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思想政治表现

2024-08-24

年度思想政治表现(共12篇)

1.年度思想政治表现 篇一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精选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自我督促,促使我们维持自我的一致性。那么,怎么去写自我评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1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仅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职责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团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我应履行的职责。

经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当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我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我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我。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我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经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我的学识,提高自身本事,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欢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简便,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一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景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经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职责,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2

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下面想从三个方面说明爱岗敬业在师德师风上的重要位置。

一、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二是对家长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三是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应该是有所求,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他们的行为如何。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

二、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

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三、教师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

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工作应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具体繁杂的工作面前他们努力工作,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对工作不断进取,随着工作情况的不断变化,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需要去研究,去克服,去摸索,特别是来之学生中的情况,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我们的辛勤劳动工作之中,不断成长,若干年过后,一代新人走上社会,我们就会无比的欣慰。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总而言之,强烈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是爱岗敬业得重要表现,而爱岗敬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在我们为蓝天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在强化净化师德师风方面做得更好,从而,真正体现出爱教育之岗,敬教育之业。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3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良好的师德师风,得从爱岗敬业开始。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3、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4、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4

全体教师经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们深深的明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们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仅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我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当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构成异常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忙,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理解教育。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我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能够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我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教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仅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异常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教师,期望与教师合作,向教师袒露自我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自尊,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我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教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

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我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主角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5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教育爱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核心“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是对孩子的爱。这是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一切优秀教师最为珍惜的一笔精神财富。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称之为教育爱,这种爱,区别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亲朋好友之爱,他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个人需求,而是体现着社会发展寄予教师的重托。教育爱包容着极为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可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一种理解感,一种期望感以及教师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奉献的热忱。

职业理想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人们朝着职业生涯的高层次不断攀登的强大动力,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职业理想中的方向意识、价值意识、责任意识,本身就是人的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全部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调查中我们看到,青年教师中绝大多数是爱岗敬业的,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正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当必须坚定正确的社会信念。以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为已任的教师,其职业理想向来是与自身的社会信念相互交融的,为了树立“托起驾驭中华腾飞一代新人的职业理想,教师自己就必须具备为中华腾飞而不懈奋斗的社会信念,教师只有确立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他的职业理想才会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宏远的奋斗目标。

教育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教育观,即是一个人对教育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所形成的职业理想也是大不相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克服错误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错误教育思想,教师就变成一名“指导学生考试的专家”给教育实践带来了种种负效应。为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学生成长内在规律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既符合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又符合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只有这种素质教育思想,才是唯一的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思想。

年度师德表现自我评价6

8月26日,我校组织了暑期师德学习活动。在这些日子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1、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就像曹阳珍老师一样,在班主任的位置上的默默耕耘。她心系学生,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的,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2、热爱学生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的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师,要想教人必须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同时,教师的职业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有苦也有乐,有得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明白: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教书育人的功能。

3、做好本职工作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4、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的状态,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很快就会落后于课堂实践的要求。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

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要勤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我们的课堂上完整地统一起来。

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取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过程中提炼师艺,升华师德。

承然,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单调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备课、上课、管理班级等同样的事情但“一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我们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以各位先进教师为榜样,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2.年度思想政治表现 篇二

关键词:奥运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 是指具有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一切现象和事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者顾拜旦指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 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 而是为了教育人。”由此可见, 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局限于体育比赛, 它还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挖掘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方面。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 但由此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却是我们恒久的宝贵财富。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两种。

一、奥运会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表现

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指以物质形式存在, 有着丰富人文内涵, 能够影响人、启发人、陶冶人和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奥林匹克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而成, 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 强调所有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奥林匹克标志内涵的人类追求和谐和平的理性思想与团结、友谊、进取的高尚体育精神会对人们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 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人们在这种精神震撼和思想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以奥林匹克标志的征集、发布和传播为介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思想交往、情感交流, 达到了沟通思想、情感共振的效果, 并进而用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这个过程中, 奥林匹克标志体现了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质。

2. 北京奥运会会徽

每一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设计一种独特的会徽。奥运会会徽蕴含着团结、友谊、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 解释着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体现着主办国家的民族思维方式、审美观点、民族性格和民族特质。作为奥运会的象征性符号, 会徽具有表达和理解的交流功能, 它表达了人类追求团结、友谊、进取的共同心声, 展示了主办国家的民族文化, 彰显了主办国家的民族性格, 张扬了主办国家的民族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舞动的北京”或“中国印”。会徽将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印章、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和印章的结合传达了东方文明古国的概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寓意丰富的图形, 形如一个“京”字, 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 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的人, 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这些象征意义使2008年奥运会会徽渗透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和谐、和平的理性思想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 奥运会会徽也是一种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奥运会吉祥物是奥运会组织者为祝愿大会圆满成功和增加喜庆色彩而设计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纪念形象。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在广泛征集过程中产生的, 这是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个过程,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生动教育方式。在奥运会期间, 形象、生动、有趣的吉祥物常由人扮演, 出现在运动会开幕式、比赛场或奥运村里与运动员握手、合影。这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 而且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全世界人们共同追求团结、友谊、进步的理想。此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环境保护, 它呼唤着人类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因此, 奥运会吉祥物, 不仅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有效载体。在这个层面, 我们说奥运会吉祥物也是物质性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突出表现。

