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8篇)
1.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 篇一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的课文《春的消息》、《燕子》、《柳笛和榆钱》„„打开课本,扑面而来的是春风、春雨带来的春天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春天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放笑靥,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
这一篇篇目清新雅丽的新课文。读起来,我感觉被春天的气息感染了。多美的春天啊,多美的意境啊,字里行间,无一不把春天的特点展现在你的眼前。
学习这一单元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感受春天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和春天的勃勃生机。其次,更要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不同视角,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
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设计:
第一,通过读文,让学生充分感受春的美丽!不仅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朗读、说话训练上去体会美丽的春天;再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从视觉上也能走进春天,从而试着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天。
第二,让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朗读,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敢读、乐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让诗歌的课堂在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中,想象春天更加绚丽多彩。
第三,学生寻春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停止,让学生通过课后当当小诗人,小画家,小歌手,小收藏员„„让课堂无限延伸,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快乐的寻找春天。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新课程认为,对课程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解读课程,把课程给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课程。教师是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学生也应该是课程的最终创造者,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和建设文本的机会。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人物品质是这单元的文化主题《大自然的语言》、《植物的“感情”》形象生动的提示了自然界的奥秘;《矿矿的研究》向学生渗透研究、发现的意识意识形态《第一朵杏花》、《蜜蜂》通过故事的叙述表现科学家的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一单元既有科学家的发现又有同龄人的探索;既有科学精神的提示又有自我意识的培养;阅读链结中通过采访和书信交流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科学家平实的语言了解这些伟人的内心世界,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实,科学离我们很近。”在教学这单元时,首先要立足于文本的研读,把握单元的精髓所在——科学现象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或同龄人的研究中渗透吧些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时打开学生的视野,从学生喜欢的科学家、科学事件入手,通过对科学事件有追踪,对科学家的关注,引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我在教学这单元的课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让我惊喜,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也让我不知所措。从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例如: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假如我是法布尔,我会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聪明,它飞得怎么低,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以便更快地飞回蜂窝。”有的说:“我觉得蜜蜂很笨,飞得高才能看得远,才容易发现蜂窝。它飞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见两离多外的蜂窝呢?”这时依然有小手高举着,他自信地发表了自己的推测:“我猜,蜜蜂飞这么低是因为,空气太潮湿,空气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体变重了,所以飞不高,它要飞回蜂窝一定很困难。”„„一个开放型问题,居然引发了学生那么多独特的思考,这让我意想不到。这一单元的教学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老师到底应该做多少课前准备才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呢?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感受真情”。亲情是人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学生要通过文中的阅读进行体验与感受,“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之中,一把倾斜的伞让我们感受到有的传递与延续;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用心;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它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
当今,孩子们不论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爱与呵护,那么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呢?这几篇课文正恰到好处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比较欣慰的几点:
1、朗读感悟:注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由读、齐读,小声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代讲,达到了读中悟情,读中理解的效果。
2、爱的体验。让学生说说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表达的丰富性,又把本课情感目标进行内化,使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学生中慢慢地扎下根。
3、指导倾听。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4、鼓励评价。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激励来更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单元的教学中,我本着一贯的教学作风,“平实、踏实、真实”,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和学生都受益非浅,不仅在课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在人格上同样也受到了一次洗礼。相信在今后,我们会把我们心中的爱传播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共同生活在爱包围下!
2.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 篇二
第一, 给教材每小节添加导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比如在给七年级学生讲授“文本编辑”这个知识点时, 我引用了下面这则手机短信:“我点击春天, 搜索祥和画面;我复制笑脸, 粘贴新春网站;我打开邮箱, 编辑最美语言, 发送最好祝愿:希望你删除烦恼, 存储快乐每一天, 备份幸福每一年。”通过这个短信, 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如可以用作品展示, 如:精彩小报的展示、精美图片的展示、优美音乐的欣赏、有趣直观的动画, 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 往往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那么他这一节课的学习劲头都会很足。每小节结束时, 进行归纳整理, 达到融会贯通, 牢固掌握。
