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2024-09-15

职业教育社会效益(精选15篇)

1.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一

各位领导:

XX市教育局领导要求我代表XX市教育局在今天的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心里感觉实在是愧不敢当,因为我们XX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兄弟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全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汇报。这里,我就简要汇报一下XX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情况。

2009年是XX教育大建设、大提升、大跨越的一年,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我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紧紧抓住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这一契机,以职教中心高标准扩建,争创“四星级”为载体,调优做大做强职教资源,全方位增强职教基础能力,强势推进社区教育中心达标创优,着力构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职教格局,实现XX职社教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一年来,在XX市教育局及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紧张创建、攻坚克难,我市职教资源全部整合到位,职教中心新校区大手笔高标准建成,顺利接受了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区域教育现代化等评估验收,还创成了现代农艺、数控等2个省级示范专业以及1个省级课改实验点(现代农艺);市职教中心获得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XX市“三大”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郭庄镇社区教育中心成功接受了省级社区教育中心视导评估,并被列为省级首批10个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联系点之一;茅山风景区社区教育中心接受了XX市级社区教育中心视导评估。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党政重视,加大投入,凝集创建合力

市委、市政府倾注更多的精力抓职业和社会教育,作为解决当前诸多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支撑长远发展的治本之策,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计划、大产业、大战略,改变过去重普教轻职教、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传统观念,像重视普通教育那样,大力发展职社教育,探索出适合XX实际、符合时代特征、富有生机活力的职教发展道路。

1.系统整合资源,实现职教集约发展。针对我市几所职校面临着招生数下滑、专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的实际状况,06年4月,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将XX市旅游学校、华阳旅游学校、市第四中学一同并入省高庙职中,并在原第四中学新建高庙职中东山校区。07年8月,市职教中心与高庙职中合并重组新的XX市职教中心,下设文昌路校区、高庙校区、东山校区三个校区,基本实现两校信息、人力、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集聚优质职教资源,拓展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08年,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将XX市职教中心的三个校区整体合一,并定位于东山校区,形成集约化发展优势,依据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校建设要求,大手笔实施扩建工程,打造一所对外开放、对外辐射的集教学、实习、培训于一体的新XX市职教中心,09年12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几轮布局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开拓了办学空间,增强了办学实力,同时也提升了对外服务功能,融入社区教育,把岗位提高培训,再就业、转岗培训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彻底扭转了职教生源不足、特色不显著、核心竞争力偏弱的不利局面,为创建省“四星级”中等职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重点工程,加大创建经费投入。市委市政府将市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标志性工程,把市职教中心“四星级”创建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市委书记童国祥亲自带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视察市职教中心新校区建设以及苗木基地建设,调研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童书记还先后陪同省教育厅沈健厅长、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省民政厅周文志副厅长视察我市职教中心的建设、办学与培训情况;尹卫东市长、孙昌桂副书记、商震与王琴副市长等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劳保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也多次深入到市职教中心视察工程建设情况和调研职业教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共同谋划我市职教发展蓝图。在职教中心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建立工作推进、政策倾斜、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08年,投入2000多万元,征地215亩,完成了实训中心一期工程、两幢宿舍楼、学生餐厅扩建、一幢教学楼等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了数控技术综合实验室、数控仿真实验室、CAD室、pIC室等10个实验室。09年,投入9000万元。完成了实训中心(二期)、图文信息中心、师生公寓、学生餐厅扩建、校园绿化、道路和桥梁、地下管线、风雨操场、400米 标准田径场及看台、主大门、汽修训练基地、网球场等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整个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并将原高庙职中校产处置的其中2000万和文昌路校区置换的5000万及时用于新校区建设,确保市职教中心建设按序时进度顺利完成,整个工程建设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市职教中心新校区占地面积265亩,建筑面积5.912万平方米,建有60多个实验室与实训车间,建有40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成立了XX职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XX教育旅行社和汽车维修等创业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2个亿。

3.落实优惠政策,完善职教保障机制,工作汇报《全市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工作汇报》。我市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时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支持职教发展政策。一是我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逐年增加,08年财政可安排使用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为173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900万元,占了52%;09年财政可安排使用的城市教育费附加为2101万元,用于职业教育1100万元,占了52.36%;二是通过对社会培训享受了财政专项补贴,08年市财政拨付给职教中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25.31万元,09年市财政拨付给职教中心的创业培训经费28.40万元。三是认真做好我市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保证每年中职国家助学金全部发放到位,吸引更多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我市07年财政安排中职助学金268.26万元,08年财政安排中职助学金562.09万元,09年安排373.59万元,全市7000多名学生享受了此项资助政策。

二、精心指导,量质并重,打造创建品牌

1.强化过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市职教中心了解学校新校区建设概况、工程完成进度等建设情况,提出了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校区置换、工程推进及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的困难进行协调和解决。要求学校要紧紧围绕一个目标,牢牢抓住建设新校区这一重点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程推进不停步,一手抓教育教学管理不放松。工程建设方面,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抓推进;配合协调,分工负责抓推进;凝心聚力,上下一致抓推进。与此同时要加强现有文昌路和东山两个校区的日常管理,严格要求,牢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市教育局在关心重视建设工程的同时,还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邀请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要求学校在建设中注意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廉政和工程安全等问题。

