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24-08-28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共10篇)

1.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开展平安建设的部署,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市建设平安东莞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平安村居”活动。为推动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建设平安东莞的总体部署,通过激活基层自防、自治、自理、自律、自创、自觉“六种能力”,创建“六有六无”,即有综治工作站、有群防群治队伍、有矛调维稳力量、有人防物防技防、有多元化服务管理、有规范制度保障;无连续性侵财案件、无进京非正常上访及大规模到省到市集体上访等有较大影响的信访事件、无违法犯罪集聚场所、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黄赌毒邪违法活动、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平安村居”,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村(居)民对治安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创建规划

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从开始力争通过3年时间,把我市80%以上的村居建设成为“共居一地,共保安宁,共建和谐,共促繁荣”的“平安村居”。具体分三步走:

(一)20为全面铺开阶段。通过积极动员部署,宣传发动,建章立制,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开展创建率需达到100%。年底前,各镇街要将所属60%的村居创建成为“六有六无”的“平安村居”。

(二)为重点巩固阶段。各镇(街道)要将余下村居作为创建重点,因地制宜,分析形势,查找问题,将创建活动推向深入。年底前,各镇街要将所属80%的村居创建成为“六有六无”的“平安村居”。

(三)为总结提升阶段。对已建成的“平安村居”进行回头看,总结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三、工作任务

防范前移,激活基层自防能力

推进村居“三联”创建,广泛发动村(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全面建立“十户联保、小组联防、村村联动”治理新机制,形成派出所指导下村组户联保、联防、联动的“三联”防范网络,年底力争全市“三联”村居覆盖率≥70%,0%覆盖。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整合组织机构,合理配置警力,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建立多警联勤工作机制,最大限度释放警力。加强警务区建设,筑牢基层基础工作的前沿阵地,将治安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等工作前移到警务区,以警务区为单元,建立健全“统一采集管理,多家共享使用”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公安、新莞人服务管理、计生以及人力资源等部门所用信息系统中人员数据在警务区的“多网融合”。

到年基本解决人口信息多头采集、重复扰民,各部门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不高、共享困难等问题,并全面摸清辖内人口具体情况,逐步实现对人口信息采集的动态化、实时化管理。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村居为基本网格单元,把网格内所有服务管理对象、不稳定因素划为不同类别和级别,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实行“定人、定格、定责”,对每个网格的矛盾纠纷、社会问题、安全隐患等统一进行排查、调处,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网格服务管理格局。推进治安巡防体系建设,加强村级治安联防统筹管理,整合联防力量,强化队伍培训,完善巡访制度;因地制宜推广普及经济适用、防范效果好的物防设施。稳步推进技防村居建设,优先选择“旅游景点多,商贸活动多,治安案件多”的村居作为“技防村居”示范点建设单位,采取政府和村、民共建的方式,建设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联网报警等系统,不断提高技防村居覆盖面。

2014年底力争全市“技防村居”村居覆盖率≥70%,2015年100%覆盖。

【乡镇街道范文】二

为深入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开展,搭建驻村干部服务村民的有效平台,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按照州县“三民办”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在**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

一、值班人员: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全体干部,周一至周五轮流坐班班。

二、坐班时间,夏季:9:30—19:30,冬季:10:00-—20:00。

三、实行上下班考勤制度,坐班人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坐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岗。有急事下村民小组处理,要电话报告村委会领导。

四、坐班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保持文化室的卫生清洁,处理村内日常事务;

(二)为群众提供政策、村务咨询;

(三)按照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制度,坐班人员要对群众提出的事项,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坚持干部坐班“定人、定点、定时、定责”,处理事务“有记录、有答复、有反馈、有签名”,及时协调予以解决。超出职责权限或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领导或村委进行请示和汇报。

(五)坐班人员要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村干部坐班登记表,同时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接待群众的来访来信,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坐班人员如遇重大事项或者突发事件要及时向村委会主要领导、工作组领导及镇党委政府进行汇报。

【乡镇街道范文】三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社委会:

我镇村“两委”和经济联合社社委会将于2014年1月届满,必须换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村级党支部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换届工作,村委会要求在2014年1月30日前全面完成换届工作。为加强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确保换届工作“早完成,不出事”,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按时按质完成换届任务。现制定我镇村级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如下:

一、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这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党章》要求,充分发扬民主,严格照章办事,大力选配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的村级党支部班子成员,增强村级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通过换届选举,总体上实现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的目标要求,努力使村级“两委”成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明显增强。

二、选举村级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的原则和标准

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扩大党内民主、落实党员权利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交叉任职,精简干部职数的原则;照章办事、务实稳妥的原则,确保村级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村级党支部成员的基本条件是:

1、中共正式党员,政治素质好,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村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

2、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发展意识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力强;

3、作风民主,工作扎实,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4、政策法纪观念强,善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5、有较强的宗旨观念,联系群众,乐于奉献,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6、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7、身体健康,年龄较轻。组织能力强、发展业绩好、群众威信高的党支部书记人选,年龄可适当放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党员,不宜推荐为候选人:

1、不按《党章》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完成党支部分配任务,不按期交纳党费的;

2、涉嫌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或受过处分而现实表现不好的;

3、近二年内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作处理的;

4、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和村级规民约的;

5、纪律观念淡薄,长期无理上访或参与、组织集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

6、宗族派性思想严重,拉帮结派,欺压群众,横行乡里的;

7、采取欺骗、蛊惑或胁迫等非法手段操纵或破坏选举的;

8、体弱多病不能正常工作的。

选配村级党支部班子成员,要坚持放开视野,多渠道选人。注重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村级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中选拔。

三、认真做好换届前有关准备工作

1、调查摸底,化解矛盾

充分掌握村情社况,是做好换届选举的重要前提。届前对社情民意要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摸底排查,特别是近几届选举暴露的问题,如班子内耗不团结,村干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占集体资产,宗教和黑暗势力,财务管理混乱等。各村及早排查,对排查出有问题的村庄采取“一村一策”的方法,制定解决的工作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帮助村化解矛盾,确保换届顺利进行。

