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精选8篇)
1.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 篇一
17世纪,美国刚移民时,5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随着移民后的大规模垦荒,1.33亿hm2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占国土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带,由于毁林垦荒、战争及工业化的择优采伐,森林覆盖率从90下降到40。
1900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通过允许私人拥有森林的法律,采取优惠政策,使土地转化到私人手中。当时美国西部的森林大部分为联邦政府所有,其余的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将联邦所属的土地转为私有;然后对联邦所属的森林进行控制保护。联邦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森林防火及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并对森林经营、天然林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提高木材利用率等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实施了这些法律、政策,使美国70的森林变为个人所有,同时政府鼓励个人经营森林受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代替了薪材;金属、水泥取代了建筑用木材;石油化工原料的提取,也减少了很多林产品的消耗。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扩大。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重视造林绿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苗圃,在许多丘陵地和弃耕地上造林。由于着手研究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和木材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处理的原木,其使用寿命由未经处理的5~10a,延长到25~30a。此外,先从木材中提取某些药用物质,然后再加工成建筑用材。1925年复合木材诞生并用于房屋建筑,也使木材用量大为减少。而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和使用飞机灭火,则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能力。1930年以后,美国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很快,而且过火后立即进行森林更新,以减少损失。1960年美国对退耕还林实施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私有林的发展。1987年美国政府又推出保护森林的政策,鼓励种树,提供种植草皮的优惠条件。由于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从1925年以后,人口虽然不断增长,但是耕地面积却没有增加。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现在的农业产值比1935年增长了好几倍。1930年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而现在却不足2。人均消耗木材的数量,从1900年到1980年几乎下降了一半。造林速度的加快,使工业林与私有林大量增加,但是联邦林增加不多,森林种植已超过森林采伐的速度,现有的成林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1倍。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球保护环境的浪潮,美国提出了“新林业”理论。它强调森林经营在突出环境保护价值的同时,发展多功能、集约化林业,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强调林业多功能兼顾,建立合理的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国有森林已全面禁伐,转变为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森林旅游和长期研究用林。在近100年的发展中,美国的森林面积仅减少了13左右,从1992年至今,其森林覆盖率一直维持在33左右。
1.2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63亿hm2,森林面积1.5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88亿m3;森林蓄积量为112.67亿m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1位。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我国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
(1)木材大生产时期(1949—1978年)。解放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内大干快上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木材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由于这一历史时期赋予林业的主要使命就是多生产木材以支援国家建设,因而相比较而言,当时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是有限的。对森林资源长时期的过量采伐为后来林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198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这对遏制森林资源锐减的势头、扭转资源危急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里,尽管人们意识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加大人工造林的力度,但森林资源总体增长缓慢,据第3次和第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1988~1993年,森林面积从1.25亿hm2仅增加到1.33亿hm2,森林覆盖率从12.98上升到13.92。
(3)建设两大体系时期(1993—1997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但这一时期,国家对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林业仍然在“自我振兴”。
(4)生态建设前期(1997—2000年)。国家的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林业也加快了其行业发展的步伐。生态建设初期,林业并没有形成系统而成熟的发展思路,同时也未能得到有关方面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因而显得有些空泛乏力。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的决策,决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林业进行重点扶持。这标志着国家对林业的定位已由过去的“产业型”转为“公益型”。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林业立即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让森林休养生息。这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5)进军生态建设主战场时期(2000年~)。进入新世纪以来,林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林业以较大的倾斜和扶持,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国家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当前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正在由主要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和结构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可以说,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传统林业的影子正在日趋淡化,现代林业的轮廓正在逐步显现。
2中美林业发展比较
2.1森林资源比较
林业是受资源约束较强的产业,森林资源存量、资源禀赋对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从资源拥有量看,中国和美国不相上下;但从资源相对占有量看,中国则比美国少的多,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美国的森林覆盖率则达到33左右。我国的人均林地大约只有0.001hm2,约占美国人均量的1/6。
2.2林产品生产比较
我国林产工业的规模明显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在主要林产品生产上,我国与美国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整体上属于低效型结构。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差距。
2.3林产品贸易比较
从九大产品(包括针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阔叶锯材和胶合板材原木、制浆材、单板、胶合板、刨花板、纸浆、新闻纸、纸和纸板)的贸易流向看,我国是主要进口国,美国则是主要的出口国。在全球林产品贸易中,中国是林产品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不断增大。
3美国发展林业的经验
3.1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林业的政策
(1)对国有林经营单位免征财产税。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向国家缴纳固定财产税(5),但国有林的财产(林木及地产)可以免税。据估算,国有林财产至少有500亿美元,这样,国有林经营单位每年可节省25亿美元,用于国有林的建设。
(2)引导小林主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美国的小私有林主达450万个,平均经营面积28hm2,拥有全国59的用材林,提供全国木材产量的一半。为了把这部分私有林纳入集约经营的轨道,联邦农业部农业稳定和保护委员会制定了“农业保持计划”、“林业鼓励计划”,对小林主进行“成本分摊援助”,在资金上保证集约经营的开展。在技术援助方面,联邦和州政府实施了“合作森林防火”、“合作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管理”等计划。此外,由半官方的森林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标准林场活动。所谓“标准林场”其标准有3条:①预防火灾,防治病虫害,避免破坏性放牧;②林地必须固定作为培育林木之用,实行永续作业;⑧必须采用有利于改善林地条件的采伐方式。申请成为“标准林场”的小林主,由森林协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可以享受免费或廉价提供苗木和借用营林机械,非商业性质的抚育伐可以得到经济补助以及技术指导等优待。每隔5年进行1次复查,不合格者,取消资格。从1974年起,每年在标准林场中评选各级“优秀林场主”,国家级的“优秀林场主”还要在白宫举行特别仪式,接受总统的奖励。目前,全国有近万名林学家从事“标准林场”活动的组织工作,“标准林场”的经营面积已达3200万hm2,占小私有林面积的30左右。此项活动对提高小私有林的经营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
3.2林产工业和营林事业统一经营
美国的林业公司(或造纸公司)是高效林业的代表,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林业产业部门。美国高效林业的先驱——惠好公司,也曾经历过“砍完搬家”的困境,20世纪初,该公司在美国西北部创办,起初是购买森林进行采伐,出售木材。但企业在采伐10多年后,就面临资源枯竭,不得不搬往新的林区。加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原料林基地永续利用的要求也更为迫切。1941年,公司创办了第1个林场,着手建设原料林基地。1966年,该公司制订了发展高产林业的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拥有林地面积250万hm2,在国外拥有采伐权的森林424万hm2,公司下属170多个木材加工及造纸厂,另有职工5万多人。有11处种子园、7处苗圃,实行工厂化育苗。每年人工造林面积达6万hm2,占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10左右。公司每年的营林投资约1.5亿美元,每公顷营林投资相当于全国营林平均投资数的2倍。公司在造林、营林、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实行纵向发展,而在综合利用、产品多样化方面实行横向发展,达到了全树综合利用。公司下属的加工厂都包括了制材、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木片、制浆、造纸等分厂或车间。特别是制浆、造纸,作为林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的制浆造纸产量居世界第1位,如果这个行业脱离了林业,就不可能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美国的林业公司是现代林业集团化大生产的体现,较大型的林业公司,平均经营面积8万hm2,其中拥有林地40万hm2以上的公司有7家。所有的林业公司(或造纸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实行林产工业和营林事业统一经营。
3.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林业
美国的林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营林科技队伍,从选育良种开始,研究和总结出一整套营林技术体系,并制订出相应的技术规范。美国惠好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高产林业计划以来,轮伐期缩短一半,产量却相当于天然林的3倍,伐期总收获量达到1000m3/hm2。为了发展高效林业,他们还十分注意木材利用的研究。在美国,为什么能在南方13个州顺利地实施了发展“第三森林”的宏伟计划?其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地研制了南方松人造板新工艺及其成套设备。利用南方松中、小径原木生产厚单板,用厚单板胶合成方材和板材,比传统胶合板节省胶料,而其性能和用途却优于传统胶合板,从而为南方松短伐期人工林生产的中、小径原木开辟了大规模工业利用的途径,促进了高效林业的发展。
4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营林、造林基础。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我国林业的高税赋却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基础,长期以来过多依赖精神鼓励促进植树造林,忽视物质利益刺激。林业基础的加强,营造林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物质利益。当前,要调动林农和经营单位营造林的积极性,必须解决3个问题。一是税费负担,要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逐步减免各种收费比例,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取消各种收费,保证林农和经营单位的合理收益,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要规范林业“一金两费”的用途,该还之于林的,一定要还之于林。三是要结合国内林产工业的需求和我国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科学地确定营林树种,提高营林本身的经济效益。
(2)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系统思考林业的发展,把发展林业同森林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特色加工业、森林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的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的林特产品栽培。利用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建立较完善的林产工业体系。利用气候多样、地貌复杂、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推动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总之,要通过产、供、销、服务一体化,搞好林区综合开发,推动林业内部产业的协调发展,发挥林业的大系统功能,提高林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和对外竞争力。
(3)全面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我国林业竞争力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在今后的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放到突出地位。一要加强基础研究,发挥科学技术在营造林中的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培育适应性强的树种和植株,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减少病虫害;利用遗传基因与栽培技术,优化树木品种与木材品质,提高营造林的经济效益。二要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产工业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及时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高我国林产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通过与世界经济接轨,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使林产工业向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三要发挥林业管理人员信息来源广、信息收集方便的优势,积极向林农传播林业科学技术知识,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2.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 篇二