2.全程业务指导,提升创建水平。2009年,市职教中心创建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列入我市教育局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市教育局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分管领导和职社科的同志多次去市职教中心指导创建工作,出主意,督促相关工作的落实,深入课堂,听专业剖析,查阅台帐资料,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从创建方案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的落实以及工作落实的到位情况都一一给予职教中心全面的指导和督查。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我局职社科牵头组织基教科、安监科、教研室等科室人员一起在市职教中心现场办公,督查一日常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要求。同时,还邀请了XX市教育局职社处牵头组织人员对学校四星级创建的台帐资料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指导。另外,局职社科的同志多次到学校,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查看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学生文明礼仪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与职教中心共同努力,最终在检查中得到了省专家组的较高评价,顺利完成了“四星级”现场评估。

三、强力推进,攻坚克难,构建社教体系

1.夯实社区教育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各镇协调,帮助落实社区教育中心阵地建设和设施设备等问题,绝大多数乡镇政府也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和采取资源整合的办法,分别落实了社区教育中心的阵地问题,同时加大了投入,对社区教育中心的校舍进行了装修,添置了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必需的诸如电脑、课桌凳、图书、多媒体等设施设备。从2009年起,我市将农村成教经费提高,按照年人均1元的标准,市财政筹措48万元统筹安排了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用于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局为各社区教育中心配备了3-4名素质较高的骨干人员担任成教校长和教师,通过上下各方的努力,我市的社区教育中心阵地从无到有,形成了“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的“四有”社区教育基本工作框架,为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物质基础。

2.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采取了请专家讲座、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以会代训、召开现场会、上门指导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市社区教育队伍的业务素质。09年,请省成教协会会长陈乃林同志来句开设了“有关社区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邀请教科研专家为各镇成教校长作了社区教育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的专题讲座;组织成教工作者赴丹阳、扬中等地参观学习,派出5名成教校长参加省成教协会组织的社区教育专业培训活动,与市劳保局2次联合召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创业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又分别在宝华镇和茅山风景区社区教育中心召开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场会和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社区教育工作迎检现场会,经过各类业务培训,不少成教校长和教师在学中干,干中学,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业务水平大有长劲,全市已经涌现出一批进入角色快、工作能力强的成教校长和教师,提升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发挥社区教育培训功能。各成教中心充分利用电脑和计算机教师的优势,先后为本镇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致富骨干和部分农村劳动力举办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各成教中心分别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以及跨省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各社区教育中心主动配合农服、计生、企管等部门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人口教育、企业职工等培训;一些社区教育中心还利用中心资源开展了青少年学生假日兴趣特长培训活动和老年人的保健、健身等文体娱乐活动。09年,全市社区教育中心通过自办或联办的形式,对从业人员实实在在地开展了各类培训249期,培训人数达2261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1843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5541人、创业教育培训达368人、企业职工培训达1228人、计算机培训达929人。另外组织从业人员以外其它居民13700余人参加了健康教育活动、广场文娱活动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社区教育活动。同时,我们多次与劳保部门联系,积极承担培训任务,争取培训经费。全市各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教育培训、跨省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和下岗失业再就业培训等教育培训活动,共争取财政专项补贴30多万元,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4.抓好社区教育创建工作。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过程中,我们早作准备,制定创建计划,先后8次召开成教校长会议,分解了创建任务,诠释了考核指标,落实各类创建现场和台帐资料的准备工作,先后多次到12个镇(管委会)社区教育中心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在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中,有关社区教育的所有创建项目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对我市的社区教育创建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09年10月,郭庄镇社区教育中心顺利创成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010年1月,茅山风景区社区中心通过了XX市级社区教育中心评估验收,全市12家村(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市民学校),也成功接受了XX市示范村(企)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估验收。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市职社教育通过一系列创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以及与先进市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职教中心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含金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技师以上比例偏少,技能型拔尖人才数量偏少;社区教育尽管有了较大突破,但在常态化的管理与培训、实验项目研究等方面仍有待加强,等等。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以这次会议为推动,全力巩固深化创建成果,在更高层次推进职社教育现代化建设。

2010年,我市职社教育工作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落实省职业教育三项管理规范,提高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效益;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守护好社区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社区中心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指导职能,大力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再创我市职社教育新辉煌。

今天的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二〇一〇年三月

2.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二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 “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促进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推动教育云平台建设实现教育社会化服务势在必行。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实现跨界协同、模式创新, 全力打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智慧教育云平台?总部设在北京丰台科技园的云校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推动“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进程, 深入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 将“互联网+”与学校传统教育全方位结合, 推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 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经过几年的发展, 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域2万多所学校, 四百余万学生群体, 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教育信息化智能平台之一。

融合创新 共享发展

立足“三通两平台””教育规划的实施, 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坚持创新、融合、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把创新摆在智慧教育云平台发展的核心位置, 以开放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智慧教育云平台支撑的关键,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推进学习模式、学校形态、教育管理的创新, 把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面向全国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管理资源共享平台, 促进区域共建共享,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国集中供给。云校为各省市教育局构建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方便对各个学校进行全方位管理;云校为学校提供集学校信息发布、教学教务管理、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化管理服务, 为老师提供集备课、教学、进修、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服务, 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了解孩子成长的家校互动服务, 为学生提供集上课、答疑、测评为一体的一站式学习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 为教育部门产出学业诊断、教育智能、区域教学质量评估等教育教学优化解决方案。

根据智慧教育云平台的顶层设计, 云校为学校管理者、教学研究者、教育行政人员、学生、一线教师、家长等六大人群提供服务。

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

云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校园内不同业务系统的服务综合集成平台。从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家校互动、移动办公、考勤系统、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帮助学校提高教学教务管理效率, 将学校管理、OA办公、运营管理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在设计理念、功能设置、内容提供方面满足了学校的实质需求。云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学校管理平台:校务管理、教学管理、考勤系统、OA办公、统计分析系统;2.家校协同教育平台:家校即时通讯系统、家校协同教育系统;3.学校微网站平台:手机微网站和PC端双网站;4.移动办公平台:基于手机及PC信息共享的校园APP。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已经覆盖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域, 帮助一万多所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的目标。

