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2024-08-16

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精选11篇)

1.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篇一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必修1世界史部分

问题1: 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对其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

1.地理版图破碎,区域之间彼此隔绝。→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的城邦→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2.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多山),航海条件优越(多港湾)→海外贸易、海外殖民活跃,→平等互利的观念和勇于斗争探索的精神→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保障。

问题2:希腊城邦有何特点?对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1.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2.影响: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在小国寡民的形势下,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问题3:希腊公民公民素质有何特点?对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1.特征:(1)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2)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影响: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实行的人文因素。

问题4: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有何意义?

1.奠基阶段——梭伦改革

(1)时间:公元前594年。

(2)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3)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确立阶段——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5。

(2)内容: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取代原来的四个血缘部落;每个选区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以代替原来以部落为基础的“四百人会议”;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实行“陶片放逐法”。

(3)意义:标志雅典国家的形成;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顶峰阶段——伯里克利时期的民主表现

(1)时间: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

(2)表现: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权力;“陪审法庭”人数众多;为了保证所有公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实行“津贴制”。

(3)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问题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哪些?有何意义与局限?

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2.意义: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3.局限:(1)就其范围而言,是少数人(本邦成年男子)的民主,众多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3)就其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国家管理权,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利的滥用和误用。

问题6:《十二铜表法》是如何诞生的?它有何局限和积极影响?

1.诞生:公元前449年,在平民斗争的强大压力下,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因镌刻于12快铜牌之上而得名。

2.局限:(1)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俗;(2)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3.积极影响:(1)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问题7:什么是公民法和万民法?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公民法概念:从罗马建国(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2.公民法特点:(1)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2)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3.万民法概念:万民法形成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是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国际法)。

4.万民法特点:(1)形式上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2)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问题8:罗马法是实质是什么?有何作用?

1. 实质 (局限性):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2.作用:

(1)维系统治:共和国时期,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激发和调动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影响后世: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问题9: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1.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2.影响: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问题10:英国责任内阁制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1.过程:(1)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设内阁成为直辖的行政机关。(2)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后来成为惯例。(3)17:财政大臣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先例。(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

2.特点: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一旦内阁遭到下院反对,首相及其阁员就要总辞职或提请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问题11:英国为什么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

1.原因:(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直接原因:议席分配导致工业资阶不满;高额财产限制导致工人群众和中小资阶不满。

2.内容:(1)降低财产资格限制;(2)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3.结果:(1)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2)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局限性)。

问题1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3)内阁(首相)是核心,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4)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问题13:美国因何颁布《1787年宪法》?其主要目的和内容什么?有何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1.原因: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松散的邦联政府无法应对内忧外患(无权统一关税,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无权取消各州之间的关税壁垒,国内商品流通不畅;无力偿还战债;无力应对外国威胁;无力应对人民反抗)。

2.目的:强化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3.内容:(1)确立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确立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拥有司法权。

4.进步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2)使美国拥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和军队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3)体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使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南北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深深的种族歧视的烙印。

问题1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七年,是国家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3.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问题15: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1.确立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免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对外政策和主宰议会。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组成,实际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

问题16: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什么?

1.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2.议会中,由各邦君主任命产生的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大,而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小;

3.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

4.立宪是虚,专制是实。

问题17::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性质: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威信都尚未到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2)主观原因: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3)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对派联合绞杀,反动力量大大超过革命力量。

3.经验:坚持暴力革命,砸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选举,人民监督,人人平等;维护工人权益等。

4.教训:革命需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革命需有一个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革命应乘胜打击敌人,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问题18: 二月革命的性质和结果是什么?

1.性质: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结果: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统治;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问题19:《四月提纲》主要内容有哪些?后来作何调整?原因是什么?

