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听力篇

2024-06-19

教案听力篇(11篇)

1.教案听力篇 篇一

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口语篇

(一)[2008年09月25日]

新东方 张晓楠 新浪博客

继续我们提高英语水平的系列。今天开始讲如何提高口语水平。大家先不妨总结一下,自己的英语口语如果不好,原因是什么?说的少?听的少?词汇量不足?发音不好?句型结构掌握的不扎实?我们得先发现原因,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一下,大家口语不好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以下几方面:语汇,语法,语音,语气,语调,语感,语境。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慢慢跟大家分析每一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天先来讲口语提高的综合学习练习方法。

讲以前,继续我们的常春藤盟校系列。今天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哈佛很漂亮。只可惜我去的那天太冷了,而且下大雨了,所以没拍到什么好照片。

John Harvard的这只脚已经被摸的亮晶晶了。据说摸了会怎样怎样,所以每个来哈佛的人,好像都要摸一下拍个照。

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我在哥大就读的SIPA是同一类型的学院。当然,这里比我们哥大SIPA更有名些。不过,据我们的老师说,在纽约,我们系更出名。呵呵

全世界最好的商学院HBS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学习活动室。硬件条件相当好。

提高口语水平,我为大家总结了八个字,就是:跟读模仿,朗读背诵。加上之前讲听力提到的听写。如果大家把这十个字落到实处,听说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跟读模仿和朗读背诵不要颠倒了。有同学问过我:老师,如果我把所有的听力原文都背下来,您说我的听力口语水平会不会提高?当然会提高,但是速度和效果没有先跟读模仿快。因为如果之前不听声音材料,在不了解语音语气语调等情况下,盲目朗读背诵,可能会让错误的发音在你耳中脑中不断地被强化,这样是不利于听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跟读模仿,到比较熟悉语音语调之后,再去朗读背诵。

跟读模仿的原则是,不要和声音材料一起读。更不能一个词一个词那样跟读。而是听磁带读一句,然后按暂停,进行跟读模仿;再听一句,再模仿。听和模仿的时候看着原文,可以把词的发音和语音语调在书上进行标注。这样以后朗读背诵时,你做的标注可以提示你这句话比较标准的朗读方式。如果水平相对薄弱一些的同学,不要指望从一开始就整句整句模仿,可以先从模仿一句话里面有音变现象的短语开始,比如连读的,失去爆破的,或者自己以前发音不正确的个别单词。平时泛听时,也可以随时随地跟读模仿。比较有效的提高方式是,跟读模仿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一听,和原文对比一下,就更容易发现自己口语中的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朗读背诵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如果大家要朗读,就一定要大声读。不是歇斯底里的喊,但朗读时声音一定要大。否则就默读,完全不要出声音。最影响大家快速阅读能力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嘴里小声嘟囔英语。这样的结果是,以后看到什么文章,都喜欢小声在嘴里嘟囔,会严重影响我们阅读和理解速度的。背诵时也不建议大家背整段的大文章。因为背文章,很多精力是用在回想上下文到底是什么,而我们在这时更关注的其实是每个句子到底说得怎么样。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学了这么久的英语,觉得对我口语帮助最大的就是从初中到高中每天早上的早读课。那时是一天早上读英语,一天早上读语文。开始很不喜欢早读。因为早上到学校很早很困。可慢慢我发现,早晨大声朗读居然是提高口语最有效的办法!而一个人如果口语好了,听力也就不会差了。

什么样的材料适合我们用来跟读模仿呢?这里推荐两个。一个是老托福的听力原文。如果觉得难度大,就可以先从跟读模仿一句话开始。慢慢再过渡到段落。注意:无论你是否参加托福考试,老托福听力都是提高口语水平最好的资料。原因很简单,托福听力材料里的内容,是美国校园社会的真实再现,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每天说的内容。

另外推荐大家用《英语九百句》。它集合了国外人最常使用的九百个左右的经典句型。每个句型又衍生出去很多类似的句子。掌握了这九百个最常用的句型,你就可能创造出九千个生活中的句子来。这个材料朗读者的发音,是我听过的有声读物中美式发音很标准,而且特别清晰的材料,也是和托福朗读者声音更接近的材料。也就是我们说的美国的普通话。英语九百句朗读的速度不快,所以很适合大家跟读模仿,朗读背诵。

另外,这里纠正大家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误以为,提高口语水平一定要找英语是母语的人来学习提高。其实口语真正有效的提高,是要自己和自己练习。可能很多同学有过和外国朋友练英语的经历。不知道有没有觉得自己似乎总是用同样的词语和句子再和他们说话。说了很久,自己的发音可能好了些,但口语表达能力似乎提高的比较慢。这是因为,口语是两个部分:学习口语和练习口语。大家和外国朋友交流,主要是在完成练习部分,而学习部分的工作,则需要自己来实施。就算完全没有和外国人说过话,大家也可以把英语说得很好。因为声音材料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跟读模仿,朗读背诵是学习的过程。练习的过程除了和外国朋友聊天以外,还可以做这样一个非常有效的工作,就是:复述故事或自言自语的练习。比如你看完听完一篇文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重新讲一遍。自言自语的意思是,自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命题小作文,仅进行15-25秒的准备之后,开始自言自语的回答这个题目。比如:你最崇拜的人是谁?稍为想一下,然后开始回答。最好同时录音。这个练习,和新托福IBT口语考试是类似的。这样练的目地,是为了锻炼我们快速思维的能力。

谈了总的学习操练方法,接下来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来讲口语不好的第一个原因 - 语汇问题。

我听到过很多学生抱怨自己口语不好,说:我的词汇量太小了。想说的话,都找不到合适表达的词。可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会让很多人惊讶的数字。据统计,美国人完成日常的基本交流,最常用的词只有五百个。而我们很多同学的词汇量远大于五百个,但为什么还会觉得自己口语不好,无法顺利交流呢?回忆一下我们学英语的过程吧。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每一个词我们基本只能反应出一个意思,还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怎么搭配怎么用。基本都是在脑子里把汉语的词一个个找对应的英文单词。有些同学误以为,每个汉语词汇都得用直接对应的英文表达,而且越是复杂的词汇,越是不认识的词汇,用出来才越显档次。其实口语追求的是simple but effective。构成句子核心的词汇是动词。大家要提高口语水平,首先要充分熟悉最常用的动词的搭配,比如come, do, get, give, go, have, keep, make, put, take,等。比如你想说,减少了费用,减少这个词,很多同学都会想到用reduce,其实你也可以说cut down the expense。

总结这些动词常用的搭配并不难。大家只要在有空的时候翻开词典,每天看一两个常用动词的一些搭配,更要多看例句。坚持看一个月,你会发现,核心常用动词的用法就会掌握的比较好了。这里提到了词典。我就说一下,大家学习英语用什么词典吧。我比较推荐的是,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因为词条的解释和搭配比较全。当然,朗文的双解词典也很不错。朗文词典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英语解释比较通俗易懂。牛津的有时用来解释的英文单词本身会有点儿复杂。如果是准备美国出的英语考试的同学,比如TOEFL, GRE, GMAT,LSAT的同学,可以有一本韦氏大学英语词典。这个词典,通俗的说,是美国人学英语时的的新华词典。大家如果参加国内的考试,可以考虑选择英汉大词典。(未完待续)

如何提高英语水平之听力篇

(二)昨天的文章里讲了两点,一是听力水平应该在国内提高;二是听力水平提高的规律。今天主要谈谈大家在练习时,具体怎么听,听什么等问题。听力提高的方法分为精听和泛听。所有方法内容都是多年来我自己学习以及教书的实践总结,均为原创。支持原创,打击盗版!

