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心得(共14篇)
1.《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一
篇一: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生命化教育问题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台山市特殊教育中心 黄艳凤
2014年6月14日,我有幸到江门市实验小学参加了“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课题观摩”。
陈老师和黄老师精彩的课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特别是是黄爱华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
一、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篇二: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横岗嘉联学校 邱晓梅
2013年12月15日,我有幸到云顶学校倾听“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在有限的一天时间里,听杨校长幽默有趣的<<教育应激扬生命>>的报告会:句句深入人心.观摩了帅气的我的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和<<方向与位置>>:新颖又有个人特色.还观摩了吕明老师的<<成正反比例的量>>.陈燕虹老师的讲座<<大问题教学在桂林>>.姜巍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怎么学会“说”的>>和陈洪杰主编的《课堂转型与大问题教学》的讲座。全场我都没有迟到和早退行为,是的!真的太精彩了!怎舍得离开呢?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日子,我深刻地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是一个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大问题,各个讲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张齐华老师的课,说实在,我是真奔着这天是因为有张王子的课才抢票的,而这票抢得可以说 是“物超所值”啊!太动人心弦了!大爱张齐华—我们的数学王子!他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让我重新定义了教学方式。
一、导入要预热并且是精彩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源于老师生动的预热和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在体验分享学习活动。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主动转变了。
二、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养。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四.创设情景教学。
篇三:2014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问题让学习发生,让课堂灵动
-------------2014生命化 大问题教学研讨会观摩学习有感 2014年11月,林校长带领我们一行8人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参加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大问题教学的特点和步骤:
一、大问题教学的特点是
1、问题让学习发生,以问题为导向,从高到低落实。
二、大问题教学的步骤是:第一、建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第三、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合作学习。第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互动分享,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第五、师生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第六、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对知识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延伸。我们觉得它和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步建立关系可以归结为预习反馈,第二步提出问题和第三步尝试探究归为自学交流,第四步展示分享和第五步共同概括可以归结为展示点拨,第六步问题延伸可以归结为练习迁移。
完全按照大问题教学模式来上课,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校的四步主体教学和它大体一致,而且步骤上更精简些,但是一些本质上方法是值得学习的,表现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教学的灵魂,开放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黄爱华老师非常善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放意识。他在课堂上常常鼓励学生、启发学生,提出质疑。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并主持,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后,深度点拨。每一堂课,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展示分享环节,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汇报,并这样主持:
1、请大家听我说,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3、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4、感谢大家听我的分享,并和下面同学互动。教师在台下主动倾听,积极互动,适时重复观点,迂回对话,适时追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在后面环节中,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完善建构。美国老师詹妮弗.格里芬上的《认识方程》,内容很开放,是商场购物的情景题。
2014.11 篇四:生命教育观摩课心得体会 生命教育观摩课心得体会
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既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又重视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大限度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其次,两位老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听课中我发现两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联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教学备课未达精细巧妙。
2、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篇五: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5月30日,新集学区组织全乡教师参加了唐原小学教学观摩活动,我听了唐原小学教师的课后,本人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在逐步迈向科学化、自主化,唐原小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探索教学为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本人深刻反思,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和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富有吸引力做到简洁精练。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还远远不足。本次活动让我体会到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唐原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上课语言精炼,没有多余的废话。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再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
虽然只有一天短暂的时间,但个人受到的触动很大,感到受益匪浅!我觉得他们的课之所以那么精彩,首先在于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在长期对人性本身的深刻洞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
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在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中,多处体现了这一点。在课的开始李老师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的内容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达到我意想的效果。
2.《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二
1.正确理解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品读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生命) 看到这个词, 你们有什么问题或想法吗?
2.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个词。
3.生命是美好的, 生命是可贵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已故女作家杏林子, 来品味她对生命的感悟。 (板书:生命生命)
二、初步感知课文
1.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并画出有关句子。)
2.默读课文, 在文中作者是通过哪几个事例得出这样感悟的?
三、学习“飞蛾求生”
1.请大家边读边想, 飞蛾的哪些地方让你很震惊。
2.飞蛾这种求生的欲望表现在哪些地方?出示:“但它挣扎着……那样鲜明。” (指名读)
3.在这段话中, 哪个词让你感到震撼? (指导朗读, 指名读, 齐读。)
4.如果这只飞蛾会说话, 它一边挣扎着鼓动翅膀, 一边大声地在说什么呢?
5.引读:杏林子感受到的生命, 是飞蛾拼命挣扎的 (身影) , 是飞蛾极力鼓动的 (翅膀) , 是飞蛾强烈求生的 (欲望) 。
6.这种求生的欲望也深深打动了我们。
四、学习“瓜苗生长”
1.师范读, 画出让学生感受深刻的句子。
2.指名读。
3.这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种子里, 包含着什么呢? (生命力)
4.导读: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 是因为———
它可以在没有阳光的砖缝中不屈向上, 是因为———
5.拓展: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赞美这些植物的诗篇。像香瓜子这样不屈向上, 在逆境中生长的植物, 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 谁来说? (出示古诗, 生分组朗读。)
6.这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敬畏的——— (生齐读课题)
五、学习“倾听心跳”
1.同学们, 请闭上双眼, 将右手放在胸前, 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学生交流感受)
2.同学们, 我们了解一下杏林子是怎样思考的。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生齐读)
3.面对生命, 杏林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呢?
(1) 出示杏林子图片以及简介。
(2) 面对这样的坎坷, 悲惨的命运, 杏林子是怎样想的?
