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综合报表(精选9篇)
1.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一
医院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医院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一)
我院的安全生产工作在“****”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指引下,按照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方针,从提高认识入手,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为了推动本医院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我院制定了20**年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
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
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好,责任制是否落实,关键在于领导。为此,我院设立由院长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院自去年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二、针对上一安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划分岗位职责、标准明了、程序清楚,同时细化各岗位、各部门的考核细则,严格考核,真正做到依法治院、科学管理。
三、本工作目标
(一)坚决杜绝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不发生重特大医疗事故、消防、交通等安全事故,杜绝集体上访事件。
(二)在今年住院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方面,切实落实风险防范措施,设专人负责,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三)加强院内的安全学习、培训管理,每季度对全院职工开展一次法律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职工的法律安全意识。
(四)继续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纳入各科室的季度考核,并直接影响到当月的奖金,并要求各科室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分析查找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医院与各科室负责人要分别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五)为了加强院内的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节假日有领导带班,无脱岗、漏岗现象,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六)加强对我院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对临时用工人员做到情况明,底数明,管理规范。
(七)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各类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各科室要切实履行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各项专项检查工作。
(八)及时报告本单位发生的重、特大安全问题,不瞒报、漏报。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院要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安全工作。努力创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一定要收到明显的效果,这为医院在今年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确保生产安全提供了保证,也为医院顺利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坚信,同时我们也有信心,在新的一年里,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我们定能完成本的工作目标。
医院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综合维稳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综治维稳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综治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综治委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医院内外环境整治,消除危害医患人身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强化医院及周边综治维稳工作举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2、基本原则。此次整治专项行动,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党政抓总、综治协调、单位联动、硬化措施、细化责任、认真落实、确保平安”的原则,在镇委、政府及综治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综治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全院职能部门(科室)的优势,形成强大声势,务求取得实效。
3、工作目标。一是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坚决杜绝重大食物中毒,促进饮食场所安全;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成立医院综治维稳整治领导小组,强化院感卫生监督,提高医院整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源头预防有效、内部管理有力、外围防控严谨的工作格局;三是特别注意影响医院安全稳定的食物中毒、医患纠纷和肇祸精神病人能得到及时处置、解决和收治,保障公众安全感的明显增强。
二、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
1、集中开展学习贯彻上级的宣传教育活动。各科室要组织全科职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综治维稳会议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心,责无旁贷地做好医院及周边、单位安全防范工作。
2、全面开展排查化解消除安全隐患活动。医院迅速开展饮食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医院周边的饮食店、小食品摊点及烧烤摊点,要联合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清理整治,坚决取缔无证饮食店,把好病从口入关,防范医院及周边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3、全面开展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控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肇祸精神病人大排查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全镇肇祸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对排查的重症精神病人,送往定点医院,并实行台帐管理,务必做到全部收治,防止人员失控,危害医院及其他公共安全。
4、开展防范和处置医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活动。医院各科室要以发生在医院及周边暴力事件为前车之鉴,举一反三,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深入排查医患矛盾纠纷。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监管,防范医疗纠纷发生;针对存在的医疗纠纷,及时加强医患沟通,按照法律和规章,在区分轻重缓急,着眼于解决问题,依法妥善化解纠纷;对有思想情绪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要注重教育疏导,对诉求合理合法的尽快解决到位,对诉求不符合法规的要耐心做解释工作,真正做到化解纠纷,调顺民心,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引发暴力事件,对无理取闹的,及时上报,必要时联合公安部门坚决依法打击,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
5、开展学校、幼儿园夏季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和监管活动。春夏之交,是传染病与季节性疾病多发的季节。相对成年人来比,幼儿、少年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一些疾病如手足口病、流感、甲肝、乙脑、肠胃疾病、哮喘肺炎、疹子等都是这个季节最容易感染的疾病,我院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技术指导,利用患者门诊、住院时机及时宣传疾病防治知识,鼓励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卫生疾控机构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卫生制度,尤其是学生晨检、发热缺课学生的登记跟踪等,以便疫情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
三、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机构。成立医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为成员,保证各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
2、健全排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敏感时期要联合开展“扫荡式”排查,确保医院各部门排查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保证医院及周边场所安全稳定问题,做到情况清、底数明。
3、健全信息机制。建立科学、准确、快速的信息收集,报送制度,使职能科室间情报信息交流共享,确保领导小组成员短时间掌握工作信息,并及时作出工作反应。
4、健全运作机制。各科室要积极工作、密切配合,对重点问题和突出隐患实行联合整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将安全隐患和问题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责任追究
1、明确领导责任。各科室要把维护医院及周边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建立科室责任制度,形成科室主任负总责、亲自抓,具体抓、深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项工作纳入科室年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
2、落实监督检查。院办公室和防保科要加强对餐饮业和饮用水等饮食安全工作措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承担维护饮食安全的责任。
2.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二
收益是财务会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对收益的研究是会计理论的重心, 并且随着新型经济业务的出现及报表使用者需求的变化, 收益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传统收益确定模式以历史成本、收入的配比和稳健原则为基础, 传统收益报告只有在资产现有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才予以确认损益, 没有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资产价值的总体影响。因此, 传统收益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 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 不能满足使用者对业绩信息的要求。
基于以上因素, 收益报告的改革及应用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世界各国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团体纷纷提出改革意见:综合收益报表 (综合收益表) 或第四财务报表被提上日程, 并已在一些国家应用。
二、概述
综合收益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收益概念提出的, 即“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权益的一切变动。”
与传统收益相比, 综合收益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它比传统收益更接近经济收益, 服务于决策有用观, 体现的是损益满计观, 采用了资产负债表观, 而且更符合财务报表勾稽关系理论。综合收益的确认计量更好地贯彻了权责发生制, 体现了适度稳健原则。
综合收益各个组成项目的确认与计量仍是难点, 比如, 综合收益应以现行价值或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但在实务中还将保留混合计量模式。此外, 对于各组成项目何时应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哪些项目应计入综合收益、这些项目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以及如何区分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当的标准, 各国都在进行着探索和改革。
