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实录

2024-06-16

《浣溪沙》教学实录(精选12篇)

1.《浣溪沙》教学实录 篇一

注重朗读,凸显诗词教学的语文味。

在本课中,我采用读的方法很多: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读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得意味深长,声声含情。在读的过程当中,不仅教学生做到眼中有景,还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情。如在理解上阕词的意境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自己范读并问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你的朗读来将你眼中,心中的景致表现出来。

本节课读的次数、形式也很多,有个别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合作读。老师的范读也给孩子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配乐贯穿课堂,使学生朗读诗词更有感情,创设的情境非常好,几个梯度下来,学生已经把这首古词读得余韵悠长了。学生在不同要求的朗读之中实现了由读准到读通到读出韵味再到读出感觉的层层递进。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课堂的语文味十分浓厚。

2.《浣溪沙》教学实录 篇二

(幻灯片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生:蒸糕时, 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 吃东西不许随便抓, 说话尤其要小心, 要多讨吉利。

师:你读书挺仔细真的很棒!希望你的语言更简洁。其它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喝春酒和会酒。

师: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风俗习惯?

生:喝春酒和会酒。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1至8自然段, 用笔划出最能体现儿时的“我”喜欢喝春酒、会酒的语句。 (幻灯片2)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 已经不知舔了多少次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师:哪些关键字词能让你体会出“我”最爱春酒?

生:“偷偷”、“好几回”、“舔”、“多少次”、“早已”。

师:这些字词分别写出了什么?

生:“偷偷”写出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好奇。“好几回”、“多少次”写出了作者“舔”的次数多, 可见作者对春酒非常喜爱。

生:“舔”写出了作者很顽皮可爱。

师:你们对语言的品味真不错!可见作者是字字匠心。那“早已”呢?

生:“早已”写出了作者想喝春酒时的迫切心情。

师:儿时的“我”顽皮可爱, 多么喜爱喝春酒啊!你们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生:我小时候喜欢吃糖, 妈妈说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我就偷偷地买来, 躲在角落里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吃完。

师:儿时的你也挺顽皮。童心是没有地域差异的, 愿我们永葆童心。儿时的“我”天真可爱, 无拘无束。谁能试着读读?并对他的朗读给予评价。

生: (读课文)

生:应该把关键字词读重一点儿如:“一马当先、不请自到、鼓鼓的、蜜蜂、捧、大包”等。

生:语速还要稍微慢一点儿, 读出感情。

师:“我”率直自由, 天真可爱, 乡亲热情好客, 淳朴善良。还有吗?

生自由发言。

师:其实, 她不仅喜欢喝春酒, 还喜欢喝会酒, 看出来了吗?

生:“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 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眼巴巴”写出了我急切地盼望喝会酒。

师:乡亲们为什么要请喝会酒?

生: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 要起个会, 凑齐十二个人, 正月里, 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

师:“受人点滴之恩, 当涌泉相报”这种感恩是非常讲究的, 有哪些讲究?

生:吃十二碟;席散时, 还有礼品, 每人分一条印花手帕;地点也很讲究, 借“我”家的花厅。

师:乡亲之间和和睦睦, 情真意切。面对如此淳朴善良的乡亲, 母亲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自由发言。

师:母亲不仅爱我, 还爱她的乡亲。有情趣的我和有情意的乡亲, 有爱心的母亲一起过春节, 气氛会如何呢?

生:高兴、热闹、温馨。

师:其乐融融, 和睦温馨!

师:儿时的琦君在这浓浓的乡情母爱中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而如今呢?齐读第9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生齐读。

生:长大后, 自制八宝酒。用和母亲一样的方法泡酒。

师:喝起来, 又为什么没有道地的家乡味呢? (幻灯片3) 其中什么发生了改变?

生:是美国的葡萄酒酿的。地点变了, 人变了, 气氛变了, 时光变了。

师:一切风土人情都变了, 味儿也就变了。喝起来反而多了一种什么情味?

生:思念之情。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年旅居海外的琦君在思念什么?

生:母亲, 乡亲。过年时的浓浓气氛。美好的童年。故乡。

师:这种思念对琦君来说是刻骨铭心。原本甜蜜的回忆中多了一丝绵长的——?

生:忧愁。伤感。

生齐读。读出思念感伤之情。

3.《背影》教学实录 篇三

(欣赏多媒体朗读视频《背影》,对课文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

(师: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

生1:文章主要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还有父亲很疼爱“我”。

生3: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4:我觉得儿子首先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

生5:我觉得文章的语言很朴实,但很感人。

生6:文章总共提到了三次背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

(师:哪三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

生7: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

生7:我补充,应该有四次,第四次是最后,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

(师:对,你看书更仔细。那谁能告诉我们作者大致思路是怎样的呢?)

生8:我认为,作者是按照回忆背影——刻画背影——思念背影的思路来写的。

(师:看来你对文章的结构已经理解得很清晰了。)

二、讨论探究

(师:大家说得很完整,也很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 “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来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热烈,气氛活跃,那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分享一下大家讨论的成果。)

生9:我觉得第一个“背影”设下悬念,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是设置悬念的“背影”。

(师:你说得很好。那我们可以说本文开篇属于我们作文教学中讲过的哪种形式的开头?)

生10:设置悬念式。

(师:很好。还有什么其它见解吗?)

生11:我认为“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全文的线索,所以说点题的是“背影”。

(师:从文章的线索与主题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不无道理。)

生12:我想给第二次出现的“背影”加以“望父买橘”的定语。

(师:这是从概括文章内容的角度来思考的,很恰当。而且可以看出你对第二次背影印象更为深刻,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生12:因为这次描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把父亲的举动描述得一清二楚,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父亲对作者的爱。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一幅画面吧。)(学生朗读该部分)

(现在我们来分析文章透露的内涵,注意抓住关键字词。)

生13:文中写到父亲的穿的是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说明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黑色往往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生14:看得出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所以走路蹒跚。(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生15:父亲爬月台动作最详细,用的字也很准确,“探”、“攀”、“缩”、“倾”,写出了父亲步履艰难,更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

(师:我想请同学来模拟表演、体会一下。)(学生表演爬月台画面,力求逼真,体现动词

(师:你们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吗?)

