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24-10-04

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12篇)(共12篇)

1.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一

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陈涛

摘要:在介绍影响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主要因素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的思路,以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从法制建设和创新角度提供参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利益、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让亿万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仅仅是投入一些钱甚至是大把大把的钱,也很难建设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因为,新农村之“新”,关键还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中,并以法律与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概而言之,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新一轮的法律改革和制度创新。分而言之,新农村的建设亟待考虑的是法律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问题。

一、影响法制建设和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中文化素质差,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薄弱。

长期以来,政府把大量的教育资金投入到城市,使农民从一出生就处于文化教育的劣势地位,而且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农村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长期存在着的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突出问题,使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虽然近年来,政府已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积重难返,难以扭转局面。现在大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还仅仅局限于“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一层次,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传统的遗留上。他们对于法律认识仅限于这样一些情况:(1)重权利轻义务。老百姓要么不懂法不学法,要学只看其中的权利条款,而忽略义务条款。(2)以案为法,规避法律。当邻里发生纠纷时,老百姓也知道去看一些法律书,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一知半解,就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事实,不理睬别人的争辩或司法人员的解释,给司法调解增加了难度。(3)法不罚众的思想严重。在农村,由于这种法不罚众的思想,滋长了某些老百姓无理取闹的气焰。削弱了政府的威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老百姓一不满意就可能上访,围攻政府部门,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使得政府的正常工作无法进行,更谈不上依法治理了。(4)农民对哪些该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哪些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认识不清。

(5)不理解某些法律条款,认为这些法律不合情理。如在《山杠爷》这个电影中村支书被逮捕了,判10天行政拘留,村里人认为不合理、想不通,认为村支书是帮村民将蛮横的人治住了,使村里得到了安宁,维护了村里的正常生活秩序,但他们不知,村支书的行为构成了非法监禁。总之,在农村由于大多数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就使得依“法”治理的农村显得单薄无力,甚至是束手无策,从而影响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创新。

(二)法律法规不完备

在农村的依法行政中,有很多现实问题是法律没有规定的,难以做到依法行政。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法律依据不完备,使得农村许多事情依法办理显得不顺,不合常理。二是某些法律法规缺少相关配套的规定,具体操作难度大,法律权威难以树立,直接影响了执法质量,导致以行政命令替代法律的现象。另外,在农村的管理中,现在强调村民自治,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凡事一事一议,有结论的老百姓一定要执行,但老百姓如果不执行,村民委员会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事实上法院不好执行,因为一事一议的决定是村民委员会这个自治组织作出的,法院执行无法律依据。所以,在农村的管理中,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就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管理,不能全部依法行政,从而影响了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创新。

(三)农村法治供给不能满足农村法治的需求

在农村,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解决各种纠纷的单位是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目前,农村老百姓遇到纠纷不愿找派出所、法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是派出所、法庭等单位不是按村设置,距离乡(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位置较远的村民发生了纠纷后,如果跑乡(镇)是不方便的,也跑不起。以基层司法所为例,目前全国乡(镇)司法所已达4万多个,工作人员9万多人,平均每年参与调解和指导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调解的民间纠纷达600多万起,安置帮教刑放人员30万人左右,出动20多万人参加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人民日报〉〉2005.9.7)尽管如此,由于经费、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上述基层部门解决纠纷的能力、水平有限,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司法调解员的调解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法律要求。律师,在今天的大中城市已不再稀缺,但在广大农村和城市的边缘地区,则难以看见律师。我国实施法律援助制度近十年,成绩斐然,法律援助专职人员1万多名,据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统计,2003年全国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17万件。可以说,法律援助工作已步入良性轨道。但是,受援助的17万件案件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并没有法律援助中心。也许有人会说,每个县城都有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援助中心,但尽管如此,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律师对涉农案件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创新。

(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缺乏连续性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并且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普法较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陷入困境,普法工作难以深入开展,不少群众对近几年颁布的新法律、新法规一无所知(如我在我镇几个村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相当多的老百姓对〈〈行政许可法〉〉不知道)。特别是农民工不懂得如何依法维权,也有的农民缺乏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对外界不良因素缺乏识别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坠入犯罪深渊,这些都影响了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创新。

(五)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为:一是个人意志大于法。目前在乡(镇)还普遍存在这种观点: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和老百姓是无真理。权大于法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愚民政策”,不告诉老百姓有关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个人说了算,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就有了很大的弹性和自由度,老百姓也就不能监督其行为是否合法还是违法,从而影响了农村的法制建设和创新。

二、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的思路

(一)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构建良好农村法治秩序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的成败,所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和首要环节。为此,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消除城乡教育的剪刀差,促进农村教育的高效运作。其次,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

水平。我国农村仍处于“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德治秩序”、“守法秩序”等交错并存的“多元混合秩序”的格局,道德仍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构建农村法治秩序的重要一环。农村中的纠纷多是一些生活琐事,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引起矛盾激化,酿成大祸。对于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应以道德教化为主,通过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人们彼此互相信任和相互关爱,有利于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最后,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法制宣传和法制培训。在进行宣传的方法上应走出一条新路,不应该局限于简单利用广播、电视等工具蜻蜓点水式的宣传,而应拓展深度,加强乡村本土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弥补农村法律供给不足的缺陷。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应针对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思想混乱的现状,利用电大培训、下派工作队、举办农民夜校、集市宣讲队等活动,对农民进行政治、法律、科技、道德、文化、政策等方面的教育,一方面重点引导农民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觉悟,明确义务,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农民的小生产、封建论理、生育、法制观念和偏激认识,正确处理自身面对的诸多矛盾,努力使其保持积极的劳动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继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社会包括广大农村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基层干部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党和国家的代言人。如果广大基层干部不踏踏实实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不认真学习新出台或新修改过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将组织的要求当耳边风,将发下的法律法规资料束之高阁,那么在工作中肯定是要碰钉子、出问题的。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的基层领导,应身体力行,尊重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首先,领导在做出决策、安排工作时,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法律。不管哪一级的文件规定都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任何“为了当地的发展,为了地方利益”而损害法律权威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其次,由于行政手段带有临时行、片面行和倾向性的弱点,所以应该由司法机关来处理,党委、政府不能代劳,使农民在榜样中形成法律的良好意识。

(三)改变农村法治供销不足的现状

在农村多设简易法庭,流动法庭或巡回法庭,把法律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农民一旦感到打官司很方便,成本又低,就有助于形成用诉讼来解决纠纷的观念。另外,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是农村法制建设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应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制度,做到“尽助应助”。法律援助不是对贫困人口的恩赐,而是每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各级政府应当从立法、管理、组织建设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完善、充实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明确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将法律援助所需的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作用,使法律援助制度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生根、扎根。