璧合

1.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调整:由主张和平夺取到决定暴力夺权。

3.原因:七月流血事件后,两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公开反对革命。七月流血事件表明革命已无和平发展的可能。

问题20:十月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篇二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背景的交代

在“中华民国”政权建立前夕, 对于采用怎样的政权组织形式, 革命派内部存在很大分歧, 主要体现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总统制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内阁制两种主张。几经讨论最终选定了总统制。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此时又加进了“特别规定”, 即实行责任内阁制。孙中山既已为总统为何又采用责任内阁制呢?民国政府确定的政体究竟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

高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势必出于对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背景的考量。此时的民国政府又面临着怎样的历史环境呢?原来在制订约法的过程中, 鉴于当时南北和谈已成定局, 袁世凯必将就任总统的现实, 最后关于政体的设计临时改弦易辙, 既规定了总统的各项实际权力, 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院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 以限制总统的权力, 成为一种介于总统制和内阁制之间的特殊的体制, 表现出因人设法、法随人变的倾向。唐德刚先生称这一举动为“同盟会所掌握的参议院, 对未来的大总统所投的‘不信任票’” (1) 。孙中山先生为了尽力维护共和, 防止袁世凯独裁, 不得不采用了如此复杂的政权组织形式。然而最终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1914年5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便被拥有更强势力的袁世凯废除。

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了解《约法》的基本内容后, 通过问题探究材料分析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故事, 帮助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法, 认识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从而更好地体会孙中山等人维护革命果实的良苦用心与诸多无奈。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承认历史的不足与局限

中共“一大”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当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个奋斗目标发表自己的看法时, 几乎没有学生提出质疑。学生比较习惯地“坦然”接受, 认为中国共产党既然是无产阶级政党必然视资产阶级为死敌。正如约克大学历史教授陈志让所说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存在的其他党派, 包括国民党, 采取了一种敌视的、不合作的态度” (2) 。

然而当时的中国政权并不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广州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在为反帝反封建做着不懈的斗争。资产阶级此时应该是联合的对象而不是敌人, 这符合了帮助中国建党的共产国际的战略计划。“共产国际以及统治大国中的共产党应把力量集中在解放斗争上, 把这一斗争当做世界革命的准备阶段。列宁预见到, 殖民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必然要领导这些解放运动;他坚持, 殖民地每个新生的共产党应该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帮助资产阶级。这是统一战线的战略” (3) 。中国虽然不是殖民地, 但被纳入这一计划。而共产党在不断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认识到尚未强大的工人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出于各自发展与对敌斗争的需要, 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并不在于她从一诞生就是完美无缺的, 正是由于党有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知错就改的精神, 在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才逐渐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这样的历史告诉学生, 非但不会让他们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 反而更能培养其历史感, 使其了解新生事物的发展历程。

三、历史概念的严谨———避免概念的模糊

在第三课, 介绍元代的行省制度时, 称:“行省之下, 分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而在文右插图《元朝行省图》中又将与当今西藏基本相符的地区标示为“宣政院辖地”。那么宣政院与宣慰司到底是什么关系, 文中所谓“边远民族地区”怎么界定?

宣政院是元朝四个级别最高级别的中央机构之一, 拥有同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同等的独立的任官系统。宣政院原名总制院, 后根据唐朝皇帝在宣政殿迎接吐蕃使节的典故, 将其改名为宣政院。《元史》卷八十七载:“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即吐蕃之境隶治之。遇吐蕃有事, 则为分院往镇, 亦别有印。如大征伐, 则会枢密府议。”表明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 (西藏) 地区各项事务, 主要包括军事方面、行政方面和刑事裁判。而宣慰司则为宣政院下辖的地方军政机构, 直接管理吐蕃地区, 共设三府, 分别为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不向行省负责, 直接受统于宣政院。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 并不要求掌握宣政院与宣慰司的具体关系, 课本出现这两个名词却不做任何解释, 很容易让学生混淆概念, 弄巧成拙。因此, 笔者认为, 课本在此仅列出一个概念便可, 若保留插图内容, 即将行文中宣慰司替换为宣政院司, 补充其管辖全国佛教事宜的职责;若都用宣慰司, 则便将“边远民族”具体到吐蕃, 避免概念的模糊。