生16:因为这次背影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分别时给儿子买桔子的行为倾注了他所有的爱。这是一个令所有儿女都感动的“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师:不仅父亲的举动是令人感动的,他的语言更是简洁朴实,流露真情,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生17:“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怕儿子担心,强压自己的伤心宽慰他。

生18:“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得出父亲对“我”很关心,很体贴。

(师:极平凡的日常絮语,包含着多少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好,还有什么体会吗?)

生17:我觉得这还是个“伟大”的背影。父亲是伟大的,父爱是伟大的,所以父亲留给“我”的背影也是伟大的。

(师:不错,父爱如 “冰山”,虽然露出水面能看见的只有那么少,但却储存着大量的水资源。它同母爱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最无私、最深沉的爱!更何况,这还不是平时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我们看看,当时父亲所处的境况是怎样的?)(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朗读)

生18:当时是“祸不单行”,奔丧、失业、典卖、借钱,光景惨淡。

(师:是啊,在这样千难万苦的逆境下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在平时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他把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都凝聚在离别时的举动中,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呢?你们看,文中也写到了“我”的多次流泪,分析一下,每次感情有何不同?)

生19:“我”从背影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万分感动,所以忍不住流泪。

生20:我觉得除了深深感动外,“我”还有后悔和遗憾,因为当年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产生“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事过多年理解体会之后,才有了深深的自责之意,忍不住伤感悔恨地流下眼泪。

(师:不错,看得出你阅读课文时真正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加以体会了,见解深刻!作者构思新颖,没有选取平时常见的面部刻画,而是选择了 “背影”这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也显出了父爱的深沉,博大。)

三、拓展迁移

(师:世间的爱有万千种,惟有父母的爱最为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请谈谈你眼中父母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放动画《懂你》为背影音乐)

(学生思考,写作,当堂交流)

生21:我的母亲操劳奔波,含辛茹苦,整天为我忙这忙那,为我煮最爱吃的菜肴,为我买最心爱的衣裙……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宁愿自己过得苦一些、累一些,只希望我能够幸福、快乐。可是,我却常常对她的爱熟视无睹,常常把这些爱当作是我应得的。而如今看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我深感后悔遗憾,在这我想真诚地对母亲说一声: “我最亲爱的妈妈,女儿爱你!”

四、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 ……好吗?)

4.苏轼《浣溪沙》教学方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诵全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教学过程】

一、学生准备,教师引导

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3、作品导读:《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上片写初夏的田园风光,下片写主人公的感受和行踪。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作品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二、学生吟诵,教师引导。

浣溪沙 ·苏东坡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三、学生体验,指导赏析

【赏析一】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赏析二】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赏析三】

此词为作者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叫卖黄瓜。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四、学生品味,指导改写

1、我独自漫步在枣花铺满了乡间的道路,一阵清风徐来,吹起地上的花瓣,也吹落满树的枣花,枣花扑簌簌地落在我的衣服和头巾上,我听到了轻微的落花声。整个村庄飘散着甜腻的气息,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我陶醉了!不知走了多少路,觉得自己真的喝醉了,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加上太阳照耀在我的`身上,火辣辣的,现在的我,只希望有碗水喝解解渴。我进入了一个山村,我在满村“吱吱扭扭”的抽丝缫车声响中,我听见有人吆喝卖黄瓜的声音。我来到一户农家前,试着敲门去讨碗水。在敲门时,我隐约看见,远处飘逸的柳树下,正有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2、长途跋涉,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衣服上感到什么落在身上,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朵朵枣花落在了衣巾上,好似为这一件衣服增加艳丽的色彩。在这村庄的路上走啊,听,两旁的屋子中传来了“沙沙”的缫车缫丝声音。不,不仅是两旁,沿着路上一直走过,到处响遍了缫车的响声。看,远方的那一棵古老的柳树,真想去感受一下历史的苍桑。咦,这儿已经有一个人了,那装在篮子里清爽的黄瓜正打算卖给路人,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刚刚喝完了好多酒,感到晕晕乎乎的,两个眼皮上下吸引,真想闭上眼睛大睡一觉。我抬头望着高高的太阳,似乎奇怪地变成了好多太阳,一起将我喝水的欲望又上升一级。噢,天哪,我竟然离村庄越来越远,干渴的嘴巴到那里去寻找水。瞧,小路的两边,有好多百姓们在弯着腰辛勤劳作。汗水像下雨一样不停往下流,而脸上露出的是喜雨的微笑。看那有一户人家。该吃饭了,可烟囱里并没有溢出饭菜的香味,莫非都下地干活了么?我真是太渴了,去看看有没有人在家。我走了过去,轻轻地敲响了门……

3、你看,枣花仿佛迫不及待的簌簌落下,像花瓣似的,不一会,衣巾上沾满了枣花,美极了。村南村北,想起了什么声音。如此悦耳动听,哦!原来是缫车飞快的转动的声音,飞快转动的缫车如一个失了控的转盘。

我走在路上,那一片片绿意在大地上覆盖着,像一件华丽的翠衣,一派凉意。农民在田地中来回穿梭,只见一顶顶斗笠在穿梭。 一棵古老的柳树下,一位农民穿着粗布衣,正卖着一条条黄瓜,那黄瓜一排排整整齐齐,个个肥身材,黄瓜上还顶着一个下黄帽呢!人们围着那颗古老的柳树挑着入口爽脆的黄瓜,不一会置剩下半筐了。我不禁高兴的喝几口酒,酒后,双眼开始打起架来,路还有那么长,现在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空中,喝完酒后,觉的嘴渴得裂了条缝似的,难受极了。不意间,想喝口茶。前面有一间农舍,我犹豫地走到农舍前。正直丰收年,人们都到乡间劳作去了,这家可否有人呢?我太渴了,于是,我决定试着敲敲门,但愿里面有人在。