(四)积极稳妥地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

长期以来城乡户籍制度有着严格限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改变这一制度,促使“农民”向“全权公民”的转化。从名义上看,农民当然也是公民,但相对于城镇公民来说,农民却属于“权利受限”的公民。因此,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充分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五)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法。以强化对这个群体的特殊保护。

(六)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与供给质量。

在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非常匮乏,举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利设施、公共治安、交通道路、污染防治、文化生活等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农村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来给以保障。

(七)通过法律改革农村的医疗体制

近年来,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常见,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比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医疗。

(八)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保障村民自治的有效落实。通过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助推农村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认真落实和搞好法制建设与创新,才能从法律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是全面的完整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1期。

[2]何平,农村和谐社会的法治之维。安徽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胡莉芸,朱德莉,《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4]孟博宇,《农村法治建设现状的审视》,《河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04期。

2.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二

1 农村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1.1 沼气建设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效益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是制约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发展农村沼气, 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 带动了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1.1 节约能源

建设1个10 m3的沼气池, 并进行“一池三改”, 需投资3000元左右, 使用15年以上, 年产沼气300~350 m3, 可满足一家4~5口人烧水做饭和点灯的生活用能, 节约煤电等费用700多元。

1.1.2 促进了全市养殖业的发展

沼液是一种优质饲料, 尤其与低成本养猪技术配套, 效益更为显著。建池户一般养猪3头, 年可获利500多元。

1.1.3 推动了蔬菜、果品等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施用沼肥后, 土壤有机质提高, 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沼液、沼渣通过发酵后, 有效地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是很好的无公害肥料, 年可节约农药、化肥开支300多元, 生产的纯绿色蔬菜、果品色泽好、果型整、口感佳, 价格是普通蔬菜、果品价格的1.5倍以上。同时, 通过沼液浸种、喷施叶面肥以及沼渣作底肥, 可促进粮食增收、果蔬增效。增产增收达800多元, 保守地计算每户年增收节支达2 300元左右。

1.2 沼气建设能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目前, 古交市农村还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厕所大多数使用的是简陋的旱厕, 畜禽粪便则是任意堆放,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粪水横流、臭气熏天, 污染问题严重, 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自实施沼气建设后, 修建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 既能改变农村人畜粪便随意排放状况, 又能将人畜粪便经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和街区之内, 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使广大农民走向清洁、卫生的健康之路。目前, 全市凡是沼气集中连片发展的村庄, 村容村貌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条件好的地方, 还综合配套了房屋改造及道路、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村里住户的环境已逐步清洁、整齐、美观, 极大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 沼气建设能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 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因此, 古交市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 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古交市岔口乡寨底村, 全村90户就有79户建起沼气池, 为了保证沼气池全年正常产气, 许多农户认真听讲、刻苦钻研, 熟练掌握了沼气的日常管理、安全使用、沼肥的综合利用、种植及养殖等一系列综合技术, 村主任还利用百忙之余研究制作了半自动冲厕器。沼气建设, 不仅充分调动了全村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 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水平, 而且也促进了农民思想的转变, 封建迷信、赌博打架的少了, 崇尚科学的多了, 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2 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建池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民素质和经济意识的原因, 农民在采用新技术时往往只看到真正的实惠以后才乐于接受, 而古交市是工矿城市, 煤炭资源丰富, 沼气又是一门新技术, 因此, 不少农户对沼气建设持观望心态。一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依赖国家、政府投资修建;二是受以前建设质量的影响, 怕技术不过关, 资金投入不成功。

2.2 农户条件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

全市1 900户国债项目户, 纳入规划建设的农户, 因家庭经济条件、人员结构、地理位置的参差不齐, 影响到沼气建设进度。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户因资金困难而难以建设;二是有的农户因家里主要劳力外出务工, 家里无人建池;三是有的农户院落较小, 受地形所限不具备“一池三改”的建设条件, 只建一座沼气池, 又无法达到“一池三改”的标准要求。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全面推进沼气建设, 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就必须统筹安排, 切实搞好规划,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古交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组织力量, 因地制宜, 科学编制全市沼气发展“十一五”规划, 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粮”生态模式, 把种殖业、养殖业发达的区域和有退耕还林任务的乡镇作为重点, 抓重点带一般, 先易后难, 保证了农村沼气建设有计划、有步骤, 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3.2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古交市委、市政府从市情民意出发,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 提出了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的发展战略。2004年、2005年分别将沼气建设作为农业的“实事和重点工程”, 并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 财政、农业、计划、科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程建设领导组, 设立了以农业局局长为主任的领导组办公室, 负责项目实施的综合协调工作, 针对项目村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对项目进度、组织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并明确提出了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 采取了主要领导包乡, 一般干部包村, 农技员包户的办法。项目建设中, 市级主要领导经常深入项目村, 检查指导, 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3.3 强化培训搞好服务

为切实加强和改善技术服务工作, 古交市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服务工作。一是对已持证技工进行了再培训, 让他们熟练掌握“一池三改”标准化建设、日常管理、安全使用、维修保养等技术, 为沼气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支可靠的技术力量;二是对项目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2年来分别在邢家社、岔口、梭峪等乡镇多次举办沼气技术培训班, 使农户懂得沼气发酵及日常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和综合利用技术;三是针对工程建设中技工短缺的情况, 采取“传、帮、带”的方式, 即让1个熟练技工带3~4个小工, 传授沼气技术, 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加快了建设进度;四是建立了沼气服务公司,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满足农户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供应及维修等技术的服务需求, 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 农户想学有人培训, 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五是成立沼气协会, 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 通过技术交流, 指导和帮助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3.4 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发展农村沼气, 资金是保证。沼气建设是一次性投入, 长期受益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 大部分农村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乡镇的农户, 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而难以实施, 为此古交市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吸引和调动全市各方面力量投身于沼气建设, 多元化增加投入。一是古交市政府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扶持力度。除保证每户配套400元外, 又由于水泥、砖等建材价格上涨, 每户多补助了364元, 今年还为建池的养猪户补助300元, 各乡镇也鼎力支持, 多则每户补1 000元, 少则每户补300元,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 调动农民的建池积极性;二是充分地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地位作用。广大农民既是受益者, 又是投资者, 古交市因地制宜,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组织引导群众发展沼气, 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三是林业、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都在资金上对沼气建设给予了适当的倾斜和支持, 特别是对贫困农户专门安排扶贫资金, 使古交市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投入形成了一个滚动发展的机制, 构成资金的投入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3.5 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3.5.1 加强对用户的管理

