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2024-09-13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精选11篇)

1.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篇一

*****矿业有限公司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编制:监控室 2011年11月5日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一、瓦斯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

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要。设计依据为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及2010年补充条款);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AQ6203-2006)《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元件》(AQ6202-2006)《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AQ6204-2006)《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AQ6205-2006)《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07)《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07)《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06)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MT381-2007)《矿用分站》(MT/T1005-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06)《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200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MT 209); 《设备可靠性试验》(GB 5080.1~7);

《电气设备的抗干扰特性基本测量方法》(GB4859-84);

二、技术规格及要求(一)硬件参数

1、分站

容量:不少于16路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入(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8路控制输出;

断电控制:不少于8路(可以不需外接断电器直接完成断电控制任务)输入电源:支持多种电压127/220/380/660V; 本安电源:18VDC或24VDC;

输入信号:200~1000Hz,1~5mA、1/5 mA、触点; 与中心站通讯速率2400bit/s; 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不小于2 km;

分站与传输接口、分站与分站之间传输距离:不小于10 km。处理误差:±0.5%;

断电容量:36V/5A、660V/0.3A; 防爆型式:Exib I 矿用本安型; 上传接口:支持总线协议的光口或电口。

2、电源箱

127/220/380/660V 供电在75%~110%波动范围内可正常工作; 具有手动断电开关。

3、传感器 1)甲烷传感器

测量范围:0.00%CH4~4.0%CH4

基本测量误差:0.00%CH4~1.00%CH4 ≤±0.10%CH4

1.00%CH4~2.00%CH4 ≤±0.20%CH 2.00%CH4~4.00%CH4 ≤±0.30%CH4

信号输出:频率:200Hz~1000Hz(脉冲宽度大于0.3ms)(优选);

电流:1mA.DC~5mA.DC ;

信号带负载能力:0Ω~500Ω

报警方式:二级间歇式声光报警

声强≥85dB

光强:能见度>20m 热催化元件寿命:一年以上 工作电流:≤80mA(18V.DC)工作电压:9V ~ 24V.DC

2)一氧化碳传感器

测量范围:0ppm~500ppm 基本测量误差: 0.00ppm ~ 19.0ppm ≤±2ppm

20.0ppm ~ 99.0ppm ≤±4ppm

100ppm ~ 500ppm ≤±5.0%(相对误差)信号输出: 0~500ppm线性对应200Hz~1000Hz或(1mA-5mA)

信号负载能力:0~500Ω

报警方式:间歇式声光报警

3)温度传感器

测量范围:0.0℃~100.0℃ 基本测量误差:≤±1.0℃

信号输出:0.0℃~100.0℃(或-25.0℃~+125.0℃)线性对应200Hz~1000Hz(或1mA~5mA)信号带负载能力:0Ω~400Ω 检测速度:≤30s

4)负压传感器

工作电压:8V.DC~24V.DC 工作电流:≤35mA(18V.DC)测量范围:0KPa~-5KPa 检测速度:≤30s 基本测量误差: ≤3% 信号输出:0 KPa~-5KPa 线性对应200Hz~1000Hz(1mA~5mA)信号带负载能力:0Ω~500Ω

5)风速传感器

测量范围:0.3m/s~15m/s 基本误差:≤±0.3m/s 传感器输出信号制式:

电流: 1mA.DC~5mA.DC 频率: 200Hz~1000Hz(脉冲宽度>0.3ms)

传感器显示:3位LED数值显示 分辨率为0.1m/s 工作电压:18V

工作电流:≤100 mA.DC 电源波动范围:12 V.DC~21 V.DC 6)风门开闭传感器

工作电压:18V 工作电流:<100mA 工作电源波动范围: 9VDC~24VDC 相应时间:<1s 输出信号型式: 1)1mA/5mA制式(二线传输)2)触点式

3)+5mA/-5mA制式(四线传输)防爆类型:矿用本质安全型,标志为“ExibI” 防护等级:IP54 动作距离:不大于50 mm ;(感应头与感应源的有效距离不大于50mm)输出信号传输距离:2.0Km 分布电容:≤0.06μF/km; 分布电感:≤0.8mH/ km; 直流电阻:≤12.8Ω/km)。

7)矿用断电器

工作电压:18V DC 断电容量:660V/0.3A AC 控制方式:电压控制

本安信号输入输出口:1个 断电输出口:1个 馈电输入口:1个

馈电输入电压:660V.AC 馈电信号输出:1/5mA或±5mA(误差:±20%); 到电源箱及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2km; 8)投入式液位传感器

工作电压:18V 工作电流:≤80mA 电压波动范围:12V~21VDC 输出信号: 频率:200Hz~1000Hz(脉冲宽度大于0.3ms)电流:1mA.DC~5mA.DC 信号传输距离:2.0km 测量范围:0 ~ 5m 基本测量误差: ≤1% 9)设备开停传感器 工作电压:18V 最大工作电流:30mA

电源波动范围:12V~21V 被测设备供电电缆范围:电缆外径:16~80mm 动作值:动作电流≥5A 响应时间:≤1s 传感器输出信号制式及允许误差: 关状态时,输出1mA.DC(或-5mA)开状态时,输出5mA.DC(或+5mA)输出信号误差≤±25% 输出信号传输距离: 2.0km

(二)系统功能要求

1、硬件

(1)分站及传感器要求智能化,调校均采用红外遥控方式。(2)分站根据设定的断电控制参数和所设定的逻辑,进行控制。(3)分站实时数据采集与发送。

(4)分站含备用电源,当交流断电时,分站与传感器由备用电源供电,可连续供电2小时以上。

(5)系统分站有多种系列供用户优化配置,分站初始化后,可存储地面中心站对该分站的报警断电等控制设置,并接收的中心站指令进行相应的控制。

(6)在分站完全断电情况下之后恢复供电,即使分站与中心站失去通讯联络,分站也能够继续、独立地进行工作,自动恢复记忆,按照事先给定的要求实现瓦斯超限报警、断电和复电控制功能,断电逻辑可实现瓦斯风电闭锁装置和瓦斯断电仪的全部功能。断电距离大于2km,断电时间小于2S。

(7)分站模拟量与开关量可以随意互换,不受端口的限制。

(8)监控分站支持一根四芯电缆带2台传感器的应用,距离不得小于2km。(9)系统与分站失去通讯联络时,分站能存储之前至少两小时数据,恢复通讯后可将此数据传回中心站主机,以弥补历史数据。

(10)分站具备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监控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立即切断相关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监控设备工作正常

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11)使用的各类传感器要求全是矿用本质安全型产品,具有MA认证。(12)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停风区域中甲烷浓度达到3.0% CH4时,系统切断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并闭锁,当停风区域甲烷浓度低于1.5% CH4时,系统能自动解锁。

(13)断电控制器具有馈电功能,具有回控指令比较,可确保可靠断电,当监测到馈电状态与系统发出的断电指令不符时能够实现报警和记录。

(14)设于地面的设备应能通过GB/T17626.2——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接触放电)的静电放电抗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15)系统应能通过GB/T17626.3——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16)系统应能通过GB/T17626.4——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17)系统应能通过GB/T17626.5——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2、软件

(1)要具有很高的扩展性(系统支持最大分站数不少于64台)和开放性;(2)本系统配备的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并应24h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在5min内投入工作。

(3)实现真正的实时响应及前后台监测数据的无缝链接;(4)软件要适应基于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通讯技术;(5)监控数据存储时间达10年以上;

(6)监测图页静态和动态编辑作图对用户开放,支持多种图形格式,鼠标和键盘均可操作。全面支持实时多任务。在系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的同时,系统可进行记录、显示、分析运算、超限报警控制、查询、编辑、动态定义、网络通信、绘制图形和曲线并打印实时报表、超限报表和班、日、月报表等工作。