另外,我写得时候一定会出现错字等问题,尽管自己也努力检查,但难免还会有纰漏。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呵呵。所以繁请大家如果发现文中任何错误,请给我留言。谢谢。

这次的常春藤盟校是大名鼎鼎的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远处那个靓女是我妈妈

我身后那些人是来参加学校组织的campus tour的。每个学校都会有这样的活动。帮助大家了解这所学校。来普林斯顿参加tour的家长居多。因为这里的本科最有名。

为什么我身后的雕塑都没有头呢?喜欢普林斯顿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探个究竟

精听

精听一个重要的练习方法是听写(Dictation)。我还记得,当年我考英语专业八级时,是要考听写的。那时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读四遍。第一遍总听,大概把握文章主题和大意。听第二遍时开始写,但肯定会漏掉很多词没写下来。第三遍开始补空。最后一遍总体检查。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听力也用这样的方法的话,你会发现既浪费时间,提高的也很缓慢。虽然我英语八级证书是优秀,但说心里话,我觉得当时的老师并没有教给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完全靠拼命反复做题。由我的经历可以得出:你要是特别能吃苦,可以天天学英语十几个小时,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的英语同样能够学好。在刻苦练习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总结出很多学习方法和规律。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如果我们把有限的生命错误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事情上的话,就得不偿失了。推荐大家看《80/20效率法则》,很多外企面试员工,都会考察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带来效益的事情上去。现在大家有福了!我会尽力帮大家总结提炼些能帮助你们高效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

听写材料的选择

建议大家不要用电影对白或者托福听力的对话部分练听写。换句话说,对话类型的材料(conversations)是不适合拿来练听写的。原因很简单,对话的难点不在于某一个词,或一个复杂的句型,或比较晦涩的内容,或巨大的信息量。难点往往来自于一些音变现象,比如连读失去爆破;来自于一些俚语习惯表达;来自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换句话说,很多对话材料,就算原文里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不一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费了半天劲听写下来的对话内容,要么看不懂不理解;要么就是这次看懂了,下次还是听不出。所以,对话材料应该采用的练习方法其实是跟读模仿。后面会讲到。

用来练听写的材料应该是一个人的陈述、讲座之类的(Lecture)。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材料,是和练听写的目地分不开的。练听写的核心本质其实是为了提高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有的同学误以为听写就是要把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写下来。那是一些考试的要求,不是我们平时提高听力的方法。如果那样练习,你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时候就算写下来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二是,觉得刚才听懂了,但要下笔写的时候觉得又忘了听到什么了。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没理解听到的内容。听写真正应该做的是记忆和总结的工作,而不是听和写的工作。什么叫做记忆和总结,就是我们不需要完全按顺序重复这一个人的每一个字,但我们要做到能理解它的内容,并在总结后复述出来。这才是我们练听写真正的目地。如果我们总是反复听原文,一个字一个字写,可能半个小时才写了一个五分钟的文章,而这半小时的投入可能就没有达到什么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

听写材料的长度应该是一分钟左右的。千万不能用太长的。曾经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张老师我在练听写。我今天听写的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这得写多久啊!

适合用来练习精听的材料包括:老托福听力材料中,Part C的lectures。新托福IBT的lectures很长,大家可以分成几次来练听写。同时,新概念英语二册三册的lectures也可以用来练习。这里面有一个时间问题,如果你就剩一两个月就要去参加考试,一定记住所有的练习内容都应该是和你要参加考试直接相关的材料。而且由于时间比较紧,就不建议天天练听写。一周练个两三次足矣。所以说很多时候,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只有在特定时期如何练习的区别。

听写的步骤

第一步总听全文。既然叫总听,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内容的细节。总听只做两件事,一是明确主题,大概知道这个段落讲了什么事。二是寻找逻辑。英文文章的逻辑包括什么呢?只要能简单判断出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还是空间顺序;是现象解释还是两种观点的比较等。所以在总听第一遍的时候,关注那些起承转合的词,可以帮我们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比如你听一篇段落,听到in the past,那你的预期就该是,后面可能会提到now,也许还有in the future。听到“一些人认为”,那你的反应应该是,接下来会谈“另一些人或者我认为的”。以前大家对于这样的能够提示你文章逻辑关系或顺序的词是不敏感的。总是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就陷入细节。

第二步细听每句。在细听每句时,我见过有同学用复读机听。一句话说完,他就按个复读,让机子一遍一遍地读这句话,他不紧不慢地逐字听写下来。这种听写就属于低效甚至无效听写。换句话说,你付出了80%的努力,却可能只带来20%的效果。还有些同学是这样练习的:就听一句话时,刚听到两个词,就马上按暂停,写下这两个词,然后再听三个词按暂停,写下这三个词。一句话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听得支离破碎。我这里讲的细听每句,主要强调句子的概念,是sentence by sentence的听写,不是word by word的听写。不过,这里的sentence也不是说非得到一个句号才算是一个sentence,这里指的是一个语意的停顿,包括像逗号,分号,冒号等,都叫语意的停顿,在这样的地方可以按暂停。具体操作建议:一句话先听一遍,到了一个语意停顿的地方按暂停,通过你的回忆把这句话写下来。有同学可能说,老师,一句话说了十几个词,我才能写出三五个单词,根本没关系,因为我们在这里练的不是把听到的内容完全写下来的能力,而是锻炼记忆和总结能力。这里记住:每句话只听一遍,尽力写出或复述出你听到的内容。能写多少算多少。开始能写三五个词,坚持练习,就能写出更多的。

第三步反复琢磨。这一步是核心关键。“反复”在这里不是一个副词来修饰琢磨的,反复和琢磨都是动词,指既要反复,又要琢磨。反复多少次合适呢?我见过特用功的同学,一句话听不懂,他就发誓说不把你听出来我就不吃饭!于是反复了三五十遍,听得眼睛都绿了,还是没听明白。这不又是80%的努力用在了没有效率的20%的事情上了。反复三五遍是最合适的。如果一句话反复三五遍还没有听出来的话,再听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不过反复一两遍又太少。不要急着知道说得是什么,要通过反复三五遍,建立对整个句子的感觉。

反复

A.反复一遍后,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这时候就别试图把这句话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了。只要用记忆和总结把这句话的核心大意写下来就行了。