完成时间:209月30日前。

2、全面审计,及时进行村务公开

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因任职期满,职务自行终止、免职、辞职等原因不再担任本职务,对其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所进行的审查和客观评价,是选举的必经程序。目的是监督村民委员会成员严格履行经济责任,确保村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审计方式有如下四种:一是推选本村懂财务的村民组成本村审计组配合审计;二是乡镇纪检、农经、民政组成联合审计组,并吸收村民代表参加审计;三是请县级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派人审计;四是委托具有审计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审计。采用何种方式审计,各地要根据自己实际选取进行。审计后,其结果内容必须以村务公开方式及时公布。如发现有重大经济问题的村(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纪检、公安、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必须及时界入,严肃处理。

完成时间:年11月30日。

3、抓好宣传发动,做好业务培训

宣传教育,是动员干部、村民和公众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引导,最后让村民明白选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使选举的基本原则,法定程序等内容家喻户晓;同时防范选举违法以及破坏选举工作的想象和行为的发生,维护和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选举质量,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口多,往年有的地方参选率低。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各种形式座谈会,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选民民主参与的意识,是村民踊跃参选,提高参赞率,有利选举依时完成。此项工作贯穿整个选举过程。

换届前要成立换届选举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是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重要保障,培训对象:一是指导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二是直接组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工作人员。培训目的是工作人员熟悉《村组法》、《实施办法》、《选举办法》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把握选举流程,顺利指导选举。我市业务部门已订购选举相关资料,当选证书,准备11月下旬下发。业务部门、各镇(街)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这项工作必须于2013年11月30日前完成。

四、认真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

在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村级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办法》,严格履行程序,坚持照章办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操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成立领导和选举工作机构。为确保这次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经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XX镇村“两委”和经济联合社社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许剑桢同志担任,第一副组长由镇长_强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梁彦荣同志担任,其它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为梁栋杰、骆建芹、骆康贤、骆慧斌、宁波、叶观荣、林文一、宁斌。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社会事务办,骆康贤兼任办公室主任,陈冠明、欧国耘、王军、李明生、骆日清为办公室成员。同时,实行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制,每位班子成员带一个指导组,加强具体指导和协调,指导组要深入村级配合选举工作;各村级党支部要发挥核心作用,认真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各指导组成员名单见附表)

2、选举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

3、职数配备:两委干部总职数原则上按大村委会7名,小村委会5名配备,其中各村党支部职数3名,村委会干部职数:大村委会5名,1人交叉;小村委会3名,1人交叉;其中两委干部中要求有1名妇女干部(各村配备情况详见附表)。

4、严格执行时间节点

正式选举前必须准备:

1、成立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时间:2013年11月15日前。

2、村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时间:2013年11月30日前。

3、推选村民代表。时间:2013年12月5日前。

4、制订选举方案。时间:2013年12月15日前。

5、进行选民登记并公布选民名单。时间:2013年12月10日前。

6、完成换届选举。正式选举是选举工作决定性环节,根据市委市府的安排布置,选举工作必须在2014年1月30日前完成。因此,2014年1月5日前必须确定选举日。落实工作人员,布置好中心会场及分会场,流动票箱。选举方式建议采用”“二合一”选举。另外另行选举时间应在第一次投票选举日的当天或次日进行,最迟不超过3天,确保我镇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时完成。

附:1.XX镇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表

2.XX镇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表

3.XX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流程表

4.XX镇各村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分组安排

5.XX镇村“两委”、社委会换届选举排期表

6.XX镇各村“两委”职数配备表

【乡镇街道范文】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局关于留守儿童管理等安全工作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及时排查和消除未成年人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结合我镇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与各中、小校签订此责任书。

1、成立留守儿童管理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政府组织、学校联动、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联动工作机制和帮扶制度。

2、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沟通机制,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一人双卡(档),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做到信息更新及时、准确。

3、配备留守儿童专职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加强疫病防控;监督其个人卫生;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指导留守儿童提高安全、自护防范能力。

4、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尊、自立、自律、自强”性格,引导他们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鼓励各班级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爱好和兴趣,感受到亲情的关爱。

5、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乡镇与学校各存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责任人变动时,本责任书由接任者继续履行。

【乡镇街道范文】五

***镇2014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打算

一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立足镇“2345”工作方针,打造***镇高山蔬菜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完成种植豆角2300亩,白菜60亩,西葫芦80亩,大葱120亩,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和片区开发工程,完成***村、千佛沟村、大南坪等村的核桃栽植任务。重点在交里村、大南坪村进行老龄树综合管护5000余株;西水东调一期工程顺利开工铺设管道至贾会村,在2014年全镇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确定发展内容,具体如下:

一、继续打造***镇高山蔬菜园区建设。

发展目标:经过三年发展豆角种植已成为高山蔬菜园区的主打品种,2014年因部分地块需倒茬,初步确定种植面积为亩,重点打造***村、圪台村、辛庄村三大种植园区,其余各村继续发展种植,把我镇打造成“晋东南高山蔬菜集散地”。

运行模式: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销售上实行“产地与商贩”对接,“产地与超市”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政策扶持:实行“企业+合作社+村两委”的百企千村农业产业化结对帮扶,通过投入资金、种植物资、产品销售等方面予以产业发展支持,切实解决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实施核桃产业永续发展

1、老龄核桃树综合管护:以交里村和大南坪村专业管护队伍20人为基础,培养各村的核桃管护人才,分片分区域继续对交里村3500株,大南坪村5500株老龄树进行综合管护,打造“老龄树管护示范园区”

2、中幼龄树管护:对贾寨村1000亩核桃示范园进行补植补栽,对10000余株幼树进行综合管理。

三、实施党家山旅游开发项目

党家山村毗邻国家级灵空山风景旅旅游区和七里峪风景旅游区,距离灵空山景区3.5公里,与全线硬化贯通, 西邻有上千年树龄的柳树王,东南接蔺相如墓,村内耕地 1500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2014年经村两委班子确定依托古县御龙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征地2000余亩,建设集休闲旅游观光一体的古县北部风景旅游胜地。

完成内容(基础设施):

1、对全村人居饮水进行改造,建设3000--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改造供水管道和旅游规划区的饮用水管道。

