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生态论文

2024-09-28

环境与生态论文(共13篇)

1.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一

论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的区别与计算问题

针对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概念和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与环境概念分析入手,对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对其内涵和计算关键问题进行评述.文章认为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态环境用水是其“实际用水”之意,生态环境需水是其“需求水”之意,生态环境需水是生态环境达到某一水平时的“用水量”.文章还介绍了生态环境用(需)水的分类及计算方法,指出生态环境用(需)水计算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尺度问题和阈值问题,认为生态环境用(需)水总量不是分类或分区生态环境用(需)水量的`简单相加;提出了“基于水循环模拟的生态环境用(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初步思想.

作 者:左其亭 ZUO Qi-ting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2005 14(4) 分类号:X143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   生态环境需水   生态与环境   计算问题  

2.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二

一、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由于人们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还比较缺少或零散, 加之又十分缺乏跨行业和领域研究所必需的充足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因此在以往的国际贸易研究中, 大都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入探讨。如今, 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举世关注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对其研究日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 今后决定国际贸易发展的首要和决定性因素将是生态环境问题。这样说来, 就很有必要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强调对此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 并把其纳入国际贸易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或方向。

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各经济体的快速增长, 这是不言的事实。但对生态环境而言, 贸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贸易自由化通过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但另一方面, 贸易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规模, 加剧了资源的消耗, 增加了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等。在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改善的同时, 贸易也给各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现实的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行为总和。生态环境保护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 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及提高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 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前提和支撑, 生态环境保护应置于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 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 我们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这虽然与我们自身的生态环境基础脆弱有关, 但是更多的还是由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目前仍有不少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 还有许多企业急功近利, 忽视环境保护, 违规建设和生产、违规排污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 许多地方在多重压力下, 往往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靠后的位置, 有的甚至只是作表面文章, 没有实际行动。主动性、自觉性明显缺乏。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30年间集中出现, 并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 出台了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 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重要的投资方向。面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 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表明了党和政府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勇气和决心。同时, 还计划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 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 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 困难重重、压力巨大, 千方百计发展国际贸易不能“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更不能“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为实现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 打造“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一是研究并努力形成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决改变“先发展、后环保”的状况, 转变贸易经济增长方式。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方式, 把贸易经济开发活动控制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 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国际贸易的科学发展。

二是研究加快推进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深化价格改革, 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三是发展贸易要毫不松懈地抓住节能减排这个“抓手”, 研究强化的方法和手段, 包括实施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严格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等。

四是发展贸易要有利于让山林草原和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恢复生机, 有利于搞好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 有利于大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力度。促进贸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和建立, 这样做的同时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是参与协调各国环境和贸易政策, 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秩序, 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同, 协调各国的环境和贸易政策还具有相当难度, 但是全球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协调在国际上已经开始, 国际标准化组织就做出了巨大努力。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全面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协调各国的政策将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总之, 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面对当今环境与发展问题, 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观察分析, 用发展眼光把握处理, 从战略层面谋划解决。面向未来, 坚持科学发展, 探索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改革开放、文明发展道路。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面对当今环境与发展问题, 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 探索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建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推进贸易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 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关键词:国际贸易,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伟, 孙英兰.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起跑[N].新闻周刊, 2007-02-01.

[2]周生贤.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N].经济日报, 2009-06-04.

[3]陈颐.推动贸易及城市化与环境协调发展[N].经济日报, 2009-11-04.

3.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三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化绿林;科技兴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02

1 林业生态系统概况

1.1 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1]。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2]。

1.2 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3]。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 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4]。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 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 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 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5]。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 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 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漢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 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6]。

3.2 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7]。

3.3 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 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 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8]。

4.2 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9]。

5 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可以有效改变生态脆弱性,加快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准确、及时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态,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目前,我国在林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林业建设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从林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及时调整方略,以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乐平,李茹虹.甘肃天水市南廓寺景区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95-6299.

[2]宋彦会.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野生资源保护探究[J].中国农资,2013(40):33,34.

[3]王濤,周琼.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J].农业与技术,2015(6):85.

[4]谢朝柱.打造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J].林业与生态,2013(11):18.

[5]赵凤君,王立中,舒立福.火烧对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2):136-142.

[6]国政,臧润国.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程度评价指标体系[J].林业科学,2013,49(6):10-17.

[7]梁琴,陶建平,邓锋,等.喀斯特山区9种常见树木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分析[J].林业科学,2015(3):102-108.

[8]苏毅,曾立雄,肖文发,等.综合治理前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格局与动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98-1505.

[9]张鹏修,罗仕伦.林业生态工程及发展前景探析[J].北京农业,2013(6):59.

