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与汗水作文

2024-06-29

灵感与汗水作文(精选15篇)

1.灵感与汗水作文 篇一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在明亮的灯光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没有见过爱迪生,但是我的眼前却清晰地浮现了他的形象:一个身体强壮的人,因疲劳过度,两眼充满血丝,显得疲惫不堪;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1600多种材料,爱迪生不知疲倦地实验。他夜以继日地工作,饿了,吃点饼干;困了,就在椅子上躺一会儿,。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爱迪生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材料,成功地发明了电灯,把光明带给了人们。

同学们,每当夜幕降临,大地一片漆黑,你在耀眼的电灯下对着电脑玩游戏时,你可曾想到这些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电灯,却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用多少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呀!

夜深了,妈妈催我睡觉,我躺在床上依然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爱迪生能成为“世界发明大王”,是他天资聪慧、有着超人的本领吗?不,不是!就像他说的“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仅仅是一点点的灵感加上不屈不饶的勇气与决心,汗水才是把愿望变成现实的基础和条件。勤能补拙,只要一个人肯努力,肯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列子。

读完了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震撼,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功。

评语:“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说得多好啊!小作者紧扣原文内容,深入细致地分析,水到渠成地揭示了习作主旨: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有成功的可能。

习作有理有据,概述爱迪生夜以继日的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的深刻道理。结尾部分点明中心,深化了主题。

2.灵感与汗水作文 篇二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 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 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 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关于顿悟概念, 在佛学里似乎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六祖在坛经里提出“顿悟”概念的内涵大致有几方面∶第一“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可见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第二“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 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 由于人皆有佛性, 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第三顿悟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 是为无念”, 可见顿悟结果不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烦恼之法。第四“前念迷即凡夫, 后念悟即佛”, “我于忍和尚处 (指在五祖那里) , 一闻言下便悟, 顿见真如本性,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可见六祖认为自己和其师五祖均为已经顿悟之“佛”。禅宗以主张顿悟著称, 唐代其他个宗派一般均谈渐修。禅宗内部又有南顿, 北渐之说。南宗顿悟说以惠能为代表, 北宗神秀则倡渐修。在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 禅是涅盘境界瞬间永恒的追求, 超越自我, 成佛的方式是“顿悟”。“顿”字, 强调意识的迅速、快捷是参禅者刹那间的豁然开朗, 自由体验。是对自心佛性的即时把握, 而相应的瞬间, 是一个永恒的时刻。

灵感是什么?神乎其神, 众说纷纭。灵感是指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 亦称远隔知觉。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状。词典中解释为灵感思维, 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是位科学家, 他对“灵感”的定义很实在, 不抽象, 特具操作性“名人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综合实践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灵感, 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 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 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出现的豁然开朗、极富创造力的的一种心理现象。圣经中灵感是指:神的灵以一种超自然的影响施予圣经的作者, 这样保证他们所写的, 确是神要他们写的东西, 目的是用以传达他的真理。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 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 它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冥思苦想之后, 通过某一事物的刺激, 启发创作者的一种新的思路。由此可见每个创作者都可能有灵感的光顾, 它们的本质是无差别的, 只是高低水平不同罢了。

严羽所谓“诗道妙悟”显然是艺术家创作中的“灵感”现象。这种“灵感”是诗人在构思时精神高度集中的前提下获得的一种诗境。这种灵感现象,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陆机、刘勰、陶渊明等人都已注意到并在自己的诗、文中作过形象性的描述, 但并没有一下子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而严羽便以禅宗的“妙悟”借喻之, 用宗教的语言来描述灵感, 以说明灵感的非规律性, 不受人的控制, 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的特点。这些都是它们表面上的相似之处, 这里实质上是把灵感等同于顿悟了, 从内在实质来讲, 灵感是不同于顿悟的。

灵感是起源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术语, 在古希腊文化中, 灵感的本意是指神的灵气以及风吹动, 神的灵气就像微风吹动一样飘入艺术家的大脑成为创作者的智慧源泉, 这里给我们暗示了, 灵感发生的发生是因为创作主体的神的灵气。而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 灵感这一术语没有正式出现过, 但实际上谈论灵感这一现象的言论并不少。比如“诗有天机, 待时而发”“凭空何处造情文, 还仗灵光助几分”其所谓的兴会、天机、神思、感兴、灵光都具有灵感的蕴义, 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 围绕着灵感现象而予以概括其内涵的术语还是不少的, 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灵感理论。这些文论家对艺术创造过程中有关作家灵感突发现象的有着细致的描述。如钟嵘《诗品》中记载的江郎才尽。这些故事虽有传说之疑, 但已涉及到艺术创作中那种不为人所控制的灵感现象, 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灵感已有了最初的认识。陆机, 他在《文赋》中说的“应感之会”、“天机”就是一种灵感现象, 并指出了灵感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它们都是指作家在创作时突然被某一事物感发而文思泉涌, 如痴如狂的状态, 而这也正构成了中国古代“灵感”这一美学范畴。

