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

2024-07-17

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精选11篇)

1.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 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听到这句俗话,我产生了疑惑:家风和家训是什么意思呢?查阅相关资料,我终于弄懂了什么是家风和家训,家风和家训,说白了就是每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庭的门风。家风和家训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方式。家风和家训是我们的一位导师,它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让我们明白了一些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今年过年,父亲就为我们制定了一份全体家庭成员都要遵循的家训:诚实做人。说起诚信,我还有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要讲呢!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和同学约好了,周末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本来我们都设想的挺好的,一起到图书馆的,可是,那一天天公不作美,好像非要跟我们作对一样——天空中乌云密布,黑压压的,好像随时都要下雨了。这时,我心里十分矛盾:“到底去不去呢?如果去的话,要是下雨下的很大就会淋雨呢?不去的话,同学们肯定会说我是一个不守信用,不讲诚信的人。到底怎么办呢?”妈妈看到我焦虑的神情,走了过来,问:“心悦,你怎么了?好像有心事啊!告诉妈妈,也许妈妈能帮你解决呢!”我把情况和心里的矛盾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妈妈。妈妈刚听我说完,就马上严厉起来,对我说:“心悦,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诚信做人,是做人的准则,如果你不遵守约定去图书馆。那你就是一个不守诚信的人,《曾子杀猪》的故事你听说过吗,通过这个故事就说明了人是要讲诚信的,要信守承诺。现在约定的时间快到了,你快点拿把伞去吧!”听了妈妈的话语,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诚信,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家风“诚信做人”的意义。虽然那天下雨,有几个同学没有来,但是我却跟他们不一样,我做到了诚信,没有违背我们家的家训。

虽然有人说“诚信是金”,但是,我觉得诚信比金子更加的宝贵,诚信是无价的,是不能用有价的东西来衡量的。因为诚信将成为你人生不可多得的的财富。孔子也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也向我们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这是做人基本的准则,我定要诚信伴我一生,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我形影不离。家风家训,它们就是一种美德的传承,让我们传承家风家训,让美德的种子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让美德的大树直立神州大地吧!

谢谢大家!

2.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 篇二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什么?家风的内涵又是什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弄清楚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先了解争议到底何在?然后在此基础上, 厘清家风的具体内涵。

(一) 家风之“他说”

关于家风的描述和说法较多, 诸如家训、家规、家教、家道等。总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1. 文化说

北京师范大学徐梓教授认为, 家风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传统, 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它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1]。在田旭明教授看来, 家风家规不是一种普通的社会文化, 而是具有深刻伦理精神的道德文化, 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 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2]。

可见, 家风是一种存在于家庭的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现象, 但是否只是存在于特定家庭却值得商榷。事实上, 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形成或保留自己的家风, 而且家风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或者伦理文化, 它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更为广泛。

2.“教育说”

家风“教育说”主要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观点。关于前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即是家风[3]。张莉蓉认为“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字典、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4]可见, 他们都秉持家风就是一种家庭教育过程的观点。关于后者, 学者华伟从传承的意义上把家风界定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 使主流价值观从贵族走向平民, 使家庭教育的形式从单一的说教走向丰富的生活[5]。“与家风密切相连的是家庭教育, 尤其是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庭风气”[6]。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家风的养成, 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家风的折射和反映。

3.“家规说”

学者林琳认为,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 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要遵循的祖训, 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7]。家规, 又名家法。家规是家庭内部的行为准则, 也是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矩、规定的总和。一般来讲, 家规都很详细具体, 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家庭关系的规矩、家庭管理的规矩、家内劳动的规矩、家庭饮食起居的规矩、家庭社交及待人接物的规矩, 等等。家训则是家规、家法的反映[8]。

依笔者所言, 家风与家规、家训、家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家风的内涵和外延比后者更丰富。家规、家训是可视的文本, 是家风的形式载体, 而家风则是隐性无形的。

4.“价值观说”

关于家风的“价值观说”主要是从道德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两方面来界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风”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9]。这里的与人为善显然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中国家风主要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10]。学者周春辉的看法与之相似, 在他看来,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11]。

诚然,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流价值观, 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源头, 也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道德氛围, 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若简单化地给两者划上等号, 则未免有失偏颇。

(二) 家风之“我说”