(7)屏幕显示为页面式,图形文本兼容,每页显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定义编制,显示页可随意调出。在监测显示画面中,可根据监测量实现功能强大的模

拟动画显示。

(8)瓦斯监控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以局域网(NT)方式联网运行,使网上所有终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测信息和系统综合分析信息、查询各类数据报表,网络通信协议支持TCP/IP、NETBUI等。

(9)可以在中心站连续集中监测处理多种环境和工况参数,模拟量和开关量可实现任意互换。

(10)监控软件提供控制软件包,控制逻辑可由用户设置编排。具有任一分站的测点超限而由另一台分站控制断电的异地交叉断电功能。同时还具有传感器就地、分站程控、中心站手控三级断电能力,并具有风、电、瓦斯闭锁功能。在紧急情况下,系统操作人员可在中心站向分站直接发送控制命令,从而控制电器设备的断电。

(11)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以数值、曲线、柱图等多种形式进行屏幕查询显示和打印,并形成相应的历史统计数据(每个模拟量测点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每个模拟量测点24小时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确切时间;每个模拟量测点超限或故障的时间及次数累计值;每个开关量测点24小时内的开停及故障累计次数和累计时间),系统采用变值变态存储技术,可存储十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供有关人员随时查阅和打印。

(12)系统具有自检诊断功能,能及时发现系统自身配置设备事故,并在屏幕上以文本或图形方式直观显示,同时发出报警,并指出故障位置和原因。还能在屏幕实时弹出信息窗,供维护人员查询打印,并将其记入运行报告文件。可查询非正常状态的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

(13)系统能提供有采样间隔最少5min的数据实时密采功能,并且实时密采数据可每天连续存储,至少存储1年的实时数据。

(14)系统对各分站监测点的瓦斯浓度或其它模拟量参数每天形成班、日报表,可随时查询打印;开关量每天形成班、日报表。

(15)联机定义或修改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分站及控制器的类型、安装位置及控制通道。对模拟量传感器的上下限报警、断电值可多级别定义。允许用户随时接入或删除分站、传感器、断电器。

(16)系统表格格式可由用户任意编排,或由矿方提供具体报表格式,以

满足各监测管理数据报表的形成输出。

(17)系统监测处理参数的类型,模拟量有瓦斯、CO、温度等;开关量有设备开停、烟雾、风门开闭等。

(18)监控软件要具有很强的作图能力,并提供有相应的图形库,操作员站可在不间断监测的同时,容易地实现联机并完成图形编辑、绘制和修改。

(19)系统软件可设多级口令保护,只有授权人员才能登录操作,有效防止了系统数据的损坏和病毒感染。软件运行可靠性高。误操作时有声音、对话框提示。

(20)在实时监视画面,可对屏幕任意显示测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快速的查询该点的数据、曲线、定义、运行状况等信息。

(21)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3种曲线。在同一屏上,同时显示不小于3 个模拟量,并设时间标尺,可显示出对应时间标尺的模拟量值。

(22)(23)系统应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状态图同屏显示功能。

系统软件应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数的设置、控制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保留操作记录。同时应具有防止修改存储内容的措施(参数设置和页面编辑除外)。

(24)系统软件应具有实时性,可实时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信息,并根据要求实时控制。并具有显示、打印、报警和存储功能,显示、打印和提示全部采用汉字。

(25)地面中心站为开放式系统,应配备与上级联网的全套网络设备和安全监控软件,支持异地远程访问,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可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访问现场数据,实现监控信息的远程实时共享。

(26)对所有监测数据和重要操作事件均采用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等)保存,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保存期限,为用户二次开发和事件的追述提供良好的条件;

(27)动态瓦斯突出预警功能

系统可扩展达到动态瓦斯突出预警功能,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的瓦斯数据进行过滤处理施行实时诊断分析(当出现异常后,十分钟后就可诊断

出结果),根据诊断结果如出现危险或威胁,则及时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防治突出预防措施。同时也可对工作面历史数据进行查询,诊断历史的突出危险情况。 预测工作面煤的地压活动走势。 预测工作面煤的破坏指标走势。 预测工作面煤的瓦斯倍率走势。 预测工作面各个状态指标走势。

2.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篇二

一、TSI系统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通过对近2台机组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运行情况统计, 将引起测量显示异常甚至导致保护系统误动的主要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隐患归纳如下。

1. TSI信号测量部件故障。

这类故障所占比例不多, 通常表现为信号逐渐增大或突然上跳, 维护数秒时间后很快下降至某一值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也有的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显示) 。

2. 单点信号保护逻辑易误动。

为保证TSI信号触发保护系统的及时性, 火电机组TSI系统输出的触发保护信号, 原设计多采用单点测量信号且不加延时。但由于TSI系统在电厂运行的环境是一个强电磁场环境, 来自系统内部的异常 (测量部件、装置等) 和外部环境因素产生的干扰 (电导耦合、电磁辐射等) , 都可能引发单点信号保护回路的误动。事实上统计数据表明, TSI系统的异动, 因被监控参数真实变化导致的少之又少, 因TSI装置本身故障造成的也不多见, 绝大多数是外部因素诱导下的误发信号引起, 且其脉冲维持时间很少超过4 s。

3. 接地不规范, 干扰信号串入。

不同的地网间会产生电势差, 在屏蔽层产生环流, 叠加在信号上会引起模拟量波动或突变。因此通过可靠的接地和正确的电缆防护措施来抑制干扰, 是提高TSI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有效办法之一。

4. 延伸电缆至前置器的接头松动、污染。

延伸电缆接头和前置器及机柜的接线, 因安装检修时紧固程度不够, 或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及气候、氧化等因素的影响, 原先紧固的接头和接线会出现松动而造成接触不良, 使信号波动。如某电厂3#机组的轴承振动, 其测量值瞬间跳变后又自行恢复, 且反复出现。经仔细检查, 发现异常原因为探头延伸电缆与前置器的接头松动引起, 将其拧紧后信号恢复正常。另一机组检修结束恢复安装, 在盘车装置未启动, 汽轮机转子静止的情况下, TSI超速信号跳变, 测量直流间隙电压在DC12 V到DC15 V之间波动 (安装间隙电压应为DC12 V) , 经查原因是测速探头1米线末端的接头存在接触不良引起, 处理后恢复正常。

5. 周围环境影响, 导致信号异常。

TSI系统一次元件主要是电涡流探头, 探头中有一线圈, 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该线圈, 产生一个轴向磁场。当有外部磁场影响该线圈产生的磁场时, 电涡流的大小就不能正确地反映探头与被测物间的间距, 引起测量显示异常。

6. 电源系统故障。

目前, TSI系统的供电基本上采用双电源供电。虽然到目前为止, 还没出现过因电源失去, 使整个系统瘫痪的情况, 但对于TSI系统的可靠运行来说, 电源供电对系统运行始终也是个安全隐患。

二、提高TSI装置运行可靠性的若干技术要求

为了减少机组的误动作, 根据上述的分析归纳, 应从优化TSI系统电源及保护逻辑, 减少单点信号保护引起机组误动的概率着手, 通过全面核查TSI系统连接线路的规范性, 完善系统的安装检修和运行维护管理方法, 来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笔者提出以下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1. 提高TSI电源的可靠性。

TSI系统应配置两路可靠的AC220 V电源冗余供电 (切换时间应不大于5 ms, 保证TSI装置不会初始化) ;应配置至少两块电源模块实现装置电源间的无隙切换。原设计二路电源切换时间达不到要求的, 应进行改造或优化。

