融机制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机制必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变, 开拓新的途径和方式, 以便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创设。

在具体的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上, 要遵循高效能、全面性、普适性的原则, 实现市场化导向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金融机构的改革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从市场经济整体运营环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使金融业的发展兼顾到我国经济成分构成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领域、层面和样式的多样性, 使得金融机构有能力承办各式各样的金融信贷业务。金融机构特别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必须加强机构层级之间的相互联系, 简化机构连接和运营的中间环节, 提高金融业务办理的效率;同时可根据微型企业的分布特点, 依据各地区微型企业的规模, 分布领域和自身特点, 因地制宜, 量身定做, 为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统一管理下的灵活处理和具体应对的策略与机制保障, 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性和实际职能行使的有效性。

2. 加强小型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扶持工作

对于地方性和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保障的具体工作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 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 从整体上来看, 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工作:要方块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小型金融机构的管制, 在政策上和实际的职能行使上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性和宽裕度, 使其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和信贷融资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范围进行灵活掌控和有效应对;要鼓励社会性市场经济运营环境下的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的构建, 政府应大力帮助和扶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把民间金融机构和政府国有金融机构的组织建设和运营机制相互结合, 取长补短, 发挥二者的互补优势, 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运营机制。政府还要为小型金融和机构特别是民营性质的小型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信用机制建设的良好政策和实际扶助保障, 小型金融机构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其信誉度偏低, 社会影响力偏弱, 普遍的认可程度不高, 为此, 要保障小型金融机构普遍而宽泛的发挥作用, 就必须为其社会服务的公信力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快相应的法制保障工作的进程, 建立信贷风险的隔离保障制度和实际的不就行政策措施。

(二) 加强信息管理机制建设

1. 建立社会征信体系

笔者认为, 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首先是制定出能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征信机构管理法律法规, 同时完善已有的还能够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征信机构管理法律法规。尽量使征信体系步步有法可依, 依法运行。而不是随某个人的意愿运行。纵观世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有征信管理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 泰国的《征信业法》。英国《数据保护法》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我国可以借鉴经验,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 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相应法律法规。并尽快出台相应的专门用于信用管理的法律法规, 来支持和促进我国目前信用征信业的发展。

2. 建立相关信息的数据库

要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几乎每个人和每个企业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中小企业进行详细的全面评估与评价。这样就有可能涉及到业主个人、税务、工商、海关等许多各方面的信息。为了消除因信息泄露而产生的对一些人尤其是一些企业主不利影响。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数据库的保密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定和约束那些机构。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确有效的企业信息数据库。

3.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商业资信调查机构

在征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 信征机构不仅承担着对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使用服务, 还承担着对这些对象信用评级、评估等职能。尤其是在信用增值业务中, 商业资信调查机构需要介入。因为只有在这个机构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 银行才能在给企业的贷款过程中一尽快的速度进行, 从而缩短了贷款处理时间这在客观上就降低了银行和企业的双方的成本, 这样的运作下贷款违约率也是比较低的。目前我国商业资信调查机构只能说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仅仅初步发展。其发展程度与西方发达国相距还很远, 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借鉴别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情大力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商业资信调查机构。已适应国际经济的大发展。

(三) 完善信贷环境和信贷机制

1. 明确中小企业贷款市场, 分清目标客户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对于各个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来讲, 它们今后的信贷营销客户目标群体将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不同的中小企业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不同业务类型、不同经营特点、不同竞争结构的银行机构之间, 分工合作、相互帮助, 取长补短, 科学管理。共同服务好自己的客户, 为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铺好道路。大家共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加快业务创新

各个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的不同, 有针对性的对中小企业进行各有不同的贷款政策,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融资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能够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为其量身定做贷款产品。使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加快创新贷款业务流程

中小企业无论规模、资本、管理与大企业都有很大不同。但是中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有数额小、时效强、频率高的特点, 这些特点就要求银行在贷款给中小企业时不可能与大企业贷款有相同的贷款流程如果相同, 无论都银行还是中小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银行应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既简单有安全的可实际操作流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尽量的缩小流程环节, 这样既满足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也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

4.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科学合理的制定出一套对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信贷人员的业绩考核奖评制度, 银行应建立起完善的信贷人员业绩考核奖评制度。使信贷人员在对自己的客服服务过程中能有负责的履行信贷职责。从而达到银行在开展业务中做到质量效益齐头并进。也只有有一个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用的考核评价制度。才能使银行的信贷人员在他们的工作中, 真正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兢兢业业地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使银行和贷款的企业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也使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结语

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一个积极的推动力量。其盛行与发展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 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与关系到微型企业发展出路与前景的决定性的信贷资产融资中所存在的问题, 必须加强研究, 进行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才足以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相信, 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 我国的中小企业一定能够完成其在转型期的历史使命, 实现真正的社会经济转型, 实现企业化的现代发展。

摘要:文章立足现实, 探索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 并指出相应对策, 为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红雨.略论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88.