4.环境伦理与生态工法 篇四

环境伦理与生态工法

环境伦理是探讨如何适当关怀、重视,并履行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之责的理论与实务做法,亦可称为环境道德(environmental morals).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道家与儒家基本思想已有明确的启示,强调天地自然和谐对人类存的重要,强调人类做为万物之灵必须尊重生命的永恒意义.20世纪初,欧洲地区拜工业发展之赐,社会经济骤然起飞,但在提升物质生活的丰富度之余,却也因各项需求接踵而至,必须大量开发自然资源以因应社会发展的步调,但是随着森林野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大规模的灾害因而接二连三发生,包括雪崩、山崩、洪泛等.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将自然景观生态的精神及手法,融入河溪治理工法之中,因而激活了尔后生态工程学门开端.而事实证明,唯有不违反大自然的运行规则,以生态系为环境管理之基本单元的`原则,方是根本解决之道,因此人类展开各种利用或遵循生态特质之技术的研究与研讨.“生态工法”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应用概念,是将生物学及地域生态学的知识活用于构造物的建设或保全上的技术.生态工法主要是利用水、土石、植物等自然性素材为基础,建造能达成自然保全或改善景观机能的构造物,其功能有助于复原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同时对地域景观的改善也有帮助.生态工法的推展开启了工程界和保育界之间的对话机制,已从过去的概念或理想,走向实务的运用,政府并将之列入重大研究与议题之中,相信未来定对台湾环境品质的提升,定有更正向的助益.

作 者:黄琼彪 HUANG Qiong-biao 作者单位:台湾林业试验所,台北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年,卷(期):12(5)分类号:X171.1关键词:环境伦理 生态工程 生态工法

5.生态美学与环境保护 篇五

——浅论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支撑

14中本2班

孙辉

14211420133

摘要:随着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当前社会的现实与时代的特征,使得人们在谈到保护环境时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生态美,生态美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态美学要求在环境保护时顺应自然景物的美的规律发展,并且还要注重人在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其次,生态美学要求环境保护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最后,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能让人们自觉形成一种生态美的意识。

关键词:生态美学

环境保护

生态意识

精神家园

随着当代人类对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人文学科中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生态美学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生态美学是一门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的学科,主张“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生态美学的研究中。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问题,都有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述。艺术源于自然,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精华,更是离不开自然之本。自然之美应是一种和谐之美,而这种美只能心领神会却无法真正用语言表述。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却将这种不能够言传的美临摹了出来,在作画的过程中,那种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就是这样一种和谐之美。作画之人将这种无与伦比的契合跃然纸上,便使这种和谐之美、自然之美传递了出来。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面峰峦起伏、林木秀美,祥和的小村落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溪流、飞瀑、亭台、小桥,随着画卷的不断展开,景随人动,人随景迁,让我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灵性律动,描绘出人 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不言而喻,谈到生态美学,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自然,然后就是人和社会,这也导致了如今人们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总能想到生态美的问题。毫无疑问,如今人们所倡导的环境保护理念已经融入了生态美学的思想。

首先,生态美学不仅仅要求在环境保护时顺应自然景物的美的规律发展,也同样注重人在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许多地方的环境遭到了破坏,于是一种顺应自然环境同时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发展方式应运而生,而这里面所包含的就是生态美学的思想。由于现今经济发展的迅速,许多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物质需求的追求,而是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在如今旅游业发达的前提下,“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津津乐道。“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不仅仅着重与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关注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如果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那肯定是不会产生幸福感的。若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没有打扰当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对他们的生活品质起到了提升的作用,那一定会产生幸福感。与此同时,来旅游的游客也能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感受到幸福感与满足感。

其次,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即不仅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这也是生态美学的体现。现如今大热的“诗意地生活”的理念中就包含着生态美学思想。前段时间,网络上盛传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旨在倡导人们忘却生活里的世俗与嘈杂,力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诗意也是人们现在在倡导环境保护时的一贯热衷。诗意的生活不可能是人类独立于自然与环境的生活。如果说这句话中的“诗”所代表的是人类思想与灵魂的深度,那么这个“远方”所代表的就是人类理想的自然,而这“眼前的苟且”便是人类简单的生存欲望和财富权利的欲求。只有外物的理想化加上内在的深度化,才能达到忘却“眼前的苟且”。所以,诗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人类自我精神所达到的高度。然而人是不可能脱离物质世界生存的,所以这种“诗意地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与整个现实相契合,或 2 者说要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相协调。就好像我们口渴时喝茶,很多人不光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感受茶的馨香与内心的满足,所以我们会去讲究喝茶的茶叶、茶水、茶具等等,喝茶也就成了品茗,成为了一种审美对象。

