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2024-10-16

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14篇)

1.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一

关于学生打架的几点处理意见

高中学生处于血气方刚、年少轻狂之际,同学之间因琐事或者口角引起的大家时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一方面体现中学生的激情和精神,另一方面则反映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和道德指向的缺失,当代教育缺乏关于同学相处的明确成文规范,大多通过老师教育、家长指导、社会影响达到效果,但是由于孩子们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家庭背景,思想上不易被统一,具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针对同学打架我有一下看法:

1、一般来说,所有参与的同学因为各种理由都有自己的错误之处,找到各自存在的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通常孩子们对于自己的错误不加辩解,但是却对于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所以需要针对每个人的错误针对性说教;

2、对于打架,以说和处理为主,不宜过轻,更不易严肃处理,当然此举只是针对影响较小的小事情。这种事情最好不影响同学团结,能够使得两位当事人知错能改,关键是和好如初,并且还好使得其他的同学引以为戒,这里面有很多细节的工作要做,譬如说学生心理的安抚就很重要!

3、打架之后的善后处理,包括通知家长的及时治疗。家长心疼子女人尽皆知,如何做好善后处理很关键,避免事情在家长这一环节扩大化是重中之重,很多家长都会配合学校的公正处理,但是要照顾家长的心理,做到公正公平,并且告知家长学生们知错就改、团结向上就好!以上之眼,大底只是一家之言,众多疏漏之处,还有分析的瓢泼不能避免,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查漏补缺,再接再厉!

2.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二

强夯法的施工设备与工艺都很简单, 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施工方便、缩短工期、节省费用等优点, 在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机场跑道、铁路和高速公路路基等工程已得到迅速、广泛的应用。缺点是振动较大,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不能在已有建构筑物附近施工。

1 适用条件及加固机理

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 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 加荷历时约几十毫秒, 对含水量较大的土层, 加荷时间约100毫秒左右。这种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 将转化为各种波型传到地下。首先到达某指定范围的波是压缩波, 它使土体受压或受拉, 能引起瞬时孔隙水汇集, 使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大为降低, 据理论计算这种波以振动能量的7%传播出去, 紧随压缩波之后的是剪切波, 以振动能量26%传播出去, 剪切波会导致土体结构的破坏。瑞利波 (面波) 以振动能量的67%传出, 在夯点附近造成地面隆起。土体在这些波的综合作用下, 土体颗粒重新排列相互靠拢, 排出孔隙中的气体, 使土体挤密压实, 强度提高。地基土采用强夯法加固, 其强度提高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夯击能量转化, 同时伴随强制压缩或振密 (表现为土体中水及气体排出, 孔隙水压力上升) ;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 (表现为土体强度降低或抗剪强度丧失) ;排水固结压密 (表现为渗透性能改变, 土体裂隙发展, 土体强度提高) ;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 (包括部分自由水又变成薄膜水, 土的强度继续提高) 。

2 强夯法加固地基设计方法

2.1 强夯设计应具备以下资料

(1) 拟加固处理的建 (构) 筑物的使用用途, 结构型式及上部荷载, 整平后地面标高及基础埋深, 场地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和基础平面图; (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作必要的补充勘察工作; (3) 强夯加固后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值 (或变形模量EO值) 、有效加固深度值、消除黄土湿陷性与砂土液化、保持场地稳定性及均匀性等技术指标; (4) 拟建场地内地下管网、电网地下构筑物以及强夯振害范围内已有的抗振性能较低、需保护的建 (构) 筑物位置等资料。

2.2 强夯参数的选择

2.2.1 强夯参数选择程序

根据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确定单点夯击能——根据地基土的岩性特征以及设计条件确定加固地基场地的平均夯击能——根据单点夯击能试验确定最佳夯击次数——确定夯点布置形式及间距——确定夯击遍数、夯遍之间的间歇时间——确定强夯加固地基的范围——确定夯锤参数。

2.2.2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确定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1预估。

注: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起夯面算起。

2.2.3 单位夯击能量

强夯的单位夯击能量, 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 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3 0 0 0 k N·m/m 2;细颗粒土可取1 5 0 0~4000kN·m/m2。

2.2.4 夯点的夯击次数

夯点的夯击次数, 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2)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2.2.5 夯击遍数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 一般情况下, 可采用2~3遍, 最后再以低能量夯击一遍。对于渗透性弱的细粒土, 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 可根据低级土的渗透性确定, 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 应不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土可连续夯击。

2.2.6 夯击点位置

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 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3m~9m, 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 也可适当减小。对于处理深度较大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 我国强夯夯锤的形状与尺寸基本定型。除非特殊情况, 现在常用的夯锤不论重量多大, 基本为圆形, 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 锤底面积一般在4m2~6m2之间, 以5m2较为多见。底面积5m2时, 锤底直径2.52m。锤身纵向贯通4~6个300mm~400mm通气孔。

不同能级强夯的夯点间距和布点形式参数表, 可作为设计参考。

如表2所示。

注: (1) 当强夯后的地基作为均匀地基看待, 不考虑夯点间地基强度的差别, 不考虑基础形式时, 如果地基土承载力要求在250kPa以下、200kPa左右, 压缩模量要求在15MPa以下、10MPa左右, 夯点间距可参考上表提供的数据, 布点形式采用正三角形。 (2) 如果地基土承载力要求≥250kPa, 压缩模量要求≥15MPa, 处理深度较大, 强夯能级在3000kN·m以上时, 夯距可适当缩小0.5m, 布点采用正三角形。或者一律采用夯距4.0m正方形布点, 强夯不同遍数之间采用不同能级组合。如:第一遍夯点采用8000kN·m能级, 8.0m×8.0m间距;第二遍采用5000kN·m能级加固8.0m×8.0m正方形中间一点;第三遍采用3000kN·m能级加固8.0m间距中间一点, 最终形成4.0m×4.0m夯距正方形布点;最后2000kN·m低能级满拍, 夯印搭接1/4锤径。

2.2.7 处理范围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 并不宜小于3m。

2.2.8 强夯试验

强夯施工前, 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 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 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根据不同土质条件, 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 应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 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检验强夯效果, 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强夯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夯击能、夯击间距和夯击遍数的施工实践结果, 确定最佳夯击能量、夯击间距和夯击遍数等工艺参数, 并根据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确定每遍夯击的最佳间隔时间。强夯法处理地基技术参数中, 夯点间距的取值和布置形式是强夯施工技术参数非常关键的一环。锤重与落距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 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击能量。

在相同的夯击能下, 采用重锤低落距较轻锤高落距, 在相同深度处的物理性质指标平均值均大。重锤低落距与轻锤高落距处理地基土相比, 前者的物理力学指标提高明显, 这是因为当重锤接触到土体时, 虽然瞬时速度较小但因为锤体质量大, 按照惯性理论, 质量大的物体速度减小相对较慢, 故土体受振持续的时间长, 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因有足够时间消散, 而使颗粒骨架较易发生改变, 故相应的每击夯沉量大, 压密程度相对要高。同时, 在强夯过程中, 土体表面较浅范围易形成硬壳, 该层消耗能量较多, 重锤低落时可利用该层自身的特性减少该层的产生, 这也是加固效果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夯锤宜采用圆台形, 锤重宜大于2t, 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20kPa, 夯锤落距宜大于4m。

一般情况下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以利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待地基土稳定后再夯下遍。在工期比较紧张情况下, 也可以采取在前一遍夯完后, 将土推平, 接着随即连续夯击, 而不需要间歇。但夯坑回填时应保证回填土的质量, 必须按照要求选择好的填料, 以确保施工质量。

2.2.9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应由具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并提供检测报告。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 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 其间隔可取1~2周, 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

对于一般工程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验, 如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和压缩摸量检验;对于重要工程项目应增加检验项目, 也可做现场大压板荷载试验。质量检验的数量, 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 每个建筑物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处, 其它位置每1000m2设一处。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理的深度。

2.2.10 隔振或防振措施

一般距夯击点30m以外, 为相对安全区;15m以内为明显振动区。若必须在临近建筑物处进行施工时, 应设置检测点, 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隔振沟宽度与位置对隔振的作用影响不大, 位置一般在3m处为佳;随着隔振沟深度的增大, 隔振的效果逐渐增强, 但增大的幅度不大。施工时, 应由邻近建筑物开始夯击逐渐向远处移动。

3 工程实例

下面以“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厂成品油外输管道工程”钦州首站地基处理为例。

3.1 场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场区位于钦州地区南部, 钦州港北部, 距场区西北角约19m有铁路电气集中楼 (二层) 一座, 场区北侧距铁路约9m, 东侧距新建出厂管网 (管架) 约8m, 南侧距新建出厂管网 (管架) 约9m。