B.反复了几遍之后发现大多数内容都听明白了,但里面的个别词没听出来。这些个别词可能对我们来说是生词,也有可能是发音或音变导致我们没听出来。这时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记录声音符号。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标,汉字或其它标音方式,把你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总有同学说:老师,这句话我听不出来听不懂。我就会问:那你听到声音了吗?他说:听到了。我说:听到了什么声音。他说:啊,忘了。我们练习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每次反复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开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一句话啊。这时,当你把原文放在一边再去听一遍听力材料时,你发现你都懂了。而这根本不是用耳朵听出来的,不是你的听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记住了。就像我听广东歌,我先看一下歌词,再去听,我会觉得我广东话的听力水平还不错嘛,都能听懂。但如果不让我看歌词,直接去听,我肯定听得稀里糊涂。这些年来,很多同学也就是活在这种幻觉中。听了几遍,看了原文再去听,就以为自己听力水平提高了。所以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在听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建立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和实际内容之间的关联。把你听到的声音用你熟悉的符号记下来,哪怕只能记录下一种语气语调的起伏或者个别的声音。有时候成功失败只在一线间,就差那一点点。在听写的过程中,记录声音符号这一步就是那一点点。如果不记录,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单词这个短语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声音。同样的词作用在不同的人耳朵里,声音符号是不同的。如果你认真记录一次,下次再听到一样或类似的声音时,你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一定会加快。为什么大家听到Good morning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反应就得懂,而且会立刻反应出来意思是早上好。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声音符号已经非常熟悉。而很多其它的单词或短语,我们认都不认识,更不用说在我们脑海中有什么似成相识的声音符号了。我们也从来没有试图去体会过,这些词和短语在我们自己的耳中,听到的感觉是什么。

C.听了三五遍,发现整个句子还是不知所云。这种情况的就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了。可能里面有生词,有音变,还有可能是句型结构不熟悉不理解。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应该同时做A.B里面提到的工作。并把这句话作为接下来琢磨和总结的重点来对待。

琢磨

反复完三五遍,打开听力原文,对照原文和自己的听写笔记琢磨。琢磨什么呢?刚才这儿我没听出来,是因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还是因为觉得发生了音变现象,还是因为我对这个词或短语的声音不熟悉,反应的慢。如果你能这样坚持二十天到一个月的训练,听力不可能有问题。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词汇量积累了,听多少材料都不存在问题。这是我们说的在第三步反复琢磨要做的两个工作。

第四步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总结的时候做两个工作。一是对照着自己写的声音材料再去听一遍原文。再看着听力原文在心里默默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同时回想刚才在这里为什么没听出来。发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来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是单词不认识,我就多记两遍。如果是因为发音问题,我就多跟读两遍。如果是因为句型句式不熟悉,我就把这个句子单独提出来分析一下,然后用这个句型再造两个句子。其实一篇一分钟左右的文章,如果我们每天坚持用这四大步骤练一遍的话,一个月下来,听力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

张晓楠:05年到0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主修金融方向.07年在纽约摩根大通银行实习.06年在瑞士信贷投资银行部实习.05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03年到05年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俞敏洪秘书;同时也是集团高级培训师和优秀教师.02年任北京新东方少儿部主管.2000年开始在北京新东方学校教授托福听力课程.

2.教案听力篇 篇二

根据Larry Vandergrift (1999)的定义,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听者必须能够分辨声音,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解读重音和语调,并在头脑中保留所得到的信息,联系话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及话语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对所有已得到的信息做出解读。[1]因此,听的过程是一个交际的过程,是听者努力去理解整个语篇情境的过程。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力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听力理解受母语与目标语双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听力教学只停留在句子层面上,注重分析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形式,忽视以语篇为中心的语义整合。下面是一个关于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的调查:

由上表可以看出:传统听力教学中,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对语篇分析的比重最轻。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其它的听力技巧。很多英语学习者也反映,在听的过程中,他们能听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但是总是不能很好地准确理解整个文章的意思。

2. 语篇结构分析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

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对语言篇章结构的解析可以拓展学生听力理解的新视角。听力理解的对象是语篇,而不是孤立的句子和单词。因为语篇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所以听者不能单纯地从词、句子的层次理解,而应该以语篇为单位来考查其语义。如果学生能从语篇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听力训练,则可以大大改善听的能力。对英语语篇结构的分析可以分为语篇纲要式结构、信息结构、语法功能结构。

2.1 语篇纲要结构

根据英国语言学教授迈克尔·荷伊(Michael Hoey)的语篇分析理论,英语语篇基本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总体—分述型(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如先概括后举例、先整体后细节进行推进;二是对照—匹配型(Matching-Pattern),即通过对比异同来突出中心议题;三是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先说明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办法,最后进行评价。因此,学生如果在听力中注意参考语篇的基本模式,通过归纳段落大意、进行层次划分的方式来了解语篇的宏观结构,可以提高听力理解速度,从整体上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

听力材料的语篇应细划到语段。语段是语篇结构中的中间层次,段落是在某些语体(如记叙文和议论文)中比语段更大的意义单位。如果对语段采用纲要结构分析,更有助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熟知这段听力材料中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有的语段包含在段落里。在听力材料中尤为要注意对语段的分析。如在高级英语训练材料中有这么一段材料:

(1) Most people who have typewriters and can type well prefer to type their letters nowadays. (2) There was a feeling a generation ago that typewriting was not quite proper in social correspondence, b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least, the prejudice against typewriting much social correspondence has disappeared. (3) Many people, as a matter of fact, prefer that letters written to them be prepared on the typewriter, since it makes them easier to read. (4) On the other hand, the objections to the typewriter are that it is less personal and that it suggests that the writer was in too much of a hurry to sit down and write in long-hand (以普通写法书写) . (5) One’s handwriting is in some ways as much as expressions of his personality as his voice, and in correspondence between friends a great deal of the writer is missing if he uses a typewriter. (6) Therefore, the typewriter is often avoided in letters which express friendly and personal sentiments.

这一篇听力材料共有六句,分为两个语段:句(1)至句(3)为第一语段,句(4)至句(6)为第二个语段。两个语段分别表达了正反两层意思:第一语段表达正面意思,说明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的信件来往愿意打字而不愿手写。第二语段表达相反的意思。上下两个语段用“On the other hand”连接起来,形成语段之间的转折关系。学生若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一语篇结构的特征,就能够快速而清楚地掌握这一语篇所要表达的基本意义,这就为进一步理解听力材料语篇奠定了基础。

2.2 语篇信息的逻辑结构

除了从整体纲要结构方面去理解听力材料语篇, 对语篇的整体意义的理解还取决于对连句成篇的逻辑纽带如afterwards, later, then, 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next, last, besides, furthermore等连接词的不断积累和分析。语篇中的这些逻辑纽带词往往能表示说话人的思路和语篇意义的重心。如: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or so, some un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increased their food production.Their populations have at the same time grown faster.The standard of living hasn’t improved.What’s more, the increase in food production has been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using up marginal land.As a result, there has been no gain in the productivity of land labor.

在这段语篇中,黑体部分的连接词所引导的内容是说话人想要重点表达的内容,也是整个语篇的主旨所在。如果学生听的时候没有太注意听到黑体部分的连接词,就会很难把握住本段材料的中心和作者的思维脉络,那么把握大意就有相当的难度,甚至会理解成相反的意思。

2.3 语篇语法功能结构

英语语法运用于语篇分析,能更深层次地帮助学生准确到位地理解听力材料的含义。如把英语语法中时态、体、省略、替代和照应关系等理论研究应用到听力训练中,则可以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重复。

(1)某些时态、体搭配可以起到衔接的作用。

比如在叙事文中,上文用一般过去时,下文用过去完成时,上下文之间建立起一种衔接关系。如:

I stopped to let the car cool off and to study the map.I had ex pected to be near my objective by now, but everything still seemed alien to me.

