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散文:常回家看看

2025-01-14

亲情散文:常回家看看(精选7篇)

1.亲情散文:常回家看看 篇一

有关常回家看看的散文

我的老家在丽水金沙之滨,每当想起回家,我就会止不住满腔的热情和幸福,如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心早已飞到家乡,飞到了母亲身边。

记得一次收假返回昆明,正是冬末,当满天的星斗还挂在天空,乘着淡淡的月色便赶往金沙江西岸去搭乘客车,沿着田间小路,穿过朦胧的田野,走到金沙江边,江水无声,江面一片神秘的漆黑。船公就住在沙滩上的小茅屋中,凉凉的风中传来船公的咳嗽声,不一会儿马灯已挂在船头。大伙上船后船公自顾摇橹,在咿呀声中,小船驶向一线黑影的西岸,沙滩上母亲的身影很快消失,微红的马灯摇摇晃晃照亮船头一小片江水,像一幅写意的油画。到岸后攀过岩石滩,爬到山腰上的公路,天色依然黑暗,回首对岸的村庄零星闪烁着几点灯光,被遥遥群山怀抱,宁静得像无人的世界,母亲的身影在茫茫的夜色中,已成一道模糊的远影。

想起来那时的小村与省城仿佛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在黑暗中离开小村走向昆明,家乡突然间变得模糊,像在遥遥难及的远方,只有家的温暖在心中变得越加明晰,刚刚离开似乎又有了满腔的思念之情。

有一次回家,本已算好了费用,到中途转车却误过了走往家乡的班车,不得已搭乘大概一致方向的客车,几经转乘,眼看离小村不过七、八十里,但已身无分文,陷入了寸步难行的窘境。好在县城驶往家乡小村的客车还赶得上,除了客车就再见不到驶往老家的其它车辆了。虽然车费无着,心跳个不停,但在客车驶来后我仍然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谢天谢地,客车停了下来,还有空位。可坐在车上,离家越来越近,就越紧张,车上无一熟人,且乘车人不时下车,不一会儿车上只有我一人了。然而,快到家门口,我远远就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母亲在公路边已等待多日。

如今回家,沿着金沙江岸边公路,看着柔和的`沙滩和蔚蓝的江水,自己驾车,缓缓前行。通往家乡的公路已经变得平坦且宽阔,来往的车辆形形色色,不时地从旁边经过。但与多年前一样,心中涌动着家的温暖,回家的情怀依旧,母亲慈爱的目光像巨大的磁场,家的感觉永远是温馨、幸福的。

时光易逝,转眼自己也建立了小家庭,生活锁事和工作的忙碌让我很少再有回家的机会。但每每浮现起那回家的心情,脑海中充满希望和爱慈,那祥和的氛围像清泉流过心灵,让我的思想从原本生长的家乡飞越生存的家园,走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家,走过一段段生命的历程。

2.亲情散文:常回家看看 篇二

不远处, 转过弯, 就在街道的对面, 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 说着昨天的天气和儿女;忽然几名放学的孩童的奔跑笑闹声传来, 老人们蓦然惊醒猛地抬头, 嘴角嗫嚅有词。每天盼着儿孙回家团圆, 成了老人心头的情感牵挂, 这是他们永恒的话题。

“进门一盏灯, 出门一把锁”

近日,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基本完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工作, 在草案“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 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一旦这一社会立法通过,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将拥有一个“常回家看看”的奇特条款, 法院将获得受理此类诉讼的立案依据。民政部官员表示, “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可诉诸法律。以前, 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 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

老人是一个永远也聊不完的话题, 在中国1.67亿老人中, 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被人们习惯称为“空巢老人”。从庞大的数字中, 不难看出“空巢老人”在整个老年人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如何妥善地处理好这些“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 而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进门一盏灯, 出门一把锁”就是他们每天重复的生活。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 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 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庞大的数量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 自2001年起, 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 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 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

以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金华为例, 这里的人们最有经营头脑, 经济发展可谓迅猛。然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这里, “空巢老人”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据金华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 金华全市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75.38万, 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其中, 子女离家的老年夫妇大约有35.4万, 占老年人口的一半左右。