最后,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能让人们自觉形成一种生态美的意识。我们所追求的环境保护理念是要塑造人们自觉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种自觉的环保意识也需要生态美学的引导。自觉的环保意识来源于良好的公民素质,而正确的审美意识是这种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如今,许多人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的价值与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所缺少的正是生态美的审美意识。就像古代的文人,在自然的体验中感受到了自然与灵魂的契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感受到了这种生态美,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去破坏这样的一种美。而环境保护理念的核心便是让公民自觉地产生这样一种生态美的意识,从而产生自觉的环保意识。

总之,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要求不仅仅着重于自然与环境,还关注人类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6.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六

摘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衡阳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合衡阳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得出结论:衡阳市生态足迹占用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作 者:王鹏 庄大昌 WANG Peng ZHUANG Da-chang 作者单位:王鹏,WANG Peng(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衡阳,421008)

庄大昌,ZHUANG Da-chang(广东商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广州,510320)

7.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 篇七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并且一经出现就收到全世界政府与旅游者的喜爱,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满足生态旅游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以相对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为基础。(2)不破坏、不降低环境质量,并能够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3)对被利用的自然区域作出直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贡献,并服从予相对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生态旅游较比传统旅游方式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 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从出现开始就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传播。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法国,瑞士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发达国家,这种以生态旅游为特征的观光、探险、等形式更为流行。

在欧洲或是北美等经济比较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人们休闲度假时间非常多,各国境内建立了超过3000座自然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大多数国家的生态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的60%甚至更多,并且对景区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防止生态被破坏。

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欧美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而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区则大多属于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集中于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仍然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自然风貌,并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有些地区政府出于经济考虑,没能好好保持原始风貌,甚至为了迎合消费市场以破坏为代价来提高经济发展,从整体来说,生态旅游也在这些国家普及开来,政府为了保持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问题

生态旅游所倡导的就是旅游者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的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素质,并通过自身了解更加广泛的宣传。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拥有良好的素养,这需要社会对旅游者教育的提高来达到,所以对旅游者的环境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

1. 盲目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商与政府在开发之前缺少对生态环境进行正确评估、论证与规划,不经仔细考虑就盲目对景区进行开发。为了短期之内见到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不顾景区长远发展需要,肆意破坏生态资源,导致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被浪费,甚至有的景区打出“野生大餐”的招牌来吸引游客,猎杀野生动物,更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失衡的原因之一。

2. 肆意破坏风景区生态平衡

伴随着景区的开发以及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交通、食宿等等都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许多开发商开始修建大型停车场、星级酒店等等,有些开发商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景区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景区规划出现问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旅游而造成被保护对象的严重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3. 污染风景区的环境

以四川九寨沟为例,2013年10月2日,由于大量游客涌入景区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数千名游客滞留景区,造成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壮观场景,现场场面十分混乱。这么多的游客,衣食住行全部都要在景区内完成,而相对来说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较差,每年在景区中所丢弃的垃圾远远超过了景区的负荷,可谓是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就到哪里。

(二)生态旅游的教育问题

1. 生态旅游的教育与发展不协调

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出行的人数,还是旅游者的消费水平,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而且生态旅游各个景区提供的生态旅游形式、种类也日益丰富多样。据估算,世界生态旅游年平均增长率为20%一25%,是所有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

尽管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经济能力,但有时旅游者并不能真正做到二者兼备,这就需要社会对旅游者的行为规范化,一如上文中所述,由于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的资源退化现象比比皆是,可见旅游教育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2. 加强生态旅游的教育

学术界理论上应统一认识、明确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但一些旅游和生态专家在制定旅游规划中强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强调了生态平衡,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规划方法,甚至作为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方法,而无视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产品。这实际上混淆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生态旅游置于一个不很适当的位置,模糊了生态旅游本身的基本概念。

三、开展生态旅游教育的措施

(一)将生态教育普及到基础教育

将生态教育普及到我国基础教育当中,是当下急需完成的任务。生态旅游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满足下代人旅游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每代人的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到如同我们日常行为一样,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良好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我们的旅游行为,减少旅行中不文明行为,提高旅游者的审美品位。

(二)树立环境道德理念

人们要倡导全社会负起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要对生物和自然界存有公正的言行;要在代际之间公平分配资源和环境;代内要公平分担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要敬畏生命,反对无故伤害生命;要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的多样性;要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取利除害要适度;要尊重自然的限度,反对掠夺性开发资

源;要节俭使用自然资源;要倡导适度消费,反对无节制的高消费,崇尚简约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有害生态环境产品;倡导对环境友好的精神消费。

(三)通过媒体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通过报纸、旅游杂志、专刊、以及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有效地向群众传达相关旅游知识,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各省市在每年度导游培训中要加入相关信息的培训,让我们的导游人员在带领团队游览时候通过讲解对我们旅游者进行教育,直接的说教和直观的视觉体验,往往比传统的广告宣传更有力度,同时导游人员也要担当起责任,对游览中游客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并给予适当的劝说,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应从每个公民做起的理念。督促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从中体验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