这里下文的过去完成时态(had expected...)为上文所讲的动作(stopped to...)提供了说明。学生听的时候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这层关系,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得更准确。

(2)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照应。

听力测试中最容易考察一些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所照应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受测试者对这一听力材料的把握程度。听者如果不刻意加强对一些代词照应的训练,则很容易忽视一听而过的内容。

A helicopter is to go almost anywhere.It can go over swamps and forests.It can cross rivers and mountains, and it can take off or land almost anywhere without any special preparation.This is what makes the helicopter such a useful vehicle.

文中第一个和第二个“It”所指代的内容很简单,一般容易听懂。但是文章中“This”所指代的内容是指上文所有的内容,稍不注意,就会理解错误。进行听力训练时应多注意,以后听的时候才会对听力材料把握得更准确。

(3)替代和省略。

替代和省略具有共同的修辞目的,就是避免文章重复。在阅读理解中应留心注意替代词如so, that和省略的内容。听的过程中更应用心去感知整个句子的结构。加强对替代和省略句型的熟悉度,会大大提高听的有效性。

例如:

A:Is there going to be a meeting tonight?

B:I hope so.

(这里so所替代的完整内容是:there is going to be a meet-ing)

例如:

A:Why are the boys so surprised?

B:I’m not supposed to say why?

(这里why后面省略了they are so surprised)

M.A.K.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就是一种操作性、实用性都很强的语篇分析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是期望学习者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的分析,能帮助他们在总体把握文章的文体结构之外,还能够从更深层次把握文章的语义,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如果把系统功能语法运用到英语听力理解训练,更能促进学习者加强这方面的锻炼,从而使其很好地把握听力要点,提高听力的有效性和能力。我国语篇分析者对M.A.K.Halliday的理论都很支持,但是现实中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理论指导的人数不是很多。

近20年以来,第二外语习得以听说领先为其指导思想,听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65%的信息来自听说交流。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交际能力。而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听力理解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语篇分析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会对其听力水平的提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2]Vandergrift, L.Facilitat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Acquiring successful strategies.ELT Journal Volume53/3:168-170, 1999.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124-134.

[4]任晓涛, 许家金.语篇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 2002, (2) :1-29.

3.教案听力篇 篇三

出生前听力就有问题属于先天性疾病,但是出生后出现的听力障碍,大部分则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感冒,引发中耳炎造成的。

有些妈妈会说“我的孩子是伴着感冒长大的”,这等于是说“我的孩子是伴着中耳炎长大的”,因为感冒和中耳炎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耳炎是一种感冒后遗症,是鼻腔中的炎症转移到耳朵后产生的疾病。中耳炎并没有大碍,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而成为慢性中耳炎就会引发听力障碍。

很多人会觉得,妈妈不至于当孩子病情发展到听力出现障碍时还看不出来吧,但事实上这种事例并不少见。中耳炎没有特别的疼痛症状,如果孩子不说疼,即使发展成慢性中耳炎也无法察觉。特别是发生在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婴幼儿身上时,如果不细心观察是很难发现的。

谁都有可能患中耳炎,但是70%的中耳炎患者是未满4岁的婴幼儿。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小孩子非常容易患中耳炎。

培养好的习惯

就不用担心患听力障碍

除非孩子患的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大部分听力损伤都是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孩子的听力出现问题。

◎注意耳朵不能进水

孩子喜欢在水中玩耍,所以需要特别注意耳朵里不能进水。如果耳朵里进水了,要倾斜头部让水自然地流出来。再用消毒棉签把剩余的水吸出来,不能使劲抠。洗澡的时候可以戴浴帽,防止水进入耳朵。

◎不要挖耳朵

耳垢再多也不会导致听不清声音。所以妈妈们不要按照传统的习惯,看到耳垢就要帮孩子挖出来。如果挖得不当很容易引发炎症,会影响听力。如果实在觉得有必要,可以去小儿科或者耳鼻喉科找医生来挖。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长时间戴耳机大声地听音乐会严重损害听力。一般情况下小孩子不会长时间戴耳机,但是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却会经常戴耳机。戴耳机的时间一次不要超过20分钟,最好禁止孩子戴耳机。

◎擤鼻子每次擤一边

孩子患感冒时经常会流鼻涕。如果一次擤两个鼻孔,陡然上升的压力会将细菌带到耳朵里。如果孩子想擤鼻涕,妈妈最好指导孩子擤完一个鼻孔再擤另一个。

4.教案听力篇 篇四

在复习之前,你需要了解四级到底在考什么?

四级考点:

a 四级题目中30%的题目是原词重现,即听到的和选项是一模一样的!

比如:你听到 millions of coins on the bottom

你看到 millions of coins on the bottom

对~不要怀疑,就是这么“傻瓜”的解题方法

b 60%的题目是出现一处或两处的同义词代换,即听到的内容和选项是同义词!

比如: 你听到 a discovery of a new species of snake

你看到 a new species of snake has been discovered

代换就是如此粗暴简单,做错题的你,是不是经常想太多呢

在这里,请你单曲循环李玖哲的“是我想太多,你总这样说”

c 10%高频词反复出现,选择反复听到的那个高频词!

这种题目看上去很难,其实很容易操作,比如6月第二套第一篇新闻听力是关于睡眠的

所以你只要选择与睡眠有关的选项就不会错啦~

搞清楚考点,我们开始着手复习啵~

你这么聪明,相信已经猜出来要如何复习了~我们只需要把正确选项和录音原文对应起来复习,就可以理清所有四级新闻听力的套路了。

5.教案听力篇 篇五

第一篇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

只有对英语听力的学习有兴趣,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才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机械而痛苦地学习英语只会使学生心绪更苦闷,而导致最终放弃。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引领学生走向兴趣领域里。在听力课堂上要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课堂上尽量使用英语并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听懂课堂用语开始,逐渐增加听力素材的难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英语的听力训练。每当学生听完一个问题并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表扬,错误时同样要鼓励他们。有时让学生欣赏一段英文歌曲,增加学生对听力的兴趣,经常鼓励他们欣赏英文影片,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二)培养语音和语言技能

加强语音训练,提高听辨能力。中学生英语听力训练应包括听辨和理解,只有正确理解说话人所发出的语音,辨别相似音素,才能确切理解这个语音形式的内在意义。从语调分析,大多数句型使用降调,一般疑问句使用升调。但在语言实际运用中,说话人在特定的环境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常使用不合常规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在学习实践中逐渐掌握语音、语调,有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三)丰富知识库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障碍。因此,听者的个人知识库存对于听力理解至关重要。要鼓励学生在听之前和听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使接受信息与听者的知识,经历和经验的库存信息发生联系,促使理解过程完成。因此,要求学生平时注重各科知识的积累、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对各种文化背景的了解,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经验库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坚持多听多练

听力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每天要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大声朗读课文或其它阅读材料;可以是边听磁带边朗读;可以做些听写单词、句子和短文填空之类的练习,可以互相之间练习对话等等。在朗读句子时要注意语调、连读、重读和弱读等。另外,提高语速也很关键。只有自己说话流利,才能对别人的对话作出快速的 反应。所以,平时就要多跟着录音模仿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从而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地道的语音语调。听和说都是对大脑感官的刺激,是相辅相成的。

