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2024-06-20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9篇)

1.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一

声现象

【要点辨析】 .声音产生的条件

(l)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2 .声音传播的条件

(l)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3)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大小..对发声的理解

(l)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

(2)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 4 .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 5 .正确认识音调

(l)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响与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例如:在音乐中,同一音阶中1、2、3、4、5、6、7 音调逐渐升高。

(2)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3)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 次到20000次.人耳听觉的这个范围决定了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蚊子

【疑点辨析】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l)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2)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大庭广众中讲话时,用一个喇叭形的传声筒,能传得远.

(3)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高得多. 2 .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声速有什么关系

在声现象中,同学们遇到两种快慢:一是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它是发声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即频率;二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即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家要注意区分清楚.这两个快慢之间没有简单的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要错误地认为振动得快(音调高)传播也就快.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不同音调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如何才能听到回声

(l)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及其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也就才能听到回声.(2)低于0.15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效果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多.

(3)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距”,后面有专门讲解. 4 .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根本区别的.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如乐器、歌唱家等发出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物理学的噪声指不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的噪声泛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例题选讲】

例1 电视台在转播大剧场中音乐会的实况,坐在剧场内的观众和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谁先听到演出的音乐?

例2 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例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4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例5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双耳效应 C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D .雷声传播速度比电光慢

例6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l)“ ” ruai(2)“ ” mi(3)“ ” fa(4)”

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

思路点拨贴着瓶口吹气,水面位里不同,听到的音调也不一样.这里振动发出声音的声源并不是液彬,主要是振动的气体柱.水面越高,空气柱长度越短,因而振动的频率相应会快一点,音调也要高一点.所以瓶子序号是丙、乙、甲、丁.

例7 从捕鱼指挥船向某一个方向定向发出超声波,经过1.5 秒接收到鱼群的反射波,求鱼群距捕鱼船多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1 米/秒)

例8.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 ,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隔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8 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帖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 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 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 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是什么范围?(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例9.一列火车以20 m/s 的速度前进,在距某一隧道口500m 处鸣笛.问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头距隧道口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例10.对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甲的裁判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声音开始计时,结果测得甲、乙两位同学的百米时间一样,实际上甲和乙相比较,的百米速度较快.

例1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优劣),以下做法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坯 B .瓜农用手拍西瓜 C .顾客用手轻轻敲瓷器 D .瓦匠砌墙时用瓦刀敲打红砖

例12 .用茶壶给热水瓶加水,因为水雾很大看不见水加至何处,经常会加满溢出.有经验的人是边加水边听声音来控制加水的速度.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条件开放)

练习: .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的 好.(3)晶晶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晶晶说话声的 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3 .城市主要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10 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填“增大”或“减小”)。4 .针对下列几个实例,请同学思考并回答.

(l)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说明 可以传声音.

(2)鱼能被它喜欢的声音吸引过来,有的渔民就是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的.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 作为传声介质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 6 .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会发生的()A .声音可以在一切气体、液体中传播 B .声音可以传播到其他星球 C .声速是由传递声音的物质决定的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像上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A .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不发声 B .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 D .撞击声全部被尘埃封闭,没有声音传出 .在窗户关闭的室内,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前,可观察到烛焰的摇晃,这是因为()A .肯定被风吹动 B .人的一种错觉

C .扬声器的纸盒振动,带动空气振动 D .其作用原理目前尚未学到.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 .造型美观 B .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 .增大采光面积

D .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王为吹的是笛子,芳芳拉的是手风琴.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笛子和风琴所发出声音的什么特性肯定是不相同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可能都相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通讯设备对话,其原因是()A .太空中噪声太大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31 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B .有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C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小王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王的距离约是()A.280 m B.480m C.680 m D.1 020m 13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人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4 .当调节收音机的电位器,使其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盆的振动幅度也加大.(l)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什么有关?