一、中美金融开放度比较
金融开放度 (1) 计算采用姜波克的国际资本数量型指标公式 (2) , 使用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三个指标之和来表示。
其中FO (金融对外开放度) ;PI (证券投资与GDP比值) ;NIFDI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与GDP的比值) ;NOFDI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出与GDP的比值) 。从1990到2010计算结果如表1、表2:
数据得知, 除了在1991至1997年期间, 中国FO值偏高外, 从证券投资和FDI净流出两项来看, 中国还是比美国低很多。相对美国, 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口径非常小, PI/GDP表示的间接融资占GDP的比值多数年份在1以下, 而美国的这一数值明显更大。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度较低。
二、中美金融结构的比较
下面通过对各类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值来分析中美两国金融相关比率 (FIR) , 从而来对比中美两国的金融结构差异 (3) 。
(一) 中美两国金融相关比率 (FIR) 相差较大
美国的金融资产总量从1990年的274806.3亿美元扩张到2010年的1183059.5亿美元, 扩张了4.3倍, 其FIR从1990年的4.14提高到2010年的8.14提高1倍。而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25.8%, FIR从1990年的1.84上升到2010年的4.08, 提高2倍多, 说明我国经济金融化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与美国比, 我国的经济金融化水平依然较低 (图1)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美联储在线数据库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bank.worldbank.org/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bank.worldbank.org/
(二) 融资多元化程度上中美两国相差较大
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 而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国的融资途径表现单一 (表3) 。而美国则表现为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特点。
三、中美金融效率的比较
金融效率比较借用周国富 (2007) 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进行计算, 三个指标包括:储蓄总额/GDP, 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和贷款额/存款额 (4) 。
(一) 从储蓄率来看, 我国高于美国, 金融体系集聚资本的能力强
(二) 从贷款/存款和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两个指标来看
中国的年均贷存比为86%, 美国为326%;而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中国年均为93%, 美国为121%, 其储蓄转化为投资效率较高。 (详见表4)
四、政策建议
(一) 优化金融结构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 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扩大直接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能有效地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推动我国金融体系整体发展。因此, 第一步是要加大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提升其在融资体系中的比例;第二步是提高债权融资的比重, 多元化融资手段, 逐步降低乃至消除对债券发行量的管制, 改革债券发行的制度, 多元化债券类型;第三步是提高短期债券和商业票据的发行, 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明晰企业产权分配,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培育信用资本市场。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earch.worldbank.org/data
(二) 提高金融效率
首先, 要构建市场化的商业化银行体系,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盈利水平。开发银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充分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技术丰富银行金融产品的种类, 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其次, 要积极推动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培养多元化市场主体竞争格局。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建设, 完善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和存款保险机制, 提高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最后, 要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如保险公司、抵押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 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介体系中的比重。
(三) 推进金融创新
首先, 要创新银行业的运营体制, 促进投资银行的发展。包括开发多种个人理财业务的品种, 在内部控制与开拓业务方面充分吸收国际经验;其次, 要丰富基础金融工具的创新, 包括股权类资产、债券类、商业票据类创新, 为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最后, 要逐步开拓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包括综合开发债券类衍生工具、资产担保证券工具、外汇类金融衍生工具等, 充分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
摘要:本文从中美两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 从金融开放程度、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比较了中美间存在的金融差异问题, 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金融差异,比较,中美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金融开放与经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 .
[2]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3 (07) .
[3]赖达鸣.发展银行主导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中美金融体系比较为出发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4]刘峻慈, 尹久.重新审视宏观审慎监管:基于总体流动性的分析[J].武汉金融, 2011 (10) .
[5]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 2011 (01) .
3.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 篇三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相继建立,跨国公司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渠道的陆续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性、互补性和影响性不断增强,资源配置、利用、整合效率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国际经贸交流与投资合作空前繁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是中国跨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三十年。跨国公司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母国的支持,特别是金融政策的支持。世界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家都相应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用以引导并支持本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与合作。美国在支持其跨国公司发展方面,早已建立了较完备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中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在客观梳理中美跨国公司受政府金融政策支持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客观分析比较两者存在的差异或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推动中国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
一、美国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支持的做法
美国政府支持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金融政策主要表现为美国进出口银行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提供的贷款及担保支持,以及美国中小企业局的金融支持。
(一)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对外长期贷款
美国政府的资本输出,除对外援助外,主要是通过美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对外长期贷款。美国进出口银行是隶属于美国政府的一家金融机构,成立于1934年,它既办理对外短期贷款,也办理对外长期贷款,最长的期限可达30年。该银行提拱的对外贷款每笔金额均高于商业银行,而其贷款利率则通常比商业银行低,是典型的国家政策性银行。
美国进出口银行对于厂商对外贷款申请的审核,除与一般商业银行同样重视借方信用和偿还能力外,还着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政治因素,只有在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能提供贷款;二是业务范围,对外贷款不得妨碍私营银行的业务,即不与商业银行抢业务;三是贷款性质,对外贷款主要是为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需要;四是贷款作用,对外贷款要对美国出口贸易起到促进作用。
(二)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融资和担保
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作为联邦政府中一家独立机构,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在帮助美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及实现美国对外政策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公司不与一般商业银行抢业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都是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该公司主要用金融服务来帮助美国私人企业扩大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同时,以美国政府的名义和信用作担保,从多个方面帮助美国私人投资者进行融资,扩大海外投资与合作。该公司目前已经为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建与扩建项目提供融资和担保,涉及农业、能源、自然资源、建筑、电信、银行等各个经济领域。
美国私人海外投资公司只对美国公民投资的新项目、私有化项目、现有工厂改扩建项目提供融资和担保,其客户只能是美国公民,或是完全由美国投资者拥有或控制的外国企业。如果属于外国拥有、美国也投资参股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只对其中属于美国投资部分提供担保。对那些可能增加美国潜在出口和就业机会的新的基础设施项目,该公司会设法给予美国公司在与外国同行的竞争中提供帮助,使其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此外,该公司还为美国中小企业在新兴市场的投资方面提供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向海外推销产品和提供服务。
美国私人海外投资公司所提供的融资和担保项目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必须能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有潜在的正面影响,自身财务状况良好,且对东道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能够带来明显好处。
(三)美国中小企业局的金融支持
美国的中小企业局成立于1958年,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投资贷款及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直接投资贷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帮助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凡是经《财富》杂志评选出的1000家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向中小企业局申请直接投资贷款,其金额从90万美元到700万美元不等。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主要是指为到友好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中小企业投资人提供担保或保险贷款或直接贷款。此外,美国中小企业局还特许和资助设立小企业投资公司,交由私人所有和自主经营,其业务主要是向具有较高风险而难于从一般渠道得到投资支持的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进而扩大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占有率。
二、中国政府借助金融政策支持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做法
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支持“走出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等业务提供了出口信贷、优惠贷款、担保和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支持。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对“走出去”的企业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支持。
(一)卖方信贷
中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企业开展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提供了卖方信贷支持,尤其是能够带动工程施工、施工机具、国产设备、材料、技术管理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工程承包项目。涉及的主要行业有石油化工、交通设施、电信、电力、制造加工等。表1是中国进出口银行2006-2012年发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情况,反映了该行与企业“走出去”相关贷款的快速增长。
(二)对外优惠贷款
对外优惠贷款是指中国政府指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的具有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低息贷款,亦即进出口银行为业主方提供的买方信贷。自200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方企业合资合作,向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业主方提供了数额巨大的买方信贷。
对外优惠贷款主要用于借款国开发和建设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社会福利项目,也用于借款国采购中国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技术服务以及其他物资。
(三)资源开发类投资合作法人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五金矿产等大型企业提供了资源开发类投资合作法人贷款,用以重点支持这些企业集团在境外投资和并购业务对资金的需求。投资和并购的项目主要包括:能源(包括油气资源和国家紧缺金属矿产资源)、原材料、基础设施、农林业开发等,也包括与资源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等。endprint
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法人贷款包括:向“走出去”的资源企业提供股本或软贷款;技术援助贷款,即项目前期费用贷款,最大规模可达到5000万美元,利率为0-3.5%,最长还款期为15年;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大额长期贷款,还款期为15-30年。
(四)境外投资贷款
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本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各类项目所需投资发放的本、外币贷款被称为境外投资贷款,其对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企业或中资控股企业;其支持的项目主要包括:带动国内设备、技术、产品等出口的境外投资建厂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国内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出口竞争能力的境外研发中心、产品销售中心和服务中心项目;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境外企业收购、并购或参股项目,以及境外资源开发项目等。表2是中国进出口银行2006-2012年近7年发放境外投资贷款的情况。
