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环形面积的含义,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环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求环形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xkb1.com
1、口算:
32 42 52 82 92 202
2π 3π 6π 10π 7π 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
二新授:教学例4:
街心花园中圆形的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www.xkb1.com
板书课题:公式的运用。
第一步:弄清题意。
条件:圆周长C=18.84米
问题:圆面积S=?平方米
第二步: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明确:要求圆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由给的圆的周长这个条件求出圆的半径?
求出了半径,再怎样求花坛的面积?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生看课本第95页例4的分析与解的过程,掌握解题格式,并做完书中的空。
练一练:课本第95页“做一做”中第2题。 教学例5:
A、什么是环形?
学生动手,每人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用小剪刀剪去半径是10厘米的圆。
明确:剩下的图形是环形,剩下的面积就是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环形面积。
b.怎样求环形的面积?
(1)老师演示教具(一个圆中间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让学生明确,求环形面积就是从外圆面积中减去内圆面积,因此先要分别求出内、外圆的面积,再求环形面积。
(2)自学课本第96页例5:新课标第一网
提问:
计算环形面积一般应该分几步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谁会列综合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点名学生回答:
C.练一练:课本第96页“做一做”中的题。
三、巩固练习
1、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 r=2厘米 求: s=?
3.14×62 3.14×22
=3.14×36 =3.14×4
=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 或 S=π×(R2-r2)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 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 S=π( )2
已知周长求面积 S=π( )2
(3)环形面积: S=π(R2-r2)
四、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2.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二
一、复习
1、除法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以6:8=6÷8=6/8为例
(1)比较和除法的关系: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2)学生探究比和分数的关系
(3)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题--化简比
(1)教学例1
“神州”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厘米,宽10厘米,另一面长180厘米,宽120厘米。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最简比的条件:①两个整数
②互质数
15:10=(15÷5):(10÷5)=3:2
(为什么除以5)
180:120=(180÷__):(120÷__)=:()应除以什么数?
归纳:把一个两项都是整数的比化成最简比的方法是(给它们同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6:2/90.75:2
1/6:2/9=(1/6÷18):(2/9÷18)=():()
(比内含分数,应先取分母,乘什么?)(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0.75:2(比中有小数,设法变整数)
方法1、
0.75:2=(0.75×100):(2×100)
=75:200
=():()
方法2、
0.75:2=(0.75×4):(2×4)
=3:8
三、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以6:8=6÷8=6/8为例
(1)比较和除法的关系:
6÷8=(6×2)÷(8×2)=12÷16
6:8=(6×2):(8×2)=12:16
6:8=(6÷2):(8÷2)=3:4
6÷8=(6÷2)÷(8÷2)=3÷4
15:10=(15÷5):(10÷5)=3:2
(为什么除以5)
180:120=(180÷__):(120÷__)=():()应除以什么数?
第三课时比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分析题意:条件:浓缩液和水的和500毫升
浓缩液和水的比1:4
问题:水?毫升浓缩液?毫升
2、启发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可能有以下两种
一、总份数:4+1=5
每份数:500÷5=100(毫升)
各份数: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
答:略
二、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答:略
教师小结: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例分配,即把几个数的和按照它们之间的比分开来,其特征为:
1、问题特征条件:两数(或几个数)之和
两数(或几个数)之比
问题:求两个数(或几个数)
2、解法特征:
解法一①求总份数
②求一份数③求各份数
解法二①求总份数②求各份数
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一、总份数:4+1=5
每份数:500÷5=100(毫升)
各份数:100×4=400(毫升)
100×1=100(毫升)
答:略
二、总份数4+1=5
各份数500×1/5=100(毫升)
500×4/5=400(毫升)
3.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三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教师课件展示课本中的4件主题图。
2、 提问:
(1)这些设施的费用是从哪儿来的?(政府投资的,国家出钱建设的。)
(2)国家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国家的起源主要来自于税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 新知探究
(一)纳税的意义和项目。
1、学生自学98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讨论(课件出示):
(1)什么是纳税?
(2)为什么要纳税?
(3)你认为国家的哪些事是国家用税款做的。
(4)你对纳税人有什么看法?
(5)税收有几类?
(6)什么叫应纳税额?
(7)什么叫税率?