4. 北京奥运会场馆

奥运会场馆以承载体育运动行为的基本物质文化形态, 渗透其中的体育运动精神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心理, 共同构筑了整体的、复合的文化属性。如, 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其灰色矿物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 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看台。“鸟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见证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精神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民族自信心。

奥运会场馆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供一种活动与交流的良好物质环境, 而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内涵,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展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奥运会场馆对参与其间的人们来讲, 是一种激励性环境, 它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追求真善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利用奥运会场馆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而且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奥运会场馆蕴涵的丰富人文思想资源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奥运会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表现

奥运精神是体育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 是人们的世界观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反映, 代表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 具有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质。奥运精神可以归纳为三点:

1. 以人为本, 大众参与的精神实质

奥运精神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倡导对人的尊重, 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 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现阶段, 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与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基本一致。国际奥委会指出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将“奥林匹克主义”界定为“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由此可知, 奥林匹克主义的思想内容主要是: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 即体质、精神、品德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可用多种手段, 奥林匹克运动选择的手段是体育运动。实践证明, 奥林匹克运动是具有巨大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全世界的社会实践运动, 在培养和教育人们人格的健全, 道德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2. 更快、更高、更强的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中“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以其巨大魅力激励人们去进取、去奋斗、去苦练、去突破、去冲击人的极限、去创造新的记录, 培养和鼓励人们勇敢顽强,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 战胜困难, 胜不骄败不馁, 勇往直前去夺取胜利。

在奥林匹克运中, 尤其在运动训练中, 要克服体育运动产生的身体困难, 克服惰性, 战胜自我, 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 它对一个人的内在的意志品质锻炼, 激发人的拼搏精神和超越意识, 对勇气和毅力的修炼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是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奥林匹克运动的伟大魅力来自它所体现的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气概, 来自于它提供了人类进行充分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机会和可能。“更快、更高、更强”能够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奥林匹克赛场上没有永恒的冠军, 人们将不断攀登更高的高峰。这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进而完善自我的表现。这种互相竞争、互相超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让人们从中受到鼓舞、教育和激励, 进而去实现新的超越。

通过这些教育, 引导和帮助人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 对待工作、生活与学习。以超越、拼搏为理念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促进人们形成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勤奋乐观、坚韧顽强的优良品质,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大的作用。

3. 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是奥林匹克主义最主要的精神之一。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体育所倡导的竞争与团结、公开、公平与公正的道德规范理念。以公平、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 以遵纪守法为思想道德核心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变的原则。奥林匹克运动倡导“体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教育方式, 体育运动应该在道德规范内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下,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仅适用于体育竞赛, 而且也可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任何事都要公正公平, 我们反对任何歧视, 主张人人平等。奥林匹克运动所构建的和平、团结、进步、公平、公正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这些在体育运动中所提倡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与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公平、公正”的崇高社会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人类社会所提倡和要求的先进道德规范和谐一致, 可以直接培养和加强人们的文明素养和提高社会的公德水平, 对人们具有重要的社会规范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平.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相关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6) .

[2]许华, 许冲.充分发掘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3) .

[3]王华琳, 于群华, 张晓红.以奥运为契机,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 .

[4]王德瑜.奥运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4) .

3.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功能的表现形态 篇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功能;表现形态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2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学术界已有涉足,但已有研究的主要不足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混淆和等同起来了,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本文认为,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进行多层次、动态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分别表现为基础性功能、拓展性功能和元功能、本功能、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功能

资源总是为人类社会活动目标服务的。正是人类的活动目标才使那些物质的、精神的各种存在成为资源,并获得了价值与意义。而将资源和目标连接起来的中介和手段则是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

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为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的,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资源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第一位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分别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条件和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图式,可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两个关系式,前者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而言的。一般说来,资源开发是资源利用的前提和条件,资源利用是资源开发的目的。如果没有资源开发,就难以形成现实的资源,资源利用就无法开展。因此,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思想政治资源,首先必须科学地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首要功能应该是形成基础性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表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加工对象的功能。任何社会生产都需要加工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也同样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加工对象,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加工对象,还包括精神形态的加工对象。如风光性自然资源属于物质形态的加工对象,人们在对它进行开发时,如果保持它原有的面貌和特征,同时又自觉地附加上一些人文和科技的成分,就会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又如,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精神形态的加工对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根基,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在对其进行加工利用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做到“以人为本,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并从时代的高度赋予新的内涵,才能实现其现代化转换,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第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动力和能源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换,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能源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动力源。从内容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的动力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两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得到有效的开展,需要大量物质形态的资源。如财力资源能支出教育者的工资报酬、设备费用和活动费用,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其次,除了物质形态的资源以外,还需要精神形态的资源来提供动力。因为广大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它制约着教育者肯否努力去做;二是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它决定着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做些什么。工作态度就是这里所指的精神形态资源所提供动力的具体体现,它决定着教育者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由于工作能力包含在教育者的身心之中,教育者自身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者工作能力的发挥程度。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意义,那么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第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运行环境的功能。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由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构成,其内容好像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有某种相似,其实二者的认识角度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在活动范围的构成要素而言的。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些要素及特征的,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关系,也就是说,资源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投入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多种资源投入要素的结合,其结果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例如,我们在发展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时,该地区的环境就是一种资源,因为它可以作为旅游业的投入因素而带来收益。同样,自然环境也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固定的时空之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奠定物质基础,并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恶化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只要人们坚持以科学观发展为指导,合理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拓展性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拓展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过人们合理开发、利用以后而产生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只要人们合理地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结果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所产生的育人功能,主要是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作用于教育对象,促使人们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体现为一种精神动力。一般来说,教育者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产品,是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例如有些单位在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的过程中,生产出的大量信息产品和文化产品,是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效益的。邓小平曾经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