禅宗认为, “自然”就是众生本性, 也就是佛性。提倡“心性本净, 佛性本有, 见性成佛”。禅宗认为修禅成佛, 就是见性成佛, 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 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 只是被可观的所蒙蔽不能显露, 所以识得自性便成佛道, 便是实现了超越。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 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顿悟”, 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 直彻心源。所谓“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就是慧能让学人直接就自己的心地上体会自心本性, 而不是依靠语言文字, 或者其它中介性的方法和途径。“一闻言下大悟, 顿见真如本性”, 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慧能说:“前念迷即凡, 后念悟即佛。刹那间, 妄念俱灭, 即是真正善知识, 一悟即至佛地。”就是说觉悟和迷惑的差别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觉悟就是成佛解脱, 否则便是沉沦生死。其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 “生其心”即“慧”。惠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 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 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慧能的顿悟, 不仅是瞬间完成, 刹那间觉悟, 慧能称之为“尽悟”。就是智慧对人性之理的照明, 是心的自我契合, 刹那间完全的觉悟, 超越了主客体的对立。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顿悟和灵感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禅宗的“顿悟”和艺术的灵感的出现都是是瞬间不期而至;“顿悟”和灵感到来之后之后好似走向自由, 豁然开朗, 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一、灵感和顿悟的前提不同

对灵感产生前提的说明, 陆机所谓的“应感之会”, 正是指创作主体与客观外境的互相感应, “应感之会”很明显是“天机骏利”的产生前提。把灵感视为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受阻, 而人心之感于物又一次的思维飞跃现象, 作家触物生感, 爆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应感之会”是人对万事万物的奇妙感应, 强调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融合和互换, 是一种主体全身心地体会对象的情感体验, 在他看来, 应感是“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的, 能使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达到一种神性的境界:思路畅通, 想象丰富, 精巧的构思和美妙的语言如清风泉涌, 迅疾不断地涌出, 没有丝毫刀斧之功。而这些应感的到来必需是把作家平素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和学识积累作为的前提条件。因为艺术家们他们的生活经历, 生活积累不同, 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 客观地现实, 外界的一切事物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 这些对于不同气质、不同修养、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来说, 所引起的情感反映是不同的, 因而创作灵感是飘忽不定的、是不可预测的, 而是艺术家们的客观生活积累的主观感受在某种刺激下引起刹那的的灵光闪现。

顿悟具有鲜明的宗教道德色彩, 禅宗认为, 佛性是恒常清净的, 即是善的, 众生原来都有清净本性, 具有高超智慧, 只是由于被理性、感性知识所覆盖而无法自我觉悟, 慧能提出了认识者要以“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的三无原则。所谓“无念”就是任心自念而不起妄念。“虽见闻觉知, 不染万境, 而常自在。”只要心神不着一物, 就没有执著了。所谓“无相为体”, 在《坛经》中解释为:“但离一切相, 是无相, 但能离相, 性体清净, 此是以无相为体。”一切物象, 皆是缘起自性空的。物象本无, 故称为无相, 无相之体是实相, 故称为无相之体。所谓“无住为本”, 即是使心识处于一种自然流逝、不断运行的过程之中, 而不停留在某种特定的具体对象物上。《坛经》讲“无住者, 为人本性。念念不住, 前念今念后念, 念念相续, 无有断绝。”在慧能看来, 人的本性就体现在他的当下本心中, 而它是念念相续、永不断绝、又于一切法上不住的。这里的“无住”, 既有心念迁流不息、念念不断之义, 又有心念不滞留于虚假的万法上, 不执著于妄相之义。“无念”在三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无念就是顿, 顿悟之法, 顿修之法。慧能的弟子神会更是推重这一说法, 无念就是修养时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它保证了精神不着意追求, 不执著外物, 而处于自在解脱、来去自由的状态。神会更是推重这一说法, 无念就是修养时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它保证了精神不着意追求, 不执著外物, 而处于自在解脱、来去自由的状态。为了达到直接的觉悟佛性真理的全体, 就要灭尽这些知识, 这样才能顿见本性, 自成为佛。在顿悟发生之前, 认识主体要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 不作任何积累和准备。

二、灵感和顿悟的心理状态不同

顿悟时, 顿悟者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虚静的心理状态, 始终以“无念”“无相”“无住”为总的原则, 顿悟者所能体会到的感受也只有恬淡和平静了。

灵感袭来时, 作家的心理状态则是从虚静变化为迷狂的。灵感自古希腊诞生之日起, 就与“迷狂”、“疯狂”等联系在一起, 向理性挑战。柏拉图认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他认为“不得到灵感, 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 就没有能力创造, 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将迷狂与理智对立起来, 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写作前保持虚静, 艺术灵感爆发, 文思泉涌、佳句迭出的情景。创作灵感把作家带入“迷狂”状态, 作家似乎失去了理智而任凭“下意识”的推动, 奇思妙想, 奔涌而来;惊人妙语, 不招而至, 其才智似乎超出了平时能力的极限。

而相反的顿悟发生时要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 但它并不是在急剧的情感冲突中或痛苦的状态下获得开悟的, 而是更着重于在平静中进行。