三、综合收益项目
笔者在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综合收益报表列报的研究中发现, 由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比较宽泛, 除明确为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项目外, 其他项目的认定存在一些模糊之处, 加之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一些新的概念不断提出, 却又缺乏明确的概念定义, 导致会计实务中对诸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权益性交易”等概念出现了较多的混淆误用。很多上市公司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对其他综合收益各个项目的金额来源不清晰。因此下面将对报告中各个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旨在为报告的编制者提供依据。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
该项目主要受核算中的如下几方面影响: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即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涨,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利得, 公允价值下降,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 (报表中以“-”号列示) 。需要说明的是,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分为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债权性投资使用摊余成本计提本期产生的投资收益, 本期可实现的损益受企业确定的实际利率影响, 通过阅读年报, 笔者发现上市公司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很少出现债权性投资, 年报中大部分为股权性投资, 公允价值主要从公开的证券市场获得。
2.处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时, 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减少, 同时当期净收益增加;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当期净收益减少, 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年报中上市公司绝大部分均在其他综合收益表中披露了此项内容, 但是几乎均未披露转入损益的项目及对净损益的具体影响金额。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对其他综合收益也会产生影响, 具体表现为以下3点:
现有会计准则规定: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即当确认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资本公积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此时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尚未终止确认, 但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已经转出, 即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中成为重分类调整事项从其他综合收益此项目中转出, 使得本期净收益减少。
(2)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工具的减值转回不再影响其他综合收益列报金额, 因为它是通过损益转回的。
(3)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该权益工具价值回升时, 应通过权益转回,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转回。
允许转回减值的权益工具在价值回升时是通过所有者权益转回的, 即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使得其他综合收益此项列报利得增加。转回分录为:
4.上述影响均需要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的差异的问题, 调整所得税对该项目的影响。
现以一实例来解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由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列报金额的形成过程。
某企业2011年3月5日购入某公司普通股股票4 000股, 每股价格11元, 各项交易费用330元。企业将其列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购入时会计分录为:
2011年12月31日, 股票价格上升, 每股价格上升为每股11.87元, 共升值4 000×11.87-44 330=3 150元, 会计分录为:
2011年12月31日, 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为3150×25%=787.5
2011年12月31日, 企业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报的项目及金额为: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 (损失金额) :3 150
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787.50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0小计:2 362.50
(二)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此项内容主要受如下核算的影响:
1.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 投资企业应按照持股比例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此时造成企业其他综合收益此项目利得增加或损失增加。
2.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与所出售股权相对应的部分转入“投资收益”。此时造成重分类调整金额增加, 利得转出会造成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 同时净收益增加, 损失转出导致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 同时本期净收益减少。重分类调整的金额对综合收益的总额不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处理均建立在合理已分重分类调差损益的前提下。
3.上述项目均需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调整所得税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现举一实例说明:
2011年8月7日, 甲公司出售所持B公司10%股份, 取得价款2 000万元。原持有B公司40%的股份, 对B公司有重大影响, 采用权益法核算。出售时, 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7 500万元, 其中:成本6 000万元, 损益调整1 00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500万元。甲公司出售该长期股权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
所得税影响额为250×25%=62.5
2011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B公司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为500万元。则甲公司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为150万元 (500×30%) , 会计分录为:
所得税影响额为150×25%=37.5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分享的利得 (损失金额) :150
减: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分享的利得 (损失金额)
产生的所得税的影响:37.5
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187.5
小计:-75
(三)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项目
此项内容主要受如下核算的影响:
1.现金流量套期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和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应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期末公允价值上涨, 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利得, 公允价值下降会增加此项其他综合收益的损失 (报表中以“-”号列示) 。
2.被套期项目为与其交易, 且该预期交易使企业随后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 原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 应当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减少, 同时增加当期净收益;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减少当期净收益, 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
3.企业预期原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净损失全部或部分在未来会计期间不能弥补的, 应当将不能弥补的部分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原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已确认的损益 (即前期已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利得或损失) , 应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净收益 (即从资本公积中转入投资收益) 。利得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减少, 同时增加当期净收益;损失的转出会导致其他综合收益在当期发生增加, 同时减少当期净收益。两种情况均不影响综合收益的金额。
4.上述影响均需要考虑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的差异, 从而考虑所得税对该项目的影响。
现举一实例说明:
2011年1月1日, 某公司预期在2011年6月30日销售一批商品X, 数量为100 000吨。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公司于2011年1月1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Y, 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 并且衍生工具Y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11年6月30日。2011年1月1日, 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为零, 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1 100 000元。2011年6月30日, 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 000元, 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25 000元。6月30日, 公司将商品X出售, 并将衍生工具Y结算。公司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 即通过比较衍生工具Y和商品X预期销售价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假定不考虑衍生工具的时间价值、商品销售相关的增值税及其他因素, D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011年1月1日, 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2) 2011年6月30日。
所得税影响金额25 000×25%=6 250
(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所得税影响金额=25 000×25%=6 250
当期产生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利得25000
减:所得税影响金额为6 250
当期期末同时转入损益的净额为18 750
小计:0
(四)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根据外币折算的“资产负债表”中“报表折算差额”填列其他综合收益中的该项目金额;根据当期转入损益类科目的金额, 分析填列“处置境外经营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股本, 累计盈余公积及累计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上述处理是根据现有会计准则作出的一些解释和说明, 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调整过程中还需规范与综合收益相关的业务处理方法, 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 力争在核算阶段就进行明确的划分, 建议在会计核算上单独设置。权益类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 将明确为其他综合收益的交易或事项, 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计科目;或者在资本公积下设置“其他综合收益”二级会计科目, 将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与权益性交易形成的资本公积彻底隔离, 避免继续出现混淆, 也便于统计数据填列报表项目。