(五)注重学生词汇量的扩大

在教学中重视词汇教学,使学生熟记常用的单词和短语、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应做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单词、短语过关,并使之在大脑中形成长期的记忆因为词汇量越大,掌握越熟练,做听力练习时就越得心应手,准确率就越高。

(六)培养学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在听对话或短文时,要注意主题句和关键词。在大多数对话中,主题句往往由后一位说话者的回答予以表达。而听短文时,要注意开头或结尾。在短文中,开头常是信息内容的引导句,它能揭示整个段落讲什么,信息内容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由于听力测试的速度比较快,对话或独白篇幅较长,干扰考生选择正确答案的信息也多。如果只是盲目地逐字逐句地听,难免会听了上句忘了下句,但如果考生能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七)调整心态,镇定自若

做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紧张、焦虑、不安都不利于捕捉声音信息。在听录音时要集中精力,沉着应付,不慌不忙,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也不要紧张,个别地方不懂并不一定影响答题,而且第一遍不懂,还有第二遍。促进积极的情绪对提高听力的训练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综上所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见成效。听应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英语教学必须加大听力教学力度,师生都树立信心,打好词汇基础,坚持多听,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定会不断地提高听力水平,在听力测试中取得满意效果。

第二篇

一、初中英语听力课堂的问题

1、听力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课程改革之后,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听力教学中,教学的方式仍旧是比较单一,仍旧是以练习和考试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些英语材料以试题的方式让学生做,教师认为只有学生听并且做才能知道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所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以这种方式的练习无法获得听力能力的真正提升,而且久而久之也容易造成他们对听力兴趣的降低甚至排斥。

2、重视程度不够

听力教学同阅读、写作教学相比,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多数教师认为后者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这也造成了我国英语教育的一个独特现象:高分低能。学生能够看懂英语却听不懂英语,而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也就是听和说,能够用来交际。造成这种现象同教师缺乏重视有关,多数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分散在听力教学上的时间非常少,学生无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提高听力的能力。

3、学生对听力存在心理障碍

多数学生对听力存在着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是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的难题之一。对于一些英语成绩不错,但是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一旦在听力中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会心里慌乱,以至于影响整个的听力练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不注意平时的练习,造成听力能力的低下,这些学术从一开始就会听力存在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听不懂。这些都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的存在对听力教学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二、提高听力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方式

针对听力课堂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就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使学生的听力能力有所提升。根据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解决:

1、转变听力教学的方式

听力教学的方式不单单是通过练习和测试来提高,听力同说、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听。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听,听的内容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做安排。课堂上的听力练习教师要遵循由易入难的原则,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系统的训练,除此之外,教师也要通过多读和多听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头 演讲,内容也做指定也可不做指定,除演讲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可以将该生的演讲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复述或者翻译,并由演讲者做最后的解释。这种演讲的方式技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除了听之外就是读,这里的阅读指的是大声朗读,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时间安排,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堂阅读时间,比如每一节课有五分钟时间用来让学生朗读一篇新的英语文章,且要求学生在朗读完之后需对朗读的内容进行翻译。听力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将听力同读和说有机联系起来,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2、转变心态,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对于教师来讲要通过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认真研读来把握听力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对听力教学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学生也才会加强对听力的重视。对于学生来讲,对于听力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投入到听力中去。心理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的精神处于高度兴奋或者厌烦状态时就无法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为了让学生在听力中能够更加的专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听多练,以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作为进一步前进的动力,此外,教师还要将保持平和的心态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之中,让学生知道无论听力中出现任何问题,如漏听、杂音等,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3、增加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讲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懂得这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对于英语语言的国家来讲,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会融入到语言当中。不同民族的不同表达特色、俗言俚语等都会在语言中表达出来,这也使听力具有了挑战性,许多学生听不懂材料的内容就是源于对对方文化的不了解。我国的英语教材多传递的是美国或者英国的文化,因此,教师需要跟学生讲解一些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中的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

作者:王万容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会江中学

第三篇

一、听前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听前又分为两段:拿到试卷后到放第一题录音之前;二是做完一小题后还没有放下一小题之前。因为做听力题的时间比较紧,又“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如果我们能在听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底,就会事半功倍。首先,拿到试卷后,不要光等着放录音,而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试卷的整体认识

快速阅读各大题,熟悉题型和各题要求。一般题型有:

1、听句子,选图画;

2、听问题,选答语;

3、听对话,选答案;

4、听短文,选答案;

5、听短文填空等等。了解题型的同时明确各种题型应注意的事项。

(二)利用剩下的时间开始浏览部分大题的各小题选项,从中找出解题重点、相关信息及异同点

如第一题的选画面,我们根据画面可以先猜想要出现的单词或短语,这就是解题的关键。再如“听对话,选答案”题的选项为:A、7223458;B、7223658;C、7224358;D、7223548,这是辨别一个电话号码的区别,注意观察会发现,这些数中前三位和末一位都相同,听录音时就把重点放在第四、五、六位的数字上。这样,我们心中有数,也比较容易听出正确答案,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心理。

(三)听录音时每小题之间会有一点时间

我们也应争取利用,尽可能的把准备听的题目和各选项浏览一遍,大致了解要听的内容,并且带着问题去听。特别是短文填空,这类题是近几年在考试改革中出现的新题型,它形式新颖,考察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化,听力体裁各异,内容往往和日常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学会预测故事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短文中或表格中所用的时态,连词等等。此种做法还具有另一种积极的效果,即通常会发现一些难以在第一时间理解其意义“难词”,而“略读”与“抢读”可以将它们与上下文联系在一起,有利于“预感”其意,从而在它们在听力中再现时更容易把握。

二、听中

把握听的过程是做好听力题的关键。在这个阶段里要注意三方面:

(一)要放松,不纠缠

听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同时也要保持心情平静,这才不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听不懂的地方或遇上不会写的单词时也不要心慌,试图努力抓住或回忆有什么没听清,而是应继续听下去,听完整一个对话或文段。

(二)明重点,抓关键

听时要注意人名、时间、地点、比较、数字等重点内容,只放一遍的题目要边听边看边想边写;听对话或短文时一般要放两遍,我们听第一遍时应完全地听,先不要忙着动笔(除非很明显的答案),听第二遍着重听那些模糊的地方;同时还要注意听问题时要听好疑问词等。

(三)简字符,省时间

听的时候尽量减少动笔的时间,因为写的时间用多了就会影响所听内容的连贯。如选择时可以用一个“〉”快速勾出答案,句子信息可以用一些自己常用的或明确的符号作简单标记。如要填的单词较长或较难拼写可先用首字母标记,“teacher”可用“T”或用“老”字表示;“blackboard”可以用“Bb”表示;如句子TomistallerthanJim.可标为“T>J”等等。总之,可以用自己明白的标记来帮助理解整段录音内容。

三、听后

录音放完后一般有两三分钟时间检查,这是查漏补缺、调整规范的时候。应把刚才做过标记的地方调整规范起来,还要注意一些语法知识的检查,如单复数、动词时态等,其次是检查写过的单词或词组书写是否正确,再次是检查否有漏写的题目。在检查过程中,对于不太确定的答案最好不要轻易去改。听后的检查还可以带来一个好处--有个别甚至是一些在“听”的过程中捕捉不到的信息会被听后的全文检查所发现,有其是那些逻辑性比较强的信息,更易于在此环节中浮现。当然做题的方法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多听,多说,多看,多写,多练,以及注意一些相应的技巧,相信在听力方面会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罗金妹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民族中学