三、灵感和顿悟的内容不同

灵感指向的是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及其关系, 它的内容则是可知的、可论证的。刘勰认为由于才分不同, 思绪各异, 即特定作家从一定环境和事物所获得的灵感, 一般只会为这个作家所独有, 灵感的涌现, 常常是受某种与自己经历的生活和感情有所类似的景象的感触, 或某种生活景象使自己产生了深刻体会而产生的。强调灵感在外物和情感的启发下获得, 感物吟志。如此, 无论是隐含于各种现象之中的客观规律、或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诗文书画意境, 甚至还有主观创造 (如联想、想象) 的结果, 都是真实或有存在的客观基础。因此, 灵感袭来后作家的创作内容是人们对现实进行的思索。

顿悟却是悟“无所得”。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没有得到什么, 或者说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顿悟之后, 人们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 没有为自心增加任何新的内容, 这是因为人心本来具备佛性, 只是被妄念隐覆, 一旦妄念俱灭, 就会顿见自心。所以顿悟前顿悟后, 我还是我, 你还是你, 并没有改变什么, 自心自性并未变。在迷的时候, 其佛性没有减去一分, 悟后, 其佛性也未增加一分, 所以, 悟也是悟无所得。这是因为佛性、佛理是先验存在的, 它早就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我心自有佛, 自若无佛心, 何处求真佛。”禅师在瞬间觉悟的例子, 不胜枚举。

参考文献

[1]程亚林.诗与禅.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张晶.禅与唐宋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3]胡家祥.文艺的心理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文刚.禅学·诗学·美学:评〈沧浪诗话〉的“以禅喻诗”.辽宁师大学报, 1985 (3) .

[5]袁行霈.诗与禅.文史知识, 1986 (10) .

3.汗水与收获作文 篇三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独自一个人坐在空调房里。一边看书,一边喝着冰饮料(那时,我才6岁)。突然,我看见了一个成语: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我看着这个成语,心想:“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肯定是说‘流一份汗水,就多一份收获。’那我多流点汗不就有了的知识了吗?”于是,我脑子里便浮现出懂了很多知识,被妈妈夸奖的景象。想到这儿,我傻傻地笑了。

于是,我便套上一件厚厚的毛衣,拿了钥匙,跑到外面去。那天可是气温38.5度哪。我一出门,就感觉太阳火辣辣的。仅仅过了30秒,我就被晒得满脸通红,满头大汗了。但这和“知识”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坚持了15分钟后,我已经汗如雨下。跑回家以后,我从头到脚用湿毛巾擦了一遍,这时,我认为智慧之田已经丰收了,应该测验一下自己。于是,我拿起一本成人版,文言文的《孙子兵法》就读。可是,我越看头越昏,越读越想睡觉。后来索性不读了。心想:那本书怎么说的是骗人的话啊!想到这儿,我迷迷糊糊睡着了。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这时,妈妈回来了,我问妈妈:“我怎么会在这里?”妈妈说:“你呀,严重中暑了,这么热的天你还穿毛衣跑到外头去,你是怎么想的?”我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一份汗水是努力,只有努力才能换来成果。”我这才恍然大悟。

4.汗水与成功作文 篇四

自21世纪以来,社会已不再是往年那样的穷困潦倒,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有人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优良传统,它永远是号角,永远是时代的鼓手。

牛顿曾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艰苦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是的,聋哑女潘红正是这种典型。

幼小的潘红自幼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她爱舞蹈,为了练好舞蹈,她常把膝盖磨肿;她听不见音乐,为了练习,她只能用脚尖感受音乐……为了走向成功,她付出比其他舞蹈演员上百倍的努力,但成功并不是一步登天,措手可得的。她毕竟是位天生失聪,残疾的儿童,难道这能成为她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吗?

6月,潘红终于成功了,她终于感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了。这,靠的是什么?是一时的幸运?还是荣誉的驱使?不,都不是。靠的是她辛勤的努力,靠的是她心中永存的奋斗意识,是这种意识在支配着她,是远大志向和耐苦精神在激励着她。苍天是不会辜负有心之人的,聋哑女潘红终于用汗水赢得了成功,这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阅读着这一个个平凡却又生动的文字,我再次感动。一个有缺陷的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而我们正常人呢?我们可以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多少父母的心愿啊!父母为了我能有一技之长,以后有个立根之本。他们对我又是家教,又是唱歌,又是弹琴,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满身只觉得筋疲力尽,满心只想着窗外自由玩耍的同龄人。于是,我开始放弃,在暗无月色的夜里,在高高在上的父母面前,我低下了头,我吃不了这样的苦,我受不了这样的委屈……望着父母失望的目光,我只能无语……

今天,面对着聋哑女的感人事迹,我只能默叹。同样,我们都是少年儿童,同样,我们都是为着理想而努力。不同的是她身残志坚,她有着一份奋斗的意识;而我,一个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人,却活得这么懦弱。在同一片蓝天下,她是苍鹰,我只能是一只小鸟,在同块土地上,她是大树,而我只能是一棵小草。

5.汗水与泪水之间的等价交换作文 篇五

主人公是一个叫小A的中学生。小A的家庭很贫困,父亲患病,长期躺在床上,母亲既要交付小A的学费,也要交付父亲的手术费,所以经常做一些兼职、散工。小A很懂事,不负父母的重望,考上了重点高中。

一天,小A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他们宿舍前的那块空地将要改成草地,原因好像是要绿化校园。

