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2024-09-10

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共12篇)

1.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一

写字教学亟待加强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其学段目标与内容中也明确规定书写汉字的要求。语文教师有责任去改变写字教学不好的局面,去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写字;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其学段目标与内容中也明确规定书写汉字的要求。毋庸置疑,汉字书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反观我们的教学实际,真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下的汉字书写教学,可谓处境尴尬,写字教学被当成可有可无的“添头”,或是为了应付检查验收才排在课表上,有名无实。而学生的书写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有的学生书写潦草,“龙飞凤舞”“草爷的文章”;有的学生马马虎虎,写字缺胳膊少腿,错字连片;有的学生不管笔顺,信手乱写;有的学生执笔错误,书本歪斜。凡此种种,令认字者苦不堪言,写字者也没了兴趣、丧失信心。综上所述,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去改变这种不好的局面,去实现课程目标。况且,字如其人,字乃人之衣冠,人品不佳,衣冠不整,教育岂不就失败了。因此,上好书法课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呢,我以为需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一、充分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书法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还可以培养人的个性品质,审美情趣。首先,练好了书法,有一定的书写技能和书法修养,自然就提高了语文素养。书法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字写的流利,可节省大量时间。字写得好,想必理解得也深。另外,学习书法,还可以汲取古典文学精华。书法的意蕴不仅在于其形式,也在其所书写的内容上。书法学习,还能够积累很多文化知识。其次,生活中用的着书法的地方太多了,字写得漂亮太有用了,这方面就不用举例了。再次,书法能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可怡情,可健身。书法还影响人的个性品质,郭沫若先生曾说:“书法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练习书法能锻炼意志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能使人学会为人处世,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

二、书法教学的思路和做法

针对目前的教学实际,语文教师要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提高思想认识,打破桎梏。首先,大胆建议学校开设写字课,或者每一到两周在语文课上教写字。平时要求作业即写字练习,随时练习,天天练习。注意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执笔,坐姿,放书本,保持眼与物距等。让学生初步感受书写的技能技巧,要求引导学生认真地一笔一画地把字写工整,进而体验书写的意义与乐趣。达到新课标学段的要求。其次,指导方法,严格要求。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即从楷书学起,采取读、摹、临三步法。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楷书字帖,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揣摩其用笔风格,架接结构,章法布白,即读帖。《书谱》云:“察之在精,拟之贵似。”这是摹贴。摹贴要以形为主,以神为辅,形神兼备。临帖则分为对临和背临两种,对临是基础,背临是提高。第三是举办各类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如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加强书写教学,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去光彩。我们要让学生认认真真写字,踏踏实实做人,学会书写,享受书写,用优美的字体书写精彩人生。

编辑 王爱芳

2.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二

通过开展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膜下滴灌技术达到节水2700立方米/公顷~3195立方米/公顷, 增产率达19%~30%;垄膜沟灌技术节水1155立方米/公顷~1470立方米/公顷, 增产率达4%~35%;垄作沟灌节水技术节水1125立方米/公顷~1140立方米/公顷, 增产率达3%~5%;使张掖市的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初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节水技术模式

㈠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输水, 能使肥料、农药和灌溉水融合后, 通过滴灌带均匀、定时、定量到达作物根系, 加之覆盖地膜, 大大减少了无效蒸发,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技术主要在加工番茄、马铃薯、酿造型葡萄、制种玉米、啤酒花和瓜菜等作物上应用。

根据不同栽培作物, 采用固定式加压滴灌系统。选择地势平坦的条田地, 并有井灌条件, 水质良好, 含沙、含盐量低的机井作为水源。按照地块分布, 进行规划设计, 依此按水源→首部控制按钮→干管→支管→辅管→毛管→滴夹程序正确安装完成。

第一,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该技术在种植玉米覆膜前按种植品种特性划行, 然后铺管覆膜, 选用幅宽80厘米规格地膜, 一膜一管种二行玉米, (铺管时应保证滴灌带凸面朝上, 拉力均匀、平直) 平作, 行间距100厘米~110厘米, 宽行60厘米, 窄行40厘米~50厘米, 株距20厘米~25厘米, 人工点种后覆土封穴或播种后铺管覆膜。

第二,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该技术利用成熟的膜下滴灌技术, 采用育苗移栽种植方式, 铺地膜、铺滴灌带一次完成。地膜选用幅宽80厘米规格, 滴灌带选用滴头间距30厘米, 滴头流量2.6升/小时。一条膜下铺一条滴灌带, 行间距100厘米, 宽行60厘米, 窄行40厘米, 株距37厘米。然后人工取穴移栽, 番茄在定植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滴水, 定植时保证土壤湿润, 在滴孔附近栽苗, 边滴水边栽苗, 栽苗后封土。将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 发挥其整体综合效益, 实现加工番茄高产、优质、高效。

第三,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该技术采用起垄→铺滴灌→铺地膜→点种程序。一般起垄规格为垄高30厘米, 垄距135厘米, 垄底宽80厘米。每垄种两行, 两行穴眼相错成等边三角形, 株距22厘米~25厘米, 行距30厘米~35厘米, 播种深度12厘米, 尽量确保芽眼朝上。

㈡垄膜沟灌节水技术垄膜沟灌技术指通过改变地形起伏, 将土地平面修成垄形, 在沟内灌溉, 种植可在垄上或沟内, 覆膜在垄上或全部覆膜的一种集成节水技术。在3月上中旬耕作层解冻后就可以起垄, 垄面和垄沟宽要均匀, 垄脊高低一致。该技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 在种植作物的地块完成平整地块→机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等田间种植程序。种植规格根据不同作物而定。主要在加工番茄、瓜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上应用。

第一, 全膜垄作 (沟播) 沟灌节水技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 将土地平面整理成垄形, 起垄规格为垄宽60厘米, 垄高15厘米~20厘米, 垄沟宽40厘米, 或垄宽40厘米, 垄沟宽50厘米, 垄脊高低一致。选用宽120厘米的地膜, 起垄施基肥、喷洒除草等药剂后立即覆膜, 全膜覆盖相邻两垄垄沟间尽量不留空隙, 并用土压住地膜, 防止大风揭膜, 作物可种植在垄上或垄侧。该技术可在加工番茄、瓜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上应用。在玉米作物上还可采用全膜沟播沟灌的方式, 即将玉米种植在垄上或沟内并在沟内灌水。