(3) “糟蹋”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4) 面对“好好地……白白地……”这两种选择, 杏林子选择的是什么呢?
(5) 出示杏林子的资料。
4.生命对杏林子来说只是简单地活着吗? (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这一自然段中有一对反义词, 请找出来。
3.什么是有限的, 什么是无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你觉得哪些人的价值是无限的?
4.这就是杏林子带给我们的启示, 请看大屏幕。
5.师小结:在任何环境里, 你们都要珍爱生命, 让自己的生命有光彩。
七、拓展训练
1.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和物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
2.师配乐读:
窗外杨柳依依, 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
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 生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就是_____________。
3.补充完整这首小诗。
4.指名读小诗。
3.《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111-03
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个沉重而永恒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书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本文通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三种感慨:飞蛾求生──生命的欲望;砖缝中长出的瓜苗──生命的顽强;倾听心跳──生命是应当严肃对待的。作者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对生命作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思考,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每个人要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而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有限,对生命的理解不够透彻,他们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就更难去理解生命的真谛,怎样才能使自己活得更精彩。为此,我将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和“生命”相遇,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与作者思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进而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另外,在教学本文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和相关事例,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思考。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爱生命。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习课文的思维导图;搜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搜集相关事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现在把你的手放在你的胸口,听听你自己的心跳,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从自己的心跳声中感受很多,也产生了很多的遐想。)
(点评:教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激励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构建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生命有关的一篇课文《生命 生命》。师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课件出示)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3.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思维导图。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1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点评:四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男女赛读)
强调读准“弹、扰、诊”的字音和“骚扰、动弹、挣扎、震撼、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师生共同交流、归纳:说说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用四字词语概括,并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我听心跳
(点评: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突出重点(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这只小小的飞蛾,引起了作者的哪些思考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细腻的去感受,去品味,那怎样才是细腻地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提示:(课件出示)①默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触动自己的句子;②读读画下的句子,在句子旁边批注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点评: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这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2.同桌交流感悟。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重点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品词:极力 挣扎
师:小飞蛾干嘛使这么大力气来挣扎呢?(是为了求生)
4.指导朗读这句话。
5.是啊,这就是一只求生的飞蛾,假如你就是那只飞蛾,你这么使劲地挣扎,你能摆脱我这只有力的大手,能逃脱吗?请说说你的感想。
6.作者被飞蛾的这种强烈地求生欲望所深深地感动了,震惊了,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指导朗读)
点评:语文重点句子的理解离不开朗读,学生要从有感情的朗读中去感悟,去品味,才能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7.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珍惜生命、渴望生存、永不放弃等)
板书:决不放弃
8.从飞蛾的身上你感到生命是什么?(宝贵、强大、感动人心等等)
9.小结:是啊,一只小小的飞蛾求生欲望是那么强烈,这不仅让作者震惊,也令我们震撼,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自读自悟,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指名读学生自己所画的句子,联系实际谈感受。
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①说说你的批注,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这句话:那是一株什么样的瓜苗啊,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它依然向上生长,让我们带着对瓜苗的赞叹与敬仰来朗读这句话。
5.出示瓜苗课件,作者从它身上感受到了不屈向上的精神,作者对它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赞叹)再次齐读这句话。
点评:朗读教学对于语文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通过“读——感悟——体会——再读”的学习方法来加深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们从中感悟到瓜苗顽强不屈的精神。
6.从这株小小的瓜苗身上你又感到生命是什么?
板书:顽强不屈
7.作者被决不放弃的飞蛾所震惊,被顽强不屈的瓜苗所折服,为什么自然界这小小的生灵会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她又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心里。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遇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
8.你认为作者笔下写的那决不放弃的飞蛾,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仅仅是在写瓜苗吗?她在写谁?(写她自己呀)飞蛾身上的决不放弃、瓜苗身上的顽强不屈,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她最真实的写照呀!
现在,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这两句话:(课件出示)“○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9.小结:此刻,我们对生命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悟,你们瞧,我们圈画了文中的重点词句,从你们的批注中感悟到了生命力,从杏林子身上感到生命力的顽强不屈,这就是细腻地感受,读书就是要这样,一步一步去品尝文字,细腻感受,但是作者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思考,现在,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个事例,从这个自然段中,你又能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点评: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对,说明你们已经学会了细腻的感受。
2.完成填空:生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词语:
糟蹋:浪费或损坏。
单单:唯一。
板书:独一无二
3.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我们应该对生命负责,那么怎样做才是对自己负责呢?
4.作者是怎么对自己负责的?
(课件出示: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
5.现在,你又感悟到生命是什么?