2. 保护逻辑及定值优化。

(1) 保护动作输出的跳机信号增加1 s延时。

(2) 采用轴承的相对振动作为振动保护的信号源。并将逻辑优化为本轴承的X向相对振动达到跳机值且相邻任一轴承达到报警值时, 本轴承振动保护信号动作。

(3) 机组的给水泵汽轮机, 若振动保护设计以前为单点信号保护, 改为二取二逻辑输出。

3. 安装与线路连接。连接线路问题是影响TSI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安装、检修、运行和维护中, 注意满足以下要求。

(1) 新安装或检修更换传感器时, 确保传感器尾线与延伸电缆接头处绝缘 (当接头在汽机机壳内部时要用热缩管绝缘) , 延伸电缆的固定与走向不应存在损伤电缆的隐患。

(2) 轴向位移、差胀传感器的检修、调试应在机务的配合下进行, 并在传动记录中签字。

(3) 前置放大器应安装在金属箱中, 箱体须妥善接地。对VM600系统可通过断开COM与地的短接线来实现。TSI供电的电源地仍然保留以保证安全, 但此时电源地只作安全地, 不再兼做仪表地。

4. 运行维护管理。

(1) TSI探头第一次安装前和校验周期到期后的检修安装前, 应提交有资质的检定机构出具的正式校验合格报告。

(2) 振动探头处应贴有警示牌, 严禁磁性物体接近探头, 在离探头5 m处严禁使用步话机通话。

(3) TSI系统的涡流探头、延长电缆和前置器, 须成套校验并随机组大修进行, 但瓦振探头的校验周期不宜超过2年。运行时, 定期检查振动等信号的历史曲线, 若有信号波动现象, 应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检查传感器的各相应接头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良, 电缆绝缘层是否有破损或接地, 屏蔽层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等。

(4) 连锁实验时, 对TSI系统的每个保护进行一一确认 (对既有硬逻辑又有软逻辑的保护系统, 连锁实验单上要特别注明, 并分别进行实验) 。

(5) 汽机启动或运行中, 一旦出现TSI信号异变, 应立即通知热工人员检查原因并保存异常现象曲线, 注明相关参数后归档。

(6) 如果存在卡件故障, 在重新下载组态前, 应确认系统可以自动更新组态, 否则应人工确认组态参数的版本正确。

三、结论

3.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篇三

【关键词】混凝土;安全技术;要求

前言

钢筋混凝土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种工程之一,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有现场浇注、预制装配和部分预制装配部分现浇等形式。根据我国现有技术条件,这些形式各有所长,皆有其适用范围。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将柱、墙(剪力墙、电梯井)、梁、板等构件在现场的设计位置浇注成为整体结构,这种施工方法虽然模板材料消耗量大、劳动强度大,但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钢材消耗量少,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新型工具式模板和施工机械的出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带来了方便。故工程应用较为普遍,经济较发达地区采用更多。

一、 钢筋加工安全技术

1、 钢筋加工使用的夹具、台座、机械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械的安装必须坚实稳固,保持水平位置。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作业时应楔紧行走轮。(2)外作业应设置机棚,机旁应有堆放原料、半成品的场地。(3)加工较长的钢筋时,应有专人帮扶,并听从操作人员指挥,不得随意推拉。

2、 焊接必须遵循以下规定:(1)机械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对于焊接导线及焊钳接导处,都应可靠的绝缘。(2)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3)点焊、对焊时,必须开放冷却水,焊机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应符合要求。天冷时应放焊机内存水,以免冻塞。(4)对焊闪光区域,须设铁皮隔挡,焊接时禁止其他人员停留在闪光区域范围内,以防止火花烫伤。焊机工作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宅。室内电弧焊时,应有排气装置,焊工操作地点相互之间应设挡板,以防弧光刺伤眼睛。

二、 模板施工安全技术

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带,并应系牢。经医生检查人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2、 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后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3、 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随拆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三、 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

1、 垂直运输设备的规定。(1)垂直运输设备,应有完善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严禁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的垂直运输设备。(2)垂直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动负荷试验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实验。(3)对垂直运输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和保养责任制。(4)操作垂直运输设备的司机,必须通过专业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垂直运输设备。

2、 混凝土搅拌机的安全规定。(1)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料坑底部要设料斗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2)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来才能进行。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启动搅拌机,反转出料者除外。(3)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修。

3、 混凝土泵送设备作业的安全事项。(1)支腿应全部伸出并支固,未支固前不得启动布料杆。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布料杆伸出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2)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严禁移动车身。作业中需要移动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超过10Km/h。布料杆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应系防脱安全绳带。(3)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和指示灯,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整和处理,如出现输送管道堵塞时,应进行逆向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时应拆管排除堵塞。

4、 混凝土振捣器的使用规定。(1)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眼、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维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2)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接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3)用绳拉平板振捣器时,绳应干燥绝缘,移动或转向时不得用脚踢电动机。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把上。在一个构件上同时使用几台附着式振捣器工作时,所有振捣器的频率必须相同。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工程量大、工期较长、劳动强度大,且需要的设备、工具多,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的建筑特征,场地的条件、施工条件、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的需要,拟定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各环节的施工顺序,防止可能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做到“安全第一”。

参考文献

[1]杨玉林.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可靠性分析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2 ]杨建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可靠度的分析方法[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3)

[3 ]李煌.浅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可靠性分析与控制[J].广西大学学报,2005 转

4.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使用安全要求 篇四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在使用中的实体(场地、设备、人身、媒体)的安全管理与技术要求;预防病毒及防止信息泄漏的措施;安全审

计、安全风险分析的内容、应急计划的制定等。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军队各类通用计算机系统。其它计算机系统亦可参照执行。引用文件

GB2887-82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

GB4943-85 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JB151-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JB152-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JB322-87 军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GJB900-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511-88 军用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定义

3.1 计算机系统 computer system

按人的要求收集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3.2 计算机机房 computer room

计算机系统及有关附属设备的安装使用场所。

3.3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鉴别风险及确定其可能达到的限度,判定潜在的损失,并为制定保护策略

提供依据的过程。

3.4 特定终端设备 specific-terminal unit 用于系统管理或对重要数据存取处理的终端? ? 一般要求

4.1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场地及设备应符合GB2887、GB4943、GB9361中的要

求。

4.2 对所有媒体的保护和管理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4.3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应具备开通运行条件,并按照本标准进行管理,确保

运行安全。

4.4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按照本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4.5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设备应符合GB151、GB152的有关要求;对信息泄露发

射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6 对计算机安全风险分析应适时地组织专家进行,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

出相应保护措施。

4.7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应具备安全应急计划,并有相应的设备及软件备份。

4.8 计算机系统一般应有安全审计制度。安全要求高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具有

安全审计制度,并按本标准执行。详细要求

5.1 计算机场地及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5.1.1 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或改建应符合GB2887、GB9361和GJB322等现行的国家

标准。

5.1.2 除参照上述有关标准外,还应注意满足下述各条要求:

a.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耐久性、抗震性和耐火等级。变

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b.机房应设置相应的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

c.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设备和安全出口标志;

d.机房应采用专用的空调设备,若与其它系统共用时,应确保空调效果,?