数日后的早上,小A洗漱的时候,突然听到从阳台外面传来“啪,啪,啪”的声音,小A马上跑到阳台往外看,只见八个工人站在已铺好草快的土地上,征用铁铲,用力拍打草坪,然后小A又继续做自己的是。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使草能够充分地与土面接触,

第二天,小A午睡的时候,被那个熟悉的`声音吵醒了,于是他就走到阳台,把头钻出去,一直在看工程的状况。

6.灵感与汗水作文 篇六

关键词:师生互动,灵感,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人的创新意识能得到最有效的激发,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课前,我像往常一样,细心地解读者集体备课的资料,同时又不断地品析着《山米与白鹤》这篇小说,在集体备课上书写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吸取他人之长,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补自己之短。经过多次的思考,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

课堂中,我首先组织学生解读小说的题目。“同学们,看题目, 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信息呢?把你所想的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有兴趣、有激情地畅谈着自己的想法,让我真是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啊!比如,有的学生想到了一首歌曲《丹顶鹤的故事》,他就把这个题目和这首歌联系起来想象,并且故事讲得非常动听和感人……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本文是讲‘山米’与‘白鹤’之间的故事,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哪位同学的想象跟美国作家贝尔斯想的一样呢?”学生都急切地想去阅读这篇小说,我就抓住这个时机,立即提出两个问题:(1)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么样的?(2)梳理山米的心理变化过程。

其次,我组织学生解读文章的主旨,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津津有味地阅读完了小说,就开始议论纷纷了,我听到一个学生说:“不单单是山米与白鹤之间的故事,当中还有一个人物———山米的外祖父。”我就抓住机会顺势说:“是啊!文中还有一个人,那这个人物———外祖父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 片刻就有人想起来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让他们来说,而是让他们先来解决开始的两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每个部分内容的概括,字数不超过6个字,学生很容易就拟定了三个部分:出逃、捉鹤、喂鹤,让我都感觉很吃惊。接着让学生梳理山米的心理变化过程……好像一切都在我的掌握和预料之中,让我感到得意,可又觉得好悲哀,怎么好像在排演戏剧一样。

我请了两个学生上讲台来板书自己梳理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余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看看各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山米的心理变化:仇恨—爱心、无知—成熟、幼稚—懂事。

再次,我追问学生:“是什么让山米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居然一天之内感情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你们开始说的山米的外祖父,他在这里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学生积极踊跃地畅谈自己的看法, 很快就进入了主旨的要点,有的学生并结合文中的句子来分析,每个学生都谈的很有道理,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爱心图,突然,我脑子里闪现出了一个板书:

于是我快速地捕捉那份灵感,在黑板上画出了这幅板书,这也是我未出现在我备课里的!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备课只是一个简单的准备过程,并不是我课堂的体现,也不代表一个教师的水平……

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写作训练。同学们,请你以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则短文,要有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下节课我们进行短文的交流。

总之,只有师生之间互动,情感的交流,才会有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产生。那么又如何组织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呢?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持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 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的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互动的必要条件。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 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舞他们的勇气,增添他们的自信。这样,教师就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那么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便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与增强。

7.青春与拼搏共舞,梦想与汗水齐飞 篇七

青春和梦想,永远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主题,少年盼望青春规划梦想,青年人赞美青春成就梦想,老人们回忆青春感悟梦想,诗词歌赋赞美青春歌颂梦想。但是青春不是一帆风顺的,青春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险与挑战,需要我们用拼搏和汗水去创造,去争取。

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很黑暗,明天更黑暗,后天很光明,可是有很多人倒在了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早上升起的明亮的太阳。”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就像是植物,只有你的内心是一颗树的种子,你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请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走不进春天,不要因为没有歌声就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自己的理想,其实,每一条通往阳光的道路都充满了坎坷,每一条通向理想的途径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人生路上,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唯有放手一搏,我们才能离成功近一点,再近一点。

有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从古至今,不少英雄在年轻时就大有作为。三国时期的周瑜,二十几岁就掌握重兵,奋勇杀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样的人生才是灿烂的人生,这样的青春才是绚丽的青春。因为心怀梦想,因为敢于拼搏,周瑜成就了自己的辉煌,铸就了他精彩的人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年轻的周恩来深知国家危难,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为了探索救国之路,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耗尽一生,他为早期建党和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因为心怀梦想,因为敢于拼搏,周恩来用他的汗水,浇灌了中华儿女的未来。

8.汗水作文 篇八

外婆一个人住在家乡,为了消除寂寞,种了许多蔬菜和花生。往年都是母亲帮着,现如今竟落到了我和妹妹身上。母亲再三叮嘱,一定要帮外婆拔完花生,不能偷懒。

我俩想:“拔花生,那么简单,肯定很好玩啦!”于是一口答应了母亲。

回到家乡,已是晚上,发现表姐也在。几天人聊天聊到了半夜才睡。第二天天还没亮,我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就听到外婆在院子里喊:“你们几个,赶快起床吃饭了,我们要去拔花生了。”虽然很想继续睡,但这次回来的任务我却没忘。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启程了。走在田间小路上,我们似乎闻到了菊花那温文尔雅的香气,伴随着香气,我们穿过了杂草覆盖的山路。山路的尽头,就是花生地。