2、完成前期征地、土地规划、基础道路的修建,基本服务设施的修建。

产业化方面:初步种植千亩红豆杉和油松基地,打造农业观光园区。

乡镇街道

2.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二

一、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认识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一环, 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和手段, 是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农业机械化, 就没有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业机械化, 就没有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近年来, 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经济贡献度不断提高, 这为扎实做好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机化发展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新任务还不相适应,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农机装备结构依然不够优化, 机具配套比低, 高性能机械少, 不能适应农机化全面发展的需要。农机化发展区域之间、产业之间, 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 许多农机合作社还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加快推进, 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 农机技术的应用环境不断优化。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农机兼业性经营服务、家庭自用型的特点发生转变, 农机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 农机发展的融资能力、经营活力不断增强, 必将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 农机更新力度不断加大。

农机化服务工作要求较大的资金投入, 开展实验、样机研制、示范推广工作等, 如果有关机构降低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农机化示范推广的资金投入, 必定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农机化推广工作, 对农机化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农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 缺乏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 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很多地区的农机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集体农机的管理模式, 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多元所有制管理缺乏经验, 管理的变革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农机化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持续稳步提高, 农民对先进、新型、适用、耗能低、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机具种类多样化和机具的性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内在成长动力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国内农业机械化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 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持续优化, 国内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 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趋势。

二、农业机械化工作发展的思路

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路子。坚持走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 通过专业服务与市场调节, 构建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的农机服务新机制, 实现经营者、使用者和生产者多方共赢。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协会、建立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培植农机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等形式, 壮大农机市场主体, 满足农民对农机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本着农民需要什么, 就提供什么, 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到哪里, 农机就服务到哪里的思路, 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机服务体系。采取政策支持、强化疏导、规范管理等措施, 发展好农机服务市场, 引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我们面临着农机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提高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发展的艰巨任务, 在推进发展上下功夫, 在争创一流上见实效。要着力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鼓励先行一步, 支持率先发展, 当好农机化发展的排头兵。要注重培植各方面的典型, 使其发展上敢冒尖、有特色, 工作上过得硬、叫得响, 依靠典型引路, 实施辐射带动, 不断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成就。实现发展速度和实施质量的同步提高, 需要真抓实干, 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 抓落实的责任制, 加强督促检查, 实行责任考核, 形成抓执行、抓落实的有效推进机制。

打造高素质的农机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始终牢记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 帮民解难, 助民增收, 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推行服务承诺制, 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以创先争优为抓手,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把管理与服务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 大力推行人性化、亲情化服务, 努力提升农机部门的依法行政效能, 展现农机部门良好的精神风貌, 树立农机系统良好的社会形象, 推进全市农机化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提升农机物质装备水平。通过项目建设, 围绕调结构、破难题、促发展的思路, 推动大马力、多功能、复式作业、高科技含量机械的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玉米收获、水稻插秧、花生收获、油菜收获、棉花种植等生产环节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 提高配套比, 改善利用率, 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 推动农业装备水平上档升级,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物质装备支撑。

3.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三

“一条主线”

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工作的主线。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线,积极探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抓好粮油作物优质高产示范建设,重点实施好全安镇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和雄州街道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等示范工程,带动全市粮油生产优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粮油生产提质增产增效,为农民增收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黄烟、瓜菜、果茶、花卉苗木、中草药等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要狠抓扶贫开发工作,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条件,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

“两个促进”

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一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纽带作用,走农业规模发展之路。要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坚持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同时要加大对联户经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扶持力度。二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走集群发展之路。要以扶持金友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区域内农户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升级。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力度,实现全域、全品种质量安全监管。一是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二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逐步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体系机制保障。

“五个加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推进农田基本建设。二要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二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四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纳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的同时,创新流转形式,引导成立土地托管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

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一抓统筹规划,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二抓规模高效,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重点扶持发展连片千亩、万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园区。

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南雄农业资源的宣传,制订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引进、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培育南雄特色农业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招商引资,推动南雄市农业生产上规模、上品牌、上档次、上效益。

(作者系南雄市农业局局长)

4.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篇四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乡三会议精神和利源公司20xx年工作计划,班子成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1、抓进度,保质量,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一是为了保证蔬菜反季节销售和储存,投资300万修建20xx吨气调库1座,7月中旬投入使用,现储存蔬菜80多个品种300多吨。二是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市场正常运营,投资80多万元修建蔬菜储存室和员工宿舍44间。投资30多万元对气调和员工宿舍院落进行硬化。投资13万元在批发市场安置120吨电子磅1台和电子广告显示屏,批发市场于7月份投入运营,现运行基本正常。三是为了进一步壮大千头肉牛养殖基地规模。投资50万元新修日光保温牛舍2栋720平方。投资30万元对原四栋牛舍进行了改造。投资20多万元,新修600吨的饲料青储池2座,工程于7月份竣工。现已投入使用,当年青储饲草20xx吨。四是改善设施条件,扩大种植规模,投资25万元新搭建拱棚75座,投资5万元修建30吨的洋芋窑1座,投资四万元对蔬菜生产基地内的道路进行了铺沙整修。

2、抓培训,调结构种植稳定提升。一是利用农闲时间组织蔬菜基地务工人员,邀请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和土专家,利用五天时间进行了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培训人员210人次,使蔬菜种植人员的种植技术明显提高。今年蔬菜生产突破200吨。二是早动手,大棚蔬菜提前上市。从2月21号开始,对大棚蔬菜进行种植,较去年前一个月上市。三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作物布局,种植玉米500亩,较去年压缩200亩。新增洋芋150亩,露天蔬菜50亩。种植大棚蔬菜22个品种100亩,较去年上升27亩,生产蔬菜220吨,较去年上升122吨。洋芋60吨,玉米15吨,完成销售收入21万元,较去年上升6万元。

3、抓管理,定措施,职工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一是抓管理,从职工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考勤考核制度,班前例会制度和职工管理制度,二是定措施,将所有大棚按品种分配到人,定产量,定效益,种植管理责任到人,在每天的`生产中实行计件工资制,任务到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4、抓经营,将成本,生产效益稳中有增。一是确定专人进行营销,定销量,定效益,使今年的蔬菜损耗降低到3%以内,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二是利用农闲时间组织看门人员育蔬菜苗木6个品种18万株。其中西红柿3万株,黄瓜2万株,紫甘兰5万株,60天甘兰4万株,冬甘兰4万株,葱秧1000斤,降低成本2万元。三是对农具进行领用制,责任到人,如有损坏照价赔偿。种籽,农在由专人看管,按实际用量签字领用,使材料损耗明显下降。