第四篇

一、交互式听力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1.交互式听力教学

指出听力理解有多个过程:首先,学生听到“生话语”,并且在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印象。然后,学生选择所听话语的类型,考虑到话语类型,学生推测听力材料的目的。随后,学生唤起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图式,在背景知识或者图式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得到听力材料的字面意思。此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语义解释,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抓住听力材料的本 意。之后,学生选择将得到的信息保存在短时或者长期记忆中。这一系列过程证明听力理解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交互是听力理解的本质。

2.交互模式

在交互式听力课堂中,交互通过多种模式得以实践。通常来说,交互有四种模式: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与文本以及人机交互。师生交互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师生交互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各自发起互动。如果教师首先提问,开始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交互则为师—生互动;如果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开始和教师的互动,这种交互则为生—师互动。师—生互动与生—师互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发起者是教师,后者的发起者为学生。在生—师交互中学生会表现得更为积极,教师应该降低自身对课堂的控制,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他们应该和同伴交流练习英语。因此交互活动经常发生在学生之间,这就是生生交互。生生交互通常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实现。此外,还有其他交互模式:人—文本的交互和人—机交互。

3.教师角色

在交互式听力教学中教师会扮演很多角色:设计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研究者。作为设计者,教师要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去教,也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今,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作为促进者,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将难化简;向学生讲授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教师的指导与引领至关重要。作为指导者,教师要指引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指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或者有效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预测。最后,作为研究者,教师首先要是思考者:思考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找到问题,设计教学环节,课堂实践然后进行教学反思。此外,作为研究者教师还应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学习策略。

二、交互式听力教学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变单一的交互为全面的交互

交互主要通过四种模式得以实践,并且这四种模式是交互的不同方面。但是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上交互模式过于单一,交互主要通过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实践于课堂之中。并且师 生交互并不全面,由学生主动发起的交互少之甚少。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交互模式进行听力教学。在听力开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相应的准备,阅读教材,这也是人和文本的一种交互。与此同时,应该有师生互动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示;人机互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和听力材料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在听力结束后,教师应该设计相关的小组活动,以达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给学生机会将听力中的话题、语言点、句子结构真正应用并输出。

2.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角色

在听力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过于单一,并且控制着整个听力过程以及交互活动。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在学习、交互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一个促进者指引他们解决困难。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该同时是设计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研究者。教师应该是设计者,设计小组活动或者任务,并且教师应该参与到交互活动中成为参与者;教师应该是促进者,帮学生化难为易;教师应该是指导者,成为学生的拐棍。

3.创造和谐的交互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交互环境。一些学生对英语听力心怀恐惧。在听力过程中他们会感到焦虑,因此没有足够的自信参与到交互活动中。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减少负担。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嘲笑。其次,教师要一视同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来设计相应的交互活动。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减轻焦虑,对学生的小进步予以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三、总结

6.对外汉语听力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掌握关于旅行语言和文化的知识,学会使用文中出现的语法。

2.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相关语法

2.理解对话语境,能够熟练运用文中关于旅行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际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对话语境,能够熟练运用文中关于旅行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际表达

四、教学方法

听写法

听读法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课 5分钟

复习词语,开始听力练习。﹙二﹚ 授新课

1.听做课本中第六到八题。16分钟 2.核对答案,找出语法点。5分钟 3.语法讲解5分钟 不是……吗 : A、你找我有事?

B、今天晚上开晚会,请你去参加。A、哎,不对呀,不是明天晚上开吗? 表示吃惊,没想到;

A、快去找个年轻人帮帮我? B、我不是年轻人吗?

表示反问,用来表示说…话者的不满、责备、分辨。还是:表示对情况的选择。自费:自己付钱 3.能力提升 ① 在听一遍原文,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复述原文的中心大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10分钟

四:课堂小结 6分钟

这课主要锻炼同学听说结合的能力,并告诉他们所用的听力练习方法。

七:布置作业

2分钟

7.教案听力篇 篇七

听力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但储存信息或记忆的对象不可能是具体的某个词语、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而只能是宏观结构,即抓住大意。Richards (1990:52)认为:“如果一个听者不能使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法,就可能理解不了某个话语。只是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法常常不能为理解提供充分的基础。”

听力的训练方式有三种:精听、泛听、半精半泛。泛听具有交际的真实性,可用最少的时间,重点抓大意,但是不会泛听的听者往往有强迫自己去理解一切的心理问题,遇到不能理解的词总想弄个明白,甚至包括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他们认为成功的理解就是完全的理解,对于不能抓住许多重要的词感到苦恼和沮丧,事实上有效的听力离不开听者忽略或撇开非重要环节的能力。抓住大意的理解完全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我们听自己的本族语时就是如此,因此,在听力中培养可理解大意的能力对在交际场合中获得有效听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语篇宏观结构理论分析

陈海庆和张绍杰(2004:421)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语篇连贯。他们认为语篇的总体结构从形式上和意义上可分为宏观形式和宏观内容结构。Van Dijk (1980)把语篇宏观形式称为“超结构”(superstructure),这种结构表示一般语体状态或常规功能框架。Van Dijk把语篇的宏观意义部分称作宏观结构,它是语篇超结构中功能框架在语言兑现时的规律。宏观结构表示的是语篇不同语义层次上的意义组合方式。与宏观结构相对应的是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微观结构是语篇中小句之间或按顺序连续排列的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宏观结构是语篇或话语更高层次上的意义结构。熊学亮教授认为将微观结构的若干基本命题浓缩成比较大的命题就是微观结构向宏观结构的转化过程,如把“The man walk to his car, got in and drove off”这个微观结构浓缩成“The man drove off”的宏观结构。Van Dijk制定了四条宏观规律,他认为语义宏观结构可以通过运用宏观规律推导出来。

(一)删除规律

这条规律是指删除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假如有一个命题系列(abc),如果a和b对整个话语没有什么作用,既没有蕴涵又不带有解释性质,即可删除,从而变成(abc)-a。例如:把“He went to the door, open it and went out”根据删除规律浓缩成“He went out”的宏观结构。因为“He went out”的语义价值比“He went to the door, opened it”更重要。

(二)选择规律

这条规律类似删除规则,是指从若干命题中挑选出能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系列,即(abc)-c。例如:He got a book from the bookshelf, opened it and began to read.因为“He began to read”这个命题已包含了“He got a book from the bookshelf, opened it”这两个命题。

(三) 概括规律

这条规律跟上述两条宏观规则不同, 这里不保留原来的命题, 而是用一个新的命题来代替它们, 即 (abc) -d。概括规则是用上义词来代替下义词、用总概念来归纳分概念的方法。例如:“Mary has over 100 history books.She has over 200 geography books.And she has more books on art.”可以被概括为“Mary has a lot of books of a variety of kinds.”宏观结构。

