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法

2024-09-26

小组合作教学法(共17篇)

1.小组合作教学法 篇一

“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教学案例

未来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分工、协调、合作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源于今天的职业学校培养。“小组合作、竞争”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行为与团队精神的养成。2016年秋季学期我担任汽车95班《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该班28人,全部为男生,为工学交替一学期返校的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具体做法

1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基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分组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最大优势。要求尊重学生的分组意愿,充分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合作小组,小组的规模一般安排在8~10个学生左右。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

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是重点。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恰当。我们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在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既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性,又要关注合作学习的适宜性。(1)、选择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一节《电控发动机整体认识》的这堂课上,教师先请四个小组合作观察发动机台架,和传统发动机有何区别?当自己觉得有结果时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观察到学生独立思考时大约用了2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又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这时教师与教师助理在各组巡回指导,讨论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展示,教师点评。整个这一过程大约30分钟。(2)、选择教学内容开放性问题。以开放性教学内容为载体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在《电控发动机构造诊断》的教学内容上,用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真实故障现象引入讨论,是空气给系还是燃油给系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通过学生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在逐一梳理、总结,使学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开放性问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不相同的;开放问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性问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

3、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是方法。(1)、教师对小组的认可不能单纯凭一份材料,还应该考虑附加分或参考分,即随机抽取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对本组提交的成果做出说明或解释;我们还可以把集体提交的方式改为随机抽取的方式,也就是每一个组员都形成成果,用计算小组积分的方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2)、游戏竞赛。在小组合作之后,用具有竞争性的材料组织学生的学习竞赛活动,借以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一轮游戏结束后,借助答案单检查正确答案,并记载得失分情况。然后由数字居中的的学生开始第二轮,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累积原合作小组学生在不同竞赛方阵中的积分,依此形成小组积分。(3)、随机提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4)、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5)、小组自评。为保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情况。自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具体表述出来,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为以后各小组活动提供指导,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小组成员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研究制定本组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4、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是关键。(1)、每个学生都要有独立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间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

2、让组长学会接纳他人。例如: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讨论,当别人发言时如何倾听,如何补充意见等。

二、取得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诱因。要想达到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供相互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同的等级,在心理上,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师生处于积极状态下,相互配合协调,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而且在思想情感上、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中,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小组成员通过对活动内容、动作要领等进行讨论、争辩,表达以及倾听同伴的意见,可以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共同提高。

3、增加合作竞争机会、建立团队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的意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以几个人的小组为单位,带有集体性质,需要组员们树立“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

4、创设民主学习环境、培养创造能力。

要积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是臆造或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引导者,将学生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环境之中,思维十分活跃,易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下,强调发现知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通过团体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只有经过反复打磨,精雕细琢,才会使其更加趋于合理与科学,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得以提高。

2.小组合作教学法 篇二

参考文献

[1]李炳亭.杜郎口“旋风”.

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篇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率先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笔者结合数字电路中“555集成电路应用” 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

《555集成电路应用》以合作学习的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以学生所熟悉的555集成电路基本功能相关知识为背景,结合学生已掌握555集成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555定时器电路。

一、布置任务

一周前,当讲解完555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和由555集成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后,笔者就向全班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即课后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555定时器电路。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笔者首先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将全班分为4个小组,以六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其次,分别向四个小组布置任务:第一组设计制作电压监视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第二组设计制作门灯延时电路(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第三组设计制作报警电路(多谐振荡器的应用),第四组设计制作转向闪光电路(多谐振荡器的应用)。

二、活动过程

在接下来一周时间了四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活动:

一是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电压监视器的资料、到学校各个场所实地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门灯延时电路、找出现实生活中使用了报警电路的场所、到校外某摩托车、电动车修理店,向修理师傅请教摩托车、电动车转向灯工作过程。

二是上网查找、下载有关资料,请教老师。

三是小组讨论,设计电路,和指导老师一起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验证电路的可行性。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完成绘制电原理图、设计装配图、准备好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购买元器件、安装、焊接、调试,完成各自电路的制作。

四是分别撰写制作电路的小组合作学习工作报告。

三、最后各小组汇报与交流合作学习成果

1.第一组:制作好电压监视器

(1)两位小组成员将制作好的电压监视器现场操作。

(2)一位小组成员介绍设计电路的思路、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及电路设计制作中的困难,解决的方法。

(3)教师对第一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像万用表的档位开关那样,通过换档就可以测量不同的电压值。要求该合作小组课后完善和改进此电路:通过增加换档开关转换,制作成多档电压监视器。

2.第二组:制作好门灯延时电路

(1)两位小组成员将制作好的门灯延时电路安装好。

(2)小组汇报,介绍设计电路的思路、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

(3)教师对第二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提出课后对电路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①合并双电源,②用可控硅取代继电器。

3.第三组:制作好报警电路

(1)两位小组成员将制作好报警电路安装在教室的窗台上并演示操作。

(2)一位小组成员将本组同学进行课外学习活动的录像片在投影仪上播放。

(3)一位小组成员展示学生制作的多媒体动画,讲解电路工作原理,演示工作过程。

(4)教师对第三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若将细铜丝转换成磁铁块,可以增加报警电路的可靠性,课后考虑如何改进?