施工完毕后, 每个项目户实行“三标明”制度, 即在项目户门口悬挂门牌, 门牌上标明技术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厨房墙上张贴《农村户用沼气安全使用和管理》挂图;沼气池盖上刻建设时间和持证技工证号, 并详细填写用户档案, 档案由农业局环保站管理。同时定时上报电子档案, 以便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建设情况。

3.5.2 加强对建材管理

建材实行专人专库管理并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 由项目村负责人按建池户数统一领取后再分发给农户, 每个项目户领取材料后签字。

3.5.3 实行工程监理

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并成立了由计划、财政、农业有关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 制定了《古交市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验收办法》, 对沼气用户进行严格验收, 有力地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

3.6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沼气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对沼气建设工程的认识, 坚持从宣传开始,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 充分借助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加大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力度, 广造舆论, 营造氛围。同时, 结合科技入户工作, 组织技术员进村入户, 通过典型示范、对比算账、入户宣讲、信息发布等方式, 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 使农民自觉地参与到沼气建设中来, 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并从6个方面阐述了沼气建设采取的措施, 为今后大力实施农村沼气,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保证。

3.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三

1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把农民建房热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把农村建新房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把农村住宅建设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结合起来,计划用10~15年的时间,逐步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2.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具体做法

根据新乡市实际情况,按照农民意愿,确定了“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愿,典型示范,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指导方针。

2.1科学编制规划 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参照城镇社区的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做到农民满意,30~50年内不用建新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互相配套。规模过小的村庄,为便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可适当合并建设新村。

2.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 市、县两级政府每年财政列支4.9亿元;将上级拨付的有关农村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起来,捆绑使用,集中投入;搭建融资平台,鼓励社会捐助。

2.3社区建设完全尊重农民意愿 建设新村或并村,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村里免费提供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由农户自行选择,自行投资,可委托集体代建,也可单独自建。农户在社区建房与在原址建房投资基本相当,但生活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暂不愿到社区建房的农户,可在原地继续居住,但不能违反规划建新房。已经到社区建房的农户,原来的房屋要拆除,宅基地收归集体,整理复垦,恢复耕地。

3.坚持不从农村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

3.1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农民入住新型社区,仍拥有原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新型社区占地仅为原宅基地的1/2。节约的土地不改变集体所有性质,继续留在县域用于农村建设发展。

3.2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节约的土地或用于发展高效益的种养业,或通过参股、租赁、合作等方式发展二、三产业,或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不论采取哪种方式,均高于原来的收益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可有效地促进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

3.3有效节约农村资源 全市规划建设的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后,不仅可节省50万亩土地,而且从长远看可以节省农民建房资金。

4.坚持产业为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以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壮大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三位一体”系统工程为载体,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紧密结合。

4.1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带动县域二、三产业发展依托中心城市、县城、集镇和原有工业基础,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规划建设28个产业集聚区,辐射全市1/2以上乡镇、1/3以上行政村,成为优势产业集聚的平台。

4.2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迈进 新乡是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较快,小麦生产全部实现机耕机播机收;机械耕作与良种良法配套,促进了粮食连续7年增产,近5年调出商品粮217亿斤。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已占总农户的2/3,建立的生产基地占总耕地的1/2;粮食加工能力超过生产能力,畜禽加工能力占饲养量的60%;随着现代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大为减少,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农民转移就业和收入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也使政府财力不断增加,增强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能力。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将节省的劳力和土地支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的良好局面。

4.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四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胶州市着眼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把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和平等的分享发展成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以新视野、新思路、新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坚持不懈,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实践中,胶州市坚持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人居设施和文教卫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观。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突破路、水、电等制约瓶颈,不断增强农村基础配套功能。着眼构筑沟通城乡、连接内外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抢抓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契机,加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环四线”道路工程,拓展出入通道、联通经济板块,构筑起中等开放城市交通主框架。加快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近年来新通达村庄239个,通达率达到了83%。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5公里,密度居全国县市前列。着眼提高防洪能力,先后实施大沽河险工护砌工程、大沽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东部滞洪区工程及小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其中东部滞洪区兼具防洪、生态、旅游等功能,运用市场化融资6.8亿元建设,标志着由防御洪水到调度洪水、利用洪水的巨大飞跃。着眼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006年底全市813个村自来水通水率将达到100%。着眼农业增产、增效,大力推进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47.5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18.96万亩。着眼供电畅通,加大变电站、供电线路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拥有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22座,拥有110KV线路93.64公里,35KV线路284.53公里,10KV线路1612.75公里,形成了变电站遍布城乡、供电线路纵横交织的大供电格局,将有效满足胶州农村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需要。

(二)加快农村人居设施建设。制定实施旧村改造工作意见,以小康示范村为改造重点,加快城中村、三边村(城市边、镇驻地边、工业集聚区边)的成片改造和城市、镇驻地规划区以外村庄的迁村并点。改造村庄剩余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所得净收益全部用于村民安臵补助,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配套政策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两年内全市一半以上城中村将通过旧村改造,改出一片新居、一片景观、一片产业、一片文明。突出农村生态建设,加快植树造林活动,仅2005年就新造林2.5万亩,完善农村林网4万亩,发展花卉苗木5000亩。强化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实施治污、治脏、治乱、治差“四治”工程,投资1.2亿多元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投资1600万元建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投资7600万元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场。深入开展“环境美星级村庄”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草垛)四改(改水、改灶、改路、改厕所)三分离(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工业小区相分离)”工作,全年五星级村庄达160多个,有效改善了乡村整体面貌。全市15个镇中,李哥庄镇、胶东镇、营海镇等3个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铺集镇等10个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在青岛五市率先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

(三)加快农村卫教文设施建设。制定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在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100个村公共卫生室,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新建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和市人民医院、胶州中心医院及铺集、李哥庄、洋河、胶莱、胶东中心卫生院共7个急救分中心,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以创建教育强市为载体,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的办学机制,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建起了省内一流的胶州一中和实验初中新校,引进内资建起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分院。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合点并校步伐,全市中小学由原来的230处合并为125处,相关经验在青岛市推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年内为50所农村小学解决“热水、热饭”问题,更新农村中小学D级课桌凳1万套,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8000平方米,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已有15个镇被评为青岛市教育示范镇,4所学校通过省规范化学校验收。着眼建立健全市、镇(处)、村(居)三级文化网络,积极实施“十百千工程”,即评选十佳镇级文化中心、百佳特色文化村和千户特色文化家庭,极大激发了镇村及农民群众投资文化建设热情。目前18个镇(处)已全部建立了文化中心(站),村文化大院达680个,占村居总数的83.6%以上,800余农户被评为特色文化家庭。以文化网络为载体,村镇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先后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被山东省授予文化工作先进市。