云校教学资源综合系统包括文库、视频、题库、数字图书馆等功能。云校文库整合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课件素材、备课教案, 为老师提供各种优质教育资源, 还提供权威的教育论文、教学案例、教材和课件下载, 为老师提供强有力的教研工具。同时支持文库、视频、题库、数字图书的上传以及管理。

云校教学资源综合系统将更多的资源进行传递, 打破班级的围墙、学校的围墙、城市的围墙, 通过云校的这个平台, 让资源流动起来, 让边远地方的孩子也能共享共用, 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师生互动 学生为本

云校慧学系统围绕学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互动展开, 为学校教师提供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教师空间相互之间, 以及与学校空间、学生空间可以互联互通, 形成教教互动, 教学互动;空间资源也能自动汇集和相互推送, 是老师开展学习、交流、分享活动的实用平台。

教师空间功能包括:我的课程、公告发布、我的任务、我的资源、电子作业、记事本、学生问答。帮助老师的日常工作更加清晰、有条理, 方便沟通、简化工作流程。是为广大教师量身定做的教学空间。

学生空间功能包括:快速问答、教学公告、我的任务、弱项分析、天天练习、错题本。方便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业, 对自己功课上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

3.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 篇三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某种程度上是在批评职业教育的改革滞后于社会改革的。中国的社会改革是由旧的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倒逼出来的,因此具有深刻性、急迫性和不可逆性。对比职业教育,由于政府的过多干预,因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并不感同身受,难以形成改革倒逼机制,所以在改革上是滞后的。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首先在取向上要向社会改革看齐,即努力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

延伸引述:

大而不强一直是发展中的软肋

多年来,我们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一直是发展中的软肋,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李克强副总理2010 年2 月5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要拓宽发展评价体系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对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也需要拓宽发展评价体系的内涵,在重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更加重视对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就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评价,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

——同上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美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提出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最近国际上又在热议“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基本特征是新一代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结合,以数字化制造、新型材料应用等为方向。我们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李克强副总理2012 年9 月7 日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这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总理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现在大约有2.6亿农民工,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4.社会性别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学对象:高一、二班 教学依据:

1、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水平五(高中一至三年级):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要求:社会性别的特点;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追求性别平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清楚社会性别的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了解社会性别平等的概念和意义。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动因,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讨论和思考,唤起学生对性别平等的渴望,尊重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追求性别平等,实现个体的最大发展。教学准备: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图片、绘画纸、彩色笔、吸铁

PPT 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导入

一、学习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次学习活动的目标:理解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了解社会性别角色及社会分工的变化发展,积极推进社会性别平等

三、热身活动:

1、排序游戏

2、回顾上次观看视频的收获

生理性别——男性、女性 社会性别——男人、女人

第二单元

理解社会性别

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待和规范

二、社会性别的社会化

分组讨论:社会性别是怎样形成的?

三、社会性别的概念

第三单元

社会性别与性的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

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歧视

显性歧视

隐性歧视

反向歧视

三、对于男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四、社会性别不平等极端现象:“伪娘”和“假小子”现象

五、倡导社会性别平等,尊重身边的人,做全面发展的男人和女人。

第四单元

变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

一、分享你所了解到的变化中的社会性别角色和劳动分工

二、在你的下一代,性别角色还会继续变化吗?会有哪些变化?

5.教育的社会现象 篇五

1、关于教师的职称评定

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也关系到教师的名声,所以大多看的相当重,因为看的重,许多教师总是感到痛。一是撕下脸皮之痛。本来教师的关系是其乐融融的,可是每到职称评定季节,就人人自卫,人以群分了,为了几分之差,争论的脸红的有很多,昔日温情脉脉变成了冷嘲热讽,老师斯文的脸皮撕破了,这种痛许久也不能治愈成功。二是折断脊梁之痛。现在的职称评定要具备个“优”或“模范”,于是,许多教师为了这个必不可少的东西,折断了本来挺直的脊梁,求主任,找校长,跑局长,好话说尽,笑脸陪光,关系用透,金钱到位,这种折断脊梁的疼痛,让老师本来纯洁健康的心态染上了污垢。三是划破血管之痛,我向来把教师的工资当作教师生命的血脉,但在职称评定面前,教师不得不划破血管了,花钱买文章发表;花钱请枪手参加没用的考试;参加花大钱形式主义的培训,虽然隐隐做痛,但还是把血献给了人家。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

2、业务培训 理想的肥皂泡

其实,教师喜欢培训,因为只有培训才能让自己的素质不断更新,才能让自己的方法更先进,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培训却让教师只有悲哀。

比如这几年,国家搞了个骨干教师培训大计划,国家培训、省里培训、地县培训,多好啊。然而,我们某些人却把这么好的计划变成了小行动,因为推荐的所谓骨干教师不是领导眼中的红人,就是很少上课的校内管理人员,一些人把培训当成旅游观光的好机会,当成人情送人了,真正激昂上进,努力能干的骨干教师受不到培训。不该培训的培训了,只是对牛谈琴,当然,更谈不上让他们把培训的精神向基层一线教师传达了。该培训的没有培训,独自缓慢探索。

地方教育机构为了响应上级号召,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花架子培训,诸如“某某工程”“某某计划”之类,名词不断翻新,内容只凭领导想当然,只要有轰动效应即可。至于是否符合实际,产生效果,鬼才知道。反正档案要有,材料要送,新闻要上,电视要播,费用要收。于是,老师在忙碌完了上课、备课、看作业外,还要写够多少篇毛笔字,填够多少张听课卡,发够多少篇教研文,记够多少页学习笔记等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检查前的“阻击战”“突击战”“间谍战”等各种战术五花八门,和平时代,在学校里演绎着动纸笔、动口舌的战争,这是费神的“劳”。当然,还必须拿出“财”,不扣下几张钞票可不行,否则,继续教育证上大章不扣,评模?进职?妄想!地方培训,教师怎能高兴?

