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2024-09-22

养生之道经典句子(精选6篇)

1.养生之道经典句子 篇一

美容养生句子大全

1、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

2、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4、谤来不戚,誉至不喜。

5、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6、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7、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9、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

10、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11、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12、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13、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14、树怕剥皮,人怕伤心。

15、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16、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17、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饱暖安乐,纵情恣意,如是夭折者多。

20、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21、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22、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23、养心莫善于寡欲。

24、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

25、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26、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27、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28、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

29、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0、

31、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32、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33、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34、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35、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36、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37、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3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39、养成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是增进健康的一大因素,使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不加挑剔。

40、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41、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42、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43、身体要过着一种有规则的、有节制的`生活,方才能保持健康。

44、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

45、俭、和、静四字可以延年。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46、世上最高级的三个医师:节食博士、安宁博士、快活博士。

47、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48、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49、夏为蕃(草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50、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51、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52、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存之本。

53、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54、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55、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56、年青人有的是健康,因而他也就浪费健康。一旦觉得健康值得宝贵的时候,那犹如已经把钱失掉的败家子,是已经失掉健康了。

57、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58、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

59、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60、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61、使身体充满精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快活的习惯。

6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63、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64、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65、世上最好的医生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情。

66、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67、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68、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69、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70、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71、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72、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

7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74、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75、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76、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77、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78、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79、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80、体欲常劳,食欲常少。

8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82、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83、按摩为养生之一术。

84、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85、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8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在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2.经典养生十六法 篇二

1、发宜常梳

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發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

方法: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

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

方法: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齿宜常叩

方法: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

6、舌宜舔腭

方法: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舔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舔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舔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舔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7、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舔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

功效: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8、腹宜常摩

方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9、浊气宜常呵

方法: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10、胸宜常护

胸部为人的重要脏器心、肺所居之处,其下为胃腑,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护胸部,避免外伤的发生。带肚兜有防风寒、护胸腹的双重意义。

11、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袭,尤其是气候变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最好能随着季节的变冷穿上毛质或棉质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应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让风吹袭。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功效:注意背部保暖,能预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症。

12、皮肤宜常干浴

方法:睡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摩擦全身皮肤。先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开始,然后摩擦面部、颈部、两肩、两臂、胸部、两肋、腹部、腰部下至两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常摩擦皮肤可使全身气血畅通,改善皮肤的呼吸功能和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有利于强壮体魄,预防感冒。

13、肢节宜常摇

方法: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摇转10周,再逆时针摇转10周,然后以同法摇转右上肢肩关节;接着双手叉腰,做腰椎环转运动,左右各转10次;最后,双手叉腰,双脚并拢,呈半蹲位,以踝关节为轴,顺时针旋转10次,逆时针旋转10次。

14、足心宜常搓

方法:每晚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把脚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将两手掌搓热,以左手握左足趾,用掌心缓慢地搓擦左脚的足心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然后再以同法换搓右脚足心。

功效:常搓足心可补肾强腰、滋阴降火、聪耳明目、颐养五脏六腑,对眩晕、头痛、头昏、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5、谷道(肛门)宜常提

方法:站立或取坐位、卧位均可,深吸一口气,同时有意识地上提肛门及会阴部,保持5秒钟左右后,再缓慢呼气放松肛门,同时内收小腹,以助浊气排出,反复做10次。每天可进行数遍。

功效:有意识地反复做收缩肛门的运动,可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淤血,对预防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遗精、遗尿等均有作用。

16、大小便时宜闭口

方法:大小便时要闭口,咬紧牙关,用心排便,不讲话。

功效: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外泄,有补肾、健齿的作用。

文章来源:凤凰网

3.养生的优美句子 篇三

2.愿我的祝福同你的短信铃声一起响起,来到你的身边,帮助战胜病痛,希望你的病痛随同看完的短信一起消失,早日恢复健康!

3.小白菜不能生吃,制作菜肴时,炒、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营养流失。小白菜具有清热除烦,行气祛瘀,消肿散结,通利胃肠等功效。

4.每天接受你的爱,却不曾说声谢谢,你生病了,我一定要陪在你身边,飞机踏破距离的遥远,鲜花与呵护给你祝愿,希望你能早日康复!

5.早晚两勺蜜,润肠舒胃气;生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天天吃花生,少把疾病生。

6.电脑背面辐射,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距离以能看清楚字为准,至少要50到75厘米的距离,这样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7.多做运动勤锻炼,疾病统统靠边站,闲来无事做保健,无灾无病远医院;饮食均衡宜清淡,瓜果蔬菜都吃遍;心态平和怒伤肝,快快乐乐人人羡。世界保健日,愿您身康体又健,开心每一天!

8.寒冬依旧,脂肪要少;平日多补,蛋白重要;纤维少沾,蔗糖不能少;维生素补充,适当就好;食盐属咸,过度不好;健康养生,陪你过冬。

9.养生之道: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保健,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愿您身体健康!

