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湖北(精选8篇)
1.文明湖北 篇一
文明湖北
黄石八中 肖子玥
荆楚文明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湖北的文明发展,既与人类繁衍进化史同步起源,又与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同生共长,还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同辉共耀。考古资料记载,在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就在湖北大地上开始最艰难、最缓慢的繁衍与进化。正因如此,全省境内现存旧石器时代遗址200多处,为我国这一地区人类早期的发展找到了线索,填补了空白。史料表明,湖北是发现人类起源线索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光辉灿烂、特色鲜明的湖北文化,一般将其归纳为八大系列:炎帝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辛亥首义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上述八大文化系列,是湖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化圣殿的重要支撑,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
正因为湖北文化如此重要,2012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做出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的重大战略部署。
那么,怎样建设文明湖北?我归列了一下几点:文明先自爱国始,做文明有礼青少年,爱护环境文明健康,志愿服务奉献青春传递爱,感恩之心常在,小细节大文明,文明守法好公民。只要我们做到以上一点,建设“文明湖北”就变得简单易行了。
在此希望人人通过文明建设,使湖北文明!
2.文明湖北 篇二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 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但是湖北省的人口基数大, 资源约束矛盾较突出, 并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同时, 省内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包含众多子系统的复杂巨系统工程, 湖北省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个子系统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认真分析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表现形式, 并根据这种差异对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区域划分, 对进一步探讨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缩小区域差异, 促进各地区均衡、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反思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就自己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 是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和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方向。它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 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社会人文发展程度等几个方面。那么, 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就可以概括为资源条件差异、生态环境差异、经济效率差异和人文发展差异。
一、资源条件差异
所谓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各种要素的总称, 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社会资源。资源短缺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需求来看,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最严重的制约因素。
(一) 水资源差异
湖北是水资源大省,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素有“洪水走廊”、“千湖之省”之称。但是,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 山区多, 平原河谷少, 且相差悬殊。南部年径流量深最大为1 200—1 400mm, 北部不足200mm, 相差6—7倍。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区域人口、耕地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极不符。根据2010年度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 2010年水资源最丰富的神农架林区, 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8 298立方米和21 192立方米, 而水资源最匮乏的襄阳市亩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总量分别才843立方米和947立方米, 相差20多倍。
(二) 耕地资源差异
人口的增长和耕地总量的减少使得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湖北省全省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占56%, 丘陵占24%, 平原湖区占20%。2010年, 耕地总面积4 985.88万亩, 全省总人口6 176万, 人均耕地0.81亩,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形地貌、人口聚集、城市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耕地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也极度不均。鄂西山区地势高、切割深、坡度陡、起伏大、经济较落后, 耕地发展受到限制。耕地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和鄂北岗地。这三个区域的耕地集中连片, 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就人均耕地面积拥有量来看, 荆门、荆州、神龙架林区较高, 而武汉、黄石、鄂州较低, 尤其是武汉,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1亩, 不到荆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 矿产资源差异
湖北省矿产资源种类多, 总量较丰富。截至2009年底, 湖北省已发现149个矿种、188个亚矿种, 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1个矿种和237个亚矿种数的87.13%和79.32%。其中, 磷矿石、硅灰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铁、铜、石膏、岩盐、金等23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位。湖北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全省13个市 (州) 和4个省直管行政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 但是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度较高, 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及鄂南地区集中产铁、铜、金、钨、钼、钴等矿产, 江汉盆地及南襄盆地集中产岩盐、石膏、芒硝石油等矿产, 宜昌、襄阳地区集中产磷、硫、铁矿、赤铁矿、建筑石材等矿产, 鄂西北地区集中产金、银、钒、稀土元素等矿产。
部分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地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力发展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 很好地带动了本地区乃至湖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储量总是有限的, 随着几十年来对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开采, 部分地市的矿产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其中最严重的是黄石、大冶、潜江、钟祥4个市县, 黄石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3.03%、39.68%和24.25%;大冶的铁矿、铜矿和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分别为28.6%、27.4%和25.6%;而潜江的石油资源和钟祥的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占探明储量的比重均不到20%。
(四) 人力资源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而且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会比较高, 因此, 劳动者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都有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聚的趋势。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由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鄂东南的武汉、黄石、鄂州以及鄂西的宜昌等地区凭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等优越条件,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高地。经济优势使得这些地区吸引了大量其他地区的人才向本地区聚集, 从而在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恩施自治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洼地, 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大量地流向省内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陷入了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境地。
二、生态环境差异
湖北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出现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
(一) 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
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沿长江分布的酸雨控制区, 涉及武汉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等七大地区, 工业污染重点监控区为鄂东冶金电力工业走廊、以宜昌、荆州、襄樊为重点的磷及磷化工基地、云 (梦) 应 (城) 与天 (门) 潜 (江) 两地区的盐及盐化工基地、十堰一襄樊一武汉汽车工业走廊等地区。
(二) 水土流失的区域差异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湖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7.88万平方公里, 占湖北省土地总面积的42.6%, 在长江流域各省中, 水土流失面积仅次于四川居第二位。水土流失地区集中分布在鄂西北、鄂东北等山区丘陵地带。
(三) 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
湖北省洪涝灾害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省成灾面积超过67万的大水灾年份达8年之多。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的江汉平原, 尤其是四湖地区, 平均6年1次, 是著名的“水袋子”。旱灾是湖北省的第二大自然灾害, 鄂西北和鄂北地区, 特别是“三北”岗地为湖北省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干旱频次多, 是湖北省著名的“旱包子”。
三、经济效率差异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 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迅速,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基础条件等的差异, 导致了湖北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显著。衡量地区经济效率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GDP, 2010年湖北省人均GDP最高的地区武汉市人均GDP达5.688万元, 而人均GDP最低的地区恩施州人均GDP只有1.067万元, 不到武汉市的1/5。从总体上来看, 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东部的平原丘陵区;如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等地区,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集中分布鄂西北、鄂西南山区, 如恩施州、神农架林区等地区。
四、人文发展程度差异
人文发展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自由权利或者社会福利水平。人文发展的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在1990年发表的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该报告认为, 人文发展是一个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 这些选择可能是不确定的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是, 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始终是三项最基本的选择。现在, 人们较多采用人均收入水平、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就业、住房、医疗等一些物理指标来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文发展程度。
湖北省人文发展程度整体上在全国属于中游水平, 但省内各地区之间还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武汉、黄石、宜昌等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等衡量人文发展水平的指标值好于其他地区, 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恩施、咸宁、黄冈等地区人文发展水平也是排位靠后。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想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 全国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 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由于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 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 主要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人文发展程度4个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各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
关键词: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郝翔, 成金华, 汤尚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湖北资源环境问题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2]湖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2011湖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刘湘溶.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琼, 孙永平.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机理及转型分析[J].江汉论坛, 2010, (8) :19-23.