采取防火隔离措施。长期连续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应有备用空调。空调的制冷能

力,要留有一定的余量(宜取15%-20%);

e.计算机的专用空调设备应与计算机联控,保证做到开机前先送风,停机

后再停风;

f.机房应根据供电网的质量及计算机设备的要求,采用电源质量改善措施

和隔离防护措施,如滤波、稳压、稳频及不间断电源系统等。

5.1.3 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GB4943中规定的要求,并是经过安全检

查的合格产品。

5.2 媒体管理与安全要求

5.2.1 媒体分类

根据媒体上记录内容将媒体分为A、B、C三种基本类别。

5.2.1.1 A类媒体:媒体上的记录内容对系统、设备功能来说是最重要的,不

能替代的,毁坏后不能立即恢复的。

5.2.1.2 B类媒体:媒体上的记录内容在不影响系统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可能进

行复制,但这些数据记录复制过程较困难或价格较昂贵。

5.2.1.3 C类媒体:媒体上的记录内容在系统调试及应用过程中容易得到的。

5.2.2 媒体的保护要求

5.2.2.1 保留在机房内的媒体数量应是系统有效运行所需的最小数量。

5.2.2.2 A、B类媒体应放入防火,防水,防震,防潮、防腐蚀、防静电及防电

磁场的保护设备中。C类媒体应放在密闭金属文件箱或柜中。

5.2.2.3 A,B类媒体应采取防复制及信息加密措施。

5.2.2.4 媒体的传递与外借应有审批手续、传递记录。传递过程中,媒体应放

入金属箱内,必须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

5.2.2.5 记录过重要信息的记录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在军内或指定单位进行 维修,不能维修,即行销毁。

5.2.2.6 重要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被批准使用数据人员以外的其它人员不应进

入机房工作。处理结束后,应清除不能带走的本作业数据。应妥善处理打印结

果,任何记有重要信息的废弃物在处理前应进行粉碎。

5.2.3 媒体的管理要求

5.2.3.1 媒体应造册登记,编制目录,集中分类管理,所有媒体的目录清单必

须具有如下项目:媒体类别,信息类别,文件所有者,卷号,文件名及其描述,项目编号,适应日期,保留期限。

5.2.3.2 根据需要与存贮环境,记录要定期进行循环复制(半年至二年),并复

制三份分处存放。

5.2.3.3 新的磁记录文件应有完整的归档记录。归档文件应清楚齐全,一旦投

入运行,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进行增、删、改。

5.2.3.4 各种记录应定期复制到媒体上,送媒体库进行保管。

5.2.3.5 各种媒体不用时,应存入媒体库内。

5.2.3.6 未用过的媒体应定期检查,情况应例行登记。报废的媒体在进行锁毁

之前,庆进行消磁或清除数据,并应确保销毁的执行。

5.2.3.7 媒体未经审批,不得随意外借。

5.2.4 建立媒体库

5.2.4.1 媒体库的选址应选在水、火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方。

5.2.4.2 媒体库应设库管理员,负责库的管理工作,并核查媒体使用人员的身

份与权限。

5.2.4.3 媒体库内所有媒体,应统一编目,集中分类管理。

5.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5.3.1 计算机系统防病毒要求

5.3.1.1 应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

5.3.1.2 加强终端管理,及时发现非法程序,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清除。

5.3.1.3 计算机系统及其所用盘、带应定期检测、登录,一经发现病毒,立即

禁止使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病毒清除。

5.3.1.4 军用计算机在下列情况下,应指定专人对设备进行病毒检查,确认无

病毒后方可投入使用:

a.从国外进口的计算机验机时;

b.从国内市场自购或自行研制的计算机启用时;

c.执行特殊任务前;

d.计算机经外单位维修后;

e.从外单位借入的计算机使用前。

5.3.2 媒体预防病毒的保护要求

5.3.2.1 重要部门媒体应做到专机、专用。

5.3.2.2 非本机使用的媒体,须经过检测,确认没有病毒,方可在系统中使用。

5.3.2.3 禁止执行不知来源的程序,禁止在计算机系统上运行任何游戏程序。

5.3.2.4 外借的媒体返回时,应进行病毒检查。

5.4 计算机系统电磁兼容性及防泄露发射要求

5.4.1 计算机系统所使用设备均应符合GJB151、GJB152标准的要求。

5.4.2 采用区域控制。

5.4.3 采用屏蔽措施。5.4.4 采用低辐射设备。

5.4.5 采用其它安全防护措施。

5.5 计算机系统运行安全

5.5.1 安全管理

5.5.1.1 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必须设有安全组织或安全负责人。

5.5.1.2 安全组织或安全负责人职责如下:

a.保障本部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

b.制定安全管理的方案和规章制度;

c.定期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d.掌握系统运行的安全情况,收集安全记录,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研究和?

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及时予以改进;

e.负责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f.向安全监督机关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本系统的安全情况。

5.5.2 机房管理制度

5.5.2.1 建立规章制度:

a.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维护规定见5.5.4条;

b.计算机管理的各种制度,参见附录A(参考件);

c.计算机数据及文件的管理规章制度;

d.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参见附录B(参考件);

e.严格有效的出入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规定参照附录C(参考件);

f.有关监视的管理规章制度,监视内容参见5.5.5条。

5.5.2.2 计算机工作人员责任

应规定计算机工作人员职责(内容包括:硬件值班人员职责、硬件维修人员

条件、操作人员须知);计算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本系统的安

全?

规章制度,维护本系统的安全。

5.5.3 运行及确认

5.5.3.1 所有交付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应配有齐全的技术说明书。

5.5.3.2 计算机系统应备有操作说明书,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

?

作说明书内容见附录D(参考件)。

5.5.3.3 必须规定各种资源的使用权限,设置相应的存取控制及存取监视功能。

5.5.3.4 建立计算机系统运行记录,掌握每日运行情况。

5.5.3.5 制定计算机系统故障时的应急计划及应急措施。

5.5.3.6 系统管理员、程序员及操作人员应明确责任及分工。

5.5.3.7 大型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应由多名专职操作人员执行。

5.5.3.8 对特定终端设备,应限定其操作人员,并采用口令、身份识别等措施。

5.5.4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5.5.4.1 应制定计算机系统维护计划,确定维护检查的实施周期。

5.5.4.2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分为预防维护和故障维护。预防维护应定期进行,故障维护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尽快恢复,并认真填写维护记录。

5.5.4.3 计算机系统各设备(包括主处理机、主存储器、磁盘机、磁带机、控

打机等)应定期检查维护。5.5.4.4 计算机系统维护时,对数据应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

5.5.4.5 计算机系统要定期进行故障统计分析。? 5.5.4.6 必须建立计算机

系统的维护档案。

5.5.5 机房的监视

5.5.5.1 计算机机房应视具体情况设置监视设备,及时发现异常状态,根据不

同的使用目的可配备以下监视设备:

a.红外线传感器;

b.自动火灾报警器;

c.漏水传感器;

d.温湿度传感器;

e.监视摄像机;

f.其它。

5.5.5.2 安全人员应随时对机房进行巡视,注意发现产生危险、故障的征兆及

其原因,检查防灾防范设备的功能等。

5.5.6 人身安全及教育培训

5.5.6.1 计算机机房的布局应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机工作环境,确保

长期工作人员的安全。

5.5.6.2 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应有劳保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5.5.6.3 在使用说明书中应有操作、维护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在危险部位标以

危险符号和警告标记。

5.5.6.4 所有对地的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大于42.2V的易触及部分,均应加

以安全保护。

5.5.6.5 应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

5.6 安全风险分析

5.6.1 安全负责人应组织与系统有关的专家适时地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风险

分析的方法及结果应保密。

5.6.2 风险分析的内容:

a.估算计算机系统及其有关设备、设施的价值;

b.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估算潜在的危险或可能引起的损失价值;

c.估计发生风险的时间;

d.分析现有的保护能力,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分析其安全效益。

5.6.3 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类型:

a.计算机设备、设施的丢失、破坏和非授权使用;

b.计算机软件与数据信息的破坏、丢失、非授权使用和修改;

c.数据信息的失窃与泄露;

d.其它损失? 5.7 应急计划及备份

5.7.1 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应根据下述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