4.第四组:制作好转向闪光电路

(1)用泡沫贴片在黑板上贴出转向闪光电路原理图。

(2)一位小组成员将制作好的转向闪光电路安装在一辆玩具电动车上,进行转向闪光操作。

(3)一位小组成员充当情景解说员。

(4)演示完毕后,一位小组成员介绍设计电路的思路: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转向灯的亮暗是按一定频率闪烁的,原电路是通过簧片的变形来实现转向灯闪烁的,受温度影响较大,闪烁频率变化也较大,而用555多谐振荡器设计的转向闪光电路受温度影响较小,振荡频率也较稳定。

(5)教师对第四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此电路可以做到左右灯闪烁时间完全相等,只要改变一下输出电路的接法(拼图移动)。

本次小组合作学习是成功的,它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教师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为指导,以“动手做一做”为主题,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以制作实用的555定时器应用电路为主线,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和课堂学习成果展示汇报,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实现了在合作学习中人人参与学习,个个互动补充,尝试了共同成功的喜悦。

4.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篇四

独学就是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独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独学是指基于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是借助自己的所学知识、已有经验、体验和现有学习资源,进行感知、选择、处理信息等的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取所得和发现未知问题。独学是对学群学的基础。

对学就是一对一的交流学习,就是结对子学习,就是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学即“兵教兵”,将自己的思路、困惑与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以期达到初步完善思路、解决困惑和发现新问题的目的。

群学就是群体学习,小组学习。我在教学时是以四个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群学就是将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组内、组间,直到班级里去寻求解决。

独学是对学和群学的先决条件。独学中产生的疑问首先通过对学来解决。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小组内部或小组间进行更广范围的群学。

一、我的收获: 记得去年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首先在班级中按座位给学生分了4人一小组,让他们自己给小组起了组名,制作了小组名片,小组合作试验开始了,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经过同事的点拨,我才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4人一组的他们还不会合作,因此导致课堂上人人都在说,人人都没听。后来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并进行监督评价或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3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3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学习过程是需要合作的。

一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了,我再次过渡到4人组,这次我根据前一个多月的观察把学生按优、中、差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个发言大胆、善于思考,让他们去带动本组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合作学习过程,优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提高交往、协调、创新的能力,中下等水平学生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同样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新理念。„„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学期,由于刚开始的几周学生上课秩序还不太好,对各方面还不太适应,因此,只在教学中进行听、说、写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的是独学,没有进行对学、群学。到了十月份,学生的各种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于是我在课堂上逐步开始运用对学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们也在对学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纠正、补充别人的发言,同时还有部分学生学会了对别人的答案进行质疑。这些都令我非常高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

二、我的困惑:

1、独学时学生还没有认真阅读课本,就匆匆忙忙地完成书上的练习,以完成练习作为目的。

2、在对学时,同桌互抄答案,没有真正地做到互教;还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互教”。

3、群学时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出现事不关己的“溜号”现象。

5.“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五

1、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

由于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而一些小组有时成员对交流探讨的问题不感兴趣,导致成员之间不交流。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混乱。

一些学生在小组成员探讨问题时大声讲话,似乎有一种有理声高的气势,甚至有时变成争吵;而一些学生则是以交流探讨课堂问题为名进行闲聊;少部分同学则是在别人探讨问题时以杂声为掩护相互打闹在座位上。

二、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策略

1、在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

为了确保各小组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在各小组活动前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安排。即安排小组的成员必须考虑其性格、性别、知识水平等。

2、小组活动前必须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各小组分好组后,应指导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一般由小组长承担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调节好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由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由记录员承担小组各成员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的任务;由形象代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发言,阐明本组最新颖、最突出的见解。

3、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什么场合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这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

4、开展小组合作评比。

每次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对各小组的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并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以激发组员继续合作的热情。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每次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时,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必要时在课后对影响课堂秩序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让各组组员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6.“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篇六

1、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2、要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语文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3、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

7.小组合作教学法 篇七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合作过程将直接影响探究效果, 而兴趣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内部因素, 对此, 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前, 教师还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 以话题、活动、故事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借助情境来引入新的学习主题。在思想品德课堂实践中, 虽然导入环节占用的课堂时间不多, 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积极作用, 教学中不可因怕麻烦或急于组织学生探究而省去该环节。