教师实在需要培训也热爱培训,但现在的培训却成了教师理想的肥皂泡。

3、人事制度 凝固的心灵叹息

现在的学校人事制度实在不能让人恭维,才华横溢者永远是被管理者,才能平庸者却常常平步青云,无能者管理有能者,只有一声叹息。

你才华横溢,你就要永远在教学一线牛一样的工作,你不干谁干?而且,如果真的让你当领导,领导的无能阴暗不就暴露了吗?况且,你也不能做领导,现在的领导人来利往,你那种靠业务立身的想法是让人耻笑的。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走过激情澎湃之后,平静了,衰老了,成了撞钟的和尚;有些则清醒的走出了教育,去实现新的人生辉煌;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奋斗出了个人的阳光灿烂,但大多数人只是在叹息中度过了。

你如果平庸无能,那有时到成了好事,你上不了课,就可以当干事,当干事经常在领导身边跑来跑去,自然而然认识了许多领导,学会了许多技巧,更重要的是,也听到看到了领导的某些密闻,领导呢?则为了保持自己的秘密,对干事也另眼相看,这样,逐渐干事也成了领导的圈内人,不久也成了领导。因此,在学校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的老师累死累活,一辈子做老师,不上课者轻松自如,反而成了领导,真是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人事怪现象。

另外,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人才济济,不相上下,占据领导位子的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只能在平淡与寂寞中度过自己的工作生涯,虽然也许有少数几个成功人给普通人带来点理想的瑰丽,但他的成功的条件也不是所有人具备的,大多数人只能在传统的人事制度下,奴隶般的工作生活着,这里的奴隶一方面是工作的奴隶,一方面是精神的奴隶。

现在的老师已经对这种丑陋的人事制度淡漠了,即使叹息也已经麻木,成了一种凝固的悲哀。

4、应试教育 夺命的机械游戏

在非常实在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不仅仅学生是受害者,老师也是深其害的,应试教育实际上对老师是一种夺命的机械游戏。各级领导要看学校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了,一好百好,即使你有丑,也可忽略不计,一好遮百丑,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就有了许多不得不做的夺命游戏。

题海战术,夺取教师的兴趣之命。在题海战术下,学生在题海里痛苦的游弋,老师必然在题海里筋疲力尽的笔耕,娱乐啊,兴趣啊,早已经气息奄奄了;考试战术,夺取教师的创新之命。现在学校的考试名目繁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自不必说,现在又多了个日益被人认可的月考,据说,有的地方还要有计划的推出周考,另外,还有单元考,小节考,尖子考,等等,考考是老师的法宝,现在的考试不仅是法宝,而且是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了,在考试战术里,老师出题、看题,头昏脑涨,那里还研究什么创新教法,在考试面前老师没有精力创新;重点战术,夺取老师的全面发展的生命。现在有重点学校,重点班级,重点学生,这些是教师将来得高分的基础,然而,老师的成长主要是在教育后进生中成长的,没有在后进生的教育中有所创造的教师必然不能全面发展的教师。时间战术,掠夺教师的健康之命。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被逼迫着在时间上大打疲劳战,双修日没有了,假期变瘦了,教师用身体和时间打仗,教师的身心健康每况愈下。

在应试教育面前,教师无可奈何,在夺命的机械游戏中,欲哭无泪。

5、地位不高 高帽子下的辛酸

我们的社会给教师带上了太多的高帽子,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辛勤的园丁啊,吐丝的春蚕啦,泪干的蜡烛啊等等,但是这么多高高的帽子,帽子下生活的教师状况是不是其乐融融呢?

先看看是如何对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号的。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小丑出现,但是,我们只要严格处罚就是了,但对于教师群体中出现的这类人,媒体却要大书特写,大棒猛砸,很有杀鸡给猴看的味道,这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已经完全被这几个跳梁小丑抹杀了,高帽子下的老师只剩下哭泣;“辛勤的园丁”多么好的称谓,但这好的背后却是汗水和泪水,老师做着社会上最基础培育人才的工作,但待遇却不好说,即使这样,还要拖欠,无怪乎,人们不愿意做老师,谁愿意做付出辛苦,而报酬很少的工作啊;“吐丝的春蚕”和“泪干的蜡烛”实在可怜,吐丝者为人类做出了精美的贡献,最后却死了,这就是老师的命运?蜡烛为人们贡献了光明,自己却流泪一生,这就是老师的前途?难道老师就不能要求得到回报吗?

暂且摘下这些美丽的高帽子吧,教师是一个普通的人,请不要拿少数人的理想任务去衡量大多数人,因为任何一个事业不是少数几个人支撑起来的,他还需要普通的人共同支撑。否则,高帽子下面就是一把辛酸之泪。

6、工作繁重,不能说出的辛苦

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还有一些教育人士说,人家外国教师的工作量要比中国教师大多了,但他们却忘了,人家外国实施的是素质

教育,而我们中国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无论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领导逼着留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两头受气的在批改作业里非常疲劳。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试,因为现在的考试是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办法,因此,加强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加强考试,于是各种花样繁多的考试粉墨登场,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场,看卷,着实忙。三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

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侯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7、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的工作着。

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的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的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的工作着。

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但他们的机遇,他们的环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而且,我也一向认为不用那少数人成功的例子,去衡量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不需要那这些特殊的例子来要求我们,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教育机制,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的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的点燃吗?

