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报告(共8篇)
1.《论自由》读书报告 篇一
“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
——读《论自由》有感
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和经济学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开宗明义,阐明《论自由》的主题不是讨论所谓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即社会可以合法地施加于个人的权力之性质和界限。”严复精辟地理解了密尔著作的主旨在译密尔《论自由》时,把书名译为《群已权界论》。
《论自由》这部著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益,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这个要义,在我们初中时也开始接触。如果整个人类,除一人之外,意见都一致,而只有那一个人持相反意见,人类也没有理由不让那个人说话。正如那个人一旦大权在握,也没有理由不让人类说话一样。《论自由》还探讨了自由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单将之归结为两句格言: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加入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己的话。
读后难免发现全书中心论题有三个: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论个性自由和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通读该书,可明白两个核心要义:一是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二是个人对社会负责的唯一条件是,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密尔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密尔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密尔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论自由》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
李强对该书赞叹不绝:“穆勒在自由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于,他第一次赋予自由主义完整而全面的理论形式,从心理学、认识论、历史观、伦理观等角度为当时已经达到黄金时期的自由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并以充沛的激情与清晰的逻辑对个人自由的理想作出强有力的辩护。”亦有大部分知名人士对此书作出赞赏性的评论,可想而知,该书的是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影响力非凡。
2.《论自由》读书报告 篇二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在伟大的20世纪显现出了它前所未有的内在力量, 被无数注重人性的艺术家和理论家重新解读与创造。
艺术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的注重“写实”的探索之后, 逐渐的开启了新的方法道路。“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不但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法国文坛, 同样在艺术领域里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20世纪, 抽象主义作为主导艺术之一“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纪的面貌” (米歇尔.瑟夫) 叔本华在《康的哲学批判》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可见世界幻觉的产物, 是一种骗人的巫术, 一种把视觉幻想和空间加以比较所产生的无根基、即无自身本质的外观, 这个可见世界是一层环绕着人类意识的浑浊的迷雾, 它是那种同时是错误和真实的东西, 这种东西人们可以在说他不存在的同时说他是存在的。”康定斯基在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巨变的背景之下, 追求精神自由, 强调内在力量的作用, 成为了《论艺术的精神》的原动力与理论出发点。
《论艺术的精神》, 是康定斯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分为了概论与绘画两个部分。概论中用引言、运动、精神转折点与金字塔四个小部分解释了他对于艺术品、艺术家等的定义与互动把艺术的过程与变化归结到精神的作用并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把这个过程展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概论
“所以一件艺术作品的形式有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举, 这是艺术中唯一不变的法则。一件优美的作品是内涵和外表统一和谐的结果:换句话说, 一幅画是个精神有机体, 他像一切物质有机体一样, 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艺术的原动力来自于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积极向上、催人奋进。在作者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中, 灵魂与肉体紧密相连, 它通过各种感觉媒介产生印象。演绎了欣赏艺术品的整个过程:感情 (艺术家的) ——>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 (观赏者的) 。在这里, 整个过程包含了几个概念:艺术家的感情, 感受1, 艺术作品, 感受2, 观赏者感情。整个过程似乎揭示了作者的理论主旨:精神至尚。艺术品的形式应该“内在的, 所以它孕育着希望和未来。”艺术作品包含着艺术家的灵魂, 艺术家是“能够描绘一切事物的人。”抽象的论述和高亢的基调铺垫了艺术精神的“运动”, 精神生活所代表的“巨大的锐角三角形”, 也许也是康定斯基绘画思维的产物, 又也许是他抽象成果的宣言符号。这个巨大的三角形需要冲破的, 不仅仅是旧的“怎样表现”的向上的物理运动, 同时在内部的形式里也有着层出不穷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稳定结构。随着三角形的运动, 内部的结构似乎在一个临界状态开始动荡, 带着摇摇欲坠和呼之欲出的惊悚, 人类的精神终于出现了康定斯基所认知的“转折点”。在“精神的转折点”一节中, 蕴含着批判的影子, 康定斯基提出了他对于时代思想混乱的出路及自己的艺术理论基础:通神学, 并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内心。他标榜了布莱维斯基夫人的理论把梅特林克与瓦格纳作为了例证的典型从象征与重复的文学手法与结构等发掘了艺术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他所引证的伟大的艺术家之中, 有音乐家和印象主义、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画家, 但无一不都指向了他所旨在阐明的艺术的内在精神力量即向上的, 冲破传统追求自由的状态。在“金字塔”一节中, 充满了康定斯基近乎豪迈的对艺术的展望“‘自我分析’可以把每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区分开来, 它们之间的相互研究使他们的内在努力重新结合。每门艺术均有其独有的力量, 这是无法相互替代的。最后, 各门艺术的独有力量可以相互配合, 而这种配合终将导致我们现在可以展望的一门新的艺术——真正史诗性的 (monumental) 艺术。”
第二部分绘画
绘画是《论艺术的精神》中的第二个部分。这个部分可以看成是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绘画是康定斯基在三十而立之后才开始追求和耕耘的艺术形式。在这部分里, 显然是康定斯基在此之前的, 对于艺术的无尽热爱和探索的一个总结性的结晶成果。这个部分分为以下几个小点:一、色彩的效果, 二、形式和色彩的语言, 三、理论, 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五、结论。看康定斯基的画, 我们不难理解这部分所诠释的内容, 像他提倡的“感觉”一样, 我们用内心的情感去感受他的画:丰富、跳跃的色彩, 绚丽的、仿佛又节奏的音乐感……在这部分或者描述或者解释的理论中就能更深的了解作者所言的理念。艺术是发自于人类的需要, 绘画“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对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而内在需要原则成为了超脱于非本质的、普遍存在和唯一纯粹的艺术标准和原则。在第一部分中, 康定斯基对于“金字塔”的理论揭示了他所理想的史诗性的艺术。音乐和绘画的紧密联系必会使绘画在抽象性上发展, 最终达到绘画构成的境界。在“形式和色彩语言”中, 有种种神秘的质感,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又蛊惑着抽象艺术蠢蠢欲动的情愫围绕着心理学和形而上构成了“纯粹结构形式”最终提出了“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艺术家要具有的三大责任:1) 他必须发挥出自己的天才;2) 他的行为、情感和思想与常人一样, 但他却必须用他们创造出一个精神境界, 这精神境界要么情节纯净, 要么掺进了杂质;3) 他的行为和思想是创作的素材, 他们将会对他创造的精神境界发生影响。从这种互动式的纲领下, 似乎隐含了康定斯基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在最后的“结论”中, 康定斯基表明了他的观点:“我们正在迅速临近一个更富有理性、更有意识的构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 画家们将自豪地宣布他们的作品是‘构成的’——这是与他们根本解释不了的印象主义者的主张相对而言的, 宣布他们的艺术来自于灵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的时代, 绘画中的这种崭新的精神正与思维携手并进, 正在迈向一个伟大精神的纪元。”不得不说, 这是构成主义的宣言, 抽象艺术的先锋理论之作。
但是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 将自然主义的艺术、写实的艺术统称作“无目的的艺术”。这类艺术“是一种遭到阉割的艺术, 不可能有未来”。这种看法在现在看来的确是有些犀利以及“草率”, 毕竟按照一般美术史论的描述, 似乎抽象主义也被纳入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产物, 它具有他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不可比拟的能量放射性。作者特意强调艺术作品的精神特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受到神学思想的影响, 并且不断地向外界阐述艺术应当抛弃其物质性特征, 将这种“丑陋”的物质性视为艺术创作中的最大的阻碍, 这种把二元论作为世界观的典型体现太过于牵强了。不管怎样这也是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创作的思想源泉及理论基础, 并在长时间内主导了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直强调绘画的“内在需要原则”, 并进一步对绘画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特的解释。比如谈颜色, 他认为“颜色是直接对心灵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 色彩是琴键, 眼睛是音锤, 心灵是绷满弦的琴”, 颜色经由视觉通道拨动心灵的琴弦。这在现在对于我们在色彩上的探索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且较为具体的说明“色彩的和谐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之后康定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 又提出了“内在声音”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有三重含义: (1) 指人的感官感觉, 主要是视觉与听觉; (2) 用于绘画的专门术语, 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 (3) 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
按照美术史家的说法, 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由前期和后期之分。他的前期抽象作品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骑士、万圣节、大洪水、末日审判、基督复活之类的宗教题材上, 画中仍保留着可以辨认出来的主题暗示, 隐含的形象引导观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和启示录幻象世界。由于画面上还保留着非常生动的形状和色彩的关系, 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抒情的抽象。他的后期抽象完成于包豪斯学院教学时期, 画面的构成更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和相互关系, 呈现出几何结构风格, 故又称几何抽象时期。后期抽象作品拆除了前期抽象画中的符号图像与自然图像之间的桥梁, 作为宗教幻象的前期隐性结构这时表现为观照时的“内心体验”。精神与宇宙的和谐, 救世主的幻象或者在总体观照中产生, 或者在形色关系中暗示出来。
康定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 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 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论, 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 主张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 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这些正是当时抽象画家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定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隐形结构”等概念曾对二十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回顾以往抽象主义运动时,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 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理论上都对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 拓宽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 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查立译, 腾守尧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读书 市场自由的路标 篇三
“市场经济读本”有两种:一是市场经济本身,它过于感性化和实践性,以至于人们必须经过市场经济的一段磨难、付出代价之后才能读懂它。另一种则是《市场经济读本》这样的文本,它为当代市场经济中的自由标上了多个“思想化”路标。读这种文本,能够找到“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的感觉。
问题是董事们有多少的时间去阅读?难道不想跳出“资本家”的俗套,将自己净化为一位“知本家”吗?如果能够再从一个“知本家”进一步净化成为一位“观察家”,董事们将真正实现从“战术家”向“战略家”的成功转变。这可是一种“境界”的升迁!