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所以,教育者在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尤其要突出其育人功能。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产品的开发,对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灌输形成了一种僵化的说教模式。今天,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接受了大量新鲜有趣的文化形式,从而使得过去单一呆板的说教难以继续发挥灌输的作用。而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大量文化产品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灌输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形式,它有明显的隐蔽性和趣味性,从而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如美国学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所说:“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功能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这里主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所产生的间接效益。教育者利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作用于教育对象,促使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体现为一种精神动力,从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必然会落实在生产实践中,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并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这是一种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见图2。

由上图可以看出,教育者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激发其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过程是直接的。第二阶段,受教育者在这种被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的思想意识的推动下,把热情变成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劳动和生产,创造了物质价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者也参与了经济效益的创造,是间接的商品生产者。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功能,是指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而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它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功能范围很广,既包括居民健康、生活质量,也包括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等内容。以文化资源和媒体资源为例,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税收,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安置就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我们在充分认识文化、媒体、信息产业化的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负面社会效益。由于一些人为了谋取片面的个人利益,生产出各种非法出版物,如盗版光盘、色情网站等。值得庆幸的是,针对近年来盛行的文化低俗风,中央已采取了得力措施,这对于发挥文化本身应有的娱乐和育人功能,起到了良好的约束和导向作用。

(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功能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功能是指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时,通过提高环境质量而获得的效益。如我们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以增加森林资源,从而改善自然环境。西部大开发活动,就是要通过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的西部,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功能显而易见。当前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原有被破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会因大量新型资源的涌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有一个质的改善。总之。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断地优化环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元功能、本功能和构功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结构范畴是就要素的构成方式而言的,是表征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的范畴。结构范畴具有稳定性和有序性的特点,因而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序列。功能和结构不同,功能是就事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言的,它是指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即系统作用于环境的能力。事物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元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元功能”就是指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态或资源品类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而具有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一种资源,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就有某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在此我们探讨每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性与功能有如下意义:首先,有利于教育者正确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贵在有效,如果教育者对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性与功能能够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那么就会有效地实现由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向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优势的转化。其次,有利于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如果受教育者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性与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科学地利用,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成长。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个要素的“元功能”的机械之和。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首先取决于资源要素的数量,在“元功能”不为零的前提下,资源要素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功能就越大。这一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存量。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不是各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存在着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善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合理配置,形成最佳的结构,从而产生功能的最大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构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所形成的比“元功能”、“本功能”大得多的一种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合理地对其进行配置就会产生比“本功能”大得多的功能,也会出现“本功能”中所没有的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按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将各种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新组织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资源结构的过程。教育者应科学运用配置的方法,不断地发挥结构所带来的优势,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效果。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功能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加资源的数量,提高资源的质量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功能”,并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身的结构,合理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体作用,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功能”的效果。

4.思想政治表现 篇四

该同志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政治信念坚定,理想目标明确,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该同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功底,完成各项任务得到广泛好评。一是工作中坚持在干中学和学中干,深入学习研究有关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等,适应能力强。二是加强调研指导,发表多篇调研文章获得广泛肯定。

该同志能顾全大局,团结同事,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积极推动分管、联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新的成效。……….(具体做法)

主要不足:一是学习不全、调研不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办法不多;二是顾忌太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足,大胆工作不够。

思想政治表现

XXX文革期间年幼。没有参加“法轮功”组织。拥护党

中央采取的各项措施,表现是好的。

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统战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市工商联中心工作,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该同志学习政治理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重温党史、阅读资料、收听收看报告专题片、学习中央文件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参加讨论和辅导等方式,工作作风有较大转变,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提高。政治上与组织保持一致,遵章守纪、服从全局,思想上自觉保持先进性,勤政廉洁,一心一意做好各项工作。

近年来,工作上认真负责,积极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承担了部分的工作。做好与督导组联络联系工作,及时上报各种群教活动报告报表。参与组织了教育实 2

践活动动员会、民主生活会、总结会,起草请示、报告、通报、讲话等各类材料。组织参与了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的相关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和服务对象收集征求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汇总上报。

5.思想政治鉴定表现 篇五

针对

同学,人事档案托管单位对该考生思想、政治现实表现鉴定意见:

(1)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以来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态度;(是□,否□)

(2)是否有品质恶劣,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贪污盗窃行为等不良记录;(是□,否□)

(3)是否有带头聚众闹事,扰乱社会治安,流氓,偷摸行为;(是□,否□)(4)是否参加过法轮功、宗教,迷信等活动;(是□,否□)

(5)在以往各类国家级考试中,是否有过作弊等违纪行为。(是□,否□)

综合以上几点,该生思想、政治现实表现鉴定合格。

章:

6.教师政治思想表现 篇六

该同志参加工作来,一直战斗在教育的前线,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是一名不可多得深受学生家长爱戴,受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的优秀教师。

一、政治思想表现

该同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家庭美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本职工作中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该同志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同志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公认度。该同志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甚至牺牲自己正当的假期也在所不惜。例如:(略)