前文所述的几种有关“家风”的学说, 基本都是从反映家风的某个方面、内容、形式上对家风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或不全面, 或未切中要害, 难免有失偏颇。依笔者所见, 更赞成包含上述在内的“综合说”。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 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步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样式的综合。家风的形成, 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12]。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晋看来, 家风不仅是言传, 更是一种身教, 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 更是一种道德实践[13]。胡申生教授也认为,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延下去的价值观念、生活作风、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的总和[14]。家风是历史、具体,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它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简言之, 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内在的精神动力, 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各方面性情的一种无形的体现。同时, 家风又是有形的。家风一经形成, 必然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气质、价值取向等表现出来。家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变化而变化, 家风有高低优劣之分, 对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总之, 家风的实质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

二、优良家风对树立正确“三观”的作用

家风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中, 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个体的影响贯穿始终、终其一生。

(一) “三观”萌芽的驱动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来说, 一方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启蒙, 就像理性需要启蒙一样。通过启蒙, 使个体从存在论意义上认识到“三观”的意义与界限, 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 家风的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为“三观”的萌芽和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原动力。

1.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催化剂

从时间维度而言, 人之出世便生长、成长、成熟于家庭, 家风的伴随将终其一生。从懵懂无知到初谙世事, 从认知、判断到信仰笃定, 都是在父母、长辈等言传身教之下逐步形成的。可以说人之“三观”肇始于家风、成于家风;从“三观”本身的成长轨迹而言, 从无到有, 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的过程, 都离不开家风的涵养, 尤其是启蒙阶段, “三观”就是在家风唤醒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而无知则是“三观”萌芽的天敌,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改变人类的普遍无知状态, 脱离低级趣味, 培养人类的健全理性, 从而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生活方式, 树立普世的世界观, 懂得做人做事、人生的道理。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难免遇到生活中的各种疑问, 总是向自己的家长、身边的亲人、长辈、朋友们询问, 一问一答中, “三观”被催化、被矫正、被引导。可以说, 家风对人们“三观”萌芽的涵养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

2. 家风是“三观”萌芽的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是指原来的、先前的动力。也就是原始、最初、第一位的。家风在人之“三观”的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萌芽阶段, 扮演着原动力的角色。从“三观”主体的作用对象而言, 孩子的父母、长辈、亲属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教育是原始的、第一位的。从“三观”的构成而言, 家训家规就是“三观”的原始基础, 家训家规包含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道理, 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态度, 通过家训家规的熏陶完成了“三观”形成的原始积累。而促发“三观”形成的内在动力就是长辈、族长和家族宗法制度的权威与约束。而现代社会, 尽管这种宗法制度和长辈权威在逐渐弱化, 但是他们的影响还在, 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风所包含的传统的伦理理念和核心价值, 依然是我们现代家庭文化建设的内生性的根本动力, 亲情、血缘的纽带维系, 是达成家庭核心价值共识的精神基础, 也是家风对人之“三观”萌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文力量。

(二) “三观”发展的调节器

当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期间, “三观”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强, 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 各种社会思潮、多样性的文化、网络不良信息泛滥, 对充满好奇却又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力。优良的家风好像大海航船的导航灯, 可以点亮他们心中理想的火花, 引导、激励、推动他们朝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促使其“三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

优良的家风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客观规律, 包含深刻而正确的人生道理和人生价值, 是人们经过深思熟虑和人生历练后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优良的家风不是个别人的想法, 而是世世代代的先辈经过实践检验、反复验证, 由他们的共同意志形成的。优良家风通过事实和客观规律发生影响和作用, 人们在反复的经历和论证中, 体验到了家风的正确和价值, 就会信任它, 义无反顾地遵循它。这种导向性力量就是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引导作用。正如梁漱溟所说,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这种伦理社会结构的形成就来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家训文化对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现代社会, 家风对家庭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也是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深刻体现。

2. 家风对“三观”发展变化的激励作用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除了靠科学、靠政策、靠人才外, 也要靠人的精神振奋[15]。家风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是通过诉诸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情、品德、节操、意志、行为等影响和变化而实现的, 人们受到家风影响后也必然会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上表现出某种情感、精神状态、行为状态。在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优良的家风能够通过情感支持、言语鼓励、家庭氛围、精神激励, 能够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 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 起到振奋斗志、鼓舞士气的功效。尤其是在人们面临挫折和困境的时候, 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家风给予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克服困难, 勇往直前。这种精神意志层面的激励作用是任何物质鼓励都无法比拟的, 而且它发挥的作用历久弥坚。

