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里的多多教案与反思(2篇)
1.雨天里的多多教案与反思 篇一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雨天里的多多》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使用雨伞并进行雨伞游戏,感受雨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雨天里的多多》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
1.感受雨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2.学会使用雨伞并进行雨伞游戏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准备:
挂图、录有下雨声音的磁带、雨伞人手一把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雨天里的多多》
过程:
一、说说雨天
1.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
请你们来说说看,为什么你喜欢下雨天,为什么你不喜欢下雨天?
二、听听故事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宝宝,他叫多多。你们猜猜看多多喜不喜欢下雨天。
到底多多喜欢还是不喜欢下雨天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故事。
1.听故事录音
2.提问
⑴这个故事叫什么?⑵多多喜欢下雨吗?⑶多多的小伙伴们喜欢下雨天吗?
⑷多多和小伙伴们想了什么办法使自己淋不到雨又可以玩游戏/
3.结合图片生动讲述故事第2遍
⑴你们小朋友知道多多和小伙伴们想的办法了吗?⑵你们喜欢伞树吗?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种伞树。
三、雨伞游戏
1、教师为幼儿准备好雨伞,带他们到室外空地
2、和教师一起尝试打开雨伞,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提醒幼儿不要将伞尖对准同伴我们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把漂亮的小伞,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伞宝宝打开
3、进行游戏
⑴小朋友都把伞打开了吗?我们把伞放地上当伞树,我们小朋友老当小老鼠,把自己躲在伞树里面,伞树是我们小老鼠的家
⑵小老鼠们我们去树林里面玩去了,去小老虎家作客
⑶小老鼠们下雨了,快回家,快躲到伞树下去
⑷雨越下于大了,伞树越长越高了,看谁的伞树长得最高
⑸我们把伞树叠起来变成一棵大伞树
4、共同庆祝伞树诞生小老鼠们,我们的伞树诞生了,大家一起来庆祝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感受雨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然后学会使用雨伞,在雨中进行游戏。本次活动下来,发现小朋友很喜欢这节课,喜欢说在雨天里干什么,说的也很好,思维很活跃,喜欢用雨伞做游戏。课上当孩子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我马上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雨伞到外面进行游戏,把小伞一把一把的叠起来当成一棵大树,那样孩子们感觉到游戏的逼真性,有的小朋友钻在雨伞下开心的进行着游戏。下雨天对孩子来说在外面活动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下雨的日子也会带给孩子无穷的乐趣,作为教师要多鼓励孩子发现雨天的乐趣,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态度,课上幼儿带的雨具有限制,以后在上这样的活动时,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多带点雨伞,雨鞋,那样玩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本文扩展阅读: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2.雨天里的多多教案与反思 篇二
一、集体活动:小蛇多多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讲述故事。
2、学习词汇:软软的、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并渗透双语教学:snakeantgrapes.
3、通过学习故事让幼儿明白不要太贪心,要学会与别人分享。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反思:
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集体教学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缚。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讲述,而不是受束缚于教学课堂中的种种要求。考虑到既不能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又不能使他们流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设计:
1.利用操作教具,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爱听的,也是他们深感兴趣的。因而在故事讲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儿的目光,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教学有效开展。孩子们看到具体形象的教具操作,对故事进一步理解。
2.利用猜测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倾听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想法产生,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只是一味的压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将适得其反。利用猜测形式,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猜测,并且想出更多我们成人所想象不到的办法。
3.利用图谱,学说短句。在学说短句时,孩子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总会感到乏味。通过形象的表情与手势,并且利用图谱,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很快学说出短句,并且大多孩子能说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词。
4.利用游戏创编短句。其实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创编短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经验,孩子们就能创编出来。于是利用情境,将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一起进行游戏。可能由于天气逐渐的转凉,孩子们水果也吃得较少了,因此对说过种类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创编短句时,有的孩子讲的句子还是围绕在刚才的四种水果中。
活动重点:感知理解故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学习词汇:软软的、酸酸的`、脆脆的。并渗透双语教学:snake antgrapes.
活动准备:
1、蛇、蚂蚁图片、香蕉、葡萄、苹果、西瓜的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小蛇多多〉〉,小蛇为什么叫多多呢?听完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里有条小蛇,它叫什么名字呢?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
三、教师在投影仪上边操作材料边讲述故事,并利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提问:1、妈妈叮嘱小蛇多多要怎样?多多怎样说?
2、多多见到一根香蕉,心里怎样想?(学习:软软的)
3、多多又见到什么?它是怎样想的?(依次类推,学习词汇: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
4、谁爬到多多的鼻尖上?最后,多多是怎样做的?
四、幼儿边摆图卡边学习复述故事。
五、与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蛇的名字叫多多?”
六、幼儿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别人分享。
七、请客人老师吃水果,并向客人老师介绍水果的味道,享受分享的快乐。
二、延伸活动:制作图书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图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
2、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改编故事的情节。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安静作画的习惯。
活动重点:尝试制作图书,并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难点: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改编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蛇、蚂蚁图片、香蕉、葡萄、苹果、西瓜的图片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预先订好的小册子,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蛇多多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它是什么?它知道我们最爱看书了,所以它给我们送来了一本书(book)。
二、介绍有关书的知识,引起幼儿制作图书的兴趣。
包括书的封面,封底,页面、页码等。
“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制作图书呢?我们也来和小蛇多多比一比,看看谁的书做得最好!
三、幼儿选择小册子制作图书。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大胆地进行创造。
四、幼儿拿着自己画好的图书向客人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雨天里的多多教案与反思】推荐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小蛇多多教案及教学反思08-16
中班健康课教案《阴雨天变晴天》及教学反思01-15
我的小猫多多作文08-05
童年的趣事多多作文09-04
趣多多广告词09-22
如何登录拼多多管理后台08-02
我的暑假趣事多多作文10-29
中秋节前出游 优惠多多!01-30
写小狗的作文400字 小狗多多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