因此, “读书”不再是“迂腐”的代词,儒商不再是商人中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中,董事们的身份应当是战略家,以应付“捕捉商机”与“开发动力”这两大核心问题。草创时期各类有关“交换”的浅显问题原是一类战术问题,至于“效率”和“效益”,不过是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之后的自然结果。所以,市面上一味求索“效率”和“效益”的流行做法,实际上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我们今天行走的经济道路,根本上还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道路。我们不能在这个“资本”后面加上“主义”两个字,其用意如同不能在“自由”后面加上“主义”两个字一样。什么东西一旦被加上“主义”两个字,将会越来越变得令人作呕。“资本”、“自由”此类都还只是一些方向性的路标,但是“主义”就是具体的道路了。我想,驾驶的乐趣在于明确方向的前提下“自由”地探索前进,被限定在既定道路中的种种限速行驶,其实谈不上有什么乐趣。
眼前这本《市场经济读本》由许多新颖的路标构成。这些路标是由詹姆斯·L·多蒂、弥尔顿·弗里德曼、埃恩·兰德、F·A·哈耶克、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弗里德·里克巴斯蒂雅特、马克莱·文森、罗纳德·H·科斯、亨利·大卫·梭罗、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拉里·E·卢夫、德威特·R·李等十多位西方18、19世纪著名的经济、政治思想家分别著作而成,这些好钢制作的宝剑“出土”之后依然光芒四射。
如果说市场经济中存在着“看不见的手”,那么,你在不知道其手法的情况下进入市场淘金,也许就不仅仅是失手的问题了,它会将你拽入深坑,使你失身。尤其,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是所谓“不完全市场”,其中有许多秘密需要思想家们揭示。比如,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诸如由室外地滚球游戏所联想到的“串谋的经济学”,由控制权引发的垄断来源,让没有自卫能力的公众买单的政治污染,根据对损失付不同责任的价格体系所进行的社会成本计算,由社会冲突或仇恨所产生的政治经济,以及自由社会中的政府作用、市场中的个人自由、政府管制、政府角色、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等比较实用的专业问题。《市场经济读本》可以给我们以充分的提示。
在这个读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是自由主义。但是,市场的自由并不就是一个泛滥的自由市场形态。如果用书中的观念来看,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公司的治理应当较大程度地放弃公司的社会责任。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对社会的贡献只能算一个自然的指标,但它绝对不是市场自由的路标。所以问题就出现了: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市场经济”,实际上以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目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双重道德标准的深刻矛盾,即传统经济的利他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利己主义。这正是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成长中所遇的真正症结。
因为存在这个症结,尚处原始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其驱动力方面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书中的部分思想家,一方面描述了一种基督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的潜在道德基础上所存在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却阐述这样一种逻辑:为了“利己”,市场经济者们往往会在不自觉中首先完善“利他”。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为了利己性地能够每天去对面的温暖吧里喝上热咖啡,他会首先在雪地中铲出一条连接自家与咖啡吧之间的小路,之后,显然沿着此路进吧的人将远远不止他一人。于是按照这样的解释,一些西方思想家有理由认为,社会主义原来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精神中自然而又无意形成的,这就是当代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一种发生学解释。
显然,这是一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所不能够接受的观点,但是,当代中国企业的董事们也许心里暗暗点着头。这就是我们称目前中国经济形态为“不完全市场”的缘故之一吧。
路标多,这本身含有一种公益的味道。但是您是否想过,路标是给哪些人看的?这里有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获得市场自由并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事。这里的“市场自由”有着双重含义:一是市场本身发展的自由度,二是人在市场中的自由度。显然,前一类含义归结于政府营造市场环境的战略构思,后一类则依赖于董事们选择市场形态和自己行进姿态时的战略设计。既然都是“战略”的问题,那么“市场自由”就超越了技术层面。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衡量企业家是否已经完成并脱离草创阶段的基本标准,这就是看他们的思维角度及其运作方式是否已经从“战术”层面转向了“战略”层面。总的来说,《市场经济读本》属于有关市场经济战略的专业书籍,它有着比较鲜明的读者群——既非学者,也非企业的具体操盘手,而是董事会中那些企业的设计师们。所以,我们的董事应当学会并习惯筛选自己面前的一大堆问题。我相信,战略问题是解决战术问题的基本前提。所有中国原创企业都有这样的基本经历:从战术层面打入市场,然后再跃上战略层面。这样一来,必然在跃进战略层面之前,就积累了许多一时无法解决的战术问题。这就是中国董事会与索罗斯一类国际战略投资家在市场处境和市场手法上存在基本区别的主要原因。
被近几年来心照不宣的教训所清醒,董事们终于承认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西方程度更深的“政治经济”。因此,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们的政治诉求开始多了起来,亲善事迹也多了起来,这就是一种大战略的转移。就整个市场来说,这里却隐含着一种危险:随之民主与平等的意味将被无意地淡化,隐形的市场准入特权和市场利益的战略分割被悄悄地强化。一个结果往往产生若干反响。面对上述危险,战术层面惊叹之,恐慌之,无奈之;战略层面暗喜之,谨慎之,张罗之。这取决于企业家“已经”站到了哪个层面。因此,《市场经济读本》值得细读体会。一个令人深思的提示是:由“贫困的政治”造成的“政治的贫困”也将引发“市场的贫困”,这已经是过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曾经的无情现实。所以,强力政治是否能够被选为市场经济的“防贫剂”呢?这是一个目前谁也不愿涉及但都暗自关心的问题。我们的董事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战略”问题大得已经与己无关了!不要忘记,能够对市场走向发挥重大影响的依然是政府。本书就道出了不少“市场的软肋”和“企业的羁绊”,问题看你怎样去读书中的这个提示。
4.《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四
约翰・密尔分三个部分讨论自由问题,分别是“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我对这三个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是,第一部分是自由的本质,第二部分是实现人类自由的方法,第三个部分论述个人自由与集体的关系。
个体的个性是自由实现的内部条件,我们现在更多关注外部环境的不成熟,甚至恶劣,完全忽视了这个内部条件的重要性。
为什么个性这么重要?