(三) “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所谓家风是“三观”的稳定器, 主要包涵两层意思。一是纠偏, 防止人们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 误入歧途;二是纠错, 修正人们在认知、情感、信仰和选择、判断、行为上的一些偏差和错误, 引导他们回归正途。因而, 优良家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对人们的“三观”发展变化具有保证作用。

1. 家风是“三观”形成的方向盘

优良家风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方向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 优良家风在人们“三观”形成过程中的独特性决定了其特殊地位。家风不仅是人们的从无知走向理性的“桥头堡”, 而且对人的教育和影响是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方式难以匹敌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固然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但是在出现的时间节点上却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而且其理想化和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对“三观”形成的作用难以与家风相媲美。另一方面, 优良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人格、性感、情感、意志、信念的培养和养成具有先天优势, 它把一张白纸按照家族、家庭或者父母的意志描绘成理想蓝图。因而, 家风对人们思想、意识、情感、品德等方面的涵养具有固着效应, 一旦生根, 就难以拔除。正所谓“根正苗红”, 抛开世俗偏见, 其中蕴含着家庭教育对人们成长的重要作用的真谛。它是人生的奠基石, 只有地基打正打牢, 才能屹立风雨而不倒。

2. 家风对“三观”形成具有保证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 家风则是人们精神的避风港。它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是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推动器和矫正器。人在外部世界中遭遇到挫折和苦难在所难免, 价值冲突、价值困惑经常困扰着人们的解读、判断、选择和行为, 人们常常为之纠结, 磕绊之后的消极、精神的颓废时常将人推入精神上的万丈深渊。而家风则是人们孤立无助、迷茫困顿时的“启明星”, 它能帮助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光明。趟进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特别着力于引导人们端正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努力克服外部的困难和认识偏差, 形成对价值观的理性评判, 而评判的依据就是家风涵养所形成的价值坐标, 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评判、选择和行动。因而, 家风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保证作用在于优良家风长期熏陶形成的高尚人格、坚强意志以及深入骨髓而亘古不变的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准则。

摘要:介绍各方学者关于家风的有关论述, 整体上把握家风的全貌, 辨析“文化说”“教育说”“家规说”“价值观说”等几种代表性的有关家风的内涵评说。概言之, 家风是历史、具体的范畴, 并非抽象和虚无缥缈的, 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居于家风的核心, 在其中处于支配地位,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是家风涵养的主要范畴。家风是家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个体“三观”萌芽的驱动器、“三观”发展的调节器、“三观”形成的稳定器, 对其影响贯穿始终。

3.子女的幸福——传承优良家风 篇三

——传承优良家风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一问到家风是什么,有些人就不知道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家风吧!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风气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败坏,这家人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所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走得更远!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奶奶经常教育我,不要看一粒米不值钱,但从种子到收获,农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成为盘中餐呀!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奶奶就是这样要求我的,有一次没吃干净米粒,还被奶奶训斥了一顿,这件事始终让我记忆犹新。我爷爷更是“节约标兵”,他要求奶奶做饭限定总量,减少油量,说是对身体有好处。我们家可是每天做到“光盘行动”的哦!

平时上兴趣班,妈妈都开电动车送我去,她说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每次煮饭,妈妈都会把淘米水装在一个小瓶里,用来呵护小花;就连每天洗衣服剩下的水都会被妈妈储存在大盆子里,用来冲厕所。

4.传承优良家风 学会感恩回报 篇四

——新滩镇小学举行2014年春季主题德育活动

5月6日上午,新滩镇小学在该校操场上隆重举行了以“传承优良家风,学会感恩回报”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开学初期,该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号召,在学生中掀起了“谈家风、话校风、正师风”的活动热潮。政教处借此契机确立了本学期该校德育活动的主题——传承优良家风,学会感恩回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德育系列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和主题班会等渠道学习、宣传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让学生懂得传承“家风”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意义,学会在生活中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

本次集中展示活动,旨在汇报各班主题德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形式因年级而异,有直接书面汇报的,有脱稿汇报的,有班级创作的情景剧表演的,整个活动过程精彩分层,掌声不断。副校长张军在表演活动结束后对本次德育活动进行了小结,并对后段工作进行了部署。

