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与自然作文

2024-09-08

描写人与自然作文(精选7篇)

1.描写人与自然作文 篇一

人类从亘古的荒原走来。一直走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人类从愚昧落后的部落走来,一直走到文明和开化的现代社会。这一路高歌猛进,无不说明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不愧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近几百年来,人类的聪明才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蒸汽机、电、核能……这一切的一切,不断显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然而。仅凭这些。就能断言人类是最聪明的吗?就能判定现在的世界优于过去,并预测未来的世界一定更美好吗?

我的回答是:不能!

仰望天空。候鸟凄厉的叫声,带来远方战火依然的消息:驰骋高原,再难见到藏羚羊奔跑的矫健身姿……这一切,又是谁造下的孽?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有许多人只受到功利的影响。而没有接受智慧的启蒙。近代的战争多数已不单纯为了正义,更多的是为了物欲和私利。这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贪婪、自私和暴戾的一面。有些国家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使用贫铀弹等杀人武器,丝毫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受难地区的无奉百姓患癌症等疾病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仅是愚蠢,更是道德的沦丧,是彻头彻尾的犯罪。还有,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致使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度减少。300亿年前地球上大约有25亿个物种,现在仅存1亿个左右。在已灭绝的约24亿个物种中,有60%是20世纪灭绝的。从17世纪起,动物的灭绝进入了加速时期。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现在仅存的约1亿个物种中,鸟类每两年灭绝1种,兽类每一年就灭绝1种。今后的趋势是:植物可能以每小时1种的速度灭绝,动物可能每天减少1种。我不禁想问,仅有的这些物种在地球上还能支撑多久?大海雀、渡渡鸟、旅鸽、卡罗莱纳鹦鹉、高加索野牛……这些早已被人类灭绝的动物,如果能够复活的话,我们从它们眼中看到的将是平和、善意,还是愤怒与敌意?事实上,现在连看一看敌意的目光也成了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人类只是地球生命之网上的一段绳索,人类施之于这“网”的,也是人类施之于自己的。人类的文明已经让这张“网”变得千疮百孔。人类用科技来防止小行星将地球“咬”出一个缺口,是聪明的,但自己将这张生命之“网”撕扯得破败不堪。那就不能不说是糊涂之极了。也许有时残缺是一种美,但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来说,残缺决不是美!我们需要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地球。造物主给了人类一个美丽的星球,人类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与地球和谐相处。

21世纪的钟声早已敲响。可我们是否应该将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人类的所作所为放在一架一头是聪明另一头是愚蠢的天平上称一下,看看哪一头会更重?或许,对于未来世界而言,这样做能使我们免生许多遗憾。

2.描写人与自然作文 篇二

关键词:瓦尔登湖,动物,和谐共存,自然观

一、亨利·大卫·梭罗和《瓦尔登湖》

作为先验主义的先锋人物, 梭罗被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有影响的美国作家, 他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重要的自然解读者。梭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 他的作品包括散文、随笔、日记、诗歌等, 数量多达20余册, 其中两本书最有影响力:一本是《瓦尔登湖》, 另一本是《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 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坚定的信仰, 他认为人类通过努力, 能够达成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理想的和谐状态。梭罗毕生对自然和人类的贡献使得他成为现代美国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偶像。他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列塑造美国人格的十大书籍首位, 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绿色圣经”。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 梭罗花了5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作品, 它是在梭罗1845-1847年在瓦尔登湖独自生活了两年的经历基础上完成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他在瓦尔登湖现实生活的记录, 更是向世界宣告个人的独立性。这本书充满了智慧与思考, 反映了梭罗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同时表明了他的人生哲学既浪漫又现实。梭罗主张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过简单的生活, 他建议人们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过简单的生活。这表明了他对生活的态度, 也提出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的设想。在书中, 梭罗把瓦尔登湖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象征, 在那里, 他可以自由地与自然间的万物进行交流。

二、《瓦尔登湖》中对动物的描写

在梭罗看来, 人只是自然当中“普通的一员”而并非世间万物的主宰, 人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而不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影响和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 作为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 人应该尊重大自然其他一切生物, 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在《瓦尔登湖》中, 梭罗并未从动物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动物, 反之, 他赋予了它们灵性与哲学意义, 他将动物拟人化, 常将动物与他遇到的人作比较, 分析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在梭罗的笔下, 有的人像草地上的土拨鼠一样贪婪、肤浅;或像松鼠一样顽皮又笨拙;有的人像山雀一样懒惰、狡猾;或是像猎犬一样忠诚。