“我的意思还不是说,他们在合乎习俗的与合乎自己意向的两种事情相比之下,舍后者而取前者。他们还不是这样;他们根本是除了趋向合乎习俗的事情外便别无任何意向。如此说来,是心灵本身屈伏在枷锁之下了。甚至在玩乐的事情上,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投众合时;他们欢喜在人群之中;他们止是在一般常做的事情之中行其选择。
趣味上的独特性,行为上的怪僻性,是和犯罪一样要竭力避免的。这样下去,由于他们不许随循其本性,结果就没有本性可以随循。他们的人类性能枯萎了:他们已无能力再有任何强烈的愿望和生来的快乐,一般也没有是各人自生自长、本属各人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这样的人性的情况是可取呢,还是不可取呢?”
个性的发展与表现的限度:
“人类要成为思考中高贵而美丽的对象,不能靠着把自身中一切个人性的东西都磨成一律,而要靠在他人权利和利益所许的限度之内把它培养起来和发扬出来。”下面的例子对这个限度作了很好的解释:
“譬如有个意见说粮商是使穷人遭受饥饿的人,或者说私有财产是一种掠夺,它们如果仅仅是通过报纸在流传,那是不应遭到妨害的,但如果是对着一大群聚在粮商门前的愤激的群众以口头方式宣讲或者以标语方式宣传,那就可加以惩罚而不失为正当。”
于是约翰・密尔那条振聋发聩的“原则”就呼之欲出了:
5.论自由读书笔记 篇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几乎从最远的年代以来就在划分着人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类社会“阶级”的出现,正式公民自由与社会自由出现区分与差别的表现。而随着阶级划分的越来越细,越来越完善,到国家的出现,以及后来所发展的集权、专政与所谓的民主社会,都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的变化而引起的。或者说是,都是由:“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不同与变化所形成的产物。
自由与权威之间的斗争,似乎从有了人类文明起就已经存在了,特别是在国家出现之后,更加明显。而且,自由与权威之间的斗争也给古往今来众多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永恒的、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追寻自由,成了各个时代文人们都竞相追寻的“时髦”。
在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的相处中,人们所认为的“统治”与“被统治”,对于自由的限制与约束,以致于发展后期所必然出现的人们揭竿而起,推翻专政、暴政所得来的那些“自由”。那是“所谓的自由”。《论自由》中这样说的“统治者会试图用以对付其臣民,正不亚于用以对付其外来的敌人”。他们将权力看作是一种武器。
为什么人们的自由要受到限制?换言之,正如人类所常说的那样“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在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中,作者有这样一段比喻“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因此,爱国者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他们少数一些人的利益所在,所以他们需要限制我们的自由,给人们相对的自由以维护统治。这就又涉及另一个根源性的问题了,即“我们有绝对的自由吗?”、“我们的自由是别人给予的还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两个问题,人们到今天一直还在争论。“从历史上看,只要人类一天还满足于以另一个敌人去攻斗一个敌人,还满足于在多少有些有效保证足以对付主人的暴虐的条件之下便由一个主人来统治自己,他们就还没有使自己的渴望超越这点之外。”
作者约翰·密尔认为,在统治者与公民自由的博弈中,美国的“宪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即“自由党派竞争的时代”。
“在政治理论和哲学理论当中,正和在人当中一样,成功倒会把失败所会掩住的错误和弱点暴露出来。”而在作者看来,这种“自由党派竞争”的情况,当它还只是一种在书籍中才可见的、“听起来颇成一条自明的公理”之时,政府只当它是另一场暴*而已。而当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于是这种选举制和责任制政府就成为观察和批评的对象。这时人们就觉察出来,原来所谓“自治政府”和所谓“人民施用于自身的权力”等类词句,并不表述事情的真实状况。运用权力的“人民”与权力所加的人民并不永是同一的。”但作者还是发现,这种民主共和制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换言之,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解决。变成了作者所说的“多数的暴虐”。
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中有一个很出名的观点,就是“多数的暴虐”的观点。他对于当今的国际政治来说有相当大的前瞻性。
书中这样说:“当社会本身是暴君时,就是说,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它的各别个人时,它的肆虐手段并不限于通过其政治机构而做出的措施。社会能够并且确在执行它自己的诏令。而假如它所颁的诏令是错的而不是对的,或者其内容是它所不应干预的事,那么它就是实行一种社会暴虐;而这种社会暴虐比许多种类的政治压迫还可怕,因为它虽不常以极端性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有更少的逃避办法,这是由于它透入生活细节更深得多,由于它奴役到灵魂本身。”这种情况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可怕!
6.《论自由》读书报告 篇六
罗尔斯与《政治自由主义》
目录
﹙一﹚前言 ﹙二﹚正文
一、罗尔斯与《正义论》
二、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
三、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1、政治的正义观念的理念
2、作为公平合作系统的社会理念
3、政治的个人观念
4、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
四、政治自由主义的三个主要理念
1、重叠共识的理念
2、权利的优先性与善的观念
3、公共理性的理念
五、制度框架 ﹙三﹚结论及启示
﹙一﹚前言
哲学,自古至今都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她不仅对人生做过一次又一次透彻的分析,也对整个社会,尤其是政治生活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在西方,出现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知名学者;而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学术思想也与哲学息息相关,特别是圣贤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位,代表了中国传统思想。哲学贯穿着历史的发展,它是一盏明亮的指明灯,指引着历史前进的方向。政治生活历来都是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社会政治哲学不仅有其深厚悠久的古典思想资源,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现代理论类型。几经沉浮,社会政治哲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哲学领域中日益突显的一脉,新自由主义,社会行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代表着这一哲学传统之当代发展的前沿景象。
自由主义,大家对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和平的二十一世纪,没有过多的战争,没有残酷的压迫,大多数人民都想有自由的权利。但是自由主义涉及着多个方面,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们对其知之甚少,甚至有时不知如何去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谈到自由,我们也会想到平等、人权、正义……等社会政治哲学的一系列话题。而我今天所要谈到的这位作者罗尔斯和他的著作《政治自由主义》就涉及以上列举的这些话题。他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阐述了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主要理念及所要构建的制度框架。虽然他的观点在学术界中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也有来自不同学者的声音,但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由、平等、人权、正义这些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也是我选择之一课题的原因之一,让我们对此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也许对罗尔斯的另一部著作《正义论》比较了解,而《政治自由主义》与《正义论》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地方,对我们更透彻的了解罗尔斯的思想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我在写作时首先要对罗尔斯的观点做一介绍,让大家对此有略微的了解,其次我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剖析政治自由主义与我们的生活,用我上不成熟的观点来解释当今社会在政治自由主义这一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的建议。
初次尝试这种写作形式,必定会有不足之处及浅薄的看法,但同时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希望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及你们的宝贵意见,对我今后有所帮助和借鉴。
谢谢!