二、持之以恒,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践中,胶州市坚持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等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

(一)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突出抓好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推广“土地换养老保险”、“以地入股促就业”等行之有效的做法,逐步消除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加快构筑生活安全网。按照“不分企业性质、不分户籍身份、不分本地外地”的原则,全面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全市企业缴纳养老保险人数77883人,其中农民工43252人。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农民个人缴纳10元,青岛市、本市、和镇财政分别补助20元、10元和10元的方式筹资资金,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不断扩大收益面。2005年全市参保农民高达95%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力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对农村贫困群众进行拉网式地调查摸底,把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群众和没有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全部纳入市镇两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低保一个,低保一个解决一个”,做到了应保尽保。

(二)推进农村救助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情满胶州活动,积极打造扶贫济困品牌。一方面,不断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加大社会救助载体建设,与政府救助互为补充,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扶贫济困救助网络。胶州市慈善总会募集捐款3000多万元,先后开展了“慈善情暖万家”、“阳光救助工程”等慈善救助活动。慈善超市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0万元,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能够有尊严地到“爱心超市”来选择、领取自己生活需要的物品。慈善医院对符合救助范围的城乡困难群众,实行“一免一减两救助”,深受困难群众的欢迎。另一方面,坚持以制度化建设为核心,每年多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强化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水平,初步实现了“困有所济、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的扶贫济困目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入党的贫困老党员每人每年分别补贴1200元、600元和300元。开展了“一帮一、一帮多”结对子和“多帮

一、多帮多”手拉手捐资助学活动,全市已捐助贫困初高中生380余名。加大残疾人安居工程力度,市财政已累计筹资500万元,通过新建、购买、修缮解决残疾人的住房问题。加大残疾儿童养护教育基地建设力度,胶州市张应镇东张应村建立山东省内首家孤残儿童养护教育基地。2005年中华慈善总会宣传工作会议在胶州召开,与会代表对胶州的“情满胶州”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推进农村就业创业体系建设。健全市、镇、村、企业、学校五级服务网络,探索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机制和“培训—就业”联动机制。全面普查农村劳动力总规模、迁移规模和文化素质及闲暇时间等,切实提高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针对性。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成立新的职教中心,以校企联合培训和订单培训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做到“项目奠基、就业培训开始,项目投产、工人就业到位”。全市每年新转移劳动力2万人以上,其中受培训人员达75%以上。同时,重点培植“五个一批”,即培植一批种养大户、一批农业产业化带头人、一批个体私营纳税大户、一批素质优良的企业小老板、一批联结生产和市场的中介组织或经纪人,不断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快促进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加大现代农业技术和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2005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次,举办培训班15期,发放科技明白纸6000份,解答农民疑难问题500多个,有效推动农民向高收益产业分流转移。高度重视农村妇女创业,积极开展“千名巾帼致富工程”创建活动,2005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过亿元,先后帮助4600多名妇女走上了致富道路。三、一以贯之,深化农村公共事业机制建设

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实践中,胶州市着眼长效,不断以创新强化机制建设,有力保障了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组织指导。着眼抓落实、抓提高、抓成效,胶州市强化领导保障、规划保障和激励保障三个保障,扎实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领导保障: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极端重要性,自觉把促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成立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市直部门、单位选派部分副局级和股级干部到村庄担任指导员,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规划保障:高度重视规划先导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实施交通、卫生、文化、电力、农村饮用水等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各镇、街道办事处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本地区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形成配套衔接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有序推进。激励保障:坚持把实施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各级各部门始终注重在农村公共事业工作中求创新、求突破、上水平、争一流,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喜人局面。二是浚通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源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是关键。胶州市坚持政府牵头多渠道合作的原则,一方面,优化调整财政结构,在财政资金投资农村公共事业上做到三个强化:强化财政资金投资强度,每年用于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比重高于上年;强化财政资金投资预案,对农村公共事业项目有序排列,理清轻重缓急和先后主次,制订预案向社会公开,增强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上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强化财政资金投资监管,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和监管机制,抓好公共事业推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推行项目竣工责任人员审计制度,坚决杜绝一切腐败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财政资金紧缺的客观状况,积极创新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形成了各级政府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捆绑投入方式。此外,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投入机制,对某些公共事业允许企业、民间资本进入,实行有偿服务,以提高公益事业的普及率,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事业的需求。

5.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五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

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通过增加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建设葡萄、瓜菜、畜牧业三大基地建设,强化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着力改变农村面貌,加强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2、目标任务。按照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服务机制、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机制的要求,努力做到“三个观念转变”(即:由以土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由农村发展单纯推进农业发展转变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快“三个传统改造”(即: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农村改造成为现代文明的新农村;把传统的农民改造成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四有”农民)、建设“五个体系”(即:建设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利益分配体系;建设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城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实现“六新”(即: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培育新产业;以农民增收为根本,提高新生活;以素质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倡导新风尚;以乡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塑造新风貌;以创建平安、和谐乡村为目标,健全乡村管理新机制)目标。力争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取得较大进展,为2010年后十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十一五”末,农业总产值达10.32亿元,年均递增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年均增加270元,年均递增6.3。转移农业劳动力人数105000人(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县、乡、村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城乡水利、交通、电力等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农村公路通达率100(其中柏油路达到85)。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0。

3、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和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携手共进,建设美好家园。

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4、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放活人员。农业系统党委、农业局要牵头组织相关农口单位加强与新疆瓜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为农业服务的贡献率。突出实用实效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大良种良苗普及力度,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模式化栽培、立体栽培、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治、先进饲养管理、果品保鲜贮藏加工、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的推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

5、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坚持“退粮还经”,加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要以葡萄、哈密瓜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品牌型农业,加大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推广葡萄、哈密瓜反季节栽培,把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做成精品农业、优质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鲜食葡萄,加快推进葡萄产

业规范化栽培、标准化管理、无害化生产、冷链式供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葡萄产业化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鄯善县葡萄产业化形成完整体系,全面提升吐鲁番葡萄产业化整体水平。规划到2010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8.6万亩,其中无核白葡萄面积16.2万亩,酿酒葡萄0.6万亩,其他鲜食葡萄1.8万亩。葡萄总产量逐年提高,达到40万吨。加快