6.小结:现在我们还小,可能没有杏林子理解得那么透彻、那么深刻,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想做一颗破土而出的瓜苗,总有一天,我们会成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对生命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去面对生活,感受生活。
六、延伸拓展
1.学习了课文,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有关生命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你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不是每一条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的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七、作业
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4.《生命生命》读书心得体会 篇四
《生命生命》主要通过写飞蛾求生、砖缝中顽强生长的小瓜苗和静听心跳这三件事,写出了生命的宝贵。当我读到“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珍惜生命的例子:史蒂芬霍金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战士。有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也被划破了,缝了13针。大约两天后,他有回到了办公室工作。虽然霍金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但他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1985年,霍金做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雷锋叔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体会我学了一篇课文,题目是《生命生命》。
课文内容是写作者捉了一只飞蛾,飞蛾努力求生;砖缝里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长出了小苗;作者倾听自己的心跳,知道了他的生命,通过了三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以前我不懂善待生命,经常破坏小树、小草、蚯蚓、蜗牛、小鸟的生命,见到鸡就拿石头砸,见到鸟就捉,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以后再也不会做这些破坏生命的事了。
虽然生命是有限的,但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已的名誉留住人间,做一件好事让人们一直受益。比如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让我们夜晚有了光明,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牛顿发明了地有引力,让卫星上了天,我们现在用卫星探测月球;雷锋虽然只活了短暂的二十几年,但他做了数不清的好事,让我们永远记住了他。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体会在飞蛾求生的欲望中,我们看到生命;在小瓜苗那绿油油的新芽上,我们看到了生命;在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上,我们看到了生命。
《生命生命》这篇文章以三件小事,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小瓜苗生长的勇气和作者静听自己的心跳来点亮了一个呐喊的主题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非同一般,在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尖瞬间明亮了,生命是勇气!生命是顶着烈日开放的向阳花,生命是沙漠中的一条清流,生命是刺骨寒风中挺立的傲梅。
文章在结尾说,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说得多好啊!海伦凯勒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她成为巨星,她的灵魂永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更优秀,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了作者的简介后,我的心怦然一震这么优秀作品的作者,竟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总会有顺流与逆流。这在许多人眼中非常可怕,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败战胜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脚下,那么,成功必定属于你。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体会最近,我在语文课上学了一篇课文,叫《生命生命》。我被课文中“飞蛾求生”所感动了。
课文中主要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和“静听心跳”等热爱生命的三件小事。说明了生命的意义。当我读到“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时,我深深地领悟到了,作者对生命的了解有多深。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领悟令我敬佩。读了这篇课文,我想起了贝多芬。他双耳失聪,本来这个消息令他绝望了。但是,后来他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凭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创作了许多音乐名著。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领悟到了:生命只有回头看时才了解,而生活必须向前,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对它的使用。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体会读了《生命生命》我懂得了“跃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从“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体会到了我可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白白地浪费。
作者忍不住放了飞蛾,这说明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我从“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体会到了:小小种子的生命力顽强和勇气,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好的命运,就比如说:刘伟。他从小就想当足球运动员,可是因为一场事故,剥夺了他在足球场上奔跑的权利,最后他当上了钢琴家。
5.《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五
听课人:何先红
听了张丽君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我好好学习。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由于这篇课文含蓄深邃,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如反复诵读,齐读,引读,指名读,自主读,形式多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逐步领悟文章内涵,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二、运用导学案来促进学生学习
四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语言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老师将问题提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共同完成自学环节,学生、老师给与积极的补充,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自学能力,也锻炼锻炼了他们合作能力。
三、作业设计方面
张老师的作业设计契合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兼顾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达到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这样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大大节约了时间。
6.《生命生命》学生读后心得体会 篇六
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踩死了一只虫,对砖缝中的小草,我们将它视为无物。而杏林子却从一只飞蛾求生的挣扎中感到震惊,从砖缝中幼苗成长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向上,从静听自己的心跳中明白要珍惜生命。
《生命生命》使我想起沙漠中的卷柏和生命卑微的蚂蚁,卷柏为了生存下去,将自己的根从土中抽出,把自己卷成个团,让风把自己带到有水的地方,活了下来。而在熊熊大火前,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蚂蚁抱成一团,像雪球般飞速地滚动逃离火海,外围的蚂蚁义不容辞地牺牲自己,它们虽渺小,但它们那齐心协力的勇气让我为之一震。
飞蛾和卷柏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感动,瓜苗那种为了生命而不屈生长的勇气使我感叹,卑微的蚂蚁为了别人的生命舍弃自己的生命更令我震撼。
《生命生命》给了我深深的启迪,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顽强不屈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但生命的价值却是无限的。
7.《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提倡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把学生引领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教师海纳百川, 才能成就一节精彩的课。孩子们特别钟情于那些充满形象、充满情感的学习氛围, 因此, 我们要多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 让学生实现语言和精神相互交融于真实的场景中, 在诗意的语文生活中, 使心灵之翼在智慧的、愉悦的、浪漫的诗意间自由翱翔。如, 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时, 笔者真正引领着学生走进了这首小诗, 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 唤醒他们诗意的心灵。于是, 这节课, 孩子们听到了诗中的各种声音, 发挥想象, 他们听到了秋虫呢喃, 高粱欢笑, 甚至听到了秋雨落在雨伞上的啪嗒声……而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文时,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笔者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真情抒发着, 那一首首小诗饱含深情, 那一句句话语发自肺腑, 让人感动万分。可见, 学生的灵性一旦被有效激发, 他们是多么善于浮想联翩啊!