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在外子女定期给老人汇款;自己打短工, 在乡镇周边帮人建房或搞养殖, 每月领取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的工钱;还有就是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家做活, 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愁的不是生活, 是寂寞。”多数“空巢老人”选择到有老人聚集的地方聊天, 腿脚不便的老人往往守着电视从早看到晚。更多的“空巢老人”则把精神寄托放在孙子孙女上, 送孙子孙女上下学, 成了许多老人最重要的事情。

据报道, 江苏徐州的一位“空巢老人”突发心脏病死后6个小时才被子女发觉。她有3个孩子, 最后离世时却没一个在身边。她的3个子女在过去的20多年间, 先后被国内知名大学录取, 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空巢老人’大都年迈体弱, 他们守着辛苦大半辈子建起的宅院, 正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作案对象。”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贺永军律师说。

“空巢”现实不可逆转

“空巢”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导致“空巢老人”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和父母分居, 这也导致“空巢老人”增多。

“空巢老人”的出现, 是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城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 也选择外出务工, 条件好了, 就在务工的城市定居, 只剩老年人守着山村度日。

要减少甚至消除“空巢老人”, 是不现实的。既然不能在数量上减少, 社会和年轻人能做的, 只能在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上努力, 包括物质和精神。除了没人照料外, 他们面临最多的是心理问题。其实大多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慰藉。

只靠立法不给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美德, 而这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道德规范什么时候竟然也需要用法律去“强制执行”了?孝敬老人, 孝顺父母, 本应当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准则, 这是不用法律明文规定而自在人心的。

不难想象推动“常回家看看”问题浮出水面的力量是什么。是道德温情, 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另类表述, 是“孝悌”伦理的具体行为。这股召唤力量, 来得正义凛然, 来得及时。但它仅仅是道德上的东西。既然是道德上的东西, 那它就会以道德规范应有的方式, 在每时每刻调整人们的行为。人生在世, 最深入人心的人伦道德, 恐怕就是父母亲情。试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如果有可能, 谁不愿意常回家看看日益苍老的父母和魂牵梦萦的故乡?可是生活有一大堆无奈, 很多时候, 我们对于父母的爱, 只能深藏心底, 却终究无法日日陪侍在侧。而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 他们也不会对远方的儿女心怀不满。亲情, 从来没有因为距离远和问候少而有丝毫的减损。

用法律的形式来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 坦率地说, 这是非常不合时宜和自以为是的, 它只能让父母与子女都分外尴尬, 因为二者早已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了不绝如缕的亲情, 而法律的意外介入, 却打乱了那种稳如泰山的亲情秩序, 好像除了“常回家看看”, 其他的亲情表达方式, 都是非法和虚无的。

亲情, 终究应归入道德范畴, 如果法律执意要去干涉亲情及其表达, 那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对亲情的扭曲。

别让“空巢”再“空心”

“空巢”不可避免, “空心”却可以治愈。“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 代表了一种姿态, 但治愈“空心”却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老龄人问题, 本质是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早已不是农耕时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 老龄化问题的妥善解决已经不是家庭成员的单一和独立责任, 这是一个社会大系统下以政府为第一责任人的各方关照解决的问题, 社会养老机制要跟上时代的变迁, 职工工资提高与带薪休假的社会立法要跟上, 社会要尽量解决两代人分居的客观障碍, 老年人的话语权要与老年人人口相适应。只要在大环境下理顺矛盾, 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也才能缓解对老龄化社会的焦虑和对“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状况恶化的担忧。所以, 与其费神费力地针对个体私人制定“常回家看看”条款, 还不如鼓励和推动政府、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开设社区医疗、家政、上门送餐等服务, 只要社区老人一个电话, 就能享受到所需要的专业服务。

推进“积极老龄化”进程

3.“常回家看看”只是看看而已 篇三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常回家看看;法经济学

2013年7月,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获通过,其中第18条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规定被大家通俗地理解为:“常回家看看”。从传统来看,本来儿女们看望老人这种精神赡养是道德调整的范围,可是被强制进入到了法律当中,成为法律调整的范围,这一举动真的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吗?孩子们会经常回家吗?