(一) 多种多样的动物

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有助于人类提升自我修养, 因此梭罗借助动物与自然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 而动物世界所特有的活力四射也带给他许多乐趣。在瓦尔登湖, 四季的交替被梭罗比作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更替交换:夜晚就是冬季, 早晨与傍晚分别是春季与秋季, 而午时则代表夏日。各种动物从早到晚, 从春到冬都与他在瓦尔登湖畔作伴。在书中“冬天的禽兽”中, 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时看到, 寒冷的冬季让世界变得寂静无声, 但动物依然活力充沛。黎明时分, 赤松鼠把梭罗叫醒, 黄昏时候, 兔子经常过来陪他美餐一顿。一整天, 赤松鼠都来来去去, 它们机灵的样子引起了梭罗极大的兴趣, 在书中, 梭罗这样写道:“它终于到了玉米旁, 挑选其中合适的一个, 还是用那不规则三角形的路线跳来跳去, 一直闹腾到我窗户前堆起的那堆木柴的最顶上……后来它变得更加精灵了, 玩起它的食物来, 只品尝玉米的精华……它忽而看看玉米穗, 忽而又听听风里有什么声音。”

随着春天的到来, 万物复苏, 动物又活跃起来。梭罗满怀热情地描述了瓦尔登湖上春的讯息——“我机警地寻觅春天的第一个信号, 聆听着一切飞鸟偶尔的乐音, 或有条纹的松鼠的啁啾……三月十三日, 我已经听到青鸟、篱雀和红翼鸫的叫声, 那时湖里的冰还有一英尺厚。”

在《瓦尔登湖》中, 梭罗和动物们在一起愉快地生活, 动物各异的行为让梭罗对自然和生命的意义有一种新的理解, 各种各样的动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梭罗并非是要人人都放弃自己习惯的生活, 在森林中以唯一的方式生活, 而是要像雄鸡一样将人们的意识唤醒, 他提倡的是一种丰富多彩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这种态度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修养。

(二) 动物身上的人性

在《瓦尔登湖》中, 梭罗将动物与人类同等看待, 他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 把瓦尔登湖的动物当作他的邻居一样, 认为它们身上也具备了人的一些特性。在书中, 梭罗常用的代词是“他”、“她”, 而不是“它”, 他常通过动物身上的人性特征进一步对人性进行剖析。

在“禽兽为邻”一章中, 梭罗详细讲述了黑蚂蚁与红蚂蚁之间的一场战争, 他将这场战争比作了美国的南北内战, 将蚂蚁比作红色的共和派和黑色的帝国派, 在他的描述中, 蚂蚁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我还目睹过一些不怎么平和的事件……我更惊奇地发现, 木片上到处是这样的斗士, 看样子这不是个人决斗, 而是一场战争, 是两个蚁族之间的战争, 红色蚂蚁总是和黑色蚂蚁纠缠在一起斗, 时常还是两个红的对付一个黑的……这是我亲眼目击的唯一一场战争, 也是我曾经亲临前线的唯一的激战犹酣的战场。自相残杀的战争啊, 红色的共和派在一边, 黑色的帝国派在另一边。……显然, 他们的战争的口号是“不战胜, 毋宁死”……而关于这一场大战的胜负, 无论参战双方, 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刻骨铭心的, 至少像我们的邦克山之战一样, 载入青史。”

梭罗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相似性上, 动物的世界也像人一样有矛盾和纷争, 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蚂蚁有着人类的特点, 它们像战士一样凶猛、勇敢。最后, 只有最强壮、最聪明、最有能力的才能存活下来, 一旦它们处于上风, 就不会轻易放手。此外, 动物的一生为了生存都得不停去争斗。梭罗认为, 它们如同人类的祖先那样为了生存、为了信仰而战, 和人一样, 它们也有着种族与国家的矛盾。