第二, 半膜沟灌节水技术。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 将土地平面整理成垄形, 起垄规格为垄宽60厘米, 垄高15厘米~20厘米, 垄沟宽40厘米, 或垄宽40厘米, 垄沟宽50厘米, 垄脊高低一致。选用宽90厘米的地膜, 起垄施基肥、喷洒除草等药剂后立即覆膜, 并用土压住地膜, 防止大风揭膜, 作物可种植在垄上或垄侧。该技术可在加工番茄、瓜菜、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上应用。

第三, 半膜平铺起垄沟灌节水技术。其节水原理与垄膜沟灌节水技术相同, 不同之处是先种植后起垄, 形成作物种植在垄上, 实现沟内灌水。具体做法是在玉米种植时采用半膜平铺 (膜宽70厘米~90厘米) 种植模式, 在玉米灌头水之前, 结合中耕追肥采用履带自走式开沟起垄机械, 在玉米不覆膜行内开沟起垄 (沟宽达到30厘米~35厘米, 沟深达到15厘米~20厘米, 垄高15厘米~20厘米) , 以此达到玉米垄作沟灌的目的。这种开沟起垄技术比种植前开沟起垄投入成本要大幅度降低, 只需投入成本225元/公顷, 雇佣壮劳力一个, 每天可完成作业面积1公顷~1.3公顷。这样既解决了春播期间农户起垄多用工、跑墒、出苗不齐、延误花期等问题, 又实现了中耕除草、培土防倒和节水之目的。

㈢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其技术原理同垄膜沟灌基本一致, 所不同之处是垄上不覆膜。在播种前, 将种植地块耙平整方后, 采用IPFL专用麦类起垄播种机械, 一次性完成施肥→起垄→播种等作业程序。起垄规格为垄面宽50厘米~60厘米, 种植4行或垄上种植4行沟内种植1行。沟宽20厘米~30厘米, 垄高15厘米~20厘米, 垄立体结构为梯形, 输水沟为U型。适合在啤酒大麦、小麦等作物上应用。

二、节水、增产效果

㈠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和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有机结合、集成的一种全新农田灌溉节水技术。重点在加工番茄、制种玉米、啤酒花、酿造型葡萄、马铃薯、棉花及日光温室上应用, 其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从表1可以得出:膜下滴灌技术在稀植作物上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益, 在制种玉米上平均用水3780立方米/公顷、节水3195立方米/公顷、平均节水率45.81%;平均产量6780公顷/公顷、增产129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19.03%;平均节约水费639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3354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3993元/公顷。制种玉米膜下滴灌设备平均投资按22500元/公顷计算, 运行按10年计算, 每年分摊滴灌折旧费2250元, 扣除折旧费后平均效益1743元/公顷。

单位:公顷

注:制种玉米2.60元/公斤, 加工番茄0.30元/公斤, 马铃薯0.76元/公斤, 水费0.20元/立方米。

该技术在加工型番茄上平均用水3525立方米/公顷、节水300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45.98%;平均产量104700公斤/公顷、增产3075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29.37%;平均节约水费600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9225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9825元/公顷, 扣除每年滴灌设备折旧费2250元/公顷, 平均效益7575元/公顷。由于膜下滴灌技术改变了番茄的生长环境, 对防止番茄腐烂具有明显作用, 所以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因此膜下滴灌在番茄上推广前景看好, 应该加大推广力度。

单位:公顷

注:制种玉米2.60元/公斤, 加工番茄元0.30/公斤, 马铃薯0.76元/公斤, 水费0.20元/立方米

该技术在马铃薯上平均用水2850立方米/公顷、节水270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48.65%;平均产量58125公斤/公顷、增产1404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24.15%;平均节约水费540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10670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11210元/公顷。扣除每年滴灌设备折旧费2250元/公顷, 平均效益8960元/公顷。

㈡垄膜沟灌节水技术垄膜沟灌节水技术指通过改变地形起伏, 在沟里灌溉, 种植可在垄上或沟里, 覆膜在垄上或全部覆膜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 该技术可分为三种技术模式, 即全膜沟播沟灌或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铺起垄沟灌。从示范推广情况看, 全膜沟播沟灌或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铺起垄沟灌节水技术在大田 (制种) 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上均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

从表2可以得:全膜垄作沟灌或全膜沟播沟灌技术在制种玉米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505立方米/公顷, 节水147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21.08%, 平均产量6628公斤/公顷、增产465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7.02%, 平均节约水费294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1209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1503元/公顷, 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760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1257元/公顷。

半膜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在制种玉米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655立方米/公顷、节水132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18.92%, 平均产量6473公斤/公顷、增产31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4.79%, 平均节约水费264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807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1071元/公顷, 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385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1314元/公顷。

半膜平铺起垄沟灌节水技术在制种玉米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745立方米/公顷、节水123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17.63%, 平均产量6520公斤/公顷、增产357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5.48%, 平均节约水费246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928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1174元/公顷, 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25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949元/公顷。

半膜垄沟灌节水技术在加工型番茄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370立方米/公顷、节水1455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21.32%, 平均产量78320公斤/公顷、增产2024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25.84%, 平均节约水费291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6072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6363元/公顷, 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250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4113元/公顷。

半膜垄沟灌节水技术在马铃薯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3645立方米/公顷、节水1155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24.06%, 平均产量54600公斤/公顷、增产1890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34.62%, 平均节约水费231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22982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23213元/公顷, 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3000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20213元/公顷。

㈢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垄作沟灌技术在小麦、啤酒大麦上具有一定的节水增产效果。

单位:公顷

注:大麦1.34元/公斤, 小麦1.80元/公斤, 水费0.20元/立方米。

从表3可以得出: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在大麦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255立方米/公顷、节水1125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17.63%, 平均产量7180公斤/公顷、增产330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4.60%, 平均节约水费225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442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667元/公顷, 和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130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1463元/公顷。

垄作沟灌节水技术在小麦上采用后, 平均用水5240立方米/公顷、节水1140立方米/公顷, 平均节水率17.87%, 平均产量7234公斤/公顷、增产285公斤/公顷, 平均增产率为3.94%, 平均节约水费228元/公顷, 平均增产效益513元/公顷, 两项合计平均节本增效741元/公顷, 和平作 (对照) 比较, 增加投入成本2130元/公顷, 两项相抵后平均效益为-1389元/公顷。