勘察场区原始地貌单元上属于侵蚀、剥蚀丘陵地貌, 地形起伏较大。现经过人工回填, 场区内地形较平坦。

3.2 钦州首站地质特点

3.2.1 人工填土

人工堆填砂质泥岩, 成粉质粘土状, 黄色, 土质不均匀, 含有泥岩或砂岩砾石、碎石, 以坚硬为主, 局部硬塑, 少部可塑, 粒径不均匀, 一般粒径在3mm~30mm左右, 可见最大粒径为50mm左右, 且局部含有泥岩或砂岩块石, 无摇振反应, 稍有光滑,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层底埋深一般为1.00m~6.00m, 最小埋深为0.50m, 最大埋深为8.00m。

3.2.2 地下水情况

根据现场勘察, 场区下伏的全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裂隙不发育, 勘察中未发现有较集中和连通的裂隙水赋存。场区人工填土层中含水量相对较高, 钻进过程中有自由水渗出, 但水量不大, 根据分析该层中所含地下水属上层滞水性质, 为回填前场区原始地貌中地表残存水体。

3.3 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条件, 我们进行了多个方案比较: (1) 沉管灌注桩基础, 采用桩基技术可保证, 但基础不仅耗费大量建筑材料, 而且工期长, 工程造价高。另外不可预见的打桩时会遇到大的石块, 这样施工就更难了。很难保证施工中桩的质量。 (2) 挖孔桩:考虑到该地基填土厚度只有3m~6m, 加之拟建建筑物均为单层, 荷载小, 所以采用人工挖孔桩。既不能满足挖孔桩构造要求, 又增加了造价, 延长了工期, 这样的方案不可取。 (3) 强夯法:地基加固效果显著, 使用设备简单, 施工方便, 速度快, 投资省, 既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又能增强抗液化稳定性。另外, 本工程拟建构筑物还包括站内道路、罐基础等, 综合对比研究后, 确定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加固, 然后采用浅埋基础。

3.4 确定单击夯击能

本场区人工填土的最大埋深为8m, 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单击夯击能为3000kN·m。夯击遍数采用点夯2遍, 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 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 锤印搭接1/3锤径, 满夯能级为1000kN·m。结合当地施工经验, 强夯锤具采用20t铁锤, 夯锤直径取2.52m。

3.5 确定地基处理范围

由于本工程除西侧外, 其它方向均存在已建建构筑物, 为了减小对已建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 综合考虑场区各部地基所要承受的荷载, 综合办公楼、罐基础、道路等荷载较大的位置均严格遵守本文3.2.7的要求, 场区围墙处适当缩小了强夯范围, 并要求施工时, 于已建建构筑物和夯点之间设置隔振沟。

3.6 试夯要求

为了减小对本工程的不利影响, 选择场区中南侧30m×30m的范围作为试夯地点, 该部位避开了拟建场区受荷较大的位置。两遍夯击之间, 间隔3~5天。试夯3周后, 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 并与地质资料数据进行对比, 检验强夯效果, 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3.7 夯击点位置

考虑场区主要荷载区为站内道路、罐基础、综合楼等, 布点形式采用正三角形夯点间距为4m, 第一遍夯点间距8m, 正三角形布点, 隔行分二次夯完, 第二遍夯点一遍夯完, 如图1所示。

3.8 质量检验

场地强夯后, 应由具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并提供检测报告, 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和压缩模量检验;检验点为各建 (构) 筑物各3处, 其它位置每1000m2设一处;夯后地基土的质量检验间隔时间为3周。

4 结语

3.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三

一、精心搞好绪论部分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是授课开始叙述课程内容要点的部分。它概括总结了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发展史、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及学习方法,因此对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这堂课,可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听课、愿意听课、想学好课的良好状态。对如何讲好绪论这部分,笔者谈两点建议:

1.举例说明学习该课程的目的

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合理选材,初步掌握正确运用热处理工艺、合理安排零件工艺路线的方法。教材只做了文字叙述,没有举例说明,学生对此没有感性认识。为使学生较好理解此目的,可举例说明。例如,车工在加工机床上用的轴承时,根据轴承耐磨性高、强度高、硬度好、不易断裂的性能要求,在备料选材时应选用含碳量较高,含硫、磷及非金属夹杂物较少的45钢。为消除毛坯的锻造应力,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前进行正火处理;因材料硬度较高,切削时车刀要低速运转,切削后为提高表面硬度进行淬火处理;为减小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防止使用过程中变形和开裂,提高钢的韧性,适当调整钢的强度和硬度,使轴承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再进行回火处理;淬火及回火后,再用粗磨纠正淬火变形,最后用精磨消除总的变形。通过上述处理过程保证轴承的质量。这样,用生产中的实例,直观地说明了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及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针对授课对象还可列举车工、钳工、焊工的不同例子,在此不一一赘述。

2.发展史部分多举著名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发展史部分,教材上只举了一例,即殷商时代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举例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多举几个例子。笔者上课时给同学们补充了以下几个例子: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铸造精湛、千年不锈的越王剑的故事;中国封建社会的炼丹(金)术等等。特别是越王勾践剑,1965年刚出土的时候,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寒光闪烁、锋利无比,20余层纸一划而破,表面文饰清晰、精美,尾部有11个同心圆刻纹,其间隔仅有0.2mm,就是现代的车削加工技术也很难做到,它的生产过程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大增。

二、合理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的教学,突破课程难点

铁碳合金相图(以下简称相图)部分在教材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相图知识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是分析组织、判断性能、选择热处理及铸锻工艺温度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相图中涉及的理论较抽象。新概念较多,加之图形上的点、线、面均有着不同的含意,因此也是该课程的难点。所以,无论是教还是学,师生都有相当的难度。如何搞好相图的教学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借鉴了如下做法:

1.认识相图

一般在相图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在讲完相图的组成后便直接介绍相图上点、线、面的含义。相图上的点、线、面众多,学生还茫茫然不知相图为何物。教师一下子把上面的温度、成份及含义介绍给学生,学生就像掉进了“迷魂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效果可想而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要让学生先了解相图的“形”。教师可先将相图挂在黑板上,像地理教师讲解地图那样介绍相图,或制作相图的动画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逐步理解相图是“表示在缓慢冷却(或加热)条件下,不同成份的铁碳合金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相图上的线是某些相同意义的点的集合:由线分割出的面又划分出不同组织的分布区域,可把简化的Fe—Fe3C相图的“形”概括为十一个字:“二平、三垂、五弧、九星、十二面”。具体而言,“两平”是指两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特殊线,即过1148的共晶线ECF和过727摄氏度的共析线PSK。“三垂”,即三条分别过点S、C、E的虚垂线,分别指含碳量为0.77%的共析成份和4.3%的共晶成份,以及含碳量2.11%钢与铸铁的分界线。“五弧”,即指液相线AC和CD(ACD):固相线中的AE段:及铁索体向奥氏体转化的终了线GS和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SE。“九星”,即相图上由宇线标的九个点:A、G、P、S、E、C、D、F、K。“十二面”即由各线(含虚垂线)分割成的十二个不同的组织分布区域。

2.理解相图

当学生对相图的“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从学生已比较熟悉的点开始,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将相图上点、线、面的意义进一步介绍给学生,并注意共析与共晶的讲解。因为要想更深入地分析讲解相图,就应从不同成份的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入手。在分析结晶的过程中,重点分析它们的结晶顺序及结晶过程和重结晶过程中各相中含碳量的变化与相图中温度的对应关系,即要以共析与共晶为基础,在共晶温度以上时,先结晶析出的相促使剩余的液相成份向共晶成份(4.3%C)转化:在共晶与共析温度之间的奥氏体中析出的相要使未转化的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向共析成份(0.77%C)转化。当余下的液相或奥氏体温度降到共晶或共析成份时,便会发生共晶或共析反应。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一规律,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相图中各相的分布规律及成分、温度与组织三者问的关系。

3.绘制相图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相图,随时运用相图,教学生绘制简化的Fe—Fe3C相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绘制相图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手脑并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相图的印象和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画图

先画一方框图,取长、宽的三等份,及其中几段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图1):再将有关点用直线段连接起来(图2):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进一步连接,标上字母、温度、含碳量(图3)

通过以上画法,一张Fe-Fe3C合金相图的简化图便出来了。为帮助学生快而准地掌握相图的画法,笔者又借用了一首《相图诀》(附后)。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边吟诵,边绘制,边讲解。这样学生从手脑并用变成了手、口、脑并用。其结果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教学效果。通过口诀结合讲解和画法演示,再加上学生课堂练习,大部分学生在课内都掌握了简化相图的画法。

实践表明,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不但认识了相图的形,而且加深了对相图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简化相图的画法,在后续热处理章节的教学中也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附《相图诀》)

