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精选5篇)
1.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一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从去年开始又成为我们临沂中考的考点。我们就必须把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文言虚词复习要点:去年临沂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二、虚词在文言句中的翻译;
2.掌握 “之、而、以、于”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三、考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临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4个文言虚词:之、而、其、以、于、为、焉、者,也、乎、且、则、乃
其中“之、而、其、以、于、为”使用的频率很高,当然考试的几率也就更大一些,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这几个虚词的用法。
四、怎么考
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道题,是2012年我们临沂市的中考题。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用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凭借,依靠 从这道中考题中可以看出:
1、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2、题料来源:四个选项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同时,这道中考题告诉我们,必须灵活把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才能得心应手,做对题目,把这两分轻松的收入囊中。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借助题目归纳总结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五、复习归纳
一、“之”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1、二世杀之()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3、宋何罪之有?()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久之,目似瞑()
6、(陈涉)辍耕之垄上()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8、固以怪之矣()
9、马之千里者()
(二)“之”的用法归纳
1、代词(1)一般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指示代词:(之+名词)可以译为“这”
2、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之+中心语)可译“的”。
(2)结构助词(宾语+之+动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
(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5)音节助词:(时间词+之)或(动词+之)补足音节,无实义,可不译。
3、动词(主语+之+宾语)可译为:去、往、到。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或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怅恨久之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何陋之有?C:公将鼓之D:辍耕之垄上
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小大之狱 C.布衣之怒 D.王之蔽甚矣
二、“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1、佣者笑而应曰()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夺而杀尉()
4、人不知而不愠()
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二)归纳:“而”字通常用作连词,在句子中表现词与词之间的并列、顺接、修饰、转折、递进等关系。
(三)直击中考
1、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日出而林霏开 ”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学而不思则罔 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挟天子而令诸侯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三、“以”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意义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以君为长者()
3、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以塞忠谏之路也()
6、策之不以其道。()
7、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二)“以”的用法归纳
1、用作介词①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
表结果,译为“以致”。
有时相当于 “而”。
3、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三)直击中考
1、“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告先帝之灵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咨诹善道
2、“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衾拥覆 ”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必以情 B.以残年余力 C.徐喷以烟 D.以彰其咎
四、“于”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胡不见我于王()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骈死于槽枥之间()
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不求闻达于诸侯()
8、皆以美于徐公。()
(二)“于”字的用法归纳
1、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2、当于与“比”连用时,译为:“跟、同”
3、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在、从、到”
4、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三)直击中考
1、“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相同的一项是()
A.休祲降于天 B.贤于材人远矣 C.欲有求于我也 D.又留蚊于素帐中
2、“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求闻达于诸侯 B.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为”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3、二虫尽为所吞()
4、若为佣耕()
5、为坛而盟。()
6、以丛草为林()
7、或异二者之为()
(二)“为”字的用法归纳
一、用作介词,一般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替“等。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3、表示被动,译作“被”。读作“wéi”
二、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可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意根据语境而定。
三、用作名词,读作“wéi ”。
(三)直击中考
与”知之为知之“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项燕为楚将 D.士卒多为用者
六、“其”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复前行,欲穷其林()
3、其真无马邪?()
4、其真不知马也()
5、既克,公问其故。()
6、安陵君其许寡人!((二)“其”字的用法归纳
1、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
3、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推测、反问、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
(三)直击中考
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百姓多闻其贤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其如土石何?
七、“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乃”字的用法。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久而乃和()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二)“乃”字的用法归纳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二、用作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
(三)直击中考
与“乃记之而去 ” 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B.太丘舍去,去后乃至()C.乃重修岳阳楼()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六、方 法 指 津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到这里,所剩虚词,下节课继续归纳!