第二, 根据学生的学情, 对教材内容适当进行增加和删减, 精选难点重点内容讲解示范, 对影响学生注意力而又无关紧要的内容大胆删除, 例如, 对于EXCEL的“计算数据显神通”部分, 我采用了精讲, 学生自学等环节, 最后是利用各班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设计任务, 对其“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筛选一科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信息”进行了比赛测评。通过这样的测试使学生对公式、几个常用的函数 (SUM、AVERAGE、MAX、COUNT等) 的使用了如指掌, 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同时也使学习成绩排在后面的学生有所感悟,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德育教育。再如在讲授第三单元photoshop的应用时, 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 家庭有电脑的很少, 接触电脑的机会也不多, 所以这部分内容我们只学习了“换头术”一节。后面的教学内容我用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裁剪、背景的更换、补旧、明暗度的调整, 柔化等处理取代了课本的内容, 简化了学习知识, 学生对这个软件的使用也有所掌握, 使其有了成就感, 不再感到知识的陌生和深奥。且在教学安排上我尽量增加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
第三, 合理安排教材任务, 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我们以前一般上课都是先示范讲解一部分知识, 然后再用让学生动手实践、个别辅导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现在更多地是采用任务驱动法, 在上课的时候, 通过直接展示一个已经做好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绘制图表更神奇”这节课的时候, 可以直接把一个做好的柱形图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己探究, 这样就能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策略。
第四,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道德、法制意识等。记得去年到石家庄听信息技术优质课时, 有位老师讲解photoshop“换头术”这一节内容, 在学生自主练习、作品展示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个学生把一个明星的头像换在了老虎的身子上, 这个学生的作品在技术上可以用精湛两个词来形容。当时老师对其作品进行了展示, 但没有说什么, 我认为这个作品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不可以把人和动物实施换头术后发到网络上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提出“换头术”这节课讲究的是艺术, 创作的灵感, 而不是恶搞, 不要做些没有意义的作品, 同时这样做也侵犯了肖像权, 要负法律责任, 从而完成了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的教育。还有一课在学科德育教育的渗透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那是我市孟翠艳老师在讲授“绘制图表更神奇”一节时, 她设计的“奥运金牌总数”以及“我国近年来森林、沙土比例数据表”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设计图表的两个拓展练习。在这部分学习中, 学生自由实践, 利用已有的文件建立图表并能够通过图表进行环境污染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我国奥运金牌的不断增加,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去为环保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篇三
实验名称
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
实验目的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找出塑料和木头 的特性。
实验器材
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
实验过程:
1、观察、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木头耐磨
实验名称
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 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
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
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名称
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特点,培 养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器材
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
实验过程:
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摘下手套,观察手(尤其是手指、手心)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手心有汗,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
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音叉、锣、鼓、豆子、培养皿、水。
实验过程:
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敲击悬挂的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可以感到锣的振动。用手按住锣面,不使其振动,锣声也就停止。
3、在鼓面上放两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振动,鼓声也就停止。
4、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嗡嗡声;用手轻摸音叉,可以感到音叉在振动。这时如果把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可以看到溅起水花,水面出现水波。音叉停止振动,嗡嗡声也就停止。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名称
做小鼓
实验目的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鼓,并能通过实验找出最适合做鼓面的 材料应具备的特点。
实验器材
圆形的容器(碗、罐头瓶等)、塑料袋、气球、棉布、牛皮 纸、报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实验过程:
1、用圆形的容器(碗)做鼓身,分别选择一种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棉布、报纸)做鼓面,用橡皮筋(或胶带、胶水)将它绷紧在鼓身上。鼓就做成了。
2、敲击鼓面,比较用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弹性好、韧性大的材料做鼓面材料好。
实验名称
水传声实验
实验人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声音在液体中都能传播。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周围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实验器材
水槽 水 砂纸 石块
实验过程:
1、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
2、将两个石块或两块砂纸在水中摩擦,让一个同学耳朵紧贴到水槽边上听。可以听到摩擦声,说明液体能传声。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声音在液体中都能传播
实验名称
制作小乐器(用瓶子做风琴)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研究乐器的兴趣
实验器材
6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水、钢笔(或铅笔)
实验过程:
1、把6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排成一排,每瓶间隔4厘米。
2、都不同。利用此原理可以制作简单的乐器。
实验名称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实验器材 每组三块厚纸板(长、宽约20厘米)、尺子、剪刀、固定纸 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实验过程:
方法一:
1、用厚纸板做成大小、形状一样的纸屏,将其编成1、2、3号。在1号、2号屏的中心打一直径为4~5毫米的小孔。
2、将蜡烛和1号屏、3号屏按序排成一条直线。调整蜡烛高度,使其与1号屏上的透光孔高度一致。观察。可看到通过小孔的光束投射到屏3上,形成一个光斑。用直尺测量可发现光源、小孔、光斑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在蜡烛与屏1之间或屏1与屏3之间插入屏2。调整屏2的位置,可发现只有当屏2上的小孔与屏1和光源在同一直线上时,屏3才能看见光斑。这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方法二:
1、点燃蜡烛或让电灯通电,蜡烛和电灯发出的光射向四面八方,像蜡烛、电灯等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将一个纸筒的一端用蜡纸封口(或装一主玻璃片)。再用硬纸做一个稍小的圆筒,筒的一端用硬纸板封口,在硬纸板的中央用针钻一小孔。
3、将两筒套在一起,使大筒的蜡纸面向外,小筒的针孔面向外。
4、将小孔对准作为物体的蜡烛,眼睛挨着蜡纸,前后调节两筒间的距离。可看到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而蜡烛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会出现与蜡烛火焰形状相似的倒立的像。这一现象叫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方法三:
用笔直的塑料软管对准点燃的蜡烛时可以看到光,而当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就看不到光。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注意事项:
1、每块硬纸板之间最好相距15厘米左右。
2、点燃蜡烛,划火柴时、硬纸板上打孔时都要注意安全。