《相图诀》

温度成分建作标,铁碳二元要记牢。

两平三垂标特点,九星闪耀五弧交。

共晶共析液固线,十二面里组织标。

基本组织先标好,相间组织共逍遥。

分析成分断组织,铸锻处理离不了。

4.关于初中学生辍学的几点总结 篇四

自从兼任郭屯中学校长以来,初中生的辍学问题就成为了我一直头痛的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是几乎不会出现的。但在我们学校,也可以说在我国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几乎成了义务教育中的“痼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有过多次的专门讨论和研究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并制定了多项措施来控制辍学现象。辍学问题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以下我就辍学问题来谈一下我们学校的调查和总结。

一、【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六个班级。近年来随着小学毕业生的逐年减少,小学毕业生流失等诸多原因,我校的招生人数也在减少。2007级招生57人。2008级招生58人。2009级招生48人。2007级在今年毕业时,在校生只有29人。辍学率达到了50%。2008级现在在校人数还有49人。两年内辍学9人。辍学率为15%。较上一届有所减少。2008级在校人数51人。学期中转学三人,无辍学现象。但由往年的情况来看辍学人数最多是在八年级下学期。在升九年级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就会辍学。究其原因是因为辍学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多面的因素。

二、【原因分析】

(一)、社会变革导致家长意识的变化成为学生辍学的伏笔:

古语云:十年寒窗苦读,半世飞黄腾达。按照我们农村家长的理解就是上个十几年学就是为了上大学,然后又一个好工作。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使大量的农村学生走出农门的天地变窄了,过去的体制下的中专以上毕业生由国家统招统分的体制被打破,大中专生一律走向市场,到人才市场去找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使农村家长和孩子感到读书无用。导致这些农村的父母对孩子读书不抱希望,甚至还会因为自己同乡、同村的大学生最后回来后找不到工作,就业无门使很多家长更感到读书无用。

这就导致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读书上有困难并不是想方设法的和学校和老师联系看怎样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是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就谈到“不上就算,上大学还得花不少钱。还不如用省下的钱让还做个生意,学个技术好呢!”这种实际对于很多农村家长来说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说服力。这样学习上的无目的性,无前途性的家长意识为学生辍学埋下了伏笔。

(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导致学校硬件设施的落后使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平投入,我校在一些教学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有了计算机教室,有了高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但是和一些城区的初中学校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音乐课我们依然是那架电子琴唱主角;美术课我们依然是教师一支粉笔,学生一支铅笔;体育课我们学生依然是在哪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出操跑步。在这里似乎少了本应该有的孩子们嘹亮的歌声;少了那一幅幅用画笔构画的五颜六色世界;少了篮球场上的欢呼雀跃;少了足球场上的热情四射。其实更少了孩子们的一份学校生活的快乐。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充斥着读一读,写一写。本应是一段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在条件的限制下学生的爱好少了,兴趣没了,再加上学习的压力心就变得浮躁了。对于学校生活他必将失去兴趣。那么他也将会选择离开。

另外,我们郭屯这个乡镇有着她独特的地理分布。这个乡镇是一个南北走向短而东西方向长的乡镇,而我校就居于中乡镇中部。独特的村庄分布使很多学生离我校有着接近十几里的路程。而我校的学生宿舍条件也不是很好。就前两天的高温天气,许多住校的学生就向班主任反映晚上睡不觉。而有的学生干脆就开始跑校。这就使那些路途较远的学生起早骑车到校要30分钟。生活上不如意,学习上有压力。如果没有一点顽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读完初中的。所以这种地域性也是影响学生辍学的一个方面。当然这些都和我们学校硬件设施的落后有关。

(三)、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的滞后成为影响学生辍学的关键:

教育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和丰富,孩子的心理也受其影响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大家都会发现现在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懂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个性,也越来越叛逆。随着学生变化也需要我们学校和老师在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上进行改进。

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着以前的老传统、老方法不改变。当我们对其做法提出批评时,仍然有老师还在振振有词的说:“我以前就是这样教学生的。不是也有很多学生考试高中考上大学了吗?”他们固守着自己的阵地寸土不让。还有的老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但只不过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滞后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单一的教学手段本应该让在自由的知识海洋里徜徉的孩子们有了不自由。这也成为了学生辍学的关键原因。

(四)、学生学习能力的困难成为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经看过《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一文。该文章中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假设:几乎所有的辍学生都是差生。笔者专门做过一个数字上的统计调查。从调查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选择辍学的主要原因很多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而是因为他们的学业成绩长期居于其他同学之后,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摘掉差生的帽子。其实我们很多学校不也是有这种现象吗。尤其是像我们郭屯中学,每年初中招生都是很困难。到我校来就读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差的又占比较大的一部分。随着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他们这一部分的学习困难会更大。最终会导致辍学。而我校近年来随着小学毕业生的逐年减少,小学毕业生流失等诸多原因,我校的招生人数也在减少。更重要的来我校就读的学生中学习困难的不在少数。这也成了我校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五)、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成为学生辍学的推手:

我们各位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着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方法的老师肯定能成就每个学生。

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陈旧,工作责任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还有老师急功近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布置大量课外作业,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而学生完成不了就采取不适当的高压手段,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流失。

另外,有的老师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使学生感觉不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学生犯了错误,完不成作业,成绩不理想教师就对他们的讽刺挖苦、压制打击、不公正待遇甚至冷落疏远。这种情况在现行的教育实际中是经常发生的。最伤害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反感情绪,而学生的逆反心理又往往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这种对学生自尊心的严重伤害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及其相关事物的强烈反感,而他们往往在一念之间终会选择辍学。

另外,我校空头学籍比较多,只有学籍不来读书学生有很多一部分。这也造成了学校辍学率比较高的原因。还有加上管理不到位,学校规章制度存在的漏洞,特别是考核奖惩制度的不完善,未把巩固学生的指标纳入教师和班主任的量化考核,致使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几项教学质量指标(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少数班主任为了便于班务管理,放任违纪和成绩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走上了辍学之路。

三、【控辍措施】

对于学生辍学问题,我校始始终把它作为学校重点的工作。对于各种辍学现象,我们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总结出以下几项防控辍学措施:

一、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是控制初中生流失的关键 利用每次的家长会,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义务教育法》,可使学生家长明白:强迫子女辍学和不支持子女上学是违法行为,是可耻行为。可使他们监督和支持子女上学,并协助学校做好子女的返校复读工作。这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有了保障机制,初中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对控制初中生流失至关重要。利用校会、班会给学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社会使用童工是违法行为。这样能从根本上堵住初中生辍学打工这条路,给学校控制学生流失创造较为有利条件。

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是控制学生流失的一大法宝。

1、学校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国情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学校中树立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召开讨论会、报告会,针对校内外个别学生弃学打工现象组织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一行为的危害性。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远离辍学。

2、学校里从校长到班主任直至每一个教职工,针对学生流失建立层层目标责任制,这样就可以增强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心,促使他们为控制学生流失去做各方面的工作,达到控制学生流失之目的。

3、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是学校吸引学生控制流失的有效途径。若学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必然有较高的信誉。学生在校就有自豪感,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信心。家长对孩子的前途充满希望。这就会给学校控制学生流失创造了有利的内部环境。

4、要求广大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要面对全体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的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这样以来,学生在校就不感到单调乏味,差生也不会感到自卑,在教师的引导下,反而会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无形当中就做到了有效控制学生的流失。

5、学校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掌握困难学生的详细情况,给他们每一个学生建立档案,给困难学生尽可能的照顾,使这些学生在解除生活上后顾之忧的同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真情。

5.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思考 篇五

内容提要:当前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规范、不健全,人民法院审理该类案件的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就该类案件的类型、适用法律、法规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关键词:劳动争议 处理 思考 建议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随着企业的转型、改制,以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争议纠纷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同时,在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

目前,劳动部门和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从湖南省洪江市人民法院近几年的收案来看,2006年仅2件,2007也只6件,但今年就已立案受理20件,在做工作未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还有数十件。就人民法院来说,虽然该类案件只占据着很小的比例,但在处理上难度大,消耗的司法资源多。现笔者结合审判实践中就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某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期共思,并与广大同仁商榷,从而对今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有所帮助。

一、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种类型

1、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主要表现为因政治运动、计划生育等被用人单位除名、终止劳动关系的。这类案件的历史背景复杂,年代久远,政策性强,证据收集困难,处理难度较大,当事人工作难做,上访人员较多。

2、因社会转型、企业改制等引起的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或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而产生的劳动纠纷。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大批中小国有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并逐渐倒闭,期间企业不得不大量减员,将一批批职工予以辞退、开除,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这批职工为经济利益从而引发劳动争议。这类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容易引发集体上访。

3、《劳动法》出台后,劳动者对执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规定而产生的劳动纠纷。随着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和普法教育的广泛开展,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劳动法》的执行和监督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劳动者对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这类案件现在正在逐年增多,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并逐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漫延。