[2]罗国勋.中国微型企业的发展趋势[J].决策与信息, 1999 (05) :137.

7.我国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研究 篇七

李方娟,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潍坊,学历:会计专硕,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方向:财务与成本管理管理。

摘 要:企业并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并购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并购在扩张过程中的优点是短期和高效。近几年我国在并购方面的发展非常之快,并购融资是企业并购实施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它己经从企业发展策略的层面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其中,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又是并购融资决策中的关键。本文首先界定了并购及并购融资的概念。其次,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最后,对中国企业并购融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并购;并购融资;融资方式;存在问题

一、企业并购融资的概念界定

(一)并购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统称,其主要特征是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兼并是指一家公司以现金等方式购买或取得其他公司的股权,使其他公司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是指一家公司以现金等方式购买其他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已获得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为了获得其他企业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其进行控制的方式有转让资产、承担债务或者发行股票等。收购的出资方式一般有现金、股票或者现金加股票。兼并和收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将他们严格区分是非常难的。因此,一般将两者合并使用,把企业为了获取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称为并购。

(二)并购融资

融资是融通投资和运营所需要的资金。企业一般通过借贷、购买有价证券等形式,从金融机构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的使用权并给其相应的报酬。并购融资是指企业为了并购目标企业而进行的资金融资的行为。企业并购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个企业能否并购成功,并购融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一般的经营性融资而言,并购融资需要的资金量更大、时间更短。

二、企业并购融资的基本方式

并购,做为一个大宗的交易行为,对资金的需求往往相当巨大,大多数企业想依靠自有资金完成并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对需要并购的企业来说,如何采取适合的融资手段融资、融资能否到位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条渠道,即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与企业外部资金来源

(一)企业内部融资方式

内部融资,就方式来说,有企业自有资金内部融资、企业留存利润增加资金融资、企业未使用专项基金融资等,内部融资往往不足以满足企业对于并购的实际需要,而且往往对企业自身有比较高要求,其有点在于融资成本低、易于調集。

(二)企业外部融资方式

企业内部融资经常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此时,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得需要的资金。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债务类资金来源,这主要包含有借入贷款和发型债券。另一种是权益类资金来源,其主要包含优先股和普通融资股。企业外部贷款则是指企业对外借入的资金,其主要来源往往是金融机构,这种形式往往有严格的使用期限,而且需要支付利息,到期偿还,其中银行贷款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相对通过债券和股票获得资金来说,其优点是获取资金的程序简单,费用比证券融资低。

有发行债券资格的企业可以发行债券以融通资金,公司债券的特点是有明确的期限,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同时还受债券契约附加条件不同程度的限制。目前债券融资方式在企业并购资金来源中占的比例很小。在我国证券交易所中,其交易金额和数量都无法和股票的交易金额和数量相比较。因此,债券融资还是一种不太成熟的交易品种。

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其融资方式相对多样,还可以采用发型股票的形式,以优先股融资和普通股融资的方式融通资金。发行优先股往往获取并购资金的成本低,通常具备固定的不变化的股息,往往会在股价上升时候为普通股东保留公司大部分利润,日期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到期时间,不会引发因为到期兑现股息而引发的公司破产。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当前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最基本的融资渠道,依然是发行普通股,相对而言,普通股虽然风险大、投资收益不确定,可以依据经营业绩的好坏分配股息,缺点是定期、会分散公司控制权,这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且常用的并购融资方式。

三、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融资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国内企业融资渠道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债务性融资方面,《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进行股票交易时不得从任何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来源。《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在进行股票买卖等风险性投资时不得通过债券融资方式取得资金。我国相关法律还规定,企业在进行股本性权益投资时不能用贷款作为支付资金。但是企业可以用自有资金作为企业并购的资本,再以贷款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这样一来,银行贷款管理体制就失去了其对企业并购资金来源的限制。在权益性融资方面,《证券法》对我国公司申请上市有诸多的限制。我国的企业在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时候,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效率非常低。由此可见,我国的融资制度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二)融资方式欠缺

