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15篇)
1.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一
首先学习了心理素质,通过本次学习深深的体会到了做为一名店里的员工,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我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人际关系、对待感情、对待金钱、对待成长都有一个不同的心态,每个人的收获也不一样,就像本次学习第一章节学到的这样一个故事,海天纺织厂因效益不好要裁员,其中裁员名单中有两位女性,一位是中层主管,一位是普通员工,两人因知道自已分别要被裁员时,心里都很沮丧,可是后来因各自的心态不同,一个走向成功的道路,一个走向失败的道路,走向成功的女士自然心态调整的快报,调整的好,很快用自已过硬的技术超越自我,由于发挥了自已的长处,用心经营自已的店,所以一定会走向成功!而另外一个主管女士,因抱怨、生气、最终走向孤独,忧郁的心态控制着她的一切,最终早日离开了人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所以通过学习,了解到了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积级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抱怨,自我封闭,所以学习提升员工素质十分重要,工作中我们要选择积极的心态!
其次通过职业素质等章节的学习,要使自已能够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用自已的业务技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店里的一名员工,从自我做起,学习业务知识,加强自已的心理素质锻炼,摆正自已的位置,树立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认识到企业的利益就是自已的利益,企业的兴衰就是自已的兴衰,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在一天就应兢兢业业做一天,从现在开始准备,做一个积极的、努力学习业务技能有集体意识的人员,未来的结果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行为,我们今天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现在态度!
在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做到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人才竟争加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要严格要求自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更多的技能,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的需要,日常工作中,遵章做事,爱护设备工具,做到同事礼貌相待,共同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牢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我尽责”,遵守店里的一切规章制度,有敬业精神,积极进取,热爱本职,学习先进,提高工作质量,讲究效益,忠实勤勉地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力求工作效率,尽忠职守,顾全大局,服从上级指挥,绝对服从工作分配,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已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职业素养告诉我们,工作的态度不是今天或明天,而是一咱职业信仰,职业素养的高低和一个人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还需要为断的进步,相信在不断的了展中,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认识,为企业的了展与繁荣做出贡献,更应勤于自省,自我完善,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将是一位优秀的员工!
2.加强探究学习 提升教学效益 篇二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活动;探索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发现乐趣。同时,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教育的根本思想的体现,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关注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广泛获取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数学课本与相关方面的资料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对于文字的理解,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努力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信息,在聆听教师讲解、同学发言和课堂讨论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只有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够有所获取”的思维方式。同时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能够分辨所得到的信息,用辩证、思考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意见、见解,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通过两个三角形的结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就不能让学生单靠空间想象,而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试验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才能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境的第一线,鼓励支持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疑惑的地方能够随时提问,把学生的提问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展示沟通技巧,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先在同学之间交流问题,尽量在同学的讨论中解决问题,摆脱传统教育“教师是权威”、“问题由教师解答”的思维模式,通过同学间的研讨,可以达到相互启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提问的时机,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解决或者不适合在课上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再去分析解决。鼓励学生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在前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要提的问题适当写一下草稿,以便提问时不至于随便措辞。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是学习过程的奠基阶段,那么分析问题就涉及到学习过程能否有所收获、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进行自我思考,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然后组织同学间就问题的思考意见进行交换,通过同学之间的研讨,形成大家的统一意见。
4.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经历了发现、提出与分析之后,就进入了学习过程最后的成果转化阶段。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事,此环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了上述过程后形成自己关于解决问题的连贯性思维。解决问题只是形式,使学生将整个过程转化为自己所得,体验到解决问题之中的乐趣,养成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目的,让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于自主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思考
1.实施探究活动中主题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在课堂环境下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极易偏离主题。缺少了行动的目的性,行动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目标和任务就难以顺利实现,同时也丧失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的目的,明确此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探究问题的选取不够慎重,两极情况较为严重。一是探究问题选题过于简单,缺少思维含量,整个探究活动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效很少,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整场活动华而不实;二是选题不能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过于复杂,学生力不能及,丧失思考的动机,有收效的学生寥寥无几,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适当的选题对于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拿来实心的长方体,设计了让学生自我探究长方体的长、宽、高等方面的关系,学生很有可能了解到相等关系,可是却忽略了思维能力与实践生活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放手,让他们实践研究长方体的棱之间的关系。
3.探究性活动失去了探究的意味,人为地给探究活动加了太多的约束,探究活动缺乏开放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荷兰的数学教育家福来登塔尔曾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在具体实施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去掉多余的束缚条件,将问题要求简单化,放手让学生自我进行探究。
三、探究性活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探究活动的教育模式颠覆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统治者的形象,将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首先,教师要能够创造出一个适合探究活动开展的氛围,成为探究活动氛围的营造者。其次,教师要做的不是控制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而是调控活动进行中的各个环节,及时为学生安排和分配任务而不是去干扰任务的实行,努力成为活动的调控者而不是决策者。最后,教师还要担当活动信息的搜集者和评价者,对整个活动行为进行有效的总结,整理活动信息,将活动的成果有效转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进行并能够有良好的收效。
例如,经过探究求解凸多边形的内角和。
解:设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S,可得:当n=3时, S3=180°
当n=4时,S4=2×180°
当n=5时,S5=2×180°
当n=6时,S6=2×180°
可猜想:Sn=(n-2)×180°(证明过程从略)
这是一个简单的探究类问题,问题的开始先由已知知识进行,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理归纳已有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步步的递推关系总结问题中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推理猜想,在得到最后的结论之后再进行验证的过程。这就是探究性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中的一次成功运用,这样就使得此类推理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接受,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其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概括出了探究性活动的意义所在,探究性教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方法上讲,都是对于常规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使得中学数学的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在中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480.
[2]王立新.数学教学探究性提问之我见[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房之华.浅议数学课堂中探究性提问的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3(09).
[4]杨义周.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07(05).
[5]陈巧香.精巧设疑让数学课堂焕发光彩[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10).