(五)对外投资合作担保
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投资合作担保业务为国际担保业务,其支持的范围包括: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外承包工程、境外加工贸易、海外投资等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自1996年开始开办对外投资合作担保业务,2003年以后,该业务全部交由经营性分支机构办理,没有经营性分支机构地区的对外投资合作担保业务由总行营业部办理。实际工作中,中国进出口银行通常以保函(含备用信用证)形式向境外债权人或受益人承诺,当债务人(被担保人)未按有关合同赔付债务或履行义务时,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履行保函所规定的义务。该业务的管理部门为进出口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
具有法人资格、有外经、外贸经营权,符合《境内机构对外地担保管理办法》要求的企业和机构均可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办理对外投资合作担保业务。
另外,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把国内资信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的授信额度(含外汇授信额度)延伸到海外投资与合作,允许这些企业总部对其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但是能够获得授信额度的企业为数不多。
(六)信用保险和担保
自2000年开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根据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业务发展的需要,积极为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信用保险和担保支持,并联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开展信用保险项目的融资服务。表3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8-2011年支持出口和投资规模。
(七)中非发展基金
2007年3月14日,中非发展基金由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和承办了首期10亿美元。中非发展基金总规模为50亿美元,存续期为50年。中非发展基金是国内第一只专注于对非洲国家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投资对象主要为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企业或项目,以及到非洲开展经贸活动的中国企业。其投资方式与业务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准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投资管理及咨询服务。对非洲国家恢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经济型农业和制造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投资、开展资源领域全方位合作,以及支持中国的企业在非洲开办的工业园区建设等,都是中非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三、中美政府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金融政策比较分析
(一)金融政策框架的系统性
从中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实施主体来看,各种金融政策都出自政策性银行、专门的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似乎已经形成系统。但与美国相比,无论是美国的进出口银行、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还是美国中小企业局,都是以政策性支持措施为主。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财政部,因为其不以盈利为目标,所以不会产生支付危机,即便出现亏损,它仍旧可以尽最大可能为美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美国海外私人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第一是公司自有资金积累;第二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第三是政府提供的廉价借贷资本,其提供的政治风险担保、有限追索权项目融资等都是以美国政府的名誉和信用做担保的。尽管中国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的金融政策总体框架是完整的,但是系统性很差,主要表现为各项金融政策之间不够衔接,指向错位,难以达到聚势成力。例如,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各项金融政策之间并未因为支持企业“走出去”而产生质的变化,没有形成新的凝聚力。
(二)金融政策内容的协调性
从中国目前执行的各项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金融政策内容上看,一些金融政策措施协调性不足,甚至相互掣肘。由于国家战略导向不够明确,国务院尚未建立对外投资合作的常设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相关金融政策出自多个部门,各项金融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不能形成合力,影响了金融政策的导向性和作用效果。一个监管部门简化的审批程序被另一个部门严格监管起来,这个部门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另外一个部门的审批中却受到限制。这种情况导致跨国公司不知所措,审批成本很高,甚至贻误了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与合作的商机。
(三)金融政策支持的侧重点
纵观中国现行的各种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合作的金融政策,几乎都是侧重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而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为美国中小企业在新市场的投资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向海外推销产品和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中小企业“走出去”。
(四)金融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产品经济逐步转移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轨道上来的,原有的行政、计划等观点对金融政策制定或多或少地带来影响。也就是说政策的制定者强调的是支持力度和带来的结果,而忽略了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而美国一直以来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政策的支持只是起到引导及辅助作用。
(五)金融政策实施的大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金融基本上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分离型经营模式,也就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业经营,不允许混业,其业务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督和管理。而美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由混业经营取代了分业经营,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可以开展金融中介服务,法律上不再区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业务,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快速发展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弥补了政策性金融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合作支持的缺陷或不足。
四、中国加快并完善金融政策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建议
第一,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政府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及全球跨国公司布局的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金融政策实施过程中,强调互利共赢,淡化替代和对抗,强化与当地企业合作,增强利益绑定,通过高度“本地化”来弱化政治风险;重点支持研发增强型、品牌获取型的海外投资并购行为,鼓励中国跨国公司结盟,形成跨国公司产业集群,从而增强综合实力。
第二,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鉴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式是跨国并购,而且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界限逐渐淡化,政府应该鼓励跨国公司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在原有绿地投资基础上,探索运用股权投资和跨国并购等新的对外投资方式;建好境外经贸合作区,实现优势产业转移;重点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家知名品牌。
第三,防范对外投资合作外部风险。为防范国际市场社会治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战争和金融风险,要健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构筑包括立法、外交、金融等措施在内的风险防范体系。在金融政策上,加大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保障的力度;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风险基金,引导企业增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通过税前抵扣等方法弥补经营风险造成的损失,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4.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篇四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 蔡红生(作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1日
【编辑推荐】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在这个万物共生的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它独特的地位。我们欣赏特色文化,我们追求和谐文化,希冀透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这个窗口,窥视并探究这个多彩世界色彩斑谰的文化的冰山一角……
【内容简介】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穿科学发展观,运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纵横交错中以点带面的方法,从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大学校园文化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在寻觅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分别对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主体、主要内容和主要载体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力图提出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选择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之解释 一 选题的确立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讨之路径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原则 三 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第三节 概念之辨析 一 文化 二 校园文化 三 大学
四 大学校园文化第二章比较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中美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美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 中美大学产生与发展的相关比较 第二节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历程的比较
第三节 影响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 主流文化 二 宗教信仰
三 社会发展第三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主体比较 第一节 大学校长 一 大学校长的选拔
二 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与职业经历 三 大学校长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节 大学教师
一 大学教师的选拔与运用 二 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 大学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大学学生工作者
一 大学学生工作者的起源与发展 二 大学学生工作者的价值取向
三 大学学生工作者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大学学生 一 大学学生的招考录取 二 大学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 大学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第四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内容的比较
第五章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比较 第六章 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理想选择 结语:我理想中的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的博士生蔡红生经过八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去年年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答辩毕业,其博士论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在盲评和答辩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十年磨一剑,虽然他攻读博士学位、撰写博士论文的时间拖得长了些,但他长时间执著追求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令人欣慰。作为导师,在他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之际,为其作序,当然十分高兴。蔡红生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研究员,作为援疆干部任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此前长时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曾多次借调到教育部有关司局工作,这些丰富的工作阅历,使他有机会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1995-1997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被教育部派往美国,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学(林肯校园)访问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专门对美国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其博士论文选题就是在此基础上确定的,该选题后来还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这一切,为他做好这个项目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令世人注目的今天,建设中国的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中国政要和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大学人的孜孜追求。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流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撑,一流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代,美国大学的实力已雄踞世界之首,以美国大学校园文化为比较研究对象,探索中国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之路,成为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的迫切需要。(张耀灿)
【后记】
在漫长的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常常期盼着论文出版成书、撰写后记的时刻。我想象,在这个时刻,我要饱含深情,畅谈我的悲欢得失,倾诉我的甜酸苦辣,表达我的满腔谢意,描绘我的美好愿望。然而,当这一时刻真正到来的时候,面对熟悉的键盘,我竟不知从何敲起!