在浓浓的田园气息中,外婆亲自为我们示范如何拔花生,如何甩土,如何捆花生。一步步教完后,便轮到我们了。

一开始,我们都还兴致昂扬。按照外婆教的方法,抓紧花生叶,先是稍稍用力,把土摇松,然后用力拔出来,再甩掉根上的泥土,放在一边,等堆成一堆后就捆成一捆。

没干多久,我们便如蔫了的花,垂下了头。再坚持了几分钟,实在累了,双手又酸又痛,干脆溜到一边树下去乘凉了。

几姐妹聊了几句,回头看看外婆,她仍在地里劳动着,任汗水湿透衣衫,依然埋头苦干。

我们惭愧了,互相鼓着劲,走到地里,又一次开始了拔花生。

这次,我们坚持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已经累得直不起腰,双手伤痕累累,满头大汗。汗水顺着脸颊流进了嘴里,咸咸的,涩涩的,汗水流进了双手的勒痕里,辣辣的……

晚上,外婆煮了一盆花生,热气伴着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

9.灵感与汗水作文 篇九

1. 以理性为根基的灵感

灵感最初在希腊语中是指神赐予的灵气, 诗人往往在这种似乎是非常态的状态之下才得以创作出非凡的作品。柏拉图认为, 文艺创作的根基是无目的和规律性的灵感。他在《伊安篇》中说, “凡是高明的诗人, 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 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 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 有神力凭附着。”柏拉图的“灵感说”建立在“理式论”的基础之上, 在他的定义中, 世界是“制作”出来的, 仅仅是理式的“影子”, 实际上万物是依据理式而产生的, 理式才是真实、客观而独立的世界, 而我们感官所接触的世界是不真实的。在柏拉图看来, 世界是由“感性世界”和“理式世界”两部分组成, 感性世界模仿现实世界, 而现实世界又模仿理式世界, 感性世界不能独立存在, 只有理式世界是最高, 也是最理想的世界。

柏拉图认为, “理式”是超越一切并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 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式的摹仿, 是影子一般的存在, 只有“理式”才是最真实和完美的。“理式”实际上就是神, 它是万物的发源, 是它给予诗人创作中的灵感。诗人自己不是自我意识的“艺术家”, 他们是在一种“灵感”的状态中创作作品, 在这种状态中, 他们“超越自我”并且像“预言家”或酒神崇拜者, 暂时由一个更高的力量支配着, 他们不过是这一力量的不知不觉的代言人。而朗诵者则是从诗人的灵感转述给听众, 使他们生出新的灵感。因而, 诗人、朗诵者和听众像很多铁环, 他们环环相扣成为一个链条。文艺创作的源头就是诗神赋予的、是理式世界赋予的灵感, 只有理式世界存在, 诗神才会存在, 灵感才会降临。

2. 表现为迷狂的灵感

柏拉图从灵感产生时的外在表现形态出发, 提出了相关的另一学说——“迷狂说”。他在《伊安篇》中指出, 如果诗人“不得到灵感, 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 就没有能力创造, 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在他看来, 迷狂就是失去平常理智般的创作状态, 只有进入这种被神附体的状态, 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诗歌。柏拉图认为, 诗歌是灵感的产物, 而诗人则不过是神的代言人。在代表其思想理论大成的作品《斐德若篇》中, 柏拉图进一步阐释了“迷狂说”, 分别列举了四种迷狂类型, 分别为预言、宗教、诗兴和爱情的迷狂。而从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这四种迷狂实际上都是一种情感和创造力达到巅峰的心理状态。柏拉图也把诗神凭附的灵感当做一种无法受到理智制约的存在, 他说:“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 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 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 这一说法和《伊安篇》中关于迷狂的阐释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另一部作品《法律篇》中, 柏拉图谈到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说法, 认为诗人坐在神坛之上时精神是恍惚的不受控制的, 是神让诗人文思如泉涌, 将心中所感自然流露。这种说法实际上指的就是诗人创作诗歌时所呈现出的迷狂状态。

灵感到来时诗人会自然而然呈现出一种非清醒的状态, 这种状态难以被捕捉和把握, 柏拉图将其称作为“迷狂”, 离开了“迷狂”, 就不可能有优美的作品。在柏拉图看来, 这种迷狂并非是丧失理性控制的, 而是为了追求绝对的美和善而抛却凡俗制约的做法, 只有少数人才会具有这种超然的本领。

3. 灵感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统一

柏拉图吸取前人对“灵感”的理论阐释, 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理论体系。在他的名篇《伊安篇》、《会饮篇》、《申辩篇》、《斐德若篇》等对话中, “灵感说”逐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体系, 他将这一学说建立在“理式论”的基础之上, 使阐释更加全面和透彻。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 是超越感觉的存在, 它高于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 是一切的本源、最真实的存在。柏拉图的“灵感说”, 可以说是理性与感性的融合之作, 两者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