(2)当你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是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15.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 短文】 小丽、小冬等同学在探究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什么东西作媒介.②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作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他们进行了如下两个小实验:

(1)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2)两张桌子拉开,再进行一次实验.小丽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了结论,验证了其中的一种猜想是正确的.

【 问题】(1)小丽、小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的猜想 是正确的.

(2)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猜想假设;B .分析归纳;C .得出结论;D .实验研究;E .提出问题;F .理论推导;G .经验总结等.你认为小丽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

(3)请你也设计一个能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的实验..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 短文】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 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 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下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问题】

(l)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短文】 A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② 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 问题】

(l)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 和②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具有.(4)短文B 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

2.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二

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Laboratory系统,以下简称DIS系统)是由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立足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研究开发的。该系统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实验软件包(教材专用软件、通用扩展软件)+计算机”构成的新型实验系统。DIS系统成功地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仪器的诸多弊端,有力地支持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全面整合。

我校配置的DIS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专用软件构成。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以串行方式通信,与传感器采用并行输入方式,可一并接入最多4个传感器。它同时具备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数字毫秒计、温度计和气压计等多种仪器设备的功能,可以实现动态测量的高精度和数字化。它能够完成高初中阶段绝大部分定性、定量测量的物理实验,大幅提高实验精确度和实验效率。DIS系统不仅可以完成传统的物理实验,还可以完成一些传统实验很难完成的实验并且现象明显。

二、声现象演示实验

(一)实验装置

将数据采集器通过专用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连接电源,将声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数据采集器,打开数据采集器开关,在计算机上启动DIS系统软件,选择“通用软件”即可开始实验。如图1。

(二)声音的产生

敲击音叉,可动态显示声音波形,振幅逐渐减小,用手触摸音叉,停止发声,波形变成一条细水平线,显示物体振动发声(如图2)。

(三)声音的特性

1. 频率:音调。

(1) 比较256HZ/512HZ音叉的音调和频率,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地看到不同音调的声音波形,音叉振动的频率不同(相同时间内,音调高的完整波形的个数多,也就是频率较高)如图3、4。

(2) 比较63HZ、100HZ、315HZ、630HZ、1000HZ、2000HZ、4000HZ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形可以由课件通过音箱播放声音,由系统测量(将声传感器对准音箱喇叭)并显示波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因采样频率最高10KHZ,所以高频信号的波形显示需要较高配置的计算机,采样频率选择10K, 4000KZ以上频率的声音一般配置的计算机系统不能显示波形)也可以由教师事先整理成图片依次展示,如图5、6。

注意:软件中“采样频率”选最大的10K;该实验对计算机配置要求高,否则不能正常显示波形。

2. 振幅:响度。

调整好系统,敲击音叉显示波形,调整“X缩放”可显示如图7、图8,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声音“大”,反之声音“小”。

3. 音色。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波形不一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现场演奏,或者播放乐器演奏的录音、音频文件,由DIS系统采集数据,调整后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也可以由男生女生分别上讲台,对准声传感器发声,即时显示波形并分析。

(四)观察噪声的波形

注意:采集数据完点击停止后,要点击“X平移”才能显示刚才噪声的波形。教师可根据情况选取合适的频率、振幅都不规则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也可以展示事先做实验的波形图像以节省时间。

三、利用DIS系统做演示实验与传统实验的优劣分析

(一)可视度高

传统实验使用教学示波器或大屏幕示波器,后排学生很难观察到波形的动态变化。而DIS系统通过投影仪将整个图形投影在大屏幕,大大提高可视度,使得全班学生都能非常清晰地观察到波形的动态和静态显示。发声结束后,波形依然显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继续观察,教师也可以对显示的波形仔细分析,非常方便。

(二)即时动态显示

无论敲击音叉还是通过计算机所带音箱发声,DIS系统都可以即时动态显示声音的波形,使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波形、声音的特性以及噪声的理解。