4、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身着便装的官员,他就是苏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这里就发生了春旱,他十分着急,多方祈祷后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就城东谢神去!他正赶路时,突然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枣花轻柔地落在他的衣服和头巾上。这说明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今年枣子一定丰收。苏轼一笑,不禁放慢了脚步,放松了心境,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缫丝车声,他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继续赶路吧,看见一位披着粗麻衣服的农民坐在古老柳树的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只是斜依着柳树小憩。大概是中午喝了点小酒,苏轼不由感到了阵阵困意袭来。天气炽热,二十里的路程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他渐渐越来越感干渴难耐,此时他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一杯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既醒酒,又解渴,还能提神解乏。那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山间的农家院落。于是他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忐忑不安: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接过百姓双手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这位太守一饮而尽,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使他精神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让学生学习阅读与欣赏词的基本方法,了解吟诵、理解、品味、联想、反思是欣赏词的基本过程。

教学反思:

《浣溪沙》是苏轼写得一首词,词的上片是描写清泉寺的优美景色,下片表达了词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由于学生是真正意义上接触词,对词并不怎么了解。所以在上课导入的时候我以介绍词为重点,这样一来同学们对词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5.李璟《浣溪沙》的教学设计 篇五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课文说明:

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在他的词中多以表现“闲愁”为主题。但本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而赋予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问题,这和

作者其它的“闲适”词有所不同。同时,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

现得十分含蓄,而这些深邃的思考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故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加强对本词语言的体味和欣赏,在对语言的感悟中引导学生

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

2、难点:理解词中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一.作者简介:

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首诗。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二.赏析词文:

1.划出上片中能直接表达女主人公愁情的词句。

“愁”“憔悴”“不堪看”。

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

3.上片情与景的关系。

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

4.请大家谈谈,读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这两句时,对人生有何感慨。

A再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逝去。

B再繁荣的朝代也会灭亡。

C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流走。

D再奢侈的享受也会化为乌有。

……

王国维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同样是讲美女跟爱情的词,就要看你所写的美女跟爱情里边有没有境界,所以词是以境界为最上的,有的词里边写的美女跟爱情就有境界,给你一种高远的理想,给你很多丰富的联想。有的歌词写美女跟爱情,就是很浅俗,美女就是美女,爱情就是爱情。就是因为词这种作品,很难衡量。不能够用诗跟文章的载道的言志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你要看这首词有没有言外的意思。同样写美女,同样写爱情,有没有给你更高的一种理想?有没有给你很丰富的一种联想?有没有对你的精神有一个境界?有没有一种提升。

5.“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A“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

B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C情景交融

D辅助材料:

a唐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b韦庄词“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c懂得中国音乐的,说笙要暖笙,东风日暖闻吹笙,这笙上要有一个芦苇的薄膜,那个薄膜要在暖气之中吹出来的声音好听,冷了就不好听了。他说现在这个玉笙已经寒了,已经这个曲子吹了那么久了。

6.“倚阑干(即栏杆)”含不尽之意,给人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你能说说你的联想和想象吗。

6.《浣溪沙》教学实录 篇六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三)1、解题: 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王维《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即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四)诗体与朗读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大家回忆一下,是哪四联呢?(首、颔、颈、尾)

板书:首颔颈尾

2、学生读诗。个读+集体朗读

(五)理解诗意

1、回答王维为什么出使?(用诗句中的词回答)——问边

单车欲问边——出使时随从很少。一般作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问,队伍浩浩荡荡,而王维只是“单车”,为什么呢? 王维当时的背景资料: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二十五年,受张九龄提拔的王维也遭牵连,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2、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大意: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7.《祖孙之间》教学实录 篇七

导语设计:

师:初中时大家学过莫怀戚的一篇散文《散步》, 文中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就散步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生了分歧, 文章的末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这个世界。”慈祥的祖母、孝顺的儿子、温婉的儿媳、可爱的孙子, 以亲情为纽带创设的和谐家庭确实是整个世界。而节选自巴金《激流三部曲·家》第九章的《祖孙之间》又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家族关系呢。

自读思考:

师:浏览课文,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 在觉慧看来祖孙俩的关系?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但是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 会使他们在一处谈话不像祖父和孙儿, 而像两个敌人。”

在觉慧看来祖孙俩像敌人。

师:敌人 (板书) , 觉慧用“敌人”概括自己和爷爷的关系, 祖孙俩怎么会是敌人呢, 觉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生:爷爷管他。

师:可以再具体一些。

生:不许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 不许他散发传单、抵制日货, 甚至命令觉新“不要放他出去”。

整体感知:

师:是的, 本文就是爷爷在卧室管教孙子, 可爷爷训孙子几句至于发展成敌人关系吗?爷爷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觉慧有这样的感觉?

生:明明是爷爷找来孙子的, 可是爷爷却“露出惊讶的眼光”;

生:“祖父的声音又干燥, 又严厉”, 爷爷的眼光也是严厉的, 而且“射在他的脸上”, 感觉很凶。

生:再补充一下“祖父冷笑了一声, 威严的眼光在他的脸上扫来扫去”。

生:爷爷坚定的认为觉慧在学堂“学坏”了, 成了“捣乱人物”, 成天只知道“胡闹”。

师:大家品析了爷爷的动作、语言和神情, 我们可以尝试表演, 找两位同学来表演十四、十五段。

生表演 (略) 。

师:很不错!这对祖孙的人生观确实存在分歧, 在纠结谁对谁错之前, 先来看看爷爷眼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

生:“你看, 你五爸没有进过洋学堂, 他书也读得不错, 字也比你们写得好。他一天就在家读书作文, 吟诗作对, 哪儿像你这样整天就在外头胡闹!”看起来挺不错的啊!

生:关键是以爷爷为首的人们读的是什么书吟的是什么诗?

生:祖父的诗集《遁斋诗集》里也有赠校书的诗, 没事的时候也捧戏子、点花旦, “据说这是风雅的事。”

师:这里的校书是?

生:课下注释解释是妓女。

生:啊!啊?

师:爷爷以此为标准看待觉慧, 当然会觉得觉慧在“胡闹”。当时帝国主义蚕食、军阀对内混战、百姓流离失所, 联系时代背景, 你觉得觉慧是胡闹吗?

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如果是胡闹, 那刘和珍、杨德群都是在胡闹了。

生: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革命, 怎么能说是胡闹呢!

生:我觉得爷爷的做法才有点胡闹呢?