摘要:财政部于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财会[2009]8号) , 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 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 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同时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进行了相应调整, 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在现有报表中,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项目被明确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中其核算方法存在一些模糊及难以确认的事项, 使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如何形成比较模糊, 有可能造成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不够准确。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综合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及2010.
[2]程春晖.综合收益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M].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王辉.综合收益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3.生产统计报表内容 篇三
统计员的工作汇报就是及时、准确、完善的向相关部门呈递《生产统计报表》。尽量让我们高层管理 人员对所管辖的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并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我们详细的汇报中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进度、材料供应、计划执行状况,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等,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异常情况,可以了解人员的思想变化等。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了解这些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并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统计一般是交叉统计为最佳,例如生产的数据,由仓库监督统计;报表上的统计,审核必须是对口的人员。即生产上的数据是由仓库进行监督统计的,就是反应了交叉统计。没有统计软件的情况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与输出平行,例如总输入的用料单与总产成的进仓单,进仓不单是产品的数量进仓,还要重量进仓(因为重量是要和你的输入材料做对比的),还有废品进仓(也是数量与重量登记)。有入必有出。统计的人员首先要明白数据怎么来的,要学会利用数据,而不是为数据打工。
二、工作汇报的内容,工作汇报的内容很多,现只就生产、质量、物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生产方面的汇报(1)各类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2)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3)生产进度状况与工时投入,生产跟踪情况。(4)现场作业状况(5)各类生产异动情况:包括进度异动、工艺异动、其它异动。(6)生产人员工作情况(7)各订单完成情况(8)产品交货状况
2、质量方面的汇报(1)各道工序、各车间(班组)的产品质量情况(2)质量问题及质量异动(3)各种产品的不合格率机造成因素(4)内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质量问题的追溯(5)质量问题的处理汇报(6)质量目标达成情况(7潜在的质量隐患
3、物料方面的汇报(1)物料供应计划的完成情况(2)物料定额达标情况(3)物流的顺畅程度(4)物料耗用情况及日消耗量(5)剩料、缺料解决办法(6)余料、呆料、废料、遗留旧货及零部件的处理(7)再生物料跟踪情况(8)物料异常情况
三、工作汇报的形式生产作业管理中常见的汇报方式如下:
1、口头报告
2、书面报告(1)生产日报表:报告生产状况(2)品管日报表:报告品质状况(3)入库报表:报告产品完成状况及库存状况
3、会议报告(1)生产会议:定期的生产协调会(2)产销会议:定期的产销协调会
四、生产部门的生产统制信息,该信息决定时间,尽量使周期时间缩短,以便把握细微的信息,其 主要信息如下:
信息种类 信息内容备注生产进度信息
1、综合生产量或生产实绩;
2、不同机械或不同工位的生产实绩;
3、发生生产进度慢和其
处理结果。
2、是了解进度的信息品质信息3、1、品质不良项目和详细内容;
2、品质不良对象的实施信息;
3、同一不良 品的库存
品是表示产品质量是否达到了要求的重要 信息
4、成本信息
1、实绩工时;
2、使用的材料、部品费;
3、经费是表示如何进行利益管
理的信息
5、生产性信息是评价工厂的生产性,使其上升的指标,具体有以下内容:
(1)生产性=产出量÷投入量
(2)原料生产性=生产量÷原材料使用量
(3)劳动生产性=生产量÷作业人数
(4)设备生产性=生产量÷设备台数
(5)作业能率=计划工时÷实绩工时×100%
(6)稼动率=有效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100%
(7)作业度=实际生产量÷标准生产量×100%
(8)出勤率=出勤人数÷在籍人数×100%
(9)良品率=良品数÷检查数×100%
(10)材料利用率=产品数量÷材料使用量×100%
五、生产统计报表的作用及填制生产日报表是生产部门向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的汇报形式中的一种,其用途,在于使管理者能够了解生产进度,发现生产异常并能依此做出适当反应处理。
其内容一般包括:产量、工时、效率、成本的 基础资料(成本单位;材料、部品费;使用数量;经费):
1、《个人生产日报表》:是我们统计的最基本记录,其内容有姓名、年月日、工种(岗位)、品种、工序、产量(毛数、入库数、合格数)工时利用(准备、生产、异常分析)、废品分析、班组长、检验员,其中工时利用包含操作者的工时利用和设备的工时利用,所以我们必须要求操作者填制相关的设备工具名称和编号,并能很好的监督工时统计表的正确性。单个产品的生产必须以单个工时为基准填制,不能用整体代替个别,甚至用区间范围代替单个产品工时给生产能力的整合带来障碍和不定性因素。
2、《工时统计表》包括人员的工时和设备工时。(工时记录)班组长统计直接发生的工时,车间统计员分别在班组统计报表上汇总,班组每日统计,车间每日汇总:年月日、作业人员或单位(班组统计在“作业人员或单位栏”填作业人员姓名、设备名称、车间统计则填写工序别或工段别)、工时(标准工时、实际工时、累积实际工时、效率分析)、复核、统计人员
3、《材料消耗记录》(用料记录)班组长、车间统计员分别统计自己所在层次的用料情况,每日统计,层与层的统计数据要相衔接,并与库房相衔接。主要填制的内容有年月日、材料名称或类别、耗用单位(订单号)或工序(设备名称及编号)、工作成果记录(半成品、成品)合计、昨日结存、今日领料、今日结存、复核、统计人员(如数控统计设备材料消耗来核定设备的加工能力)(SMC片材消耗以 料箱编号建立物料消耗记录来统计片材的实际生产和消耗量)
4、《部门生产日报表》:年月日、单位、原料、名称、领入(本日领入、昨日结存、合计)耗用(本日耗用、损坏、合计)、结存、领入累积(本月领入、上月结存、合计)、人工(男:、正班:人、加班:时、女:、正班:人、加班:时)、批别(订单号)、产品(名称、规格)、批量(数量)、本日生产(产量、累积)、主料耗用(名称、数量、累积)、产品缴库(数量、累积)、设备效率使用(项目:故障、停机、保养、开动率、负荷率、设备使用率;时间、%)、部门主管、车间主任、制表;简而言之,《部门生产日报表》必须有原料、人工、产品、主料耗用、产品入库(产量)、设备效率使用 等方面。
六、生产统计中的稽核生产统计主要是对生产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控制,随时掌握并提供生产动态情报信息,接管和核算与生产相关的其他重要的数据管理工作,对生产进行全程监控与跟进,以确保整个生产活动和系统高效、有序地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
1、生产统计员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
1-1生产统计的主要工作:工时统计生产统计员生产计划统计生产进度统计物耗统计生产资料统计工作策划
1-2说明:1-2-1工作策划:包括统计工作方向的确立,工作方案的策划,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工作程序 的确定。
1-2-2生产跟进:包括车间待转及转出跟进,全程跟进,成品入库跟进,以及月生产汇总等。工时统计。包括各部门日操作工时统计,月平均产品工时统计合计与工资核算,实现工时工资分配 到人,以及工时系数修正提议等。
1-2-3物耗统计:包括材料消耗系数的测定和核算,每月各部门的生产加工记录,每月各部门的材料 消耗记录,每月材料实耗与定额的对比分析,以及物料进度统计分析等。
1-2-4生产资料统计:包括生产计划单物流台账和材料消耗定额的配套制作,技术参数的配套提供,领料单的收发存控制,内部人员培训资料的整理统计,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等。
1-2-5生产计划的统计:包括生产计划的达成情况和编制情况、异常处理等。
1-3关键绩效指标1-3-1生产统计的及时率=生产统计延误次数/总统计次数*100%1-3-2生产统计的准确率=生产统计差错次数/总统计次数*100%
1-3-3生产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1-3-4生产统计报告上交的及时率
1-3-5产量统计准确率=员工实际生产合格产量/总产量*100%
2、生产效率的计算
2-1生产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水平
2-1-1生产效率=标准工时(净得工时)/实际工时*100%
2-1-2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100%
2-1-3生产效率差异率=实际工时/净得工时-1
2-1-4实际工时可以理解为实际工作时间,即生产现场每名员工工作时间的总和2-1-5净得工时是指产品的总加工时间,可以说是制造产品所花费的时间合计
3、生产异常的分类统计:
3-1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3-2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3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3-4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3-5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称机种异常
3-6水电异常:因水、电、气等导致的异常
七、报表的呈送和存档
1、生产计划部门
2、生产物控部门
3、生产审计部门
4、财务结算部门
5、生产管理部门
4.安全生产工作第50周报表 篇四
(2011)第50期
毕节市安委办:
现将我站第50周(12月10日-12月16日)安全监管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第51周工作安排计划上报你办,请给予提出指导意见,并在下周工作中更加完善。本周全办未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森林火灾事故。
附件:第50周安全生产工作信息周报表
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安监站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观音桥办事处安监站安全监管工作信息周报表2011年 12月16日
5.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五
青岛亨通达实业有限公司运行车间运行班现有员工22名,在公司党政的带领下,该班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班组建设,系统性地提炼、形成安全文化理念,努力做到安全文化理念被每个班内人员主动认同,积极实行;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稳定提高,规范化的安全行为在每个小组人员身上得到体现,班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牢固,与安全相关的制度、规章得到规范性实施,努力实现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形成安全文化体系。
一、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建立和谐的班组安全文化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抓好安全这件头等大事,保证车间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提倡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每位员工都牢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排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安全隐患。经过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我们不断完善身边设备,工作环境,及时增加工作所需安全设备。这些都是我们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强,对身边的人保护意