3.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三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金山小学教师胡建芬
12月5日至12月16日,我参加了方略教育组织的云南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2011年秋季访学活动,参观了上海建平实验小学和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武汉红钢城小学和常青实验小学四所名校。考察了各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观摩了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听取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学习了各校教研组、备课组的特色与经验。参观学习使我内心深受震撼,特别是他们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先进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科学高效的课堂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每进入一所学校,漂亮的校舍,以及优美的环境布置,都会一下子把我吸引住。走进建平实验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名人字画,学生杰出的书画作品,走道、楼梯拐角摆放的一个个大鱼缸,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宽大漂亮的图书室、活动室,小到绿化区内一个个小小的卡通提示牌,都是那样精心布置。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虽然面积不大,但在走廊、楼梯、厕所等地方,都精心的放上了图片,告诉学生们怎么坐电梯、怎么洗手。指示上下楼梯的脚巴掌,让学生学会上下楼梯靠右走。我们只在科技馆才能见到的各种高科技实验演示装置,也装到了学校教学楼的过道上。教师们的书法作品展览,显示了教师们深厚的文化功底。规模宏大的昆虫展览,让我们感觉到走进了动物世界。红钢城小学校舍有些旧,但到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校门外到校内墙壁、过道,贴满了各种宣传画,设置立体而有动感的三字经书卷,学生的各种艺术作品展示角,评比台,读书栏,都让人为之赞叹。而走进常青实验小学,更让人感到震撼,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每一寸空间,都是一道风景线。学校办学理念,校歌、树人谷、假山流水、班旗展示区、标本室富有文化气息,教学楼过道上的图书角,综合大楼的体育活动区、综艺空间里模拟的小社会、图书室里铺上精致的地毯,各种卡通玩具,凳子等等,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文化大公园,走进童话般的世界。师生一进入校园就开始接受了无声的教育,育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启示着、熏陶着、激励着每一个师生,让我们觉得这是一所所非常人性化的学校。
二、办学理念先进富有特色
建平实验小学注重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彬彬有礼”是这个学校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一声声 “老师好”萦绕耳旁。在整个的参观过程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同学们礼貌的鞠躬问候。无论是不是自己学校的老师,无论是不是自己认识的老师,他们都是这样有礼貌的问候。让人感觉到一阵温暖和温馨。“规范有序”是这个学校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及早操。与其说是一次升旗仪式,不如说是一次精彩的演出。快、静、齐、力。出场音乐响起,学生们便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排着标准的队形,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到达指定地点候场。升旗正式开始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操场两边向中间入场,快、静、齐。早操更是令人惊讶,复杂多变的动作,他们仍然可以做到整齐划一,并且有力度。“多才多艺”是这个学校给我的第三个印象。学生社团的表演精彩纷呈,令人赞叹。学生快乐唱歌,快乐锻炼,快乐读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教育是那样充满生命的气息和活力。
红钢城小学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健康自强的“四自”教育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式新颖的主题晨会,有班级特色的文体活动,忠孝礼义志诚信耻的道德实践活动,无不彰显学校的文化内涵。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确立了先进的 “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树立了“十个一”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师生双主体”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教育尊重儿童的生命主体意识,开发儿童的生命发展能动性,促进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人的精神生命发展。这些先进而有生命力的办学理念,决定了学校教育的高质量、高品位。
三、课堂教学模式科学高效
听了上海建平实验小学和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几堂展示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实”。每一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注重学生的自学质疑,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课上直奔重难点,双基落实得扎实,到位。沈立群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引领学生品词品句,多次设计语言训练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
修辞手法,通过创编故事“骆驼山的传说”,实现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到理解和运用课文语言的转化。陶燕老师执教的《惊弓之鸟》一课,巧妙地运用“因为„„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贯穿始终,来理解更羸的推理过程及谈对更羸的认识,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应用为主的教学理念。李敏老师执教的《蝉》一课,从读到说,一句一句读出感情,从识到写,一笔一笔写规范,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学的有滋有味,令人赞叹。课末教师设计了蝉儿送信的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还拓展认识了与蝉有关的成语、绕口令、诗句、常识。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两条腿走路的教学理念。
红钢城小学实践着“以问促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初学质疑,小组互助学习,教师点拨提升,当堂检测诊断教学流程,教师设计“预习卡”“学习指南”“分层实践”来引导学生先学后教,指导学法,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他们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育资源,做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
常青实验小学的课堂采用“主动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一种前瞻的教学思想。它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传统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主动教育”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主动感知,通过《预习生成单》初步感知学习内容,主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堂上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收集整理所学主动建构知识系统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以获得学生的主动发展。老师讲得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拔、合作、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能够大方自然地进行交流,主宰课堂的能力让人惊叹。“主动教育”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纵观几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无论是“问题即时贴”、“ “预习卡”还是“问
题生成单”的设计,都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铺垫;无论是“学习指南”还是“学路建议”,都是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教材重难点及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创举;无论是“堂堂清”、“分层实践卡(红卡、蓝卡、绿卡)”还是“课末检测AB卡”都是注重落实学生需掌握的双基,链接课外以获得学生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落实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以自主、合作、分享活动贯穿学习过程。在课上扎扎实实落实双基,打造高效的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
这几所小学都走在了教育教研改革的前沿,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在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及家长期望的之间,找出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并实施到位。让我感觉,必须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不断地反思,找出差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必须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非常感谢方略教育、教育局、学校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拓展了视野,收获颇多。我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爱心,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4.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四
一、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呈现阶段的应用研究
英语词汇教学的呈现就是把要教授的词汇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介绍展示给学习者的过程,包括词性、读音、意义、句法特征、搭配及其运用等内容。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方法呈现词汇,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掌握新的词汇知识。
本文运用语境理论呈现词汇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创设语境化的定义呈现词汇
Nation(2004:60)指出,语境化的定义指的是把对新词的定义放在句子语境中自然呈现。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的意义,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呈现出语境化的定义,使学生在定义提供的句子语境中感受新词的含义;向学生呈现出包含生词和生词搭配用法的例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新词的用法。
2.利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辅助手段呈现词汇
词汇教学专家Nation(2004:47)指出,词与词之间的相似之处可以通过不同的语境例如图片、实物等来减弱。而我国的学者黄远振(2003:98)也指出,用图片、实物等来呈现词汇能直观、生动、形象地揭示词汇意义,使学生能把英语词汇符号与具体实物、动作联系起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使词汇记忆印象深刻,提高记忆效果。
3.利用生活情境呈现词汇
情境语境(contextofsituation)是指语篇产生时周围的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及方式等。情境语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话语背景下词语的意义(徐琳,2010:27),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也属于情景语境的一部分。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从而达到在语境中识记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目的。