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的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8、社会关系 善良者的烦恼

在现代这个特殊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在关系网中望洋兴叹了。

其实,兴叹到也无所谓,主要是一遇到麻烦事,则真的让人烦恼的怒火中烧,比如说,你要去办点事情,如果让人家知道你是老师,马上就会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称自己是某某机关的,那么,马上人家就会对你另眼相看,这时,你会感悟到什么是权势,什么是没有地位。

因此,作为老师最好是无事,无病无灾,这样万事大吉,自得其乐,然而,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多,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这时,你就不得不硬这头皮,磨破脚皮,厚着脸皮,说破嘴皮的去跟人家打持久战,这时,你就会发现学校里对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会上是多么的格格不入,这种“不入”很是让老师心中感到任务的艰巨和内心的烦恼。

或许有人说,还有学生吗?学生也可以给你帮忙吗。一方面教师羞于知识分子的面子不愿意让学生帮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关系的学生也不肯为老师帮忙,因为老师没有东西给他吗。

6.会计职业社会调查 篇六

调查目的

通过深入企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调查与研究,使得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深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的认识,培养自身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对会计学专业的兴趣;使自身了解会计及相关行业的现状,从而认清自身使命;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的社会调查,教育学生学习企事业单位领导、管理、会计人员和工人师傅的管理经验以及优良传统、作风和品德,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同时锻炼了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

调查对象

北京XXX有限责任公司

调查内容

进入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将该公司的企业概况,财务相关部门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为:

1.调查企业的性质、规模、主要经营产品等内容; 2.会计技能,岗位调查等

调查结果

由于该公司负责人要求,不能将调查结果记录。

调查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社会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提早接触一些人或事,有利于我们走向社会遇事而处变不惊,更好的融入这个大家庭中来。社会实践也是一项有利于鼓励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不要死啃书本,在社会中来磨砺。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对会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寒假我们也迎来会计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紧张的是会计是门极细致的工作,要求集中精力,就恐怕在工作中出错。

通过高中老师的引荐,我进入了××××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会计实践。××××有限公司是一家国企下属的公司。该单位是采用电脑记账,我在财务部实践,此次实践,我主要岗位是会计,因此主要学习了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同时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实践中,我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企业单位会计流程,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一些财务软件,办公软件的使用。

公司实践中,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方面,我发现该公司日常的经济业务通常不是采购就是销售,在进行采购业务处理时,需进行编制采购入库单,并核对采购数量、金额及税额;销售业务方面,主要是对于应收账款的核对,根据实际发生以及相应回款进行收款或转账凭证的编制并审核记账;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实习工作当中,在制单处理方面要特别细心,要注意核对供应商以及客户往来,以免在进行项目核算时发生串户。除了采购和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还包括通过单位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业务,并在受到银行回单后,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应付账款核算。日常会计业务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程序,都必须以会计制度为基础,尊重原始凭证,考究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公司的另一个重要会计核算项目就是进行成本及费用的核算。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生产费用核算和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对于进行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主要是收料单、领料单、产成品交库单,月末盘点表等。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可以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本次实习中,我感觉有点无从下手,一窍不通。没有经验,日积月累,完全无法胜任这些工作。会计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实际中学会做账。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在登帐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会计是繁琐的工作,但是只要用心地做,反复练习,就一定可以做好。

总之,在这次会计实践中,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谓受益非浅。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更加发奋学习,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7.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社会学习资源 篇七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 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按照中央的要求, 国务院正在组织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 希望《规划纲要》的制订可以处理好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 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及城镇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 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 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 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就业、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 还有工业、农业, 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 就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 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 所以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 另一方面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学习型资源。

二、社会学习资源建立与职业教育的时代契合

1.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罗伯特·哈钦斯 (R.M.Hutchins) 出版了《学习社会》 (The Learning Society) 一书。他在书中指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 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以外, 还应以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 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 以及更以此制度来促使目的的实现, 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1]哈钦斯的“学习化社会”理念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 深刻地影响世界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自“学习化社会”这一术语提出后, 专家学者对此做过诸多不同的表述, 但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义是大体一致的。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其中第三部分明确指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 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学习化社会远景。从20世纪80年代起, 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过渡的发展战略。2001年5月, 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 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党和政府从具体国情出发, 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思路。在知识经济日渐凸显、信息更新加速的现代社会, 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那种“一朝受教, 终身受用”的观念已不再适用, 这对于作为“未完成物”的人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时代挑战。现代社会朝着学习型社会的方向迈进, 终身受教、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构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发展职业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应然需求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最重要、最活跃的实践领域。职业教育直接针对劳动岗位的要求来培养人才,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 特别是本地、本行业联系密切, 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最紧密, 更容易了解和预测市场, 适时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提高办学竞争力;职业教育具有自己的专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 能更好地、更直接地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 更容易调动地方和行业办学的积极性。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优势, 它将优质教育惠及广大民众, 使社会成员接受继续教育、进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是传统的终结式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式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 是事关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问题。成人教育使普通民众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真正实现了教育对象的民主化和大众化。而且职业教育的科类齐全、费用低廉, 更适合大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可以说, 职业教育在推广普及教育、体现教育公平、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与发展。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学习资源的有效途径