3、要保护眼睛,不要直视光源。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光在同种媒介中沿直线传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实验,即同一束光在直线通道中能通过,在弯曲通道中不能通过的实验,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实验名称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实验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不同物体的透光程度,会根据透光 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
手电筒、白纸、玻璃、毛玻璃、书 本、卡纸、矿泉水等。
实验过程:
1、一位同学站在桌边,将一张白纸立在桌子上当屏幕。
2、另一同学拿着手电筒,手电筒距白纸平面大约10厘米。
3、名称
镜子反射光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可以在几面镜子之间进行多次反 射。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
实验器材
两块大小相同的平面镜、一支铅笔、胶布。
实验过程:
1、用胶布黏贴在两面镜子的背面,把它们连接起来。
2、把两面镜子立在桌面上,使它们构成大于900的夹角,将铅笔放在镜子前面。数一数镜子里有几个像。
3、将两镜面慢慢合靠,使夹角减小,观察镜子里的所成像的数目。(发现夹角减小,经两平面镜所成的像越来越多。)
4、将两平面镜相对,从两个镜子中可以看到无数个铅笔的像。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将两镜面连接起来,构成一定的角度。在两面镜子的夹角中立一个物体,由于光的多次反射,可以看到镜中出现很多的像;角度越小,看到的像越多。
实验名称
制造彩虹
实验目的1、通过认识彩虹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棱镜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推 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实验器材
三棱镜、平面镜、白色的纸屏
实验过程:
方法一:
实验材料:三棱镜、平面镜、白色的纸屏
实验步骤:
自制三棱镜的方法: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片或玻璃片粘成三棱柱体,在它的一侧开一小孔。用注射器往小孔里灌满清水,塞上塞子,就能当三棱镜使用。
1、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三棱镜上。
2、将三棱镜绕它的轴转动,当调到一个适当位置时,在屏幕或白墙上会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
3、观察这条彩色的光带,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说明白光能分散成七种单色光。
方法二:
实验材料:水盆、平面镜
实验步骤:
1、在盆里倒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将平面镜斜放在水中,把水盆放在向阳处。
2、调整镜面的斜度,使照在镜子上的太阳光经水反射到白墙上。
3、观察反射到墙上的光,是一条彩色的光带,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这说明白光能分散成七种色光。
方法三:
实验材料:喷雾器、水
实验步骤:在室外,背对太阳,用喷雾器喷水,让太阳 光照射到雾状的水珠上。观察,可以看到它会像三棱镜一样把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实验结论: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实验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直视阳光,以免灼伤眼睛。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色散是指复色光(例如白光)通过透明介质以后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要做成光的色散实验,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复色光,一般都用日光。因为日光是多种单色光的混合体,光线强烈,色散后形成的光谱明显。其次,要选用对一切单色光都具有较高折射率的透明介质,一般都用三棱镜。入射的白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折射,由于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度,这样,一束白光便分解成为带状的七色光谱。
实验名称
三色光混合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后的色彩,使学生知道利用这三种 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实验器材
3支手电筒、红绿蓝玻璃纸、胶带、白纸。
实验过程:
1、分别往3支手电筒上用胶带蒙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
2、将白纸放在地上,两个同学任意分取两只手电筒,将三种色光在白纸上两两混合,观察混合后的色彩并记录。
3、将3支手电筒同时照射白纸,即让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观察并记录。
红绿
红蓝 蓝绿 红绿蓝 混合后的色彩
实验现象: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红光与绿光混合出现黄光;红光与蓝光混合出现品红色光;绿光与蓝光混合出现深蓝色光。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后会出现新的色光 实验名称
制作开关
实验目的1.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 它来控制电路。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器材
小灯座、小电珠、开关、电池盒、电池一节、导线、软木块(约10cm×6cm×1cm)、图钉、回形针。
实验过程:
1.制作小开关。(扣式开关或按压式开关)
(1)把回形针伸开成S形,用图钉把回形针的一端与导线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固定另一个图钉,就做成了一个扣式开关。如需接通电路,回形针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图钉相接触即可。(2)将回形针的一头翘起,另一头用图钉固定在软木块上,做一个按压式开关。如需接通电路,将翘起的一头按下与图钉接触即可。
2.连接简单电路:用导线、小电珠、开关、电池连接成一个电路。合上开关,小电珠发光,说明有电通过电路中的各个部分,包括通过开关。
3.取掉开关,在开关处接入自制的小开关,先后闭合、断开开关,观察自制小开关能否控制小电珠的发光。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注意事项】
教材中制作开关的连接零件是裸线型的回形针。虽然教材中用到了一节电池,其电压很低,人触摸根本没有感觉,但对一个尚未接触过有关电知 识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种错觉,对他们来说电器的开关就可以照着书中的方法去做。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开关外部(手触摸的部分)是绝缘材料制作的。因此要提醒学生绝对不能用220伏做电源进行该实验。
提醒学生:不能用湿布擦电器开关,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使学生懂得安全用电常识,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实验名称
磁极的指向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
水槽、水、泡沫塑料、条形磁铁
实验过程:
方法一:
实验材料:水槽、水、泡沫塑料、条形磁铁
实验步骤:
1、辨别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水槽里倒入多半槽水,将条形磁铁放在泡沫塑料上,轻轻放入水中。静止后观察。
实验现象:磁铁一端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一端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实验结论:磁铁具有指南北的性质。
方法二:
实验材料:条形磁铁、牛皮纸条(宽3厘米、长8厘米)、棉线 实验步骤:
1、将牛皮纸条对折成一纸套,用棉线把纸套吊起。
2、将条形磁铁插入纸套中,待磁铁稳定下来时,可以看到它指南北方向。实验结论: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N级指向北方,S级指向南方。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实验名称
制作指南针
实验目的1、通过制作指南针,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南北 的性质制成的、测定方向的仪器或工具。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练习制作指南针。实验器材
大号或2号缝衣针、图钉、磁铁、泡沫塑料块、大瓷碗、水 等。
实验过程:
1、用强磁铁的一个极,对着缝衣针沿同一方向摩擦二十多次。
2、用缝衣针接近大头针,观察能否吸引。(能吸大头针,证明缝衣针有磁性。)
3、利用小磁针可以指南北的性质通过悬吊法、顶针法、悬浮法等方法找出它的N极和S极。
(1)在一小张硬纸片的中心扎一孔,用打结的线穿过孔,再将纸片对折,从纸片的侧面插入磁化了的缝衣针,把纸片挂起来,调节缝衣针的位置,使它保持平衡,就成了悬吊指南针。它静止后指南北方向。(悬吊法)然后利用磁铁N极指 北,S极指南的性质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2)在新的图钉尖上固定一块泡沫塑料,在塑料泡沫上横向插入一根磁化了的缝衣针,调节缝衣针保持平衡,将图钉倒放在一块玻璃上,缝衣针静止后指南北方向。(顶针法)
(3)将一根磁化了的缝衣针穿在一小块泡沫塑料上,放在有水的瓷碗里,缝衣针漂浮在水面上,也是一个指南针,静止后指南北方向。(悬浮法)
实验结论:磁化了的缝衣针能吸铁,能指南北。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还可以确定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测定方向的仪器或工具
实验名称
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磁铁的两级同级相斥、异级相吸。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两块