我国目前来看,并购融资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少,路径比较窄,而且相对于国际水准较为滞后,随着我国大型、巨型、世界级的企业越来越多,我国的并购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四、促进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发展的建议

(一)促进产融深度融合

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增值的助推器,产业资本是金融资本增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是金融控股司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实现其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整合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创新并购融资方式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借鉴国外的并购融资方式,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并购融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消除政策壁垒;个人资金、外资等其他社会资金同银行资金一样可以进行并购融资。国家应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创立各种行业性或区域性的投资基金,加强监管,大力发展各行业的投资者。(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宇洋.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

[2] 工艳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支付方式剖析[J].商业时2009(20).

[3] 李佳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浅析[J].科技资讯,2006(26).

[4] 王婕.我国跨国并购融资现存问题及对策初探[J].价值工程,2006.

[5] 石洪萍.企业并购融资视角的多层次资木市场建设[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

[6] 杨丽.企业的并购融资方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8.我国文化产业中融资问题分析论文 篇八

【摘要】由于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它的产业相比,存在很多区别,在众多产品以及资产上都是无形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属于创意性的轻资产,如果应用传统的规则对其估价是难以达到准确性的,所以,一般的融资方式应用在文化产业当中都会具有一定的限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当中的一个重要瓶颈,从而也阻碍了它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知道,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发展方面是较为落后的,而它的融资方式与制度也是相对落后的,制约了担保和估值服务,存在一些不健全的因素,如果要想构建一个完善的融资渠道,就必须要鼓励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上市融资,开创出更多的融资渠道,找出有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现状;措施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建设当中,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资金缺乏是重要的一项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知道,由于文化产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它的产品也是无形的,在和其它产业相比,不占有优势,带有无形色彩。对此,在这种条件下,怎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使之扩大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文化产业不再受到制约。

一、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当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的市场当中,文化产业已经得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它文化产业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融资方面还存在的相对的制约,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导致了文化企业在实施项目上受到阻力,很难壮大规模,在产品的领域当中其规模和品牌效应难以提升,对此,从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一)在我国的文化企业当中,一般都属于个体经济以及一些小型企业,想找到已经具有规模的文化企业是非常少的。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虽然国家已经有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却是杯水车薪,在很多方面文化企业都遇到了制约,不会像其他行业一样顺利的发展,其中,银行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支持其发展的。

(二)在我国近几年以来,由于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的需求难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对接,所以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就难有扩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随着不断的更新,其产业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文化生活的空间上也具有多样化,这就可以看出,在资本的需求上也随之不断的增加。

(三)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产业链当中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产业链条归纳为前端和后端,通常前端的文化是交给小微企业进行创作和开发的,当完成以后再通过传媒公司负责制作以及营销。我们所说的后端则是具有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且有着较强实力的公司进行全面动作的,在融资方面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融资选择的措施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解决文化产业当中的融资问题,并且为其创造出完善的法律环境,也为了投资方打造出良好的服务体系,文化企业的资本支撑,作为政府已经积极推动了通过市场融资等方法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促使双方达到共识。

(一)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可以对项目进行融资。我们所说的项目融资指的就是把项目作为一种资产,或者是权益的抵押,从而得到一种没有追索权以及有限追索权的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有两种,我们所说的无追索权,其贷款人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应用上也是极少的。我们所说的有追索权,也就是贷款人必须要依赖项目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偿债,这也是一方面的重要来源,同时必须要在项目产业上设定一些有效的担保物,通过在项目完工时,具有相应关系的第三方必须要提供有利的担保项目,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项目本身的建成以及它的经营状况来实现的,并不需要投资人的有形资产进行担保。

(二)作为金融机构有必要提高更多更好的创新服务,同时也要积极的开展金融产品的规模化和创新领域,从而更好的为文化企业提供一个便利融资条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发展。1.逐渐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并且不断的开拓业务范围,使之创新化,同时推出适应文化特点的一些金融对接产品。2.在金融机构当中可以适当的扩大业务领域,设置一些创新机构,点对点的对小型文化企业进行有效的服务。3.我们也可以把收入作为抵押从而解决融资的难题。应用这种模式一般是通过企业的营业收人作为抵押物,搭建了一个资金平台。

(三)由于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在金融配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评估无形资产也存在不够专业,不够健全等问题,这就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金融发展,并且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由于文化企业主要是把无形资产为作重要的一项内容,版权可以当作是质押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如果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资产估值技术,同时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中这也就涉及到了对文化资产的保险以及评估等方面,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评估标准,应用到我国的评估体系当中,更为准确的做出价值估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产业当中,都离不开资金生产要素,这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文化产业当中,不管是处在哪种发展阶段当中,不管哪种规模大小,在选择融资方法时都必须要适用自己,应用多重方式,多重选择,相互应用配合,从而在发展当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浩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4).