三、结论

几种节水模式均有明显的节水和增产效果。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各种作物上节水、节肥、增产效果最好, 节水2700立方米/公顷~3195立方米/公顷, 节水率45%~49%, 节肥30%~50%, 增产19%~30%, 扣除滴灌投资折旧费后效益为1743元/公顷~8960元/公顷。不利因素是一次性投入较高, 投入一般在22500元/公顷~27000元/公顷之间, 推广应用面积受到一定影响。

全膜垄作 (沟播) 沟灌节水技术次之, 节水1470立方米/公顷, 节水率21.08%, 增产7.02%, 但和半膜平作 (对照) 比较, 投入成本增加, 农户经济效益为负。

半膜垄作沟灌节水技术第三, 不同作物之间节水、增产效果不同, 从高到低依次为马铃薯、加工番茄、制种玉米。

综合各方面因素, 半膜平铺起垄沟灌节水技术在制种玉米上应用, 具有中耕除草、培土、防止玉米倒伏等综合作用, 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推广成本低, 农民易于接受, 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3.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三

【关键词】干旱山区;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制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

1 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在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

2 技术要点

2.1 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等,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種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2 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2.2.1 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2.2.2 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首先应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做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50%~60%。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每667㎡10000kg,每生产1000kg番茄要吸收N:3.18kg、P2O5:0.74kg、K2O:4.83kg,则每667㎡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kg、P2O5:7.4kg、K2O:48.3kg;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为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每667㎡施 N:53.12kg、 P2O5:18.5kg,K2O:60.38kg,合计132kg(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2.2.3 肥料的选择

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纯度高、杂质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做追肥。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做追肥。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2.3 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3 实施效果

3.1 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667㎡大棚一季可节约用水80~120m3,节水率达30%~40%。

3.2 节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可节省化肥40%~50%。

3.3 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8.5~15个百分点。二是保持了棚内温度。相比常规畦灌施肥,滴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2~4℃时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滴灌施肥的地温可提高2.7℃,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五是减少了土壤养分淋失和地下水的污染。

3.4 减轻病虫害发生

空气湿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667㎡农药用量减少15%~30%,节省劳力15~20个。

3.5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使设施栽培增产17%~28%。以互助县设施栽培番茄为例,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减少畸形瓜21%,正常瓜每667㎡增加850kg。

3.6 提高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效益包括增产、改善品质获得效益和节省投入的效益。设施栽培一般每667㎡节省投入400~700元。其中,节省水电85~130元,节肥130~250元,节省农药80~100元,节省劳力150~200元,增产增收1000~2400元。

参考文献:

[1]屈玉玲,胡朝霞,李武.设施蔬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试验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10).

[2]严德怀.日光温室蔬菜滴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3).

[3]姚红,周婷姗.棚菜的施肥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1(03).

4.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四

在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

一、为什么要加强环境审计

环境危机正在威胁全球,环境审计是人类加强环境保护为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有力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西方有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感受到了环境恶化的危害,所以社会环保意识较强,并且环境审计起步也较早,有的国家审计总署设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司,内设环境资金审计处和环境效益审计处,组织会计师、科技专家、项目评估师、公共政策专家等方面专业人才,开展了土地开发经营项目成本和效益的评估,分析项目运作的合法性及效果,开展了国家能源与能源政策对保证国家能源来源和供应的影响力评估,开展了国家污染治理项目投入和效果的评估,开展了对垃圾和核废料管理处理有效性的评估, 开展了国家采取政策应对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有效性评估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估。评估为完善环保法案,促进合理使用资金,加强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还应看到,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环境审计起步早一些,但也没有很好扼制气侯变暖、南极臭氧洞扩大、土地沙漠化、海洋赤潮等环境恶化现象。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西方工业化较早国家过早对环境的破坏是欠了发展中国家一笔环境治理债。西方发达国家应当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来治理恶化的环境,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加强环境审计与国际合作。

我国近年来开展了环境审计。曾提出要关注企业污染防治情况和因决策不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情况,生态破坏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并具体组织在这方面作了积极尝试。探索了环境效益审计路子,还探索了建立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环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评价促进了政法部门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更好地服务了社会。

在环境审计上,我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看到在专业人才配备上不全,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还应加大对侵占、挪用环保资金的查处力度,加大对环保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力度,加大对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的监督力度,促进环保立法、环保执法和落实环保措施。

二、如何加强环境审计

(一)尽快制定环境审计标准,制定特殊项目标准采用原则和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为审计工作制定了详实的细则,譬如审计计划、审计报告等都有要求,无论那个层面进行审计都要严格遵照执行的。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几百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环境审计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的前提,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如对环保资金的界限欠缺具体规定,影响环保资产、负债、成本的核算,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资料很难作为审计依据,有些环保事项为非货币计量,其成果或损失在会计信息中披露存在缺陷。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一要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等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应尽快建立相应机构,研究和制定一套统一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基本核算体系,为环境审计建立基础,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三要严格环境标准管理制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际环境标准,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环境标准,另一方面,要合理制定环境标准实施计划,充分运用环境监测手段,监督检查环境标准的执行。

有的环境审计项目和其他项目缺乏共性标准,这种情况就须采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方法,利用项目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及可依的相关规定。

(二)发展环境审计的效果审计

西方发达国家,效果审计在环境审计业务中已经达到近八成。效果审计主要涉及到项目和管理活动,审计目标是项目及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果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履行国际公约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处于空白。环境审计限于事后审计的消极防范,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认识到不足,我们应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环境审计在绩效方面的长处,围绕人大、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

和社会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管理活动的效果审计,为完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三)尽快引进和培养审计人才

环境审计需要多门类的专业人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建成投产了,企业每月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和原料?与国家的能源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什么影响?每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是什么类型?量是多少?有多大的危害性?流向何处?该怎样处置?应该投入多少资金治理?有无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再比如,一项政策出台,会拉动哪些相关的产业?会对区域规划产生多大的影响?会对环境产生多大的影响?产生的效应和负效应各是多少……这一系列的问题该如何评估?显然是需要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才能做到。