二、存在问题

20xx年在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公司的要求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管理方面较去年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一定管理漏洞。二是今年的蔬菜虽然取得了丰收,但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农业机械较少,劳动成本增大。四是部分棚架损坏严重,下年无法使用。五是少数棚纸受自然灾害影响,需要更换。以上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扬长避短短,加以解决。

三、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县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转型跨越”的总体部署。按照乡党委,乡政府和利源公司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黎明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中心工作,提高认识,转型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20xx年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加强管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一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我们将对职工的计件任务细化量化,查漏补缺,明确靠实计件任务。二是认真学习有关管理方面的先进知识,认真研究,扎实细致的完善考勤考核和职工管理制度,实际有效的加强职工管理,使职工的整体素质逐渐提高。

2、合理布局,精密谋划,提高生产种植效益。一是计划种植大棚蔬菜100亩。其中:辣椒35亩,西红柿22亩,豆角7亩,茄子8亩,葫子5亩,萝卜5亩,生菜,菠菜等18亩。二是种植露天蔬菜50亩,其中白菜15亩,萝卜15亩,甘兰15亩,大葱5亩。三是种植洋芋150亩,玉米500亩。20xx年蔬菜生产完成200吨,销售收入完成25万元。

3、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种植服务能力。一是投资10万元购置300型拖拉机一台,洋芋播种机,玉米播种机,洋芋收获机,旋耕机等农机设施。二是投资6万元更换报废棚膜(840米2个,830米7个,520米20个,530米4个)搭建更换830米钢管棚架60座。

5.农业局苹果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篇五

为了加快苹果产业开发步伐,提升产业开发质量效益,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特制定本决定。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为目标,积极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按照“优化品种、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升质量、科学管理、争创名优”的发展思路,依托市场求发展,依靠科技提效益,健全营销网络,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使之真正成为一项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适地适树、择优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县物候和地理条件,苹果产业发展要以背风向阳的山台地、梯田地、湾塌地为主,优先发展以富士苹果为主打品牌的山地苹果,努力扩大果业生产规模。同时,适当发展其它优质杂果和山地大棚水果,优化果品种植结构,推动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2、坚持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抓点示范、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要以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建设,严格管理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苹果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3、坚持群众自愿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发展苹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的政策激励与服务职能。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市场需求的原则。继续推行“大改形、巧施肥、强拉枝、无公害”四项丰产优果管理技术,实现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市场化,逐步走上依托市场求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路子,着力提升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

5、坚持果、畜、草、沼、窖五位一体、全面配套的原则。大力推广普及果园生草、覆盖、养畜、建沼气池、修水窖配套技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实现无公害管理,走绿色化产业发展路子,打造“安塞山地苹果”品牌。

二、目标任务

从20**年起,后四年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任务是:平均每年发展苹果5万亩,到20**年,全县水果面积发展到4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名优杂果5万亩,苹果挂果面积达到11万亩。水果总产量14万吨,其中苹果产量11万吨,果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

三、扶持对象及优惠政策

(一)扶持对象:凡在本县境内从事苹果产业生产、营销、加工、贮藏等经营活动的农民、职工以及民营、股份制、集体、私营企业等,均为扶持对象。

(二)优惠政策

1、对本县区域内苹果新建园所需的种苗费给予补助,县财政每株苹果苗补助1元,农民自筹0.2元。

2、凡在果园内新建沼气池的,有计划列入能源项目配套实施。在果园内种草的草籽款按草畜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补助标准执行。

3、对全县5000亩苹果示范园实施套袋补贴,每亩苹果套袋8000只,每只县财政补助0.01元。

4、对从事果品营销、加工、贮藏的企业,视其规模、效益给予政策倾斜和贷款协调。

5、果园生产道路建设。新建苹果园集中连片在200亩以上的,果园道路建设由县、乡和农户共同筹资筹劳解决,每年全县安排新修果园生产路**0公里(土路路面宽3.5米以上)。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实地勘察同意后,乡、村负责组织实施,县财政每公里补助1万元。

6、凡新建山地苹果园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并有库坝等水源条件的果园,有计划分批解决小高抽等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农民投工投劳组织修建。无灌溉水源条件的,每年安排修建集雨窖**00个,以户为单位,每5亩苹果园修建集雨窖1个(容积3立方米)。经验收合格后,县财政每窖补助500元。

7、苹果园防雹增雨设施建设。每年在苹果主产区增配一定数量的防雹增雨设施,由县气象局和乡镇、果业部门勘察后,制定建设规划,经县政府审定同意后,由县气象局和乡镇负责实施,所需资金,由县财政列支解决。

(三)对果业开发中的先进集体、种植大户、营销企业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1、新建果园种植大户:种植户新建标准化苹果园面积20亩以上(人均5亩以上),以奖代补**00元;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人均6亩以上),以奖代补2000元。

2、苹果生产推进村:全村人均新建园面积4亩以上,保存率90%以上,成活率85%以上,奖励村委会5000元;全村人均新建园面积6亩以上,保存率90%以上,成活率85%以上,奖励村委会**000元。

3、苹果生产示范村:全村人均果园挂果面积4亩以上、户均果业收入1万元以上,人均果业收入3000元以上,奖励村委会5000元;全村人均果园面积6亩以上,户均果业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果业收入5000元以上,奖励村委会**000元。

4、果品营销企业:年营销果品**00吨以上,奖励企业或协会5万元。贮藏企业年贮藏果品达到**00吨以上,奖励企业5万元。加工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奖励企业**万元。

5、在果业管理中,创建一个省级苹果示范园,奖励果业部门1万元;创建一个市级苹果示范园,奖励果业部门5000元。

6、每年评选**名在果业开发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县、乡干部或业务部门技术人员,每人奖励**00元。

四、实施办法

(一)审批程序

1、审报。县域内的种植户或企业,对照扶持对象、范围、扶持条件和标准要求,自认符合条件的,书面申请属地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申请后派专人进行初步核查,初步确定扶持对象。

2、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将初步确定的扶持对象,按村、组列表一式两份上报县果业局,县果业局要派专业人员会同乡镇对初步确定的扶持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上报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3、审批。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果业扶持规模、资金落实情况予以研究审批。未经审批的种植户和企业,不享受优惠政策和扶持奖励规定。