[2]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9).

[3]赵达薇.仲翠霞.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

9.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搞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种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并壮大起来,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力军,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限制,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困境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浅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小企业转型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有诸多因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融资困境

1.我国的中小业大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人员素质及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对于家族式公司,企业的人格化特征明显,公司的发展对个人高度依赖,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导致这种经营方式不能实现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和经营的多元化,同时对于重大事项缺乏集体决策机制和联签机制,导致公司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财务信息失真。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财务账目,使得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突出,极大的损害了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形象,这也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在银行的信用度降低,这对于不断加强自身风险约束机制的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不是其提供贷款的优质客户,使得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信贷产生回避心理。

3.缺乏可以抵押担保的优质固定资产。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尤其是那种家族作坊式的企业,所用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或者专用性强,也没有可以抵押的房屋土地,从而无物可抵。另外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新成立了一些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公司,但是有的担保公司要求提供反担保,这对于无资产或很少资产可抵押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获得融资还是很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

1.从银行角度分析

现在银行也开始商业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减少风险也是他们的经营方针,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当中80%左右是来自于银行信贷,而信贷总量当中80%左右都是投给大企业。虽然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陆续出台了多项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以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依然继续困扰中小企业,甚至出现了融资困难更加恶化的情况。2008年,全国贷款总额增加了14.9%,其中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元,比上年仅增长了1.4%。可见,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直接受益。

2.融资方式单一

现在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以上分析的其自身的原因,在银行贷款存在很大的困难,也不能利用大企业的信用,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总量控制的办法,债券的发行也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国家有关部门每年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财政和货币政策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确定当年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还得通过人行、证监会的审核批准,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根本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融资,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被迫向非法钱庄借高利贷,增加了借贷成本,同时又加剧了他们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政府管理方面

近年来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上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和法规,但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在一些行业准入制度上还是被拒之门外,在一些优惠政策的享受中由于自身资产和规模的限制,也是无法享受,导致中小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上,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相互交叉、缺乏协调,增加了企业的负担,相关专家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税负超过了30%,是全球税负最高的地区之一。

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对策

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的方案和建议,既有政府的宏观调整,又有银行的政策倾斜,任何企业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关键的问题还是自身的发展,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提高银行的信用等级,同银行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1.首先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快自身制度的转型。改变原来的家族式经营模式,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尤其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更凸显了中小企业转型成长的必要性。为此,事关中小企业的政策要注意长短期目标协调,引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企业成长方式转型,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2.银行系统应逐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设立一批专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同时积极开发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特点的贷款品种,如仓单质押贷款、定期存单质押贷款、票据质押贷款、信用证担保贷款等;在担保方面可以通过联保、自然人担保、大股东担保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资产抵押不充分的难题;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适当降低贷款门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平台。

3.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间金融机构,通过大量民间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一些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担保、补贴方式,或付出较高的利息获得短期流动资金,但长期贷款却很难获得。解决中小企业长期贷款难的问题要靠政府优惠贷款,可以由政府直接出资或政府与银行等联合出资建立融资机构,或者通过建立一些扶持基金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特殊项目和信贷担保服务等。

10.我国国有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篇十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建议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担负着深重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然而我们看到,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融资问题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对部分国有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就国有企业融资相关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国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内源融资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低下,企业利润水平低,资金运作能力差,内部缺乏资金生成能力,因而需要依靠对外融资。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投资和发展所需资金,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而银行在贷款时,考虑到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以及国有企业的性质等,往往会对国有企业放低要求和门槛,国有企业的优先权让其相对非国有企业而言更易得到银行的低成本贷款,故而逐渐导致国有企业对外融资的严重依赖,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内在融资动力。

(2)企业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不断减小,加之政府财政支出逐年增多,政府已无力为国有企业拨付款项。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往往会导致政企不分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发展资金由政府无偿供给。自1984年以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由无偿变成了“有偿拨款”,即我们所说的“拨改贷”,银行自此成为国有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的重要供应者,其取代财政成为了企业资金供给的主要渠道。由于国有企业自营资金严重不足,此外政府严格限制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使得企业绝大部分资金均来自银行贷款,而这也就造成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高度依赖,这种扭曲的银企关系不仅让企业进一步丧失了内在发展动力,更令其融资结构单一化,对企业的长足发展造成极大威胁。

