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24-12-14

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9篇)

1.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s Urbanization

Wang Fujun(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Developing small town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hange our country’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omplete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 round way.In the urbaniz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ggard planning, the irrational layout, the infrastructure in small towns getting behi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weakening of economic functions of small towns and other problems.In allusion to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at we should develop small towns with advanced planning and rational layout, establish the managerial system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towns and leaders in small towns should rightly deal with Three Relations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Small towns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uthor: Wang Fujun(1968-), Master, Finance and Economy Department,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national economy management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王福君(鞍山师范学院)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小城镇经济功能弱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小城镇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体制,小城镇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等对策。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化

作者简介:王福君(1968—)硕士鞍山师范学院财经系副教授,从事国民经济管理研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小城镇经济功能弱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小城镇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体制,小城镇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等对策。关键词:小城镇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化

小城镇是指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农村建制镇。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迅速。据2001年统计,我国有县城2053个,农村建制镇19555个,这些星罗棋布的小城镇镇已经初具规模,经济发展活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小城镇既是推进城镇化,逐渐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一、小城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小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基地

小城镇的发展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工业、技术、文化教育、信息、市场、金融、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有利条件。而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又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这种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使小城镇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最终实现农民富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城镇是城乡物资交流的场所和文化生活服务的中心

小城镇由于有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比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以及较好的服务设施,历来是城乡物资交流的场所,农产品的集散地①。由于小城镇又是一个文化生活服务中心,有利于逐渐改变农村居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和水平。

3、小城镇是调节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重在逐年增大②。尤其是大城市的卫星县城和无支柱产业的边远县城,剩余劳动力一般已占劳动力总数的1/2左右,小城镇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既防止了他们盲目涌入大城市,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又能在城市需要补充劳动力时从这里流出予以满足。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农工相兼,亦工亦农,就地消化,使之安居乐业。同时也为城市一些有专长、善管理的高素质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地方。

4、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小城镇中的各种企业吸引着不少外资和民间资金,促进了城镇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建筑、建材、冶金、轻工、家电、餐饮、娱乐等的发展。扩大了国内需求,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健康发展。

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

小城镇规划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附近城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是一项

整体的区域性的规划,它决定着区域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整个建设与发展战略布置,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而且现在的布局又不合理。我国的小城镇几乎都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且又沿交通干线成线状分布,根本无法形成条块结合。

2、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的生活服务设施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公用设施等满足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小城镇应首先加强当地水、电、路、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带动建筑、运输、包装、餐饮、教育、娱乐、体育等相关产业发展。

3、小城镇经济功能弱化

以往城镇化的动力主体是政府,城镇的设置、规划、建设都取决于政府的政

③治取向和政治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与当地经济特征的融合度,缺乏整体性、前

瞻性,不能用长远眼光来考虑开发、建设小城镇,导致小城镇辐射能力没后劲,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供给难保障,城市和产业层次递进缺位,功能互补缺乏。

4、小城镇建设法规不健全

小城镇的建设法规应与城市建设法规相区别。在规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各类工程设施管理、环境保护与绿化管理等方面都要有较详细的法规,以便操作,而且在操作中要严格执法,避免有法不依和变项执法情况的出现。

三、有计划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由此可见,发展小城镇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发展小城镇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

1、科学规划小城镇的性质和功能

科学规划小城镇的性质,是指从小城镇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出发,来确定小城镇的功能。主要依据是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状况、小城镇对大中小城市的依托程度等,以此确立了小城镇的功能,才能确定小城镇的性质,是工业城镇,矿业城镇,商业城镇,还是旅游城镇等,从而确立了小城镇的发展方向、规模,而后布局。

2、正确规划小城镇的经济格局、使之各具特色

既然是小城镇,规划其经济发展方向时,就应以小为主,注意与当地经济特征的融合,以发挥本地优势为主,以发挥传统产品为主。立足于区域优势,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及结构,据此形成自己的城镇特色和经济结构。在规划时要避开大中城市的优势产业,挺进夹缝形成不同特色的专业化小城镇。浙江省小城镇的经济格局比较有特色;义乌是小商品集散地;胜州主要生产领带;海宁生产皮革;庆源生产香菇;东洋生产塑雕等。

3、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服从经济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小城镇的规划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小城镇要形成区域经济的一个支撑点,要形成经济网络。在行政隶属的体系中,要形成村→镇→县城→中小城市→大城市这样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不但是行政的,更应是经济的、社会的,不同层次要担负不同的功能,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体制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小城镇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空间布局等方面发展还不平衡,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所以必须从体制上解决以下问题:

1、户籍制度待进一步理顺。户籍制度造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虽然于200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但户籍制度在实际中仍用来区分保护和限制的对象。给予城市劳动力以就业保护和一特殊的就业权利,而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没有形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在实际中应实施居住证制度。

2、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2002年各城市政府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但城镇化进程中往往会出现城市近郊部分农民的耕地已被城市建设全部征用,政府虽付给一定量的补偿金,但并没有负责给这些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各地政府应根据小城镇特点,把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根据其经济实力确定合适的保障范围、项目和水平,使进城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城市的保障,以吸引他们融入小城镇。

3、地方性的就业政策有待理顺。地方性城市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往往迫于城市就业的压力,而人为地抬高劳动力异地就业的门槛,限制了从业自由,破坏了市场对工资的决定原则,这种以就业保护为特征的城乡分割政策,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三)小城镇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小城镇虽小,但也关系到各方面,需要处理好若干关系问题,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土地的分配和使用,人口的增长和控制,国家的财力和自我积累能力,农业智力的开发和人才的培训,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较好的领导素质,就会只注重任期内的效应,而忽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取得经济、社会、生态的最佳效益。小城镇领导者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是:

1、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农业的国际化趋势,在我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走城镇化道路,没有城镇化提供的条件,农村产业化也无法进行,但城镇化也需要有农业产业化来提供物质基础。小城镇根植于农村,它在规划布局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农副产品资源,形成农业产业化。在实际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镇化优势,全力支持和帮助推进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在农村产业化的基础上全力支持和帮助农村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体系。

2、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在原有乡镇基础上大力发展小城镇,是目前认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捷径,但会导致城镇建设过于分散,规模过小,失去了城镇化原有的意义。据统计:如果把县城从目前的1.4万人平均水平扩大到一倍,就可以多吸收剩余劳动力4800万人。如果把集镇从目前的500人的平均水平扩大一倍,就可以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2650万人。城镇过于分散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保护土地和环境资源,同时也无法形成城市的效应。应当考虑当地的客观条件、发展方向、辐射能力等因素,不能以近期利益为出发点,要看到长远成本(如二次迁移成本等)。

3、正确处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辅业的关系

小城镇是经济发展聚集的结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小城镇的发展。要因

地制宜、突出重点、强调特色。要全面确定和培育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点,一个小城镇没有主导产业,也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要大力发展其他辅业,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农村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但要分清主辅关系。

(四)积极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打破过去政府大包大揽、一 包到底的作法,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可以鼓励企业、个人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①张丽华•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思考[J] •北方财贸,2003,(1)第33页 ②许丹艳,张计堂•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J]•市场与管理 第22页

③高全成·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共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 •农村经济导刊,2003(3)第19页

2.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1 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基于对写作教学活动的观摩与思考, 笔者通过访谈和调查部分教师和学生, 认为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准备不足。教师布置英语作文题目后, 不少学生直接下笔就写。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地去审题、破题, 对题目没有真正的把握, 从而写出的文章文不对题。