[5]余程鹏, 黄建武.湖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战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3) :5-6.
3.文明湖北 篇三
关键词:湖北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助力;“五个湖北”建设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87-3
0 引言
在“五个湖北”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湖北旅游面临机遇与挑战,承担责任和使命。湖北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迎难而上,在推进湖北战略支点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担当。在接下来的“黄金十年”中,湖北旅游业要主动抓住机遇,厚积薄发,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稳步向前,融入“五个湖北”建设,成为“五个湖北”的领头羊、排头兵,为加速“五个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1 建设“五个湖北”的丰富内涵
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是在2012年6月召开的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湖北”的提出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湖北”、“从什么方面抓手建设湖北”等重大问题。
富强湖北是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湖北发展这架飞机的引擎。创新湖北是推动富强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的灵魂和活力,是湖北发展这架飞机的翅膀。法治湖北是保障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的重要依托,是湖北发展这架飞机的安全系统。文明湖北是推动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幸福湖北建设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生态保障。是湖北发展的这架飞机的人文系统。幸福湖北是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带领湖北发展这架飞机飞向幸福彼岸的操纵杆和方向舵。
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与内涵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此之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极高的频率出现在政府各项重要会议上。2016年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持久动力。显然,“供给侧改革”将成为中国“十三五”时期旅游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和主旋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1]如何围绕供给侧改革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助力五个湖北的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3 湖北旅游业与“五个湖北”建设的关系
随着湖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范围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a的综合性产业特征更加突显,综合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长,旅游市场边界不断拓展,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新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和形态不断涌现。旅游业这个复合体系产生的复合作用愈加强大,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同时,这与“五个湖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目标和要求高度一致,契合度高,是“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4 湖北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在“五个湖北”指引下谋局布篇
4.1 提升旅游供给品质,建设富强湖北
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全省旅游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湖北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9.7%和24.1%,5年增长了2至3倍,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的市州由2010年的6个上升为11个。全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由全国13位上升到前10位,进入第一方阵。[2] “十二五”以来旅游新增直接就业42.6万人,带动间接就业165.5万人,通过旅游,使42万人脱贫,占湖北省“十二五”减贫人口的18.6%。[3]湖北旅游业的发展为建设富强湖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湖北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大而不强的特征,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湖北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供给品质。
4.1.1 打造品质旅游区,加强旅游业内涵建设
为了做强湖北旅游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要加强旅游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旅游区。湖北旅游要紧紧围绕湖北长江旅游带,大力发展武汉、宜昌两大旅游发展极,贯穿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廊道、鄂西山水民俗旅游廊道、汉江国脉探秘旅游廊道、鄂东红绿经典旅游廊道,以点带面、以廊道联动区域推动全湖北品质旅游发展。打造精品旅游区域:武汉商贸休闲、三峡国际度假、神农架生态体验、武当山山水养生、隆中文化休闲、清江生态民俗、荆州荆楚文化、大洪山生态休闲、咸宁温泉疗养、大别山红色生态,提升景区级别,形成休闲型、体验性旅游产品,拓宽夜间旅游内容和项目,提高旅游吸引力,实现“缓游”效果,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4.1.2 注重供给细节,升级基础设施建设
提档升级全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服务、公共服务设施等,满足游客的需求。湖北省以旅游厕所为以小见大的突破口,注重旅游供给细节,率先摸索出旅游厕所革命的“八动法”:思想发动、创新驱动、标准推动、主体调动、部门联动、典型带动、奖补促动、快速行动,让以往为游客所诟病的景区、旅游道路等配套的旅游厕所焕然一新。细节决定成败,通过旅游厕所革命,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塑造湖北旅游业良好形象。
4.1.3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提升扶贫攻坚能力
打破区域壁垒,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深化旅游业改革。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加大交流合作,打开互利合作的大门,建立联动协调发展的机制,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职能作用,提升综合协调能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借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契机,深化与中三角、长江三峡乃至全国各省的旅游合作。在区域合作中,激发湖北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通过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扶贫攻坚作用,使更多的人通过旅游而脱贫致富。
4.2 坚持创新驱动旅游,助力创新湖北
旅游业创业创新问题是新的研究领域,我们要仔细研究、大胆作为。“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湖北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2.1 创新湖北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
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现在的关键是做好这桌大菜,色香味形俱全,提升旅游吸引力,需要动脑筋,想点子,需要旅游产品创新,这样才能激发旅游业的生命力。比如全域旅游模式的提出: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人人是导游,这种美好的愿景是相当吸引人的。但是全域旅游时代的实现,必须依靠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整合要素。
4.2.2 创新营销模式,打造旅游品牌
采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告或形象片的宣传,实行线下营销与线上营销相结合。对“灵秀湖北”品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加工包装,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品牌形象宣传。重点打造“江城武汉”都市风情、“一江两山”休闲度假、“世界遗产”文化经典、“土苗清江”民俗风情等十大特色旅游品牌。[4]发挥各种旅游交易会、旅游推介会、招商洽谈会、产品博览会、
展销会的平台作用,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客源地可以实行落地营销,例如2014年湖北省就在澳大利亚、台湾
等地设立湖北旅游形象推广中心,2015年在巴黎设立武汉旅游城市形象推广中心,把湖北的旅游品牌和营销信息投放到了游客家门口,充分提升了湖北对外的知名度,开拓了市场。
4.2.3 创新“旅游业+”,完善延长产业供给链
主动将旅游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紧密结合,与文化创意、农业服务、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体育运动、信息技术、生态环保等深度融合,形成与关联产业的大融合,完善延长产业供给链链。例如2014年“灵秀湖北·快乐乡村游”主题系列活动,就是旅游业与乡村农业的紧密融合。公布33条赏花线路和111个赏花景点,举办“寻访最美乡村”旅游宣传和“荆楚最美乡镇”评选活动,分四季组织不同主题活动,盘活了乡村旅游这盘棋。
4.2.4 创新旅游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旅游
利用旅游信息化,发展智慧旅游。技术变革,改变了旅游交易、旅游体验、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打造个性化服务。开通线上旅游服务热线,无限Wi-Fi覆盖主要旅游空间,拓宽手机支付等方便的旅游交易方式,旅游大数据的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提升了旅游品质,服务了旅游企业。
4.3 依法治旅兴旅,建设法治湖北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湖北省旅游条例》,对于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五个湖北”建设中的功能,全面推进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保障湖北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驾护航。新修订的《湖北省旅游条例》结合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旅游法》的内容具体化,条款明确化,增加操作性。同时将重要责任和职能明确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法律的落地生根、严格执行提供依据。我们要制定旅游项目负面清单,严格按照条例审批旅游项目,以法律为依据,规范旅游企业投资、开发和经营行为。
另一方面,用法治的精神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依法治旅,依法兴旅,以旅游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广泛宣传,营造依法治旅、依法护旅、依法从旅的良好氛围。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完善执法机制,不断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执法水平和投诉处理能力。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治理水平。[5]