急计划:

a.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

b.误操作;

c.外部攻击;

d.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 e.计算机病毒的侵蚀;

f.意外停电;

g.其它。

5.7.2 应急计划必须确定实施方案,制定紧急响应规程。

5.7.3 应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试验和修改;

5.7.4 将执行应急计划的有关文件放在规定的地方。

5.7.5 对执行应急计划的人员应进行培训,并实施演习,保证每个系统值班人

员都能正确执行应急计划。

5.7.6 信息资源备份应按下列项目进行:

a.全盘备份;

b.增量备份;

c.关键项目备份;

d.后备媒体。

5.7.7 根据需要可采取下列设备备份方法:

a.整机备份;

b.关键部件现场备份;

c.空调器、电源及辅助设备备份。

5.8 计算机安全审计

5.8.1 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建立安全审计制度。

5.8.2 根据安全审计制度及本标准规定的安全要求,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审

计,审计结果应报上级机关。

5.8.3 按照审计要求改进安全控制后,审计人员应重新评价系统,以保证系统

功能不退化。

附 录 A

计算机及计算机房管理的各种制度

(参考件)

A1 机时管理制度。

A2 计算机检修制度。

A3 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A4 供电设备管理制度。

A5 配电室值班制度。

A6 空调值班制度。

A7 空调机维护制度。

A8 机房管理制度。

A9 机房技术管理。

A10 机房工艺卫生制度。

附 录 B

进出机房管理控制细则

(参考件)

B1 机房应采取分区控制。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所能进入的区域。

B2 主机区共设一个受控制的出入口,另设若干备用口供紧急情况用。B3 根据各区域的重要程度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B3.1 挂“禁止入内”牌。

B3.2 派人看守,填写进出记录。

B3.3 关键入口可采用识别措施。

B3.4 进出口的钥匙,应保证在约定的场所,由专人管理,并制定严格的交接

制度。

B3.5 机房无人时,应关锁进出口。

B4 对长期在机房工作的人员应定期发行带有照片的身份证及识别标志(徽章,明片)作为进出机房的识别。

B5 短期工作人员的进出,应持有临时出入证,并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

B6 办事人员和来访者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由工作人员带领才能允许进入

机房。

B7 携带物品进出机房时,应持有携物证。对可疑人员应检查其携带物品的内

容,并在得到主管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带入和带出机房。

B8 危险品及可燃品不得带入机房,用于维护设备或施工使用的物品,应妥当

保管处置。

B9 未经有关领导批准,不得在机房内照像、录像。

附 录 C

计算机系统操作说明书内容

(参考件)

C1 系统操作顺序说明书内容

C1.1 系统的操作方法。

C1.2 操作指令的使用方法。

C1.3 标准运行程序。

C1.4 有关其它系统的操作方法。

C2 系统操作说明整体联接系统图。

C2.1 整本联接系统图。? C2.2 各构成设备的详细安装图。

C2.3 各机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C2.4 各部开关等操作部位的说明。

C2.5 各机器开关类的正常运行时的设定位置。

C2.6 异常状态的发现方法及操作说明。

C2.7 异常时的紧急联络点。

5.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篇五

安全系统必须能在引起某一设计基准事件的工况或由此事件产生的工况之前、之中或其后一个适当的时间内,完成该事件所要求的安全动作。

当安全系统内部发生单一故障,同时预计设计基准事件的直接或间接后果可能引起系统多故障或系统受损害的情况下,安全系统必须能完成该事件所要求的安全功能。

误触发和执行安全动作不得导致裂变产物屏障或安全系统出现不符合误动作这类事件的极限安全后果的损坏。

6.《信息安全与技术》杂志文稿要求 篇六

2.文稿的篇幅(含摘要、图、表、参号文献等)不超过6000字。

3.文稿结构一般为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引言、正文、参考文献.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其中,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要译成英文。

4.中文题名不得超过16字,英文题名实词不得超过10个。中文摘要应在150-200字,关键词35个。摘要必须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四要素:以提供梗概为目的.不对文稿内容做评论,同时尽量避免特殊字符或数学表达式。

5.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文稿,请提供基金的标准名称和编号附在文后。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曰、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与关注方向。

6.文稿中所有物理量和单位的用法请参照GB 3100-3102-1993。常数、英文缩写.数字运算符号和函数符号采用正体,变量采用斜体,矢量和矩阵采用黑斜体,集合符号采用黑正体。

7.文稿中图表应精选。图表中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无误,且与正文一致。图表题和图表注释需采用中文,图形需为黑白.图中横纵坐标均需表明量和单位,计量单位务必符合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定。

8.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请参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05。参考文献应采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列表按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

9.文稿内容不得涉密,并请作者提供本单位保密部门出具的保密审查证明。请勿一稿多投.否则责任自负。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所发表文章版权归编辑部所有。文稿一经发表.编辑部将随即赠送当期杂志。

10.来稿请用E-mail投稿,文稿须为Wocd格式;请提供作者简介和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及E-mail地址.以便与作者取得联系和邮寄刊物。

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

投稿信箱:infost@126.com

7.移动接入系统的安全技术 篇七

第3代无线接入技术具有如下特征:

(1)灵活处理各种多媒体业务;

(2)Internet接入;

(3)高效利用频谱及网络资源;

(4)更高的数据速率(144kbit/s~2Mbit/s);

(5)更高的话音质量及全球漫游。

由此可见,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使终端用户在移动的环境下享受到话音、数据及各种多媒体业务,有望形成一个真正的移动多媒体系统。

移动IP支持是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基于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接入方式与业务特征,本文将重点讨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技术以及移动IP中的安全技术。

2 3G系统中的安全技术

2.1 3G系统安全需求

3G系统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与使用的通信网络系统。3G系统所提供的业务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还包括多媒体业务、数据业务,以及电子商务、电子贸易和互联网提供的多种信息业务。因此在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安全性要求尤为重要。3G系统安全需求包括:确保与所有用户相关的信息得到足够的保护,以防止滥用或盗用;确保归属网络与服务网络提供的资源或服务得到足够的保护,以防止滥用或盗用;确保标准安全特性全球兼容能力;确保安全特性的标准化,保证不同网络之间的漫游与互操作能力;确保安全能力的可扩展性,从而可以根据新的威胁不断加以改进。

2.2 3G网络安全结构

3G系统安全结构中共定义了5组安全特性(如图1所示),每一组安全特性都针对特定的威胁,并完成特定的安全目标。

网络接入安全(Ⅰ):定义了为用户提供的安全接入3G服务的安全特性,特别强调防止无线接入链路的攻击;

网络域安全(Ⅱ):定义了在运营商节点之间安全传输数据的安全特性,并针对有线网络的攻击进行保护;

用户域安全(Ⅲ):定义了安全接入移动站的安全特性;

应用程序域安全(Ⅳ):定义了用户应用程序与运营商应用程序安全交换数据的安全特性;

安全的可见度与可配置性(Ⅴ):定义了用户能够得知操作中是否安全,以及对安全程度自行配置的安全特性。

2.3 认证与密钥分配

通信实体认证是通信参与方身份真实性的首要保证,而密钥的安全、有效分配是保证通信安全的重要前提。3G系统中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如图2所示。

其中:

每个认证向量包括:一个随机数(RAND)、一个期望的应答(XRES)、加密密钥(CK)、完整性密钥(IK)、认证令牌(AUTN);

每个认证向量适用于一次VLR/SGSN与USIM之间的认证与密钥协商;

认证方为用户HE的认证中心和用户移动站中的USIM。

2.4 数据机密性与完整性保护

(1)数据完整性保护

3G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保护方法如图3所示,其中:

f9:完整性保护算法;

IK:完整性密钥,其长度为128bit;