(四)旅游行政部门加强立法与行政指导

新的旅游法颁布标志我国对旅游行业的进一步管理,其主要方面在于管理旅游者,旅游从业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生态环境方面较少涉及,对于针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对于破坏环境的代价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国内已经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内甚至连一台必需的监测仪器也没有。针对景区内监管不力的现象,需要旅游执法部门加派人手和资源力量进行整顿。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的潜在性、持续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制定出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补充性规定,如明确规定出哪些区域严禁开发,哪些区域可适度开发,以及开放季节,对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如何惩罚等。

(五)使生态教育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一味的保护教育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开发,但是一味的开发也要注重保护,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起来,将教育市场化,进而指导开发商的开发规划在有效地合理范围之内,开展生态旅游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因为这是生态旅游本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生态旅游教育必须有市场化的倾向。

四、总结

8.规避生态风险 融合经济与环境 篇八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王如松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生态学博士。他自1981年以来一直从事城市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生态理论、方法及产业生态工程集成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课题,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产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生态环境是王如松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他解释说,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他认为,在城市建设乃至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中,都应该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建设之中,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种环境与经济的真正融合才是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强调,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王如松解释说,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种种生态风险,这种生态风险不一定会马上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各种问题的集聚,生态风险会逐渐显现出来。这种风险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

城市“动脉”、“静脉”要确保畅通

现在,城市居民正常生活所必须依靠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用设施一旦因为建造时间过长而发生故障或者发生事故,将会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王如松把基础设施建设比喻为城市的“动脉”。他说,如果长期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紧急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本身可能是一般的灾难性问题,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是我们的“动脉”,它们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城市中各个方面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随之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在我国过去一段时间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网埋放混乱、地下空间的布局分工不清等现象,导致出现城市管网管理难问题。王如松说,在国外,城市的管网布局非常清楚,管网铺设都会集中在地下的几条巷道之中,检查、维修都非常方便。因此,他呼吁,随着我国各个城市经济实力的加强,我们应该逐渐地改进管网的铺设方法,尽快规范地下空间的布局,并建立数据库和管网档案,以确保对城市管网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

王如松把诸如垃圾排放、废水处理的“排泄系统”形象地比喻为城市的“静脉”。“静脉”同样存在风险问题。他举例说,北京在五号地铁线施工过程中,挖出了一些过去化工厂存放在地下的化学制品。这些都是原来化工厂埋放在地下保存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或者是工厂的搬迁、倒闭,它们早已被人们遗忘。另外,还有一些有毒、有害的垃圾,过去都是被存埋在城市周边的地区,但是随着城市逐渐向外扩张,很多过去的荒地都已经成为了新的居住区。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买了一块地后,只考虑地质情况是否合适于房屋建造,却很少考虑当地的土壤是否做过一些生态修复的工作。

王如松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的法规非常健全,在建造项目前,必须先对开发用地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详细调查这块地段原来的用途和将来的用途及有哪些潜在风险。在评估之后,有风险的必须要进行环境修复,修复合格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项目开发。他认为,这些成熟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各种风险应要尽早防范

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风险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建筑不合格的问题。例如韩国在经过20余年快速发展后,桥梁断裂、建筑倒塌在近期频繁发生。以此为鉴,我国目前也应该对于潜在的建筑风险进行一些风险评估。王如松认为,以上各种风险的存在应该是正常现象,风险的存在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没有树立相应的防范意识。从政府到百姓,从舆论界到各个科研部门,都应该关注这些风险。

一般工程开始之前,都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在,我国一些大的城市都在上马一些大型重化工建设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在开工前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很不充分。王如松呼吁,国家对这些潜在生态风险比较大的产业项目的布局,应该进行详细的评估,不一定都要建在大江、大河附近,应该考虑到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如何将事故的影响减到最低。

生态风险和生态安全是两个关联指标。只有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我们的生态风险防范,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将城市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那么,城市的生态安全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成立了各种应急事件管理机构,但是对于风险防范这部分还是做得不够。王如松一再强调,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尽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防范意识。他建议,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如科技部,各地的科委、科技局都应该在风险的研究方面增加一定的投入,建立相应的体制来规范这方面的工作。

城市生态转型要加快步伐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管理体制上是链状而非循环式。王如松希望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城市在各地有不同做法,但任何一种做法都要跨越五个阶段:即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

生态卫生通过鼓励采用生态导向、经济可行和与人友好的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以便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整洁健康的环境。生态卫生系统是由技术和社会行为所控制,自然生命支持系统所维持的人与自然间一类生态代谢系统,它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居环境系统、废物管理系统、卫生保健系统、农田生产系统共同组成。