这本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而写成的书,历经了八年时间。这个写作过程实在是太长了,长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然而,正是由于过程的漫长,才使我受到的磨砺如此深刻,得到的关怀如此深切,获得的阅历如此深远。八年来,我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也有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有过失望,从而产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悲观情绪,退却、逃离和放弃的想法不时闪现,也有过高昂,从而产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浩然气概,奋力、坚持和图强的念头终占上风。八年里,我付出的不仅仅是辛劳和汗水,我收获的也不止是知识和学位。
我首先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张耀灿先生。做张先生的学生的历史很长。1980年,我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张先生就作为著名哲学家陶军教授的助手,到我们生物系七九级“蹲点”,给予了年轻的我和我的同学们以许多有益的教诲;1985年,我作为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的第二届学生,以一个理科出身的学生政工干部,在张先生门下开启了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启蒙教育;1997年,我从美国进修回国后,第二次投奔先生门下,接受他和已故的饶定轲教授①的指导,攻读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2001年,学术幸运之门再次为我开启,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博士生弟子。
【文摘】
美国的高等教育最初是移植了英国的模式,英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不同流派在美国得到了各自的尝试机会。南北战争是美国成为现代国家的起点,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清了道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社会逐步由农业化过渡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由皮尔斯、詹姆斯、杜威等人提出的实用主义哲学逐步成熟。同时,由欧洲传人的科学教育思潮产生深远影响。美国逐步吸取了不同国家(主要是欧洲)的大学制度和思想,把这些不同的大学理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和美国自身的实用主义哲学相结合,逐步发展起了有鲜明美国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尤其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大学制度,那就是“学术性学科与实用性学科同在一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兼容;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并举;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兼顾;自治、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以市场为导向与多种渠道和方式调节相结舍,办学方式灵活多样”。
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美国社会学家沃勒(W.waller)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研究学校文化的学者。他在1932年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中首次运用“学校文化”概念,并从文化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后来,布鲁韦尔、考勒曼和麦克顿等人采用结构一功能主义的观点,将学校视为一个社会体系,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这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美国学者本森·斯奈德(Benson R.Snyder)的《隐蔽课程》,因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院文化和社会文化作了深刻的分析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社会学家霍奥德·贝克(Howard Becker)以人类学的研究风格对学校的学术生活进行了研究,并对医学院的学生生活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影响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压力;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的《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从校园文化的主体和管理角度对美国大学校园中的各类文化因子提出了明确而精妙的看法。
【书评】
构建有特色的大学文化
目前关于文化理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关于校园文化则相对较少,关于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的研究更少。《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一书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细致研究,是一部颇有意义的力作。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在这个万物共生的地球上,每个个体都有它独特的地位。我们欣赏特色文化,我们追求和谐文化,希冀通过中美大学校园文化这个窗口,窥探并研究这个世界色彩斑斓的文化。”作者以创造和传播传承文化为职能的大学为阵地,就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作者不再纠缠于狭义与广义之分,而是建立在具有科学本质的文化概念之下。如他研究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生活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特别是“群体精神”的比较,凸显了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关于载体的比较则显示出中美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精神层面和载体层面的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现代化语境下文化的本质予以更深更科学的理解,还有助于生动展示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典型的亚文化形态的生动图景。
相对而言,美国很少有封建传统和负面政治因素的束缚。美国是移民国家,大学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照搬欧美国家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加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的多样性发展,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内容显得单一贫乏。
5.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研究. 篇五
信用卡是国际流行的先进支付工具,论文发表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电子货币,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金融业现代化的象征。
中国被称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近几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基础、业务经验还是运作水平都处于较低层面,而且受到技术水平、用卡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目前信用卡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一种复合型金融工具,信用卡在中美市场的差异说明信用卡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变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信用卡发展的经济环境、营销手段等,可以优化信用卡业务发展模式,为信用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后,充分利用银行的网络资源完善和发展信用卡业务,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各家发卡银行为抢占信用卡市场都在积极推出车行的信用卡,使得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交易量和透支余额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同时,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不断吸引着消费者,持卡消费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新时尚。
但是,中国信用卡市场规模较小,效率较低,导致中国信用卡市场呈现出一高两低的特点,即每笔交易额高,交易量低,信用卡信贷比重低。而阻碍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信用卡业务的严格管制、受理市场规模较小以及较高的通讯成本。
(二)制约因素(硬件方面)
1、信用卡产品尚不规范。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发行、使用的信用卡绝大多数是借记卡。银联2006年发行的标准卡中,借记卡1.41亿张,而信用卡只有313万张。由于缺少个人资信、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手段,发卡银行对风险普遍抱有畏惧心理,对信用风险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这是制约信用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设备、技术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发卡银行电子化水平不高,通信设施不健全,加上程序设计与使用、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商户、储蓄网点与发卡银行之间还未能完全实现联网,使一些网点业务处理处于半手工状态,当持卡人消费时,授权速度又太慢,异地用卡授权手续繁琐,不能直接授权,使持卡人长时间等候,体现不出信用卡方便、快捷的特点,影响了信用卡的形象。消费后资金结算时间长,再加上有些信用卡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柜面服务跟不上,办理业务不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有些发卡银行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中,信用卡会计核算程序在设计上存在不足。