蹄形磁铁两块、直尺
实验过程:
方法一:
实验材料:条形磁铁两块,圆铅笔两支。
实验步骤:将条形磁铁甲架在两支铅笔上,用条形磁铁乙的两极分别接近条形磁铁甲的两极。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
1、当乙磁铁的N极与甲磁铁的N极相接近时,两磁铁相斥,条形磁铁甲向后退。
2、当乙磁铁的S极与甲磁铁的S极相接近时,两磁铁相斥,条形磁铁甲向后退。
3、当乙磁铁的S极与甲磁铁的N极(或乙磁铁的N极与甲磁铁的S极)相接近时,两磁铁相吸,条形磁铁甲向前进。
实验结论:条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方法二:
实验材料:蹄形磁铁两块、直尺
实验步骤:
1、把两块蹄形磁铁平放在桌面上,使他们的N极与N极、S极与S极相对,相距5~10厘米。用手轻轻推着两块磁铁,使他们的磁极逐渐相互接近,观察。可发现:当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时,就不容易使它们继续接近。如果用力把这相同的两极推在一起,只要手一松,它们就会互相推开,这时两手可以明显的感到它们之间相互排斥的力量。
2、把两块磁铁拉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将其中一块磁铁翻过来,使他们的N极与S极相对,相距5~10厘米。用手轻轻推着两块磁铁,使他们的磁极逐渐互相接近,观察。可以发现:当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不用手推,它们的N极与S极便相互吸在一起。当把他们分开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们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量,而且只要手一松,他们就又互相吸引在一起。
实验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学 生 实
实验名称
影子游戏
实验目的 1.玩一玩、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引发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热情,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实验器材
手电筒、小玩具、白纸。
实验过程:
我们用手遮住等的光线,做出各种形状的手势投影在墙上,可以玩许多有趣的手影游戏。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正好相反,影子随着太阳移动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名称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实验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不同物体的透光程度,会根据透光 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
手电筒、白纸、玻璃、毛玻璃、书本、卡纸、矿泉水等。
实验过程:
1、一位同学站在桌边,将一张白纸立在桌子上当屏幕。
2、另一同学拿着手电筒,手电筒距白纸平面大约10厘米。
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实验
一、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一)一、实验题目:音叉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音叉、木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发声。
3、将音叉上端放入烧杯中水面。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将音叉放入烧杯时,速度要慢要小心,以防碰坏烧杯。
B、杯内水要适当少些,杯要大些,以防实验时水大量溅到杯外。实验
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二)一、实验题目:气体振动发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实验器材:玻璃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手握玻璃瓶,嘴放瓶口,调节口的位置及吹气力量,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3、边吹边观察谁振动发声。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实验
三、水能传声
一、实验题目:液体传声实验。
二、实验要求:理解液体可以传声。
三、实验器材:盛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盛水烧杯的侧壁紧贴在耳上。
3、在保证不碰杯壁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用力在水中摩擦,听到了什么。
4、烧杯离开耳朵,再用拇指食指摩擦实验一下,还能听到声音吗?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烧杯内装水应满一些。
B、保证摩擦产生声音的手不碰杯壁。实验
四、我看见了光
一、实验题目:纸筒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纸筒(或可弯折饮料吸管)、蜡烛、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置于教室前面讲桌上。
3、让学生通过直纸筒(弯折纸筒)观察蜡烛火焰。
4、比较一下,哪次能看到蜡烛火焰。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实验时看别的物体也可以。实验
五、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一、实验题目:镜子反光
二、实验要求:知道镜子能反光。
三、实验器材:幻灯机、平面镜。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开亮幻灯机,让学生指出幻灯机光照向哪个方向。
3、在幻灯机光中放一平面镜,让学生指出现在光照射的方向。
4、拿走平面镜,观察幻灯机光还能返回吗?
5、关闭幻灯机,镜子照射到墙上的光还有吗?
6、改变镜面与幻灯机照射光的角度,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
六、制造彩虹
(一)一、实验题目:三棱镜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三、实验器材:三棱镜。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三棱镜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使三棱镜纵轴与光线大体垂直。
3、绕纵轴转动三棱镜,观察有什么现象。当发现产生彩色光带时,停止转动。观察光带是不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三棱镜绕纵轴正转反转均可,但速度要慢。
实验
七、制造彩虹
(二)一、实验题目:彩虹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
三、实验器材:水杯、水。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拿一杯水,背对太阳,含一口水向前方,从上到下多次用力喷出,找到出现彩虹的喷水方向。
3、按此方向,多次喷水制造彩虹。仔细观察从外到内彩虹的彩色排列。观察何时有彩虹,何时无彩虹。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实验时向太阳所在方向对面喷水效果好。
实验时彩虹的形成位置是有规律的:早上形成在前上方。越到中午,彩虹形成越到下方。正午12时,彩虹形成在视平线稍下的方向上。
实验
八、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一、实验题目:物体反光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不同。
三、实验器材: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电光纸各一张,白板纸五张。双面胶条若干。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红、黄、蓝、绿各色电光纸,用双面胶条分别贴在白板纸上,制成各色纸板。
3、将一张白纸板正面向内沿中线适当弯折,制成屏幕。
4、将纸屏背面向光,立于课桌近光一侧。
5、依次取不同颜色纸板做反光实验。实验时,沿纸板纵轴和横轴转动,使光线反射到白色纸屏上。
6、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电光纸大小约为15X15(厘米)。
B、做反光实验时,反光纸板应躲开屏幕黑影。
C、实验时反光纸距离屏幕不要太远(约20厘米左右)。实验
九、让小灯泡亮起来
一、实验题目:点亮小电珠实验。
二、实验要求:知道小电珠通电能发亮。
三、实验器材:小电珠、电池一节、导线两根。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电珠,实验一下怎样可以把小电珠点亮。
3、用两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电珠,实验一下怎样把小电珠点亮。
4、学生比较一下,各种接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导线两端露出的金属线,不超过3毫米。B、如果使用电池盒,防止电池在盒内短路。实验
十、导体和绝缘体
一、实验题目:导体和绝缘体。
二、实验要求:导体、绝缘体验证实验。
三、实验器材:电池盒(带电池)、小灯座(带灯泡)、导线、铁、铜、铝、橡胶、玻璃、瓷、塑料、木、纸、布、丝绸。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按下面电路图分别实验各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3、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要去掉铜、铁、铝表面的锈及其他脏物,使表面光亮,以利导电。B、导线与被试物体紧密接触。实验
十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一、实验题目:磁铁能吸铁实验。
二、实验要求:认识磁铁能吸铁。
三、实验器材:蹄形磁铁或条形磁铁一块、铁钉、螺钉、曲别针、纸片、薄木片、塑料片、玻璃片、正反面贴有名称和汉语拼音的铜片、铁片、铝片。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提问:平时发现磁铁有什么性质?吸引木头、铜等东西吗?