10.让幸福如雨洒落你心间,让健康如水滋润你心田,让短信带去我的祝福:愿幸福永远陪伴你!朋友,早日康复,愿您快乐!

★ 秋季养生短信

★ 秋季养生谚语

★ 秋季开学的优美句子

★ 秋季霜降养生短信寄语

★ 寒露养生祝福语句子

★ 冬至养生短信经典句子

★ 摆渡人优美句子

★ 优美句子短句

★ 优美哲理句子精选

4.养生发朋友圈句子 篇四

我昨天很喜欢你,今天很喜欢你,而且有预感明天也很喜欢你。

依偎着你心跳声如此频繁,就算世界末日我也会嚣张的笑。

亲爱的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不能一天没有你。

有时候,能被一个爱的人欺负自己一辈子,也很幸福。

我不完美,比如,想你的时候不肯说,开心的时候脸上没有表情,为你担心却一直骂你,而且从没说过爱你。

永不褪色的是对你默默的关怀,永不停息的是对你无尽的思念,永不改变的是对你深深的爱恋。

我的勇气加上你的勇气,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我了,千万不要难过,不是我不爱你了,也不是你错过我了,而是我终于有了勇气离开,但请你记得,在这之前,我真的有傻傻的等过。

我心里有个小秘密你想不想知道?让风悄悄告诉你,我喜欢你,真的好喜欢。

前半生为了找寻你而到处流浪,后半生呀为了陪伴你而原地打转。

我的愿望是一夜暴富,不然抱你也好。

因为知道不能没有你,所以我会更珍惜。

遇到的人成千上万,但最后只剩你,与我相伴。爱,不只是偶然。

生命中,有一个人可以去惦念,那是缘分;有一个人惦念着自己,是幸福。

5.关于养生经典名言 篇五

1、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曹庭栋

2、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发怒。――梁章矩

3、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朱德

4、善养者终之,旁忧者半之,虚用者夭之。――曹植

5、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李时珍

6、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张从正

7、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林逋

8、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龙遵叙

9、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葛洪

10、摄生之道,大忌嗔怒。――魏裔介

11、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佚名

12、风者,百病之始也。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曹庭栋

13、保持一生壮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长青春和心。――柯林斯

14、养生如病,不得他求。――曹庭栋

15、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吕不韦

16、强忍着自己的眼泪,就等于慢性自杀。――威廉・弗雷

17、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曾国藩

18、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退。――蔡清

19、服药千副,不如一宵独卧;服药千朝,不如独卧一宵。――杨慎

20、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蔡季通

21、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徐甜斋

22、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梁章钜

23、草食之兽不疾易蒌,水生之虫不疾易水。――佚名

24、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司空图

25、太饥伤脾,太饱伤气。――曹庭栋

26、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孙思邈

27、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佚名

28、医能医病,不能医命。――鲁迅

29、纵耳目之欲,恣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枚乘

30、使身体充满精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快活的习惯。――葛德文

31、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曹庭栋

32、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佚名

33、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曾国藩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佚名

35、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3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佚名

37、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葛洪

38、吕祖谦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好不要太过考虑身体的健康。――霍姆斯

39、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梁章矩

40、得而不喜,失而弗扰。――佚名

41、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佚名

42、治已病,不若治未病。――曹庭栋

43、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吴普

44、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李光庭

45、妨碍休息和一定的睡眠是直接自杀。――徐特立

46、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巴尔扎克

47、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

48、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乔治・桑

49、食不语,寝不言。――佚名

50、势顺则强,气顺则舒。――刘基

51、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吕坤

52、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佚名

53、世上最好的医生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情。――史威福特

54、寤寐不惊忘嗜欲,何须采药烁金丹。――严慎修

55、树怕剥皮,人怕伤心。――李悝

56、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梁章矩

57、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马克思

58、世上最高级的三个医师:节食博士、安宁博士、快活博士。――史威夫特

59、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张景岳

60、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除了节食、安静这两位医生外,还有一位,就是快乐。――丘吉尔

61、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饮食衣服,所以养形也。――程颢、程颐

62、饱食伤心,忠言逆耳。――佚名

63、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中寒肠鸣腹痛。――《黄帝内经》

64、心平则气自和。――王通

65、居心要宽,持身要严。――申居郧

6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67、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吕岩

68、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诊作。――佚名

69、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子

70、饮食节制常常使人头脑清醒思想敏捷。――富兰克林

71、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林逋

72、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何坦

73、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徐荣

74、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司马光

75、多病无完身,久病无完气。――吕坤

7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金缨

77、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佚名

78、食能以时,身必无灾。――佚名

79、善治国者不忘危,善着生者不讳死。――钱琦

80、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葛洪

81、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林逋

82、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83、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钱琦