(二)监督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严把关,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1、把好建园选地选户关。要围绕村庄,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台地、基本农田、湾塌地、缓坡地建园,坚决杜绝在川地、高山远山、梁峁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建园,切实把好选地建园关。要选择发展积极性高、有一定文化基础、踏实务正的群众发展林果业,真正达到建一块、成一块、致富一户的目的。

2、把好苗木质量关。果业局负责全县苹果苗木基地建设和种苗质量检验、品种鉴定、调拨供给。种苗供给必须做到统一验收、统一调拨。种植户根据实际,将所需种苗数量申报当地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汇总后统一上报县果业局。

3、把好科学栽植关。果业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栽植标准,为种植户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经验收不合格的种植户,不予享受优惠扶持政策。

4、把好资金管理关。果业部门要对扶持果业开发的各类资金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严禁弄虚作假、挪用、骗取扶持资金。

(三)配套服务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充实人员,提高素质,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活动。县果业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对果业系统现有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服务作用。同时,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对果农进行示范培训,全面提高果农整体素质。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果业技术干部、果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苹果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四)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分半年、年终两次进行。优惠政策兑现以果树一个生长周期为限。考核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局、监察局、果业局等有关部门实施。考核工作的重点是新建园科学规范、技术措施落实、立地条件、成活率、保存率、果园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示范作用等。要逐乡、逐村、逐组、逐园进行考核,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兑现奖励补助资金。

五、组织领导

6.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篇六

2005年,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抓

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抓流通,拓市场,促销售,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经营体系、经合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新路子,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了重大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效果显著。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发展到159个,从业人数7000人,资产总值达到6.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销售收入(含交易额)95967.9万元,实现利税9550.5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带动10.5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2、巩固和扩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优化结构,不断扩大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麦、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无公害蔬菜、肉鸡、瘦肉型猪等7大农业生产基地,其中优质麦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20万亩被列入国家优质麦示范基地。辣椒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其中新推广种植“益都红”辣椒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近10万亩;食用菌棚达到1.5万座,其中新增5000余座;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达2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0个,初步实现了蓄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

3、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新建、技改扩建和资本整合等方式,全县共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安置劳动力4828人,带动生产基地80亩,带动农户80000余户,实现销售收入73763万亩,利税5090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82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个,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个。申菇业有限公司、清阳针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宏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县种子公司、百斯特葡萄酒有限公司、源丰实业有限公司、清南养殖有限公司、濮阳市天口酿造有限公司8家企业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加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县、乡政府通过拓宽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筹措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等措施,全县新增投资18679万元,新建、扩建、在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新建企业濮阳先锋实业有限公司、科迪饲料有限公司、利民面业公司、**脱水蔬菜厂等10家;投资4079万元,扩建申氏菇业有限公司、绿源面粉厂、百斯特酒厂等企业13家;投资6200万元,在建凯利万吨食用乙醇、普丰油脂饲料厂、中瑞恒立农业、保成仙人掌加工厂等企业4家,投入资金8400万元。

4、建成了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我县的各级政府坚持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建成了马庄桥蔬菜批发市场、城关蔬菜批发市场、阳邵苹果批发市场、大屯禽蛋交易中心、**粮油交易市场等29家专业批发销售市场、投资总额3351万元,占地面积723.5亩,年交易额36835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展销会、农展会等,组织龙头企业、骨干乡镇企业、经贸部门拓展国内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产品及其农产品加工制品,如辣椒、食用菌、蒜粉、茶巾、麦杆画等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形成了一批以协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全县共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服务组织51个,资产总额2848万元,入会会员1.5万人带动了2万余户参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7.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七

1 以效益为中心,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

农业园位于袁州区西村镇320国道旁, 距宜春市区10km, 规划面积20km2, 设计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 年平均销售收入20亿元。设立“有机蔬菜展示区”、“高效养殖功能区”、“林果苗木繁育区”、“农产品加工区”、“休闲观光农业区”等5个功能区。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使园区成为农民、市场、企业三者连接的桥梁, 精心打造高标准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经过4年的发展, 农业园现有入园农业企业24家, 园区年产蔬菜近1万t、花卉苗木60余万株、优质水果340多万kg、出栏生猪6万头、优质茶油1万kg, 年产值达6亿元, 解决3000余人就业, 辐射带动周边1.33万hm2农业产业发展,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发展现代农业, 激活了农业产业

2.1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园从实际出发, 在许多原本大都是低产油茶山、低产果园、低产菜地和荒山的地方, 开发出“有机蔬菜展示区”、“高效养殖功能区”、“林果苗木繁育区”、“农产品加工区”、“休闲观光农业区”等5个功能区。形成了以香港东升农场为龙头的绿色果蔬产业带, 该农场是由香港东升集团投资开设的, 集团拥有30年的农业开发经验, 是一个集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的生产和深加工、生态观光和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性龙头企业;以三农养殖场为龙头的高效养殖产业带, 该养殖场计划投资建设亚洲最大的公猪精子库, 库存公猪100头以上;以“全区水土保持示范园”和顺景观园林基地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产业带;以东升加工厂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以“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星火农林为龙头的高产油茶产业带;以“三星级休闲旅游农庄”金泉农庄为代表, 并以整个园区为载体, 鼓励引导园区内农民开发农家乐, 发展乡村休闲农业。

2.2 增强了农民增收的持久性

目前, 园区年总产值达6亿元, 解决了3000余人就业, 企业员工大都为当地农民, 月平均工资都在1500元左右, 企业的入驻, 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 完成了“三横八纵”主道路路基建设35km, 硬化道路12km, 网线改造13km, 土地整理及中低产田改造667hm2, 3座水库大坝加固及渠道改造, 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了农民增收的持久性。

2.3 推动了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正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 既在发展农业追求优质、高效的同时, 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园内的宜春市东升有机种植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绿色蔬菜种植, 生产过程中, 以有机肥搭配少量化肥, 以无毒天然矿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为主, 其生产的蔬菜瓜果通过有机和绿色认证, 成功销往港澳地区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生产过程中又保护了环境;东盛养殖场和军燕养殖场通过建设沼气池将养殖场内生猪的排泄物发酵后, 输送到和顺景观园林和星火农林等苗木、油茶基地作为肥料, 让猪粪变废为宝。