﹙二﹚正文
一、罗尔斯与《正义论》
约翰·博德利·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1921~ 2002),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罗尔斯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尽管著作不多,但其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并潜心构筑一种理性性质的正义理论,代表作为《正义论》,《正义论》一书,前后三易其稿,终成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于1971年正式出版发行,旋即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据后来的统计数字显示,自1971年,全球共有约5000余部论著专门对其研究讨论。除此以外,罗尔斯的著作还包括《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8)、《道德哲学讲演录》(2000)、《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
罗尔斯最引以为傲的正义学说,是以J.洛克、卢梭和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论证西方民主社会的道德价值,反对传统的功利主义,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主要美德,就像真理对思想体系一样;非正义的法律和制度,不论如何有效,也应加以改造和清除。他还认为正义与社会合作密切联系,并指出应当区别对制度来说的正义原则和对个人来说的正义原则。70年代初,他的这种学说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法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在美国处于政治动荡的时刻,为自由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提供了复兴的希望。
二、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
在西方,哲学作为一种整合式观念反思方式,历来有着深厚而完备的反思社会政治生活之整体大义的传统。这种社会-政治哲学传统不仅有其深厚悠久的古典思想资源,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现代理论类型。几经沉浮,社会-政治哲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哲学领域中日益突显的一脉,新自由主义、社会行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代表着这一哲学传统之当代发展的前沿景象,而罗尔斯无疑是前者的领袖式人物。
从一种宽泛的社会思想史角度看,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至少有过三次繁荣时期或历史高峰:最早是在古希腊社会进至城邦内部繁荣与外部极盛时期所出现的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杰出代表的社会政治哲学高峰。
尔后古罗马帝国时代出现的律法主义政治观念也构成了西方政治哲学的另一个不同渊源,文艺复兴前期所产生的马基亚维里及其《君主论》堪为典型。其后是十八、十九世纪“启蒙运动”依托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与政治革命而兴起的人道主义思潮。
最近的一个高峰时期,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当代社会-政治哲学的复苏和逐渐繁荣。罗尔斯既是这一哲学时代的先觉者,也是开创这一繁荣的哲学领袖。对此,另一位当代著名社会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谈到:“在最近的实践哲学史上,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标志着一个轴心式的转折点,因为他将长期受到压制的道德问题重新恢复到严肃的哲学研究对象的地位。”《正义论》(1971)产生的巨大影响举世公认。她不仅带来了7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政治哲学和规范伦理学的空前繁荣,以至在欧美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造成布赖恩·巴瑞所说的“罗尔斯产业”之学术景观,而且,由于她以一种更新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和自由主义传统的理论方式,力图为现代社会重建“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因而使她在重新开启西方规范伦理学传统的同时,也洞开了对现代社会之基本结构、合理性基础、宪制构成、社会组织与运作等一系列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政治哲学研究课题,引发了当代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或稳定、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课题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
但是《正义论》发表之后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而回答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正是罗尔斯回应各种挑战的基本任务,也是他最近二十余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理论课题,其探索的基本理论成果便是他在一九九三年春天出版的《政治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代表了一种以自由公共理性为基础的鲜明的自由主义,它为解决西方多元社会如今面临的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深刻见解。这是面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而在政治哲学上作出的新调整,它丰富并发展了西方数世纪以来不断更新的自由主义思想。
三、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
1、政治的正义观念的理念
正义观念有三个特征,在此向大家简单表述一二。
第一个特征关涉政治观念的主题。如果说,这一观念是(当然也是)一个道德观念,那它也是为一特殊主题所创造出来的道德观念,亦即为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创造出来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它适用于我将称之为社会“基本结构”的领域,出于眼前的目的,我把这种社会基本结构看成一种现代立宪民主。这样,政治的正义观念之首要焦点,便是基本制度的框架和应用于该框架的各种原则,标准和戒律,以及这些规范是如何表现在实现其理想的社会成员之品格和态度中的。
第二个特征有关表现样式: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观点表现出来的。政治的正义观念之第三个特征是,它的内容是借某些基本理念得到表达的,这些基本理念被看作是隐含在民主社会的公共政治文化之中的。此种公共文化由一立宪政体的各种政治制度及其解释的公共传统(包括那些司法解释传统)、以及作为共同知识的历史文本和文献所组成。
2、作为公平合作系统的社会理念
公平正义之基本组织化理念——其他基本理念在该理念内部系统联系着——是一种世代相传的、长期的公平合作系统的社会理念。
我们可以通过解释社会合作理念的三个要素使之更具体些。这三个要素是:
甲、合作与纯粹的社会性协调活动不同,合作是由公共认可的规则与程序来引导的,合作者把这些规则和程序看作是恰当规导他们行为的规则和程序。
乙、合作包含公平合作项目的理念:这些项目是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理性地予以接受的——假如所有其他人也同样接受它们的话。丙、社会合作的理念要求有一种各参与者合理得利的理念或善的理念。这种善的理念具体规定了介入合作的那些人(无论是个体、家庭,还是联合体,甚或是民族政府)想要获得什么——当他们从他们自己的立场来看这种[合作」图式时。
3、政治的个人观念
在这里主要讲一下公民的自由。首先,公民在他们设想自己并相互设想对方具有掌握一种善观念的道德能力这一方面是自由的。这不是说,作为他们政治观念的一部分,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与追求他们在任何既定时刻所认肯的特殊善观念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相反,作为公民,他们被看作是能够按照理性的和合理的根据来修正和改变这种观念的。
公民把他们自己看作是自由的第二个方面是,他们将他们自己视为各种有效要求的自证之源。这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向他们的制度提出各种要求、以发展他们的善观念。公民们把这些要求看作是具有其自身价值的,其价值既与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所具体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无关,也不是从这些义务和职责中推导出来的。公民们认为,这些要求是建立在那些基于他们的善观念和他们在生活中认肯的道德学说的义务与职责之上的。
把公民看作是自由的第三个方面是,他们能够对他们的各种目的负责,而这一点又影响到对他们各种要求的评价。很粗略地说,假定有了公正的背景制度,假定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公平的首要善(这是正义原则所要求的),则我们认为,公民们就能按照他们合乎理性的期待来调整他们的目的和志向。而且,他们能够在正义问题上把他们的目的限制在正义原则所允许的范围内。
4、秩序良好的社会理念
说一社会秩序良好,传达了三点意思:第一,在该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接受、且知道所有其他的人也接受相同的正义原则;第二,它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它的主要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这些制度如何共同适合于组成一种合作系统——被人们公共地了解为、或者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能满足这些原则。第三,它的公民具有正常有效的正义感,所以他们一般都能按照社会的基本制度行事,并把这些社会基本制度看作是公正的。
民主社会的政治文化具有(我假定的)这样三个普遍事实的特征,我们可作如下理解:
第一个事实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发现的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的多样性,不是一种可以很快消失的纯历史状态,它是民主社会公共文化的一个永久特征。
第二个与之相关的事实是,只有靠压迫性地使用国家权利,人们对某一种完备性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的持续共享性理解才得以维持下去。
第三个普遍事实是,一持久而安全的民主政体,也就说,一个未被分化成持有相互竞争之学说观点的和敌对的社会阶层的政体,必须至少得到该社会在政治上持积极态度的公民的实质性多数支持。
按照这种理解,我简要地解释一下秩序良好的民主社会是如何来满足一种现实的和稳定性的必要(但肯定不是充足的)条件的。只要具备下述两个条件,该社会便可通过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达到良好秩序,这就是:第一,认肯合乎理性却又相互对立的完备性学说的公民能达到一种重叠共识,也就是说,他们普遍认可正义观念是他们对基本制度的政治判断的内容;第二,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我们假定总有这些学说)不能充分流行,不能削弱社会根本正义的基础。
四、政治自由主义的三个主要理念
1、重叠共识的理念
我们先回忆一下有关重叠共识理念的两个主要要点。第一个要点是,我们要寻求各种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的共识。第二个要点,我们应该尽可能把公共的正义观念表述为独立于各完备性宗教学说、哲学学说和道德学说之外的观念。这意味着,在其解释的第一阶段,就要把公平正义理解为一种表达政治正义观念的独立观点。
重叠共识的理念包括三个观点:第一种观点肯定政治观念,因为它的宗教手法和它对自由信仰的解释导致一种宽容的原则,并赞同立宪政体下的基本自由权。而第二种观点则是在诸如康德或密尔一类的完备性自由主义道德学说之基础上来认肯这种政治观念。然而,第三种观点却不具有这种对称联系,除了由一种独立的政治正义观念所系统规定的那些政治价值之外,它还包括一长串非政治的价值。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多元论的观点,因为这类次要部分的价值有其自身的解释,它们的解释均基于从其内部引申出来的各种理念,使所有价值在各种特殊情况下都能达到相互平衡,无论是在群体中,还是在单个人身上。
前面的解释告诉我们,这种共识的下限是根本性的理念,公平正义正是在这些根本性理念内制定出来的。一种重叠共识的深度,要求其所达成共识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理想必须建立在一种政治的正义原则之基础上,该政治的正义原则适用于公平正义所阐释的那种社会理念和个人理念。至于其广度,它涵括一种政治观念(在此情形中,是指公平正义的观念)的各种原则和价值;它适用于作为整体的基本结构。超出了那些将民主程序制度化的政治原则,进一步包括那些涵盖着作为整体之基本结构的原则。因此,它的原则也确立了某些诸如良心自由、思想自由、以及机会均等和包括某些根本需要的原则的实质性权利。
2、权利的优先性与善的观念
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权力的优先性理念是一个根本要素,而在公平正义中,该理念作为公平正义观点的一种形式具有其核心作用。在公平正义中,权利的优先性意味着,政治的正义原则给各种可允许的生活方式强加了种种限制,因而公民的要求是,任何追求僭越这些限制的行为都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只有当正义制度和政治美德不仅是可允许的,而且也是完全值得公民为之奉献忠诚并且得到它们维护的生活方式时,才能期许公民们把这些制度和美德看作是正义而善良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美德。政治正义观念本身必须为这些生活方式留下足够的空间。
政治自由主义是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主要制度提供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而不是为整个生活提供一种政治的正义观念。在公平正义中,这一限制则通过权利的优先性表达出来。因之,在其普遍形成上,这种优先性意味着,可允许的善理念必须尊重该政治正义观念的限制,并在该政治正义观念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为了阐明以这种普遍形式陈述的权利优先性的意义,我们讨论以下五种善,依次为:(1)作为合理性的善理念;(2)首要善的理念;(3)可允许的完备性善观念的理念(即那些与完备性学说相联系着的善理念);(4)政治美德的理念;和(5)秩序良好的(政治的)社会理念。
3、公共理性的理念