(2) 堆砌语法。英语写作中必然会用到基本句型、短语等。但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语法的准确性, 而忽视了文章的条理性, 有些学生写的文章根本不通, 纯粹的语法堆砌。

(3) 以考试为导向。为了应付高考,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猜题、押题, 只让学生操练有限文体 (如图画作文、图表作文等) , 甚至让学生背诵“写作模板”在考场上套用, 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无效评价。高中老师往往对学生的作文不评价, 打个分数了事。无法发挥评价的作用。

2 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 学起来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 本身就存在很多困难, 而写作则考查一个人英语的综合水平, 是难度最高的一个项目。 (2) 各小学、初中的英语教学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导致同一班教学出现英语水平多样化, 甚至两极分化。 (3) 有些同学基础薄弱, 单词句型没有储备, 产生畏难情绪, 丧失信心,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3 提高书面表达的对策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普遍和共同的错误,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对策。

(1) 加强词语的识记与运用。词语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高中课本中出现的所有的词语进行词类划分, 了解每个词语的基本用法。最好把单词放进典型句子为突破口进行教学。

(2) 通过扩大阅读, 提高写作能力。在非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中, 只有通过阅读, 广泛涉猎有关英语的文字, 才能熟练掌握并活用它。每天可阅读报纸、小说、散文, 收看电视、观看电影, 接触一切和英语有关的东西。只有在大量输入的前提下, 才会有输出。因此, 笔者认为英语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就要很好地利用起来, 作为精读和泛读的资源。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于应试的选择题, 做大量的选择题只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无法全面掌握英语。笔者在每个星期都会给他们一部分时间进行报纸的美文冲浪, 让他们自己寻找好词好句, 并且摘录背诵。只有让自己积淀, 才可以应付不断的挑战。一开始, 学生觉得时间不够, 很难完成, 但坚持了两、三个星期, 发现每周花点时间在英语写作上是很值得的, 因此学起来就劲头十足了。

(3) 通过小组讨论, 共享合作成果。笔者以今年的高考作文为例, 尝试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更凸现开放性和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章的熟练程度。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相关话题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素材, 这样考试就胸有成竹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组织学生四人一组, 对于不同范式的作文先集体讨论思路, 然后列提纲、要点、套用句型、串联词等。每次讨论轮流让学生做摘要, 每位组员都要贡献自己的想法。最后整合写出文章, 再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应用看图说话的形式, 要求先描述图画, 再发表议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平时可选择类似的题材让学生先有所熟悉。因此, 在讲解时, 先让学生归纳可能用到的字词, 再把它连接成句。小组群体的模式让优等生得到施展, 中等生得到锻炼, 后进生得到帮助, 同时培养多思、乐学、巧练等良好习惯, 因而写作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4) 通过背诵范文, 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输出必须建立在丰富的语言输入基础上。因此, 我们必须加深对高三学生最后一年的语言输入, 而大量背诵范文正是语言输入的有效方法。除了多读、多背优秀范文, 还可以利用同班同学的佳作来开阔思路, 活跃思维, 杜绝中国式英语。例如把近几年高考试题和样题的书面表达部分作为考前“热身赛”的训练内容, 并把答案印发给学生, 让他们对照并自行修改自己的文章。一些典型的、特别是高考书面表达经常考的各类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范文中的优美词句, 也是很值得来背记的。这样脑袋里储存了一定的东西了, 在写作时就能自由提取, 灵活应用, 举一反三, 同时从模仿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我还鼓励学生坚持用英语写日记。把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用英语记下来, 坚持不懈, 这样能够熟能生巧, 必有利于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 平时学习语言素材积累多了, 体裁格式记住了, 还掌握了一些技巧, 再加上经常练习不断提高, 学生写作下笔时就会得心应手, 水到渠成。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三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联系实际,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3.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摘 要]:本文针对歌唱发声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纠正方法,从而能对初学者学习声乐和声乐教学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声音概念 呼吸 位置 喉音 鼻音 颤抖音

在声乐教学中发现初学声乐的人,特别是没跟老师学过的人,往往是模仿录音、电视、VCD的声乐节目进行学习。由于初学者鉴别能力低,很难分清声音的正误,故酿成一些不良的发声习惯。一但习惯成“自然”,不良声音根深蒂固,那么就有可能损伤发声器官的生理机能,严重影响歌唱的表现,根据科学的发声理论和多年的教学经验,自认为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种:错误的声音概念、不正确的呼吸、声音位置偏低、压喉头喉结上提(喉音)、鼻音、颤抖音、白声等。

一、错误的声音概念

声乐的学习,首先要强调声音概念和方法的重要性。错误概念的干扰,会使听觉出现毛病,导致发出错误的声音。培养对声音辨别能力及听觉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讲,比学习方法、呼吸和共鸣更为重要。美好的声音应该是结实、明亮、集中、柔和、圆润、高位置、有穿透力等。没有经过声乐训练或是有错误声音概念的人,会认为“大嗓门”(挤、压、卡、撑喉咙)喊上的声音是好的声音;有的喉咙、嘴巴张开的过大,声音“散、闷”,喉咙紧声音不集中,却感到自己的声音很大、动听;有的人声带不能完全闭合,怕“紧”,想躲开声带歌唱,造成喉咙紧,声带松,使声带得了“软骨病”,结果声音空虚,窝在喉咙里出不来,显得暗淡无力,声音位置不统一等。对此,其本人反而会自我感觉“良好”,感觉唱的很“舒服”、很“好听”。

纠正方法:首先要克服原来的错误概念,提高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多听歌唱家的演唱,始终坚持以混声为主体的唱法,按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教师要用正确的和错误的发声进行对比,去提高其对声音的鉴别能力,对于对错误声音概念根深蒂固的人,更需要有意识、坚持不懈的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直至新的正确的习惯养成并得到巩固。倘坚持不改,则百病难除,声乐永远难以进步,永远唱不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二、不正确的呼吸

正确的呼吸是嗓音永葆青春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有很大差别。歌唱中的气息要饱满、舒畅、有威力,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技巧,分四个步骤:吸气、保持、呼气、恢复原状。如果呼吸不正确,就会发出难听的声音,甚至毁坏嗓子,大概分两种:一是气息浅:有人想把气息吸的深一点,张开大口、耸起肩膀、挺紧胸部使劲吸,结果适得其反,只浅浅的吸到了上胸部一点点,喉咙同时也卡住了。解决的办法是:吸气时上身要完全放松,两肋向外扩展,上腹部和后腰同时也自然向外扩展,使气息很自然进入肺底部,整个腰围象个气圈充起来一样,两肋、后腰处有饱满舒畅之感,胸部始终要保持松弛、空荡的感觉。另外打哈欠状态也是一个很舒畅的吸气过程,气息不在多,要在于深。二是气息僵:初学者容易把气息理解成是静止的,歌唱时横膈膜一味下沉,气息完全处于僵化状态,保持气息成了“僵持”“迸气”,这就严重地破坏了发声系统的正常调节。改变的方法是:发声时应从丹田发起,歌唱时要始终保持吸气状态,而不是在静止的气息上歌唱,要保持气息上下流动、通畅,控制“呼‘的技巧,才是歌唱的真谛。