下面的图片是本次活动的部分场景。(撰稿:杨元凯

5.清明节家风优良传承抒情作文 篇五

说起家风,打记事起我的父亲就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友善亲朋的孩子。我家的墙上挂着我妈妈亲自绣的十字绣,五个大字百善孝为先。虽然我家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但是我的家里却一直传承并保持着这样优良的家风。

“百善孝为先”,我的爸爸妈妈不单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妈妈家有四姐妹,而我妈妈则排行老二。那时候,我妈妈在上小学,我姥爷姥姥开了一家杂货铺,靠卖点零食养家糊口。我姥姥身体不太好,经常腰椎疼痛,有时候疼得人都站不直,我妈妈看着姥姥受苦心里面非常难受。只要放学回家,妈妈第一时间就会跑到杂货铺去帮忙。咦,您可能会问那我的其他几个阿姨在哪呢?那时候我大姨在上高中,正是学业繁忙的时候。而我另外两个小姨还在上幼儿园呢,啥也不懂。妈妈看着辛苦的姥姥姥爷,暗自做着打算,瞒着家里人,偷偷把学给退了。直到学校老师赶来家里询问,姥姥姥爷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我只知道妈妈没有再去上学,不太清楚之后发生了什么。但是我能够感觉到,妈妈为这个家是付出很多的。再后来,妈妈认识了同样孝顺的爸爸,他们共同照顾姥姥姥爷的生活起居,我们这个大家庭过的很幸福!

6.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 篇六

当好优良家风传承人说起这家风家训,听老一辈们讲,勤俭节约可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虽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条件相较于老一辈们那时的生活的条件好太多,但我们全家人仍然谨遵传家宝的教诲,从不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的家风,源于我的祖辈,尤其是我已过世的爷爷。听妈妈说,爷爷的一生坎坷。七八岁时便给地主家放牛,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从此,爷爷就把这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种、耕种、收获,样样精掐细算,舍不得浪费一滴粮食。直到过世时,还依旧恪守着节约的美德。爷爷曾教育我: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艰苦的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是勤俭节约的精神永远存在我心中。

爸爸妈妈这一代便传承了爷爷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节约不仅只体现在粮食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电脑或看完喜欢看的电视剧后不关闭电源,是一种罪过;不随手关闭水龙头,放任水龙头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弥天大错;还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恶滔天。像面包这样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家里。我曾无数次抱怨爸爸妈妈的抠门,爸爸妈妈总是笑而不语。长大后才明白爸爸妈妈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勤俭家风之美。在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当我浪费之心开始作祟时,我总能记得爸爸妈妈的教诲与爷爷那句语重心长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弘扬优良家风家规演讲稿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良好家风促学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勤俭持家到尊老爱幼,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做官不许发财” 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重要成员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一国两制创立者邓小平的家风:“勤俭节约,讲情义”是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家风:……

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孝敬,正直,守法,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家风”的精髓:“重德修身”,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假如你的父母是环卫工人,他们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贪小便宜,勤恳便是你的家风;假如你的父母是菜市场售货员,他们不缺斤少两,挣良心钱,诚实便是你的家风:假如你的父母是医生,他们不管病人的病情是轻还是重,他们都认真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踏踏实实完成每一个任务,严谨待事便是你的家风……请记得这些都是你独一无二最良好的家风,请时刻谨记携带于身,并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因为这些都是滋润你们成长的润土,你的身上便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请悉心回顾,如果你的父母尊敬、关心老人,在学校里你也一定能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如果你的父母热情待客、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在学校里你也一定能在同学间努力创造友谊竞争的氛围:你也一定拥有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并努力增强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如果你的父母待人真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你能也一定能端正学习态度,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作业,明确考试目的并诚信备考:如果你的父母遵规守法、干净整洁,你也一定能讲文明、守秩序、有规范,并努力保持校园、教室干净整洁。而作为教职人员的我,生活在二中这片热土上,我也一定能奉公守法,严格自律,严谨工作,勤奋正直,坚守师德。同学们,我想,无论你我,面对学习我们只能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士,所以,亲们,只有拥有上述品质的你我才最具人格魅力、最优雅,也只有这样的你我才最有风度、最潇洒!