与此同时, 和人类一样, 动物间也有亲情。尽管它们要为了生存而斗争, 而且生存环境也很恶劣, 但它们对同类并不残忍、冷漠。描写动物之间的友爱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梭罗描写了一只害羞的鹧鸪带着它的一家人飞在他的窗前的情景。“六月里, 鹧鸪这样怕羞的飞鸟也带了他的幼仔经过我的窗子……你一走近它们, 母亲就发出一个信号, 它们就一哄而散, 仿佛一阵旋风把它们吹了起来;鹧鸪的颜色像极了残枝败叶, 因此许多旅行家一脚踏在这些幼仔堆中, 只听得老鸟拍翅飞走, 发出焦虑的呼号, 叽叽喳喳又呼又唤的, 为了吸引那些旅人的视线……”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只鹧鸪从它的行为来看是一个母亲, 如果你离它近一点, 这个母亲就会焦虑地发出信号, 让幼仔离开。它会用尽各种方法吸引人的注意, 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它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唯一的想法就是救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

梭罗与他在《瓦尔登湖》中描述的动物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在瓦尔登湖畔孤独又勇敢地生活着。其中, 梭罗赋予鹰以独特的意义, 从他的描写中我们看到梭罗与鹰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我抬头看去, 只见一只小而漂亮的鹰, 样子很像夜鹰……它越飞越高, 越叫越欢, 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它那自由而美丽的下跌, 然后又从它在高处的翻腾中恢复过来, 好像从来也不愿降落大地。它看样子在宇宙里没有伙伴——只是单独地在那里游戏高空——除了空气和黎明之外, 它似乎也不需要一起玩耍的伙伴。相形之下, 它并不孤寂, 异常地孤寂其实是下面的大地……”

在这段文字中, 梭罗被鹰那种优雅的孤独深深打动, 在他眼中, 鹰并不孤独, 孤独的是鹰的身下那片土地。梭罗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对鹰的描写表达出来, 虽然他在世时不被世人认可, 他的想法也处处遭到反对和轻视, 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像鹰一样继续为梦想翱翔。

三、梭罗关于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自然观设想

梭罗毕生在为动物的权利而辩护, 他将动物看作是自然平等的一部分, 提倡人与动物的完美和谐相处, 他相信人和动物不是敌人, 它们与人有着同样的权利, 而不是为了人类服务才诞生的产物, 因此, 动物的价值也不能根据它们对人类的有用程度来判断, 它们应该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受到重视。

梭罗倡导动物也应该像人一样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和生存空间。在《瓦尔登湖》“室内的取暖”一章中, 梭罗表达了动物也像人一样需要自己的空间——“因为即便最最野性的动物, 也和人类一样需要舒服和温暖, 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谨慎, 筑了个小窝, 它们才能安然度过一个冬天” (《瓦尔登湖》, 李暮译, 197页)

动物只需要一个窝让自己暖和些, 它们的需求比人要简单, 人也可以不掠夺动物的空间让自己在自然中活得舒适, 梭罗认为, 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习,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将自己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化。“像动物一样只取自己必须的”就会少很多麻烦。未经加工的食物能让它们填饱肚子, 它们自身的皮毛就可以御寒。与人类比起来, 动物的生活自由又简单。实际上, 这正是梭罗提倡的生活方式, 他提倡简单生活, 借助自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他建议人们舍弃不必要的物质需求, 追求真正的精神升华。

事实上, 人对自然的利用远大于他们的生存需求。作为生态系统的平等一员, 人应该尊重动物的权利, 与动物建立和谐的关系, 否则, 人将会为自己的错行受到惩罚, 在《瓦尔登湖》中, 梭罗特意警告这种微妙的关系——“吉尔平在他的英格兰森林中的居民记录里面写道:“闯入者对森林屡屡侵犯, 在森林中就这样筑了篱笆, 造了屋子”, 在“古老的森林法规中, 这是重罪, 是要以强占土地的罪名重罚的”。因为这些行为趋向于残暴和破坏森林等等, 造成了飞禽的恐惧和森林的受损。”。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人类砍掉树木建造房屋, 或筑起篱笆, 那么这就会毁坏森林、掠夺动物的生存空间, 这么做的话, 人类就忽视了动物的存在, 违反了动物的生存权, 短期看来, 人会获得经济利益, 但长远来看, 人类会因为侵犯了动物的权利而受到惩罚。这个观点也在后来的描写中清楚地表达了出来——“……人却因为发现了火, 在一个宽敞的隔间里把空气笼罩起来, 并把它弄得很温暖……就这样, 他超越了自己本能一步或两步……就是住在最奢华的房间里的人, 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我们用不着费心思去揣测人类最后将怎么毁灭, 只要北方来一点点更加严酷的风, 随时都可以结束他们的生命, 这很容易。”