(四) 组构规则

该规则类似概括规则, 也是用新的命题取代原来的命题系列, 即 (abc) -d。这个新的命题必须蕴涵保存原来信息的种种关联, 表示某种时间的一般性状态或结果。如:“The light in the moon was turned off, The candles on the cake are being lighted.They are singing‘Happy birthday’”这个命题系可被组构成“They are celebrating someone’s birthday.”宏观结构。

二、听力教学研究

(一) 数据采集

作者的研究对象是青岛滨海学院2010级英语专业专科三年级听力课,每周6课时,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英语听力》上、下册。班级人数210人,学生主要来自山东省各县市,学生入学成绩较低。

(二) 数据分析

通过一个多月的上课,笔者发现学生的微观技巧一般,比如学生能够听出一部分连读弱读和缩略词,他们能够较好地抓住个别单词的信息,比如填空题。但学生的宏观技巧较差,他们使用的基本是自下而上的听力方法,也就是由个别词理解到全篇文章。他们的复述概括和总结能力很弱,在一篇文章中听不懂文章大意,不会从文章中找到回答问题的信息,更不会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猜测出文章的内容走向及预测最后的结果。他们也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者通过学生的反映和在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了解到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词汇量不够,从而影响对文章的理解;(2)听不懂全文大意,听了后面忘了前面的内容;(3)对于同音异形词毫无判断的能力。这也是源于对文章意思的不理解。为了证实问题存在的准确性,笔者做了以下的听力试验。让学生听教材第54课的文章“American Indians”,在课文中只有三个生词“reservation, mineral, immigrant”,还不到全文的1%,并且教师事先已告诉学生生词的读音及意思,但仍然有80%的学生不能回答以下问题:

1.Why did Christopher Columbus call the native Americans“Indians”?

2.Why did the Europeans start to take land from the Indians?

3.How did the Indians think of the land?

而且超过90%的学生不能总结文章的大意。试验证明,学生确实存在以上问题。

(三) 在教学中的实践

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语篇超结构是整个语篇的功能框架,它是语篇主要信息的组织安排,对语篇结构的把握无疑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大有裨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听前预测和听中或听后归纳来分析超结构的方法。听前预测主要是根据所听话题或标题对语篇超结构进行提前猜测,当然这种预测不一定非常准确,但它是对语篇宏观信息把握的一种方法。若预测结果与听力内容不太相符,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做调整。语篇宏观结构是超结构的语言实现,是语篇的意义结构。把握好意义结构需要听者具备相关知识,所以,听前预测话题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听教材第57课的“Section One:At the Travel Agency”之前,学生们进行预测:顾客到旅行社———咨询旅行社关于旅行的相关情况(包括地点、时间、节目、费用等)———实现结果(或无结果)。这次预测的结果与该语篇超结构基本吻合,后来同学们听得既放松,效率又高。

听中或听后超结构分析对于语篇宏观信息的把握大有帮助,给听者一种一览全貌的感觉。通常笔者是让学生听中推导时间结果或事件的因果关系,听完材料的一部分推理出下一部分,听完一篇材料画出超结构图。刚开始学生不知所措,后来经过几周训练并结合听前超结构预测,这种听后超结构分析变得容易并且成了他们的习惯。

听力理解过程由两部分组成:听的过程和理解过程。好的听力不等于好的理解能力,因为理解听到的材料需要听者已有的知识,包括社会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各科相关知识。听者若对所听材料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一定有助于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及对其作业和练习的批改,笔者发现学生在文化背景方面知识的欠缺是造成听力障碍的另外一个因素,这使得他们很难听懂听力教材中的新闻部分及有关西方社会文化和专业性较强的材料。

因此,听前帮助听者激活相关知识图式或补充部分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比如在听材料第54课“Section Two:American Indians”之前,笔者给学生介绍了感恩节的由来及印第安人在美国的地位。学生不但对此文化背景的介绍很感兴趣,而且为听下面的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听这篇文章时积极性很高,尤其与以前比较,关于文章的练习基本都能回答,并且他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很到位。

(四)教学总结

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培养学生在听力理解中运用语篇宏观分析方法对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自学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学生日志和学生面谈及研究前后学生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的比较,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时大大提高语篇宏观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更多地使用宏观策略。学生都反映现在与过去相比,听前那种紧张感少多了,并且听到话题马上想到与此话题相关的知识,听起来轻松多了。

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一些难题,如:习惯并非短期能够养成的,学生仍习惯于回到原来逐词记忆的老路上;一些听力材料语速快,学生来不及运用宏观策略;学生对文化背景了解太少,很难一时全部补上。

三、结语

对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并且训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借助Internet庞大的听力资源库进行自主听力训练。因此,对学生在听力课上的听力策略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T.A.Van Dijk.Macrostructure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2]陈海庆, 张邵杰.语篇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3]方子纯.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 2006, 4.

[4]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5]高鹏.自主听力训练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8.教案听力篇 篇八

关键词:显性连贯;合作原则;英语听力

一、引言

连贯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成为语篇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到八、九十年代, 许多关于语篇连贯的理论体系已逐步形成, 其中主要包括: Halliday&Hasan;的语域衔接理论, Van Dijk的宏观结构理论, Widdowson的言外行为理论, Grice的合作理论,Beaugrande&Dressler;对连贯的认知心理过程阐释,Brown&Yule; 的心理框架理论。上述几种理论模式均以一定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尽力地描述和解释语篇连贯现象。本文试图从语域衔接理论中的显性连贯和Grice的合作理论的角度出发,浅议其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三个层次

听力教学是外语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输入过程。语言接收者几乎要同步对所听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要在瞬间完成思维、分析、判断、预测、理解和筛选的解码过程。听力的特点是稍纵即逝,如不及时捕捉信息,听话人对所听到的话语就无法做出反应。这就要求听话人能够把即时听到的信息与先前信息和谈话语境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听话人能否掌握语篇连贯的规则直接影响听力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听力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听准音、听懂音、理解音。

第一,听准音是能有效进行听说活动的先决条件。它包括把一个由多个音组成的语音串全部听清楚,也包括把单个的音辨识出来,并能分辨音响、音高、音调、音速等。听懂音只是把话语理解为连贯的语篇的先决条件,它还不能使话语成为连贯的话语。但是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其他与听力有关的能力和因素就不能发挥作用。

第二,听懂音是把所听到的话语与意义联系起来,它是以听准音为基础的,但是听准音不能保证听懂音。反之,音听得不是很准,只要偏差不是太大,听话人也可以根据语境推测其意义。语音与意义的对应形式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层次上。听话人在听准音之外,还需把它们从语义上联系起来,补充上形式上没有明确表达,能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推断出语篇的整体意义。

第三,理解音。鉴别听力的辨识度主要看是否能够把整个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听懂音是在微观层次上理解语篇的词汇、词组甚至句子,但却不能把整个语篇理解为连贯的语篇。听懂音是听懂了微观层次上语言项目的意义,也能组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但是如果对语篇理解的程度不够的话,听力的有效性还会受到限制。

三、提高听力的课堂教学手段

(一)强调显性连贯手段的使用

显性连贯主要是指词汇衔接机制。听力接受信息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听话人在处理信息时无法反复斟酌、前后对照衔。因此,词汇衔接等这些显性连贯手段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就至关重要,有助于听话人理顺条理、弄清逻辑关系。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些表达有更加主动的敏感性。除此之外,听力材料的结构特点是:句子短,重复率高,冗余信息多。诸如You know, listen, well, I mean, you see等在书面语中避免出现的词语,在听力材料中司空见惯。