(3)企业贷款不计成本和风险

政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的财政支持与可靠保障,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了负责影响,那就是企业在贷款时不计成本和风险。由于国有企业僵化的经营机制,令国有企业缺乏内在的压力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国有企业经营者往往为了完成经济指标,无暇考虑技术进步、收益回报等问题,大量吸取银行资本金进行重复的项目投资和建设,而不是从治理公司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改革,最终会导致国有企业高负债与银行巨额不良贷款行为。

(4)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受阻

由于我国政府掌握着对利率的控制权,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缓慢。据了解,国有企业现行的债券品种匮乏,缺少创新,担保情况、期限利率等没有明确定位,其规模尚且无法满足其自身发展所需资金要求。此外企业如需进行债券融资,前提是将其相关资产交由债权人作为担保,如企业出现亏损或倒闭等情况而无力偿还贷款时,债权人可收回企业的相关担保资产,降低贷款风险与损失。然而国有企业强大的市场势力,往往使其忽视了债务水平与获利水平,而通过大肆发行债券来获取资金供给,导致大量社会资源被随意配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有关国有企业融资的对策分析

(1)建设市场化经济体制,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首先要创造富有竞争的市场环境,即降低市场的准入度,让其他的企业得已进入,从而让国在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内谋求创新发展。其次要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等进行创新与升级,打破原有的僵化的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及时调整战略发展规划,强化自身品牌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再次政府需对利率等诸多操作指标放开管制,由市场供需情况来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资产价格的市场化,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产权制度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其主要体现有: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产权明晰表现为企业有明确而具体的出资人,其资本金也是明确的,且企业的产权归出资人所有。我国的国有企业往往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产权明晰对其来说无疑是一项突破性的变革,这也有利于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此外法人权责明确则要求企业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积累资金能力不足,仅靠吸收银行贷款资金维持生产经营,因而无法做到自负盈亏,并拖欠了银行高额欠款,而其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后,需以其资产作为担保,这将鼓励和促进企业不断寻求内部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收益水平,主动偿还银行欠款,让经营机制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最重要的是政企分开,鉴于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建议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调控尽量少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而主要以法律手段或者利用金融工具等。

(3)硬化银行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其一,对借贷企业的资质审查需严格把关。以往银行总是在企业出现不良贷款后,才着手采取补救措施,这对企业以及银行自身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尽早改变观念,银行在给企业贷款前就应对其风险进行严格把控,以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首先需对企业财务相关资料等进行审计分析,依据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结果来判定贷款是否可行,充分考虑和预估企业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根据风险的等级对企业予以适量的贷款。其次银行内部需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以便对负责审批贷款的有关责任人进行管理,令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守岗位底线,不做虚假审核。最后银行还需加强对企业信用额度的管理,对于和银行存在信贷关系的国有企业,应根据其所处行业深入分析,以此来管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其二,银行在给予企业发放贷款后,应注重后期资产保全工作的开展。首先银行需做好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实时监督,避免企业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无效经营或是其他有损银行的事情。其次需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例如银行可实施“债转股”等政策,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令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尽可能的偿还银行债务。此外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也需加快建设,营造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让银企双方利益均能得以保障。最后,银行内部还需建立信贷信用统计库,并加强自身法规建设,对于存在违约的企业如有续贷申请,应视其违约情况予以严格的审核或不受理。

(4)企业债券市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其一,建立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充分提高融资效率。首先需对其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完善债券市场结构与管理机制,积极开发和创新交易产品,大力促进市场交易多元化。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等发债主体债券融资意识的培养。最后需建立有关制度及政策,积极引导及鼓励企业利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

其二,加强债券市场的统一管理。首先需鼓励和推动金融市场主体加强其自身的发展建设,培育一批优秀的专业化机构,为企业提供债券融资咨询及操作等服务。其次需为各债券市场主体搭建沟通的桥梁,例如在国有企业债券融资活动过程中,充分让信用评级机构等主体参与进来,同时需建立完善的市场公平交易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利。最后,需打造一个参与主体相互关联而又统一安全的债券市场体系。(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陶炼.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

[2] 刘正昶.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战略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6)

[3] 陈很荣.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0(8)

1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篇十一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利用民间金融市场融资的现状