4、《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因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而产生的劳动纠纷。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者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自身的随意性,不断寻找福利待遇更好的用人单位;或在用人单位不顺意就随意更换用人单位,而不顾原劳动合同的权力义务的约束。另外劳动者为寻求自身劳务关系的稳定性,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期限长短时发生争议。这类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甚至影响到用人单位经济利益、商业秘密等,社会影响较大。如前段时间发生的飞行员跳槽案。

5、因工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这类案件不是很多,主要是在适用法律上、实体处理上争议较大,理解不一致。

6、其他劳动争议案件,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身份区别对待,在人事、劳动部门登记时有的登记为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非事业编制人员、正式职工、临时用工等,引发劳动者争议;再如劳务派遣合同关系中引发的劳动争议。这类案件社会关系较为复杂,在处理上难度大,处理不当难以让当事人服判息诉。

二、近几年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

从近三年我院所审结的各类劳动争议案件来看,这类案件有以下特点:

1、案件数量逐年增多。从2006年的2件到2008年的20件,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执法和监督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类案件的数量还会不断上升。

2、少数当事人难缠。劳动争议案件大多数当事人在明法析理的基础上都能服判息诉,但少数当事人固执已见,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审、二审、再审,再不行就上访,特别是因历史原因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多是老上访户,不管法院如果公正处理,不达其目的,就是不服判。

3、判决的少,调解撤诉的案件多。多数案件当事人在明法析理基础上都能息诉,双方当事人能达成调解协议,最终调解撤诉。如今年我院受理的20件案件中,已调解撤诉的就有17件,判决结案仅1件。

4、所受理的案件类型较多。过去所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多是因用人单位除名、辞退而发生的案件。现在有《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就劳动合同的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因执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提前退休等规定发生的劳动争议,有劳务派遣、竞业禁止发生的劳动争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因政治运动、计划生育等历史原因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这些劳动者现在正在大范围串连,随时上访。

5、劳动争议案件在处理时,社会关系复杂,行政干预较多,给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带来一定难度。

三、劳动争议案件多的原因

1、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由于执法不严,对于《劳动法》中的许多义务性规定因此形同虚设,义务得不到履行,自然使权利无法得到实现。有的案例中,一些规模大的企业,劳动者虽工作10年以上,可用人单位就是不与劳动者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直接将劳动者辞退,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有很多。如电信、邮政部门没有讲清缘由将许多职工解除合同,移交劳务派遣单位。

2、用人单位缺乏监督。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建立的劳动关系在现实中能够完全依照劳动法规定的要求执行的还相当有限,只是当劳动者将用人单位告上法庭的才能够主张并最终可能获得应有劳动者权利,而绝大多数劳动者由于目前就业压力巨大,只要能够有工作,发工资养活自己便已心满意足,那里敢主张“权利”,而用人单位也是基于绝大多数劳动者这种心理,而不断压低劳动者待遇,剥夺劳动者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工作,完善各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制度措施和相应的惩戒办法,使《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各项劳动者权利能够得以实现,才能有效减少劳动争议纠纷。

3、信访制度缺失。由于我国信访制度缺失,对那些缠访、滥访人员无相关制度约束,以致出现上访为大。导致部分劳动者无理取闹,动不动就去省进京上访,于是上级部门为息事宁人,要求基层起动司法救济程序,以求稳住当事人不上访,人为出现新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当前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所遇到的有关问题

(一)所适用的劳动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健全。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同于民法和经济法,除劳动法法典外,牵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多种法律渊源,政策性强,随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因社会进步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虽然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充实,但目前仍欠规范和健全。

1、法律规范不系统全面。目前《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还比较粗略,许多内容仅做了原则性规定,给具体案件处理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尺度,还需进一步予以细化,明确规范,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2、劳动法律渊源众多,司法解释、行政规章纷纭,内容不统一,效力高低各有不同,给法律适用带来很大困难。还需进一步进行清理和统一。如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而《劳动法》和《最高人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申请仲裁的时间均为60日,虽然在处理上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即按一年执行,但应对旧法统一修定,以免给难缠的当事人抓歪理。

3、劳动法律规定滞后。随着市场经济全面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作用下劳动关系活动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和新情况,调解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难以全面预见,滞后性在所难免。如对非法用人单位的用工主体资格问题。《劳动法》只规定了5类用工主体,但当这5类主体出现了以上情形,是否仍然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重大分歧。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中应明确规定视为用工主体。

(二)对审判实践中所遇到的有关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

1、关于劳动争议发生起算时间如何确定的不同理解。从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条规定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本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这也就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起始之日。该规定中“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给审理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这一规定对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情形又作了补充。于是在审判实践中大多数人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一律按照“解释(二)”中的规定处理。但笔者认为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能一律教条化,应区别对待。即《劳动法》实施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应从宽掌握,因为之前我国法制不健全,许多法律规范不全面系统,不能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发生的劳动关系苛刻要求。如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在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国家为执行这一国策,对许多当事人的处理都不规范,未能严格按程序办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本身对程序要求就极少),用人单位只是开会通过,然后通知当事人就算处理了,大多数当事人知道违反国策也就一走了之,不再在用人单位上班,与用人单位计较。那么对这些不再回用人单位上班的当事人就应视为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其起算时间应以不再上班之日为准,而不宜按“解释

(二)”中的规定处理。但对《劳动法》实施后,就应按“解释(二)”中的规定处理。因为法律法规已经完善,不严格依法律办事就应视为违法。

2、对劳动争议诉请范围如何理解?对诉讼请求与仲裁请求一致性的审查以及对诉讼请求超过仲裁请求部分的独立性的审查。对于这些审查,目的是先裁后审的程序设计上的最终实施,故对于诉讼请求与仲裁请求的范围不一致时,人民法院须对于这些请求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仅在诉讼中提出的与仲裁请求范围无

联系、而具有独立性的请求应驳回诉讼请求,并告知其先向仲裁部门申请就具有独立部分的请求进行仲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被告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后提出的诉讼请求,应不予受理。

3、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的理解。《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一般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而《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适用法律的特别规定,为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十五日为限。另外,在审判实践中,对超过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案件被劳动仲裁委员会以申请已过时效为由裁决不予受理的如何处理?有的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适用《民法通则》予以驳回,有的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笔者赞成后一种意见,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现在为一年)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4、工伤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工伤劳动争议案件虽然少,但在处理上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对未经工伤认定的案件,有的人认为对于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无异议的案件,不必经由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程序,可能直接提起诉讼;还有的人认为劳动部门不予工伤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认定。笔者不敢苟同,在我国,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关机的职权行为,当事人对工伤认定不服,应该提起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来救济。且工伤保险赔偿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二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部分,对于应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则必须依赖于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才能支付,如果人民法院自行作出构成工伤的确认,就有可能与劳动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相矛盾,同时还有司法权代替行政权之嫌。因而,对工伤认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民法院审理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不得违背相关规定而对是否构成工伤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认定,同时对那些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工伤等级认定书”等也不能作为工伤认定的结论。当事人只有在得到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后,对工伤赔偿达不成协议时,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后才能提起工伤赔偿劳动争议诉讼。故对于未经工伤认定,但要求按工伤纠纷处理的案件,可以两种方法处理:一是中止对案件的审理,以等待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认定结论,并经劳动仲裁庭仲裁后再进行审理;二是驳回当事人的起诉,告知当事人向劳动行政机关申请工伤认定。

5、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竞合如何处理?对于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有的人认为工伤赔偿责任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是分属不同部门法的请求权救济方式,应各自在不同的诉讼制度内处理,劳动者可以获得双份赔偿。有的人认为不行,工伤赔偿是补偿性赔偿。笔者认为:第一、劳动者有权选择是按工伤保险赔偿制度,还是按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求偿。第二、工伤赔偿金与人身损害赔偿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如果劳动者选择了人身损害赔偿,就不得再选择工伤赔偿。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劳动者选择人身损害赔偿之后,赔偿额低于工伤赔偿额度的,劳动者还可以就不足部分要求工伤赔偿。因为工伤保险赔偿制度的原则是“补偿性原则”,工伤赔偿是对劳动者所受实际损失的补偿,如此从工伤保险赔偿制度的实体法角度看,不管工人首先获得的是工伤保险赔偿还是人身损害赔偿,其均不应同时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的“双份”赔偿金。

6、劳动争议诉讼是否适用反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九条规定“先起诉的一方为原告,后起诉的一方为被告,但人民法院应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一并作出裁决”,由此可见,劳动争议诉讼从程序规范上排除了反诉制度的存在。一是反诉得以成立应当具备三个构成要件:⑴反诉是用来抵销本诉的;⑵反诉是独立的诉;⑶反诉与本诉有一定关联性。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反诉不是为了抵销本诉,而是为了对抗本诉,但不管怎样人民法院都应当对劳动仲裁全面审查。二是从《解释(一)》