2.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二
【关键词】文言虚词 问题 复习策略
2009年17套高考题(上海除外)文言实词全部设一选择题,共涉及到65个;而文言虚词只9套题设一选择题,涉及到13个。65相较13,文言实词无论从设题范围还是数量上,都要比文言虚词大而多,但是从学生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把握情况来看,文言虚词比文言实词要难把握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1.文言虚词功能不明带来的困难
叶蜚声、徐通锵在《语言学纲要》里“从意义和作用”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实在的意义,它储存着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成果,语言里面绝大多数的词都是实词,实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虚词是意义比较虚的词,它帮助造句,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①清代学者袁仁林认为:“虚字者,语言衬贴,所谓语辞也。”②学生平日在阅读文言文时,注重对文意或句意的理解,而文言实词起到支撑文意的作用,往往落眼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少参与句子文意,只是对文意起到“衬贴”作用,很自然,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略。
2.文意不懂带来的困难
虽然学生已对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比较熟悉,但是一到语境中就不知什么用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虚词只是对句意起到辅助作用,要想明白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须明白前后句意,而对于句意,这又是学生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难点,有些学生读不懂句意和整个文意,那么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当然也就不明白。因此判断文言虚词前提是读懂原文。
3.语法不通带来的困难
学生句意是明白了,但是句意前后是什么关系,学生又不明白了,不明白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单句的语法和复句的关系不能掌握。语法在中考高考中都不直接设题,而现在考试的功利性太强,所以,老师们很难细致深入地讲解。如果语法不系统不扎实,那么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句意关系的把握。而句意不明白就会带来理解文言虚词的困难。
4.语境不看造成的问题
上下文语境中,语意也可以帮助对某个文言實词的意义的判断,而文言虚词在语境中相对文言实词比较孤立,前后语境对其意义的判断没有文言实词的帮助大,反而需要借助文言虚词来连缀。所以学生往往忽略文言虚词上下文语境的推测。
5.字形不辨带来的局限
汉字是意音文字,80%多是形声字,大部分文言实词保留着字意;而文言虚词往往是从文言实词虚化而来,很难从字源上来推断其用法和意义。这又增加了一些对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把握和推断的困难。
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的文言虚词较文言实词难掌握的问题,笔者认为高三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文言虚词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虚词也不例外
语感是指一种迅速领悟语言的能力。而文言文语感也就是一种迅速领悟文言文的能力。我们老师平时都有这么一种经验:一篇陌生的文言文,有的同学领悟得很快读得流畅,而有的同学读起来就磕磕绊绊;一道有关文言虚词选择题,有的同学不知为什么选正确了,但是他凭感觉锁定这个正确答案。这些现象我们都认为“语感”起了关键作用。那么准确的语感是怎样来的呢?语感是在文言文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引导学生多读,因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而文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基本不使用了,那就更应该多读。读时要求学生要特别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读得多了,很容易把一种语言的表达积累印在脑子里,脑子里如果有这个表达积累,看到新的,旧的就会跳出来,新旧联系,就会知道新的是什么意思,达到一种举一反三的程度。譬如,读《鸿门宴》中有“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句,句中“何如”表疑问语气,译作“怎么样”。将这个文言复音虚词理解并积累到记忆里,以后再读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比照原有的积累,立刻就能领悟了。
(2)归类并积累课本的文言虚词
将教材中文言文篇章作为学文言虚词的根基,先精通了教材中出现的18个文言虚词的例子。这需要在复习了一篇文言文之后,将文言虚词进行归类积累。譬如将《赤壁之战》中出现的“者”的用法都归到一块,先让学生琢磨理解,然后整理到笔记本上。每复习一篇,都要整理补充“者”的重要的或较难理解的用法意义。建议同学们的笔记本要多留点空,以便不断地补充。如此高三复习下来,“者”的用法和意义也不难掌握了。
(3)平时要训练学生根据语境来判断文言虚词
袁仁林还强调,虚字本为“语中衬贴之声,离语则不能独立”。③意思是说,文言虚词本身的作用和特点决定了在句中是不能独立的,它们必须跟文言实词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文意,所以我们要想很好地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就必须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测。这个工作不可能到考试前去做,工夫要下在平时。譬如09年山东高考试卷第10选择题A项区别“者”的用法和意义。一句是《劝学》中的“假舆马者”和考试语段中的一句“攻原得卫者”,显然《劝学》中的“者”根据平时积累好理解,即助词“……的人”;然而,“攻原得卫者”中“者”就不敢确定是否“……的人”之意,所以必须还原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去理解,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强调并引领学生去“根据上下文”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4)进行语法讲解和实践训练
现代的语法都是根据文言文总结出来的,古今基本上是相通的。而一个词的用法离不开句子,分析句子肯定要理解其语法。虽然语法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就得让学生居高临下掌握语法,会划分句子成分和辨别复句关系。在平时先系统讲解文言虚词的分类、句子的成分构成和复句的关系分析,然后进行训练,最后在前两者基础上就文言文阅读老师领着学生进行分析和训练。譬如文言虚词“以”有“因为”之意,其用法有可能是介词,也有可能是连词,要区分开就得分析句子的语法。
吕叔湘先生说过:“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④对于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大,用法灵活多样等特点,我们也不要望而生畏,只要平时扎扎实实下功夫,学生在能力上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也会达到新课标提出的课程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参考文献:
[1]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92
[2][清]袁仁林.解惠全注.虚字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8
[3][清]袁仁林.虚字说[M].北京:中华书局, 1989,8
3.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三
李兵 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着眼于应用与理解,对文章整体阅读有着一定的帮助,在翻译中会有适当的体现。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理解。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 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综上所述,在辨别虚词含义及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如《史记》《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
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二、分析虚词语法特点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
险以远,则至者少。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三、看虚词出现的位置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间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
秦贪,负其强。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
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
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四、基础知识。
1.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 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五、重点文言虚词用法例释补充:
本学案是对一轮复习资料虚词用法的补充,请仔细对照。
1.【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2)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④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若敖鬼馁:若敖: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馁:饿。若敖氏的鬼受饿了。比喻没有后代,无人祭祀。)(6)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7)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
(一)用作疑问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用作疑问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例释: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见一轮复习资料。
4.【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 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
(一)用作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用作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用作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荆轲刺秦王》中的“且”读为“jū”,在古籍中,“且”字往往作为“雎”的通假字而作人名。如“唐雎”可以写作“唐且”。因此,“夏无且”就是“夏无雎”。
(一)用作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1)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注意:“且„„且„„”也是表并列,如“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中的“且搏且却”即此意。
2).表选择关系,译为“还是,或者”。例释: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