三、声音位置偏低

声音有高位置、有亮芯、要集中是歌唱时所要求得到的。高位置是声音的共鸣焦点位置,即歌唱时声音的高低音都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否则声音会是低位置的含在嘴里的声音,缺少竖着管子的感觉。这样的声音容易使吐字不清、高音困难、发音不准、声音不灵活、音区不统一等等,而且容易发出尖、白、浅、紧的声音。

解决的办法是:要想获得高位置的共鸣,深呼吸是支持歌唱的重要手段。要充分适当的打开喉咙,使喉咽腔、口腔、鼻腔同时积极张开,找好丹田处的呼吸支点与口腔上腭上下贯通,形成歌唱中的“气柱”感。声音要一直送到上腭处,面带微笑感觉声音,从眉宇间或鼻梁处出来,而不能在嘴里和喉咙里找高位置。

四、压喉头、喉结上提(喉音)

喉头或称喉结,在歌唱发声中放置的位置十分重要。歌唱时,喉结不能上提喉部不能紧缩,不能用力挤压舌根,以处于自然活动范围内稍下的位置为宜。否则会使声音生硬、沉重、干涩、缺乏音色变化,声音表现力不够,使声音的青春过早的苍老。

纠正喉音的方法:歌唱时喉结下放、稳定,下颚松弛,用半打哈欠状态,彻底下放气息,使喉咙放松、打开,感觉下腹到眉心处有一条通畅的空管道,使声音从眉心出来。练声时先不要盲目追求音量、音高,应先在中声区范围练习。闭口哼鸣也可以帮助克服喉音。检查是否有喉音的方法是:用大拇指触摸下颚中后部,如果是硬的、绷紧的,那么说明舌肌没放松,就可能产生喉音,如果是松弛、柔软的,那么就属于正常的。

五、鼻音(不是鼻腔共鸣)

鼻音是由于软腭肌肉过于松弛使悬雍锤(小舌头)和软腭下垂到与舌的后部相接触,堵住了声波通向口腔的路,从而使软腭和后咽壁空间加大,声音流人鼻腔,进而失去了口腔、咽腔共鸣。鼻音音色闷暗、无光彩,听起来不悦耳。如不纠正,甚至会发展到唱歌不出声。

纠正鼻音的方法是尽量少用“m”、“n”等字音,要多用“l”、“t”、“b”等为好。同时还要少练归鼻韵的字,如“an”、“en”、“in”、“ang”、“eng”、“ung”(翁)、“un”、“yong”(雍)。检查是否鼻音很容易,只需在歌唱时用手捏着鼻试一下即可,如捏着鼻孔前后声音不变,就表示没有鼻音,否则就有鼻音。

六、颤抖音

简称声乐痉挛病,是由于呼吸的强烈冲击或模仿发声时形成的自然音波而造成的羊叫状“波动”。这种声音气息不通畅,喉咙有点撑,而且声音容易偏高或偏低,给人的感觉是很吃力烦躁而不稳定。

纠正的方法是:少练长音,多练短促的顿音或下行练习曲。声音颤动幅度过大的人要多练“i”、“e”母音;声音快速小抖的人要多练“a”、“o”、“u”,母音。

七、白声

即原始的未曾加工的声音。这种声音单薄松散,无穿透力,缺乏共鸣。如果长时间用大白声喊叫,必然会导致发声器官出现病变(如声带息肉或小结等)。

纠正的方法是:多练哼唱,闭上嘴哼,强制声音全部进入鼻咽腔,充分运用鼻腔共鸣。练声时多练“m”、“n”先在中声区范围内练习。

八、漏气

漏气是由于气息和喉头未协调一致,导致声带未正常闭合而造成。这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空洞、暗淡,缺乏明亮的金属色彩。

纠正的方法是:多练弹跳音,先将声门牢牢地闭合,然后训练长时间、均匀的控制呼吸。应先练“i”母音,然后练“e”、“ia”、“io”等母音,真正使呼吸、声带和咬字三者结合起来,来逐步获得圆润、明亮的声音效果。

总之,如果没有正规的声乐教师指导,或是对正确的声音概念辨别不清、对声音的听觉有毛病,或是不了解、不能针对自身的声音条件和声乐基础进行练习等,就会导致一些发声上的错误与毛病,甚至会发生嗓音病变,从而丧失掉良好的嗓音及学习机会。因此,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纠正、解决歌唱中的问题,立足于真声充分发挥真声的本来具有的漂亮音色,有机地结合好假声获得混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科学的歌唱者。

参考文献:

[1]李晋伟,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2.

[2]翟社泉.歌唱基本知识与实用指南.现代出版社,2000,7.

4.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报告题目:钢铁生产工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课程名称:材料学院自主学习

学 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专 业:冶金工程

年 级:冶金111 学 号:1108020218 学生姓名:曾荣伦 指导教师:王家伟

2012年7月6日

目录

能源方面问题及对策。。。。。。。。。。。。4 钢铁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6 针对能源和减排问题的综合措施。。。。。。。9 总结。。。。。。。。。。。。。。。。。。。10 参考文献。。。。。。。。。。。。。。。。。10 前言

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钢铁生产的历史是一段悠久而光辉的岁月。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出现封建社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古代社会很早得到了较高的发展,这是和当时钢铁生产技术高度发展分不开的。中国春秋晚期已经发明了生铁冶铸技术,这项发明比欧洲早了一千九百多年,(欧洲直到封建社会中期十四世纪才推行这项技术),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钢铁工业一直是支持与推动工农业、交通、建筑、军事等其它各行业进行产业革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始终把钢铁工业当作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其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但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钢铁冶炼过程中,由于各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及制造程序等原因,很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多种污染物质,钢铁厂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有三类。一

能源方面问题及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产量迅速增加,由2000年的1.56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27亿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2.8%,占世界钢铁产量的由32%上升到44.3%,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显然,能源消耗自然也巨大,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查证可知。能源消耗由2000年15014万吨 增加到2009年的35206万吨,增加了1.34倍,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4.7%。

据以上数据显示,尽管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增长,但每年每吨

钢铁的能源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钢铁生产过程仍然存在诸多能源浪费问题。

钢铁比高,而废钢利用率却小。钢铁工业生产所需铁矿石,废钢,铁水等资源。对能耗影响很大,我国以贫矿为主,所以带来一系列不利于节能降耗和环保问题,因此,我国刚铁工业需从全球考虑矿石资源稳定供应和优化配置问题,此外,还需要尽可能回收废铁废钢,并充分利用其回收到钢铁工业中来,作为原材料重新利用,这样,才能达到利用较少能源生产出较多钢铁的工业的目的。