一、“常回家看看”法经济学分析

不见得,因为任何行为的选择都有相应的成本与效益。从宏观角度讲,乍一看,“常回家看看”入法,由法律来强制保证,那么“不常回家看看”的成本提高了(不是道德的自责与谴责而是法律的制裁),价格提高了,那么买“不常回家看看”的人就少了,买“常回家看看”的人就多了,其实,不然。虽然“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因“不常回家看看”的诉讼少之又少,即使对薄公堂,大部分被告也会选择不出庭,法院最多判决被告履行“常回家看看”的义务,而被告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再由于法院判决的难执行性(法院不会派专门人员和被告一同去其父母家看看吧?即使有,看多长时间?说多少话?只看不说话行不行?如果有人不愿回家看老人,法律逼着他回家,即使回家见了老人,但给老人脸色看,或吵骂一顿,反倒增加了老人的不幸福感。),被告完全可以无所作为,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所以,仔细分析,其实“常回家看看”入法得到的强制性保证与难以执行基本抵消,成本、价格几乎不会发生大的变动,进而,“常回家看看”的销售量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即原来“不常回家看看”的孩子还是会“不常回家看看”。从微观角度讲,儿女们回家也有其精细的成本效益考量。第一,成本。“常回家看看”需要你有时间、精力、交通工具等等。首先,一般需要常回家看看的儿女们都是在外地,那么在外地回来,就需要时间,要有时间就需要请假或者等到节假日,请假的话,因为是要经常回家,必须要经常请假,而这是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所不允许的,如果严重的话还可能把工作丢掉,而那些成为了房奴、孩奴和车奴的白领,一旦丢了工作,哪怕仅仅是几个月,月供就断流了,那将是不可堪负的成本。其次,你需要有精力。在外地工作,你需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会放在人脉的培养方面,即使不放在这方面,你还可能面临加班、照顾孩子、买衣服、副业、出差等等事情,让有限的精力几乎精疲力尽,如果这时再经常跑到远离自己住所的父母那,更是不堪重负。最后,你需要交通工具。如果你经常回家的话,交通费也是不小的一笔,如果自己没车,又在节假日,实在是一票难求,即使自己有车,还要面临油费、高速费、堵车的风险、长期驾驶出车祸的风险,即使见到了父母,也不一定会高兴。而“不常回家看看”的成本就是不会零距离的接触父母,作出拥抱等亲密的动作,而这种成本是我们可以忍受的。第二,效益。如果常回家看看,除了父母心情会愉悦,儿女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心理的安慰之外,几乎没什么别的效益了。所以,基于人的理性、自利的本性,当然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基于现实情况的观照

事实上,此条文的社会效果也是甚微,济南市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公寓住着80多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公寓负责人祝梅说,新法出台后没有看到很大的变化。济南市第一老年公寓管理科的护士长李文萍告诉记者,该公寓现有70多位老人,子女一两天来看望一次的大约有三分之一,每周来看望一次的约三分之一,剩下的情况都比较特殊,有的子女出国,或者在外地工作,大约半年来看望一次。她认为,新法出台后变化不大。在法律刚颁布不久,也许会有一部分人基于社会关注、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做出一些调整,等到公众视线转移了,人们还是会恢复原有的生活状态与轨迹。从司法实践中也可看出,实际情况与以上的分析是相因应的,记者咨询山东省高院获悉,新法实施以后,各地陆续出现了几例老人状告子女要求精神赡养的案件。但总体上说,案件没有大幅增加。

其实,“常回家看看”这种孝文化在现代社会再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已经变得很昂贵了,成本过高。传统的孝文化已经被其他的工具所取代,儿女们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是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通话,可以通过互联网给父母买衣服,可以给父母投医保、失业保险等等方式来实现孝文化的传承,没必要非得恪守老的标准,那样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不一定会获得好的回报,也不利于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三、法经济学视野下的人性考量

4.写回家的作文:常回家看看 篇四

双休日快到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双休日你去哪玩?”“你们双休日去吃肯德基吗?”而我则是随着妈妈去外婆家玩,东门口,人流络绎不绝,都来丹城感受双休日的热闹。只听妈妈对阿姨、舅舅说:“每到双休日都有很多人来逛街,这东西便宜吗?”阿姨说:“就是,还不如去乡下,爬爬山看看海,看看爸爸妈妈!”