创设情境的方法较多,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需要来科学选择。如在《和父母平等沟通》的教学中, 可以采用话题“两代人的矛盾” (引导学生说说和父母之间有什么矛盾, 遇到矛盾时是如何处理的) 进行导入, 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某个学生和父母吵架的视频, 然后根据视频追问学生导致吵架的原因是什么, 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评价, 根据学生的发言询问学生为什么会对父母有意见, 由此引入“矛盾”的主题, 对形成代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紧扣目标, 逐层提问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新主题学习后, 教师接下来就需要紧扣目标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 问题必须紧扣目标展开, 否则学生虽然也在积极地参与讨论, 但问题脱离目标, 多而繁乱, 学生讨论后很难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板块设计来逐一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

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例, 在第一个环节中用地震视频来引入“在救灾过程中, 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 组织学生对领导、消防员、医生等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讨论, 突出“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的目标。通过借助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追问“是不是只扮演着一个角色呢?”引导学生从自己和父母、老师、同伴等的关系来展开讨论, 再过渡到责任的来源的环节讨论中。这样, 根据目标和板块设计逐层进行提问, 更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点拨指导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很容易出现“学生活跃, 教师无事可做”的现象, 即学生在对问题进行交流, 而教师却不知要做什么的现状。其实,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在进行讨论交流时教师并不是孤立于学生之外的,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交流活动进行监控, 还要及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针对讨论中存在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点拨。

首先, 要注重以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总结。如在《优良的意志品质》的教学中, 教师以案例加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后, 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进行归纳, 且要注重以板书或幻灯片方式呈现, 帮助学生识记。其次, 对于教学重难点、学生讨论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教师可采用精讲方式进行讲解, 并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如《积极的生活态度》一课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难点, 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自立歌后, 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务经历, 进而补充说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必要性。

四、当堂练习, 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后, 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堂中, 练习多以书面形式进行, 活动较少, 而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则需要发挥好小组作用,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完成练习, 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提高。需要指出的是,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中应多留时间用于讲解, 而不应把课堂时间用于练习。其实不然, 当堂检测可及时帮助学生巩固, 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过渡。

在课堂中设计练习, 方式要多样化。如对基本概念的巩固, 可小组间相互提问, 也可在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出题考对方。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 但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相应的竞赛问题, 在课堂中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还应以案例分析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如《学会承诺》一课围绕“承诺时要量力而行”、“学会承诺要尽力而为”和“不能践诺时, 理解是关键”出示案例, 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8.谈美术课堂小组合作教学 篇八

个别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一般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个别教学相对于班级教学来说,更关注学生差异性和学生个性。这种教学模式多以课外的美术培训班和家庭教师辅导为主,例如:乌鲁木齐夏加儿美术培训学校等,都是以这种个别教学模式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这种单独的教学形式的培训班家教可以弥补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漏洞: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意识及能力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美学知识和课程安排,把班级学生分为小组,小组成员间以合作的形式组织的进行自学、谈论、交流和实践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作为美术特色学校的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方面,在不断的探索中将小组合作教学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并不断革新发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之路上,迈出了乌鲁木齐市课程改革先导性的一步。

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最基本的任务教学。教师此时还是课堂的主导,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第一环节。在这个教学阶段,学生是被动的,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安排下,接受教学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整堂课的教学权威,而学生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的班级集体讲授中,小组接受到了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进行中,可能多教师的讲解还存在一些疑问,此时,教师会在小组间进行个别小组疑难解答。

在小组合作教学的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小组讨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下达学习任务之后,小组的分工合作不是由组长一个人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小组谈论合作的细节,讨论的内容包括:课堂任务的难易程度、小组分工和学习任务实施方案等。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积极表现,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公平的分配任务。如图2所示:小组讨论过后,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每个小组的特点不尽相同,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小组各自完成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时,都有一定的有效方法。每个小组间互帮互助,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

(1)美术课堂小组教学模式下学生角色的多样性

笔者认为教学质量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学生”这一个要素决定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灵活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利用其他要素来发展自己。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延伸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

(2)美术课堂小组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有力的挑战了教师“一言九鼎”的权威,体现了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民主性特征。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整体教学的方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形成了“乏味,无新意”的呆板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不能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教学充分赋予了学生课堂的活动空间。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美术老师充当了一个“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发现自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让差生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集体的课堂教育活动。差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教学参与度不高,甚至觉得教师的课程教学与自己无关。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美术课堂教学工作中,而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后,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对于整个课堂的重要性,无形中给了每个人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差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再加上老师适时的鼓励与表扬,使他们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了满足,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有利于差生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会更加浓厚,提高自己主动投身于美术课堂,提高自身教学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和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加强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是当前推进合作学习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势必会影响合作学习的生命力。小组的组成,是影响小组合作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此,合理的分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分组制度进行小组成员确定。既要顾及要“优等生”,又要照顾班上学生成绩相对弱的“差等生”,教师要努力建构一种合理的分组形式,让学生在公平的教学环境中自觉参与教学。总之,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合作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学科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9.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反思 篇九