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视历史图片信息

在第二十课“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目, 配有三幅插图,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附在会议的内容之侧。五星红旗在会议上被定为新中国的国旗, 同时教材也提到《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却对国徽只字未提。既然图片展示出来, 那么就有必要进行解说, 否则学生会认为国徽也是在此次政协会议上通过和确定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 确定国家的国徽是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1949年7月,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之后全国各界人士都热情地参与到这件颇具历史意义的工作中。中共中央还特别授命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分别成立国徽设计小组并面向社会征集图稿。截至1949年8月20日, 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稿件112件, 图案900幅。这些稿件和图案虽各具特色, 但都有不足之处, 故都未被采纳。因此, 政协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方案和国歌词谱, 并没有公布国徽方案。为了在1950年的国庆节挂上新国徽, 两个设计组的专家和学者们, 对各种构思和设想认真推敲, 反复研究, 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抱病参加设计工作。在反复比较和斟酌后, 最终确定了国徽设计方案。1950年9月20日,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发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 我国庄严而美丽的国徽诞生了。

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搜寻国徽诞生的过程, 当学生了解了国徽诞生的这段历史, 必定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徽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新中国诞生, 万象更新, 似乎任何事情都让翻身做主的人民兴奋不已。对国徽设计工作的高度参与, 设计人员的忘我工作, 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国人参与新中国建设的炽热情怀。

课本是有限的,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形的, 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则是无形的。在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追求更高效和谐的课堂, 如何将有限的课本知识展示在有限的课堂中, 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与历史情感,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照本宣科。在课堂中适当补充历史知识, 或者针对一些历史现象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仅不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反而能帮助我们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不要简简单单地教教材, 而要用教材教, 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传授, 而要尽力将最客观、最符合历史事物发展逻辑的历史告诉学生, 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全面认识历史的能力, 为他们敞开一道通往历史殿堂的大门, 期待学生的自我创新。

摘要:课本是有限的, 知识是无限的。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部分历史知识与现象做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适度延伸课堂, 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的认识理解出现偏差。

关键词:课堂延伸,历史感,历史眼光

注释

1唐德刚.袁氏当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8.

2费正清, 等.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580.

3.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1 篇三

一、夏朝:时间、政治制度(选择题)

二、商朝: 时间、政治制度、特点(选择题)

三、西周:时间

(一)分封制

1、含义:

2、目的:

3、对象:

4、内容

5、影响(积极、局限)

(二)宗法制

1、含义:

2、核心:

3、目的:

4、最大特点:

5、大小宗关系

6、作用

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注: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及社会遗存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1、理论:法家思想

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确立:①由来:②基本特征:③本质:君主专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分工、关系)

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①由来:②内容:郡:县:乡、里、亭:(长官由来)③作用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4、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初中、人物选修):

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令

③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④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及长期存在的原因

第3、4节、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变:各朝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及各制度的详细内容(比较三公九卿与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演变:各朝代实行的措施详细内容,影响。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以明朝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积极影响,后期主要是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④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①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第5、6课 雅典民主

一、雅典民主制形成条件

二、城邦:含义、复兴时间、特点、政体类型

三、公民的含义

四、雅典民主制的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

五、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的平等(表现:4个机构职能及各自体现的原则)

六、雅典民主制的评价:(▲对后世)

第7课 罗马法

一、政治制度演变历程:▲元首制、公开帝制

二、发展过程: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的比较)

1、《十二铜表法》(1)时间:(2)内容:(3)影响:(4)实质:

2、查士丁尼法典(1)背景:(2)内容:(3)影响:

(《卡拉卡拉敕令》《阿奎利亚法》知道时间、地位、适用范围)

三、罗马法的基本内容:重视证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不可侵犯、陪审制度、保护人制度、不告不理

四、影响:(▲对后世)

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现代政治制度、内阁制、政党制均起源于英国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光荣革命: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 与 地主贵族之间的政治妥协)★

二、确立:《权利法案》(立法权从英王向议会转移)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4、君主立宪制确立影响:

三、发展: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的形成(行政权从英王向内阁转移)

1、形成过程:

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3、1832年议会改革

4、两党的名称及演变

5、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第9课美国共和制

一、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二、确立:1787年宪法(背景、理论来源、时间、地点、内容、原则:▲分权制衡、评价)

三、巩固:南北战争及13、14条修正案

四、发展:两党制

1.形成:2.代表的阶层:3.实质:

第10、11课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一、法国共和制

1、确立过程:

2、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背景:(2)内容:

3、巩固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

1、背景:

2、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3、特点:

4、影响:

三、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四、近代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文明的多样性)

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特征: 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六、★ 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启示

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世界才能和谐相处。(无论实行何种体制,只要与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相符,就是符合历史趋势的。)

4.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 篇四

一、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面临的窘境

1、政治问题:邦联体制—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

2、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3、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4、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二、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1、原因:美国松散的洲际联盟难以维系美国社会。

2、思想条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资产经济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4、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总统制共和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

具体: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

原则: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独立相互制约。

行政权归总统。

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要经国会同意。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立法权归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

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

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

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⑴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⑵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⑶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

5、评价:

(1)进步性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也没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益。

(3)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宪法实施的效果从“邦联”——“联邦”

1、政治上:

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经济上:

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军事上:

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四、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1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

2发展历程:

建国不久出现两大政党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5.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五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阐释历史概念,如宗法制,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况。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2)通过比较落实知识,如商代的方国与西周的封国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

(3)通过认识宗法制是为了巩固分封制而实行的一种措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并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让学生对夏、商、周三代各个部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社会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二、三点剖析

重点: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何以难?主要因为它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变革而选定的,这个社会变革就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使中国社会从早期古代向古代转变的关键,过去把这个转变说成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也是有道理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同一的,互相表里,讲分封制就一定要讲宗法制。关系在下面具体还要讲。

三、教学方法

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四、课标体现

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

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X考试的需要,本节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通过本节课对若干政治问题的剖析,反思夏、商、西周三代发展政治的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某种借鉴的东西,学史明智,鉴古而知今,从而使历史学习更接近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区域”。

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

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奴隶社会?

2.奴隶社会主要有哪几个王朝?

导入新课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发韧和源头。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至三代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请同学们思考:三代各自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夏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高峰,在这之后的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最终瓦解。三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较之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故而全面推动了三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发展。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探讨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问题,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归纳一下夏、商两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夏:约公元前2070年。商:约公元前16)然后让学生归纳夏、商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表现,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如下:夏朝,公共权力商朝,内服、外服制度。

1、夏:公共权力

补充:“公共权力”的理解

国家是在氏族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它与旧的氏族组织的不同在于:第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不是如氏族公社那样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原始制度;第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这种权力是为适应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服务的。恩格斯曾谈到过这种权力的来源。他指出:“在每个这样的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位,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还可以看到的。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就是国家权力的萌芽。”所以夏朝的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

2、商:内服、外服制度

(1)方国联盟

让学生看书理解“方国联盟”的定义然后选择性补充:受秦汉以后大一统社会现实的影响,人们往往把上古时代的国家想象并构拟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司马迁作《史记》,夏、商、周三个王国的兴衰便被描绘成大一统王朝的更迭。其实,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所谓“部族”,是指由原始时代的部落组织衍变而来的、以血缘(族姓)联系为基础的社会集团,它是中国国家的早期形式。商王作为方国联盟的盟主,具有向盟国征取贡物、巡狩盟国境地、仲裁方国间争端和惩罚方国的权力。

为了处理商人本族及方国之间的关系,并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商王实行“内服、外服制度”

(2)内服、外服制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理解什么是内服制度?什么是外服制度?内服官员有哪些?外服官员权力有哪些?外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有选择性补充:成汤建国后,为了奖励那些跟自己南征北战的诸侯和部下,建立了自己的官吏制度。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内服”与“外服”的划分。

所谓的内服官就是在当时商都郑州任职的和由商王指派到各个诸侯国当驻地大使的官员。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商都郑州是商王自己能够直接控制的地区,商王亲自委派官吏对辖区内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这些官吏和其他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一样,是“内服”官吏。内服官中职务的政务官,是为商王出谋划策的“相”,又称“阿”、“保”、“尹”,如成汤时期的伊尹、武丁时期的傅说等,他们都是商王重要的辅佐人物,常常为商王决定国家大事。王朝中所有仅次于相的高级官吏统称为卿士,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是对高级官吏的泛称。