4.利用社会文化背景呈现词汇
文化语境最早由Malinowski提出,它指的是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转引自朱永生,2005:7)。而文化语境无处不在,大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小到生活中常见的广告、歌曲甚至电影等文化娱乐内容。老师应该多关注生活中的文化娱乐信息,把其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二、语境理论在巩固词汇阶段的应用研究
这一小节对语境理论的运用主要是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相联系。
1.通过听录音巩固词汇
录音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词汇的读音,同时它提供的语境也有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掌握。
笔者充分利用录音提供的语言环境,巩固了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掌握。笔者的做法是:A.在英语晨读课上,放词汇表和课本reading部分的录音,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读音和书写的感知;B.在所有词汇都学完后让学生做课本上listening或workbook中的听力练习(课本中提供的听力材料都与本单元的主题语境相关,并且材料里会包含本单元的新词汇),使学生在听力语境中巩固所学词汇。
2.通过口语活动来巩固词汇
新课程标准中八级词汇目标规定,学生要学会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笔者认为,在口语表达中运用词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达到巩固新词汇的目的。在词汇教学中,笔者把口语活动和情境语境和语言语境相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采访活动、小组竞赛、讨论或辩论、口头复述课文。
3.通过阅读巩固词汇
高考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标尺,我们知道,高考每年都会出现一定量的生词,而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下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所以在高中教学中,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词汇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做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既然要增加阅读量,阅读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根据中国高中生的英语水平,笔者选择的阅读材料是学校订阅的英语周报。这份报纸包含一些符合高中英语水平的文章,并且每期的报纸与课本每单元的主题语境相吻合,这不仅使学生在阅读中巩固了课本中的部分新词汇,还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为了使学生能够增加对词汇的重视,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词时,先根据语境猜测,然后查字典确认,并把这些新词汇整理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做到经常复习巩固。
4.通过写作巩固词汇
写作是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但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学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所学词汇,这不失为巩固词汇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写作方式是:缩写课文。
5.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五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根据《办事处2013---2014学第一学期小学教研会教学视导方案》及《办事处“深化学科教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方案》中的指导意见和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将主要围绕“深化学科教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我校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益。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实施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目的是进一步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切实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认真研究制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诸多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有效互动和当堂达标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以强教研活动为手段,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为目的,加强“高效课堂”研究,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全面实施“五防六落实”的课堂教学策略。
“五防”是指防空讲、防单
一、防花架子、防假听、防假合作。“防空讲”就是防止教师不针对课程标准和学情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听不进去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演示实验)、教学卡片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防单一”就是防止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单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设置富有个性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防花架子”就是防止把教学过程变为纯粹的学生“自学自议”过程,把教师“放手”演变为教师“撒手”,把小组合作变成个别学生唱独角戏,用少数优等生的表演代替绝大多数学生的活动。“防假听”就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听课状态的有效监控,适时提问,防止学生貌似在听讲,事实上思想在开小差的现象;“防假合作”是指课堂上讨论缺乏精心设计、讨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的现象,这种讨论缺乏实质的交流与合作,小组中只关注优秀学生展示,缺少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防止假合作应做到四点:一是优化组合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二是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各展其能;三是精心设计合作讨论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和讨论价值;四是实行竞争机制,及时评价。
“六落实”是指课前课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要落实、创景激趣与情感培养要落实、学生合作交流要落实、教师精讲点拨要落实、课堂训练与拓展提升要落实、当堂达标要落实。
三、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备课的质量。要由基于教学内容的备课转为基于课程目标的备课,教师备课应做到“八备”——备课标要求、备教材重难点主干知识、备激趣情境设计、备问题设计、备学生活动设计、备学法指导、备当堂训练与作业的设计、备整体教学流程设计。在充分进行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教案。学校准备通过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比、优秀教案评选、备课案例评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同课异构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2、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一是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努力践行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行小组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学习状态的调控,提倡“三个高效”,即让每一位学生都高效,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高效,课堂的每一分钟都高效。三是关注细节,善于从细节入手,精心打造关键性教学细节,优化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四是真正做到创景激趣,落实情感培养。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师生关系和谐、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情境。五是切实落实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严要求”的教学策略,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布置作业,促进学生最优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当堂达标和训练检测的实效性。课堂训练应根据教学目的分层、分类设置,既要有针对一般学生的基础达标题,又要有针对优生的提高拓展题。要进一步突出课堂训练的基础性和针对性,完善课堂训练的展示方式,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训练中暴露的问题,以恰当的方法随时进行校正。落实当堂达标的要求,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达标题,要预留充足的达标时间,并对达标情况当堂进行总结反馈。
4、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各学科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研讨教研室各学科制定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指导意见,在贯彻课堂教学四原则(即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三个无效——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讨论与互动、无效的阅读与训练。经过反复研讨和实践,构建起彰显各校办学特色和符合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将按照高校课堂的要求,创新“高效课堂”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四度三量”的评价策略,即看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和目标的达成度;看学生的思维量、信息量和训练量。对教师的评价采取“六看”的评价策略,即看是否紧扣课标、看是否坚持“学生中心”、看是否优化教学细节、看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看是否进行当堂检测或达标。
四、方法步骤
(一)理论培训, 调研反思阶段。(2013年8月27日——9月9日)
1、根据粥店教委办的部署,学校召开动员会进行全员发动,传达教委办“深化学科教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工作的视导方案和《粥店教育指导中心“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下发相关学习材料,组织教师理论学习。
3、以学科为单位,展开调研反思活动,教师反思制约自我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及问题,学校调研各学科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及问题。
(二)确定主题,以教研活动为中心,逐步提升,深入整改阶段。(2013年9月10——2013年11月30日)