二、教学教育工作

自#年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长期战斗在高三前线,现已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个春秋,先后送走了17届毕业班,为高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员,为社会各界培养出了众多的有用人才,很多学生已是市、县(区)级政府各部门、学校的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有的已到海外继续深造。如:(略)。该同志以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和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深受学生爱戴,是一名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尽管工作上一直是超负荷运转,但她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每届学生参加高考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平均分超省平均分20分以上,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奥赛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市级奖若干。

该同志担任班主任一贯以自己为示范,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纪律、集体活动等要求极为严格。能针对学生个体采取个别谈话、家访、作报告和组织丰富多彩且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形式进行适时的教育。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并通过各种途径,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培养、训练班干部(每月至少开一次班级干部会议),执行值周班长制,并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该同志从不歧视差生,总是尽量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来带动和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当学生有困难时,总是竭尽全力给予帮助。(略)。该班在当年高考中重本上线县单班上线榜首,罗老师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得到县教委的嘉奖。该同志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同学总是团结友爱,具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温暖的大家庭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友好的气氛中竞争。对于“问题”学生,她总是耐心地做疏导工作。如,(略)。

三、教研成果

7.庄子的政治观念理想式的表现 篇七

庄子理想中标准的“建德之士”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1]p287他理想中的君主在《在宥》如此描述:“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1]p369庄子这里显然理想化的君主是无是非的,无私欲的,平等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有德之士。而现实中的政治统治者大多“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焦,民其无如矣”。[1]p132所以庄子寻求自己的理想国中的治世之君要“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1]p290这样的理想君主用德治代替现实中的人治以及法治,因此他针对现实中那些“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1]p291的君主,认为他们“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而使蚊负山也。”[1]p287反对那些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的暴君,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和理想式的构想。

(二)理想的政治措施

庄子“以为天地万物,皆一气变化所成。其变化人无从预知之,故同宇宙之中者,彼此亦不能相知。世之执其所见,自谓能知者,均属妄说。执此妄说,而预示诸天下,则纷扰起亦。故治天下之法,莫如泯是非,泯是非则不执成见。”[7]p35提出“泯是非”的“治天下之法”。在《在宥》篇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1]p364也就是无为之政,不治之治以达到大治,不以“人治”治天下。这就是政治思想中理想的政治措施的典型表现。认为不治就是治理的最好制度和治理办法。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释说:“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9]p123只要“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天下就“有治”了。“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亦,不可不察也。”[1]p401尊天道无为而反人道有为,也就是尊自然而反人为和人治。正如他赞成不以天下为事,让天下顺自然以泄人情。庄子希望通过不治无为这种手段以达到大治。“‘顺物自然’则人民可享自由的生活。统治者去私,(无容私)才能走上为民为公的路途。”[11]p35显然庄子反对现实中的暴政,提倡重视个性,尊重生命的个体。这既是政治观念理想主义的表现,也是仁者情怀的显现。

(三)“无为式”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国

老子认为要“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而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让王》里构建的“无为式”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国生活蓝图:“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褐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做,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1]p336这样的生活图景富于理想主义色彩,是当时处于祸患年代的人们的共同理想和心声。在《马蹄》篇中云:“夫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心得亦。”[1]p334在这样的理想王国中,人人丰衣足食,人人平等相待,万物同享自然,这样的“建德之国”和“至德之世”正是庄子面对残酷现实所希望达到的政治理想蓝图。这样的理想治世所达到的世界和谐是庄子所提倡和向往的。“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治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1]p287庄子以他那飞腾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家园来达到藉以解脱自己的和天下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他的超现实的一种理想政治观。

总之庄子厌恶现实的黑暗,在思想上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入世济政的理想的政治方案。行为上的彻底放弃入世济政,思想上逍遥姿态面对人生。和其他诸子明确积极的入世态度截然相反,他以一种出世者的眼光关照现实社会。他清醒地认识到时代混乱,社会充满阴谋权诈和道德的颠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14]p350。所以庄子在面对整个时代和现实中的政治,明显有追求超然之下的隐者的愤懑和感慨。正如李泽厚说:“从表面来看, 庄、老并称, 似乎都寡恩薄情, 其实庄、老在此有很大区别, 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15]庄子的无为是芸芸众生的一种保持生命之道, 在对生命权的尊重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式的无为式政治观。

摘要:庄子政治观理想式的表现在:理想的政治君主的“无为”, 理想的政治措施的实施方式, 理想国中的美好图景。通过这三面来解析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的为政之道, 从而深层次地体味这位先贤的独特的政治观中的智慧。

关键词:庄子,无为,理想政治

参考文献

[1][2][3][4][5][6][8][10][12][13][][14][战国]庄周著.[清]郭庆藩辑.王校鱼整理.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全三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9]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5

8.年度思想政治表现 篇八

一、“苦大仇深”式

有的学生置发展的社会、沸腾的生活于不顾,看不到生活的主流,一叶障且,不见森林,作文中通篇流露的是消极颓废的情绪:或是感慨世态炎凉,或是伤感命运不公,或是痛斥世风日下。作文中“秋意”太浓,甚至“痞”风盛行,把一时的个人不快无限放大,似乎只有往狠里、丑里、脏里写才是真实感情的流露。

二、“偏激思维”式

有的学生受一些网络文学和某些“80后”作家作品的影响,作文张扬个性而没有道德底线,追赶新潮而没有是非观点,思想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以惟我独尊的姿态出现,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调侃,不管是否合理,横竖一个“不”字,似乎惟有他的观点才是真理。没有理性分析,缺乏辩证思维,以偏概全,钻牛角尖,强词夺理,使文章失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力量。