第六条规定可见,如果其提出独立于原劳动争议的诉讼请求,则应告知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另行申请仲裁,这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存在反诉的可能。因而,劳动争议诉讼不适用反诉。

五、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的几点建议

1、加快劳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劳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很多,但存在相互间规定不一致的现象,规章、复函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造成了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员之间、劳动仲裁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复函的适用和理解往往差距很大。这样即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又给正确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

2、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执法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建立健康的劳动关系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做好普法教育,搞好个案引导。劳动争议案件政策性强,涉及大量的劳动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劳动者大多法律知识欠缺,因此劳动部门、司法部门要做好普法教育,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要搞好个案引导。引导当事人在正确理解法律涵义的基础上理性地提出自己的诉辩主张,避免因请求不当而造成矛盾激化,耐心向当事人宣讲和解释法律,为顺利解决纠纷打下了思想基础。如我院今年受理的19件怀化市安江纺织有限公司与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中,我们通过明理析法,耐心做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作,促使劳资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最后有17件案件安纺公司撤回了起诉。

4、注重调解,利于化解劳资纠纷,做到案结事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由于利益分歧,对抗性强,矛盾激烈,而且多为群体性纠纷,如企业改制、结构性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涉及众多劳动者的利益,处理不当,极易诱发上访、闹访、群访等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搞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即仲裁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加强三调解联动。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注重调解,把调解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首选,多做当事人的劝和、疏导工作,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争取双方互谅互让,妥善解决纠纷,引导劳资双方依法建立和解除劳动关系,促进人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

六、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设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正在逐步转型、改制;同时,随着劳动者法律知识增加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将不断攀升,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上升速度更快。目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对工伤劳动争议案件就更繁琐,可能几裁多审),对争议当事人来说程序多,要求严,不小心就因调解、仲裁、诉讼时效而失去救济的途径。另外,对仲裁来说,劳动争议案件是前置程序,必经途径,而仲裁

后又是作为民事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对仲裁部门没有任何约束,于是仲裁部门对某些案件采取走过场,将问题复杂化,然后把皮球踢给法院,造成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和现状就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机制提二点建议:

1、一种建议是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结制,即所有劳动争议案件经仲裁裁决终结。第一,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裁终结制,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节约社会资源,更利于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行使的职权实质是一种行政职权,其所作出的仲裁裁决实质是一具体行政行为(在工伤劳动争议案件中就工伤的认定就明确了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救济),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则采取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加以救济,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样,实行一裁终结制就可以对劳动仲裁机构加以约束,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其责任心,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使劳动仲裁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否则,劳动仲裁机构就将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对违法仲裁承担败诉的责任。第三,实行一裁终结制,可以减轻人民法院审判资源不足的压力,节省司法资源。

6.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六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反腐败愿望不断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党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实权的人员,违法违纪现象的信访举报是趋高涨,在这中间随之出现重复信访,越级上访的问题。重复信访的处理已成为信访部门工作的难题和重点。对解决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沿用旧的办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来信来访和繁重的信访工作任务的要求。为了减少重信重访,处理好重复信访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重视重复信访的处理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正确面对当前的信访形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维护党的纪律,维护最广大群众利益上,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群众积极地举报违法违纪行为,一方面说明他们对党和政府是充分信任的,另一方面说明党员干部中违法违纪,腐败现象不可忽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确实有需要解决的困难或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因此,凡涉及到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特 别是重大违纪,经济问题的重要信访举报,纪委监委都列入重点,及时查处,及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举报人,从根本上减少重复信访。

二、归口分类,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根据多年来我们受理的重复信访情况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事实明确,证据充分,合情合理的重复信访,可以解决,也应该及时解决的;第二类是道听途说,凭印象,有怀疑,可信度不高,但反映的问题中有些确实存在的重复信访、可以部分解决;第三类是纯系捏造,扩大影响,为了造成混乱以此来达到个人目的重复信访,完全没有可信度、可查性。对第一类的重复信访,纪委监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发要信交办等办法,实行领导阅批包案制度,限定时间叫有关单位及时调查处理,并上报情况。如果是有关领导和人员没有及时处理而引发赴京、上省、去市的,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第二类重复信访的,对信访人没有依据的信访举报要说服教育,对查实的部分给予答复。对第三类重复信访的,对信访人员提出严厉的批评,造成重大影响的要给刑事处罚。通过以上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减少和处理重复信访工作的进行。

三、直办督办相结合,提高了初信初访办结率

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是减少重复信访的基础和前提。信访室重视对初信初访的处理,初信初访受理后,认真分析筛选,及时填卡送领导阅批,根据领导的批示,按照“分级归口”办理的原则,信访室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备。需要直办的 及时组织人员调查了解,对转办下去的及时督办,行成直办督办相结合,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我们的作法与体会是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通过经常性分析来信,及时向上级和领导报送倾向性、苗头性、政策性的来信综合分析材料,必要时作些调查研究,便于领导决策时参考,或批转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加大初信初访查处力度,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纪委对初信初访办理情况进行巡查,并将情况列入信访目标考核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

四、整合力量,营造综合治理的社会氛围

7.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七

教材处理除了应遵循课程、教材自身的编制原则外, 还要注重其他几个方面, 这里仅以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 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直观性与简单性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青少年的感知能力特别强, 高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处理教材不妨在直观形象教学方面增加投入, 促使学生形成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 然后再向理性认识和应用过渡。如对涉及函数内容的教学, 可增加函数图像教学的时间, 即使在研究函数性质及其运用中, 仍应紧密联系图像, 从规范作图、笔画草图到学生在大脑中抽象作图, 然后再解决性质和应用问题, 重点、难点会迎刃而解;否则, 如果在教学中只重理性分析, 而轻直观感觉, 势必会事倍功半, 学生越学越感到抽象, 越用越感到迷惑。

二实用性与生动性

生动性以实用性为前提, 生动性离不开热闹的话题和鲜活的实例, 也离不开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提出问题的启发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双边活动的趣味性等。这些在教材处理中都应设计好。倘若以枯燥的教学手法, 去传授空泛的内容, 教与学有何“生机”可言?

三渐进性与创新性

每个知识体系的本身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教师处理教材要把握好渐进性。渐进性既表现在呈现教材内容时要逐渐拓展, 也表现在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时要一步一个脚印、各个击破、顺利实现正迁移。如y=Asin (wx+ϕ) 图像的教学, 可结合二次函数y= (x-h) 2+k图像变换, 把函数y=sin (x+ϕ) +B的教学安排在正弦曲线y=sinx作图之后 (介绍函数y=Asinx的作图之后) 。为解决y=Asin (wx+ϕ) 作图提供了条件。此时再结合周期性、换元法、五点法、特殊点代入检验法等进行解决, 图像变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渐进的发展方向就是创新, 创新和发展不是无源之水, 它需要渐进为之提供一定的基础或基本思维模块。处理教材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如上述y=Asin (wx+ϕ) 图像的教学, 在学生弄懂作图方法之后, 已知图像与解析式的问题可由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只需根据同学们研究的成果指出常见的两种方法:观察法、最值代入法。

教材处理时应想方设法创造机会, 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他们在自主操作中形成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切忌教师“包办”而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如在一次讲授例题“求sin210°+cos240°+sin10°cos40°之值”时, 我请同学们说说看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一起按照你的思路延伸下去。结果同学们想到了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差公式。我觉得同学们的想法确实很妙, 立即肯定了同学们由整体结构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联想, 并演示出来, 然后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常规做法, 同学们情绪高涨, 并很快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

教材处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这一点必须落到实处, 切不可变言语上的热点为行动上的盲点。

8.教材处理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处理教材,熟悉教材

为了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受益,笔者经过多年的总结,认为从以下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一、充分地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首先要了解教材中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熟读教材,理解教材,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教材的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了解本课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等的要求。熟悉课后习题,明确习题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关系,把握解题关键,决定取舍,补充习题;哪些在课堂练习,哪些在课后完成。总之,凡是与教材有关的内容都要做到熟练掌握,条理清楚,为分析教材、开发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准确地分析教材

分析教材就是掌握教材的本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弄清各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了解学生情况,探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分析教材一般要做到:分析本课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分析教材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后面章节教材的联系,以便新旧联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本课学习的影响,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以便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分析本课教材的科学内容,真正理解教材,提炼出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分成几部分,每部分都介绍了什么内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确定目标水平。分析教材中的能力因素,促进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分析教材的特点,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联系,教材与环境,能源,等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教材的编排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析教材知识点、线、面的联系,突出教学重点,确定教学难点。