4.4 发挥旅游业的文明窗口作用,建设文明湖北
作为旅游业,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载体。对于旅游者而言,通过湖北旅游,徜徉在历史长河和荆楚文化中,经历精神文明的洗涤,陶冶了情操。对于旅游地而言,文明旅游是塑造湖北健康旅游形象的载体,通过湖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为旅游者营造文明旅游的环境,有意识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游客为本、服务至诚)融入旅游企业,融入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的旅游活动中,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条件、有优势的产业,特别是生态旅游在发展理念上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一致。通过生态旅游规划和建设,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化旅游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文明湖北”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
4.5 旅游业提升幸福指数,实现幸福湖北
幸福湖北是“五个湖北”建设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价值导向。[6]它很好的回答了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湖北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保证了旅游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能有力地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旅游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游客在青山绿水、奇观美景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在旅游活动中感受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结交朋友,释放心情,幸福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发展旅游促进当地就业、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给当地居民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提升幸福感。
参 考 文 献
[1] 李鸿忠.深学细研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开创湖北改革发展新局面[J].政策,2016.3.
[2] 长江日报数字报纸.湖北将以“五大理念”推进全域旅游[EB/OL].http://cjrb.cjn.cn/html/2016-03/09/content_5514
753.htm,2016.3.
[3] 湖北省旅游政务网.贯彻“五大理念”推动湖北旅游全域发展[EB/OL].http://www.hubeitour.gov.cn/a/2016/02/1966
5/,2016.2.25.
[4] 湖北省统计局.2014年湖北省旅游业在新常态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EB/OL].http://www.stats-hb.gov.cn/wzlm/tjbs/
qstjbsyxx/110304.htm,2015-03-23.
[5] 钱远坤.全面推进依法治旅依法兴旅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N].湖北日报,2015-04-02.
4.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湖北 篇四
陶良虎
2013年第2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成为“五位一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一个伟大进步,是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是指人与物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其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升华对其行为和后果的负面效应的认识,不断调整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与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与工业文明相比较,生态文明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工业文明下经济发展很快,却忽视了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仍然强调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系统永久支撑能力的基础上。
2、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工业文明强调以人类文明为中心,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主宰,在对自然征服、索取和统治的过程中,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关注自然存在的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公平性。与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更关注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和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自然界是属于全人类的,当代人及后代人都应公平地享有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共同承担起在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责任,从而创造高度的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1、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四种文明形态,即:原始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敬畏,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盲目地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提高到“人畜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处于主导地位,人类处于从属地位,人与自然基本和谐;工业文明时期,发明了机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提升到“机械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文明时期,生产力提升到“再生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为文明,四种文明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又有其不同之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
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不平衡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生态文明却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
2、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四大文明内涵独立、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生态文明是生态前提,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精神文明是思想保证,政治文明是政治保障。生态文明与这三大文明之间,既有不同点、共同点,也相互联系。不同点在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共同点在于: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要求人们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生态观念,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联系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前提。“美丽中国”不会自然实现,既不是人对自然的肆意改造和绝对征服,也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无所作为和无端放任,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才能使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才能建成“美丽中国”。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石。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能够有效避免忽视经济发展的目的、以环境为代价、重量不重质等三大负面效应。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包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一)资源约束趋紧。与国际比较,我国在资源总量上丰富,但人均贫乏。如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25%,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就国内而言,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上升;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就能源来说,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较低,优质能源供应不足。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2010年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2010年高耗能行业占能源消费的约80%。
(二)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有机污水排放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印度排放量的总和;水污染严重,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的遭受污染,如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 农业开发区,浅层地下水已出现面状污染态势。一些重点流域污染严重,不少地方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近海水域赤潮接连发生,如三峡水库区支流水化时有出现;大气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公布的报告,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排名中,中国有包括北京在内的7个城市,其中山西省太原市的排名第一;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
(三)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首先是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约15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且每年都在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次是土地沙化面积趋宽。沙化土地在新、青、宁、甘、陕、蒙、冀、黑、吉、辽10个省、自治区,已形成长逾万里的风沙危害线,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草地退化面积达
1.3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都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科尔沁、鄂尔多斯等草原,而今已沦为“风吹草地尘飞扬”的沙地。再次是水污染带来各种问题。我国每年有十万人死于水污染,数千万人患病,3.6亿人难寻安全饮用水。水污染不仅干扰鱼类的洄游和繁殖,造成其生长迟缓和畸形,而且导致大量鱼虾等水生物死亡,破坏了生态循环系统,引发赤潮等现象发生。
因此,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
第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应当做到:(1)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3)根据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发展。