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钢铁材料加工过程为背景,针对节约型减量化的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理论和实践过程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实验室研究工作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工业推广应用,阐述了节约型减量化工艺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我国当前钢铁工业能耗高,资源、能源以及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发展现状,本文指出 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节约型减量化是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当前钢铁材料加工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结合钢铁材料的节约型减量化目标,建立节约型减量化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节约热能、节约水电、节约资源和环境减排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钢铁生产减量化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钢铁企业的减量化生产等级。结果表明该理论是客观有效的,能够定量评价减量化生产的评价等级,对企业实施减量化生产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现代钢铁企业的减量化生产运作机制。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减量化技术是与钢铁产品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对于钢铁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最基本的原则在于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和能源量,从源头开始节省资源、提高利用率、防止废物产生,而不是将重点放在产生废物后的治理上。因此,减量化的工艺技术体现,一方面在于减量化的成份设计,减少资源如铁矿石、合金元素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在于减量化的工艺设计,通过生产工艺技术进步,减少工序流程,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综合效率。实际上,减量化的成份设计通常需要工艺技术进步的支撑,而减量化的工艺设计,又通常体现在成份设计的减量化。钢铁材料加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不同,钢材内部发生着复杂的相变过程,通过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可得到性能范围极宽的不同规格特性的产品,这就是钢铁材料 加工过程实现减量化的基础。本文针对钢铁材料加工流程,结合对传统TMCP技术的分析,阐述了新一代TMCP技术的实现条件以及其在棒线材、板带材等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及潜在应用。基于钢铁材料的加工特性,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的减量化还体现在基于组织性能控制的柔性化轧制技术上。基于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过程实践,采用同一种化学成分的坯料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已成为可能,其最为显著的效益及应用在于适度解放炼钢。生命周期的减量化是节约型钢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钢铁材料的再循环和再利用。结合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及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特征,建立了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一基于多目标规划的LCA模型,探析钢铁材料生命周期的减量化问题,并通过应用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韶钢生产实际,将节约型减量化技术应用于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公司生产实践,促进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满足企业节能减排需要。

钢铁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

钢铁生产中的三大类污染物。A大气污染物质SO.:是通过原料、燃料中硫磺成分的燃烧而产生的。烧结工厂等为其主要发生源。NOr:通过燃烧后发生。烧结工厂等为其主要发生源。煤尘:通过燃烧后发生。烧结机、各种加热炉为其发生源。粉尘:从燃料原料的愉送、处理过程,及储藏场中产生。炼铁、炼钢工程为其主要发生源。B污水污水中含有下列污染物:固体悬浮物(SS):从排气集尘、高温物质的直接冷却等过程中产生。油:由各种机械等所使用的油所发生的泄漏及冷轧工程使用轧制机的机油等原因而产生。化学需氧量(COD):从煤炭干馏时的氨水,及冷轧、电镀废水中产生。酸、碱:从冷轧工程的酸洗工程、电镀工程等的脱脂工程中产生。

C固体废弃物炉渣:从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电炉、二次精炼设备等的冶炼工程中产生。污泥:在各种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灰尘:从各种干式集尘机中产生。2002年,钢铁工业废水排放量占中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10.3Y,居第五位;钢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6%,烟尘排放量占5.5%,粉尘排放量占12.6%,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16.7%, 2004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巨大。其中,二氧化硫为64.99万t,烟尘为13.26万t,工业粉尘达119.9万t,挥发酚达126.78t,氛化物为12131t;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仅为91.46.小型钢铁企业大多没有配套建设最起码的污染物回收和处置装置,排放的“三废”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钢铁产业又是温室效应气体Cq的排放大户,每吨标准煤产生的CO2量约为3.67t,按2003年全国钢铁全行业的总能耗2.99亿t标煤计,排放C0210-96亿t。当年全国Cq排放量为35.41亿t,占全球Cq排放总量251-62亿t的14%.温室效应气体中C02的效应占55%,甲烷占15%, NO占6%, CC13F, CC12 F3等占17%,其他占7%, SOZ和NOO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因钢铁工业需消耗大最的能源和原材料,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影响是很大的,这也决定了环境政策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都会长期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中国自1996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产量的增加势必进一步增加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也造成了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已引起中国各阶层人士的严重关注,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和邻国的密切重视。

虽然钢铁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但是“九五”以来钢铁行业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增加污染防治投人,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堆动中国钢铁工业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在钢铁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并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基础较差和过热发展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仍重待解决。

从所周知,钢铁生产过程是典型的铁-煤化工过程,其主要特点是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和环保是当前面临最重问题。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主要以高炉-转常流程为主,该流程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80%以上,而其中以煤为主能源占80%左右,造成了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重中之重问题。

据查阅资料显示,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在一个国家的CO2排放总量汇总占很大比例,2005年,我国钢铁工业CO2排放量占当年工业生产CO2直接排放量的37.2%,随着我国钢铁产业逐年增加,CO2排放总量也急剧上升,由2000年的2.57亿吨到2007 年的9.16亿吨。以煤为主,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对钢铁制造流程的节能减排有重要影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07年煤占80%,由于煤利用率低,污染气体,废渣排放量大,造成了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在我国钢铁生产总CO2排放量中,化石燃料消耗引起的CO2排放量主要的部分,约占钢铁工业生产CO2排放总量的95%。

减排和环保对策。贫油

少气 多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费低碳经济道路的困难,许多知名专家认为,要走低碳环保经济道路,有三个重要环节:(1)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环节。(2)能源需求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3)治理环节,主要是造林植树,对CO2的回收并利用,加强碳汇建设。

针对能源和减排问题的综合措施

(1)淘汰落后产业,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低降CO2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2)优先物流结构,提高电炉刚比,优化入高炉炉料配比等钢铁生产流程中增加物质流流量和循环物质流流量,均为降低CO2排放的主要措施,尤其是增加废铁使用量,提高电炉钢比,将极大的降低钢铁企业内部的CO2排放量。

(3)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余能余热回收率

由于煤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较低,污染严重,能源成本高,因此,企业用能结构中煤比例高,其能耗和CO2排放水平必然要高,随着国际和我国能源格局的变化,政府应多鼓励钢铁企业利用采用多 元化结构,优先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在余热方面,采用全球化先进节能技术,提高回收率和利用率,比如将剩余煤气实现能源高效转化和优化集成,降低新 水等消耗。

总结

以高炉-转炉流程为主的钢铁生产过程是高能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行业之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改善物流结构和能流结构,提高能源转换工作顺序的转换水平是降低能耗,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5.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逆城市化、原因、问题、对策

一、什么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广义上来说是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区或远方较小的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狭义上来说一些大都市区人口迁向离城市郊区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的过程。我国的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化寺乡农村延伸,其次表现为城市市民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

本文研究和探讨的逆城市化主要是指发生在上海,北京等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中的逆城市化现象。据北京的一项最先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过上周一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多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二、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

(一)、人口高度密集,房价过高

中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农村人口拥往沿海发达城市,导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人口密度过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因为那里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绿色。同时,随着中国房价的一路攀升,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购买一套住房,压力巨大。但是,对于传统的家社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拥有了一个家就相当于拥有了后半生的保证和全部的幸福。所以,无论房价如何疯长,中国人买房的信仰都不会改变。既然市区的房价过高,那么对于经济不那么富裕的人来说,就可以变相选择去郊区购买住所,适当的减轻经济上的压力。加上,私家车的普及,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居住在郊区并不会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带来影响。

(二)、追求宁静的田园生活

当前推动中国逆城市化发展的主流群体以富人群体为主。他们经济相对富裕,但是大多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工作压力巨大。所以他们内心深处比常人更加追求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希望藉由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来帮助他们减轻来自工作上的压力,舒缓自己的情绪。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选择迁居到郊区农村来安度晚年,因为那里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心愿。当然,也不能忽略一部分爱好自由的年轻人天性中对这种田园生活的追求驱使他们加入逆城市化的大军中。

(三)、农村经济的相对变好

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农村和小城镇自身的实

力,即依靠小城镇所管辖的区域的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发和中国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无论是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娱乐设施建设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这就促使和吸引一批人口来农村居住。因为,即使是在农村,其实也是可以享受得到与城市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同时逆城市化也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逆城市化的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的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农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的中心城市和中心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