生态安全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基本生活条件:清洁安全的饮水、食物、服务、住房及减灾防灾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包括水安全(饮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系统服务用水的质量和数量);食物安全(动植物食品、蔬菜、水果的充足性、易获取性及其污染程度);居住区安全(空气、水、土壤的面源、点源和内源污染);减灾(地质、水文、流行病及人为灾难);生命安全(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

生态整合强调产业通过生产、消费、运输、还原、调控之间的系统耦合,从产品导向的生产转向功能导向的生产;企业及部门间形成食物网式的横向耦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纵向耦合;工厂生产与周边农业生产及社会系统的区域耦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艺和产品结构,硬件与软件的协调开发,进化式的管理,增加研发和售后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实现增员增效而非减员增效,人格和人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等。

生态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生态景观是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

生态文化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和谐性,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为群体的生态人、智能人。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引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生态文化的范畴包括认知文化、体制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

认知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管理社会、品味生态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技术、经验和系统方法,往往是从上一代传予下一代,从单个个体传至社会群体。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和环境知识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认知文化亟待普及与提高。

体制文化是协调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管理制度、政策、法规、机构、组织以及科技体制的开拓、适应、反馈、整合能力。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体制条块分割、环境经济脱节、生产消费分离、城市乡村分治、认知还原论占主导,决策就事论事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急需按生态学规律强化体制改革。

物态文化包括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生产文化旨在推进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向功能导向、资源掠夺型向循环共生型、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部门经济向网络经济、自然经济向知识经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从减员增效走向增员增效、职业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循环经济转型;消费文化涉及每个人的居息、代谢、行游、交往活动以及水、气、土、生物、废弃物等环境影响方式。

文明的生态消费观倡导从以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从以数量多多的占有型消费到以功效优化为特征的适宜型消费、从以外显为中心的摩登消费到以内需为中心的科学消费过渡。

心态文化是人对待和处理其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境界。

9.《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投稿须知 篇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环境科技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期刊,并被CA、CABI、BA、BP、BD、PD、ZR、EM、AGRIS、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和环境科学文摘等国内外重要刊库收录。本刊宗旨是及时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研究的动态、理论、方法与成果。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方法、专论与综述、学术讨论与建议、书刊评介、动态与信息等。主要内容:(1)区域环境与发展,包括生态环境变化与全球环境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有机农业与农业生态、区域生态经济与生态安全等;(2)自然保护与生态,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与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与监控,生态保护、生态工程与生态修复等;(3)污染控制与修复,包括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土壤污染与修复、水环境污染与修复、农业废物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农用化学品(包括化学品)风险评价与监控等。欢迎大家订阅和投稿。

读者对象

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地学、资源科学等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人员,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各级决策与管理人员。

期刊订阅

本刊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定价90.00元,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28-1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负责发行,国外发行代号5688。如漏订,可向本刊编辑部补订。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邮编:210042 电话:(025)85287052,85287053,85287036 E-mail: ncst@chinajournal.net.cn,bjb@nies.org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稿约

来稿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晰、数据可靠、论点明确。学术论文与综述文章全文一般不要超过8 000字,研究简报一般不要超过4 000字。文稿编写格式顺序为:“文题”—“作者(所有作者工作单位全称,大专院校需注明院系或专业,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以上附相应英文)—“分类号(中图分类号,1~3个,置于中文关键词的下一行)”—“正文”—“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省×市),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动态、简讯类文章务求简明。

请采用电子邮件投稿,网上投稿系统正式开通后采用网上投稿。来稿请在附页注明详细联系地址、电话、E-mail,推荐同行审稿专家3~5名,稿件通过E-mail发来后,编辑部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作者,如果未收到回复,请与编辑部联系。

参考文献只列入直接引用的。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标注。非正式出版文献请勿引入,需要标注的,可以脚注方式给出。参考文献主要著录格式如下:

a.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译者).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d.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e.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f.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磁盘(DK)、磁带(MT)、和光盘(CD)等的文献,将对应的印刷版的[文献类型标识]换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对于载体为联机网络(OL)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文献类型标识]换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外,尚需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如:

[1]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英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2]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对于主要责任者(作者、译者、编者等)一项,责任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分隔;3人以上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姓字母全大写,名缩写为首字母(大写)。

各类外文文献的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与中文相同,其中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外文期刊刊名写全称,勿缩写。

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汇编G,参考工具书K,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

请不要将中文参考文献译成英文著录。

图、表要精选,设计合理,具有自明性,勿与文字叙述重复。插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宽(包括纵坐标名称和单位)为6.5 cm或14 cm,计算机绘制,图中文字采用6号宋体。表格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附相应的英文。