师:我们再来看看孙子觉慧是如何评价爷爷的。

生:写诗、捧戏子、收藏书画还有娶姨太太……

师:大家还可以重点关注下觉慧的心理描写

生: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 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生:祖父似乎是一个完全不亲切的人。

生: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 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生:大概他上了年纪以后, 才成了讲道德说仁义的顽固人物。

生:在他的眼里祖父简直成了一个谜, 一个解不透的谜。

生: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 他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代表。

生:他奇怪在这个瘦长的身体里面究竟藏着什么东西。

师:谜, 藏着什么, 爷爷到底代表那一代人呢?

生:藏着旧思想、旧文化, 是旧势力的代表。

生:他披着道德的外衣干这荒唐的事情。

师:祖父是严厉专横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雷锋曾经说过, 对待同志要有春风化雨的温暖, 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无情。那觉慧如何对待爷爷?

生:没有残酷无情。

师:可以梳理对觉慧的细节描写。

生:惶恐不安———拘束迟疑———坚定的眼光——抖动着身子———想表示反抗

师:透过细节, 思考觉慧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生:幼稚、叛逆。

生: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年轻人。

生:反封建的进步青年。

师总结: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 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 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 热心办刊物, 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 他有正义感, 同情下层人物, 勇于反对封建束缚。最后, 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主题探究:

师:这种新与旧之间的矛盾能不能调和呢?

生:爷爷是“永远不能够了解的”, 矛盾不可调和。

师:可是这是一个怎样的爷爷啊!

早过了六十岁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 身子显得很长。长脸上带了一层暗黄色。嘴唇上有两撇花白的八字胡。头顶光秃, 只有少许花白头发。两只眼睛闭着, 鼻孔里微微发出一点声息。

现在祖父在他的眼前显得非常衰弱, 身子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 从微微张开的嘴里断续地流出口水来, 把颔下的衣服打湿了一团。

生:垂垂老矣, 时日无多!

师:垂死的仅仅是爷爷吗?

生:祖父垂死象征旧制度的没落, 幼稚的孙子用新生的火种点燃社会希望。

师:说的真好!让我想到了《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里在毒气室、焚尸炉上绽放的雏菊, 在死亡的阴影下发出年轻生命痛苦的呻吟。

一对祖孙成了一对敌人, 不妨扩大关注点, 看看这个家庭的其他人, 看看这个家族?

生:三叔四叔五叔, 也就是克明克定克安被祖父同化, 陈姨太、钱嫂们更是如此。

生:我注意到了大哥觉新, 作为同代人, 他也表现的很恭顺, 一直唯唯的……

生:我不这么认为, 文章中说“觉新唯唯应着, 做出很恭顺的样子”。“做”字可以看出觉新并未被同化, 他只是不抵抗而已。

生:这个家族没有自由, 崩溃、衰落、腐朽。

师:难道只有这些吗?

“你为什么也跟着他们胡闹?

像你这样在外头胡闹, 看把你这条小命闹掉!

你再像这样闹下去, 我看你会把你这条小命闹掉的!”思考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

生:有祖父对孩子隐隐地关爱。

师:太微妙了!这个家没落和新生并存, 对立和关爱同生, 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家, 而这样的家庭细胞组成的社会也正走向分崩离析。

课堂小结:

诗礼传家的封建家族的大家长, 写尽了他的荒唐和衰朽, 宣告了旧思想、旧文化、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歌颂了觉慧为代表的青年, 反抗的勇气、思想的新生———这确乎是生活的“激流”!

作业设计:

8.《陋室铭》教学实录 篇八

1. 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字的美感;领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和诱导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喜欢住在豪华房子里穿着华美衣服的品行恶劣的人,还是喜欢住在简陋屋子里过着清淡生活的品德高尚的人?

生: 喜欢身居陋室而品德高尚的人。

师:你知道吗?你的选择竟然与一位唐代大名鼎鼎的诗人不谋而合,他便是刘禹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看看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趣和高尚节操。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3.提问学生朗读,注意感情。

4.学生齐声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

师:你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

生:陋室不陋。

师:“陋室”为什么“不陋”呢?

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

生:“德馨”。

师:在文章里,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

生:“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话。

师:同学们看看陋室的环境怎么样?到这里来的人多吗?

生:环境清幽;来的人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师: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生:“鸿儒”。

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自己的朋友都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

生:显现自己“德馨”。

师:和朋友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呢?

生:“调素琴,阅金经”。

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生:高雅。

师:作者明明在夸赞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生: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

师: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生: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师: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有远大抱负的人。

师:全文结尾照应了文中哪一句?

生:“惟吾德馨”。

师:此文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从山和水写起?

(教师借此问题讲解类比的写法)

师小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师: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刘禹锡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师点拨:结合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失败而被贬谪的背景)

师: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我们来了解一下“铭”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一生读)

生: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师小结:我们学习文章一定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及写作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增加知识储备。

师:理解课文后,让我们怀着对作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课文。

(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材料:“《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师:请大家看材料,思考:①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的?②应该怎样看待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

(学生回答)

师: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能不能学习刘禹锡,也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学生回答)

五、布置作业

师:请你借鉴《陋室铭》和《教室铭》的写法写一篇仿作,要求为自己所仿写的内容拟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仿写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押韵;主题要明确,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9.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 篇九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 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傍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 “长大” “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 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来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雾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 )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围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同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旧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 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 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l:改过以后,感觉返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婉转,让读者更能体会作者深深思念的感情。改写后,虽然也有感情。但是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东西。

生3:余光中用四种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洪老师直接说出对乡愁的思念,这样不耐人寻味,意思太直接了。如果用比喻的方法,更能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那种思念的情感。

师:现在差不多能说服我了。他说采光中借用了四个事物,耐人寻味,老师直接说出来了,反而不耐人寻味。

生4:我说的和他们说的差不多。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韵昧,用直白的手法写出来就不叫诗了。而且用比喻的手法,会更深刻。

师: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是越含蓄、越形象越好,直白就不是诗了,这是诗歌的特点。是的,我的改句太直白了。刚才那个男同学说得挺好,原诗借助了四个具体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乡愁。显得特别的形象,特别含蓄婉转、耐人寻味,这确实说服我了。

【问题四】

还有一个问题:每一段第二句都有一个“是”,把所有的“是”全改为“像”,“乡愁像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像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像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像一湾浅浅的海峡”行不行?为什么?