第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应当做到:(1)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3)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设节水社会,完善各种资源的保护制度,提高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应当做到:(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全面完成保护区规划,取缔所有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2)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销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3)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4)合理调整涉重金属企业布局,严格落实卫生防控距离。(5)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应当做到:(1)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淡化GDP考核。(2)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3)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4)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四、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应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省,资源能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机遇优势。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湖北的布局和实施。比如,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享有先试先行的权利。2010年7月,包括湖北在内的五省八市被确定为全国低碳试点省市。2011年湖北成为我国首批被批准开展碳交易试点的省份。这些战略的实施,为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生态科教文化优势。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转换成生态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一江两山”、大武当、神龙架、大三峡和鄂西等独特生态文化资源,为生态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生态自然资源优势。湖北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如高等植物种类多达5162种,动物种类则有9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物种共34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动物种类110种;森林覆盖率达38.40%,成为全国林业资源大省;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水系发达,100亩以上的湖泊有1332个,长江、汉江和丹江口水库等得中独厚的先天优势,为提高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生态竞争力提供了生态资源优势。四是生态城市基础优势。湖北有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4个(大冶、黄石、潜江和钟祥),全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4个(武汉、襄樊、荆门和宜昌),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个(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国家森林城市2个(武汉和宜昌),全国文明城市1个(宜昌),国家卫生城市2个(宜昌和十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个(宜昌),为生态城镇化建设积累了经验。所有这些生态资源优势,都为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我之见,湖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应坚持以下路径:
第一,做到 “五个坚持”。这是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即:坚持党委统揽、加强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坚持环保协调、统一监管,坚持企业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第二,开创绿色增长新局面。绿色增长是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依据湖北省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发挥生态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做到:以“两型社会”为突破,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以“荆楚生态品牌”为突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围绕“工程机械、重型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激光再制造装备”四大领域,打造东西湖区新沟镇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基地、青山区重型工业设备再制造产业基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激光再制造产业基地四大再制造产业基地。
第三,走统筹生态城乡发展新路子。一是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六大指导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四条规划方针:国土规
划从遍地开发到功能分区;区域规划从空间分裂到城市集群;城市规划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社区规划从功能分离到功能混合。三条规划思路:“一主两辅”总体格局和“一疏一密”城市格局,即以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等布局稀疏,江汉平原地区等布局密集的空间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三个层次”协调发展:大城市继续吸纳外来人口,中小城市、小城镇放宽落户条件,实现特大城市武汉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和襄樊人口达到200万,其他地级城市人口达到100万,省直辖县级城市天门、潜江和仙桃达到50万,其他县级城市达到20万,乡镇达到5万。一个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解决200万人进城问题。其中大城市吸纳90万,中小城市吸纳130万,小城镇吸纳80万。二是坚持用生态理念统筹城镇建设。用“四化同步”的理念谋划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低碳化;推进城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建设节约型城市;建设城市绿色交流系统;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三是坚持用生态理念治理城镇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绿色低碳消费习惯;切实抓好城市污水、垃圾、噪音和大气环境治理,使城市天蓝、地绿、水净,环境更优美;加强城市生态保护系统建设。
第四,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新水平。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加快实施三江(长江、汉江、清江)、三湖(洪湖、梁子湖、长湖)和三库(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漳河水库)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认真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规划,加快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和江湖连通工程。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沙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强“千湖之省”湿地保护和森林资源管护,构建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三是构建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构建立体化的城市绿化格局,均衡公共绿地布局,打造城市“绿楔”。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以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重点,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由“三江(长江、汉江、清江)、四屏(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武陵山)、五湖(梁子湖、洪湖、东湖、龙感湖、网湖)、六库(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漳河水库、黄龙水库、陆水水库、浮桥河水库)”组成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框架,建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廊道畅通、板块稳定的区域网络化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5.文明湖北 篇五
扬改革之帆 破环保难题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坚持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取得更大实效。
—— 湖北省委书记 李鸿忠
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必须从改革上找出路,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湖北省长 王国生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核心在改革,动力在改革。
—— 湖北省副省长 曹广晶 ◆余桃晶
新年伊始,湖北省在治理空气方面再出重拳,2015年年底印发的《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 实行,即日起,湖北省各地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将会成为硬任务,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这是湖北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新近推出的又一项改革举 措。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改革、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从提出“三维纲要”发展理念,到把“绿色决定生死”列在“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首位。
从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纳入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到跨界面水质监测。从将空气质量环保目标纳入市(州)党政班子绩效考核和省直单位目标考核体系到出台环境空气生态补偿制度。从向市州环保部门下放25个类别建设项目的审批权到在全国第一家完成省级环科院环评机构脱钩改制。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步伐中,湖北省迎难而上,克难创新,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焕发着盎然生机。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攻坚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入冬以来,严重雾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湖北省也未能幸免。上月8日起,湖北省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指数呈现上升态势,全省除恩施、宜昌、神农架地区以外,其他 大部地区均出现霾,武汉、襄阳等地达严重污染。23日起,湖北省大部地区再度出现雾霾,武汉、荆门等地已达重度污染级别,这是这个月湖北省出现的第二次大 范围重度污染。
雾霾席卷,谈霾色变,在此严峻形势下,如何破解?