三、科学地开发教材

新课程给教材赋予了新的涵义: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其中教科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身边千变万化的现象,多姿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都是我们开发不尽的教材资源,所以我们要有新的教材观,学会开发教材资源,才能有效地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互相在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教师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应该进行裁剪、拓展、重组、整合和创造。教材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从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用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有关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反映社会、科技、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拓展应该以教材为基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教材内容的重组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教材处理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教材内容的裁剪。既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某些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裁剪,从而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这样处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使知识变得更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材内容的重組。

教材内容的重组。就是打破教材原有的次序,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重新组合,从而有利于教学。可以使固定的教材内容活跃起来,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究性,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教材内容的拓展。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知识的载体,但教材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有生命的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不断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它生命的活力,内容处理要与学生及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资料和信息。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关于《就业协议》的几点说明 篇九

关于《就业协议》的几点说明做好是在1月18号之前把协议领走,因为明年三月份就要上交了。

可以找人带领,如果实在无法到学校带领,可以把你们的地址给我,我邮寄给你们。协议共有四联,第一联白色的是用人单位留下的,第二联红色是你们自己留在手上的,第三联黄色和第四联蓝色是要交给我的,因为这个协议都是有复写功能的,一般在填第一联的时候就能够复印到第四联,但是很多同学在填写的时候,因为力度的关系,第三联和第四联都看不清楚,这就需要你们重新在填写好,务必保证在交给我的时候,能看得清楚上面的字。用人单位信息和学生本人信息必须填完整、真实;报到时间:必须填为2014年8月签订时间:必须填为2014年7月其他空格,可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填写。用人单位还可填写你与单位认可的附加条件。单位印章:必须是单位劳动管理部门,或者公司行政印章,其他部门印章(如,项目部、业务部等)无效。就业协议一共四联,每张都要盖章。后两张交给我。8 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请将《劳动合同》复印两份交来

10.关于GDP的几点思考 篇十

李德水

一、GDP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代表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其英文全称为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文译名对国家来说叫做国内生产总值,对地区来说叫做地区生产总值或本地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的概括性衡量。它具有国际可比性,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用于国际比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一是生产法,由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代表GDP,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二是收入法,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算;三是支出法,用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净出口几项的总和来核算。三种方法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去核算,从理论上说结果应是基本一致的。实际上,任何国家的核算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但只要按照科学的态度去做,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是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都把GDP增长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GDP不是万能的诚然,在宏观经济学所有概念中最重要的指标是GDP。但GDP却不是万能的。一是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二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三

是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四是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五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如果只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而不顾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有可能造成经济增长了,而人民的生活质量却下降了的局面,而且经济本身也不可能持续增长。例如,有的地方生活富裕了,盖起了小别墅,但一打开窗户臭气就扑面而来,日子可怎么过?这无异于是一边建天堂,一边造地狱。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能以生态赤字来换取,更不能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发展。作为标志着社会财富增加的GDP中还有一些消极的内涵。例如,由于违章建设造成楼房倒塌,发生大量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之后,抢救人员的劳动、医务人员的治疗、殡仪馆的火化,以及推平旧址、重新盖楼等,都会拉动服务业、建筑业和工业的增长,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都表现为GDP的增长,而这种增长难道不是一场真正的灾难吗?因此,GDP只是一个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统计概念。我们应当非常地关注它却也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只看其增长速度,而是要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为何地区汇总数比国家核算的GDP大

从2000~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分别高出1.7、2.0、2.6和2.8个百分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价格因素。地方统计工业产品大多使用1990年不变价,而十几年来工业产品的结构和内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产品都不存在了,有的产品当时还没有,有的产品(如电脑)质量大大提高了,而价格却大幅降低了。国家统计局在核算时考虑了这些因素,做了适当调整,由此得出的工业不变价增加值是不一样的。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统计局决定从今年起全国和各地区工业和农业不变价增加值一律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以解决这一问题。

(二)跨地区的人员。物资、资金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在地区核算中是难以区分的,往往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跨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其总公司和分公司的经营活动在地区核算中也容易产生重复统计的现象。

(三)核算方法不同。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很多地区还沿用全面报表数据进行核算。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下工业则是通过直属企

调队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计算的。

(四)统计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统计网络还不能完全覆盖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由于第三产业统计领域的薄弱,为地区调整核算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往往“总量不够三产凑”。

(五)受年初预期目标的影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年初通过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往往自上而下层层加码,而预期目标总是要实现的,于是统计数据就相应层层加“水”。多年来的数据显示,各省区市数据的总和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核算数2个百分点左右,而省内各地市的总和又高于省级核算2个百分点左右,各县级总和又高于市级核算1~2个百分点。

(六)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地方按GDP增长率等指标排队。统计数据成了基层干部的“政绩单”,上报数字时便往往要左顾右盼,相互攀比,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四、关于GDP核算制度的改革思路

经国务院批准,去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已经对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对年度和季度GDP核算数据要进行修正,并对地区GDP核算制度作了一些改进和规范。下一步GDP核算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两个思路:

(一)开展绿色GDP的研究。绿色GDP可以反映经济增长在环境、资源、生态方面付出的代价,或者反映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这几方面得到的改善,即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要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因素。去年,国家统计局已经会同有关部委、社科院、中央党校等单位,就绿色GDP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个过渡性措施,我们正考虑先设立一个卫星账户指标体系,即在公布GDP数据的同时,要把环境、资源、生态等的变化情况单列出来,由此看出我们为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些方面付出的代价,以警示世人。

(二)借鉴国外经验,实行GDP下算一级的办法。美国、德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各州、省都不进行本地区GDP的核算,而是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核算后分解到各地区。他们的实践证明这是切实可行,也是比较科学的。目前我国还不

具备这样做的条件,等今年开始的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完成之后,把全国二、三产业的家底都摸清楚了,就可以考虑实行这种办法。省级对地市、地市对县级也都照此下算一级。

五、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意味着什么

根据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标志着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登上这个台阶之后,社会的消费结构将会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电脑、高档电器迅速进入家庭,人们对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旅游需求、医疗养老需求,以及文化生活的需求都会明显增强,由此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我国国情不同,地域辽阔,农村人口较多,发展也不平衡,不能简单地与那些国家或地区对比。但从去年几个消费增长的新亮点,可以看出我国消费需求的潜力正在释放出来。

但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又是一个坎儿,一些国家从此停滞不前了。其主要原因:一是许多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原来的比较优势降低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面前,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不能有核心竞争力,成为发展的关键。假如还靠过去生产要素的价格低廉来发展经济,其优势就将逐渐减弱或消失。二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开始出现多样化。大家对公共服务、社会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政府没有充足的财力予以保障,就会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三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差别将明显地表现出来,会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加剧,许多国家出现社会动荡,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掩埋或窒息了经济的增长。这些教训,我们当引以为戒。

我们一定要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新的起点,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决不可为上述问题所困扰和羁绊而贻误大事。

六、如何评价2003年的GDP增长

2003年四大宏观调控目标都完成得很漂亮。一是GDP达到11.6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在遭受“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果确实来之不易。按现行

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二是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三是城镇增加就业人员859万人,超额完成原定800万人的预期目标。四是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2003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理由是:第一,经过前十年从反通货膨胀到反通货紧缩压力,2003年我国已经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第二,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标志,2003年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第一年;第三,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重要阶段;第四,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重大升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也要看到,200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除了“三农”、就业等老问题,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和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倾向比较明显,滥用耕地现象相当突出,投资规模偏大,资源、环境、运输等新的瓶颈制约再次突现,经济运行绷得比较紧,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一些重要资源对进口依赖度很高,一旦国际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安全。从能源、资源消费量大得惊人的情况看,2003年我国GDP增长付出的资源代价和社会成本确实不低。

上述情况,虽然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但往深处说是发展思路不够宽。一讲发展就只知道搞房地产、旧城改造、上开发区、上建设项目,而且趋同化十分明显,大家都往一处挤。

对去年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行动快,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既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高度珍惜21世纪前20年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保护和引导好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又要防止出现过热现象;既要防止局部的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又不能急刹车、下猛药。这是去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的根本保证。当前特别要把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和正确的政绩观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唯有这样,我国GDP

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胜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

11.关于家用废水处理的几点总结 篇十一

虽说干部和群众都在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为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但在具体工作中或在处置事情中少数干部群众的愿望仍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1) 基层干部存在的不足。目前基层干部大多数是60年代出生, 少数是80后, 对于60年代出生的基层干部, 一方面走不出过去基层工作的模式, 不能很好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不能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 对于80后的基层干部, 因为缺少基层工作经验, 常常将具体工作理想化, 加之水平差异, 缺乏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方法。 (2) 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群众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能用发展的眼光学会去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进行分析, 但也有极少数群众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能顾全大局, 把基层干部所办的实事统统认为是形象工程, 是为了个人政绩, 有的甚至认为干部的付出是应该, 缺乏应有的理解。