8.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 篇八

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1

当大树还是小树苗时,人们会用绳子将小树苗和直直的木棍捆在一起,让它笔直地生长。这小树苗如同正在成长的我,那绳子和木棍犹如引导我成长的家风。我生活在温馨、和睦的五口之家,长辈们严于律己的一言一行默默指引着我前行。

有一次,我坐在板凳上玩,爷爷走到我旁边,突然眉头紧锁,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扶在椅子扶手上,嘴唇变紫,大颗的汗珠挂在了额头,但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一旁的爸爸发现了,立即将爷爷扶着坐下,迅速找来速效救心丸让他服下,接着去端一杯热水慢慢让他喝下,并不停地安抚爷爷,直到他恢复为止。

贪玩的我回到自己家中就被爸爸、妈妈训斥了一番,爸爸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可以只顾着自己玩,而不关心他老人家呢?我们工作都很忙,你陪伴爷爷奶奶的时间最多,所以以后一定不能忽视他们,要好好地关心、孝顺他们……”一阵羞愧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心里想着:以后我要好好照顾他们。

从那天开始,爸爸妈妈让我当他们的“间谍”,时刻观察爷爷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作息、情绪,以及特殊的事情,及时向他们汇报。现在虽然爸爸妈妈不在家,但也可以时刻了解到爷爷奶奶的生活动态。爸爸妈妈将他们的孝无形中传递给我,我已经接过了孝的火炬棒。

吃亏是福

爸爸妈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在单位任劳任怨,但是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爸爸公司几次裁员,但他的职位一直保留到现在。妈妈常说:“做的事多,学的就多,认识的多,积累的就多,能力就会很强。”他们的行为影响着我。

学校劳动时,我抢着干活,虽然汗流浃背,但是我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时,就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学习过程中,时常觉得自己很辛苦,但每当收获丰硕果实时,那一刻就能深深地感觉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高兴。与同学相处中,我会真诚地与他们相处,不斤斤计较,乐于助人,将我们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

假如我是一只风筝,那家风就是牵引着我的那根线;假如我是一艘小船,那家风就是掌握方向的船舵。小树苗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但使她直直生长的木棍和绳子,会继续陪伴她成长,实现家风的传承。

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生活中有阳光、有欢乐,也有阴雨、有失落。生活不总是笔直的、顺畅的,当我偶尔遇到一丁点“小山丘”、“小荆棘”时,我会期待家的港湾,给予我温暖的正能量,让我抵抗风雨,更加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我庆幸,我拥有一个民主平等、氛围轻松的快乐家庭。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基因、传统风尚,是指引家庭成员为人处事、行为举止的方向。父母经常告诉我,要做脚踏实地、诚实守信的人,要做待人和善、知恩感恩的人。这些,早已被视为我家的家风,家人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走上工作岗位也往往会尽职尽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样的基础上,给我格外深刻印象的家风还有我把它类比为南北朝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独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关于勉学的家风和我家秉承的其他家风有所不同,它并没有被父母经常耳提面命式的恳切叮嘱,但它却如无处不在的一缕春风、常伴我心的一股暖流,在父母的行为中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在我家扮演的角色是孩子、是朋友,更是小老师。这样说,是因为父母并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放松自己的学识追求,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方面有着孜孜不倦的进取之心。而我,和他们一同挑灯夜读、共同进步。有时候,我还为他们充当了小老师,备受尊重和信任。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省图书馆。妈妈是为了写论文查资料,我是为了我喜欢的《可怕的科学》系列丛书还没看完。我先去了少儿部借到我的宝贝书,然后和妈妈一起去了三楼社科文献部,因为成人阅览室比较安静,不怕有熊孩子吵闹。妈妈开始在书架中穿行,我开始看我的宝贝书。过了很长时间,妈妈如获至宝似地跑到我旁边说:“宝贝,不好意思打扰了。帮我一个忙,我查到一个重要资料的索引,但刚好这几本书被别人借走了,你帮我记一下书名,我到亚马逊上去买。”我看着妈妈满手抱着一堆期刊和书,正好我手头就有纸和笔,就马上答应了。

然后妈妈口述,我来写。当我一笔一画地写到“丧失继承权”的“丧”字时,妈妈突然说:“哎,你写错了唉,不是应该一竖钩到底吗?”她这一问把我问蒙了,我没错啊!我认认真真地从笔顺到结构又跟她写了一遍。妈妈满脸疑惑,直到回到家查字典。她很诚恳地向我道歉:“孩子,你真是妈妈的一字之师啊!我现在没有经常手写文字、老是用电脑,造成了提笔忘字还记成错别字,真应该好好像你学习,回归手写并且认真写字。”说完,她认真地把正确的字工工整整写了三遍。我呵呵傻笑地挠挠头,原来认真练字还可以当妈妈的小老师呢!