西方发达国家环境审计人员是向全社会招聘,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有的是来自多个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仅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而且还考虑到未来审计发展方向的要求来选配审计人才。每位审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具有开展对绩效审计的能力。

而我国还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缺乏专业环境审计人员是当前环境审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实,必须加强现有审计人员培训力度,引进熟悉环保知识、环保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队伍,为搞好环境审计工作打下人才基础。同时要及时总结环境审计的经验,逐步建立起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作业规则与报告标准,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为环境审计打好理论基础。

(四)重点发展县域环境审计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以乡镇企业拉动下的县域经济增长为主。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看得见的是废水、废渣,看不见的是废气、噪音、电磁辐射等。这些不起眼的隐形杀手在侵害着不分年龄和性别所有人们的健康。

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乡镇企业,是否有一个创造一百万税收而需要我们用上百万才能治理好其污染的乡镇企业存在呢?这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此,我们要发展县域环境审计,充实相关人才,建全相应机构,制定县域环境审计可依据的实施细则。

(五)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5.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五

基层反映农村丧事服务亟待加强监管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丧事活动死灰复燃,丧事服务异军突起,成为活跃在广袤农村消费市场上一支“生力军”,其炙手可热的发展势头和方兴未艾的消费势头将丧事消费市场进一步拉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监管,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丧事旧习陋规重新抬头,封建迷信等腐朽思想重新占领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主流,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大相违背。二是名目繁多的各种丧葬用品和丧事配套服务,更是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三是丧事服务收费监管乏力,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基层建议:一是加大丧事从简和“厚养轻葬”观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依托电视、电台、宣传车、宣传单、院坝会等媒体和平台,大倡移风易俗之风,大讲勤俭节约之利。二是市、区物价部门应就丧事服务的收费标准进行专题调研和测算,出台符合当地消费水准的统一收费标准,就提供的各项服务明码标价,增加收费的透明度。三是民政、工商、物价、城管等职能部门应明确分工,整合力量,加强监管,从严、从重打击制售宣传散播封建迷信葬品和漫天要价的暴利行为,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6.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篇六

近年来,我国的幼教事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城区幼儿园的竞争表现得尤为激烈,各个幼儿园在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理念的同时,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外扩大宣传,有的通过宣传车、宣传板、小广告、街头视频展播、专场文艺演出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总之,各个幼儿园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升办园效益,然而,各个幼儿园的师资却很难整齐划一。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园虽然不少,但有固定编制的教师少,大多数是聘请教师,她们常常说走就走,园方对其缺少约束力,导致教师变动频繁,从而影响正常教学。

二是教师待遇比较低。这里主要是指聘请教师,她们无论在经济或地位上都很难与有编教师相比,这也将影响她们的敬业精神。

三是教师考核不到位。部分幼儿园由于聘用合同的不完善或教师考核措施的不到位,导致一些教师不服从领导或不重视教学的现象发生。

四是无证上岗者居多。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教师应经过相关培训或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从事幼教事业。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属无证上岗,这也说明这部分教师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上岗资格还需认证。

幼儿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克服以上诸多问题,尚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认真学习宣传《条例》、《规程》,树立依法治教(园)的观念

《条例》和《规程》是举办、管理和评估幼儿教育的基本依据,要通过广泛宣传,使法规在实施中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幼儿园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园长、教师、工作人员等,都要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搞好《条例》和《规程》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任务,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保育、教育的工作目标,有关的规章制度,法律责任等,树立依法治教(园)、依法办事的观念。

二、端正办园指导思想,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当前,不少幼儿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教育、轻保育,重教学、轻游戏等现象,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实施《条例》、《规程》,要从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入手,让有关人员明确幼儿园必须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让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食葵高效节水栽培技术调研报告 篇七

1花葵滴灌和常规灌栽培效益对比试验示范

2014年3月至10月, 在坎尔孜乡华侨中心村花葵上开展了花葵滴灌和常规灌栽培效益对比试验示范调查了马德兵, 沈永清等6户。比较两种灌溉栽培方式对花葵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为大田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经过试验得出, 滴灌比常规灌节水120~130m3/667m2, 肥料利用率提高了6~8%, 节约成本60元/667m2, 增产20kg/667m2, 增效100~120元/667m2。

2主要配套技术措施

2.1滴灌花葵

2.1.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花葵选择适合本乡栽培的优质、高产、株型紧凑的SH363、SH361、SH338、p H318, 新启源5号等品种。使用杂交一代种子, 种子纯度98%, 净度98%, 发芽率95%以上, 含水量小于14%。

2.1.2严把整地、播种质量关。

农机、农技技术人员跟机监督检查犁地质量, 要求犁地深度必须达到25cm以上, 整地质量达到“墒、平、松、碎、齐、净”六字标准, 为花葵、花葵一播全苗奠定基础。

2.1.3支、毛管合理布局, 严把支、毛管连接质量。

支管布局按照地面坡降大小和水源水量压力来计算, 间距为80m。在出苗前由专业人员负责开机井试水、试压, 检查滴灌管是否能正常运行, 管带接头是否漏水, 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2.1.4合理密植。

根据我乡的天气与土壤的综合因素, 晚播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要求在5月中下旬播种。

花葵可采用宽膜和窄膜两种方式播种, 窄膜1膜1带, 宽膜1膜2带。播量400g/667m2, 播深4~5cm, 保苗4 000株/667m2。花葵采用气播机播种, 滴灌带随播种时一起入土浅埋, 行距65~70cm, 播深4~5cm。

2.1.5加强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 带好种肥, 适时适量追肥滴水。前茬收获后及时秋翻冬灌, 结合犁地施优质农家肥2~3t/667m2。

根据田间花葵、长势情况, 理论结合实际, 科学滴水, 合理施肥。根据各村滴灌田块的具体现状, 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出切实可行的各滴灌区的滴灌技术规程, 要求尽量一水一肥, 少量多施, 使肥效得到较好的发挥, 使作物健康生长, 提高抗病抗虫能力, 切实提高单产和品质。

全生育期滴水3次, 总水量120~160m3/667m2。滴施尿素15~20kg/667m2, 优质滴灌肥15kg/667m2。分三次随水滴入, 每次6~7kg。