(二)用作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1)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2)表并列,译为“和”、“与”。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而“所”字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见一轮复习资料。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wéi)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判断。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为(治理)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为积威”,被积威。⑨独其为(有)文犹可识曰“花山”⑩制造、造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⑾凡长安豪富人为(做、干)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见一轮复习资料。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语气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四)助词。见一轮复习资料。11.【也】
(一)句末语气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也欤】表疑问,相当“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12.【以】 难点例释: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
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 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
(一)介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把„„作为或制成。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13.【因】本义阐析:“因”字除了指“原因”、“因为”外,还当“凭借”、“按照”、“沿袭”讲,它为什么这么多意思,要怎么记忆呢?答:甲骨文“因”字像一个人卧在席上,是“茵”的初文,本义是“席子”、“垫子”。由于席子、垫子之类的东西是供人们躺或者依靠的,所以“因”字可引申为“依靠”、“凭借”。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由此,可引申为“根据”、“按照”,如“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还可以表“沿袭”(凭借着原有的不加改变),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因”字的“原因”义,也来自“凭借”义——原因也是一种凭借。至于“因为”义,是“原因”虚化而来的。
(一)介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副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于】yú“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中的“于”字读音是“wū”。
(一)介词。见一轮复习资料。【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注意读音。⑪yú,可得闻与(欤),船容与而不进兮;⑫当作“参加”时读yù,“蹇叔之子与师”《殽之战》;⑬其它都读上声。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三)动词。
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16.【则】本义阐析:金文“则”字的左半部分,原先是个“鼎”字。在古代,鼎可以象征国家政权和帝王之位,所以上古时多将刑书、法律刻在或铸在鼎上,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由此可以懂得“则”字有“规范”、“准则”之意。另外: “则”字的“准则”义可引申为“规章”、“规程”,而规章条文是分项分条的,因此“则”字能表示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十则》。
(一)连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1).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①连呼则则。17.【者】
(一)助词。见一轮复习资料。
补充1).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4).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 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见一轮复习资料。
(二)助词。
补充:1).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2).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4.文言虚词复习导学案1 (高三) 篇四
徐启坤
课 题:文言文复习虚词专题㈠
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根据“词不句”的原则联系句意乃至文意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及有多种意义的虚词,如“以”“乃”“其”“则”等要重点掌握。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考题引入:
1.(90年全国卷)下列八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⑩
2.(全国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二、考点精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和代词。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用法灵活多样。
1.考查范围:常见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虚词考查范围为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不考查其他虚词。
2.考查内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性和语法作用)。
近年来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设四个选项,要求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用法的异同(一般一个句子出自阅读材料,另一句出自必修教材课文);另一种是主观题,要求解释填空或结合翻译句子考查。
3.学习文言虚词的注意点:(1)分清虚实;(2)辨明用法;(3)体察语气;(4)通晓古今;(5)注意特殊。
三、技巧点拨
理解虚词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语境判定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如: 焉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b)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c)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
a)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b)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c)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e)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何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4.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中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么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为
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同位互推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 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④噫吁剑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6.语法辨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又如:之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7.语气表达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全国卷)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8.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
a) 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b)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9.标志识别法
⑴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如: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⑵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10.联想旧知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11. 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2. 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13. 辨析词性法
凡是词性不同,那么它的意义和用法肯定不同。
如:a)原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秦伯悦,与郑人盟
b)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4. 区别人称法
如:⑴秦王恐其破璧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⑵作《师说》以贻之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四、补充练习
1.下列八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 )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今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
C、③⑤⑦⑧ D、①④⑤⑧⑩
2.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均之二策,宁可以负秦曲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佯狂不知所之者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B.余船以次俱进。
C.哙侧其盾以撞。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文章
5.选出”为“字在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 ( )
A.为天下兴利除害。 B.如姬为公子死,无所辞。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即解貂覆生,为掩护。
5.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篇五
(二)文言虚词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岁饥,唐子之妻曰:“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他日,不能具粞,曰:.“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曰:“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曰:“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子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如之何
.(2)然则七糠而三粞 .(3)何其贫若此也 .(4)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 .(5)今吾与子在涸泽之中 .(6)无所资以为生也 ..