3、让学生把各种东西整齐地摆在桌上,用磁铁轻轻接触每个物体,看看学生的想法对不对。
4、将实验用品收起,轻轻放回原处。
实验
十二、磁极的指向
一、实验题目:磁铁指南北。
二、实验要求:知道磁铁有指南北性质。
三、实验器材:小条形磁铁、小塑料盒、硬泡沫塑料块、水杯、水。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水杯倒满水,使水面略高于杯边,形成凸形水面。
3、将条形磁铁放在塑料盒上,再将塑料盒轻轻放在水面。
4、旋转塑料盒,稍等,观察磁铁的指向。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形成凸形水面,可使小盒浮于水面中心,不碰杯边,实验效果好。此实验易受环境影响,要选择位置,排除铁器的干扰。
实验
十三、磁铁隔着物体能吸铁
一、实验题目:磁铁隔着物体能吸铁的实验。
二、实验要求:认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蹄形磁铁或条形磁铁一块、纸片、铜片、铝片、薄木片、塑料片、玻璃片、小铁钉少许。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小铁钉放于桌上。
3、一手拿纸片、一手拿磁铁,像图上那样轻轻接触小铁钉,试一试磁铁隔着东西能不能吸铁。
4、轮流用玻璃片、塑料片等进行实验。
5、将材料收起,轻轻放回原处。
磁铁纸片铁钉 注意:
A、隔着物体吸铁时,要像图上那样物体不与磁铁分开。B、间隔物体不可用铁,以免造成科学性错误。
实验
十四、磁极的相互作用
一、实验题目:磁极相互作用。
二、实验要求:知道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三、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块、旋转架或木制吊架。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一磁铁置于旋转架或吊于木制架下。
3、用另一磁铁的两极分别与架上磁铁的两极接近,观察有什么现象。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注意:
A、磁铁易碎,要轻拿轻放。
B、两块磁铁要相互接近,不要接触。
实验
十五、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一、实验题目: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二、实验要求:会用指南针测定方向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指南针投影器件、投影仪、指南针。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指南针投影器件放在投影仪上。
3、待指南针停止转动,转动底盘,使南北刻度线与指针重合,磁针南极正指盘上“南”字。
4.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 篇四
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是导体。
塑料尺、陶瓷片、气球、干木条、橡皮是绝缘体。
(十八)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优点:能在互相看得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
不足:不太准确,比较麻烦,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十九)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信息传递经过编码、传送、接收、译码等过程
(二十)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喊话、骑马送信、驿站、烽烟、烽火台、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二十一)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么样?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塑料制品遇热有的会变软,有的没有明显变化,有的不发生变化。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以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二十二)怎样制作小磁针?
材料: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方法步骤: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二十三)怎样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1)用悬吊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在小磁针的中间系一根细绳,悬吊起来,旋转,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
(2)用水浮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5.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五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难点: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奋斗目标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6)、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7)、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8)、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9)、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六、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10、七色光
3(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12、让灯亮起来
213、导体与绝缘体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15、制作小磁针
216、磁的应用
2(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18、通信的发展 119、畅想通信 2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6.冀教版三年级下英语教案13课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下列单词eat、drink、table、food
2、能理解并能口头运用句子 I’m(hungry/thirsty)。I want to(eat/drink);
能力目标: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需求。
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中西方饮食差异,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四个单词和句子。
三、教具:录音机和磁带,手偶,教师用卡片和张贴画,实物,奖励用的金星。
四、学具:学生用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1)Greeting: Hello, 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today ?
(2)师生同唱“I Love You”,(可以边做动作边唱)
Step
2、引入课题:用张贴画出示本课主题图,引导学生:Who are they? 学生可以说出一些家庭成员的身份,(比如daughter, father, mother, son).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可以用汉语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要学的有关饮食的内容。(板书课题:Lesson 1)
Step
3、利用卡片出示桌子,放录音。学生模仿读音,找同学领读,分组读。依次学习food ,eat ,drink,(在学习eat ,drink时教师可以加上动作,板书eat ,drink)鼓励发音不标准的学生多练习几遍,至读音标准。采用多种形式全班练习,利用小卡片组长组织练习,直至读熟。
Step
4、Game:(1)Quickly answer.(快速抢答)
(2)Guessing words.(猜单词)
Step
5、Practice in groups(小组之内组长组织练习上面游戏)。
Step
6、Demonstrate:(Introduce: want)
T: I want a pencil.I want a pencil.May I have a pencil? I want a book, say together, class!
Ss: I want a book.(Learn to say: want)
Step
7、(板书I want to„)Use actions to demonstrate the new phrases。
T: I’m hungry.I want to eat.(揉搓自己的肚子,装出吃东西的样子)Eat ,eat.I’m thirsty.I want to drink.(摸着自己的喉咙,装出喝水的样子)Drink, drink.(Learn to say : hungry and thirsty).Step
8、Drill:练习举着有食物和饮料的卡片,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句子。
T:(举着有食物的卡片)I’m hungry.I want to „
Ss: Eat.T:(举着有饮料的卡片)I’m thirsty.I want to„
Ss: Drink.Step
9、引导学生:Look!There’s a boy and a girl.Listen, what are they saying?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播放录音,看图学习句子。(配合手偶同时使用)
小组之内练习句子。表现好的一组奖励金星。
Step
10、小组讨论对本课内容总结汇报,完成《活动手册》,练习完成写单词的部分。
六、板书
7.冀教版三起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篇七
1.复习Where is ?句型。方位词和人称、物主代词
2.学习重点单词 classroom,gym,library
3.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动词-ing形式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词汇classroom,library,gym以及方位词。
2.教学难点:代词和物主代词的使用
三、教具、学具。
1.实物:钢笔、铅笔、书、纸
2.卡片:classroom,gym,library,Jenny,Danny,Steven.