识强的一个具体表现,他们是实际操作者,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守望者,该班组人员安全意识极强,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向班长反映,而且我们还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为了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公司不惜巨资为车间增加防护措施。46MW热水锅炉,设计图纸忽略了锅炉进水阀门处安全护栏的设置,该班组的小组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经车间申请,公司决定增设安全防护护栏一个。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开启进水阀门的安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安全是班组建设的永恒主题
该班组根据的生产发展要求,结合班组实际情况,各小组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生产安全学习活动,会议主要围绕本周生产过程中碰见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针对不同的情况,大家积极发表意见,最后汇总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整理记录后存入小组事迹档案内,各组内人员会收到相应记录的复印件作为工作的指导材料。运行大班组则综合各小组会议内容,针对典型安全事件进行专项讨论会议,最后汇总内容及举措,作为规章条文写入车间内部管理制度内。运行车间运行班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包括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练,一次紧急事故演练(循环水泵事故、皮带事故、炉排链条事故模拟等)等,并且将这些过程及结果记入班组日常工作记录中。针对一些各小组巡检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班
长安排专门安全员作为消防等安全装置的维护及准备工作,确保无安全“死角”的工作环境。
各小组组长更主动要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这不但是对自己工作的信任,更是对企业的一种承诺。也正是因为此该班组各小组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成立了以组长为基础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在安全教育培训上,该班组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职工从思想上,从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突出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觉悟,突出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突出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突出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最终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
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更是一丝不苟的去遵守安全会议所传达的内容。他们积极总结日常工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针对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针对易出现问题的系统,他们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除渣皮带机系统,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长年露天在外,而且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运行,为了避免结冻,我们特制了蒸汽加热系统,保证了皮带机的正常运转。但是这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过高的蒸汽温度对皮带也是一种破坏,为了避免突然出现皮带断裂,无法抢修,维修小组在供热运行前,已经做
好了断裂接头,而且将所有的抢修工具放置在专门的应急抢修仓库内。这样无论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处理。这只是该班大量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小角落,为了循环水泵的正常运行,机械密封等泵体易损件,而且准备好各种自制专用工具;为了提升机的正常运转,在距离提升机安全位置出放置这提升煤斗,销子、链扣、专用工具等所有所需物品等。
三、建立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该班司炉小组认真学习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第二,提高生产技术的能力,熟悉操作规程;第三,要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及互相监督和督促的精神。由于我公司特殊的工作环境,所从事的工作,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危险,一个人工作,总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总有疏忽大意的地方,所以运行车间运行班向公司申请各小组配备语音对讲机,经公司批准,各小组均配备对讲机。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巡视人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该班组经常和大家提出:凡事都要尽心,凡事都要精心,更要精益求精,不要有任何麻痹思想。从我做起,熟练掌握安全专业知识,预知危险,分析和控制危险,才能做好各方面安全防范措施。经韩芸钧班长及各小组长研究决定,巡视频率由以前的一小时一次提高到至少每小时两次,同时每班都有自
己制定出的严格的巡视路线,巡视的具体内容。实际工作中,每个小组的巡视频率都在每小时三次以上。这样不但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更为正常供热打下坚实基础。
该班组不但从“理论”上严格要求员工认真记录、学习,而且在设备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该班维修小组本着创新求变的理念,历经长时间的反复讨论及不懈努力,反复试验后,终于成功自制出无停炉吹灰装置。在此基础上,他们更进一步努力,也同时研制出空气预热器及省煤器半自动吹灰装置。此两个设备的成功投产,不但确保了供热正常运行,而且还减少了员工清理炉膛积灰的频率,减小了劳动负荷,同时降低了产生危险的可能性。虽然减小了清理炉膛的频率,但是为了正常运行,清理是不可避免的。在进炉膛清理积灰之前,运行车间运行班所有小组提前到达现场,电工小组提前准备好照明装置,司炉小组做好停炉降温工作,维修小组准备好清理所需的各种工具,为清理人员做好一切准备。为了清理人员的人身安全,班长强制规定,在炉温低于50℃之后才可进入,而且必须穿防高温服,佩戴防毒面具。
司炉小组也同样出色,不管是烘炉、煮炉还是带负荷运行,他们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严格根据规程中规定的数据进行操作。他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成功总结出紧急停电、循环泵故障、补水泵故障、锅炉运行故障等的应对措施及人员分配,将可能出现事故的地方扼杀在萌芽
中,出现的事故夭折在起步阶段。为了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运行车间运行班组分两层梯队进行操作,第一梯队就是司炉小组,生产第一线上的他们经过认真的巡视,及时发现问题,由第二梯队的维修及电工人员进行修复,这样由专业人员进行修复抢修故障的措施,避免了情急情况下,由于操作的不当对人员的伤害。
四、努力实现班组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
该班组始终以坚持以安全为主,质量、现场、培训为辅四结合的管理体系。推行“谁主管谁负责” 的管理理念,在专业内实行分片负责,对口把关的管理办法。该班组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加强现场安全及质量管理,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严格要求各生产环节按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作业,作业人员不达标准的必须现场立即整改,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同时,还加大动态检查工作力度,在生产现场进行自检、互检、专人检查工作,对疏忽安全操作问题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此外,坚持做好每天的设备巡检工作,认真记录,及时发现现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案并认真落实。全面提高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做好各项工作,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该班组结合不同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符合时代、符合我厂新形势需要的思想教育活动,排除各
种不良因素对职工的干扰和影响,保证职工始终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该班把职工的家访谈心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长期坚持与职工谈心交流,及时化解职工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理顺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全班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而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工作环境,员工自然以厂为家,更加注意保护自己工作的环境,更加爱护自己操作的设备,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使事故发生变成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6.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六
白酒业是安徽古井集团的支柱性产业, 相比于酒店业、农产品加工业、房地产等, 安徽古井集团的白酒业, 也是国家大型企业。2015年古井集团实现盈利66亿元, 相比去年增幅10%, 纯利约为10亿元, 相比去年增长20%, 缴税20亿元, 相比去年增幅10%, 总资产高达121亿元, 每项指标都去到了一个历史高度。
二、财务分析
(一) 战略分析
1. 行业分析。
白酒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向大型企业转移, 区域性品牌优势如雨后春笋般显示出来, 同一地区的白酒企业在区内遭受到别的品牌冲击, 势必使得企业努力发展壮大, 向大型企业集中, 已应对市场的挑战, 将会不断的推陈出新, 淘汰, 稳步向前发展, 最终得以凸显品牌的优势。安徽古井贡酒集团也不例外, 近两年在产品营销和推广方面做出不少努力, 逐渐从安徽的驰名品牌上升到全国知晓的品牌之一;另外受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酒类也趋于多元化影响, 白酒的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 还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使得安徽古井贡酒集团能够得到高效快速成长。
2.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安徽古井贡酒集团顺应白酒业随时代的发展, 从产品本身以及销售各方面更趋于年轻化, 将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同步进行, 高端竞争走向竞合, 使集团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较好的盈利能力。
(二) 偿债能力分析
1.2009年~2013年短期偿债能力。
2010年较2009年流动比率有所增长, 但从其资产负债表可看出2010年的随着企业规模扩大, 流动资产增多的同时流动负债并未发生剧烈变动;2011年相对更不平稳, 流动比率有所减小, 短期偿债能力较差。2012年~2013年间企业规模逐渐成型, 流动负债也随着经营渐强而减少, 速动比率逐年增长趋于行业平均值, 所以该集团总体短期偿债能力逐年增强。
2.2 2009~2013长期偿债能力。
2010年比2009资产负债率增大, 总资产有所增加, 可见古井贡酒集团的债务负担加重, 但2012年~2013年资产负债率的减小, 由于流动负债的减少导致负债总额减少, 古井贡酒集团的债务负担越轻;总体偿债能力较强;2011年利息倍数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短期借款的增加, 流动负债比率提高;2012年~2013年利息倍数的增加, 古井贡酒集团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 股东权益比率指标越来越高, 偿还债务的保证越大;所以该安徽古井贡酒集团总体长期偿债能力逐年增强。
结合上面的分析, 近期和日后偿债能力会慢慢变大,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安徽古井贡酒集团应对债务的能力是很强的。
(三) 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在2011年~2013年间受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影响:随着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增加而增加, 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要高于其他类资产的周转速度,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 就会使总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以及近些年来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由于流动资产周转率相比其他类资产的周转率一直增加的幅度较大, 所以, 古井贡酒集团流动资产所占比率越大, 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古井贡酒集团若想要提升总资产周转率, 必须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资产营运能力较好, 尤其是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非常突出, 堪称行业楷模。