不断反思 不断进步

石苑学校 张丽芳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根据这一阶段的实施情况,我对小组学习进行反思。我认为在高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优势,也有不足,更可能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把握得不够好,需加强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小组合作,让所有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和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只有程度好学生才有表达的机会,而大多数的学生只能听别人说,没有发表想法的机会。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给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了锻炼的空间,避免了羞怯心理。

2、小组合作,让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在行间巡视,注意观察每组是否按要求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加以一定的辅导。同时注意倾听学生互相之间的交谈,及时点拨、纠正。如果发现有矛盾,要随时给予提醒,教会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然后再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更加促进合作氛围,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有意识或无意识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例如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中就会出现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没有听,甚至有些学生趁机讲其他与学习无关的话,更谈不上分享。又如在操作学具过程中,只顾自己玩,不与他人合作。有的小组活动速度不相同,有快有慢,由于这些现象出现,就可能导致课堂上有点乱,所以我认为合作学习的不成功,应该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起点了解不充分,或者是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程度策略考虑不周全。

三、实施小组合作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

1、编好小组

主要由学生自由搭配并推选组长。每次讨论组员要有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这样就确保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讨论目的。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价值,如果没有思考性的问题,最好不要讨论,以免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

3、讨论方法的指导

一般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可以轮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辩论。

10.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工作小结) 篇十

小组合作的学习,有人说“小组合作学习”很耽误时间,也有人说小组讨论得不出所以然来,但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是很有用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关键是我们老师怎样让“小组合作”更有实效,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课堂中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带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讨、去表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力争解决问题,当通过讨论和争议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好胜心理充分得到满足,使得以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来对待学习,这样会增加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带挑战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就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从不同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探索、来争论,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办法。比如我在讲解一个几何证明题的时候,我让学生讨论可以有哪些方法证明结论?哪种方法最简单?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扩大了学生的思维,也掌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加强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之中,在针对问题分组讨论时学生会动脑、动手,往往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准备不充分则很可能被问倒,一时反应不过来。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前要作充分准备,认真备课,除备教材外,必须备学生,备学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针对教学内容,吃透教材,了解相关知识,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和教师相学相长,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即在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要特征,学生们在讨论活动中,学习明显主动了,下课后学生们围着教师久久不愿离去。

在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节时,让学生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首先出示四边形,求内角和,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四边形内角和,并且说出证明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这样,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果。

11.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篇十一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正以其特定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因此,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与思考。 

在学习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时,我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准备头饰、台词,稍后各小组开始交流展示,但学生不能像老师期望的那样比较完整地展示及表演。这引起我对这样的合作的有效思考。原因有二:1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合作学习成为各别尖子生的舞台,一批学困生将成为袖手旁观的局外人。2我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研究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以致步入流行的误区,使它成为"彩色的泡沫"。后来的教学活动中,我边进行深刻的反思,边修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分配做头饰等任务。对需要扶一把的学生,采用不露痕迹的"優惠政策":让他们分担不太复杂又不可缺少的表演角色,让他们融于小组,逐步感受尊重,体验成功。当各小组展示时,不仅丰富多彩,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作思路让老师刮目相看,如葡萄树的头饰,树上有几个小洞,我很好奇,每串葡萄上有小铁丝勾,挂在葡萄树上,看着他们的创作,真是身临其境。

第一组表演开始了,只见这组的一位同学双手平举站在中间,小鹿,小猴,小狗来到大树前,举手等着蜗牛摘葡萄,奇迹出现了,蜗牛果真把一串,二串,三串...成熟的葡萄摘下来了,其余的孩子哄堂大笑,"葡萄怎么摘下来啦""树怎么还会 跳舞啊!"我连忙充当临时解说:"动画城里的树不是有灵气 

葡萄树也一样啊。"孩子们拉着手跳的更欢了。 

第二组开始表演了,小狗,小猴子,小鹿轮番上场,一位平时受冷落的学生,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笑吟吟地等着小动物们一个个经过他的面前,双手在头上随音乐轻轻舞动,别组的孩子都叫起来:"他在干吗呀?"他们组表演结束,组长很郑重地告诉大家,这位同时扮演的是小狗家门口的小花,他在欢迎我们呢?再看这位同学一脸的骄傲。表演结束,我给这两 个小组的孩子每人奖一个金色的小音符。 

我从心里感谢他们,从他们身上,我真正领会了"小组合作" 