(7)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译文:
(2)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译文:
答案:(1)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凑不够,你靠什么活下去呢?(关键点:而、奚以、生)(2)因为江河里的水广阔无边,干涸的水塘水很浅。(关键点:以、之、广、涸)[参考译文]
何:副词,怎么 而:连词,表并列,不译 若:动词,像 乎:语气词,吧 与:连词,和
所:代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也:助词,表判断 以:介词,用
乎:语气助词,表示反问
这一年饥荒,唐子的妻子说:“没有米吃了,怎么办?”唐子说:“吃碎米吧!”过了几天,连碎米也不够了,唐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吧。”过了几天,还是凑不够。唐子的妻子说:“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凑不够,你靠什么活下去呢?”唐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七成米糠和三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邻居中有看到这种情况的人,忧心忡忡地慰问唐子说:“你不是当官的吗?为什么如此贫穷?看来大概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吧?”唐子说:“不是这样的。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它在干涸的水塘里,就失去用来生存的本领。因为江河里的水广阔无边,干涸的水塘水很浅。现在我和你就像鱼儿在干涸的水塘里,所以没有什么方法来维持生活。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题。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于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请先取韩以恐他国
以:连词,用来 .(2)与韩非谋弱秦 .(4)赂其豪臣 .(6)秦王为人,少恩而虎狼心 .(7)天下皆为虏矣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译文:
(2)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与:介词,跟
(3)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乃:副词,辅助判断 .
其:代词,诸侯国的 则:连词,表承接 而:连词,表并列 为:介词,表被动(5)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
译文:
答案:(1)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各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关键点:以、之、但、翕、出不意)(2)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做了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并全部采用了他的计谋。(关键点:固、以为、卒、其)[参考译文] 李斯借机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他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降服韩国。韩王为此而担忧,就跟韩非谋划削弱秦国。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像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各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差、湣王灭亡的原因。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样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尉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反口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接见我时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他的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于是逃走。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做了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并全部采用了他的计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炮,军吏檄征,语不逊,雍建笞之。总督王国光以是称雍建方刚,特疏荐。.莅官甫一年,擢兵科给事中。