四、教学过程
(一)问候
(二)复习并引入新课
1.用歌曲复习Where is ?句型以及方位词。
T:(用《两只老虎》的调唱)This is a pencil,2 Where is it?2(边唱边把铅笔放在桌子上)
S:It’s on the desk.
T:( 把钢笔放在书下面,接着唱) This is a pen.2 Where is it? 2
S:Under the book.
然后用橡皮、铅笔盒练习in the pencil case
用纸和黑板练习on the blackboard 后边两组练习全班一起唱边问,找个学生回答。
(三)教授新概念classroom,gym,library
1.T:(叫一名同学起立,继续唱问全班)He is .2
Where is he? 2
全班:在教师里
T:Yes,(唱),He is in the classroom(边说边把教师的卡片贴到黑板上)Say it ,please.
3.T:Where is Steven? Do you know?
(出示体育馆的图片)
T:yes,he is in the gym.Say it ,please. Gym(贴卡片)
T:The boys ask,and the girls answer.(指着图)
B:Where is steven?
G:He is in the gym.(变换卡片上的人物来练习)
4.搭配练习
在黑板上贴出卡片 book,blackboard,ball
用Where is it 的句型让学生连线
理解动词+ing的句子
T:指着book卡片说,Let’s go to the……
全班:……library
T:Yes,very good.指着 ball,Let’s go to the……
全班:……gym.
T:(指着blackboard) I want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全班:Let’s go to the classroom.
T:(拿出伍德老师的卡片)Look!Mr Wood is in the classroom
He i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板书 writing)
利用卡片和动作展示动词drawing,reading,playing putting并板书。
练习:1.听录音(第五课第一部分)连线
classroom Jenny drawing
Danny reading
gymkim playing
steven putting
library Mr.wood writing
2.拓展练习:(准备一张张贴画)
谈论这幅图画,可以用上的下句型和词汇。
①where is ?
②He/she/it is ing…
③fly,jump,swim,run,draw,write……
结束课堂教学:
听录音,唱歌曲(第5课第2部分)
8.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篇八
1、《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认读,后开火车读。3。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给予评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第一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怎样走进大自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闻到什么?……体会他们欢快愉悦的心情。抓住“追着……追着……追着……”进行品位,体会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心情。
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4、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达到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2《火烧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
2、出示文中的生词,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交流,抓住颜色的变化和形态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
3、教师总结: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吧!
2、把有关描写云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
五、指导书写
1、学生完成作业。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会说话的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会说话的草》与《我想》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讨论。
4、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
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4、《诗的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0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人们描写、喜爱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作者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它“诗的材料”呢?快速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读课文,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4、理解文中词语。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从哪里能够感受荷花的美丽。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4、小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四、拓展延伸
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我是一朵花、我是一棵草、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棵树、我是一只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5《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进行猜谜活动,引出蒲公英。
2、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3、学完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师生都不能解决的,鼓励课外研究。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用自己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并把它记在小笔头上。
《
6、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过程方法
在两首古诗的对比朗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感情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体会乡情和友情的真挚情感,体会爱所蕴涵的魅力和价值。并学会关爱他人,以人为善。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李白和贺知章写的古诗吗?(齐背《增汪伦》、《咏柳》)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两篇贺知章和李白的诗。揭示课题《回乡偶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古诗,教师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一〉 回乡偶书
1、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问:读完后,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4、全班交流
5、齐读、背。边读边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
6、角色扮演,你能表演当时的情景吗?(学生试着表演)〈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学生自由读
2、问: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
4、齐读、背古诗。
5、问:如果你最要好的朋友离开了你,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积累贺知章和李白的诗篇。
8* 泥姑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配乐读、自由读、小组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帮助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捏过泥人吗?都捏过什么?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名叫《泥姑娘》,相信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的一定会被泥姑娘的行为感动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读完课文后,你最想说什么呢?
4、是呀!泥姑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一个小生命,她多么伟大呀!
5、认读词语。
6、理解词语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1、再读课文,泥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
2、学生自读。
3、全班交流。预设:
(1)、我觉得泥姑娘和可爱,我是从第一自然段看出来的。(读第一自然段)问:是呀!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她的可爱呢?(学生试读)
(2)、我觉得泥姑娘很有爱心,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读3-4自然段。
问:此时,你觉得泥姑娘怎样呀?(学生表达情感)
(3)、我觉得泥姑娘很勇敢、很坚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读5-7自然段。
问:你能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吗?(学生自由朗读)问:如果此时你发现泥姑娘在救小蜜蜂,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课文学到这里,你佩服泥姑娘吗?你佩服她什么?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泥姑娘的故事非常感人,也让人为她的命运担心。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来续编一下这个故事吧!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9、难忘的八个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文章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在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情感受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懂得师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身体有残疾的人,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呀!把你知道的事跟大家说说吧!(学生交流)
2、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左耳先天失聪的小女孩,在她身边发生了什么事呢?板书课题。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师:读完课文后,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回答)
4、师小结
5、认读词语。
6、理解词语
三、品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摘抄在采蜜集上。
4、在你的眼里,伦纳德夫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1、湖滩上,有一对天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试着背诵。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地情感朗读,感悟诗歌的含义。
2、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更多地了解天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天鹅、对动物的关爱,也体会到天鹅的快乐和动物对人类的爱,让孩子们自觉地去保护动物,热爱自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为什么?(喜欢,因为天鹅雪白雪白的,非常漂亮,而且……)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天鹅的材料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天鹅真的是非常的美丽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天鹅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想不想自己读读?那赶快开始吧,别忘了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2、把有疑问的词语提出来,同学之间帮助解决。
3、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三、理解诗歌
1、谁能把这首诗歌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2——3名)
2、如此美的诗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是从哪句读出来的?
3、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4、同学们,如果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美丽的天鹅,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 境中,感受着人们的关爱,在你们欢快的歌声中,会唱些什么呢?