3、发卡银行之间缺乏合作,未能真正利用网络资源。通用性是信用卡的特征之一,也是信用卡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中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在业务上盲目竞争。各发卡行在网络建设、设备配置、商户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为商业银行间彼此竞争的手段,发卡银行之间只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不能成为合作伙伴。这就造成了各发卡银行之间网络、设备不兼容,商户不能共享,使得中国信用卡业务发展不能形成合力,用卡环境受到限制,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服务问题(软件方面)
1、服务与收费。信用卡所提供的方便性与安全性,是其产品的核心。但在中国真正的信用卡并不多,目前的大多数信用卡实际上只是一种可以延期付款的借记卡。另外,中国银行并没有提供信用卡应有的信用担保,信用卡被盗用的风险和损失全部由消费者负担。事实上,中国银行从开办信用卡业务之时就一直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规避风险,拒绝提供真正的信用担保,最初甚至要求消费者以存款质押。在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银行却还要按国际惯例收取年费。但他们没有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信用卡无论是产品内核还是服务都和国际惯例相差甚远。
2、个别发卡行金融政策观念不强,不按《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执行。为了吸收存款,为某些企业将存在银行基本账户上的存款转到信用卡账户上,有的甚至将单位商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行政费等转入信用卡户,为企业单位办理转账、提取现金、发放工资、奖金等,实质上超越了信用卡业务功能,履行了银行基本账户的结算功能,形成了多头开户,为企业逃避还贷还息、偷税、漏税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中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比较
(一)中美信用卡市场规模的比较分析
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银联标准卡境内新增1.44亿张,占到银行卡市场增量的68%,共有11家银行发行了400多万张标准的贷记卡,成年人持有信用卡的比例开始接近3%,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的比例开始接近1%。可见,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市场规模还较小。
据统计,美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超过了10亿张,成年人持卡比例超过80%,信用卡占持卡人日常支出比例为25%;在8000万拥有信用卡的家庭中,未清偿的平均欠款为6000-7000美元,并且只有40%的持卡人每月偿清信用欠款而享受免息期待遇,其余60%的持卡人都愿意选择最低还款方式承担贷款利息。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信用卡市场还处于新兴市场形成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中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比较分析
总结境外银行卡市场的经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邮购分期付款、POS分期付款、签购单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市场实践中,POS分期付款、现金分期付款较为流行。
在境外较为发达的信用卡市场中,分期付款业务的开展情况并不一样。在英、美等国家,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比较充分,不仅银行、专业化机构大量发行通用型信用卡,许多大型商户也普遍独立发行私有标识信用卡。相对于通用型信用卡,私有标识信用卡的一大特点,就是为持卡人的商品购买提供费用较为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甚至零费用)。因此,在美国,通用型信用卡通常不提供分期付款计划,但是,为了争取新客户申请通用型信用卡,发卡机构偶尔也会提供较优惠的分期付款计划。
对于美国等发达的信用卡市场而言,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前一阶段,在“邮购分期付款”的基础上,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在全国积极推广“POS分期付款”及“签购单分期付款”,市场拓展非常迅速。
中国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迅速发展,不仅是银行通过产品创新争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也深刻地反映出银行正在探索完善现有的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中国自2003年进入“信用卡元年”以来,银行都把信用卡视作最有潜力的个人金融业务,投入资源大力发展。年费收入、循环利息和商户佣金是信用卡业务的三大收入来源,目前,减免年费已经成为常规性的促销手段,同时,持卡人尚未普遍养成使用循环信贷的习惯、信用卡沿用借记卡较低的商户扣率标准,进一步限制了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期付款等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寻求盈利增长是各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6.中美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比较研究 篇六
在美国,教师资格证是申请教师职位的必要前提。所有的教师职位申请者必须拥有拟打算竞聘教授年级的水平或将负责的学科领域的资格证书,这个证书必须同时满足州适任标准(如按证书授予法规和规章得到许可)和地方资格标准(如满足特殊类型教育训练和经历的工作规格)两个适任标准,且通过州教育厅教师资格审查合格后才有可能获得聘任。另外,美国大部分州对中小学教师学历的最基本标准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州教育厅对教师资格审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位与学历,还包括教学技能、测验成绩等。除此之外,各州和学区还对参与公立学校聘任的教师规定了一些其他必要条件,如要求被聘者在本区居住;是本国公民;身体健康;能以忠诚誓言宣誓以支持宪法政府,反对任何武力或暴力颠覆等等,从而排除那些无法满足大众期望或危及良好工作表现的个别教师[1]。
在我国,随着教师职业的不断专业化,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也逐渐成为教师任职的首要条件。在学历要求方面,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小学教师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是中师及其以上学历;初中和高中教师须具备大专及其以上学历。除此以外,一些地方性法规还规定了参聘教师必须身体健康、政治思想先进、热爱拥护中国共产党等。
1.2 聘任程序(Teacher Employment Procedure)
在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的一般程序是:根据当前及长远规划,由学区人事关系部门负责人通过媒体在全国乃至全球公开发布招聘信息,面向全社会广泛筛选。不管是通过报纸、杂志还是通过电视、网络发布的招聘信息,内容都包括:校名、空缺职位情况、年纪、学科、职位的资格要求、工作量、报酬以及申请程序等。应聘者需要向学区递交相关书面材料,申请当教师的人员经过选拔委员会的考核(选拔委员会一般由学监或校长、教学主任、学区教育委员或学校董事组成),即通过提问、交谈、笔试等方式全面了解应聘者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交往及团队协作等能力。考核合格后由选拔委员会向学区教育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推荐,由学区教育委员会或学校董事会决定聘任与否,若决定聘任便与应聘者签订聘约,中小学教师的试用时间一般为三年。
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的具体程序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法源性规定。实践中,中小学教师一般实行“三定一聘”制,即“定编、定岗、定责、聘任”。“定编”,指每学年暑假,由教育局根据上级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所属学校教职工的编制总数;“定岗”即由学校依据学科、班次和工作需要在编制总数内确定各种工作岗位;“定责”即由学校依据各种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聘任”就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校委会聘任教师。但对于“以校长为核心的校委会”如何聘任所需教师,各地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以校长为核心的`校委会聘任所需教师”还仅是一种理想,因为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聘任权几乎在县、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且多实行派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聘任。而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的聘任程序一般则是:在前面的“三定”之后,由学校的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校务会通过媒体发布招聘信息,然后由校务会或教育行政部门收集并审查申请者的资料,再从筛选出的资料合格者中选出一部分较优秀的参加现场考核,现场考核主要由学校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校务会组织对应聘者进行笔试、面试等,考核合格者由校长或上级教育行政领导决定是否聘任。若决定聘任便与之签订聘约,被聘者的试用时间因城市、地区不同而不同。
1.3 聘任合同(Employment Contract Format)
在美国,被聘任的教师需要与学校董事会签订聘约,通过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并保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且聘约受法律保护。(教育论文 )由于美国教师分终身职和非终身职,非终身职通常又包括试习教师和临时教师(美国的终身职教师在被聘任时大多数情况仅限于教学身份,以试用者身份聘任的教师通过在3年服务期里有令人满意的服务可以获得终身职,然而临时或替代教师不可以获得终身职,无论其服务期限有多长),所以为了适用于不同教师的聘任,美国对中小学教师采取三种合同方法:长期合同、短期合同和一年期合同。长期合同通常适用于终身职教师,短期合同和一年期合同通常适用于非终身职教师,聘约期满可以续聘。美国教师聘任合同在形式上必须满足相关法规对教师合同的具体规定,大多数州法律要求教师聘任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美国教师合同内容要求明确教师的职务、工作量、任教学科和任教年级、工资报酬、聘任期、有关问题的法律程序、责任以及就职日期。合同不必须包括关于聘任条件和环境的所有相关信息。教师合同包括任何相关州法律的规定,比如关于教师任期和辞退程序的规定;此外,合同包括合同签署时校董事会已采用的任何规章和规定。如果教师合同包括教师同意遵守校方采纳的所有或特殊规章和规定的声明,那么教师合同就应该包括那些在合同生效后才被采纳的规章和规定[2]。