据了解,为了应对严峻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今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狠抓大气污染治理,建立了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党政同责,湖北省考核办将PM10、PM2.5浓度下降率纳入市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全省各地大力加强露天秸秆禁烧,召开了省市县乡四级电视电话会议进行 组织部署,全省巡查达50多万人次,出动无人机104架次,查处火点(黑斑)390个,问责干部达到510余人。从环境保护部通报的数据来看,湖北省夏季 秸秆疑似焚烧火点数14个,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82.28%。
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全省累计淘汰黄标车12万辆,完成全年任务205.5%。同时,全省加大了问责力度,省政府约谈了8个地市政府负责人,省环保厅对11个市(州)进行了环评限批预警,对5个地市实施了环评限批。
经过持续努力,2015年二季度以来,湖北省各地蓝天白云的天气持续呈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来自湖北省环保厅《全省2015年1~11月份空气可吸入颗 粒物(PM10)平均浓度通报》显示,1~11月份,全省纳入国家考核范围的12个地市PM10平均浓度为100μg/m3,较2014年同比下降 9.1%。这意味着,全省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但随着冬季到来,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加以控制,空气质量极有可能出现反弹,将会直接拉高全省的平均浓度。
症重还需良药治。12月中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省环保厅每季度公开发布环境空气质 量考核结果,并将各地生态补偿资金核算结果上报省政府。省财政按通过调整相关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额度,实行生态补偿和奖惩。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 偿奖惩资金由省和各地统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得挤占挪用。据悉,《办法》按照“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结合国家空气质量考核标准和湖北省实际情况,以湖北省大气首要特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PM2.5)为指标,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与“目标任务完成”双项考核的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范围包括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对PM10、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地方,若按考核方法计算结果为负 值,不扣缴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
为确保考核数据的可靠性与公开性,《办法》规定必须采用经省环境保护厅核准的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并且按月向社会公开发布监测数据,数据和计算方式公开透明,便于公众监督。
在生态补偿金计算方法上,PM10依据各市空气质量同比变化和与目标差值来核算补偿资金额度,该算法既考虑了各地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考虑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如某市同 比改善的绝对量越多,完成目标值越多,对全省空气改善的贡献率越大,补偿资金额度越高。体现了“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着得到合理赔偿”的基本 原则。
《办法》的出台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政策激励更好地推动各地治理大气污染,进一步提高地方各级政府保护环境意识、落实和强化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跨界断面水质考核
解决河湖流域区域管理难题
2015年以来,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遇到的挑战更多,群众的期待更强烈。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2015年湖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时指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核心在改革,动力在改革。”
为着力解决群众呼声最为强烈的环境问题,省政府督查室先后组织了水环境、空气质量、黄标车淘汰、总量减排、机动车排气专项督查等,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生态工作的体制、机制、投入问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的基本环境权益。2015年7月,湖北省印发《湖北省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试行)》,对跨界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明确规定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需达到70%以上才算合 格,并将对不合格者实行项目限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杜绝跨区域河流管理“踢皮球”问题。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主要河流水环境保护负总责,要采取 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同时,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并作为对各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 核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湖北省跨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域的河流跨界断面和入长江、汉江主要河口断面的水质考核管理,省环保厅每月对跨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并按月通报,主要考核指标为氨氮、总磷等污染物。
考核的结果按月评估,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0%以下的,确定为不合格。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或在考核中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并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于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全部为优秀等次的地方政府,将予以通报表扬。存在断面考核不合格的地方政府,则予以通报批评,相关地方政府要在30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
在污染严重、跨界纠纷突出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对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变好的地区给予奖励,对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变差的地区予以处罚。跨界断面水质 考核结果也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挂钩。跨界断面考核为不合格的,从下一开始,对与该跨界断面相关的市(州)或县(市、区)排放水污染物的建 设项目实行限批。划定生态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管控制度
如果说生态追责为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划定了红线,那么生态保护红线则为湖北生态省的创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撑。生态省创建,需要依靠生态红线来支撑。生态红 线制度一旦建立完成,将让生态红线“落地”,“红线区”一类管控区内禁止开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一切建设活动,禁止工业生产、资源开发、城镇化建设等,并将 依法关闭红线区内所有污染物排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年,湖北省被环境保护部列为首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省份之一,承担起了探索生态红线划定、为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的重任。
2015年,湖北省政府将生态红线的划定纳入今年生态省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省环保厅与发改、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动以及与103个县(市)逐一对 接,广泛征求省直部门、地方以及专家意见,反复进行论证、修改完善。9月,历时两年打磨,在综合国家图件和各部门图件的基础上,完成了《湖北省生态保护红 线划定方案(报批稿)》。
湖北省生态红线划定内容突出“三性”:系统性,划定生态红线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覆盖到了山、水、林、田、湖;安全性,从湖北省的实际出 发,守住湖北省生态安全的底线;现实性,既考虑生态保护的需要,又为下辖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在确保生态红线、管控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考虑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红线管控可行、可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据了解,湖北省生态红线《方案》共划分为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区、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区、土壤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区、洪水调蓄生态保护红线区等四种 类型,按区域划分41个生态保护红线区。该《方案》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重点,按照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 本要求,结合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凸显了湖北省水资源等生态特色和生态地位。研究制定了要素分类、综合管理、分级管控的管理办法,为指导湖北省生态文 明建设、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将红线划定和红线管理同步进行,不仅科学合理划好红线,更重要的在于守住和管好红线。目前,已经完成了《湖北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报批稿)》。