(三)装置组装容易,调整方便

系统组装非常容易,只需连接声传感器、电源、计算机数据线,即可开始实验,而传统教学示波器或大屏幕示波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调整才能显示正常波形。另一方面,DIS系统通过专用软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鼠标点击分别调节波形X、Y轴的放大比例以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并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四)如有需要,可对各种声源做定量分析

DIS系统显示的波形X轴为时间,可以定量计算声音的频率;不改变Y轴比例,可以直观地定量比较不同响度的振幅。

(五)可利用系统开展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四、几点注意和反思

(一)DIS系统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学生自主的动手探究。

(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介绍波形图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比如频率、振幅等。

(三)对配套使用的计算机要求配置高,否则波形显示不正常或无法显示。

(四)教师在课前应主动试做实验,熟悉DIS系统,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简介及其在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声现象的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使学生能直观、定量地观察实验现象, 加深对声音的波形、声音的特性以及噪声的理解。

关键词:DIS系统,声学演示实验

参考文献

[1]朗威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V5.0DISLab用户手册.

3.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的物体叫。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听力正常人靠________听到声音,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听到声音。

5、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有关系,越高音调越高。叫频率,物体频率越高。频率单位。

6、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响度跟和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7、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8、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来判定;高声大叫——指;高音歌唱家——指。

9、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

10、减弱噪声的方法:、、。

11、可以利用声来传播,如,还可以传递,如。

12、(2007)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D、车铃周围就没有传声的介质

13、(2008)夏秋时节来到田野里,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我们根据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

14、(2009)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15、(2010)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4.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四

一、知识网络

二、复习要点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其实液体能 声音,也能传声。

3.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 ,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

4.声音的三个特征是、和。<> 5.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它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它进人(在人耳处减弱)。

三、考点分析

考查的重点、热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2)声音的三种特性;(3)噪声的来源及控制;(4)声的利用;(5)与声相关的探究实验;(6)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经典题解

【例1】如图1—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1—1乙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敲响说明音叉在发声,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推理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生活经验知道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除此之外,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水也能传播声音。

启迪:学会抓住题目中关键字句,由现象归纳出其物理知识;学会在生活中关注物理知识的运用。

【例2】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

解析:此题有多种解法,这里只介绍一种解法。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

实验步骤:①把小闹钟调至响振状态。然后轻放人大广口瓶中,听小闹钟的铃声,要求能听到明显的铃声。② 用橡皮塞盖在大广口瓶上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

实验分析与结论: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启迪: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中的实验设计环节,重点是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实验结论的分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并具有开放性,在设计方案时要体现控制变量法,符合安全原则,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过程和方法考查的理念。

五、能力训练 【基础训练】

1.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 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2.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三个特征全都有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 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4.(南京市)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提高训练】。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6.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① ②。

7.(常州市)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8.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9.(河北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2006年春节,不少城市开始有限解禁烟花爆竹的燃放,使今年烟花爆竹的燃放量明显增加。

(1)礼花在空中爆炸,先看到美丽的烟花后听到响声,其原因是:。(2)燃放烟花爆竹给节日增添喜庆气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写一条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造应性训练】

1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11.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0.3 s和0.7 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m。

参考答案与提示

能力训练

5.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五

1、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⑵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⑶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均可发声;

⑷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2、⑴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⑵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

⑶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v固>v液>v气

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

例: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

3、声速的利用:超声测距,计算公式 距离s=½vt.