根据教育办公室确定的主题,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活动、课堂专题研讨活动及研讨课、观摩课、课堂教学大比武、同课异构等活动,推出典型课例。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课堂观察、调研和反思活动,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切入点,做到“五防”“六落实”,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三)总结提升,考核评价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在深入整改和研讨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通过理性思考,完善各自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一系列成功的课例或精品课。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理论学习:以校本培训的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2、开展各科调研反思活动,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及问题,学校、教研组及教师各自写出提升计划。
3、组织教师开展自我诊断与教研组诊断课活动,把问题找准找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整改措施。
4、以学科为单位根据教委办确定的主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或专题研讨活动。
5、各教研组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各学科专题研讨活动,围绕研讨主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
6、推荐教师参加处、片区主题研讨课活动。十月:
1、各学科开展研讨课与观摩课的听评课活动,逐步摸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及策略。
2、各学科教师根据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写出一份精品教案或优秀学案及精品课实录。
3、参加办事处举行的观课析课活动。
4、推荐教师参加办事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十一月:
1、学校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等方式,组织教师观看录像课或外出听课、阅读教学实录等形式,学习名师、优秀教师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提高教师自身能力与素养。
2、推选教师力争参加岱岳区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十二月:
1、各校各学科参研教师写出本学期的提升感受或反思总结。
2、学校及各教研组写出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指导小组,具体指导“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的实施。
(二)强化培训,注重研讨。学校定期组织研讨会议,就相关工作开展研讨活动,及时下发材料对广大教师理论引领,进行培训,开展高效课堂观摩研讨,通过教师上诊断课、研讨课和观摩课,组织“同课异构”等形式强化对高效课堂的研究,引导教师及时总结经验,对成功的做法进行提炼、升华和推广。
(三)课题引领,科研促效。组织广大教师围绕制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细节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进行课题立项和研究工作。课题研究以解决细节问题、促进教学效率提高为目的,扎扎实实做好“小课题”研究,为“提升工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在活动开展的各阶段,积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四)强化检查,考核评价。学校将强化对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案例的设计、理论学习等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
大辛小学 2013年9月3 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一、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潘宪莹 副组长:曹会东
成 员:孙兆振
周艳艳张宝庆唐安家
附: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考核评价细则及说明
一、教研室视导检查的主要内容
1、乡镇(街道)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的实施方案。
2、乡镇(街道)教育指导中心和各学校高效课堂理论培训情况及教师理论学习笔记、单位和个人的调研报告。
3、备课复备(二次备课)情况。
4、研讨课、大比武、观摩课等课型开展情况的材料及图片。
5、各学校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学案的评选材料和精品课实录。
6、学校、教研组及个人的计划及总结性材料。
7、开展小课题研究或专题研讨情况。
8、针对提升工程开展的其它活动材料。
二、考核与评价
将“提升工程”的实施情况列为对学校视导检查的内容之一,单独赋分。
“深化学科教研活动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方案
6.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效益 篇六
一、更新教学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树立 “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的教学观, 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和人格, 为教学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的智力冒险和认知探索,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乐于发表意见, 主动积极参与交流,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而教师在这一环节所做的就不只是教知识, 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发现知识, 进行探究和创造。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的功能, 创建学生宽松的学习环境,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精心教学设计,引领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关系到教学成败,教师得用心思考,精心安排。一是教学流程设计包括习题设计,从课程标准、学生现状、教材内容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等都要安排好,落实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大力提倡讨论式教学,它给学生带来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小组讨论探究中, 每个人都能在心理压力大大减轻的情况下自由自在地抒发己见。讨论式教学也有助于改变教师包办垄断课堂的局面,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提供外部条件。不仅如此,还要抓好开放式习题的设计,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开放式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 都积极动脑筋, 都有展示自己智慧的空间。只不过得到的答案有多有少, 要充分体现“人人学数学, 深浅多少不相同”的教学思想。同时要设计动手操作演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学生对底×高后为什么要除以“2”难以理解。上课前, 我让学生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模型。上课时, 让学生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去拼合。学生们发现, 两个三角形相的边合在一起时, 可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由于前面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很快回答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底×高, 由于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个平行四边形又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 所以 三角形面积 = ( 底×高 )÷2 。这样,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 积极参与, 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知。
三、丰富解决问题策略,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中,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应因材施教, 但目前教师往往不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教学要求上一个指令, 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 在教学的要求上, 应变“平均主义” 、“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 竖式计算15-9时, 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 先探求计算结果, 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 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 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能想出以下算法:( 1) 10-9=1,5+1=6 ; ( 2) 15-5=10,5+1=6,10-4=6;(3) 15-10=5,1+5=6;(4) 9+6=15, 15-9=6等等。也可能有学生会用竖式计算 出结果。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 进行小组交流, 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倾听同伴的解法, 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 在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 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有的学生可能会掌握多种不同的方法, 并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 也要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 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应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 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逐步提高。
四、引领学生质疑, 培养思维能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我们很多教师能够注重加强学习, 不断完善自我。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渐渐远离我们的课堂。但有时为了使课堂秩序良好, 教学进度顺利完成, 难免使用“高压政策”使学生“乖乖”地静听。 提问虽然不断, 但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 学生的思维仍处于被动、 应付状态, 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机会。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中的缺陷不易被老师发现。同时, 也易使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 对知识难以融合贯通。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 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分化, 为后进生。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问题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 则。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质疑。我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中介绍确定方向的种种办法就是在学生一步一步的问题中介绍的。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当然会注意倾听教师或同学的答案是否合理。即使是没有提出问题的学生, 也会因为同学提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而跃跃欲试, 从答案中再寻求新的问题来。就这样, 学生学会了由此及彼,判定方向的方法。同时,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活动过程中获得了成功, 获得了自信,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法指导, 鼓励自能探究