(四) 盈利能力分析
1.2009~2013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角度分析。
盈利能力关联着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 也是关联着债权人能否收回债权的保证, 是古井贡酒集团的重要的能力之一。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直接反映反映古井贡酒集团资产的增值能力, 2010~2013年间随着利润的增加, 古井贡酒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越来越大, 该集团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好。而总资产报酬率相对增加平稳, 一直以来古井贡酒集团对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保持的较好。
2.2009~2013从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利发放率角度分析。看出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股利发放率随着企业发展逐年增加,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越高, 古井贡酒集团的运营越好, 普通股东可得到收益也越多, 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股利发放率越稳定, 企业盈利能力越发稳定。综合以上各指标分析, 可得知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盈利能力较好。
(五) 发展能力分析
1.2009~2013从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角度分析。安徽古井贡酒集团以2010基期为例, 以后每年的营业收入均大于上期收入率均为正值, 并且持续增加, 其中2011~2012年增长幅度明显, 收入增长率均大于资产增长率, 集团在销售方面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但在2013年末企业的收入增长率小于资产增长率, 销售方面出现了平稳现象, 变相说明该年度在销售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另外企业期间集团的销售值达到顶峰, 集团业绩蒸蒸日上, 营业收入增加频率很快, 企业规模无形中逐渐扩大。综上分析, 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销售增长能力、销售增长效益型加好。
看出安徽古井贡酒集团自2009年以来, 其资产规模不断增加, 资产增长率均大于0, 资产投入一直保持增长, 其中2012年末—2013年末增长最为明显, 又因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持续增加, 资产效益性逐年提高。而2011~2013年间资产的增长绝大部分来自负债的增加, 但在2013年资产增长来源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 资产增长能力较强, 在同行业也具有先行一步的优势, 综上分析可得出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资产增长能力较好。
2.2009~2013从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与收入增长率角度分析。
从图6中可看出2010~2011年间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利润增长率大于其收入增长率, 可得出安徽古井贡酒集团正处于成长期, 业务不断拓展, 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不短增强;但在2012年末出现营业成本, 税费等成本费用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该阶段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2013年末利润增长率再次大于收入增长率, 企业的发展能力扔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同时2010~2011年间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股东权益增长率随着利润增长率的增加而增加平稳;同时股东权益增长率是受净资产收益率、股东净投资率、净损益占股东权益比率三个因素影响, 从盈利能力可看出净资产收益率逐年递增的, 则安徽古井贡酒集团运用股东投入资本创造收益的能力越来越强。综合以上各指标分析, 可得知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发展能力较好。
三、安徽古井贡酒集团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评价与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1. 现金流的管理。
通过对2009年至2013年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我们可知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整体盈利能力不错, 一直在同行业名列前茅。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缺陷: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幅度较大;古井贡酒集团现金周转能力和有关获得现金能力的指标有待加强;现金持有量太高, 没有必要进行短期与长期投资活动, 虚增了没有必要的负债。因此, 在看到企业非常好的盈利能力时, 古井贡酒集团也应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2. 存货的管理。
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的成品库有很多的存货积压, 这既是未来发展的保障, 又是古井贡酒集团高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纵观目前的管理现状, 应尽快在存货数量及产品属性等方面有所改进, 合理控制成品的类别及数量, 避免积压。
3. 资金与股权方面。
资金需求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满足集团日后的资金要求, 古井贡酒集团应尽快销售产品, 加快在经营方面的现金流入, 有效结合财务杠杆, 多和外界取得合作机会, 并且进一步增加融资机会。而规模的扩大带来的风险又将对古井贡酒集团的经营能力、组织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股权结构分散, 获得的支持力度有限。
(二) 未来发展的评价
同时, 公司进行投资要明确目标, 认真分析和评价投资带来的风险与收益, 万万不可盲目投资;要明确投资的重点, 更要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伙伴, 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投资的自身素质, 要培养古井贡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改善集团的管理层次和重要决策制, 同时监管方面也有待提升, 严格集团的财务制度, 注重人才的需求, 惜才和培训, 旨在拥有一支能够开展更宽、更强的经营团队。集团也应该加大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集团生产应根据情况, 把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与加速应收账款周速度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并统筹安排, 进行必要的短期或长期投资。管理者应加强资金利用率, 为集团和投资者创造更多的财富。
(三) 提出建议
第一, 提升集团的战略管理能力, 要想持续发展, 管理者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第二, 提升财务预测能力, 由于安徽古井贡酒集团经营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而财务预测就成为经营决策的核心内容;
第三, 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内部控制能力;
第四, 古井贡酒集团应提升自身管理创新能力, 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 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管理的关键步骤;
第五, 提升涉外理财能力, 企业间的经营合作与贸易往来规模越来越大, 涉外投资迅速发展, 同时也间接提升古井贡酒集团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第六,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古井贡酒集团在经营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面临多钟风险, 其中财务风险尤为重要, 生产风险、营销风险、研发风险、投资风险都会间接影响财务风险, 所以, 集团应加大关注财务风险。
摘要:通过财务分析用以判断分析企业的实力、盈负利水平, 可以客观得出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动向, 这使得财务成为一个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古井贡酒集团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战略分析等对角度以及结合图解分析法对本企业进行财务分析, 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整合企业近两年的数据报表进行系统分析, 完成以下综合分析报告。
7.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七
《结售汇综合头寸日报表》及报送说明
年月日
单位:万美元
一、报送方式
(一)银行应于每个工作日上午10:00之前,登录“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上报上一工作日的《结售汇综合头寸日报表》,网址为http://,银行具体登录及数据报送方法详见网上服务平台首页“常用下载”栏目“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报送手册及模版”。
(二)为保证银行能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服务平台”报送头寸报表,各外汇分局应登录“内网网上服务平台”,为辖内地方性中资银行和非做市商外资银行做好初始设置和日常维护。“内网网上服务平台”网址为http://100.1.50.12,外汇局具体登录及操作方法详见网上服务平台首页“相关下载”栏目“结售汇综合头寸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三)如遇网上服务平台故障无法传输数据,银行和外汇分局应及时电话联系国家外汇管理局,联系电话010-68402536,并启用电子邮件和传真方式报送头寸报表,全国性银行和做市商银行发送邮件至yinhangchu@mail.safe.gov.cn,传真至010-68402303;外汇分局汇总辖内地方性金融机构数据后发送邮件至内网邮箱manage@bop.safe。
二、项目说明
(一)“当日对客户即期结售汇”统计该交易日银行全系统对客户办理的即期结售汇业务的金额,不含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到期履约。
(二)“当日自身结售汇”统计该交易日银行全系统开展的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自身结售汇业务的金额。
(三)“当日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签约”统计该交易日银行全系统对客户办理的远期结售汇业务的签约金额。
(四)“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统计该交易日银行全系统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交易的金额,不含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的履约。
(五)“当日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签约”统计该交易日银行全系统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期交易的签约金额。
三、项目计算关系
(一)(10)=(1)+(2)+(3)+(4)+(7)+(8)
(二)差额(2)、(3)、(7)、(11)、(15)、(17)、(20)=结汇-售汇
(三)差额(4)、(5)、(6)、(8)、(9)、(12)、(13)、(16)、(18)、(19)、(21)、(22)=买入-卖出
(四)(14)=(10)-(11)-(12)
四、关于远期违约和展期的统计处理
(一)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合约如发生违约,应按照与原合约相同的交易方向,将违约金额以负值计入“当日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签约”的对应栏目内。例如:银行的一笔100万美元客户远期结汇合约在2006年3月20日发生违约,银行应在该日《结售汇综合头寸日报表》的 “当日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签约”中“结汇”栏目内计入-100万美元。
(二)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合约如发生展期,先按照违约进行
处理,再作为一笔新签的远期合约进行处理。
(三)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如发生违约,应按照与原合约相同的交易方向,将违约金额以负值计入“当日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签约”的对应栏目内。例如:银行的一笔100万美元银行间远期买入合约在2006年3月20日发生违约,银行应在该日《结售汇综合头寸日报表》的“当日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签约”中“买入”栏目内计入-100万美元。