(一) 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现状

民间金融是指游离于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活动, 民间金融也等同于国外通常所说的非正规金融, 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地下金融。

我国民间金融形式包括民间借贷形式与民间金融形式两大类。民间借贷形式包括私人间借贷、企业间借贷、企业内部集资等形式。民间金融的具体组织形式包括合会、钱庄、当铺、信息公司、互助基金会、金融服务社等。

根据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估计, 亚洲国家非正规借贷占整个经济借贷总规模的比重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 中国也不例外。央行的一份报告推算, “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 占GDP的6.96%左右, 相当于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

(二) 我国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内在联系

我国中小型企业与民间金融市场之间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一方面, 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 旺盛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只好去寻求民间金融, 以满足中小企业“急、少、快”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增长, 民间资金增多, 但投资渠道少, 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难以找到好的出路。资金供需两旺, 民间金融市场必然应运而生。

(三)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1. 自有资本和民间资本融资。

私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 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团队成员及其家庭提供, 或以民间借贷的方式自筹。国际金融公司 (IFC) 曾对北京、成都、顺德、温州等地开展了一项民营经济的调查, 结果表明, 我国的民营企业, 无论是在初创时期还是发展时期, 都高度依赖自筹资本融资。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非国有制中小企业自我融资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2. 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比例仍只占据很小的份额。IFC对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方面的调查显示, 小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是23%, 中型企业申请失败的概率为22.13%, 而大企业失败的概率仅为12%。

二、我国中小企业利用民间金融市场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 面临着巨大的金融信用风险

民间金融常常是灰色金融、地下金融的代名词, 大量资金长期在体外循环, 游离于常规的金融监督范畴, 加上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 多属私人交易行为, 冒险、投机、隐秘, 暗箱操作往往与民间金融如影随形, 政府很难加以管理。在不具备外部审计和相应风险分担机制的环境下, 一遇不测, 其后果难以想象。由于缺乏必要的金融法规规范, 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信用难以确立。

(二)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融资障碍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的大多是一些传统行业, 是一些国有企业无力涉足的领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民营中小企业原有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如管理水平落后, 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市场预测开发能力较弱, 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差, 这样造成了民营中小企业在具有很高开业率的同时, 经营失败倒闭率也较高。同时, 民营中小企业所处产业水平比较低, 其占优势地位和主体地位的行业仍以“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风险产业为主, 这种产业属性决定了民营中小企业一般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生存难度较大, 绩效不高、风险巨大。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步履维艰, 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和利息的情况也相当突出。

(三) 民间金融市场有待完善

由于民间金融的发展尚处于未完全开放的阶段, 尚未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 许多民间金融组织并没有合法地位, 严重损害了借贷企业的利益。在全国的许多地方, 出现一批“地下钱庄”、“地下银行”等组织形式, 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偏离正常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各种案件时有发生, 构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每当民间融资风波兴起, 就会连带使一些民间经济组织受损, 甚至破产, 后果十分严重。在疏于规范的情况下出现的高息借贷使中小企业不堪重负, 无异于引鸠止渴, 不少中小企业往往因此被拖垮。

三、相关对策建议

民间金融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当前, 应是开放民间金融的时候, 应该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金融创新。“抓大放小”、循序渐进地放开民间金融。在积极发展“灰色金融”的同时, 坚决取缔“黑色金融”。打击恶意的欺诈行为和高利贷等行为, 借鉴成功发展的经验, 充分调动和吸纳民间金融的力量来推动金融改革和整合民间金融, 适度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加强司法监管和自律管理, 使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 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一) 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政府应当更新观念, 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加强制度创新, 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民间金融的出现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对民间金融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摒弃和废止那些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束缚民间金融发展的理念、制度与规则, 给民间金融市场一个合适的定位, 明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立法, 出台诸如《民间金融法》或《民间金融管理条例》、《放债人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承认其合法地位, 以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使民间借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便于建立正常的民间金融秩序。

(二) 规范及保障民间金融行为

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融资行为, 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疏导管理。国家要针对民间金融的特点, 制定并出台适应其规范发展的《民间金融管理实施办法》, 对民间金融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期限利率、税务征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明确其借贷最高限额和利率, 并到有关管理机构进行登记, 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严格依据管理办法对民间借贷进行监管, 以制度约束民间借贷扭曲行为的发生。