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之花
新课改强调学生应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歌舞晚会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使语文课堂更民主、更开放, 一改往日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为了让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笔者采取的组织原则是“三主”“三不”, 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 在学中思, 在学中悟, 以“活动”为主、不将学生“锁住”;让学生围绕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喜欢的学习方法自主选择;以“发现”为主、不“替代”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 教师不包办;以“鼓励”为主、不将学生“钳制”。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能拥有自由与宽容, 能赢得自信和勇气, 思维的闸门被打开, 智慧的浪花迸发, 收获成功的喜悦。如, 笔者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围绕将和相写了哪几件事?学生很快就归纳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之后, 让学生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故事, 同一爱好的学生分成一组进行交流, 一起合作并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表演、采访等学习活动, 轻松走进了文本, 走进人物的心里, 蔺相如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打动了每个学生, 使课堂涌起了生命之花。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迸发出“创造”这一生命活力
8.语文教学要用生命温暖生命 篇八
一.挖掘教材之暖,赶走灵魂之冷
爱与美,善与真,都可以温暖生命。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每一个文字,都是带有温度的符号,都在传递着温暖的信息。语文教师,更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热力,架设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供暖管道,将语文中的暖意,源源不断的传输给孩子们。
《陈情表》中李密的拳拳孝亲之心,教学生懂得乌鸟有情,遑论是人;《诗经·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带学生遥想爱情之心动之美;《荆轲刺秦王》使学生体会国士死难、舍我其谁的情怀;烛之武、苏武、刘和珍等让学生渐渐懂得什么叫爱国大义;《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对生死的追问,《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对生命价值的追寻,都在教学生如何珍惜生命;《小狗包弟》中巴金先生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也在传递给学生求真求善的力量。品读语文教材,我们将和学生一起走进真善美的世界,懂得生命中充满了美好,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和珍爱。
当学生悲叹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境遇,哀惋陆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激愤,理解了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愁,体味到文天祥“惶恐滩头”的“惶恐”,当学生能够同生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遗恨,同发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感慨时,他们也明白了人生的偶然和意外、生命的渺小与无助,理解到这苍茫的世界中有一些慰藉是多么的难得;灵魂或轻或重都需救赎,生命或长或短皆有意义;也就愿意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愿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意去承担改变现状、摆脱苦难的责任,像屈原一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追寻更有价值的人生。
语文学科教育,如果不能温暖生命、熨平心灵、润泽情感,不能让学生的心灵接纳、拥抱、欣赏美好的东西,抚摸人性中那些柔软、高贵的生命元素,那么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又在哪里?用好教材,引领学生去感受、触摸文字的温度、质感和力量,多增加一些对生活如斯美好幸福的体验,多淘滤去心灵的一些粗糙和雾霾,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师的幸福。
二.寻回课堂之暖,挤走教学之冷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会带给课堂以热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有篇文章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中写到梁启超先生讲演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这就是一个老师激情迸发的光辉写照。谁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呢?当然,并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擅长表演,都能将一篇文章讲得跟演戏一样活灵活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激情更多的表现为声音的铿锵有力,语调的跌宕起伏,文辞的华美张力,朗读的声情并茂,启发时的循循善诱,表扬时的不遗余力。一句话:充满了对教学的热情!
缺乏热情的老师,会很快的将教学平淡化、庸俗化,会把课堂变成自我宣讲的阵地,将按部就班的僵化当成驾轻就熟的本事,由平淡而至冷淡,由冷淡而至冷漠。试想,一颗冷漠的师心,连自己都温暖不了,何以温暖学生呢?
老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但若使课堂温暖起来,最终还得有真正温暖的教学过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教学常常过于冰冷:着眼于分数的高低、命题的角度、设题的范围、方法的改进、训练的时效……教师冷漠地肢解文本,学生麻木地吞咽知识,机械反复的训练和冷硬刻板的分数,都使得课堂教学一天天的冰冷下来。高中的语文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情景;美文欣赏时,教师的问题引领大多都迎合着高考出题的思路,而非单纯的文学之美;布置作文时听到的更多是抱怨和无奈的叹息,而非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冲动。究其原因,无非是功利主义在作祟。澳大利亚的一位作家写过这么一句话:“你是喜欢听风吹竹林的声音还是喜欢听数钞票的声音,答案是前者,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此话虽有些过激,但作为教师至少应该两种声音都喜欢才对。去倾听数钞票的声音,这种做法其实无可厚非,毕竟老师也只是个需要养活自己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不能只烧死自己去娱乐世界,但是当我们都能听到一些钞票发出的响声时,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更注意聆听那些风吹竹林的声音呢?
蹲下身子看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平等,这是课堂温暖的起点。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学生的身体前倾,脚尖踮起,小手林立,渴求得到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高中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身体前倾,重心下移,手攀前额,渴求发现一个主动回答问题的身影。这种漫画式的教育现象的背后,是教师课堂主体地位的垄断和充当知识权威的骄矜。尊重学生幼稚可笑的问题和五花八门的答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才会从心底接纳教育。肖川曾说“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学生,即使学生的确令人恼怒;不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学生,即使学生的确令人失望”,这个要求,是爱的要求。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我所憧憬的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课堂教学的实施,应如围炉煮酒的过程,教师先以真诚温馨的相邀,温暖还在知识冰原上跋涉的学生,感受到教师质朴情怀的学生,自不会辜负这一番邀请;朋友聊天,岂会处处责难和苛求?自当坦诚以待,殷殷相嘱,急对方之所急,想对方之所想;当师生共同将浑浊粗糙的新酒煮成醇厚飘香的美酒时,便是教学相长、心灵相契的会意之时;至于浅饮还是慢酌,微醺抑或沉醉,端看个人的爱好了。师生如老友,教学如谈心,教学设计如新酒,品读赏鉴如煮酒,室内暖意融融,何惧室外风雪飘摇?当然,私心里认为,语文教学的酒还是以慢火来煮较好,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意蕴深远。若只是“酒好,菜多,人傻,速来”的邀请,那暖意只怕来得快,去得也快。endprint
三.教师自觉发热,保障持续供暖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的确,教育就是要用生命影响生命。给学生以温暖,教师首先得有做太阳的自觉意识。
爱心,是教师热量的源泉。美国学者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爱是可以修复一切伤痕的良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知道,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我们须将这阳光投向每一个角落,让世界都热乎起来。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有如沐浴阳光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教师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培育,非得要求施教者有关爱之心不可。
优秀独立的职业人格,是教师热量的保障。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在教师那里获得信心和力量。职业意识明晰,职业才能出色,职业道德高尚,职业追求高远,我将这四者理解为“优秀职业人格”的内涵,优秀的教师大多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而且其教育会使所有的学生受用终身,而低能的教师即使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独立的人格意识亦必不可少。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纷纷扰扰的教改尝试,经常折磨着老师脆弱的神经,尤其语文学科,又是常常冲在教改前线,既要比别人更早更快地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比别人更多地承受各方炮弹的袭击。独立的职业人格,可以使我们在各种浪潮中闹中取静,兀自陶醉在字词句篇的美丽中,得意而忘言。
保持独立人格的教师具有能够摆脱物质诱惑、耐得住寂寞、淡薄名利、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他们自律自制,容易使自己保持平静和安详,因而在处理个人名利、灾祸时不像一般人那样反应强烈,常表现得更加淡定从容。他们能做到在有失尊严的情境中也有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这种独立的人格使得他们的内心具有一种恒定的温度,更接近太阳的本质。
在生命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始终走在前面的语文教学,应该更细致一些,既要关注生命的存在,更要关注生命的质量。温暖生命,语文教学,绝不停暖!