对不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的来稿,编辑部先将稿件退还作者修改,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符合要求的稿件寄到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结果(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作者修改稿通过E-mail发来后编辑部会回复确认,如果未收到回复,请与编辑部联系。作者修改稿件在1个月内未返回,且未及时申明理由者,按自行撤稿或重新投稿处理。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刊登与否由编委会最后审定。各类资助研究项目论文,请注明项目来源及课题编号。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院(部)级重大资助项目等优秀创新论文,本刊将优先安排发表。

编辑部有权对刊登文稿进行文字上的增删和修改。稿件一经采用,将收取版面费。稿件发表后按本刊标准酌付稿酬。

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署名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已被有关数据库收录,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凡不同意自己论文被收录或入编、入网的作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不再另付。

10.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十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以及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严会超 吴文良 作者单位:严会超(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

吴文良(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

11.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确认;计量;披露

一、环境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并能准确地加以计量,该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负债按照赔偿责任是否确定划分,可分为确定环境负债或有环境负债。(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认证等成本。三是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四是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五是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如紫金矿业废水泄露造成汀江污染而支付的高额环保费用。(4)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益应能用货币计量,不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属于环境业绩,而非环境收益。鉴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仅以历史成本考虑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成本,并未充分重视潜在环境负债和环境损害成本,已经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不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 环境成本与负债的确认

1.环境成本确认。确认环境成本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的计量、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首先,成本信息与环境的相关性。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其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有些需根据会计政策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企业需要将现实的、潜在的污染赔偿金列为费用或负债。

2.环境负债的确认。环境负债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未来的环境支出表现为企业因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而承担的义务或责任。要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在符合其定义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由本企业环境行为造成;二是降低本企业或外部的环境质量;三是企业行为违反环境法规或环境标准;四是损害了他人利益或是环境质量劣于环境标准;五是依法负有清偿义务。确认过程应经过三个过程。(1)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2)判断环境负债与现实、未来时间段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企业过去活动引起未来事项而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它指企业承诺未来环境支出而履行的现时义务,如承诺对未来环境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3)现实负债依据其能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能否导致未来损失采取提取环境污染损失准备金的处理方法;对或有负债则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环境成本与负债的计量

一般而言,从历史成本的角度更倾向以可靠性作为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但对于环境会计而言,相关性更能体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联系。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运用和后续计量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为环境会计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对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体现。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并且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便于责任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会计准则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做相应调整。对排污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充分地展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或有事项准则针对企业环境污染涉及到未决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通过后续计量来核算对环境造成的损益。或有负债的计量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然后进行后续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等。

四、环境成本的核算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而言,仅有内部成本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时间性等因素,忽略了外部压力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难以有效的站在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高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在观念上,主张依据生命周期全成本的思想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实务上,倾向于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和以污染后果的清除或损害赔偿的补救成本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因为其较为简便可行。理论上,公允价值和后续计量为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增强了以污染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应用的可行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但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环境影响核算,具体到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同时,此项费用发生额度随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和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在此种外部压力下,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所承担的潜在成本将会增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因此按产品生命周期法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这种内部化的安排主要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厂房设备折旧成本等。同时,还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第二,政府约束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第三,或有负债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但污染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依靠法律裁决来决定发生某种支出的额度。这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政府环保部门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可能招致的赔付等。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外部压力的概念,帮助企业履行那部分由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但尚未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或负债,使企业自觉地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而满足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更好地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满足了经营决策的需求,并提供给外界真实、可靠的与投资策略相关的信息。

五、环境信息的披露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进行财务报表内和财务报表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来揭示环境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以便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科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利润表中增设特别环境项目,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环境相关事项,如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融资等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状况等。环境成本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情况:费用化与资本化。总的来看,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将其费用化。对于那些符合资产的确认、计量标准的环境成本,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环境负债确认中,应该考虑有关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后果范围;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

将环境有关财务问题披露的范围稍加扩大,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方式一: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根据需要将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比如,可以单独编制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支出明细表或环境收支明细表等进行详细的列示。方式二: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参 考 文 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会计研究[J].2003(11)

[3]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1)

12.环境与生态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政策,优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 作为东北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辽宁的生态环境问题曾经非常突出, 具有典型的北方城市特征。为减少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 辽宁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政策。为使这些环境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研究当前环境问题特点、环境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优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辽宁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 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长期存在。辽宁省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经济密集省份。“十一五”以来, 辽宁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 承载了占全国3.79%的人口, 产出了占全国7%以上的GDP, 国土开发强度特别大, 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负荷特别高。尤其是水环境系统相对独立、封闭, 八大水系大多源自本省境内, 且城镇和产业又集中布局在占全省面积20%左右的平原地区、江河中下游地区, 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对集中和水环境系统的相对独立, 造成了污染物排放的相对集中, 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辽宁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 2010年末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8278.3亿元, 远远超过了“十一五”规划中“比2000年翻一番半”的目标, 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