2.4 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园区内企业不断壮大, 农业园内现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园内各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5亿元, 实现年产值6多亿元, 辐射带动周边1.33万hm2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良好, 园区内共有专业合作社4家, 其中, 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 涉及的领域有种植和养殖业, 通过良好的运作, 合作社效益不断提高, 带动农户1000多户, 户均增收10000余元。

2.5 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

传统农业靠经验, 现代农业靠科技。基地建设上从品种改良入手, 大力推广适用增效技术, 其中, 油茶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8%以上, 并建立了一个拥有100多个品种的油茶无性系基因库, 园内的星火农林油茶基地被列为“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生猪良种及标准化养殖技术、蔬菜瓜果良种及绿色有机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措施、有机茶叶种植技术普及率都在90%以上。2011年, 农业园获批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3 五措并举给力现代农业

根据对农业园的管理和建设工作的经验, 要发展现代农业, 关键是要抓好“保障能力、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等5个环节。

3.1 围绕保障能力做文章

没有保障能力, 现代农业就无从谈起。在实际工作中, 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能力。一是要不断壮大发展实力。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 大力招商引资, 吸引外资投向农业。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用水效率。

3.2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首先, 要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种植业上要重点推广高效新品种, 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 病虫综合防治, 抗旱增产等技术。在养殖业上要重点推广快速高效饲养, 规模化养殖等综合养殖技术。在加工服务业上要重点推广农副产品加工, 果品、蔬菜采摘后处理及气调保鲜。

3.3 必须走农业产业化途径

当前, 农村经济的一个最大弱点就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农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实现农业产业化,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培植龙头企业。要围绕工业抓农业, 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来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要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地方情况, 又能与国家和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抓好推广实施。三是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3.4 扶强招大壮龙头

现代农业是企业行为, 依靠分散农户无从谈起, 依靠专业大户也难担当。产业发展快, 全靠龙头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优选一批技术雄厚、管理先进、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落户, 支持本地现有企业与引进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合作。

3.5 创新体制促流转

8.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

乡镇基层农业基础建设,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扎实的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将会直接影响整体的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质量,需要在明确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管理对策,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效果。文章将基于实践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乡镇基层农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统计人员流动情况突出以及数据的准确度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

1.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统计工作是乡镇基层农业开展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当前乡镇管理中,却存在着管理程度不佳,重视程度不足等方面问题。乡镇领导者比较关注农业的发展现状,仅仅关注所呈现出来的各项数据,但是具体的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却相对较差。这种情况不利于农业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无法有效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总体效率。

2.统计人员流动情况突出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工作能力等将会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但是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人员流动情况比较突出的问题。

3.数据的准确度有待提升

农业统计中数据准确,能够为各项乡镇基础农业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下一步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但是当前很多乡镇地区农业统计中,由于统计工作量相对较大,故而实际的数据准确率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不利于乡镇基层农业的全面发展。

二、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

基于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强调统计数据准确,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等方式改善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镇农业的全面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农业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乡镇经济水平的增长。当前大量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多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统计工作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乡镇基层单位领导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领导可以引入更多信息化技术手段,更换相关设备,保证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环境。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与技能逐渐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乡镇基层农业工作管理,也需要重视知识与技术的价值。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管理中,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岗前培训活动等方式,使每一位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增强统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更好的展现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开展的价值。

岗位培训活动可以主要分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展开。专业技能主要包含统计应用操作的方式,统计相关法律知识,常见的统计方法等等,通过专业技能的指导,帮助统计人员掌握到有效的调查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工作水平的提升。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工作态度、职业认同感等相关内容,通过职业理念的指导、职业工作价值的指导等方式,增强每一位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保证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稳定性。

3.强调统计数据准确,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

基层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准确性是检验统计工作的重要标准,能够直接展现出乡镇基层农村的经济现状。在当前的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中,需要基于科学的工作流程,通过合理的数据调研方式,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率。针对于存在失误的统计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处罚方式予以提醒。

同时,统计工作中需要关注数据的分析价值,通过数据的全面调研、数据的细致核对以及数据的全面分析等方式,切实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对乡镇的整体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乡镇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强调统计数据准确,保证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等方式,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各项乡镇基层农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乡镇基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智华勇,黄季焜,张德亮. 不同管理体制下政府投入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事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11,07(21):66-74.

[2]申红芳,王志刚,王磊.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与其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基于全国14个省42个县的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01(14):65-79.

9.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篇九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20xx年,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抓流通,拓市场,促销售,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经营体系、经合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新路子,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了重大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效果显著。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发展到159个,从业人数7000人,资产总值达到6.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销售收入(含交易额)95967.9万元,实现利税9550.5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带动10.5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2、巩固和扩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优化结构,不断扩大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麦、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无公害蔬菜、肉鸡、瘦肉型猪等7大农业生产基地,其中优质麦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20万亩被列入国家优质麦示范基地。辣椒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其中新推广种植“益都红”辣椒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近10万亩;食用菌棚达到1.5万座,其中新增5000余座;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达2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0个,初步实现了蓄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

3、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新建、技改扩建和资本整合等方式,全县共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安置劳动力4828人,带动生产基地80亩,带动农户80000余户,实现销售收入73763万亩,利税5090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82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个,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个。申菇业有限公司、清阳针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宏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县种子公司、百斯特葡萄酒有限公司、源丰实业有限公司、清南养殖有限公司、濮阳市天口酿造有限公司8家企业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加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县、乡政府通过拓宽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筹措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等措施,全县新增投资18679万元,新建、扩建、在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新建企业濮阳先锋实业有限公司、科迪饲料有限公司、利民面业公司、**脱水蔬菜厂等10家;投资4079万元,扩建申氏菇业有限公司、绿源面粉厂、百斯特酒厂等企业13家;投资6200万元,在建凯利万吨食用乙醇、普丰油脂饲料厂、中瑞恒立农业、保成仙人掌加工厂等企业4家,投入资金8400万元。