(四)、城市交通拥挤,工业污染严重

上文中提到大量来自农村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从而不可避免的带来交通拥挤的现状。因为,当前中国的私家车增长速度是突飞猛进的,当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多的利用私家车来代替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时,原有的城市道路将不能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从而造成交通拥挤现象的出现。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早期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的旧工业模式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重金属,有毒尘埃和气体,不但污染了城市的环境,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城市令人堪忧的现状促使了大量人口向农村地区流动。

三、逆城市化现象带来的问题

(一)、对农村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逆城市化出现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当大量人口开始向农村迁移时,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为了发展不可避免的会走上招商引资的道路,再加上迁居到农村的商人也会出于便捷的考虑,将自己的产业迁移到农村。于是农村开始走向城市化,新的工业城市将慢慢形成,原本清新自然的农村环境将受到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农村的私家车也将不断增多,以满足还在城市工作的人群的出行需求,这样就会带来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污染环境的同时也打破了农村原有的宁静。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求加大

大量人口涌入农村生活,无论是短期生活还是长期生活,为了满足众人的生活需求,农村都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来的道路需要扩宽,停车场将要被开拓出来。除此之外,电力设施需要更新,娱乐设备也要一步步建设。大型仓储超市和农贸市场也需要备建设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逆城市化为农村改善了原有的生活环境,但是考虑到农村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大量出资,或者开发农村赚取资金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无形中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隐形压力增加

搬去农村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轻松惬意,但是事实上,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布置在农村的新家。同时对于那些只是在周末前往农村休假的白领阶层来说,一来一回往返农村的路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可能周五晚上直到深夜他们才能赶到位于农村的新家,周一早上凌晨他们就需要出发返回城市上班。原本是

为了放松心情,缓解工作上的巨大压力,但是这样奔波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可能不但不能充分享受两天愉快的休闲假期,还要遭受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这样人们的生活压力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生活节奏更快。

(四)、“城市空洞”现象的出现

“城市空洞”现象是逆城市化的显著表现。所谓“城市空洞”现象,就是指白天繁华的城市到了晚上就冷冷清清,毫无生机。这是因为,大量在城市工作的人口,他们将自己的家安置在农村,他们每到下班就离开城市,去农村过夜。这样到了夜晚,城市的商场,超市等服务行业在关门之后,整座城市就如同死城一般,没有来往的人群和车辆,与白天拥挤喧闹的繁华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解决逆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

(一)、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虽然在沿海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出现,但是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依旧庞大。这就造成了人口密度进一步上涨。所以为了缓解城市化的节奏,同时也为了逆城市化更加和谐的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是需要坚持并且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控制人口增长,继续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必不可少。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

环境友好型工业要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工业,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化发展道路。环境友好型工业不仅能够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减轻城市的工业污染,而且还能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他们不会因为资源枯竭和城市污染严重而难以生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减轻城市污染。这样大量的人口将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前往农村生活,逆城市化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中国的城市化也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道路的建设,缓解交通压力

私家车的增多,城市交通压力增大,电视新闻经常报道一些大堵车的事件。所以我们要加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道路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因为这样在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居民出行增加便利,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也不会因为堵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加强城乡之间道路建设可以方便城乡之间的来往和交流。城市的交通得到缓解,逆城市化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会得到改善,生活节奏可是适当的减缓。

(四)、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低碳生活

随着城市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对城市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浪费,缓解交通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人类更快更好的居住在城市当中。其实,就算没有逆城市问题的出现,我们也应当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不仅要我自己这一代人考虑同时也要为我们后代的子子孙孙考虑。

诚然,当前的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不足之处。首先,中国的逆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其次,“伪逆城市化”现象出现,这是与当前中国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政府对于农村的优惠政策,让大量城市户口想要变成农村户口,而农村户口的人也不愿意转成城市户口,从而导致了“伪逆城市化”。无论如何,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逆城市化现象 也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趋于正常化。

参考书目: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城市化模式及其 转变研究》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宁克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论文: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王小伟朱红梅《资源开发市场》2006年4月

《从价值观的维度透视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现象》于华珍刘定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

6.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2.3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3 2.3.1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4 2.3.2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4 2.3.3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4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5 3.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5 3.2 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失5

3.3 会计软件存在缺陷5 3.4 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6 3.5 内部控制制度为健全6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7 4 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7 4.1 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7

4.2 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7 4.3 加大软件开发力度8 4.4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8 4.5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10 结论11 结论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绪论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以下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 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 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 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 济效益服务。