2.1.6虫害防治。

(1) 苗期虫害防治:葵花苗期虫害主要有甜菜象甲、地老虎、金龟甲、潜叶蝇等, 主要啃食嫩芽、咬断小苗、侵食茎叶, 造成幼苗损坏死亡。其主要防治办法一是用50%的辛硫磷、甲胺磷、敌敌畏或40%的甲基异柳磷等100ml兑水15~30kg进行喷杀;二是利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进行诱杀成虫或捕杀幼虫;三是亩用甲基异柳磷150ml, 随灌水滴入进行防治。 (2) 生长成熟期虫害防治:生长成熟期虫害主要有向日葵螟、桃蛀螟、蚜虫等, 主要蛀食葵花籽粒、花盘、叶片, 造成葵花严重减产, 直接影响品质, 防治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1 500倍液喷洒。

2.1.7病害防治。

(1) 苗期霜霉病:表现为葵花有2~3对真叶时出现正面叶脉褪绿、斑块, 背面出现白色绒线状霉层, 节缩、株矮、茎变粗。可用甲霜灵500~700倍液进行防治, 也可用10%双效灵水剂防治。 (2) 菌核病:又称盘腐病、烂头病, 连作不倒茬更容易发生。防治办法, 一是适期早播;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 (三年以上) ;清除病株, 烧毁深埋。二是药物防治, 花期发病用40%菌核净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洒1~2次。 (3) 锈病:可用75%粉锈灵500倍液喷洒防治。

参考文献

[1]付宴泽, 赵士民, 夏春, 等.美国食葵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 2005, (4) :15.

8.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八

【关键词】高效节水技术;应用;发展

Seven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regiment one hundred twenty-nine efficient water-sav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Zhang Ya-ling

(Seven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regiment one hundred twenty-nine Karamay City 834032)

【Abstract】Xinjiang Corps elaborated seventh division one two nine regiment efficient water-saving measures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and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ater-saving technology, noting tha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new irriga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precision irrigation combination will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Key words】Efficient water-saving technology;Application;Development

资料表明,世界上粮食增产中25%归功于扩大耕地面积,75%归功于提高单产。虽然单产的提高是综合措施的结果,但灌溉却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就必须节约灌溉用水,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技术。

1. 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

1.1 发展渠道衬砌与管道输水技术。输水配水渠道的渗漏损失是农田灌溉水量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未衬砌的渠道输水损失达40%~50%,开展渠道防渗是农田灌溉节水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灌溉输水的利用率,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渠系衬砌、管道化工程。

1.2 改进传统地面灌溉技术。传统灌溉方式由于灌水历时长、用水量大、灌水不均匀等影响作物产量。所以,长期以来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对传统地面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改进,并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方法。其中波涌灌(间歇灌)和激光控制平地畦田灌就是两种影响较大、效果较好的方法。

1.3 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喷灌、微灌技术可在传统的沟、畦灌等地面灌溉基础上节水30%~50%,节省劳力20%~90%。在节约用水量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概念,能够把含有肥料的水一滴滴地输入作物根层的土壤中,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保持协调关系,达到作物高产目的。

1.4 充分利用咸水、废水灌溉农田。目前采用的方法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上预报出灌溉后的土壤溶液成分和土壤基质,据此判定土壤状态,并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参照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耕作方式通常采用轮作制,即耐盐和不耐盐作物轮作,咸水、废水与淡水轮灌,以避免土壤过度积盐。

2. 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新技术

2.1 选育耐旱作物和节水品种。选育耐旱作物品种,是充分利用生物适应环境,以生物机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耐旱作物一般在生长关键期能避开干旱季节,抗逆性强,生长期能和当地的雨季相吻合,在雨季快速生长,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

2.2 改进耕作方法与栽培技术。因地制宜,由多耕趋向于少耕、免耕;由浅耕趋向于深耕;由耕翻趋向于深松;由单一作物连作趋向于粮草轮作或适度休闲;重视水土保持,纳雨蓄墒,合理施肥,以肥调水。

2.3 推广地面覆盖技术。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蒸发、蓄存降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温的优点,分为有机物覆盖、地膜覆盖和化学覆盖。有机物覆盖就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糠皮等材料进行地面覆盖,有明显的保墒节水效能;地膜覆盖是一种用薄膜覆盖的农田技术,能够提高地温,抑制蒸发;此外,保水剂、抗蒸腾剂等化学覆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节水灌溉技术在129团的应用

3.1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灌溉技术。通过生产实践,膜下滴灌技术比常规灌溉节水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5%~7%,单产提高20%左右,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于这种先进生产方式的实施,带来了农业体制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出现了一大批家庭农场,不仅有效节约了农业用水,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为低成本高产出的农牧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在129团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是近些年来推广应用节水灌溉项目中经济效益最高、生态效应最好的灌溉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滴灌自动化技术把新疆节水灌溉推上了一个省水、省工、增产、增效的新局面,实现了高层次决策控制,是膜下滴灌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通过田间土壤温度传感器、风向、风速、光照、降雨量和蒸腾传感器进行自动化灌溉。随后,各地也建立了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示范区,自动监测预报农田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科学节水灌溉,“自动化滴灌技术”推广试验成功,达到了作物长势室内可视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化,灌溉自动化。

4. 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

4.1 灌溉工程节水技术发展方向。

(1)输水节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为解决混凝土衬砌延伸性差、易开裂等缺点,试验用钢丝网等加筋混凝土替代常规混凝土衬砌。另外,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膜料衬砌在渠系衬砌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渠系衬砌材料发展的主方向。

(2)喷、微灌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喷、微灌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发扬喷灌射程远、效率高等优点,克服喷灌能耗大、喷头易堵塞等缺点;开发和研制新型灌溉设备,提高灌溉均匀度,克服滴灌系统易堵塞的缺点,并向低压、节能型方向发展,减少传动装置能耗;灌溉设备标准化、系列化。

4.2 科学管理与精准灌溉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实行灌溉管理自动化,成为农业节水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地理信息技术可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植保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能够对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改善进行定期信息获取和动态分析,通过系统的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计划,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数字化建设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并逐渐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 钱蕴壁. 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 俞双恩,朱兆通,戴振伟. 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1):27~30,68.

[3] 洪启华. 兵团棉花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J].新疆农垦科技,2000(2):3~5.