5、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6、你们说的真棒,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爱,让我们满怀着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爱,再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四、拓展延伸
天鹅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小动物,也包括我们生活的环境都需要我们的保护,为你今后的行动做个小小的打算吧。
五、指导书写
12、“这条小鱼在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4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感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小男孩儿的善良。
2、用复述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并帮助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小男孩儿的天真善良,并唤起孩子们内心的善良和关爱保护动物的欲望,感受到动物和人类是平等的,生命同样可贵。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出示题目:“这条小鱼在乎!”仔细观察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题目有标点符号,好象别人说的话……)想知道其中的含义吗?读了这个故事,你就会懂了。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自己细细地读读课文,亲自体会一下文中的情感吧,注意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确,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读课文,评价的过程当中纠正字音。
3、把文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班内讨论解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语句下面画上线,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并随机指导朗读。
3、谁知道了题目的含义?
(这是小男孩儿说的话;标点符号用的好;这句话饱含了小男孩儿的感情……)
4、同桌相互把这个故事讲一讲。
5、回家后,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家人听,好吗?
四、拓展延伸
和同学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五、积累词语
六、指导书写
13*、特殊的葬礼
教训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中国一些河流现状的资料,了解我国河流面临的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河流所面临的危机,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热爱我们的地球的情感。教学过程
出示题目:特殊的葬礼
1、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怎样的猜想?
2、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同学们请看这份材料。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看了这个图片你又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发言,畅谈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和壮观)
4、这个葬礼就是为这个瀑布举行的,为什么要给瀑布举行葬礼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解决解决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学生相互纠正字音。
三、理解课文
先帮老师解决三个问题好吗?
1、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特殊的葬礼呢?
2、当时参加葬礼的人们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想?
3、由菲格雷特总统亲自主持,为瀑布举行葬礼,你们觉得值得吗?为什么?
先小组讨论,之后班内汇报。
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班内交流解决。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的回答都很精彩。那么,我国一些河流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来,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展示一下吧。
面对这些问题,你想说点什么吗?面对这些现状,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师小结
14、狼和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出示狼、鹿和人的图片看着这三张图片,你会想到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呢?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板书:狼和鹿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文,解决生字。
2、采用开火车读词语等各种游戏来认字读词语。
3、师生共同合作理解不懂的词语。
三、理解课文
1、字词我们都认识了,也理解了,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
2、指定小组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读完互评。
3、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狼、鹿、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在文中有“自由王国”“功臣”“罪魁祸首”三个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呀?
6、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对它们三个词都加了引号,联系课文,再说说你们的理解好吗?
7、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之后班内交流。
8、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通过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9、带着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吧。
四、材料拓展
1、老师这里还有一份另人思考的材料,想听吗?但听完了,可是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呀!师读材料。
2、结合课文“狼和鹿”和刚才的材料,你们有什么启示?谈一谈吧。学生自由谈感受。
3、小结: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些好书,你会知道的更多,懂得的更多,更多的去了解大自然。
五、指导书写
15、会植树的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没,解决疑问,理解课文。
2、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困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动物能为大自然贡献力量,对大自然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为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你知道哪种鸟,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把自己认识的鸟介绍给大家)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种鸟“会植树的鸟”,想认识这种鸟吗?那就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
3、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4、提出不懂的词语,利用各种形式班内交流解决。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
2、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班内交流汇报。
4、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师生互帮互助解决困难)
5、这些会植树的鸟的寿命只有三年,但老的一代死去了,新的一代又会跟来种树,这些鸟为大自然作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指导书写
指导个别重点、难点生字 会变色的报春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怒、拔、赐”等6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达、冒、握”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读课文中锻炼学生迅速总揽大意的能力。
2、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求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怒放的鲜花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达尔文和小松鼠》的故事,还记得吗?故事中的小达尔文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学生畅谈。
2、“课前你还搜集了达尔文的资料,又了解到什么?”学生据资料自由汇报。
3、“今天,老师又带来一个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想读吗?”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达尔文的什么事呢?”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它。
2、全班交流“课文讲了达尔文的什么事?”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4、出示本课生词:怒放、拔掉、赐给、恭恭敬敬、献上、口吻、冒尖、满有把握、幼稚、激动……(组织学生自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5、哪个词语不明白,学生提出来问一问。
三、理解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教师随机追问,从哪里体会到,顺势指导朗读,反复品味。)
2、分角色朗读课文,回归整体。
3、教师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
1、将本课中喜欢的好词佳句积累到小本本上。
2、阅读有关达尔文的其它故事。
3、你又有哪些奇思妙想呢?回家也试一试、做一做。准备参加“我的奇思妙想”交流、展示会。
五、指导书写
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评、性、哩”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题、性、弱”等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哦”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以人物对话贯穿全文的这种文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
1、从阅读角度来说,应该以学生自主读文为主;
2、从识字角度来讲,将识字有机地融入阅读的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对周围的事物的评价要出于爱心和公心。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牵牛花生长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评论”
1、提出“对孩子打还是不打”的话题,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理解重点词“评论”并板书。
2、从“评论”一词导入本课,将课题板书完整。“看到题目,你们
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3、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你同意谁的意见或自己有什么见解?”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重点体会语句:“牵牛花生性软弱,不依附别人是不敢站起来的。”“我看牵牛花是从小生了病,不能站立。小树们都很同情它,都乐意帮它站起来,让它也能看到远处的世界。牵牛花也有美丽的向往呢!”和“其实,牵牛花一点也不软弱。你看它攀着小树的肩膀站起来,多高兴啊!”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9、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分”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读课文中锻炼学生迅速总揽大意的能力。
2、学生从整体感受出发,抓住感受点品词析句,读中感悟、反复品味,从而享受语言的熏染、习得语言、发展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同一桩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启示。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榕树生长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板书课题:《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2、“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3、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出示生词“互相、尊敬、成绩、禁不住、忘恩负义、思索”等。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后提出不懂的词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解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究竟听哪一个人的才对呢?谈谈你的看法。”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引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感受,找多名学生谈。
4、激发学生想象:假如你见到了这株大榕树,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四、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1、回家再在文中找一些课后第三题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并积累到采蜜集中。
2、将文中喜欢的词句也积累下来。
2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检查读文与识记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情朗读,分角色读、想象等手段,体验感悟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启示。课前准备:更羸虚发弓箭、鸟儿掉落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全班交流平时读过的成语故事。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这篇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它。
2、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4、出示本课生词
学生自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5、哪个词语不明白,学生提出来问一问,师生共同交流、解决。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读懂了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谈从哪儿读懂的。(中间顺势指导朗读。)
3、全班交流“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后可以由学生回答,教师也可做适当点拨。)重点引导理解、感悟最后一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共同讨论、交流“惊弓之鸟”的本意及喻意,总结全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