COUNT-I:完整性序列号,长为32bit;

FRESH:为网络方产生的随机数,其长度为32bit,用于防止重传攻击;

MESSAGE:发送的消息;

DIRECTION:方向位,其长度为1bit,“0”表示UE(用户环境)→RNC(无线网络控制器),“1”表示RNC→UE;

MAC-I:用于消息完整性保护的消息认证码;

接收方计算XMAC-I,并与接收到的MAC-I比较,验证消息的完整性。

(2)数据加密

3G系统中数据的机密性保护方法如图4所示,其中:

f8:加密算法;

CK:加密密钥,长为128bit;

COUNT-C:加密序列号,长为32bit;

BEARER:负载标识,其长度为5bit;

DIRECTION:方向位,其长度为1bit,“0”表示UE→RNC,“1”表示RNC→UE;

LENGTH:所需的密钥流长度,长为16bit。

3 移动IP中的安全技术

3.1 移动IP协议

移动IP协议定义了3个新的实体:移动节点(MN)、归属代理(HA)、外地代理(FA)。MN可以是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可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每个移动节点有两个IP地址:本地地址和转交地址(Care-of-Address)。本地地址是移动节点的IP地址,当移动节点在网络中移动(漫游)时,本地地址保持不变;转交地址是连接本地代理和移动节点的隧道出口。当移动节点切换到外地链路时,转交地址也随之改变。HA是MN归属网络中的路由器,当MN漫游时为MN通过隧道转交数据包,并维护MN当前位置信息。FA是MN访问网络中的路由器,为已注册的MN提供路由服务。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是由漫游地的外地代理提供的,移动节点在漫游地获得转交地址后,必须向归属网络的归属代理进行注册,保证漫游时仍能接收消息。移动IP注册协议基本过程如下:

(1)通信代理(HA或FA)通过代理通告消息通知它们的存在;

(2)MN接收到代理通告后,确定自己是在归属网络上还是在外地网络上;

(3)当MN检测到自己是在归属网络上时,不需要移动服务;

(4)当MN检测到自己移动到某个外地网络时,通过代理通告获得一个外地网络的转交地址;

(5)漫游的MN通过交换注册请求与注册应答消息,向HA注册其新的转交地址;

(6)注册成功后,发往MN的数据包被HA接收,HA则通过隧道技术将这一数据包发往MN的转交地址;

(7)在相反方向,由MN发出的数据包通常采用标准的路由机制转交到目的地,无须通过HA。

3.2 移动IP安全威胁与安全需求

移动IP中的主要安全威胁包括以下方面: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向本地代理发送伪造的注册请求,把自己的IP地址当作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注册成功后,发往移动节点的消息均由攻击者接收,而真正的移动节点却被拒绝服务。

假冒攻击:这是一种典型的重放攻击。攻击者通过窃听会话,截取数据包,把一个有效的注册请求信息储存起来,然后利用储存的注册请求向代理服务器注册伪造的转交地址。

未授权的访问:这是指未经授权的实体获得了访问网络的资格,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篡改。未授权访问一般是指在不安全的传输信道上截取正在传输的信息或利用网络协议的弱点来实现的。而无线信道正是一种最不安全的传输信道。

为防止上述攻击,保护信息的安全传输,必须对通信参与方(移动节点及通信代理)及网络实体之间传输注册消息进行有效的认证。认证方案的实现可基于网络实体之间的共享秘密,认证算法可采用Keyed MD5算法或其它算法。

3.3 移动注册与网络实体认证

网络实体之间的相互认证,可通过定义消息扩展实现。消息扩展中包含了选定的协议以及认证的对象。协议标识指明了当前使用的认证协议,认证对象包括封装的FA通告消息、FA及HA的证书、消息的新鲜性标识Nonce和消息认证码(MAC)。所有通信参与方从消息扩展中可得知当前使用的认证协议和所要认证的对象。

认证协议由以下几步组成:

(1)MN→FA:REG,SAM,MAC;

(2)FA→HA:REG,SAF,CertF,SIGF,Nonce;

(3)HA→FA:REP,SAH,CertH,SIGH ,Nonce;

(4)FA→MN:REP,MAC。

其中:

REG和REP分别为注册请求消息和注册应答消息;SAM、SAF 和SAH分别为MN、FA和HA选定的移动安全关联;CertF和CertH分别为FA和HA的公钥证书;SIGF 和SIGH 分别为FA和HA的数字签名;MAC为消息认证码,用于MN与HA之间的认证;Nonce为消息新鲜性标志。

协议第一步完成后,FA无须对MN进行认证,只是将注册请求消息进行转发,并在转发消息中加入自己的安全关联、公钥证书、数字签名以及产生的Nonce;HA接收到FA转发的注册请求消息后,首先使用与MN共享的秘密密钥验证MAC,证实MN身份的真实性,然后利用FA的公钥验证FA的数字签名,证实FA身份的真实性,最后通过Nonce验证消息的新鲜性;上述验证完成后,HA向FA发送注册应答消息,并在注册应答消息中加入自己的安全关联、公钥证书、数字签名以及产生的Nonce;FA接收到HA的注册应答消息后,利用HA的公钥验证HA的数字签名,证实HA身份的真实性,然后通过Nonce验证消息的新鲜性;上述验证完成后,FA向MN转发注册应答消息,并在注册应答消息中加入HA产生的消息认证码MAC;MN接收到FA转发的注册应答消息后,使用与HA共享的密钥验证MAC,证实HA身份的真实性,最后结束整个注册与认证过程。

3.4 移动安全关联

由于不同的移动节点可能有不同的计算能力,并且不同的国家或组织对加密算法强度有不同的约束,因此认证协议必须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移动节点以及各种对加密算法的约束。移动安全关联(Mobile Security Associations)是一组用于保护消息的安全策略。两个网络实体进行安全通信前,必须先协商一个安全关联,选择通信双方均能支持的加密与认证算法。

移动安全关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加密算法(如:DES、3DES、Blowfish、CAST、AES等);HASH算法(如:MD5、SHA、Tiger等);认证方法(如:预分配共享密钥、数字签名、共享密钥等);移动安全关联的生存时间。

4 结束语

移动接入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防止在无线接口中进行的攻击,解决在无线接口传输数据的保密性问题。随着移动接入业务的不断扩展,以及对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安全技术来保障移动接入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加强安全保密强度,提供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将会是今后移动接入系统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3.102.3G Security: Security Architecture.ftp://ftp. 3gpp.org/Specs,October 2000

2 3GPP TS 33.900.3G Security: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ftp://ftp.3gpp.org/Specs,May 1999

3 Perkins E. Mobile IP.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March 1997

4 Greenberg M S,Byrington J C,Holding T.Mobile agents and security.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 1998, 31(7):76-85

5 Molva R, Smafat D, Tsudik G.Authentication of Mobile Users.IEEE Network, Special Issue on Communications, 1994

(收稿日期:2001-07-19)

作者简介

刘东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网络安全、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

8.体育馆的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篇八

防火技术

学院:林学院 姓名:索迎涛

班级:消防工程一班

学号:120316618

体育馆的消防安全防火技术

体育场馆的消防安全防火技术

摘要:体育馆作为用途广、观众多的体育、娱乐和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其消防安全关系到大众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论述了体育馆的火灾危险性、消防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如何预防和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体育馆、防火、火灾危险性、防火安全技术要求

1体育馆的火灾危险性

体育馆的特点:顶棚高、跨度大、电气线路多、灯光功率大,还有不少的装饰物。

根据体育场馆发生过的火灾来看,其火灾危险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究其发生火灾的根本原因,体育场馆火灾危险性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建筑空间大,人员密集,火灾蔓延快,疏散困难