(四)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如发生展期,先按照违约进行处理,再作为一笔新签的远期合约进行处理。
五、其他
(一)对客户“结汇”指客户将外汇卖给银行;对客户“售汇”指客户从银行买入外汇。
自身“结汇”指银行将本行外币形态的资本金(或者营运资金)、利润、不良资产等结构性敞口资金转换为本币形态;自身“售汇”指银行将本行本币形态的资本金(或者营运资金)、利润等结构性敞口资金转换为外币形态。
“买入”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入外汇,“卖出”指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卖出外汇。
(二)全部项目在交易订立日(即:交易日,T+0)时点计入头寸报表。
(三)“即期”交易包括T+0、T+
1、T+2的交易,“远期”交易指T+3(含)以上的交易。
(四)银行办理的各类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不计入结售汇综合头寸和收付实现制头寸的各项目,仅作为头寸报表的附加项统计。
(五)银行应按照每笔交易的外币金额统计,不得使用交易的人民币金额折算美元。各种外币均折合美元统计,不保留小数点。银行将非美元折算美元时,应使用实时交易汇率。对于使用实时交易汇率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一日一价进行统计,不得按旬或按月取统一折算价。每日价格的选取方式由各银行总行自行确定。
(六)头寸报表中的“当日收付实现制头寸”仅是计算项目,不作为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对象。
(七)“当日对客户人民币对外币掉期履约”、“当日银行间人民币对外币掉期履约”的统计项中,“结汇/买入”和“售汇/卖出”分别指掉期交易近端或远端的履约外汇金额。
8.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八
一、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存在的不足
计划生育是基于我国人口形势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其对于稳定我国人口增长态势, 提高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则依赖统计报表工作的正确与否。但是, 近几年由于各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干预增强, 报表造假频繁, 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有所下滑, 数据真实性也受到怀疑。就目前来说, 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统计数据准确率低。
部分地区群众, 尤其是地处中西部偏远地区群众对于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思想认识落后, 未及时申报出生。部分计划外生育群众, 故意拖延人口出生申报时间, 造成新生人口统计数据不准确。在中西部地区, 民族成分复杂, 生活习惯差异性大, 部分少数民族避讳死亡, 瞒报死亡人口数量, 这就影响了人口出生、死亡统计数据的正确性, 统计数据基数错误直接影响了对后续的人口增长水平统计。统计数据的高度偏差也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阻碍。
2、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未受到应有重视。
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直接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整体进程。但是部分领导人员, 思想认识水平不足, 没有清楚的认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单纯的数字计算工作, 认识偏差导致其忽视统计工作资金拨款, 造成统计工作资金不足, 深入调查难以正常进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开展初期为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采用目标责任制制度, 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统计工作真实性, 部分地区的工作人员, 为了个人或局部区域利益, 随便更改统计报表中的客观数据, 人为制定数据填写标准等。将计划生育统计数据与当地行政人员的政绩结合, 在客观上提升了计划生育数据统计工作的社会地位, 引起了领导人员重视, 但是其也导致了虚假数据的增多, 降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3、基层统计部门人力物力资源缺乏, 力量薄弱。
我国的统计部门建设不健全, 基层统计力量薄弱。大部分地区没有配备专业的计划生育统计人员, 统计工作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职工兼职进行。部分地区未建立配套的帐卡制度, 死账、坏账情况较多。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深入基层, 但是由于资金、人力以及思想认识问题, 部分统计工作人员未以事实为根据, 对统计数据结果不承担责任, 漏报、错报现象时有出现。
4、统计技术落后。
统计技术落后是计划生育统计报表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统计数据中出现虚假数据的原因除人为干预之外, 还存在统计标准, 数据反复使用等技术问题。
如统计年龄时由于地区不同而产生的虚岁、周岁问题。在统计流动人口问题过程中, 人户分离半年以上由原居住地单位统计, 人户分离半年以上的现居住地单位统计, 但是在实际的统计过程中, 经常出现统计混淆、反复或漏统现象, 造成统计数据不真实。
二、解决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不足的几点建议
1、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解决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的虚假问题必须同时提高领导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摆正其对计划生育统计的认识。首先, 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实事求是观念。各地区的党组织、行政部门以及计划生育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统计的重要性, 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甄别, 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干扰。其次, 要加强数据统计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改善工作环境, 建设稳定的工作队伍, 从实际出发帮助工作人员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最终提高其的工作积极性, 保证统计报表质量。最终, 将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与考核相结合。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各地区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行政人员进行强制的统计工作量分配, 并与其业绩相结合, 这在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发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其也造成了虚假数据泛滥。所以, 进行自我监督和部门内部互相监督是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岗位责任制的前提条件。
2、加强法律监督。
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 其是保证统计工作真实、客观、科学进行的基础。因此, 各级管理人员以及统计工作执行者要共同提高法律意识, 做到知法、守法、护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标准方针。其次, 还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 在总结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时, 要建立独立的运行部门进行数据抽样核对, 对于秉公记录的工作人员加以奖励, 对于擅自修改统计数据、妨碍统计工作科学进行的工作人员要视其危害程度给予适当的批评、处罚, 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干扰。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社会监督, 将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透明化。定期公布人口数量调查表, 鼓励群众举报瞒报、谎报现象。
3、健全统计机制。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基础。一是要规划登记行为, 避免错统、漏统现象发生。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到每家每户, 统计人员众多, 数据复杂, 所以, 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实用、科学的登记表, 登记表中记录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流动情况、死亡情况、生育计划、婚姻情况等一切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内容。二是对统计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 对统计数据、报表质量以及计划生育成效进行评审、监督
, 并鼓励不同地区之间展开统计报表质量评比工作, 争取在统计工作初期发现解决问题。三是要引进先进的统计方法, 降低客观错误出现的频率。在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 应该发展多元化统计方法, 引进抽样调查、重点抽查等统计方式。
4、定期进行员工培训。
统计工作的根本是对人调查了解。所以建设一支具有专业业务素质、思想认知过硬的工作队伍是进行计划生育报表统计的关键。首先, 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贯彻实事求是的工作理念, 掌握准确的数据, 以定量的角度准确的反应当地的计划生育成效。其次, 还要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意识。部分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 没有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 因此, 导致工作过程中错统、漏统等, 当地计生部门要定期举行计划生育统计培训, 帮助工作人员掌握专业口径、对象等统计术语, 并保证其能准确的进行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操作。
三、结束语
计划生育还将长期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保证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的准确、科学性对于我国未来的计生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 所以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作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人员,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素养, 保证技术、知识的与时俱进, 为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我国的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总结了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数据准确率低、统计技术落后、统计工作未受到重视等。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不足,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利群.对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一些思考[J].大视野.2008 (07)
[2]赵美玉.浅谈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1 (01)
[3]潘兆文.徐萌.计划生育统计误差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 (12)
9.生产计划综合报表 篇九
为进一步明确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重点,强化统计业务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促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真实数据,根据《统计法》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统计原则
(一)人口数字档案唯一性原则
确保建立的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个案数字档案具有唯一性。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入库对象为本省户籍人口和外省籍流动人口。本省户籍人口全员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户籍地)负责建立,现居住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现居住地)负责对本省户籍人口个案数字档案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外省籍流动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现居住地负责建立。确保入库对象的人口数字档案资料不重、不漏。
(二)统计属地唯一性原则
