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2024-11-29

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精选8篇)

1.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篇一

1、谈谈你对数学教育学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

答:数学教育学虽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其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数学教育学的含义: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教什么、学什么”; “怎样教、怎样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以及相关的理论。

1、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高质量的数学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数学师资队伍,需要数学教师专业化。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肩负数学教师培养的任务,数学教育学是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2、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发展。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核心任务。通过学习数学教育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自觉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3、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数学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内容结构、实施方法、评价标准及其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调和能力。

4、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意义。

5、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理解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数学教育学的结构及其相关学科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虽然三论是互相关联的,研究其中的一论必然会影响另外两论。但是,这三论中,学习论是基础,它提供给课程论与教学论必要的心理学根据,教学论是学习论与课程论的直接体现者。数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大致分为三部分:

1、基础部分其中包括哲学、数学、数学思想史、中学数学近代基础、数学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数学,除了包括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的旧三基外,还要包括拓扑学、抽象代数、泛函分析的新三基,除此之外,还应有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几何基础、集合论以及一些传统的初等数学。总之,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数学,应该是广而博,并在一个分支上有较深入的了解。数学思想史,着重研究一个数学概念或数学分支如何由孕育、成熟到发展,如何由粗糙到精确,其间的思想是如何发展,从而对研究数学教育得到必要的启示。中学数学近代基础,是用高观点研究初等数学的一门课程。换句话说,是把初等数学置于现代的,统一的观点下来研究,从而对初等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数学方法论,它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和讨论数学发展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等。教育学,包括教育论与教学论部分,属于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这里指普通心理学,它主要研究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逻辑学,包括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两部分,并以形式逻辑为其重点。计算机科学,包括计算机原理,几种常用的程序语言以及编程的方法与技巧。计算机辅助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教学原则以及课件的编制等。以上是研究数学教育学的必要的基础,数学教育学主要是研究下面的核心部分。

2、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

3、拓广部分其中包括数学教育评价、数学教育史、数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评价,包括一般的评价概念、数学课程的评价、数学教学的评价、数学学习的评价,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通过评价选择适合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数学教育史,包括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一些代表人物的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从而对当今的数学教育有所启示,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数学教育心理学,它是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为对象,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分析被教育者身心发展对教育条件的依存关系,探讨学生在教育条件下,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点。比较数学教育学,它是研究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数学教育;在研究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点,发展规律以及其总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其目的在于吸取外国的有益经验,供发展我国的数学教育参考。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是一门涉及相当广泛领域的学科,所以也可以把数学教育学看作一个科学体系,就像数学下属有许多分支一样。

2、写出给你印象最深的数学教育方面的一本书籍,简要介绍它的内容,并详细说明你对其印象最深的理由。(25分)

答:《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全面地分析和综述多个国家数学课堂研究成果、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有关理论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方法,为数学教育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国际视角和理论基础。《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共有8章,分别从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概述、进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评价、案例(几何、代数和概率)等方面展开,实验和例证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大量的研究成果信息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了课堂教学未来研究的新方向,给致力于研究的读者指明了道路。所以,这是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比较权威的书籍,教师和研究者不可不读。

促进学生的优质学习离不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虽然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可是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还是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对我印象最深的理由是:

1、由顾泠沅主编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对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对中西方特色的教学案例进行了精心选择,对相关理论如何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2、《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如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了中国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视角提供了数学教学设计、评价及实践的各种方案、案例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种多视角分析二定会加深读者对课堂教学研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3、《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较好的操作性,是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和促进中学数学专业发展的必备参考用书,攻读数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和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不可不读。

3、写出对你启发最大的数学教育方面的一篇论文,简要介绍它的内容,并详细说明它为什么给你启发最大。

答:对我启发最大的数学教育方面的一篇论文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启发式教学 》(作者:彭霞)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数学,是构建现代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思想向各个领域渗透,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核心。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方式、方法应是创新的、开放的。其中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这样的方式方法。启发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启发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根据笔者的认识和实践,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启发式的要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启发式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

2.素质教育是一种公民的养成教育。它不仅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与之相适应,而且在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的设置和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

3.在实施启发式教育中,教师是关键。设计和实施数学启发式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更好的落到实处。

20多年来,在数学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用启发式教学论思想作为宏观导向,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出发,采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教育实验方法,围绕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素质教育体系。给我启发最大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思想。