1. 建构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

理念创新和特色鲜明是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首要前提。树立迎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 增强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学习的内驱力, 是推动职业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 创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国家教育部门要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 将职业教育摆在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 建立一种开放化、互动性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其次, 培育“生命不息, 学习不止”的社会文化氛围, 广泛宣传新的教育观和学习观, 使学习成为人们必需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手段。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教育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社会这一平台上完成的。

2. 打造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 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要实现成人教育高效、持久、健康地发展, 就要以质量求生存、以优势谋发展, 打造成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首先, 要在办学理念上把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最大的追求。特色就是质量,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 同时还体现在办学的过程之中。因此, 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 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 努力追求个性的最大化。其次, 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创造特色。职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业, 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 与其他教育相比, 创新的需要更迫切, 创新的空间更大, 包括办学思想和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制度都要不断改革与创新。要克服狭隘的职教观, 树立大职教、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全民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实施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要建立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 坚持产教结合, 等等。同时, 职业教育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 都应当办出不同的特色。即使是相同的专业, 也要针对当地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 突出人才培养上的特色。

3. 加强社会学习资源建设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是多种社会因素、多方力量相互协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如果没有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就会严重阻碍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 要在宏观上加强统筹规划, 综合配置各类社会学习资源, 为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方面, 突出高等院校在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中的辐射功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向社会开放, 实现教学设施、教育资源、活动场所的共创共享, 搭建职业教育资源的公共平台, 构建开放性、多层次、全方位的成人教育资源及设施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实现职业教育与地区经济、社区建设及地方企业的协同发展。突破职业教育在办学上的种种局限, 加强地域内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合作, 实现开放式发展, 达到理想的资源整合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山, 李莹.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开放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 2006.

[2]高志敏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董星.教育公平:学习化社会建构的主导价值取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8.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八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由于其培养的是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劳动者,因此,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效益更加直接和明显。而从职业教育本身的角度来说,效益也是影响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投入水平的决定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改革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多角度加强职业教育效益的研究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普遍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效益的研究增强人们对职业教育价值的认可,进而促进、吸引更多的人到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并激励政府和行业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如英国近来的研究发现,参与学徒制培训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就业前景。欧盟的相关研究发现,尽管增加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份额并不一定能够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但其能通过增强教育的平等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近几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与加大投资的政策导向下,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全面转移到内涵提升的轨道上来。但是,吸引力不强、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仍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职业教育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及人们对职业教育效益认识不足造成的。

在这一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努力在提高职业教育效益与职业教育发展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效应。首先,从多个角度加强对职业教育效益的研究和宣传,不仅要研究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提高生产力等经济方面的效益,而且要研究职业教育在公民健康、平等及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广泛社会效益,并注重研究职业教育对于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方面的效益,以提高政府、社会、个人及企业等各相关利益群体对于职业教育价值的认识。其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职业教育效益的有效发挥和实现,具体包括: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反应性;改革、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薪酬制度,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收入水平和就业质量等。

9.教育社会实践报告 篇九

一、概况

夏令营第一阶段的营地在区体育馆内,场所是一个老板无偿提供的,条件蛮辛苦的,但教育孩子需要这种环境。这个少儿班有四十个孩子,80%孩子的父母是离异了的,20%中有三四个孩子是孤儿,他们的家庭结构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很特殊的。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大的缺陷,要有所改进的。我们作为他们的生活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且让他们改过,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孩子还小,有问题,是家长的过错,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有孩子来参加这个夏令营,一定要家长带过来,家长也要进行培训,让他们知道、学到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如何去教小孩子。只有家长改变了,孩子改变后回去的环境也继续像夏令营那样,那才有效。所以,家长孩子一起学习。

生活老师六点前已起了,接着早上六点左右的起床铃响起,孩子起床,生活老师指导孩子们洗漱,完后,六点二十集合,出去徒步,七点二十回来,七点半吃早餐,八点开始上课,一个早上三节课程,下午两节课程。课程的内容很多,文化课主要是上《弟子规》,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生活中如何去做。

劳动课让他们劳动,辛苦辛苦;个人卫生课,让孩子讲究卫生,健康成长;文明礼貌用语课,孩子们会学到很多文明用语,做个文明公民;传统文化礼节课,让孩子们学传统礼节,在家如何做子女、兄弟姐妹,做好孝和悌。我们设有体育课、游泳课等等,孩子们学到生活常识,让孩子们更独立。

第二阶段我们下乡了,在农村呆了十多天。很多孩子都是城市的,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宠着小孩的,我们带他们下去参加农活,像拔花生、摘花生、收割稻谷等等,让他们也辛苦辛苦,体验农民的辛苦劳作,粮食来之不易,真要珍惜粮食。孩子们在乡下听话,帮农民伯伯们做了很多活,收获很大。

二十三天过去了,夏令营结束了,每个孩子都学到了知识,大部分孩子改变很大,内向的变外向了,大大咧咧的了;坏毛病改了,又是一个好小孩;原来很固执想维护自己一个小团体的孩子也融入了大的班集体,大家真成了兄弟姐妹。虽然付出很多,但我们的效果很好,我们很开心,我们能为社会作出自己一点点的贡献。

二、问题与建议

1、家庭方面

这期夏令营的效果不错,但那只是四十个孩子而已,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现代社会,离婚率很高了。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结构特殊的孩子们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家长的问题,要改变孩子首先从家长下手。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再忙也要关注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针对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的情况,通过兴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习方面

孩子也在学校,所以学校教育也很重要,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孩子的摸底工作,将其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老师应多与孩子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让孩子们一起多玩,一起沟通;让孩子多学科学知识、常识等。

(3)广泛开展有助于孩子提高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三、结束

10.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十

为适应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需要,在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小学课程中开设了社会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进行素质教 育?这是一个新问题。我们经过近六年的实验与研究,有几点体会供教师参考。