柏拉图认为, 灵感的诞生石源于人们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渴望, 是由此被激发出来的强烈情感的外在表现, 而灵感是诗的基本要素。所以, 诗人如果失去了被神所赋予的灵感, 则意味着失去了创作的源泉。他还提出诗人在获得灵感之时会呈现出迷狂的状态, 这种迷狂体现在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姿态、语言或表情, 这种看似非理智的状态无法言传与他人, 但惟有处于这种状态之下, 诗人才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佳作。在柏拉图看来, “迷狂”是诗人应当具备的品质, 它远远优于“清醒”, 正因如此, 迷狂之诗也必然超越清醒之诗。

从另一个角度看, 柏拉图推崇的“理式论”是推崇理想, 倡导感情应该受到理性的制约和支配, 所以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的“灵感说”也具有理性的成分, 其中的“诗神”实际上应当是理性之神、理念之神。柏拉图赞颂的迷狂状态的创作, 实际上就是理式支配下的创作, 由此创作出来的诗也就是能够体现理性的作品。从这一角度来说, 柏拉图的“灵感说”可谓是理性与感性的舞蹈, 是建筑在理性根基之上的灵感。

参考文献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2]、黄颂杰, 张雪富.古希腊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0.阳光、汗水作文 篇十

运动场上,运动员们摩肩擦掌,各个跃跃欲试。做为初次参赛的我也不甘示弱一边做准备运动,一边观看着场上的五年级女子200米比赛。瞧!我们班的程子轩和应欣萦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准备起跑。“预备,跑!”发令声一出,程子轩和应欣萦如离弦之箭一般,“飞”了出去。10米,20米,30米……只剩最后50米了,我们的心悬起来,程子轩就要被五(1)的运动员超过了。“加油!加油!”不知是谁又喊了起来,程子轩和应欣萦加足马力又冲了起来,当冲过终点时,我们全班欢呼起来。

“五年级女子800米到检录处检录。”该我上场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转头向台阶上望去,和我同一个项目的运动员各个自信满满,在不慌不忙地做着拉伸运动,蓄势待发。

检录完后,该开始比赛了,我注意力高度集中准备出发,心想:抛开一切杂念,只要为此拼搏过,努力过就好。“砰——”的一声枪响,我像一匹猎豹冲了出去。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才跑了总米数的一半我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步子渐渐放慢下来。“加油,吴选淇!加油,吴选淇!”全班一起大声喊道,此时的我眼眶已被泪水打湿,名次已经不在重要,一定要坚持下来,超越自我,我深吸了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冲向了终点。

11.汗水·泪水作文 篇十一

看见一个孩子在马路边奔跑,我认得她,她是我的表妹。

虽说此时已经不是冬日,可初春的日子在街头奔跑着实让我有一些好奇。于是让父亲慢些开车,想看个究竟。她跑过的地方,汗水湿润了道路,在路边杂草的印证下,显得格外刺眼。

平日里,表妹这时候早早的回了家,若偶尔慢些,也是走的平平静静的。她每踏一步,书包的`重量,使她的步伐更加深刻,一步一步仿佛要刺入地低。

听妈妈说,表妹的父亲和母亲正准备离婚,她不知道该是选择母亲还是父亲,最后选择和外婆母亲住在一起。她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刹那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原本就木讷温和,现在更是平添了几分悲伤。我知道,她此刻和芸芸众生中一些人一样,是迷茫的。

她的汗水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卷起地上的灰尘,仿佛还带有余温。我注意到,她眼角晶亮亮,不知流下的,是逃避的汗水,还是无奈的泪珠。小小的身子里,满是不屈的倔强,她想要知道:她仍是幸福的吗?

12.灵感与汗水作文 篇十二

一、来源:神灵与离形去知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诗虽然被驱逐了出去,但这并不影响他文艺思想的建立。在《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的首篇他就论述了诗的灵感,而在其后多篇中多有涉及,可见这一创作论在其文艺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庄子是在体道的过程中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但在我国古代诗乐舞不分,文史哲一体的背景下,心斋坐忘说同样可以被看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体悟方式。

关于灵感,柏拉图曾在《伊安篇》中说到:“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1在这里,柏拉图认为支配诗歌创作和欣赏的不是理性的记忆知识,而是非理性的灵感。在远古时代,社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人们的人生能力有限,对大自然以及社会诸多现象和问题无法给出科学的答案,于是只能够运用拟人化、想象和幻想的方式创造神话,作为对这个世界的初步猜测和理解。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唯心哲学都是和宗教上神的信仰分不开的。柏拉图的灵感说的最后根据还是根据希腊神话。”2所以灵感这一难以解说的概念就被柏拉图看作成神灵附体。这与他的本体论“理念”是密切相关的。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理念,因其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所有存在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自然物体界对于理念世界是第一层模仿,文艺对于自然物质界是第二层模仿,所以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理念不灭,灵魂不死,所以灵感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神力的凭附。庄子虽没有把创作寄托于神灵上,但却对灵感到来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庄子•人间世》一篇中写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达到心斋的状态必须的去耳,去心。耳可以为人带来感官享受,心可以帮人们了解知识,但心斋不仅于此,而应该“游乎天地之一气”,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在《庄子•大宗师》一篇中,庄子又说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堕肢体”即摆脱感官享受,“黜聪明”即抛弃知识,做到离形去知才能够与大道融为一体,实现坐忘。所以心斋与坐忘展示的是体道过程中的同一心理过程。合而言之,想要体会心斋坐忘的过程就必须离形去知。