在数学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材构建、教法组织等若干子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教育、教学思想属于宏观范畴,起导向作用。进行启发式教育,提高人的素质,要求改变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点。主要是变应试教育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首要任务的养成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变单纯英才教育为面向全体,使包括后进学生在内的学生都能得到共同进步;变苦学、厌学、死学、不会学为乐学、好学、活学、会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积极性与自觉性;变视启发式为单一教法为以启发作为调控宏观、搞活微观的教学思想。

二、使我清晰地认识了教材体系。

我们的实验教材明确指出以保证两基、适当提高、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为主旨,提高素质为核心。

为了使教材能更好地与启发式教学相适应,有利于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教材要利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家长辅导。教材采用“三因素融合体教材结构”,即融数学知识、儿童认知规律、教法学法基本原理为一体的教材结构体系。并遵循保证两基,培养智能;教法学法寓于教材之中;例题习题系列化、有层次;统一要求,适当提高,具有弹性;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可内外结合,相互促进;综合功能,一本多用等六条原则编写教材

三、完善了我的教法体系。

数学启发式的教学体系,根据实验的主旨、设想和实践,概括为三句话,即: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

1.三为主:一是指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二是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学法,善于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三是在教学中要以实验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综合功能的效应。

2.两结合:一是指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二是课内外教学为主与课外学习活动为辅相结合,课内外相互促进。

3.一核心:是指以启迪思维、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启发式教学,强调以启发式教学作为宏观手段,微观搞活,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单一的讲授知识、巩固知识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不适应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设想和实践,启发式教学程序,可以归纳为: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等基本阶段,即“五要素传动结构”。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的不同来组织各种不同具体课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课外活动等等。

“三句话”是一个整体。它理顺了作为教学要素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了启发式基本教学系统,在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4、你目前对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哪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打算怎样研究(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设计)。

答:在大学期间我认为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怯场,站在讲台上比较紧张。参加工作后,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书其实也不难,只要备课充分是可以得心应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现在我感觉要想独领风骚还是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究的。很多老师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一个问题后,下面学生没有人会回答或者是没有人愿意回答。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讲完后一多半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的表现。鉴于此,我计划就此问题研究《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个课题。

研究目标

1.掌握本学校数学课堂中的现状。结合我组内9位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研讨,总结在有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目的性不明确。(2)课堂教学的意义缺乏准确性。(3)课堂教学的方法缺乏新颖性。(4)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合适。(5)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缺乏引导性。(6)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缺少艺术性。2.结合课题研讨,通过听课进行课堂教学的观察,有针对性的探讨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内容、时机、难点和具体操作方法等。

3.构建数学学科“先学后教,诱思探究,当堂练习,学练结合”的课堂学习模式。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心理需求等,进而了解他们希望看到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喜欢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参考文献法。

通过《学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个案分析法。

通过对班级个别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了解,制定一些措施,实施教育实验,观察教学效果,探索一定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律。4.观察课堂法。

通过坚持听课,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在师生教学及学生互相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一些教学方法的效果。观察实际教学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及有效的教学方法。

研究计划

1.第一个阶段:论文选题准备阶段:认真选择课例研修主题,制定研究实施方案。2.第二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制定研究计划,阅读文献、汲取研究素材,同时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表制定及教师研讨、学生个别访谈等。3.第三个阶段:整理资料阶段:对前期的调差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类和梳理。

4.第四个阶段:总结完成报告阶段:对研究所得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概括总结,撰写研修总结报告,并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

2.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篇二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潜能, 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功能强大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使他们敢于幻想, 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比如:在教学初一几何《角的比较》时, 先用CAI将两个角进行叠合, 直观地展示叠合的全过程, 得出角的大小, 使学生掌握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的这一方法;再用CAI工在刚才的两个角的图上闪现出电子量角器, 让学生观察得出两个角的度数, 从而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以上演示, 学生很自然地了解了角的比较的过程、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性问题, 可提高学生开放性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教学更为开放,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开创性地获取知识,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在数学探究性活动《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教学中, 先让学生观察现有的长方体形状的纸盒产品的各个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拆开后, 观察其展开图的形状;再复原, 在复原的过程中, 观察它的粘接方法。然后, 学生画出草图, 再用计算机画出展开图, 并在展开图上进行美术设计。最后将设计图用彩色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这样, 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大胆地设计、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优美的语言、美观的书写、新颖的形式、清晰的解题步骤, 都会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创新的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如:在教学几何证明题的格式时, 先让学生自学, 找出几何证明题的格式, 然后, 选取一道题, 将它的解题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通过活动, 更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 在解决了数学问题的同时, 又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同时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就打破了数学教学沉闷的常规, 将数学趣味性、美学性和创造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而一扫数学的枯燥:

3.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篇三

一、努力创造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民主氛围和环境

当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表明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而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进而大胆地发言。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要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和表扬性的评价。有时可以尝试师生角色易位,比如“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课,接受上课“预约”的同学,课后会不亦乐乎地忙着阅读,研究书本内容,找资料,列提纲,寻例证……当学生正式登台授课时,注意正确引导其他同学与之配合,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授完课后,教师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和肯定。学生提供的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教材信息的取舍却因人而异,而这个取舍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置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诱导发散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下,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你的观点怎么样?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初中生接受的信息增多,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而应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并在观察分析大量材料、信息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课时,引导学生从改革的原因、实质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了“改革开放30年”的录像,3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深受感动,而后又启发学生畅谈建国50年来的大好形势,谈三峡截流,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和自己家庭变化,谈党的十七大决定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社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可以在练习中设置一些开放性题型,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突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独特创意提供表现机会。比如在引用了一则“见危不救”的材料后,设题:目前国家对“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尚无法律规定,请你就这方面的立法发表个人看法。要求学生做答时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其次,题目涉及的材料也要体现新意,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现代前沿科技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4.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篇四

赵梅阳

以制度创新为题材,这是央企或集团公司给上级或公司进行汇报,或者下级公司向上级公司要„„惯用的手法。另外还会加上一个比较时髦的帽子,进行引申拓展,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破题。破题不对,前功尽弃,有可能还会不顺。笔者曾执笔给一家央企的二级集团做企业文化,这个集团的中层津津乐道于早五年的事,并认为应该大书特书,特别是前上级集团老总曾号召全集团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也无可厚非,企业文化,认可了就行,我回来上网搜索了那位老总,已经 “突然另用”(笔者杜撰之词)了,我于是给那位党群部老干部打了电话,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

破题一般是这样: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要求,推进„„发展,立足„„XX的定位,集团自XXXX年起全面推动制度创新工作。为此,集团专门聘请管理咨询专家赵梅阳(学学本山大叔,开始植入广告)帮助集团企业设计整体改革方案,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其他工作也在„„稳步开展。针对集团企业整体情况,结合制度创新工作,集团在XXXX年推出以下N项重要举措,作为集团新一年工作的重点。

一、完善经营成果考核管理

集团企业现有二级企业经营范围与经营特点各不相同,每个企业拥有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也从不同的方面支持着集团企业整体战略实现的重任,因此如何准确、合理的评价每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每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显得至关重要。列出理由ABC,说出论证一二三。

„„

二、推行核心岗位激励措施

XXXX年,集团企业对二级企业要继续加大激励力度,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参照国内相关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今年集团将在企业核心岗位人员的激励措施上迈出一大步。总体上讲,是要配合„„要求,鼓励二级企业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摒弃„„短期行为,因此在配套措施上,准备推出一系列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的长期激励措施。后面就讲讲大原则,大套路。

三、逐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企业下属二级企业不同的经营范围与经营特点,造成集团内部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千差万别,给集团的集中管理造成困难。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与传统发电企业在业务特点上的不同,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当分散,不利于在集团整体层面集中资源,有效调配。XXXX年,集团要加大„„力度,对集团内„„管理。要严把„„;特别强调„„。反正要显得主次分明,有血有肉。

四、全面推行集团预算管理

为落实集团长期战略目标规划做出了贡献,XXXX年集团全面预算管理要继续配合集团年度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配合„„,总部通过„„,更加深入„„,来牵头„„做好„„工作。详细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五、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集中集团有限的资源,在总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调配,力争产生更大的生产能力。资金集中管理不仅是集团企业的要求,也是集团企业的统一要求。在资金集中的范围与深度方面都有进一步改进的要求,一些规模较小的二级企业没能有效纳入到资金集中管理的范畴。XXXX年,集团在整体上要继续强化资金管理的力度,强调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调配使用,强调各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结合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方法,纳入到对二级企业的整体考核中去。中国的大企业,怎么说也不过分。你就不要思考,直接拷贝,直接粘贴,当然民营企业你就要看仔细了,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