(2) 经济转型升级不快和污染减排任务刚性的矛盾, 在今后若干年内将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依然偏低,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2010年末辽宁省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9∶54∶37.1, 第二产业仍占主导作用, 第三产业比重亟待提升。同时, 从辽宁实际出发, 在沿海地区适当布局大石化、大钢铁、大电力项目, 这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尽管这些项目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都很高, 但必然会带来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 使污染物减排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但污染减排是刚性指标、约束性指标, 没有回旋空间, 这必然使两者之间产生的矛盾更加突出。

(3) 环境改善的滞后性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 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当前时期, 辽宁已进入人均GDP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这既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又是一个人民生活水平持续较快提升的阶段, 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平台上, 经济总量越来越大, 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的供给还相当短缺, 各种资源消耗越来越多, 污染排放也越来越多, 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仍未得到全面解决, 部分地区因环境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仍然存在。同时,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光化学污染、电磁辐射等各类污染问题交织并存, 环境要素呈现显著的复合型、叠加型特点, 更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2 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辽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 从改革开放前的起步, 经历摸索和逐步完善, 到现在机制的创新和理念的升华,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政策框架初步形成。1972年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 辽宁环保进展较快, 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建立, 尤其是《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 为辽宁省以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是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地方性法规。第二阶段, 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辽宁省对有关环境政策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使之更有效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这一时期, 辽宁环境保护政策的体制机制建设得到了加强。第三阶段, 理念体系创新发展。“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法规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环境保护理念和认识不断升华。在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下, 辽宁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政绩考核中“一票否决”机制尚未彻底落实

2007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 对没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要实行“一票否决”, 以此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并重。与其他省市一样, 辽宁省也对此做出了部署, 但在有些城市却并没有完全落实。主要原因是, 评价政府或领导干部的业绩, 自觉不自觉的还是以GDP为重, 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不足, “一票否决”含糊而过。这就出现了两个负效应, 在有些工作中, 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抓经济“一头沉”, 干环保推着走, “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就难以避免;有的企业, 抓住政府不较真、不碰硬的“软肋”, 为追逐利益, 偷排、超排屡禁不止。

2.2 环境执法缺乏依据造成监管不严

各地的实践经验证明, 环保要上去, 从严执法是根本。近年来, 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规范下, 辽宁出重拳, 下猛药, 严厉打击了一大批环境违法行为, 震慑了企业, 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遇到的棘手问题是, 想彻底查处违法行为, 却找不到相应的法条做支持, 找到了法条, 有的也很难与时俱进, 缺少操作性, 而有的条文对违规企业经济上的处罚远远低于企业得到的利润, 违法成本过低, 这就导致了环境违法行为反复出现。三产扰民的问题更为典型, 噪声闹人、油烟熏人的问题很普遍, 很多小的服务企业都没有经过环保审批, 老百姓投诉不断。环保领域大了, 任务重了, 容易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针对类似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 强调环境执法要像钢铁一样坚硬, 而环境立法, 特别是地方立法、补充、完善就成了当务之急。

2.3 统一的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和加强

早在2000年, 辽宁省政府就在《关于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实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环保部门具体管理权限是明确的, 但宏观协调功能欠缺, 跨部门的重大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环保职能分割在经济、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海洋渔业等多个部门, 但责任不甚明确, 统一监管和齐抓共管机制都不完善, “大环保”的合力还有待加强。

3 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的优化措施

3.1 环境保护责任制的完善

要保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和同步发展, 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环保“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对政府领导特别是一把手, 要通过年度述职、组织考核、群众评议和人大审议等形式进行, 阐述政绩的同时, 必须如实汇报环保指标完成情况。凡是没有很好履行环保职责的单位和个人, 在评优评先、提职晋级、表彰奖励时, 都要一票否决;对于渎职失职造成生态破坏, 后果严重的, 不但要进行经济和行政处罚, 还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应的责任;领导干部离任时, 要进行环保绩效审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形式, 促使各级政府转换施政理念, 矫正政绩观偏差, 在“两手抓”上形成高度自觉。

3.2 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的完善

建立和完善环境法规体系, 确立法制在资源协调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核心地位。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 要尽快修订和完善《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资源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辽宁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出台一批针对具体环境问题的实施细则, 填补立法空白。并且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的宣传和监督, 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尤其要注重提高各级领导决策者对环境保护战略的认识, 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尊重公民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

3.3 政府环保职能的完善

环境保护是一个大工程, 单独由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来承担, 很难取得成绩。能打破行政壁垒, 制度上强有力且节约廉洁的各级政府是开展环境保护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政府聚集足够的社会资源, 切实有效的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不能将有限的财力投入于官僚机构自身不正当和不合理的方面。政府的作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完善:第一, 强化政府的环保职能;第二, 制定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第三, 强化环境保护的制度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华, 苏春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16 (1) :67-69.