84、心察损神,语多伤气。――申居郧

85、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管仲

86、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林逋

87、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马总

88、厄穷而不悯,遗失而不怒。――韩婴

89、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90、忧倦既积,灾衅必生。――佚名

6.经典之中的养成之道 篇六

一、教师应有的境界追求

“对每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

我们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啊,我辛辛苦苦上课,有几人在听?天晓得他们到底想要学什么。是的,现在的学生很难教。他们从小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接受信息面广,视野开阔,思维也活跃;他们正处于个性发展期,喜欢猎奇,张扬自我,对一些传统的东西不感兴趣,尤其是在“师本位”的课堂中,他们更多表现的是叛逆。面对不断呈现出新特点的教学对象,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如何妥善处理好相对稳定的、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急剧增加的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多样性的基础上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在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后,有人问这位历史老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历史老师作了如下回答:“对每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怎样的一种境界?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境界从何而来?我想,这位受人尊敬的老教师用一辈子备一节课的精神、境界,来源于他“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的好学之心,来源于他“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的爱生之心。

是的,我们很多教师虽然在认认真真地备课,但是,我们是在用心备课吗?听同行开的一堂题为《一国两制》的课,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但是里面运用的素材大多是陈旧的,多为五、六年前的内容,追奇求新的学生会喜欢“炒冷饭”吗?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能让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在于让教育的内容“保鲜”,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跟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关,就看我们是否能用一辈子去备课。

二、走出人文缺失的教育

“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童年的情趣。”

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我们教师,大多羞于提起自己(孩子)学习、工作的场所是职业学校,因为我们职业学校很多学生的表现实在让人难为情。而这样的现象也足够让我们教育者反思:难道我们的职业教育真的如此糟糕?我们的职业教育有多少关注了学生的身心成长问题?我们平时的管理举措有多少关注到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渴望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当他们失利于初中会考而进入职业学校后,在社会世俗的眼光中,职高生的定位已经基本上抹杀了他们成为优秀人群的机率。当他们觉得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让自己成为他人瞩目的焦点时,这群正处于迷惘和彷徨并有着强烈叛逆心理的学生,往往就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人说,形形色色的职高生事件的背后实质上是学生群体心灵上的一种宣泄,甚至可以说是人格被扭曲的心理释放。但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充分学到正当的“消闲”方法。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

也就是说,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些不良表现,社会、家庭、学生固然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但我们学校也难辞其咎。因此,“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种种正当娱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习与性成,将来离校之后,继续将他空闲时的精神归纳在这种正当娱乐中,这是很重要的教育。”

回顾我们学校走过的这一段路,尽管成效还不是非常之大,但已小有成绩。

读书活动。借助于这个平台,我们引导和教会学生享受阅读,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英国学者菲普斯俄语);一本好书,“不但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也会友善地帮助你了解这世上繁复纷杂的思想、情感与事件,它更会教你如何尊重别人和自己。书总是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我们的智慧和心灵”。(高尔基语)

灯谜。学校开设灯谜选修课,不定期地举办猜灯谜活动,定期更换灯谜旗幡等一系列活动。很多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会,从会到迷,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更活跃了。同时,在灯谜活动中,他们也获得了道德规范的熏陶。

其他社团活动。翰墨飘香书法社、飞扬文学社、漫画社、体育舞蹈社等等,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一路驻足留恋,一路欢声笑语,无形中凝聚了一股有生力量——这就是人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是的,我们的教育只有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现在,我们许多职业学校都很重视课改,教育中也不再仅仅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技能并重,且随着各级创新科技大赛的推行,学校教育更趋向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因如此,学校在教育中往往忽略了一些人文学科的教育,学生由原先“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训练技能的机器”,失却了人文的滋养。所以,即使学生不去享受阅读,那我们至少要教会学生享受技能,无论是专业技能、体育技能,还是自己爱好的刺绣、编织等,必须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促使学生不断发挥潜能,不断精进技能。当学生从正当的休闲娱乐中享受到其中的乐趣,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才不会乘虚而入,我们职业学校的形象才会越来越好。

三、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为知识。”

当年培根大师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让我们千军万马去挤一座独木桥。如今,这样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善,但是,人们却在读书之余大嚷“读书无用论”。这究竟是为什么?知识真的没有用吗?还是我们对知识的态度存在问题?

仔细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发现大师早已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他说,“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

这让我想起了《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说过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论断已经过时,现在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这是说,你掌握了一些知识,并不意味着有了力量;而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是知识的知识,才是真正有力量。是的,在现如今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很多教学行为偏离了教育的宗旨,让学生拥有知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只能是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却在学生还没有具备掌握、消化、运用这些知识时又把源源不断的知识一股脑地塞给他们;传递给学生思想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思考,可是我们却大开“一言堂”,强迫学生把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不给他们咀嚼的时间,长此以往就导致他们“消化不良”乃至造成“杯弓蛇影”的恶果。我们的教育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想这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其实,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他们中的有些人却不愿意练习,于是,过一段时间,他们觉得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便觉得学习没有用。殊不知,“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语),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你没用(所学到的知识);正是因为你没用(所学到的知识),所以你觉得学习没用。

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做到,“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活起来”,当知识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当他们学会运用知识来服务于自我、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时,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浓郁起来,知识的力量也会不断地显现出来。

上一篇:三重一大具体实施细则下一篇:大学是否值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