生1:老师上课前说过,作者写这首诗是酝酿了很长时间写的,如果改为“像”就感觉作者好像对这种情感不是特别深刻。可实际上,作者是被这种情感困扰了很久的,所以我认为用“是”更好一点。

师:这个没有说服我。“是”就深刻,改个“像”就好像不深刻,这个好像没有道理。谁再说?

生2:我觉得改为“像”给人置身事外的感觉,用“是”就是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邮票上“船票上”坟墓上”和“海峡上”。

师:也没有说服我,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大家想想,有时“是”是可以改为“像”的:

“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像一只小鸟”是相通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跟“邮票”有相似关系吗?有没有?有哪些地方相像,是不是个比喻呢? 这里不是比喻,其实是个省略句。应为“小时候,乡愁是寄托在一张小小的邮票上的”,这里不能改,不是暗喻。注意这一点,大家要朗读好,作者的感情发展是有层次的,要读出这种层次来。

请刚才这个女同学来读。

(女生读)

师:不错,基础很好,但是还没有突出出来。特别是第三小节。(师范读第三节,并且解说作者很悲伤。师反复吟咏第三节的“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全诗,要求放声读,各自读自己的,不要齐读。)

师:再读几遍,背诵下来,我要检查。

师:会背了,请举手!

(两女生分别背诵)

师: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朗诵得很好。下课。

【老师说课】

今天的课,我称之为“语感教学课”。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我们经常把语文课教变了昧儿,或者教成了历史课.或者教成了政治课,或者教成了科普课,唯独不是语文课,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这个问题到今天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语感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感实践,二是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写成套的语言,这是语感形成的基础。但是,仅有语感实践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由无意识的自发状态提高到有意识的自觉状态,个材料等等。语感教学还要注意把握四个“结合”:语感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与思维训练结合,与审美陶冶结合,与语言知识传授结合。

我今天的课就是按照这一意图进行的。首先我的课堂重视读,不但要反复读,而且还要背。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琢磨。这就是语感分析。“四个结合”也有体现.不搞架空分析,不是大讲一通时代背景,不是大讲一通祖国统一,但学生还是感受到了余光中那种热爱祖国、希望祖国尽早统一这样一种情感、思想。课堂上我提出的几个问题,除了第一个问题的“时间顺序”比较容易.其他都不容易,需要动动脑筋,这就是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此外,对诗歌的欣赏,读出美感来就是一种审美:至于语文知识传授,我今天也传授了一点——在本诗中“是”不能改为“像”,“是”在这里不是暗喻。

语感教学要运用多种方法.我们主要运用四种。

A.美读感染法。“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不能把思想情感读出来。不能把美感读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说成功吗?

B.比较揣摩法。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联、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今天采用了这个方法。

C.语境创设法。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

10.《浣溪沙》教学实录 篇十

一.课前导入。

1.(小游戏)师:来,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听好了要求,我说一个词呢,你们马上把你们的第一感觉告诉我。听好了,第一个词,“太阳”!第二个词,咱们泡小有一个活动刚过去不久,是什么呀?生:“运动会”!…..“幸福”……

好,下面我不说词了,看我从兜里摸出一样东西来,(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这一百块钱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可以买很多玩具。

我想到了可以买吃的。

我想到了这是刘老师工作挣来的…….

2.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对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枚金币》。(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1.回想一下,这篇课文围绕一枚金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

2.那么,谁还能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有着一个怎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指导“懒惰”两字的写法。)看看黑板,从上下两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对反义词。

三.品读父亲“受不了”。

1.看来啊,这爷俩的性格,完全相反,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老爸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那么你们看看第三小节,面对这样一个儿子,这个老爸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2.(师情境引读,虚弱的声音)“现在啊,我就是那位老父亲,唉!我年纪已经很老了,可我儿子整天还是那样子。有一天,我生病了,这个家伙却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躺在床上,把我的老伴叫来对她说,诶?我会对她怎么样说呢?”

(先抽生读){再听我读}: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生气、无奈、伤心、失望、痛苦……)地说:“{老伴啊,}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那}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咳、咳、咳……气死我了!”

3.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就带着你们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四.母亲的袒护。

1.同学们想一想,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又会有一个怎样的母亲呢?好,别急,我们先来分角色读一下第4到第20小节,我呢来当这个老父亲,谁来当我的老伴呢?那谁又来当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呢?好,其他同学来读旁白。

2.面对这样的母亲你有什么看法吗?儿子为什么每次都笑着走开了呢?他在笑什么呢?(生答好,师补充:你看这老头,多傻啊,把金币朝火里扔,你以为合着我傻啊?我才没那么傻呢!……)

五.品读儿子“受不了”。

1.看来啊,这样的儿子搁谁家谁也“受不了”。不过呢,我却发现课文里却出现了一次儿子也“受不了”,(再次板书“受不了”)看看黑板上面的两个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懒惰、花钱如流水--“受不了”)

(1)儿子“受不了”什么 ?

(2)儿子那么懒,又花钱如流水,他有什么可“受不了”的?

……

2.恩,你们问得都很好,不过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儿子为啥也会受不了啦?”好,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后学习。边读边勾画,读完后小组内可以讨论讨论。

(合作学习:结合词句讨论问题,选出重点发言人,其他同学补充。)

(1)好,我们来看一看,课文里哪个地方也出现了儿子也受不了啦?

(抽生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A、他怎样地叫道?(生读句子)谁能从这个“叫”字里面听出了什么?(听读、学读、谈听出体会后读。)

B、这里呢,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前面两次儿子都是“笑着走开了”,而这一次却是“忙跑到火炉前,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你从儿子的动作变化里体会出了什么?(抽生)别忙,我不让你讲,请你带着表情和动作来读一读。(抽另一生)你从他的动作和表情里看出了什么?诶,我也不让你讲,请你学着他读一读,告诉我们你看懂了。(抽第三生,谈体会后学读)好,同学们,放下书,一起站起来,象他们那样,带着表情和动作来读一读。(喔嚯!)

(2)那么,我问问大家,什么样的活儿才称得上“当牛做马”、“苦差使”?他到底去做了哪些事情,会让他受不了?