另外,商朝还有“三公”这样的官职,但在成汤时期还没有设立,因为它是因人而设的一种尊贵职称,所以并不常设,是属于卿士之列。在卿士之下,还有很多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如掌管占卜、祭祀、记载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祷鬼神的祝,掌记载和保管典籍的作册(又称守藏史、内史),武官之长的师长,乐工之长的太师、少师。还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掌管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等等。

在成汤灭夏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诸侯国跟随他并肩作战。建国后,成汤在商都郑州以外的地方,把全国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把王室诸子和其他贵族封为诸侯,他们就属于“外服”官。这些外服的诸侯都要接受成汤的封号,成为商王朝的臣子。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班爵制度,甲骨文记载有侯、伯、子、男等爵位之分,规定了诸侯和贵族的等级和地位,是奴隶制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诸侯也是有可能成为商朝政权中的高级官吏,即成为内服官。

各地的诸侯接受成汤的封号,也是要尽自己的义务的:诸侯必须对成汤表示臣服,并每年定期进贡大量的食物、珍宝;还要应成汤之召参加或者统领征伐、狩猎和其他力役;遵守商王朝的一切制度,维持封区内的安定和发展。

(3)垄断神权

目的: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商王的身份:在商代,王室人,也是神,即是方国联盟的首领,又是群巫之长。

(二)周:封邦建国(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陕西省、甘肃省一带的古老部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联合许多方国部落,大败商军于牧野,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丰、镐为都城,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西,史称西周。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摄政,武王弟管叔、蔡叔与商王后裔武庚叛乱。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叛乱,迁部分商遗民于洛邑,建造东都“成周”。同时,大封诸侯,“以藩屏周”。

2、封邦建国

在讲述“分封制”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处出兵,征服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征服的辽阔地区,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概括来说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2.分封办法: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封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3.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4.分封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统治。教师在讲述西周分封制时,利用本目地图《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图》,让学生了解西周统治区域扩大的概况。另外,应让学生明确通行亲族与异性封国的差异。

1、宗法制度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定义:所谓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宗法制度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发展起来,经夏商两代至西周时期达到完备的程度。

(3)原则:西周的宗法制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一,从周天子到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二,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周天子相对于其他一切封国领地来说是大宗,其他诸侯相对而言皆为小宗。同样,在诸侯国中,诸侯为大宗,其他卿大夫皆为小宗。在各个相对关系中,小宗应服从大宗,有义务纳贡、帮助出兵征伐;大宗有义务保护小宗,调解小宗之间的纠纷。其三,各级诸侯、卿大夫、士即是一种家族组织,又各自构成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向宗子——周天子负责。这种宗法统治的特征在于家族统治。周王即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在这种双重统治之下,官吏与各级行政机构的选择采用“任人唯亲”的原则,完全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

(4)实质:宗法制度的实质在于保证夺得政权的家族对全社会实行家长制的统治。

(5)工具:礼乐制度

注:此项让学生自主看书,合作讨论,进行归纳。

板书设计

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公共权力

2、商:内服、外服制度

(1)方国联盟

(2)内服、外服制度

(3)垄断神权

(二)周:封邦建国(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2、封邦建国

3、宗法制度

(1)、目的

(2)、定义

(3)、原则

(4)、实质

6.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的总结 篇六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分封制 >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 宗法制 >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 秦的统一 >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 秦朝。

四.<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

措施:

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

十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 希腊的政治制度 >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 罗马法 >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革命 >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 美国政府的建立 >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 美国1787年宪法 >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 德意志的统一 >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 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7.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七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背景:

(1)平贵矛盾突出。(表现在:富有的工商业者与贵族、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2)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奠基:索伦改革

(1)内容: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政治上:按每年的收入多少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规定不同等级享有的政治权利;规定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

(2)原则:中立。

(3)评价:

积极:开启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平民和工商业者的权利,贵族势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局限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

(1)内容:(政治上)

划分十个行政区取代原来的四个血缘部落;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并对所有人开放;确定了抽签和轮值原则;组成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等。

(2)评价:(意义、影响)

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的控制,雅典国家正最终形成;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

1、背景:

(1)进入古典时代。(希波战争的胜利)

(2)雇工贫农地位提高、工商业民主派活跃等。

(3)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

2、内容:扩大民主制

(1)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并都已抽签方式产生。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等。

(2)拥有三大民主政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作为常设机构。

(3)制定津贴制度。目的是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是民主政治的一个保障。

3、评价: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削弱,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失:

(1)范围: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2)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寡民的城邦。

(3)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4)后果: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成也民主,败也民主”。

2、得: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1)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思想基础。

(2)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四、知识拓展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团。

(2)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审核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2、为什么说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8.高一历史必修一提纲 篇八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夏商朝的王位世袭制

①背景:BC2070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③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④方式:王位采用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⑤强化: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建立: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和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义务:A定期向王纳贡B奉命征伐)。

二、西周等级森严的的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4.特征: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5.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

6.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

7.内容:(土地和人民)即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

8.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9.诸侯的义务:①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②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③经济上:交纳贡赋;

10.诸侯的权利:在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①设置官员②建立武装③征派赋役等④实行再分封。

11.特点:制度一贯,对象广泛,部族色彩,宗法相连,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2.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3.评价:①从积极方面看: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②从消极方面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也就埋下了诸侯脱离中央控制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祸根,最终被历史淘汰。

14.瓦解(破坏):

①原因: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②表现: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A.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B.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⑤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⑥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⑦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C.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2.礼乐制度(周公旦制定的)

A.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B.含义: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C.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即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辅助学案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

1、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2、诸侯争霸(实质是分封制的破坏)。

①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②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灭六国(BC230—BC221),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4、秦王嬴政能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①春秋战国群雄割据,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②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

③各国变法社会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主观原因:

①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具备战争的条件;

②秦国地理位置优秀,处于渭水流域和西川平原;

③嬴政的个人战略(策略、用人等)……

5、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意义:

秦地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社会的安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共同愿望,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①皇帝称号的由来(三皇五帝)

②皇帝制度的创立

主要官员,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虎符为凭 b.特征:皇帝称号皇帝独尊

权利不可转移皇位世袭

地位不可僭越皇权至上(核心)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建立: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②机构设置: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制。

③职能: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④作用(相互关系):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国大事,先由三公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皇帝为“首脑”;丞相为“心脏”;御史大夫、太尉为“臂膀”;郡县为“腿子”

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平百越,开凿灵渠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民族关系:进行大规模移民,加强民族融合;

三、(地方):郡县制

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郡:全国分36郡,最高长官称郡守

县:郡下设县,称县令或县长

作用: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型或“人体”型垂直管理机构,将每个地方,每户人都纳入了国家专制体制之中,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

影响: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全国的统治。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积极影响: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秦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措施?)

(2)消极影响:高度集权专制和残酷的刑法,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因素,易激化社会矛盾。

2制度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1)汉初:“汉承秦制,郡县、封国并存,即郡国并行制度

(2)削弱封国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弱地方权力

②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

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影响: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掌握地方上的军政财大权,成为割据的势力,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军事:收兵权; ②行政: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2)作用: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造成了“三冗”“二积”后患。

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内容:①河北山东山西由中央直辖,其余地区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意义: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内朝外朝制”。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参与国事,相权一分为二,以削弱相权

2、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形成(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

A、结构和职责

三省: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三省得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六部:户、吏、礼、兵、刑、工

B、作用: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③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3、北宋:二府三司制:削弱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大权。

二府:中书和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参知政事(副相)

三司: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大权

三衙: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4、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长官

元朝设中书省。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以前的三省,它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行使宰相职权。

设左、右丞相与平章政事

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设宣政院统管宗教事务和西藏

元后期,相权增大,君权削弱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阶段:)

1、“世官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即官职世袭。

2、“察举制”汉:察举制(地方官吏察访,再举荐给中央),选拔标准----贤良、孝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选拔标准----门第3、“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明清。选拔标准----才学

▲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 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表现:在中央废行中书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3.废除宰相的意义: 积极作用:废丞相,皇帝操纵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消极作用: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易出现太监专权