体育馆属典型的公众聚集场所,因体育馆容纳人员较多,建筑空间大,存在着大量的流通空气,有着天然的燃烧条件,同时也构成了火势蔓延条件。其最大的特点是社会性强,人员高度集中。由于人员密度大,需要疏散的时间长,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容易惊慌失措,相互拥挤,导致出口堵塞,发生挤伤、踩伤。(二)功能和形式多样化,可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

体育馆除举行大型体操、各种球类和其他体育项目比赛外,还用来举行重要的集会、文艺演出、放映电影、时装表演等,成为用途广、23

体育馆的消防安全防火技术

(3)空调器不得安装在可燃结构上。采暖、空调设备与可燃物的距离应保持不小于0.1米;电热器具与可燃物的距离应保持不小于0.1米。

(4)在体育馆(场)举办体育、文艺、展览、展销活动时,随时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排除或停止与火险有关的活动。在搭建台、板以及使用道具、设置布景等,不得使用易燃材料,而且观众人数不准超过额定座位数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使用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主办单位确需使用明火或易燃易爆物品的,须经管理单位消防干部审核同意;非经市公安局批准,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5)增设巡逻、值班人员,加强巡逻、值班,确保安全,活动结束后,对体育馆(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再切断活动使用的电源。

(二)采用耐火性能好的材料和加大配备高性能灭火设备

屋顶跨度较大的采用的钢网架体系考虑对钢网架结构进行防火保护,最好使用耐火极限最大的材料以提高其安全性。

9.厂内机动车驾驶安全技术要求 篇九

(1)机动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其他道路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实际工作中控制在30公里/小时。

(2)机动车辆行驶下列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限速规定见下表。

限速地点、路段及情况

最高行驶速度(公里/小时)15公里

有人看守道口、交叉路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没有警告标志处、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暴等危险货物时10公里.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无人看守道口;恶劣天气能见度30米内时5公里.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磅、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3公里.(3)恶劣天气能见度在五米以内或道路最大纵坡在6%以上,能见度在10米以内时,应停止行驶。

(4)执行任务的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受规定速度限制。

(5)机动车辆行驶平交道口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提前减速。

②通过铁路道口时,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遇道口发出停车信号时,应停车在距钢轨五米以外,严禁抢道通过。

③通过铁路道口时,如机动车辆驾驶员在距道口10米处能看到100米以外的火车,应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如不能看到100米以外的火车,必须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④机车、车辆占用一部分无人看守道口时,机动车不得通过。

⑤货车应按指定路线行驶,不得任意改线,并尽量避免通过铁路道口,如必须铁路道口时,在通行前应派人作好监护。

⑥机动车发生故障被迫停在铁路道口时,乘车人员、驾驶员应立即下车到安全地点,驾驶员应采取紧急措施设置防护信号,并使车辆尽快离开道口。

⑦在一定时间内,机动车辆频繁通过铁路道口时,应由用车单位派人看守。

(6)机动车不得在平行铁路装卸线钢轨外侧两米以内行驶。

(7)机动车同向行驶时前后车之间应根据车辆行驶速度、路面和气候状况,保持随时可以制动停车的距离。

(8)停车应停在指定地点或道路有效路面以外不妨碍交通的地点,不得逆向停车。驾驶员离车时,应拉紧手闸、切断电路、锁好车门。

(9)下列地点不得停放车辆:

①加油站、公司行政楼外场地和消防栓20米以内的地段。

②距交叉路口、平交道口、转弯处、危险地段、地磅和厂房、仓

库、以内的地段。

③纵坡大于5%的路段。

④道路一侧有障碍物时,对面一侧与障碍物长度相等的地段两端各20米以内。

(10)机动车倒车时,驾驶员须先查明周围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准倒车。在货场、厂房、仓库、窄路等处倒车时,应有人站在车后驾驶员驾驶一侧指挥。

(11)机动车在平交道口、危险地段不准倒车或调头。

(12)机动车在冰雪、泥泞道路上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冰雪路上行驶时,轮胎上应装有防滑链。

②缓慢行驶,避免紧急制动。

③同向行驶车辆,两车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0米以上。(13)翻斗车在各处卸料后,必须先把车厢放下后,才可以行驶。

车辆进入各工点,必须注意周边的障碍物、及上方的线、管道、进入车间特别注意和行车的安全有效距离。(14)严禁各车辆严重超载,要适可而止。

(15)

在用起重设备装卸车时,司机必须离开驾驶室,不准在时检查修理车辆.(16)

10.农配网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技术对策 篇十

关键词:农配网;安全运行;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14-02

1 概述

近年来,各种自然气候、用户设备问题以及线路走廊违章种植、违章建筑、违章开发等因素威胁线路安全运行问题突出,长期困扰线路运维工作,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应特别重视配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树立风险管控思路,深化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和差异化管理工作,对配电网实行个性化的检查、维护,使之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2 影响农配网线路安全运行的因素分析

2.1 恶劣自然气候影响

雷、风、汛、潮、雾等各种恶劣自然气候严重威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导致配网故障率高的最大因素。特别是夏季雷雨、台风天气影响甚大,不仅引发跳闸,甚至还会造成线路设备损坏的非计划停运,造成大范围停电等,如难以及时恢复,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2.2 违章施工破坏影响

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施工工程都是在电力设备附近进行的,这就给电力设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的机械破坏配网设施的现象时常发生。此外,车辆碰撞电杆也是配电网外力破坏中的重要因素,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车辆司机违章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所致。

2.3 非法盗窃破坏影响

配电网设备多是由金属制成,最近几年金属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许多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进行非法盗窃行为,破坏电力设施设备:如盗窃电缆和导线、变压器、铁塔以及配电房的各种设施。这些行为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社会用电的安全可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4 线路走廊树障影响

违章种植、青苗赔偿以及高杆植物长期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线路清障难度大,特别是“砍树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线路运维工作,对配网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在雷雨大风、台风天气,树木触碰甚至倒伏到线路上,造成线路故障跳闸。此外,户外漂移物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因素不容忽视,成为难以预防的一大隐患。

2.5 设备缺陷隐患影响

线路设备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运行中,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出现产品质量缺陷、施工工艺、防雷水平不高、设备残旧老化、接头发热、配变重过载、绝缘损坏或击穿等隐患缺陷问题,同时受供电可靠性影响,不能及时停电消缺,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如断线、绝缘子或避雷器爆裂等跳闸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2.6 用户故障出门影响

工厂等用户产权的设备,如用户配变及附件、配电柜等等,因运行时间长、设备残旧,使用淘汰产品,且维护投入和管理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用户设备常发生故障而致使供电线路跳闸,影响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7 线路规划不合理影响

由于早期的线路前期规划、设计不合理,如:供电线路很长,没有联络线路,线路通过多雷区、林区、垃圾场,开发区,外部运行环境复杂;城市中心供电丰富,而较为偏远的村落则供电较少,甚至出现部分农村线路长期有故障跳闸没电的现象。以上现象导致供电的效率和质量、可靠性都有所降低。

3 强化农配网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3.1 针对自然灾害天气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组织开展季节性运维策略工作。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和月份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的运维策略,如春季有雾、植物生长快,则要组织开展防污闪、砍伐树木工作;如夏、秋季节炎热高温、多风多雨,则要组织开展测负荷、防雷以及防风防汛工作。秋、冬季节则要组织开展地网测试、改造和防小动物工作。二是要提升设备抗自然灾害能力,如提高设备防雷抗灾能力,要及时开展避雷器预试及轮换工作,全面排查残旧通流能力不足的避雷器;结合错峰及停电机会更换残旧绝缘子,优先选用防雷能力好的瓷担、玻璃瓷瓶;对杆塔及设备接地电阻进行普测,在雷雨季节前整改好不合格地网及被盗引下线,开展防雷线夹安装工作、残旧绝缘子更换工作。