(抽生读)“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

A.恩,他帮着这个收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在这整整一个星期里,想一想,他还会帮人家干了些什么?会吃了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难呢?

B.这一个星期对这个儿子来说,确实很难熬。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的心里难道不会想些什么吗?你的思想,不会发生了什么转变吗?(侧重思想转变过程。)

(3)好,就带着这些感受,我们一起来读第21节到26最后。(师生轮读“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六.理解父亲的用意。

1.看来啊,这个儿子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改好了,因为他已经着急地大声叫起来了,

这时,他的老父亲才不紧不慢地说(读!生一起接读):“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那么,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里听出了什么?(读出心情变化)板书: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2.我想啊,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想对那位老父亲说点儿什么,也想对那位曾经的母亲说点儿什么?好,把你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动笔。

七.回顾全文,点明题目。

1.这一次,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你还认为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生:不仅是金币,更收获了一个道理……

2.那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块钱,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会有收获……

3.收尾:好,我希望如你所说,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很多很多的钱,下课!

11.《故乡》教学实录(下) 篇十一

1、“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2、“农民们都是生活忠实的儿女”中的“生活忠实的儿女”是什么含义?

3、“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似乎不无一种兴奋——他们兴奋什么?为什么兴奋?

4、“盲流”“丐帮”……这“在农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在农民看来是”,在作者看来会“天经地义”吗?

5、“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那么现在他们不再“安贫”了吗?为什么?

6、“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世代不能今日能吗?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要表述的吗?不是回答,就说你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问道“那么现在他们不再‘安贫’了吗?”我觉得,农民其实一直都没有安贫,他们的安贫只是在表面的,农民的不安贫表现在哪里呢?我觉得,首先他们无法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从而他们奔向都市,开始去追求那里“自由、幸福的生存”;他们充满活力,而且具有冒险精神,他们干着都市里没有人愿意干的一些职业,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其实这些在都市里都是为人们所不耻的,所以他们就是一些可以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人,但是他们又是这样具有“冒险精神”,充满活力地去干这些事业,只是因为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说明他们内心并不是安分守己的,他们拥有一种蓬勃的活力。

师:“扭转”和“改变”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生1:“改变”只是从物质上或是从表面上,让生活变得更富裕些,或者更适合生存;而“扭转”则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改变,嗯——它是要让命运的方向发生180°转弯,驶向另一个方向。

师:是这样的吗?当我们说要“改变”的时候,那是出于——

众生:出于主动。

师:而“扭转”则是——

生1:被迫的。

师:被迫的,迫于无奈的。其他同学有想法吗?

生2:我对第六句话谈一下看法。我想起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有力量的同盟军。我觉得这句话从某一个方面说明了,农民阶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从历史上就有这个局限性……

师:毛主席说“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说他们有局限性?

生2:我听出来是有局限性。(众生笑)为什么不能是农民阶级自己来当家作主而一定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他们呢?(众生笑)从中国历史上来讲,古时候就有很多次的农民起义,最后都是新建立一个封建王朝,后来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推翻。所以说,农民本身的思想可能还没有这到一种境界,所以难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师:你的意思是否在说,他们现在的局限就快要没有了?

生2:不是,不是,我还没说完。鲁迅不是说,他们想做奴隶而做不成嘛。我觉得,现在或许也就是这个处境。农民以前是被压迫的,现在他们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他们却不能达到真正当家作主的一种能力。所以说,他们现在是想做奴隶也做不成,想做主人也做不成,处于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地。

师:哦,他们现在当然不是奴隶了,农民现在有了一定的地位,可以去追求“自由、幸福的生存”,这个地位的代价就是——他们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土地。

生3:我也对第六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在农村其实已经有一部分人的命运改变了,比如在第9小节中讲到“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只不过“那是9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而且未必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师:那还是农民吗?

生3:他们本来或许也是农民,但现在,他们跟农民已经有些区别了。

师:是“有些区别”还是“他们已经根本就不是农民”了?

生3: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他们的观念已经不再是农民。

师:你说这些乡干部不是农民吗?

生3:现在就不是了。就是他们扭转命运了。

师:他们“扭转”命运了。呵呵!(众生笑)

生3:但是他们的方法不对,他们用的方法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众生笑)农民本身是非常淳朴的,所以很少有农民是可以靠劳动使自己获得财富。

师:“因为淳朴,所以很难靠劳动致富”,如果有这样的现实,那是一种时代的悲哀!我们看到了作者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那么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受着内心痛苦煎熬的作者的两难的情态。是啊,故乡已经不再只是生我,养我的家园那么简单的一个意义了,故乡她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她不仅凝聚着一种对共同生存背景的深刻认同,而且寄托着一个人对于其自身理想的美好追求,一个人哪怕他的身子已经离开了某个地方,但是只要他的心还继续跳动着,那他就会始终无法割舍与那块土地的一种精神上的维系。要知道故乡,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渗透在了我们的气息中、血液里了。可如今,故乡那一块神奇的土地行将不再,心底的那一抹美好行将不再,民族的那一点古老的记忆行将不再!神农的后裔,龙的传人啊,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哪!

(教师朗读《石马河》诗选:

你的存在竟是那样伟大

以至有无数如我的青春

企图逃避你都无法得逞

徘徊于异地的河畔

我总想忘记你,可就是你

始终流淌在眼前,泪水涟涟地

感动我无动于衷的年龄

石马河,你简直是天罗地网

残酷无情地围困我……

石马河,总有一日

我会头也不回地走了

像奴隶走散,不再称你为祖父)

(热烈的掌声)

师:我想,这大概就是对作者心态的一个形象的解读了吧。这里我还另外准备了一首诗歌,那是几年前有位诗人所写的,题目是《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他们会抱怨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来把这首诗轻声念一下。(师生一起小声念)

(多媒体出示《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

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俺们刚拿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

俺们刚能歇会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

俺们刚装上电话,你们又改网上聊天了

俺们刚能在电影院约会,你们又改网恋了

俺们刚吃饱穿暖,你们又减肥露脐了

俺们刚要增白,你们又说黑是健康色了

俺们觉得聪明了,你们却说“难得糊涂”