[4] 康绍忠.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11~17.

[5] 王京华,孙孝贵,杨建文.自动化控制滴灌系统在大田棉花方面的应用[J].节水灌溉,2007(6):61~64.

9.高效节水灌溉总结 篇九

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辖28个乡镇办区,592个行政村,172万人,耕地面积244万亩,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库区市,省第一批22个中央财政支持小农水重点县之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原创地。201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8.5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55元,同比增长13.1%。全市现有中小型水库18座,总蓄水量4472万立方米;大型灌区1处——引丹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实灌44.3万亩;中小型自流灌区15处;机电灌站54处;塘堰坝3139座;机电井22532眼;有效灌溉面积160.2万亩,旱保田面积65.6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2.51万亩。

一、项目基本建设情况

邓州市2010年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由河南省水利厅于2010年12月20日以豫水农【2010】80号文件批复实施,批复总投资200万元,新打机井25眼,建设护井工程25处,铺设PVC-U管35600m,PE管4000m,地埋电缆6km,土方开挖2.22万m;喷灌工程干管铺设φ90PVC-U管7200m,支管铺设φ75PVC-U管28400m,安装喷头1200套;微灌工程φ32PE管4000m,安装241T旋转喷头7800只,配套射频IC卡控制系统,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6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确保节灌工程建设质量

我市按国家、省、市对节水灌溉工作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强化打井抗旱、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坚持规划高起点,科技高含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效益高产出的原则,确定我市节水灌溉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中央、省,发展节水灌溉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坚持打井抗旱与节水灌溉相结合,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统筹规划,沿路开发,集中连片,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为我市建设效益型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全市对节灌项目区建设本着当年投资,当年建成,当年效益,搞好节灌技术,建好项目区,实现高收入的要求,并在省水利厅、市水利局业务技术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了每个项目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实行新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是集建、管、用一体的综合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必须有一些地方政策做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项目建设优在建,重在管。我市对节水灌溉水源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或拍卖等形式,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对可以拍卖的机井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按工程造价的10%竞价拍卖;对无人购买的机井,每眼机井安排0.5亩的护井田,以田养井,用于机井管理补贴。管护人负责机井的日常管理、养护、维修,使机井和配套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用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方方面面投资打井搞节水灌溉的积极性,收到了好效果。

(三)、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发展节水农业的要求,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大力推广移动式灌溉技术,这种灌水方式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田间,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它的主要特点:

1、节水效果明显,水的利用率可达85—9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44。

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5以上,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主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喷水沟,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产环境。

3、减少田间工作量,作物实行喷灌免去了田间水渠建设和平整土地的用工。并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它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对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的优点,是目前较适合我市市情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通过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尚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很多村民对节水灌溉意识不强,没有把节水摆到应有的位置给予重视;二是现有的节水灌溉面积中单项措施多,大多数工程标准低,科技含量不高;三是节水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还没有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四是节水灌溉所用的材料、设备品种少,规格不全,工作可靠性、耐久性等较低,运行一段时期后容易出现问题;五是节水灌溉多渠道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还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

在普及节水灌溉工作中,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条件允许的地方,能快尽量快,早实施早受益,多发展多受益。要增强紧迫感,克服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但是,在强调发展速度的时候,始终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效益是目的,有效益的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使群众的积极性持续长久。效益好与差,要听群众的反映,要在实践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能只看一二年。如果一套喷灌设备只用三四年就坏了,滴灌设备使用三五年就出现堵塞、塑料管老化而报废,经济上是否合算就值得考虑。一个地方每年能发展多少节水灌溉工程,除了主观努力外,还受资金、技术、经验、材料设备供应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推广节水灌溉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切忌“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提高指标,强迫命令,一哄而起。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下建议:

1、节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政府强调节水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考虑水资源供需矛

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但对于节水实施者 农民来说,由于节水的增产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水费标准又不可能定的很高,农民关心的往往与政府有所不同,可能对节水带来的其他效益更感兴趣。例如,对管道输水和喷灌,农民反映说:土渠输水地面灌溉,渗漏加跑水,几个小时水还进不了地,现在闸一合,水就进地了,节省了电费,缩短了浇地周期。人工工日也相应缩短了,节水的效益比较多地体现为社会效益,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

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节水灌溉省下来的水能否用于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产量,涉及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问题。在水资源较充沛,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地方,这样做可以。但在地下水严重超采,或河流上游水资源过度开发,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省下的水首先应当满足保护生态环境所需。如果从眼前和局部利益出发,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增加作物产量,只能是“竭泽而渔”。发展节水灌溉,既要讲究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要站得更高些,考虑更长远些,把维持当前农业生

产与下个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

3.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

抓节水灌溉,首先要抓工程措施,这是搞好灌区节水的物质保障条件。如果一个灌区土地高低不平、渠系不健全、建筑物闸门破损、缺少量水设施,到处跑水、漏水、渗水,要想提高水的利用率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只重视工程措施,忽视管理措施,节水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重工程节水,轻管理节水;重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轻田间节水管理的倾向,节水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

10.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十

建议规范偶像产业倡导理性追星

到2020年底,中国偶像市场总产业规模将达1000亿元。专家认为,在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下亟待加强对“饭圈”“借货追星”“集资”等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倡导健康理性、有度的追星文化。

一是探索行业公约规范,传递理性追星理念。专家认为,明星作为公共人物,对于粉丝不理智的“打榜”“集资”行为不仅不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应主动引导粉丝理性。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侯国跃建议,娱乐、影音等行业的相关行业协会需进一步发挥作用,用行业公约规范“饭圈”文化,向社会传递健康、理性、有度的追星理念。

二是加强“饭圈”“集资"行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山东辰静律师事务所主任陈静说,“饭圈”组织自发“集资”行为处在监管灰色地带,建议金融、文化、公安等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对这类组织大规模集资行为的监管,以免发生挪用、跑路等风险隐患,促进偶像产业市场有序发展。

11.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十一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潮汕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年总用水量的67%,是用水大户。由于传统农业生产采用漫灌、沟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因此,农业生产是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最具潜力的领域。

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量的要求,适时适量地喷灌,既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又有效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缓解农业用水的困难;能有效改善田间微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的理化结构,增加作物产量;能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实施生态农业和提升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具重要意义。