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3

“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调和,家和万事兴”——走进马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从表面上看,家风仅仅一个家庭的事,与社会无关,也与国家无关,其实不然。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家风对一自己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家庭具有好家风才干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风刻画的官员更能变成公民的好公仆。

从广义上说,家风不只仅具有宗族特点,还具有社会特点。而家庭又是社会的根本组成单位,所以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力力气,家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沉沉淀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风不只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力风貌,一起也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详细表现。因而只要家风正,才干民俗正,结尾才干政风清、党风端。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推进家庭的调和、推进社会的开展、推进中国梦的提前完成。

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家的家风家规是什么”,这句话大家还记得吗?这是刚刚过去的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出的街头采访第一问。面对记者采访,老人孩子们纷纷回答:不怕吃亏、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这一问引起了人们对家风的思考,从此,“家风”一词便在大街小巷热议开来。其实家风家规又称家训,一般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可以说家训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一些古代著名家族的家训曾一度引领中国一些家族的辉煌历史,如《诫子书》、《朱子家训》、《范氏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等。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从小就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与呵护下成长、做人,现在想起来才深感之珍贵。他们经常教导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真做事、低调做人、勤俭节约。现在我已为人父母,才深深体

会到作为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必须要将这种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子女历来被人重视,更是每个父母、每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可怎样才能让子女成为真正的龙凤,能光宗耀祖,为国争光呢?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我认为,我们应该秉承优良祖训,再加以科学培养,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成为栋梁,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古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我们更应该修身养性,教育好子女。

作为教师,作为母亲,我会秉承祖辈们留下来的优良家风,虽说我的孩子现在尚小,但教育和培养他是我的责任和义务。鲁迅曾这样说:“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我尽量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哪怕是周末我也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自己和孩子一天的活动,坚持在每晚睡前读书,使其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古人有云:“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我还一直不断地提醒我的孩子不能浪费,尽量以身作则,让他懂得“勤俭光荣”的道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了教育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每到假期,我便特意把孩子从县城领回老家,让他感受和体验我的父辈们一天是怎样辛勤劳作的。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的培养就要从孩子开始。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更加和谐。正所谓“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传承家风的演讲稿850字5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似乎融到了爷爷奶奶的骨子里,而他们也靠着这句话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也许是经历过太多的艰苦拼搏,又或是看尽了人情冷暖,吃苦耐劳的品性已经融进了他们这老一辈人的骨血之中。我的爷爷奶奶格外珍惜现在拥有的小工厂,每日摸黑开工,夜深收工,凡事亲力亲为,要做到最好。年轻的妈妈为了照顾我们这一家老小,也是不辞辛苦:黎明即起,洒扫庭宇,从接送到饮食,及到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无不让她马不停蹄,却又处理得当。而我的爸爸更是把这种家风传承到了极致。

不管寒冬酷暑,爸爸都要为厂里的大小事件奔波劳累,毫无怨言。

我还记得不久前那个骄阳似火的夏日,暑气腾腾地笼住地面,只有聒噪的蝉鸣伴着压抑的空气不断逃窜。我的爸爸就站在烈日下,手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装袋打包,流畅而自然。汗水打湿了他前额的头发,润透了他的每寸肌肤,而他只在工作空余用手胡乱的抹一把,留下深浅不一的黑痕。

做了好久,他终于停下来锤锤弯身太久而僵硬的背,顺手捞起休息处的矿泉水,仰头就喝,一下子就能喝掉半瓶。好不容易休息一会儿。他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头也不回地快速离去,我看着爸爸逐渐变小的背影,突然明白吃苦为何物,一时征愣,很快走出了空调房。