2、汇报:
(1)纳税是根据国际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际家。
(2)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3)公路的建设、医院、学校、国防科技等都是国家用税款做的。
(4)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几类。
(6)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7)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3、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二)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
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小组内讲评。
30×5% = 1.5(万元)
答: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为1.5万元。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二十二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培养纳税意识、从我做起”我没应该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
1、从生活情境中来,到生活中去。这节课的开始我先展示了四副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税收的来源。在总结课堂时又把学生引入生活,做的学以致用。
2、先学后教,当堂测评。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并解决问题。测评使教师掌握教学实况。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2、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支援国家、灾区、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二、新知探究
(一)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学生自读课本第99页,了解;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二) 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1、 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
2、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本 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 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税后利息: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
利 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教师课件出示:例如:小丽月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确1.8元,共101.8元。)
个别学生回答:
小丽存入的100元就是本金。
小丽实际得到的1.8元是税后利息。
4、教师讲解:
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
5、学生阅读P99页表格,了解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6、教师引导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课件出示空存款凭条,请学生尝试填写。然后评讲。(要填写的项目:户名、存期、存入金额,、存种、密码、地址等,最后填上日期。
(三)、利息的计算。
(1)出示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讲解计算方法:
按照以上的利率,如果小丽的100元钱存整取三年,到期的利息是多少?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100×2.70%×3=8.10(元)
(3)三年后取款,小丽能得到8.10元利息吗?为什么?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确20%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如果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4)学生计算后回答,教师板书:
利息税金:8.10×20%=1.62元 税后利息:8.10-1.62=6.48元
加上她存入本金100元,到期时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106.48元。
(5)强调:教育储蓄课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率。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张敏把8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到期后他一共可取回多少钱?(50分)
2、李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3年,年利率为2.7%,到期后扣除利息税,得到的利息购买一台6000元的彩色电视机吗?(5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小组内解决疑难后全班交流。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你们小组内汇报一下。
学习了利息你有什么想法?以后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利息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公式的掌握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快捷而实用。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整 理 和 复 习 (一)
4.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二、自学:计算下面各题:
思考: 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两名学生用两种不同方法板演
3、用加法算: (块)
用乘法算: (块)
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数表示什么意思?
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和的简便运算。学生齐读一遍。
练习:说一说下面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做一做第3题。)
问:那么分数乘以整数方法应该是怎样算?(通过观察例1,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
1.第2页做一做。
2.练习一
第二课时 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3、4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2×3/4 5/16×32 15×3/5 3/8×12
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
(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3/4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
(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3/2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3/20,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出示课文插图)
问题一: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你想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1/4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①1/5×1/4 表示什么?
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1/5×1/4 ,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也就是说把1/5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②画示意图分析。
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1/5的1/4,是哪一块?它占整面墙的几分之几?
通过观察得出:这面墙的1/5的1/4,是占整面墙的1/20。
板书:1/5×1/4=1/20
④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
板书:1/5×1/4=( )/( )=1/20
想一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
1/5×1/4=(1×1)/(5×4)=1/20
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
问题二:3/4小时粉刷多少呢?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5×3/4
(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3/4=1×3/5×4=3/20
(3)画示意图加以验证。
注意:画示意图时,要紧密结合1/5×3/4的意义加以分析。
(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教学例4
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
(1)2/3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列出算式
3/10×2/3
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
③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
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②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
③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
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
5.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五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
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环形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3242528292202
2π3π6π10π7π5π
1、填表
r d C S
3cm
9cm
10m
12.56m
填写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解答过程及结果。
(3)周长是12.56时面积也是12.56,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三、新知探究
(一)、教学环形面积。
1、结合实物光盘,课件出示题目要求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
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及问题。
(2)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汇报不同的解题思路。
解法1:环形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解法2: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4、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或S=π×(R2-r2)
(二)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
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
学生汇报解题方法及结果。
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S=π()2
已知周长求面积S=π()2
3、环形面积:S=π(R2-r2)
设计意图:
1、重视教具的作用。在圆面积的教学中,在我带领着学生利用教具进行操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领悟出求环形的面积是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两种算法的一致性,同时提醒学生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减少计算量。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巩固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3.14+2×2
=6.28+4
r=2cm=10.28(cm)
(2)半圆的面积:
3.14×22+=3.14×4
=12.56(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求:S=?