2 存在差异的原因

新时期, 要正确处理干群关系, 就是要针对现在干群之间最突出的, 老百姓日益增长的自卫能力和不断需要提高的干部素质之间矛盾进行探索并寻求突破。通过现在干部看群众和群众看干部的眼光和认识, 我们认为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一是我们的干部自身学习不够, 在工作中以权谋私, 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严重影响着干群关系。二是宣传解释工作还未到位。说实话, 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 只有讲不清道理的干部, 但有时因为我们的干部没有充分宣传, 没有静下心来向群众作充分的解释, 群众只能通过眼前或表面现象去分析, 往往引起误解而形成不满, 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三是沟通协调, 程序不规范, 在具体工作中, 有不少是上面先制定目标、下达任务, 然后再由基层干部带着要求和任务去做群众工作, 这样的结果势必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

3 从处理好三个关系着手,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改善干群关系, 离不开转变干部作风, 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和监督, 树立服务本位的权力观, 长期的工作经验表明, 只有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走发家致富之路, 让老百姓得实惠, 群众才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把握好三种关系。

3.1 正确处理好工作政绩与群众利益的关系。

政绩是一级组织能力和作风的体现, 但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是谁也不能抗拒的, 我镇今年新上了两个大项目, 一个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涉及32个村民小组, 253户, 拆迁面积22多平方米;另一个是勇龙国际生态园建设项目, 涉及3个家庭109人, 征用农田120亩, 应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敏感问题, 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但我们的基层干部, 把握住了关键环节, 从源头上下了功夫, 认真细致的开展了风险评估, 在出台政策前注意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 执行政策时切实做到了不折不扣, 从而使这2个项目如期开工并按期完成。很多的事例说明, 我们只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了解可能与不可能,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反映, 群众才能支持我们。

3.2 始终保持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情感关系。

干部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 我们的干部必须时刻视群众为亲人, 为他们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 就我镇近几年开展的实事来看, 都是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去年, 我镇为有效解决村组群众夜晚行路难的问题, 我镇党委政府牵头调动社会积极因素, 在扬州市率先实施了“满天星”工程, 至目前, 全镇已安装5000多盏路灯, 达到了镇通村, 村通组、组通户;为减轻群医疗费用和改善群众饮用水质量我镇在扬州市率先实现了区域供水和药品零差价;为改善群众的生存环境, 实施河道整治100公里, 今年我镇冬天嘘寒问暖, 夏天送水解渴, 农忙时帮耕帮种, 农闲时劳动力有效转移, 想方设法组织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关爱救助弱势群体, 以有一技之长的人为龙头, 带动鼓励其它家庭和人员参加, 达到家家有项目, 人人有收入, 总之, 只要我们的干部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鱼水之情会促使干群之间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

3.3 正确处理群众上访与干部下访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诉我们, “群众有气就要出”, 这是他们的权利, 干部是人不是神, 不可能所有工作都能面面俱到, 有时也有可能出现无意的伤害, 当干部还未发现问题时群众明亮的眼睛有可能就会看出破绽, 而多数群体性事件都有一个酝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我们的干部能及时发现, 并走近群众体察民情, 协调处理已经发现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零距离的接触, 把稳定工作做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 把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解决在基层, 如今年我镇发生的4起非正常死亡案件, 我们的基层干部都在第一时间赶到并参与, 有效的遏制了事态的发展, 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群众的需求将越来越丰富, 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将越来越高, 我们的工作只有顺民心、遂民意, 只有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 我们才能依靠人民群众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摘要:党群、干群关系, 事关一个地区社会稳定, 决定着它的各项事业兴衰成败, 为此, 多年来, 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宗旨, 高标准、严要求, 由于我们的工作和服务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 贴近了群众的需求, 多年来, 无群访、集访事件的发生, 保证了社会稳定, 促进了全镇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干群关系,农村基层干部

参考文献

[1]李湘玉.对当前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0 (13) .

[2]邵沁妍.社会转型期我国干群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0.

12.关于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人本管理是指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以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象,以合理满足企业全体人员正当需要为出发点,开发、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他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一、对人本管理的认识

(一)人本管理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使平等、追求幸福生活成为人的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平等地对待员工不仅是管理者的一种人道行为,而且还是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种必要条件,一种内在要求,并且这些这些要求已部分转为社会意志,有些已成为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合理地满足企业全体人员的正当人性需求是人本管理的本质要求

这一本质要求不仅指公司要尊重普通员工,满足他们的生存、安全、社交、自我实现等需求,同时也要求普通员工尊重领导层(或高阶层员工),尊重投资者和公司的各种需求。当然,不能无条件地满足那些不正当的需求或企业无法予以满足的要求。

(三)人本管理不能只注重行政职能而忽视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工作。如,招聘和培训员工、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文体活动组织、人事档案管理等;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本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本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职权,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参与提供业务信息、制订人才保留计划等。

(四)人本管理与人事管理相比存在不少创新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传统人事管理发展而来的,但它突破了人事管理的界限,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人本管理观念更新。它对员工的假设由原来的“单位人”、“社会人”转变为“文化人”,由原来将员工视为成本负担转变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部门也由原来的行政事务部门转变为生产效益部门。二是人本管理目标更明确。人事管理主要考虑组织的实现,而人本管理既要考虑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强调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本管理内容更丰富。它从原来单纯的“进、管、出”职能上升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利用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的管理”。四是人本管理方法更科学。它由原来被动型的管理转变为主动型的开发,由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加强人本管理的措施与途径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健康、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意义。一个企业,衡量它的改革是否成功,管理是否科学,根本的一条是看它是否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了。企业领导者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营造人才竞争向上的氛围和环境,树立公开竞争、优胜劣汰、无功就是过的新观念,激励大家比才能、比贡献,人人为企业出力献策。加强人本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性的管理工作,也是企业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举措。

(二)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

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企业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承担着创造决策的职责,承担着经济创新的角色,承担着科学管理的职能,承担着资源配置的责任。实践证明,企业的好环和企业领导者素质的优劣有关。西方经济理论更是强调企

业家才能在四在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坚持人本管理观念,首要的是解决企业领导者素质提高的问题。作为企业领导者,首先要能在众多的信息中梳理出重要的部分进行科学决策;必须要善于与人交往,传递信息;必须有很好的运营机制和长远打算;必须非常重视人才,要从实际出发,要把人本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经营过程的始终,带领广大员工积极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且也将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用好现有人才的动力机制

企业要发展,就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才;就要新生人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此,1、要坚持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从经营角度来说,“物质动力”即物质的刺激力,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物质需求的动力作用。同时,“精神动力”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包括个人对工作的兴趣、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到他人的尊重等。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片面强调物质动力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片面强调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最终也会失去基础。

2、确实建立“按贡献大小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企业必须认真改变现有的一些不科学的分配制度,使用权个人的经济收入与其贡献挂钩,特别是对那些作用突出、岗位重要、贡献大的人才应该加大其收分配的力度。

3、推选积极成功的企业文化,激发人才的向心力。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的健康生存和长足发展,最终也会提高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收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要建立人才脱颖而出并根据不同人才特点采用不同使用方法的制度。“人无完人”,对待人才也要用“宽容”二字来看待。要学会使用人才,用人不能拘泥于“自己人”,同时,要克服“马太效应”。不能只局限于目前现成的人才状况,还要发现使用潜在人才。

(四)重视人本管理的创新

1、树立“知识管理”思想,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创新。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这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产生、传递以及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任何组织要想通过占有人力资源来占有知识,从而获取知识创新成果已不可能。相比之下,对知识的创新、获取与经营,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这样,人力资源中的一部份——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企业关注的重心,对国际上已有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对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所付出的代价的比较,成为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人本管理就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突出人本管理的知识意识、共享意识和效益意识。

2、建立权变型组织,体现人本管理组织的创新。科技革命带来了组织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建立何种形式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利润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能获得更多创新利润的组织应该是那种对知识创新、传递速度很快而成本与风险又低的组织。然而,由于企业产品类型、生产特征以及规模不同,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组织形式也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都应适应市场变化,使企业自身成为一个有利于全体员工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确切地说,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组织应该是一个权变型组织。

3、实施个性化管理,体现人本管理方法的创新。虽然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本管理的重心,但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创新成果的占有,还需要全体员工密切配合,即需要团队精神来实现。如何才能达到既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作用,又发挥团队整体作用呢?现行的团他同一管理模式,可能激励部分普通员工,但同时还会打击另一部分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因而最终难以发挥团队整体作用。而建立共同愿望,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求的各类员工依据他们在企业内的不同作用进行个性化管理(比如对不同员工实行不同的招聘方式,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等),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从而促进员工对知创新成果占有的需求。

4、选择契约化的雇用方式,体现人本管理手段的创新。契约化雇用方式是一种依据法律来管理的方式,不同于现在的行政雇用方式,它通过契约来界定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界定双方所拥有的知识范围,解决知识型员工难以监督的弊端,使知识资本的归属问题合法化。