通过划定生态红线,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得到有效保护,为生态省建设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约谈、限批、追责
多措并举念好环保“紧箍咒”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仍有一些地方却将保护生态环境停留在口头上,对生态环保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推进。为此,湖北省通过约谈、预警、限批、问责等硬手段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
去年5月,湖北省政府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会议,曹广晶对8个污染浓度较高、增幅较大、工作滞后的地市政府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曹广晶在会上强调,要 严格考核问责,对未通过考核以及工作不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地区,坚决落实通报、约谈、预警、限批、追责等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月底,湖北省环保厅对宜昌、荆门、孝感、随州、襄阳5个城市,以及黄石、天门、神农架林区3个市州实施环评限批预警。
7月,湖南省再出重拳,省环保厅对PM10同比增幅超过7%的天门、荆门、随州、黄石、孝感5市市辖区(不含县市)暂停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 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暂停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支持,取消环保领域创先评优资格。这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环评限 批。
限批是紧箍咒,而生态建设“党政同责”的提出,则让生态环保问题成为悬在各级政府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地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很有可能也是“帽子”问题。12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将纳入经济社会发 展综合评价体系,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同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党政同责、离任查责、终身追责、加重问责制度。这意味着,今后如果 因党政干部决策失误、乱作为等造成的生态严重破坏,将被终身追责。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理顺生态保护利益机制,《意见》还明确了今后三类地区取消GDP考核。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 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
《意见》的出台,从制度上再次警示了生态红线不可逾越,强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和底线,彰显了湖北省对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紧箍咒”,既契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民意期待,又有利于矫正部分官员“唯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
对此,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关键是落实,落实在于体现责任追究,要宣传、加强生态责任意识教育与责任追究,兑现两手”。
12月中旬,湖北省纪检部门首次因生态环保问题约谈地方政府,省纪委监察厅会同省环保厅,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对武汉、黄石、荆州、孝感、咸宁、随州、仙桃、潜江等8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约谈会通报了8个地市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和要求,列出了整改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同时,要求各地方政府责成当地环保局加强对问题项目整改的监管,督促企业改正违法排污行为,对拒不执行的,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湖北省监察厅领导在约谈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领导同志要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对造成环境严重损害和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方,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6.文明湖北 篇六
《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楚天杯)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湖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鼓励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提高我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结合中国建筑业协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评价试行办法》及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楚天杯)(以下简称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是我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的最高奖项,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以下简称省协会)组织每年分别于6月和12月评选。
第三条 省协会成立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委会下设评审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评审办设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秘书处,负责评委会日常工作。各市州初审和推荐工作可根据当地情况由安全监督站或有关协会负责(以下简称推荐单位)。第四条 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评选活动,遵循企业自愿、地方推荐,评审认可的原则。第二章 申报范围及条件
第五条 在本省范围内,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在建工程,且达到以下规模,核查时已完成主体结构工程量的70%方可申报。
一、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含)的住宅单体工程,20000m2以上(含)的住宅群体工程,4000 m2(县市3000 m2)以上(含)的公用建筑和工业厂房;
二、工程造价在500万元以上各类专业结构工程或构筑物,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第六条 建筑面积5000㎡以上或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工程,除总承包施工企业外,允许有不多于两个具备以下条件的参建单位参与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创建。
1、与总承包施工企业签订了工程分包合同;
2、完成的工作量占工程总造价的30%以上;
3、安全文明施工达到总承包单位同等水平。第七条 以下工程不列入申报范围:
1、因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受到市州级以上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2、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安全员未取得《安全知识考核合格证》的;
3、工程因故停工三个月或累计停工一年以上的;
4、属保密范围的。
第八条 申报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工程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2、有创建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目标、计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
3、工程施工期间,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及时,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4、已通过市州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核查并作为评选对象。第三章
申报要求
第九条 “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申报资料内容:
1、《创建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申报表》(见表一)和《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推荐表》(见表二)各一式二份;
2、创建“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工作的介绍材料一份;
3、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注明原件存放地并加盖监理单位公章)各一份;
4、能反映工程基础、主体、装修各阶段施工的主要部位(施工现场全貌、基础、主体结构、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用电、脚手架、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情况的原始照片若干张,并加文字说明。第十条 申报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推荐表中有关单位签署意见的栏目,必须签署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评价意见;
2、必须涵盖工程项目的概况,如建设地点、投资规模、建筑面积、结构层数、工程性质及用途等,数据和文字必须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
3、提供的文件和图片等必须清晰,容易辨认;
4、统一使用WORD打印成A4规格,装订成册。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评定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分为企业申请、地方推荐、专家现场核查和评委会评审四个阶段。