在我国,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要式合同采用书面形式,非要式合同采用口头形式,而我国教师合同一般采用的都是书面形式,规定了教师和校方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法律意义。聘任期限有短期、中长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对流动性强、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一般签订3年以下的短期合同;岗位或者置业需要、期限相对较长的合同为中长期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合同期限。教师聘任期最长不得超过应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年限。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经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上述任何一种期限的合同。对在本单位工作已满25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聘用单位应与其订立聘用至该人员退休的合同。
1.4 解聘(dismiss)原因及程序(procedure)
在美国,解聘是指因为惩戒性的“合理原因”(通常是学校法规明文规定的原因)而结束聘任。美国的解聘不同于不续订合同和临时解聘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在任何被聘者身上,而是不管终身职还是非终身职,剥夺其在聘任者领域内的所有聘任权利,解聘的法律理由是强制性的、排他的。如果是一个错误的解聘将构成违法,并且委员会有责任给教师复职、补偿教师损失的工资和聘任利益及对教师声誉可能的伤害。所以,美国中小学教师解聘被视为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般在严格考核基础上由校董事会集体决议。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教师解聘原因主要有不称职、不服从或违反行业道义。不称职指教师缺乏传授知识的知识或能力,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虐待学生身体,违背校规,缺乏合作性,不能维持纪律等;不服从指以持久的故意行为为基础对抗领导,如无授权旷课、鼓励学生不服从或不尊重学校当局、不允许管理者在课堂里考察其工作,违背体罚规章等;违反行业道义是指一些不配做教师的行为,如对学生使用攻击性的语言、威胁或侮辱同事等。学校董事会对考核不合格教师进行解聘的程序因试用期教师和终身聘用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对终身聘用教师,辞退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州法令都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州法律还规定了终身职教师被辞退前应遵循的程序,这些法律强制性地要求给予教师被控告或解聘职位的通知,说明解聘的理由;终身职教师一般在接到书面解聘警告之后、正式解聘之前,可以要求法律程序的保护,它包括:允许教师听取证词,查阅书面证据材料,给教师以收集证据和听审的机会,在听证会(hearing meeting)上校董事会有责任证实辞退有合法理由,教师也有自我辩护的机会;教师可以聘请律师和要求允许他人旁听,对作为听审会听审团的地方教育委员会的审定结果不服时,教师可以投诉于初审法院也可以上诉至州最高法院,如果教师胜诉,由法院命令学区继续聘用该教师。对试用期的教师,如果考核不合格,达到前述的解聘理由,学校在每学年终止时都可以向其发出终止聘约的书面警告,若在期限内没有令人满意的改进,将会被正式解聘。受到这样辞退的试用期教师不能要求法律上的某些程序保护如听证权,但一些州法律通常还是规定了解聘非终身职教师的最低限度的程序权,如被给予不续订合同的原因通知及作一份特别的书面要求以获得董事会决定不续订合同的原因陈述等。总之,美国中小学教师解聘程序比较完备,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3]。
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解聘主体一直不太明朗,不少校长认为学校在教师解聘上缺乏自主权,无法真正解聘教学水平低的不合格教师,因此学校只存在“转岗”,不敢解聘;而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则通过自定规则,大范围地突破国家法律约束,严重地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解聘又成了学校管理权力滥用的工具,一些学校甚至以“校长负责制”为借口,把教师解聘权完全归属于校长。《教师法》对何种情况下校长可以给教师行政处分或解聘作了如下规定:(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这个规定采取的是列举形式,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这三种情况的教师才可以解聘。但对如何解聘即解聘的具体程序却没有相应的规定,也没有对错误解聘后的法律救济问题进行规定[4]。
2 我国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聘任过程中应受到的启示
2.1 严格教师参聘资格
与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在学历上的要求明显落后于美国,美国中小学教师学历的最低要求已是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而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参聘教师的学历要求还仅是中师。教师教育与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学识的高低,所以提高我国中小学参聘教师的学历要求,对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在学历要求上较低外,招聘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参聘教师的资格审查内容应更加全面,在以后的教师聘任中,加大对参聘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成绩等方面的审查。
2.2 规范教师聘任程序
通过对中美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比较看出,美国中小学聘任教师有严格的、较为科学的、有法可依的程序,且招聘工作自始至终都公开、透明。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招聘的公开化和透明度不够,且多是小范围的招聘而非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广泛招聘优秀教师;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自主权不够等。教师聘任是参聘者进入主聘学校教师队伍的入门关,只有把好这个入门关才更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而没有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对教师聘任工作进行指导,势必会造成教师聘任工作的混乱以及个别权力者对权力的滥用。所以,在我国今后的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中,首先应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教师聘任程序。
2.3 丰富合同内容与形式
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内容详尽:既包括受聘者的权利与义务,也包括聘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既包括受聘教师的工作量、工资待遇,也包括教师将被解聘的事由等内容。而我国教师合同的内容过于简单,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得不够明确、不对等,甚至相当一部份聘任合同被异化为教师单方的责任状。另外,我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的形式和方法单一,虽然我国聘任合同包括短期、中长期和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但许多学校把合同期限定为短期聘任合同,而且不少合同还具体要求一年一聘。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聘期较短,不利于教师熟悉教学对象、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利于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5],所以我国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聘任制改革中应加大力度规范教师合同内容,使教师的聘任条款尽可能详尽并法制化,还应完善教师聘任合同形式,增加终身职教师聘任合同,使教师聘任合同形式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学校良性发展。
2.4 解聘工作应法制化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解聘是件很严肃的工作,特别是对终身职教师的解聘,不仅要严格依法定解聘程序进行,还赋予教师听证与上诉的权利。对错误的解聘,法院不仅会勒令学校恢复对教师的聘任,教师还可获得相应的救济。而我国中小学教师解聘工作的实施举步维艰,学校要么不敢解聘教师,要么由校长一人滥用权力、独拥解聘权,解聘工作无规范的操作程序,教师无听证权,也无法律救济的相关规定,致使我国教师解聘工作无法可依,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对不合格教师的不恰当继续聘任和对合格教师的不恰当解聘,极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所以我国应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解聘工作的程序、被解聘者的权利与义务等进行规范[6]。
参考文献
[1]丁文珍。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状况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3):42-45.
[2][美]Louis Fischer,David Schimmel,Cynthia Kelly.Teacher&the Law-Third Edition[M].Longman Publishing Group,1991:89.
[3]朱永国。美国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及其特点[J].教学与管理,,(4):77-80.
[4]陈恩伦等。公立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评析[J].教学与管理,,(10):12-15.
[5] 邹琪。中美中小学教师聘任合同比较[J].教育科学,,(1):58-60.