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性目标是公共善,此乃政治正义观念对社会之基本制度结构的要求所在,也是这些制度所服务的目标和目的所在。于是,公共理性便在三个方面是公共的:作为自身的理性,它是公共的理性;它的目标是公共的善和根本性的正义;它的本性和内容是公共的。
公民应该这样来理解和尊重公共理性,这当然不是一个法律问题。作为立宪民主政体之理想的公民理念,它呈现出一种可能的事态,将人们看作是一个正义的和秩序良好的社会将会鼓励其生活的社会成员。它所描绘的是可能的和能够达到的理想,但又可能是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尽管这些理想对它来说。
这一内容是通过我称之为的“政治的正义观念”而系统表述出来的,我假定,它大致具有自由主义的品格。我这样讲有三层意思:第一,它具体规定着某些基本的权利、自由和机会(即立宪民主政体所熟悉的那些权利、自由和机会);第二,它赋予这些权利、自由和机会以一种特殊优先性,尤其是相对于普遍善和完善论价值的优先性;第三,它认肯各种确保着所有公民能有效利用其基本自由和机会的充分并适用于所有目的的手段。
政治自由主义是一种观点。它具有多种形式,这取决于它所使用的实质性原则,以及那些探究指南是如何设定的,这些形式共同具有自由主义的实质性正义原则和一种公共理性的理念。而在这些限制内,内容和理念则可能发生改变。
五、制度框架
罗尔斯创制的政治哲学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首先是作为理论前提须制的基本理念系统;其次是由基本理念开出的主要理念系统;最后是作为政治理念之社会实践图式的政治制度框架设置。
根据这些目的,政治自由主义刻画出一种政治正义观念的三个特征:
(A)它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假定在公平正义的情形中适用于民主社会)。这种结构由主要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所组成,包括这些制度如何整体匹配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合作系统。
(B)它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特殊的完备性学说(宗教的、哲学的或道德的)的情况下得到系统地阐释。当我们设想它可以从一种或多种完备性学说中推导出来,或得到这些学说的支持,或与这些学说相联系(的确,我们希望它能够这样与许多这类学说相联系)时,我们并不是说它依赖于这类观点中的任何一种,或以任何一种这样的观点为前提。
(C)它的基本理念——诸如政治自由主义中作为公平社会合作系统的政治社会的理念,作为理性而合理、自由而平等之公民的理念——全都属于政治范畴,且与民主社会公共政治文化及其宪法和基本法律的解释传统、以及它的主导性历史文献和广为人知的政治著述密切相关。
﹙三﹚结论与启示
曾经认为哲学实在太深奥,不是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伟大哲学家们的思想总是高深莫测,难以捉摸,但又往往发人深省,像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影响深远。近一点来说,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方面,罗尔斯就是一个十分有代表性的人物。我有幸阅读了他的著作《政治自由主义》,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也通过此番阅读产生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想在此与大家分享。
政治自由主义,从字面上看,你会想到什么呢?一是政治,二是自由。但其实他只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政治。而政治的自由主义是政治的一种实现途径,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都知道公民是平等自由的,他们想有法律赋予的权利,而公民真正参与的却很少,他们的心声也很难被听到。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始终没有离开过一个词——正义,原因很简单,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政治自由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罗尔斯另一观点正义论的发展与继承,所以在谈政治自由主义就不能忘记正义。那么你是怎样看待正义的呢?当今社会有无正义可言呢?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中资本主义制度占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在我看来这就不是正义。正义就不应该有资本家的剥削,正义就不应该只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做到正义真的很困难。又如在中国,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一条刚刚制定好的法律法规,在执行时却遭到阻碍,难以落实,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他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即使是正义的事情,也会遭到不正义行为的肆意干预。这不能不叫人心痛。如果整个社会都被这种风气所污染着,那么拿什么去谈人类的进步,人类的辉煌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平等。这个词似乎是常挂在嘴边,与之相关的事情也十分得多。平等也是政治自由主义这一思想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讲讲我们身边的平等。作为大学生,我们面临着人生中几个重要的事情,我认为首要的就是就业。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万的毕业生,而就业的岗位却很少,可谓是竞争激励啊。而此时你有一个推荐人,有一个良好的家世,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那么也许你的工作就不用愁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都对此见怪不怪了。我想说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不到公平与平等。还清楚的记得这样一则新闻,女大专生含泪质问教育部官员为何不聘用其当一名乡村教师,只因文凭不够高。而在我国到农村支教本来就是一件没有太多人愿意干的工作,为何又要求高学历呢?真是让人费解。学历的高低造成了一种不平等的现象,让有限的资源也白白的浪费了。如果我国的官员对政治自由主义有所了解,他们会不会看到权利的平等与公平的理念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呢?罗尔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公平的社会理念,细心地你一定会发现,平等公平会激发人们的热情,投身到社会工作中,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其实,政治自由主义思想不仅仅只涉及以上两个话题,而正义、平等只是很有代表性罢了,像自由、人权等话题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我们需要一套良好的秩序去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我们需要一个明确而有见解的政治思想去领导我们开拓创新。政治自由主义也许就是我们在某个时期所需要的。罗尔斯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做,记住正义、公平的社会理念,运用好重叠共识的理念、权利的优先性与善的理念和公共理性的理念。罗尔斯想通过一种多元化来使自由而平等的公民能够既保有各种互不相容的生活观和世界观,又拥有一种稳定而公正的社会生活。罗尔斯对秩序良好社会是这样定义的:这样一给社会不再是统一于其基本的道德信念,而是统一于其政治上的正义概念,这种争议概念是各种合理的综合性学说之间重叠共识的焦点。这样的共识一旦达成,他就将通过社会对宽容原则的逐渐接受,来延伸和完成始于三个世纪前的思想运动,其最终的结果是现代自由权利得到充分的接受合理。这种社会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社会。
7.《论自由》读书报告 篇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根据对我们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理由是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是人伴着读书生活的一生的过程。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足见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的习惯应该是从小培养的。应该说,课外阅读是在校外进行的,理应由家长来帮助孩子养成这一习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家长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更有家长不屑于读书,也就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了。于是,作为教师就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责任。但是,学生不在自己的眼前,怎样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呢?作为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现在大多数学生之所以不读书,主要是因为没有阅读的兴趣。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的产生,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爱好;另一方面是由于某种外力的影响而逐渐产生。
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爱好读书当然是好的,可这毕竟只是少数学生。
那么怎样通过外力的影响,让学生逐步产生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书,读书有什么益处,这可以说是给学生阅读以外在的动力。
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我们的阅历是有限的,即使是旅游家也不可能将足迹留在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各种各样的书籍。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又没有丰富的阅历,那就必将使我们的思想陷入肤浅的境地。
通过阅读可以使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读书,有人称之为第二生活,说“不可一日无书”。俄国科学家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感受别人的生活,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感受自己所没有感受过的欢乐与痛苦,也可以获得认识世界及认识自我的能力。
读不同的书,对我们的益处也是不同的。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还能弥补人生的不足。
其次,是要让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给适当的阅读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在现代社会里,广泛的阅读已成为生活的必须,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知识除了从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来,更要靠自己不断的学习。另外,大量的课外阅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即使是单就考试而言,只有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以不变的能力去应对万变的考题。
最后,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环境。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社会要给学生宽松的生存环境,营造爱读书的大环境;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并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家长要用长远发展的目光来要求学生,给孩子的阅读创造物质的条件和精神的环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第一要素,是要让学生能静下来去寻找和安排阅读的时间。阅读不在一天里时间的长短,而在持之以恒地坚持。知识的增长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比如说在上床睡觉之前读几页书,虽然说躺在床上看书是不好的,但在卸下一天的负担,拂去一身的劳累,安静地读自己想读的书,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其次是引导学生选择阅读的书籍。按照过程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过程理论,人的学习是按“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螺旋发展的。相对而言,初中学生的阅读还属于学习的浪漫阶段。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对象时,应本着两个原则:一是有益,二是有趣。应该说读书有是有好处的,关键是看你怎样去读。但是中学生的鉴别能力还不高,社会阅历也少,认知水平也有限,所以,学生选择书目也需要指导。大体来说《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作出选择。阅读的兴趣是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的:如果是已经熟悉的,不用看书也知道。根本就不了解的,看也看不懂。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不清楚或是不很明白的事物,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轻松,又能获得新知识。各人的兴趣不同,所爱读的书也不同,究竟选择哪一类型,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当你拿到一本书阅读时,能够很快进入文字,并产生联想、想象甚至创作的冲动欲,就可以断言:这书是适合你的佳作。