六、强化控股企业投资管理

在集团企业整体战略的框架下,要提高对集团下属企业投资项目的整体把控力度,避免重复投资与无序投资。XXXX年,集团总部要根据集团整体战略,主动研究在当前政策环境下,集团面临的投资方向与投资机会,要加强集团投资规划与投资计划的管理水平,研究投资过程中的介入方式与投资整体进程。再谈谈对下面的要求,当然要有新意,如何实现可以不管„„。

七、完善下属企业公司治理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集团性企业对下属公司管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着集团企业逐步走向资本市场的需要,也要求我们以更加规范的方式来管理二级企业。这加上如何做就行了,这里只有保密了„„

八、开展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尤其是集团性企业,能否建立起兼容并包的企业文化体系,是集团健康、快速发展成败与否的关键。XXXX年,集团企业将在集团企业企业文化的前提下,针对下属二级企业涉足„„经营特点,稳步推进集团企业自身企业文化建设。XXXX年集团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将围绕制度建设为核心,规范集团内各类企业与员工的经营活动,总部将„„,规范„„,以„„来经营企业。

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最后来个总结,XXXX年是集团企业的„„年,根据集团企业„„工作思路,着力„„行动。公司将围绕今年N项重要举措,全面推开集团制度创新工作,这需要集团总部以及所有企业的紧密配合,也需要广大干部员工的大力支持,我们要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以更加严谨务实的作风,积极快速的推进各项工作的步伐,从而实现集团企业历史性的跨越。

5.谈谈感恩教育 篇五

所谓感恩,就是对别人、对社会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恩惠产生由衷的认可和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不会感恩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致命的性格弱点。由于不会感恩,不少孩子变得自私冷漠,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孩子不会感恩,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又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在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教学的感恩思想中内省地自我发展,让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感恩”到“我要感恩”,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感恩教育,效果很好。

一、教育学生感谢父母。

通过语文课、品德课、活动课、班会课等利用读文章,做辩论,做演讲,讨论会,看影片,写影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懂得: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影响。对孩子来说,学会感恩,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是孩子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仅给予孩子生命,还给孩子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感恩父母,重在行动”活动:一是常说“舒心话”。要求学生经常在适时的场合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好”、“妈妈辛苦了”等,父母听了,自然舒心。二是常做“省心事”。要求学生自立自强,自己的事自己做。帮助让父母做一下家务活,减轻父母的一些辛劳。教育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好好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父母才省心、开心。四是常思“顺心法”。教育学生在和父母产生争执时,尽量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宽容父母过行为,在理解中国真诚沟通,让父母感觉顺心。这样,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与父母形成了互动,父母得到安慰,孩子找到自信,教育效果相当明显。

二、教育学生感谢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感恩学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在一种氛围中熏陶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通过开展感谢学校一系列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感谢同学帮助,感谢老师教诲,感谢领导关怀”。学校可以重点开展感谢老师活动。一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参与者。学校可以举行“老师您辛苦了”征文、演讲、手抄报、剪报等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尊重自己的老师。倡导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对象。

三、教育孩子感谢社会。

开展感恩社会活动,教育学生懂得家庭幸福、学校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感谢社会各届给予我们学生、学校发展献出的爱心、作出的贡献。学校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捐助仪式、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眼前,放眼未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恩,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一起接受感恩的沐浴,一起在感恩中成长。

作者:李同学 手机:*** 邮编:262606

6.谈谈体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六

谈谈体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是人类活动的`强大推动力和鼓舞力.这种积极的情感对教学能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有助于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是一门技能性的教育,尤其要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培养.