梭罗意识到如果人类继续破坏自然, 侵占动物的空间, 人类就会面临潜在的生存威胁甚至是灭绝。他认为人类应该认识到动物的意义, 像尊重人一样尊重动物。

自然在梭罗的眼中充满了智慧, 与禽兽为邻对人借助自然进行自我修养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因为动物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禽兽为邻, 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对动物们友好有助于人们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 与动物一起和谐生活, 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与动物住在一起, 我们能对人类世界有更好的理解, 以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四、结语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多个动物的描写为读者从新的角度阐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高于动物, 动物也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才存活于世的, 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人与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而当下中国的境遇与梭罗时代美国的境遇是相似的, 雾霾、污染都是美国曾经在发展时遇到的问题, 为了避免重蹈“先发展, 后治理”的覆辙, 我们应该将梭罗的简单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拿来为我们所用,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美) 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M].李暮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2]刘琴.现实主义者梭罗—从《瓦尔登湖》中的动物看人与自然[D].安徽:安徽大学, 2011.

3.例谈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篇三

一、渲染氛围

人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就能把人写活,而事情的发生也是在一定背景下才更为生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感情。作家往往用生动准确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特定氛围,为叙事抒情服务。

如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中有一段关于胡杨的描写

“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

这是作者在前往塔中油田路上,看到生长在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树。夏去秋来,河水已失去了夏日的汹涌变得平静细瘦。我们可以想象,此时胡杨,因缺少了水的滋养,再加上风沙的肆虐,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则是,“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树的残干依然挺立” “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作者为什要这样刻画胡杨树,为什么要突出胡杨不屈的形象。目的就是要烘托一种于困难环境中不畏惧不退缩,积极、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铺垫情节

铺垫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它的好处是使情节的发展顺理成章,其中用描写自然环境为后文情节做铺垫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因为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如2009全国卷《彩色的荒漠》

“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

这是作者坐在车上驶向油田时看到的戈壁景象,“无遮无拦的穹隆”“开阔的戈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戈壁滩的空旷、单调、恶劣,在寥寥无几的笔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我们的石油工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作者借描绘这段自然环写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做对比,更为下文对石油工人的高尚精神歌颂做铺垫

再如2010江苏卷《溜索》

在“我”得知要过怒江溜索时,心已捏紧,而下马来到岸边亲眼目睹后,“我”是倒抽气、腿肚抖。“我”看到的是: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

这一段景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突出了怒江峡谷气势的险峻、骇人。就是这样震慑人心的怒江溜索在驼队汉子们面前已是家常便饭,处之泰然。所以开篇的环境描写极力突出怒江溜索的艰险,是为下文驼队汉子溜索的从容无畏做铺垫的。

三、凸显人物性格

景与情往往有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经常把人的情感融注于自然景物之中,从而营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借此委婉含蓄的展现人物性格或预示人物命运。

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文中两处写到乌米的居住环境:

“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作者两次写乌米居住的环境,一次是远观,半坍塌的土屋,周围则是原始、自然的草草树树,第二次近看,看的是居住在乌米脚下山坡上的人民生活。马具声、人们的喧闹声,而乌米居住的山顶则是一片宁静,结合两次环境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主人公乌米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暗示她失去丈夫与儿子后凄凉不幸的人生。

四、深化作品主题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2010年上海秋季卷《天目山》

本文多次写到雾,在登山观景过程中多出穿插了对大雾的描写,大雾遮掩了天目山的远山近树,母亲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大雾“洇湿了母亲的头发”,这几处是实写山中大雾。文章结尾部分写到:“在缥缈的雾中我们似乎模糊了他们理想的内容”,“山林寂静,水气迷茫。雾中影影绰绰的大树无言,没有回声。”此处大雾就别有一层的深意了:象征磨灭、淡化革命先烈精神的历史因素。掩卷深思,原来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先烈的怀念祭奠与崇敬之情,更想说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我们已经淡忘了先烈的理想追求。所以对雾的描写自然而然的深化了文章主题。

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注意这方面的内容,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文学作品练习感悟,那么学生在答题时就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4.描写人与自然作文 篇四