阅读生活,开始接触的书很重要,开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有了兴趣就难以再接受别的好书了。就好像黛玉在听香菱说爱读“重帘不关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句时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就再也学不出来的。所以,中学生在最初选择读书对象时要注意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不要堕入恶趣,专看品格低下的书;二是不要好高骛远,看暂时还读不懂的“名著”;三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略读,略读是为了广泛的涉猎。略读的方法,就是遇疑难问题时跳过去读。就好像五柳先生的读书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一部分为精读。精读是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上的。精读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随时进行勾画摘抄。在阅读的同时,对于精彩的词、句、段要标出,做好笔记。二是做好读书批注。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赞美的、批评的、联想以及那时产生的写作的冲动和灵感。阅读时还要有质疑的精神,要读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要有自己的甄别能力。三是学会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必须是逐渐培养,躬身实践,学生一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将终身受益。
8.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篇八
(一)总论,第一章至第十四章,其中第一章可以看成是这本书的导言,他开门见山的说:“认识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这是它的基本前提,也是人可以进行教育的根据所在。第二、三、四章探讨的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他认为人的终极目的在于来生,今生只是为来生做准备,而要完美的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先要完成三件事即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管束自己、皈依神。人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管束自己,最后才能在神那里找到灵魂的归宿。第五、六、七章论述的是教育的作用或者说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学问、德行、虔信这三个人之为人的种子已经天然的存在于人的身上,因此就没有不能教育的人,只要受教育者和施教者都有耐心。在这一章的结束他引用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话说:“只要耐心地倾听教训和知识,没有不可驯服的野性”。很显然地,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野性”,使其成为一个“社会”人。接着在第六章踏进一步论证了“只有教育才能造就一个人”这一观点,而且他认为教育要从年轻的时候就要开始,错过了就不能正确地形成。第八、九章论述普及教育问题,他认为年轻人必须接受公共的教育,并对此的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而得出学校是必需的。此外,他颠覆了以往的有些观点提出所有的男女儿童不分低贱或高贵、富裕或贫穷、城镇或农村都应该上学的主张,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普及性。第十、十 也要从自然中借取。
(二)体育(健康教育),第十五章,在这一章他认为体育是延长生命的基础。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保护身体免于疾病和死亡;不断供给和排出水分;要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营养等等。
(三)教学论,第十六至第二十二章,这个部分又分为三小部分:(1)第十六至第十八章的教学原则、规则和方法,在这一小部分里他提出了教和学的普遍要求(即必须准确地达到预期结果的教和学的方法)、方便性原则、彻底性的诸原则。每一个原则他又加以细化,使其更加具体。比如在普遍性原则里他又提出了九条小原则:人要从童年开始接受教育;早晨的时间最适宜于学习;学科的安排要适应学生的年龄阶段;学生要先对所学内容有所准备等等(2)第十九章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在这一章里,他主要以太阳为例说明一个教师是可以使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方法、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教授无论多少个学生的这一观点。(3)第二十至第二十二章的分科教学法,分别论述了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语文的教学法。
(四)德育论,包括第二十三章至第二十六章,分别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纪律和学生读物的精选。他提出了形成高尚道德的一般方法,我很赞同他的这些观点:要从小对小孩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要让他们明白是非善恶,同时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要注重言传身教,此外还要防止儿童和有不良习惯的人交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像他如此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谈到道德的时候是离不开上帝的。因此,他提出要向人们灌输虔信的教学法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由外而内的敬畏上帝,要学习《圣经》,时时省视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但他又提出“如果要按基督教的律法改革学校,就必须从学校中清除异教徒的书籍,或者加以限制”,对此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他显得太过偏激,这样会使整个世界只存在一种声音那就是朗读《圣经》的声音,只存在一个神那就是耶稣基督。这样的世界缺乏动力,毫无精彩可言。我认为不必这样严格要求,应该给以每一种对社会有益的宗教或思想以自由发展的舞台,否则将会是整个社会的光芒黯淡不少,我国古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果就是最好的例证。最后,他引用波希来亚的一条谚语:“没有纪律的学校犹如没有水的磨坊”来说明学校要注重纪律,因为纪律是学校的原动力。
(五)学制和课程,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一章,分别论述了统一的、相互衔接的四级学制及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教科书及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考试制度。学制的以学生的年龄和水平为基础划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各期相应的学校是母语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或文科学校、大学和旅行。我非常赞同他的大学和旅行这一阶段的学习,它充分的给以了学生以自由,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与整个社会更加亲近,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我也觉得大学应该就像一次远足旅行,要准备好,有向导,还要有敢冒险的精神和勇气。
(六)总结,第三十二之第三十三章,论述了学校改革方案的优越性以及是现这一方案的必要条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协作,共囊义举。就这样,这本伟大的著作,在作者的真诚的呼唤声中结束了,可它给我们的启示在经过这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之后都还没有消失,我认为即使在将来也不可能消失的,这本著作及作者本人必将万古流芳,受世人的敬仰。愿那些在教育旅途之中迷路了的人们能在其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愿那些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行走的人们能且行且吟,找到前进的动力及精神支柱。
由于时间及水平原因,才草草的读了一遍,其中很多观点都是重述作者的,但也不乏自己的感想。我将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更加仔细的研读之以获得更多的启示。篇二: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夸美纽斯 简介
《大教学论》大纲 《大教学论》全书框架:33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这一划分与今天的教育学体系大体相同。
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讨论了人生的目的。作者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认为人的终极目标是死后即来生,与上帝相结合,所以今世只是为永生作准备。
根据创世纪1:26“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以及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作者认为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在可见的造物中:
第六章至第九章讨论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发展人。
作者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第十章至第十三章论证了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设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作者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应该借助学校做到:(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学校应成为造就人的工场,实现真正的人生目的。夸美纽斯指出,当时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设立了学校的地方,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只是为富人设立的;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是非常严酷的,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因此改革学校是必要的,同样也是可能的,因为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存在于一切人的身上,由此必然得出结论:他们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轻轻的推动和审慎的指导。第一部分可以简单的归纳: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学习真理,回到起初和神关系和好的状态;而且每个人都享有教育的机会,没人能剥夺被教育的权利,平等与民主。
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第十四章重点讨论了教学理论,详细论证了提出的教学原则。第十四章是一个总起,宇宙万物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自然秩序,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改革学校的主导原则。作者提出了教学的五项原则:(1)延长生命的原则;(2)精简科目,使知识能够更快地获得的原则;(3)抓住机会,使知识一定能被获得的原则;(4)开发心智,使知识容易获得的原则;(5)使判断力变锐利,使知识能够彻底地被获得的原则。
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 作者分章讨论了以上几个原理,15章:为了使儿童能茁壮成长,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包括锻炼、游戏、休息。
16、17章作者认为人类的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早晨最宜读书;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书籍与教学所需的材料必须事先准备好;教学由简单到难,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等,按自然规律生长。在这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现象(鸟儿的自然活动),人类的模仿(建筑师或园丁的工作)18章:对教学的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进行了阐述,如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应从观察开始,运用直观的,形象化方式,同时我们要学习所有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废除一些无价值的学问,对我们天国幸福无益的,19章:提倡一个学校只要一个老师,至少一个班级只应一个老师,无论班级多少学生;一门学科只能有一种教学方法;全体学生用一种教科书。
总结:提倡教育应该让学生自由生长,同时要求大班教学,统一目标与制度。个人认为以上不矛盾,作者希望教育普及的原因 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
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主要讨论了各科具体教学法和道德、宗教教育方法,20章:要有正的教学法,即感官上开始,感官是最好的记忆。教学按自然规律开始,21章:人文学科的教法,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必须去实践开始,学生学会一种艺术,除了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之外,还需要三件事: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因此,艺术的教学必须强调模仿、练习和不断的实践。22章:语文是一种手段,可使我们得到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语文教学要注意掌握语法规则、和事物的学习相联系、多实践运用这三个问题。23章:道德教育法,学校是人类的锻炼所,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身上。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他提出了以下建议:(1)主要的德行,如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应当首先培植;(2)持重应当从接受良好的教导,从学习事物间的真正区别和那些事物的相对价值去获得;(3)节制应当在儿童的饮食、睡眠与起床、工作与游戏等方面去培养;(4)坚忍应当从自我克制中学习;(5)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6)德行是由经常作正当的事情学来的。