真正含义。这一课的课后反思我这样写到: 

你可以当一棵树,也可以当一朵花,但你更可以感到成功。感到被别人尊重。当我把能力差的孩子分配一对一给各组后,孩子们的安排使我更深地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教学反思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自我提升的捷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如下几点体会: 

1 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关 

教师必须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和作业,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事可干,有的分角色表演,担任演员,有的创编故事情节,担任解说的,充分体现小组集体的力量,且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

2 与合作能力有关 

教师必须提供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怎 聆听他人发言,教给小组长的组织管理方法等。 

3与合作的时间有关 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向学生提出时间的要求,这个要求不是硬性的,主要是告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过短的时间•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偃旗息鼓,终止了合作学习。时间的充裕直接制约小组 

4合作学习的效果。 

12.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研究 篇十二

一、小组合作教学现状分析

1.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现状

关于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研究虽然在近年来已经展开, 但一直处于实验阶段, 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不太成熟, 教师不敢冒险采纳;其次, 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 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诸多弊端, 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继续传承, 而且从历年的中高考成绩来看, 传统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因此, 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很少有学校采用合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只有极少数教育工作者对合作性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杭州大学教育系的“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大教育系的“协同教学经验”以及北师大教育系的“少年儿童主体发展实验”。

2.小组合作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为何小组合作推广难度大、成绩不理想, 经过分析和调查, 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等问题导致的。就教学环境而言, 课堂教学环境是决定课堂以何种形式展开的关键因素, 然而, 很多教师并不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 只是“我教你听”的满堂灌, 收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反而让学生觉得无趣, 想从枯燥的环境中逃离出去。在学习过程中, 由于习惯了被动地听讲, 学生没有主动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不利于小组合作的展开。在教学评价方面, 教师往往采用针对个人的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注重自我的评价, 只关注自我的评价不适合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也就无法促进小组合作的生成。

二、小组合作教学课堂模式

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研究, 笔者认为, 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然后通过合理的分组和评价来展开。

1.设计原则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课堂应遵循生本性原则、生动性原则以及互动性原则。第一, 生本性原则, 小组合作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第二, 生动性原则,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使学生充满活力和朝气, 张弛有度地开展合作学习;第三, 互动性原则, 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应该有一定的互动, 通过互动达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2.小组分组

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小组”, 在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在分组过程中应该掌握平衡的原则, 这种平衡包括数量的平衡、知识结构的平衡、男女比例的平衡以及性格的平衡。根据班级学生的数量, 每组以4~6人为宜。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知识的平衡是保证小组能够相互促进的基础, 因此, 分组的主线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基准, 其分组标准如表1所示:

如上表所示, 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C、D四个类别, 并进行以下分组:

第一, 各小组必须有一名A类学生;如果没有A类学生, 则必须有2名以上B类学生。

第二, 各小组配置B类学生1名, C类学生最多2名。

第三, 各小组必须有2名D类学生。

这样的配置有利于避免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出现冷场的现象, 并且能够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在分组之后应确定一名组长,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讨论, 完成学习任务, 有利于提高学习水平。

3.小组合作过程

分组是展开合作的基础, 而小组合作的过程则是重点。如何针对小组合作进行课堂设计, 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而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学科的特点展开小组合作设计。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将课堂内容分为Comic strip、Reading、Grammar、Intergrated skills以及Study skills五个环节, 在Gram mar的学习中,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 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语法, 最后由教师总结; Reading可以各组成员轮流朗读的形式展开;在Studyskills环节中, 要求小组成员探讨学习心得, 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和补充,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4.小组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应掌握全面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生展开不同方面的评价。例如A类学生要继续鼓励, 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对提升较大的C、D类学生, 应该及时表扬,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将学习的热情持续下去;同时要肯定组长的成绩, 帮助他们树立在小组成员中的榜样形象, 不仅能够带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能够大大提升组长的责任感;对没有进步或者退步的小组, 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并通过改进来提升学习成绩。

三、小组合作研究案例

1.案例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 是将八年级的1个实验班和1个普通班进行对比研究, 这两个班的人数相同, 成绩分布较均匀, 成绩如表2所示:

在研究过程中, 将实验班作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实验对象, 而普通班作为参照班级。

2.实验过程

在实验班中以小组任务为依托, 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教学文章的生词记忆环节,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掌握生词, 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测试, 帮助记忆;文章中的语法知识则需要查阅参考资料, 大家共同讨论来掌握;各小组间还可以测试的方式展开竞赛, 通过单词记忆竞赛、语法比赛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生词和语法。

3.实验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各小组的成绩都有所突破。将两个班级考试的平均成绩进行了统计, 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班的成绩, 表3为实验班实施小组合作之后的成绩:

从表3可以看出, 实验班的成绩明显提高, 而普通班成绩却有所下滑, 这说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

四、总结

13.爱护书籍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 篇十三

绥芬河市北寒小学 林海霞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我们都知道:爱读书,是一种好习惯,那爱书啊,更是一种美德。凡是爱读书的人都会爱护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爱护、保存书籍的课文,一起学习第19课《爱护书籍》。

2、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谁爱护书籍?又是怎样爱护书籍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第121页,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开始吧。

2、指名展示读课文

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开火车分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注意纠正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

咱班同学读书都很流利,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课件:“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板书: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明确:像这样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希望同学们写话时也能写出你文章的中心句,概括全文。

三、品词析句,理解感悟。

1、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鲁迅爱护书籍,那鲁迅是怎样爱护自己的书籍的呢?看大屏幕导学提示一:

导学提示一:

(1)独立用“~~~~~~”画出文中描写鲁迅爱护书籍的语句,画完自己读一读。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汇报。

2、生汇报:

(1)第一段

a、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通过他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才小心地翻着看,看出鲁迅他爱书,怕把书弄脏。

板书:爱书。

b、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关联词。先„„然后„„

它表示事情的先后顺序,做完这样再做那样,谁能用“先„„然后„„”说一句话。(评价:你已经理解并会用这个关联词语了,你真棒!)

c、鲁迅读书不仅怕自己把书弄脏,而且他还不许弟弟动手摸,只许在桌旁看,他也怕弟弟把书怎么样?(弄坏,弄脏、乱涂乱画„„)

那他这样做,弟弟会不会生气?他不怕伤和气,伤亲情吗?这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都宝贵。(亲情、友谊)课件出示

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亲情、友谊都宝贵。d、那你能读出鲁迅这种爱书超过亲情、友谊的心情吗?组内练读第一段并展示。

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你爱书的心情了,老师知道你也是个爱书的孩子。

(2)第二段

鲁迅读书时珍爱书,那他存放书时是不是也爱护书籍呢?课件出示第二段。板书:存书

看大屏幕,文中用了“精心”一词,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一下呢? 生:专心,细心,仔细

这些词语都能看出鲁迅放书、存书时也是非常爱护书籍的。a.这里的“整整齐齐”是个什么式词语?(这个词是AABB式,是叠词)

b.你说得真棒。那么如果把原句换成这样,同桌一人一句练读,感受一下,看看哪一句好。为什么?(课件①鲁迅把书摆得整整齐齐。②鲁迅把书摆得很整齐。)

“整整齐齐”要比“整齐”好,更能体现出鲁迅放书时的细心、仔细、认真。

c.你理解的可真好,你们还能说AABB式的词语吗?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高高兴兴„„

你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的出来平时你们都很爱读书,并且能够认真积累好的词语。

d.文中说鲁迅把书放在母亲的红漆箱子里,想象一下,在过去,“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原来是放什么的?(首饰、钱财、贵重物品),而现在放的是书,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都宝贵”(金钱、珠宝)。

课件出示:生齐读“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金钱、珠宝都宝贵。”

那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读出鲁迅存书时认真、仔细的情感来呢?自己读读,一会来读给大家听。

展示读。(听出来也是个认真的孩子了)

读的时候要抓住“精心,整整齐齐”这些重点词语,读准重音,读出感情,这种朗读方法就是抓重点词语朗读法,我们试一试。齐读一遍。

这就读出了鲁迅的那份认真、仔细了,今后读书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抓住重点词语朗读的方法,读课文。

(3)第三段

我们看大屏幕,这段文字里有两个“总是”,总是是什么意思?(经常)通过两个总是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小时侯爱书、珍惜书的做法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养成了习惯。板书:惜书

通过“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可以看出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都宝贵。括号里可以填哪些词语?(比玩具、新衣服„„)

比任何喜爱和宝贵东西都珍贵,所以最准确的词语应该()。填(什么),课件出示:齐读“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作者通过鲁迅“爱书、存书、惜书”的三个具体事例,总的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像这种先写具体事例,然后再总结全文的构段方法,叫做分总式结构,板书:分 总 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文章结构,使你的文章清晰、完整。

课文学到这,老师想看看你们的语文书保存的怎样,今后又打算怎样去保存呢?一起看大屏幕导学提示二:

导学提示二:

(1)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的语文书爱护的最好?(2)今后的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去爱护你的书籍?(3)组内交流并派代表汇报。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也相信同学们今后能真正的去做一个爱护书籍的孩子。

那就让我们就从现在做起,轻轻地把你的语文书合上,放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19、爱护书籍

爱书 ————存书 ————惜书(分)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14.浅谈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 篇十四