r=25.12÷(2×3.14)S=πr2
=4(米)=3.14×42
=50.24(平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S环=π×(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课堂提高
1、思考题p71(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宽=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p71(9)、(10)
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是为避免学生把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本堂对比课。对比我,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
(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2)求圆面积公式是S=π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πd或C=2πr。
(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我想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后记:
6.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六
1、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2、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二、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三、教具学具准备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三、教学活动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二)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习“3=3”
(1)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2)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吗?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它们一样多,同样多、相等)
(3)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1)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
(2)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3)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后说说书中是怎样比长短的?(用数格子的方法)
2、填空
(1)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
(2)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填( )〉( )
(3)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
3、完成书练习二第21页第5题
4、在□里填数。
□ =□ □〉□
6、在□里填数。
【提高练习】
7、完成书练习二第22页第6题
8、5〈□
【拓展练习】
7.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重点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11、灯光
深情地 憧憬
壮烈地 牺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朗读
三、观察插图,理解课文2-5节
四、默读训练,理解课文6-10节
五、总结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
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著名……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默读回答问题。
(1)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2)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3)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5.交流自学情况:
6.师述: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
7.选择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选择文章中心,并说明理由:
①歌颂了他热爱生活的好品质。(舍主取次)
②刻画了他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为大部队燃书照明自己牺牲的感人事迹。(主要内容)
③歌颂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
8.指导朗读第6-8节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敬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八节。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齐读课题
读课文、朗读
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读)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自由读,谈谈读懂了什么
自读,指名读。
引读
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齐读第10节。
默读回答问题:
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题意
(2)找出内容
(3)摘取要点
(4)组句答题
交流自学情况:
朗读第6-8节
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引导通读全文,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引导学生悟文章写作方面的特色。(倒叙、前后照应)
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走出回忆,悟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读文中融入深深的怀念。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8.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八
导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导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预习学案
依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72和24的比等于15和x的比。
(2)等号左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0.4和16,等号右端的比是8:x。
(3)x和23 的比等于35 和14 的比。
(4)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4和10,两个内项分别是x和28。
导学案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学习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2)根据题意列出比例:x::320=1:10
(3)怎样解这个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4)一名同学到黑板解答。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新课标第一网
学习例3 解比例1.52.5 =6x
这个比例和例2的比例有什么区别?哪是比例的前项和后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应该怎样解?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像例3这种形式的比例要交叉相乘来解。
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课堂检测新课标第一网
1、解比例。
X:10=14 :13 0.4:x=1.2:2 1.2:2.4=3:x
2、汽车厂按1:24的比生产了一批汽车模型。轿车模型长24.9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公共汽车长11.76米,模型车的长度是多少?
课后拓展
小芳调制了两杯糖水,第一杯用了25克糖和200克水,第二杯用了30克糖和250克水。
(1)分别写出每杯糖水中糖与水质量的比,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2)按照第一杯糖水中糖与水的比计算,300克水中应加入糖多少克?
板书设计
解比例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例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320m。 例3 解比例 1.52.5 =6x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 解:1.5x=2.5×6
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 1.5x=15
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x=151.5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米。 X=10
x:320=1:10
10x=320×1
x=3 新课标第一网
9.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九
学 科 教 学 设 计
科 目 数 学
班 级 六(1)、(2)班
教 师 杨建河
诸暨市马剑镇小
2月
全
册
教
材
基
本
要
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
、
难点
、
关键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措
施 (1) 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 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 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 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5) 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课外活动安排 1、 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 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教研专题 优化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 1、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2、 结合整理与复习,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 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习。
第( 一 )单元 内容: 负数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追记:
第(二)单元 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追记:
第( 三)单元 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教学追记:
第( 四 )单元 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追记:
第( 五 )单元 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 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教学追记:
第( 六 )单元 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习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习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学追记: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
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
一 2.8----2.10 负数 3 开学
二 2.13----2.17 圆柱 5
三 2.20----2.24 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1+2+1
四 2.27----3.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
五 3.5----3.9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
六 3.12----3.16 比例的应用 5
七 3.19----3.23 整理和复习、自行车里的数学
统计 1+1+2
八 3.26----4.1 数学广角
数与代数 3
4
九 4.5----4.6 数与代数 1 清明节
十 4.9----4.13 数与代数 5
十一 4.16----4.20 空间与图形 5
十二 4.23----4.28 空间与图形 4
十三 5.2----5.4 统计与概率 4 劳动节
十四 5.7----5.11 综合复习5
十五 5.14----5.18 综合复习5
十六 5.21----5.25 综合复习5
十七 5.28----6.1 综合复习5
十八 6.4----6.8 综合复习5
十九 6.11----6.15 综合复习5
二十 6.18----6.22 综合复习5
10.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十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课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8个生字和“塑料、饼干、抑扬顿挫”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朗读和与小组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海鸥动作、行为的句子,体会海鸥对老人深深的情谊。
二、预习学案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①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音以下字的读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褪( )色 撮( ) 抑( )扬顿挫( )
滇( )池 亲昵( ) 塑( )料 企( )盼
3、结合上下文和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抑扬顿挫
瞻仰
褪色
漩涡
三、导学案
1、朗读课文并尝试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写了什么?
2、快速阅读课文,并说说从课文中你能读懂些什么?
①课文中写了老人的哪些事情?
②课文中写了海鸥的哪些事情?
3、你从哪些语段体会出老人爱海鸥的请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你的体会。
四、课堂检测
3、写出下列句子分别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语言描写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被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的褪了色。( )
2)“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 )
3)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
4)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1、生字
2、抄词并听写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少年闰土 教学反思11-13
少年闰土名师教学设计07-14
少年闰土09-21
文章《少年闰土》续写06-09
少年闰土的词语解析07-25
《少年闰土》读书心得体会参考08-08
经典散文少年闰土读后感作文07-01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中考青少年怎么做专题 人教新课标版10-10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时 人生自强少年始测试题10-25
第二十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