因西方的宗教信仰传统,柏拉图从根源上阐释了灵感来源于神灵。中国古人更热衷于人学,更甚者说心学,所以庄子从主体心灵的角度阐述了心斋坐忘所经历的离形去知阶段。二者都消解了人的感官欲望,试图达到澄明空虚的心境,体现了一种高超的生命体验,实现对理念和道的彻底关照。

二、表现:迷狂和游心

在柏拉图看来,主体被神灵凭附后产生灵感表现出迷狂的状态。迷狂在希腊语中含义之一是热情、疯狂,由于灵感而陷入狂热状态。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提出了四类迷狂,预言的迷狂、宗教的迷狂、诗的迷狂和爱情的迷狂。而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诗的迷狂,也就是诗神凭附的迷狂。“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他凭附到一个温柔贞洁的心灵,感发它,引它到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境界,流露于各种诗歌,赞颂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垂为后世的教训。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尽管他自己妄想单凭诗的艺术就可以成为一个诗人。他的神志清醒的诗遇到迷狂的诗就黯然无光了。”(《斐德若篇》)迷狂就是一种灵魂的神志不清的状态。在柏拉图所构造的世界中,神灵依附于肉体,本质上是努力向上的,飞升到天上神的世界,即尽善尽美,永恒普遍的理念世界。它是一种高度自由摆脱了现象界的尘俗累赘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境界并不是丧失理智,而是热爱理智而致世俗一切于不顾。它更多的是沉思默想、凝神关照,超然物外的一种状态,当进入迷狂状态后,达到绝对的美的境界,最后通过对美的本体的观照,实现和美的本体的契合无间。

经离形去知后进入心斋坐忘的情形,超越了感性和知性,就可以处于庄子所说的“游心”的状态。关于“游”,庄子在其理论中曾多次谈到。《庄子•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心游于无穷,而且无所待,达到超然的境界。“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游乎天地之一气。”(《庄子•大宗师》)“四海之外”“天地之一气”等都是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庄子》一书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游心物外的著作。游展现出来的是精神无所羁绊,无拘无束的一种自由的状态。它指向的是虚,不受感官欲求和知识枷锁的束缚,到达身与物化。迷狂和游心都强调了主体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柏拉图认为主体心灵在凝神中将一切置之度外,庄子提出心在无所待中去畅游,两位这人同时强调用心灵去感受,依靠心灵去彻悟超验的本体世界,从而豁然贯通。

三、实质:回忆理念世界与体悟道

在柏拉图看来灵感的获得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回忆的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念世界的回忆。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性质的东西,不生不灭,是不朽的,而且只有不朽的灵魂才可能认知永恒的理念。理念,从哲学角度看,它是世界之本体;从美学角度看,它就是美本身;从道德角度看,它是善本身。所以理念就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普遍永恒的指向理想的本体。柏拉图作为先验论者,认为灵魂在进入尘世之前已经掌握理念了,知识进入肉体之后遭受到污染才遗忘了理念。所以灵感的获得虽神灵所凭附,实则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对真善美本体的一种重新觉悟。“这种回忆,回忆到灵魂随神周游,凭高俯视我们凡人所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举头望见永恒本体境界那时候所见到的一切。现在你可以明白只有哲学家的灵魂可以恢复羽翼,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哲学家常专注在这样光辉景象的回忆,而这样光辉景象的观照正是使神成其为神的。”(《斐德若篇》)主体因神灵的凭附而陷入迷狂状态的灵感中,通过回忆体悟真善美的理念世界。

庄子认为道处于宇宙中的本根地位,整部《庄子》都在阐述如何才能够悟道,到达澄明的精神境界。心斋坐忘是理解庄子思想的关键,也是体道的关键。庄子的目的是要摆脱感性和知性的束缚回到原始社会去,他的理想人格是神人、至人和真人,而要实现他的理想就必须离形去知从而做到心斋坐忘,之后就会进入游心的境界,也就处于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层面。所以心斋坐忘的指向实质是实现他理想中的至美至乐、和谐自由的精神境界。柏拉图所要建立的理想国和庄子的混沌世界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指向一种摆脱束缚,无限自由的世界,都主张真善美的统一,这也成为众多理论家建设家园的指归。

关于审美主体的体悟方式,各人成自家之言,但作为文艺理论的源头一段,柏拉图与庄子分别为中西方的主体领悟途径提供了影响深远的概念。灵感说与心斋坐忘说表达了所有理论家对于真善美家园建设的共同追求,但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中西方思维的不同和理论家们各自的思想与期冀。

摘要:灵感说作为柏拉图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的心斋坐忘说也是庄子学说中体道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先贤们对于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论述,有其相通性,但背景不同等原因也使得它们各有特色。

关键词:灵感说,心斋坐忘说,柏拉图,庄子

参考文献

[1]胡家祥.先秦哲学与美学论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6.

[2]阎伟.柏拉图的“迷狂说”与庄子的“心斋说——中西古典审美观照理论的比较”[J].江汉论坛,2013,10.