一、小学社会课的性质

《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小学社会课的性质是“社会常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其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常识,这体现了小学社会学科的综合性。

当前世界各地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就是适当减少课程门类,向课程综合化方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 的一种需要。过去,我国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初中历史、地理的教学内容相重复。现在实施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将小学历史、地理两门学科取消,改上小学社会课,这是为了增加学生社会生活常识,让小学生认 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活动的.初步能力。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综合学科的开设不强调各 门学科的体系,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避免知识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目的要求与素质结构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素质”的结构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以社会需要素质为目标的,由以下因素组成:一个中心 素质,即个体的自主性;三大中介素质,即能力素质、心态素质和习惯素质;七大外显素质,即思想品德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自主性素质。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素质”的基本结构。《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规定, 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 ,从小培养他们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增强他们对 社会的责任感。

以上目的和要求包括了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诸方面素质。知识素质方面,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主要是 指学生家庭、学校、家庭所在的社区及其周围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家乡的、祖国的社会常识主要是家乡、祖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世界的社会常识主要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世界上的一 些国家及社会风貌,以及我国和世界的关系。能力素质方面,主要提出了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现象复杂多样,美与丑,真与假,对于小学生只能要求他们判断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是非。而在现代改革 、开放的社会中,则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渗透有关商品、效益、改革、自立等新的观念,初步培 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主要是爱国主义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是思想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基础,要从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情感。法制观念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

11.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十一

近三年,就培训农村劳动力,输出建筑人力资源5万余人,为国家创汇60亿,真正“致富一个人,脱贫一家人,带动一帮人”,谱写了职教富民新篇章!

2008年南京市荣膺“中国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融合,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出国劳务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誉为职业教育发展又快又好的典型,已经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最有影响力的学校之一,正在向“高职化、现代化、有特色、第一流”的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职教名校而努力奋斗。在校创学业,职场创事业,商场创产业,这是对南京高职校人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精神品格的完美诠释。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创业世界,聆听他们的创业心声。

上篇:在校创学业

12.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十二

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学校因素。一味追求高分,升学率,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学生的管理、校风、教师的素质、言行、工作方法、态度、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网吧、游戏厅等。目前,有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受大学毕业不好找工作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3)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不少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放任自流,这样就造成孩子我行我素。

(4)自身因素。基础差,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等。

二、实施有效的对策

(1)用爱架起老师和后进生之间的桥梁。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转化他们的前提,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爱护,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爱不仅能引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只要你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付出就有回报。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 因为他们自制力差。

(2)用表扬鼓励法激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他们也有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放下对他们的偏见,用一颗平常心去审视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就加速了他们进步,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进步和改变让你吃惊。

13.“三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篇十三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幼儿园部

崔 燕

社会实践活动是现代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社会、对自然、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但同时又对它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亲自去体验社会、感受社会,从而去适应社会。因此,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新《纲要》提出的社会教育内容之一。同时新《纲要》强调“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世界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感性经验为主,幼儿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获得多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直接经验。社会实践是在幼儿亲自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规范、掌握社会行为技能、体验社会情感的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资源,幼儿能亲眼目睹、亲自感受、亲手操作、亲自实践,它是幼儿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我们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生活自主性、合作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弱,发展较慢,组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次到世纪城如意公园看爷爷奶奶,并为他们表演节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在2009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得以开展,各班教师组织本班幼儿排好队从幼儿园出发,一路上孩子们有说有笑,井然有序地来到世纪城如意公园,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参加晨练的老人,有的跳舞,有的舞剑,有的打太极拳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小朋友们主动上前与爷爷奶奶问好、打招呼,然后安静地观看爷爷奶奶跳舞,等爷爷奶奶跳累了,又去为爷爷奶奶捶捶背,之后,小朋友们将自己准备好的节目表演给爷爷奶奶看,有儿歌:我爱爷爷奶奶、别说我小,还有歌曲:好娃娃„„整个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这对于孩子,对于我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纪城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孩子们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

子,家里的长辈们都是围绕着孩子在转,特别是祖父母辈的老人对孩子更是溺爱有加,无疑养成了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关心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珍惜这份爱和关怀,更不懂得自己也应该为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亲近、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这是孩子的感情缺口。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到如意公园看爷爷奶奶跳舞为感情线索,以“我爱爷爷奶奶”为切入口,让孩子们在观看爷爷奶奶跳舞的同时,观察、了解爷爷奶奶的快乐,思考我们能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让爷爷奶奶更快乐。使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为爷爷奶奶捶捶背,表演节目为爷爷奶奶送上一份温馨,从而激发孩子们亲近、体贴、关爱爷爷奶奶的美好情感,让他们从感情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这也成为一个让孩子们关心、亲近爷爷奶奶的美好情感的促进和发展的良好教育契机。

当在路上看到爷爷奶奶的时候,我们的小朋友都能主动热情地向他们问好,老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回答:“小朋友们好!”还直夸我们的小朋友有礼貌。当看到爷爷奶奶跳舞跳累了的时候幼儿主动与奶奶有了亲密的交流与沟通,孩子们边唱边为奶奶敲背、捶腿。此时的老人都张开温暖的怀抱拥抱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老人们感慨的说到:谢谢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这些孩子多懂事啊!