辽阔的草原,骏马是绿色海洋里奔腾的精灵;深隧的大海,鱼儿是蓝色皇宫里多彩的妖姬;幽远的夜空,星月是黑色幕布里迷人的变客……

我爱大自然,因为她纯朴自然;我爱大自然,因为她充满无限生机;我爱大自然,因为她壮丽秀美;我爱大自然,因为她的无私奉献。她就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给予了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

爱也是一种责任,我爱大自然,就更要爱护她,珍惜她,保护她。保护大自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是一项艰巨长久的任务,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春天多栽上一棵小树苗,大自然就会多一分绿色;少坐一次私家车,大自然的空气就会多一份清新;少扔一片纸屑垃圾,大自然就会多一份清洁。

乱砍伐树木,会造成风沙肆虐;乱丢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和流水的污染,乱捕滥杀野生动物,会造成生态失衡,长此以往,大自然将变得满目疮痍,最后受苦的还是人类。

5.自然描写作文 篇五

轻快的早晨,阳光从树叶儿翠绿的边上投下魅影,浓雾散尽,晶莹的露珠在草尖上回转,路边的花朵是新一次的微笑,娇嫩欲滴的花瓣甚是迷人,穿于林间,回味自然的骄子,因而折服于她的旖旎。

旷野雪原之上,它在笑。

寒天冻地时,那雪原上,一片静寂,想不到的死气,在辽阔的原野上空环绕。恍惚间,有种莫名的渴望,去找到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富有生机的东西也好。梅就如此,在你希望的时候出现。无需你再盼望,即使寒天冻地。在冰冻三尺时,在万物皆凋时,唯有梅花在雪原上傲然挺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梅花诗圣洁的,但却是很少被人观赏的花朵,对于梅花来说,从来不会有别人细细观赏自己的事情,茫茫无人,只出于两个原由,不是梅花少,便是人畏寒。梅就是这样,不图为人所欣赏,但却在默默中为冬天增添生机。正像蜀相诸葛亮一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无为自化,是老子的境界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谁曾见,在春花烂漫时,梅在争?谁曾见,夏荷娇艳时,梅在舞?谁曾见,大地灿烂时,梅花也参与其中?谁不知,寒冬时,陪伴松柏的,只有梅?梅不争抢而又在春之前奏响生命的华章!或许,梅也向往着华丽和惊羡,但是它还是没有这样,因为它懂——“夫为不争,故莫之能与之争!”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叶归根,梅也不然,物种的定理,万物都要死亡。梅是傲气,但此傲在骨,这是它伟大的精神所在。什么叫迎难而上,这,是梅的傲骨!但,它总要凋零,可它死,也不能平淡!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就这样?不,它不会。它要活出意义,为世界留下点什么。谜一样的梅啊!化尘为泥,它香气不散,这是它的品格——“无度虚日,无度虚生!”

这就是梅,它就像一个仕人,与其说它是花,不如说它是一部成长的历程。一个无名小卒,默默尽力,后来,他长大了,但是,他不去争,不去抢,而是以不懈努力收获绝对的物品。当他去世后的几百年、几千年,可能他已骨朽无痕,但他的成果却永散芬芳!

是的,这就是梅,一个无为清净的心灵,一个奋进自强的灵魂,一个永留芳名的品性!

狂风暴雨之中,傲立在旷野上。

当风暴突起,当骤雨袭来,当万物抵挡不住雨点和狂风的进攻而纷纷死去,唯有竹;它们不像树,叶落枝断;不像花,消失不见;不像庄稼,七零八落……它们不管雨多大,不管风多狂,只立着,那是铮铮铁骨。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枝繁叶茂是树丛的风格,竹,没有这种特权,不高不矮的一枝,冲天而长。而竹子也不因枝少儿丧失了生的信念,它知道,生命无法改变,但生活可以改变,虽不是一步登天,却在不断地生长,竹节是最好的见证,它们是竹子最好的印痕。在默默中,你会发现,竹子早已长高,在竹的世界里,蓝天使永远的目标。一枝竹的力量永远不会雄厚,它们的力量是团结迸发出来的,冥冥中已注定,它们生在一起,就无法分开。一枝竹子叶十片,千枝当会有万叶,虽枝繁叶茂不能用在一枝竹上,但千枝竹子绝对可以用这个此来形容。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子不开花,这是自然之道,爸爸跟我开玩笑说:“若竹子开花,大熊猫岂不完蛋?”竹子不开花,是它的人格,不经意不会想到,看破浮尘的竹子,是一种高雅,独处一面,蜂蝶围绕的牡丹固然华贵,但清奇的竹子却分外高雅,在雅的境界里,华贵又算什么呢?