发展畜牧业,要以牛羊育肥、特色养殖和良种繁育为重点,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率,优化畜禽结构,由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2006年完成牛羊育肥93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68亿元,畜牧业在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4%。

6、加快三大基地建设。要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为重点,加快葡萄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早晚熟和设施葡萄。要抓住无核白葡萄入选奥运会专供果品这一重要机遇,认真理清葡萄产业的发展思路,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葡萄产业,集中力量、倾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培植和壮大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十一五”末,力争将鄯善建成新疆优质的葡萄酒(甜酒)酿造业、葡萄制干业基地和果品保鲜、贮运流通基地。瓜菜产业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展反季节瓜果菜。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规模,三年出成效”的要求,着力抓好5个县级设施农业基地建设。2006年县财政将投入200余万元,对设施农业进行补助,全力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到2010年,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万亩。畜牧业基地建设,要通过加强养殖基地、养殖小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人工种草和家庭式养殖,积极扶持大户和康信畜牧、绿洲兔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到2010年,牲畜年末存栏46.3万头(只),年内净增率保持在2.5的水平。畜牧业产值达到3.9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畜牧业人均收入974.5元。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重点,纳入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优先支持。要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以产、加、销相互衔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加快建设县城区以连木沁镇、山南以鲁克沁镇为区域中心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支农支牧龙头企业培育,全力支持兰泰果业、葡萄干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扶持绿洲兔业快速发展,全力支持康信公司建设畜牧产业园,全力支持新昱棉纺厂改扩建,促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尽快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高产高效”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和加工企业,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全村、多村成基地的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格局。农业局、科技局牵头组织各乡(镇)及各单位,加强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8、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乡镇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发展集体经济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源,主要依靠发展特色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增加收益。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开展村集体“双清工作”,摸清底数,清理、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努力培植集体经济收入的新来源。各乡镇要加强和规范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的管理,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和集体资产登记、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定期审计制度,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要创新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增收还债、清欠还债和按法定程序核销减债等多种方式,切实减轻负担,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结合实际,制定规划,拿出具体的措施方案,加快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06年使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政村达到22个,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的行政村达到20个,彻底消灭“空壳村”,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村占到35%,1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65%。

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扶贫开发方针,县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要认真制定规划,落实方案措施,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深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联乡驻村入户”对口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关于做好部门定点帮扶工作,促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通知》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定点帮扶力度,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和帮助,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贪开发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促进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全县1个重点贫困村的221户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三、加强培训教育,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10、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全力推动,努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搞好服务、完善管理”的方针,把农民技能培训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劳务创收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县委、政府组织领导、农业局、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科协等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高度关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培训机制和培训网络。通过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节水增效促增收。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技术人员培训20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劳动就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培训农民工850名。

11、大力实施“农民变工人”工程,努力为农民在城镇就业创造条件,让农民最终实现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转变。各乡(镇)要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2006年县财政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大力开展农村农民的技能培训,力争完成5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到“十一五”末,力争完成20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城郊三乡镇也要加大农民变居民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同时,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非农增收的比重,实现农民增收的多元化。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鼓励和引导他们离乡创业、离乡生财,实现“输出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2006年力争完成劳务输出2.1万人次,实现人均劳务增收30元。

12、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大县委党校、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农科所、科协等各单位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强化农牧民技术培训。要依靠各级培训力量,开展宣讲教育、职业教育、阵地教育、骨干培训强化对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质教育,培养“五型”(学习型、技能型、守法型、创业型、文明型)农民,重点突出民族团结、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信访条例、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致富技能和本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继续大力实施“科技人才下农村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鼓励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依靠科技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13、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和销售网络体系,搞好社会化服务。加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各乡(镇)要依托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狠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及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多渠道搞活流通,使农民和企业真正做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促进农产品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到2010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个,农民经纪人增加到1500人,农村专业协会达到25个以上,全县所有行政村及科技示范园示范户互联网入户率达90以上。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4、加快建设以节水为主的节约型社会。县节水办要以水权改革为重点,对全县水资源进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实行政策节水,工程节水、市场化节水、园艺节水并举措施,利用政策和市场价格杠杆,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施土地零开发,打井零控制,压缩高耗水、低产出的种植业规模,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耐旱农业,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为着力点,大力推广滴灌、低压管道、膜下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每年新增高新节水面积2.4万亩以上,力争“十一五”末实现增加节约用水5000万方。继续推进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2006年将投资368万元,解决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逐步解决全县9个乡(镇)、24个村、4.8448万人,9.6896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到“十一五”末,实现全县人畜安全饮水的目标。

15、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水利局要全力做好以二塘水库建设为重点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地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抓好坎尔其引水工程、柯柯亚-坎尔其大渠联网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各乡(镇)要重点推进坎儿井保护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以保护坎儿井、保护水资源为目的,重点对36条坎儿井进行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完善坎儿井功能,切实保护好鄯善县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加强城乡防洪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城镇、乡村、渠首、干渠等防洪工程14公里;完成重点河段、城镇防洪及引水干渠防洪工程30公里。

1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县林业局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防沙治沙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葡萄、石榴、红枣、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建设,不断加强绿洲内部和外围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绿洲生态屏障。县环保局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17、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县交通局要以县城-鲁克沁镇道路以及自治区乡村公路等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2006年完成村村通道路76公里。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突出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涝坝、院落畜圈的整治,开展农村沼气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改变村庄脏乱差状况。逐步实现村庄的硬化、亮化、美化。2006年每个乡(镇)要完成5户农村居民沼气示范推广和使用。县城建局要继续加大以农村为重点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加快住房改造,建设农民新居。2006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县财政投入200万元对抗震安居工程进行补助,力争年底前完成2998户抗震安居房建设。同时,鼓励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启动“双语”教育工程,大力推行中小学“双语”教学,民汉合校,积极推进农村学前“双语”教学,加快“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再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进一步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等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2006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其中的贪困家庭学生免除课本费。到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6.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5.9,普通高中教育普及率达到80。

19、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力争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逐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条件,提升农村卫生院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加快农村卫生改厕步伐,2006年力争完成500座卫生改厕任务。县卫生局要牵头组织卫生系统各单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解决好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短缺、素质不高的问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助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制度,利用专家巡诊、医疗咨询、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农牧民提供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切实加强对农牧区开展医疗支援和服务,解决农牧民医学知识贫乏和就医难问题。继续做好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力争2010年覆盖率达到100%。