4、建成了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我县的各级政府坚持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建成了马庄桥蔬菜批发市场、城关蔬菜批发市场、阳邵苹果批发市场、大屯禽蛋交易中心、**粮油交易市场等29家专业批发销售市场、投资总额3351万元,占地面积723.5亩,年交易额36835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展销会、农展会等,组织龙头企业、骨干乡镇企业、经贸部门拓展国内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产品及其农产品加工制品,如辣椒、食用菌、蒜粉、茶巾、麦杆画等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形成了一批以协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全县共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服务组织51个,资产总额2848万元,入会会员1.5万人带动了2万余户参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6、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按照突出特色搞调整、突出区域优势搞调整、突出规模效益搞调整的原则,以仙庄、马村、瓦屋头等乡(镇)为主的县东部发展辣椒种植达到30万亩,以城关、柳格、固城等乡(镇)为主的县中部发展食用菌棚达到1.5万余座,以阳邵、古城、韩村等乡为主的县西部沙区发展速生丰产林达到20万亩,在全县构筑起了“红、白、绿、”三色农业及东椒、西林、中菌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还形成了优质粮食小

麦、玉米、无公害蔬菜、畜禽、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出了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产业调特的发展态势。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指导。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强农富民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一是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负总责,并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的四个一的管理办法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完善工作。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二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积极创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从市场机制与建设、行政管理体制、资金筹措、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注重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户和企业掌握市场、了解市场,提高农户、企业驾驶市场的能力,努力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网络。同时组织发动全社会爱农、扶农、支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从有利于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出发,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如粮食生产扩大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面积,20xx年全县新增优质麦种植面积10万亩,玉米以科技入户工程的形式推广优质玉米40万亩,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105万亩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大优势、蔬菜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和反季节保护地栽培,打造绿色产品新优势;辣尖椒生产逐步实施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在县东形成了千亩成方、万亩连片的规模种植优势和**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并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

(三)培育扶持,壮大龙头,选准农业产业化发展突破口 坚持把培养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着力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构筑产业新优势。依托优质麦、玉米、辣椒、食用菌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精深加工和宗合利用。投资2.1亿元,新上了10万吨乙醇、科迪饲料、先锋实业、中原糠醛厂、利民面业等项目,年可加工转化玉米31万吨、小麦30万吨、辣椒5万吨、大豆6万吨、玉米心2万吨、棉花籽4万吨,主要农产品资源充分转化,附加值大大提高,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财政政策、金融贷款、生产用地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倾斜,县财政每年列支资金400万元,银信部门先后发放贷款9036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税务、土地等部门严格兑现优惠政策,各智能部门想方设法创造发展条件,加油助推。全县先后建成“农”字号龙头企业69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三是全面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上海光兆、北京中林、郑州杨森公司、青岛先锋实业、河南恒立农业、普丰油脂等一大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在**落户,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外力支撑。

(四)抓好基地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围绕龙头建基地,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龙头带动基地发展,以基地服务于龙头。依托先锋实业、申氏菇业、伍玉泉面业等龙头企业,创建了优质麦、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等生产基地。二是突出特色优势建基地。根据不同的种养传统优势和规模发展程度,建立特色基地。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区域再的主导产业,建立具有本地特点的规模较大的商品生产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商品批量、加工批量、销售批量,使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平台。如仙庄乡在发展辣椒生产专业乡的同时,带动全县18个乡(镇)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从而形成了全县辣椒生产较大的群体规模。为解决椒农产品销售问题,县、乡政府协调资金投资300多万在仙庄乡鹤台公路建成了占地47亩,拥有门店200间的尖椒批发市场,并与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供货合同关系。去年9月份引资5000万元建立了辣椒储藏、加工、销售与一体的龙头企业——濮阳先锋实业有限公司,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市场、龙头、基地的有效对接。文秘114版权所有

(五)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完善经营形式。一是对一些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实行依法签定,信守合同,使生产与经营者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各方特别是农户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证。二是探索组织更多的农户以劳动形式和土地租赁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使农民承包地成为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获得劳动和租赁双重收入。如保成兴帮食用仙人掌公司租赁王什北豆固、大村、东王什、坟抬头四个村300多农户承包地800亩,投资6800万元,发展仙人掌种植及深加工,安置当地劳动力600多人,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公司,公司把失去土地的农民雇佣到公司从事种植管理仙人掌和产品加工,使公司不仅具有了可靠生产基地,而且使农村劳动力和土地得到了可靠的双重收入,实现了农户和公司共赢。三是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 农户”“专业市场 农户”“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中介组织 农户”“专业协会 农户”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生产基地、营销市场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农业经济整体高效的共同发展体系。如先锋实业有限公司今年一开始就与全县万余户农民签订了5万亩“益都红”辣椒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向农户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保护价回收产品,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之路。

(六)健全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介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按照农民自愿、互利和民主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类中介组织,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近几年实践,我县重点指导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科技部门、专业协会、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如县妇联与山东风阳集团联姻,充分发挥上牵集团公司下联千家万户的中介作用,在全县发展合同养鸡户达500余户,户均年纯收入8000多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一座金桥。(七)加强科技指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基地,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大量试验、示范,积极推进良种化和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品种化进程。以农业高科技示范圆为载体,引进、示范、推广国内外名优农作物、食用菌等新技术67项新品种16个,辐射带动了一大批特色明显、效益可观的示范基地,催生了5500多户科技示范户。二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创造一个“蓝天碧水净土”的良好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绿色食品园区。今年仙庄乡4万亩辣椒被确定为省极定点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马庄桥、纸房、六塔、瓦屋头、等八个乡(镇)确定为全省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三是重视开发农产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靠质量创立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近年我县涌现出的“澶都”尖椒、“宏海”面粉、天福酱菜、清阳茶巾等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抢占了市场制高点,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四是花大力气开拓市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强化市场营销手段,使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效益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生产基地优质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产品档次不高,更主要是缺乏优质、无公害、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农产品。

3、资金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颈”,融资渠道少,贷款难,资金周转缓慢,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正常发展。

4、龙头企业联基地、带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够完善,合同、契约的履约率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5、产业链条短,最关键是种植、养殖、储存、加工、运销等环节不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不成农业生产环节完整的产业系列和产业链条,并且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增收困难。文秘114版权所有

四、今后工作打算

1、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围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果品蔬菜、食用菌、辣椒、纸浆林等,新上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项目,力争3-5年内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0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10家,创办省级龙头企业2-3家,创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发展有较大的突破。