十六年春,世祖幸南苑,雍建疏言:“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此敬修祀典之盛心也。乃回宫未几,复幸南苑,寒威未释,陟历.郊原,恐不足以慎起居。且古者蒐苗狝狩,各有其时。设使兽起于前,马逸于后,惊属车..之清尘,岂能无万一之虑?”疏入,上甚怒,宣雍建入,谕以阅兵习武之意。雍建奏对不失.常度,上意亦解。
时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并镇广东,雍建疏陈广东害民之政八,均宜亟为革除。且两藩并建,供亿维繁。今川、贵底定,请移一藩镇抚其地,俾粤民甦息。上寻命继茂移镇.福建,雍建发之也。
③
②
① 3
(选自《清史稿·列传六十一》,有删节)[注] ①肴馔:祭祀的酒食。②世祖:清顺治帝。南苑:清皇家猎场。③蒐苗狝狩:春夏秋冬的狩猎活动。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吏虑其逃,絷之官廨
.(2)语不逊,雍建笞之 .(3)昨因圣体违和 .(4)乃回宫未几 .(5)且古者蒐苗狝狩 .(6)设使兽起于前 .(7)谕以阅兵习武之意 .(8)请移一藩镇抚其地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总督王国光以是称雍建方刚,特疏荐。.....译文:
(2)雍建疏陈广东害民之政八,均宜亟为革除。且两藩并建,供亿维繁。..译文:
答案:(1)总督王国光因为这件事称赞杨雍建方正刚直,特意上疏推荐。(关键点:以是、方刚、特)(2)杨雍建上奏疏条陈广东侵扰百姓的八大政事,认为都应该立刻革除。况且两藩王共同镇守,供应繁多。(关键点:亟、且)[参考译文] 杨雍建,字自西,是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中进士,被授予广东高要知县。当时正有战事,总督王国光驻军高要县。军队征集民夫,官吏担心民夫逃跑,把他们绑起来押在官署之中。在除夕之夜,杨雍建让民夫搬到堂下的廊屋中居住,撤去祭祀的酒食送给民夫食用。军队索要榕树枝制作绳子来点炮,军中的官吏宣读文书征收,言语不逊,杨雍建鞭打了他。总督王国光因为这件事称赞杨雍建方正刚直,特意上奏疏推荐。杨雍建任官刚刚一年,就被
之:代词,他们 之:代词,他 因:连词,因为 乃:但是,却 且:连词,再说 于:介词,在 以:介词,把 其:代词,那
提拔为兵科给事中。
顺治十六年春,清世祖顺治驾临南苑打猎,杨雍建上奏疏谏言:“前些日子因为皇上身体不适,传旨正月在太庙祭祀,派遣官员致祭,到了那天皇上身体恢复康健,就亲自前去太庙祭祀,这是非常重视祭祖大典的美好情意啊。但是回宫不久,又驾临南苑打猎,天气还很寒冷,到郊外原野上驰骋,恐怕不是谨慎起居的方式。再说古时春夏秋冬的狩猎活动,各有规定的时间。如果野兽突然出现,马受惊狂奔,惊了您的车驾,怎么能不考虑万一的情况呢?”奏折呈入,皇上大怒,宣召杨雍建入朝觐见,告诉他自己狩猎是阅兵习武的用意。杨雍建奏报回答不失常态,皇上才怒气消解。
当时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共同镇守广东,杨雍建上奏疏条陈广东侵扰百姓的八大政事,认为都应该立刻革除。况且两藩王共同镇守,供应繁多。现在四川、贵州安定了,希望调移一位藩王镇守安抚那里,让广东百姓休养生息。皇上不久就命令耿继茂调出广东镇守福建,这是杨雍建引发的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8题。
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人莫之知
.(2)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 .(3)唯父昶异焉 .(4)今日当与汝言 .(5)因共谈《易》 .(6)意甚爱之 .(7)步骤不异于济 .(8)其俊识天才乃尔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之:代词,他 以:介词,把
焉:相当于“之”,表对象 与:介词,和,跟 因:副词,于是 之:代词,指那匹马 于:介词,表对象,和
乃:用在判断句,起确认作用,是,就是
5(1)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译文:
(2)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译文:
答案:(1)王济得到督邮的马,喂十多天谷物,再和王湛比试。(关键点:取、与、之)(2)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关键点:何以、别、就、封)[参考译文] 王湛字处冲,是太原人。隐藏着自己的品行和才能,没有人知道他,即使是兄弟宗族也认为他是个傻子,只有父亲王昶对他另眼相看。王昶死后,他在坟墓旁边结庐居住,哥哥的儿子王济前往探望叔叔王湛,看见床头有《周易》一书,对王湛说:“叔叔拿这个干什么呢?略微看过一点没有?”王湛笑着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偶尔又看一下罢了。今天应该和你说说了。”于是共同谈论《周易》,剖析得十分深微,(巧妙的言辞、奇特的理趣)是王济所没有听说过的,王济感叹其深刻而难以测度。王济天性喜欢骏马,而他所乘的马高大而迅捷,心中很是喜欢。王湛说:“这匹马虽然短距离跑得快,然而力量单薄不能承受困苦。近日我看见督邮的马,应该胜过这匹马,只是督邮的马喂养得不到位啊。”王济得到督邮的马,喂十多天谷物,再和王湛比试。王湛不曾骑过马,突然就奔驰起来,步伐与王济没有什么不同,而两匹马不分高下。王湛就说:“现在在车道上直行,怎么能区分马的胜负呢?只有在靠近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比试才行)啊。”于是来到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旁让马盘旋奔跑,果然王济的马摔倒,王湛卓越的见识和天赋的才能就是这样。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进士,授直隶东明知县。东明当河,决后,官舍城垣悉败,民居殆尽,遗民依丘阜,仅数十家。素蕴至,为缮城郭,招集流亡,三年户增至万余。山东群盗任凤亭等剽掠旁郡,扰及畿南。素蕴设计降其渠,散其胁从。十七年,举卓异,授四川道御史。疏言:“臣言官也,宜以言为事。然今天下所患,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国家建官分职,各有所事,则平天下无余事。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 6 十八年,圣祖即位,辅臣柄政,出素蕴为川北道。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具疏辨,并摘“防微杜渐”语,谓意含隐射,语伏危机。诏责素蕴回奏,素蕴言:“防微杜渐,古今通义。臣但期藩臣每事尽善,为圣世纯臣,非有他也。”下部议,坐素蕴巧饰,当降调,罢归。
居十年,三桂反。尚书郝惟讷言:“素蕴首劾三桂,云当防微杜渐。在当日反状未形,似属杞忧。由今观之,则素蕴先见甚明,且为国直陈,奋不自顾,其刚肠正气,实有大过人.者!亟宜优录。”乃命发湖广军前,以原品用。会丁父忧,服阕,乃赴军前。康熙十七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应三桂。大军运饷,自襄至房、保路险狭,舟车不通,岁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丁夫担负,饷苦不继。素蕴访知谷城有小溪可通舟,乃按行山谷开饷道,由是水运通利,省丁夫什九,军乃无乏。二十六年,授安徽巡抚。会岁饥,上疏请赈,甫拜疏,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寻调湖广巡抚。二十八年,大旱,疏请蠲免武昌等属三十二州县钱粮,上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会督抚勘灾。舒淑至武昌,素蕴适患暑疾,寻称病乞休,上疑其托疾,夺官。命甫下而素蕴已卒。
先是,湖北郡县疾苦最甚者,如应城谷田科重,监利一年两赋,为民害数十年。素蕴得.其实,条为两疏。未及上而病革,口授入遗疏,曰:“此疏行,吾目瞑矣!”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七》,有删节)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宜以言为事
以:介词,把 .(2)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 .(4)俾人人得展其才 .(5)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6)且为国直陈 .(7)乃命发湖广军前 .(8)湖北郡县疾苦最甚者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但期藩臣每事尽善,为圣世纯臣,非有他也。..译文:
(2)素蕴访知谷城有小溪可通舟,乃按行山谷开饷道,由是水运通利,省丁夫什九,军....
而:连词,表转折
(3)各有所事,则平天下无余事 则:连词,那么 .
其:代词,自己的 之:结构助词,的 为:介词,为了 乃:副词,于是,就 者:代词,„„的地方
乃无乏。.译文:
答案:(1)我只期望吴三桂等藩臣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做圣祖您的纯正的臣子,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关键点:但、为)(2)杨素蕴访察到谷城有条小溪,可使船只通过,于是就实地去察看,在山谷中开凿运粮道路,由此水上运输通达便利,节省丁夫十分之九,军队就再也不缺粮食了。(关键点:乃、按、什