20、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深入开展“党旗、国旗”飘起来活动,增强各族农民群众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认同”。大力开展“科技之冬”、“三下乡”活动。继续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数字电视”工程建设,2006年投资43万元,落实对贫困户数字电视的补助,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普遍入户。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到2010年,力争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基本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各族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21、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渠道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从2006年起,“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和援弱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要多关心贫困村及贫困户、下岗失业职工、受灾户、“三无”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困难和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灾民补助、特困户救助和贫困大学生入学等社会救助体系。2006年农村“低保”新增500人。积极推行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努力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7‰以内。

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2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继续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实行创建工作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能力。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派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和善于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够处理复杂矛盾的干部充实到基层,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公开推选、公开决策、公开村务、公开评议”制度,全力抓好行政村(社区)、乡镇机关、站所、学校、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2006年投入400万元,用于村(社区)阵地建设和村容村貌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村(社区)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和农牧民的生活环境。

23、强化村级民主建设。全面推进以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认真贯彻《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好村民的自主权、民主选举权、民主监督权。努力构建和营造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氛围,增强群众的集体荣誉感,让村民共同谋划和管理村内事务,维护村内秩序,监督村委会工作和村干部行为,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管理服务效能。

24、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以文明村镇、文明村组、“五好家庭”、“致富能手”、“诚信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和睦团结,密切干群关系、军民关系和油地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积极引导各族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深入开展“和谐平安鄯善”和“基层基础建设年”创建活动。加强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抓好农村社会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十户一联”等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加强政治思想和法制教育。结合农村实际,积极启动“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解决农村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农民的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农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依法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取缔非法宗教活动,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26、加强领导,强化认识。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宣传组、组织组、规划组、督导组,各组具体负责抓工作落实,办公室负责新农村建设指导、协调,牵头抓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加快新农村建设重要性认识,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县四套班子领导要做好所联系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各乡(镇)党委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定相关领导干部具体抓落实。

27、统筹发展,规划先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坚持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结合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规划,以规范化、集约化、城镇化为目标,立足现有基础,分步实施,并针对不同村镇、不同产业,科学制定阶段发展思路,采取异地重建或实施旧村改造,鼓励农民拆旧建新,刷新创建模式。2006年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的编制,选择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力争启动行政村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推进全县的新农村建设。

28、落实政策,扶持发展。县直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和帮助乡村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突出重点,积极帮助和指导乡镇争取上级各项专项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县规划建设部门对村级规划设计费用以及交通部门对通村公路的规划设计费用只收取成本费。国土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对服从村庄规划建设要求,积极参与新规划房屋建设,自愿、主动拆除原有旧住房的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拆旧建新”政策,实行房屋改造补贴。

29、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县委宣传部要牵头组织县直各单位、各乡(镇)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30、严格步骤,保证质量。坚持试点先行、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今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在全县选择了条件、基础好的鲁克沁镇沙坎村、连木沁镇巴扎村、辟展乡乔克塘村3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行试点。同时,其他各乡(镇)党委、政府也要立足实际,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符合乡村实际的阶段性目标任务,选择条件好的村进行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各乡(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乡村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开。要严格质量标准,稳步推进,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不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效。

6.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

建设。”中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写进“十一五”规划建议,从战略的高度,描绘出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小康社会步伐产生极大地推进作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消除贫困。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在于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因此,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一个村、一个村地解决问题,不断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

一、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动力,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脱贫保证

在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不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列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去年的261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8,成为世界减贫的楷模。我县实施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始终以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全局,突出狠抓了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累计新修、复修乡村公路3000多公里,新增通路自然村1050个;新修库、堰、渠、窖等水利设施15382处,新增灌溉面积17万亩;新建“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生态家园8200多户;新增砖木砖混结构农房5254户,实施安居工程12012户46.7万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49921平方米;新建村级图书室57个;183个村建设了村级卫生室;有线和无线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茶叶、肚倍、烟叶、山野菜、冬枣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48.5万亩,比2000年净增37.64万亩,特色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5,在农民现金收入中的份额达到34。到2004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89元,比2000年净增457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6.03万人减少到去年的14.16万人,减幅达11.67,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75万人减少到6.9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8.28万人减少到7.2万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不仅使已经实施的47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和21个省、市对口帮扶村基本实现脱贫,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整体扶贫开发、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以贫困村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分批实施,始终贯穿了扶贫对象的瞄准式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农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途径

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的创新。其主要特点是瞄准式、参与式和开发式。所谓“瞄准式、参与式和开发式”就是瞄准贫困等弱势群体,广泛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必要扶持下,带动和促进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使贫困村整村实现综合性发展,最终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整村推进”建设涉及10项指标,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产业发展,还包括社会事业、民主政治、基层组织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状况,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不仅有利于瞄准贫困人口,有利于扶贫资金进村入户、提高使用效益,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能够将扶贫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容与建设方式完善、建设手段与建设机制的对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有效途径。

二、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7.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七

一、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特别是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 完

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中央连续七个“一号文件”阐述的都是“三农”问题, 把“三农”工作作为党的重中之重。因此, 要把农业机械化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采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措施, 加大政策法规对农机化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化发展, 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农机投入格局的形成。同时,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试验鉴定、更新报废等农机标准体系,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拓宽服务领域, 促进农民增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首先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以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来促进农民增收。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建立以基层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 农机大户为主体, 农机户为基础, 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 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服务为手段, 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的农机服务机制, 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 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 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 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是发挥农机装备优势, 以农机挖掘农业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发挥农机作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劳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让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在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赚钱致富。让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制造、服务等其他行业, 既增加农民收入, 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农业。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各地优势 (特色) 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 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 积极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 有效推动各地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再次是提高农机性能, 以挖掘农机自身潜力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机, 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推进农机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业。不断发展节能农机, 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益, 引导农民购买能耗小、效率高、效益好的农机具, 推广多功能高效复式作业机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节本增效技术与管理。

三、农机结合农艺, 构建和谐农业,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展广阔空间

8.多业并举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八

谈起新农村建设,李玉宗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我省是农业大省,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粮食连获丰收,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省政府大抓了“粮变肉”工程,使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得到提高,但一家一户的养殖业不但规模小,进入市场经济也有一定的难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广大农民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进入大市场,加快走向富裕的道路。

随着全省新农村的快速发展,我所在的龙井市农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龙井市委、市政府根据龙井市地域小、资源少、工业薄弱的现实,几年来下大力气招商引资,突出大抓龙头企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龙井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个以“公司+农产+基地”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肉鸡4000万只,企业通过同农民签订饲养回收合同,建立起公司与农户间紧密的利益关系,为提高农民收入开辟了新途径,有的农户每年饲养出栏4万只肉食鸡,每只鸡利润2.5元,年收入达10万元。龙井市是延边黄牛的发源地,发展延边黄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名牛之一,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全州延边黄牛的发展数量达100万头,龙井市是重点产区之一,几年来以“公司+农产+基地”模式大力发展龙井市的黄牛产业,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实惠。