二、创设内阁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无法再亲自全部处理

2、形成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3、职权:侍从咨询为主

4、机构性质:内侍机构

5、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三.军机处的创立

2.原因——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密

4.特点:简、速、密

(2).设立军机处

a、目的:扩大皇权

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的影响:

第一单元小结

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

4.5.6.7.三、监察制度的发展:

3.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北宋加强⑥元朝新发展;⑦明清达到顶峰。

9.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九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客观条件

①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②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④国际环境有利于革命。

(2)主观条件

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②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

③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

(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列宁提出:下一阶段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即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3、“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表明无产阶级企图和平过渡和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

4、十月起义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先后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成立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

概括: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0.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篇十

一、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①雅尔塔会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战后苏联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美国敌视。

2.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二、美苏“冷战”

1.“冷战”定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表现:①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政治

②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经济

③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从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出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军事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德国分裂;

2、爆发局部“热战”:朝鲜、越南战争;

11.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十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1)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无能;中华民族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地位(意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抵抗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甲午战败,台湾被日本割占。

(2)主要的爱国人士:徐骧、丘逢甲,以及刘永福黑旗军等。

3、义和团反帝斗争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无法承担反帝重任。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

(2)结果:失败。

失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中堂收复新疆

(1)背景:西方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北和西南内地;俄、英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企图。

(2)经过:通过反侵略斗争和谈判收回了新疆和伊犁地区。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在此之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2、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官兵斗争

(1)爱国官兵: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丁汝昌等。

(2)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战略的失误等。

三、知识拓展和补充

1、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在实现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缺乏应变的思想意识。

2、近代反抗西方侵略的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制度;客观原因是西方列强的制度的先进和军事上的强大。

3、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的侵略。

4、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既要看到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也同时要看到客观上对中国的进步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②经济:野蛮掠夺。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背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列强的侵略加剧了灾难。

(2)洪秀全的组织宣传:

创建拜上帝会并进行思想宣传等

(3)起义:1851年初。

永安封王意义: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基础。

2、定都天京(鼎盛)

(1)意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2)鼎盛:定都天京后,相继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行动。这是太平天国运动鼎盛的标志。

二、政权建设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

(2)内容:

①生产资料分配形式: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形式: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等方面: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绝对平分一切财富,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是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空想。

③未能真正实行。

2、后期《资政新篇》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事业上。

(3)评价:

①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未能实行:

三、转折与失败(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转折:天京事变

(1)原因:根源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过程略。

(3)影响:

①清政府得到了喘息的机会;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失败:

(1)标志:天京陷落。

(2)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

四、评价

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经济:狭隘、自私、保守和分散性。

(2)、政治: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其纲领或口号有致命的缺陷。

(3)、思想: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多用封建迷信思想组织宣传。

(4)、组织: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5)、时代局限:

(封闭保守、缺乏合作;追求平均、缺乏进取;与世无争、满足现状;多子多福、求稳怕乱;重经验,轻理论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4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的“新政”、“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3)组织上: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同盟会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3)实践上: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的进程。

(4)契机: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

2、起义(过程):略

3、结果(影响):

(1)各省纷纷独立。(2)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国旗、纪元。

2、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巩固政权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临时约法》

①目的:根本是维护民主共和;直接是限制袁世凯专权。

②内容:国家主权、人民的基本权利;政治体制的原则(三权分立);政体形式是内阁制。

③评价:

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

(2)经济上:颁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或措施。

(3)社会风俗:颁布了一系列的移风易俗的法令。

(4)外交上:《告各友邦书》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清政府覆亡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2、历史功绩: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③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地里程碑。

四、知识拓展与补充

1、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1)有了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2)有了一个统一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2、清政府的覆亡主要是三股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立宪派;袁世凯北洋军等。

3、袁世凯能够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1)袁世凯自身的实力、政治野心和心计。

(2)帝国主义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5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国共第二次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坚持内战独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动内战。

(2)过程:略。

(3)解放区的土改:意义是废除了解放区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区一亿多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意义:略。

五、知识拓展与补充

1、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1)同:革命的性质和目标一致。

(2)异: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最终的奋斗目标不同等。

上一篇:高考饮食食谱下一篇: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