[3]祖国华,祁海文.庄周与柏拉图美学思想比较三题[J].松辽学刊,1990,4.

[4]李季萍.庄子、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职大学报,2004,1.

[5]李德岩.至纯至圣的追求——柏拉图美学思想之启示[J].学术交流,2012,9.

[6]王小丁.柏拉图的灵感说及影响论[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13.汗水的味道作文 篇十三

军训开始两天了,老天爷似乎对我们很关照,没有让我们暴露在它的骄阳当中。今天早操的时候,天空就下起了小雨,在雨中的我们比平常时候看上去更是英姿飒爽。做完早操,身上有雨水,也有汗水,汗水和雨水交杂,发出一种我从来没有闻到到过的特殊味道,想想几天前,我们还都在家里悠闲在看电视,吹着空调,哪里淋过什么雨,出过汗啊!但猛然发现原来汗水也有香味。

站军姿是军训最基本的一项训练,而对我来就,却是那么地难。看着前面一棵棵的大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我的心里有那么一丝的恐惧,最后,连眼睛看不清楚前面的树了。怎么办,我不能坚持下去吗?我要做好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让我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14.汗水作文_中考作文 篇十四

坚持不住了,我在心中呐喊。于是腿也立马僵硬下来,绳子随即从手中甩落,“啪”地掉在地上,像是在嘲笑我。老师手中的秒表仍在飞快地转动,此时世界好安静,安静到能听到秒表飞速转动的声音,但疲惫的双手却提不起来了,好像不想再做无畏的挣扎。

“停!”老师喊到。同学们兴奋地报出自己的成绩,而我,只是默默地埋着头,低头不语我又没及格。

我不甘屈服,便抓住一位“高手”的手臂,恳求地问道:“你能告诉我跳绳的诀窍吗?”他笑了笑,只是吐出一个让我欲哭无泪的字练!

我皱着眉头,握着绳,立在家中的地砖上,心中想着那人是不是在糊弄我?但想着我过往的惨败,手还是摇动起绳子。我大口呼吸着,想把疲劳呼出,但越是这样,喉咙间越有一种灼烧感。

跳动的频率越来越慢。“108,109,110”又到了这道坎儿,我的腿习惯性地失去了继续弹跳的力量,紧紧地被地磁吸住地上。我想趴下再也不起来,额头上又传来那种灼热感,脑海中又闪现出一次次失败的场景,似乎在提醒我那些惨败的历史。滚烫的汗水滴落,它正灼烧着我的肌肤,这片赤红色烧灼着我的肌肤,好似要凝固,把远我永铸成一个僵硬、笨拙的铁人。

不行!放弃只能还是不及格!

想到这里,我便不再受汗水的摆布,拾起跳绳,飞快地甩动起来。虽然手臂愈加劳累,汗水愈加炙热,我的心却愈加坚韧。坚持才能超越。终于,我的口中默念到了145,我吸足一口气,奋力一跳,腿也似一下跃过了一道坎,心中有个喜悦的声音跳出:我终于及格了!

我带着激动休息片刻,便重又甩动跳绳,我轻轻跳跃,觉着额上的汗水不再似铁水那样凝重、炙热,它似乎正闪着淡金色的青春之光,默默告诉我,闪光的青春是不屈的,是顽强的,是不懈奋斗着的!

15.采摘·汗水·快乐 篇十五

原来楼下幼儿园和紧邻铁路的路边是一块空地,爷爷把这块空地改造成了菜园。由于爷爷的精心侍弄,菜园里的蔬菜长得非常好,而且还都是纯绿色无化肥污染的有机蔬菜。

我和爷爷拿上镰刀和塑料袋就下楼了。来到菜园,我满眼看到的都是绿色。入口处种的是一畦韭菜,绿油油的韭菜伸着小手,在和我打招呼;紧挨着韭菜的是茄子,挂满枝头的小茄子就像是一个个紫色的小灯笼;茄子里边种的是长豆角,一根根的长豆角就像是披散着头发的少女;最里边种的是尖辣椒,尖辣椒长在绿色的叶子下面,好像是在和我捉迷藏。爷爷告诉我,大个儿的尖椒都在下面长着。我仔细一看,果不其然,那一簇簇的尖椒,鲜嫩嫩的,惹人嘴馋,我恨不得马上咬一口。水灵灵的丝瓜长在墙根处,顺着墙面已经长满整面墙了,满墙的黄色小花迎风招展。爷爷说丝瓜又有营养长得又快。

我先摘了豆角、丝瓜、尖辣椒,又用镰刀割韭菜,忙得热火朝天,恨不得把这些美味的蔬菜都装进自己的袋子里。天气真热呀!我采摘了一会儿,便汗流浃背,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儿从额头上顺着脸颊滴落。但总的来讲,心还是乐的。我采摘了两大袋子蔬菜,沉甸甸的,都快拿不动了。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很有成就感,我真高兴啊!

这次采摘蔬菜,有苦有甜,有汗有笑,我收获很大。我不仅知道了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种植、搭架、生长和结果的方法,更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让我认识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了我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品质。

(指导教师:张艳)

大嘴巴留言:

上一篇:四川大学高等教育学下一篇:幼儿园邮递员送信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