三、“胡编恶搞”式

有的学生受一些“恶搞”式的电视剧和小说的影响,作文不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是胡编乱造加恶搞,尤其是一些故事新编式的作文表现得最为突出。君不见武松浪迹青楼与潘金莲私奔,嫦娥用上洗衣机,八戒学会了说法语,鲁智深当上了林业部长,焦母读熟了《婚姻法》,屈原贪赃枉法、欺男霸女,诸如此类的“胡编恶搞”,根本不符合生活逻辑,注重的是“戏说”,文章没有真实感,流于浅薄,思想缺乏深度。

四、“矫揉煽情”式

有的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造情,为了感动阅卷者,不惜以“家破人亡”为代价,恨不得把全世界的苦难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作文中出现了“遭遇车祸,失去双腿,患上白血病”等令人悲痛欲绝的事例。事实上,编出的故事根本不具备打动人心灵的力量,加之细节描写失真,情节设置不合理,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止增笑耳。

那么,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思想健康呢?

1求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对于作文,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中语重心长地说:“作文若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两位大师的话,无不昭示了这样的道理:做人作文,“真”为第一。

作文要求真,是指作文要有真情、真理、真意、真趣。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惟有真理才能启迪人,惟有真意才能感动人,惟有真趣才能吸引人。作文的求真,也是生活的艺术表现,是健康人格的文本呈现,绝不要求作文一笔一画摹写“真人真事”,更不要求作文“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来由”。

2求美

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健康的作文讴歌美。惟有求“美”,文章才能感染人陶冶人,才能成为悦目赏心的“美文”。

作文之美,源于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的审美理念。那种以丑为美、以怪为新、以游戏人生为时尚、以标榜另类为先锋的作文思想,其结果只能是媚恶俗、玩琐碎、耍贫嘴、做游戏。这样的作文不管文字多“酷”,“概念”多新,最多塑出几枝畸形的“恶之花”。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语言的选择和偏好,从深层探究,还在于“审美心理”。现代中学生的作文中,新词汇、新句式伴着他们跳跃的新思想向我们传递着时代和青春的气息,这是可嘉的;然而文辞层面不加区分的“移用”、惟恐不及的“模仿”、毫无意义的“洋化”、标新立异的“杜撰”,只能透露出学生心理的稚嫩,审美的偏差。

3求善

求善就是要用善良的心灵,去欣赏人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一个善的心灵。用善对待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让自己的行为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用善对待别人,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多发现别人的善,我们的生活难免有碰碰磕磕,善心待人往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仇视和敌对,只能是两败俱伤。作文要求善,是指用善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把善的事迹、善的情感流于笔端,才能使文章的格调永远积极向上,彻底远离让人感到压抑的灰色作文。用善对待别人,即可快乐自己;用善撰写文章,更能打动读者。

4求新

求新就是作文思想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5求买

求实就是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生活的阴暗面或反面,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写。江泽民同志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是评判我们作文思想的第一标准。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对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加以欣赏和支持,而要进行批评和鞭挞。

高考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考试,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作文的人文色彩,优秀作文往往是思想、审美、情感的三者统一,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当然追求人文色彩不是说空话、唱赞歌,而是走进生活了解苦难后的一种超越,一种理性。

9.个人思想政治表现情况 篇九

我十分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生活,现将我在思想、工作、学习、家庭等四方面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思想方面

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自己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工作方面

我在延边大学的工作中,我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着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班集体、对学校、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诚挚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抵制各种思想病毒的侵蚀,合理对待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人师表,常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熏陶学生。尊重学生对教师的意见,不以“自我为中心”为转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性,得到了学生的爱戴。

三、学习方面

我始终坚持学习,我通过阅读、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报告精神,努力践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学习上始终秉承“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我的准则;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工作的基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我做到了学以致用,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让知识伴随年龄增长,使自身综合潜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家庭方面

生活上,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与朋友和谐相处,尊敬领导和长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生活上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在学校和家庭,我总是友好对人,从不和朋友及家人争吵打架。当别人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对于长辈,我都十分敬重和尊重,因为他们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给了我指导和帮助。生活是锻炼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大舞台,它提高了我的应变能力、交往沟通能力,我会继续加强自身修养,更好完善和提高自己。

以上是我的四方面的表现情况的汇报,在今后的日子中,我还要进一步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思想素质,使自己成为一的政治理论修养过硬的人。

汇报人:

10.政治思想表现考核证明 篇十

李军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本职工作中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该同志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同志团结同志,善于合作,严于律已,宽厚待人,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公认度。该同志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多年如一日坚持满勤,从不因为个人私事请假,为了学校的工作经常牺牲自己正当的假期,是一位难得的教育教学骨干。特此证明!