2、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带动农户的功能,加速农产品加工增值、流通增值,加快基地的形成,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1)发展优质小麦深加工转化产业。扶持增强伍钰泉、利民面业、中粮挂面等麦业龙头,大力发展专用面粉及其深加工制品,着力培育优质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

(2)发展玉米深加工转化产业。以凯利乙醇、玉米加工企业为龙头,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和转化利用,大力发展优质玉米产业。

(3)发展蔬菜加工产业。以先锋实业、天口酱菜、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培育壮大辣椒生产深加工基地。

(4)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瘦肉型猪、肉鸡等养殖业,加快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

(5)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以上海光明、北京中林、郑州杨森公司为依托,配套建设县西部沙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对林产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10.农业局年度农业发展工作计划优秀 篇十

一、以农业结构调整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XX区将按照“调粮”(压缩生产性粮田面积)、“稳菜”(稳定菜田面积)、“增林”(增加林果地面积)、“精畜”(畜牧、水产高端高效)的方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城乡服务能力和生态涵养能力,引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1.调减粮食生产面积。XX区目前共有玉米18.6万亩,小麦11.8万亩,其他经济作物0.6万亩。到,顺义实现粮食保有面积1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万亩。小麦生产淡化生产功能,突出生态功能,全面推广节水技术。研究制定水资源超采核心区小麦退出机制。超采核心区包括木林、北小营、牛山、马坡等四镇的部分村,20XX年计划退出小麦面积1.1万亩。

2.增加林果面积。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农业机构调整后的耕地,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20XX年新植果园1469亩,苗圃和平原造林2万亩。到20新发展2.5万亩高效矮化密植节水果园。

3.畜禽以减为主,提升质量。畜禽养殖规模逐渐减少,生猪出栏从95万头减少到65万头,肉禽出栏从1020万只减少到800万只。20XX年,计划退出北小营镇4个养殖场,减少生猪出栏量0.8万头、肉鸭出栏量10万只。

4.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养殖池塘从1.2万亩逐步减少到1万亩,发展高标准池塘4000亩,工厂化养殖生产5万平方米。20XX年养殖面积减少到1.15万亩,发展高标准池塘1000亩,发展工厂化养殖1.4万平方米。

二、坚持“四个大区”建设,持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落实全市的菜田补贴政策,提高本地菜农种菜的积极性;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规范设施农业发展,加大对本地农民既有老旧设施农业改造的扶持力度,20XX年继续推进设施农业改造3000亩以上,加大瓜菜生产设施的改造力度。建设1个蔬菜万亩镇、3个蔬菜千亩专业村、3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场。

2.调整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一是逐步淘汰我区小、低、散企业,对污染严重、规模小、效益低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转产退出,重点发展以农产品精细加工、配送为主,资源消耗低的高技术含量产业。坚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外阜蔬菜生产基地和畜产品养殖基地,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XX区目前共拥有三家企业在外阜建立蔬菜生产基地2.79万亩,外阜养殖基地12家。20XX年力争发展外阜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二是以龙头企业带动为重点,构建农产品产销新体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5家龙头企业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引导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打造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大农业产业体系。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按照“安全农业”的要求,抓住即重大活动及节日、阶段性专项整治、农产品生产秩序规范、宣传和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和跟踪督查六个重点,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认证、监测体系、监管资金投入、应急预案体系、风险监测和责任追究制度七个环节,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力争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创建市区两级优级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新增三品认证企业10家,完善区级综合质检站及镇级管理站检测室,力争年内两级检测室能够开展检测工作。确保顺义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根据我区生产实际结合农户投保意愿,预计20XX年保费总收入1亿元,其中:中央、市级保费补贴5000万元、区级保费补贴3000万元、农户自筹万元,投保农户1万户左右;为进一步发挥涉农贷款和农业保险的协同作用,将更多的金融资源聚焦到“规模化发展、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以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来,加快推进农业保险保单贷款工作,推进邮储银行农业保险保单贷款工作,在现有养殖险质押的基础上增加果树、设施农业等项目,以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贷款难问题。

5.加快推进沟域经济和休闲农业建设。20XX年,我区舞彩浅山龙林沟域建设项目,计划在木林、龙湾屯镇继续实施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新村民居、特色产业等工程,凸显沟域经济品牌效应;休闲农业工作将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以国家级和市级星级园区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XX市特色产业村创建工作为依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宣传推介,深入挖掘特色,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观光采摘节庆活动,逐步完善并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努力开创休闲农业工作新局面。

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新民居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南陈路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一期建设工程,通过集合新民居建设、天然气、市政配套政策及资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农村原址改造提升的经验。二是扎实推进农宅抗震节能建设工作,完成2.1万套农宅单项改造和新建翻建任务。其中,计划实施农宅新建翻建0.1万户,单项改造2万户。

2.全面实施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工程。一是液化石油气下乡工程。实现液化石油气下乡工程全区未拆迁上楼村全覆盖,配送液化气66万罐,减少燃煤使用10万吨。二是优质燃煤替代工程。全面实施优质燃煤替代工程并达到全区覆盖,同步实施燃煤炉具替换工作,预计替换燃煤8万吨。三是农村取暖煤改电工程。计划在19个镇选择积极性较高的.村集中实施取暖煤改电3000户左右,预计减少燃煤3万吨。

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群众有需求的村庄再建设12座太阳能公共浴室。二是实施连村路路灯建设2000盏。三是各镇成立基础公共设施专业化管护队伍和完善长效管护资金使用办法、管护方案、管护台账,确保财政补贴的长效管护资金的安全使用。

4.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完成50个左右村庄的创建工作,使其达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目标,使农村地区成为农民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和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成为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四、着力推动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

1.全力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在总结北小营镇榆林村、前鲁各庄村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XX年,我区将围绕“确权确地村和确权确利村(根据市级方案要求)全面启动、确地确利相结合村每镇至少启动2个”的目标,整体推进100个村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作用。一方面加大对村干部、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完成日常工作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培训,提高镇、村领导干部的认识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将新增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试点,符合政策要求,在平台上交易的项目,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3.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继续落实好中央、市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农政策,积极努力争取更多资金,区级财政安排足额配套资金,重点向河东地区和低收入村倾斜,提高村级环境整治效果,为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尝试区财政项目评审和引入工程监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工程质量等各环节的管理。

上一篇:中学生中秋节的作文下一篇: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