同时,龙井市政府大力扶持了恒兴牧业等养猪、养殖大户,近年来全市养殖专业户和合作社逐年增多,真可谓五业俱兴、六畜兴旺,使一些农民快速走上了致富路。

我們的合成利村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过去是全州出名的穷乱村,经济落后,人均收入不足百元。改革开放后,合成利村乘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单一的传统种植,广开门路,多种经营,快发展,得实效,建设了我省东部有名的菜篮子工程,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成为国家级的生态村建设单位和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单位。

谈到新农村的未来发展,李玉宗又提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他说,要想抓住机遇快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现在农村和城市的主要差别还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及生产规模上的差别,工业生产上的四大流程基本上是产品、深加工、包装、销售四大环节,而我们很多农村农业的现状是只完成了产品粗放型的深加工,并没有真正带来高效的收入。要解决这一问题,途径之一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去带动个体农户的生产。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三动、三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更好地发动、带动农民,尽快实现共同富裕,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9.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九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党的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广大农村已经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工作,一些地方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从前一段时间实践看,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在富民项目、义务 教育、农村道路、中心村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诸多富民政策和措施已经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应当说,良好的开端,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 理论 上的创造、行动上的探索,没有成功经验可取,因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民在思想认识上和具体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值得我们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片面性。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表明,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上还没有真正认识和准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认为建一个中心村典型、贴贴标语、刷刷墙壁、扫扫卫生、整整沟坡、搞搞绿化,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些 经济 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则是把群众的医疗、养老、教育费用等基本包了。而在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在思想认识上走向另一个极端。村干部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认为经济基础差,发展机遇少,想建设新农村是空想、说大话、瞎折腾,能够维持现状就不错了,最多也就是张贴标语造氛围。而大多数村民也很失望地认为:一无钱、二无物,穷村子、烂支部,新农村建设根本没出路。上述以偏盖全的认识甚至悲观失望的思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尽快扭转纠正,否则我们的工作必然走弯路。

(二)标准上的盲从性。新农村建设是从各地实际出发的一项具体工作,各地情况不同、基础不同,没有什么具体统一的建设标准。但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和要求,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提高群众素质。而我们一些基层同志却不顾自身实际,一番 学习考察后,就盲目跟风,把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从表象上盲从发达地区,认为新农村建设好不好,就看马路铺多宽、新房盖多少、配套好不好。因此,在发展规划中,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一个中心村、一条街道、一个集市、一个广场、一个卫生室、一所幼儿园、一个文化宫,甚至还有一个电影院、一个小宾馆等等,诸多配套,不胜枚举,不仅不切实际、难以建成,而且把群众期盼的富民工程变成民怨工程。

(三)方法 上的强制性。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是关系广大农村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必须在统一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主动参与,自己当家做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摆正政府和群众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上,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决策权、知情权,是最根本、最具体的参与者。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一些基层领导却主观臆断、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把广大群众置身具体工作之外,脱离自身实际,不顾农民意愿,存在“短期见效”的“跨越思想”,恨不得一夜建起一个“新农村”,甚至无视财力物力,一味追求“大干快上”,民房强拆强建,道路举债上马。这种强制性做法,不符合群众意愿,甚至增加了农民负担,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和健康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能否早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广大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 现代 化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农村人口多、城乡差别大是我国的国情。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必须抓住城市化、工业 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机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 科技、三靠投入”的要求,坚持造血、输血并重,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是增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才能实现农副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农副产品流通的高度市场化、农副产品加工的机械化,最终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1.加快龙头 企业 和农业基地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规模、高效、优质、安全的原则,建设特色、优势农副产品产业带、产业片,培养壮大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为农副产品的市场化和工业化加工创造条件。其次要着力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发展。可以实行能人大户牵头,一般群众入股,政府财政扶持,或者招商引资等各种形式,发展农副产品流通、加工企业。金融、税收、保险等行业都要出台具体帮扶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第三,要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抓好农副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同时,要着力抓好秸杆、枝桠材等次生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有机肥料等产业,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效益。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首先要继续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国家级、区域性以及企业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在人员聘用、设备配置、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鼓励扶持,提高研发水平。其次要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副产品产量大、品种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检测体系,才能有效促进农副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实现更快更好地走向市场甚至走出国门。第三,要加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力度。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往往资金投入大、时间跨度长。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农户为经济单元的模式为主,使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鼓励农民购买使用新品种、新药肥、新技术、新机械等农业科研成果综合配套补贴政策,或者对研发单位直接给予补贴,降低市场流通价格,以推动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3.促进现代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10.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

进一步加快***镇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镇作为***区2个乡镇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尤其显得突出和重要。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形势,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科学制定全镇建设规划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完成了***镇总体规划、教育产业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环保产业园区控制性规划,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围绕夏丽高尔夫球场实施的夏家河温泉度假小镇已聘请国际知名设计企业进行了规划。按照高标准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原则,积极与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万科集团进行洽谈,目前,万科集团已决定纳入开发计划。完成了10万平方米中革农民小区建设,小区居民及中革村民2000余人户籍由农户变成小城镇非农户。

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夯实全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2005年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061万元,首次突破三千万元大关,比2002年的1389万元增长了120%。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实现了精品化。相继建成了鞍子山农业观光园等系列精品项目,开发建设了工厂化海水养殖项目,棋盘双渔苗种繁育中心已建成30000平方米的工厂化养鱼车间,繁育大鲮鲆、鳙鲽、条斑星鲽等珍稀鱼种,中心的科研、生产能力不断壮大,2005年通过了***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的资格认证和国家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退耕还林、退耕还果工作成效显著,全镇的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4%。

——工业项目规模及质量有较大提高,新建企业发展迅速。引进了一大批如赛楠木业、重工铸钢、大重铸铁等超千万元的大中型企业。***华均食品有限公司的“华均”牌商标、***百孚特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的“MQE”牌商标、***百孚特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的“三元”牌线缆,被评为***市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化格局初步形成,物流业发展较快。作为全区物流产业一轴两翼中重要部分的***物流园区健康发展。运行不足三年的钢材市场、木材市场已经成长为交易额18.2亿元的大型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中革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易通钢材市场、新北大木材市场、山阳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等项目正逐步形成规模。区级重点项目中革工业团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物流园附属加工区发展迅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城镇建设的物质条件

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争取资金、引进资金、自筹资金等形式,共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镇中心地区上自来水、上煤气、修路等问题。镇内主干线路全部安