9.生命教育讲座心得 篇九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黄欣雯老师的“生命教育”讲学。这个历时三个小时的讲座,听完我并没有疲惫感,反而是越听越振奋。听完讲座后是满载而归。不仅在我的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上起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我自身的价值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
黄老师现场作课——五年级的绘本教学《南瓜汤》,这是一堂非常有文化内涵的课。在黄老师绘声绘色的绘本教学中,我了解到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从更多方面努力改进和提高。本堂课,黄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学范本。
一、创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开始黄老师就创设了轻松的人文环境。她简单却富有个性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叫她“欣雯妈妈”,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一个陌生老师的距离。一个亲切随和的妈妈式老师顿时展现在眼前,让学生和在场的老师在“欣雯妈妈”温和的话语中交流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整堂课下来,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黄老师的课堂上细腻而全面的诠释了教学中这个观点也是通用的。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黄老师的绘本教学,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配合给学生讲故事,可这又不是单纯的故事课,黄老师把问题巧设在故事中,以提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中鸭子的做法好不好”这些切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顺理成章的,在学生的表达中,黄老师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再相机进行引导。没有生硬的灌输,有的只是春风化雨的浸润。在教学中,黄老师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教育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非常佩服黄老师的这种“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育方式,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中也能学得一二。
这次讲座“聆听——感悟——交流”程序很简单,却包罗万象。我听完故事课就颇为受益,黄老师接着给我们分析了“我为什么这样上课?”黄老师用精炼的语言谈了课堂她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做法。①提问比给答案更重要;②讨论;③孩子讲诚实④内容层层深入。在课改的大环境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老师们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黄老师总结的这些教法,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最后黄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故事课中的语文内涵和生命教育。”她指出“生命教育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教育。”确实,对于“生命教育课”,教授给学生的并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生命理念。
10.《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十
2011年3月10 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青海省社科联、青海省心理咨询协会承办的《“1+1心联行动”西宁市、玉树州心理骨干教师生命教育培训班》在西宁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承受生命之重,活在当下---参加“生命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培训,我们在来自宝岛台湾纪洁芳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分别学习了生命教育内涵、生命教育教学法、生命教育教学资源等相关课程。纪老师舒缓而悠扬的语调为我们讲述了一幕幕关于生命教育的感人事例。与此同时给我们展示了关于“生”和“死”的鲜活影片资料。可以说纪老师的团队为我们三天的学习准备了营养丰富、多姿多彩、回味无穷的生命教育大餐。谈起“生”和“死”都是非常沉重的话题,但是在纪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感受更多的是生的喜悦和生命意义的深远。
目前各个学校都开始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了专兼职的心理老师,作为这支队伍的一员面对众多的学生,我曾经无数次找寻过打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起点和突破口。但是自从参加了这次关于生命教育课程,从纪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也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让心理课在我们的学生的生活中丰富起来,在我们学生的生命中绚丽多姿起来。这是我这次参加培训过程中反思最多的一个问题。纪老师有一句话是:“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在当下,把各自角色的意义扮演好”。的确,把握好现在,过去只是我们可以借鉴的记忆,未来只是我们编制的梦想,只有现在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把握住的,只有脚踏实地实践才能编制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梦想。所有现实的走过就是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从一定层面上,我们在教育学生提高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完善自我人格的塑造,但是如果学生不去珍惜距离自身最近的事物,不去爱护为我们完成现实目标的事物,那我们何谈心理的完善,心得体会《承受生命之重,活在当下---参加“生命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认识自我之前,请一定不要忘记,学习珍惜和爱护距离我们自身最近的生命。我们的学生要从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了解生命之重,请爱惜、珍惜自己的生命。孔夫子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几千年前也指出了我们立足现实,完成自己使命的根本。毛发和皮肤都要珍惜呵护有加,原因是他们来自于我们父母的恩赐,那更何况我们的生命。懂得了这一层道理,我们自然会明白怎么去面对现实,怎样让我们的生命长河去滋润使命,陪伴我们去完成最终的目标。所以关爱自己的生命,这是我们目前中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课的第一课。根据卫生部门在2003年9月10日“预防自杀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是我国公民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自杀更是中国15—34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这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去珍惜,认为存在的意义一文不值,那么何谈健康,何谈发展。不要去追忆,不要去梦想,活在当前最重要。
承受生命意义之重,活在当下,我们用实际力量去赢得挑战。完成自己的生命课题,通过生命意义的答辩,从珍惜生命开始。
从纪老师的课程核心内容得知除了“爱自己的生命之外,还要爱别人,爱大自然。这是多符合我们现代人生存的需求,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法则。这一点定要让我们的学生从“了解—感知—实践”从而达到成长的目的。现如今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模式也是“4+2+1”,而这个1就是我们的学生,这个1在家里是关注的焦点,是备受宠爱的对象,是家里的核心,但是往往这个1内心生态系统很脆弱,如果遇到一点外来因素,不适合他的环境,那么就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他们更要学会的是悦纳他人,更需要学会的是换位思考,要知道这个世界中有他、有别人才能助你走上成功的彼岸。所以更要去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绪体验。要有一种善待他人的气度,更要修炼一种悲天悯人的大境界。这其实是最基础的做人态度,这个人做好了,你的世界也就好了。
11.让写作教学激扬生命 篇十一
1.开展以生命问题为专题的作文训练