[2]林峰艺.我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南方论刊, 2009, (9) :56-57.

13.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十三

张耀鹏1,欧阳萍

2(1、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江西南昌330009)

(2、江西省赣州诚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分析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公路项目开工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各阶段对沿线自 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公路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 影响。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必要性;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0前言

公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过程中,必将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公路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厂矿企业,它具有范围广、时间长、因素多及难于弥补性和难予预测性等特点。所以公路工程的环境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运营期等多个阶段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有效措施,使公路项目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降低。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而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公路可能对沿线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难以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先天不足”。对于高等级公路,为了满足技术标准,这种“忽略”引起的后果更甚。

公路规划与设计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为:不合格占有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且未很好地结合自然,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和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枯竭;深开挖和高填方中路段单调的边坡设计及雷同的防护工程设施使原本生动的自然风光黯然换色;为节省造价、方便施工而依照标准图设计而成的桥涵艺术造型,从而失去一次景观再造的机会等等。

1公路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种类分析

1.1大气污染物

公路工程大气污染物能常以气体状态和粒子状态在空气中,主要有施工扬尘:石灰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拌和站产生的烟尘。

1.2水体污染物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类,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1.3施工噪声源

公路施工现场噪声按照振动性质可分为交通噪

声、机械噪声、电磁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1.4固体废物的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工地上常见的固体废物有:建筑渣土:包括砖瓦、碎石、渣土、混凝土碎块、碎玻璃、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等。生活垃圾:设备、材料等废径包装材料。

2.2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开采料场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

2项目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2.1项目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公路

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

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装运土石方车辆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的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声,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当的临时施工用地安排(如施工驻地、制加工场所、储料场和仓库等等)也会额外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2.3 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开始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沿线环境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沿线居民、学校和机关并且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发展趋势。

收费站点人员、沿线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和沿线管养人员所产生的污水、垃圾也造成一定污染。

3项目各阶段相应环境措施

3.1项目前期环保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设计工作。

3.1.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对

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① 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 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压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 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3.1.2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舍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能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

A.边坡设计: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防风蚀。

B.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一是设计时注意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二是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应根据地质情况多采用种草植树的绿化护坡方法;三是做好沿线排水设计;四是合理取土、规范弃土、保护耕地,少占农田,堆弃后应上覆盖表地,播种绿化。

C.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D.桥涵设计尽量避免影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 a)避免改移或堵塞大型河沟;

b)对小型排灌系统如遭破坏应予以恢复或加以调整,合理设置小桥涵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体系统进行优化合并或改移;

c)做好项目自身的排水系统,增加必要设施以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

3.1.3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减少或避免占用

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临时用地在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恢复植被。

3.1.4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①公路选线、定线时,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对自然风景的破坏,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

②重视路线空间造型设计,包括路线线形(平面、纵面、平纵组合)和其它景观因素(边坡、挡墙、分隔带、护栏、路面标线、标志牌、广告牌、收费站及服务区建筑等)的造型设计。

③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工作,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边坡尽量采用种草植树的护坡方式。

3.1.5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道路降噪设计工

作,可通过沿线种树绿化达到减噪目的,必要时设置隔音屏。

3.2项目施工阶段环保

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环保意识。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认真调查收集沿线相关资料,制定详细有效的环保措施,施工时加强环保管理和监测。

3.2.1减少水土流失根据实际填挖质合理设置

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3.2.2减少噪音污染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

工现场,平时注意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居民集中点的干扰。

3.2.3防止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采取必要挡风

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散落造成环境污染。材料运输宜采用封闭性较好的自卸车运输或采用覆盖措施。对施工现场、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的道路应经常洒水防尘。

3.2.4防止水质污染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

水处理,严禁将其直接排入河道水流中;对路基清除淤泥表土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入,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桥梁施工机械还应避免油污的污染。

3.3营运期环保

3.3.1加强公路管养工作对路面和边沟应定期

清理。加强边沟、边坡、涵管、急流槽、导流坝和路田分界墙的养护维修工作。对沿线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垃圾污水要进行环保处理。

3.3.2加强公路绿化及其养护工作即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也可降噪防尘。

3.3.3加强交通管理控制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规

定的车辆上路行驶,路线靠近或穿越居民区应限制鸣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保持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状态。

4结语

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的需要,是消除对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是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亦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人类社会即将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挑战。为了保护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条件,每个公民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环境。良好的环境和生存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尤晓伟.公路工程.选线与定线[D].北京.北方交通大

上一篇:假期打工的作文下一篇:教师优秀党员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