第十二条 申请创建
1、工程开工后15日内,施工企业向工程所在市州推荐单位提出创建申请,填报《创建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申报表》(表1)。
2、项目所在地推荐单位对申请创建的施工现场进行首次检查考核,决定是否接受创建申请。
3、工程所地推荐单位在决定接受创建申请后,15日内上报评审办备案,未备案的项目不得参加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评审。
4、省协会颁发“创建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标牌,悬挂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推荐评审
1、创建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工程达到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形象进度后,由施工企业向工程所在地推荐单位申请参加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评审。
2、市州推荐单位对工程进行初审,认为达到当地安全文明施工先进水平,填写《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推荐表》(表2)向省评审办推荐。
3、评审办对工程申报资料进行检查,齐全后接受推荐。第十四条 现场核查
施工现场核查由评审办从省建设工程安全专家库中抽取2名以上专家组成核查组,原则上采取半年一次集中核查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根据当地的要求与市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核查一并进行,由市州在核查前3天告知省评审办安排专家参加核查。第十五条 评委会评审
评委会最终以评审会形式确定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获奖名单。每年召开两次评审会,由评审办负责组织,核查组向省评委会报告核查情况并将当期符合评审条件的工程,提交评委会集中评审,评委会通过审查、讨论、评议,最后投票确定获奖名单,公示7天后发文公布评审结果。评委会由有关部门和具备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建筑安全技术的专家7—9名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评审工作实行评委会主任负责制。
第五章
评审标准
第十六条 评审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依据,按照《湖北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检查评分标准》严格打分,核查得分80分为基本推评分,80分以上(含)的工程有资格参加评委会评审。
第十七条 获奖施工现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经核实,取消荣誉称号;
1、发生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的;
2、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质量事故隐瞒不报的;
3、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
4、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第五章 奖 励
第十八条 获“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称号的施工单位和该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同时向获奖项目的监理单位授予荣誉证书,并在公众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获奖单位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奖励。第六章 附 则
7.文明湖北 篇七
“湖北是个汽车大省,汽车是拉动我省GDP增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段轮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开头如是说。
据了解,2008年,全省生产汽车78.8万辆,同比增长7.38%,其中载货汽车产量32.56万辆,同比增长11.96%;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2919亿元,其中汽车工业产值达1760亿元,占60.3%。
他说,经过40多年的发展,湖北汽车产业已经形成重、中、轻、微、轿、专等多型谱、宽系列的产品格局,电动汽车研发取得突破,混合动力汽车进入产业化阶段。汽车零部件品种齐全、配套能力较强,在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6 0种关键零部件中,除电喷、ABS、安全气囊等少数产品不能批量生产外,其余产品均有研发和批量生产能力。全省机械汽车工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有5家,完成工业产值占全省机械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目前全省汽车生产能力达85万辆,主要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超过70万辆份,规模以上整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749家,资产总额1911亿元,从业人员23.2万人。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湖北汽车工业实力是比较雄厚的。
破“冰”前行
当然,金融危机也给湖北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段轮一接着说,有关统计表明,今年1—7月,全省汽车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76亿元,同比增长5.39%,比全国汽车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低3.74个百分点。全省汽车产量54.96万辆,同比增长4.55%,其中7月份增长达35.77%。
透过这一组数据,我们一方面要正视金融危机对湖北汽车工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要告诉你们,并通过你们传达给整个新闻界:面对金融危机,湖北汽车工业正在克难奋进,破“冰”前行。
——从商用车来说,已拥有环卫专用车、园林绿化洒水车、吸粪车、垃圾车、压缩式垃圾场、油罐车、吸污车、高空作业车、随车吊、自卸车、教练车、厢式车、专用车配件、消防车、半挂车、冷藏车、运水车、牵引头、清障车、牵引车、散装水泥车、化工液体车、水泥搅拌车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车型。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递增,今年还将有总共10多个车型300多个品种进入市场。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油耗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目前,东风公司商用车正在“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事业梦想指引下,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新的优势。今年1—7月,该公司产量近19万辆。
——从乘用车来说,今年以来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神龙汽车公司两大整车企业产销两旺。1—7月,东风本田汽车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84.5亿元,生产汽车10.7万辆,销售汽车10.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75%、8.53%和10.53%。而神龙公司受惠国家振兴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寒潮”袭击下“破冰”前行。今年1月,国家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多项利好政策不断刺激车市销售。1.6升排量及以下汽车购置税从10%降到5%,燃油税改革带来养路费取消,市民购车热情激发。神龙汽车公司7成产品集中在1.6升排量,成为市场宠儿,1—7月该公司生产1.6升排量及以下汽车125004辆,同比增长30.9%。目前,东风雪铁龙新爱丽舍、东风雪铁龙世嘉、东风标致207等新车型销量持续上扬,部分车型品种供不应求。
——从新能源汽车来说,早在“九五”期间,东风公司就开始电动汽车和汽车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和试制,建立了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进行了大量的电动汽车开发工作,形成了电动汽车发展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及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各类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基础。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东风公司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其产品已经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城市客车等全系列车型,尤其在纯电动、混合动力方面进展显著。2009年4月,东风旅行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纯电动客车“东风天翼”正式投入城市示范运营,成为“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暨河南省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活动的新能源交通工具。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东风公司又隆重推出了东风风神S30-BSG混合动力轿车、东风风神I-Car纯电动微型轿车概念车以及东风混合动力卡车等车型。今年6月2日,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动汽车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试点基地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揭牌。这标志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加快,同时,也意味着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得到国家专利产业化政策的重点扶持,为东风新能源汽车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搭建优良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襄樊的发明家已经研制出国内领先的纯电动车动力总成,其综合性能及技术参数受到国家级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有关方面正积极支持该项目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早日为社会批量提供节能环保的新产品。
再展宏图