确保各类统计对象的统计属地具有唯一性。本省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户籍地统计上报;外省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现居住地统计上报。现居住地还应统计上报省内流动人口在当地的生育、节育及其它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
(三)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 坚持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本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统计则以户籍地为主。现居住地也要按规定将当地流动人口统计上报。流入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还要作为常住人口统计上报。
二、统计区域
(一)以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级行政区域为界作为统计区域。省内户籍人口在县内流动,视为县内户籍人口的人户分离对象,不作为流动人口。
(二)同一地级以上市的市辖区之间视为同一行政区域。省内户籍人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跨区居住的仍视为当地户籍人口,不作为流动人口。
(三)东莞市和中山市视同为县级统计区域。本文所称“本地”均指上述统计区域。
三、统计对象
按对象户籍地与居住地的相互对应关系及居住时间将全省统计工作对象区分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一)户籍人口
1、指本省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在本地公安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包括: 户口在本地,常住在本地的人。‚户口在本地,离开户口所在地的人。
ƒ户口待定人员,包括手持户口迁移证、退伍证、转业证、劳改劳教释放证及在任何地方都未办理户籍登记手续而常住本地的人口。
2、全员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简称个人卡)由本省户籍地建立;全员人口夫妻数字档案(简称夫妻卡)按下列要求建立: 夫妻中女方为本省户籍,由女方户籍地建立; ‚夫妻中女方为外省户籍,由本省男方户籍地建立。
(二)流动人口
1、根据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县级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按流动空间划分的统计类型如下:
“省外流动人口”,是指户籍登记地在省外,因工作或生活等原因离开其户籍登记地到本省内居住的人员。
‚“省内跨县(市)流动人口”,是指本省户籍人口因工作或生活等原因跨县(市)居住的人员。
3、按流动时间划分的统计类型如下: 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本地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
4、外省籍流动人口的个人卡由其现居住地建立;外省籍流动人口的夫妻卡由女方现居住地建立。
(三)常住人口
1、在本地有长期居住趋势(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 常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ƒ户口不在本地,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④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跨区居住的,视同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
⑤本省婚嫁人口户口未随迁的,女方在男方(或男方在女方)户籍地长期居住,不作为流动人口,视同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
2、常住人口的统计规则如下:
户籍地与居住地在同一村(居)委会的,由户籍地统计。
‚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县内跨村(居)委会居住的,由现居住地统计。ƒ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市辖内跨区居住的,由现居住地统计。
④本省婚嫁人口户口未随迁的,女方在男方(或男方在女方)户籍地长期居住,由现居住地统计。
⑤常住在本地,户籍待定的人,由现居住地统计。
⑥户籍不在本地,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由现居住地统计。⑦离开户籍地所在县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户籍地不作常住人口统计。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它保密单位内的有关人员不作为以上三类人员统计。
四、统计和统计要求
(一)统计
1、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按自然统计,即每年1月1日0时至本年12月31日24时为一个统计。其中半年报表统计时限为每年1月1日0时至本年6月30日24时;月报表统计时限为统计内每一个自然月。
2、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一报表为跨统计,具体为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9月30日24时为一个统计。其中半年报表统计时限为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3月31日24时。
(二)统计要求
1、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每月初采集汇总本辖区内育龄妇女的婚嫁、怀孕、生育、节育等和人口及户籍变动情况,及时填写月信息变更报告单,有条件的同时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没有条件的须在每月3日前上报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录入,本级不出报表。
2、乡镇(街道),负责审核下级上报的个案信息。信息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于次年1月5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局。
3、县级,每年的5月15日和11月15日前将当国统表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Padis系统;于每年的1月7日将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上报市级人口计生局。
4、地级以上市,统计报表于次年1月10日前上报省人口计生委。
五、统计报表
(一)报表类型
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分为ABC三大类,A类按户籍人口口径统计,B类按流动人口口径统计,C类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并在表名处标注A、B、C类型。每类报表只须上报全年报表,月报表及半年报表各地自行保管。国统表1、2按常住人口统计,须上报半年报及全年报表。
1、A类报表细分为A1表和A2表,A1表统计全部户籍人口,A2表统计户籍在本地,但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
2、B类报表细分为B1表和B2表,B1表统计流入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B2统计流入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二)报表格式
1、月报表
201×年1月至201×年×月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1表)。
2、(半)全年报表
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人口自然变动及女性初婚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2表)。
‚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已婚育龄夫妇节育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3表)。
ƒ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分孩次落实节育措施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4表)。
3、国统表
国统表分半年报及全年报,由县级直报国家Padis平台,具体如下: 201×人口与出生情况(国人口统1表)。‚201×节育情况(国人口统2表)。
六、填报单位及数据来源
(一)起始填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县级及以上人口计生局逐级汇总、上报,直至国家人口计生委。
(二)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填报的数据来源于其所管辖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和有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获取的人口相关信息;或相关部门共享信息。
(三)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局所填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下一级人口计生局(办)上报的报表数据。
(四)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报表数据包括省级汇总数据、分市数据、分县数据。
七、统计指标
(一)出生人数,统计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所生育的活产婴儿的总数。出生胎儿只要脱离母体时有过呼吸、心脏跳动、脐带搏动或随意肌收缩等任何一种生命现象的均列入出生人数统计。
1、户籍人口统计如下: 已入户的由户籍地统计。‚未入户的由女方(随母)统计。
ƒ对于原未入户而之后入户的以及户籍发生迁移的,由入户或迁入地在下月改由现户籍地统计上报。其中:
(1)国统表的统计:跨统计发生变动(即9月份才发生变动)的不再改报。
(2)省报表的统计:跨统计发生变动(即12月份才发生变动)的不再改报。④本发现的确属往年出生漏报(含收养、抱养、送养及前配偶子女),由户籍地计入当年出生并统计上报。
2、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出生统计上报后本内将不再改由其它地方统计上报。其往年出生漏报直接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不作为当年出生统计。
(二)出生孩次,指婴儿出生时在其家庭所有现存孩子(含收养、抱养、送养及前配偶的子女)中依年龄大小的排列顺序。具体如下:
1、第一胎为双胞胎的,统计一孩、二孩各一人,其它胎次依次类推。
2、对户籍人口往年出生漏报、错报且在本统计发现的,录入信息系统时按实际的孩次录入,但统计时按已报孩子数累加孩次补报。
3、再婚夫妇生育子女的孩次,与男方和女方再婚前所生育子女数合并计算。
4、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育、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生育的子女,与男方和女方家庭现存子女数合计计算,若男方无法查证的,按女方家庭现存子女数统计。
5、收养子女的孩次与收养人家庭现存子女数合计计算。
6、已经上报的子女死亡的,其孩次随之取消,后面的孩次依次前移。
(三)政策内外出生
1、办理合法结婚登记手续的夫妻,生育的第一胎子女统计为政策内出生。未办理合法结婚登记手续生育第一胎子女,在六十日内仍未补办结婚登记的,统计为政策外出生。
2、符合《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可再生育一胎子女的政策规定,并经当地人口计生部门批准而生育的子女,统计为政策内出生。不符合再生育条件,或者虽然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经批准怀孕,生育时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其子女统计为政策外出生。
3、按规定办理了合法收养手续收养的小孩,作政策内统计,否则作政策外统计。
4、外省籍流动人口生育子女的政策属性按其户籍所在地省(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生育政策确定。
(四)死亡人数,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五)女性初婚人数,指女性初次登记结婚的人数,由女方户籍地统计。女性初婚人数包括早婚(指早于20周岁)及晚婚(指晚于23周岁)。
(六)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指已婚且年龄在15至49周岁的妇女人数之和,含离婚、丧偶、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生育(含收养等)的妇女。
(七)本期计划生育手术,指统计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施行各种计划生育手术的例数(往年手术漏报录入系统但不再统计)。
1、男结扎,指输精管结扎及粘(栓)堵手术。
2、女结扎,指输卵管结扎及粘(栓)堵手术,其中全宫切除和双侧卵巢切除统计为女结扎。
3、放环,指放置宫内节育器。
4、皮下埋植,指将“皮下埋植剂”植于皮下,通过缓慢释放孕激素而达到避孕。
5、补救措施,指已婚育龄妇女政策外怀孕的人流引产。其它情况的人流引产信息必须录入信息系统,但不统计上报。
6、取环,与放环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不需要宫内节育环的情况下将其取出的手术。
(八)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指统计时点已经采取各种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节育措施包括男结扎、女结扎、放环、皮下埋植、口服(注射)避孕药、避孕套和外用药。对落实避孕措施夫妇只计算一方,同时采取几种避孕措施的,只统计一种,并以近期(长效措施)为准。
(九)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本期人数,指统计期内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期末人数,指统计时点已婚育龄妇女子女未超过14周岁的持有效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该两类指标由女方户籍地统计。