装了路灯并纳入市政管理。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镇6236户农民与城市居民实现了同网同价。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为百姓出行提供方便。进一步加强社会环境综合整治。砬夏河污水处理场建设工程和砬夏河污水处理工作做为2006年***市为民办的18件实事之一,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上半年结束,砬夏河整治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镇中心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是政府为民造福的一大民心工程。

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11.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一

【关键词】 农电工程 作用 前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时期加快我國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电与柴米油盐一样,是农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有电用不上和有电用不起”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一般来讲,电能使用量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生活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如何才能发展好电力事业,怎样才能利国利农,使电力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从农电工程角度加以解决,而充分认识和解决农电工程的成因、作用及前景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打造坚强可靠的农村新电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国务院办公厅曾在2011年5月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通知,要求各地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需求,进而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根据中国政府网5月16日发布的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电网普遍得到改造,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体制”全面取消,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标全面实现,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我国曾于1998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农村电网结构明显增强,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用电价格大幅降低,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新出台的《意见》确定了相关工作重点:对未改造地区的农村电网(包括农场、林场及其他独立管理地区的电网),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彻底解决遗留的农村电网未改造问题;对已进行改造,但因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出现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低问题的农村电网,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实施升级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减轻农村用电负担等。

2.农电工程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坚强农电网 建设坚强的农村电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农电负荷发展情况,建设网络坚强、设备先进、电能质量优良、供电可靠的农村电网,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稳固发展。

2.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农电优质服务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电职工队伍建设,认真开展职工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和技能。健全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树立“民心工程”服务品牌。积极搞好电力“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使农村用电享受到与城镇同等的服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系统培训、技能比武,使农电员工在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都得到提高。深入开展基层供电企业创一流和同业对标工作,提高电力企业综合实力。推进农村供电所规范化建设,牢固树立电力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从用电客户最关心的用电问题入手,全面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确保农村供电可靠率、居民端电压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加强供电服务窗口建设,完善常态服务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

2.3提高供电质量,促进农电供应水平的极大提高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农村电网的科技含量,在网络建设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网络供电质量,满足农村用电的电能质量要求。强化农村供用电管理,提高农电工作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全面实行用电“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通过“民心工程”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全面兑现“十项服务”承诺。认真做好“户户通电”工程,把其纳入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克服困难,全力以赴,确保实现户户通电目标。

3.农电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国家提出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改善农村民生、推动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新一轮改造不是简单延续,而是立足升级,全方位推动农村用电向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转变。随着现代农业迅速发展,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农村,农村电力需求增势强劲,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用电量增幅甚至达到20%~30%,3年左右就翻一番。因此,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除解决农村生活用电外,更把满足农业生产用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用电的需要当成改造的重点。

12.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二

1 强化消防法治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根本大法, 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基本依据, 该法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由公安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执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消防部队必须充分发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和财力投入的同时, 也要推动政府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职责的落实, 全方位协调促进社会各方配套联动, 认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并负起相应消防责任。

首先, 要认真贯彻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 全面推行农村消防工作“承包”制, 通过县 (市) 、乡镇、村屯领导分片包干、联系督办等方式, 狠抓火灾责任事故的处理, 特别是强化消防安全奖惩措施, 真正做到层层抓落实, 人人重视消防安全。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按照“谁监管, 谁负责”、“谁主办, 谁负责”、“谁受益, 谁负责”的原则, 促使各乡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议事议程, 纳入到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发展项目中, 自觉、主动抓紧抓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其次, 要认真落实农村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村组管理之中。通过县 (市、区) 与各乡镇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 各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与农村村组生产经营单位和家庭承包住户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 建立以上三级消防安全组织, 明确和细分工作职责, 认真做好一级抓一级, 一级监督一级, 一级负责一级, 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村寨各个角落, 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统筹乡镇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文明村镇等建设, 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各乡镇和村组领导干部的行政业绩, 加强考核考评和监督检查, 将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管理指标同制定、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实行乡镇领导亲自挂帅,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组织指导建立由各乡镇党委、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派出所等组成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 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会, 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农村村屯的消防安全情况, 根据发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新的防火措施、预案和宣传教育对策, 并按辖区民居特点、民风习俗、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 切实坚持对火灾隐患早发现、对火警早预测, 力争做到早部署、早防范, 防患于未然。

2 坚持政府领导, 完备农村消防硬件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首先, 要根据各乡镇的不同特点、实际情况及操作的可行性, 加速推进以乡镇、村屯为单位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工作。依据《消防法》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着重从农村消防给水、消防通道、农房农灶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出发, 结合乡镇、村屯总体规划、调整村屯住户防火分区、加强农房构造及村容村貌改造治理, 公安消防部门应主动提前介入搞好科学规划, 发挥好监督、指导作用, 积极发挥好作为政府消防工作职能部门的执法主体作用, 提请政府不仅要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 更要在规划中从长远发展的角度, 坚持“科学、超前、规范、合法”的总要求, 指导村组建立自防自救的义务消防队伍, 由政府针对性的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抬抽水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火钩等消防器材装备, 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布局, 努力完备和提升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层次, 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3 加大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建立农村消防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群众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缺乏和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这也是农村火灾远高于城市火灾的重要原因,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 结合农村消防工作社会性和群众性较强的特点, 稳步实施农村消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显得十分重要。各县 (市) , 特别是各乡镇政府领导在充分重视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 还必须广泛征求公安消防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对消防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 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村屯的消防宣传人员分工与职责, 力争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流动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防火、灭火业务训练培训, 普及消防常识, 提升群众消防意识。面向农村的各个新闻媒体和宣传演艺团体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推动农村消防社会化进程。

4 严格实行消防安全社会化考评制度, 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竞争激励机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全力打造社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切实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乡镇、村屯的重要内容, 在乡镇干部“分片包干”的基础上, 制订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考评奖惩措施, 在实践工作中将消防安全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综合施政业绩中执行奖优罚劣, 把考评成绩与单位和领导评优创先、晋升奖惩挂钩;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 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同奖惩制度, 对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火情不稳定、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和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县 (市) 、乡镇政府领导, 要严格依法查办, 对工作不力、消极被动和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追究火灾事故责任, 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同时, 深入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积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 以乡镇、村屯为工作重心, 积极主动指导开展消防监督巡查和检查工作;基层公安派出所对辖区村委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 要定期和不定时的进行督促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结合农村春季烧荒、秋季收获、冬季农闲等特点, 及时、反复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对存在火灾隐患且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个人, 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净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消防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2]《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下一篇:为贫困捐款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