第二十五章主要讨论了教材问题,他认为《圣经》是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学生应以全部时间去寻求它们的真实意义。必须从学校中清除异教徒的书籍,不然,无论如何也要在使用它们时比以前更加小心。
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
第二十六章“论学校的纪律”。夸美纽斯认为,纪律是学校的发动力和推动力,但纪律教育不是强制和鞭挞,应该用良好的榜样、温和的言词,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只有在道德上犯错时才能运用严格纪律,并且及时纠正。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一章讨论了统一的学校制度以及各级学校的基本方案。夸美纽斯认为,拉丁语学校对于志向超出工场以上的学生给予更彻底的教育;大学则训练未米的教师和学者,使教会、学校与国家永不缺乏适当的领袖。
第三十二章是作者对改良旧学校、改革旧教法,设立新学校、采用新教法的总结。作者认为,新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优点:(1)较之过去的方法,较少的教师可以教较多的学生;(2)这些学生可以得到比较彻底的教导;(3)教导可以进行得较细致、较愉快;(4)这种方法对于愚蠢、落后的孩子也有效;(5)即使没有教学天才的教师,也能用它,从中得到好处。第三十三章论述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他呼吁教师、学者、神学家和帝王、官吏全力支持和实现他的教育理想。
本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由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环境,不同课程的变换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这对普及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夸美纽斯的提倡,它首先在欧洲广泛推广开来,之后又扩散到其它各洲。在以后的几百年教育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书提出的直观教学等一系列教学原则,至今仍被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总结
《大教学论》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从教育的目的到教育的各个细节都有详细的阐述。有人说倘若各时代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部丢失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人便仍可在这一基础上重建教育学。篇三:《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首先,给我深刻印象的就是夸美纽斯提出的范智论思想,这也是全书的核心观点。在全书的开篇就写到这样一句话——“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句话就是夸美纽斯范智教育论的体现。夸美纽斯在书中第六章提到:“知识、德行与虔性的种子是天生 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性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所以夸美纽斯提出的范智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主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夸美纽斯主张百科全书式的教学。他认为教学应该包括一切对人们有用的知识,他把教学的内容扩展归纳为三个方面:知识、德行和虔信。另一方面则是指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夸美纽斯是第一个倡导普及初等教育,主张“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教育家。并且他提出不仅男孩应该受到教育,女孩也同样应该受到适宜的教育。他的这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就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并在学校教育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式及教育原则。他在第八章写到:“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须的。青年人最好是一同在大的班级里面受到教导,因为把一个学生作为另一个学生的榜样与刺激是可以产生更好的结果和更多的快乐的。”并且提出了教学的新形式——班级授课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师同时教授上百名学生成为可能。这在当时以师徒式教育为主的中世纪,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给我极大启示的是他总结出的教与学的原则。他在书第十六章写到: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与学的方法。夸美纽斯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种秩序,时间万物能和谐地生存与发展,正是因为遵循了自然的秩序。他把“教
育要适应自然”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应遵循自然界的秩序;二是,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特性。他认为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尤为重要,所以他认为教育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故夸美纽斯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和青年时期的教育。另外,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并将知识按照科学的顺序教给儿童,使儿童循序渐进的接受知识,并且在产生结果之前不要中途停顿。夸美纽斯还提出并具体阐述了的教与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便易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原则与迅速性原则。他认为教学要采用简短、实用的规则使儿童一目了然,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是周全的,学校要筛选那些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这其中不仅包括科学,同时包括道德和虔信。并且,事物应该和文字同时被教授。老师要更多的协助学生而不是鞭笞学生。并且老师在教授学生前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夸美纽斯认为,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对他们有用的、明了的,且是他们感兴趣的知识,那就不用强迫学生去学习他们,应为他们本身对于学生都有强大的吸引力。夸美纽斯从感觉主义的认识论探讨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理。他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感官是“记忆的最可信任的仆役,可以使知识一经获得之后,永远得以记住”。他把教学中的直观性看作教学工作的“金科玉律”,还对如何运用直观教具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夸美纽斯提出的教与学的基本原则在当时中世纪经院式的教育下,具有跨时代的意
义。强烈冲击了中世纪经院主义的教学不注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弊端,也促使教育由经验性向教育的科学性迈向了巨大的一步。
在道德教育方面,夸美纽斯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首先他重视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他提出:“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真正的智慧在于具有健全的判断,在于这样去得到真理。”所以他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判断力,并且认为德性应该从小培养。并且他提出:“德行的实行靠行为,不靠文字。”“德性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所以夸美纽斯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同时夸美纽斯还认为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他总结的许多教学规律在现在都依然具有深刻意义。虽然《大教学论》中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很多教学规律都来源于直观的与大自然的类比和经验的归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夸美纽斯的提出的许多思想仍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现在成为众多国家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夸美纽斯提出的“范智教育论”对当今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具有重大启示。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也对当今教育届提出的素质教育以及和谐教育思想都具有重大启示。所以夸美纽斯不愧是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撰写的《大教学论》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体会。篇四: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
读书报告
一、作者夸美纽斯生平及其著作简介 1.生平简介 2.著作简介
夸美纽斯的各类著作共有265种。尽管夸美纽斯写过近百篇的论文和教科书,但这些论文和书籍中的思想都被他的一部伟大的教育理论著作所概括,这就是他的早期教育论著一一《大教学论》,它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于1632年以捷克文写就,1635-1638年间,他把它译成了拉丁文,同时作了修改与补充。1657年,他将该书列为《教育论著全集》的首卷公开发表。但是此书很晚才传到中国,20世纪初,我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曾做过简要介绍。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任敢的中文译本《大教授学》,后又改译为《大教学论》。195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了新1版,在译者去世之前又将译文作了较大的改动,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的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又出了新2版。这次我阅读的是由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于1999年5月出版的第1版的书籍,全书共243页,20余万字。
二、《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发展人。另外,塑造人、教育人应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因为这时候欲望正在沸腾,思想很迅捷,记忆很牢固。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他坚信人受教育而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驳斥“智力迟钝’儿童不宜学习的论调。“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孱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使他能尽量摆脱粗犷和愚蠢”;“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作者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应该借助学校做到:“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学会语文;形成诚笃的德行;虔诚地崇拜上帝。学校应成为造就人的工场,实现真正的人生目的”。
作者指出,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教师要引导儿童遵守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注意休息这三个原则,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为了使儿童能茁壮成长,作者对教与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建议,如人类的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早晨最宜读书;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等。夸美纽斯着重对教学的便易性、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应从观察开始,运用直观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从一般到特殊,务使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依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安排课程;加强练习、实践以巩固知识;实行班级授课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等等。
作者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讲授科学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向学生讲授所有应该知道的事物;(2)所教的内容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3)要通过事物的原因去教;(4)先教事物的一般原则,后教事物的细节;(5)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适当的顺序去教授;(6)要强调事物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更清晰和明白。
艺术与实践息息相关,学生学会一种艺术,除了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之外,还需要三件事: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因此,艺术的教学必须强调模仿、练习和不断的实践。夸美纽斯认为,纪律是学校的发动力和推动力。但纪律教育不是强制和鞭挞,应该用良好的榜样、温和的言词,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突发的愤怒只能用在例外的情境上面,应当存心使结果能恢复良好的感情。