加上在网络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 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我们认为,21 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 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我们应该抓住对会计电算化的讨论来促 进传统会计的革新。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 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1981 年 8 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 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 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在会上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accounting by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从此“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正是提 出并被广泛应用。从 1987 年开始,财政部加强了全国会计实现电算化的管理工作,我国 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开始走上正规、有序的发展之路。西方的电算化起步较早,从 50 年代 就已经开始,一直到现在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西方的会计从手工开始,经过了半机械化、机械化处理方式,为电算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工作。60 年代中期中期,计算机的软硬件发 展很快,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业务中应用面的扩大,开始出现了比较完整的计算机会计信息 系统,其特点是系统中的账务处理功能已经比较完善,各项业务的处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进 1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行,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体统已经具备一定的面向管理的反馈功能。西方对电算化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将 电 算 化 运 用 在 企 业 的 开 发 方 面,在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olutions(Hollander A.S, 1999)一书中,讲述“如何用创 造性的方法来对用户提供会计、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的服务以及理解现代会计信息系 统的目标、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由 Robert A Leitch 和 K.Roscoe Davis 编写的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Prentice-hall, inc.1990)讨论的是如何设计电算化 下的业务流程,工资、账务、销售等子模块的数据流,业务流的分析和设计。随着八十年 代以来软硬件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财会人员改变了对计算机的 态度开始利用计算机为工作服务,成为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离不开的工具。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为起点,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以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的论 述,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在观念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人才方面、软件方面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 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2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具 体说,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核 算工作,实现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财务管理工作,借以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 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 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2.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数据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和逻辑判断的特点,使得 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2)数据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 会计数据,数据处理速度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及时性。(3)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共享性大大增强。计算机的采用,扩大了信息的存 储量,在计算机中可以存放几年的数据。1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2.3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2.3.1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司空见惯,企业规 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均呈极大化趋势。而计算机在收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输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在网络时代的 今天,甚至可以获取适时会计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管理和决策的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满足不同决策的需要。2.3.2 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受条件和能力的限制,在加工会计信息过程中一般根据成本效益的 原则,仅仅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共性的要求,而且大多提供的是货币性信息,而信息使 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使得信息的相关性大打折扣,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量会计信息储存,并且可以方便调用,不仅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而且使非货币化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等)纳入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了可能,极大地丰富了会 计信息的内容。2.3.3 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可以将会计人员从重复、繁杂的手工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 会计电核算效率,将会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加 强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分析、预测、决策、预算和日常监控,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组织、筹措和运用资金,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 3 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靠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从领导到具体会计工作人员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方式。对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不足,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会 计电算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会计电算化”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到现在为止我国理论界到企业都把“会计电算化”看成目标,基于此而开发的会计电算化 系统便是完全模仿手工处理过程的电算化仿真系统。这样的系统对会计管理职能和控制职 能的实现与手工处理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对核算职能的实现有明显的改善,如此的改善 2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口会计信 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3.2 会计电算化方面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 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许多年龄较 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计 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 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现在的教 材大多是几年前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 际操作能力差,只是拿个证书为而已。(3)缺乏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培训没 有系统性。3.3 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 的问题和不足。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 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 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 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财务软件,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3.4 网络安全性风险较大 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 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首先,系统密码被非法窃取、解用,致使企业银行存款账户资金被转移; 其次,网络传输中,企业结算资金面临安全风险; 第三,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受到舞弊行为而造成企业严重损失。3.5 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健全 3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不少企业由受过计算机培训的主管会计人员兼任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这些会 计人员取得了直接修改数据的机会,使得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同时,由 于有关人员不能按系统的要求设置,一旦记账凭证出错,将直接导致账表出错。手工财务 处理的总账、明细账分人管理,互相牵制,互有职责。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在 处理业务时,首先输出记账凭证,月底才输出各种账表,总账、明细账、报表同出一辙,都由机内凭证提出数据,即使篡改了计算机储存的凭证数据、单从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中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输出的记账凭证分别与原始凭证和计算机储存的记账凭证逐一核 对,才能发现问题。特别是业务量大的单位,操作起来相当困难。4.加快我国电算化发展对策 4.1更新对会计电算化的观念 目前,许多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首先,许多企业领导者 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 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 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 用中,多数单位缺乏对手工系统进行充分分析的意识,没有针对本企业自身的管理要求和 运行模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在不少财务人员看来,电算化仅仅是 代替了手工核算,提高了核算效率,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 性。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必然 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 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 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 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只 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 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 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革,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 构、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从而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转变会计工作职能, 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的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使会计 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比如数据集中存放的“电算化会 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完成明细分类账和 4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对账操作,各种报表数据均能通过数据共享及时而准确地取得。4.2 加强对复合型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为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要进一步改革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制度,多方面、多 形式、多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首先,相关的大、专院校,根据 时代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把握社会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 计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 问题;其次,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进修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会计电 算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持证上岗。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 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重要的是必 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会计工作规范有序。作为会计,应积极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提高操作能力,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把自己培养为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 管理,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 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 计使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 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会计电算化 考试、培训应遵循自愿原则,只有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才要求其会计人员培训,其会计人员必 须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财政部门在进行帐务审批的同时审查其会计人员的资格,这样可以做到学以 致用,学习目的性强,效果好;对暂时或一段时间内不准备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人员的培训 则可以暂缓,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培训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学了就能用得上。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聘用社会 上的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 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3 加大软件开发力度 要想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其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大软件的开发力度,开发出比较完 善的通用财务软件,满足市场的需要。现有的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数据库系统直接操作数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文件一旦被修改,系统 可以通过自身的测试检测出来,并提醒用户注意或者采取安全性极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操作系统开发平台,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在保护数据安全 性的同时,要开发网络版软件,实现多个子系统之间的自动转账功能。网络版软件是实现 单位管理信息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各单位通过局域网,以会计信息为中心,可将单位各职 5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能部门结成一个整体。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以及信息高速公 路的建成,会计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发挥出来。另外,现行会计软件虽然 已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度,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企业财务管 理的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为财务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 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强具有管理性功能的模块。4.4 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会 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 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 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1)实体安全控制。实体安全涉及到计算机主机房的环境和各种技术安全要求、光和 磁介质等数据存贮体的存放和保护。计算机机房应该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应充分满 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恒温等技术条件;机房应配有空调和消防设置等。对用于数 据备份的磁介质存贮媒体进行保护时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磁,对每天的业务数据备双份,建立目录清单异地存放,长期保存的磁介质存贮媒体应定期转贮。(2)硬件安全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主要依赖于硬件设备,因此硬件 设备的质量必须有充分保证。同时,为防万一,关键性的硬件设备可采用双系统备份。此 外,机房内用于动力、照明的供电线路应与计算机系统的供电线路分开,配置 UPS(不间断 电源)、防辐射和防电磁波干扰等设备。(3)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分为制度控制和程序控制两类。①制度控制 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的,即由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制或监督会计部门 执行,从而保证会计系统软件正常和安全运行,免遭外界干扰和破坏。制度控制包括组织 控制、开发和操作控制、档案资料控制和系统维护控制等。②程序控制是靠软件本身尤其 是会计系统软件来实现的内部控制机制,这种内部控制机制往往比通过各种管理制度实现 的控制更为有效。程序控制一般由数据输入控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输出控制等组成。(4)软件安全控制。①会计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严格遵循财 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科学系统地分析和设计。系统软件 完成后必须与提交的原程序清单保持一致,减少软件开发时可能埋下的安全隐患。②应分 析研究各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统一性,使各业务系统成为基于同一种操作系统平台的大系 6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统,各种业务之间能相互衔接,相关数据能够自动核对、校验,数据备份应统一完成。③ 系统软件应尽量减少人机对话窗口,必要的窗口如凭证输入窗口应力求界面友好,防错能 力强,做到非正确输入不接受。④增强系统软件现场保护和自动跟踪能力,提供“黑匣子” 模块,记录一切非正常操作。(5)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比单机系统更高的要求。如 果安全控制

设计不好,会带来比单机系统更大的损失。针对网络的特点,需加强以下几个 方面的控制:①用户权限设置。从业务范围出发,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 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和专职会计员等岗位,层层负责,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 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②密码设置。每一用按照自己 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级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③对存储在 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加密。在网络中传播数据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接收到数据 后作相应的解密处理,并定期更新加密密钥。(6)病毒的防范与控制。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 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 检测后才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建立软盘管理制度,同时防止 乱拷贝软盘;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许多病毒是 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应采用网上防火墙技术。(7)加强审计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 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改善 内部控制;另一个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 审计电算化的开发和应用,以适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要求。4.5 提高自身系统功能的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终必然走向与国际联网。互联网将延伸财务及企业管 理软件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能力,使移动管理成为现实。要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彼此共享,实现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动态进行会计核算的在线财务管理。其功能 的实现可由浅入深,由简到全:从做一个主页到经营网站;从做广告到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从发电子邮件到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我们相信。经过二十年市场洗礼的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7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一定会在互联网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8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感谢我的导师王忠孝老师,在论文的修改与完善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都给予了我细心而全面的 指导。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耐心细致,而且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使我不仅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方面获 益匪浅,而且在治学态度、道德情操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和熏陶,令我终身难忘。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9 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1:39-43.[2]胡仁暗.会计信息技术[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8-25 [3]P H Bassert “Computerised Accounts”(third edition)NCC Blackwell 1994 England [4].叶玲玲.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问题和办法[N].中国企业报,2004-6-17(B2)