张店乡中心小学

11.媒介悲观主义在传播思想中的表现 篇十一

周健(1986-),男,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媒介本身对社会、对文化造成的影响,于是有了两大不同的立场:媒介悲观主义和媒介乐观主义。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派里持媒介悲观主义的传播学者为代表,分析他们的思想观点,得以窥见媒介悲观主义在传播思想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媒介悲观主义;媒介环境学;刘易斯·芒福德;哈罗德·伊尼斯;尼尔·波兹曼

媒介悲观主义理论发端于技术悲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被称为反技术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它怀疑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①可见媒介悲观主义是对媒介持一定否定观点的,它否认媒介的积极作用,用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媒介技术的发展。

一、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是一个新兴的传播学派,学者们大多具有多学科学术背景,因此对媒介的观照从多维度出发,观点多样,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式。媒介环境学不同于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它更关注媒介本身,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着重探讨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长远影响,对人类传播性质、结构、内容和结果发挥的重要作用。

媒介环境学派有三种不同倾向的理论:(1)软媒介/技术论,以麦克卢汉为代表,对媒介或技术做客观探讨,态度乐观,认为媒介或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2)硬媒介/技术论,以波兹曼为代表,关注媒介或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恶,对媒介怀着审慎的态度。(3)文化/技术共生论,以林文刚为代表,认为媒介或技术与文化之间大致能相互制约,媒介服务于人类的利益,纵使有异化可能,人类最终也会觉醒。

媒介悲观主义的倾向体现为硬媒介/技术论,本文将着重阐述媒介环境学派里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哈罗德·伊尼斯、尼尔·波兹曼的传播思想观,来感知媒介悲观主义。

二、媒介环境学四大学者的媒介悲观主义思想

(一)芒福德:呼吁技术有机论

尽管刘易斯·芒福德对媒介或传播的直接表述并不多,但一些学者授予他媒介环境学奠基人的地位,他很早就看到技术在时代变迁中对人类文明潜在隐蔽的影响,其洞见性和前瞻性对后来人的媒介研究有很大启发。

芒福德认为,人类发明了现代化机器,实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技术发展反过来使人类依赖于机器体系。重工业的兴起导致社会阶级进一步分化,工人出卖劳动力赚取微薄工资,工厂主却凭借金钱资本成为新的权力精英。在以电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阶段,资本主义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和经济权力进一步集中。

芒福德一直强调“生态平衡和稳定”,他提出了机器意识形态和有机意识形态的观点,前者的基础是秩序、控制、效率和权力,后者的基础则是生命、生存和繁殖,二者应当持有平衡。但是,自古代国家起,在权力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国家这部“王者机器”不顾个体生命的需求,打破有机平衡。故而,芒福德一直呼吁振兴技术有机论,希望将人的生命意识和乐趣置于机器工具之上,人类掌控机器,而非取而代之的被异化、人类的进步被技术的扩张所左右。

(二)艾吕尔:在神学中寻求解决之道

雅克·艾吕尔的思想体系很有意思,他同时接受了两种几乎矛盾的信仰:一为以批判眼光解释经济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二为将一切解决之道奉于不可知神灵的基督教神学。艾吕尔对技术、媒介持有鲜明的批判立场,尤其是“技术至上”和“宣传”,他关心这些东西如何使社会“失去人性”。

所谓技术至上,就是技术标准被置于无上地位,毫无争议地压倒一切批评标准或道德标准。艾吕尔并不反对技术本身,他反对人类对技术、效率的过度崇拜。艾吕尔认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自然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但是如果人们行使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技术考量,那么技术凌驾于一切話语之上,一部分群体势必被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人文价值和理性不复,道德主张成为空谈。随着技术在各领域不断扩张,人性、道德必须对其形成制约,否则终将会为之所左右。

艾吕尔给宣传下的定义是:“一套方法……其结果是,大批人积极地或消极地参与宣传行为,由于心理上的操纵,许多个体结为一体,融入一个组织。”②他认为宣传不一定是政治性的,在将“多个体结为一体,融入一个组织”,塑造人的意识形态尤其是集体意识方面,宣传的社会作用不容忽视。大众媒介的宣传是潜移默化、非理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出声,通过塑造集体意识使个体的独立性逐渐泯灭,失去批判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艾吕尔关注技术包括媒介传播技术如何瓦解人的理性和批判意识,最终侵吞民主的可能。但他最终寻求的解决之道,是唯有维护神的原理,才能捍卫人性化的价值。

(三)伊尼斯:期望回归口头传统

哈罗德·伊尼斯是一个先驱式的传播学学者,他的思想影响并启发了这个领域许多的后来者,麦克卢汉颇富盛名的“媒介即讯息”论即发端于伊尼斯提出的“传播的偏向”。所谓传播的偏向,就是传播的形式可能会对传播的内容发生影响。通过对历史中人们的传播行为加以考察,伊尼斯得出结论:一切文明呈现出的特征都可归结于各文明内居于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不同的媒介有着时间或空间的取向,从而导致其对社会形态的影响各异。有些媒介如石头、羊皮纸不便运输,那它就适于在时间的延续中传承知识,所透露出的偏向就是时间而非空间的,以时间媒介为主体的的社会会更看重风俗传统,强调权利统治在时间上的延续,社会秩序往往更稳定。有的媒介如印刷纸很轻,易于携带,那它是具有空间偏向的,以空间媒介为主导的社会倾向于对外扩张。伊尼斯认为,在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这两种媒介力量需要保持平衡,如果人们太倚重其中一种,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伊尼斯对媒介的进化、对现代电子媒介持悲观态度,因其加剧了空间偏向,因而伊尼斯偏向希腊人的口头传统,偏向于对生活传统重要的东西,因为口头传统需要亲自接触且考虑对方的感情,能够消解机械化传播的冷酷。