三、心得与体会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
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崇尚自然、崇尚人的天性和自然法则,是本书的主旨和精髓。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夸美纽斯都开宗明义讲明其与自然的关系,用自然界中的道理做类比,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诸多原则和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教育就会有可喜的结果。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正如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天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方。”正如雅典大将塞密斯·托克利斯说:“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最好的良驹的。”普卢塔克说:“许多富有天分的人,通通是给他们的教员毁了的。他们没有能力去管理或者指导自由的人,他们不是把学生当做马匹看待,是把学生当做驴子看待。”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时,通常把发言、表现的机会给了那为数不多的优等生,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孩子置之不理,不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于他们的错误吹胡子瞪眼,没有一点耐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能力上得不到发展,我们的老师还要怪罪他们说:“孺子不可教也!”而没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和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而毁了这些孩子,反到要诋毁教育的巨大力量和重要作用。
在夸美纽斯的时代,学校是只教少数人的,他要求学校要教“一切人”,他主张进学校的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人的子女,而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都应送入学校。而为了要实现自己的“教一切人”的理想,夸美纽斯探索了,并且找到了使这种教育成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制度——分班上课制度。一个教师怎样能同时教许多孩子呢?这就需要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再分成若干组,比如十人一组,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如此等等。这就强调了班级中小组的作用,以及小组长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帮助,一个人的心灵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记忆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一个教师一次应该能都一大群学生,毫无不便之处。这就好像一株树干能够支撑无数的树枝,并为它们供应树汁,就像太阳能够把生气给予整个世界。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不落伍,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发展每一个孩子的特长,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均衡地健康成长。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以后,我们还需要三件事情,才能学会一种艺术——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就是说,学生应当受到教导,知道在什么时候去利用他的材料,怎样去利用;他在利用材料的时候应当得到帮助,一面发生错误,如果发生了错误也可以改正;
他不应当在发生错误和被改正错误的时候就停止,要到能够正确地、迅速地工作的时候才可以停止。”课外阅读是为了积累语言,模仿创作,以及写意抒情。因此要指导学生比较各种表达效果,让学生了解多种写法,为学生设置多个创作题案,引起学生的反思,掌握作文的技巧。促使学生从浑沌的被动的思维境界到达一个比较清晰、主动的思维境界,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惯怕心理及各种压抑、凝滞状态,为他们本来较为闭塞的写作思维吹进一丝凉风,豁然开智,轻松地进入写作佳境。在指导创作实践的时候,要由浅入深,由粗而精,重在创作的兴趣,而勿重创作的技巧或成果。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关键,要在潜心读书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把自己的阅读所感写下来,或是根基阅读材料提供的事实,评价其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总之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可要求过高,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甚至使学生视课外阅读为畏途。
读完《大教学论》,我在感叹夸美纽斯伟大的成就的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德行的培养、行动能力的锻炼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不只是存在于学校,它还应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因为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是人类能够使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书中传递的教育智慧还有很多,除了上述内容,还有分科教学法、纪律教育、统一的学校制度及教学计划等,甚至还涉及了学校经费如此细致的问题。我想,写到这里不是结束,而是认识教育、理解教育的开始,真正的开始。
当然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它是一本宗教色彩很浓厚的书,可以说它就是教化人们对基督教虔诚信仰的一本书,里面很多的观点都有它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抱着批判的继承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就能从中学到很多经典的教育教学的理念。篇五: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黄 利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是三百多年前捷克的著名教育理论家,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年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他继承了捷克人民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进步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他所属教派的民主教育传统,吸收了当代及前代的其他各国人民的教育智慧,在这种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学体系。他的教育主张启迪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他的教育学体系为现代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现代教育之父”的称号对于他是恰如其分的。《大教学论》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一、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的重要作用。第六章提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形成一个人,正如石头要经过打凿才能建造房屋。有些例证告诉我们,凡是从小被野兽攫去,在野兽群中长大的人,他们的智力都没有超过野兽的水准,他们如果不是重新回到了人类的社会,他们用手、用舌、用脚的能力也不会超过野兽所能的。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需要教育,无论是愚蠢的人、聪明的人、富人、穷人或具有权力的人们。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珍珠与宝石必须加以雕凿才能给人做装饰品,五金要经过采掘、提炼、熔化、铸造、锤打后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处,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人心如土
壤、白纸与蜡,“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以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白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蜡能变成各种形式,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
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正如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天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方。”正如雅典大将塞密斯·托克利斯说:“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最好的良驹的。”普卢塔克说:“许多富有天分的人,通通是给他们的教员毁了的。他们没有能力去管理或者指导自由的人,他们不是把学生当做马匹看待,是把学生当做驴子看待。”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时,通常把发言、表现的机会给了那为数不多的优等生,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孩子置之不理,不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于他们的错误吹胡子瞪眼,没有一点耐心。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能力上得不到发展,我们的老师还要怪罪他们说:“孺子不可教也!”而没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和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而毁了这些孩子,反到要诋毁教育的巨大力量和重要作用。
二、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如果教师不掌握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在他们履行责任的时候,往往感到疲惫不堪,他们的方法,试了这个方法又试那个方法——这是对于时间与精力的一种辛苦的浪费,而对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精通科学,不感困难,不觉厌倦,不出怨言,不受鞭笞,好像在做游戏和娱乐一样。当今,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不正是要寻找一种使教师少教而使学生多学的教学方法吗?我们要改掉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改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主动学习的高效的教学方法。
三、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重视教育均衡。
夸美纽斯在人类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他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大教学论》的副标题中注明,《大教学论》将阐述“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在夸美纽斯的时代,学校是只教少数人的,他要求学校要教“一切人”,他主张进学校的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人的子女,而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都应送入学校。而为了要实现自己的“教一切人”的理想,夸美纽斯探索了,并且找到了使这种教育成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制度——分班上课制度。一个教师怎样能同时教许多孩子呢?这就需要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再分成若干组,比如十人一组,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如此等等。这就强调了班级中小组的作用,以及小组长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帮助,一个人的心灵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灵,一个人的记忆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一个教师一次应该能都一大群学生,毫无不便之处。这就好象一株树干能够支撑无数的树枝,并为它们供应树汁,就象太阳能够把生气给予整个世界。作为新课改下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爱护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不落伍,及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发展每一个孩子的特长,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均衡地健康成长。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他总结的许多教学规律在现在都依然具有深刻意义。虽然《大教学论》中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很多教学规律都来源于直观的与大自然的类比和经验的归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夸美纽斯的提出的许多思想仍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现在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