(三) 建立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由指定机构对民间金融进行管理、监督, 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来增强监管效果。由当地银行、银监局、统计局、行业协会等机构, 最大限度地获取民间金融活动的相关数据, 如资金量、利率水平、交易对象等, 通过各种渠道 (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 披露信息和提示风险。建立起有效的监测制度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形成政府、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局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应根据金融组织规模大小、业务范围、财务状况和资质高低等方面的不同, 分成不同的类别, 确立合适的标准, 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监管。对于规模大、业务广的民间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 但对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民间金融组织, 可以通过相应的民事法规来约束。重视事前的审慎防范, 当好“裁判员”, 而不是“消防员”。注重司法监管, 法院对民间金融纠纷进行理性监管, 积累案例, 让外界逐渐了解民间金融的规则与制度。

(四) 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信用是合作的前提, 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的保证, 也是能顺利、及时融资的保证。所以, 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信用意识, 强化信用观念, 加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 努力履行社会责任, 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足额缴纳税款, 不断提高企业信誉。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应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制定科学的信用策略,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信用管理, 按时发布信息, 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降低信用成本。

2. 规范公司财务管理

首先, 企业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标准, 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机制、内部积累机制、用资机制。在融资过程中, 必须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成本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制观念, 关注企业的筹资风险和投资效益, 增强财务杠杆意识, 努力优化资本结构, 降低资本成本, 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机制。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对融入资金的使用及管理, 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使资金运作产生最佳的效果。

1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篇十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作者:彭十一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文章从三个大的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既有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的特殊原因。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不利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1

13.企业融资问题的论文 篇十三

我国企业融资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该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简单分析,指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

一、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信用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从政策体制、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几个角度出发,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近年来,新增就业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在中小企业中就业。江浙、广东等中小企业发展趋势良好的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作为一个整体,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一直处于一种极为窘迫的状态,即企业发展中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内部。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且其他融资方式几乎与它们无缘。融资困难正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政策力度,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目前,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000多家,共筹资金290亿元,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额约1180亿元,新增利税102亿元。

但近些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更多,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2.1间接融资方式单一

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比率偏高。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将日益严格,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AA级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的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2直接融资渠道缺乏

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我积累,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据浙江省2001年统计,全省民间投资中自筹资金占55.9%,银行贷款仅为20.1%,直接融资则不到1%,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仅占30%左右,股权融资占到18%,金融机构贷款占到42%,大大高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相应比率。由于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导致民间资金普遍不敢介入创业投资领域。创业板又迟迟不能完善,影响了中小企业通过公开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包括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非正式证券市场。由于发育不成熟,运作不规范,难以起到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重要补充作用。

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

经过多年努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信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控制风险和提升信用的能力仍较弱。据调查,即使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总拒贷额也高达56.1%。而在银行商业化经营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的风险,一般都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而经营较好、可信度高的企业为避免资产风险,又大多不愿给他人提供担保。

2.4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制度,给金融机构贷款前的调查和信用评价带来了很大困难。其次,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客观上处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地位上,市场前景不明朗,对于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来说风险性很大。再次,很多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很差,借到钱不是用来投资和发展企业,而是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破坏了企业的整体信誉。

3.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3.1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摆脱融资难的问题。务必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资本以促进高新技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应该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设立相关部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3.2调整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中小企业

调整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使商业银行尽快真正打破国家、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完善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建立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针对中小企业量多面广、分散化、多样化等特点,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审批效率,改进和完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收益激励机制,将信贷人员的收入与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挂起钩来,调动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其次,还要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机制。对那些按信贷原则和程序发放的贷款,由于不可预见的市场风险和非人为因素造成贷款损失的,不追究信贷人员的个人责任,只作为考核其工作能力的标准。再次,商业银行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不仅要争夺大企业、优质客户,而且要逐步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因为随着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争夺,会趋于白热化,利润空间将会大大压缩。而中小企业的业务相对来说会大有可为,尤其是如果能发掘培育几个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话,其收益将不可估量。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3发展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同时我国目前还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外企业外源融资的90%以上来自银行,因此更决定了创新中小企业体系的重点。

应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的地区,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按照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经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及国家政策必要的引导及监管,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以采取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等措施。

3.4发展直接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仍不尽合理。因此,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对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性资金需要,调整改善资金来源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债券融资市场,发展完善股权融资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创新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应考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对该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尽管在我国中小企业还有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端正态度,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金融制度、创业环境以及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就可以逐步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丽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探析.经济体制改革,2003.(1):103.[2]杜稳灵,王俊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化解之道.经济论坛,2003.(1).[3]芮玉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江苏商论,2003.4.浅析企业融资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快速的成长起来。在成长过程中,企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目前许多企业都会面临着资金的压力,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通常会通过融资来筹集资金,总之,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融资。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融通资金,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运动过程。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适当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我国企业融资有许多方式,但是这其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规范,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融资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等。现在我们就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做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融资 发展 融资问题