说笑声中,到了外婆家。外婆早已做好了饭菜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一见到我们,赶忙跑过来说:“可把我等急了,我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谈笑间,只见太婆颤颤巍巍地移着小步走来了,说:“终于等到你们了,再不来我都不认识哪个是蝶蝶哪个是鸽鸽了。(鸽鸽全名夏梦鸽,是我阿姨的女儿)你们不来,这屋子就显得冷清了,一点儿也没有生气了,今天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太婆已有九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就会唠叨着几句。就在这时,隔壁的一个与太婆同年龄的阿太走了过来,看到我们一家谈笑个没完,羡慕的禁不住老泪纵横,说:“你家的儿孙会回来看你们,已经够好了。像我们家,只会买这买那托人捎来,从不见人影,我又吃不了那么多,想见他们总说没空!唉,真想他们啊!”我看着太婆,禁不住同情起这些老人,他们其实都儿孙满堂,可是没有一个来嘘寒问暖,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回来吵吵架也好。

5.常回家看看 篇五

咦,妈妈,你在说什么呢?我们的家不就在这里的吗?我有些不解的问到。

我说的不是这个家,是乡下爷爷奶奶的老家啊,哦哦,原来啊,那我们明天就回家吧啊,真好我休息我们一起去看看爷爷奶奶吧啊。

老家其实并不远的,在章镇,只是走上去的山路倒还挺远的啊,除了过节,或者什么忌日我们去一下,上上坟。

车子在山野上开着眼前的景色不再是城市里的乌烟瘴气,而是空气清新,树林茂密。下了车子,碧蓝碧蓝的天空,美好的空气让我愉快,贪婪。

我马上的上山,但是我路线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不常来,而且有很多的路线,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进了一个弄堂。一路走来,小羊在草地上吃草,也有老爷爷什么的在地里种田,进了家门,我自豪的推开了门大喊:“爷爷奶奶,你们好啊,呵呵!爷爷奶奶一见是我们来了,立马生龙活虎的站了起来,奶奶马上从抽屉里弄了点吃的给我吃,呵呵,我当然会推辞的啊,爷爷这里买点东西还要下山,所以还是留给二老吃吧啊!

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啊,奶奶就招呼我们吃饭了,菜挺简单的,但是我们吃的都是很开心的啊,爷爷边吃还边给我们夹菜,但是看着爷爷奶奶的苍老的手,我不禁心头涌起一股情感,我想,我们真的是缺少对爷爷奶奶的爱啊,看着他们都这么的老了啊,哎,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啊,真的是应该好好的对待他们。

现在爷爷奶奶老了,是时候让我们照顾他们了,他们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啊,我们也要做到子女的义务的。

6.常回家看看 篇六

前段时间,通往爷爷奶奶家的路正在整修,交通极为不方便,我和爸爸妈妈便很久没回去过了。爷爷奶奶联系我们,全靠电话。

奶奶经常给我打电话,问这问那,没完没了的。真是人老话多。我每次都是敷衍着,搪塞着。在我看来,把时间浪费在电话上,扯些无用的,还不如把时间拿来看电视,与朋友玩呢。我总是找个借口,匆匆地挂断电话。

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去看望爷爷奶奶。

一路上坑坑洼洼的,我都快簸死了。到了,我一下车,爷爷奶奶就连忙迎出门来,像迎接尊贵的客人一样。

我的些许不快,被爷爷奶奶异乎寻常的热情冲散了。奶奶像是第一次看见我一样,像是看不够似的,脸上笑开了花,额上的条条皱纹,都好像流淌着欢乐。

小河,长桥,垂柳……一切都没变。我尘封的记忆慢慢地被打开。

我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记得我最喜欢在长桥上玩了。这桥,虽不是有名气的桥,却是我最喜欢的桥。桥面上积满了灰,许多地方都剥落了。桥下是一条终年流淌的小溪。小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坐在河边嬉戏,摸鱼,捡石头……我喜吃鱼,爷爷奶奶经常给我钓,奶奶总会变着花样给我做。他们总会把鱼最肥嫩的肉留给我,自己只吃鱼头和鱼尾……

“涵涵,进屋吃饭去。”奶奶说道。回头一望,忽然发现,爷爷奶奶已经苍老了许多。爷爷两鬓斑白,早已没有往日的英姿。奶奶额上的皱纹更长也更深了。

原来我最喜欢在门上比身高了,现在比起我原来刻下的印记,已经高出了许多。

奶奶做了一大桌菜,显然筹备了很久,都是我爱吃的菜。我很久没吃爷爷奶奶做的菜了,真香。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是,他们从不会忘记我的一点一滴,像我爱吃什么,爱喝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奶奶不停地给我夹肉,夹菜,笑得合不拢嘴。可怜天下爷爷奶奶心啊!