尧龙山镇水辽小学:令狐荣爱

在农村任教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农村孩子由于环境因素,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所以,写作教学也就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成为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汇。因此,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厌”作文为“爱”作文。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虽然只有三十来个孩子,但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批改了两次作文后,我发现班上仅有六个孩子的作文还能按要求完成,但大多是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我结合“生本四环”小组合作的奖励制度,把孩子们分成六个小组,(自己掏钱为每一个小组买了一个相对高档的带皮壳的笔记本,主要是预防他们把本子弄坏,因为这是为孩子们一学期作文所准备的。)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按作文水平的高低依次排序,轮流作文,一周一个作文题目,恰好每一个孩子在一周内都要写一篇作文。我姑且把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定义为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现将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一点粗浅的感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激发写作欲望,减轻孩子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首先,降低写作难度。不把作文的 “重大作用”过分夸大,也不把作文的难度浮夸,而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构思,让他们体验到作文就是畅所欲言,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以《我最尊敬的老师》为例,我首先让孩子们回忆小学生涯中最喜欢的老师,然后指名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位老师。最后问孩子们,这次作文难吗?当看到孩子们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对是否能写好这篇作文还很怀疑,我趁机告诉他们,其实,这次作文只要把我最尊敬的老师告诉大家,把让你尊敬老师的原因(事件)写清楚,那么,这次作文就可以的60分,也就合格了,但是,如果想要的高分,就需要润色。然后我又引导孩子对赞美老师的语句作收集,展示。最后,我指导孩子们如何把精美词,句运用到作文中。

其次,活用小组合作评价奖励机制,若哪个同学的作文得到了“优”评价(成绩特差的同学得到“良”的评价),那么,他将在“硕果林”中为本组的“树”增添一片老师亲笔写有本人名字的“树叶”。这不仅给了孩子荣誉感,也让他们担负起给小组增添荣誉的“使命”,在这个“使命”驱动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会认真作文。二,激发创作滋生,在模仿同伴作文基础上提升作文水平。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创作。因此,在布置每一个作文题目后,我首先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及我会怎样来写这样一类作文,给学生一些启示,让他们模仿,这也是我让学生排名作文的原因。

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自改,互改。

首先,我保证每天对每一个小组的作文进行及时评改,及时发放,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写得好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并嘱咐下一个“作者”,一定要先仔细阅读前面同学的作文,认真领悟老师的批语,扬长避短,写好作文。这也将起到借鉴,改进的作用。

其次,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篇作文,我都非常认真地一字一句的品读(每天六篇作文,工作量不大,可以说是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除了对错别字,运用不恰当的词语,句子进行修改之外,我还走进孩子的作文,把他们想要表达却没能表达清楚的写出来,然后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是否优美等给孩子的作文作相应的评论。最后,根据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给予作文等级的评价。例如,在《最美丽的____》的作文中,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就得到了凸显。最后,鼓励孩子为了小组荣誉,让每一天的作者根据作文要求打好草稿,先自行修改,第二天来学校集小组力量进行讨论,并作适当的修改,然后誊写。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掌握了各类作文的写作,就不再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作学习生活中争夺荣誉的 “武器”,把作文当作一种情感的宣泄,就会对写作充满自信。

15.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小组合作 篇十五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学习之前,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 在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和学业水平等诸多方面差异的基础上, 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同时, 小组内的学生也有自己的角色, 如组长、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等。小组内的角色是可以随着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调整改变的, 目的是在不失新鲜感的同时, 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 在讲授概率内容时, 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投掷硬币这一形式。在实验之前, 先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实验目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方法, 再由各组组长进行组内的分工,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 最后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中学习,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同时又提高了他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这对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缺的条件。正是有了教师正确的组织、引导和监督, 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提供帮助, 学生的小组合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向正确方向进行。

比如,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这两个知识点时,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图形的学习, 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弄混, 小组讨论时也会发生意见分歧, 找不到支持正确观点的理论和依据。在发现学生的误区之后, 我就把这两种图形同时拿出来, 引导他们寻找这两种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受启发, 很快明白虽然这两种图形都是轴对称, 但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 而后者则是两个相同的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有了教师的指导, 学生就会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点, 避免在讨论的过程中进入误区。在学生和教师的讨论学习过程中, 也更方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时地在学生合作过程中给予指导。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