7.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七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而直观教具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水果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装进包里带入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我的包上。然后我拿出梨子自问自答:What’sthis?It’sapear.反复数遍,让学生明白了pear的意思,然后领读,学生齐读,最后指读。学生很快把语音、语义与形象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印象,还记得牢固。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VCD、多媒体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利用电教手段教学,对于那些胆怯的学生特别有帮助。面对话筒他们不能沉默不语,于是不得不在课前预习好,课后也复习好,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要从听、说、读、写不同的角度展开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以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运用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的目光、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信息,感染学生的情绪,较口语更直观生动,更能创设形象自然的情境。体态语言能让学生感受最真切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态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如:两手各做V字状,高举过头,两脚一蹦,学生们马上猜出rabbit(兔子);十指叉开,放于嘴边,学生知道是duck(鸭子)……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三、设计各种游戏,调动学习兴趣。
8.提升管理境界 提高办学效益 篇八
提高办学效益
摘 要:“箴言式的中国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真爱的种子。
关键词:感染人;引领人;鼓舞人;感召人;培养人;激励人
在我们学校,真爱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真诚的爱心感染人
作为校长,必须有爱心。要把学生放在心上,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才会有激情、有精神,校长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群体的精神状态。校长在困难和成功面前要胜不骄、败不馁,在生活工作中,应努力做到精力充沛、神采飞扬、气宇轩昂。这样,这所学校的群体才有精神、有战斗力和自信心,才能朝着创造成功、追求卓越的目标奋进。
二、用全新的理念引领人
办学理念是引领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为了促进学校在困境中发展,我校确立了“重德育、强素质、创特色、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规范、科研兴校、文明和谐、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在制定办学目标和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校引导每一位教师参与其中,听取他们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如: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网页的设计、学校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的确定等,无一不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和汗水。
三、用科学的管理鼓舞人
学校的管理应把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同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做到刚柔相济、精细得当。
1.制度管理是保障
要努力建立健全诸如师德规范、教学常规、考勤制度、家长评教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用这些制度去规范教职工的行为,激励教职工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人本管理是基础
校长要千方百计凝聚人心,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调动教师的最大工作热情,实现人尽其力、人尽其职,引领教师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奋力拼搏。
3.情感管理是手段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校长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为
教师排忧解难,做教师的贴心朋友,利用情感因素驱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用务实的作风感召人
校长要说到做到、勤奋踏实,具有人格魅力,成为对教师最关心、最了解的人,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当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和终身学习的带头人,用务实的工作作风去影响他人和感召他人。
五、用有效的活动培养人
1.开展“三课”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参加“三课”(说课、上公开观摩课、评课)活动,举办“新课堂?新理念”课堂教学大赛,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013年,我校教师韩虹被评为省教教师学能手,冯?[在山西省青年教师语文素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马丽娟在苏教版低年级全国识字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月莉、樊美梅在全区寰烁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2013年,我校获得区教育局颁发的“小考教学成绩突出”奖;我校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区组织的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
2.创新德育工作,积极推进养成教育
近年来,我校不断创新,积极构建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即:重“课题引领”,礼仪教育科研化;重“校社共育”,校社携手一体化;重“文化熏陶”,艺术教育特色化,收到了明显成效。
在第十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李钰洁、马凤婕、韩艺宁、韩俏楚四位同学表演的四重唱《微笑的季节》获得铜奖;我校六年级学生王语涵以出色的才艺荣登山西省红色小导游榜首;在晋城电视台“长江杯”2014少儿春节晚会上,我校六(3)班学生王钟洋表演的魔术震撼全场;我校一(1)班学生赵晨悦参加了公益歌曲《与爱同行》的录制,在晋城市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在晋城市文联、太行日报社、晋城市作协、太行文学社共同举办的晋城市首届“校园之星”文学征文大赛中,我校五(5)班学生张道初的作品《骑士或者馋猫(组诗)》获一等奖,组诗刊登在11月14日的太行日报上;五(5)班学生张甜甜的《谁偷走了星空的美丽(散文)》获二等奖。
我校被评为晋城市“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在全省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上,我所作的题为《立足社区抓养成,抓好养成促和谐》的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中国教育报》以《开展养成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教育网络》为题刊发了我的发言摘要。
六、用健全的机制激励人
一是用人激励。校长要向上级领导推荐提拔思维层次高、工作业绩好、协调能力强、有大局观念的优秀教师进入学校领导班子。二是给教师以精神激励,对有积极影响的人和事要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表扬。三是做到奖罚分明,教师的工作业绩必须与评先、评优、晋级挂钩。
辛勤的耕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先后荣获“全国红领巾示范学校”“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山西省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山西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近年来,我始终追寻一个至真至纯的“爱”字,用真心去点亮每一个人的心灯,用真情去陪伴每一个人的成长,用真爱去支撑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和全校教师一道,用全部的心血,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9.浅谈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篇九
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时,常看到教师花大力量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深长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的空架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教学,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最行之有效,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千“方”百“计”,何者为是?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许多以活动为主的语文课,许多花样百出的语文课,让语文教学方法实现了改革,的确让语文课堂有了生机活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然而,学生在语文学习问题研究上,如果不能静下心来读课文,这样的本末倒置,势必影响到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8年级下册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教师在讲课前,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带着不同的任务,查找资料,归类整理,忙得不亦乐乎。应该说他们在准备中已经进行了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能力,这一切都是不容质疑的。然而,他们的这种干劲并没有带到下一个环节中,当教师要求学生对“独特的人物描写”进行梳理、整理时,发现学生大多流露出失望、不耐烦的情绪,很长时间,学生都未能静心读进去,是不是活动课就不应该进行阅读呢?
如果说,多样的形式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多样的形式是否也会影响学生阅读的习惯,而使学生变得心绪浮躁呢?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思考。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在形式上下功夫,却不在文本上下功夫,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偏离新课标的方向。语文学习只有以“读进去“作为基础,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感受粗糙的毛病,语文教学应逐步从追求多样的形式,走到追求语文阅读的深入、细致上。在教学《再塑生命》时,教师作了这样的安排,自读——精读——探讨,这样,学生能够读进去,读明白,他们才能领悟出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因此,只有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这才是当前实施新课标教学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立足文本的关键和精华,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咀嚼品味,文章的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三拳”的描写,《背影》中对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等等。这些精彩之处,应该重锤敲打,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而有些亮点,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如,《我的长生果》中:“我的故园是浙东南的鱼米之乡。 50 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对这两句话,学生读后并无疑处,这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若启发学生,有一词形象鲜明,别具韵味,结果会是无功而返。但如果换言之,问学生“第二句话一般怎么说呢”?学生会马上注意到“天地明媚”。