资金是决定一个企业的血液,是发展成功失败的决定因素。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好融资问题。每个企业的经济经营状况都不一样,只有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才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一)企业融资方式

融资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和过程。融资方式有许多种,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依靠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外部融资指从企业外部获得的资金,这其中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是企业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

融资方式按照融资产权关系不同,又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是企业的永久性资本。而债务资金就要定期还本付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所以,它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根源。

(二)企业融资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融资首先要规范自身制度建设,融资就是用企业的盈利前景来吸引投资方来支持本企业的经济发展。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来获得融资,投资方一定会弄清企业的经营盈利状况,所以,企业一定要完善自己的管理体制,只要这样才能说服投资者相信企业是值得投资的。

企业应该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量力而行。融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但融资本身会使企业增加负债,或让企业股权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股东对企业的控制力。如果融资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那么融资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财富,反而会使企业遇到新的危机。所以,企业选择合适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是极其重要的。企业融资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二、企业融资最佳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应运而生,融资渠道纷繁复杂。企业在融资时,会有许多心动的方式,在面对这些复杂的融资方式时,不能盲目的选择融资方式。因为并不是每一种融资方式都是适合自身发展的,并且融资自身就有一定的风险,就像一把双刃剑,发展的好可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度过难关。但是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所以,企业在融资是一定要制定最佳的融资方法。

企业融资的规模,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经营盈利能力来确定。因为,企业融资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当确定适合自己的融资规模,量力而为。融资过多,资金得不到良好的利用,容易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这样只会增加融资成本,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样,企业融资不足的话,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在融资时,要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量来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

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尽量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内部融资是企业将自有资金再投资的行为,内源融资几乎没有风险,所以许多企业都会采取这种融资方法。但这种融资方法也存在缺陷,容易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相对于内部融资,外部融资的风险就较大,经济的发展,我国外部融资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外部融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

目前新兴的融资方式有私募债、并购贷款等,这也成为企业筹资的新出路。私募债劵它是发行者向与其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为募集对象而发行的债券。私募债劵的发行成本低,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有利于建立与业内机构的战略合作,但是它面向特定的主体,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发行,有局限性;定向发行债券的流动性低,只能以协议转让的方式流通。选择这种方式筹集资金企业一定要提高自身信用,私募债未来的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但需要注意对风险的把控。并购贷款是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最佳的融资方式当然要结合企业自身经营实际情况。

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融资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融资行为应加强规范,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我国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

据报道,我国55%的企业认为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数据充分的体现了我国融资渠道狭窄的现状。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企业管理观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组织建设制度滞后,管理模式僵化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水平。

(三)我国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成熟,金融体制不合理等原因,我国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且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我国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资本少、可供抵押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和信用等级偏低等多种原因,银行不愿冒险贷款给它们,不支持它们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四、解决融资问题建议

(一)规范企业融资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的弊端。制度的不规范也是融资难的影响因素之一。规范的企业融资制度,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减少融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益,规范的融资制度在融资过程的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保证融资行为的关键。我国融资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格局,这样才能合理配置政府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所以,完善企业融资制度,政府必须做出改革。我国政府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融资缺乏健全的投融资平台体系,政府融资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投融资风险防范能力低下等。因此,政府融资制度应该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加强企业融资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应该,建立合理的机制,整合政府资源,放大资金投入效应;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探索创新融资方式,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二)企业自身的改革

企业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信誉,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增强其内在融资能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也要出企业自身素质信誉出发,投资者通常会选择企业信誉好的企业来进行投资,只有企业的素质和信誉得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企业利益,这样企业才能更多更好的筹集到资金。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为发展保存良好的信用潜力。企业应该要规范企业自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自理结构的规范,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规范的财务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创新企业融资制度

融资制度的创新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制度的革新,优化融资环境,才是解决‘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融资问题的根本措施,制度创新是保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所必须的。在融资制度的创新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政府,企业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只有在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作用下,创新融资机制体制,加强投融资能力,才能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冯雪飞,王竞天,韩俊.中小企业创新与融资[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邓红征,周长信.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J]企业经济,2003,(2)

上一篇:中国古代基本陈列下一篇:项羽无冕之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