段轮一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来的快、来的猛,涉及范围广、影响深,我省主要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他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围绕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研究制定了《湖北省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其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措施,解决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矛盾,努力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既保持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又力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产业升级。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我省产业竞争力有个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有个大提升。对于湖北汽车工业来说,我们在方案中提出要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特别要加快神龙二工厂、东风本田扩能、东风日产载重车、中高档轿车基地改造、东风自主品牌轿车、东风渝安微型车扩建等项目建设,形成14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关键总成及零部件,提高零部件配套能力和水平;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力度,提高电动汽车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规划项目356个,总投资580亿元。
8.湖北明显陵 篇八
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周长3438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重峦叠嶂之中。显陵的建筑与环境十分谐调,体现了“陵制当与山水相称”的意境。陵园由30多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依山间台地,在长达1300多米的神道上渐次排列有纯德山碑、敕谕碑、外明塘、下马碑、新红门、旧红门、御碑楼、望柱、石像生、棂星门、九曲御河、内明塘、陵恩门、陵恩殿、陵寝门、双柱门、明楼、前后宝城、宝顶等,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建筑与自然相互映衬。远处群山巍峨,四周松柏森森,寂静而肃穆;近处红墙黄瓦,白玉石雕,小桥流水,给山峦带来了无限生机,形成了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显陵与北京十三陵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以王墓改为帝陵,前后修了40多年,其气势之宏伟,工艺之精湛,布局之合理,构思之独特,不亲临其境是难以想像的。
显陵的主人朱,是明宪宗第四子,封兴献王,正德十四年死。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驾崩,因无子嗣,按照明朝祖训,由武宗的堂弟即兴宪王的儿子朱厚从钟祥进京继承大统,次年改年号为“嘉靖”,史称明世宗。按照皇家的规制,朱厚应该过继给明武宗的父亲明孝宗朱樘做儿子,但朱厚却想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为自立体系,朱厚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戍边、革职等官员达百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史称“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便将其父兴献王追尊为恭睿献皇帝,庙号睿宗,尊其母为章圣皇太后。改“献陵”为“显陵”,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章圣皇太后病死,嘉靖皇帝将其运回钟祥与献皇帝合葬于显陵。
显陵之奇特在其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
嘉靖十八年,世宗巡视显陵。发现地宫进水,于是亲自“周阅山川,更卜吉兆”,决定在原宝城的后面新修一座地宫,形成双宝城串联的特殊格局。
一陵二冢,可以说是显陵最为显著的特色,两座宝城以“瑶台”相连,从空中看,犹如一个巨大的哑铃,两个坟冢代表了墓主人的两重身份—藩王和皇帝。前一个宝城是兴献王死时作为王爷入葬的,后一个是嘉靖为其父母合葬时新修的,当时通过地道将其父的灵柩移到后一个宝城与其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既不破坏原墓,又体现皇陵制式的目的。像这样一陵二冢的形制,在全国的帝王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
更为绝妙的是,前后宝城四周向外悬挑的汉白玉散水螭首,设计巧妙,气势宏大,能将下雨时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到城外,顺九曲河流出陵区,非常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是北京十三陵所不及的。
显陵之奇特,除了双宝城外,还有内外明塘为其他明陵所无。
陵园大红门外和园中陵恩殿前各有一池清水,分别称为外明塘、内明塘,前者椭圆形,后者正圆形。外明塘是根据原有天然池塘改建,因其处于陵园的入口处,在风水上为明堂之方位,对纯德山的地气有保护作用,设计者便巧妙将其纳入为建筑单元,取名外明塘。
内明塘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圆形池塘,直径46.3米,用砖石砌成,犹如一颗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龙形神道的颈部,与外明塘相呼应。开凿池塘的目的是降低地下水位,消除地下水对地宫的侵蚀,在湖北这个多雨多水的“千湖之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开池蓄水还有消防功能。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内外明塘的建造,使陵区自然环境显得格外清润透亮,也使这座位于南方的显陵在恢弘的气势之外平添了一分妩媚。
显陵不同于其他明陵的是有一条从陵区蜿蜒而过的御河,名曰九曲河。这是一条人工挖掘的御河,全长1596米,宽4米,深2~3米。河水由城东北引上游山泉水入陵区,环绕神道两旁,来去迂回,形成九道弯曲,因此得名。“上接松树山泉水,下连莫愁湖碧波。”这条蜿蜒的水龙,自北向南穿陵区而过,沿中轴建筑九曲回环的御河,注入陵西的莫愁湖。河上建有五道石拱桥,每道并列三桥,暗合“九五至尊”的含义。弯曲的河水,将陵区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自然要素山、水、树木的空间限定作用,使周围的环境顾盼生辉。
九曲河的设计和营建不仅满足了封建帝王陵寝对风水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是因为九曲河的作用,使得陵内的建筑群连成一个整体,显得错落有致,同时也使陵园景色更加富有生气。
在我们所见过的明清帝王陵园中,大凡都有一条宽大、笔直的神道,但显陵的神道却与众不同,它在中轴对称的传统格局中又人为地使之弯曲,全长1368米的神道,看上去宛如一条腾飞向北的巨龙。
为什么显陵的神道要弃直求曲呢?传统风水理论认为:路亦大观风水,生旺而弯环则吉,衰死而硬直则凶,所以,这条路是弯曲的。
显陵在神道的设计上,不拘泥旧制,因地制宜,顺应地势山势修筑,既满足了陵寝观念的要求,又方便施工,而且取材容易,经济实用,也充分显示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
在陵寝当中设置石人和石兽,意在祈求吉祥,保佑平安,神道两边所列的动物自然也都是威严和正义的化身。有个头生一角、形状怪异的石像生就是传说中的二神兽,据说它如遇二人相争,专触不正之人,因此,古代的法官曾戴过獬豸冠,以表善断邪正,放在陵前有“避邪”“压大盛”的意思。神道上的十二对石像生虽然比北京十三陵的要小些,但件件精致,雕刻得栩栩如生。
兴献王生前笃信道教,这对嘉靖皇帝的影响极大。体现在为其父修建的陵寝上,处处突出了崇尚道教的痕迹。从红门到明楼,从小巧的碑亭到巍峨的大殿,不论是琉璃质地,还是其他木石的构件,只要有图案、彩绘,就少不了阴阳太极图。特别是神道的后半部,设计者更是匠心独运,改直路为弯曲,呈S形,与周围的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恰似一个巨大的阴阳太极图。身临其境,玄妙无穷,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故显陵在保留“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动,并为以后明陵所效仿。如宝顶的形制,独特的排水系统等,可以说显陵在明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显陵与众不同的又一个地方,是有两道逻城,平面呈宝瓶形状。
外逻城墙依山而建,总长3438米,纵深1656米,整体呈宝瓶状;中间最宽处464米,两头宽约300米,墙高6米,墙体厚1.8米,面积达58万平方米。金瓶是神仙所用之法器,寓意神圣吉祥。同时,蜿蜒的城墙顺山势起伏避免了建筑外在的生硬感,使之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走进大红门,穿过御河桥,又现一座红门。原来兴献王死时按王爷的等级建陵,已有一道红门;嘉靖的母亲逝世后与其父合葬时,又外加了一道大红门。因此两道逻城,双重红门也成为显陵独有的景观。
大门外有两块高近三米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汉白玉碑,字是大奸臣严嵩的手书。
穿过新旧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面开门的碑楼。明显陵的功德碑只留下了被焚烧后的遗址,巨大的正方形碑亭上面草木丛生,但四门上方四龙戏珠的浮雕清晰可见。亭正中的碑体被打碎,散块躺在碑亭内。根据专家的建议,散躺的碎碑体保持了原样。亭内墙体的角落,依然可以看到燃烧过后留下的巨大木柱的轮廓。显陵地面建筑的木制部分,几乎都毁于明末兵燹,现在显陵的明楼修复于1989年。
显陵的石刻十分精美,园内保存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纹贴面。陵恩殿前的云龙丹陛、散水螭首及回廊栏杆等构件的雕刻技法尤为精湛,是明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仿皇宫金銮殿而建的陵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主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陵内最大的主体建筑。大殿虽已毁于兵火,但从这残存的柱基,汉白玉栏板,仍可窥见当年雄伟壮观的气势。大门两侧还保留着基本完整的琉璃琼花壁和背面的双龙壁,色彩依旧鲜艳夺目,引得许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影。
穿过陵寝门,便是雄伟高大的方城和耸立在方城之上的明楼,“显陵”二字赫然在目,楼中圣号碑上“恭睿献皇帝之陵”七个盈尺大字,为嘉靖皇帝亲笔所书,笔力遒劲,气韵酣畅。
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以及珍贵的历史价值而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高度重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投票通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它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