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它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也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是那些自然界小生命的成长过程等。语文教师要做实践生命教育的有心人,通过引入生命问题题材,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从学生作文现状来看,学生作文题材普遍狭窄,把有关生命问题的题材带到写作教学中来,既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作文题材,纠正学生作文题材狭窄的弊病,又能引发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比如以《感悟成长的岁月》为题或者撰写自我小传,也可以让学生对“生命”进行比喻和象征,如“生命像一首歌”“生命像一艘小船”“生命是一棵不断成长的树”等等,引导学生回首成长的岁月,记载成长的艰辛和快乐,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生活是由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组成的,它们犹如大海中瞬间即逝的浪花,虽然短暂,却美丽。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正是用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他们有尊严、有美德、也有爱,可以以《一日生活全记录》为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入手,父母、老师、朋友、邻居——记录下他的一日生活,挖掘他的闪光点,体会一个凡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在生活的点滴中延伸,生活的点滴构成生命的内容,因此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命题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作文中流淌苦闷与幸福,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倾吐心声、舒缓压力的“减压”活动。
随着生命教育的逐步渗透,学生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也逐步深入,对生命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写作的情绪自然高涨。这时可以办专刊,将学生写的对生命感悟的习作收集起来做成作文结集,或利用文学社期刊或班刊和团刊,把这些对生命的认识、感悟、理解予以发表,更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写作的欲望。
2.开展以“生命”为主题的口头作文课
作文是一个对话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将个人情感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交流个人体验。比如在学了《人生的境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与地坛》《人是什么》《我为何而生》等课文后,以“我的生命观”“生命的意义”等为题进行研讨,指导鼓励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获得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学生在考试失利后,灰心丧气,可以让学生以《咀嚼生活中的挫折》为题,让学生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让他们明白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经历挫折,关键是你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对发生在校园里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小故事通过小品表演方式体验生命,通过扮演的人物语言表达抒发自己的生命观。例如就北京、上海等地去掉中学生守则上“见义勇为”的条款展开讨论;就赖宁的事迹值不值得效仿、大学生为救一个老农而不幸死亡值不值、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等进行辩论、分析,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但必须要给学生指明世界上最可贵的就是人的生命,而且人还要活的有价值。
3.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语文教学讲究大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而更多的是在课外的时间里进行。生命问题正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极好题材,组织学生走出去,去调查周边地区的物种情况,人民的生存情形,人们对于生命问题的看法等等,然后写出调查报告。通过学生的亲身调查,学生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会有一些真切的看法,生命问题就会更加深入学生心中。生命问题并不只局限于人类的生命,还应包括与人类共处的各类生物,这就有了较多的观察对象和机会。可以是对自然植物的观察,也可以是对家中动物的关爱,还可以是对一般生物的生命过程的考察,并把观察感受诉诸文字,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人类生命的意义。
4.教师要倾听生命,用心抒写评语
写作教学要批阅学生的作品,无论是批阅随笔、日记,还是命题作文,都不能仅以章法技巧的角度去给文章找优缺点或干脆一个“阅”“优”了事。在“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的学生习作中,学生经常会流露对生命的困惑与迷茫。面对学生心的呼唤,教师要善于在作文中倾听学生的心里话,要从学生的字里行间发现种种细微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结及时化解。作文是学生的生命倾诉,这种倾诉必定包含着学生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体验,他们将渴望有人认知倾听并产生回应。老师要及时地批阅作文,并对学生在作文中透露的对生命理解不正确的思想、看法,以习作评语为信使,及时正确引导,传递对生命的诠释。笔者记得在刚工作的那一年,班里有一位同学借一次自由创作的机会写了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其实是以自己为原型讲述了“我”与同班同学的早恋问题,主人公内心的困惑与挣扎洋溢在字里行间,笔者利用评语对他进行点拨,让这位同学明白爱情与责任、时间、学业的关系,使他做出正确的抉择。笔者在自己的写作教学中十分注意学生习作的评语的生命回应,而写作训练也成了笔者和学生展开生命讨论进行生命交流的桥梁,成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温情、最有渗透力的途径。
12.《生命生命》教学心得 篇十二
一、注重阅读积累, 打好“生命之基”
“生命之基”是为聋生打底的基本语文素养, 包含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能力及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 聋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引发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重组。其次, 聋生在教师指导下可系统学习间接经验, 迅速增加知识储备。教师可结合聋生语言发展缓慢、语汇贫乏的特点, 强调其对字、词、句、段、篇、章等的系统学习。
二、加强阅读体验, 感悟生命意义
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过程, 又是情感体验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尊重聋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其理解和感悟生命意义。需要强调的是, 聋生的生命感悟要建立在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之上。为此, 我常用角色体验法帮助聋生理解生命意义, 效果甚佳。例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 聋生因耳聋理解了“人与人的隔离”, 体验到海伦身处无声世界的痛苦。我又让聋生蒙上眼睛体验“人与世界的隔离”, 就这样聋生感受到海伦身处黑暗世界的痛苦。有了角色体验, 聋生便对终生活在无声世界和黑暗世界中的海伦产生强烈关注, 于是海伦打破命运诅咒、赢得内心光明及谱写人生传奇的亲身经历便在聋生心中激起千层浪, 同时促使聋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并积极探寻生命意义。
三、创设教学情境, 点燃生命之情
语文教材具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 可激发聋生的生命之情。因此, 语文教师要让聋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 点燃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人类的悲悯之情。另外, 丰富细腻的情感有助于激发聋生的表达愿望, 加强表达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 我通过精美课件为聋生创设光影世界, 使聋生仿佛置身于我国古代绘画的艺术宝库中, 激发聋生对古代灿烂艺术的景仰之情。可见, 只有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 才易激发聋生的真情实感, 唤醒聋生的生命之情。
四、支持平等对话, 张扬生命个性
语文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生存和生命的多元对话, 使聋生在多元对话中汲取崭新意义, 展示个性风范。因此教师要鼓励聋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精忠报国》一课时, 根据岳飞的性格特点, 我鼓励聋生思考:“岳飞还有别的选择吗?”有个聋生大胆质疑:“性格决定命运, 岳飞到底是‘精忠报国’还是‘愚忠误国’?他为国捐躯阻止不了宋朝的腐败灭亡, 他死得悲壮却也死得悲哀!”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 人人都能成才, 聋生也不例外。所以为聋生提供发展空间、使其张扬生命个性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强化实践运用, 引爆生命能量