(十)分孩次已婚育龄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现有已婚育龄夫妇按家庭现存子女数确定的对数(不含离婚、丧偶等)。其中“无孩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该家庭没有子女的已婚育龄妇女对数;“一孩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现存一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夫妇对数;“二孩夫妇人数”是指统计时点现存二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夫妇对数;以此类推。
八、特殊统计
1、跨省婚嫁
①男方为本省户籍而女方为外省户籍的,将女方视为本省户籍人口,并由男方户籍地统计。②女方为本省户籍人口而男方为外省户籍的,由女方户籍地统计上报。
2、涉外统计
①夫妻双方均为本省户籍,按政策规定不能再生育的,在境外生育并带回内地入户的,按政策外出生统计,其孩次按现家庭现存子女累计统计。②夫妻一方为本省户籍,另一方为境外的,按政策规定不能再生育但生育后在本省入户的,按政策外出生统计,其孩次按现家庭现存子女累计统计。
③男方为本省户籍,女方为境外人员(含非法入境留居),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生育子女的,女方视为我省户籍人口,由男方户籍地视为合法婚姻并统计。
④涉外夫妻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入户的,暂不作统计。
九、统计责任
1、户籍在本县,在户籍地居住的,由户籍地统计上报。
2、户籍在本县,在本县内跨村(居)委居住的,由户籍地统计上报;现居住地按常住人口统计上报,但不统计为流动人口。
3、户籍不在本县,居住在本县的,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分别统计上报。
4、计划生育手术的统计与出生统计采取同一原则,且一地统计后本内将不再改由其它地统计上报。
十、本统计口径于发文之日正式实施。附件1:报表格式
附件2:统计报表有关指标说明 附件1:
报表格式
(一)月报表
(二)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 附件2:
统计报表有关指标说明
1、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1)时点指标也叫静态指标,是反映某一时点的某种状况,它所标示的是人口发展连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静止情况。例如:总人口(地域范畴,时间范围,人口范畴),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人口性别构成(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报表中“现有”即为时点指标。
2)时期指标也叫动态指标,是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例如:平均人口,出生人数,出生率,死亡人数,死亡率,自增人数,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人数,政策生育率,节育率等。报表中“本期”即为时期指标。
2、人口计划和计生工作常用指标
1)人口计划指标有总人口数、平均人口数、出生人数、出生率、死亡人数、死亡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等。2)计划生育工作指标有:
★反映婚姻状况:女性初婚人数,女性晚婚人数,晚婚率。
★反映育龄妇女育龄情况:一孩率,二孩率,多孩率,政策生育率,一孩妇女比,多孩妇女比。★反映落实节育措施情况:本期四种手术数、一孩上环率、二孩结扎率、现有已婚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指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不包括离婚、丧偶,夫妇(或一方)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节育措施的,只统计一种)、综合节育率(男扎、女扎、放环、药具、皮下埋植)等。
★反映提倡一孩工作进展情况的指标:本期领证人数,期末领证人数,独生子女领证率。
3、常用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总人口数:又称人口总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具体时间、具体条件下有生命人数的总和。它由不同性别、不同年代出生的所有现存人口组成,反映人口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通常分为期初、期中、期末总人口数。如果已知年初总人口数,可利用人口平衡方程推算年末总人口数。年末总人数=年初总人数+(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内迁入数-年内迁出数)
式中:(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为自然增长人数;(年内迁入数-年内迁出数)为机械(迁移)增长人数 上一年年末总人口数即为下一年年初总人口数。
平均人口:指某一时期内各时点人口的平均数。用以综合反映该时期的人口规模,是计算通常以一年为时间长度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人口统计指标的必需数据。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理论上讲,平均人口数准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每一瞬间的人口数相加,再除以相应的时间长度,所取时间间隔越小,平均人口数越准确,但实际难以取得相应的原始数据,故一般只能计算平均人口数的近似值。出生人数:出生人数,是指出生时有生命现象(即有心跳或呼吸)的全部活产婴儿数,包括活产后随即死亡的婴儿。年报统计出生人数包括当年实际出生和确属往年出生漏报(包括抱养、收养的婴儿)。
出生率:指某地一年内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期内出生人数
出生率=───────────×1000‰
同一时期平均人口数
由于出生率表现的是一年的平均出生水平,因此分母采用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是生育率度量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之一。具有计算简单,所需资料少等优点。能较准确地反映生育对人口总数增长的影响。是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出生率也受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强烈影响。由于不同的人口或同一人口在不同时期性别年龄结构有较大差异,因此难以准确比较人口生育水平,且容易导出错误结论,最好与其它生育率指标综合使用。
死亡人数:指填报单位行政区域内统计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死亡有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主要指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非自然死亡则指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最易造成漏统的是出生后随即死亡的新生儿。事实上,凡有过呼吸、心跳等生命现象的活婴,不论其生存时间长短,那怕仅只一瞬间,只要是在活产后死去的均应既统计出生又统计死亡。注意,死亡统计不能把死产统计在内。因为死产是指胎儿生下时根本就不存在有生命现象,既不统出生也不统死亡。
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总人口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计算公式为: 某时期内全部死亡人数
死亡率=────────────×1000‰
同期的平均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期内人口出生数-期内人口死亡数
自然增长率=───────────────×1000‰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政策生育率:指某地区某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符合政策生育政策要求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数与该地同期出生活产婴儿总数的比率,即在一定时期内的每出生100个婴儿中,符合政策要求的婴儿比重。计算公式为: 某年政策内出生人数
政策生育率=────────────×100%
同时期出生总人数 符合政策要求的活产婴儿数,是指政策内一孩出生数和按政策规定经过批准再生育的小孩。不符合政策要求(其中符合再生育的还需要计生部门批准)出生的婴儿数是政策外出生数。政策外出生数与同期出生总数之比称为政策外生育率。
政策外二孩占二孩百分比:指某地区某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在出生的二孩中政策外二孩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属于政策外二孩人数
政策外二孩占二孩百分比=───────────×100% 同期二孩出生人数
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与女婴的人数之比。一般表示为每100个活产新生女婴对应多少个活产男婴。活产的男婴人数
出生人口性别比=──────────×100
活产的女婴人数
出生婴儿性别比值一般都在103~107的范围内波动。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分孩次、分政策内外进行统计。
领取独生子女证“本期领证人数”:为填报单位行政区域内填报期内新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数,“期末领证人数”,为统计时点母亲系已婚育龄妇女并且子女年龄未超过14周岁的持有效独生子女证总人数。领取独生子女证数
独生子女领证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在计算领证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领证后夫妇又有了新的子女(生育、收养等),已领取的独生子女证即失效,计算时应从分子中扣除。
(2)独生子女年龄达到15周岁后,计算时应从分子中扣除。
(3)分母取已婚育龄妇女总数,不用现有一孩家庭,主要是已婚育龄妇女数相对稳定,便于进行各地区不同时期的比较。
(4)由于分母明确规定是已婚育龄妇女总数,因此,即使有丧妻或离婚男子领证,分母中也不计算在内。
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指统计时点已经采取了各种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对于夫妇(或一方)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节育措施的,只能填报其中一种(选近期的、最长效的)有效措施。
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节育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落实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通常为调查时点),已婚育龄妇女采取长效措施(结扎、上环、皮下埋植)的人数占应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率(已经签定知情选择书的不计入分母,以下同)。
已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落实率=────────────────×100% 应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及时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地区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与当年应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率。
当年按时间要求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及时率=──────────────────────×100% 当年应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意外怀孕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地区政策外怀孕(政策外怀孕人流引产、政策外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占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
当年政策外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意外怀孕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按规定应查环查孕(凡使用药具或上环、结扎不满一年和应采取而未采取任何避孕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实际接受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期内接受查环查孕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100% 同期该地区应该接受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建卡)率:某一时点(通常为调查时点)、某一地区在居住满一定时间(一个月)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实际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并登记造册的人数。已婚育龄妇女登记造册人数
【生产计划综合报表】推荐阅读:
年度综合科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11-05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09-09
生产实习计划07-08
如何完成生产计划08-15
煤矿年度生产计划09-03
生产车间整改计划11-02
填写生产拉日报表应注意的问题 新07-28
生产计划排程表07-16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07-22
生产计划之进度控制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