1 发展高效节水喷灌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

1.1 潮汕地区的生态环境

潮汕地区多属丘陵山地,地势偏高、地下水位偏低,水资源缺乏。潮汕的东部为海岸地貌,西南、北和东北3面为山地丘陵,中部、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平原和丘陵的过渡带往往是波状起伏的台地(岗地)。广义的山地(包括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近一半。山地和台地地区多数地势偏高、地下水位低,水资源缺乏,平时灌溉用水主要靠小山塘、坑泉水。

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水系,是潮汕境内农业生产的主要水资源,但由于20多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造成练江等水系的污染,出现农业用水的水质性缺乏,必须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龙湖、濠江、南澳、潮阳、饶平、惠来等地有成片的海积平原、盐渍地、围海造田,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产条件倒迫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

1.2 劳动力成本

据调查,现阶段潮汕地区每雇佣1个农业劳动力的价格为120~200元/d,相比2000年增加近1倍。如果应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以蔬菜种植为例,每个劳动力的生产率提高了6倍,大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1.3 政府的鼓励扶持

近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相关扶持发展农业现代化装备建设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广东省将喷灌设施建设纳入农机购机补贴范围,极大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节水喷灌的积极性。

2 喷灌技术的分类

高效节水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形成一定的水压,将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田间土壤和植物表面,供给作物水分的一种先进灌溉方法。

喷灌系统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枢纽(动力机、水泵、过滤及控制系统)、干管、支管、毛管、喷头和附属物等组成[1]。

2.1 水源工程

水源是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江河湖泊、山塘水库、水利渠道、池塘沟井等都可以作为喷灌工程的水源。规划时要了解它们每年水量、水位的变化及水质的情况,特别是灌溉季节的情况,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选择能满足喷灌用水量和水质方面要求的水源。

2.2 喷灌系统的分类

2.2.1 按安装方式分类

按安装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1)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在整个灌溉季节中(甚至长年)都是固定不动的。固定式喷灌系统易操作、效率高、占地少,易于实现自控和遥控作业,但投资高,较适合于灌溉次数较多,地形、地势复杂,具适度规模经营、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的地方采用。

2)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工程(塘、井、渠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移动。移动式喷灌系统结构简单,投资低,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但移动时劳动强度大,路渠占地多,运行费用高,较适合种植面积小的农户,及用于抗旱灌溉的地区应用。

3)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头和装有喷头的支管、毛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支管与干管常用给水栓快速连接。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的特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适合在地势平坦的大田作物区推广应用。

2.2.2 按动力情况分类

按应用动力情况,分为自压式、机压式、自压式+机压式喷灌系统。

1)自压式喷灌系统是利用自然水源在灌区上部且与灌区有25 m以上地形落差,使喷灌管道的水流获得充足的压力实现喷灌。其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营成本低等。

2)机压式喷灌系统的工作压力均需由水泵提供。自然水源与灌区地形上落差小,需要靠机电加压来支持喷灌。

3)自压式+机压式喷灌系统是在水源与灌区的高差不够大,自然水源形成的喷灌压力不足,除利用自然水源压力外,需另外增加机电压力来补充喷灌压力。

2.2.3 按水工作压力分类

按水工作压力分类为低压喷灌、中压喷灌和高压喷灌。

在不同水压条件下的喷灌,选择的喷头类型不同,工作特点就不同,适用的耕作类型和作物种类就不同,见表1。实践中,应根据耕作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不同水工作压力的喷灌类型。

3 高效节水喷灌技术的应用

目前,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在潮汕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几年降雨量比常年减少,水资源成为发展高效高值农业的瓶颈,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越来越受农民的欢迎。

3.1 微喷带技术应用

微喷带是在薄壁塑料软管(盘卷后呈扁平带状)的管壁上直接加工以组为单位循环排列的喷孔,通过这些喷孔出水进行灌溉的一种节水灌溉器材[2]。一般常用左右各3孔、4孔或5孔喷水。微喷带直接铺设在地面,安装在两行之间,顺畦向展开,喷孔向上,同时向两行垄畦作物(4 m宽)微喷灌。特点是投资少、节水、适应性广、操作方便。目前,微喷带在汕头市得到广泛应用,推广面积达533.3多hm2(8 000多亩),主要分布在龙湖区新溪镇、外砂镇蔬菜基地,澄海区、濠江区的水果基地。揭阳市近几年也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3.2 固定式喷灌技术应用

这种喷灌方式是采用水泵等首部枢纽固定,主干管、支管、竖管按一定间隔固定安装,并通过竖管上安装的喷头喷洒水雾。采用喷头有散射式、漫射式等,依作物类型不同而选型不同,主要原则是喷洒打击强度对作物叶面不产生损伤。特点是一次投资高、节水、省工、操作方便,并可结合施肥喷药进行。影响喷灌质量好坏主要因素: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风的强度。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常年需要喷灌、地形地势复杂、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单位)应用。潮阳区集泰种养有限公司、粤秀科技种养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均采用固定式喷灌技术,面积达800 hm2(12 000亩);在揭西县金和镇、普宁市麒麟镇、饶平县海山镇的蔬菜基地,也大面积推广应用此项技术。

3.3 雾喷灌技术的应用

雾喷灌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喷灌技术,是通过低压管网将首部加压的水或肥液输送到田间,再通过特别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成雾状或微细水珠进行灌溉的方法。目前在潮南区井都镇、台湾农民创业园等蔬菜基地应用较多,面积达133.3多hm2(2 000多亩)。

4 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应用效果

通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采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中呈现出显著的优势,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4.1 节水效果明显

采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可根据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灵活控制喷灌的时间和强度,能使土壤慢慢湿润,促进作物根部对水的吸收,提高水的利用率。根据调查测算,比传统的沟灌节水35%以上,是一项较高效的节水措施。

4.2 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结构

采用高效节水喷灌技术,喷灌雨雾化,不形成径流,避免对土壤的冲刷,能有效保护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的通透性,维护土壤的理化性能。

4.3 投资少、省工俭本、操作方便

一套微喷带设备(包括:1台11 k W离心水泵、600 m的Φ60 PVC输水管、1万m的N30微喷带及配件)可灌溉3.33 hm2(50亩),每hm2投资7 500多元(亩投资500多元),使用期为3年,投入低。使用高效节水设备进行喷灌,合上电闸即可浇水,操作方便,省去肩挑浇水费力,劳动生产率高。