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会写《夏日绝句》。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诗内容。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课前准备: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
4、指名读诗;
5、齐读这首诗。
三、品悟诗情
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2、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
4、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入
1、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想过没有,当一个革命者面对着敌人的屠刀,表现会是怎样呢?(学生凭经验自由回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革命者的风彩吧!师板书《就义诗》。
2、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谁能介绍一下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然后回答。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二、读中理解
1、师:读完诗歌,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指导书写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书籍。
22、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23﹡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过程与方法
1、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学生通过听唱、朗读、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有一首歌唱得就是这个12 岁的小英雄,想听这首歌吗?大家仔细听,听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带。)学生听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轻声吟唱。
二、初读课文感知
学生读文,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师: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大家认真读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歌词中歌唱的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理由。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出标注。勾画相应语句,并从中感悟。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大家学习得很认真,下面就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并随机提出问题)学生汇报:
1、二小是个机智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二小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当敌人知道上当后,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景。
四、拓展延伸
师: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读。(可以自己单独读,也可以几个人分节读。)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读书、观看影视、访问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册与同学们交流。
24《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拼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传说中所营造出的美好情境。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讲一讲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好品质。
2、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3、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亲近神话英雄人物,体会传统文化精髓。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学习后羿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课前准备:再重温一下《女娲和人》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看《女娲和人》的故事,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师:大家说得真好,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神话故事,你们愿意吗?(齐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大胆得提出来。学生根据课题进行提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后羿为什么要射太阳? 2、后羿是怎样射太阳的?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就请大家认真读书,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自己寻求答案,也可以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帮助解决问题。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考。
2、自由结组,借助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三、汇报交流
师:通过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1、、因为十个太阳的贪玩,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人们希望能射下太阳。
引导学生想象: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时,世界将是什么样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怎样做?
学生要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理解进行想象。
2、、后羿是怎样射下太阳的要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抓住非常“难过”体会后羿的心地善良。抓住“立刻”体会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急切心情。抓住“搭上、拉满”体会后羿的威武与应用。
引导学生想象太阳射下来之后世界的景色与人们的喜悦。教师要注意朗读的指导,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生的想象要与文章的第三与第七自然段的内容相联系。师:后羿的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你的心中,你心目中的后羿十个怎样的人呢?
四、生字书写
五、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相信大家已喜欢上了这有趣的神话童话了吧!课下大家可以找一些神话来读一读
25《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三、理解课文
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 想到了什么?
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四、拓展延伸师:
1、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2、给文中的小萝卜头写一封信,写在小笔头上吧!晨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精彩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十个。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创境
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第 26《晨读》。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理解课文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
(1)当时学习条件怎样?(2)学生的学习态怎样?
2、我们现在的晨读与30年代的小朋友相比有哪些异同?小组内
进行交流,从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3、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对比后个人的感受。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应学习他们什么?
4、随机指导朗读
5、文中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多读书的愿望及乐趣?推荐一些书《寄小读者》《背影》《万卡》《爱的教育》
五、指导书写 布勒门的音乐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猫、遇、悄、闯、纷、派、柴、蛋、弹、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绘声绘色的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童话,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做事要机智、团结。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看画面中的小动物们准备去哪里?要去干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布勒门的音乐家》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
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哪些地方不懂?
2、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
A、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去当音乐家?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B、它们怎样吓走的强盗?(据图片体会)
C、它们是怎样赶走强盗的?说出关键的动词。并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心情。
D、胜利后的心情怎样?(学生想象回答)会说些什么?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还有那些? E、总结一下童话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五、生字书写、小萝卜头的故事
28﹡木偶奇遇记(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动画片,《木偶奇遇记的片断》)师生一同欣赏。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情景。
3、师:从中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木偶奇遇记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2、检查部分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内将不懂的地方进行处理探究。
4、教师将归纳的问题进行导引解决。
四、拓展延伸:
皮诺乔和爸爸逃出鲨鱼肚子了吗?他们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续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书写生字: 空城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个。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了解诸葛亮。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此人,并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你们看……(放录像)“《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是那个名著中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
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124页,齐读标题《空城计》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朗读。
三、理解课文
1、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投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4、计是什么意思?《空城计》又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
计?
5、“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使用这个计策?你认为怎样?你有更好的计策吗?(将有关的句子带感情地反复读)。
5、反复读课文的对话,从中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体会他们各自的心理。
四、拓展延伸
谈一谈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形象?
五、书写生字 屋内旅行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十个。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
2、展开小组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自己的空间,解决问题。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课前准备:搜集的资料、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对《十万个为什么》非常感兴趣,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在家寻找为什么?你们完成的怎样?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一下总结。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为什么?真了不起!有一位苏联的科学家做了一次屋内旅行记,也发现了许多为什么,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探究学习呢?让我们快快打开书127页吧!读一读30《屋内旅行记》。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感悟课文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查资料帮助他解决。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四、生字书写
五、拓展延伸
1、回家后,你们再多找些为什么?并找一找答案,下节课讲给同学们听。
【冀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推荐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07-13
清华版三年级信息技术06-27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09-09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09-18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晨读12-30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6-28
六年级闽教版信息技术08-22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学反思07-23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思品复习资料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