14.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 篇十四

社会公德的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奥成功,如何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公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主要基石,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非法小广告随处张贴、随地吐痰、破坏公共体育设施、乱扔垃圾、不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说起来“小”的顽症,实则与首都的地位、城市形象、文明水准不相适应。要扭转这个局面,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多面做工作,但其中关键的是要从提高人们的公共道德水平入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建设要致力于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水平。要从小事抓起,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水平。

二、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比如,大家在公共汽车上都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该让而不让的人就会心安理得,没有心理压力。但是,如果让座蔚然成风,不让座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就会觉得不好意思,售票员和周围的乘客在提醒他或批评他,下次就会长记性了。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使社会公德行为能发扬光大,形成社会的主导行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令人痛心的反常现象,良好的高尚的道德行为不但得不到鼓励,有时甚至会受到嘲笑讽刺,这自然要影响他人高尚道德行为的实施。如我们常听说有热心帮助把车祸中受伤的人送到医院,反被家属倒打一把,被诬告为交通肇事者而索赔;在实施见义勇为的行动时,为救他人而受伤致残,自己却落得不能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甚至生活没有着落的地步。这样的情景怎能有利于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发扬光大呢!所以社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鼓励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来奖励见义勇为、乐善助人者,保证他们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上得到应有的补偿,在人格方面得到应有的尊重。

近些年来,北京顺义区涌现出了一批见义勇为的先进典型。为了保证他们的高尚品质能够发扬光大,区委、区政府建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每年筹集专项基金30万元,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奖励,并保障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不仅仅是善待了见义勇为的先进人物,实际上是建立了鼓励良好社会公德行为的激励机制。只有采取各种形式保护和奖励符合社会公德的高尚行为,才能形成培养良好公共道德行为的土壤和氛围,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15.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篇十五

分析整个中国就业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归根结底是整个社会市场化发展的范围、程度和水平低下所导致的。而今, 市场经济加速发展, 当代大学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上, 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摒弃过去短视与趋众的表现, 要求高校的眼光必须要具有前瞻性, 按照社会职业的需求设置专业, 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一专多能”“一专多辅”的设计理念,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对当前社会的适应性和相关技能的培训, 使大学里的应用学科教育和技能培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而不能盲目地设置专业, 扩大招生。

二、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概述

20世纪中叶以来, 现代大学正逐步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的中心。作为社会系统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其他组织或个人发生着极其微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大学与社会存在的所有联系是以大学的社会责任, 亦即特定的社会寄希望于大学履行之义务, 对大学所寄托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的期望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从对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衍生出来的。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机构, 它生存于复杂的、动态的市场环境之中。在坚持自身的大学精神、维护其传统的历史文化使命的同时, 大学必须培养职业素质专业化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不断拓展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充分履行其社会责任。

三、当代大学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 大学应成为社会职业的“预配器”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个人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职业素质和个人的就业目标, 劳动力市场环境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环境都无一不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因而, 当务之急是, 大学必须彻底转变观念, 正视其专业教育的职业特性, 自觉承担起社会职业“预配器”的责任, 充分发挥其提升大学生职业生存能力、促进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大职业教育作用, 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能力不足的紧迫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绝不仅仅是权宜之计, 而是当代大学生存发展的价值策略和必然选择。

(二) 大学应成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时代, 但也是人类灾难最为深重的时代。作为非政治性权力机构, 大学虽然不能直接介入社会发展的政治行动, 但是对周围的环境具有“调节”的作用, 因而大学应以较为清晰的科学意识, 为社会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依据乃至智力和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还要赋予智力和技术以善的德性和灵魂, 引导和协调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大学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必须消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状态, 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尽力实现两者的平衡与协调。因此, 大学应是人文精神为其内在灵魂, 不断提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未来的理想追求, 不断提升知识 (再) 生产与传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目标, 还应引导人们和社会从人的存在的整体性角度来理解科学与人文。大学通过它对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 超越功利主义, 追求人类整体社会利益;大学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社会风气的引导, 不断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足进步, 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 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良知的象征和人文精神的守护者, 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有机统一起来, 成为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的调音师,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弹奏出协和、悦耳、动听的和旋之曲。

(三) 大学应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 始终是在引领社会的走向、引导社会文化的主流, 大学始终是各种思想文化交会的前沿阵地。大学是社会之光, 不应随波逐流。这就要求大学要敢于对社会现实进行针砭、批判, 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 应该自觉地担负起追求真理、捍卫真理、批判现实、开创风气的责任, 充分发挥文化批判精神和引导社会文化进步的能力, 真正成为传播知识、打造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成为地域文明的中心。现代大学不仅要研究高深知识、产生思想和学问, 还要给社会提供理想的行为模式, 引导和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真正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

(四) 大学应成为知识创新的“加速器”

大学的初衷是培养“知识人”, 维护知识权威的地位, 大学因此而成为“知识的中心”。当代大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知识的储存、整理、传递这样古旧的功能上, 大学还要在深深理解并且扎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向着时代和未来开放, 与时俱进, 使“以发现新知识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创新、开拓逐渐成为大学精神实质中的重要特征”。总之, 现代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中心”, 更应成为知识创新的加速器。

(五) 大学应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库”

21世纪是一个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世纪, 是一个智力开发空前重要、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 教育被推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21世纪实际上是一个教育的世纪, 其根本就是抓人才, 抓教育。为此, 大学必须谨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己任, 真正造就有灵魂、有学识、有创造的知识群体, 并教会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生存。大学教育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不仅应造就学界精英、科学泰斗, 还要培养出一大批政治精英、工商巨子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适应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技与文化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邬大光.永井道雄的高等教育思想[J].高教文摘, 1991 (05) .

[3]龚放.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导引”[J].高等教育研究, 1996 (02) .

[4]龚静.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9) .

[5]宗寒.职业需求——办学育才的依据[J].高校理论战线, 2004 (03) .

上一篇:学校学生体检工作总结下一篇:要账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