7.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 篇七
一、美联储“通胀目标制”的特征、优点和局限
1.“通胀目标制”的内容和特征。
Goodfriend (2007) 总结了“通胀目标制”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 中央银行公布明确的通胀目标;第二, 致力于对冲通胀冲击, 并以此使该冲击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第三, 央行关于经济和利率政策的想法和计划对公众是透明的;第四, 利用正式的监管机制明确中央银行对通胀的责任。
具体就美国来说,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公开市场业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物价缺口 (主要地位) 和产出缺口 (从属地位) 。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是物价稳定和产出稳定, 其中, 物价稳定是重点, 在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基础上, 才可以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以缩小产出缺口。充分就业目标与产出稳定目标基本是一致的。汇率稳定是美联储政策目标之一, 但不作为主要目标而存在。美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美元对其它货币的比率主要由市场力量决定。总的来说, 美联储的最终目标是单一目标 (物价稳定) , 这避免了多目标间的严重冲突。
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随着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和金融工具创新的不断发展, 西方国家货币量的精确衡量日益困难, 各国央行纷纷放弃调控货币量的做法, 代之以调控利率水平, 实证研究表明这使得货币政策的操作更加精确。美联储三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中, 公开市场业务是最主要的, 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现公布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再贷款由于金融机构担心影响自身信誉不愿申请作用有限;存款准备金率效力太强, 对银行影响也难以预测, 更重要的是, 这一工具很难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密切结合, 因此, 美联储几乎不使用 (Cecchetti, 2008) 。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基本遵循泰勒规则。美联储在决定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保证其能够遵守单一规则。单一规则和美联储定期向公众公布政策目标的制度设计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从而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2. 美联储“通胀目标制”的优点。
90年代以来, “通胀目标制”在实现以核心CPI为标志的物价稳定方面是成功的。实行“通胀目标制”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消灭了两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经济发展也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事实证明“通胀目标制”具有某些优点。第一, 单一目标 (物价稳定) 和单一中间目标 (联邦基金利率) 可以避免由于多个目标间的逻辑冲突而引起的政策效率降低。以最终目标为例,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则表明二者可能同时上涨。如果央行意图兼顾二者则可能顾此失彼。第二, 单一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容易衡量, 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度, 同时可以避免多工具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第三, 预期在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一阶段, 我国人民银行就非常重视对通胀预期的调控。单一规则和美联储定期向公众公布政策目标的制度设计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 从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3. 美联储“通胀目标制”的局限。
次贷危机暴露出美联储“通胀目标制”的若干局限, 主要是对资产价格波动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近30年来, 在一般消费品, 尤其是核心CPI商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 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并且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 对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 甚至屡次以经济泡沫和金融危机的极端形式表现出来, 给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从历史情况看, 在原有“通胀目标制”框架下,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问题似乎难以找到合适的办法。目前, 理论研究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 以现任美联储主席Bernenke为首的学者认为“弹性的通胀目标制”足以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问题, 坚持Greenspan“事后援助”的观点, 反对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以Cecchetti为代表的学者则坚持事先防范的观点, 认为应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两种观点的争论基本是在“通胀目标制”框架下展开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走入了困境, 亟需理论上的突破。
二、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及其优点和局限
1.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近年来, 央行货币政策目标逐渐向以保持币值稳定为主转变。《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依法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理论上, 币值稳定包含内外两方面内容, 对内指物价稳定, 对外指汇率稳定。因此,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多重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汇率稳定等。经济增长往往较物价稳定更受管理部门重视, 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往往以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近期, 管理部门将通货膨胀目标调高至4%而经济增长目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可以为此提供部分佐证。
区域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救济等也包括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之内。2009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写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投放, 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金融配套服务;按照‘有保有控’的原则, 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西部大开发、节能减排、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放的贷款。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 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这表明在传统四大最终目标之外, 我国货币政策还承担了其它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同时兼顾货币量、利率水平和信贷额。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几乎每年都设定以M2增长目标, 这一做法直到2008年才停止。信贷额度也始终是人民银行重点关注的, “控制信贷额度适度增长”的说法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屡屡可见。随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 货币量的衡量和控制越发困难, 许多学者建议以银行间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认为可以改善政策实施效果。近些年来,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有此趋向, 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中, 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的变化逐渐承担起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的部分任务。
政策工具至少与政策目标数量相等, 政策才会有效率。对应于货币政策的多个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不限于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综合调整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再贷款 (再贴现) 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在内的工具篮, 公开市场业务则作为日常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发挥作用。值得重点强调的是, 窗口指导在我国的作用不容忽视, 人民银行不定期召开窗口指导会议。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 窗口指导在某些情况下无疑发挥了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可以概括如下图:
2.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优点和缺陷。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自身的优点, 最主要就是基本上适合我国国情。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宏观经济基本制度的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要求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其政策实施越发成熟, 效果也有明显改善。这说明, 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有是合理的。
而且, 我国货币政策见效快, 效果显著。2008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我国货币政策从偏紧转向宽松, 较短时间内, 我国银行信贷额大幅增长, 流动性供给迅速增加, 极大缓解了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 我国货币政策还在支持落后地区和重点支持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存在明显缺陷。第一, 多个最终目标间存在冲突, 影响了政策总体效果;第二, 多个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不仅难以衡量单一工具的效果, 影响政策操作精度, 更可能由于工具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不确定性;第三, 同时以货币量、利率水平和信贷额作为中间目标虽然比较稳健, 但三个目标包含重复信息, 影响政策操作准确度。第四, 货币的高流动性决定货币政策更适合作为一项总量政策, 用来解决结构问题往往事倍功半。
三、我国经济特征对金融体制改革的约束
假设我国计划实行“通胀目标制”, 笔者以为至少需要完成几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 从法律上明确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物价稳定;第二, 赋予人民银行高度的政策独立性, 避免其由于外力偏离目标;第三, 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使利率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第四, 完成汇率制度改革, 减轻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
我国的经济特征决定, 上述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是很难完成的。一方面, 我国经济管理部门仍未找到有效的替代工具, 运用货币政策解决区域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尽管成本较高, 却是现实条件下的次优选择。另一方面, 我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 赋予其政策独立性属于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涉及方方面面的权力调整, 绝非易事。
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改革也面临巨大困难。第一,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典型的二元特征, 信贷市场尤为明显。在我国东北农村, 村民之间“抬钱”的现象非常普遍。2006年前后, 笔者通过若干黑龙江农村居民了解到, 每当农耕季节, 村民之间“抬钱”的利息可以达到“一分利”, 也就是年息10%, 远超当时贷款基准利率水平。而在东南沿海, 地下钱庄的兴起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许多民营企业由于从银行贷不到款项往往求助于地下钱庄。广大农村地区和民营经济部门只能得到有限的信贷支持。少数规模较大、经营相对规范的民营企业和具有潜在国家担保的国有企业自然成为受欢迎的贷款对象。可以说, 银行放贷难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统一规范的信贷市场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二元市场问题的解决涉及有效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农村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的。第二, 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仍然较小。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启动以来, 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迅速增长,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债券市场, 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 在市场利率水平的决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 我国尽管仍然对资本项目实施管制, 但在一定程度上国际资本已经可以通过若干渠道进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要求扩大债券市场交易主体, 将利率水平交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仍然比较小, 全面放开可能招致国际资本冲击, 导致利率决定权旁落, 这很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第三, 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 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对外贸部门造成巨大压力并引起连锁反应。因此,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第四, 我国银行的收入来源狭小。许多学者将我国金融体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归结于官方制定的低利率, 笔者以为有一定道理。但是息差在我国银行业务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 贸然放开利率管制将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压力, 甚至可能影响银行系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本文对中美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了简单对比。虽然中美国情不同, 适合的货币政策框架也不同。但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然可以从这种对比中获得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盛松成, 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经济研究, 2008 (10)
[2].谢平, 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 2002 (3)
[3].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1季度—200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4].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研究, 2002 (4)
[5].张屹山, 张代强.包含货币因素的利率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检验.经济研究, 2008 (12)
[6].张晓慧, 纪志宏, 崔勇.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与货币控制:1984-2007.经济研究, 2008 (7)
8.中美语文校本教材应用比较研究 篇八
一、中美两国教材选择之比较
面对风起云涌世界教育改革和全面推广的新课程改革,搞好教材建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础,语文校本教材已经成为目前教材建设领域的热点。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素有“享有充分自主权”的传统,其语文教学状况与我国当前新课改中所进行的语文校本教材实践相似,国家下放更多的权利,各个学校获得更多自主权利,这就对我国语文校本教材实践的展开大有裨益。
中美不同的教学实践首先源于对于教材的选择倾向不同。在美国,中小学教材是由商业出版社公司组织编写并发行的,然后由地方或州教育委员会对各出版公司所提供的已经出版的教材作严格的审定,在此基础上公布认定合格的教材目录,发放给各教材使用的学校评估,最后由某一级教育部门决定选定的教材。教师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统一的教材使用要求和规定。教师选择教材往往选择最适合自己风格和要求的教材,选择与自己教学内容相近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更偏好自行编制教材。
不同于美国地自由,中国在教材选用方面受到很大局限。
下表显示中美教材选用方式的不同:
二、中美两国语文(校本)教材教学过程之比较
语文(校本)教材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切实得到发挥。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国为顺应国际基础教育改革潮流,加大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权,积极投身于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编制了大量地语文校本教材,也试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以使用。但是,因为才刚刚起步,也遇到不少问题。此时,将眼光投放世界,向世界各国语文教育学习。特别是美国,其教育的地方分权制,使每个学校都有一定地权力去自行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语文教材,这对中国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借鉴学习之处。
1.学法指导,能力训练
美国语文教材中一方面注重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和综合锻炼,强调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侧重于具体的,甚至细化到每一个操作步骤的学习指导。如短篇小说“主动阅读”部分教材内容 :
提问:你在阅读时想到了哪些问题?例如小说中的人物为什么那样做?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进某个细节?在阅读过程中,设法找到这些问题和答案。
想象:在脑中想象小说情节所描写的画面,回忆事情发生的经过。在阅读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和你对故事的理解的加深,适当地改变画面,用想象帮助自己理清混乱部分。
预测:你认为小说怎样发展?注意寻找可能导致某个结果的线索,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你预测得正确与否。
联想:把你自己地经历和知识带入阅读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和场景和你的生活中相似地情景相联系,看看小说中地这些片段是如何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思考:想一想小说的含义。小说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阅读中经历了什么感情?小说对你认识周围的人和世界有什么帮助?