作 者:殷建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212300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80关键词:

7.谈谈英语教师的自我创新 篇七

一、人才意识

在自我创新中, 除了必须具备传统的“三基”外, 还必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三种基本素质。

1. 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化理论知识。

对语言本质特征、交际能力的本质、语言理论发展的趋势等要及时了解, 并能自觉地利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指导外语教学。同时从文化层面对外语的语言、词汇、语法、词义和语用方面的知识, 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研究以人为本的教学规律和相应的教学原则, 充分体现语言教学的人文性。

2. 具备相当的外语习得和学习理

论并了解其发展, 特别是要了解有关错误分析、反思教学、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学习心理、学习策略等理论的现状及发展, 用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具备比较扎实的业务技能。

不仅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等的技能和运用能力, 还要将它用于教学, 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实践交流活动的范例和信息源。

二、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首先是规律意识。认识外语教学规律, 就要从总体上把握外语教学, 全面研究外语教学的实质, 包括话语分析和方法分析, 还要全面研究容易被忽视的, 却又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

1. 适应并开发外语教学环境。外语学习大多是在儿童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才开始的, 而且外语教学缺乏目的语言环境和足够的语言输入。所以外语教师一定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教学条件, 设备的长与短, 要扬长避短, 并且不断创新, 以突破环境的限制。

2. 激发和适应学习者的情感。外语学习的内容不仅是包含另一种知识、技能体系, 还包含另一种文化。因此,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 情感方面的因素, 尤其是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对外语学习的成败有着特殊的影响, 外语教师要研究在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情感目标, 并且把情感用作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由于情感多种多样而又千变万化, 教师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情感去适应和引导学生的情感。

3. 研究、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 特别是母语知识既有利于外语教学, 又阻碍外语教学。其他知识作为人之图示的内涵, 必须对学习外语有影响。因此, 外语教师就要研究学生原有知识的合理利用和如何回避其负面影响。

三、角色意识

由于教学活动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模式, 外语教师的角色课堂传授者转化为教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者, 他们要做到三点:

1. 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克服并抑制种种可能出现的恐惧心理, 让学生把外语学习和自己的发展联系起来, 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 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 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调控不能千篇一律, 而要不断更新。

8.谈谈小学品德教学的创新 篇八

一、良好的情景创设,是创新的前提

《课程标准》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思品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努力地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我在思品课教学中就常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思品课堂,活化了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教学手段设置课堂结构,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互相启发和交流的状态,让学生七嘴八舌,标新立异,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如在教学《身边的变化》时,之前,我事先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回去调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本地群众的生活变化。课堂上,李志说“三十年前,道路很落后,全都是泥路,弯弯曲曲,凹凸不平” 。黄涌接着发言:“听爷爷说,那时哪家有手表、时钟、衣车、收音机,即所谓的‘三转一响’,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富贵人家了,对于添置各种家用电器,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呀……”敏芳说“改革开放后,村村都通了水泥路,不少村、屯还修了环村路呢。”廖萍抢着说“现在,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绝大部分家庭住进了小洋楼。”平时不爱说话的赵迷迷也扎嘴了“彩电、冰箱、电磁炉、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生动的现实生活,自然使学生情感投入、情绪活跃。

二、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创新思维

多媒体资源在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带来富有特色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世界,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姿多彩。

(1)多媒体资源提高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囿于课堂说教和校园文化的陶冶。多媒体资源的出现,消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偌大的世界变为极易“涉足”的地球村。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天地里漫游,充分领略种种思潮与 信息。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对我们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路,消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2)多媒体资源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灵活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多媒体资源匿名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把多媒体资源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与教师交流思想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网上搜集信息、主题讨论、对话聊天等形式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向深入、细致、高效的方向发展。

(3)多媒体资源大容量的信息可以丰富思想教育的素材。它既是提供多媒体逼真的、典型的画面,使人们尤如身临其境,受到更多的感染和陶冶。多媒体资源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许多历史性的、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多媒体资源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和效果。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课堂延伸,提供创新空间

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多作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也是学生成人后施展才智的天地。教师要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往,从小养成对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如教学《文明从我做起》一课,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收集身边印象深刻的例子,还引导他们通过数据、图表、场景进行描述。结果,学生带着问题来到公共汽车、公园、街道等场所,亲身体验身边的事情,感悟文明行为确确实实要靠每一个人,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每一个细节做起,由此促成了学生课堂与实际、言与行的统一。同时,开展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教学《我们要做最棒》时,我建议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为我校五年级家庭困难的覃爱同学献爱心的活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创新火花不断涌现,整个活动沉浸在浓浓的爱心氛围中。

另外,我还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网络浏览等引导,使学生拓展视野、广开思路、真情感悟。这些都是课堂延伸,有效地提供了创新空间。

上一篇: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下一篇:爱如阳光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