3.2 针对违章施工破坏的应对措施

深化线路设备巡视,建立线路设备“黑点”档案管理和清障机制,推行专人负责制,及早发现线路走廊的违章建筑、违章施工行为,及时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和督促整改。并依靠政府部门,开展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的打击整治和宣传活动以及开展现场督查和监护,防范施工机械破坏配网设施。

3.3 针对非法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应对措施

与公安部门联合,发挥保护电力设施专业队作用和监控废品收购站,打击、惩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行为。同时建立防外力破坏协同管理机制以及举报奖励机制,推进群众护线、专业护线,开展保护电力设施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群防联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

行为。

3.4 针对线路走廊树障的应对措施

组织开展线路隐患排查及清障活动,全面建立线路走廊违章种植、高杆植物等黑点档案,与林业部门、公路部门、当地政府、村委会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清树障活动和引导种植户种植非高杆植物。利用台风来临前和来临后契机,抓紧开展线路沿线树木砍伐清障工作。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六走进”活动做好保护电力设施的沟通及宣传工作,突出做好用户砍树的宣传工作,发出砍伐树木注意事项的安全提示和告知,防范树木因素威胁线路安全

运行。

3.5 针对设备缺陷隐患的应对措施

构建配网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日常运维工作要按照PDCA的理念实行闭环管理,对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诊断,将设备巡视、消缺、状态评价及停电计划安排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基于风险的差异化设备管理的运维策略。专注于日常巡视、专业巡视、维护项目等运维策略,如缩短巡视周期、特巡和开展避雷器预试及轮换工作、更换残旧绝缘子、优先选用防雷能力好的瓷担、玻璃瓷瓶,开展防雷线夹安装工作和地网测试整改等等,确保配网设备安全管理到点、到位。

3.6 针对用户故障出门的应对措施

建立用户设备“黑点”消除机制,组织开展用户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建立用户设备“黑点”档案,通过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及依靠政府部门、督促用户及时整改。在用户设备发生故障停电后,必须在用户彻底整改和试验合格后,才能恢复供电。同时明确安全管理界面,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指导,引导用户找有资格的单位进行隐患整改,帮助用户解决困难,确保用户设备故障不出门。

3.7 针对线路规划不合理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超前规划,实现配网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要尽量避免经过多雷区、林区以及垃圾场等复杂环境的地方。其次要改善之前线路分布复杂、结构不合理、故障问题多的线路设备,排除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运维策略,提出中短期整改方案。如对配网运行,规划、负荷接入、卡脖子等网架结构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排除查找存在问题。生产与规划联动,强化配网规划改造,不断优化网架结构;生产与营销联动,出台电压质量管控措施,利用负荷预测结果、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监控功能,落实电压预警机制,指导业扩负荷接入,变“事后管”为“事前控”。

4 结语

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前提,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而言,要想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就必须不断提高配网设备的安全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确保农配网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文,刘期.关于配电网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黑

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2] 陈国鑫.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探讨[J].中小企业

管理与科技,2010,(12).

[3] 刘建光.基于配电网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

新产品,2012,(10).

[4] 陈光明.关于电网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财

11.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篇十一

现代气象预报和服务的大量数据完全依赖网络进行交换和传输, 网络安全平稳运行是准确做出天气预报并及时服务的基本保证, 由于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和风险, 间接使得气象服务存在着安全风险, 那么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存在着哪些风险?

1. 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气象服务有关信息数据安全风险, 包括气象信息数据被非法修改、窃取、删除和非法使用。二是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问题, 包括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设备损坏、网络瘫痪, 从而使得气象数据不可靠。

2. 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突发性和扩散性。对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的攻击经常是没有具体时间和征兆的, 而且其造成的影响会迅速扩散到整个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的各个工作领域, 给整个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和威胁。二是风险经常潜伏在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中并且难以发现和察觉。由于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是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互联网存在的威胁都会潜伏在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里。

二、气象服务中心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

网络安全是影响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性能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从互联网络、硬件设备和安全防范措施等, 都会对服务网络进行干扰和威胁, 如果这些困扰不及时的解决就会使得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风险, 使得服务数据不真实可靠。影响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重要包括网络结构线路和设备以及网络系统自身缺陷。在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普遍应用的网络线路组合是集线型, 每个结构的节点处采用不同的网络设施,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这些设备技术上还不是很精密受自身技术的制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气象服务网络系统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气象服务网络系统和互联网相联系, 网络系统本身具有缺陷, 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 使得气象数据存在被更改或被消除的风险。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协议自身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例如出现欺骗攻击, 拒绝服务, 数据截取和数据篡改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可小视。

2. 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中也包括人为因素。

在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操作工作是一项谨慎度和专业度以及专一度非常高的一项工作, 要求作业人员具有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精神, 但是要求之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达到的, 那么这里的人为因素就主要包括计算机使用者的操纵失误和人为的恶意攻击。气象服务计算机使用者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受到的知识熏陶也是层次不齐, 工作经验也是不同, 有些人员缺少安全防范意识, 在应用过程里出现操作失误和错误, 也会给计算机安全带来风险。另外, 带有私人目的的恶意攻击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但是造成的影响是相同的, 人为攻击会使得气象数据泄漏, 给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极大的破坏。

3. 人为攻击里最为常见的是黑客攻击。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 是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破坏或窃取资料的人。由于网络信息系统构建的脆弱性和不完备性, 黑客通常会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 进行密码探测并完成系统入侵的攻击。黑客攻击的手段主要包括:口令的攻击、网络监听、盗取、缓冲区溢出攻击、过载攻击、隐藏指令、程序嵌入木马攻击、取得网站控制权、网页篡改伪装欺骗攻击、电子邮件破坏攻击和种植病毒等。给计算机用户带来极大危害。

三、气象服务中心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要求的探讨

对于目前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所有问题和威胁, 进行分析和了解, 发现其中具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安全风险, 这些风险不处理将会使得整个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瘫痪,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气象服务中心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的要求。

1. 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信息的安全。

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对气象服务计算机安全管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维护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维护, 确保硬软件的数据和信息不被破坏, 保障气象服务网络数据信息不被随意更改和泄露。而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指对外部非法用户比如“黑客”的攻击进行防范, 确保计算机网络使其不被偶然和恶意攻击破坏, 保证计算机网络为气象服务中心有序的运行。

2. 对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的自动访问控制的要求。

气象服务中心应该按照计算机访问控制策略要求对气象服务计算机设计和实现所需要的自动访问控制功能。就是在当气象服务人员或外部人员使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 气象服务中心的网络管理员应该给这些作业进行指定访问属性, 要为气象服务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资源预先标出一组安全属性, 使得用户在进入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里有一定的权限访问。

3. 对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的强制访问控制技术的要求。

气象服务网络的强制访问控制, 应该由气象服务网络安全员统一管理网络安全系统中与强制访问有关的事件和信息, 这是为了防止其他系统的管理员和特权用户过多或过频繁使得安全存在隐患。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气象服务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气象事业, 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进行工作。如收集和处理气象信息、计算气象情况及保存气象情况都使用了网络技术, 与此同时, 在使用中也存在了安全风险, 使得气象数据失真不可靠, 为了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因此对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要求为了保证气象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更加健全气象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金晓倩.基于计算机防火墙安全屏障的网络防范技术[J].素质教育论坛, 200 (911)

[2]赵红言, 许柯, 赵绪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 (79)

[3]王小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及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15)

[4]何莉, 许林英, 姚鹏海.计算机网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 (61)

上一篇:纪录片电商风云观后感下一篇:目标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