7.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间隙企业,税收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现阶段我国企业对于税务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和完整,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明确税务管理、税务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不仅能在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还能避免对企业造成损失。对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间隙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满足政府部门工作需要和国家职能的发挥, 税收的额度也是逐渐增加, 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 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 必须将税收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财务管理工作, 有效的减少了税收的费用, 为企业的赢得了极大的利润空间,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 我国企业税收主要包括税收实体成本和税收处罚成本两个重要方面。税收实体成本就是企业依照法规应该缴纳的费用, 而税收处罚成本就是在企业不能依法纳税而征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因此, 我们说通过税收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避免出现征收处罚成本的现象,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 对税收的征管力度不断加强, 相应的税法也在不断的完善。这样企业就应该注重对税收的管理, 依法进行纳税, 减轻纳税负担。企业进行纳税的过程就是对税法的学习过程,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纳税意识, 有助于国家税收功能的发挥。同时, 我们要注意到税收的政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间是有差别的, 因此, 在会计处理方面也有所不同, 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加强企业的税收管理, 就需要管理者熟悉相应的政策条例, 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国家通过税收等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这样就促进企业加强对内部产品结构的调整, 并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为了降低税收成本, 企业必须在进行经营决策前就要综合的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避免在纳税方面出现问题, 增加企业的成本输出。增强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 通过对国家税收相关政策的分析, 合理的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 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投资, 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学投资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企业利用这一点, 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市场竞争力增强,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间隙企业税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税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但是, 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 我国的税务体制改革进行的非常缓慢, 企业对税务管理的认识不清, 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的税务管理理念落后, 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目前, 我国的税务管理模式落后, 在税务管理程序上比较复杂, 给税务管理带来不少的困难。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觉得税务管理没有什么作用, 而且相对麻烦, 浪费时间, 再加上接触税务管理的时间不长, 没有一个明确的税务管理思想, 税务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所以多数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仅限于报税、交税, 并希望能够尽量少交税, 不交税。在这样的观念下, 企业不可能进行税收筹划工作, 税务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

第二、企业的法律意识欠缺, 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有非法事件发生。由于多数企业早已习惯了简单的纳税过程, 并没有严格的税务管理制度, 在纳税过程中经常出现晚交税、少交税甚至不交税的现象, 想通过这些手段达到减轻财务负担的目的。实际上, 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出现, 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 使企业的信誉受损, 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企业管理者缺少基本的税收常识和税收意识。纳税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有效手段。企业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因素, 也应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纳税活动。但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自身的纳税意识淡薄, 而且对于税收的基本知识不是很了解, 在企业的发展中, 将交税作为企业财务的负担, 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偷税、漏税活动。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 与法律允许的税收筹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企业的领导者不能区分二者的关系, 最终触犯相关法律, 给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三、间隙企业税务管理的对策

我国税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只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有许多都是可以避免的。针对税收管理中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对策:

第一、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保证纳税有法可依。国家目前的税收相关法律包括税收基本法、税收程序法和税收实体法三个主要的部分。我国在税收的法制化进程相对缓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执法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只能依据相关的条例进行, 税收的强制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出现偷、漏税的现象发生, 严重消弱了税收的权威性。因此, 制定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税法体系, 对于规范政府和纳税人的征纳税行为, 巩固和发展税制改革的成果, 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作用。

第二、积极的开展宣传工作, 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有效手段, 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对征税、纳税的筹划。电视台等一系列的媒介加强纳税的宣传活动, 制作出一系列的宣传片, 增强人们的纳税意识。企业自身要经常开展一些有关税收管理的讲座, 让企业的每个人了解纳税的重要性, 并定期的开展培训活动, 增强有关人员的税收知识和纳税意识, 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

第三、企业自身提高对税务管理的认识, 加强税务管理工作。企业是纳税的主体,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 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 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 深入的对国家税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 将国家颁布的优惠政策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进行税收筹划工作, 将税收的功能发挥出来。

(2) 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 避免违法的事情出现。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 严格按照法律进行, 避免违法的现象出现。企业要加强税收筹划工作, 将税收筹划的理念深入人心, 利用国家的一些列政策实现企业自身利益。

(3) 企业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 以便第一时间得到优惠政策和寻求帮助。企业要与国家的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一但企业出现问题可以及时的寻求帮助, 避免事态严重化。同时, 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可以第一时间得到, 帮助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

四、结束语

企业的税务管理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税务管理意识还相对落后, 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相信,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也将逐渐体现, 税务管理工作也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浅谈企业的税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09) .

[2]杨向凌.论企业税务管理与纳税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2) .

[3]苏强.浅析企业纳税筹划的误区及防范[J].金融经济, 2005, (20) .

[4]刘伟.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的案例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1, (06) .

[5]魏相存.浅谈企业税务会计师的作用[J].现代商业, 2011, (24) .

8.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八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92-02

07-701型输液泵可以检测输液管中的液滴,从而控制输液速度,不仅用于普通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普通静脉输液,而且适用于高表面张力液体的静脉输液。它是一种将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泵内有蓄电池,交流电中断时自动转换电池供电,保证药物持续泵入[1],已成为医院急救、治疗及护理方面常用设备,但临床使用输液泵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这些不合理现象不但使药物疗效降低,还隐藏着不安全因素。为引起护理人员重视,更好地发挥输液泵作用,现对我科近4年输液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了输液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及时正确地进行。正确使用输液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讨论如下。

1 对象、材料及流程

1.1 对象

我科在2004年8月~2008年12月份期间住院患者使用输液泵526例,病例中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新生儿浓缩细胞的输注法[2]、癌症病人的药物化疗、重型颅脑外伤[3]和消化道出血等。其中血管扩张药占42.93%,升压药占34.56%,肿瘤占16.35%,其他占6.16%。

1.2 材料

输液泵由微机系统、泵装置、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输入及显示装置组成。泵的完整报警指示系统带有蓄电池,连接交流电可自行充电,充电时间为30h,后可在125mL/h下使用4h。1mL/h可保持血管通畅不凝的最低输液速度。一次性输液器的选择必须是本设备认可的专用标准输液器[(15~20)滴/mL]或微滴输液器(60滴/ mL),外径为3.4~4.5mm的聚氯乙烯管。

1.3 流程

①选择输液泵专用的输液导管,接通液体,排尽空气,夹闭导管。②安装将输液泵固定在输液架上。③开机使用交流电源时,先插好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④关门关闭泵门,按住,扣紧门栓。⑤设定参数输入输注速度和预置量,按“清除”键使累计量显示为零。⑥运行检查输液管有无气泡、接头皮针,松开输液管上的调节器、按启动键泵开始正常运行。⑦观察观察滴速与设置是否相符、输液过程病人无不良反应,告知病人注意事项。⑧整理用毕关闭自动键,拔出输液针,打开泵门取出导管,停止电源擦拭输液泵,放置备用。

2 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输液量精确有误

由于专用输液管输液量精确但是费用高,医院为了节约成本采用普通输液器输入药液,这将会有一定误差,严重影响输液量精确性。

2.2 药物外渗

在输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输液泵无渗出报警系统,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如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皮肤坏死等。

2.3 空气栓塞

输液时预置量一定要略小于输液量和药物量之和,避免药液输完,当然药液输完了会产生气泡报警,该泵气泡报警很灵敏。一旦报警失灵,就有可能把空气打入人体,产生气栓,危及病人生命。

2.4 输注速率有误

与速度过慢导致静脉回血,双通道同时注射等因素有关,或使用普通输液器时,过7~8 个小时应将输液器向下拉动一段距离。普通输液器是用塑料制成的,弹性很差,被泵积压一段时间管子会变形,挤扁不圆了,将明显影响输液精度。

2.5 输液总量记录错误

由于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个别情况下总量设置被他人无意中误触而改变,导致输液总量记录错误,这对危重病人治疗是不利的,甚至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2.6 输液泵速率调节错误