俺们刚要进城,你们又要下乡了

俺们刚用上一次性筷子,你们又用非一次性的了

俺们刚穿西装,你们又休闲了

俺们刚吃上大米白面,你们又改吃粗粮了

俺们刚换下对襟大褂,你们又穿肚兜了

俺们刚除完草,你们又种草了

俺们刚知道对女孩叫小姐,你们却不敢叫了

俺们刚进城打工,你们又流行下岗了

俺们刚砍几棵树,你们那儿就发大水了

俺们刚自由恋爱,你们那儿就丁克了)

(学生边读边笑)

师:呵呵,同学们,要我说这些农民兄弟可真是太没有忧患意识了!要知道有一天,“你们”终将无可抱怨,因为,有一种改变即将到来——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后半部分的13、14小节,然后,请你选择其中

的一句话,哪怕一个词,说说你的想法或者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13、14小节)

师:哪里有想法,哪里有问题,请——

生4:这里说到“城市永远年轻”,因为“乡村中最精锐的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了城市”,这样以后,农村就变得更加贫瘠了,而城市却在不断发展,这样以后农民就更加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或许,对它还可以做另一种不同的解读。

生5:第13小节的第一句“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从历史上,农民试图扭转或者改变命运的开始,都是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但是到现在转入和平的方式,我觉得与其说是一种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农民从古代受到封建专制者压迫,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地位或物质上的提升,他们试图扭转命运从开始到现在为止,都是一种无奈之举。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主动地去掌握命运,只有当他们受到一些压迫,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才会试图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师:让我们为这个时代祝愿,为他们祝福吧!请——

生6:我看到第13小节,作者一开始说,农民其实是具有冒险、开拓精神的,这里又说“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真的是改变了吗?因为他们“潮水般涌向城市”,最后他们又潮水般地退回来,再返回乡村。

师:你看到他们退回来的情景了吗?

众生:现在正在退回。

师:和起点不同的是——

众生:他们没有了自己的土地。

生6:本质上他们的命运是没有改变。

生7:这里说“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我想就这部分内容做一下自己的阐述。农民在历史上已经进行了很多次改变了,都是通过暴力手段,但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于是他们用“和平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但是现在来看,还是没有成功,那么照这样来看的话,农民不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暴力方式,他们改变命运的成功可能性都是很小的。(众生笑)那么,为什么农民不能用某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

师:是啊,说到“和平”还是“暴力”这样深刻的问题,又岂是你我几个读书人可以说明白的呢?以我们的能力,实在是只配做几道题目而已的,比如说这篇《故乡》就可以问:“课文的主旨写了些什么呀?”回答:“通过对美丽故乡的讴歌,赞颂了故乡人民的勤劳、智慧,朴实和勇敢……”等等。我们已经自觉到了,谈论故乡不过只是一种消遣,“月是故乡明”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点缀和修饰罢了。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下课!

(全国中学“语文文本

适度解读”研讨会示范课)

[评课]

阅读教学本真价值的一次回归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杂树生花”,我有幸来到江南名城——绍兴,观赏和学习了特级教师朱震国执教的一节示范课《故乡》(作者:林贤治)。那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动态生成、精准的过程指导、精妙的情感提升,令我感受良多,莫名地产生了一股要与到会的甚至未到会的同人分享欣赏心得的冲动。为了实现对课堂研究的转变,即从工程技术到文化生态,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从仅仅关注教到既关注教又关注学、从整体评价教学设计到深入细节赏析的转变,我拟围绕“阅读教学的本真价值”这一核心话题,从以下几方面选取原生态的课堂细节“不加修饰”地连同它所镶嵌的情境一并呈现,以再现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达到咂摸、回味、鉴赏的目的。

一、催发生成的精巧预设

1、别具一格的文本切入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故乡》。

说到故乡这个词,大家会引起些什么联想和想象呢?

生1:我会想到鲁迅的《故乡》,鲁迅在《故乡》里缅怀了记忆中的故乡,讽刺了当时在封建礼教下备受摧残的故乡。

生2: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

师:故乡有些什么呢?

生2:故乡的人都很淳朴,空气也新鲜。

师:故乡是个美好的词语,它让我们想到亲人,想到风景,现在请大家集体朗读课文的第9小节,请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其中写到了怎样的“景”?写到了怎样的二,些人?

这是开课的一个精段。在这个精段中,教师以“说到故乡,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为题,引导学生翻检自己的前经验,当学生稚嫩地、概念化地呈现出已知的生活经验及阅读经验“故乡很美”“故乡人很淳朴”后,教师及时地切入:读第9小节,看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乡”?语言的反向撩拨引发了悬疑:“啊?难道与我们知道的故乡不同?”隐性的好奇心理,形成了阅读期待,驱动了阅读兴趣,成功地为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文本学习的转换架设了三个过渡的桥梁。

2、符合心理的整体构架

进入文本学习后,教者进行了5问三层次的整体构架。5问,即引领学习的5个话题:(1)第9小节写到了怎样的景,怎样的人?(2)在10、11、12三小节里作者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3)读1~7小节,找找作者不同意“我们”意见的理由和根据。(4)对这些重点句,“你”有什么要表述的吗?(5)读13、14小节,说说想法或者提出“你”的问题。构架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即由(1)(2)(3)环节的筛选,品味学习到第(4)环节的探究学习,而后进入归结文本的第(5)环节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符合阅读能力层级的递增规律及学习者心理逻辑的走向规律。

二、三维目标的融合推进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既能发展语言素养,又能提升人文素养。本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文本中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升华点,设计了三维融汇的学习活动,转变了那种以讲专业学科知识为“主料”,以“情感教育”为“附加”甚至为“不屑”的教学观念,使知识的建构、能力的习得、关注“人”的生活感受与悲悯情怀的提升等,都产生并融汇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

生:“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7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这句话中,“未来的管理人员”就感觉作者口气比较严肃。

生:让我们产生很悲哀的感觉。

师:很悲哀……还有吗?哪里听到了、看到了、感到了?