九、乏)[参考译文] 杨素蕴,字筠湄,是陕西宜君人。顺治九年考中进士,授官直隶东明知县。东明面对着黄河,(有一次)黄河决口,公家房舍、城郭全部败毁,百姓房屋庐舍几乎全部倒塌,剩下的百姓依靠着山丘,仅剩下几十家。杨素蕴到任后,修缮城池,招集流亡的百姓,三年之后,人户已达一万多。山东境内以任凤亭等人为首的各路盗贼抢劫掠夺东明旁边的郡县,扰乱到直隶南部东明一带。杨素蕴利用计谋诱使他们的头目投降,解散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人。顺治十七年,杨素蕴以治绩卓著,授官四川道监察御史。他上书说:“我是言官,应当以向皇帝进言为事务。但是现在天下人担忧的,正是在于臣子们议论的多但做成事情的很少。国家设立官职,分配职责,(如果)各官员都干好本职工作,那么平定天下就没有多余的事情。(我)更希望皇上拿出真心统御(或对待)他人,使每个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更是端正根本澄清源头的关键啊。”
顺治十八年,康熙皇帝登上皇位,辅佐他的大臣把持着政权,把杨素蕴调出京城担任川北道官员。吴三桂看见杨素蕴以前的奏折,憎恶杨素蕴,准备了给皇帝的奏章,极力辩解,并且摘录(杨素蕴原奏章中的)“防微杜渐”等用语,认为杨素蕴的意思含沙射影,话语中埋伏着产生危险的祸根。皇帝下诏责成杨素蕴用奏章回答,杨素蕴回答说:“防微杜渐,是古今通用的话语。我只期望吴三桂等藩臣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做圣祖您的纯正的臣子,并没有其他的意思。”皇帝下令部下商议这件事,给他定罪为含糊巧饰,判处降职调用,(不久)被罢免官职回家了。
过了十年,吴三桂反叛。尚书郝惟讷上书说:“杨素蕴最先弹劾吴三桂,劝说皇帝应当防微杜渐。在那时候吴三桂反叛的情状没有形成,似乎是杞人忧天。但按照现在看来,那么杨素蕴的先见非常明达,而且他是为了国家勇于上书直言,奋勇向前,不考虑自己安危。他的性情刚直,浩然正气,实在是有大大超过其他人的地方。急切时应该优先录用他。”皇帝 8 下诏令按照原官品级录用他,发湖广军前。适逢杨素蕴的父亲逝世,服阕后,才奉命赴任。康熙十七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乱,策应吴三桂。清军派用大量军队运输粮饷,从襄阳到房县、保康一段路程险峻狭隘,船和车都无法通过,每年须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的丁夫运送,军饷常常苦于接济不上。杨素蕴访察到谷城有条小溪,可使船只通过,于是就实地去察看,在山谷中开凿运粮道路,由此水上运输通达便利,节省丁夫十分之九,军队就再也不缺粮食了。康熙二十六年,授官安徽巡抚。适逢收成不好,(杨素蕴)上书请求赈灾,刚刚拜呈奏疏,朝廷就下文书命州县开仓赈给,保全救活的人很多。不久,调任湖广巡抚。康熙二十八年,发生大旱,杨素蕴上书请求减免武昌等三十二州县的钱粮,皇帝派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人会同巡抚勘察灾情。舒淑到达武昌时,杨素蕴正好中暑患病,不久就上书称病打算解任归里。皇帝怀疑他借病(不勘察灾情),就解除了他的官职。命令刚刚下达,可是杨素蕴已经死了。
在他死之前,湖北的郡县是百姓疾苦最重的地方,如应城对种谷的田地征税很重,监利一年征收两次赋税,给百姓造成祸害几十年了。杨素蕴知道这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后,分项目写成两篇奏疏。还没有来得及向皇上禀报,就生病而且被革除了官职,他就口授奏疏,列入遗疏,并且说:“如果能够按这奏疏实行,我死后就瞑目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2题。
中兴遗传序 陈 亮
初,龙伯康游京师,辈饮市肆,方叫呼大噱。赵次张旁行过之,雅与伯康不相识,俄追止次张,迫与共饮。次张之父时守官河东,方以疾闻,次张以实告。伯康曰:“毋苦!乃翁.疾行瘳矣。子可人意者,为我姑少留。”次张不得已,从之。箕踞笑歌,诙谐纵谑,次张固.已心异。一日行城外,观大阅之所。伯康拾矢而射,一发中的,矢矢相属,十发亡一差者。.次张惊曰:“子射至此乎!”伯康曰:“此亦何足道!千军万马,头目转动不常,意之所指,犹望必中,况此定的,又何怪乎!”次张吐其舌不能收。后三年,京城失守,伯康自是不复见矣。岂丧乱之际,或死于兵,抑有所奋而不能成也?次张每念其人,言则叹惜。
绍兴初,韩世忠拒虏于淮西,力颇不敌。次张献言:“乞决淮西之水以灌虏营。”朝廷易其言而不之信。已而虏师俄退,世忠力请留战。虏酋使谓曰:“闻南朝欲决水以灌我营,.我岂能落人计中!”次张言虽不用,犹足以攻敌人之心者类如此。次张尝为李丞相所辟,得承务郎。督府罢,次张亦径归。大驾南渡,次张侨居阳羡。故将岳飞尝隶丞相军中,次张识其人于行伍,言之丞相,后为统制。遇大驾巡永嘉,与诸将彷徨江上,莫知攸适。又乏粮,.将谋抄掠。次张闻而竟往,说飞移军阳羡,州给之食。飞得无他,而州境赖焉。人有言次张 9 生平于赵丞相者,丞相喜,欲用之。复有人谮之,丞相疑沮而止。次张度时不用,屏居不出,.竟死。
余异二生之为人,欲传其事而不能详,因叹曰:“世之豪伟倜傥之士,沉没于困穷,不.能自奋以为世用,如二生者,宁有限哉!然自古乱离战争之际,往往奇才辈出,如建炎、绍兴之间,诚亦不少,未四十年,已有不能道其姓字者,记事之文,可少乎哉!”
自是始欲纂集异闻,为《中兴遗传》,然犹恨闻见单寡,欲从先生故老详求其事,故先.为之纂例,而以渐足之。合十二门而分传之,总目曰《中兴遗传》,聊以发其行事,而致吾之意。然其端则起于惜二生之失其传,故序首及之。
(选自《龙川文集》,有删改)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俄追止次张,迫与共饮
与:介词,和 .(2)为我姑少留 .(3)伯康拾矢而射 .(4)闻南朝欲决水以灌我营 .(5)言之丞相,后为统制 .