是的,这就是竹,一个生生不息的命运,一份高贵典雅的生活,一副不畏风雨的傲骨!

一派秋色,唯有菊伴舞。

菊,美吗?美,的确很美,但的还是凄美,在这样丰收的季节,很不幸,花少得可怜,似乎只有菊,也许不是,但是菊花是秋风中的主角,整个秋天,由它去装点,使得萧萧秋风在扫落叶之余,也有了一丝生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众所周知,秋风的前奏是夏天的炎热,夏的代表,当为荷花。荷花到秋天,自然是叶尽花败,但菊花就不这样,对于菊花来说,秋风的考验是充满趣味的。秋的来临,是菊花充满愉快,对困难微笑才是强者的风采。菊也有残凋的时候,但是,这之后,仍有花朵傲然挺立,这些傲霜的花朵不正是最后的胜者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偏是菊花的实力了。

大家都听过诸葛亮吧!三顾茅庐,访的就是他。诸葛亮是个贤能的人,非常有才华,之所以去求他,就证明了“此人不贤更无贤”。

菊花不正是如此吗?在秋天,是菊花在傲立,而不是别的花朵,不用抱怨,人家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也能盛开,你别的话就不行。

我们平时,不要抱怨别人不赏识自己,不爱护自己,那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若是到了“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地方,又有谁不赏识自己呢?

是的,这就是菊,一种坚忍不拔的品格,一份无可挑剔的实力,一个不能遗忘的能量。

茫无际涯的白色里,青色阻挡不住。

青松,是苍劲的代表,它不如花儿艳丽华贵,更没有花儿的受人娇宠,在寒流到来时,并不能像花儿一样睡着,只有挺立着,站立着,寒冷中,它默默地挺立着,在无际的原野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也许是上天给它如此的使命,也许是它与自然的斗争,在雪的面前,它是那么坚强,那么勇敢。大雪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房子在它的攻击下房顶塌下,而青松却让它棘手,青松的粗壮,是它可以与大雪斗争的战袍。在这样的困难前,它没有低头,而是迎难而上,克服了这困难,青松傲雪,不是它的天职,是它的品性,不屈服一切的品性,它是我们所敬仰的,更应是我们所学习的。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万花丛中,有哪朵花雪后见其高洁?百树林中,有哪一棵能像松一样雪后见其本色?是的,唯有松,青松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论语》中的子曰:“岁寒方知松柏之后凋也。”又如墨子所言:“至天寒以见梅,至地冻以见松”。也似老子所云:“夫何以厉害也?应如破雪之松,万物皆凋而不见败。”是啊,真是“风雨后方知英雄本色,晴空下一览无尽风光。”松就是如此,在经历困苦后也被人推崇。

是的,这就是松!一份迎难而上的品性,一种功成力后的天性,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

一树春雨,满枝红梅,掩盖冬的沧桑。桃花遍地,是自然的香汗滴滴,东风吹过,便将绽放的它们染成无比清秀的粉红,温馨带来自然的绽放,将松叶凝注的靛青熔融。

6.描写自然作文:冬雪 篇六

桔红色的船身,就像一个永远也不会长大的小孩,在穿着漂亮的披风向你炫耀。是呀!这只轮船寄托了小朋友们多少天真的梦幻呀!它身上笼罩着一种永远不灭的颜色――金色。记住,在有小朋友的地方,就永远有快乐,就有阳光。小朋友们总爱在你身上蹦来跳去,而这时的你又像一个几经沧桑的老人,有节奏地发出古老的“呀呀”声。但面对小朋友的行为,你没做出丝毫的反抗。继续默默无闻的担当着属于自己的角色。银色的风帆永远都是最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假如你是真的大船,那有多好呀!你可以扬起你理想的风帆,随风而飘,随波逐流,因为,命运就掌握在你手中。