黄昏时,我们要回去了,明天还要上学。

7.常回家看看 篇七

因为是早晨五点多的汽车,天没亮我就起床了。家里静悄悄的,我走出房间,发现楼下的厨房里亮着灯,油锅传出“嗞嗞”的声响。我推开门,明亮的灯光和温暖的油香味扑面而来。

“您这么早起来干吗?”我大声问她。 “早上天冷,吃点面条暖暖身子。”母亲头也不抬地回答,“我给你煮了几个茶叶蛋,你带着路上吃。”我不以为然地说:“沿途都有卖东西的,想吃啥就买啥,很方便。再说了,带的鸡蛋路上就凉了,怎么吃啊!”“我给你准备了保温杯,灌上热水保温。”我苦笑着,无言以对。这些年来,每逢我出远门,母亲都要准备这些东西。

吃了早餐,我出门一看,路灯刚熄,东边露出了几丝曙光,天是冷森森的深青色,没有风,凛冽的空气直刺入我的每一个毛孔。我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一头扎进带有暖气的车厢,松了一口气。放好行李,我找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跺着几近麻木的双脚,隔着雾蒙蒙的窗户朝外看:天还没有大亮,车站内很冷清,只有两三辆车靠在站台边。

忽然,一个臃肿而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吓了一跳,擦了擦玻璃細看:过时的军用棉大衣直拖到脚,军用棉帽盖住了耳朵,佝偻着腰……他是我的父亲!

我赶紧下车叫他,父亲有点儿耳背,听不见。我跑到他身边,扯了扯他的胳膊,父亲扭头看见我,咧嘴笑了,拖着笨重的军用棉靴,跟我走到车边。我凑近他的耳朵问他:“这么冷,您跑来干什么?”他笑着说:“天都亮了,我也睡不着了,过来看看你。哎哟,孩子,天冷,你快上车去吧!”

我上车来到座位上,转眼看到父亲就站在窗外,仰头朝我笑着。我擦干净窗上的雾气,他满脸菊花般的皱纹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模糊了,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我与父亲捕鱼的情景。

小时候,我家的餐桌上总不缺少鱼。记得有一次,他早早地叫醒我,说要带我去捕鱼,我兴高采烈地起床了。父亲拿起渔网,扛上一根竹竿,拎了一个木桶就出发了。

来到村外的小河边,父亲脱了鞋,挽起裤脚,在河的最窄处放下渔网,然后走到上游用竹竿击水,吆喝着,往下游赶鱼。初春新涨的河水冲击着父亲的腿,他站立不稳,冰凉的水湿透了他的裤子。每走几步,父亲就要扭头照看岸上跌跌撞撞跑着的我,嘱咐我要小心。三月的风轻柔地拂过,田野里的草刚发芽,薄雾在清晨的阳光里渐渐消散了,父亲的吆喝声和我的欢叫声交织着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我在岸上蹦蹦跳跳地欢呼着,父亲在水里踉踉跄跄地行走着。鱼到网边了,父亲小心翼翼地收起渔网,大大小小的鱼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我们在田埂上收拾鱼,一起欢快地数着:“一、二、三、四……”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鱼,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车开动了,我与父母又将远隔千里。我隔窗看见深受多种慢性病折磨的父亲跟着车艰难地跑了几步,他不舍得我离开。这时,我想起出门前父亲说的话——“孩子,有空常回家看看,父亲和你是见一面少一面了”,不禁潸然泪下。

[边读边想]

作者将感情凝于笔端,虚实结合,流露出远在异乡的游子对父母深沉的爱和感恩的心。文中无一处言“情”,却处处见真情,因为作者在用“心”书情。

上一篇:卫生监督建设标准下一篇:山东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