10.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十
经营林业绿色xx以林业大发展促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提升
xx镇共有48个行政村,8.2万人,辖区总面积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万亩,有林地4.6万亩,山川河流2.8万亩,村庄道路2.6万亩,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6以上。境内有大中型煤矿五处,塌陷地3.2万亩。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林业增效”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大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体制,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壮财源的好路子,赢得了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大提升。200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8931万元,其中林业收入占到了20.9;农民人均纯收入3735元,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占到了13.1。
一、强化一种“大林业、强产业、长效益”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林业生产
前几年,因为我们xx地处矿区,发展经济的路子多、条件宽,大部分群众都靠矿生存、以煤发家,对农业经济尤其是林业生产没有深层次、高角度的认识。又因为前几年是探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林业生产也无成功经验可循,发展体制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xx曾出现过“前面造林、后边毁树,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有的群众也编成了顺口溜:“春天一根苗、夏天一根杆、秋天一个眼”。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煤矿向非煤产业转移,自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倾斜,使农村各种利益结构关系随之调整,许多群众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子。在这种背景下,林业作为一项“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发展迅猛,显示出了极强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我们xx的干部群众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机遇,坚定“大林业、强产业、长效益”的发展理念,把林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头戏来抓,大胆实践、改革探索,经历了集体统栽统管、个人承包、树随地走等几个阶段的发展,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功的经验。2000年,我镇在全市率先采取招标拍卖和股份经营的方式,在复垦的董庄铺旧村址上发展速生丰产林6000多亩,栽植速生杨33万多棵,实现效益300万元;2001年,在北部山区探索经济林高效种植模式,发展设施杏大棚90多个,现已增加到了146个,年可创造效益180多万元。
去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坚持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立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林业生产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巩固扩大林业生产成果,使林业生产逐步成为我镇的一项支柱产业。今年年初,我们就坚定“早半拍、快一步”的责任感的紧迫感,把林业生产摆到了第一位,作为全年的开局仗来打,提出了“大干三年,经营林业,绿色xx,强村富民”的奋斗目标,并制定方案,研究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镇有林地46660亩,占总面积的36.5,林木总量突破了350万棵,形成了阶梯式的发展格局。
二、制定一个“前瞻性、合实际、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任务目标
xx的地形地貌是北高南低,北部是资源丰富的山区丘陵,南部是高产高效的平原地带,中部是五个煤矿的集中地带,塌陷地已达到了26000多亩。总体衡量,我们xx有着较大的开发前景,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农、林、水、路综合治理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巩固扩大开发建设成果,我们在2000年以前,就聘请上级专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实地调查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部平原林网化、中部矿区塌陷地片林化、丘陵地带干果化、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几年的实施,已在南部平原八纵二十二横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绿色通道,里程达105公里,植树110万株,6万亩的平原也已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植树33万多株;在中部矿区19个搬迁村,复垦开发2.5万亩塌陷地,发展丰产林1.5万亩,栽植107、108等树木82万株,预计到轮伐期时产值可达1.6亿元,人均增收3280元;在丘陵地带发展经济林1.4万亩,栽植核桃、冬枣、石榴等77万株,年产量可达21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在北部1.2万亩山区,全部实施了封山育林工程,绿化面积达到85以上,并且围绕陶山商圣范蠡古迹作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我们在落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下达给我镇的林业生产任务,立足镇村实际,抽调农委、林果站、水利站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测量规划,又细化量化了发展目标,制定了“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的发展计划。“突出三个重点”,即荒山造林、绿色通道、村镇及四旁植树。荒山造林1500亩,栽植侧柏、火炬、刺槐等树木16.5万株;补植完善绿色通道5500米,植树1.5万株;村镇和四旁植树8万株;康汇两河植树7万株。“实施三大工程”,即南部涝洼地农田林网“网格化”工程、中部塌陷地丰产林“片林化”工程、北部陶山小流域经济林“干果化”工程。新建农田林网2.5万亩,植树36万株,统一按“一路四行”栽植;新发展速生丰产林4200亩,植树24万株;新发展干鲜果经济林8000亩,栽植核桃32万株,堰边花椒26万株;新植总量突破110多万株。
三、探索一套“市场化、多样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本着明晰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规模开发、适度集中的原则,我们市场化运作,政策性推动,大胆探索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宣传发动、算帐对比、效益分析、典型带动、干部带头等方式,营造出了林业大发展的好氛围,走出了一条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新路子。一是家庭林场型。即个人以买断、承包、租赁等形式,取得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自我投资,自主经营。全镇共兴办家庭林场3处,面积1500多亩。二是大户承包型。即经营大户通过竞标的方式,取得荒山、河流的承包权,自主投资开发林地,栽植林木。共有22个大户承包荒山、河流8000亩,现已造林5000亩,栽植核桃、柿子等经济果树11万棵,速生杨16.5万棵,总收入可达4000万元。三是统栽统管型。全镇9个班子强、群众基础好的村本着集体创收、群众增收的原则,实行了统栽统管,由集体直接经营管护,共发展丰产林4500亩,植树24.7万棵,预计为集体增收4950万元。四是股份合作型。在积极做好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吸引外资投资开发,以林地所有权作价入股,经营单位以生产资金入股,经营利润按股分红。共吸引外资8000万元,发展规模林地1.5万亩,植树80多万棵。
四、创建一个“政策优、服务广、领导强”的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为林业大发展助阵加油添后劲
林业生产的大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干部群众要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要有适于发展的较硬环境。近几年,我们xx的广大干部群众对林业生产的认识非常到位,情绪高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强烈,尤其是群众的主动性有一种摁都摁不住的势头,各种空闲场地、屋后院内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是xx林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基础。但要想取得规模化发展的效益,单纯靠群众的自发行为难以奏效,必须走政府搭台、市场参与,群众唱主角的发展路子。为此,我镇站在更高的角度、更远的打算、更广的视角上,制定政策引导,优化服务推动,加强领导督促,真正为林业发展助阵加油添后劲。
1、制定各类政策,强化促动功能。制定好有关的配套政策,是促进林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工作中,我们主要制定并落实了三项政策:一是考核奖励政策。镇党委政府每年都根据总体规划,对林业生产进行有侧重地部署安排,按照标准、时限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四次”验收评比,即拍卖合同的签订、挖穴、植树、苗木成活保存率。并将这四次验收评比结果综合起来,作为年终确定林业生产奖的依据。对完成任务的管区,奖励现金1000元;根据任务量大小及进度、质量情况,对村评出阶段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现金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村,给予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通报批评,并扣除半年统筹工资的50。凡因措施不力、消极应付,工作不积极主动、尽职尽责,造成工作被动的,视情况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届中调整。对包村部门,视所包村完成任务的进度、质量情况进行考核,作为本部门年终总评和部门负责人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凡因指导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所包村完不成任务、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视情况扣发本部门的补贴。二是苗木补助政策。为确保林业生产的质量效益,我们严把苗木购进关,严禁各村私自购苗进苗。确定苗木数量时,由各村向镇林果站申报用苗计划,并按申报计划交纳50的苗木款,原则上这50的苗木款由村集体发动承包户上交,以便于增强他们植树、管树的责任心。另外50苗木款由镇财政支付,这样既避免了虚报计划现象,也杜绝了过去因苗木款全部由镇财政补助而造成的对树木不尽心、不爱护的现象,更体现了党委政府发展林业的信心和决心,给广大干部群众吃了“定心丸”。用苗计划确定后,镇党委政府面向社会统一招标购进树苗,由镇林果站负责把好质量关,杨树苗一律按照胸径2.5公分的标准购进,核桃苗一律是两年嫁接苗。财政所负责把好数量、资金关,实行发放单制度,根据各村的申报计划和上交50苗木款情况,由林果站站长、财政所所长、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对各单位需用树苗进行核实后发放。今年上半年,全镇购进苗木112万株,仅镇财政支出的50苗木补助款就达到了120多万元。三是有奖举报政策。为巩固林业生产成果,维护广大林农、果农的利益,彻底根治过去“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严厉打击破坏林业生产的不良行为,镇党委政府除了印制宣传单、扎制宣传车进行广泛宣传舆论外,还专门制定了对破坏林业生产行为进行有奖举报的政策,规定:凡发现一例偷树毁树等不良现象,就可向镇人民政府、林果站、公安分局举报。举报方式实行书信举报和电话举报两种方式,镇党委政府为举报人严格保密。对查实的举报问题,由镇财政给予第一举报人1000元的现金奖励。另外,镇党委政府将护树与护路相结合,在组建公路管理养护队时,也成立了林木管护队,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村“两委”成员划片包干,昼夜值勤,确保了林木保存率和成活率。