(四)波兹曼:电子媒介时代的批判者

尼尔·波兹曼对印刷时代有着一种怀念,他认为印刷时代推崇理性严肃的话语,塑造的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个体,相较电子时代对人类文明的积极性更为显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兴起,使电视上的信息能够轻易获取,成人的秘密在儿童面前展露无遗,制造出“成人化儿童”,导致人类童年的消逝。波兹曼非常悲哀地认为,童年的消逝必不可免且几乎无法挽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好奇心逐步退化。波兹曼对电视给予了严厉批评,他专门探讨了电视的娱乐性话语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电视制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娱乐至死的时代。对于今天的新技术如医疗技术、电脑技术,他更是直接予以否定,将其视作控制人们思维、道德、精神的专制力量,新技术带来的新文化对传统文化具有破坏力。

波兹曼悲观地认为那些已经被“技术垄断”牢牢控制的成年人们无可救药,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意识到媒介对人的异化,不断反思,告诉下一代:除了那些普遍存在的技术、规则,还存在着很多无法被测量、推理或精确阐释的东西,能带你了解人类所需要的真正价值。

三、结语

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普遍享受着新技术的成果,对那些已经侵袭到身上的消极变化毫无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持媒介悲观主义的那些学者是这个社会的守望者和关怀者,他们提醒人们在前进的路上多多回头,不要因为走得过急过远而难以返身。(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216页

12.年度思想政治表现 篇十二

信任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 “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信任, 社会自身将会变成一盘散沙” (1) 。作为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治信任一般是指公民对政府与相应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认可, 是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学术界对政治信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制度论”和“文化论”两种解释上。其中, “制度论”认为政治信任来源于政治领域, 是公民对政治制度和政府绩效的一种理性评估, 而“文化论”则认为政治信任形成于政治领域之外, 植根于文化规范并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逐渐形成, 具有本土文化遗传的特点。作为政治信任的一个分支, 基层政治信任是指在基层范围内公民对政府与相应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认可, 这里的基层包括乡镇、村、社区、街道办事处等相关机构和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公社和单位体制的解体, 税费改革的实施, 传统的权威价值观日益减弱, 群众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各种压力之下, 原有的政治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 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作为国家权威象征的政府机关面临着公信力和政治权威不断流失的危险。

一般来看, 当前民众对于中央政府仍然有很高的满意度, 然而越往下, 满意度越低 (O’Brien, 1996 (2) ;Tian jian Shi, 2001 (3) ) 。如李连江在调查中就发现63.1%的受访者认为上面是好的, 下面是坏的, 呈现一种“差序政府信任”模式。53.67%的受访者对党中央表示信任, 只有6.75%的受访者对所在地方 (基层) 党组织信任。 (4) 农民对中央到基层政府的信任度是逐渐递减的。 (5) 此外还有于建嵘 (2005) 、胡荣 (2007) 等的研究中都有类似的发现。这些都说明了当前基层政治信任危机已经很突出, 需要尽快解决, 否则会影响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生活满意度, 甚至会影响国家、社会的稳定。

二、基层政治信任危机:内容与形式

基层政治信任危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产生的影响也多种多样, 所以在具体的内容和呈现的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根据对业已发生的基层政治信任危机事件的分析, 可以判断出当前危机表现形态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与紧张化

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强调加大思想政治工作, 可是党群、干群之间很多时候还是很难达成一致, 干部与群众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信任。加上利益机制分配的不健全, 贫富差距的扩大, 官员的不作为与腐败行为, 以及在基层民主推动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化等问题, 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一些群众甚至看到党员干部就心生反感。

调查发现高达57.0%的受访者认为与村干部的关系平淡, 同时有5.9%的人认为干群关系紧张。 (6) 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对乡镇与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撤与合并, 然而在精简人员的同时也扩大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距离, 双方的交流与沟通更少, 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化, 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政治信任的流失。

2. 社会冲突日益显现化和多样化

当前社会冲突显现化和多样化主要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为典型。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在我国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已增加6万余起。又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 (2009年) 的统计,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在2005年虽然有所下降, 但在2006年又开始上升, 这一年全国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6万余起, 到了2007年甚至有8万余起。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冲突激化的直接后果和外在表现, 但内里可能是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的一种释放。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乡村解决矛盾一般为双方协商, “大化小, 小化了”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增强, 基层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一种柔性、协商的矛盾处理环境和方法, 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信任, 认为只有将矛盾公开化、激烈化才能引起上级政府的重视, 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所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找企业不如找政府, 找政府不如堵公路” (7) , 不恰当的维权, 可能会激化出新的矛盾, 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冲突形式上, 政治信任和认同的困境从政治心理向现实冲突方向上转变, 由“物质利益冲突”向“无直接利益冲突”转变。 (8) 物质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国企改革、城市拆迁与安置、劳资纠纷等物质利益相关的事件, 这一般与政治认同没有多大关系。“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参与主体没有共同的利益基础, 是基于共同的“不公平感”导致的不满情绪。这表明此类冲突不是普通的社会心理冲突, 而是政治认同困境方面导致的社会冲突。

3. 矛盾解决方式的上访式和单一化

在与政府产生矛盾时, 群众选择的矛盾解决方式单一化, 并以上访式作为主要手段, 这也反映了基层政府政治权威的流失。除性别、年龄、政治效能感等因素对政治信任具有显著性影响外, 上访对政治信任的流失也有很大影响。农民上访的级别每上升一个层次, 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就减少一个档次, 随着上访层次的提高, 对高层政府的信任也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9)