4.4 广泛的适应性

应用高效节水设备进行喷灌,可根据果园的现实条件合理设计喷灌管网的铺设方向、长度,受园区的地形、地貌、地势的限制少。目前,高效节水喷灌在汕头市得到广泛应用,推广面积达666.7多hm2(1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的水果种植基地。

4.5 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由于喷灌的雾化程度高,能较好调节园区田间温湿度,改善园区的微环境,尤其在干旱高温季节,雾喷能提高株间湿度30%,降低株间和叶面温度3~5℃,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10%~15%,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农作物的良好生长,达到良好的增产增收的效果。在澄海区溪南镇番石榴果园试验,平均产量68 700 kg/hm2(4 580 kg/亩),比照增产10 950 kg/hm2(730 kg/亩)以上,增产15.94%以上。

参考文献

[1]蔡守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新农村与水丛书[M].天津: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12.高效节水技术亟待加强 篇十二

一、高效农田节水取得的成效

全*上下以发展“一特四化”战略为目标,以高效农田技术技术为手段,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农业工作的新亮点、新抓手。具体表现在: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自实施“一特四化”战略以来,全区以垄作沟灌、膜下滴灌、半膜平铺起垄、喷灌等高效农田节水面积累计达到了*万亩,实施乡镇、村组、农户达到了100%。总节水量达到了*万方。

二是园区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我区扶持建设的西洞镇戈壁食用菌温室示范园、三墩镇色素辣椒膜下滴灌示范园、肃州区果园乡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寨镇非耕地高效日光温室示范园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园区不但成为农民进行科技技能培训和展示科技成果、彰显节水高效特色产业的重要示范基地,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行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是集成了一大批技术模式。根据全区不同区域,累计推广膜下滴灌、渗灌、喷灌、垄膜沟灌、半膜平铺起垄、全膜覆盖等高效节水技术40多项,配套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播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推广,为科学合理配置井河灌溉用水、增加生态需水供给、遏制生态恶化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施“一特四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上成立了由农牧局、财政局、水务局、科技局、统计局、农技中心等部门及*个乡(镇)主管农业的乡(镇)长参加,主管农业的副*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实施管理、任务分解下达、责任书签订、实施方案审定、组织协调、进展情况督查、组织检查评比、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学习等工作。农技推广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区15个乡(镇)的农技站负责人,成立由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的技术指导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的制定、组织实施及技术推广应用,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宣讲培训、编印技术资料、蹲点指导、开展试验示范、总结汇报等工作。

二是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依照“一特四化”战略和甘肃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肃州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制定了用好地表水,少用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减少每次灌水数量,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农田灌水定额,覆盖抑蒸、灌水与作物需水规律相吻合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路线,规范了主推技术。

三是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农田节水措施落实到位。为了确保顺利实施,将高效农田节水工作纳入乡政府重点工作考核,实行行政与技术双轨责任制管理。通过行政推动、资金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确保了各项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是多部门协调配合,确保项目整体推进。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农机局、水务局、各乡镇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为此,*政府要求各部门要勤联系、勤沟通,对资金使用、农机具改进研发以及购置、示范区建设等进行认真研究,互通情况,明确各自职责,整体推进高效农田节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五是多方位立体式,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宣传培训。为提高*、乡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变农户传统的农作物灌溉管理模式,提高广大农户对实施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准,保证各项农田节水措施的落实。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及时组织技术部门编写印发了《肃州区主要农作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规程》,举办了农田节水技术培训班,对区级技术部门及*个乡镇的农技干部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同时组织区级技术部门及乡镇农技人员,对*个乡镇的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项目区农户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培训。在生产关键季节,特别是农作物起垄、铺膜、种植、滴灌安装等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组织农户观摩等形式对广大农户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现场指导和实地培训,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户应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高效农田节水措施的落实。

六是建立核心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核心示范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年初我们就对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了示范区建设区域、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标准,及早向群众公布建设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加强衔接,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为核心示范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取得的经验

三年来,我们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积累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是关键。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工作以来,区上成立了副*长*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促进了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形成了推广合力。大部分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大了行政推动力度,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推广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是基础。几年来,我们按照市上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保证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任务的有序落实和稳步推进。

三是整合项目资源,集中人财物力是保障。将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点项目紧密结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扩大了规模效应,提高了效益。依托各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集中了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专用人才资源,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指导,增强了推广科技力量,整合种子、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农业系统内部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技术的有效集成,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集成配套技术,加强服务指导是核心。各乡镇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先进

实用技术,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使技术尽量物化、简化、集约化,总结形成了一批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并将集成技术编制成挂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材料,广泛宣传推广,优化了技术集成模式,提供了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

四、我区高效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3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顺应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彰显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诠释了推进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科学理念,不但对各级干部谋划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措施办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全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知,具体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民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重工程技术、轻农艺技术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的连续性不够,加之一些区域自身发展条件和能力较差,制约了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二是投入不足。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公共财政支持。但长期以来,政府对节水农业的投入不足、没有固定渠道。

三是技术支撑和推广力度不够。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虽已初步建立了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框架,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但技术研发能力总体仍比较薄弱且力量分散,技术推广体制机制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手段不足,导致重大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研发滞后,技术成果普及速度慢、范围小、到位率低。

五、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具体建议

一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为节水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产业化模式。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水技术的研究以及节水设备和制剂的生产等工作,以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自办各种节水设备和率先实施各项高效农业技术,为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办好示范园区,普及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区既是新技术的展示区,又是农民学技术的培训基地,建立示范区,给农民做好示范,以利于大面积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同时,通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区域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体系、土壤墒情监测和信息网络体系、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标准体系、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服务和关键设备产业化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迫状况,缓解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高效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开辟资金渠道,建立政府、社会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根据不同区域地区特点,积极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以完善区域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二是实施以地力建设为主的土壤培肥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蓄水能力;三是田间渠道及田间灌溉设施建设。

四是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特点,改革农艺、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抓好科学用水,建立不同类型高效节水模式,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在大田生产中。因

上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中学生下一篇:汽车报废出台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