由于操作者不熟悉速度设置键,或更换药物后未及时更改速度,或在个别情况下速度设置被他人无意中误触而改变了速度,使药物进入体内过多或不足,导致不良后果。

2.7 输液泵故障

常为速度不准确,蓄电池耗光,另外与保养不当,不注意输液泵的清洁,影响速度的准确性。

2.8 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意识淡薄

临床中从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插入2~3个通道,使患者免受再次静脉穿刺痛苦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如果药物配伍禁忌意识不强,特别是对一些新药、特殊药的配伍禁忌了解不够,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会犯药物间配伍禁忌的错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3 护理对策

3.1 选择专用输液管

保证输液量精确,避免机器在强电磁场环境下工作。

3.2 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

①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局部颜色、温度、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等,若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更换穿刺部位。②观察绿灯亮闪频率、输液泵工作状态及速率是否处于正常。③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准确记录输液量,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3.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①使用输液泵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治疗目的、注意事项,防止自行调节。②加强巡视。③严格交接班,如开始的时间、所剩药量、药物的浓度及速率等。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3.4 发现静脉回血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措施

如硝酸甘油、硫酸镁、利多卡因、胰岛素等药物不能简单地按快进键处理回血,回血缓慢推入,直接推入可造成不良后果。如硝酸甘油注射过速,可出现头痛、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剂量可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虚弱、出汗等。硫酸镁注射过速可出现呕吐、腹泻、烦渴、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膀胱和肾无力,休克;重症者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昏睡,昏迷。利多卡因注射过快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出汗、肌肉震颤、肢体发麻、言语含糊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呼吸抑制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低血压、休克,偶可引起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胰岛素注射过速,可出现注射部位红肿、脂肪萎缩、瘙痒,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出汗、心悸、乏力[4]等。

3.5 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规范化

①要加强熟悉输液泵性能,正确掌握操作常规和各键的设置及启动输液失败原因,能排除各报警设置操作。并对常见的问题有高度的认识。②加强安全质量教育,落实诊疗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自觉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6 加强输液泵保养及管理

①保持机器的清洁干燥,防止液体进入泵内造成机器失灵。②每次用后清洁除尘用75%酒精擦拭干净,清洁后要充分干燥,至少30s才能开机。清洁时禁用有机溶剂,并及时充电备用并测试输液泵速率是否准确。输液泵禁止存放在被风扇、空调、电炉、暖气、加湿器等冷湿(热)气流直接吹拂的地方,应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输液泵输液为专用通道,尽量不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血管。及时收集阅读新药、特殊药说明书,对其滴速要求、溶媒的选择、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必须掌握,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应用输液泵抢救危重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按需随时调节药物输入速度和剂量,使血药浓度稳定,避免了由于外界干扰造成输液速度时快时慢难于控制的现象,而且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工作量,因此保证输液泵作用的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淑娇,林振吕. 微量注射泵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 护理杂志,2001,12:8.

[2] 张海先. 新生儿浓缩红细胞的输液泵输注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06,2:39-40.

[3] 许秋兰,吴丽萍. 电脑输液泵在重型颅脑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08,8(5):86-87.

[4] 盛淑贤. 微量泵的临床应用体会[J]. 医学写作杂志,2002,9(11):867.

9.专家指导: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九

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现状

1.1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实习时间安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从2001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540人,开设这一专业目的是为培养能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及其他相关旅游服务业或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除理论教学外,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实习不仅是巩固专业知识的必要渠道,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十分重视专业实习工作(校、系领导和专业老师一直在努力,经过七年的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本科专业实习时间为期24周(不含毕业实习),安排在第5个学期;专科专业实习时间为期24周(不含毕业实习),安排在第4个学期,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剩下的学期里有一个查漏补缺得机会。由于旅游企业中旅行社、旅游局、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等企业可提供的实习岗位少,再加上学校管理困难,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一般都是以酒店实习为主。实习地点在2003年是北京地区及周边的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为主,经过八年的实践,现在已发展为以郑州地区为主,北京、上海为辅的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主要实习内容是熟悉餐饮、客房、总台、商务中心等部门的运作和服务技能,其中以餐饮和客房为主。

1.2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效果

从2003级到2007级实习情况看,主要取得以下效果:

(1)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对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授,而本专科教育有注重理论的教学。因此学生通过实习熟练掌握了酒店主要部门的基本服务技能及运作情况,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也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

通过实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用人的需求与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自己知识的欠缺,以及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实习后很少逃课,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很高。

(3)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酒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大学生们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多年来,“天之骄子”、“精英人才”等观念严重地左右着大学生的择业观。而酒店实习改变了大学生这种观念。其次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会遇上各种各样在学校根本没有出现的问题,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需要自己灵活处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学会自己解决,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抗挫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广泛受到酒店赞誉好评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受到各实习酒店的一致好评。首先,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能够自觉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其次,学生本身综合素质高、悟性高、可塑性强、组织纪律性好、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因此,学生很快就成为各实习酒店基层员工的主力军,受到各实习酒店上下一致认可。

2.浅析学生在酒店实习教学各个期间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2.1实习前准备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主要表现为好奇、兴奋、紧张。由于平时很少跟高级的酒店接触,没有做好做基层工作的准备;在学校三、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检验自己学到的理论,对学生来说是很兴奋激动的事情;从学校学生的角色转变为酒店员工角色,这个转变还包括环境的转变,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紧张。

2.2实习前期(前两周)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学生心里充满新鲜感,不仅听指挥,而且热情高涨,不知疲倦。这个期间一般都是上岗前的培训期,同学们还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只是了解酒店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以及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同学们很有激情,学得很快,效果也很好。急于上岗实操。由于在培训期还没有真正上岗,在思想上学生的角色还没有转变,认为自己还是学生,别人有义务交给自己要学的东西。

2.3实习前期(三、四周)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短暂的新鲜感过去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一个不适应的阶段。在生理上表现为困倦、失眠、水土不服、感冒、浑身酸痛等;行为上则表现出对纪律的挑衅,总想试试不遵守纪律能把他怎么样,受到惩罚后又想不通,觉得委屈,觉得领导总针对自己,故意整自己。由于同学们们思想上角色还没有完全转变,突然从安逸的学习环境到艰苦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大量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由于酒店基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同学们身体的劳累和思想上得委屈,使部分同学思想上对工作产生一些不满和抵触。由于酒店服务的性质,不同的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有些个子矮,形象较差的同学被分配到客房或是洗衣房。这些同学心理会产生自卑和不满的心理。这一时期是学生和酒店的磨合期,一般会持续两周左右,如果顺利渡过,实习就成功了一半。

2.4实习第二个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都逐渐适应了酒店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一切正在步入正轨,按部就班,实习进入稳定时。前一阶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满都逐渐淡化。工作上有了一定得起色,已经可以正式上岗,操作技能比较熟练,有了一定得成就感。但是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厌倦感苗头萌生。认为自己在一个岗位上学到的东西很有限。

2.5实习中期(三、四、五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由于学生对酒店各种规矩已经熟悉,也就学会偷懒钻空子了,许多学生开始混日子,倒计时盼着回家。行为表现为不再严格遵守服务规范,工作热情锐减,情绪不高,精神松懈。同学们对一个岗位工作操作熟练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以后,慢慢觉得基层工作的乏味和枯燥,要求酒店安排轮岗和一些管理层的岗位。但是酒店由于成本问题很难安排轮岗和管理层岗位。

2.6实习后期(最后一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上一篇:迎检材料下一篇:五年级数学期末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