2、建立专业组织协会,强化服务功能。近年来,我们转变过去那种行政推动的做法,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保护好群众的积极性。工作中,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服务,以服务促生产,以生产凝聚人气、集聚旺气,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大产业发展格局。在组织林业生产中,我们统一挖穴、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服务。挖穴阶段,采取集中会战与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镇党委政府协调联系机械,各村组织群众进行会战;栽植阶段,镇党委政府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包片、深入田间路边,按照栽植标准进行指导;技术服务上,我们一方面加强镇林果站技术人员的责任,实行服务包干制,要求技术人员巡回到所包片进行指导服务,另一方面与省果科研究所、泰安农科所等单位联系,邀请专家到村中授课,现场指导。在搞好各个生产环节服务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经营服务,为群众提供产、销、加等方面的服务,解决林农、果农的后顾之忧。2000年,成立了林果生产经营服务协会,吸收会员4200人,成立协会小组98个,专门负责处理林业生产经营的难题。2003年引进年加工能力10万立方米的鑫国高密度板加工项目一个,建立纸浆、高密度板速生丰产林基地4处,干鲜果基地5处,在镇驻地建立林果产品批发市场一处,年销售木材2000立方,干鲜果1200万公斤,可增收120多万元。
3、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强化统领功能。为把林业生产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镇里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由分工书记、分管镇长任副组长,由农委、林果、水利、财政等部门及各管区书记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检查、调度、督促和指导。各村也都明确了专门人员具体抓、靠上抓。同时,我们严格了管区、村及包管区领导、包村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按照总体规划部署,结合本地林果业生产特点,划分了平原林网、塌陷地丰产林、丘陵经济林、山区绿化、生态旅游五个责任片,分别由领导干部带领部门同志“包干”,细化量化科技推广目标任务,并签订责任状,与年终考核、评先树优、绩效绩酬、职称晋升等方面挂钩。
11.加强企业人员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管理对策
一、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概述
任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三大资本:财力、物力、人力。其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
首先,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优劣之间的竞争。其次, “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被定义为最重要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用人机制,没有制定好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要想实现企业最终的目标和证明自我价值都是不现实的。
12.探寻阅读支点,提升课堂效益 篇十二
[关键词]阅读 语用 课堂 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3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实施,语文教学正式走进了语用的时代。将课标中所提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理念作为核心目标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不容争辩的客观需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藏的语言生长点,让学生感悟、积累、运用,提升学生的言语生命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关注闪光点,强化阅读体验
能够入选教材的文本,可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充满情韵的文本中,一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下生发出别样的光彩,可以成为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感悟点。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些词语,带领学生由语言文字表层进入文本内蕴,进行品析、感悟,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促进语言生命的成长。例如,苏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一文,有这样的描写:“芳香的音韵”“却长歌谣”……乍一看,让人费解:“音韵”为何是“芳香”的?“歌谣”如何“生长”?这些看似矛盾的遣词,却隐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认知。紧扣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悉心体悟,认真品味,就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穿越言语的藩篱,探寻文本的内蕴,获取丰富的人生感悟。
二、聚焦留白点,契合作者脉搏
成功的创作并不是全盘托出,而是要根据创作的需要,特别是主题表达的需要,故意在文中或结尾处留下情节、情感的空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紧扣文本的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补充、拓展,打通文本的认知脉络,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八次》一文,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布鲁斯王子受到蜘蛛八次织网的启示转变想法,号召人民重新振作起来,最终打败了外来侵略者。但布鲁斯王子是如何宣传和演讲的,作者却没有提到。在教学中,教师就抓住这一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补充,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演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补充拓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更强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在逻辑联系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意蕴的理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三、紧扣动情点,实现情感共振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生命。任何语言文字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外显,没有情感的语言就如同没有生命的躯壳,毫无价值意义。对教材中的文本,教师要善于从中寻找出情感的播撒点,抓住文本情感的升华点,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悉心品味,用语言浸润学生的身心,用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悟到阿炳流浪街头,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设置了“烈日炎炎”“大雪纷飞”“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等多种情境,让学生在不同场景的浸润下走进人物内心,体验人物的真实世界。情感的激荡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人物。此时的朗读,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需要。在想象中,在诵读中,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四、辨明争议点,历练阅读思维
新课程改革呼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思维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对同一篇课文,不可能产生相同的理解。在学生解读出现偏差,甚至是矛盾时,也就形成争议点。这并不是教学的失败,而是自主学习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一旦运用得当,就能够为学生思考讨论、争鸣辨析搭建桥梁,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深入文本,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一位学生不满大家将王母娘娘这一人物定位于“心狠手辣”这一层面,他认为王母娘娘严格执行天庭制度,没有因为织女的特殊身份就网开一面,应该看做是铁面无私和秉公执法的典型代表。此言一出,激起千层浪。学生迅速分成两拨。于是,我顺势而导,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就此拉开帷幕。话越说越明,理越辨越清。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意答案的统一性,也不必在意是否能够说服对方。重要的是,学生的认识在辨析中不断走向深入,思维能力得到逐渐提升。
文本中的言语生长点可谓比比皆是。作为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应该努力解读文本,及时发现蕴藏于文本中的语言生长点,不断挖掘,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3.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十三
所谓的“节流”是指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比较明显的业务。通过这一年多的学习,我认为团险渠道的经营风险是承保风险,要在的前提下,提升团险经营效益,就要加强内控合规管理,着重防范此类风险。
承保风险主要指业务员展业规范性及核保的有效控制,保险公司所经营的风险主要是不确定性风险,而在所有风险中承保风险是风险中的源头,故在风险控制中应予重点控制这个源头风险。如何规避承保风险,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个别客户经理注重业务的签单促成,不注重风险防范。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的能力不行,而是对条款、对监管、对流程等新鲜的东西学习不够。因此,要控制这个方面的风险,就要加大团险渠道客户经理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的学习,同时,要加强团险条款、承保实务、专业知识和个人职业道德等四个方面的学习。我们在加强团险渠道客户经理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过场,要将该学的东西学熟、学懂、学透,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团险渠道客户经理通过学习权掌握拟承保业务的操作流程、找准承保该业务的风险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可保可控,预防风险的发生。
(二)核保时要“严进”。核保可以说是团险渠道业务的“入口关”,是防止“病从口入”的风险防范把关口,其作用在风险防范中十分重要。团险客户经理将业务承揽下来,并在交单入账时,柜面人员就要对该笔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其风险是否可控,还要认真审核该业务的投保要素是否齐全、该法人单位的各项资质是不是合法、执行的是不是总颁统一条款、费率是不是按标准执行、定价是否合理、承保的风险责任是不是在上级公司规定的范围内、承保的业务是不是符合监管要求等一系列工作,在严格进行审核合格后才能予以承保,否则,就要将不合规的业务剔除在外,从而控制源头风险。
(三)承保后要“跟进”。我们客户经理在服务客户单位的时候不能是在签单、收费后就万事大吉,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所服务的单位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产环节是否符合规定、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具体、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同时,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进行适时改进和完善,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
14.课堂效益与英语学习 篇十四
课堂效益与英语学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牢固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中心、英语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是英语学习主体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作 者:胡清 Hu Qing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县第一中学刊 名:当代教育论坛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年,卷(期):“”(29)分类号:H3关键词:
15.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 篇十五