13.生命篇心得体会 篇十三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呢?随着部分青少年物质追求的迷失、社会道德的衰落、身心发展的龃龉、有限岁月的虚度,加之自杀行为得不偿失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1、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大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 高广大大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4 生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的规律,忽视大学生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加剧了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
5、,必须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篇二:珍爱生命 警钟长鸣(心得体会)珍爱生命 警钟长鸣
-----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 四棵小学:华克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内容是安全工作培训心得体会,汇报的题目是《珍爱生命 警钟长鸣》。珍爱生命,是虫蚁也知道的事。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仍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忽视的生命还大有人在。生命是是美好的、宝贵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不仅仅是只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因此,我们只有好好地珍爱生命,生命才会放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彰显无限的价值。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每天都有各种安全事故的新闻报道。我们的身边特别是我们工作的单位(学校),时刻都潜伏着许多安全隐患。对于家长来说,假期特别是暑假,他们都提心吊胆,唯恐他们的孩子有个什么闪失,于是他们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培训,学习知识是其次,重要的是确保孩子的安全。今年8月14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危机四伏的夏天》专题,讲的是暑假期间浙江省一个农村小孩玩耍掉进了7米深的水井中;四川省5个孩子到江上戏水1人溺水身亡;江苏省1女孩追赶小狗夹在两屋空隙之间进退两难,家人和邻居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最后是消防官兵用电锤打穿墙体,孩子才免遭伤害。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隐患无处不有。校园内隐患:学生拥挤踩踏、实验安全、上体育课活动课安全、食品安全、“祸从天降”、恐怖事件(今年湖北省:5月20日麻城南湖五 里墩小学就发生了8名学生被砍伤的事件;6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劫持事件,歹徒张某当场被警方击毙。)校外隐患:溺水事故、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拐骗事件等等,我们身边的案例也举不胜举。
以上这些安全隐患,在这里列举的也不过是挂一漏万,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对于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严峻考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
我参加了一些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或培训,给我的心得和体会是:
一、国家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如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发布一系列文件和宣传资料、层层签订责任状、组织督导和检查、还辅之以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处理、还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
但政府部门在安全工作资金落实问题上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有时甚至无雨点”,例如:给学校增派专职保安,大会小会不知说了多少次,学校在一次次惊喜之余,盼来的是一次次失望。然而学校安保出现了一点纰漏,就要追究学校领导、教师的责任。
二、安全工作要靠上级领导和学校校长的高度关注,要靠学校全体教师的真抓实干。
安全工作说一千、道路一万,真正的落实单位是我们的学校,真正的执行者是我们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和教师: 1.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有些分外工作也要做,如 教师护送路队)。学生上学期间每天的晨检和午检,学生未到要查明原因。(报纸曾经报道一条消息:有一位教师晨检时一名学生未到,她打了七次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都无人接听,发现情况不对,她亲自赶到学生家,原来一家人煤气中毒,这位教师救了这名学生全家的性命。)我们不奢望和这位教师一样伟大,但我们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中午、下午放学教师护送路队,教师护送学生到达了指定地点,也就是说过了危险地段,作为教师就是尽职尽责了,即使有什么意外,我们教师也没有责任。因此说教师安全工作的尽职尽责,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免责。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协助学校搞好安全工作。1)经常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安全。使开家长会成为制度化、常态化。2)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课间操集会、告学生家长书、校园广播、学生安全宣传栏等方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大量的事实证明,安全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进行安全教育是万万不能的。3)建立学校安全信息群。(四棵小学上学期已经建立,程国宝老师、叶丹校长建立了班级信息群,走在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前列,值得提倡)学校安全信息群要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本校学生参与,要求他们将发现校园、校外、家庭 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在群里发布,并发布自己对治理安全隐患的意见或建议。提醒全校师生高度关注,警钟长鸣。
4)大力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村委会、社区、企业等对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总之,安全隐患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时时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安全。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因而它是美好的、宝贵的,珍爱生命,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警钟长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我以一位安保人员的经验之谈作为小结:“祸患在你警惕时远离你,悲剧在你麻痹时亲近你,事故在你思想松懈时向你袭来,安全是伴随你生命始终的一位良师益友。牢记:珍爱生命,警钟长鸣!”篇三:何先红《 生命 生命》心得体会
《生命 生命》听课有感
听课人:何先红
听了张丽君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其中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我好好学习。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
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同一篇文章,学生的理解往往各式各样。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空,进行再创造。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的朗读,不仅要达到原有要求的顺畅,而且要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不同来传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由于这篇课文含蓄深邃,学生不易理解,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如反复诵读,齐读,引读,指名读,自主读,形式多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过程,得到过程中的求知之乐,逐步领悟文章内涵,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二、运用导学案来促进学生学习
四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语言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老师将问题提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来共同完成自学环节,学生、老师给与积极的补充,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自学能力,也锻炼锻炼了他们合作能
力。