(二)注意语调的功能

英语语调主要包括升调、降调、高平调、低平调、降升调等。降调其基本含义是“肯定”与“完结”,多用于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升调其基本含义是“不肯定和未完成”多用于一般疑问句,也用于特殊疑问句,表示说话者语气亲切、态度友好;用于陈述句时,表示委婉、轻快、活泼的语气。降升调既可用在陈述句,也可用在疑问句中,表达的感情较丰富,常常带有一种言外之意。了解关于语调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对句子字面意思的理解之上进而准确无误地领会句子的言外之意。

(三)了解会话合作原则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听力教学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及语用能力。格莱斯提出在交际过程中双方都必须遵守“合作原则”,即尽量使你的话在发出时能符合当时你所参与的交流的共同目的或方面。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尽量提供对方所需信息,不提供冗余信息要求;(2)质量准则:只讲真实的话;(3)关联准则:所讲的话要有联系;(4)方式准则:讲话要简练、有条理。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些原则,恰恰相反,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些原则。交际中只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要理解说话人的真正含义,必须结合语境以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才可以推导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

大学英语听力中考察最频繁的一条正是第三条“关联原则”。在实际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提高单位时间的有效率,往往会出现一种省略现象。共知的信息越多,会话中的省略就越多,这种省略造成会话中出现信息的“空缺”,该“空缺”对缺乏共知信息的人来说,往往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听力教学中说话人常常由于各种意图发出的带有空缺的信息,也就是采用了隐形连贯表达,但却希望听话人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就增加了听话人的解码难度。会话含意的解码过程就是检验学生听力技能的过程。如果学生不熟悉隐形连贯,在听力中就会呈现迟钝性,在理解层面上出现空缺或偏移,从而造成说话人的真实信息被扭曲或被误解。反之,如果学生熟悉了会话含意的本质,把“形断”和“意连”结合在一起,也就会善于捕捉话语中的真实意图。在听力中,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语境、背景知识和会话合作原则,并能揣测说话者的意图来理解会话含意,而不是依靠字面的孤立意思。

四、结语

学习者的听力技能与其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思维分析能力及语用推理能力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听力教学大部分是以听录音为主,听力资料大都为真实的话语交际语言,是人们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语境中进行的日常话语交际。掌握一定的语篇连贯理论有助于解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的意图,帮助学生推断话语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何少庆.英语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运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德禄、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苗兴伟. 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13):9-14

9.听力公开课教案 篇九

科目:英语初级听力

课题:Invitation 授课班级:12英语1班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2013-11-21

上课地点: 阶梯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听懂对话,能够完成对话后给出的相应问题。

(2).掌握并熟练应用邀请的有关句型。

10.保护我们的听力(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 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毛巾、棉花,(小组)易拉罐1个、钢珠5颗、报纸1张、记录单1张。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蜗牛与黄鹂鸟》

2、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听音乐。

3、在比较中揭示课题。

二、了解噪音及危害

1、依次播放“噪音”和“轻音乐”。

2、学生谈体会初步描述噪音的特征。

3、课件描述:噪音的特征、界定及危害。

4、讨论了解生活中的噪音。

5、汇报、小结。

三、自主实验:控制物体发音。

1、演示发声罐,观察学生的反应。

2、讨论减轻发声罐声音的方法。

3、抽组汇报实验方案。

4、分组实验。

5、汇报交流,归纳提升。

四、远离生活噪音

1、课件:出示情境,2、小组讨论如何远离生活中噪音的危害。

3、汇报交流。

4、引发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五、全课总结

六、课外延伸:

11.初级听力 I 20课教案 篇十一

***********************************************************

教案

第20课 关上窗户吧

1、语音

(1)辨音辨调练习;

(2)填空、听写拼音练习。(3)学习密切联系生活的词汇。

2、学习生词与课文。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 复习:

(1)这些词的特点:

“好、坏”、“快、慢”是反义词;

“讲、说、聊”都是和说话有关的动词(近义词); “劳驾、谢谢、对比起”道歉、感谢用语;

“医院、医生、看病”和生病、看病有关的词语。

(2)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词语,不必太严格,说出来,有道理就行,例如:饭馆、餐厅、食堂、服务员、点菜⋯⋯

教室、老师、课表、选修课⋯⋯ 第一部分 语音

教学实施

1、教材“练习一 仔细听,选择你听到的词语”

◆注意:

(1)仔细听并完成选择题;(2)讨论答案;

(3)对于学生做错的题,老师多做发音示范。

2、教材“练习二 听后标出声调” ◆注意:

(1)可以让学生读出他填写的音节读音,看看他读的和写的是否一致;(2)讨论答案;

(3)学生错的,老师可反复做发音示范。

3、教材“练习三 听后填空,然后朗读”

◆注意:

(1)讨论答案;(2)注意正音。

4、教材“练习四 听写拼音”

(1)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学任务

时间安排

(2)讨论答案;

(3)学生错的,老师可反复做发音示范。

5、教材“练习五 我也知道”(见 PPT)

◆注意:希望学生能记住这些有用的词。第二部分 课文

1、学习生词

◆方法

(1)熟读生词;

(2)按 PPT的要求,请学生说出更多的词汇;(3)注意读音要准确。

2、教材“练习三 跟读短语或句子”(见 PPT)

◆ 注意:学生读,老师正音。

3、教材“练习

四、判断 AB哪个是你听到的”

◆ 方法:

(1)听录音,做题;

(2)讨论答案;

(3)对于学生错的题,老师可重复读 AB句,尽量让学生自己听懂。

4、教材课文一

(一)选择正确答案 ◆ 方法:

(1)听录音,做题;

(2)讨论答案;

(3)对于学生错的题,尽量重复课文内容,让学生听懂。

(二)判断正误。◆ 注意:

(1)如果学生的题目答案和我们的不一样,一定要听一听他们为什

么这么做;

(2)放慢语速,重复题目,给学生消化答案的时间。

5、教材课文二

(一)根据课文填空 ◆ 方法:

(1)听录音,做题;

(2)讨论答案;

(3)对于学生错的题,可尽量重复课文内容,让学生听懂。

·初级听力 I》

***********************************************************

(二)根据课文选择正确的回答。◆ 注意:

(1)这个题型较之前面的,是增加了难度的,学生要听清楚问题,再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回答,可以给学生较长的思考时 间;

(2)对答案,对于学生错的题,老师重复课文内容即可。

6、教材课文三

快速回答问题。◆ 方法:

(1)课文听懂;

(2)老师问,学生答;(3)语速逐渐加快。

7、说一说。

◆ 方法:

(1)可以一个学生说,第二个学生复述前一个学生的内容;(2)可以正常问答,像聊天儿一样;

(3)可以让学生做出 PPT,介绍自己的生活。

备课心得 这课课文二出现的一个新题型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回答”。这 个题型也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难度的 练习,其难在于:

1、要听懂课文;

2、要记住课文;

3、要听懂问题;

4、要 看懂选项;

5、正确选择。

上一篇:渠道部述职报告下一篇:学校意识形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