我窂窂记住吃苦耐劳的家风,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它。它不仅属于我家,更是千千万万个温州家庭。十几年前,假皮鞋事件愈来愈厉害,“中国鞋都”温州因此元气大伤,一时之间无数的厂家名声扫地直接倒闭,我们温州的经济发展也大受打击。然而我们温州人并没有一蹶不振,为了改变所有人的“温州印象”,我们通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不断努力去改善皮鞋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经历了质疑,有过唏嘘,但是我们温州人无所畏惧,继续发扬着吃苦耐劳的品性,一步步慢慢来,终于温州以“走也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方针走向了世界。现在提起温州,首先想到的标签就是富裕与勤劳,这离不开温州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呀。

我为我是温州人而骄傲、自豪,也更加清楚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传承任务。一种家风一座城,一曲发扬一首传承。

9.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 篇九

4.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将组织各校开展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与演讲比赛。要求各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教育大课堂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

10.家风传承主题演讲稿 篇十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座谈会,“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是落实县委县政府创建文明家庭这项活动的有力举措,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下面我谈一下对“弘扬家风、传承家训”的认识: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认为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家教和素养,这就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好的家风能够熏陶出有教养的家庭成员,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非常重要,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从小我的父母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我努力学习,使我在学习生活、为人处事方面受益匪浅。我也会将这些好的传统教给我的子女,代代相传。

好的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法宝。

一个家族的兴旺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走向成功者所立下的家训和家风,家风与家教的形成要经历几代人的积累和沉淀,它总结了无数家庭的得失与经验,结晶为独一无二适合本家族实际的法宝,的确在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父辈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日子,现在我们时常还可以听到他们说“旧社会”、“大锅饭”、吃不饱饭等等的话,这就渐渐形成了“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的家风,即使现在条件好了,这种好的家风也不能丢弃。

好的家风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古有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想每个家庭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家风家训,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责无旁贷担负起这一重任,凝聚家庭合力、助力社会新风尚的形成,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为“中国梦”添砖加瓦,让全社会都充满正能量。

11.传承优良家风的演讲稿 篇十一

更新时间:2017-2-28

一、传承优良家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中国传统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正是始终以科学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才形成了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政策。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忘初心不忘本,继续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弘扬良好家风,是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重要举措。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就是要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贯通的经脉,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远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俭、孝、善、礼、让、和”,经过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已形成家庭价值共识、社会共识和民族共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营养。

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弘扬良好家风一如既往地重要。自古至今,《朱子治家格言》、唐代李世民为教育继承人编写了《帝范》、刘备在遗诏中训导刘禅“莫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仁服于人”的训诫,一直成为世代优良家风推崇的经典。传承优良家风,就是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从而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铺路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理应成为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载体,因而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显得尤为重要。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社风。好的家风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现代每个家庭都有着优良的家风,必然能形成一种优良的民风社风。家风不正的人,不会有大公无私的胸怀;家风不正的社会,也不会有健康良好的政风和民风。

当前“道德调节领域,存在以诚信缺失为主要表现的行为失范的突出问题……这类突出问题的要害在于底线失守,直接危及民生,危害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当下人们最为关注、议论最多、最为不满的突出问题。”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家族的曾氏家风更为后市瞻仰。他教育子女以仁义待人,不可轻慢师长,不许轻慢邻居,必须历尽磨难才能成大器。

优良家风对社会来说就是一种道德传播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罗国杰认为,一个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家风,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尊老爱幼的风尚、孝敬父母的风尚、勤俭持家的风尚、诚实守信的风尚以及勤奋好学的风尚。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必须引导人们传承优良传统家风,向往和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

三、传承优良家风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立身之本

家风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健康发展。著名的《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均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核心思想,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以与人为善、勤俭持家作为基本美德;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静以修身,勤以养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体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发人深思,对后世影响深远。司马光则认为“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他在《家范》中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收集了大量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一个民族要树立良好的风气,除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和引导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现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青少年教育愈发受重视。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就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及个人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来自家庭的家风教育。家长们作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家风,为青少年的成长作好榜样、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和践行良好家风,事实上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就是一种内心认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更有底气,才能更接地气。

四、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打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血脉。只有全社会凝心聚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家风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源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文化土壤。家风所提倡的正是当前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格。宣传良好家风,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有良知的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践行能力。

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希望。习仲勋也经常教育子女不搞特殊化,不允许搞任何特权,教育孩子从小节俭,让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鼓励子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文明风尚的基本要求,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要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上一篇:表达人生积极的励志语句下一篇:至人法律顾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