三、作业设计方面 张老师的作业设计契合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兼顾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达到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这样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总之,她的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放手范围还不够,老师只是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挥。篇四:生命科学竞赛心得体会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急功近利,不为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培养。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完整的创新实验过程,深感责任重大。
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在大量文献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之上,我们认真思考,这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平时,我们还不断的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且对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探究精神,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道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些与实践还有一段距离。老师常说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我们自身最大的价值。当我真正独立去实践,去体验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原来那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段时间对这个项目的付出和努力,让我们觉得收获最大,体会最多的应该是团队合作方面。一个人不管怎样都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漂亮,也许一个人也能完成,但是可能要花上十倍百倍的时间,而且完成的可能也没有那么漂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很感谢这个项目给我的锻炼与成长的机会。篇五:《生命生命》听课心得
在读中思索 在悟中升华-----《生命 生命》教学反思 牛杜二中小学 解晓绒 11月3日,联校组织全镇语文教师进行教研,当天听了镇中小学孙芬教师《生命生命》这节移植课,听完后感受颇深。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捕捉飞蛾、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和倾听心跳三个事例,让我们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课上,孙老师并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从客观上去解说什么是生命;也没有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给学生讲说着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语文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温不燥地引领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通过读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学生懂得了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从教学过程看,孙老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俗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背读,积累好词佳句作储备。整节课,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诉只会扼杀孩子的一切,所以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创新、去尽情地
展示自己。课上让他们自己先讲一讲,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3、反复品读重点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复品读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体会思想,在读中受到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很大特点。如,一入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阶段首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默读思考,在交流个人自学体会时,引导学生品读,注重自我感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注意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读;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如: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并积累语言。例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当学生提出:为什么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挣扎”、“极力鼓动双翅”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在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老师创设了师生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最后老师的反诘追问:小瓜子你拼命地冲出外壳,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几天,你这样做值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命的价值。学生进入情境,发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活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与伟大。尽管本节课有值得高兴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现为:
1、教师有些地方的启发不到位,导致学生“知而无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硬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
3、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不到位,未能给学生以视觉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有“贴标签”之嫌。
虽然教无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准备从这几方面入手:
1、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况;
14.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四
近日一则“大学生掏鸟窝,被判刑十年?”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说:“掏个鸟窝就要判十年,量刑太重。”也有人说:“该大学生掏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的窝,和普通鸟窝不能一概而论,并且该大学生知法犯法,明知故犯,对此行为我们就应该从严处理,决不姑息!”
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实从“掏鸟窝”事件中我们应该明白,每一个生灵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法则,这是自然的规律,更是生命美丽的秩序。我们不应去违背,破坏它。
保护环境,爱护生命人人有责。
生命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人类为了一己私利,不遵守生命生命的法则;精美的象牙饰品,奢华的毛皮大衣,色香味俱全的鱼翅,在这些东西的背后是一只只恐怖的黑手,他们越过生命的界限,将灾难带给这美丽的生命,象牙首饰的背后是一头头被猎杀的大象,毛皮大衣的背后是一只只被枪杀的藏羚羊,可恶的偷猎者无视生命的法则,将死亡过早的降临在这些美丽的生物之上。他们不遵守生命的法则的行为令人发指。而我们是可以让这些生命绽放它们的美丽的,为了不让死亡过早的降临在这些美丽的生命之上,我们可以去拒绝,去抵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要从自己做起,遵守生命的法则。
遵守生命的法则,不是不去打扰,不去接触,而是去保护去珍惜。
我们可以像勃兰特一样,让断翅王蝶上演飞翔的奇迹。要有大爱的情怀,如给鸟儿让位的奥迪车车主,这就是对生命法则的敬畏与坚。
遵守生命的法则,也不是泛爱。不应因蛹化蝶蜕变的痛苦,就帮助它脱离蛹壳,殊不知爱它,却害了它。
【《生命生命》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生命生命读书心得小学12-11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6-10
生命生命语文教学方案06-11
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学反思06-28
四年级《生命生命》课堂教学反思11-18
爱心与生命同在,亲情与血脉共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教学设计09-23
生命篇心得体会10-14
《生命生命》教案(鲁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10
生命的感悟心得体会09-23
《生命的诞生》教学反思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