关键词:问题导学;探究教学;教学设计;盐类的水解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3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本单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它们分别是第一部分:盐类的水解规律;第二部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第三部分:盐水水解的应用;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内容。
1 设计思想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化学教学的内容,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一方面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方面也为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找到了可靠的载体,同时使得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了可操作的内容。正因为如此,科学探究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运用。然而,仔细分析频繁出现的科学探究,不难发现,一些科学探究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基于此,本设计力求通过“盐类的水解”中对“猜想与假设”的处理,让学生感悟如何利用已有化学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学会对“猜想和假设”进行合理性剖析,进而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预见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盐类的水解”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呈现现象,归纳共性。而本设计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这种从已有知识中寻找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2 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并能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3)体会假设和推理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教学流程
3.1 第一环节:温故激疑,引发探究兴趣
问题1:你知道醋酸溶液为什么呈酸性吗?氨水为什么又呈碱性呢?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原因的回忆;同时以醋酸和氨水为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弱酸、弱碱在溶液中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即弱酸溶液中弱酸分子、弱酸根离子和H+必定是同时存在,同样弱碱溶液中弱碱分子、弱碱阳离子和OH-也必定是同时存在,为后面的猜想做好铺垫。
问题2:那么纯水为什么呈中性?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进一步唤起学生对溶液酸碱性本质的回忆,为下面让学生寻找Na2CO3溶液显碱性的理论解释埋下伏笔。
问题3: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盐溶液—定呈中性?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预期(学生: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这是初中化学中出现的知识))
设计意图:用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进行自然过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盐类的水解”一节内容的学习。
子问题: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碳酸钠电离时只产生Na+和CO2-。一并没有H+或OH-,为什么其溶液会呈碱性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其处于一种极其亢奋并且愤悱状态,为后续教学作好学生心理上的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事实或经验提出有效问题是进行有效科学探究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2 第二环节:问题引路,培养探究能力
问题4:你能从溶液酸碱性本质的角度加以分析,合理解释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吗?(小组合作学习,适当提示: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角度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1)学会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生存和做好工作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在学生时代就要加强;(2)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合理猜想是学好理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预期(学生交流:由于溶液中同时存在CO2-和H+,CO2-必定会结合H+,从而使溶液中H+的浓度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或者说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OH-的浓度大于H+的浓度,因此溶液呈碱性)
问题5:根据这样的猜想,你能推出CH2COONa溶液的酸碱性吗?你能总结出什么样的盐溶液才会呈现碱性呢?
设计意图:演绎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从个别物质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现象的本质去归纳出同类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以Na2CO3溶液呈碱性这一事实为依托,运用所学化学原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再根据这一“理论”进行类推出“同类”物质可能具有这一性质,这种合理推理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如苯结构的认识过程也是这样的过程。
(学生猜想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
问题6:如何用化学语言即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这事实?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交流、相互补充,老师在此也可作适当提示)
设计意图: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点在高考中体现得较为强烈,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可能会“浪费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并从中获得的能力,因此学生的遗忘时间就会大大的推迟。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这道题讲了几遍了,但到考试时学生还是不会做,其实这只是老师自己讲了几遍而已,或者说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似乎弄懂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那些关键问题或化学核心问题,我们老师不要怕“浪费时间”,这只是暂时“浪费”,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省时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吧。
老师归纳并完善:
CHH3COONa+H2O≡CH3COOH+NaOH
CH3COO+H2O≡CH3COOH+OH-
问题7:H3CO3的电离过程是怎样的?你能从中感悟到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怎样书写呢?
老师归纳并板书:
CO3+H3O==HCOH3+OH
HCO3+H3O==H2CO3+OH
子问题:你认为上述哪个反应是引起Na2CO3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请说出你的依据。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不理解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为什么是分步的,因此通常都是死记硬背。此问题串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对H2CO3的电离特点的分析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以此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知识前后联系,减轻记忆负担,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Na2CO3溶液呈碱性的本质,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此外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推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此问题串的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课(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埋下伏笔。
问题8: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一定能判断出NaCl、K2SO4、NH3CI、AICl3溶液的酸碱性了吧,请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断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推断结论并进行实验验证:测定上述四种溶液的pH)
子问题:由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依据,你能写出NH3Cl、A1Cl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吗?
设计意图:类推思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用上述学会的推理思维进行合理推测,这样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3.3第三环节:归纳整理,深化探究理解
问题9: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吗?能总结出盐类水解的本质吗?
设计意图:探究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更强调知识学习的过程,但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因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结论仍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过程性结论或现象进行疏理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究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问题10:你认为在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关于技能教学除了适当的训练之外,让学生对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反思、总结更为重要,在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 设计说明
问题导学是本教学设计的特色,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是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必须唤醒学生的前知识记忆;另外,在以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不宜过多或过少,也不宜过简或过难,只有恰当难度的问题才具有真正的探究价值,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习感言】推荐阅读: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10-29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提升途径研究06-28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08-18
立足岗位、全员参与、开放课堂 提升质量09-0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11-21
授课心得之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01-17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0-09
提升教学质量的学习心得体会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