生:“可惊喜的是,在低矮的农舍之间,每年都有数幢楼房崛起。”这里作者字面写的是他非常“惊喜”,但我觉得他用了反讽的手法,他对故乡的“赞美”其实是他的一种讽刺,作者在后面还提到说,其实这些楼房并不属于这些“殷实的庄稼人”,而是“乡干部和包工头的宅第”,所以我觉得他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贫困的同情,而且,因为那些包工头也出身于农民,所以他为某些农民改变了命运,也感到一些欣慰和高兴。

师:哦,真是这样吗?他的表情很“惊喜”,还是很“惊愕”?

生:我感到他的表情是很“惊愕”。

这是一个品味语言的精段。文学作品,从根本上

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而,启动学生感悟、体认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从来就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精段的设计理念即在于此。教师组织了一场“发现”活动:找找作者的表情、心情。学生找出了颇具深意的几个词语,进行了品味赏析。而我要说,这又是一个情感的发现活动,在发现中引爆了一串创造火花:“未来”词中有悲哀,“惊喜”词中有深意,“殷实”词中含反讽等。

三、学习方式的艺术倡导

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倡导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问题性”。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者组织了两轮合作学习,两次探究学习,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令与会者迎接了很多精彩的生成。如:

生:第13小节的第一句“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从历史上,农民试图扭转或者改变命运的开始,都是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但是到现在转入和平的方式,我觉得与其说是一种进步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农民从古代受到封建专制者压迫,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地位或物质上的提升,他们试图扭转命运从开始到现在为止,都是一种无奈之举。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主动地去掌握命运,只有当他们受到一些压迫,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时候,才会试图去扭转自己的命运。

这个学生的见解是对文本归结性的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对“人”的发现。在文本的情感浸润下,引发了对文本中个性生命的关怀,进而产生了对社会的思考,使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四、指导职能的“在场”践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注意了时时“在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有痕的指导(即精准的讲解、精彩的示范、明确的总结等)和无痕的指导。“无痕指导”即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所进行的集判定、点拨、赞赏、补充、校正、概括手一体,尤其关注过程、关注学习方式绩效的指导。

当然,欣赏之余还是有些许的遗憾,如,启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张力犹显不足,尚未能启开学生发问之口;合作学习的文化生态场还未完善;对如何教会学生学,思考得还不很够,开发的拓展资源(一首诗)与文本核心价值不是太吻合等。但瑕不掩瑜,这仍是回归阅读教学本真价值的一堂好课。

12.“统计”教学实录 篇十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8~69页例1、2。

教材解读:

本课的教学重点不是简单地解读统计图, 而是通过简单事例, 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 但如果对统计图不进行认真分析, 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因此, 对统计数据必须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 以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师:今天, 咱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自主探索, 感悟新知

(一) 观察扇形统计图, 正确获取信息。⒈借助情境, 理解“其他”。

师:图1是六 (2)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在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 抖空竹占28%, 游戏占20%, 跑步占16%, 其他占36%。

生2: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比喜欢游戏和跑步的同学要多。

生3:喜欢其他运动的同学最多。生4: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

师:你是怎么理解“其他”的?举例说说。

生:“其他”可能是跳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踢毽子…… (师板书)

师:现在, 谁来说说六 (2) 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项运动?

生1:抖空竹。

生2:不一定。可能是踢毽子的多, 也可能是打乒乓球的多。 (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

师:要想知道六 (2) 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项运动, 必须把“其他36%”这个栏目具体化。

评析:把教材中的“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统计图”更换成“六 (2)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彰显了教师对学生现实的关注。让学生自己解释“其他”的内涵, 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表示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状态, 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他”的模糊性。

⒉细化“其他”, 理解图意。

⑴出示提纲, 引导自学。

出示学习提示: (1) 在学习纸上把“其他”分一分, 并写上运动名称和数据。 (2) 分好后判断下面两句话是否成立: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

⑵交流成果, 明晰图意。

师:谁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 (要求先展示学习纸, 再汇报结论)

生1: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这句话成立, “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句话不成立。

生2: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和“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两句话都不成立。

生3: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这句话成立, “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句话也成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 我们发现“喜欢抖空竹的人数最多”和“喜欢跑步的人数最少”这两句话有时候成立, 有时候不成立, 为什么?

生:因为“其他”两字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完整, 所以无法知道喜欢哪项运动的同学多。

师:看来, 我们在制作统计图时, 一定要客观具体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 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一定要进行认真分析, 找出问题的关键。

评析:通过三个典型学习成果的展示与汇报, 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他”两字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完整, 其后的方法提炼也就水到渠成。

⑶及时追问, 把握图意。

师:如果要保证六 (2) 班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 跑步的同学最少, 该如何修改?

生:“其他”中的每个运动项目的百分比既要小于28%, 又要大于16%。

评析:此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他”两字的丰富内涵。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他们已经把握“其他”的本质。

(二) 观察折线统计图, 作出正确判断。⒈观察数据, 正确判断。

师:为了提高同学们课间活动的质量, 学校将组织跳绳比赛。下面是两名小朋友一周跳绳情况统计图, 你

生的意见)

师:请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2:小丽和小冬的成绩一样, 两个同学都可以。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成绩是一样的。

生2:我是一个数据一个数据比较过去的。 (师课件演示)

师:两幅统计图描述的统计数据完全相同, 折线的变化趋势为什么却不一样呢?

生3:因为它们的标准不一样。 (师课件演示) 师:如果两张统计图的标准统一, 会怎么样?

生3:上升趋势就一样了。 (课件出示相同标准的统

⒉反思学习, 形成经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1:不要被统计图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生2:要看清统计图的数据和标准。

师:对。我们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 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 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统计信息, 统一标准, 才能避免作出错误判断。

(板书:比较数据、统一标准)

评析:此时的小结,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至此, 本课学习的主题已一目了然。

三、随堂练习, 延伸提高

⒈解决例1。

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统计图

A牌彩电最畅销…… () D牌彩电最不畅销…… ()

其他里面有一个品牌一定比A牌畅销… ()

若保证A牌彩电最畅销, 请你对统计图提出修改意见。

⒉照应例2。

评析:第1题既是对“其他”的巩固, 更是对教材的充分利用;第2题是对“比较数据、统一标准”方法的巩固;第3题则是对身边事实的关注。

上一篇:摄影协会发言稿下一篇:调宿舍申请书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