4、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聪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彼此独立,互不相关)

1、⑴音调:声音的高低。 ⑵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⑶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⑷频率单位:赫兹(Hz),人的听觉范围:20Hz—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叫超声波。

2、⑴响度:声音的大小。⑵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⑴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⑵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三、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2、⑴人们用分贝(dB)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等级;

⑵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

6.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六

机械唱片的原理: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再去审视机械唱片,其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就是利用声波振动的原理,像电话、麦克风一样。唱片上刻有与声波相当的沟槽,也就是音槽。音槽的深浅或振幅直接代表了声音信号的大小变化。唱机读取唱片时,唱针沿着音槽转动,就会产生与刻在唱片上声音相同的振动,再经过唱头和喇叭的处理后,便还原出原来录制的声音。

1877年,美国的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开始致力于声音重现的研究中。他用包锡箔的金属圆筒、喇叭、薄膜、钢针等组装了世界上第一部留声机。(如图)录音时,对着喇叭说话,同时转动圆筒。声音传到喇叭底部,引起金属薄膜的振动,同时与金属薄膜相连的钢针也相应振动。由于钢针与金属圆筒外包裹的锡箔接触,于是针尖在锡箔上刻出深浅不同的痕迹。刻痕的深浅与声音的大小高低相对应,这样就把声音记录了下来。如果要重现声音,只要把喇叭上的钢针放在锡箔上,摇动手柄,转动金属圆筒,此时钢针依次沿着刻槽振动,并使喇叭底部的金属薄膜也作相应的振动,这样就可以听到原来录制的声音了。

磁带录音原理

话筒是一个传感器,作用是把声音振动的能量转化为强弱跟随声音变化的电信号

磁头是按照强弱变化的电信号,改变其线圈特性,从而磁化磁带上的磁性物质,而且根据电信号不同,磁化后的物质的特性也不同,从而记录了声音信号。

有的录音机在写入磁头前有一个抹音磁头,其作用是把磁带上的磁性物质作一致排列,就跟格式化一样。

话筒把声音变成音频电流,放大后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实际上是个蹄形电磁铁,两极相距很近,中间只留个狭缝。整个磁头封在金属壳内。录音磁带的带基上涂着一层磁粉,实际上就是许多铁磁性小颗粒。磁带紧贴着录音磁头走过,音频电流使得录音头缝隙处磁场的强弱、方向不断变化,磁带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个个磁极方向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铁”,声音信号就这样记录在磁带上了。放音头的结构和录音头相似。当磁带从放音头的狭缝前走过时,磁带上“小磁铁”产生的磁场穿过放音头的线圈。由于“小磁铁”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各不相同,它在线圈内产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断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放大后就可以在扬声器中发出声音。普通录音机的录音和放音往往合用一个磁头。

助听器原理:

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任何助听器都包括6个基本结构。

1. 话筒(传声器或麦克风)接收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波形式,即把声能转化为电能。2. 放大器 放大电信号(晶体管放大线路)

3. 耳机(受话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把电能转化为声能)。4. 耳模(耳塞)置入外耳道。5. 音量控制开关

7.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篇七

2.机械运动——参照物

3.机械运动——速度

4.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6.认识力——重力

7.认识力——摩擦力

8.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力的合成

10.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力与运动——惯性

13.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液体压强:P=ρgh

15.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简单机械——斜面

2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功的原理

25.功率

26.机械效率

27.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8.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透镜 篇八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u>2fu=2ff

像距vf2f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放大镜应用照相机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③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9.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篇九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临沂,第I卷第2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1题)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方面着手,下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答案】B 3.(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 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ABC 4.(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 第3题)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图1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D 5.(2011四川内江,第Ⅰ卷4题)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答案】B

6.(2011四川绵阳,第18题)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答案】B 7.(2011江苏苏州,第2题)在一次“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8.(2011四川成都,A卷第4题)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答案】B 9.(2011广东湛江,第2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D 10.(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3题)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答案】D 11.(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1题)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C

12.(2011山东威海,第1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二、填空题 1.(2011年安徽省 第2题)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答案】下面 2.(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5题)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3.(2011山东聊城,第Ⅱ卷第1题)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出声音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 传播 4.(2011江苏南京,第13题)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振动 音色

5.(2011江苏扬州,第13题)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靠声音的 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答案】音色 响度

6.(2011江西,第5题)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答案】声源 传播过程中

7.(2011江苏无锡,第15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间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答案】响度 音色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政策业务问题解答下一篇: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