在一个大的阅读活动之下,安排各种阅读能力训练,并且这些能力并不是直白地教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内化到文本学习过程中。在阅读文本时,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点点逐步深入,各个击破,随时巩固,直到掌握整个技能。
美国的语文教材十分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地培养。如文学教材中的《富兰克林自传》,在正文之前的“阅读指导”中具体介绍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其人其事,然后在“背景知识”中具体交代写作背景,再后是“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等栏目简要介绍自传的文体知识及写作自传的注意点。在写作能力训练方面,每个文本之后都有“微型写作课”,步骤合理、有条不紊。其中涉及到文本本身的文体常识,“写作技巧重点”,课文中的范例分析,“构思”、“写稿”、“修改”,指导都较为到位,能切实提高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构思”时,习惯采用“头脑风暴法”,短时间内对某个问题提出若干构想或提问,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极大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突显出美国语文教育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标。
2.师生共学,质性评价
美国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何种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位置,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材不单单是为教师服务,在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是借用语文教材来辅助学生地学习。在《美国语文》中体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的“教”;突出了“生本位”,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站在主体地位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我们之前提到过,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在编制、使用语文教材时,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一套具体可行的思维方式,教会学生学习。这对师生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学生要学会独立学习研究的方法。于是,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操作,给师生双方的共同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为了显示语文教材的平台地位,美国教育在实践语文教材中,十分强调“评价”的作用。有效的评价能促进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实践。美国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有很多形式,如“听写”、“板书”、“便条”、“解说词”、“信”、“日记”、“故事”、“戏剧节目”、“‘摸猜游戏”等,学生借助多变地样式表达自己的看法:阅读的结果要求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形成自己的“点子库”。
(1)广告。为富兰克林的书写一条广告,登在费城的报纸上或出现在富兰克林的时代。
(2)个人改进计划。考虑几个你想要有所改进的方面,然后考虑你能做什么以便在这些方面取得改进。把你的想法在一份书面计划中写清。
(3)报告《自传》对世人展示了富兰克林生活地一个侧面。将你从《自传》中所了解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业进行比较。将你的发现写成一篇短论文。
学生在多样选择中,结合自身特长,得到锻炼。
此外,美国语文教材的评价重在质性评价,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把评价也看作一种学习活动,从另一角度提高了学生地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建构起自我反思的平台,让学生更了解自己,从而完善自身的学习实践。
总的来说,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基本上是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实行以创造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选用发现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等,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为主,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索问题,力求把学生的目光突破文本内容。
三、对我国语文校本教材实践的思考与建议——创造性教学实践
美国的语文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由于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国刚刚起步的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考察我国现有的语文校本教材,大多的学法指导侧重于宏观、单元、概括的话语介绍,很难凭借这些指导进行具体的师生教学活动。语文教师的教学抽象而又生涩,学生的学习枯燥而又无趣,师生双方在其中都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似乎只是理念上的提出,并没有多少实践来支撑这一理念。另一方面,语文校本教材是由语文教师自行编制的,在其中灌注了语文教师自身大量的个性色彩,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仅仅是把开发语文校本教材作为其平步青云的砝码,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需要改变当前以量化标准为主的评价方式,借鉴美国多样化、多元化、建构性、发展性、全程性的评价经验,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语文校本教材的完美飞跃。
由此我们提出创造性教学思想。具体说来,即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使用语文校本教材方面,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材为本的旧有观念,改变“教教材”的习惯,破除唯教材至上的思维定势,把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看作是自己进行语文教育的一种工具、手段和凭借,树立起“用教材教学”的应用观念。语文校本教材的形式和内容是静态的理念呈现,更好的表达需要实际的操作显现。因此,在实践语文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是发挥语文校本教材功效最直接的体现。它包含多个方面:更换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的更换教学素材;适当增减教学内容,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适当增减内容,或放缓速度,或增加坡度,利用课程标准提供的弹性空间调整教学;重组教学单元,即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的需要,把两个或更多的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调整进度,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社区活动统筹安排,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进度;内容的整合,即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其他学科中相关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再建。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具备良好的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有助于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教辅、教具,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保障语文校本教材的创造性实践。
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在已经进行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教法,又借鉴海内外先进的教学技术,提出以下几种参考方法:
(1)拓展延伸。“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材通过预先设定内容而决定着教学活动和教学进程的状况将发生改变,教材将由教学中师生直接面对的对象这一中心地位转向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选择的学习资源之一的工具性地位,它也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而可能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引导和参考。教师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2)重新组编,即对教材的二次处理。最初呈现在师生面前的语文校本教材是没有经过语文教学实践检验的,只是编写者的理想化假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于原先设想的教学状况。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灵活应对,融入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迎合学生需求,凸显语文校本教材特性。从当前还十分依赖具象文本的状况看来,在实践过程中,一条较为合理的途径为:打破原先的教学思维模式——单篇教学,把整册教材内容看作一个整体,从文本的内在含义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实际和接受程度,充分利用身边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地去谈论由文本引出的教学话题,在增加学生阅读数量,开阔学生眼界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心智的良好成长。
(3)专题引领,进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的学习不是一时之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来体现,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语文校本教材实践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学习,进行自我思考。专题的学习模式,将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建构,是个性化学习的最好载体之一,适合在语文校本教材学习中使用。
综上所述,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国语文教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伴随着一系列规程、标准的出台,对语文教材的要求几乎达到了全新境界。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适度分权使语文校本教材的发展更具实效性。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地方分权制,各个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去开发语文教材,这一点与中国当前实践的语文校本教材有较大的相似点,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语文校本教材是美国语文教材的“舶来品的本土化”。通过学习借鉴美国在教材的教学指导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变的教学状态丰富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完成语文教材的教学目的,以此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校本教材的目标:提高语文校本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教材资源意识,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校本教材创新,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灏,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中外母语教材选粹[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钟启泉,崔允灏.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马浩岚编译著.美国语文[M].北京: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5]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主编.语文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倪文锦.西方国家语文教育发展的三种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1(04):49~55
[8]戴前伦.中美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J].中学语文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05(07):15~17
【中美金融投资比较研究】推荐阅读:
中美医疗保障制度架构及其比较研究11-09
中美电影文化比较12-08
中美官员制度的比较07-05
中美选举制度比较10-18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11-04
中美师范教育实习比较01-09
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10-12
浅谈中美动画情景喜剧的发展比较论文09-19
中美建交公报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