旁边的种挺立着充满浪漫气息的圣诞树、古色古香的椰子树、绿榕大伞似的的榕树。但最惹人喜爱的还是那一片绿茵茵的草地。看,它们迎着阳光,永远都是充满生机。张开双臂,向风姐姐炫耀着它的新衣。绿草从中点缀着一朵不引人注意的小花。它呀,在尽情而贪婪地吮吸早晨的露珠。快活极了!绿草、小花,组成了一幅不加雕琢的“万绿从中一点红”的绝妙图画。

7.巧借自然作文浑然天成 篇七

【关键词】 写作 习惯 勤练笔 兴趣 赞赏 评语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73-01

有人说: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人们给予了语文那么浪漫的定义。可见她所涵盖和呈现出来的是一片多姿多彩的天地。作文教学是这片多姿天地中的一朵高雅脱俗的兰花,吸引着众多的采撷者,只为馨香众,求者遍山隅。

空谷幽兰,凛然怒放,如此清新脱俗,得益于得天地之灵韵,日月之精华。作文亦如此。大凡佳作,多巧夺天工。能达到文与自然生活和谐相融,应立足于平时知识积累与方法的掌握。在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兼顾作文教学,我粗浅的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让写作有源源之水,供给写作之脉

水是兰花的生命之源,是兰花生长之根本。给兰花浇水是兰花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古人云:“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 。而作文教学中,平时的积累正是写作之水。若习作如有源之水,必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细心。

积累写作的好词佳句,积累习作所需的生活素材,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也是习作课堂教学能否有实效性的必要前提。关于积累,可以让学生养成读书勤记录,学会摘抄的好习惯。很多语文老师让孩子准备的好词佳句本,就是为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而准备的。积累不是光摘抄到本子上就完事大吉,要指引学生多去记忆,运用,让摘抄积累真的成为源源之水,供给作文学习之用。温水养兰,润笔于心。

二、给习作充足的养分供给,言之有物

“兰养好,在植料”这说明了养好兰花,肥料的重要性。一切的花卉生长,肥料是不可少的。而作文教学也需要“肥料”,那便是平时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手段——勤练笔。“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勤练笔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无从下手,出现茶壶煮饺子的现象。

其实,写作如唱歌.每天练嗓子会掌握发音技巧,而经常动笔,则慢慢地就养成了动笔的习惯,习得了写作的技巧。在培养勤练笔的习惯过程中,很多老师抓住了写日记,周记这一手段。写日记和周记的确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不过,单单是只布置了写,而没能做好写的效果反馈分析,这样的写是收效不大的。

于是,我建议在低年段可以培养写的习惯,内容不用过分的去关注,而中高年段可以偶尔让学生根据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有主题的练笔。这样有助于通过对比,了解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的差异,为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做准备。对于内容自由的日记或周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描写实物的真实性,和记叙事情的合理性进行引导,力争做到作文展示出真实的生活。写日记或作文中还常出现学生反映:觉得生活平淡,不知道写什么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时常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作文有事可写。比如:回家看看妈妈额头眼角的皱纹,由此你心里想到了什么?观察家里的一张照片,关于这张照片,你回忆起了什么?这样的日记和作文就能言之有物,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无真实情感的现象。

三、用赞赏的评语,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阳光是兰花进行光合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是制造养分的能量来源。作文教学中的阳光就是恰到好处的评价。教师恰到好处的评语,对学生的写作是很好的指引。人们对赏识教育所持的态度褒贬不一,而作文教学中的“赏识”是不可缺少的。

作文评语中,一定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委婉指出学生的不足。如果直言不讳,虽然会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同时也许也会扼杀了一个孩子的写作积极性。所以一个语文教师,一定得具有胜任给学生写作文评语的能力。也许你的一句话,便会激起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开启了孩子的写作灵感,从此爱上写作。平时多利用班级学习园地,或学校校报,乃至一些刊物给学生投稿,更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

四、植根生活土壤,激发创作灵感

土壤给予了兰生长的根基,作文教学也离不开生活这片土壤。人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融入的社会生活中。而作文也是如此,它是来源于生活的,是生活的呈现,是生活的剪影。但文学又是高于生活的。所以在植根现实,反应现实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创作的能力,借助生活中的多种途径,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处理。一篇文章,除了有了真情实感的流露,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这样巧妙而贴近生活的构思更会让读者感到妙不可言。

上一篇:农场副场长下一篇:团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