教师要想让小组学习进行得更加有效, 就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活动。例如,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时, 我没有直接把函数图像告诉学生, 而是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根据表达式去寻找函数图像的形式。他们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因为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可以互相影响, 在优秀生的带动下, 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列表、描点、找规律, 很快也能自己画出函数图像, 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再例如, 让学生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 我就组织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测量, 在动手中自己发现规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我发现很多学生用带来的剪刀一边裁剪, 一边测量, 旁边还有学生不时地记录数据、分析、总结规律,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种方式下, 学生很快得出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就是底边的高等性质。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通过动手自己发现的性质可以记忆得更加深刻。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后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评价的内容包括合作过程中积极参与的程度和通过小组学习最后得出的结果。其中包括个体的表现情况, 树立几个积极参与的学习榜样让其他学生去学习, 同时又要对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价。有了教师的表扬, 就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被表扬的小组和个人作为榜样会为了这份荣誉继续做好, 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就会向着榜样学习, 继续努力, 这样逐渐使他们养成了组内团结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意识, 这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评价的方法上, 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设置一个固定的表扬机制, 例如, 把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分数和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累积起来, 定期给予分数高的小组物质奖励, 这种方法学生应该更为欢迎。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做评价时要尽量做到客观, 注意每一个细节, 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使学生信服。

总之, 在现代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育和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步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终使学生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马忠林, 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坦.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 2002 (2) .

16.小组合作教学法 篇十六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尝试题出示,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则在关键处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在小组合作探求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组员之间通过群策群力解决困难,让他们在分歧中意见形成一致,也有利于学生的学生的团结协作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是这样进行的,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你能比较15和25的大小吗?请说出你的看法。我先让小组内每个成员进行个体的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一上课,我就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而我巡视,并适时的以问题的形式加以启发。每次,我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在合作学习的时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小组长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谁先说,谁跟着说。2.说的同学要先站起来,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完了,你觉得说得好,别忘了鼓掌。你觉得说得不好,或者说错了,请等同学说完了,再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3.如果小组内有同学不会说,就请小组内的同学来教他说。

經过我一年多的尝试教学实践证明,尝试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1.突出了新课教学的重点。2.增加了练习时间。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旧教学方法,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我在尝试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各级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青睐,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存在“赶时髦”的现象。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一位老师上课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结果学生的讨论的话题越来越远了,老师发现后立即下令讨论完毕……

案例二:一位老师上课时,为了体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书本封面的长、宽各是多少,在钉字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简单的操作,结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

案例三:一位老师上课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刚开始讨论,老师就开始问讨论好了没有,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了”……

上述几个案例,案例一由于教者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变自主讨论为自由讨论,让学生的讨论变成自由发挥,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就无从谈起。案例二由于教者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点缀,把学生本可以独立完成的问题却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这就让合作学习成了“摆设”,形同虚设,不起任何实质作用。案例三由于教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一味地赶时间,未给学生合作、探讨的充足时间,加之学生的虚荣心理作祟,我们从表面看合作是很成功,其实质根本没有让学生得到合作学习的体验。

我们通过透视这些合作学习中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尝试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实效,首先,要从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方面下手,让绝大部分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真正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其次,合作学习必须精心组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分组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对分组的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在分组时有时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每种组合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学生个性灵活运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空间,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学会倾听、学会协作。第三,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所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力求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对有一些争议、依靠个人力量较难以完成的问题则尽量避免。第四,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有效利用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每次在讨论结束时,我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汇报,更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更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也更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尝试教学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模式是灵活多变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反思,不断总结与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控能力得以提升,实现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市金沙江小学)

17.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反思 篇十七

一、建立规则、合理分工,使小组的合作教学能顺利地进行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首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并进行恰当的分工。合理分工有一个过程,刚开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工,然后过渡到学生自己协商分工。

二、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

(1)让小组长具有最大的凝聚力

小组长怎样产生呢?一般是由组员民主推荐产生,如果组内意见不统一,分歧较多,就由教师出面协商而定。有时候随着活动的.深入,如果发现小组长职责履行不是很尽职,活动进行不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组内学生更换小组长,或者对小组长进行帮助教育,以便组内活动如期进行,顺利开展。例如:我在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时,首先规定了组员的人数,让组员推荐产生组长;当然不排斥选出了组长后组员不同意,这时我就根据候选人的情况来判定谁来当更合适。这样产生的组长更具有凝聚力,能更有效地组织本组的组员进行活动了。

(2)通过针对性的指导,让学习小组的合作更有效

信息技术课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是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可有时小组合作指导不当就会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效益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参与面上,有时候只是部分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展开小学学习后,在热热闹闹的讨论和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那些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好表现的学生往往一统天下,把握住整个小组的“话语权”或“决策权”,而那些性格内向腼腆拘谨的学生则成为观众,有时甚至连观众都不是,无所适从。二是在形式上,缺乏细致的指导,泛化现象严重。小组合作学习,是从主题选择开始而贯穿始终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具体的任务,甚至有必要作详细记录。但有些时候小组合作已成为一种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无实质上的效果,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指导不够,任务不明确,分工不具体,而使合作学习“泛化”。

上一篇:苏宁电器公司网络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下一篇:银行网点日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