为:介词,替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之:代词,他
(6)人有言次张生平于赵丞相者 于:介词,向 .(7)欲传其事而不能详,因叹曰 因:连词,于是,就 .(8)欲从先生故老详求其事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丧乱之际,或死于兵,抑有所奋而不能成也? .........译文:
(2)世之豪伟倜傥之士,沉没于困穷,不能自奋以为世用,如二生者,宁有限哉!........译文:
答案:(1)难道是在兵荒马乱之际,或许死于战乱,或是有所行动但没有成功吗?(关键点:丧乱、或死于兵、所奋、而)(2)世上豪伟倜傥之士,在困穷中沉没无闻,不能施展才华为世所用,就像龙伯康、赵
其:代词,他们的
次张两人的,难道只是少数吗?(关键点:自奋、以为、者、宁、有限)[参考译文] 当初,龙伯康游学京师,和朋友在酒肆聚饮,正大呼大笑。赵次张从旁经过,平素和龙伯康不认识,但龙伯康立即追上赵次张,逼迫他(留下来)和自己一同喝酒。赵次张的父亲当时在河东做官,(赵次张)刚刚听说他病了,便以实情相告。龙伯康说:“不要悲苦!您父亲的病将要痊愈了。您是有才德的人,姑且为我稍作停留。”赵次张没有办法,听从了他。龙伯康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大笑而歌,言谈诙谐,纵情欢谑,赵次张本来已经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惊异了。一日来到城外,看到阅兵场。龙伯康拿起箭来射,一箭正中靶心,箭箭相连,十支箭中没有一箭偏离靶心。赵次张惊异地说:“您射箭的技术到了这个地步啊!”龙伯康说:“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千军万马之中,人没有规律地随意乱动,心中想射中的目标,尚且能射中,何况这是固定不动的目标,射中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赵次张惊得目瞪口呆。后三年,京城失守,龙伯康自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难道是在兵荒马乱之际,或许死于战乱,或是有所行动但没有成功吗?赵次张每次想到他,言语之中不免叹惜。
绍兴初年,韩世忠在淮西抵抗敌人,军力悬殊,不能抵挡。赵次张献计说:“请求引淮西之水来淹没敌营。”朝廷轻视他的计策而不相信他。不久,敌人撤退,韩世忠极力请求一战。敌军首领派使者说:“听说你们想开闸放水来淹没我方军营,我们怎么能中你们的计策呢!”赵次张的计策虽然没有被采用,但是能够像这样让敌人害怕。赵次张曾经被李丞相征召,被任命为承务郎。督府撤消,赵次张也返乡了。皇帝南渡,赵次张移居阳羡。原来的将帅岳飞曾经隶属丞相军中,赵次张从一般军人中了解到岳飞的才干,向丞相推荐岳飞,后来(丞相)任命岳飞为统制。适逢皇帝南巡永嘉,和各位将帅彷徨江上,不知所往。又缺乏粮食,将帅们谋划去劫掠。赵次张听说后立刻前往,劝说岳飞移军阳羡,由州府供应粮食。岳飞的军队没有发生意外,而州境得以保全。有人向赵丞相讲述赵次张的生平,丞相很高兴,想起用赵次张。但又有人诬陷他,丞相于是怀疑,没有任用他。赵次张估计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不会得到任用,于是隐居不出,直到去世。
我惊异于二位的为人,想让他们的事迹流传下去但是又不能详细了解,于是感叹道:“世上豪伟倜傥之士,在困穷中沉没无闻,不能施展才华为世所用,就像龙伯康、赵次张两人的,难道只是少数吗?然而自古以来在乱离战争之际,往往奇才辈出,像建炎、绍兴年间,确实不少,不到四十年,已经有不能说出姓名的人了,记载他们事迹的文章,难道可以缺少吗?”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想搜集他们的异闻,写作《中兴遗传》,但是很遗憾自己听到、见到的事迹很少,想跟随年老而见识多的人详细探求他们的事迹,所以先安排好体例,然后慢慢使它丰富起来。合成十二类而分别为他们写传记,总题目是《中兴遗传》,姑且用来记 11 载他们的事迹,表达我的心意。这部著作源于叹惜龙伯康、赵次张的事迹不能流传,所以在序的开头就提及他们。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2)学甫而不为者 .(3)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
其:代词,他的,指黄庭坚的 而:连词,表转折 于:介词,在
(4)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 以:介词,把 .(5)其词有“瑰伟之文„„” 其:代词,他的,指苏轼的 .(6)其重之也如此 ..
(7)乐其林泉之胜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译文:
(2)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译文:
答案:(1)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但又不模仿杜甫的诗。(关键点:其、为)(2)当初,黄庭坚游潛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那地方林泉优美,于是自号为山谷道人。(关键点:其、胜、因)
[参考译文]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但又不模仿杜
其:代词,代苏轼 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其:指示代词,那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11-16
初中语文文言虚词整理11-13
八年级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及测试11-04
初中文言文复习训练08-17
初中语文文言文《陈涉世家》复习09-01
《读孟尝君传》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07-17
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07-02
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08-13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