老百姓遇到困难选择上访, 而不是通过同级政府或司法途径解决, 反映了他们对基层政府组织及官员的不信任, 认为其不会或无法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选择更高一级政府, 甚至中央政府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同时个体的上访行为也具有示范效应, 一旦上访失败, 不仅上访者个体不再信任政府, 而且关注其上访的个体与群体也会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4. 民众政治参与不足与冷漠化

(1) 表现在对基层民主选举的态度上。据调查, 23.3%的农民认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不重要, 有30.0%的农民认为没必要, 两项相加, 对基层民主选举持悲观态度的竟超过一半。在实际的参选中每次都参加的比例仅为10.9%, 参加过几次的为32.8%, 而没参加过的有45.3%。 (10) 城市中, 一份上海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的分析表明, 仅有15.7%的被访者表示很想参与。 (11) 张亮 (2001) 指出, 由于居民参与不足, 只有25%的居民表现出一定的社区参与意愿 (12) 。

(2) 受制度、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许多基层民众觉得自己是否参与基层自治意义不大, 从而不愿参加, 听由基层干部操作。这种政治冷漠导致基层选举形式化, 干群相互不了解甚至误解, 再加上一些政策失误等, 使得有些群众对基层政府丧失信心, 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群众的政治冷漠。基层政权合法性流失呈现出从对具体工作人员的质疑发展到对政权体制的不满, 对法律的正义性和公正性表示怀疑, 合法性危机的对象加速上述三种趋势。 (13)

三、基层政治信任危机解决:制度、文化与能力建设

政治信任危机会造成政策落实不畅, 干群关系紧张, 社会整合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必须着眼于全局=, 从制度、文化、和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

1. 制度建设

(1) 维护基层政治信任。首要的是建立一系列合理可行的制度, 使权责明确、切实可行。第一,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一方面, 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尤其要鼓励、支持、引导基层非公有制经济 (如小微企业及个体户) 的发展, 激发基层经济潜能, 提高民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改革相应的金融体制;建立反映市场需求的价格形成机制,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另一方面,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和公平, 再次分配更要注重公平;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打击非法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增加对农民和低收入者的扶持力度。

(2) 健全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工作 (14) 。完善基层民主对于提升基层发展活力, 推动干群互信, 缓解基层矛盾有着莫大的好处。这需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头作用, 保持党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健全以《居委会组织法》和《村委会组织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形成一套细致可行制度化的运行模式;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 如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关系, “两委”之间关系等;同时基层运行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重, 并落实到日常事务中。

(3) 完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对于孤寡老人、伤残患病等人士要给予最大范围的帮助;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强调对社保资金运作的监督;建设灵活、持久的多种保障制度,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健全终身教育机制、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机制, 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2. 文化建设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 (15) 政治信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认同感, 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提高政治信任不仅需要制度建设, 更需要文化建设。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必须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否则就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既不利于社会的整合, 也不利于公众政治认同度的提高。当前要紧紧抓住思想意识形态上的“主心骨”,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培养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 不断丰富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灵活全面地进行意识形态的构建。

(2)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政治信任的作用。利用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身份认同的同时, 积极倡导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和“贵和精神”, 引导社会互信, 夯实中国政治认同的基础。当然, 更要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当前, 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距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的素质要求依然较远。因此需要通过有效宣传和系统教育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短、长期培训机构、讲座、专家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深入对基层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3. 能力建设

(1)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不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甚至使问题进一步复杂、扩大化, 酿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若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必须大力提升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

(2) 需要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真正做到心系人民,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界定政府职责, 解决政府工作当中的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干部的服务水平, 干部要深入基层群众, 了解村情民意, 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通过培训班教育, 实践教育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提高公务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机制, 培育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模式。

(3) 需要深化体制改革, 健全监督机制。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 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6) 简化行政机构, 明确行政职责, 推行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建立健全民主参与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完善基层“四大民主”的相关制度, 保证群众真正享有广泛政治权力和自由。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与政府协调共管, 各地建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职责明确, 密切配合;加大政务信息共享力度, 通过“网上政府”建设、首长接待日、专家咨询、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等搭建公共服务沟通平台, 扩大公民参与度, 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完善监督机制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解决腐败问题的作用。通过行政问责制等来培养政府官员良好的政治人格, 严厉惩处腐败官员,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力图从源头上预治腐败。

总之,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 影响基层政治信任的因素是多元的, 人民群众政治信任的变化也非直线型的, 必须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行政能力建设三方同时着手, 以制度建设构建基层政治信任的硬实力, 做到问题解决的法制化和程序化;以文化建设构建基层政治信任的软实力, 强化基层政权权威认可的社会基础;以行政能力建设构建基层政治信任的保障体系, 增强群众集体意识和社会认同感。只有把三者融为一个整体, 清晰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处理政治信任危机才能够事半功倍, 全面有效地解决中国当前面对的基层政治信任危机问题, 实现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信任强化。

摘要:当前中国基层政治信任面临的危机, 主要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甚至紧张化, 社会冲突日益显现和多样化, 矛盾解决方式的上访式和单一化与民众政治参与的不足与冷漠化四个方面。解决当前的政治信任危机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需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三方面入手, 有重点、有计划、循序渐进地采取措施, 通过不懈的努力, 逐渐增强群众对基层政府的政治信任。

上一篇:试论民族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下一篇:请文明养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