三、加强人本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进一步提高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

今天,当代工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转变,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为主导转变。因此,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营管理作为复杂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创造的价值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在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个兴企,一人亡企”的例子,这些都说明人才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例如,有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就能创造微软这样一个全球性企业的知名品牌。有了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就有了“海尔”这艘航空母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人微言轻知识的载体,其作用日益显著。企业在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基础上,要把造就懂经营、善管理的职工队伍当作当务之急,才能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市场经济下,做好劳动力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劳动力市场规律,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考核和就业制度。人才的社会评价,包括录用、待遇、升迁等的依据、标准和方法,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导向功能。录取员工需要经过上岗前培训和一定时期的试用期,升迁应建立在良好的人员测评、考核制度基础之上。一个公正、客观的人员升迁安排和计划,是微观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人员升迁,应充分体现贡献、能力、道德优先的原则。

(三)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这要求我们在人才使用上必须“选贤任能”,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要完善民主推荐、评议、公示制度,走群众路线。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实绩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各个方面在内的评价标准。三是要创造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要建立教育和监督机制,克服重选拔任用、轻监督管理的倾向。

(四)深化收分配制度改革要与时俱进,研究制定科学技术和管理劳动参与分配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13.关于食堂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十三

现状:

目前我校食堂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学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食堂存在的问题监管不到位。

2、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意识差。学校虽然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机构,但没有配备专门的食品卫生管理员,对食堂的监管难以到位。具体表现为卫生条件差,卫生消毒不彻底,而且食堂工作人员,是非专业人员,工作技能、卫生知识掌握甚少。

3、学校食堂所购食品,未按规定向供货商索取证件票据,学生食堂有的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食品及原材料采购中,尽量采购廉价、散装的无QS标志的食品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食堂台帐不能实事求是按规定建账。

5、营养配餐不合理:学校食堂,未办理“营养餐”。食堂基本以学生口味为准,很少进行科学营养的搭配。肉类以往是猪肉为主,缺少牛肉、羊肉,几乎没有海产品。蔬菜主要以瓜类为主如南瓜、黄瓜,很少有长纤维的芹菜、菠菜。主食主要是大米饭。没有饭后配供水果。

办 法:

1.进一步提高学校行政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学校食堂的监督力度。要把学生食堂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学校食堂安全监管工作上的义务和职责,确保措施、责任、监督三到位。

2.健全和完善学校食堂各项规章制度,确立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具体从业人员为第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严格执行《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要求学校强制实施留样制度;建立学校食堂安全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出现食堂食品中毒事故后,能够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控制事态发展。

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督促从业人员在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

4、加强监管信息。要畅通社会投诉渠道,形成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和认真处理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5、成立膳食委员会。

五里小学

14.关于基层政权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一、正确认识基层政权弱化问题

基层政权重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是基层政权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处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位臵上,是连结国家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发挥着重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它所具备的基层性质和基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政权的弱化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财政保障能力弱化,许多乡镇的财政运转非常困难,甚至有的乡镇依靠举债运转;社会整合与控制力弱化,由于基层政权威信在不断降低,因而农村的很多矛盾都无法化解;社会动员能力弱化,政府的号召力在不断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弱化,由于财政困难,基层政权在提供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方面能力较差。

基层政权的弱化问题有正常的原因,也有非正常的原因,对此要作科学分析,不要一听到基层政权的弱化就害怕就批判。基层政权建设要解决三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发展方向问题,二是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问题,三是自身的服务能力问题。方向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是基层政权组织的定位问题,就是各方面要体现出来的民主化问题。民主民主,人民做主,这一点需要用体制来保障。搞基层选举,给老百姓以自由,不断给老百姓松绑,这是历史潮流,这是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

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点要予以充分肯定。但是,从计划体制下的强控制到市场体制下的少控制弱控制,这是一个大趋势,要正确对待,当然基层政权的弱化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关节点”,基层政权过度弱化,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政府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就会丧失对基层政府官员的控制和约束力,中央的政策方针跟本就无法落实到基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发生的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简称“6.28”事件),就凸显了基层政权过度弱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要找准基层政权弱化的政策和制度性根源,强化基层政权建设。方向问题决定着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问题,在正确的改革方向指引下,要用体制来保障基层干部的执政为民问题,而不是为难百姓,有的甚至欺压百姓。发展方向问题和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问题解决好了,接下来就是基层政权组织自身的服务能力问题,有心无力也是办不好办不成事的,因此我们党提出了要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这个大问题。应当说这三个问题我们都想到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都没有落实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政策上制度上体制上找原因,不能一出问题就是百姓的素质问题,是所谓个别人的别有用心,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能成为一些人逃避责任的托辞。

二、基层政权弱化的原因分析

基层政权弱化既有政策性原因又有制度性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税等税费制度的改革、财税体制的改

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等,都会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控制力。此外,社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基层政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大大弱化了基层政权。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有充分的自主权,种植什么、种植多少等等都充分自主,只需按照国家的规定缴纳相应的税费就可以。农民与国家之家的经济利益关系远不如“人民公社”时期紧密,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力大大下降,却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此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税等税费制度改革的影响。现代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关系通过法制得到新的确认和稳定。税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原有基层政权的能力。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全面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与此同时,它也进一步弱化了基层政权。税费改革前,有人形象的把基层政权的职能比喻为“要钱要粮要命”(抓计划生育)。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的职能只剩下“要命(抓计划生育)”了,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民,就基本上可以不与基层政权发生直接联系了。因此,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力大大减弱。在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政权还能靠多向老百姓收点费(当然很大一部分是不合理的)来保持收支平

衡,税费制度改革后,基层政权再也不能任意收取老百姓的钱了,这导致许多乡镇陷入财政困境。传统体制下基层政权的控制力与征收的税费之间成正比。农民需要上缴的税费越多,对政府的依赖性就越强,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力就越强;农民需要上缴的税费越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就越弱,基层政权的控制力就越弱。

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目的在于理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明确各级政府的责、权、钱。这次改革使中央和省级政府吸取财税的功能不断强化,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的财力却不断被削弱,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乡镇一级不设立单独财政,需要县乡财政供养的人口却很多。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无钱办事”了。这种财税体制是基层政权制度弱化的重要原因。

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党和国家鼓励群众自治。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村委会的成员普遍实行了直选,有的县乡甚至实行了直接选举,农民更加民主自由了。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居委会也实行了直接选举。选举是公民自治的重

要方式和手段,而公民自治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水平的重要标志。选举制度,尤其是直接选举,使得广大群众在政治上由过去的被动变成了主动,农民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在这个意义上,基层政权控制力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之间成反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越高,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就越低,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力就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越低,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就越高,基层政权对农民的控制力就强。

社会流动的影响。社会流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社会成员发展自我潜力、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基层政权组织都难以管理他们,基层政权组织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地方甚至一度处于消极、被动局面,基层的工作严重受阻,群众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僵化冷淡。没有外出打工的农民对党中央的政策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与选择,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活动就积极参与,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活动就少参与或不参与,政府也无法强行要求他们参与这些公益劳动。因此,现在农村许多公益事业(如修水渠、修筑村道等)说得多,做得少。

三、强化基层政权的主要措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政权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政权建设的稳定。因此,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防止基层政权弱化非常重要。

一是要方向坚定,思路清晰。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是方向是目标,要坚定不移。发展基层民主的途径有很多,各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一样,但思路一定要清晰明了,程序一定要科学合理,细节一定要周到严密,这些做到了,不但可以保证有良好的结果,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组织的不良影响。一个得民心的、有效率的、强有力的基层政权的改革发展思路,需要上层来定夺,需要中层来细化,需要底层来落实,需要广大民众的真正参与,大家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就会越来越接近我们所希望的目标。

二是要改革机构,提高效率。要缩减乡镇规模,乡镇政府不能是县级政府的“缩小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庞大,使得本来财政就困难的基层政权“僧多粥少”。近些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实施乡镇合并,精简机构,把计划经济遗留的一些部门如农机站、农技站等从乡镇政权编制中裁减出去,把它们投向市场。这些部门的市场化,一方面可以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乡镇一级的负担。但要注意的是,在乡镇合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农村乃至全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与此同时,严格核定

各部门的人员编制,裁减冗员,减少财政支出;协调好党委、政府、人大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意志和行动,使乡镇政权由原先的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大政府”转变为目标准确、机构精干、运转协调的“小政府”。运转协调、高效的基层政权是加强控制力的有效组织保障。

三是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2008年2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此,基层政权组织要正确定位,转变职能。今后,基层政权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卫生脱贫等公共服务。在提供公共服务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增强基层政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上一篇:04调整通风管理制度下一篇:工会委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